大数据是广电的未来(共5篇)
大数据是广电的未来 篇1
过去的几十年来,我们称自己为广电。顾名思义,我们是“广播的电视”,广则广已,却不知受众是谁、受众在哪、受众要什么,按照互联网思维的标准,此为行业发展的大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广电行业早已脱胎换骨,以央视新台为代表的各大电视台,全面迈进网络化、文件化时代,切底脱离了传统的AV;一、二线省市有线电视网也已升级换代成双向宽带网,不再是只会“广播”的传输网络。新媒体不再是互联网的专利,依托广电系统再造融合媒体成为必然。一体化多屏节目制作、在有线电视网中开发交互点播服务、通过有线宽带提供手机电视接入、以及通过高清电视/超高清电视提升对互联网的竞争力等等,广电的融合媒体之路精彩缤纷。
媒体自诞生开始就活在“数据”的基础之上,发行量、收视率都是决定媒体生存的重要数据。随着世界从IT时代进入DT时代,大数据将成为撬动广电媒体融合的“棋筋”。与一般的互联网大数据不同,广电的大数据是一种媒体大数据,是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创意与节目、节目与传播、以及传播与受众之间的匹配,它服务于广大电视台、有线网络运营商、新媒体播控平台、广告商,使传统的广播变成精准传播,是大数据思维在广播电视中的具体实践。
广电的媒体大数据包含多重维度和类型,于电视台等内容提供商而言,包含编目信息、标签信息、提取信息和引用信息;于有线网络等运营商而言,包含用户信息、终端信息、收视行为和消费信息等。媒体大数据的特点是专业性强,不同的节目内容具有不同的专业数据,新闻、综艺、体育节目可能需要不同的元数据,不同的传输网络或用户终端也可能生成截然不同的行为数据。但林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却要求“大”和“多”,只有数据量足够大、数据类型足够多,才能充分发挥出大数据分析的效力。一台、一网均无法单独满足大数据的要求,只有全行业充分数据共享,才能推动广电大数据的发展。
数据共享的关键是台、网间的数据共享,只有将电视台的内容标签、EPG信息等与网络运营商的用户信息、收视行为信息集成于一体,才能构成完整的媒体大数据,才能挖掘出节目与收视间的规律,建立广播电视的大数据模型和勾画出完整的用户画像。当前,台、网数据共享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建立统一的内容标签和用户采集接口,尽快制定行业标准,为数据交换奠定基础。
面对国家的互联网+战略,广播电视需要自己的互联网+电视融合之路,而大数据正是实现融合之路的桥梁。借助大数据,广播电视可以生产定制化的节目,进行个性化的推荐,实现精准化的传播,成为“智慧的”广电。
简析大数据时代的广电网络 篇2
关键词:大数据;广电网络;FTTX技术;OTV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广电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对于广电网络来说,必须要做好相关的改革工作,以此来面对相应的挑战。采取有效措施抓住机遇,从而更好地发展自身,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
一、大数据时代的广电网络
对于大数据时代来说,其主要特征就是Volume大量、Value价值、Variety多样、Velocity快速。在广电通信网络中必须要满足大数据的Volume大量以及Velocity快速的特征,以此来做好数据信息的传输,提升其传输效率,促进大数据时代广电事业的发展。现今来看,广电主要业务就是视频,在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宽带业务变得越加的沉重,大数据也就是所谓的视频数据以及宽带数据。业务有效驱动了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并且使核心路由器的容量迅速拓展,同时中继带宽在逐渐膨胀时驱动了高速光通信的发展。所以,为了能够满足这些业务上的需求,在大数据时代,广电网络必须要满足大管道、高效率、高可靠以及海存储的要求。可以利用FTTx技术以及OTN技术与先进的额数据中心进行广电通信网络的建设。
二、FTTx技术实现终端业务大数据的接入
FTTx技术在广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有FTTx+EoC\FTTx+LAN,同时也有单纯的FTTH入户。目前来看,单纯的FTTH入户具有较大的优势,主要是网络建构十分简单,能够在机房以及用户之间建立出无源网络结构,并且网络的质量较好,用户控制较为灵活。同时OLT+ONU网络结构技术规范也较为成熟,这样将会做到端到端业务的控制以及管理,并且其施工量较小,能够节约主干的光缆,对原有的投资进行保护。
三波合一的FTTH建设方案将会有效构筑高带宽、大容量的光纤双向网,其中主要组网拓扑图为:
■
对于广电传统的1550mm有线电视光信号以及1310mm的PON光信号经过合波器之后,将会在光心中传输至用户的终端ONU,用户端ONU会提供相关的语音、宽带以及电视接口。并且利用三波合一方式将会有效节省主干光缆,并且单纤入户将会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在运营商也会实现全网的网管。现今来看,三网合一的终端在国内没有实施大规模的销售,主要是受到相关成本的限制,但是长远来看,此种方式与其他方式相比,运维成本相对较低。
三、OTN构建大数据时代广电传输网
在大数据时代,广电传输网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其中需要大容量、扁平化、智能化的特点。大容量是指大数据时代ALL-IP成了一种发展趋势,视频除外,广电全业务发展需要覆盖率更为广泛以及容量更大的传输管道。扁平化是指相关的IP业务在发展上要求光层上要直接承载IP数据的扁平化趋势。智能化则是指一个高质量、配置灵活以及高生存性的传送网,这是广电运营商迫切需要的。传统的SDF技术帧结构十分复杂,并且具备丰富的时隙,这样将会有效促进业务的调度以及OAM开销。但是对于SDF来说,其技术偏重于业务电层处理,其中没有FEC,这样在光层传送多业务时,会存在较大的限制。对于DWDM技术来说,将会有效实现大颗粒业务的传送,并且此方案满足本次需求。但是传统的DWDM本质上存在一些限制性,无法满足广电传输网的组网需求。光传送网则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能够在光层组织上的传送网络,属于下一代的骨干传送网的代表技术。OTN能够根据ITU-T的标准规范出新的数字传送体系以及光传送体系,这样将会有效解决传统WDM设备无波长以及子波长调度的能力以及组网能力差的问题,并且能完善相关的保护机制,提升OAM的能力。OTN的主要优势有:大容量长距离,并且具有丰富的OAM功能,做好业务的交叉调度,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同时也是多业务的支撑,具有FEC能力。
四、大数据时代广电数据中心建设
对于广电数据中心的建设来说,其视频是广电的核心业务,并且视频质量越来越高,其高清、3D高清视频越加成为主流,广电数据中心要保证视频数据的存储以及管理,并且数据中线的建设要能够满足互联网宽带的需求,利用一些技术缓解广电互联网资源不足的状况。数据中心的组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基础的高速IP网络,二是应用服务其群,另外就是存储。一般来看,地域数据中心都是有同城或者异地的备份存储系统,在系统之间可以利用100GOTN高速光进行网络连接。
在信息技术逐渐发展的现今,大数据时代逐渐来临,这对于广电网络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很大的机遇。因此广电网络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要充分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做好技术创新能够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网络技术,以此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可以利用FTTH技术实现大数据高宽带业务的介入,利用OTN技术建立高速的广电传输网络,同时也要建立一个新型的数据中心,以此来不断完善广电网络。
参考文献:
[1]杨大伟.应对“三网融合”的有线电视网格化营维服务及其支撑系统的构建[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10):40-41.
[2]刘涛.当前实施FTTH的时机分析与技术方案探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10):50-51.
[3]陈松,金山.有线电视无源接入网中2.4GHz WiFi信号的传输与测试[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10):30-31.
大数据时代广电网络的服务创新 篇3
2011年5月,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研究报告《大数据的下一个前沿创新、竞争和生产力》,最早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报告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克·舍恩伯格在其《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
数据,代表着对某件事物的描述,数据可以被记录、分析和重组。数据化,指的是一种把现象转化为可制表分析的量化形式的过程。所谓大数据(big data),又称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具有四个以“V”开头的显著特征,即Volume(容量),Variety(种类),Velocity(速度)和Value (价值)。Volume是指大数据拥有巨大的数据量与数据完整性;Variety指在海量的、种类繁多的数据间发现其内在关联;Velocity指大数据可更加迅速地满足实时性需求;Value指通过大数据获得洞察力和价值,这也是大数据最重要的特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是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迅速发展驱动下,呈现出的一个飞跃的过程,即将信号转化为数据,将数据分析为信息,将信息提炼为知识,以知识促成决策和行动。
大数据时代的出现,预示着在商业、经济、服务传媒及其他各个行业中,发展决策将不再只是基于经验和直觉,而将取决于对数据的挖掘、科学分析及运用。
2 大数据对广电网络发展的影响
在三网融合和大数据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广电网络不仅能够在技术更新、网络建设上实现完善和突破,更可以通过大数据带来的信息价值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实现营销服务上的创新和飞跃,从而增加盈利渠道,提升竞争力。
2.1 可以获得更加精确可信的用户数据
目前,广电行业对于用户的数据分析和应用仅仅局限于收视率指标分析,传统的收视率统计存在样本化、成本高等缺点。如今通过大数据可以获得更加精确可信的用户使用数据,不仅包括收视率,还将涉及用户的点播习惯、评价反馈、搜索热点等数据范围。广电网络运营商通过互动机顶盒及双向网自动回传的方式实现海量的全网数据采集,收视率等用户数据获得的全样本性便于广电网络运营商对每一个用户的喜好、习惯及价值进行更加精准、更加个性化并富有针对性的分析,从而实现高效的用户关系管理,提高广电网络的用户黏性和维持度。大数据挖掘、分析的是与广电网络相关联的所有数据而非样本数据,全数据模式的总体性切实有效地规避了广电传统意义上的收视率指标分析存在的样本偏差、样本污染和计算方法不科学的弊病,使广电网络运营商可以在用户数据调查利用方面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从而科学指导企业决策。
2.2 可提升广电运营商参与三网融合的竞争力
大数据对于广电网络运营商应对三网融合竞争的决策和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将有助于广电网络运营商增强参与互联网、电信网竞争的能力和优势;另一方面,广电网络运营商掌控大数据的能力的提升将会改变之前的竞争格局和模式。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广电网络运营商与互联网和电信企业相比,在经营模式上一直存在自身的短板,除了体制机制等历史因素的影响以外,缺乏系统有效的用户信息分析体系,对于用户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利用能力低于互联网和电信行业,在营销经验、管理渠道,营销团队等方面也存在不足,特别是通过大数据挖掘改善经营模式的能力在三者中最弱。例如,在用户的ARPU值上,广电网络对用户行为的挖掘和分析力度不够,在对用户进行定位和细分方面做得不足,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服务和产品。借助大数据的推动,广电网络运营商可以建立自身的用户行为挖掘和分析系统,通过分群聚类,分类不同的用户,掌握不同的喜好和消费行为,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内容产品及服务,从而提高用户的ARPU值,将传统的粗放式管理转变成精细化服务。
2.3 可为广电网络行业开拓新的利益空间
大数据成为目前许多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对于用户而言,传统的广电行业提供的就是一个面向家庭的娱乐终端,提供新闻资讯以及影视、综艺内容等娱乐享受。数字电视的发展,开创了“用电视”的模式,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广电网络产业相关联的文字、行为、沟通、现象等都有可能数据化,可以为广电网络行业开创更多新的利益空间,不仅可以“用电视”,还可以“玩电视”。通过掌握用户数据,获取这些数据带来的价值,开发,同时,依托自身发展优势,广电网络运营商在具备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不断掌握新的数据,转型成为大数据行业,以数据拥有者的身份获得更多价值和利益。
3 大数据时代广电网络的服务创新
3.1 制作并提供原创内容
视频一直是广电的核心业务,视频业务的质量越高,特别是高清、3D视频产品的质量越优质,广电网络运营商参与三网融合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目前广电网络运营商提供的高清互动内容产品,大多数来源于专业内容提供商,广电网络运营商做得更多的是对成品视频节目的购买、二次包装、组合、集成。顺应大数据的发展潮流,广电网络运营商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上用户对于视频内容的评价及反馈,以及用户在各种增值业务,比如VOD点播上对“播放”“暂停”“快进”“倒退”等操作上的行为统计,用户点播视频内容的时间热点、观看内容所使用的设备等信息数据进行观测及分析,从而对视频内容附上各种描述标签,即元数据描述符,通过这样的大数据挖掘,广电网络运营商就能够先于用户知晓他们的观看诉求,掌握用户的喜好,提前预知哪些类型的视频内容可能会获得用户的热捧,从而制作并为用户提供原创的视频内容。
3.2 创新增值应用
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一项重要的经济投入,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在于分析和预测,通过技术创造和体制机制创新,广电网络运营商在顺应互联网技术及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可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大力实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战略,不断开发、创新业态,推出多项网络融合业务。例如,贵州广电网络公司就以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为契机,筹建一张覆盖全省、服务于贵州省大数据产业的有线无线融合网——“云上无线”,为贵州大数据产业提供移动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支撑,助推贵州大数据产业的跨越发展。此外,该公司运用大数据并结合硬件动态数据分析和应用开发的“父母乐”高清互动机顶盒,是老龄化服务的“广电式解决方案”,以老年用户为目标用户,定位为服务该群体的细分需求,根据老年群体的使用习惯,强调简洁的用户体验。未来可在终端和网络上实现如健康数据采集、父母状态提醒、两城一家通、子女关注、亲情看等更多的增值应用。
3.3 实现精准的市场营销
大数据时代扩大了采集的数据范围,通过全体数据而不是随机样本,了解每一个用户的习惯等看似碎片化的样本信息。广电网络运营商通过不断重视与用户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实现样本越多,营销越精准,收益越明显的效果。例如,通过精确的用户服务等级划分,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相应标准的服务,对服务时间、服务人员都有不同的要求;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来了解用户对电视内容的评价与反馈,从而对其进行个性化的节目推荐和精准的个性化广告投放,做到低成本高回报。
4 结语
在三网融合和大数据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广电网络从前期的网络整合到如今数字化飞速发展,各种增值业务层出不穷,为了满足用户更高更多元化的需求,需要针对不同群体、年龄、爱好的用户设计推送符合他们需要的视听产品,广电网络运营商应结合实际,将传统广电的内容优势和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打造以广电主导的“一云多屏”,让用户真正享受智能媒体带来的便捷与服务。
摘要:随着我国三网融合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迅猛降临,广电网络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基于这样的发展背景,广电网络行业如何把握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发展助力,如何利用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创新服务手段,在三网融合新形势下立于市场竞争不败之地,是广电网络营运商顺应时代发展,实现自身企业价值的关键。本文主要对广电网络行业在大数据时代的服务创新思路进行探析。
关键词:大数据,广电网络,精准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克-舍恩伯格,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马天舒.浅析大数据背景下的广电行业[J].有线电视技术,2013,(4).
大数据 大融合 大未来 篇4
5月31日,为了推进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创业创新,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浙江省经信委、萧山区政府主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浙江省企业信息化促进会、萧山科技城管理局承办的首届中国(杭州)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萧山举办。来自政产学研用五方的50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随后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中,都将工业大数据的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在不久前的第二届数博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大数据是21世纪的一座“钻石矿”,抓住大数据发展机遇就是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
此次高峰论坛,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工业大数据的应用和产业发展,是一次对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加快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开挖产业大数据这座钻石矿中的精品矿的有意尝试。
国家工信部信息化与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 高林
在全球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到来的时候,数据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资源,国家对数据的收集处理能力成为国家信息业的一个重要表现。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化,工业企业存在着大量的数据资源,工业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将促使工业企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商业模式发生变革,催生出诸如智能生产、协同组织、个性定制、服务化转型等新业态、新模式,最终助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
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大数据处处长 张晓
我国大数据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相关的技术、产业、应用、制度建设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归纳有三点:一是各地在积极推动大数据发展;二是我国产业大数据生态正在逐步形成;三是很多企业,包括很多传统企业在内,都在积极参与大数据发展。
浙江省经信委总工程师 厉敏
2014年以来,浙江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指导意见》、《关于建设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入融合国家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几年的努力,信息经济正成为浙江经济的一张金名片。去年全省规模以上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17.1%,占全省GDP比重7.68%,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两化融合全面深化,智慧城市不断发展,大数据产业更是成为信息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 俞东来
近年来,萧山十分重视发展信息产业和工业大数据产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工业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全区两化融合的发展指数位居全省前列,海量工业数据加快集聚,万向、传化、亚泰等一大批企业已经在工业大数据的积累、分析、应用上走在前列。作为全国首个工业大数据的应用和交易的平台——钱塘大数据,它的成立,是对工业大数据开展交易、定价、金融等服务的一次积极探索,是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事件,将极大地促进大数据产业在萧山的发展壮大。
北京大学教授 杨学山
发表“让工业大数据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的专题报告
报告中,杨教授详细阐述了什么是工业大数据,工业大数据的作用以及工业大数据如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从企业看,工业大数据为企业全过程设计、创新、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服务;从供应链、产业链和生态链来看,工业大数据服务于供应链的优化,产业链的完善、生态链的形成和优化;从工业行业管理和宏观决策调控看,工业大数据要满足行业和宏观决策调控的实际需求,提高行业和宏观经济管理决策质量、能力;从转型升级的角度看,工业大数据是为了一个个企业、行业、装备、工艺、生产线、供应链的转型升级服务。”
《大数据》、《数字之巅》作者 涂子沛
作题为“大数据与工业智造”的主旨演讲
演讲中,涂子沛提及了他的一个判断:“在大数据浪潮当中,制造业要开始露出头角。”他从大数据角度介绍了制造业,用多个鲜活的案例告诉大家要造什么、怎么造。“要把一切业务变成数据,只有变成数据之后,智能化才有基础,所以事实上,大数据是我们进入智能社会的标志,整个智能社会是在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数据就没有智能,无数据无智能。另外,数据今天不仅要去用,还要去保护,这是双方面的。”
中润普达集团董事长 杜登斌
作“产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创新应用”的主旨演讲
健康大数据颠覆未来 篇5
在我们访问到的医疗或健康领域创业者中,几乎所有人都提到了一个词:颠覆。以往人们会将“医疗”和“健康”作为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因为大数据的存在,它们将会相通。一个理想化的状态是:由“可穿戴设备”或其他终端收集到人体生理数据,自动传入云端,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再将其结果发给医生,后者给出诊断或康复建议。
而这个“闭环”完全可以在每日进行,例如日常的健康监督、运动及饮食指导,或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日常管理,甚至有望为每个人定制出自己的健康全纪录。
对于健康大数据的未来,创业者有想象也有担忧。它究竟会有多么理想化?实施的难点又在哪里?
春雨掌上医生创始人 张锐
数据化利于寻找病因,从而达到疾病预防
讨论医疗或者健康的“大数据”问题,我认为有一个前提:没有一次疾病是偶然的。每一次疾病都会有一些原因,比如说基因、环境、生活习惯。传统医疗的思维方式是帮你治病,但是如果能够把病的原因找出来,第一可以让人活得更长,第二可以活得更好,第三可以成本更低。现在一些健康管理行业的人就想做这件事情。
以心脏病为例,如果能够积累持续足够长时间的你的心率和心跳数据的话,就可能监测和控制你心脏病发生的时机。比如说我们看到过很多猝死的案例,如果提前24小时监测,是可以避免的。
你看国外发展的趋势,不是得了病之后再采集数据,而是之前我就能采集你所有的日常健康数据。那这个数据如何采集?需要采集器。Google Glass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采集器,“可穿戴设备”也是,后者瞄准的完全就是健康市场。其实最理想的状态是,每个人都应该收集自己一部分日常数据,就像女孩子了解自己的经期一样。
还有一个重点是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在医院里面医生会拿患者拍的片子来看,未来的解读者未必是这种专业医师,可能是一些专业人士,比如减肥教练,甚至可以是消费者本身。数据解读可以由智能匹配完成,用机器来进行数据分析。
所谓的健康大数据的整理方式,其中有EHR(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电子健康档案)和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电子病历),“奥巴马医改”其实就是在做EHR这个事情。美国只有两个项目是国家在大规模地投钱进去,一个就是太空计划,另一个就是EHR。
我认为还有个趋势,但它也许会很遥远:健康信息采集和分析的专业人士永远存在,机构则可能会解体,有一天可能医院会消失,医生会从机构桎梏里面解放出来。
现在我们处在黄金时代,一个拐点时刻,原因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你的手机可能比你更强大。在我们如何理解移动互联网的前提基础上,才会有健康大数据的一切。
康复之家创始人 柏煜
数据化会减少对医生与医院的依赖
如果退回到30年前,中国有一个群体是“村医”,对整个村子的健康管理很有贡献。他们会对长期服务的村民的疾病有一个累积的记忆。到今天为止,中国人看病基本上就是一锤子买卖,有病就找一家医院,而大医院之间的数据是不对接的,这是一个很大的数据鸿沟。
未来的医疗数据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没有这个数据做基础,做远程医疗是比较难的,只能看一个个独立的指标,三年前的指标你是没有的。我觉得这是一种革命性的东西,甚至会颠覆行业。
“可穿戴设备”很重要,未来有可能洗澡时都不用脱掉它,在某一个病种上的监测会达到非常细致入微的地步。中国高血压患者有1亿人,潜在高血压的还有1亿,这2亿人如果都戴了一个“高血压手表”或者什么产品,你做这2亿人的健康管理就够了,这个生意非常之大。而你的产品,关键在于技术上是不是稳定、合格,后台的管理是不是能够为客户提供数据分析和提醒,比如说血压达到一个临界值的时候,是不是能提醒他。
数据化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是能让一个非专业人士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一个专业人士。你提了A问题,我一定有A答案,这叫“百问百答”,大不了“千问千答”。你这里关于健康的数据进来了,咨询健康问题,我电脑那一头就显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但是在健康大数据的链条里,传输或分析的环节越多,实现的难度越大。我们在研究商业模式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要减少对人的依赖,不管是私人医生还是医疗机构。因为医生总是稀缺资源。
如果能够把所有的数据互联互通,以后你拿着一张身份证,不管到全国各地哪儿去看病,都可以把你从出生开始,包括接种卡介苗到现在所有的医疗记录都查出来。这个是理想化的想法。但这需要时间和足够的决心。
活法儿创始人 章坚
中国人对健康数据比较被动
我们原本创业的目标是做健康管理,实际上刚开始接触的全是医疗。医疗是水非常深的一个行业,医生在医疗里面占70%的利益的导向,在整个行业里大部分利益是由医生来撬动的。而且据我了解,很多医院的科室跟科室之间数据都不是共通的。奥巴马花了700亿美金,用了四年让美国医疗数据统一,在中国你想做这件事吗?要花多少时间呢?
生理数据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就是高血压、糖尿病的人,还包括孕妇,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一个活蹦乱跳的很健康的人,也许并不容易使用。比如运动数据,“可穿戴设备”测到的其实是人们运动时的各种数据。但我觉得Fitbit在中国不太容易做好,因为中国人在内心里是不爱运动的。你去看看中国的健身房,2002年的时候非常火,现在并购的并购、死的死。
西方人的健康是运动出来的,而中国人的健康是吃出来的。所以我们的产品会通过一些体征数据和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数据,比如你喜欢吃什么菜,然后你可能颈椎不好,通过这些数据尽量做到一些预测或者预判,就像开处方一样,给你一些方案,或者我会推荐说这儿有1万个跟你一样的人,做了这件事,体质真的有改善。
大数据是现在的风潮。西方的“健康运动学”会指导你,比如第一天跑5公里,第二天跑10公里,有这么一套逻辑;而数据是中国人很欠缺的概念。有一个微博说,西方人是生活在数据里,中国人对数据没概念,中国人可能更倾向于说我能达到什么样的东西,然后我通过数据怎么达到。
爱康国宾
助理营销副总裁兼北京区总经理 刘华
健康数据可测,但未必能在医疗环境运用
从一家一直希望做健康管理的公司的销售部门负责人的角度来说,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广义的健康管理包含了慢病管理,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已经不明显但是要保持监控状态的时候,实际上会涉及到医疗行为,一旦发生危险,需要到医院抢救。
以往的远程医疗也可以收集数据,但这些数据反馈到另一端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潜在风险:做移动医疗某一个模块的专业公司,监测到的数据准确度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比如做心率监测,结果往往达不到临床诊断标准,所以只能做一些非常基础的心电监护,现在单导可能没有问题,但多导的心电图就会有问题。如果一个医生是根据单导的数据来做一个诊断,你觉得呢?肯定不够准确。
其实诊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事情,中医讲“望闻问切”,西医也需要看一看整个状况怎么样。如果有1000个案例,999个没问题,只有1个误诊了,那也是不可承受的。在好几年之前就有公司在推动这个模式,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成为气候,也可能还需要5年。
我的想法比较严谨,如果只是把我的数据都上传,评估我的健康状况及趋势,我认为是可以的。
现在流行的名词是“移动医疗”,再上升可以叫“智慧医疗”。但是现有的各家医院信息都不能共享,包括HIS系统和病历系统。医疗服务最大的问题是隐私问题,政府好像很难把这些信息交给某一家公司来做。所以对数据的对接我没那么乐观。
【大数据是广电的未来】推荐阅读:
广电大数据平台论文08-17
广电网络数据08-08
大数据的未来之路07-05
大数据商业应用的未来05-08
演讲稿 我自豪我是广电人08-13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观05-14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09-26
大数据的魅力08-15
大数据的功罪09-28
大数据的若干思考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