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教育

2024-10-25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精选12篇)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 篇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网络的不断发展,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起, 信息爆炸时代数据量来临。通告显示:自2008年以来, 全球数据量的生产总和达到了0.49ZB, 随后的两年内迅速增长, 数据量总和分别为0.8ZB和1.2ZB, 到2011年更是达到了历史新高1.82ZB, 平均每个人数据产生量几乎为200GB。数据已经成为所有行业和相关业务领域不得不考虑的生产因素。如何高效利用和挖掘这类数据信息已经成为提高生产率以及消费者盈余模式的新的浪潮。大数据时代教育数据挖掘技术也会成为未来世界某一时间段的主流需求。

大数据时代学习分析技术

这是一门结合了测量收集和分析报告学生相关学学习信息和环境等内容, 并作出相关优化的技术。这一技术是对学生庞大学习数据的相关问题充分分析, 并对学生现阶段学术进展以及内在问题和未来表现的客观评估。它是在数据的基础上, 对学生学习以及学习环境的测评, 达到了解学生学习问题, 优化学生学习环境的目的。

大数据时代学习分析技术现状

相关研究表明, 学习分析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使用价值:

1.从学生方面来说, 学习分析技术在了解学生学习现状之后, 通过分析学生数据, 找出相关问题, 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优化,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从而达到学生自我学习的目的。

2.从教师以及管理人员方面来说, 学习分析技术可以评估教学课程和相关机构, 帮助同步改善学校既定考核方式, 深入分析教学数据, 为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指明教学不足和更优方法。

3.从研究人员方面来说, 学习分析技术是一种研究学生和网络学习的有效工具。

4.从技术开发人员方面来说, 学习分析技术管理系统各模块各不相同的使用频次和路径能有效指导系统界面的相关优化设计, 并可以完善系统日志相关管理功能。

大数据关键技术分析

1.学习分析关键技术与主要工具

⑴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 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 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 对事物发展作情报预测。它实际上是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 其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 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 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

⑵话语分析

人文科学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是在利用话语的生产模式来行使权力, 话语传播着权力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 它们就是权力的替代品。只有遵循话语系统自身的规律, 人们在生活中的表达和沟通才能有效, 否则就是痴人说梦。换言之, 可以这样来说, 现实并不是我们人类在创造、支配使用话语 (主体性解构) , 而是语言在建构我们的本质。掌握话语权的人掌握社会规范。

⑶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适合分析关系数据, 而用来分析其他类型数据对关系数据的影响。数据主要分为两类, 属性数据和关系数据, 属性数据指涉及能动者的态度, 观点, 行为方面的数据, 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变量分析法。关系数据是关于接触, 关联, 群体依附和聚会方面的数据, 反映一个能动者与另外能动者联系在一起, 而不是单独的属性, 一般采用的分析方法是网络分析。另外还有一种是观念数据, 主要是描述意义, 动机, 定义和类型化本身, 主要是用类型分析的方法。

⑷聚类

聚类分析也被称为群分析, 它是在“物以类聚”这一理念之上, 对样品进行必要分类的一种相对多元的统计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专门针对大量的样品, 按各自的特性进行相对合理的分类, 即使未曾事先验知的情况下依然不会参考任何模型。

聚类分析是研究事物特性的个体方法, 可以把类似的事物分类整合。原则上依据事物的相似性进行归类, 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 非常符合检测未曾验证的事物。在没有数据标准参考的情况下, 设定相对完善的分类变量就可以对数据进行合理的聚合, 得到相对客观的分类信息。

(2) 能够处理多个变量决定的分类。多个变量的分类一般相对比较复杂, 聚类方法完全可以胜任针对此类数据的分类。

(3) 聚类分析法的探索性相对较高, 可以根据事物的内在属性和规律, 依据原则上的相似性对数据分类, 被广大工作者广泛应用。

⑸预测

根据已有数据或信息对整体或个体数据发展态势做出合理预测。

⑹关系挖掘

数据挖掘是一种在信息领域当中发展最快的技术, 许多行业中的佼佼者都从中获得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使得数据挖掘技术日趋被人们所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采集数据的方法日益繁多, 因而使得庞大的数据总量几乎达到GB甚至TB级, 并且高维数据日趋主流化。此类数据以及数据的高维特征并不是传统数据分析方法可以轻易解决的, 这样导致数据的处理也愈来愈依赖计算机和网络。

⑺文本挖掘

文本数据挖掘 (Text Mining) 是指从文本数据中抽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计算机处理技术。顾名思义, 文本数据挖掘是从文本中进行数据挖掘 (Data Mining) 。从这个意义上讲, 文本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分支。文本数据挖掘是一个边缘学科, 由机器学习、数理统计、自然语言处理等多种学科交叉形成。

2.学习分析技术模式

学习分析模式分为三大要素:“学习分析流程”、“工具与算法”和“数据与信息”。“学习分析流程”中包括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分析、预测和应用等环节, 不同应用情景下的“学习分析流程”各个环节都会有一定的区别;“工具与算法”是“学习分析流程”的有力支撑, 能够从“学习分析关键技术与主要工具”中选取出来;“数据与信息”不但有来自“工具与算法”数据, 还有将“工具与算法”的信息知识输出出去。

结束语

目前, 教育领域数据存量庞大, 大数据时代脚步逐渐来临, 教育领域所部属的各类学习管理系统中学习信息和学生信息也逐渐增多。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网络的不断发展,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起, 信息爆炸时代数据量以及相关技术创新发展被推上人们视野焦点。这些数据信息的利用, 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知识信息传递, 以及教学决策和学习相关优化服务等重要方面, 逐渐演变成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最为关注的内容。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 篇2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对于高校而言,需要深入分析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强化大数据意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工作效果。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出发,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就如何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4-0248-02

前言

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逐渐到来,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大数据中的“大”不单单指数据容量,更包含了通过海量数据交换、整合、分析等带来的价值和利润。高校本身作为知识聚集地,同时也是先进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大数据对于高校师生的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如何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需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是需要高校管理人员深入研究的课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大学生是新时代的建设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对于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维护良好社会风气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高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其全面发展,以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社会道德的持续进步;然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支?巍Mü?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优秀人才,使得大学生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1]。

2.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机遇。

2.1.1 完善信息管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高校更好地掌握学生信息,提升信息采集和信息管理的效率,确保高校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配合数据化管理,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保障。

2.1.2 强化思政工作。从高校的角度,运用信息网络,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强化,例如,可以在学校网站上对一些模范事迹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以及论坛等,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构建和谐校园。不仅如此,高校还能够利用信息网络,将校风校训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行为方式进行规范,确保其能够通过自身行动践行学校精神[2]。

2.2 挑战。

2.2.1 信息不对称。高校能够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获取海量的数据信息,为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可靠支撑,但是与之相比,高校学生受自身能力和条件的限制,在信息获取速度和获取量方面始终处于弱势,信息的不对称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2.2.2 隐私受威胁。大数据虽然能够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但是同样容易引发数据独裁问题,给高校学生造成不良影响。高校学生是信息网络的一大用户群体,而无论是网络聊天、网络购物还是资料查找,都可能导致个人信息的泄漏,其隐私容易受到多方便的威胁,同样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3]。

2.2.3 数字鸿沟大。大数据时代使得数字鸿沟变得越发巨大,分析原因,主要是人们在原本信息环境中使用信息的差别与收集、分析信息能力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要求高校必须做好学生数据信息的持续收集和分析,如果相关工作没有做好,则必然会导致学生信息数字鸿沟的加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3.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对策

3.1 尊重学生地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对其主体地位进行强化,确保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获取信息,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其在班级中分享个人经历,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教师角度,应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其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具体来讲,一是应该调动学生能动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确保所有教学活动都能够以学生为中心;二是必须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诉求,确保学生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中感受到快乐,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三是应该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管理方法,做到以德服人、以情感人[4]。

3.2 强化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其本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对于工作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而想要确保辅导员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队伍建设,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保障。另外,学生工作者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必须能够认清社会发展形势,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从辅导员的角度着眼,应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整体目标,确立每一个环节的具体目标,推动工作方法的持续更新。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目标的制定中,形成每个学年、每个学期以及每个月度的细化目标,确立班级活动计划,通过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方式来强化师生互动,通过自己的耐心、细心、爱心、自信心、责任心和奉献心等,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5]。

3.3 优化工作内容。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应该强化大数据意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进行创新,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具体来讲,一方面,教育人员需要强化自身对于数据信息的敏感性,主动进行学生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支撑。例如,可以对高校近几年学生活动主题进行收集和整理,从中分析学生兴趣和关注点的拜年话,及时调整学生活动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以学生成才为目标,扩大学生活动的影响力。也可以对学校图书馆检索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为不同学生群体提供不同的推荐书目,促进学生教育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提高;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对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进行创新,关注学生不同信息数据的关联性。例如,可以通过校园卡消费记录分析,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向不同学生群体提供勤工俭学等帮扶,落实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6];又如,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对近年来企业招聘信息进行汇总,明确行业岗位需求变化,为学生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顺利走上社会提供支持。

3.4 创新管理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强化服务意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例如,可以通过对学校微博及论坛的实时跟踪,做好信息汇总,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互联网本身具有选择性、开放性和平等性的特点,其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必须树立起与学生为本的观念,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加强彼此沟通交流,获取学生的认同。例如,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等,与学生进行在线交谈,获取更加直观的数据,对于一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7]。

3.5 挖掘深层规律。一方面,应该发挥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素质,例如,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大量的数据信息,高校需要在教师队伍中加强统计学、网络技术等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其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应该合理利用网络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层规律进行挖掘。例如,可以通过建设与完善高校思政工作网站的方式,实现信息发布与互动渠道的立体化,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另外,也可以做好校园论坛的实时跟踪,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突发时间,开展积极教育引导工作,帮助维护学生的思想及舆论安全[8]。

4.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高校面临着新的教学任务和工作目标,需要充分关注学生成才需求,强化自身数据意识,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层规律进行探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高校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大数据时代的在线教育图景 篇3

随之而来的,是以MOOCs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引发的一场教育史上的数字海啸。从2002年至今,每天有2.6个在线教育公司成立。仅2013年前八个月,就有23个项目获得了从几十万美元到两千万美元的融资。但是,也有很多公司在竞争中相继被淘汰。

2013年是中国在线教育迅速发展的一年,其蓬勃发展大背景下的未来发展趋势、运营思路备受人们关注,众多企业纷纷立志在在线教育领域做出一番成绩。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吸引众多关注的同时,在教育行业也愈发频繁地被提及。大数据被描述为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在这种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将会何去何从?教育行业中的个体又该如何应对这次信息化数据的革命?

在前不久召开的新浪2013中国教育盛典上,一场有关“中国教育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辩论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在线教育以其便捷性、经济性、灵活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它以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投资者加入其中,市场在蓬勃发展,竞争越发激烈,盈利模式的探索创新也层出不穷。

2013年末,国内主流媒体纷纷联合调研公司、教育机构推出了在线教育调研报告,通过深入分析在线教育培训用户的总体用户状况和用户特征,得出了不同类别在线教育的市场状况。

用户对在线教育花费的承受力有限

2013年11月,新浪联合尼尔森推出了《中国在线教育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近4成用户半年内使用过在线教育,平均每周参与2.8小时,仅不到1成用户非常满意;用户对在线教育花费承受能力不强,约8成人月花费在500元以内,只有约1成用户能承受每月千元以上的花费……

此次调查对象重点是中国社会中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及消费意识、关注在线教育的中坚阶层。本次调查为期一个月,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收到的有效样本2946份,其中不少数据对于教育机构的资源配置和投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被访者中,过去半年参加过线上教育培训的比例为39%,低于线下培训的参与度,但已比较接近。考虑到巨大的网民基数,在线教育的绝对规模目前已然不小,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在线教育的使用者中,选择在线教育平台的比例最高,超过六成,而选择APP的比例较低,为13.0%。在线职业技能培训参与率最高,达到16.8%,其次是在线英语培训和中小学课外辅导。不同用户参与在线教育的频率差别较大,近两成的用户每天都会参与,但也有近三成的用户每月只使用一次甚至更少;用户平均每周参与在线教育时长为2.8小时。而本科以上学历及发达城市的女性对在线英语培训的需求更强。

近八成在线教育用户月相关花费在500元以下,用户对在线教育花费的承受能力有限。此外,如同电商一样,随着用户以及社会对在线教育的普遍接受,用户的花费意愿会日益提升。用户在出国留学行业在线教育中花费最多,月均花费800元;职业技能培训的月均消费最低,月均花费646元。66.7%在线教育用户能接受的每节在线教育课程的价格在50元以下。

缺乏互动性和现场感是在线教育的短板。

在线教育用户中51.7%的人对在线教育课程表示满意,只有不到一成的用户表示“非常满意”;他们认为在线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其缺乏互动性和现场感。近八成在线教育用户表示选择课程时最看重教学质量,选择师资的用户也高达59.3%,师资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可以看作同一因素;其次,超过一半的用户表示看重课程的价格。

超过七成的在线教育用户在近一年内开始使用在线教育产品,这意味着最近一年在线教育的规模有加速扩张的态势;用户通常在工作日休息时间或者休息日参与在线教育。

中国在线教育呈现出六大发展趋势

无独有偶,网易教育2013年的年会主题也没有离开在线教育。

2013年12月,由网易和有道联合发起的《2013中国在线教育新趋势调查报告》发布。该调查涉及约30个问题,重点调查对象是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年轻网民。调查时间持续一个月,从网易教育及有道收集到约3千份有效问卷。

《报告》指出,七成白领有在线教育需求,可能成为在线教育井喷点;网络用户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的比例,首次超过书籍达到86.1%,书本为82.9%。

在线教育年增长率超过线下教育14倍,预计2015年在线教育产业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占整体市场的40%。

《报告》指出,中国在线教育呈现出六大趋势:第一,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最常见渠道,占到受访者86.1%,首次超过书本获取知识的82.9%;第二,英语依旧是在线学习的最主要内容;第三,内容是在线教育的瓶颈;第四,依靠移动端的学习增长明显;第五,在职教育获得在职人士的追捧,学习人群拥有明显的支付意愿;第六,父母为孩子在线教育的支付意愿和费用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

通过报告发现,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的比例首次超过书籍。在互联网上获取知识途经的最前两位分别为百科与搜索引擎,为62.2%和61.2%;42.6%的人曾利用教育网站获取知识。调查中有39%的人有过线上学习的经历,虽然在线教育在学习的灵活性和资源的丰富性上已经获得了用户,还有32%的人有意愿参加在线学习。但是在内容的质量和吸引力上,并未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优质的在线教育内容已经成为在线教育成长的瓶颈。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依靠移动端的学习方式已经开始成为人们接受的学习方式,特别在学生群体和在职用户群体中,依靠手机端的学习的使用率都超过了80%。

出于自我提升和工作需求,在职人员在线学习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七成白领有在线教育需求,英语学习和工作技能学习成为在职人员学习的最主要需求,在职人员只能利用自己业余的碎片时间,对自身进行充电,因此在职人员学习必将成为未来在线教育的井喷点。

大数据时代对大学教育的反思 篇4

一、了解大数据

1、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最早提出此词的人是麦肯锡。大数据(big data,m ega data),指海量的、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数据,其中心内容是指需要凭借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信息资产。从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大数据时代真正战略意义不在于你掌握的信息有多少,而是如何从这些信息当中统计提炼出有用的数据,即加工,想凭借加工将信息升值需要专业化的处理,这才是企业盈利的关键所在。简而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和大数据技术。

2、大数据的特点

大数据的特点有四个,总的归纳为4个“V”——Volum e(数据体量大)、Variety(数据类型繁多)、Velocity(处理速度快)、Value(价值密度低)。

第一,数据体量巨大。指数据量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数据类型不再仅限于文字,还有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第三,处理速度快,1秒定律,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的信息,这一点也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第四,只要合理利用数据并对其进行正确、准确的分析,将会带来很高的价值回报。

2013年,阿里巴巴马云在淘宝十周年晚会上,曾说到,“大家还没搞清PC时代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时代来了。”

3、大数据时代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手机、平板电脑、PC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46亿的全球移动电话用户,20亿人访问互联网。无一不是数据来源或者承载的方式。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基本上,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与数据或信息交互。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各个行业在面对大数据和大数据时代时,都在积极探索发掘新的契机去发展自己,做为高校,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呢?

二、大数据时代的大学教育

1、对大学教育的影响

大学教育是第二次产业革命时为了适应工业所需的大量的技术人员的产物。当今,学生知识的来源不再局限于课堂,不再拘泥于某一个专业,他们可通过互联网、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来获取文本的、图像的甚至是视频的各种知识。学生的知识面将比以往的任何朝代更加宽范,对校园以外世界的了解将更加深入。比如现在的在线教育平台edX和Mooc,上面有世界著名学府的各种课程,包括我国清华和北大的优秀课程。学生只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接受到名校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鼠标点击的记录,可以研究学习者的活动轨迹,发现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知识点有何不同的反应,用了多少时间,哪些知识点需要重复或强调,哪种陈述方式或学习工具最有效。通过分析这种秩序和规律,在线学习平台也在逐渐弥补没有老师面对面交流指导的不足。同时现在的教育平台还能通过虚拟现实进行实践辅导。以麻省理工开放的电子电路课程为例,注册这一门课的人比整个麻省理工所有在世校友总数还多。由此可见,许多学生已经把注意力放到了课堂之外。

2、如何积极应对

对于学校:在学生从课堂走到互联网时,未来的学校存在的意义在哪儿,是学校更应该关注与关心的。学生可以在宿舍甚至在家就完成了各种课程的学习和同学之间的交流,那么对学生的考核和效果的评定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固定场所来进行。学校更应该重视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和开放,更应该重视实践实验室的建设,提供更多方便学生来进行实习和实践训练的场所和项目。

对于教师:在大数据时代,教师的教与授又该体现在哪儿呢?我们更应该深刻思考,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将教的过程放在网络平台上,放在课前来进行,课堂中以学生做作业、教师指导和答疑为目的。这只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自身我们又该如何作呢?在面对丰繁复杂庞大的数据时,我们应积极跟进发展自我,重新进行定位。一类应加强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从事实践辅导和教学;另外一类专业从事研究;另外一类抓住大数据所给予的机遇,发展自己,跟上时代步伐,成为专业化极强的教师,对专业进行解惑和学习方向的指导。

对于学生:知识和信息量极大丰富,我们如何从中甄别出有利于自己的知识,对自己进行特色化的教育,需要自己的判断力和教师、家长的指导。我们要关于利用已有的学习平台和学习媒介,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发展自己的创造性和创新性的能力。

三、小结

大数据时代药物化学教育创论文 篇5

1药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

综合基础知识讲授,增强教学内容的交互性。药物大数据的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关研究的开展,给现代药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将创新意识、药物大数据的概念融入基础知识教学中,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每一类型药物的讲授,应以重点药物、经典药物为例,同时将该药物在最新的数据库中进行搜索,进而引出目前该药物的研究前沿。作者在讲授药物结构、命名、合成方法、理化性质、代谢形式等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引导学生思考研究者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设计思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属,将该类型药物的发现、发展和衍生化,药物的作用靶点信息,现阶段临床用药、类似药物的研究进展、最新理论和技术等信息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将药物设计方法整合入知识点的介绍中。比如在讲解循环系统药物受体阻滞剂的时候,介绍从药物结构数据库PDB数据库中下载和展示受体的三维结构的方法;在讲授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时,介绍药物数据库Drugbank中查找相关药物性质的方法,介绍磷苯妥英作为水溶性磷酸酯前药的一个成功实例进行讲授。这样使得前药、药物信息等内容有机、生动的展现出来,也将药物综合知识、药物大数据概念和内容落实到了具体的药物教学中。挖掘药物研发信息,使得教学内容具体生动。从药物大数据中出发,挖掘以药物发明史、药学新前沿、药物化学家创造的社会价值、药物化学研究的趣事等相关信息,激发药化学习兴趣。比如在青霉素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穿插亚历山大弗莱明青霉素的发现过程,教育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细致的科研观察的重要性;在讲授抗肿瘤药物时,也介绍最新的抗癌药物临床研究,介绍密西根大学王少萌教授基于结构设计策略成功获得强效的、口服的MDM2小分子抑制剂,进而实现成果转让约3.6亿美金的成功案例;在糖尿病药物教学中,列举了最新批准的药物,最近一年的糖尿病畅销药物排行,各药物相关的靶点信息,创造的社会价值,带给学生药学新近动态信息。通过生动的药物发明故事,最新的药学动态数据,让药物化学教学课堂更为生动化、具体化、人性化,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加深入掌握药物化学知识。结合科学前沿讲解案例,赋予教学内容创新理念。从大数据中寻找药物研发的历程,将药物的科学研究过程以及最新的进展融于教学中,不断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在药物化学课程安排中,作者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安装主要疾病靶标类型,选取药物研发的成功实例,分析药物研发过程,进行案例教学,不仅包括目前临床使用的经典药物,近年来研发的热门药物、靶点,也涉及老药新用、多靶点药物、系统生物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一课一例的专题讲解。以反应停(沙利度胺)药物的讲解为例,一是讲解孕妇使用反应停后抑制了孕吐反应的同时也产生了海豹胎儿的药物历史上的灾难的经典案例,使学生认识到了手性在药物研发中的重要性;二是突出强调沙利度胺在又被投放到市场,作为多发性骨髓瘤、麻风结节性红斑等病症的治疗,以及FDA还批准了沙利度胺的类似物上市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是学生了解药物是可以改造、可以优化,甚至可以重新定义适应证、重新回到市场的。三是介绍关于沙利度胺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Nauture上发表了确证沙利度胺的作用靶点为CRBN的研究论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该药物研究最新进展。类似的案例教学是将科学实践来验证课本中的理论,在教学中融入药物化学领域的新信息、新思想和新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充分使用各种药物大数据资源,将药物化学研究的相关数据库应用到药物化学的教学中,其中包括scifind-er、chembl、drugbank等。SciFinder数据库可以透过网络直接查看《化学文摘》自19以来的所有期刊文献和专利摘要,以及八千多万的化学物质记录和CAS注册号。Chembl数据库是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开发的免费在线数据库,从大量文献中收集各种靶点及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数据,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的查询靶点或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数据的平台。Drugbank数据库中包含了现在上市的或者正在做临床研究的药物的药代、药效、靶点等相关信息。通过该数据库,学生可以快速了解药物的合成方法、适应证、作用靶点等信息,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库了解类似结构骨架的化合物在药物研发中的研究发展历史和最新的研究前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作者安排了1次讨论糖尿病药物的课程,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在数据库中查找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DPPIV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目前的研究前沿。以项目讨论的方式,分别介绍了这2类药物的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科研软件,将现代化教学方法手段应用到药物化学教学中。从开始,笔者所在的教研室编制标准化幻灯片(PPT)课件,并根据每年的科学前沿,更新PPT的内容。此外,作者也在尝试使用其他软件来表现药物化学教学中设计的药物、蛋白结构,包括Chem3D、PyMol等软件。其中,Chemoffice中的Chem3D是一款三维立体分子结构的演示软件。Chemdraw可以从二维的角度观察药物逐步的优化过程,展示药物合成的方法,而Chem3D能够更加直观地从立体上来考察和展示药物功能团变化给立体构型上带来的改变。PyMol是一款显示和分析分子三维结构的软件,应用PyMol软件可以图形化地表达分子动态过程,不仅可以用球棍、飘带等多种方式显示分子三维结构,也可以对蛋白质三维结构进行编辑、修改、显示,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清晰的展示显示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原理,并能够以三维图形的方式展示分子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使得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而又形象地呈现出来。在课程的各个章节的PPT课件中均使用PyMol软件制作蛋白、小分子的三维结构图。通过各种软件的辅助,负责的药物结构、特殊的构效关系,许多语言难以描述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降低学习难度,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对药物结构有更直观形象立体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随着大数据产生,云计算的概念和运用越来越广泛,将云计算的教学平台用于现代化的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整合利用计算资源,降低了基础资源建设中巨大的软、硬件成本。同时,云计算教学平台能够加速药物设计相关知识更新速度,追踪科学前沿,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求,将理论知识和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作者所在的教研室,搭建了药物化学云计算网络课程,学生在登陆云计算服务器后,不仅能够通过网络复习上课课件,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课后练习并进行在线作业提交、提问。教师能够通过云计算网络回答学生问题、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除了云计算平台之外,云服务辅助教学平台对于信息化教学尤为重要。云服务辅助教学的理念使得课后辅导工具变得多样化,通过时下流行的交流工具如QQ、微信,不但可以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畅通交流,也可以促使学生间的交流。教师可以通过截图、群发辅助学习资料等方式,共享学习材料和经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员的QQ、微信发言提问情况全方位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此外,作者也将药物设计相关的最新文献通过群共享的方式分享给学生,同时也加上自己的对文章的创新点的点评意见,培养学生的追踪科学前沿的习惯和科研创新的能力。

3合理的课程体系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 篇6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教育模式;教育改革

在当今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人们的文化生活观念也相应改变。在这种基础上,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正被新的模式取代。

一、教育领域的大数据

在21世纪,大数据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悉。大数据主要是指信息大爆炸时代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与教育相关的大数据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凡是有关教育管理系统、教育学习系统以及教育培养系统中,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的行为而产生的数据,都算作教育大数据。从这些数据当中,也能探析出教育管理方面发生的一些变革。

二、大数据时代对学生的影响

1.学习方式的变化

在大数据时代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固定的模式,而变得更加灵活。这其中的突出表现就是,学生有自己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可以和其他学生在网上进行讨论;网上也存在着大量的名校课堂,普通学校的学生也能体验名校的教学方式;学生有不会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询,也有名师在线答疑。所有这些无不便利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学习内容的变化

基于大数据时代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他们不仅可以了解巩固本学科的知识,通过网络这个大平台,还能够学习更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能够同他人实时共享。这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是无法实现的,也是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

3.学习态度的变化

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多样化,使得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从一开始对这种新兴学习模式充满好奇,再到后来对这种模式的热爱,改变是无可厚非的。正是在大数据时代下,学习模式新颖,学习内容丰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厌学心理。

三、大数据时代对教师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新技术用网络课堂等众多手段重塑了教育,让教师不再局限于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一遍又一遍的知识讲解。一批跨界的新教育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而与此同时,一些教授经验丰富、知识储备庞大的老教师,却渐渐地失去了他们的优势。

新教育人具有与传统教育人完全相悖的意思内涵,主要是指将新思想、新观念以及新的网络技术普及到教育当中的一批人。正是他们推动了现今教育模式的转型升级,他们的观念也在影响着一大批拥有多年执教经验的老教师,使得这些教师开始接受网络新技术的熏染,将自己的经验总结运用到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中去。

这就是大数据时代下教师所受到的影响,新教育人引领这个教育变革的时代,而传统教育人也开始改变自己的看法,实现转型。对于教育来说,这已然是最好的结果,也是教育受大数据时代熏陶的最好诠释。

四、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时代下,新技术的革新给教育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挑战。站在积极的角度上去看,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政策的支持、网络课堂的摄制、教育管理平台的建立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认可等,都让教育管理的变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站在消极的方面去想,教育管理变革也折射出来很多问题,比如教育资源的泛濫,让一些不良信息侵入到教育资源当中;对于数据的运用和处理,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并不是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处理得得心应手;教育大数据要想实现实时共享,也存在很大难度,导致学生和教师不能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

事物都有两面性,大数据也是。我们不能片面要求大数据时代只给教育带来有利的部分,也要合理面对大数据时代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挑战。

五、结束语

人们常说,经济能够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发展。笔者认为,教育管理制度的变革也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学校中教育资源的共享,一般都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名校资源的共享,更是难上加难。而在线教育的普及,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国家政策的扶持、学校和教师配合以及教师分流模式的建立,都为教育管理制度的变革打好了基础。这就是所谓的教育是社会建设的基础,而教育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了解教育管理变革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看待,以积极地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1]库克耶·肯尼思.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唐雪飞.大数据:智慧的计算指引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之路[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23.

大数据时代的远程教育发展 篇7

关键词:大数据,远程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组织学习

一、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变革

当前人们的生活和互联网是息息相关, 我国上网人数从2000年的2560万人到2015年的6.68亿人, 短短的15年爆发式增长了26倍多。2011年以来, 一股在线教育的浪潮正在席卷美国的教育领域, 一种新型的智能学习平台正在成为高科技领域创新和投资的重点, 其中不少公司已经得到了初步成功。如著名的在线教育公司Coursera, 已和普林斯顿、伯克利、杜克、香港理工等全世界30多所大学达成协议, 通过其平台免费开放课程。如今这些学校的课程可以实现全球几十万人同步学习,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不仅可以在同一时间听取同一位老师的授课, 还和在校生一样, 做同样的作业、接受同样的评分和考试。国内网易、搜狐、百度等很多网络公司目前都建立了智能学习平台, 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手段还支撑着几乎所有教育模式, 各种多媒体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 使教学更加生动和新颖, 更逐渐把传统教育模式慢慢向新兴互联网教育转化, 互联网教育的便利性、高效性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

二、什么是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作为云计算、物联网之后又IT行业又一大颠覆性的技术革命。

大数据 (Big Data) 又称为巨量资料, 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具有“3V”特点, 即种类 (Variety) 多、速度 (Velocity) 快、容量 (Volume) 大。现代社会, 无处不在的信息感知和采集终端为我们采集了海量的数据, 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计算技术的不断进步, 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 这就围绕个人以及组织的行为构建起了一个与物质世界相平行的数字世界, 通过这个数字世界, 我们看待世界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即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分析做出, 而不是像过去更多凭借经验和直觉做出。大数据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以及数据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 使人们在实践中很快认识到, 通过数据的开放、整合和分析, 能够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 从而促进社会大进步和大发展。

三、现代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伴随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远程教学形式, 它是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 采用远程实时多点双向交互式为原理的一种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 目前新兴的互联网教育也属于现代远程教育的范畴。

现代远程教育是远程教育发展中第三代技术手段, 它和第一代函授远程教育以及第二代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相比有着资源共享性、技术先进性和教育开放性的特点。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共享, 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自己查找所需资源进行辅助学习;以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为支撑, 充分利用数字化与网络化平台实施教学;突破了学习空间和时间的局限, 突破了学习者职业、地区等限制, 为“教育公平”成为现实提供了物质支持;教学模式开放, 把“受教育者”变为“学习者”, 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 改变为以“学”为主, 学习者自主学习, 可以灵活自主地安排时间进行学习, 不受传统教育方式时间固定的限制。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起步于1999年, 经历了10多年的历程, 目前还处在摸索阶段, 相比世界先进的远程教育机构的水平差距还比较大。我国远程教育机构主要有国家开放大学和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 以及68所高校的远程教育学院。为了进一步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 我们对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和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四川中心为代表的远程教育机构进行了调研, 主要调研内容为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环节、教学资源、教学评估和课程考核。

1.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隶属于国家开放大学, 主要从事四川省成人学历教育。四川电大采用学分制, 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课程学分修满且学制年限达到要求即可毕业。在教学上仍采用中央电大提出的3个1/3的教学形式 (即面授、网上学习、自主学习各占1/3时间) , 面授课按照课程设置开设, 但到课率不理想, 教学效果不佳;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 (作业) +期末统一考核的形式;在教学资源方面, 有专业的学习平台, 平台上整合国开大学的资源和四川电大的自建资源, 但教学资源仍很缺乏。

2.奥鹏教育是国内首家国家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也是中国最大的远程教育服务运营机构, 与40多所重点大学合作, 学历教育招生专业180多个, 在全国建立了140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 在读学员50余万名。奥鹏教育的课程设置是按照各合作高校要求设置的, 由各合作高校协同奥鹏教育共同管理;网上教学, 学员登陆学习平台学习, 不开设面授课;课程考核仍然采取传统的平时成绩 (作业) +期末统一考核的形式, 平时作业的环节都在网络上完成;教学资源方面, 由各高校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整合到平台上供学生学习, 也是相对有限的。

通过对这两个有代表性的远程教育机构的调研, 对比目前国外优秀的远程教育机构, 我们发现,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是课程设置不灵活, 教学模式单一, 课程考核保守, 教学资源整合度不够, 系统建设不足以满足要求越来越高的教学环境要求。

四、大数据时代下现代远程教育的思考

为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机构应该做以下调整:

1. 调整教育对象, 向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

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和教育自主化、个性化不太适合学历教育的知识系统化学习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而且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 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等因素, 成人类的学历教育需求越来越少, 职业教育相比学历教育有着课程设置简单、学习时间短, 市场需求平稳的特点;而终身教育的全民性, 广泛性, 也很适合开展远程教育。

2. 打破束缚, 合理设置课程, 体现个性化教育

大数据时代教育, 能够精细的分析学习者的需求, 并在学习者目前的基础上区别化教育, 远程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就应充分考虑个性化教育的目标, 屏弃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 按学习者需求定制课程, 这样既能充分体现远程教育的自由度, 又能适应大数据时代个性化教育需求。

3. 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 创新教学和考核手段

现代远程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其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 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自主学习, 但调查显示, 目前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考核都受到传统教育的束缚, 还需要集中面授和考核, 这和远程教育开放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也严重制约了学习者的积极性, 一些立志在空余时间学习的学习者甚至因不能安排好时间来参加面授和考核而对远程教育望而却步, 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到课率低、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远程教育应在教学及考核时间和地点上尽可能的为学习者创造条件, 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学习平台, 实现全网络化学习, 学习者自主安排学习, 教育机构可通过网络分阶段检验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果, 在给予学习者更大自由度的条件下监督和辅助学习者学习;在课程考核上, 可先尝试全国统一网络考试的模式, 在各地区设立大小远程考试中心, 学习者可以预约就近的远程教育中心进行课程考核, 中心按照预约人数及科目灵活安排考核, 信息技术成熟后, 可开展全网络化考试, 全程电脑智能监控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极大程度上体现远程教育随时学, 随地考, 不受地域空间时间限制的优势。

4. 规范学习平台, 合理有效整合资源

在教学资源空前丰富的信息化时代, 如何有效地整合这些资源为我们所用, 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的远程教育机构如国家开放大学、奥鹏远程教育、各高校的远程教育学院等, 都分别有自己的学习平台, 各平台都有自己独立的教学资源, 且绝大部分资源也只有登陆该平台才能使用, 导致课程资源重复和浪费, 而且不能方便学习者有效地学习。互联网的优势就是资源共享, 若能依照一定的远程教育标准, 规范和统一各学习平台, 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技术合理有效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 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就能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资源和服务, 适应大数据时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5. 创新远程教育技术, 丰富教学手段

近些年, 随着智能化便携设备的发展, 个人PC已不是互联网的主要阵地了, 上网功能逐渐被智能手机、平板、网络机顶盒、网络电视等取代。网络终端的变革, 也引起了网络教育者的警醒, 各种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概念和模式的提出, 怎样整合学习者的零碎时间, 在多平台达到最好学习效果, 也是近年来国内、国际网络教育探讨的问题。国内的远程教育机构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和奥鹏教育等多家机构都在积极建设多平台学习环境,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只有不断地创新远程教育技术, 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来适应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 远程教育才不会被取代。

6. 加大系统建设力度, 为未来教学支撑打下基础

快节奏的互联网发展带动了网络硬件的发展, 也影响着远程教育系统的硬件建设。大数据的4V特性, 高速的带宽, 越来越多的用户访问量, 各种新媒体的普及使用, 各种云服务, 分布式系统的技术, 对系统硬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新技术、新要求, 为教学环节做好强大的支撑, 就必须加强系统硬件的建设力度。

7. 调整管理模式, 提高教师素质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模式需要更新, 目前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管理模式很难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一方面, 未来的远程教育更个性化和自由化。开放的社会和资源会进一步解放人们的学习, 越来越多的人不用呆在学校里被动地接受学习, 他们将会把这种在不需要老师或科学家输入逻辑和程序的情况下, 学习者可以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的自组织学习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管理模式就要向着监督和提醒发展, 教师的定位也会从教学逐渐向助学转变;另一方面, 信息技术和教学技术不断更新, 教师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印度教育科学家苏伽特·米特拉预言只有三种最基本的东西在今后的大数据时代是学习者用的到和必须学的东西:“第一是阅读, 第二是搜索, 第三是辨别真伪”, 教师作为助学者, 首先要掌握新型的信息技术和教学技术, 才能帮助学习者掌握阅读方法、搜索有用资源, 辨别信息真伪。

五、未来的远程教育

可以设想, 未来的现代远程教育将会不分国籍, 在教学资源及其丰富的条件下, 新型的智能化教学平台将应运而生, 它能整合世界上丰富的教学资源, 为学习者精选出最优秀的资源;学习者进入平台, 大数据技术将会通过学习者的基础数据预测出学习者当前的学习需求, 并为他量身定制出最适合他的学习计划, 推荐最权威和最丰富的教学资源, 并且安排专人辅助学习者学习, 学习者的日常学习和作业都可以通过平台的各种附属模块完成, 这些模块可以是多种媒体形式展现的, 或PC平台, 或是移动智能设备的, 或是任何电器甚至公用电子设备, 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平台的考核模块考核取得学分, 学分会自动存储在个人基础数据中, 获得的各种知识的学分累积起来, 就可以按课程的不同组合领取到世界各地各种教育机构的毕业证书或者职业技能证书等。世界的教育将会出现高度的统一, 学习将会不分国籍, 高度自由, 不分时间地点, 终身学习将深入人们的生活, 学习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参考文献

[1]John Gantz&David Reinsel.Extracting Value from Chaos

[2]魏忠.“大数据”时代的教育[J].

[3]李茂.英国2020年的教育愿景[J].社会工作, 2008 (1) .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5]朱坚强.教育经济学发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大数据时代职业教育的创新研究 篇8

1 职业教育目前发展现状

1.1 我国的政治因素使得职业教育的面临个体都比较独立。

中等职业教育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我国国务院严肃的提出。当到了21世纪初的时候, 中等职业教学已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已经成为大众化的院校。但是, 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没有那么明显。

1.2 教与学的方式过于传统

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主要分为中等, 高等与职业培训三种。前两种比较常见, 是学校课堂制的学历教育;后者的实际意义强一些, 主要是按需培养, 培养受训者的操作经验, 实用性。但教学内容, 过程和指标都很单一, 他们之间联系也不是很紧密, 交集很小。

1.3 就业难与人才的不足使矛盾加剧

我国现在的经济结构正在面临转型, 这种情况使得产业升级与对应的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了, 就业难与人才不足的矛盾也越发加剧了。城镇化带来的就业压力与就业转移使得需要更多的转业培训。这就使得职业教育的介入与推动发展创新。

2 职业教育模式缺陷

近年来, 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职业教育被广泛提倡, 很多地方投资的职业学院也逐渐兴办起来。职业教育的规模得到显著扩大。职业学校培养的大多数也已经成为企业中上层人员。但是, 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也有一些缺陷, 学校与企业联系不紧密, 无法正常通畅的进行。学校型的职业教育只顾开展自己所擅长的专业, 而往往这些专业对应的岗位人满为患, 导致就业难与人才紧缺的双害型局面。这种互不兼容的职业设置缺少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职业学校应该向职业培训那样培养企需求的专业型技术性人才。

(1)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没创新。学校职业教育专业课的内容和目标都不是很明确, 只是一味的传授理论知识, 使得很大一部分的课程具有重复的知识点讲述, 与企业单位缺乏必要的交流。当与企业的需求目标不相符的时候, 这种内容的教学只会消耗学生们的时间, 不利于学生们专业意识的培养。教学目标是职业教学创新的必改方案, 以往的教学目标只是走形式, 不需要老师动太多心思去思考怎样改进, 只是按照以往的经验照搬即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在无数次的重复与代谢中变得越来越呆板。

(2) 职业教育的意识存在缺陷。长期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意识培养的不重视, 使得职业院校没有一定的教学设备与师资力量;使得院校无法开展自己想要开展的活动, 无法培养自己想要培养的专业型复合人才;进一步制约着人才市场的发展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

培养职业教育意识应该是一项长期战略, 是创新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职业教育建设中, 因职业教育具有实践性社会性的特点, 使得职业教育的意识培养是职业创新的关键。以此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建设。

3 创新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3.1 创新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当前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的专业型人才, 以此来推动我国的经济转型与发展。通过分析现在人才市场所具体需要的人才, 培养那些例如中高职学生和待岗人员。跟随着学校, 产业, 企业, 职业的多维立体辅导, 让他们接受为他们量身打造的专业型培养。为了实现职业教育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 创新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起到了弥足珍贵的作用。

3.2 多方合作, 提升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我国目前开展的培养模式大多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 这种培养看似很科学合理, 实则这都由学校单一的认为, 培养的也都是传统的知识教育。但是人才市场紧缺的是非常专业的人才, 而不是仅仅为了就业培养一技之长的学生。通俗的说, 就是学校的培养水平达不到企业的最低用人要求。想要改变这种情况, 就要进行以下改革。

一是按需设置专业课程, 让企业中的技能专家来学校指导教学, 也可举办宣讲会。与学校老师一起制定教学内容, 与课程设置。使得学生尽早的适应企业的工作状态, 而不是单单的进行理论教学。

二是制定利于企业的学生培养方案, 制定"N加M"的课程学习制度, (即一段时间在学校学习, 一段时间在企业实习。使得学生能更好的把理论应用于实际, 融会贯通理论的学习。

三是基于学生与企业员工的需求, 制定导师制度。学生通过导师的指导, 解决学生在理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导师制定绩效激励制度, 如果自己带的学生有对企业突出的业绩, 会被给与一定的奖励。让员工与学生一起成长, 完善自己。

3.3 必须加速课程改革来适应新潮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知识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已经跟不上企业工厂的实际应用。所以,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教育需要更多的多元性模式来学习新产生的技术, 工艺, 材料加工与管理。也可以通过交叉课程的方式更新互相促进学习内容, 实现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与整合发展。仅仅这些改革, 还是体现出了狭隘教育, 不能充分的体现知识立体化的教育整合。还需要培养学生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抗压能力, 沟通合作能力等。

3.4 多家职教集团共同合作, 联合培养

以专业培养为基础, 多家职业院校联合办学, 共同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化人士。选拔一个领导带头学校, 组织多家成员学校, 联合单位与企业, 结合企业发展需要, 按照不同专业, 不同技术, 不同属性, 分为中等, 高等, 在职培训。评定专业资格认定, 创新教学内容, 在一个共同的框架下实现共同发展。清楚明白人才的培养规划, 有根据的针对性的制定就业计划,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高效利用教学资源, 提高企业的用工满意度, 使得人才培养多元化发展。

4 尚待解决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学生到企业去实习, 带实习生的职工应该怎样激励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才能同时使学校学生和职工双方受益, 既能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又能提高企业的效率, 为职工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现在的企业都在追求效率的提高与利润的高速提升或效用最大化, 那么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 就应该遵守这一原则, 努力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那么人才培养的方向也应该基于这点来培养。企业与学校的观念需要磨合, 使学校懂得怎样才能帮助企业来创造价值, 创造具有行业需求, 岗位能力, 专业技术的核心人才。构建双赢的学习体系, 运行机制, 促进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有效地提升。

(1) 学分制的利弊仍然需要探究。我国高校普遍流行的学分制是否适合职业教育, 是否能引导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是否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首先需要通过对学分制优点与缺点分析, 探寻如何在实施学分制中克服他的缺陷, 然后需要提出应对学分制管理缺陷的政策。而且, 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与老师给学生打分存在着藕断丝连的关系, 学分制机制的运行仍然需要合理科学的规划。学生的选修课程, 学分评价, 老师的教育质量三方的平衡机制的建立也尚需探索。

(2) 知识重整也需要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局面。在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基础上, 内部员工与员工介绍推荐产业化发展, 体制改革的激荡, 新技术的冲突, 使得知识重整势在必行。本应处于最重视的知识教学由于受到职业的冲击进入成熟衰退期, 进入一个转折点。要使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能度过这个转折, 必须寻找新的突破, 就必然需要重整知识。学科内容, 职业要求, 企业文化三者的知识重整组建需要达成共识, 由谁制定规则, 规则执行什么, 怎样去执行都是需要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与解决的。

5 现代的教学设计案例信息化的探究

无论我们应用多先进的教学方法, 我们面对的都是没有实际经验的学生。所以, 在理论上没有最适合的统一的教学方法, 只有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所制定的教学方案与方法。每名老师都应该因材施教, 细心观察每名学生的特征, 尽自己最大可能了解学生, 发挥每名学生的优势与特点。

6 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进入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教育已经越来越成熟, 使得职业教育面临着必须经历的改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政府的扶植与关心, 也离不开行业内部的整合与调整。制定规范的上岗制度, 岗位级别, 建立资格认证体系, 摆正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积极营造一个和谐的职业教育创新环境, 共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方位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兆阳.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 2013 (2) :16-17.

大数据时代下教育的变革与创新 篇9

一、大数据及其特点

什么是大数据呢?最早提出对大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设想以及提出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的是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全球数据分析研究所在2011年5月是这样阐释大数据的: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了典型数据库工具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1]此后, 研究机构Gartner又对大数据的概念进行了完善。Gartner公司认为:大数据是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2]大数据是相对于一般数据而言的, 目前还没有严格的权威的定义.[3]但是从上述两个定义中可以看出, 大数据不仅体量巨大、结构复杂而且类型众多, 单单从规模大来考量和定义是不准确也不客观的。

大数据的特点[4]主要包括: (1) 大量 (Volume) :主要指对数据的存储容量大, 计量单位甚至上升到EB、ZB、YB及以上级别; (2) 高速度 (Velocity) :指对数据分析的速度极快, 般在秒级时间范围内可以给出海量数据分析的结果; (3) 多样化 (Variety) :指包含的数据类型非常多, 既包括网站记录、网络日志、图片信息, 又包含动画、视频、地理位置等信息; (4) 价值 (Value) :指大数据的重点在于发现海量数据背后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通过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可以看出, 大数据技术就是通过高速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从大量的, 多类型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数据。而大数据时代就是人们应用计算机、互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以促进人们学习、生活与工作变革的时代。

二、大数据时代对教育的影响

维克托认为“大数据”也必然影响教育:“通过大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找出学校教科书中的哪一部分对学生而言效果最好, 也可以找出效果不好的部分。[5]当然, “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不仅于此, 下面我们分别从教学思维、教育管理、教育模式、教育评价方式和学习分析等各方面来分析。

(一) 变革教育管理的理念和思维方式

陈霜叶等[6]指出:传统教育政策的制定通常没有全面考虑现实情况, 只是决策者通过自己或群体的有限理解、推测教育现实, 而采用调研的方法也常常是被指定“抽样”和座谈的样本, 使得随机中掺杂了更多的人为干预, 所以制定的教育政策就容易出现失灵的现象。在大数据的支持下, 大数据时代将可以进行对教育数据的分析, 挖掘出教学、学习、评估等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况与教学实际的情况, 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制定、执行教育政策, 从而为学生制定出更符合实际的教育策略。

建立大数据教育决策支持模型, 通过对教育数据的分析, 挖掘出教与学、管理与评估的普适性规律, 可以有的放矢地制定、执行教育政策, 合理地分配与管理教育资源。

(二) 教育模式从传统课堂的集体化教学向数字化个性教学发展

大数据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提供彰显教师个人特质的教学内容和辅导形式。大数据时代下的个性化教学就是教师汇总每个学生的信息 (包括同学的个体表现和整个班级的情况) , 进而发现需要帮助的学生、学习时间缺乏的学生以及其他不同情况的学生, 然后采取适合不同情况学生的教学策略。这就克服了传统教育的课堂集体教学的弊端, 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促进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大数据时代下教育者可以真正的了解每一个学生, 可以推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学生自主学习, 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在大数据时代下, 网络在线学习课程得到飞快的发展。学生在线学习的过程中, 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 也可以选择在课下重新学习自己没有听懂的知识点。教师和程序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理性的干预, 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可汗学院设计的在线学习系统对于每个学生花了多少时间去观看视频, 哪个章节花费的时间比较多, 哪些题目做错了, 哪些章节轻松地完成了10个题目顺利晋升到下一个单元的学习等, 这些数据都做了记录, 并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来作为对学生补充性教学的基础与依据。

(三) 教育评价模式的创新

在教育评价中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 运用技术层面来评价、分析, 进而提升教育的综合质量, 从传统评价模式转向基于基础数据的量化评价模式。教育评价的方式不再是经验之谈或主观臆断, 而是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归纳”, 找出教育的规律, 更好地优化、完善教育过程。

比如新一代的在线学习平台, 就多出了行为分析和学习诱导的部分。通过记录学习者鼠标的点击次数, 来研究学习者的活动轨迹, 发现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知识点有什么不同反应, 用了多久时间, 以及哪些知识点需要重复或强调。[7]此外, 大数据通过技术手段来记录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 实现了从结果性评价转变到过程性评价。

在教育评价的过程中评价的对象不仅仅只有学习者, 教师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提供的一些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 由教学过程反映出的数据可以发现自身的教学特长以及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只有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才能促进教师和学习者能够正视和接受客观存在的问题, 反思教与学的过程和方法等, 改进自己的行为, 以提高教学质量。[8]

三、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创新发展趋势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虽然个人隐私无以遁形, 个人的生活也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但是总体来说仍是利大于弊。从整个教育行业来看, 大数据技术将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趋势。

(一) 将会增加教育的预测性

大数据重要的功能之一, 是在纷繁复杂的日常教学中通过对教学数据的分析, 归纳出具有预测性价值的内容:如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更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当前内容在哪个时间段更易被学生所接受;每个学生通过什么样独特的方式更易于掌握当前所学, 用什么样的方式巩固提升知识更有效果等等。特别是可以通过在教学行为过程中分析产生数据, 归纳出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思想状态和行为倾向, 有效地防止了教学活动中不当行为的出现。

对教学活动中将要出现状况的预测, 是掌握教育自主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心理健康学生的重要教学方略, 也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是占据教学活动制高点的有效方式。

(二) 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有数据分析能力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教师展开正常教学活动, 确保基本教学品质的必要条件。[9]教师的专业知识同样也是衡量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迅速发展, 未来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 还要具备一定数据分析能力, 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

大数据时代教育数据将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未来的数据呈现也将是爆炸式的, 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找到具有教学价值的内容, 成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项重要任务。特别对教育数据的深层解读, 对学生相关数据的分析、关联, 以及如何能有效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生成绩,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显得尤为重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将对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所以现在大学教学中应增设数据分析课程, 培养更多数据分析人才, 以调节市场供需平衡。

(三) 全球化时代和网络在线教育迅速发展

现代教育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 如微课、MOOC慕课、翻转课堂等等, 所有新的教学模式都没有离开网络在线学习。所有人都可以制作在线学习的网络视频放到网络上供大家观看学习, 这种网络教育方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跨越了地域的局限, 更好的促进了教育公平。

四、结语

比尔·盖茨曾预言:“21世纪,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其他领先科技的发展, 学校的形态最终会发生改变”[10]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虽然教育发展也有自身的规律, 但是大数据作为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力量对教育一定会产生影响。我们要更好的应用大数据, 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习和教学的个性化成为可能。

摘要:随着云计算和互联网的发展, 大数据迅速成为了各领域的热门话题, 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大数据时代的悄然到来, 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方向, 大数据资源将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大数据的应用将促进教育改革与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对教育模式、教学思维、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方式和学习分析等各方面的影响, 来探究大数据时代对教育领域带来的变革与创新。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教育模式,教育思维,教育评价,影响,变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卞友江.“大数据”概念考辩[J].新闻研究导刊, 2013, (5) .

[2]杨旭, 汤海京, 丁刚毅.数据科学导论[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

[3]邬贺铨.大数据思维[J].科学与社会, 2014, 4 (1) .

[5]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6]陈霜叶, 孟浏今, 张海燕.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政策证据:以证据为本理念对中国教育治理现代化与决策科学化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 2014, (2) :121-128.

[7]大数据正对教育行业带来革新[N].南方都市报, 2013-04-26.

[8]刘凤娟.大数据的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8) .

[9]马云鹏, 赵冬臣, 韩继伟.教师专业知识的测查与分析[J].教育研究, 2010, (12) :70.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篇10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

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大数据成为高科技时代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延伸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 网络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辟了新的机遇, 也带去了挑战和考验。大数据时代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提供了巨大的变革力量。大数据时代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 一方面, 大数据时代催生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另一方面, 大数据时代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环境。

一、大数据时代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

“大数据”最先于2009 年流行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 2013 年渗入到社会各行各业, 并成为行业变革的巨大引擎力, 因此, 社会相关学者称2013 年为 “大数据元年”。到2016 年, 信息化的蓬勃发展, 更使得大数据技术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 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 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 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 在于提高对数据的 “加工能力”, 通过 “加工”实现数据的 “增值”。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 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大数据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大量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 做小而美模式的中长尾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做服务转型; 面临互联网压力之下必须转型的传统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大数据时代具备以下几种特征: 一是容量: 数据的大小决定所考虑的数据的价值的和潜在的信息; 二是种类: 数据类型的多样性; 三是速度: 指获得数据的速度; 四是可变性: 妨碍了处理和有效地管理数据的过程; 五是不真实性: 数据的质量; 六是复杂性: 数据量巨大, 来源多渠道。不过, “大数据”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意义并不代表其能取代一切对于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 科学发展的逻辑不能被湮没在海量数据中。

二、大数据时代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大数据时代下, 数据量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庞大, 主要体现在数据量级已从TB ( 1012 字节) 发展至PB乃至ZB; 数据成为决策者分析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各个企业都建立了数据资源库用来储蓄企业运作的各项内容等等。这些表现间接表明数据数量变得日益浩大, 成为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各项数据, 并且不断更新存储、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技术和能力, 使自身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素质与时俱进; 数据信息类型多样, 不仅包括以数字为形式的结构化信息, 还涵盖了以视频、网页以及图像与位置信息等为形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信息, 那么, 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大大突破平面化的分析模式, 要过渡到全面化和立体化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处理信息时多采用一些智能软件, 网络平台提高了教育者处理海量信息的效率和准确率, 但是某些教育者主要还是依靠教学经验做出判断, 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死板和僵化, 效率也不是那么明显。

三、大数据时代催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

1. 是确立数据意识, 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

首先,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树立起 “大数据”的意识, 一些年纪较大的教育者难免对于新事物心生排斥和恐惧, 而且学习起来也不是那么得心应手, 这就对选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依据出被教育主体制定出具体的培养方案, 令教育主体意识确立起数据意识; 另外, 要认清教育主体的思想动态,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弱项对症下药, 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引导。

2. 弘扬数据文化, 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要想弘扬数据文化, 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重视对数据文化的宣传和介绍, 使得数据文化深入人心; 将数据文化以及知识正式纳入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训练中, 加强对受教育主体的训练, 培养任务意识; 不断更新教育者的数据知识和施教技能, 抓紧时间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定期对现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 增强其获取、搜集、分析以及总结数据的能力。

3. 做好相应的思想总结工作

大数据时代同样需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总结和研究, 需要将相应的思想发展与数据相结合, 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平时工作中进行积极的研究, 做好日常工作的总结, 运用数据所显示出来的各种信息分析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积极探讨各种手段和方式对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解决。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无形的工作, 但是在数据时代可以通过数据进行反映, 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好相应的数据收集, 保证其数据能够协助思想工作更好地开展。

结语

大数据时代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关的教育者要顺应这一新趋势, 善于学习, 不断充实, 致力于将我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推升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胡树祥, 谢玉进.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 2013, 06:60-62+102.

[2]米华全, 宋潇.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格机制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4:487-491.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 篇11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这么指出,“人类历史中的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们十分自然地欢迎和采纳那些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术;但是,人们却拒绝接受新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因为采纳新思想、新制度和新做法总是令人不快的。” 借用《全球通史》中这段经典的描述来形容出版业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心态并不为过。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变革、从云计算到大数据的涌现,面对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出版业前进的步伐却似乎总有些沉重。但是,就像工业时代人们无法拒绝用电,计算机时代公司无法拒绝用电脑办公,大数据时代下的人们亦无法拒绝创造数据和使用数据,每个行业中的每个人必将卷入大数据的滚滚浪潮之中。

大数据激发了人类社会一直潜藏的数据规律和分析价值,教育出版业面对数字化转型契机,更要借力大数据挖掘行业背后的价值信息,以此探寻自身的变革方向。本文以分析大数据对教育市场的影响为基础,进而拟从选题策划、出版形态、传播路径和营销手段四方面探讨教育出版业如何利用教育市场的大数据开启自身变革之旅。

一、爆发的大数据时代

从2012年初开始,大数据成了互联网行业的时髦名词,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可以说大数据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结合的产物,计算机让数据实现“数字化”,互联网让数据实现“网络化”,二者结合赋予了“大数据”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诸如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社交网站和电商网站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用户生成的信息,汇聚成了随机的、发散的、弹性的、爆发式的海量数据。

大数据天然具有4V典型特征:体量大(Volume)、种类多(Variety)、速度快(Velocity)、价值深(Value)。大数据的意义不在于获得数据表象的“大与多”,而在于挖掘数据背后所孕育的价值和彰显的启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必然会给出版业注入变革的活力,这其中也包括教育出版业。

二、大数据对教育市场的影响

教育市场的消费主体由学校、老师和学生组成,教育出版业为教学全过程提供出版服务。教学全过程中主体行为一切主动或被动的变化,都可成为教育出版业思考变革的出发点。

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到学校上课,使用纸质教材,师生面对面教学;老师在学校里指导学生,学生回家后则成为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美国60%的地区已开展数字化教育;韩国中小学生计划于2014年全面使用数字教科书;中国亦积极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推行电子书包试点教育。大数据时代下,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都已悄然改变:互联网和云服务使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成为可能;短信、电邮、QQ等即时通讯帮助学生与老师交流更自由;微信、微博等社交化工具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群体自发聚集。2013年大学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爆发让“颠倒的教室”不再遥远。智能终端(手机、PAD、电子白板)的快速发展让云课堂进入学校成为可能。

大数据与技术创新支撑了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也产生了大量传统教学不可捕获的数据。例如:课前预习老师出选择题,学生在平台上完成提交,系统即可得出难点分布的数据,老师就能在上课时针对难点详细讲解。上课过程中,老师穿插在线测验与学生互动,系统即生成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汇总数据,以便老师控制教学进度和调整教学内容。课后复习或兴趣讨论,学生自发通过论坛、社区、微博、微信等进行即时移动交流,巩固学习效果的同时也生成了大量价值数据,包含性别、年龄、兴趣点、甚至购买力等多项属性。大数据让教育市场中一切沉睡的数据说话,或显性或隐性,都值得教育出版业深入挖掘,并敏锐捕捉其背后传递的市场信号。

三、教育出版业借力大数据探索变革

教育市场由于大数据变得清晰可触摸。置身前所未有海量信息的教育市场,主动迎接或被动跟随,教育出版业已踏上大数据时代的变革之旅,大数据在教育出版业许多方面都拥有巨大的应用空间。下面从四个维度来思考教育出版业如何借力大数据探索变革。

1. 选题策划:从主观拍板到客观定位

选题策划的基础是市场调研和分析读者需求。传统的做法需要编辑走出去,与读者交流,开展问卷调查并分析市场环境。抽样数据蕴含的市场信息有限,出版社在选题策划时难免主观拍板。而就教育出版业而言,选题策划的过程或许更简单,因为固有的教学方式延续了固有的出版思路。

大数据时代为选题策划提供了客观定位的条件,编辑能够从大量读者数据的背后发现市场的客观需求。Osprey出版社是英国最好的军事题材出版社,它善于捕捉读者群的反馈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开发策划新选题,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美国独立出版社Sourcebooks的成功主要源于使用读者数据来定位图书,其创始人雷卡明确表示出版社对书的定位和读者对书的认知是两回事,出版社可以从读者数据中发现“什么让读者兴奋,什么内容真正吸引他们,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他们的选择”。

同样,借鉴国外出版社的成功经验,教育出版业可以通过挖掘学生行为数据客观定位选题策划。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能统计学习难点,学生考试过程的数据能反映知识薄弱点,编辑们针对学生的疑难环节进行选题策划,及时调整结构内容,开发学而有用的纸质教材教辅,既有教育价值又有市场前景。学生们利用互联网开展学习讨论,自发根据学科、知识点形成小组并累积大量针对性数据,编辑则可从数据中挖掘出学生当下学习的兴趣点,利用碎片化知识元,策划出专题学习、移动微学习等数字教育产品。由此可见,教学过程的大数据可给教育出版业带来一线丰富的市场信息,选题策划不再简单和主观,而是还原了市场客观数据的意义和价值。

nlc202309041124

2. 出版形态:纸质和数字区别共存

一直以来,教育出版为各类教育提供教材、教辅等课本出版物,这些图书占全国图书销售总量的50%以上,是各类出版集团的主要盈利来源。伴随数字化教育的推进,数字教材和数字教育产品等多形态出版物已在逐渐涌现,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共存于市场。哪些教材适合纸质教学?哪些教材适合数字化使用?数字教材如何个性化定制?这些都可以交给大数据来说话。

2013年是中国的MOOC元年,北大、清华等国内众多高校加入美国MOOC平台;上海30多所高校联合建立了中国的首个MOOC——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目前选课人数已经超过3000人。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正在升温,MOOC平台积累的学习过程数据值得我们分析。例如,哪些学科的视频点击频次高且单次播放时间长,说明大学生对这些学科的数字化教学更喜欢;出版社则可以考虑是否能推出相应学科的数字教材,集文字、图片、音视频于一体呈现。在K12教育领域,数字课堂已在全国各大城市试点推行,上海规划2015年90%以上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在数字化环境中开展。一方面,出版社能够分析电子书包的使用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发学科数字产品;另一方面,过渡期的教学课堂同样值得出版社关注,如果老师在讲解纸质教材的课堂上不断插播图片和视频,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说明该教材有必要探索数字化的出版形态。

随着大量学习过程数据的累积,出版社可以挖掘出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的习惯对某些学科连贯性学习,有的习惯对某些学科碎片化学习,有的习惯在纸书上写画,有的习惯在电子屏上阅读等,这些都为出版社确定内容呈现形式,尝试开发个性化教材,提供了众多思路。

3. 传播路径:线上线下多元互动

电子商务时代下,图书电商平台迅猛发展,对实体书店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冲击。然而,互联网是一种工具,对传统行业而言,它不会是终结者而应该是助推器。参考零售百货O2O的发展思路,传统出版业需要积极探索O2O互动运营,使线上线下相得益彰。例如,上海某书城把互联网店的网址贴在书架上,让读者自由选择,你买我的实体书当然更好,若喜欢网购则可以去我的网店享受优惠。国内某出版集团给图书印上二维码,读者如在书城看到喜欢的图书,只需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以线上的价格将这本书买走,将实体书店做成体验书店,线上线下一网打尽。

诚然,教育出版业拥有像学校这类的刚性需求渠道,在实体书店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在大数据浪潮来临之际,教育出版业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利用互联网,挖掘大数据背后的价值信息,探索出多样化的传播路径。就纸质教材教辅传播而言,教育出版业可以把目光聚集在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从而挖掘出实际的、真实的需求信息:一是学习者自发聚集的讨论群和虚拟社区,互动所产生的相关数据;二是学习者随时随地发表的微博、微信、博客、空间所产生的数据;三是大型图书网站、知名教育培训网站、教育论坛浏览所产生的数据;四是通过网络搜索关键词产生的数据。这些数据充分反映出了学习者当下的潜在需求和真实兴趣点。针对这些需求和兴趣,教育出版社应有的放矢,利用虚拟社区、即时通讯、微博、微信、论坛等众多互联网工具,主动及时地把图书信息推送到学习者眼前。就数字教育产品传播而言,除了互联网上各类传播路径,线下实体数据背后是另一条传播渠道。出版社分析实体书店的销售数据,可以得出哪类教材教辅畅销,相应的数字教育产品便可印刷在这些教材教辅上捆绑推广,增加读者的视觉触点;出版社还可分析学校师生教学互动的数据,便可以了解哪门课哪些环节是大多数学生的困难所在,通过学校渠道就可以针对性的推荐数字教育产品。

4. 营销手段:大数据让精准营销成为可能

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蕴含着丰富的市场信息,图书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走在出版业的前列。当当网、亚马逊等网站本身可以记录用户的互动浏览数据:用户点击、浏览、试读、收藏、购买、评论等“踪迹”,它们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区分用户类型和购买意向,在用户下次登陆时进行个性化推荐。同样,大数据时代下出版社也迎来了“精准营销”的契机,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采取普遍撒网的宣传方式来吸引读者。教育出版社亦要通过大数据挖掘实现精准营销——小投入能产生大效应。

首先,实施广告精准投放,定位精准营销。通过分析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端学习者产生的数据,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育产品可以准确定位不同的需求人群。除了获知学习者的性别、年龄、学习需求、学习难点等显性属性外,还可以分析其学习之余浏览过哪些网站,看过哪些品牌的商品,在社区论坛上聊过什么兴趣爱好,分析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信息,却可以推测出他们背后的购买力、可能购买价位等隐性属性。那么,出版社除了针对显性属性推送共性教育产品,也可挖掘购买力强的用户推广个性化教育产品。

其次,善用大数据相关性,拓宽精准营销。大数据下的营销,挖掘相关性胜于因果关系。例如,国内某家民营航空善用相关性,通过筛选发现其1/10会员注册邮箱和他们登陆微博的邮箱一致,便观察这数十万会员在微博上说些什么,喜欢参与哪些话题和关注哪些商业账号,这样在航空公司设计活动和会员礼品时,会大大增加会员的有效参与度。同理,教育出版社需要善于利用大数据的相关性扩大精准营销。通过分析学校里的教学互动数据,出版社能找到学生在学科间的兴趣关联度,喜欢语文的学生或许对美术也感兴趣,学习高数困难的学生可能学习经济会吃力。那么,在实体书店里可以将相关图书摆放在一起售卖,主动推送给潜在需求的学生;在网络书城推广时则设计将相关图书打包促销,针对同类型客户集中展示,增加精准营销的机会。

最后,利用大数据预测性,延续精准营销。大数据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数据预测不只存在于大公司,一个教室、一个论坛都有可能产生价值数据供教育出版业分析推断。例如,出版社抓取互联网端学生学习和交流的数据,就会发现学生反复讨论过哪些知识点,学生当下对哪类考试讨论感慨颇多,于是可以预测出一段时期内这些学生需要哪些教材教辅和相应的学习培训。出版社除了针对性的推送教材教辅,甚至更进一步,可考虑将考试类书的营销与培训机构跨界合作。出版社在推送考试类书的促销信息同时推荐相关联的线上、线下培训。如果学生愿意购买一本60元的考试用书,网站可以为其推荐费用1000元的网校,甚至10000元的线下培训班,如果学生报名培训,考试用书则可考虑免费赠送。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个数据无处不在的时代,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的时代。大数据带来的巨大价值正渐渐凸显,教育市场可预见的颠覆性变化让教育出版业必须要未雨绸缪。迎着大数据的浪潮,教育出版业时不我待,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实现客观定位区别共存,达成线上线下精准营销,以积极探索的姿态闯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的变革之路。

[作者单位: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教学变革例谈 篇12

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改变教学设计的思维方式,营造新型的数字化学习方式,让学生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创新学习,在课程构建上改变传统的课程形态,着力构建开放性的课程研究,开展跨学科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培养综合素养,这些都是大数据时代带给我们的思考。

一、教育资源的优质化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正因为大数据的广泛使用,使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得以被广泛分享,每一个角落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分享到最顶级的教师教学指导。

我校领导班子成员,繁忙的工作并没有让他们停止对各自专业领域知识的不断学习、深入研究。全国、市、区各学科研究中均有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身影。他们在自己不断深入学习的同时,也将全国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带给学校每一位教师,引领着不同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坚持把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积极优化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建立全新的师资培训机制。

大数据时代,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海量数据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了网络促进教学能力提升及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结合的作用,构建了具有附小特色的数据库。现有教科研兴校、创优课、“双优”课,国家级、市级、区级优秀课百余节。各级各类课题数十个。

附小是联合学区中心校,引领着联合学区六所学校,每年按计划给新入职及联合学区交流教师按计划分配权限,教师在课余时间通过登录资源库学习各级各类优秀课,教案、课件、大视频,同时,浏览各科研课题开题、结题报告,了解各类课题的研究过程,真正达到科研到基层,对年轻教师及联合学区教师,进行“一对一跟踪培养”,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对教师专业素养与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大数据时代教学模式的转变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颠覆了小学课堂“教”与“学”的传统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发展、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深化、拓展学习主题。在大数据的信息时代小学翻转课堂的实施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生学习时,经历互动游戏、活动,过关之后继续学习。遇到困难疑问登录留言板,即使害羞的孩子也可以随时在线提问,生生、师生互动解答。同时,学习每个版块后都有简单的测试,检测系统记录了学生对问题的完整练习情况,方便教师参考该记录了解困难学生情况,课上能够有针对性地辅导。

课堂上教师答疑、解惑、提升、拓展,教学生学习方法。课堂上学生会的不教,能迁移的引导,能借鉴的打开思路,让课堂40分钟充实而高效。同时,翻转课堂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加深入。课前,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在参与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拓展、深化,而且有利于增强亲情形成家庭学习氛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知识的深度内化、作业的精彩完成充分体现翻转课堂的快乐、高效教学。当学习既有趣又有探究性时,学生的思维会放松,这种状态下更容易学习。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乐趣。

近两年,我校组织各学科教师二十余人成立“翻转课堂”研究核心小组,开展“翻转课堂”“微课程”的实践研究工作。多次派人参加信息技术整合课比赛,获得市、区级一等奖,作品报送全国参赛。学校还通过派出培训,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三、教育内容的选择性更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在探索实践,就按照传统教育观念设置的课程而言,都有了供自己选择课程的可能。

我校共有学生社团141个,其中有“五彩贝”合唱团、“炫彩空间”美术社团、“小天使”舞蹈社团等25个特色团体,全方位实施艺术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以课堂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校有特色、班班有展示、人人有专长”。学校每学期召开专题会议,布置艺术工作,提高认识,形成共识,促进学校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活动类课程校本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学校把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课后兴趣活动等系列化,形成活动类课程体系。

2014年,学校参与了全球小学教育联盟组织发起,由国内的40余所学校和国外30余所学校共同承担的“桥·全球教育共同体”活动,全校近5000个家庭参与专题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桥”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了解身边的这片热土,深刻感受家乡的巨变,将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我们欣喜地发现,大数据对于教育的改变将会是补充,而不是颠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和研究从宏观群体逐渐走向微观个体,让追踪每一个学生的数据成为可能,从而让研究每一个个体成为可能。对于教育研究者来说,我们将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发现真正的学生。而这,正是教育的进步。

专家评述:

当一名教师,是她童年的梦想;做一名教育家,是她今生的夙愿;“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是她不懈地追求。她就是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副校长周瑞。周瑞老师性格温婉,谈吐文雅。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身边的同事,她都能欣赏其优点,鼓励其长处。她常说:“与人交往,相交为善,必能悦其心而导其行。”这就注定她会在追梦的路上成为学生、家长喜爱、信赖的教师,成为身边伙伴们真诚相交的挚友。

时光匆匆,二十二年的从教生涯磨砺着她,细数往昔岁月的点点滴滴:她勤思善学,采众家之长,教学有特色。“以情为中轴,以读为主线,感悟提升”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入文本情境,用浓浓的情来感染学生,用深深的意启迪学生,鼓励学生有所创见,使他们的思想无拘无束地在语文课上徜徉,让他们在美读中有所得,有所获。她勤耕善钻,不断反思,专业有引领。教学生涯让她倾心,她对教育教学有了深刻的思考。挑灯夜读,查阅资料,反复推敲,让更多的语言、更多的追寻,化作一篇篇文章。主持课题研究,论文获奖,专业上的执著与追求,使她不断地内化与外秀,散发着骨干教师浓浓的书香气。她精耕细作,用心做事,承担起管理的责任与义务。走入课堂,听随堂课、研讨课;召集教师学习,主持专题研讨;与老师们推心置腹,商议工作,凝聚了人心,活跃了团队。她快乐地生活,多才多艺,散发着个人的魅力。

上一篇:审查工程预结算技巧下一篇:国有企业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