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白艺术

2024-05-14

布白艺术(精选10篇)

布白艺术 篇1

布白, 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就是在艺术创作中有意识的留下“空白”, 以达到以虚显实、虚实相生的目的, 从而使主题表现得更为充分、有力。教学作为一门艺术, 也完全可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布白”, 追求那种“妙在不言中”的境界。下面, 就以阅读教学为例来谈谈布白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巧设悬念, 创设知识上的空白

心理学中指出, 儿童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心理水平构成的矛盾, 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动力。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讲课的时候, 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 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的知识“空白”, 这块空白其实就是教师有意地而且是艺术地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任务或问题, 使学生不断地生发新的需要, 从而引起他们思维活动的定向, 获得思维活动的新课题, 促使他们带着不可遏制的求知欲望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求答案。

如,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小语第三册《一株紫丁香》时就运用了“布白”艺术。在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后, 学生充分抒发了对老师的关爱、尊敬和感谢之情, 唱毕一曲师生间深情厚谊的动人赞歌, 至此, 教学目标似乎已圆满完成。但笔者并不满足于此, 而是在总结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通过大家对诗歌的深情朗读, 我们深深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情谊。事实上, 自古以来, 就流传着许多尊师重教的故事, 比如伟大的毛主席就非常尊重他的老师徐特立老先生;还有“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无数歌颂老师无私奉献的诗歌。而表达学生对老师深厚情谊的歌曲更是数不胜数。你想知道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借阅相关的书籍来阅读, 也可以去网上查资料, 还可以去学唱一首你喜欢的歌曲, 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

这里所创设的知识上的空白, 恰到好处地起到了一种“欲擒故纵”的作用,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利用插图, 创设画面上的空白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 许多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 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图片, 使之成为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常常要借助于表象进行思考。而插图的运用能够提供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 从而丰富学生的表象, 发展他们的想象, 激活他们的思维。但插图的运用有一个“时机”和“技巧”的问题, 如果只是象征性的了解一下画面的内容, 那就会使这一环节流于形式。反之, 如果能将插图作为解决难题的突破口, 或是作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的阶梯, 那就会水到渠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 苏教版小语第三册《大禹治水》中有多幅插图, 笔者充分利用课文插图, 设置“布白”, 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课文第三段写到“禹在外治水13年, 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 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在教学时, 先让学生看插图, 禹出外治水时, 他的儿子尚在襁褓之中, 体会“禹在外治水13年”, 而路过家门只有“三次”, 回家的机会是很难得的。这时问学生:“禹真是一个无情无义, 毫不想家的人吗?他家里有妻子、有儿子, 他是一点想法也没有吗?假如你就是禹, 这时你会想到什么呢?禹的儿子一天天长大, 却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 如果你是禹的儿子你会怎么想?”同时出示:

禹路过家门时, 他 () 。

禹的儿子日渐长大, 他 () 。

教师这一简单的转换, 能让学生联想出远比这两幅图要丰富得多的画面来。而且学生脑中的画面是灵动的, 是活生生的, 是充满感情的。听了他们心中所想, 你会惊叹他们怎么会有如此惊人的想象力, 把“禹对家人强行压抑的思念之情, 全身心投入治水之中”, 把“儿子对父亲的日盼夜念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图片是惯常使用的, 是最简单易行的手段, 如果能像上例中一样适当地运用“布白”手法, 那么图片就能发挥它的超常功用, 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形象直观上了。

三、借助多媒体, 创设视听上的空白

教学的现代化使教育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多媒体也较为频繁的进入课堂。确实, 借助多媒体所制作的课件能出色地完成教师的设想, 它所产生的视听效果, 是静止的画面和非同步的磁带录音所无法比拟的。不可否认, 多媒体使教学艺术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境界。它能使阅读教学中的“布白”手法运用得更加自如。

比如, 教学《云房子》时, 在学生对云房子的可爱有了一定感悟之后。把多媒体画面定格在小鸟们叽叽喳喳叫着在云房子中飞过来飞过去。接着启发学生交流:“小鸟们造云房子时的心情怎样呢?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 你又会怎样想呢?”不加限制,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最后引导他们归纳出“兴奋”、“得意”的心情。接着进一步启发:“云房子造好了, 小鸟们兴奋不已, 它们互相串门, 这时会说些什么呢?”学生看着画面充分展开想象, 扮演小鸟进行说话, 创造了视觉上的空白。

同样, 最后一段中“水汪汪”一词较难理解, 笔者没有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它的含义, 而是运用多媒体, 化抽象的文字符号为生动直观的画面, 就像在放无声电影, 创造听觉上的空白, 使学生身临其境, 仿佛头顶上便是这么一片美丽的天空, 沉浸于雨过天晴之后, 蓝天的明净、清纯之中。

四、引入情境, 创设心理状态上的空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其实, 这正是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 此时再“开其意”, “达其辞”就能水到渠成。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第一册中《蚂蚁和蝈蝈》一课时, 就尝试着运用这种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辛勤劳动, 才能换来幸福生活。如果采用简单说教的方法会显得枯燥无味, 而且不易被学生所接受。笔者根据教材中的一段文字, 安排了角色扮演, 创设了对比情境:一群蚂蚁围着餐桌吃着香喷喷的馒头, 谈着笑着唱着, 好不热闹;三只蝈蝈在寒风中又冷又饿, 蜷成一团, 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此时, 适时地向学生提出一个要求:趁这三只蝈蝈还听得见,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有严厉的批评, 有意味深长的教育, 也有对他们的同情和惋惜……无须再去问“学了这课, 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这样老掉牙的问题, 无须再落入“你以后准备怎样做”这样的俗套, 只要把握契机适时点拨,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思考, 再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除了以上所述, 阅读教学中还可以借助语言技巧, 创设语言上的“空白”, 注意利用语言的停顿, 或者结合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 创设“大音希声”的美学境界。教学中也可以利用板书设计, 创设板面上的“空白”, 即对板书设计的内容进行艺术处理, 有的在板书中体现出来, 有的则可隐去, 让学生去领会、去思考、去联想。

当然, 阅读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也有一个适度的问题, 教师所布之“白”, 不仅要精当自然、不着痕迹, 而且要能引起学生联想和想象, 生出更为丰富、更具深意的“实”来, 这才是真正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教学艺术。

布白艺术彰显语文教学的韵味 篇2

一、 疏密相间,调控节奏——结构空间的布白

语文教学要讲究张弛结合。张,即让学生有紧张感,思维处于亢奋状态;弛,则让学生的紧张心理得到缓和,思维处于一种平和状态。所以,课堂教学要追求疏密相间的教学节奏,要舍得给学生必要的时间进行独立的联想、分析、思考和探索。只有善于在教学结构上布白,创设疏密相间的教学节奏,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课堂教学才会富有效率,富有生气。

二、 巧设悬疑,激趣益智——思维提升的布白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和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此时再“开其意”“达其辞”就能水到渠成。如教《螳螂捕蝉》一课时,我问道:“少年为什么一连在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这一看似平常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经过短暂的思考,学生给出了各自的答案。有学生说:“少年这么做是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从而找到巧谏吴王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想少年是在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如何能够说服吴王。”也有学生说:“少年一定是知道吴王有早晨在花园散步的习惯,才会特意在花园里转来转去。”立刻有学生补充道:“少年打算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谏吴王,所以选在花园是最合适的地点。”还有的学生说:“少年一心想要劝阻吴王,如果第三天早晨还未能被吴王发现的话,第四天、第五天他一定仍然会在花园里等候时机的。”通过同学们智慧个性的解读,一个机智、爱国的少年形象生动地展现在眼前。一个巧妙的提问,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布白,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能力。

三、 虚实相间,愉悦身心——板书设计的布白

在教学中,板书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系统,中心突出、布局合理、立意新颖的板书是知识信息的高度集中。有人称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是教师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可见板书艺术的重要性。教师在板书设计时,要借鉴吸收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好奇、求全心理和求知、释疑的强烈欲望,讲究一点“空白”艺术。这样不但能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巩固记忆,而且收到画龙点睛之妙,使语文教学更加富有魅力。如教《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时,我就设计了一个充分体现“空白”的板书。我先用简笔画画出一个山谷的形状,分别标明“东坡长满雪松”和“西坡长满杂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奇异景观的呢?我在谷底的部位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学生看到这个板书,对问号部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最后悟出问号的深刻意义在于提示主题。

要注意的是,板书布白不仅要追求内容的含蓄美,也要追求外在结构的形式美,这样,学生在“填补”完成之后,既体验到了成功后的内心愉悦,也从板书的布局上享受到了艺术的和谐美。

四、 以写代说,激发想象——习作训练的布白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意尽而笔墨未到的地方,这是作者故意而为之的。通过这种写法,可以让文章意蕴变得更加丰富,具有含蓄蕴藉之美。但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时,却要通过适当的言语,使之更加浅显易懂。这也就为我们训练片段习作提供了契机。《烟台的海》第2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在学生欣赏了烟台冬天海上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景观后,对于冬季烟台的海绮丽壮观和烟台海边人的美好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感知后,我趁势对学生说:“同学们,烟台冬天的海的确极具特色,一定会吸引很多游客前去观光。蓝天旅游公司看到了这次商机,他们打算开通一条‘冬日煙台’的旅游线路,要从我们同学当中挑选几名优秀的导游去参加这一次烟台之旅。现在就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写一写导游词。”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后,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一篇篇精彩生动的介绍烟台冬天海的习作应运而生。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进行习作训练,这样的布白设计,给了学生一定的联想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多角度地展开联想。学生也在习作训练中自觉地完成了一次情感的升华与人格的塑造。

五、 引人入胜,余音绕梁——情感陶冶的布白

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的人文性。在语文课教学中创设一种情感空白美能有效地淡化教育的痕迹,以审美的形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教学动情之处,教师有意识地留出一片时空,让学生的心灵去体验、感悟、回味,使情感得到升华。如在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二胡曲《二泉映月》,然后留出3分钟时间,让学生独立使用这一“空白”,学生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积淀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逐渐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从而与作品产生共鸣。学生有了这种情感,就更易于读懂课文,更易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 趣味盎然,耐人回味——课堂结尾的布白

好的结尾,应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无穷。在课堂上,留出四、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突发奇想,畅发疑问,或由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带着激情和悬念走出课堂,将课内活跃的思维、涌动的创造精神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去。在教学杜甫《绝句》时,我在总结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春天的美,所以《绝句》不光是一首诗,更是一首歌、一幅画。如果把《村居》(教师出示)也看作一幅画,你们该画哪些景物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联系注解认真读读,就能理解它的意思了。这里,教者在课堂结尾所创设的知识空白,恰到好处地起到了一种“欲擒故纵”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兴趣。

总之,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不仅要精当自然、不着痕迹,而且要能引起学生联想和想象,生出更为丰富、更有意义的“实”来。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布白手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情感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使教学不仅达到教育的目的,也创设一种审美的艺术境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

浅析中国画的布白艺术 篇3

构图是画面的结构,“位置”需要“经营”在虚实中,布白问题是中国画最突出的特点。对中国画的阴阳虚实、知白守黑的理解,如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除了船,江水一片空白,这在构图上是一个虚实意境问题。中国画的构图根据画面的需要,运用“宾主”“开合”“远近”“虚实”“藏露”“疏密”“取舍”等对立统一的法则来布置画面。布白作为中国画构图的具体方式,对画面的“经营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布白的文化渊源

宇宙有两种元素,“阴”和“阳”,《易经》记载:一阴一阳为之道,阴阳的生命节奏,不仅从根本上揭示了事物变化规律,特别适用于中国山水画中,中国画的构图借助一阴一阳,即一虚一实的流动节奏来表达,这是中国画特有的空间境界表现法。在虚实中,有一个布白问题,这也是中国画最突出的一个特点。“空白”是无,在画中则为“有”。知白才能守黑,知白才能“计白当黑”,“布白”是中国画笔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画布白的虚与实

中国画的布白,可分为虚布和实布。布白的形状有具体比较实的“白”,如云水瀑布、烟霞雾霭等,中国画把这个空间处理成实的白,不落笔墨,气象万千。实的白比较清晰,形状比较明显。空白与物象形成“虚”与“实”的形态关系。老子曰“知白守黑”;实者,黑也,虚者,空白也。“有无相生”“空白”是无,“无”在画中即是“有”。《画筌》记载:“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笪重光用另外一种方式体现出中国画布白的“虚”与“实”。人只知道有笔画的地方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也,空白处,妙在通幅皆灵,故妙境也。可见,中国画布白的虚实与笔墨的虚实一样重要。

中国画的布白有比较抽象的虚的“白”,在虚灵的空间突出具体画面中的物象。这个“白”依照形状取意,在有笔有形中留出来的“白”。虚的白比较模糊,形状比较含蓄内敛。“形而上者为之道”,黄宾虹先生引用老子的“知白守黑”,说明了虚是以实显之的。他认为整幅画中若没有实的地方,就不会有虚的地方,虚应从实处看,正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处”。

三、布白在画面的表现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就非常注重布白,他的花鸟画中的物象动感明显,他巧妙地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布白艺术,画中景致上下合纵,疏密得当,把纸的空间切割恰到好处,画中常常分不清天与地,天地相浑,水天一色,给人以无限空间。在他的一幅《蕉石图》里,如箭头一样的白向上顶,然后凝聚一团白,犹如蓄而待发的礼炮一样向上发射,有收有放,顶上的竹子向下把气往回收。他打破了古人作画布局,黄金切割,气势相连贯通,表达出一个气魄宏伟的空间;留的“白”特别美,其大小不一,节奏感很强,加强了画面的张力,在布白的美学上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八大山人花鸟画构图的取势都充分表达了一种运动感。画中石头上重下轻、上大下小,小鸟独脚而立,树干上粗下细,有失重之感,如《竹石图》《宕石野菊》等,这主要依靠两个手段:一是构图上采取补救措施,局部加小构件调节,取得视觉上的平衡;二是布白上运用对比,弱化这种不平衡之感。当然,除了布白的巧妙外,浑厚的笔力功夫是不可缺少的。他画的禽鸟单脚而立;古松身粗根细,在总体的构图上使人感觉上重下轻,充满运动感,在横向空间的处理上,八大山人打破了前人将主体置于画正中的构图,笔下的花鸟在画面中一分为二,左右分化而立,在纵向的空间上处理布白极富个性。

(一)布白对物象的取舍

中国画构图讲究取舍,毫无疑问,中国画家对取舍是非常重视的,黄宾虹说:对景作画要懂得“舍”,追写物象要懂得“取”。布白是对画面进行取舍的一种有效手段,如黄宾虹的《狮子林望松谷》,画面的房子是核心,上面的房子是主要的,下面的房子是次要的,顶上如箭头一样的“白”指着画面的核心——“房子”。小的白是大的白的延伸,画面的布白非常丰富,各种各样的小白点,大的白点,清楚明晰的白,若有若无的白,连续不断的白,有断断续续的白,这些“白”围绕着房子在运动。这些白充分展示了山体的“气脉相连”“气韵生动”,体现了生命力非常旺盛的山。该山水画面有三道白形成三个变化的关系,中间的布白处理成零散的白点、方向感的符号,两条外面的白往里围,挤压画面,挤压的力量又通过右边山头的三个小白点往外释放,形成向上推动的力量。可以看出来他借鉴八大山人、龚贤的布白,创造了自己的布白方式。

(二)布白使画面疏密有致

中国画讲究宾主关系。中国画的画面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需有主有宾,画面的构成也要有主有宾。因此,在构图时不能把所要描绘的形象平等对待,更不能喧宾夺主,需要营造出中心,从而达到最充分地表现主体的效果。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否则一幅画就会平淡散乱、主题不明。

中国画的构图法则要求画面中要有疏有密,有聚有散。“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布白是中国画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画面的疏密关系。如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左边与右上角用大面积黑(石头)挤出中间的白(泉水)处理得比较密,黑色的线勾出流水动向,上面附带蝌蚪,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右下方处理得比较空。该作品把老舍的诗句表现得惟妙惟肖。

四、经典作品欣赏

徐渭的《墨葡萄》:水墨葡萄一枝,串串果实水墨淋漓,右上角留一大块白比较清晰,左边文字连成线,右边枝干是比较实的线。右中的茂盛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这是黑的面积;枝干下白的布局比较虚,线条若隐若现,画面风格疏放,不拘于形似。他在布白上非常讲究,留白留得巧妙,右上角是实的白,下面两处白则处理成虚的白。徐渭的《黄甲图》:图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对下方的主角螃蟹做出了“让”的布局。画中顶部荷叶画成横线,中间一大荷叶子形成一个大大的圆,底下螃蟹是个小圆点,细微处我们可以看到螃蟹的爪子每个都处理得不一样,不仅有虚实变化,而且大小有所不同;更为有意思的是大荷叶中间的“白”与螃蟹背上的“白”非常相似,强化画面的符号和元素。

结语

语文教学中布白艺术运用之我见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 布白艺术 巧设布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布白”原是中国书法用语,指作者在书法作品整体布局、局部关联上为达到虚实相映、高度灵动的艺术效果、艺术境界,有意识地造白、留白的艺术活动。无数艺术家在欣赏维纳斯雕像的同时,就会对其断臂产生许多美好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不断同原作者一起去创造、丰富、发展其美的内涵。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因而教学也应象其它艺术形式一样讲究布白艺术,追求那种“虚灵”的“空间感型”的“妙境”。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借鉴布白这一艺术手法,在讲述一段时间后,有意识地停顿,布下空白,留给学生一段回味、消化、吸收的时间,能够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我谈谈语文教学中布白艺术的运用。

1 巧设悬念布白

课堂导语是一节课的开场白,用它来创造课堂气氛,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讲《人是什么》一文时,我这样设计课堂导语:人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发言,教师总结)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或者说人是能用大脑进行思维并能用语言进行交流的高等动物。不过这都是从生物学或社会学的角度回答的,如果从哲学角度问人是什么,应该怎样回答呢?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赵鑫珊的哲学论文《人是什么》。设计此导语是从高中学生认知水平着眼的,从哲学角度回答学生可能从未想过,布白激发了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2 创设情境巧布白

我们知道,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其实是为学生思维的自由驰骋留有一片田地,也就是“空白”。比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先向学生介绍:1991年香港人举行唐诗评选,最喜爱的10首唐诗中孟郊的《游子吟》位居榜首。为什么在香港人的心目中,《游子吟》受到如此的钟爱呢?并顺手把全诗写在黑板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并明确母爱是无私的,那么父爱呢?创设一种情境,并富有激情地讲述自己父亲的抚养子女的艰辛,然后让同学们讲自己父亲的故事,完成填補“父爱”的空白,完成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后,教师又把《背影》中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镜头用多媒体的手段在课堂上播放,学生们看着画面上的父亲那蹒跚艰难地爬上月台的样子,想着自己的父亲持家的艰辛,“父爱”的空白填充得更加完美。

3 相机而静巧布白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开有合的节奏感极强的艺术,时而像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时而似清泉,“汩汩流淌沁心田”;时而又人为地造成暂时的“断流”,“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样就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种急缓错落有致、虚实相映生辉的和谐美感。在讲析《天净沙?· 秋思》一文时,先让他们对由“藤、树、鸦、桥、水、人家,古道、西风、马”九个名词组成的意象思考,学生形成有关的画面,再在老师的点拨下反复咀嚼、体味,从而感受到画面中所蕴涵的情绪,这样再来理解“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二字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萧瑟悲凉的秋景,羁旅他乡的游子彷徨无助之悲 ,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

4 课堂语言上巧布白

教学语言是科学性、规范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既要准确,又要富于艺术感召力,引领学生去理解和领会文章内容,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因此,教学语言可以使用留白艺术,创造出有韵律的节奏,为学生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从而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老师在教学中为创造某种意境,引起学生的联想,结合手势、眼神等体态语,创设“大音希声”的美学境界。在《故乡》一课的教学中,讲解杨二嫂外貌描写时,只是张开两腿,用手叉腰,不出一声。这种不出声的“留白”,远胜于一切语言。在教学中为使学生理解老师难以充分表达的意境,也不妨以空白来代替,便于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来填补“留白”。

5 板书设计巧布白

论中国画构图中布白的艺术 篇5

“布白”也可以称之为空白, 是中国绘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特点。《易经》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庄子曰:“静而与阴从德, 动而与阳同波。”人们最根本的宇宙观, 这一阴一阳的生命节奏就揭示了事物的变化规律。在中国绘画中也借鉴了这一阴一阳、一实一虚的生命节奏来表达, 这也是中国绘画特有的空间境界表现。所以, 空白在构图中与物象是一种虚实的形态关系, 这就是中国绘画中对空白的诠释, 也是在构图中至关重要的意境表达。

“章法”也是对中国画构图的传统称呼, 也就是谢赫六法的第五法中的“经营位置”《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 , 经之营之。”经是度量、筹划 , 营是谋画。谢赫借来比喻画家作画之初的布置构图。但构图中的空白并非是白纸, 而是画家根据画面需要精心安排的笔墨不到之处, 也是画面意境产生必不可少的。与“实像”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组成部分, 古人曾说画留三分空, 生意有只发, “虚实相生, 无中生有”, 在经营位置时要做到胸中有竹, 意在笔先, 需要渲染的时候挥笔潇洒, 浓墨重色, 但是需要有空白处的时候就要惜墨如金, 多方考虑才能达到以无形胜有形, 以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国画构图中的空白布置被赋予了直达人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 也是画家在中国画创作中充分体会到创作乐趣。

中国画崇尚追求“计白当黑、以无计有”的独特的空灵审美。在画面中出了充分表现出现实的内容, 更加注重虚的空白, 比如一首柳宗元的“寒江独钓”这首诗, 画家在表达这首诗中“独”的意境时, 在他们的眼中的“独”就是一叶孤舟, 一蓑笠翁独钓于江水中, 画面大量的空白, 就没有其他的画面了, 这恰恰就凸显出来了“独”字。孤舟是实布, 空出来的虚布就留给观者想象的空间, 用自己的幻想勾画出江水的场景, 使得画面更加丰富。

中国画讲究“气势”。这个“气”就是画面的气势, 也是布白的妙处, 通过画面构图安排形象生动的运用墨色变化把“气势”与节奏韵味表达出来。黄宾虹提起过:“一烛之光, 通体皆灵。”他提到的“通体皆灵”就是我们需要领悟的精髓之处。

二、构图中布白的审美心理与作品赏析

中国画构图中的布白, 可以是实的布局, 也可以虚的布局。烟霞雾霭、如云水浩渺, 都可以被称为是实的布局。通过贯彻的审美心理达成共鸣。借助观者的想象力把空白之处可以变得是实或虚, 依靠的就是观者的心理共鸣产生的形象。曾有位法国批评家说过“一位好的诗人, 他的作品是能够给与读者想象的空间, 激发读者去创作诗的意境, 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造出最好的诗人, 而是要通过自己的作品启发更多的诗人。他的作品不是一眼就看穿, 而是留下了很多的意境, 让自己去探索和研究, 让自己去完成。”

人的特殊行为心理, 在实施审美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状态。形式美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虽然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但是我们依然要看到, 表达的内容不管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但是如果没有了新颖的表达形式, 还是无法达到人们审美产生的愉悦和幻想的美感。也正是因为如此, “经营位置”与“置陈布势”作为中国画形式美的构成方式, 早在唐代张彦远就明确指出为“画之总要”。

京剧《打渔杀家》中萧恩与其女儿的出场, 演员手中只拿着一只桨, 那么这个浆就是属于实的, 模仿着划船的动作这就是实, 划船的其他部分是没有水和船的, 这就是虚的, 因为环境中是空无一物的, 并没有水的羁绊, 更加强调艺术家对动作的理解创造, 要具有艺术化才能够更加真实的吸引到观众的注意力, 调动观众的情绪, 跟着艺术家烘托得气氛而进入氛围中。有了艺术家的真实表演使得观众联想, 并没有实物的虚则变为了实, 船和水就有了意义。每一位艺术家的表演都各不相同, 但是因为有了浆的实所以也依然能够带给观众联想, 体会到船、水、浆的的关系, 从而根据浆的实也就理解了虚。这也就如同中国画的作品是一样的, 都需要来自于生活, 体会到自然物象的“实”作为引导, 使得观众理解“实”的艺术化, 中国画的艺术来源于自然并超脱于自然的艺术特征, 艺术的虚实的处理如同绘画的艺术规律是相同的。

再如京剧中的“趟马”。京剧中“趟马”的动作, 在一个没有马的空间下, 模拟有马的环境, 演员再通过表演技术模拟出马的踢、跳、跑等动作, 并且能够表演出来骑在马上和在马下行走等动态, 首先要求的是演员的生活阅历, 观察细微, 了解马的习性做到心中有马, 才能够在什么也没有的虚拟环境下通过艺术的烘托加上艺术的创造表演出来活灵活现的真实。要想表现的能够让观众达成共鸣, 艺术家必须做到心中有马, 从而能够从动作的实在, 领悟到虚的马, 从而与表现产生共鸣。这样的虚拟的艺术表演需要观众有一定的要求, 有鉴赏的水准能够通过艺术家的虚拟表演达成共鸣, 这也就是和中国画一样的要求, 通过 (下接第261页) 艺术家内心的表达理解艺术的夸张和简洁等表现手法, 与中国绘画的虚拟表现手法的艺术美规律和形式美是一致的。

中国绘画构成的空白, 虚的布置与物象的实时相辅相成的, 在构成中无处不在存在的虚布也是需要衬托实的, 中国画的布白艺术在构成中是无处不在的, 布白的虚与物象的实时相辅相成, 互相影响和生存的。虚衬托空, 空衬托虚, 使得画面更加的丰富。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完了以后还会给人回味无穷的畅想, 带领人们领悟人生的真谛, 净化心灵, 从而进入更大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名作中“空白”的欣赏与分析:孟蜀宫妓图》, 是明代唐寅的作品。此图除了人物之外, 其他的画面全部用空白来处理, 人物的表情、动态都表现的一目了然, 并没有因为空白的留出而影响了画面的整体效果, 人物的头饰、服饰细节都刻画的很细致、丰富, 使得画面更加有艺术的韵味, 因为有了空白的处理, 也使得观者产生了无限的想象力, 会去幻想画面中的人物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 是在树下还是在阶前, 都任由观者去想象了。这就是艺术构图空白的魅力所在。《山水册页》, 清代金农的作品, 画面中的空白处没有一点的布置, 没有一点的墨色, 根据船的整体倾斜和船上的动作, 使得观者看到画面的空白处就很清晰的明白那一望无尽的空白就是湖水, 正因为这个空白的水才使得船只的突出, 人物也随着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 这就是构成里的以虚应实, 以实求虚, 利用空白, 使物象在整体构成中有实变虚, 从而使构图虚实互映, 灵动多变。“实景清而空景现”的空白运用范例。

三、“空白”艺术的发展及其思考

在中国画的构图中布白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是创造画面意境的一种手段, 是很特别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要对布白重视并延续这一传统的艺术。在现代文化发展飞快的时代, 人们进入了快节奏步伐, 往往对传统的技法多少会有所忽视, 国画家的血液中被注入的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理应要顺应传统文化并超越它。

中国画的布白不单单要留出空白这一形式, 恰恰融入了大量的文化深蕴, 物象与空白的完美结合才是能够创造出独具艺术语言的意境。我们应该排除浮躁的心境, 抱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人生, 面对艺术, 使空白艺术得到继承与发扬。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意境创造形式, 也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摘要:自古以来中国绘画中的布白以及传达的意境问题都是一直被讨论和研究的。在如何利用布白艺术来营造画面的意境, 对空白的艺术性、思想性是需要深入的了解和分析的, 掌握了欣赏着对审美的习惯和心理特点才能够清楚为什么空白艺术能够在中国画中营造出意境, 又如何利用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来构成绘画中的布白艺术使中国画更具有积极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意境,营造,布白,艺术

参考文献

[1]黄迪.以太极图为例浅析标志设计中的“计白当黑”[J].艺术与设计, 2010 (11) .

[2]老子全译[J].沙少海, 徐子宏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9.

[3]庄子图文本[M].张京华解题.长沙:岳麓书社, 2008.

[4]文心雕龙[M].徐正英, 罗家湘注译.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 2008.

布白艺术 篇6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敢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在现实的化学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令人担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提问的越来越少。虽然造成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反思这种状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没有真正转变,是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审视当前的化学课堂教学,一般都是老师提问让学生回答,很少有学生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其原因是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把问题都预设好,在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地一个一个发问,而学生只是等待着老师提问,处于“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根本就没有提出问题的时空!虽然个别教师设计了“高超”的问题,采取了巧妙的提问方式,但训练的只是学生的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 ” [1]。

其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只重视如何向学生提出问题,很少“换位”思考,将自己的思维稚化,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教师的教学设计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没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忽视了一切应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和根本目标[2]。在这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的思考,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鉴于此,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多地让问题由学生提出,把提问的机会尽可能地让给学生[3]。即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留有余地”,给学生留些“空白”,以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带着旧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新问题走出教室”。

2化学教学布白艺术的涵义

2.1布白的涵义

布白, 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 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称它为“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或“布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在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电影、曲艺等艺术形式中, 历来都十分讲究布白的艺术,并将它作为艺术家造诣深厚的重要标志[4]。运用布白艺术可以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2.2化学教学布白艺术的涵义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学生并不喜欢那种太实、太露、太繁、太密而不留一点余地的教学[5],这就需要我们对化学教学中的布白艺术作以探讨。

化学教学中的“布白”,顾名思义,白就是空白、余地,是指把布白这种手法用于化学教学中,为了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其个性,教师故意留给学生的空间和余地。因此笔者认为,所谓化学教学布白艺术就是将布白手法运用于化学教学,给学生留有主动学习、思考、创新的空间,并以此引起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展开大胆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求知欲、主动性,进行积极地“再创造”,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

由此可见,化学教学布白艺术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恰当、巧妙地运用化学教学布白艺术能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3运用化学教学布白艺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3.1指导学生预习时布白,引导学生对教材提问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最熟悉的资源。教材的内容是高度浓缩的,学生要想深刻理解,必须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为了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教师课前可向学生提供系列化的预习提纲,以增强预习的针对性。指导学生预习时布白,就是把“提问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预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各种问题,教师从中筛选出质量高、关联度大甚至是有争议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苏教版必修1《食品中的有机物》乙醇新课时,有位学生如此质疑:乙醇的分子式是 C2H6O,可以看作是乙烷C2H6分子中多了一个氧原子,那么这个氧原子可以插到哪个化学键中?得到的只有乙醇一种物质吗?如何用实验证明乙醇中氧的位置是在C-H 键之间而非C-C 键之间?虽然多数学生的质疑略显肤浅、表面,甚至无疑可质,但是持之以恒的习惯的养成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变得敏感了。

3.2导课时布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导课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基石,精心设计这一环节,对于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布白导课,从一堂课的开始便设置悬念,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问题意识,强化其学习动机,可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例如,在“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①有关“魔鬼谷”的图片。在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有一山谷,经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把人畜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②有关“雷雨发庄稼”的Flash。并提出问题:(1)为什么“魔鬼谷”内牧草茂盛,四季常青?(2)雷雨过后,庄稼为什么生长茂盛?当同学们充满好奇、陷于深思时,教师就势布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揭示其中的奥秘。当学完本节内容后,老师让同学们重新思考这些问题,问题便轻易地得到了解决。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使课堂教学前呼后应,趋于完善和完满为一个整体。

3.3学生有疑处布白,诱发学生问题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从现代教育理念来看,疑是学习主体与学习客体间的认知冲突,是一种学习的动力。教师在学生有疑处布白,可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盐类的水解》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中和反应?产物是什么呢?学生一致回答是盐溶液,教师接着问:盐溶液的酸碱性如何?学生回答呈中性,于是教师让学生取出 NaCl、NH4Cl、Na2CO3三种盐并用蒸馏水溶解配成溶液,再用pH 试纸检验,结果使学生感到困惑,纷纷问为什么?此时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回忆水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条件,以此作为出发点进行发问引导:(1)怎样才能使平衡向水的电离方向移动?(2)是否有微粒促进水的电离?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盐电离出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能与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从而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使溶液呈现碱性或酸性。这样,不但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盐类水解的本质,而且还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4课堂时间上布白,让学生“有机会”问

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学生在一节课内,脑力工作节律是起伏变化的,有“兴奋波峰”和“疲劳低谷”的曲线。因此,艺术化的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有动有静、有张有弛,开合有度,富于节奏感。在新授课的开始、阶段性小结和课堂总结时,教师应留出一段时间供学生自由发问,并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调动学生主动性的环节。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解决学生的疑惑,更重要的是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对话,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学习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后,有学生问:自来水都是用氯气消毒的吗?老师没有立刻告知答案,而是说“这个问题很好,大家课下查查看是否还有其他的消毒方法?如果有,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后一节课上的情况是:同学们各抒己见,热烈讨论,最后归纳出4种主要方法:①液氯法;②二氧化氯法;③高铁酸钾法;④臭氧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了评价。这样做既重结果,更重过程,使学生真正主动获取知识,并获取情感体验。这正是目前新课改大力提倡的自主学习方式。

3.5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时布白,引发学生问题意识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 “从前,我们总觉得课堂就是我们的世界,其实,世界也是我们的课堂。”化学新课程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在与生产、生活有联系处布白,把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形成。例如:在学习“空气污染”时,教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笼罩城市上空的烟雾;工厂烟囱中排放的大量废气;节日燃放的烟花爆竹等。观察之后,老师让同学们思考: 你认为上述现象对空气质量产生什么污染?要从根本上防止空气污染,你认为需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哪些问题?经过认真地分析、讨论后, 同学们个个踊跃发言,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

3.6结课时布白,深化学生问题意识

结课是一堂具有艺术魅力的好课的“终曲”,课堂教学的结尾也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好的结课能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上的享受。好的一堂课不应该是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应是一个让人无限遐想的省略号。如果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运用“空白”作为结尾,就能使整堂课显得余味无穷。

如在讲完原电池以后,老师提出“能否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呢?”这时学生陷入思考的凝滞状态,突然老师迈个关子来一句“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使学生有余犹未尽之感。同时要求学生课后去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思考、讨论这个问题。这样根据本节课与下一课知识的“交接点”,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为第二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摘要:化学教学布白艺术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恰当、巧妙地运用化学教学布白艺术能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化学课堂教学实际,就如何运用化学教学布白艺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布白艺术,问题意识,策略

参考文献

[1]潘小青.敢“问”,路在前方——浅述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0(20):270.

[2]王国银.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64.

[3]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9:134-135.

[4]李俊峰.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布白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139.

布白艺术 篇7

案例一 [时间:3月23日上午第二节; 执教人:教师A;课的性质:示范课]

师:你们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多少?

生: (齐答) :180°。

师:对, 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 (同时板书)

那我们以前是怎样验证的?

生: (七嘴八舌) 量、折叠、拼……

师:好, 你们桌子上都有一个三角形纸板, 动手试试看!

生:动手示范!

师: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 都存在误差,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推理的方法证明一个命题是否成立, 下面我们一起证明这个命题。同时多媒体出示证明命题的三个步骤, 先让学生上台板演了画图、写出已知、求证, 然后师生一起予以完善。接着进入证明阶段, 证明之前教师给予以下提示:

师:与180°有关的角有

(1) 平角的度数是180°。

(2) 两平行线间的同旁内角之和是180°。

紧接着动画演示延长BC, 然后把∠A与∠C拼在一起。先提问学生∠DCE与∠B的大小关系, 又问学生AB与DC的位置关系, 观察图中AB与CD的关系, 启发我们要添什么样的线, 作为解决问题的桥梁。

生:过点A做BC的平行线。

师:对, 请你讲讲你的思路。 (同时教师板书学生口述完成证明过程)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们沉默了一会儿后, 有一位学生举手, 该学生讲述了利用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师赞许并表扬该生)

案例二 [时间:3月23日上午第三节;执教人:教师L;课的性质:展示课]

师:对于三角形, 你们有哪些认识?

生: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两边差小于第三边。

生: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师:你是怎么得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生:拼。

生:折。

教师动手演示拼的过程:撕下角B放在与顶点A重合并放在角A的左边, 接着撕下角C并放在以A为顶点的角A的右边。同时指出这种拼法存在系统误差, 我们必须用推理的方法说明它的正确性。接着出示证明文字命题的三个步骤, 师生一起画好了图形, 写好了已知求证以后进入了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

师:我们应该如何证明呢?

生:在点A处画一条直线平行边BC。然后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容易得到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然后学生口述, 老师板书, 同时说明每一步必须填上理论依据, 说明了书写的规范)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在C处画平行线。

(教师过点C画了AB的平行射线)

全体学生沉默了一会儿, 一位学生站起来发言。

生:因为A B//CD , 所以∠A= ∠ACD, ∠B+ ∠BCD=180°, 所以∠A+ ∠B+∠ACB=180°。

师:哦, 你是利用了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得到的。很好!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种方法, 就是延长BC , 然后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而后利用平角等于180°, 最后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生 (平时爱思考的一位学生) :我是把三个角绑在边BC上, 然后利用平角来证明。

师:怎么移动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呀?

生:在BC上取点做三边的平行线呀。

(教师露出惊喜的神态, 并表扬了这位同学。同时指出实际上过任何一个点做三边的平行线都可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并让学生回去试一试)

反思一

从引入来看我认为这两位老师都很接近, 但是引导学生证明的方法有异:第一位老师担心学生想不出来, 所以一开始就给学生提示与180°有关的有哪些情况, 紧接着动画演示延长BC, 然后把∠A与∠C拼在一起。先提问学生∠DCE与∠B的大小关系, 又问学生AB与DC的位置关系, 最后才问学生应该如何证明, 老师希望从刚才的一系列提示中, 学生能够明白要证明该命题, 只需要过C作AB的平行线即可。可学生回答过A作BC的平行线。从学生的回答来看, 刚才老师的提示是失败的。学生的这种辅助线的添法是否是从书上看来的, 还不得而知。虽然后来也有一位学生发言利用了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证明了该命题。根据老师的提问同学们几乎可以马上能证明该命题呀, 怎么我们的学生没想到过C作AB的平行线呢?实际上老师应该明白有那么多的听课老师在, 学生也很紧张, 他们也在努力思考, 尽量弄懂老师所讲的话, 然后尽可能回答正确老师的问题, 至于老师为什么问这些问题他们没时间和空间去思考, 他们没有自己的思路, 他们一直在应付老师的问题, 以至于后来老师觉得尴尬, 我提示了那么多, 几乎都可以把整个题目的解题思路告诉你们了呀, 你们怎么不明白呢?还有老师的提示太牵强, 功利性太明确, 没有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所以学生的思维还是没有被启发, 学生的思维反而被限制。仅仅是老师的想法而已, 新课程里面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还是没有体现出来, 这位老师对于新课程采用的还是老教法。

反思二

第二位老师在师生一起证明该命题时, 采用了体态布白的教学策略, 体态布白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利用手势、姿态和表情的肢体语言, 给学生以启发、思考。第二位老师引导学生证明该命题时, 没给学生任何语言性的提示, 只是在复习如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时候, 学生说采用拼的方式, 她就动手演示了拼的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在课堂拼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在思考, 根据老师的演示, 学生联想到了要证明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只需要使∠C=∠EAC, 或者使∠B=∠DAB, 那么添平行线就可以达到目的。从而顺利完成辅助线的添加, 该老师利用了体态布白辅助教学, 可以说收到良好的效果, 真正让人感觉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

反思三

该老师有很好的课堂应变能力, 当第一种方法完成以后, 该老师问同学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时, 一位学生说过C作平行线, 如果老师也顺着该学生的思路, 那么只是前面方法的一种重复, 这老师很聪明, 过C作了一条平行的射线, 采用了问题布白的方法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 让学生进入探究、解决问题的状态,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添一条平行直线, 他们会的, 可是现在老师画出的是平行的射线, 这样留白于问题情境, 在情境出现后, 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能激起学生无穷的遐想。留白于问题探究, 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在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里, 学生就会划亮闪闪的智慧光。果然过了一会儿, 就有蛮多的学生露出了笑容, 举手发言利用同旁内角互补证明了该定理, 其他同学也露出了肯定的笑容, 也有同学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正因为有了前面这两个布白, 所以才有那位爱思考的同学的精彩发言。

反思四

这位老师对教材的把握非常到位,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证明的必要性, 所以这节课堂的主要任务是证明过程书写规范。一定要使学生掌握, 因为这位老师明白这节课的重点, 所以在给出第一种证明方法时, 学生口述, 教师板书, 同时指出应该注意的方面, 然后当学生说出另一种方法的时候, 要求学生进行书写, 这样对有效地落实本节课的书写规范走好了第一步。

总体反思

布白艺术 篇8

所谓“空白”艺术, 一般用于书法、绘画、戏剧、建筑等, 使艺术作品呈现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给人以美的享受。文学作品也不例外, 笔力不凡的作家, 都擅长经营这种“空白”。教师在教学当中, 应当找到最佳的“切入点”,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通过“有限”的文字去理解“无限”的意境, 挖掘、填补空白, 引导学生思索、联想、理解、感悟, 于无字处营造美妙的意境, 创造性地构建文本的意义。以下,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布白艺术略作阐述。

一、欲擒故纵设空白——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文中“不确定性”和“空白”存在的地方越多, 学生就越有可能参与作品意义的具体化, 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但是, 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 而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 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 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如在学习《论语〈八则〉》时, 教师只讲解第一则, 其余部分则有意留给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和总结。让学生当一回“老师”, 教师则充当他们的小助手, 给学生提供一个模式:范读——领读——处理关键词——疏通文义——质疑、揣摩——齐读。学生通过借鉴教师讲解第一则时的方法, 再结合教师提供的模式自学后面的七则。这种教学方法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 使整堂课学生都能学得津津有味, 形成一个生生交流, 师生互动的可喜局面。

二、创设意境留空白——此时无声胜有声

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创设意境, 留出“空白”, 在某处造成暂时的“断流”,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这样就会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张弛急缓、虚实相映的和谐美感, 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如在讲授《斑羚飞渡》一文时, 在以老斑羚的死亡作为桥墩的“生命桥”出现之前, 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如果上天再给几分钟给这些斑羚, 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倾诉?同时悲伤的音乐缓缓响起, 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课文的意境中, 他们仿佛看到了羚羊的生离死别, 仿佛看到了那依依话别的场面。课文教学到后面, 我借助多媒体播放FLASH画面, 让学生直观感受山涧上空划出的一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时, 学生们眼中闪动着点点泪花, 正是因为刚才留的“空白”做下的感情铺垫, 让学生体会到了“生命桥”那份荡气回肠的感动, 此时, 一切尽在不言中, 教师如果再做过多的分析, 反而会破坏课堂氛围。

一首诗, 一篇演说, 一个充满真情, 催人泪下的故事, 当朗读和观看结束后, 教师不要急着讲解。须知, 绕梁的余音正是把学生带入诗书境界的最好媒介, 此刻, 一切的话语都是多余的, 多说只会削弱文章的意境。对于美与鉴赏而言, 合理地浪费两三分钟时间, 是物有所值的。

三、巧用结尾布空白——言有尽而意无穷

文学作品中, 许多大文学家都是不写结局的, 有的文章在结尾处戛然而止, 这就是一种“留白”。作家在创作作品时, 就是通过结局的布白, 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教学过程中, 我们教师就应该很好的利用结尾的“空白”, 让学生思考, 从而深入文本, 更好地理解课文。

如鲁迅作品中《孔乙己》结尾是这样写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结合这一结尾, 向学生提出问题:“大约”和“的确”两个词是否矛盾?孔乙己的结局到底如何, 他死了没有?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 填补这一“空白”。学生们十分活跃, 在想象的空间中自由驰骋, 各抒己见:有的说孔乙己在寒冬中孤独地死去;有的说孔乙己喝了酒出去后, 遇到了丁举人家的打手, 又再次被打, 没回到家就死了;还有的说他死性不改, 拖着残脚, 再去偷, 最后被人活活打死了……通过这样的一个问题, 学生想象的翅膀张开了, 达到了意犹未尽的效果。

实践证明, 语文教学中巧用“空白”艺术能突破时空, 于无字处酿佳境, 可以在有限中求得无限, 可以调节教学节奏, 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使学习更富有成效。常言道:“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那就让我们语文教师通过“空白”艺术, 营造一片海阔天空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篇9

[关键词]:布白,空白;情感不確定,难以言说;可以言说,故意布白;教学资源,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艺术再创造的能力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布白。即作者故意闪烁其词所布置的艺术空白,它有意剔除质实、确指的东西,保留清灵、虚设的空间,以便让读者去想象、思考、品味、琢磨,从而创设一个寓意深远的艺术境界。清?袁牧《随园诗话》引严冬友的话说:“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譬如一室之内,人之所游焉息焉者,皆空处也。……钟不空则哑矣,耳不空则聋矣。”清?李渔也说:“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于无穷。”唐?司空图《诗品》中同样指出:“虚实相生,寓实于虚”“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作品中有意留下一片耐人寻味的空白,以虚代实,可以使作品产生无尽的艺术魅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这样的实例,如在《荷花淀》一文中,孙犁写到水生女人听到水生报名参军时的心理状态,就设置了一个“空白”。“……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女人听到丈夫要到部队上去,内心感情很复杂,但这种复杂的感情,作者都没有直接点明,而是用“划破手指”这么个不经意的细节轻轻点出,从而留下了艺术的空白。她的一句“你总是很积极的。”更是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直回味着她的酸甜苦辣的复杂感情,想象着她对丈夫似嗔似怨的神情体态:是羞涩的称赞?是轻微的埋怨?还是内心酸酸的羡慕?我们不得而知,更不能去做定量分析。这里也许有对丈夫的埋怨,有对家庭重担的忧虑,有对亲人远别的依依惜别之情,有对丈夫带头参军的自豪之情……。这种艺术空白,可以使作品在有限的篇幅中表现出无限的内容。使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在读者合作下得到较完善的表现,使文章具有意蕴之美。

这种美感是来源于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的不确定性。情感是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之一,人的情感内容是最不确定的,最难于捉摸的。这种情感的不确定性就造成了作品艺术的一种空白,我们在教学中尽量不要对其作定量分析和逻辑规范,而要让学生在这空白中去品味,思考作品的空白美;否则,也许就费力不讨好,甚至将这种美感给糟蹋了。例如我们在《红楼梦》第九十八回可看到:“刚擦着,猛听得黛玉直声叫到‘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探舂李纨叫人乱着拢头穿衣,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你好……”是黛玉临终时留下的“半截话”,其字面意义谁也说不清。曾经有些人试图将后半截补好,结果是费力不讨好。其实,这就是空白艺术带给我们的美感,他可以引发我们无穷的思索和想象,通过思索和想象而领略到黛玉临终时的那种“欲说还休”的情景,体会到她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感。同样我们在教学中也不必刻意去选择某一个或几个答案来判定,而是要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空白作审美式的鉴赏,用心灵去把握,去体会,去创造,从而到达教学的最佳效果。

上面说的是作品中人物情感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空白,下面说说另一种情况。

难以言说的可以借“布白”来表现,这是文章家常用的手法。孙犁借动作细节设置空白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唐代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静物场布置空白表现乐者之美,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但有时可以言说的思想情感作者却不说。如《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也有这样的一段话:

“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否?我们的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三十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鲁迅在极度怀念时,突然传来他们遇害的消息,心中之情可谓复杂,作者却只写了四个字“原来如此”,留下一个艺术空白,让读者去想象、去理解:原来国民党反动派干了这么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原来我的怀念,我的操心,我的担忧都是多余;原来反动派如此卑劣凶残对待无辜青年。柔石这样的好青年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四个字中浓缩了作者强烈的震惊、无比的愤怒、无尽的哀思。情感虽复杂,但还是可以言传,然而作者却设置了空白,不仅表达了强烈的感情,而且也启发读者深入分析、思考,在想象、推理中对文章的情感和主旨进行较准确的理解、把握。

布白之所以能收到如此的奇效,是因为它符合艺术欣赏的规律,符合人的心理。艺术欣赏的过程是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不仅要和创作者交流,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且要融入自己的知识和阅历,进行艺术的再加工,作品的空白也就为读者的想象创造提供了空间。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审美者有“趋完形”的心理定势,不完全的形呈现在眼前会引起人们一种追求完美的审美冲动。作品的空白自然会激发人们想象和联想,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作品的空白是作者的精心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读空白,引导他们揣摩“象外之象”“韵外之旨”“弦外之音”。当然填补空白绝不是非此即波,也不要认为只要学生填补出来,就算读懂了文章,恰恰相反,艺术空白提醒人们那里有丰富的意义,有掘不尽的宝藏,“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不同的读者可以得到不同的见解,恒读恒新。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对作品的空白进行简单的概括归纳、倒反而束缚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破坏了学生的审美思维,降低了作品的艺术效果。教师在处理作品中空白时,倒不如也“空白”一下,采用模糊的教学方法,从整体深层上激活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自由发挥,读出自己的一得之见,只求思维的过程,不求精确的结论。

文学作品中布白处的教学 篇10

布白, 是艺术作品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的留出空白。如绘画中讲究“空白是画”。清代戴熙云:“画在有笔墨处, 画之妙在无笔墨处”, “肆力在实处, 而索趣在虚处”。“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等都是书画艺术中有名的布白之作。中国有诗画同源的传统, “留白”技法从形式上预留空白逐渐发展到思想感情表达上预留空白, 水墨之间的空白就开始在文字间显示出趣味横生、璀璨多彩的独特艺术魅力。“恰是未曾着墨处, 烟波浩渺满目前”。文学创作中, 也留有适当的空白, 让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 对文学形象和意境进行再创造。

文学大师们都一致肯定作品中“留白”艺术的重要审美价值与普遍存在性。司空图《诗品》中的“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作诗不宜逼真, 如朝行远望, 青山佳色, 隐然可爱, 其烟雾变幻, 难于名状;及登非复奇观, 唯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 妙在含糊, 方见作手。”袁枚《随园诗话》“凡诗文妙处, 全在于空”。清人叶燮在《原诗》中也说:“诗之至处, 妙在含蓄无垠, 思致微邈, 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 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强调的都是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无言之美”。接受美学原理认为:“作品的美学价值是在作者创造过程中和读者的接受过程中共同创造的, 这创造的基础便是作品的空白。”布白的意义在于求其空灵, 虚中求实, 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在教学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扣住其中的布白处组织教学内容, 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启迪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文本语言的模糊性与留白的审美潜因

文学创作中运用模糊语言是作者为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常用的留白艺术。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人:“增一分则太长, 减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美人形象动人, 但如果硬要说出个身高、体重、相貌来, 很难说清。读者恰好可以据此想象出心目中的美女形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荷香“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渺茫”是多少分贝的声音, 不可量化, 反倒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作者将模糊语言通过通感的修辞手法, 描绘出既模糊又明晰的形象。

教学中碰到此类文本, 与其枯燥无味地诠释与精雕细刻地讲解, 把一篇完整和谐的作品肢解得七零八碎, 消解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倒不如抓住布白处让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 对文学形象和意境进行再创造。从而感受“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模糊性的语言使得诗歌语言含蓄蕴藉, 给读者带来雾里看花、帘中窥美的模糊美。正是这种模糊, 构成了作品言简意丰、回味无穷的审美潜因。

诗歌语言的模糊性更多的体现在大量使用富有弹性和张力的“模糊词语”, 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这样的实例, 如:

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人似黄花瘦, 黄花有多瘦?没有量化。《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佳句使用具有很大弹性的“肥”与“瘦”分别形容绿叶与红花, 但是, 绿有多肥, 红有多瘦, 句子没有量化 (也无法量化) , 教师在讲课时也无法用很具体的语言说明白。韩愈有“升堂坐阶新雨足, 芭蕉叶大桅子肥”。 (韩愈《山石》)

秦观《赠女冠畅师》瞳人剪水腰如束, 一幅乌沙裹寒玉。飘然若有姑射姿, 回看粉黛皆尘俗。

作者运用剪水、如束、寒玉模糊词语描绘她眼波清澈, 身段窈窕, 容貌清俊。至于多清澈、多窈窕、多清俊?教师在讲课时也无法用很明确的语言说清楚。但诗到这里, 她的美貌、她的仙气, 栩栩如生, 作者无须再赞以他词了。学生据此想象一位心目中的美女吧。

二.文本中的省略语与情节休止留白

运用言语的休止即省略语也是常用的留白艺术。有些文章的情节, 说到关键处就戛然而止, 情节的休止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抓住这布白留空之处, 以情节想象法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填补文本的空白, 更好地感受无话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红楼梦》作者只赋予黛玉“宝玉, 宝玉, 你好……”这样一句极其省略的绝命词。虽然使人们很难清楚地阐释“你好……”的情愫和内涵, 而恰恰正是这模糊的“你好……”, 才展示出了黛玉临终时最复杂最丰富的心理与情感。这绝命词, 字字血, 声声泪, 把万千复杂的情感融化其中, 才赋予了她最迷人的悲剧性格的特征, 才深深牵动了读者的心灵。

鲁迅名作《祝福》中, 鲁四老爷的“可恶———然而———”四字几乎是他出场的全部台词, 却有着特殊的魅力。这个简短的省略语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深意?他为什么欲说还休?卫道士的嘴脸?他的没落, 底气不足? 还是表现他的麻木不仁, 或者对此不屑一顾?教师在教学时, 不妨抓住此处布白, 让学生展开讨论和想象, 补充出省略的语句。

《最后的常春藤叶》对最感人的贝尔曼画叶子的情节没有描写。结尾处琼姗得知贝尔曼为救她而死时的心 理、情景也未交代。教学中在此布白留空之处让学生发挥想象补写情节片段, 成了最精彩的教学环节。摘录部分如下:

北风呼啸, 吹的昏天暗地。雨水如瓢泼。老画家踉踉跄跄地冒着风雨, 架好梯子。他自言自语道, 我今天一定要画出一幅杰作。上帝保佑, 但愿它能拯救一条生命。

老人出门后感到一阵凄冷, 他退回屋里, 喝了两盅酒。蹒跚地拿着画笔和颜料, 爬上高处, 颤抖地调着绿色等颜色, 在墙上一笔一笔地画着常春藤叶。风吹着他的头发, 挡住了眼睛, 他捋一捋;雨淋着他的脸, 遮住了视线, 他擦一擦。

一次又一次, 再一次。老贝尔曼始终保持一个姿势, 他全身的衣服早就可以拧出水来了。一幅、两幅、三幅……老贝尔曼已不知画了多少幅了。天空渐白, 老贝尔曼咳嗽声不断, 可是雨点的依旧。老贝尔曼祈祷不要下雨, 然后用一只手在额头与胸口间比划。

又如《最后的常春藤叶》故事情节于苏艾告诉琼姗真相处戛然而止。 琼姗知道真相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作者留下了空白, 教师可引导学生补写情节。欧亨利的小说情节多是戛然而止, 这恰好给我们的教学留下了可发挥的地方。

三.慢慢走, 欣赏啊

“赶趟儿似的”语文课堂大行其道, 师生忙的不亦乐乎, 但能跟上如此快节奏的学生又有几人呢?艺术创作中“布白”的艺术启示我们课堂上, 应留给学生阅读体验的空间, 不妨在文本的布白处“慢慢走, 欣赏啊”。

《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 茫茫》“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说是无语, 其实是有千言万语的。你能否试着代他说几句, 展开想象试着写写, 和大家分享。

《阿房宫赋》第二段有宫女心理的留白。让学生想象“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嫚立远视, 而望幸焉”的宫女从期待到失望的心理, 描绘她们情态的变化, 可以弥补古诗文教学的枯燥乏味。

《盼望》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他最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这首诗描述了海员在“起锚”“抛锚”时的喜悦心情和两种盼望。至于海员为什么“盼望出发”又为什么“盼望到达”, 诗人没有说, 留给学生去思考。综

参考文献

[1] .杨福生《模糊学与模糊美学的现状与未来》[J]《.学术界》2000, (4) 。

[2] .顾建德《话说朦胧美》, 内江教育学院《美育报》1990年第二期

[3]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必修四江苏教育出版社

[4] .袁枚《随园诗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上一篇: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下一篇: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