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电压综合治理

2024-12-10

低电压综合治理(精选12篇)

低电压综合治理 篇1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试点县之一, 江苏省涟水县供电公司进一步强化低电压治理工作。2011年发生低电压投诉 (报修) 确认属实的共有100起, 涉及92个台区, 占全县4 259台公用变压器总数的2%, 比上年同期的339起投诉下降73%, 低电压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回顾前期治理低电压过程, 主要通过“三控制”实现了低电压的管控, 从而达到预期治理目的。

1 了解现状, 制定预案, 超前控制

1.1 调查统计

为减少用户投诉, 变被动为主动, 该公司将用户是否确有电压偏低现象作为治理的唯一标准。以配电台区为单位, 开展细致周密的调查分析, 梳理可能产生低电压的台区及其原因。

各运行单位重点做好末端用户的走访工作, 了解用户用电情况, 询问用户上年度夏季时的空调器、日光灯、电风扇等使用情况, 并结合上年迎峰度夏负荷实测数据, 分析台区负荷增长, 列出可能发生低电压的台区, 按可能性程度依次排序, 排在最前面被认为最有可能发生低电压, 已列入2011年一、二季度改造工程项目的台区没有统计, 并加强对往年已咨询台区的统计工作。

调查统计可能有657个台区会发生低电压, 其中有288个台区上年有用户咨询过电压质量问题。

1.2 确定原则

为减少投资, 针对可能低电压台区, 该公司拟出处理原则, 管理手段作为第一要素, 在管理手段没有效果情况下落实改造工程项目。设计单位提前做好可能产生低电压台区的改造设计工作。

管理手段主要从变压器调挡、调荷及防超容用电着手, 并落实实施步骤及工作要求;变压器容量不够, 运行单位内部进行容量上的调整;低压线路可以就近切换的进行提前切换;能进行变压器移位解决邻近台区的末稍供电问题的, 就不考虑新增变压器;制定对策时, 将邻近几个台区一起分析, 综合采取措施;在新增布点时优先选用旧变压器, 一台新配电变压器要能提升两个台区的供电能力。

2 做好监控, 掌握变化, 控制过程

2.1 强化管理责任

随着夏季负荷高峰的来临, 该公司强化台区的管理责任, 针对已怀疑可能会产生低电压的台区, 实施全面监控, 并采取相应措施。

(1) 凡气温高于30℃, 责任人均要对可能低电压台区进行负荷及电压实测工作, 记录下台区首端各相负荷、电压及分支线末端电压。此项工作间断, 责任人留下必要的记录, 如测量时间、测量人、地点及有关负荷、电压数据等。

(2) 测得三相负荷不平衡, 及时进行调荷工作, 保证三相负荷均衡。

(3) 发现末端电压低于200 V, 立即开展变压器分接开关调整工作。

(4) 变压器调荷、调挡工作开展的同时, 梳理台区负荷性质, 调查有无超容用电现象, 对超容用电的用户开展说服工作, 要求其错峰用电, 不听劝告, 报稽查班处理。

(5) 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如测得变压器负荷超过80%或末端电压低于196 V, 立即填写立项申请表, 公司根据前期准备好的设计方案实施改造。

2.2 严把处理流程

为保证7天内解决低电压投诉, 该公司制定详细的低电压处理工作流程, 提出工作事项、工作要求和注意点。

客户中心接用户低电压咨询、投诉, 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运行班组派人到现场核实情况;运行单位初拟回复单报至上级;主管部门答复客户中心。前四个步骤要求在2天内完成。

在确认低电压投诉属实, 管理手段没有效果情况下, 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项目跟踪、用户回访在后5天内完成。

2.3 加强考核工作

为减少管理手段运用不到位带来的投诉及避免工程实施缓慢而影响用户用电, 该公司制定低电压工作考核办法, 对事前控制及处理过程进行逐项考核。

考核内容主要涉及对可能低电压台区监控不到位, 管理手段运用不充分, 提交工程立项申请表不及时, 弄虚作假行为及工程实施不及时等, 同时对没有发生95598系统投诉低电压或虽有投诉但经核查情况不属实的运行单位进行奖励, 以进一步调动人员参与治理低电压的积极性。

3 沟通及时, 控制反弹, 服务百姓

3.1 及时沟通

接到用户投诉, 台区责任人现场复核, 了解用户实际用电情况, 分析原因, 做好现场解释工作, 对于用户自身原因引起的低电压做好整改指导和协调工作。

因天气或不可抗力等因素, 影响工程进度, 及时联系用户说明原因, 避免用户可能产生的烦躁情绪, 减少重复投诉。

3.2 回访到位

每个低电压投诉解决后, 该公司安排人员进行回访, 调查解决的实际效果, 并要求责任人再去现场复核, 避免措施不到位而引起新的低电压。

百姓满意是对供电公司工作最大的肯定。通过回访, 该公司不仅及时了解低电压治理效果, 也进一步分析农村用电趋势、负荷特点, 为将来农网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公司上下坚持不懈努力, 全县31个供电所有6个供电所2011年迎峰度夏中没有发生一起低电压投诉、报修事件, 投诉经核实确认不属实的有9个供电所 (共21次投诉) 。

低电压综合治理 篇2

依据国家、省市公司关于低电压治理的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分公司低电压实际情况,特制定XXX供电分公司低电压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1.2015年年底,解决分公司285个台区的低电压问题。本内,解决83个台区的低电压问题,使用户负荷高峰时段最低电压均能达到190伏以上。

二、职责划分和工作要求

XXX供电分公司成立了以主管生产副经理任组长,发建部主任、安全运检部主任任副组长,生产专工、各生产班组长以及各供电所所长任成员的农村“低电压”治理工作小组。

(一)发建部主要职责和工作要求

1.开展县域内负荷预测及电网规划组织编制工作。根据各县市供电公司电源分布、电网状况、用户分布,负荷特性等情况,对县市供电公司低电压治理工作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跟踪指导。

2.加强电网规划,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从电网规划设计入手,树立大规划的概念,统筹考虑高低压电网发展,准确预测负荷发展趋势和用电性质,合理进行电网布局。农村电网发展规划要顺应城乡发展的新形势,克服传统思维仅考虑简单照明负荷的束缚,采取系统思维的模式,结合农电特点,统筹做好农网升级改造中电源、网架、无功、电压等中长期规划。制订出上下贯穿、高低压电网兼顾、城乡发展统筹的整体规划,重点解决好农网存在的电网薄弱、供电可靠性不高、电压质量保证能力不强等问题。优先考虑农网一、二期未改造的线路,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

(二)安全运检部主要职责和工作要求

1.将XXX地区低电压项目汇总上报分公司发建部,做为工程项目储备。严格按照农网工程管理程序,严把工程质量关、进度关和验收关,建精品工程、优良工程。加强对分公司工程进度和资金完成的统计与监督,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做到“低电压”治理工作“抓严、管好、落实到位”。

2.健全“低电压”监测网络。

一是健全农村电网电压质量监测网络和管理平台,建立健全低电压监测网络,科学合理的选择电压监测点,逐步增加电压监测点数量。二是加强电压监测仪日常维护和检查,发现运行异常的监测仪及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维修或更换。三是不定期开展“低电压”情况普查和抽查工作。

3.建立健全“低电压”用户档案,做到“五清楚”。

对存在“低电压”区域,做到“五个清楚”,既清楚地段、清楚时段、清楚数据、清楚手段、清楚内容。以10千伏线路为单元、以配电台区为单位,逐条低压线路、逐个用电客户进行详细摸排,建立低电压用户档案,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治措施,对于简单的调相或者换几档线就能解决的,明确任务完成责任人。需要台区改造或者高压延伸才能解决的低电压需要列入项目明细表上报分公司。4.加强供电所的管理。

各供电所按着10千伏及以下工程项目可研明细表的格式及时准确上报各自所辖低电压用户明细。

5.高度重视95598投诉系统,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一直以来都是电力企业的奋斗目标。在低电压专项治理过程中,省市公司高度发生95598投诉事件,拟定对投诉频繁地区的低电压问题要优先解决。生产部门应掌握各乡镇“低电压”投诉情况,以此做为低电压治理项目储备。

6.加大对农网配电设备的巡检力度,开展配变负荷测量和电压测量;加强低压用户报装接电管理,合理确定装接容量。

三、低电压确定途径及资金来源

确定用户低电压状况主要有两种途径:1.生产班组和供电所人员在平时和用电高峰时段对所辖台区进行负荷测量、电压测量,对确实电压低的台区,将实际情况填写工程台区项目明细表,上报发建部作为低电压项目储备。2.通过用户自身反映或“95598”电力服务热线投诉途径。当客服中心接到用户反映和“95598”投诉低电压后,将情况上报运检部,运检部安排生产班组和供电所人员到现场对低电压进行确认,根据低电压的户数和轻重缓急确定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1.通过大修工程、技改工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解决资金来源。优点:改造低电压规模大。缺点:改造时间不及时,基本都是提前1年以上上报项目计划,到项目批复、资金下达、最后工程竣工最快也要2年时间。2.通过低维费做为资金来源。优点:改造周期短,当年就能解决问题。缺点:改造规模小,不能解决大面积低电压状况。

四、分公司低电压状况

近年来由于XXX县各乡镇特色农业和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大力扶持保障农民利益,大型畜牧养殖场等农牧业发展也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地区农牧业用电负荷增长比较快。导致变压器满负荷甚至过负荷运行,造成部分线路末端电压质量低。

2013年宽供局有配变台数2354台,有285个台区供电半径大,导线截面小,变压器过载运行,现造成线路末端5392户电压低,经常投诉,这些台区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大,供电半径为1.5公里以上,导线截面小,低压主干线主要为JKLYJ-1-35绝缘线,两线主要为JKLYJ-1-25和JKLYJ-1-16绝缘线,两线为台区主要架线方式,低压四线占比例非常小,个别线路末端电压仅为160V。还存在少数单相变压器。这些台区需要进行改造或采取高压延伸缩短供电半径解决用户电压低问题。

五、解决低电压的具体方法

1.2011年XXX县结余资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解决毛甸子、杨木川、石湖沟、大川头、牛毛坞、青山沟46处台区低电压问题,工程总投资841.35万元。新立及更换水泥杆601根,新架及更换高低压导线亘长42.021千米,新建及改造变压器台46个,接地改造46处,工程预计2014年底完工。

2.2014年XXX县农网升级改造工程:解决灌水镇、长甸、永甸、青椅山、东营分37处台区低电压问题,总投资906.01万元,新立及更换水泥杆777根,更换高压导线亘长48.101千米,新建变压器台37个,工程预计2014年底完工。

3.储备项目:XXX县步达远区域高压延伸及低压台区改造工程,XXX县红石所高压延伸及低压台区改造工程,XXX县硼海区域高压延伸及低压台区改造工程,XXX县太平哨区域高压延伸及低压台区改造工程,XXX县振江镇区域高压延伸及低压台区改造工程,XXX县太平干主1#—187#及分歧高压线路改造工程。工程概况:新立及更换水泥杆3043根,新架及更换高低压导线亘长194.61千米,新建及改造变压器台85个。

以上共计168处低压台区,现已完成现场设计,除此之外还有117处低压台区将根据实际情况抓紧安排设计。总计285处低电压项目都将列入今后低电压改造计划,逐年进行改造。

六、流程图

七、检查与考核 低电压专项治理工作纳入XXX供电分公司同业对标管理办法进行考核管理。

低电压综合治理 篇3

关键词:农村配网;“低电压”;综合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091-02

电力资源在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改善,大量的电气被广泛应用,增加了农村的用电量,农村低电压的问题也需要亟待解决,要了解目前农村地区“低电压”的现状,加强农村配网低电压的治理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 ,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促进农村电网的有序平稳运行。

1 低电压的概况

1.1 低电压的内涵

低电压就是指用户计量装置处的电压值低于国家规定的电压下限的标准值,这主要是指两种情况:20 kV 及以下三相供电用户的计量装置处电压值小于标准电压7%,220 V 的单相供电用户的计量装置电压值小于标准电压10%,同时还要重点关注持续时间超过1 h的低电压用户。低电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长期性的低电压,长期性的低电压是指用户全天低电压的时间持续的时间为三个月,或者是在每个用电日的高峰期低电压持续的时间为六个月以上;二是季节性的低电压,季节性的低电压是指春、夏、秋、冬或者逢年过节时产生的周期性的低电压的现象。

1.2 加强农村配电网电压稳定性的意义

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三农政策”也逐渐渗透到农村,新农村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力资源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同样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根据有关的调查,可以发现,我国农村的用电量逐渐增多,在高峰期时段经常发生低电压的现象,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由于长期低电压,引发了众多的安全事故,所以必须对农村低电压的现象进行全面性、科学性的分析,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治理方法,以保证农村配网低按压的稳定性, 减少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农村的供电质量。

2 农村低电压产生的原因

2.1 在配网管理过程中缺乏高效性和科学性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用电量逐渐增多,电力负荷逐渐增大,因此农村电网的增长速度跟不上用电量的增长速度,所以农村电网日益满足不了用电负荷增长的需要,由于原本的线路只能适应原来的供电负荷,因此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加,将会给线路带来巨大的负担。同时,农村电网使用的年限较长,导线的半径偏小,电能传输的效率较低,往往不能满足供电的需要,这就进一步扩大了农村低电压的问题。而且农村地区通常较为偏远,线路传输的半径大,在改造线路上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这可能导致配网的点电能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由于季节的变换,所以不同的时期用电负荷也在呈现出不规律的变化,因此导致农村配网在建设和改造上的难度较大,整个配网系统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再加上线路设备的检测工作、维护工作不到位,因此都会产生“低电压”的问题。

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在对数据进行统计时,数据的准确性也能影响到配网运行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导致农村配网电压较低,质量不高。

2.2 缺乏必要的监测设备,数据分析简单

农村地区通常比较偏远,技术条件不足,在电网监测方面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导致在监测线路时经常出现漏装的问题,一些新建或者改造的区域虽然安装了监测设备,但是却形同虚设,无人看管或者是不运行。因此监测设备就不能发挥其自身应有的功能。

同时,很多治理单位在治理农村低电压时,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采集、分析的管理制度,缺乏对数据有效、科学的分析,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因此经常导致实时数据变成了历史数据,大量的问题堆积,影响线路的工作效率,也不利于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对低电压的情况进行治理。

2.3 配网设备完善性较差

由于农村地区受到地域、技术条件的限制,电网配电线路和有关设备等较为陈旧和落后,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因此配网损耗量相对过大,对配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家用电器的数量逐渐增加,家用电气的功率也越来越大,但是没有及时对配网进行更新和改造,因此导致农村配网经常出现低电压的情况。农村家庭中一些大功率的家用电器无法继续使用,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期间内,线路负荷过大,导致适配器过度荷载,很多农村地区检修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再加上对电网的检修意识不够,导致在日常的检测维修中遗漏了很多方面,从而造成了低电压的问题,并引发一些安全事故。

2.4 农村配网自身特点的局限性

农村配网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具有季节性,农村电网电压低的季节通常为春夏两季,农村人口众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务工人员纷纷外出,因此春季则有大量的外出人员回乡,增大了用电量,而夏季温度较高,大功率电器的大规模使用,就会增大电网的负荷,影响供电的稳定性;

二是时段性,农村电网用电时间较为集中通常主要为下午的六点到十点,同时使用大量的电器,突然增大了用电量,导致电压下降,造成低电压的现象。

3 农村配网低电压的治理措施

3.1 三级联调系统

三级联调主要是指变电站、线路和低压配变电压之间实现联调的技术,实现低电压的治理首先要使变现站、线路和配变之间实现运行数据的监测。在三级联调中可以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对变电站进行调整,其中主要调节主变分接头的位置,监测中心的人员可以将接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调整,从而调节装有载变压器的电压。二级调压是对农网的线路进行调整,可以有效地解决馈线电压的众多问题。馈线自动调压器可用来追踪线路的电压的变化,来调节装置中本体的电压的变化,从而有效地保证电压可以实现稳定地输出,为用户提供合格的电压。三级调压主要是针对低压配变,也可以调节有载调压变压器出线的一侧等。

3.2 三级联调技术的实现

在实现三级联调的过程中,在主变、馈线和低压配电装置中都安装了智能检测装置,可以随时对每一处的电压信息进行监测。系统调压接线图,如图1所示。

在低电压治理中,运用三级联调技术的具体的实施的方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3.2.1 负荷端参数越限

负荷端电压出现越限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只有负荷端电压越限,而它的无功还没有越限时,则解决的方案较为简单,只需要调整负荷端的电压即可。二是负荷端的电压和无功都越限时,则首先要将负荷侧的补偿设备进行投切,确保满足无功的要求后,再利用配变进行调压。

3.2.2 负荷和馈线的末端参数越限

当负荷端和馈线端的电压越限时,而它的无功没有越限时,则首先要对调压器的变比进行调节,确保满足馈线末端的电压之后,再调节配变的变比,从而满足负荷端的电压。当负荷端和馈线端的电压以及它的无功都越限时,则首先对无功进行补偿,当无功平衡之后再按照前一种方法来调节电压。

3.2.3 负荷端和馈线末端和首端的参数都越限

当负荷端和馈线端以及首端的电压越限时,而它的无功没有越限时,首先要对主变的变比进行调节,再调节调压器的变化,最后再调节配变的变比。当负荷端和馈线端、首端的电压越限以及它的无功都越限时,则需要在主变、调压器和配变处都进行无功补偿,在确保无功达到平衡之后,按照前一种方法来调节电压。

3.3 三级联调的控制策略

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电压的调整为主,降损为辅。在具体的操作中,一个短周期的控制明令可能既包括分接头档位的调节,还包括补偿设备的动作,若分接头和补偿设备都属于同一个设备,则应该首先调整分接头,等到下一个周期再对补偿设备进行调整。二是电压要自上而下判断,自上而下进行调整,在10 kV线路中多数电压的调整,需要经过上级的批准,而电压调整的施行则要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来进行。三是无功要自上而下进行判断、但是在调整时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这有利于减少无功在线路中的流动。

3.4 加强管理方面

3.4.1 加强组织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

第一,可以在市、县等区域成立低电压治理小组,对在农村配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治理;第二;要保证权责分明,明确分工,将农村低电压问题的治理情况纳入到工作人员的考核中,定期汇报低电压的治理情况;第三,对农村低电压的治理方案进行小组讨论,在审定方案之后,落实好各项工作的要求,按照层次和部门对工作进行分配,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

3.4.2 建立客户档案,保证精准施策

要做好现场的调查工作,建立农村低电压客户的档案,并不断进行完善;同时,还要制定农村低电压治理的计划,按照年度目标来制定每月的方案,及时向上级汇报计划的完成情况,并纳入员工的考核项目中;另外,要建立并完善农村地区低电压治理的销号制度,可以将每一个台区作为一个考核单元,保证可以完整、全面地解决所有用户的问题,才能将其纳入到低电压消耗的范围内。

3.4.3 建立例会制度

县公司要及时做好记录工作,按月向市公司汇报当月治理农村地区低电压的情况,市公司还要在每个月月底举行关于农村地区低电压的治理会议,以解决在治理过程中的问题。

4 结 语

农村低电压的治理是一个较为常见且复杂的问题,需要进行综合治理,迫切需要进行改变。农村低电压的原因主要是:在配网管理过程中缺乏高效性和科学性;缺乏必要的监测设备,数据分析简单;配网设备完善性较差;以及农村配网自身特点的局限性,在治理农村低电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三级联调的方式进行、还要加强管理方面的措施,有效解决农村低电压的情况,促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山区农村电网低电压的综合治理 篇4

1 山区农村电网低电压成因

(1) 农村电网规划局限大。一些农村受山区地形限制, 10 kV线路走廊非常有限, 难以实现“小容量、短半径、密布点”设计, 造成中低压配网建设标准偏低, 配电变压器台区布点不尽合理, 不少配电台区低压线路供电长度超过经济供电半径, 有的导线截面积小, 存在大量迂回供电现象。虽然经过农网一、二期改造, 但仍有一些遗留问题难以解决。

(2) 中、低压线路半径过长。一是由于受到大山阻隔, 村民居住分散, 山区配网线路走廊有限, 配网结构简单, 多采用单电源放射式接线, 因而“点多线长”, 400V和10 kV线路供电半径过长, 末端电压较低。二是变压器布点不合理, 配电变压器不在负荷中心, 低压线路呈单方向放射式供电, 从而造成低电压。三是新农村建设, 新民居不断向村庄外扩张, 低压线路相应延长, 电网没有及时新建改造, 电压降较大, 出现低电压。

(3) 配电变压器过负荷、线路“卡脖子”现象严重。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电炉、空调器等家用电器日益增多, 造成农村用电负荷迅猛增长, 电网负荷压力增大, 配电变压器过负荷, 线路“卡脖子”, 导致供电质量差。

(4) 无功补偿容量不足。农村用电负荷由原来的以照明白炽灯为主的纯阻性负载, 转变为以电视机、空调器、电磁炉、异步电动机等感性负载为主, 感性负载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 使农村配网功率因数偏低, 产生电压损耗, 造成电压偏低。

(5) 峰谷差较大, 三相负荷不平衡。农村用电季节性强, 设备利用率低, 用电高峰多集中在夏、冬两季, 而每日的用电高峰又集中在17时至23时这一时段。在用电高峰时段, 部分配电变压器满载甚至过载运行。由于受农网改造资金限制, 对低压主干线路、进户线、接户线进行了严格控制, 大部分配电台区难以依靠三相四线进行负荷平衡调节, 造成负荷较重的单相线路电压下降严重。

2 治理农村电网低电压的主要措施

(1) 科学制定农村电网发展建设规划。总结实施农网改造以来的工作成效, 在吸收借鉴其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 结合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 对农村电网进行全面改造, 合理升级。合理增加35 kV变电站布点, 变电站主变压器台数宜按不少于2台设计;提高10 kV主干线的传输能力, 配电变压器台区规划在负荷中心, 解决农村供电“卡脖子”和低电压问题。

(2) 合理选择配网供电半径和导线截面积。涉县供电公司在电网建设升级改造中, 按照《河北省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 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根据负荷密度来确定, 一般中压线路供电半径县城不超过4 km, 乡村不超过15 km;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县城不超过250m, 乡村不超过500 m。低压导线根据省公司技术原则, 结合农村实际用电发展需求, 主干线截面积大于现测算导线截面积1~2个等级设计、建设, 基本满足农村5~10年发展需求。

(3) 新建、增容10 kV配电变压器, 提升区域供电能力。新装及更换配电变压器选用S11型及以上节能型变压器或非晶合金变压器。对农村长期过载且低压线路供电半径不超过500 m的配电变压器, 一般采用更换增容配电变压器的方式进行改造。对长期过载且供电半径超过500 m的配电变压器, 按照“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要求进行布置, 配电变压器装设在负荷中心。对部分过载配电变压器, 通过对线路进行分区分段、负荷切割转带的方法进行配电变压器布点改造。

(4) 提高配网无功补偿能力, 优化无功补偿装置配置。无功补偿应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全网优化、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 调压与降损相结合的补偿策略, 确定最佳方案。优化无功补偿装置配置, 既要变电站、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补偿全面兼顾, 又要针对农网特点, 突出补偿重点。涉县供电公司主要在提升35 kV变电站无功补偿能力, 合理配置10 kV线路无功补偿、提高电压合格率, 提高公用配电变压器和客户侧无功补偿能力三方面, 结合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综合推进了无功补偿工作。

低电压综合治理 篇5

摘要:配电网电压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及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电压过低可能会引发电压崩溃,造成大面积停电,还会降低设备的运行能力,增加设备运行能耗,烧毁用户电动机,引起电灯功率下降。低电压运行对供电部门及用电客户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对中压长线路低电压问题的综合治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压长线路;问题;综合治理;方法研究

作者简介:陈路(1969-),男,浙江永康人,国网浙江永康供电公司,工程师。(浙江 永康 321300)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5-0253-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用户对用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电压质量对电网稳定及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线路损耗、工农业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和人民生活用电都起着直接的影响。配电网是直接向用电客户供电的电力网络,10kV配电线路的电压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提高10kV配电线路电压质量迫在眉睫。对电网公司而言,结合加强线路改造,提供线路运行功率因素,降低线路运行损耗,尤其对长距离配电线路有重要意义。

一、低电压形成原因分析

低电压的形成是由于多年配电网领域投入不足、专业技术及管理力量不强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因此,首先要从规划、改造、运行、服务等环节入手分析清楚具体的低电压成因,从根源上进行整治,加强“低电压”治理措施的科学性指导,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措施,争取采用最少的资金有效解决电压过低的情况。从电网技术及管理层面分析,低电压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0kV线路过长,线路压降过大;10kV线径过细,设备老化,传输能力不足;配电线路和配变出现满载或卡口;负荷峰谷差过大,馈线末端电压变化幅度大;电压变化剧烈,缺少调压手段;缺少联合调压机制,配网电压无动态调节能力;用户无功补偿多,缺少有效监管;实时量测装置配置不足,无法进行分析管理[1];表计量测不准,导致错误的电压决策。对低电压进行综合治理很难采用一套标准方案进行实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定量分析及技术经济分析对各治理方案进行优选比较,争取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得到最好的治理效果。

二、中压长线路低压线路问题的治理方法

目前对长线路低电压的主要治理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供电半径优化,缩短供电半径,提高末端电压;线路改造,更换大截面导线,提高线路输送能力;无功补偿优化,减少线路无功传输,提高电压;有载调压,提高电压。在制定长线路电压治理原则时首先对以上方案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确立不同方案的适应性和经济性。

1.供电半径优化

供电半径是影响电网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参数,配电网规划设计中供电半径的大小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供电半径对电网的供电电压质量优劣影响较大。对当前变电容量不足、负荷增长较快或电源点分布不合理的地区规划建立新的电源点,将线路末端负荷进行负荷转接,缩短线路供电半径,可以有效提升线路末端电压质量。[2]供电半径分析思路:根据10kV线路首端电压和末端电压,通过理论潮流计算得到满足末端电压情况下各种中压线路不同导线截面的最大供电半径。使用这种方案进行优化可以缩短供电半径,提升电压,降低线路损耗,但是整体投资较大,需要考虑负荷发展情况及经济上的可行性。更加适合在供电半径过长、负荷较重、负荷发展较快的线路,具备新的电源分布或有新的电源规划的地区。

2.线路改造

对线路实施整体改造,将小截面导线更换为大截面导线,增加线路输送能力,提升线路末端电压质量。使用这种方法对电网线路进行改造,可以提升线路供电能力,降低线路损耗,线路改造工程量大,建设投资大,需要考虑经济上的可行性。对于导线截面偏小、负荷较重且负荷发展较快的线路比较适用。

3.无功补偿优化

(1)线路无功补偿。在线路中投入一定的电容器,采用固定或自动相结合的投入方式实现无功补偿。一般现在采用的都是采用分组补偿、自动投切的方式,线路补偿最佳位置为线路负荷中心。[3]线路无功补偿可根据需要选择单点补偿和多点补偿,考虑运行维护便捷性补偿点不宜过多,如果线路较长可根据负荷情况选择两处补偿点。

线路无功补偿容量配置,可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P,安装点以下的有功功率;S,安装点后配变总容量;η,线路的负载率;,线路最低功率因数;,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后需要达到的目标功率因数;QC,需要补偿的无功容量。

(2)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为提高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效率,最大限度减少配电变压器无功损耗,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补偿容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按变压器容量的20%~30%配置,随负荷变化自动投切进行补偿。相对于线路无功补偿,配变低压侧补偿,可以减少无功电流经过配电变压器引起的损耗。配电网无功补偿配置如图1所示。

(3)用户终端无功补偿。用户侧并联电容器的就地补偿,实现用户终端无功就地补偿。这种方式补偿区域最大,效果也好。但它总的电容器安装容量比其他两种方式要大,电容器利用率也低。线路集中补偿和配变低压侧集中补偿的电容器容量相对较小,利用率也高,且能补偿变压器自身的无功损耗。[4]

根据投资及维护方便程度,推荐线路无功补偿和配变低压集中补偿的方式对线路低电压进行优化。但是配电线路的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补偿方式。

三、线路优化的实际案例

1.案例介绍

以永康市中压配电网典型长线路10kV岩后965线主干长度达到8.044km,线路过长,供电最远距离为铜山支线178#铜山村变供电距离,供电总长13.25km,供电半径过长;岩后965线主干线导线截面主要为185mm2,部分线路导线为LGJ-120导线,主干线路截面基本满足负荷发展需求,铜山支线导线型号为JKLYJ-50和LGJ-50,支线截面小于70mm2,截面偏小。

10kV岩后965线大运行方式下,末端电压为8.4kV,电压偏差-20%。线路功率因素为0.81,低于功率因数最低标准0.85;2013年功率因数最低时刻只有0.753,严重偏低。

2.线路的治理方案

(1)线路单点无功补偿。对岩后965线实施线路无功补偿,采取单点补偿方式。根据线路挂接负荷情况,岩后965线补偿位置为88#杆塔位置,无功补偿容量3000kvar。

利用潮流计算分析(牛拉法)对实施线路单点无功补偿后的效果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线路单点补偿方案评估

评价内容 岩后965线

投资(万元)6

最低电压(kV)9kV

功率因数 0.99

管理、维护 方便

(2)线路两点无功补偿。对岩后965线实施线路无功补偿,采取线路两点补偿方式。根据线路挂接负荷情况。岩后965线补偿位置为60#杆塔和88#杆塔位置,无功补偿容量3000kvar。线路两点无功补偿后的效果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3)线路三点无功补偿。岩后965线通过三点补偿补偿容量3000kvar。线路三点无功补偿后的效果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线路三点补偿方案评估

评价内容 岩后965线

投资(万元)18

最低电压(kV)9.1kV

功率因数 0.99

管理、维护 方便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岩后965线通过无功优化手段不能达到治理目标要求。

(4)无功补偿和线路调压配合。对岩后965线进行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和线路调压配合方案进行治理,在线路88#位置上安装一台线路调压器,调压范围为-5%~15%,档位为7档,线路调压器安装位置示意图如图3。同时对岩后965线配变低压侧进行无功补偿,补偿后效果如表4所示。

表4 岩后965线无功补偿和线路调压配合治理方案评估

评价内容 岩后965线

投资(万元)88

最低电压(kV)10.2kV

功率因数 0.97

管理、维护 一般

分析可知,岩后965线通过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和线路调压配合的治理方案,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结语

根据最佳治理效果方案,对岩后965线实施线路调压和无功补偿相结合的优化方案优化后的新楼电压质量明显提升,最低电压达到10.2kV,且电压波动小,电压质量优化提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低电压综合治理 篇6

关键词:风光互补发电;接入容量;接入位置;低电压;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7-0048-03

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县域经济的强劲发展,农村低电压现象日益突出,成为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重中之重。采取适当的措施快速、高效治理农村低电压问题,是确保“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顺利进行的关键。

近年来,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微型风光互补技术在城镇街道及农村路灯得以迅速推广,给村镇带来了光明。利用风光发电技术在线路末端注入风光电源,提升线路末端电压,是综合治理农村低电压问题的有效措施。通过实际配电线路计算,验证低电压治理效果。

1 农村配电线路基本情况

农村电网的结构复杂,为简便起见,以图1模型为例进行分析。0.4 kV配电线路阻抗的计算方案选择LGJ-16型号电力线,功率因数为0.8。其中r=1.98 Ω;x=0.376 Ω,计算各段线路阻抗。由各段线路阻抗得到系统等值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已为每个节点标号)。

2 未接入风光电源的配电线路电压偏移情况

2.1 第Ⅰ条线路电压偏移计算

设全网电压为额定电压0.38 kV,由末端功率和电压向线路首端计算全线路的功率损耗,根据公式ΔS=(R+jX)×10-3计算各段线路功率损耗,可得第Ⅰ条线路的首端注入功率,再根据首端注入功率和首端电压算出各段线路的电压损失量(如表1所示)。

由此可得第一条线路电压偏移量:ΔU%=×100%=13.825%>7%,不符合配电网电压要求。

2.2 第Ⅱ条线路电压偏移计算

同理计算出第Ⅱ条线路接入前各段线路功率以及电压损耗,对应节点实际电压如表2所示。

由此可和第Ⅱ条线路电压偏移量,不符合配电网电压要求。

3 接入风光电源的配电线路电压偏移情况

3.1 在相同节点接入不同容量

若在图2中节点6处安装一个风光电源,其发出的功率为10 kVA,线路功率损耗、电压损耗和节点电压值见表3。

此时电压偏移量,符合配电网的电压要求。

若在节点6处安装1个12.5 kVA的风光电源,线路功率损耗、电压损耗和节点电压值见表4。

此时电压偏移量,符合配电网电压要求。

3.2 在不同节点接入相同容量

以在节点10和节点12处分别补偿10 kVA为例。在10节点处接入1个10 kVA的风光电源,线路功率损耗、电压损耗和节点电压值见表5。此时电压偏移量不符合要求。

在节点12处接入1个10kVA的风光电源,线路功率损耗、电压损耗和节点电压数值见表6。此时电压偏移量符合配电网电压要求。

4 结果比较分析

比较未接入风光电源、节点6接入10 kVA和接入12.5 kVA风光电源3种情况下的节点电压,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这2种接入容量都可以满足电压要求,但提升的电压大小不相同。

比较未接入风光电源、在节点10接入10 kVA和在节点12接入10 kVA风光电源3种情况下的电压,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虽然接入相同容量,且都起到提升电压的作用,但节点不同效果差异很大。

5 结论

在接入位置確定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接入容量显得尤为重要,适当的容量不但可以保证电压质量,还能节约资源;而在接入容量确定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接入位置极为关键,只有选择合理的位置才能保证线路的电压要求。所以,在适当位置接入适当容量的风光电源可以起到提高线路电压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低电压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路洪岐.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分析及综合治理[J].农村电工,2014,22(2):35-37.

[2] 李隆先.农村低电压分析及治理[J].新疆电力技术,2011(2):27-30.

[3] 周海华.浅谈农村低电压现象及治理[J].机电信息,2013(36):164-165.

[4] 李德孚.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技术与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增刊1):162-166.

[5] 尹静,张庆范.浅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J].变频器世界,2008(8):43-45.

农网低电压问题的治理 篇7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农村用电需求快速增长, 部分农村电网出现供电能力不足、电压质量下降的情况。农民购买电器的品种和数量的逐年增长, 农村用电量也在不断加大, 部分地区农村用电负荷快速增长与中低压电网供电能力滞后的矛盾日渐突出, 农村低电压问题日益显现。

2 应用单相变压器, 缩短低压供电半径

单相配电变压器体积小重量小, 可采用柱上挂式安装。同时减少台区材料费用, 可以最大限度地深入负荷中心, 缩短低压网络供电半径, 降低损耗。经研究发现, 单相配电变压器的安装地点受地理因素限制少, 受负荷性质因素制约多。一般当三相配电变压器的供电半径过大, 造成末端供电电压偏低, 影响用户正常用电时, 在供电台区末端安装单相配电变压器, 切割低压网络, 缩短低压供电半径, 可解决用户电压偏低问题;当三相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过重时, 根据负荷特点, 选择适当的支线安装单相配电变压器, 切割转移负荷, 可解决增容问题;在负荷密度小、分布广、无三相电用户的地点安装单相配电变压器供电, 可节约投资, 解决电源点分散问题。

3 应用低压调压器、稳压器解决低电压问题

单、三相全自动稳压器应用先进调压技术, 适用于电网电压波动较大或电网负荷季节性变化大的地区, 电压调节范围为160~250V, 确保客户生产、生活正常用电。容量一般选取15kW左右为宜, 投资较小, 效果显著, 可根据负荷变化情况, 实时、自动调节电压。

4 低压分网, 缩短低压供电半径

浅谈农网低电压治理 篇8

1 治理低电压的管理方法

(1) 加强电网规划, 改善电网结构, 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 从源头预防农网低电压。从电网规划设计入手, 树立“大规划”的概念, 统筹考虑高低压电网发展, 准确预测负荷发展趋势和用电性质, 合理进行电网布局。在编制农村电网发展规划时, 统筹做好农网改造升级中电源、网架、无功、电压等中长期规划, 制定出上下贯穿、高低压电网兼顾、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规划, 尤其是做好电压无功发展规划, 为改善供电电压质量提供基本保障。重点解决好农网存在的电网薄弱、供电可靠性不高、电压质量保证能力不强等问题。优先考虑农网一、二期未彻底改造的线路, 预防农网低电压问题。

(2) 建立健全低电压监测网络, 为农网低电压治理提供数据参考。逐渐完善电压监测仪为基础的电压监测网络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调度SCADA系统、智能集抄系统、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等的电压数据采集功能, 推广应用智能电能表等具备电压数据采集功能的仪器、仪表, 建立健全覆盖各电压等级电网的电压质量监测体系, 全面分析用户电压现状, 实现电压质量的及时监测与掌控, 为农网低电压治理提供数据参考, 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治理措施。

(3) 建立健全低电压用户档案。对所辖低压用户进行调查摸底, 统计农村低电压用户数量。一是可以利用集中抄表系统监测电压情况。二是可以根据电压监测点电压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三是通过对低压用户实地排查来统计。对调查得到的低电压区域, 做到“五个清楚”, 即清楚地段、清楚时段、清楚数据、清楚手段、清楚内容。根据用电负荷性质、用电能量等情况, 分类建立农村低电压用户档案。针对农网低电压特点, 采取有效措施, 彻底解决农网低电压问题。

2 治理低电压的技术措施

(1) 随着远程集中抄表工作的开展, 可以在智能集抄系统中设置低电压预警功能。在监测电压低于205V时, 系统自动报警, 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低电压台区的详细信息, 形成农网低电压预防预警屏障。

(2) 削峰填谷, 均衡用电, 加强农网低压负荷需求侧管理。加强农网低压用电需求侧管理, 宣传引导动力负荷用户错 (避) 峰用电, 调动用户错 (避) 峰用电积极性, 降低负荷高峰时段动力用电负荷, 削峰填谷, 实现农网低压用户的均衡用电, 满足农村季节性或时段性高峰用电需求, 提高电压质量, 保证农村用户正常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

(3) 积极预防治理配电变压器负荷三相不平衡。一是在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作中, 彻底消除单相供电, 改为三相四线供电, 控制三相不平衡度。二是对分散的住户在低压台区加装三相负荷不平衡、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改善三相负荷电流, 纠正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电压偏移。三是为提高配电网供电质量, 平衡配电变压器三相电流, 使用“自动平衡有功配电柜”装置, 自动平衡有功负荷, 平衡三相电流, 平衡三相电压, 提高功率因数, 最终达到提高电压质量的目的。四是统一规划, 均衡分配单相负荷用户。五是加强业扩报装管理, 建立施工与管理部门协调管理机制, 从营销全过程开展负荷平衡度管理。六是加强配电台区负荷监测, 利用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监测或人工定期监测等方法, 对负荷不平衡度大于15%的配电台区, 依据“计量点平衡、各支路平衡、主干线平衡和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侧平衡”的“四平衡”原则实施负荷调整。通过以上措施, 改善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水平, 降低三相负荷不平衡度, 提高电压质量。

(4) 落实调压、负荷调整及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等技术措施。一是结合工作实际, 加强配电变压器调压分接开关调整管理, 明确分工, 责任到人, 加强考核。根据负荷变化情况, 及时调整配电变压器调压分接开关, 改善客户端供电电压质量。二是严格执行100 k VA以上专用变压器用户功率因数考核, 督促用户安装无功补偿装置。三是逐步在100 k VA及以上公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 安装无功自动跟踪补偿装置, 自动跟踪补偿无功缺额。四是对功率因数较低的台区分析原因, 根据台区特点采取不同的补偿措施进行无功补偿。

农村低电压治理典型办法 篇9

1 低电压整治工作思路

首先分析低电压产生的原因, 然后针对低电压产生的原因和供电所线路设备实际状况, 利用多种低电压整治典型办法进行综合治理。怀化电业局公坪供电所通过认真分析, 总结出农村电网低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 10千伏高压线路过长, 压降过大, 造成在变电站10千伏母线电压合格、而在10千伏线路末端电压偏低的现象。台区低压供电半径过大, 有的供电半径甚至超过了1千米从而造成用户端电压下降严重。

(2) 配电变压器容量过小, 与台区用电负荷总容量严重不匹配, 造成损耗增大, 电压降低。

(3) 配电线路运行年限较长, 线径过小, 造成线路损耗大, 线路末端电压严重降低。

(4) 10千伏配电变压器分接头调整不合理、不及时, 当用户端电压偏低时, 没有及时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档位。

(5) 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 造成中性点电压升高, 功率损耗大, 末端电压也随之降低。

总结出低电压产生原因后, 怀化电业局公坪供电所利用农网升级改造时机, 结合运用各种低电压治理典型方法, 并加强对台区管理员的绩效考核, 逐渐解决了台区的低电压问题。公坪供电所在进行低电压整治后, 即使在负荷高峰时段, 用电客户端电压也能保证达到电压合格稳定要求, 实现了“低电压零投诉”的目标。

2 低电压整治典型方法应用经验

2.1 升级改造农村电网

怀化公坪供电所利用国家电网公司进行农网升级改造的机会, 积极争取农网升级改造资金, 做好农网升级改造的线路、设备资料统计和计划申报, 配合怀化电业局发展建设部和城区供电局电网办进行农网现场实地勘查与调研, 参与电网办的农网规划和设计工作, 并组织验收小组对已竣工农网升级工程进行验收。至今, 除了公坪集镇等少数台区外, 公坪供电所所辖农网都已全部改造到位, 通过农网升级改造, 原先低电压情况较为严重的青坡、通溪等台区, 低电压情况得到了彻底改善。农网改造升级后, 消除了因为线路线径过小、线路供电半径过长、变压器容量过小等原因引起的低电压情况, 使低电压治理工作得到了根本的好转, 也为今后进一步治理低电压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2 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公坪供电所经过现场实地勘察以及分析与计算, 将无功补偿装置安装于10千伏桐孙支线#054杆。通过更改无功补偿设备的位置, 10千伏桐孙支线末端的电压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末端电压均能稳定达到额定电压。该所对农网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维护总结了几点经验:

(1) 每月定期巡视无功补偿装置, 做好巡视记录, 记录下无功补偿装置处电压值, 分析电压合格情况。

(2) 每季度对供电所无功负荷进行分析, 统计无功负荷的分布情况及无功性质, 并做好相关记录。

(3) 根据无功负荷分布情况以及低电压的出现位置实时调整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位置, 实现无功补偿装置的效益最大化, 达到治理低电压和降低线路损耗的双重目的。

2.3 做好变压器分接头管理

公坪供电所部分台区在没有调整配电变压器分接头之前, 部分台区高峰负荷时末端用户电压不能达标;通过调整变压器分接头后, 高峰负荷时用户末端电压达标情况大为好转。

该所的变压器分接头管理的做法是:建立公坪供电所所有公变台区变压器分接头台帐, 并明确变压器当前分接头运行档位。根据低电压客户档案和所在公变台区设备与负荷情况, 分析低电压产生原因, 及时调整变压器分接头运行档位, 同时, 将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情况做好记录。具体经验如下:

(1) 以表格格式建立全部公变台区变压器分接头运行台帐及调整记录。

(2) 在公变台区增加变压器分接头运行位置标示牌。通过变压器分接头标示牌直观显示变压器分接头当前运行档位, 当发现台区低电压现象时, 可帮助台区员迅速判断通过调整变压器分接头进行低电压治理的可行性。

(3) 建立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流程, 专变台区可参照公变台区变压器建立相应的分接头管理办法。

2.4 配变负荷三相不平衡治理

公坪供电所长泥坪台区以前在用电高峰期间, 常常出现低电压现象, 经过现场勘查、测量和原因分析, 发现长泥坪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 进行配变三相负荷的调整后, 电压满足合格要求。在配变负荷三相不平衡治理方面, 该所总结出以下经验:

(1) 将新建和改造后的配电台区用电情况实施分相统计管理, 用户末端采用黄绿红三色色标分相标识A、B、C三相相别, 并于用户端电能表箱上标识清楚。

(2) 加强业扩报装管理, 均衡分配单相负荷用户, 从营销源头全过程开展负荷平衡度管理。

(3) 加强配电台区负荷监测, 利用配变监测终端或人工定期监测等方法, 对配变三相负荷电流进行测试。测试方式为每年高峰负荷时抽取部分重点台区进行测量, 或者在出现低电压情况时, 对低电压客户所在台区进行测量, 并作好测试记录。对负荷不平衡度大于15%的配电台区, 依据“计量点平衡、各支路平衡、主干线平衡和变压器低压出口侧平衡”的“四平衡”原则实施负荷调整。

(4) 制定配电台区负荷不平衡度考核办法, 将配变台区负荷不平衡度管理指标落实到每个台区员, 从而改善配变经济运行水平, 降低损耗, 改善电压质量。

2.5 改善低压负荷需求侧管理

公坪供电所利用台区管理员抄表收费的时间, 对每个用电客户进行低电压治理的宣传工作, 宣传引导动力负荷用户错 (避) 峰用电, 向客户详细讲解动力负荷用户错 (避) 峰用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宣传鼓励村委会自发组织成立低压负荷错峰用电管理领导小组, 调动用户错峰用电积极性, 从而减小电网高峰时段供电负荷, 使电压质量满足农村用户正常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2.6 建立电压质量管理与考评体系

公坪供电所按照电压质量管理职责, 推行线 (高中低压线路) 变 (配变台区) 责任制, 建立包含D类电压合格率、“低电压”客户比率、投诉率、处理率、回访率等指标内容的电压质量考评体系, 将以上考评指标落实到每个台区员。并完善有关管理制度与办法, 实施电压质量指标分级、分压、分线、分台区管理, 并开展分层、分级考核与奖惩, 加大电压质量管控力度。

3 低电压整治效率和经济性分析

如何使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最少而能达到最好的低电压治理效果, 是运用各种“低电压”整治典型方法时, 供电企业必须首先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公坪供电所在此问题上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当出现低电压客户时, 仔细分析产生低电压的原因, 综合比较安装无功补偿装置、调压器、调整变压器分接头、调整三相负荷不平衡度等方法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从而确定最优的低电压治理方法。

(1) 当公变台区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时, 中性点位移严重, 增加了线路线损, 所以此时应优先进行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调整。

(2) 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处于规定范围内, 且通过调整变压器分接头可以调高末端电压时, 考虑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档位治理低电压。

(3) 当以上方法都达不到低电压治理目标时, 则考虑安装无功补偿装置、调压器等辅助装置。

4 低电压整治建议与展望

(1) 在技术措施方面, 应该根据农村电网的特点和供电所低电压具体情况, 同时考虑经济效益, 推广应用调压器、无功补偿设备、宽幅调压配电变压器等先进技术设备。要利用农网升级改造的机会, 认真做好农村电网的规划、设计、验收等工作, 彻底改变以往因配电线路线径过小, 线路供电半径过长, 变压器容量过小等原因引起的低电压状况。

(2) 在管理措施方面, 加强低压负荷需求侧管理、配变负荷三相不平衡管理和配变分接头管理, 建立健全电压质量与考评体系等。通过对配电设备的管理, 充分发挥设备自身调压能力。在对员工管理方面, 进一步加大绩效考核力度, 提高台区员自觉参与低电压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在对低电压进行绩效考核时, 着重加强对D类电压合格率、“低电压”客户比率、投诉率、处理率、回访率等几项低电压整治关键指标的绩效考核。

低电压综合治理 篇10

1 低电压现象成因

1.1 因农网基础薄弱造成低电压

现有农网设备设施多运行年限长, 高压变电站布点不足, 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大, 线径小且老化严重。因线路输送距离长、线路输送容量小、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足等造成低电压现象较多。根据统计, 农村地区户均容量低于0.8 k VA的占比65%, 低压供电半径超标比例86%, 低压主干线截面积不符合标准的占比75%。

1.2 因农村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造成低电压

近年来, 农村用电增长迅猛, 2012年十堰供电公司农网系统实现售电能量14.44亿k Wh, 占全公司售电能量的33.2%, 同比增长7.52%。线路、配电变压器严重过载造成低电压现象明显上升。

1.3 因农村用电负荷自身特性造成低电压

十堰市多高山大岭, 农村居民外出务工较多, 平常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 用电能量较少, 电压质量基本正常。一到春节, 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 造成用电能量激增, 特别是在除夕夜, 农村居民多把房内院外照得亮堂堂的, 同时大功率取暖器、电磁炉等家用电器用量激增, 使线路、配电变压器不堪重负, 造成较短时段内突然出现大量的低电压现象。

1.4 因运行维护不到位造成低电压

电压质量控制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对电网结构、供电能力、用电性质、设备运行状况等生产运行分析不够透彻, 便会形成管理漏洞, 因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变压器未调挡、变电站10 k V母线未调压、无功补偿装置投运率不足等原因造成低电压。

1.5 因农网建设改造不彻底导致低电压

前些年受体制限制, 自农网改造以来的十多年间基本无投资, 线路、配电变压器等设备设施长期带病运行, 明知道有低电压也无力整治。随着国家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及十堰南三县体制划转, 农网投资逐年增加, 但彻底消除农村低电压现象绝非一日之功。

1.6 因项目落地难造成低电压

近两年在解决城镇人口密集区域低电压问题时, 出现了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居民多以干扰生活、影响健康为由拒绝配电变压器落地, 形成了一方面用电低电压而另一方面又拒绝改善电压质量的尴尬局面。

2 低电压治理重点工作

2.1 建立健全低电压综合治理的组织体系

十堰供电公司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 明确了工作职责。同时要求各县公司及客服分中心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建立台区管理员为具体责任人、基层站所长为直接责任人、运维检修部为组织责任部门、县公司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四级责任体系, 切实做到责任的层层落实。

2.2 加强运行维护管理

加强农村配网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健全电压质量管理与考核体系。建立客户端电压质量巡查制度, 完善电压质量监测网络, 开展电压质量和负荷实测, 准确掌握低电压信息, 及时消除电气接头接触不良等设备缺陷, 保证设备健康稳定运行。准确掌握配电设备运行特性和低电压信息, 实现电压质量问题查找、分析和整改等工作的闭环管理。

对因三相负荷不平衡、配电变压器挡位不当、迂回供电等造成的低电压现象, 及时进行调整, 尽可能采取管理措施消除低电压。积极开展农村居民有序用电宣传活动, 引导农村居民用户科学合理用电, 特别是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及春节等用电高峰时期, 采取错峰用电及劝阻居民停用大功率电器等措施, 保证广大居民正常用电需求。

2.3 科学合理编制治理方案

在编制低电压治理方案时, 切实遵循国家电网公司及省公司有关农网建设与改造的技术原则, 按照省公司新提出的“全覆盖”改造原则及市公司印发的《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开展项目的初步设计工作, 确保设计的可行性, 真正做到整治一个, 达标一个。在项目安排上优先考虑户均容量小、低压供电半径长的低电压台区改造, 优先安排县城、集镇及人口相对密集区域低电压台区改造, 优先安排95598投诉或媒体曝光的低电压台区改造。

2.4 加大农网工程项目投入力度

在项目安排上优先安排供电卡脖子、电压低、网络薄弱老化台区。十堰供电公司仅2012年就安排农村中低压电网建设改造资金1.3亿元, 占全年农网项目投资的55.3%, 解决了303个台区2.4万余户的低电压问题, 同时解决线路供电能力不足项目61个, 年增加供电能力约7 500万k Wh。同时在2012年安排低压接户线改造项目专项资金2 300万元, 用于改造线径小且老化严重的低压线路, 安排配电台区专项整治资金3 400万元, 用于配电台区标准化建设。2013年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和技改大修中安排了4 559.3万元资金用于低电压和低压线路整治, 同时又积极争取省公司政策支持, 预计可解决133个台区19 200余户的低电压问题。

2.5 有序有力组织实施, 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低电压测电笔 篇11

这里介绍一种低电压测电笔,虽然它和普通测电笔一样不能定量地测出电压值,但是能检验出被测试对象是否存在电压,是交流电压还是直流电压,以及电压的极性如何等。

由于它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的确是电子爱好者值得一用的检测小工具,同样也是各种机动车辆值得备用的检测小工具。

一、工作原理

低电压测电笔的电路如图1所示,虚线框表示测电笔的壳体。

晶体二极管VD1~VD4接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和恒流二极管VD5(也叫稳流二极管),构成了一个正、反向恒流值完全相同和交流恒流源;两只发光二极管VD6、VD7反向并联后,串入交流恒流源回路,用作发光显示。

如被测电压是直流电,当探头接正极、鳄鱼夹接负极时,红色发光二极管VD6发光;反之,探头接负极、鳄鱼夹接正极时,绿色发光二极管VD7发光。

如果是交流电压,则VD6、VD7同时发光。使用者根据VD6、VD7是否同时发光,可区分出交流电和直流电来;根据VD6或VD7发光,可区分出直流电的极性来。

该测电笔的测压范围主要由VD5的饱和电压US和击穿电压UB来确定,一般直流电压范围约为4.5V~30V,交流电压有效值为3V~21V。

测电笔耗电低,在测压范围内,工作电流始终等于VD5的恒定电流IH(这里取2mA左右);正因如此,VD6、VD7的发光亮度不会随着测试电压的不同而改变。

二、元器件选择

VD5用2DH2B型恒流二极管,它的外形、引脚排列和电路符号等如图2所示。其他恒定电流IH在2mA左右、击穿电压UB大于30V的恒流二极管,也可直接代用。

如果读者手头无恒流二极管,也可用一只3DJ型普通结型场效应管来代替,其接线方法如图3所示。

由于结型场效应管漏极D的特性曲线与恒流二极管的特性曲线很类似,所以这种代用品使用效果与恒流二极管十分相近,其恒流值IH等于所用场效应管的饱和漏源电流IDSS,击穿电压UB等于场效应管漏极D和源极S间的最大耐压BUDS,饱和电压US实测一般≤1.5V。

VD1~VD4均用1N4148型硅开关二极管,亦可用1N4001型硅整流二极管来代替。VD6用φ3mm高亮度红色发光二极管,VD7用φ3mm高亮度绿色发光二极管。

探头用一段φ2mm×40mm左右的黄铜丝加工而成,要求外套一段长度略短于探头的红色塑料绝缘管。鳄鱼夹应选用市售小号产品,夹柄绝缘塑料颜色应选用黑色。

三、制作与使用

图4所示为该低电压测电笔的印制电路板接线图。印制电路板实际尺寸约为45mm×8mm,可用刀刻法制作而成。

焊接好的电路板参照图5所示,直接装入一段尺寸约为φ12mm×50mm的塑料管内。要求在管体适当位置处,事先开出两个φ3mm的小圆孔,以便伸出发光二极管VD6、VD7的发光管帽;管的两端可用橡皮塞封住,也可用塑料圆片粘封。

探头也可用废圆珠笔铜笔头和长约35mm的一段油管芯来代替(铜笔头通过油管芯内的红色塑料外皮电线与电路板相接);小型鳄鱼夹通过长约30cm左右的黑色软塑料电线接到管内电路板即成。

也可借用普通氖管式测电笔的笔壳进行安装。具体方法是:打开普通氖管式测电笔,去掉里面的小氖管和高阻电阻器不用,在腾出的空间装入电路板。

要求电路板接探头的一端与测电笔原有的笔头金属体相接(可在电路板接笔头金属体的板沿处包上一小块铜皮,并与电路板上的铜箔焊牢),另一端通过长约30cm左右的黑色软塑料电线,从笔的尾部引接出小型鳄鱼夹;电路板上发光二极管VD6、VD7的管帽,应正好处在测电笔原有氖管发光窗口的位置,以便使用者观察其发光情况。

装配成的低电压测电笔,只要元器件质量保证,焊接无误,电路不需任何调试,便可投入使用。

使用时,将小型鳄鱼夹夹在被测试对象的公共地线端上,手持测电笔,用金属探头去接触各有关测试点。

如果红色发光二极管VD6点亮,则说明探头接触点对地存在正电压;反之,如果绿色发光二极管VD7点亮,则说明探头接触点对地存在负电压。

低电压治理中的误区 篇12

每到夏季用电高峰期,总有部分地区会出现供电电压比较低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企业的正常生产,为了减小低电压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供电企业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电压,如调整三相负载、缩短供电半径、增容变压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升级导线等,而调整变压器分接头等简单易行的方法被最多使用。但对变压器分接头进行调整并不是万能的,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应该说,在无功充裕和无功能实现基本平衡的电力系统中,改变变压器分接头具有较好的效果,应优先采用,但在无功本身就不足的系统中,不宜采用改变变压器分接头调压。因为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本质就是调整变压器的变压比,并没有改变系统中无功的分布,而无功功率的分布与电压水平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有可能在改善某个地区电压水平的同时,恶化其他地区的无功功率,导致电压水平进一步下降,因此实现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是解决低电压问题的根本途径。

治理低电压的关键因素在于中低压电网建设与改造时的科学规划,在于无功分布的计算分析和调整。个别地方在电网建设与改造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做规划设计,照搬典型设计模式,缺少必要的计算分析,而且建设改造与运行维护脱节,从而增加了产生低电压的可能性。因此,在低电压治理过程中,一定要全面统筹考虑,加强电网规划、设计、建设、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管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使用,实现低电压的科学治理,切实提高居民用电电能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上一篇:让学困生快乐学习物理下一篇:宝石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