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

2024-08-01

《荀子·劝学》(共5篇)

《荀子·劝学》 篇1

当今的教育界, 研究教师如何把课教好的论文、专著不计其数, 而研究学生怎么学、如何学好的文章却凤毛麟角, 而我们的高职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兴趣等等方面都很需要谆谆教诲。因此, 仔细研究、探讨《劝学》一文中有关学习的论述, 对我们的学生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的借鉴意义。

《劝学》是《荀子》中的第一篇。“劝”, 是“劝勉”之意;“学”, 即学习。所以, 《劝学》的题目含义就是鼓励学习, 规劝学习。从题目当中, 我们就可知道本篇文章是阐述学习的。的确, 课文通篇所论述的, 就是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等问题。它反映了先秦儒家学派在教育方面的某些观点, 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家荀子的文章艺术风格。

荀子, 生于公元前313 年, 卒于公元前238年, 一说约生于公元前325 年, 约卒于前235 年年, 名况, 字卿, 因荀与孙, 其二字古音同, 故又称之孙卿, 赵国郇人, 即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荀子一生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元年, 即公元前298 年, 到赵悼襄王七年, 即公元前238 年的60 年间, 他曾游学齐国稷下, 齐襄王时被奉为最有声望的学者, 三任齐之祭酒。其间又曾归赵聘秦, 去齐适楚。楚相春申君黄歇曾两次任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数年, 荀子亦终老于兰陵, 即今山东省枣庄市。其著作《荀子》, 在汉代时有三百多篇, 后经刘向的编订, 删去重复的, 定著三十二篇。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是先秦诸子百家中著名的学者,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可称之为卓有成效的大教育家。荀子的《劝学》与《礼记》中的《学记》同为先秦儒家教学论著中的代表作, 它们犹如我国古代教育宝库中的双璧, 相互辉映。

我们所学习的篇章节选自《荀子·劝学》的第一、第三和第六段。所选的这三段融为一体, 成为一篇完整的短文, 能体现原著精神。本文着重论述的是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应持的态度和方法。

文章第一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开门见山的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为了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作者通过大量的比喻论证加以证明。首先他用“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这两个最常见的生活实例来做比喻论证, 告诉人们, 人只有不停顿地学习, 才能逐步发展, 使自己的认识不断深化, 达到新的高度。接着用“木直中绳, 0以为轮, 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0使之然也。”这个生活常识设喻, 来比喻论证人通过学习, 可以发生重大变化, 彻底得到改造。在荀子看来, 一个人如果坚持不懈地学习, 广泛深入地学习, 就会使自己的学识大增, 如果一个人能够学以致用, 用自己所学的道理, 随时反省自己的言行, 那他就会在德才两个方面不断增长自己的才智, 提高自己的修养, 长此以往的学习下去, 就会使学问和品德得到发展和提高, 最后就会成为君子, 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君子。

文章第二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作用。作者先从正面阐述学习的重要作用:“终日而思, 不如须臾之所学。跂而望, 不如登高之博见。”接着作者用一连串比喻, 论述“假物”的重要性:“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最后以“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一句作结, 告诫人们人们只有善于学习, 善于学会利用前人已经积累的知识, 才能学有成效, 有所创新。

文章第三段阐明了学习应持的态度。这部分可分三层:先讲积累, 次讲有恒, 后讲专一, 这三层意思层层深入, 内在联系十分紧密。第一层, 着重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荀子通过一系列排比句阐明一个道理: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一个人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积累, 才能有所成就;只有将优秀的品德积累起来, 才能有很高的精神境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日积月累, 方能有成。“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讲的是学习如行路, 不积半步无以致千里;学习如流水,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说学习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由逐渐的量变而产生质的飞跃。第二层, 着重说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最好的马不能一跃十步, 最劣的马十日也能行千里之远。劣马之所以成功, 就在于坚持不舍地前进。据此, 荀子提出了著名的人生格言:“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从而导出一个观点:勤能补拙, 读书学习, 如果有毅力, 肯刻苦, 虽然自己的聪明才智远不及别人, 也能有所成就。第三层, 着重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这部分荀子用“蚓”和“蟹”作对比阐述一个道理:, 前者“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却能“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 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道理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 后者“用心躁也”。

荀子在《劝学》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学习的过程。当代的学生应学以致用, 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明确学习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 学习才会成为一种兴趣, 学习才是一种快乐。

《荀子·劝学》 篇2

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1段: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第2段:论述学习能够弥补不足的作用.

第3段:论述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第1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 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 “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

论荀子《劝学篇》的道德理想 篇3

荀子名况, 战国晚期赵国人。荀子生活的时期, 战国七雄争强的局面即将结束, 封建的大一统即将形成。荀子作为一代儒学宗师, 在继承孔孟道德思想的基础上, 大胆创新, 主张礼法兼治, 王霸并用, 不仅在政治上影响深远, 而且在教育上也建树卓著。他晚年居家兰陵, 著写《荀子》三十二篇, 全面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理想和治学思想。其中, 《劝学篇》作为《荀子》全书的开篇之作, 典型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在《劝学篇》中, 荀子从学习的重要性入手, 提出君子不断学习的目的是要做一个完美的人, 一个超越前人的人。他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认为学习并不是机械的模仿, 而是要在先贤的基础上, 有所提高, 有所创新。要“始乎诵经, 终乎读礼, ”“始乎为士, 终乎为圣人”, 在遍读经书的基础上, 成为一个可以垂范后世的圣人。荀子这样的道德理想贯穿《劝学篇》始终, 成为君子学习时遵循的重要法则。在荀子看来, 学习的关键既在于不能读死书, 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 活学活用, 树立远大的目标, 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又要做到能够融会贯通伦理法规, 专一奉行仁义道德, 只有达到尽善尽美的道德境界, 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学者。这里, 荀子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把君子的道德追求看作是神圣的终极目标, 要求每一个人奉行实现。荀子提倡君子要有道德修养, 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用圣贤的道德教化改变自己。只有经过道德的励炼, 君子才能拥有智慧, 举止行为才能没有过失。荀子主张向先贤学习, 认为创新并不是一件随便能够做到的事情, 他说:“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 不知学问之大也。”在荀子的眼中, 先王圣贤仍旧是君子的楷模与榜样, 要法先王, 立准则, 以此为中心, 来教化自己。只有将先贤的道德思想学习精通了, 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他说:“百发失一, 不足为善射;千里跬步不至, 不足为善御;伦类不通, 仁义不一, 不足为善学……全之尽之, 然后学者也。”荀子心中的理想, 就是做一个道德纯正的君子, 能够把先贤的道义发扬光大。这是荀子作为一代儒学宗师的道德理想, 也是他劝勉后学的治学法则。荀子以宏大的气魄和开阔的胸襟, 给治学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要求, 即敢于超越前人, 这个重要的命题, 值得千百年来后人深刻思考。他的思想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是积极进步的, 是新的儒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荀子站在历史的高度, 全面发展了儒家的道德思想, 其中贡献最大的地方, 是他能将君子的修养与实现政治抱负结合在一起, 阐明为学的重要性。君子要博学, 要做一个学问尽善尽美的人, 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实现学而不学的终极目标。

荀子认为, 实现远大理想的根本途径是学习, 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每一个君子都必须在他人身上汲取有用的知识, 以此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向他人学习, 是获取成功的捷径, 是每一个君子都应该掌握的学习方法。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既鼓励人们治学要善于思考, 同时也强调创新离不开学习, 学习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学习与创新的关系, 就好比做事情需要工具一样, 它对于事情能否做成,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只有借助了外部的力量, 君子才可能做到想做的事情。只有向他人学习, 才可能获取成功。所以“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成功的君子, 他们的天性并没有与常人不一样的地方, 只是因为他们善于学习, 善于从他人的理论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 君子才可能有所创新, 才可能成功。在荀子眼中, 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学习的榜样, 必须有所选择, 这一点对于事业能否成功非常重要。他说:“南方有鸟焉, 名曰蒙鸠, 以羽为巢, 而编之以发, 系之苇苕, 风至苕折, 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 所系者然也。”如果榜样本身有问题, 他的理论并不正确、不完美, 我们去向他学习, 学的越多, 结果就会越危险。就像蒙鸠鸟一样, 下场一定很悲惨。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学习的榜样, 他必须道德高尚, 品行纯正, 事业成功, 堪称楷模。这样的人, 他仁慈友爱, 有着聪慧的头脑, 和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能力, 君子跟他们在一起, 一定能涤荡心灵, 开启情智, 精神升华。是自己事业成功, 修养兼备的良师益友。只有确立了心目中道德理想的楷模和事业成功的榜样, 君子才能远离邪恶偏狭, 进入中正不二的至高境界。荀子把君子道德修养的成败, 直接与榜样的好坏联系在一起, 指出:“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如果选择错了学习的榜样, 就会毁弃君子的前程, 浪费君子的时间, 招致他人的嫌恶。

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 一定要慎重自己的行为, 严格要求自己, 做一个品德修养都符合道义的人。否则, 不仅不会取得事业的成功, 还会招来祸端。因为“肉腐出虫, 鱼枯生蠹。怠慢忘身, 祸灾乃作。”君子必须注重自己品德的修养, 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消除祸端, 修正自身, 不要让自己的品行偏离道德的准线。只有端正了自己的行为, 修正了自己的品德, 防微杜渐, 将一切祸端拒之门外, 才能做到修身立命, 在社会上站住脚。所以, 作为一个君子, 远离灾祸, 远离使自己的品行招致污染的事物, 谨慎处事, 是十分必要的。不要等到事件已经发生了, 才去想办法改变, 已经来不及了。“物类之起, 必有所始;荣辱之来, 必象其德。”我们必须要把祸端消灭在萌芽状态, 时刻以一颗洁净的心灵对待纷杂的社会现实, 保持君子高贵、纯正的品德, 和永远不变的信念。

荀子认为德行的形成需要日积月累, 做君子并不是一天二天就可以办到的事情, 只有点点滴滴积累, 才能成就远大的理想和事业的成功。不要认为轻而易举就可以做成大事, 要做大事就必须从脚下的小事做起。所以, 他说:“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积累小事越多, 我们的知识就会越丰富, 积累的善事越多, 我们的精神境界就会越高远, 圣贤的思想就会在我们的心中扎下根来。半途而废是君子最耻为的一种行为。他说:“螾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 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只有行为专一, 目标明确, 用力持久, 才可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才可能实现君子的道德理想, 才可能建功立业。

学习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呢?荀子认为, 要达到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 必须要从读六经开始, 到读《礼经》结束。礼应该是正人君子修养自身, 端正行为, 融会贯通儒家经典的关键, 也是君子遵守社会秩序, 崇尚政治清明的关键。君子读书再多, 见识再广, 也要回归到礼的核心上来研究问题, 谈论理想。所以, 礼是经典中的经典, 伦理中的伦理。没有任何一部儒家经典, 能够超越它在君子心中的地位, 也没有任何一个人, 可以摆脱它的影响而能够求得心灵的平和。礼是全社会都应该遵从的法则, 也是君子心中至高无上的追求。所以, 一个君子学问好不好, 就看他能不能把《礼经》读深读透, 真正懂得礼制在学问中的重要作用。读懂了礼的深邃内涵, 君子读书才真正有了意义, 否则, 就达不到读书的目的。所以荀子说:“故《书》者, 政事之纪也;《诗》者, 中声之所止也;《礼》者, 法之大分, 群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荀子礼法并重, 将法制引进礼制的范围, 强调礼制的重要, 这是荀子超过先贤的最重要之处。礼制成为新兴社会制度不可或缺的治国法宝, 每个人都要遵循。所以, 每一位君子都要从自己做起, 将学到的礼制法则“入乎耳, 箸乎心, 布乎四体, 形乎动静”, 作为立身处事的法则去加以实行, 而不要像小人那样“入乎耳, 出乎口”,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七尺男儿。荀子认为时代是在不断地发展, 人们的思想也是在不断地进步, 所以后贤一定要超过先贤, 具有新的道德追求, 这才是一个君子应该具备的恒久品德。只有这样, 君子才可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勇于挑战的人, 一个不畏惧困难的人。所以, 荀子讲:“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只有当君子摆脱自私自利, 只为自己的想法时, 君子才有了为他人服务, 为他人谋福利, 为他人创造未来的不竭动力。社会才能进步, 人类才会发展, 人民才会和谐共赢。相反, 小人学习知识, 却不懂得为社会作贡献, 不讲求道德修养, 他们的行为跟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因而, 君子追求的是做一个人的高尚品德, 并通过品德的积累, 达到事业的成功, “始乎为士, 终乎为圣人”。做圣人是君子心中向往的目标, 也是君子追求理想的终点, 他们向圣人学习, 最终还要超过圣人, 以此达到自己道德理想的升华和社会的进步。虽然学习的科目会有终结, 而远大的理想却是一刻也不能放弃的。这样, 才能不断地自我更新, 做一个修养与理想兼备的君子。所以, “不问而告谓之傲, 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 非也;囋, 非也;君子如向矣。”君子不会被别人左右, 他们总是周围人的楷模与中心, 他们以道德理想感召别人, 辉映周围, 使社会秩序井然有序, 这都是君子遵法崇礼的结果。

荀子认为, 学习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这是成就君子创建伟业的基础。所以, 他认为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士更重要的。书本知识毕竟是死板的教条, “《礼》、《乐》法而不说, 《诗》、《书》故尔不切, 《春秋》约而不速。”如果只知道读《诗》、《书》典籍, 而不知道变通, 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即使老死也不过是一个见识浅陋的儒生而已。所以, 在日常生活中, 君子接触的应该是那些道德高尚、行为端方的人。当一个人言行符合君子的风范, 才可以与之交往, 而那些道德修养不够的人, 则应该远远避开为好,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 勿问也;说楛者, 勿听也;有争气者, 勿与辩也。”与人交往, 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原则, 就是看他是否隆敬礼义。只有这样, 才可以做到“若挈裘领, 诎五指而顿之, 顺者不可胜数也。”礼宪是仁义的根本, 是君子社会实践的关键, 也是辨别善恶的标准。君子要善于实现自己的理想, 保持信念不变, “百发失一, 不足为善射;千里跬步不至, 不足为善御;伦类不通, 仁义不一, 不足为善学。”真正善于学习的人, 一定要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并将其运用于实践。在生活中, 君子还要勇于跟坏人坏事做斗争, 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 不受环境的污染。君子的品行应该是高贵的, 能够自律的,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 使耳非是无欲闻也, 使口非是无欲言也, 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君子只有摒弃了恶念的诱惑, 始终如一保持仁善的本质不改变, 才能拥有君子谦虚进步的美德不会丧失。当君子倾注全部的心力, 修养自身的时候, 就如同“目好之五色, 耳好之五声, 口好之五味, 心利之有天下”一样, 执著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只有坚定不移地追求理想, 排除万难去争取进步, 才能跨越发展。君子学习贵在勤于读书, 认真思考, 持之以恒, 进入更高一层的理想境地。这样, 君子就能够坚强地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 保持君子的本色不变, 做到“权力不能倾也, 群众不能移也, 天下不能荡也, ”他们无惧生死的考验, 始终坚持德操不变, 去应对社会中千变万化的事物。当君子面对千变万化的复杂事物, 仍旧能保持自己的本性不变的时候, 可以说君子就做到了学以致用。如果学习知识不能运用于社会实践, 不能指导我们的行为思想, 就不能说学有所成。只有当理想付诸实际生活时, 君子的学习才算走到了终点。活学活用, 学以致用, 是君子追求人生理想, 实现远大目标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杨金廷, 康香阁.赵文化与华夏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冯天瑜, 周积明.中国古文化的奥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6.

荀子劝学教案 篇4

2.正确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文章

3.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让学生找出文中采用了论证方法。

一、课文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

有人说,我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我们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

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

条前行的路。

(学生上台导入课文)

二、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一)感知文意

本文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该持有的态度。作者反复论证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积累取得的。即使是圣人的思想,也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中具备,所以,任何人都应该持恒专一,脚踏实地,不断学习。

(二)有关《荀子》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孟子强调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以礼治国、民贵君轻;荀子强调“法后王”,主张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孟子

3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三)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四)辨析字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òng)绳輮(róu)以为轮虽有(yòu)槁(găo)暴(pù).....

金就砺(lì)则利参省(cān)(xǐng)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yú)跂(qì)彰(zhāng)....

舆(yú)马生(xìng)非异跬(kuǐ)步...

骐骥(qí)(jì)驽马(nú)锲(qiè)而不舍....

朽木不折(zhé)镂(lòu)螯(áo)蛇鳝(shàn)....

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剖析文章结构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1)

论据: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2)

学习的作用(拓展自己)——(3)

《荀子·劝学》 篇5

“论说文用于分析和解释事物的性质、特征、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阐明和论证某种思想观点、认识方法, 从而达到交流思想、传播知识的目的”[1]。 论说文的主旨在于说理, 既然是说理, 作者就是在深刻理解某一道理的基础上用语言表达出自己鲜明的观点, 观点鲜明但是语言简单是论说文的特点。这就是说作者将深刻的道理用高度概括抽象的语言去表达, 高度概括的语言保证了文章能经得起时间和社会变革可也给译者的翻译工作带来了挑战。

同时, 一篇优秀的论说文只有观点是不够的, 作者也需有理有据地支持自身的观点, 用言之有理言之有力的论据证明自己论点的合理性, 在提出论据时作者一般都会使用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等方法来支持论点, 这些修辞在表达上确实生动活泼, 但文化上的差异还有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都是译者在完成对修辞效果的翻译必须注意的问题。

最后, 为了让观点得以表达、并且广泛接受和流传, 作者在行文时也会注意文采与修辞。 所以, 论说文虽然相对来说篇章较短, 但翻译起来难度却相对较大。

这些难点使对论说文的英译的策略的研究凸显其重要性。

1 《劝学》汉译英现状

《 荀子·劝学 》 的英译本寥寥可数, 只有Burton Waston和John Konblock对 《 荀子 》 进行选译, 但由于文化差异和理解上的问题, 两人对《劝学》的翻译都不算准确传神, 用词也非常死板。

以《劝学》中的第一句话为例: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Burton Waston: The gentleman says: Learning should never cease.

John Konblock: The gentleman says: “Learning must never be concluded[2]”

对“君子”的翻译两个人都选择了“Gentleman”, “Gentleman”在英语中的释义是“a man who is always polite, has good manners, and treats other people well”或 “a man from a high social class, especially on whose family owns a lot of property”, 这两个解释一个侧重涵养一个侧重财产, 但原文中的“君子”更侧重于智慧和才能。

2 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策略

2.1 虚化很必要

经典论说文经得起时间的洗炼,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用词精炼, 通过简单但是具体的词来传达复杂的含义, 因为简单而且有具体指向的词语在发展的过程中词义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这样选词在原文读者和作者之间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契, 但对于译者而言如何把这个含义复杂的词汇表达出来是值得译者进行探讨的。

例一:故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3]。

笔者译文:If you never try the peak of some place high, you will never feel the height of the sky. If you never step down to bottom of some place low-lying, you will never find out how far it can explore into the earth.

本句中有两个非常简单而且具体的词语“高山”和“深溪”, 作者要传达的是“站在很高的地方才能体会到天有多高, 站在很低的地方才知道地有多厚”, 如果具体翻译成“mountain”和“valley”, 会使很多读者用自己之前的认知对号入座, 也会有读者产生疑问 “站在某某山上和感受天空的高原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笔者在翻译时将这两个具体的词语虚化, 处理为“很高的地方”和“很低洼的地方”反而更容易让英语读者不再纠结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溪能让人产生这样深刻的人生哲理。

例二: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

笔者译文:I used to think all along, but what I got cannot cover a-moment-long learning.

本句话里有两个具体的词“终日”和“须臾”, 原作者的意思是 “思考很长时间不如学习很短的时间获得的知识多。”“终日”指一天, “须臾”是佛教用语, 指很短的时间, 具体说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 一须臾等于1.6 小时。 在处理上处理成 “a day” 和 “1.6hours” 这样具体的时间显然不合适, 太过具体的时间段只会让读者产生疑问。因此, 笔者在此处做了虚化, 强调时间长短的对比, 而不是具体的时间。

例三: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3]。

笔者译文:People may not walk fast but they can still finish ever-lasting journey by carriage and horse.Not everyone can swim but can they still cover the journey by boat.

本句中两个具体的词语是“千里”和“江河”, 作者原意指“一个人不必走得很快, 借助马和车, 他依然可以走很远的路, 一个人可以不必会游泳, 借助船, 他就可以走水路旅行”。 但是怎样在英语读者心中创造“走了非常远的距离”和“走遍万水”的印象呢?汉语读者对于实词虚指是有心理准备的, 但是英语读者并不具备这项技能, 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处理为 “thousand-mile journey” 和 “all the seas and rivers”, 英语读者可能对于前者根本不屑一顾, 因为“千里”对于现代读者而言真的不算远, 英语读者可能对后者产生更大的疑问, 那就是只靠船连横渡大洋都不可能, 怎么可能做到“走遍万水”呢?所以笔者在处理的时候将这两个词语虚化便于读者理解。

2.2 格律与押韵:要服从含义

论说文一般篇幅短小, 句子短而有力, 朗朗上口, 排比、对仗和类比在论说文中的应用频率是非常高的。文章会以《荀子·劝学》为例, 分析对排比、对仗和类比的修辞处理, 以此来探讨论说文中修辞和格律的翻译策略。

例四: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 不知学问之大也[3]。

笔者译文:If you never try the peak of a mountain, you will never feel the height of the sky. If you never step down to a deep stream valley, you will never find out how far it can explore into the earth. If you never learn something from a prominent figure from past, you will never figure out how profound the learning can be.

在翻译这个句子时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缺少主语, 这是中国文言论说文的一大特点, 所以首先要为句子选择合适的主语, 论说文的目的在于说理训诫众人, 如果使用第一人称就有自叙的味道, 不够庄重, 如果使用第三人称, 那文章就偏近记叙文, 与读者距离不够近, 虽然也能达到说理的目的但是失之亲切, 而且也不易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将自己与文章联系起来, 不能达到更好地警戒世人的效果。所以应该将句子的主语定为“you”。

第二个问题就是排比的句式。 例子中一共有三个句子, 强调实践与体验的重要性, 用同一个句式“不......不......”, 为达到警示世人的行文目的, 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将基本句式处理成假设关系, 所以用“if”条件句翻译前面作为假设的句子, 将结果处理为条件句的主句。 三个句子不仅要在句式和时态上保持一致, 而且要将句子中“不”处理为一致的否定副词来加强句子之间的联系。

例五: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3]。

笔者译文:Heaped dirt can build a mountain where climate is changing. Stream valley comes from gathered water and then there will be flood dragons growing.

这句对仗同样没有主语, 这句是通过 “山”和“渊”的形成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山和渊的形成都不是人力所主导的, 这时强加人作主语就显得行文生硬, 所以在翻译是应处理为物作主语或者也可以处理成被动语态。

例六: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3]。

笔者译文:People may not walk fast but they can still finish a thousands of miles journey by carriage and horse. Not everyone can swim but can they still travel by boat. No one born genius, but men of noble character are good at taking advantage of tools.

这句在翻译时首先要注意语序和词性转换, “假舆马”“假舟楫”都是句中的定语, 但这个句子是在强调利用工具的重要性, 是句子中的重点, 所以要把这两个定语转换成谓语, 放到句子的中心部位。 而“非利足也”“非能水也”“生非异也”在句子中也是定语, 但在翻译时为了避免句子冗长结构不清, 在必要时可以处理成状语, 并且调整语序。

2.3 尊重读者:翻译的异化

不同的语言间的互译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文化上的互译。文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词, 这些词在一种文化中带着某种约定俗成的内涵, 却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对应的词语, 在翻译这样的文章中, 首先要求译者都足够的文化底蕴, 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对这一类词句敏感, 然后就要求译者对译入语的掌握扎实, 寻找与之对应的翻译或者用地道的译入语将这些词句解释出来。

例七: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3]。

笔者译文: The dye stuff of indigo is extracted from the blue grass, whereas indigo is darker than blue.

这里的青不能单纯地翻译为青色, 而应该翻译为靛蓝色, 因为后面的“蓝”指的是蓝草, 而蓝草是能提取出靛蓝染料的植物的统称。 句子中的第二个青自然也不能翻译成青色, 既然前一个青就不是青色, 既没可能比蓝色更青, 而且比蓝色更蓝在英语中既不合逻辑也不能引发英语国家读者的联想, 所以应该处理成比蓝色更深。

例八:不闻先王之遗言, 不知学问之大也[3]。

笔者译文:If you never learn something from a prominent figure from past, you will never figure out how profound the learning can be.

这里的“先王”是很多译者容易犯错的地方, 儒家经典中提出了一个“法先王”的观点, 即效法尧舜禹等明君的德政, 鉴于写作的时间点, 先王的确是指已经过世的尧舜禹,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再死板地处理成“the former tyrannies”或者“Yao, Shun, and Yu”就不合时宜而且英语读者更不可能理解了。 经典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 有些词语就不能再具体到人了, 所以译者的译文更加偏向先贤的含义。

例九: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3]。

笔者译文:Stream valley comes from gathered water and there will be flood dragons growing.

在中国文化背景中, 蛟龙是生于水中的龙, 外貌像蛇却有四只脚, 但在英语文化背景中, 龙是生在洞穴口中喷火的, 虽然现在很多英语国家的读者都了解中国的龙和英语中的“dragon”指的并不是同一种恶兽, 但还会有很多英语读者对于蛟龙生长于积水而成的深渊中感到迷惑不解。 所以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把蛟龙同“dragon”这个词做一定程度上的区分。

例十: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3]。

笔者译文:Thanks to consistence, a earthworm, without sharp claw and strong body, can reach the top and the bottom of the earth.

“黄泉”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是指阴曹地府即人去世后所在之处。 古代打泉井时打到一定的深度井水呈黄色。 所以古人把人死后埋于地下的地方想象成地下极深的水呈黄色的地方, 黄泉也被称为九泉、九泉之下, 九泉指的是有九个井深那么深, 中国有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的说法, 表示天极高地极深, 地下极深处就是所谓的黄泉。 英语中虽然有对应的冥河, 但其涵义却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因为冥河是地狱的入口并不是地狱本身, 没有地下极深的含义。所以其实在翻译中并不一定要将阴曹地府的含义带进去, 译出地下极深的含义就可以了。

以《荀子·劝学》为例, 为了说明积累和坚持的重要性, 文章中用很多动物和昆虫来举例论证, 其中包括“骐骥”、“驽马”、“腾蛇”、“梧鼠”等。虽然在字典中确实有勉强对应的单词, 但是这些单词本身并不隐含中文中的含义, 比如“梧鼠”, 英语对应应该是“Wu rat”, 但中文中这个词语中不止代表一种动物还代表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的意思, 这层意思就没办法在词语中体现, 只能用标注或解释来加以说明。

3 结束语

论说文短小精悍一字千金,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每个字都应该进行通盘的考虑。 论说文重在说理, 语言简练但内涵深刻, 所以翻译时的第一原则就是译文应该能被读者所理解, 而且能直观地被读者所理解也容易被读者一字一字细究, 诘屈聱牙最要不得, 传达“理”比传达“形”要重要。 第二, 在传达“理”的基础上, 要尽量保持文章原有的格律, 保持作者想要带给读者的美感。第三, 译者必须注意不同文化背景带进作品中的细节, 作者运用这些细节为读者创造画面感, 译入语读者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固有概念, 很容易错失这些画面, 译者有义务用译入语创造出异样的画面。

参考文献

[1]王瑞忠.英语论说文写作的若干特点[J].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82 (5) :60-62.

[2]荀子.荀子[M].约翰·诺布洛克, 英译.张觉, 今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

上一篇:人居环境与园林设计下一篇:投资银行业务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