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白

2024-07-17

布白(通用10篇)

布白 篇1

文学创作讲究“空筐”在流动的人物情节的描述中, 留下若干空隙, 让读者去驰骋想象, 以自己的意念作创造性的填补空白。细细品读教材, 也有这样的“空白”。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利用教材的“空白”点, 挖掘教材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的特色之处, 让学生作为范例, 学习、摘记, 并随文进行仿写、续写、扩写等小练笔。

1. 课题补白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题目, 而题目与文章内容大体有如下三种关系:一是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题目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三是题目读出了文章的主要人物、事物、物体等要素。无论题目和文章内容是何种关系, 它都不可能把文章的内容揭示出来, 所以, 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课题这一“空白”, 让学生凭题猜内容, 以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如在导读《找骆驼》一课时, 抓住课题进行扩充练习: (谁) (在谁的指点下) 找骆驼 (结果怎样) ?你喜欢这个老人吗?为什么?请细读课文从中找出有关证据说明理由。教师留下这一“空白”, 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深究课文的兴趣。通过学习, 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喜欢老人观察仔细, 有的认为老人有敏锐的判断力, 有的则认为老人态度随和……在这欣赏、评价中学生充分享受心灵自由, 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课文的情感和文句的意蕴, 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

2. 内容挖白

突出主题的内容要详写, 起辅助作用的要略写, 这是一般的作文常识。因此我们在教学时, 对文章详写的内容, 要作重点分析、讲述, 以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对次要内容呢?同样, 有时也不可随意放过。教师只要激发学生想象, 对略写的地方加以扩充延伸, 亦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 有些课文作者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 刻意留下空白, 让读者去揣摩。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应用这些“空白”, 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 用自己的才智来填补这些“空白”。例如《小音乐家扬科》有一段文字这样描写扬科因摸琴而遭毒打:“有人划了根火柴, 蜡烛亮了, 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吵嚷声、狗叫声。烛光在窗户里闪动, 院子里闹哄哄的。”这里可以让学生想象屋中的情形, 想象扬科挨打的场面。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体会课文中的内容, 在头脑中“看见”或“听见”作品中叙述所蕴含的一切。

3. 标点填白

一篇完整的文章, 绝对少不了标点的运用, 标点符号是文章表情达意所不可缺少的, 因而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里要说的是具有省略内容或包含深意的省略号。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标点“空白”, 让学生说出省掉的内容或包含的深意, 以训练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如《春天的雨点》一课, 最后一句“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 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望着老师的背影, 达丽玛会想些什么?明天的达丽玛会怎么做?让学生想象练笔, 既有利于阅读的深化, 又有利于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入体会。

4. 结尾续白

有的文章写至高潮时, 便急锋收笔, 使文章结构出现开放状态, 给读者留下不尽的想象和回味, 更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教学中, 我们可抓住这一环节, 让学生顺应趋势, 以尾为头, 用接叙的方式把文章内容再叙下去, 以训练他们思维的丰富性。如:《找骆驼》结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富有创意的延伸性训练:商人找到骆驼在回家的路上又遇到了老人, 你想他们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 在自由创新中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又如《凡卡》的结尾, 写凡卡寄信后做了一个甜蜜的梦, 在高潮处戛然而止。那凡卡的结局会如何呢?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延伸下去, 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

5. 插图配白

现在的教材, 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配有大量的插图。这些精心设计绘制的插图色彩鲜艳、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在教学中, 如能巧妙地运用插图练笔, 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而且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如我在教学《老师领进门》时, 利用插图, 创设情境:40年后的一天, 这位作家回家乡去, 在村边遇到了田老师, 看见老师正拄着拐杖在散步。请你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 他们会如何交谈?说些什么呢?进行插图配白演说练笔训练。学生们精心设计人物对白的过程, 就成了他们走向作品深处、走向心灵处、在学课文中学习做人的过程。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布白, 不仅为练笔提供了现成的“下锅之米”, 使学生有话可说, 有材可写, 更重要的是, 练笔随即进行, 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 从而也极大地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这种真正焕发出迷人光彩的小练笔, 应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数学课堂中的“布白”艺术 篇2

一、“一触”让学生“自发”,留给学生驰骋的空间

探索是学习和研究数学的生命,没有探索就不可能有发现,没有发现就谈不上创新。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同时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总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发现者和探索者。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创设思维上的“空白”情境,使课堂教学呈现“一触即发”之势,如同射箭一般,教师拉开弓,做出指点,让学生自己把箭射出去。譬如,在教学“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公式及推导方法,以及曲线转化为近似直线的方法,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用剪、拼、摆等方法推出圆的面积,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们把圆平均分成8份或16份,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这样,学生运用已学过的面积公式,求出了圆的面积。在此,学生在探索中充分享受学习之悦、攀登之趣、体验之乐、创造之美,真正成为一名“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

二、“举一”让学生“反三”,保护学生创新的火种

“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这是孔子首创的教学方法。在现代小学数学课堂上,也应在处理新课或遇到疑难问题时,给学生留有创新思维的空间,留有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异想天开”“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等创新的“火种”。例如,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的巩固练习中有这样一题:“小松鼠去森林商店买一袋松果,每个松果4分钱。不巧,袋子破了一个洞,小松鼠走一会儿就掉一个松果,再走一会又掉一个……请小朋友想一想,小松鼠到家后会损失多少钱?”生1:小松鼠可能损失4分钱,因为掉了一个就到家了。生2:小松鼠可能没损失,因为松果掉在地上有声音,就回去把松果捡回来了。生3:我也觉得没损失,因为到家后发现了那个洞,又回去把松果捡回来。生4(不同意他说的):也许早就被人捡去了。……有个性的表现才是出色的,每个孩子都力求说出自己独到的想法,与众不同的建议,创新的“星星之火”呈现着迅速蔓延的态势燃亮整个思维的“草原”。

三、“画龙”让学生“点睛”,奏响耐人寻味的乐章

教师在帮助学生扫除障碍、做好铺垫、激发情趣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悟自得,即“龙”由教师“画”,而“睛”则留给学生“点”。如《约数和倍数》,可以这样设计课尾:“同学们,快要下课了,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动脑筋课堂’。游戏规则是: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数是卡片上的数的倍数,就可以离开教室。走的时候,必须先走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话,再走出教室。你说的一句话,可以是‘几是几的倍数’‘几是几的约数’‘几能被几整除’其中的任意一句。”接着,教师先后出示卡片。最后剩下学号数是1、7、11、13、17、19、23、29、31、37的学生,此时,教师不出示卡片,而是引导、启发学生认识到只有拿出卡片,这些学生才可以都走。如此新鲜、有趣的课尾,有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在此,不但有效的巩固了新知,检查了效果,发挥了创造性,而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真是课虽尽,意犹存。

“布白”艺术妙不可言 篇3

一、巧设悬念, 创设知识上的空白

心理学中指出, 儿童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心理水平构成的矛盾, 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动力。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讲课的时候, 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 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的知识“空白”, 这块空白其实就是教师有意地而且是艺术地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任务或问题, 使学生不断地生发新的需要, 从而引起他们思维活动的定向, 获得思维活动的新课题, 促使他们带着不可遏制的求知欲望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求答案。

如,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小语第三册《一株紫丁香》时就运用了“布白”艺术。在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后, 学生充分抒发了对老师的关爱、尊敬和感谢之情, 唱毕一曲师生间深情厚谊的动人赞歌, 至此, 教学目标似乎已圆满完成。但笔者并不满足于此, 而是在总结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通过大家对诗歌的深情朗读, 我们深深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情谊。事实上, 自古以来, 就流传着许多尊师重教的故事, 比如伟大的毛主席就非常尊重他的老师徐特立老先生;还有“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无数歌颂老师无私奉献的诗歌。而表达学生对老师深厚情谊的歌曲更是数不胜数。你想知道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借阅相关的书籍来阅读, 也可以去网上查资料, 还可以去学唱一首你喜欢的歌曲, 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

这里所创设的知识上的空白, 恰到好处地起到了一种“欲擒故纵”的作用,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利用插图, 创设画面上的空白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 许多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 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图片, 使之成为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常常要借助于表象进行思考。而插图的运用能够提供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 从而丰富学生的表象, 发展他们的想象, 激活他们的思维。但插图的运用有一个“时机”和“技巧”的问题, 如果只是象征性的了解一下画面的内容, 那就会使这一环节流于形式。反之, 如果能将插图作为解决难题的突破口, 或是作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的阶梯, 那就会水到渠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 苏教版小语第三册《大禹治水》中有多幅插图, 笔者充分利用课文插图, 设置“布白”, 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课文第三段写到“禹在外治水13年, 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 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在教学时, 先让学生看插图, 禹出外治水时, 他的儿子尚在襁褓之中, 体会“禹在外治水13年”, 而路过家门只有“三次”, 回家的机会是很难得的。这时问学生:“禹真是一个无情无义, 毫不想家的人吗?他家里有妻子、有儿子, 他是一点想法也没有吗?假如你就是禹, 这时你会想到什么呢?禹的儿子一天天长大, 却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 如果你是禹的儿子你会怎么想?”同时出示:

禹路过家门时, 他 () 。

禹的儿子日渐长大, 他 () 。

教师这一简单的转换, 能让学生联想出远比这两幅图要丰富得多的画面来。而且学生脑中的画面是灵动的, 是活生生的, 是充满感情的。听了他们心中所想, 你会惊叹他们怎么会有如此惊人的想象力, 把“禹对家人强行压抑的思念之情, 全身心投入治水之中”, 把“儿子对父亲的日盼夜念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图片是惯常使用的, 是最简单易行的手段, 如果能像上例中一样适当地运用“布白”手法, 那么图片就能发挥它的超常功用, 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形象直观上了。

三、借助多媒体, 创设视听上的空白

教学的现代化使教育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多媒体也较为频繁的进入课堂。确实, 借助多媒体所制作的课件能出色地完成教师的设想, 它所产生的视听效果, 是静止的画面和非同步的磁带录音所无法比拟的。不可否认, 多媒体使教学艺术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境界。它能使阅读教学中的“布白”手法运用得更加自如。

比如, 教学《云房子》时, 在学生对云房子的可爱有了一定感悟之后。把多媒体画面定格在小鸟们叽叽喳喳叫着在云房子中飞过来飞过去。接着启发学生交流:“小鸟们造云房子时的心情怎样呢?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 你又会怎样想呢?”不加限制,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最后引导他们归纳出“兴奋”、“得意”的心情。接着进一步启发:“云房子造好了, 小鸟们兴奋不已, 它们互相串门, 这时会说些什么呢?”学生看着画面充分展开想象, 扮演小鸟进行说话, 创造了视觉上的空白。

同样, 最后一段中“水汪汪”一词较难理解, 笔者没有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它的含义, 而是运用多媒体, 化抽象的文字符号为生动直观的画面, 就像在放无声电影, 创造听觉上的空白, 使学生身临其境, 仿佛头顶上便是这么一片美丽的天空, 沉浸于雨过天晴之后, 蓝天的明净、清纯之中。

四、引入情境, 创设心理状态上的空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其实, 这正是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 此时再“开其意”, “达其辞”就能水到渠成。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第一册中《蚂蚁和蝈蝈》一课时, 就尝试着运用这种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辛勤劳动, 才能换来幸福生活。如果采用简单说教的方法会显得枯燥无味, 而且不易被学生所接受。笔者根据教材中的一段文字, 安排了角色扮演, 创设了对比情境:一群蚂蚁围着餐桌吃着香喷喷的馒头, 谈着笑着唱着, 好不热闹;三只蝈蝈在寒风中又冷又饿, 蜷成一团, 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此时, 适时地向学生提出一个要求:趁这三只蝈蝈还听得见,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有严厉的批评, 有意味深长的教育, 也有对他们的同情和惋惜……无须再去问“学了这课, 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这样老掉牙的问题, 无须再落入“你以后准备怎样做”这样的俗套, 只要把握契机适时点拨,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思考, 再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除了以上所述, 阅读教学中还可以借助语言技巧, 创设语言上的“空白”, 注意利用语言的停顿, 或者结合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 创设“大音希声”的美学境界。教学中也可以利用板书设计, 创设板面上的“空白”, 即对板书设计的内容进行艺术处理, 有的在板书中体现出来, 有的则可隐去, 让学生去领会、去思考、去联想。

布白 篇4

关键词:语文布白;运用;实效性

在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留有布白。发挥课文布白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合理、恰当地运用能使想象与文本相得益彰,拓展出一个比文本更广阔的语言实践平台,从而凸显语文学科的综合实践性质。

那么,怎样才能合理、恰当地运用课文布白,为语文教学服务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凭借三年级《小镇的早晨》的教学片段,探索运用布白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实效性问题。

教学实例:

师:课文中有一句“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他们都会怎样介绍呢?

生1:看一看,瞧一瞧啦,超级白菜,煮起来味道好极了!

生2:卖小羊啦!优良品种,生长很快,一天长三斤啦——

师:大家说得真带劲,可不知道合不合课文的要求?咱们先来学一个词。(师板书“淳朴”)知道它的意思吗?

生:老师,“淳朴”是诚实朴素的意思!

师:联系“淳朴”的意思,想想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合适吗?

生:我覺得他们的介绍太夸张了,让人不相信。没有淳朴的

感觉。

师:说得好!除了诚实朴素外,还要求什么?

生:既要诚实朴素地介绍,又要热情待人。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桃源小镇的人们,正在街上卖蔬菜、水果。能热情、淳朴地向游客介绍家乡的产品吗?

生:能!

师问一学生:你卖些啥?

生:我的小白菜是刚从地里摘来的,新鲜又娇嫩。这菜叶都是嫩绿色的,你看,叶子上还有晶莹的露珠呢!

师:对,那露珠是那么透明,还闪着光呢!你介绍得很好。

生1:老师,我这里有大鱼小虾!我这大鱼小虾可新鲜啦!刚从河里捞上来的,每一条都活蹦乱跳。你看,眼睛还在眨呢!

师:还没忘记我是老师!等等,现在许多河流都被污染了,这些大鱼小虾卫生吗?

生1:放心吧!我们桃源小镇很注意环境保护。你看河水清得透明。

生2:我卖大螃蟹!

师:这书上可没写还有大螃蟹呀?

生2:有!因为有一个省略号,这说明卖的东西多得说不完,其中应该有大螃蟹。

师:大家说得对。文章中还有一个词也说明卖的东西很多。

生阅读文本后:是“应接不暇”。是说东西太多,眼睛不够看!

师:对,刚才那么多同学举手,老师也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教学实践后的几点感悟:

一、教学中运用课文布白,要弄清可能性的问题

首先可能性体现在文章本身的特点。教材的编写从内容到形式为发展学生的语言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阅读教学中,一篇优美的课文不应该只是师生分析讨论的中心,而应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蓝本。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运用重新组合的课文语言和形式,让学生进行说写实践。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要深入教材,挖掘、捕捉教材中适合学生开展说写实践的切入点。其次,可能性体现在学生的需求上。在本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没有具体介绍产品的“布白”,引导学生想象交流。

二、教学中运用课文布白,要明确必要性的问题

并不是课文中所有的布白都有展开的必要。那么这个标准怎么拿?我觉得要从运用布白可能带来的益处来判断。在本片段的教学中,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小镇的人们是怎样介绍自己产品的。这到底值不值得我们组织学生展开学习呢?通过实践,我觉得值。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可以成为学生感知词意、理解课文和开展说、写实践的有效载体。可以说“一箭四雕”。另外,从思维的挑战性上看,这个问题的展开也很值得学生认真探究一番。

三、教学中运用课文布白,要讲究实效性的问题

我想,运用课文的布白没有取得实效,可能是两个原因造成的。首先是教学中出现“脱离文本,四面散开”。其次是“浅尝辄止,触及皮毛”。如何避免犯这些错误呢?我觉得教师要做好调控工作,争取让学生的探究能目标明确,逐步深入。在本片段中,也曾出现学生学习的深度不够的苗头:当几个同学模仿介绍产品时,欠思考和探索,学习的深度不够。这时候,教师不能满足于表面的热闹,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结合“淳朴”的理解,在探究中自省,纠正自己,这样他们的思维往更深层次,更本质的方向发展,布白的运用就产生了实效,不再做表面文章了。

文学作品中布白处的教学 篇5

布白, 是艺术作品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的留出空白。如绘画中讲究“空白是画”。清代戴熙云:“画在有笔墨处, 画之妙在无笔墨处”, “肆力在实处, 而索趣在虚处”。“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等都是书画艺术中有名的布白之作。中国有诗画同源的传统, “留白”技法从形式上预留空白逐渐发展到思想感情表达上预留空白, 水墨之间的空白就开始在文字间显示出趣味横生、璀璨多彩的独特艺术魅力。“恰是未曾着墨处, 烟波浩渺满目前”。文学创作中, 也留有适当的空白, 让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 对文学形象和意境进行再创造。

文学大师们都一致肯定作品中“留白”艺术的重要审美价值与普遍存在性。司空图《诗品》中的“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作诗不宜逼真, 如朝行远望, 青山佳色, 隐然可爱, 其烟雾变幻, 难于名状;及登非复奇观, 唯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 妙在含糊, 方见作手。”袁枚《随园诗话》“凡诗文妙处, 全在于空”。清人叶燮在《原诗》中也说:“诗之至处, 妙在含蓄无垠, 思致微邈, 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 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强调的都是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无言之美”。接受美学原理认为:“作品的美学价值是在作者创造过程中和读者的接受过程中共同创造的, 这创造的基础便是作品的空白。”布白的意义在于求其空灵, 虚中求实, 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在教学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扣住其中的布白处组织教学内容, 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启迪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文本语言的模糊性与留白的审美潜因

文学创作中运用模糊语言是作者为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常用的留白艺术。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人:“增一分则太长, 减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美人形象动人, 但如果硬要说出个身高、体重、相貌来, 很难说清。读者恰好可以据此想象出心目中的美女形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荷香“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渺茫”是多少分贝的声音, 不可量化, 反倒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作者将模糊语言通过通感的修辞手法, 描绘出既模糊又明晰的形象。

教学中碰到此类文本, 与其枯燥无味地诠释与精雕细刻地讲解, 把一篇完整和谐的作品肢解得七零八碎, 消解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倒不如抓住布白处让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 对文学形象和意境进行再创造。从而感受“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模糊性的语言使得诗歌语言含蓄蕴藉, 给读者带来雾里看花、帘中窥美的模糊美。正是这种模糊, 构成了作品言简意丰、回味无穷的审美潜因。

诗歌语言的模糊性更多的体现在大量使用富有弹性和张力的“模糊词语”, 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这样的实例, 如:

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人似黄花瘦, 黄花有多瘦?没有量化。《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佳句使用具有很大弹性的“肥”与“瘦”分别形容绿叶与红花, 但是, 绿有多肥, 红有多瘦, 句子没有量化 (也无法量化) , 教师在讲课时也无法用很具体的语言说明白。韩愈有“升堂坐阶新雨足, 芭蕉叶大桅子肥”。 (韩愈《山石》)

秦观《赠女冠畅师》瞳人剪水腰如束, 一幅乌沙裹寒玉。飘然若有姑射姿, 回看粉黛皆尘俗。

作者运用剪水、如束、寒玉模糊词语描绘她眼波清澈, 身段窈窕, 容貌清俊。至于多清澈、多窈窕、多清俊?教师在讲课时也无法用很明确的语言说清楚。但诗到这里, 她的美貌、她的仙气, 栩栩如生, 作者无须再赞以他词了。学生据此想象一位心目中的美女吧。

二.文本中的省略语与情节休止留白

运用言语的休止即省略语也是常用的留白艺术。有些文章的情节, 说到关键处就戛然而止, 情节的休止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抓住这布白留空之处, 以情节想象法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填补文本的空白, 更好地感受无话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红楼梦》作者只赋予黛玉“宝玉, 宝玉, 你好……”这样一句极其省略的绝命词。虽然使人们很难清楚地阐释“你好……”的情愫和内涵, 而恰恰正是这模糊的“你好……”, 才展示出了黛玉临终时最复杂最丰富的心理与情感。这绝命词, 字字血, 声声泪, 把万千复杂的情感融化其中, 才赋予了她最迷人的悲剧性格的特征, 才深深牵动了读者的心灵。

鲁迅名作《祝福》中, 鲁四老爷的“可恶———然而———”四字几乎是他出场的全部台词, 却有着特殊的魅力。这个简短的省略语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深意?他为什么欲说还休?卫道士的嘴脸?他的没落, 底气不足? 还是表现他的麻木不仁, 或者对此不屑一顾?教师在教学时, 不妨抓住此处布白, 让学生展开讨论和想象, 补充出省略的语句。

《最后的常春藤叶》对最感人的贝尔曼画叶子的情节没有描写。结尾处琼姗得知贝尔曼为救她而死时的心 理、情景也未交代。教学中在此布白留空之处让学生发挥想象补写情节片段, 成了最精彩的教学环节。摘录部分如下:

北风呼啸, 吹的昏天暗地。雨水如瓢泼。老画家踉踉跄跄地冒着风雨, 架好梯子。他自言自语道, 我今天一定要画出一幅杰作。上帝保佑, 但愿它能拯救一条生命。

老人出门后感到一阵凄冷, 他退回屋里, 喝了两盅酒。蹒跚地拿着画笔和颜料, 爬上高处, 颤抖地调着绿色等颜色, 在墙上一笔一笔地画着常春藤叶。风吹着他的头发, 挡住了眼睛, 他捋一捋;雨淋着他的脸, 遮住了视线, 他擦一擦。

一次又一次, 再一次。老贝尔曼始终保持一个姿势, 他全身的衣服早就可以拧出水来了。一幅、两幅、三幅……老贝尔曼已不知画了多少幅了。天空渐白, 老贝尔曼咳嗽声不断, 可是雨点的依旧。老贝尔曼祈祷不要下雨, 然后用一只手在额头与胸口间比划。

又如《最后的常春藤叶》故事情节于苏艾告诉琼姗真相处戛然而止。 琼姗知道真相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作者留下了空白, 教师可引导学生补写情节。欧亨利的小说情节多是戛然而止, 这恰好给我们的教学留下了可发挥的地方。

三.慢慢走, 欣赏啊

“赶趟儿似的”语文课堂大行其道, 师生忙的不亦乐乎, 但能跟上如此快节奏的学生又有几人呢?艺术创作中“布白”的艺术启示我们课堂上, 应留给学生阅读体验的空间, 不妨在文本的布白处“慢慢走, 欣赏啊”。

《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 茫茫》“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说是无语, 其实是有千言万语的。你能否试着代他说几句, 展开想象试着写写, 和大家分享。

《阿房宫赋》第二段有宫女心理的留白。让学生想象“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嫚立远视, 而望幸焉”的宫女从期待到失望的心理, 描绘她们情态的变化, 可以弥补古诗文教学的枯燥乏味。

《盼望》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他最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这首诗描述了海员在“起锚”“抛锚”时的喜悦心情和两种盼望。至于海员为什么“盼望出发”又为什么“盼望到达”, 诗人没有说, 留给学生去思考。综

参考文献

[1] .杨福生《模糊学与模糊美学的现状与未来》[J]《.学术界》2000, (4) 。

[2] .顾建德《话说朦胧美》, 内江教育学院《美育报》1990年第二期

[3]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必修四江苏教育出版社

[4] .袁枚《随园诗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布白 篇6

一、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前布白

许多新的知识都是建构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 比如语文上由段过渡到篇的教学, 数学上由三角形过渡到其他多边形的教学, 都是环环相扣, 紧密联系着的。旧知识经过科学演绎或归纳, 往往得出新的知识。教学时, 倘若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 运用推理得出新的结论, 这种教学效果显然比教师直接说出结论, 让学生死记要好得多。因为后者培养出的学生脑袋僵化, 思维僵滞, 不懂得如何科学探究与发现, 那么就算他们掌握得再多, 也只是前人已然发现的陈旧的知识, 面对未来世界, 他们很可能会束手无策。

二、在学生能自主学习的知识点上布白

自主学习理论, 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 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求唤起学生学的欲望,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自觉追求自主而快乐的学习。这种先进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随时提供给学生, 努力做到学生能自己动手解决或者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解决的坚持不教, 学生有一定难度的适当引导, 学生钻了牛角尖的能带领他们换角度思考, 这样学生必定会品尝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逐步培养起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这对学生今后一定阶段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都大有裨益。

三、在知识点的关键处布白

知识的关键之处, 往往是一堂课的教学重点或难点, 教师除了要调用理想的教学方法, 予以强调和突破, 更应重视布白。比如语文上关于难句难段的理解, 教师不能将句子或者段落的含义直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去读去背, 而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 细心琢磨其中的韵味, 有一点说一点, 逐步深入, 直至学生豁然顿悟。

四、在总结新授课时布白

论中国画构图中布白的艺术 篇7

“布白”也可以称之为空白, 是中国绘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特点。《易经》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庄子曰:“静而与阴从德, 动而与阳同波。”人们最根本的宇宙观, 这一阴一阳的生命节奏就揭示了事物的变化规律。在中国绘画中也借鉴了这一阴一阳、一实一虚的生命节奏来表达, 这也是中国绘画特有的空间境界表现。所以, 空白在构图中与物象是一种虚实的形态关系, 这就是中国绘画中对空白的诠释, 也是在构图中至关重要的意境表达。

“章法”也是对中国画构图的传统称呼, 也就是谢赫六法的第五法中的“经营位置”《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 , 经之营之。”经是度量、筹划 , 营是谋画。谢赫借来比喻画家作画之初的布置构图。但构图中的空白并非是白纸, 而是画家根据画面需要精心安排的笔墨不到之处, 也是画面意境产生必不可少的。与“实像”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组成部分, 古人曾说画留三分空, 生意有只发, “虚实相生, 无中生有”, 在经营位置时要做到胸中有竹, 意在笔先, 需要渲染的时候挥笔潇洒, 浓墨重色, 但是需要有空白处的时候就要惜墨如金, 多方考虑才能达到以无形胜有形, 以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国画构图中的空白布置被赋予了直达人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 也是画家在中国画创作中充分体会到创作乐趣。

中国画崇尚追求“计白当黑、以无计有”的独特的空灵审美。在画面中出了充分表现出现实的内容, 更加注重虚的空白, 比如一首柳宗元的“寒江独钓”这首诗, 画家在表达这首诗中“独”的意境时, 在他们的眼中的“独”就是一叶孤舟, 一蓑笠翁独钓于江水中, 画面大量的空白, 就没有其他的画面了, 这恰恰就凸显出来了“独”字。孤舟是实布, 空出来的虚布就留给观者想象的空间, 用自己的幻想勾画出江水的场景, 使得画面更加丰富。

中国画讲究“气势”。这个“气”就是画面的气势, 也是布白的妙处, 通过画面构图安排形象生动的运用墨色变化把“气势”与节奏韵味表达出来。黄宾虹提起过:“一烛之光, 通体皆灵。”他提到的“通体皆灵”就是我们需要领悟的精髓之处。

二、构图中布白的审美心理与作品赏析

中国画构图中的布白, 可以是实的布局, 也可以虚的布局。烟霞雾霭、如云水浩渺, 都可以被称为是实的布局。通过贯彻的审美心理达成共鸣。借助观者的想象力把空白之处可以变得是实或虚, 依靠的就是观者的心理共鸣产生的形象。曾有位法国批评家说过“一位好的诗人, 他的作品是能够给与读者想象的空间, 激发读者去创作诗的意境, 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造出最好的诗人, 而是要通过自己的作品启发更多的诗人。他的作品不是一眼就看穿, 而是留下了很多的意境, 让自己去探索和研究, 让自己去完成。”

人的特殊行为心理, 在实施审美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状态。形式美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虽然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但是我们依然要看到, 表达的内容不管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但是如果没有了新颖的表达形式, 还是无法达到人们审美产生的愉悦和幻想的美感。也正是因为如此, “经营位置”与“置陈布势”作为中国画形式美的构成方式, 早在唐代张彦远就明确指出为“画之总要”。

京剧《打渔杀家》中萧恩与其女儿的出场, 演员手中只拿着一只桨, 那么这个浆就是属于实的, 模仿着划船的动作这就是实, 划船的其他部分是没有水和船的, 这就是虚的, 因为环境中是空无一物的, 并没有水的羁绊, 更加强调艺术家对动作的理解创造, 要具有艺术化才能够更加真实的吸引到观众的注意力, 调动观众的情绪, 跟着艺术家烘托得气氛而进入氛围中。有了艺术家的真实表演使得观众联想, 并没有实物的虚则变为了实, 船和水就有了意义。每一位艺术家的表演都各不相同, 但是因为有了浆的实所以也依然能够带给观众联想, 体会到船、水、浆的的关系, 从而根据浆的实也就理解了虚。这也就如同中国画的作品是一样的, 都需要来自于生活, 体会到自然物象的“实”作为引导, 使得观众理解“实”的艺术化, 中国画的艺术来源于自然并超脱于自然的艺术特征, 艺术的虚实的处理如同绘画的艺术规律是相同的。

再如京剧中的“趟马”。京剧中“趟马”的动作, 在一个没有马的空间下, 模拟有马的环境, 演员再通过表演技术模拟出马的踢、跳、跑等动作, 并且能够表演出来骑在马上和在马下行走等动态, 首先要求的是演员的生活阅历, 观察细微, 了解马的习性做到心中有马, 才能够在什么也没有的虚拟环境下通过艺术的烘托加上艺术的创造表演出来活灵活现的真实。要想表现的能够让观众达成共鸣, 艺术家必须做到心中有马, 从而能够从动作的实在, 领悟到虚的马, 从而与表现产生共鸣。这样的虚拟的艺术表演需要观众有一定的要求, 有鉴赏的水准能够通过艺术家的虚拟表演达成共鸣, 这也就是和中国画一样的要求, 通过 (下接第261页) 艺术家内心的表达理解艺术的夸张和简洁等表现手法, 与中国绘画的虚拟表现手法的艺术美规律和形式美是一致的。

中国绘画构成的空白, 虚的布置与物象的实时相辅相成的, 在构成中无处不在存在的虚布也是需要衬托实的, 中国画的布白艺术在构成中是无处不在的, 布白的虚与物象的实时相辅相成, 互相影响和生存的。虚衬托空, 空衬托虚, 使得画面更加的丰富。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完了以后还会给人回味无穷的畅想, 带领人们领悟人生的真谛, 净化心灵, 从而进入更大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名作中“空白”的欣赏与分析:孟蜀宫妓图》, 是明代唐寅的作品。此图除了人物之外, 其他的画面全部用空白来处理, 人物的表情、动态都表现的一目了然, 并没有因为空白的留出而影响了画面的整体效果, 人物的头饰、服饰细节都刻画的很细致、丰富, 使得画面更加有艺术的韵味, 因为有了空白的处理, 也使得观者产生了无限的想象力, 会去幻想画面中的人物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 是在树下还是在阶前, 都任由观者去想象了。这就是艺术构图空白的魅力所在。《山水册页》, 清代金农的作品, 画面中的空白处没有一点的布置, 没有一点的墨色, 根据船的整体倾斜和船上的动作, 使得观者看到画面的空白处就很清晰的明白那一望无尽的空白就是湖水, 正因为这个空白的水才使得船只的突出, 人物也随着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 这就是构成里的以虚应实, 以实求虚, 利用空白, 使物象在整体构成中有实变虚, 从而使构图虚实互映, 灵动多变。“实景清而空景现”的空白运用范例。

三、“空白”艺术的发展及其思考

在中国画的构图中布白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是创造画面意境的一种手段, 是很特别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要对布白重视并延续这一传统的艺术。在现代文化发展飞快的时代, 人们进入了快节奏步伐, 往往对传统的技法多少会有所忽视, 国画家的血液中被注入的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理应要顺应传统文化并超越它。

中国画的布白不单单要留出空白这一形式, 恰恰融入了大量的文化深蕴, 物象与空白的完美结合才是能够创造出独具艺术语言的意境。我们应该排除浮躁的心境, 抱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人生, 面对艺术, 使空白艺术得到继承与发扬。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意境创造形式, 也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摘要:自古以来中国绘画中的布白以及传达的意境问题都是一直被讨论和研究的。在如何利用布白艺术来营造画面的意境, 对空白的艺术性、思想性是需要深入的了解和分析的, 掌握了欣赏着对审美的习惯和心理特点才能够清楚为什么空白艺术能够在中国画中营造出意境, 又如何利用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来构成绘画中的布白艺术使中国画更具有积极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意境,营造,布白,艺术

参考文献

[1]黄迪.以太极图为例浅析标志设计中的“计白当黑”[J].艺术与设计, 2010 (11) .

[2]老子全译[J].沙少海, 徐子宏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9.

[3]庄子图文本[M].张京华解题.长沙:岳麓书社, 2008.

[4]文心雕龙[M].徐正英, 罗家湘注译.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 2008.

布白 篇8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敢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在现实的化学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令人担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提问的越来越少。虽然造成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反思这种状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没有真正转变,是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审视当前的化学课堂教学,一般都是老师提问让学生回答,很少有学生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其原因是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把问题都预设好,在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地一个一个发问,而学生只是等待着老师提问,处于“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根本就没有提出问题的时空!虽然个别教师设计了“高超”的问题,采取了巧妙的提问方式,但训练的只是学生的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 ” [1]。

其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只重视如何向学生提出问题,很少“换位”思考,将自己的思维稚化,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教师的教学设计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没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忽视了一切应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和根本目标[2]。在这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的思考,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鉴于此,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多地让问题由学生提出,把提问的机会尽可能地让给学生[3]。即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留有余地”,给学生留些“空白”,以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带着旧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新问题走出教室”。

2化学教学布白艺术的涵义

2.1布白的涵义

布白, 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 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称它为“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或“布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在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电影、曲艺等艺术形式中, 历来都十分讲究布白的艺术,并将它作为艺术家造诣深厚的重要标志[4]。运用布白艺术可以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2.2化学教学布白艺术的涵义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学生并不喜欢那种太实、太露、太繁、太密而不留一点余地的教学[5],这就需要我们对化学教学中的布白艺术作以探讨。

化学教学中的“布白”,顾名思义,白就是空白、余地,是指把布白这种手法用于化学教学中,为了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其个性,教师故意留给学生的空间和余地。因此笔者认为,所谓化学教学布白艺术就是将布白手法运用于化学教学,给学生留有主动学习、思考、创新的空间,并以此引起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展开大胆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求知欲、主动性,进行积极地“再创造”,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

由此可见,化学教学布白艺术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恰当、巧妙地运用化学教学布白艺术能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3运用化学教学布白艺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3.1指导学生预习时布白,引导学生对教材提问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最熟悉的资源。教材的内容是高度浓缩的,学生要想深刻理解,必须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为了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教师课前可向学生提供系列化的预习提纲,以增强预习的针对性。指导学生预习时布白,就是把“提问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预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各种问题,教师从中筛选出质量高、关联度大甚至是有争议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苏教版必修1《食品中的有机物》乙醇新课时,有位学生如此质疑:乙醇的分子式是 C2H6O,可以看作是乙烷C2H6分子中多了一个氧原子,那么这个氧原子可以插到哪个化学键中?得到的只有乙醇一种物质吗?如何用实验证明乙醇中氧的位置是在C-H 键之间而非C-C 键之间?虽然多数学生的质疑略显肤浅、表面,甚至无疑可质,但是持之以恒的习惯的养成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变得敏感了。

3.2导课时布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导课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基石,精心设计这一环节,对于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布白导课,从一堂课的开始便设置悬念,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问题意识,强化其学习动机,可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例如,在“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①有关“魔鬼谷”的图片。在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有一山谷,经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把人畜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②有关“雷雨发庄稼”的Flash。并提出问题:(1)为什么“魔鬼谷”内牧草茂盛,四季常青?(2)雷雨过后,庄稼为什么生长茂盛?当同学们充满好奇、陷于深思时,教师就势布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揭示其中的奥秘。当学完本节内容后,老师让同学们重新思考这些问题,问题便轻易地得到了解决。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使课堂教学前呼后应,趋于完善和完满为一个整体。

3.3学生有疑处布白,诱发学生问题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从现代教育理念来看,疑是学习主体与学习客体间的认知冲突,是一种学习的动力。教师在学生有疑处布白,可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盐类的水解》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中和反应?产物是什么呢?学生一致回答是盐溶液,教师接着问:盐溶液的酸碱性如何?学生回答呈中性,于是教师让学生取出 NaCl、NH4Cl、Na2CO3三种盐并用蒸馏水溶解配成溶液,再用pH 试纸检验,结果使学生感到困惑,纷纷问为什么?此时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回忆水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条件,以此作为出发点进行发问引导:(1)怎样才能使平衡向水的电离方向移动?(2)是否有微粒促进水的电离?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盐电离出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能与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从而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使溶液呈现碱性或酸性。这样,不但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盐类水解的本质,而且还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4课堂时间上布白,让学生“有机会”问

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学生在一节课内,脑力工作节律是起伏变化的,有“兴奋波峰”和“疲劳低谷”的曲线。因此,艺术化的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有动有静、有张有弛,开合有度,富于节奏感。在新授课的开始、阶段性小结和课堂总结时,教师应留出一段时间供学生自由发问,并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调动学生主动性的环节。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解决学生的疑惑,更重要的是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对话,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学习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后,有学生问:自来水都是用氯气消毒的吗?老师没有立刻告知答案,而是说“这个问题很好,大家课下查查看是否还有其他的消毒方法?如果有,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后一节课上的情况是:同学们各抒己见,热烈讨论,最后归纳出4种主要方法:①液氯法;②二氧化氯法;③高铁酸钾法;④臭氧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了评价。这样做既重结果,更重过程,使学生真正主动获取知识,并获取情感体验。这正是目前新课改大力提倡的自主学习方式。

3.5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时布白,引发学生问题意识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 “从前,我们总觉得课堂就是我们的世界,其实,世界也是我们的课堂。”化学新课程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在与生产、生活有联系处布白,把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形成。例如:在学习“空气污染”时,教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笼罩城市上空的烟雾;工厂烟囱中排放的大量废气;节日燃放的烟花爆竹等。观察之后,老师让同学们思考: 你认为上述现象对空气质量产生什么污染?要从根本上防止空气污染,你认为需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哪些问题?经过认真地分析、讨论后, 同学们个个踊跃发言,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

3.6结课时布白,深化学生问题意识

结课是一堂具有艺术魅力的好课的“终曲”,课堂教学的结尾也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好的结课能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上的享受。好的一堂课不应该是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应是一个让人无限遐想的省略号。如果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运用“空白”作为结尾,就能使整堂课显得余味无穷。

如在讲完原电池以后,老师提出“能否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呢?”这时学生陷入思考的凝滞状态,突然老师迈个关子来一句“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使学生有余犹未尽之感。同时要求学生课后去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思考、讨论这个问题。这样根据本节课与下一课知识的“交接点”,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为第二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摘要:化学教学布白艺术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恰当、巧妙地运用化学教学布白艺术能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化学课堂教学实际,就如何运用化学教学布白艺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布白艺术,问题意识,策略

参考文献

[1]潘小青.敢“问”,路在前方——浅述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0(20):270.

[2]王国银.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64.

[3]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9:134-135.

[4]李俊峰.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布白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139.

艺术地布白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篇9

数学家克来因曾极力提倡: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他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一种数学方法的掌握,而是一个人从整体意义上对数学活动的领悟。教学布白正是能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一个挑战性和支持性的自由的课堂学习环境。布白中教师能为学生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听任各种不同思维,不同方法。

本人就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布白艺术。

1.布白于新旧知识的衔接时。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知识理解越深,也越容易掌握所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观察、思考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例如:在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对学生说:“你们能不能根据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找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呢?”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但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了,过了几分钟,就有许多同学举手了。有的把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直角梯形再拼、有的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有的拼成了长方形、有的拼成了正方形,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拼成的长方形找到了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在整个推导过程中老师处于组织者、引导者的地位。学生自己找到了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找到了知识之间的衔接点。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应用这种方法也可以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作了铺垫。

2.布白于学生操作时。动手操作、探索新知的实践活动改变了“耳听口说”这种简单化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意识。教师应多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因素,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布白于合作讨论时。美国创造学的奠基人奥斯本认为:对一个成功的“大脑风暴”(智力激励)来说,小组技术比个人技术更为重要,因为许多独创性解决问题的实例中,小组合作是最基本的因素。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要求,采用2人、4人、6人等多种组合形式,或采用组内探究、跨组探究的形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在概念形成、总结法则的关键处,在相似易混的知识点上,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4.布白于出现错误之后和学生思维受阻发出求援时。学生在回答问题或作业时往往容易出现错误,其实出现一些错误是学生掌握知识时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矛盾发展的过程。给学生指出错误,却没有告诉他为什么错,让他自己去思考,这也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真正的科学创造,哪有旁人给你启发引导,还不是要靠自己一次次跌倒了爬起来,不断尝试探索吗?老师看似无情的表现,不正为学生积累数学创造历程的经验吗?我们在教学中长期受“扶,阶梯、拐杖”等思想的制约,学生不会的,教师告诉;思维有难度的,铺设层层阶梯;有时学生自己能解决的,也硬要启发一下,人为地给学生制造了没有挑战的学习内容。这样教学创新从何而来?而且学生长期受老师的启发帮助,也容易形成依赖心理。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正是符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但这样探究的经历意味着学生要面临着许多困惑、迷茫,也可能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后依然前途茫茫,可是过程是美丽的,是最具包蕴性的时刻,是学生生存、成长与成熟所必经的过程。

5.布白于学生课外探究时。让学生学好数学,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使之能体会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如在学习利息时,可以先请学生到银行了解存款有哪些种类,每一种存款方式的利率是多少,学生通过了解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布白艺术 篇10

一.欲评价前布白, 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广阔性

语文教学中, 对学生的回答并不立即评价, 而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想象和发表意见;对于学生不恰当的, 令人尴尬的, 甚至是低级的或错误的回答, 并不批评, 更不挖苦讽刺, 而是给予鼓励、肯定。如此“布白”, 学生则会消除顾忌, 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 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大胆发言, 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而逐步拓宽和丰富学生的思维世界。如在组织学生深入研读赏析《春》时,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 如“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选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等, 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们思考、发言。因学生知识阅历不同, 个性各异, 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 甚至会有新奇或出格的回答。对此, 教师应包容接纳之, 如此则会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 积极思维, 努力探索,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许多语文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中语言词汇的不确切性, 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手法的运用, 具有明显的“模糊”色彩。“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因此, 语文教学中这种“模糊性”评价尊重了学生间的独特感受、不同的思想认识。

二.以提问式布白, 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灵活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问是思的开始, 恰当的甚至是巧妙的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 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问要留有“余地”, 于学生有疑问之处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 则会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美国教育家罗斯指出, 教师提问学生时, 要善于留出两个重要的等待时间, 即“第一等待时间”和“第二等待时间”。所谓“第一等待时间”, 是指提问后留给学生思考回答的时间;“第二等待时间”, 是指学生开始回答之后直到老师或其他学生作出评判的这段时间。这两个时间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布白。恰当设计提问布白, 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灵活性。教《岳阳楼记》一文时, 教师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去思考: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你能否联系当今实际, 以“先忧后乐”作为思维起点, 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的论点呢?富有新意的不落俗套的提问引发学生认真思考、热烈讨论, 学生们各抒己见, 踊跃发言。通过这样的训练, 不仅达到了扩展思维、开拓创新的目的, 而且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理想情操也得到了熏陶。

三.在感悟中布白, 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刻性

给学生的体验感悟以充裕的时间与空间, 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 披文入情, 由情入境,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 从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 在感悟中使思维得到升华。

可于矛盾处布白。如思考讨论《孔乙己》中充满矛盾的问题“孔乙己既穷为何穿长衫?既穿长衫为何站着喝酒”, 使学生们明白这一笔浓缩了孔乙己整个精神世界和社会处境。初中生的好胜心、好奇心都很强, 喜欢探究, 给学生设置充满矛盾的情景, 往往会激发他们去分析、探究, 通过自我思考与同学间的相互讨论, 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从而使其思维走向深入。也可设悬念布白,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 先讲一个故事:在宫廷舞会上, 为献殷勤, 一位小姐向童话大师安徒生请教她穿什么样的衣服合适, 安徒生的回答“皇帝的新装”, 引得人们哄堂大笑。顺势提问:“安徒生的回答为什么使人大笑不止?‘皇帝的新装’究竟是什么样儿的呢?”悬而未决的问题易挑逗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产生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强烈欲望, 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与探索。

四.用比较法布白, 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批判性

比较显出事物的高低优劣, 使个体在发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的基础上, 做到取长补短, 博采众长。比较使个体以挑剔的眼光, 批判地吸收别人的思想和观点, 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的比较分析充裕的时间和一定的自由度, 引导学生用理性的眼光大胆而合理地对课文语句的思想观点提出异议, 甚至对前人的一些总结性的意见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如在教学“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等脍炙人口的诗句时,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将“闹”字改成“浓”字, 把“绿”字改成“到”或“吹”字, 来体会这些词在形象描写上的差异。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又使学生在艺术形象的审美活动中得到了满足和启迪。

五.于想象处布白, 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独创性

当代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和个人发展问题专家, 安东尼·罗宾斯说:“想像力能带领我们超越以往范围的把握和视野。”语文教学中, 于学生想象处布白, 则会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的景物、人物, 通过阅读、领会, 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 使其思维置于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中, 如临其景,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使学生能够迅速地思考并准确地求得结果, 经过冷静缜密的思考, 科学地分析, 合理的选择, 迅速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彰显学生语文思维的独创性。如教学《山中访友》前, 教师首先让学生猜猜, 作者去拜访的是怎样一位朋友。在学生们七嘴八舌发表了各种看法后, 教师再明确, 作者去拜访的并不是人, 而是是自然界的景物。这样布白, 既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习新课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理期待。又如在教《最后一课》时, 教师提问:“小弗郎士在放学以后会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给知识能力、经验阅历、个性特点各异的学生的联想、想象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促使学生驰骋想象, 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想法, 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布白艺术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不再视学生为被动接收的机器、硬灌强输的容器, 而是有思想、有个性、能不断发展的富有灵性的个体。语文教学中, 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程序, 选择教学方法, 以学生的兴趣、意愿与诉求为出发点, 为他们积极思维、尽情想象创设广阔天地, 为他们“涵咏体悟”、“自悟”提供机会, 布白而不“空白”, 反而“疏可走马, 密不透风”, 获得“恰是未曾着墨处, 烟波浩渺满目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刚健.空白效应与布白教学[J].教育科学, 1997, (3) .

[2]叶长文.再论教学布白的艺术[J].中国教育学刊, 2000, (5) .

[3]张国东.布白——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学与管理, 2002, (19) .

[4]李如密, 孙龙存.课堂教学中的布白艺术?[J].教育科学, 2003, (1)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教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6]吴银姑.语文课堂的留白艺术[J].广东教育 (教研) , 2007, (10) .

【布白】推荐阅读:

布白艺术05-14

化学教学布白艺术07-18

上一篇:乡镇集体企业下一篇:探究式团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