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

2024-07-19

点线面(共12篇)

点线面 篇1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由此可以看出, 书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有很多人拿到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知怎么样读, 读时什么都知道, 读后什么都糊涂。几年后, 语感依然差, 作文水平依旧低, 这是为什么?关键是没有找到阅读门径, 阅读到底有什么窍门呢?我认为关键应该抓住四个字:点、线、面、体。

一、明析重点段落

黄河入海曲折弯延。我们在详细观察了每段河流的具体流程之后, 才能对黄河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比较清楚、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同样的道理,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还要对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详细的解读, 在这基础上才能明白文章所揭示的深刻内涵, 了解作品所蕴涵的独特魅力。要使作品揭示的内涵品味艺术成为一种可能, 首先必须对文章的重点段落牢牢抓住并予以明析研读。例如, 我们在阅读鲁迅的《鲁迅自传》的时候, 在整体认知了作者一波三折、几起几伏的生活经历后, 抓住求学、讲学这两个重要语段, 通过剖析鲁迅求学时的爱国思想形成及讲学时的辗转反侧, 才能体味出作者在轻描淡写中的艰难历程。经过如上所说的详细研读之后, 我们才能整体把握文中的重点段落, 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内涵才能揭示出来。总之, 通过从整体的角度把握重点段落, 从抓关键词句的角度研读重点段落, 从辨析艺术构思、艺术表现的角度解剖重点段落, 则明析重点的目标就可实现。

二、明确主线目标

明确主线目标是指在众多的内容中如何确定阅读目标。我们阅读一篇文章, 可供学习的内容有很多:如这篇文章的主旨如何理解, 结构有何可借鉴之处, 分析表达了什么, 语言有何特色……抓不住阅读的主线, 在阅读中就可能不知所措。脑海中主线分明, 则目的明确, 在阅读时就会有想要阅读的欲望, 会产生阅读冲动, 克服阅读中的种种困难。所以, 我们在阅读之前头脑中应有一个主线目标, 目标明确了, 阅读动力才会随之增大起来。当然, 消遣也可算是一个目标, 但这种目标是低级的、消极的, 难以产生阅读能力, 这也就是有些学生即使读了很多书, 其阅读能力仍然不高、写作水平仍然很低的原因之一, 此乃阅读之大忌。因此, 必须正确把握主线的轨迹。

三、明了全面感知

全面感知即对文章 (段落) 的整体把握。不同文体的文章, 表达方式和性质功能虽有所不同, 但基本上都是比较客观的反映生活, 文章要表达的主旨都比较鲜明。因此, 阅读过程中整体感知很重要。我们只有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筛选信息, 揣摩语言, 概括要点才能把握文章之意, 整体感知的关键之点就是归纳大意, 了解内涵。是记叙文, 要明白它写了哪几件事, 表现了什么主题;是说明文, 要明白所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若是议论文, 则要明白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够做到这些, 也就抓住了文章 (段落) 的灵魂。当然, 文学作品具有艺术反映生活的间接性, 文学意蕴也相对隐蔽, 因此应该根据不同文体的构成要素及艺术特征去确定阅读的整体感知。

四、明白个体差异

这里的个体包括两个方面, 即文章和学生。文章有好坏之分, 这需要教师进行健康指导选择;学生有个体差异, 领悟能力不尽相同, 即使同一学生, 也可能因为条件、爱好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对文章理解产生偏颇, 更需要教师的正确的引导。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需要教师用聪慧的头脑去思考;睿智的目光去观察;圣洁的心灵去感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学会阅读。

理论终究是理论, 只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通过实践将以上几点转化为能力并养成习惯, 才是阅读的重中之重。

点线面 篇2

本课内容重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点线面和黑白灰”,学习运用点线面与黑白灰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开头运用游戏导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了解大千世界都是由点、线、面这些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的,感受艺术可以表现生活,艺术可以表达情感。由此我利用大师作品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黑白灰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感受生活中点线面、黑白灰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接着我运用基本造型要素,运用组织原理进行示范造型,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为了避免生硬的说教,本课将美术知识融入到手工制作中,通过设计服装,将所学知识展现出来,让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实践活动中提高美术的理论与技能、技法知识。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作业的表现形式是以绘画和剪贴的方法来完成。服装的设计以平面型为主,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制作立体型的。只要学生运用点线面、黑白灰最基本的艺术语言处理得当,作品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就达到预期的效果了。

《点线面、黑白灰》教学设计

本课内容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课《点线面、黑白灰》。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点线面、黑白灰”,并欣赏图片,了解大千世界都是由点线面和黑白灰这些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的。本课将美术知识融入到手工制作中,通过设计服装、将所学的知识展现出来,让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美术的理论与技能技法知识。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点线面与黑白灰的结合与变化。

教学难点——点线面、黑白灰的构成要合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运用于服装中。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点线面、黑白灰,并且在绘画中,也会用这些艺术语言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但对点线面黑白灰构成的组合规律运用还比较陌生。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图片中感受点线面与黑白灰的美,并初步运用点线面及黑白灰设计服装。培养学生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法分析:

1、欣赏图片感受点线面与黑白灰的艺术魅力。

2、通过比较,通过观察探讨,感受点线面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装饰效果。

3、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这部分,我分以下四个环节完成教学。

1、猜一猜的游戏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探索性思维,为了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注重教法的趣味性,所以我用这样的导入:老师手中的这个圆形是点还是面?学生有不同的答案,为了证实谁的答案对。我用两张比较图,分别将圆形放入其中,学生并直观的分析出点和面它们之间其实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再分析线与面也同样具有相对性。接着让黑白灰入场,并直观的引导学生分析明度的差异性。并揭示课题——《点线面、黑白灰》。

2、欣赏图片,感知点线面黑、白灰的组合魅力

用课件展示图片,新课标提出,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受和认识,应当引导他们去欣赏,去感受,去体会。先引导学生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点线面巧妙组合而成的东西?让学生从具象的图形中找到抽象的点线面。教师接着出示图片并提问作品中点线面、黑白灰在那里?是怎么组合的?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此处的欣赏也为下面点线面、黑白灰的组合与变化打下了基础。

3、探讨研究,了解点线面、黑白灰的组合与变化 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得让他们通过观察探讨、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等实践活动实现自我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先是引导学生观察老师的范画作品。学生观察比较这些作品中组合的特点及带来什么感受,老师总结。本环节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点线面、黑白灰在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效果。

4、实践尝试,运用点线面、黑白灰进行服装的设计。

用黑白灰卡纸或绘画纸进行点线面、黑白灰合理的组合。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分小组或独立完成,积极地参与。在学生根据点线的粗细,疏密变化,面的大小变化,进行合理的组合排列。通过自主尝试,感悟,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点线面、黑白灰的组合效果,是否给人美观、大方的感觉。

六、课堂评价

评析作品,分享创作快乐 师生共同欣赏学生作品,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件服装最漂亮?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述:黑白灰对比的分布是否合适、点线面的组合是否合理,点线面的使用是否有变化,有节奏感。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

七、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美观明了,也让学生在欣赏老师的作品中体会到 点、线、面的艺术魅力。

课题:点线面、黑白灰 课型:设计、运用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明确点线面和黑白灰的构成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设计能力。

2、运用点、线、面、黑、白、灰的构成知识,用绘画和剪贴的方式设计一件儿童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课的重点在于点线面、黑白灰的组合。

难点:点线面、黑白灰构成是否安排合理。教学准备:

卡纸、剪刀、胶水、水彩笔、画纸。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指示课题。

引入:(猜一猜游戏)同学们你们看,猜一猜老师拿的这个圆形是点还是面? 生:点、面

师:答案不一样,到底谁的正确呢?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生:左边的圆变成了面,右边的圆变成了点。师:接着猜一猜老师手中的纸条是面还是线?

(小结)我们在相同的视觉环境下,点线面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师:今天除了这三位朋友来了,老师这里还有三位朋友出示黑白灰并揭示课题——

10、《点线面、黑白灰》

2、探索学习,欣赏分析。

师:谁来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点线面和黑白灰? 生:穿的衣服、电线、红绿灯、斑马线、白墙黑瓦等。师:(出示课件图片)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图片,并提问在这些图片中能不能找到点线面与黑白灰的运用? 生:(生探讨研究,进一步了解点线面、黑白灰的组合与变化)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绘画等都离不开点线面、黑白灰这些最基本、最重要的语言。

3、合作研究,并出示范画

师:今天老师也用了这些艺术语言做了几件服装。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衣服上运用的点线面、黑白灰是否和谐、美观、大方的感觉。

生:线有粗细、长短、疏密、大小等变化。

生:有规律的重复排列、方向变化、渐变的变化,自由等。

4、实践尝试

师: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的漂亮的服装,想不想自己也设计一件呢? 结合本课所学的——点线面、黑白灰的知识,采用绘画和剪贴的方法设计一件服装。

三、展示评价

评析作品,分享快乐:

师生共同欣赏学生作品,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件服装最漂亮?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述:黑白灰对比的分布是否合适、点线面的组合是否合理,点线面的使用是否有变化,有节奏感。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

四、课后拓展

阅读的点线面体 篇3

有很多人拿到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知怎么样读,读时什么都知道,读后什么都糊涂。几年后,语感依然差,作文水平依旧低,这是为什么?关键是没有找到阅读门径,阅读到底有什么窍门呢?我认为关键应该抓住四个字:点、线、面、体。

一、明析重点段落

黄河入海曲折弯延。我们在详细观察了每段河流的具体流程之后,才能对黄河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比较清楚、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同样的道理,我们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还要对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详细的解读,在这基础上才能明白文章所揭示的深刻内涵,了解作品所蕴涵的独特魅力。要使作品揭示的内涵品味艺术成为一种可能,首先必须对文章的重点段落牢牢抓住并予以明析研读。例如,我们在阅读鲁迅的《鲁迅自传》的时候,在整体认知了作者一波三折、几起几伏的生活经历后,抓住求学、讲学这两个重要语段,通过剖析鲁迅求学时的爱国思想形成及讲学时的辗转反侧,才能体味出作者在轻描淡写中的艰难历程。经过如上所说的详细研读之后,我们才能整体把握文中的重点段落,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内涵才能揭示出来。总之,通过从整体的角度把握重点段落,从抓关键词句的角度研读重点段落,从辨析艺术构思、艺术表现的角度解剖重点段落,则明析重点的目标就可实现。

二、明确主线目标

明确主线目标是指在众多的内容中如何确定阅读目标。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可供学习的内容有很多:如这篇文章的主旨如何理解,结构有何可借鉴之处,分析表达了什么,语言有何特色……抓不住阅读的主线,在阅读中就可能不知所措。脑海中主线分明,则目的明确,在阅读时就会有想要阅读的欲望,会产生阅读冲动,克服阅读中的种种困难。所以,我们在阅读之前头脑中应有一个主线目标,目标明确了,阅读动力才会随之增大起来。当然,消遣也可算是一个目标,但这种目标是低级的、消极的,难以产生阅读能力,这也就是有些学生即使读了很多书,其阅读能力仍然不高、写作水平仍然很低的原因之一,此乃阅读之大忌。因此,必须正确把握主线的轨迹。

三、明了全面感知

全面感知即对文章(段落)的整体把握。不同文体的文章,表达方式和性质功能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比较客观的反映生活,文章要表达的主旨都比较鲜明。因此,阅读过程中整体感知很重要。我们只有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筛选信息,揣摩语言,概括要点 才能把握文章之意,整体感知的关键之点就是归纳大意,了解内涵。是记叙文,要明白它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什么主题;是说明文,要明白所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若是议论文,则要明白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够做到这些,也就抓住了文章(段落)的灵魂。当然,文学作品具有艺术反映生活的间接性,文学意蕴也相对隐蔽,因此应该根据不同文体的构成要素及艺术特征去确定阅读的整体感知。

四、明白个体差异

这里的个体包括两个方面,即文章和学生。文章有好坏之分,这需要教师进行健康指导选择;学生有个体差异,领悟能力不尽相同,即使同一学生,也可能因为条件、爱好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对文章理解产生偏颇,更需要教师的正确的引导。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用聪慧的头脑去思考;睿智的目光去观察;圣洁的心灵去感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学会阅读。

着眼点线面建设新班级 篇4

一、追求成功与卓越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着眼点

班级文化一般具有教育和管理两大功能,管理体现出一种规范,教育则体现出一种发展。班级文化的建设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密不可分,我们必须视传承与发展学校文化为己任,也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体现和贯彻学校文化的精神:一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是引导学生坚定成功的信心,使他们有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和毅力,勤于钻研,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孜孜以求;三是启发学生自我领悟,正确处理态度和方法之间的关系,督促他们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生命线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增强学生对生活实践的体验的要求,而学生只有在动脑、动眼、动手、动口等活动中才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体验和整个班级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以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为载体,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鼓励学生自我展示,激发学生大胆创新。

首先要树立每个学生都是班级建设的主人的观念,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理想,培养创造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在班集体这个舞台上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挖掘自己的潜能,发现新的自我;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班主任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最后,班主任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在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时一定要记住:尊重是前提,平等是关键,宽容是粘合剂,诚恳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如,在一次家长会上,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有的学生学习潜力大,但吃苦精神差;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好,但紧迫感不强;有的学生头脑聪明,但经不起诱惑;有的学生学习效率高,但投入时间少等,笔者组织了题为“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我们的一点幸运化为生命前进的动力?”的反思教育活动,以学生的切身感受和经验体会为重点,开展多向交流活动,通过这种群体的、合作的、开放的互动教育方式,形成了“自尊、自信、自控、自主”的“四自”评价指标,并将此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行为规范和行动指南,使之成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

三、全体学生的阶段发展及终身受益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立足面

三年教育,终身受益,应是教育学生的至高境界。班级文化建设一要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中潜存着一些人类永恒的情感,如感激、同情、敬畏、羞耻、亲情、友谊和爱恋等,而这些都需要教育去开启、去唤醒、去提升;二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一种觉悟,是自觉把事情做好的一种要求。责任感是人的基本品质之一,也是人生存于社会的必要条件;三要激发学生的动力。人的动力应该来源于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个人在生活中能够付出多少努力,能够使自己要做的事情达到什么高度,最终是要依靠动力的。对高一年级的学生,班主任应倾向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成长中不断感受到“自主、超越”的快乐。高二年级则要重点开展人生与理想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班级荣誉感和责任感。高三学生的自律性增强,但思想负担重,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刻不容缓。班主任可提供材料,让学生展开讨论,逐渐学会处理成长中的困惑、烦恼。

总之,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己对各种教育现象的感悟能力,用现代教育理念支配自己的教育行为,给班集体创设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共生圈”,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伊甸园”。

点线面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

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三、教学难点: 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们快去看看!

3.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

4.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5.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

动画课件 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 审美情趣。

引:画室里的表演正在进行着,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

请把你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

布置作业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作业评价

引:这里的每一场舞会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作业展示板。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拓展练习

1.欣赏: 名师名画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B.凡高----《向日葵》《抽象画》D.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2.日常用品A.《时钟》B.《自行车》C.《雨伞》D.《建筑物》 扩展学生的视野。

3.儿歌 儿歌:你是点,我是线,变大以后就成了面,描画美好的画面。

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巩固课堂知识。

五、教学反思:

关注“点线面体” 提高教学效率 篇6

面对《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审视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不禁思绪万千,或许是对《数学课程标准》勾勒的美好蓝图的无限憧憬,或许是对教学实践中经历失败与成功的感悟,或许是对课程改革之初面对新理念时那种顶礼膜拜、浮躁跟风的忧虑,或许是对解决教学中所纠结问题的回想,或许是对更好地进行教学的期待……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影响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可喜的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广大教师在平静中少了一蹴而就的冲动和浮躁,在激进中多了些冷观静察的理性和思考,大家都在有效教学的路上积极地探索着、尝试着。

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我想,应该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点、线、面、体”。

“点”点用心

课堂教学要有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妙的诠释和精彩的生成,这需要我们从细处入手,在“点”上做文章。

1.找准起点

朱乐平老师曾经说过:“我们想引领学生到我们想让他去的地方,那必须首先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这里所说的“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就是指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的学习起点包括真实起点(现有)和逻辑起点(应有),真实起点是指备学生,逻辑起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备教材。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我们应当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在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的前提下实施,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例如,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因为“一半”“平分”等词已经出现在学生的口头表达中,只是他们还不知道用什么符号或数字来表示。教学时,教师可从分东西的现实情境中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和经验,引导学生讨论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这样既让学生认识到用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了,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使学生在个性化的表示方法中体会到用1 / 2表示“一半”的优越性。随着学生探究的深入,他们逐渐感受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进而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白“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提供支点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合适的支点,我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这里不仅指出了支点的重要性,而且说明当具备一定条件的时候,我们能够做成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帮助他们寻找新旧知识之间合适的连接点,给学生搭建“脚手架”,即给学生提供支点,使他们逐步逼近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应引领学生学会从“变化中抓不变”的方法,通过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什么是面积”一课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接触实物的机会,通过摸、涂、找、摆、比、数等活动,为他们的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和经验积累;教学“图书馆”一课时,教师可以用摆小棒、计数器等教学具为支撑,突出数形结合的思想,为突破“进位”的教学难点和进行多样化教学提供有效的支点……教师要在学生面前适当展示源于已知又发展于已知的教学素材,激活或重组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的新知获得同化并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扩建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支撑、有凭借,才能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有效、具体的探索支点。

“线”索饱满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主线错落有致、纵横交织的合理展现和有序推进的过程,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及数学思想方法相辅相成和有机融合的深化过程。课堂教学只有在知识与技能上发展,在过程与方法中提高,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升华,才能彰显有效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使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方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突显明线

数学课堂应突显“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延伸”的基本教学主线,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活动中经历深入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三维目标合理渗透,“四基”目标有效整合。

例如,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课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在认识1 / 2的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感知分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学模型;在学生尝试创造分数的环节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将分数的认识从浅显引向深刻……又如,教学“折纸”一课时,通过尝试探究、交流展示、自主建构、练习巩固等环节,引导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通过讨论、反馈,使他们的自主建构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不断得到自我修正与完善。数学学习就应该让学生明明白白、有章可循,使课堂教学成为“清清楚楚一条线”。

2.彰显隐线

在日常教学中,某些教师常有人为地割裂三维目标的错误演绎,特别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更会出现帖标签式的尴尬局面,所以教师应尽量避免无效的做法。渗透性的教学应有机地、恰到好处地融入知识探索的全过程之中,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相得益彰、精彩纷呈。如课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选取素材,采用谜语、游戏或通过学科整合等方式导入教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课尾,教师可巧妙地结合教学内容,把学习习惯教育、学习方法归纳、学习体验共享等方面有机融合,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梳理、善于反思的优秀品质。

例如,教学“图形分类”一课时,教师应注重结合具体的分类任务,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过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让他们在困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归纳概括和反思,形成正确的结论。然后通过“讨论确定分类标准”“抽象出图形的共性”“组织交流汇报”等环节,使学生在分类过程中发现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扣子分得的结果却不一样”,从而引发思考,激起去寻求新的分类标准的需求,最终探索出新标准下的分类方法。这样引导学生经历了对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扣眼数量不同的分类过程,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加深了对分类思想与分类方法的理解。正是在尝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深刻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的教学彰显隐性线索,水到渠成地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要积极利用“数学万花筒”“你知道吗”等内容,给学生提供有关数学在历史、文化和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实例,使他们体会到蕴含其中的数学价值,激发他们积极探究数学奥秘的强烈欲望。

“面”面玲珑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一种境界,其精神实质是不同因素之间处于一种良性平衡的理想状态。课堂教学有它本身的一种平衡和生态,和谐的课堂演绎才会有令人心动的教学魅力。

1.体面参与

“真心关爱、真情呵护、真诚理解”的人文关怀是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应有的内涵。彻底改变“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要让学生体面、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就必须努力构建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进行教学,使学生自由、充分地发表意见,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回答,并给予善意的提醒和人文性的关怀,使学生能“踊跃地站起来说,体面地坐下去听”。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自主地提取信息,自由地提出数学问题,能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满足他们多样性的需求和个性化的展示。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又让教学活动更能满足学生全面参与的心理安全需求,能最大限度地呵护学生的参与欲望和维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自由探索、自主发展的广阔舞台。

endprint

2.全面渗透

“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把数学课堂打造成富有文化韵味的平台,是我们努力追求的境界。数学文化的核心是数学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合理地渗透数学文化,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受到数学文化的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图形的拼组和变化”时,教师先让学生用等腰直角三角形从一个到多个进行拼组,学生通过自由想象,拼出多种漂亮的图形。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这些规则的图形中发现美:一种图形可以扩展到三种图形,形成七巧板,七巧板又可以拼成许多种图形……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同时,教师要重视挖掘传统民间艺术和日常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如剪纸、京剧脸谱和镜面对称、螺旋桨转动等,引导学生在赏析中理解变化之美,在推理中感受理性之美,在优化中触摸简约之美。当然,数学文化从广义上还包括数学史、数学美、数学家、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数学文化的价值,把蕴含在数学课程中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审美情趣等加以挖掘与提升,如讲述符号的历史、介绍某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的艰辛历程、介绍数学家的名言和故事等,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领略到数学的无穷魅力。这样的数学课堂必将因全面渗透而显得更加丰盈,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体”现常态

“不看广告,看疗效!”这句广告语透露出实效是首位的重要信息。同理,课堂教学不要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支离破碎,要崇尚简约,回归常态。

1.体现实际

“教学目标是概括的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则是具体的教学目标,两者之间是概括与具体的关系。”然而,我们却发现如今的课堂教学,情境花哨、结构繁杂、程序混乱的情况越来越多,导致原本简单、快乐的数学学习因复杂的教学环节,而使学生忙于追赶、疲于应付,变得“茫然不知所措,忙碌而无所作为”。

例如,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实物中找角、课本上量角、生活中辨角及动手画角、折角、剪角等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扮演着“马不停蹄的搬运工”。这样教学,既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偏离了教学的主题,又丢失了数学的本色,导致原本学生对角还似曾相识,教师教学后倒变得迷迷糊糊了;这样教学,将原本并不难学的教学内容变得纷繁复杂了,使数学课因虚设的环节而变成四不像。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要来源于现实,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能生硬捏造;教师的评价不能一味地吹捧,或进行模棱两可的肯定,要予以真情实感、真心实意的鼓励;学习素材的选择要契合数学教学内容,不能为了生活化、趣味性而丢失了数学化和科学性;教学环节的设置不能故弄玄虚、拖泥带水,要符合学生、教学的实际,做到简约而不简单。

2.体现实用

如今的课堂仿佛是声、光、电一样都不能少似的,一些教师认为没有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就无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于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去制造色彩艳丽、画面迷人的新式“武器”来为教学大张声势,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壮观场面。某些课堂上,多媒体的运用也成了教师搞花样、图热闹的工具,成为体现新理念的“标签”,导致课堂更像是先进教育手段的展示会,就是难觅数学的踪影,不见教学的实效。因此,教学方式的选用不能形式化地演绎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更要进行有效的指导,鼓励合作交流更应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基础;动手实践不再是“活动了四肢,休息了脑袋”,而是“做数学”的必需,是为了让学生更直接生动地体验建模的过程;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不能过分铺张渲染,更不能一味地追求媒体的过滥使用,传统的小黑板、计算卡等依然有其独到的功效……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所谓的探究、合作,教师的有效讲解、科学引领不可或缺;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一味地追求新、奇、特,应突出数学味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活动的安排,不能一味地营造热闹的氛围,只有引发思考的活动才是有效的,因为有时数学课堂更需要“静悄悄的革命”……

有效教学追求永无止境,教学探索创新永不停歇。只要我们用心勾勒课堂教学的“点、线、面、体”,一定能使数学课堂成为美妙、丰硕的文化之旅,使学生有所获,达到如画如诗的课堂境界。

(责编杜华)

点线面 篇7

电器设备故障分析的主要任务, 是利用电器设备的剩余耐用性, 保证经济、有效地修复汽车电器, 恢复其使用的可靠性。由于电器电子设备的增多, 汽车电路越来越复杂, 进行汽车电路分析与故障诊断的难度逐渐增大。维修人员固然需要加强理论学习, 与时俱进, 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电器设备技术状况相差悬殊, 维修人员必须针对具体故障现象, 分析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各种接线规律, 确定其技术状况, 弄清总体电路及联系, 先外后内逐一排除。一旦碰到不熟悉的车型和线路, 常常要自己动手, 甚至测绘必要的电路图。对于从业时间尚短、缺乏经验积累的维修人员, 选择修理方法, 形成故障分析的思路十分重要。

这里, 以Jetta2005型轿车照明系统为例, 在其汽车电路原理图识读的基础上, 采用基于点线面要素方法, 根据对整个电路主要功能的影响程度, 将故障现象分类, 进行电路分析和故障诊断。应用该方法可以快速锁定故障部位, 提高工作效率。该方法亦适用于汽车电路其他部分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一、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汽车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较多,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直观诊断法、断路法、短路法、利用车上仪表法、试火法、万用表法和元件替换比较法等。

1. 直观诊断法

当汽车电路部分出现故障时, 经常会伴有冒浓烟、冒火花、有烧焦味、发热等异常现象。通过人的感官如耳、鼻、眼等连锁感觉, 按照故障发生的部位, 通过对这些故障的外部特征进行分析, 判断故障原因。

该方法的优点, 是在任何情况下可以进行随车就诊, 适用于相对简单故障。对于较复杂的故障现象, 诊断时间较长, 且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断人员的技术水平。

2. 车上显示装置法

利用车上仪表板上各种仪表和报警装置电路的显示和报警信息, 判断电路有无故障和故障产生部位。

3. 短路法

当汽车电路中出现断路故障, 可采用短路法进行判断。采用导线或螺丝刀跨接怀疑有断路故障的线路, 观察电器设备工作状况或仪表示值变化, 从而判断被短接的电路工作状态, 以便确定故障部位。

4. 低压搭铁试火法

即拆下用电设备的某线头, 根据其对汽车的金属部分 (搭铁) 接触时是否产生火花, 来判定故障现象。

该方法比较简单易行, 是广大汽车电工经常使用的方法。但由于“试火”产生过电流, 会给某些电路或元件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害。因此维修装有电子线路的汽车电器时, 一般不允许采用“试火”的办法判明故障部位。

5. 高压搭铁试火法

高压搭铁试火法, 指对高压电路连行搭铁试火。用察看高压电火花的方法来判断点火系统的工作情况。

6.12V测试灯法

12V测试灯法, 主要是用来检查系统电源电路的断路故障。将该试灯跨接在怀疑有故障的电路两端, 通过观察试灯的亮与不亮, 来判断这段电路中有无断路故障。将12V测试灯接电器部件正电源, 另一端搭铁。如试灯亮, 说明电器部件的电源电路无故障。

7. 汽车用万用表法

汽车用万用表法, 指采用万用表对电压进行测量, 与正常技术参数进行对比, 判断所测电路有无断路故障。若万用表显示电压值与原参数相符, 说明所测的电路连接正常;反之, 说明该段电路存在故障现象。和其他领域一样, 常用来对各参数进行测试, 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所在部位。

采用万用表对电压进行测量时, 不允许使用万用表的R×100以下低阻欧姆挡 (或欧姆表) 检测小功率晶体管, 以免使之电流过载而损坏。

8. 元件替换比较法

元件替换法指在检修电路时, 怀疑电路的故障是由于某些元件的性能改变或损坏引起的, 而该元件的性能不易检测。此时,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 选用同规格性能良好的元件来替换, 对两种情况下工作情况进行对比, 来判断故障所在部位。

由于一些进口汽车上的电子电路, 虽然可以拆卸, 往往缺少同型号分立元件代换, 需要设法以国产或其他进口元件替代。所以, 采用该方法的局限性, 在于要注意元件替代的可行性。

9. 专用仪器检测法

专用仪器检测法, 指在维修中采用专用的仪器对汽车电控装置进行动态测量。利用这些专用仪器设备可较快且准确地判断故障所在。

二、电路分析及故障诊断

1. 汽车电路图在故障分析中应用

正确识读汽车电路图, 尤其是电路原理图尤其重要。通过解读电路图, 可以了解车辆的一些基本信息和配置情况;分析一些部件如何工作;由电路图, 可以获知各部件和各系统之间关系, 如哪些部件受点火开关控制;还可以得知一些部件和系统的特点。

(1) 根据电路原理图上熔丝、继电器上标注的编号或标注的名称很容易找到其在熔丝盒、继电器盒上的位置。

(2) 根据导线的颜色与部件上标出的连接器端子的序号, 可以在实车上迅速找到相应的导线与端子。

(3) 通过分析电路原理图即可确定一些故障的诊断方案。如有一个制动灯不亮, 则应该去检查不亮的制动灯灯泡及相应线路, 如果两个灯都不亮, 那么首先应该考虑去检查制动开关及其熔丝。

(4) 根据原理图可以确定一些故障的检测点和和检测步骤。

2. 结合点线面要素分析方法

基于点线面要素分析方法, 是根据故障现象及其产生部位, 将故障分为点要素、线要素和面要素问题。我们以Jetta 2005型轿车前照灯基本电路图 (见图1) 为例, 采用点线面要素分析方法, 进行电路分析和故障诊断。

(1) 故障部位为点要素

故障发生部位在每一支路末端, 不影响整条支路状态。在图1中, 可以证明正电源信号已经过大灯继电器送到远光支路, 属于点要素故障。

例如, 某单一元素的左远光L1a (或左近光L1b) 灯不亮而右远光L2a (或右近光L2b) 灯亮。这时, 在验证保险丝S11完好的情况下, 可以确定L1a灯丝烧断或保险丝S11至L1a存在断路现象。如果灯丝完好, 则应用导线将送入远光支路的正电平信号接到L1a的火线接线柱, 确定发生断路的部位。

(2) 故障部位为线要素

故障发生部位在每一支路, 影响整条支路状态。在图1中, 可以说正电源信号经过大灯继电器, 没有送到远光支路, 属于线要素故障。

例如, 某左远光L1a (或左近光L1b) 灯和右远光L2a (或右近光L2b) 灯均不亮, 而近光 (或远光) 灯发光正常。由于大灯旋转开关后的正电平信号→手动变光开关→大灯继电器→远 (或近) 光电路。这时, 在验证手动开关完好的情况下, 可以确定大灯继电器至远光 (或近光) 电路之间存在断路现象, 或者大灯继电器中30号线至远光电路2个保险丝S11和S12输入端之间存在断路现象。

这种情况下, 应将故障分析重点放在决定支路电平信号是否正常的部位 (此时, 为手动变光开关和大灯继电器) 上。

(3) 故障部位为面要素

故障不仅仅发生在支路部位, 而影响整个主干路上所有元件的工作状态。例如, 所有大灯 (远、近光) 均不工作, 属于面要素故障。

按照图1, 在前照灯基本电路中, 正电平信号→保险丝S24→大灯旋转开关2挡→手动变光开关, 然后分别送到远光和近光电路。

这时, 首先应确定点火开关闭合情况下, 正电平信号是否经保险丝S24送入大灯旋转开关;用导线在大灯旋转开关的接线柱上搭铁刮火:无火, 为大灯旋转开关的第2挡存在断路现象;有火, 则该接线柱至变光开关间导线断路。如果接入大灯旋转开关的正电平信号正常, 应确定大灯旋转开关是否损坏;在大灯旋转开关正常情况时, 应考虑采用短路法, 用螺丝刀或导线, 在变光开关的火线接线柱上试火。若无火, 为大灯光旋转开关至变光开关之间有断路故障;若有火, 用导线使火线分别与远、近光灯接线柱连接, 确定大灯旋转开关到手动变光开关之间是否存在断路。如果灯全亮, 为变光开关存在断路故障;如果不存在上述现象, 应怀疑故障部位为手动变光开关。如果只有远光灯亮, 则为变光开关至近光灯之间存在断路故障。

点线面 篇8

一、点

所谓点, 指实训内容的重点、难点、知识点、技能点、故障点及关键点、授课的亮点以及学生精神状态的兴奋点等。上好实训操作课, 就要充分准备实训内容, 紧紧抓住这些“点”。

1. 做好准备工作

实训课的实施过程随机性更强, 有更多的不可预料事件。教师首先要熟悉操作的内容及实训场地、条件, 要求学生完成的, 教师必须动手事先完成, 了解并预测学生实际操作起来需要多少时间, 对实训操作过程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实训全过程。

此外, 还要了解学生操作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 做好解决方案。了解器件性能的改变可能带来的问题, 比如声光双控节能灯电路中, 驻极体话筒的性能、光敏电阻器的性能的改变使得电路的灵敏度降低。

2. 抓住实训操作教学的“点”

理清实训课题的知识点, 哪些是重点, 哪些是难点?通过操作, 学生要掌握什么技能?对于电路板的装配与调试, 电路中会出现什么故障?要完成实训课的讲授, 教师要把握的关键点是什么?学生要顺利完成操作, 需要特别注意什么?这些教师要理清、理顺, 用彩笔标注出来。实训教案多是计划、安排、标注等, 与理论课教案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

二、线

所谓线, 指安排实训过程的流程线, 知识技能上的暗线, 时间空间上的明线, 即合理安排实训的流程。操作计划要合理, 应明确:用多少时间复习引导?多少时间教授?多少时间操作?多少时间排除故障?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如何把知识点、技能点按照合理的顺序贯穿起来?

1. 引题得当

要想把课上好, 引题要得当, 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说起, 可以有感而发, 也可以直接敲击主题, 不管用什么方法, 就是要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引题时间不宜长。

2. 合理安排讲授、操作时间

实训课理论讲授时间要短, 难度较大, 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操作过程, 明确操作重点。要把重点的、清晰的知识框架给学生, 根据学生实际操作表现来引导、指正。要避免把操作课上成理论课。元器件介绍可以在安装演示过程中边介绍边安装。

3. 恰当安排演示内容

需要演示的内容, 要安排在恰当的时间里, 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尽快地让学生参与进来。我个人认为分步骤演示效果更好, 比如在收音机的组装过程中, 可以先演示装配工艺, 然后在学生的好奇中演示整个功能效果。不要把要演示的内容全都演示下来, 这样学生会失去兴趣, 觉得没意思。此外, 对学生的操作过程、效果, 教师一定要现场做出点评, 学生操作成果的优劣、不合理之处, 教师要给出正确评价。

三、面

所谓面, 指实训操作过程的层次面, 对知识技能要求的层次 (了解、掌握、熟练程度) , 操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1. 把握好知识技能的层次

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层次要把握好, 可以从讲授语气、操作时间上来体现, 必要时可告知学生是该掌握还是了解, 有些需要强调的内容, 教师要反复强调, 比如, 操作过程特别要注意安全。同时, 也可以用声音来刺激学生。

2. 把握好细节面

让学生了解实训操作的计划, 使学生操作有组织、有目的、有激情。防止意外发生, 备好应急方案, 启用有效机制, 激励学生认真操作。可以对学生的表现打分, 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灵活的课堂评分标准。比如调试过程, 为避免学生一有问题就找老师, 形成强依赖性, 可以告知“找老师可以, 老师帮你找到一个问题, 扣一次分”, 学生怕扣分, 会先自己排查, 以便养成学生独立排除故障的能力。提前5分钟左右让学生整理工具、打扫卫生等, 课后合理评分, 公平公正地给学生打分, 因材施教, 要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 给出激励性的评语。

总之, 只要多动手、勤思考, 逐步锻炼自己的能力, 实训课就一定会越上越好。

参考文献

[1]刘高山.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 2004 (8) .

点线面 篇9

自20世纪兴建了第一条高速公路以来, 高速公路就逐渐成为联系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重要通道, 随着经济发展, 高速公路建设力度更是逐年加大, 交通变得更为快捷便利, 但与此同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 旧有的高速公路由于时代理念的局限性, 其对原有的地域景观产生的不良影响日益凸显出来。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之前的“快速、安全、经济、舒适”发展为“安全、快速、环保、美观”, 这也对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是指以美学为基本出发点, 在满足道路功能的基础上, 考虑道路空问的美观性、公路使用者感受的舒适性、公路本身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 继而使使用者感觉安全、舒适、和谐所进行的设计。它包含了道路自身结构设计、景观设计中地理、美学、心理学、风俗学等综合性学科知识。

1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的点

空间上的点代表了一个特定的位置, 几何学上的点是无大小的, 但在造型上, 点可以是某个具体的物体, 其大小只有相对意义, 没有绝对的数值。高速公路景观中的点具有相对大小, 为了引述的方便, 这里讲景观中的点分为宏观节点和微观节点。宏观节点主要包括高速公路上的互通式立体交叉、特大桥、服务区以及收费站等大型节点, 而微观节点则包括细部景观常涉及到的指示标牌、车道标志、自然形成的突兀的岩石、与环境相协调的雕塑、特色灌木、立交出口匝道分流鼻的防撞设施以及路界外孤立的建筑等。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 由于行车速度较快, 路侧设计合理的微观节点通常能够起到诱导驾驶员视线、提高驾驶员注意力、提供有效路权信息等的作用。当汽车行驶于高速公路平曲线上时, 中间带护栏、行车道边线在远处形成了不断变化前进的交汇点, 当驾驶员注意力集中到驾驶行为上时, 这些点自然地引导了驾驶员的视线。合理使用路侧孤石以及对路界外景物的借景, 可以提高驾驶员的注意力, 缓解景观单调时产生的疲劳效应。设计合理的指示标牌, 能够在驾驶员发现到驶过这段较短的时间内, 提供有效的道路使用信息, 为驾驶员驾驶行为正确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而信息量大、文字多、颜色不易识别的标牌, 势必会给驾驶员造成困扰, 这种不良的景观点设计最终可能导致行车安全性的降低。

高速公路宏观节点是整个工程实施的重要环节, 往往能够决定高速公路局部路线的走向。而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 对宏观节点的景观进行特殊设计, 不仅可以体现高速公路设计的主题, 而且对于道路使用者来说, 个性突出的宏观节点为其提供了较高的可辨识度和可记忆性。在车辆慢速行驶的服务区、收费站等处, 对建筑风格的设计可以加大力度, 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感受。

2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的线

高速公路景观中存在大量的线元素, 包括由平、竖曲线与平、纵面上的直线和缓和曲线及圆形曲线组成的三维空间曲线, 即道路线形;包括随道路线形变化的护栏构成的直线曲线交错的线;包括路面喷涂的标线、路侧标志构成的道路轮廓线;同时也包括挖方断面的边坡轮廓线等等。借景恰当的高速公路, 亦融入了周围自然景观的线元素, 比如野外平原地区与天空交界线、山体坡面形成的边界线等。

就高速公路而言, 道路线形的确定往往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景观效果。高速公路平纵线形设计时, 直线无疑是最经济的, 曲线更生动, 充满活力, 更贴合自然。在山区, 沿河谷山岭展线时, 我们应顺应地形地势, 将道路的挖填、结构物加以巧妙的组合, 路线要顺其自然, 要曲中有直、直中有曲、曲直自如。将平曲线与竖曲线合理相结合, 以平包竖, 不仅可以提供安全行车的诱导, 避免长距离直线导致的疲劳, 而且容易形成优美动人的道路线形和景观。利用平纵线形本身的起伏变化, 将路段景观的设计分成若干段, 使驾驶员的视觉感受多变而有节奏、张弛而有序, 始终保持着对前方道路的新鲜感和探求感。

3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的面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 平面可以理解为一种媒介, 用于其他的处理, 如文理或颜色的应用, 或者作为合围空间的手段。在景观中的许多变量都依赖平面来提供基本的媒介。面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静止、踏实的感觉, 所以在景观设计中, 应该使平面错落有致, 或者在形状上有不同的搭配。这样, 不会使观察者产生审美疲劳。

高速路的边坡是重要的带状景观, 它的设计应富有人性化, 才能有效缓解高护坡给人的压迫感, 同时带给人们清新, 浪漫的气息, 但边坡设计还应建立在节约原则的基础上, 强化立交区, 跨线桥, 隧道洞口等重要地段, 以简约流畅的造型, 自然和谐的色彩与环境相协调同时避免复杂的形体和细腻的刻画, 以适合高速路的景观特征。立体交叉作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宏观节点,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速公路的景观。在对立交进行填方路基坡面景观设计时, 在满足排水的要求情况下, 放缓路基边坡的坡度, 给人以自然坡度的感觉, 减少了人工构造物的痕迹。而当立交处于挖方路段时, 为避免驾驶员产生道路空间变窄的错觉, 设计时可将匝道右侧的土部分或者全部挖去, 同时对匝道所包围三角区域重新进行坡面修饰。

4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的空间

高速公路空间是由点线面综合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 道路线型是由平、竖曲线与平、纵面上的直线和缓和曲线及圆形曲线组成的三维空间曲线, 在对高速公路路线空间进行设计时, 应考虑线路线型的顺畅、连续和可行性。如果道路的平纵横设计不合理, 绿化设计做得再好, 也会让人感觉不协调, 不能产生美的感受。优美的道路空间线形, 平、纵线形良好的配合, 线形平顺流畅, 行车舒适并富有安全感是最重要的景观设计。

不仅仅是道路线形组成的空间, 通过施工上的填方、挖方、森林开伐等完成的空间造型的行为对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空间应尽量和自然景观协调一致, 融为一体。当地形及原有植被形成有吸引力的景观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栽植构成的空间, 处理好边坡、边沟、填、挖方的景观设计工作。因此, 设计者一定要注重开拓路外景观, 尽量利用路前, 路旁有趣而多样的景致, 并有计划地提供一些视轴、视点和诱导视线的景物。

5 结语

作为高速公路景观的设计元素, 点线面空间形成了高速公路景观的每一个具体的组成部分, 包括道路的路面铺装、种植和道路设施等。优秀的高速公路景观是将自身充分而和谐地融入到其周围的自然景观中, 使其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从而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行车体验。[1,2,3]S

摘要:本文从景观美学的角度出发, 针对高速公路景观的特点, 从点线面空间及其协调组合在高速公路景观中的运用等方面出发, 对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 初步提出了基于点线面空间分类的景观设计指导方法, 希望对我国新时期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点线面空间

参考文献

[1]郭斌.建筑空间构成:从点、线、面、体的构成到建筑[Z].2012:116.

[2]张翼明.点线面美学与景观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 2007.

点线面 篇10

报纸版式设计创意的呈现点无非是图形、标题字、正文和色彩, 图形、标题字、正文和色彩因此也被称为版式设计的四大要素。不管这四大要素如何摆布如何变幻, 都与平面构图的基本语素———点、线、面的运用密不可分, 它们的表现张力其实就是在点、线、面的规则下发生作用的。下面, 就让我们从点、线、面在报纸版式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谈一谈自己浅显的认识和体会吧。

一、版式设计中“点”的格调

点, 在几何学里是用来表示位置的。点, 运动成线, 线扫射成面, 面累积成体。因此可以说, 点是构造几何平面图形与立体的最小使用单位。点在几何学中无大小, 无方向, 无形状, 是一个对于位置的抽象示意。一只蚂蚁可以表示为一个点, 体积大到约10832亿立方千米的地球也可以表示为一个点, 这只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的需要。

然而, 在版面中的点就有了大小、形状、位置的不同, 并因此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暗示。版面上的点常常能够成为视觉重心。有些点是显性的, 就是以直观的“点”的形象呈现出来的, 比如有时会设置几个点放在并列的几个小标题前;有些点则是隐性的, 它们可以隐藏在某些点缀版面的色块里, 可以隐藏在某些被强化了的文字上, 也可以隐藏在图片中的某处细节里, 比如眼睛或者树叶之类的。能够有意识地、较好地运用这些显性的点和隐性的点, 使它们在整个版面上的位置有序地组合起来, 加之各个点的大小、形状的变化, 就会像散布在天空中的星辰, 能够产生一种构图的律动之美。这种由点铺排出来的律动会引起受众不同的心理感受, 产生视觉舒适感或者不适感。受众对于视觉感受也许不会注意到或者深入探究到是由于版面中的那些点产生的效果, 但是版面设计者应当有意识地排布版面中的点, 来凸显版面的格调。美感不是知性的, 而是感性的, 能否运用好版面中的点, 取决于版面设计者对于美的意识和品位。

二、版式设计中“线”的节奏

从几何学意义上说, 线是由点运动形成的。线的长短、粗细、曲直、方向的不同组合变幻也会引起不同的视觉感受。长线可以起到延展空间感的作用, 短线可以给人短促有力的视觉感;细线可以给人纤巧的感觉, 粗线则能给人以厚重感;垂直的线有挺拔的力度, 水平的横线则能让人感到安稳, 而斜线则有摇曳之姿;直线具有刚性, 曲线则飘逸柔和;开放的线圈更具版面融合性, 闭合的线圈则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

和点一样, 版面中的线也可以分显性的线和隐性的线。在应用设计中, 文字的排列可以构成线, 文字的分栏、字距行距、图文的边界等等都具有版式设计中线的属性, 图片中的某些线条也能参与到整个版面的线的结构之中, 点的位置之间的联系其实也是一种线。这些明线、暗线、实线、虚线的恰当运用, 除了能够起到界定、分割版面的作用之外, 更主要的是能使整个版面活跃起来, 富于动感, 并且能够对读者起到浏览引导的作用。

我们不能说, 在版式的设计中, 线的影响力大于点, 但线的确在视觉上占有比点更大的空间。线的舒展与流畅, 可以有效活化版面, 使之具有类似于现代抽象艺术的审美情趣。有意识地、恰当地使用“线”这一视觉语言, 就能够达到潜移默化地美化版面的目的。

三、版式设计中“面”的和谐

面在报纸版面上具有平衡稳定、架构空间层次、强化重点内容以及深化版面主题等作用。线在版面上的切分, 就形成了若干个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面。面是在版面空间上所占面积最大的一级版式设计单元。面通过色彩、线隔等手段相互区分, 并在位置上形成对称、复合、渐变、对比等多重内在关联。一份好的版式设计模型, 能够较好地把握面与面之间的呼应关系, 把握住整体的和谐, 就能产生视觉上的美感。面的形状镶嵌、大小错落、色彩搭配直接关系到整张版面的出刊效果。面的设置尤其要注意与报道内容相适应, 要以版面主题为引领, 加以灵活运用和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 版面的留白也是一种特殊的“面语言”。留白的位置、形式、比例等往往能够体现出版式的设计风格和品位。巧用留白可以达到虚实相间、以虚托实的版面艺术效果。

议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点线面 篇11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点线面

城市园林是现代城市环境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区域,在城市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作为现代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与功能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都在迎合着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要在满足城市居民对于健康休闲、体验互动、精神愉悦要求的同时,更要体现出城市的独有特色,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将面对城市化不断加剧的现实。大量新兴城市的出现以及旧有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大量的城市园林来填补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城市环境。文章从城市园林结构入手,分析了景观要素“点、线、面”的布局手法。

一、点状效果在园林景观中的展现

(一) 园林景观中的成景元素点

第一类成景元素点是小建筑、艺术品等。在园林景观中小建筑(或者称之为小品)、艺术品如雕像、其他艺术造型等是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小饰品,可以增强景观的趣味性。为整个景观增强活力。

第二类成景元素点是有特点的植物。有特色的植物在我们的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有许多独特的使用效果。例如在景区内的一株百年古树,我们可以将它认为是一个有历史内涵的成景点,也可以将它看做整个景观中的一个富有沧桑和古典韵味的背景。

第三类成景元素点就是景观中常常构筑的假山、安放的巨石等突出环境特点的装饰物。这些假山、巨石在安排布局的时候一定要讲求自然,或与树木搭配交相辉映、或可与水体相结合,增强感染力。

(二)点状景致布局基本法则

在点状景致进行布局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安排的有疏有密、有实有虚。成景元素点在布局的时候在该稀疏的地方绝对不能保守,该密的地方就要如胶似闭,避免千篇一律的均衡布局。因为,疏密虚实的正确使用,可以让园林景观更加协调、视觉效果更加丰富。

第二个要注意的原则就是点状景观的布局要有活力,能遥相呼应、相互协作。园林景观只有一个点的时候,游人的视线就只能集中在此,容易疲劳。有两个景观点游赏时游客的实现就会被分割,并且将这两个点充分进行联系、对此进行想象。如果有三个以上的点存在,游赏的时候,视觉效果就会更丰富。所以,成景元素点之间要能设计成遥相呼应的效果,点与点要有区别又要有联系,将游赏者的实现和心里相互交织,让游客在不同位置观察都能有不同的感受,互为背景有独立成景。

最后要注意的方面就是,各成景点不能一概均衡设计,要有所突出有所侧重。哪些标志性的景物点就应该将其设计主点,而其他一些景物点就要将他们的位置安放好,不能冲淡主点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园林景观的时候,在点的布局安排上多下功夫,突出中心,强调主要内容。

二、园林景观中的线性效果

(一)园林景观中线的使用和表达

首先是直线,作为最简单的几何图形,直线的特点很明朗:强硬、单纯、简洁、直接。直线又有很多的种类,粗的、细的、斜的等等,这些不同形态的直线条所表达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带给人的情感体验也不一样,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就要根据景观表达的需要来决定线性景观的使用。

第二种是曲线,曲线的类型也很多,概括的来说曲线也就无非两种,有规则的和无规则的。在园林景观中运用曲线设计相对于直线来说,就会比直线设计的景物更加敏捷,更有流动感,给人的情感体验也丰富,幽雅、柔和。绵延的曲线景观,带着幽静的园林氛围,给人以非常安适、闲静的心情。

在园林景观中还有一类线条不得不提到,那就是作为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道路了。园林中的道路就是一条条直接出现在眼中的线条,因为路的特殊功用,我们在设计时,就要在考虑到方便使用的前提下,利用线的特性来指导路的设计。例如林中的路用曲线,宽阔的景观用直线的设计,在景观的边缘地带设计曲线和直线相结合的办法等等。

(二)线性设计园林景观中的使用规则

园林景观是自然景物的浓缩、荟萃,景观的线条肯定要追求自然,崇尚和谐。第二个有层次秩序,就是在景物的设计中要将线条融入,通过合理安排布局,在视觉上不杂乱,线条有序,带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美感,增强园林景观的可观赏性。除了这些在外在形态上的使用原则之外,线条还在园林景观中有实用性原则,如线性的道路承担了交通任务、景物之间的界限线条是景物之间视觉上的过度等等。

三、园林景观中面的使用

(一)园林景观中面的设计规则和构成

平面在园林景观中小的方面构成有很多,但概述起来也就是水、地板、绿化面。园林景观中的水我们都能想到,无非就是河、湖、池以及由水构成景致。水在园林景观中有很大的作用,是整个园林景观的精魂,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还是一种园林艺术形式。地板,也就是园林景观中为人们提供活动的场地,它限定了空间平面,通过铺设的艺术图案构成一种独特的美。还有一种构成就是绿化面了,包括草地、山坡等。

(二)在园林景观中如何使用平面形式

在平面的设计中对一些相同的意向、相同的形态进行有序的、连续的排列,构成特殊的视觉效果。这是平面组成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体现出一种规则性和节奏的美感。能增强人对平面的印象。但是同样,他也存在不足的方面,就是反复出现的这些形象容易使人感觉疲劳,在设计中要求我们要有创造性的思维,丰富界面表达方式和效果。

在平面中,反复的构成有很多种。其中线性排列形式比较常见,显而易见,线性排列就是将形态按照直线进行反复,那其就具有线性的特征。所以线性物质的方向性、先后性就被赋予在了平面中。由于涉及线性特征,那么线的方向、弧度、宽窄、长短就要有规则。

环形排列也是反复构成的重要方式。环即圆。就是指其基本形态,围绕其中的一个点进行反复排列,有秩序有规则的进行。圆环排列方式其重要特征就是能构建一种非常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效果。游客在游赏到此类排列的平面风景时很容易就吧目光集中在了向心的那一点。这种设计的中心点,通常都是园林景观中的标志性建筑或重要的游乐设施。

矩形的重复排列构成方式是将形态面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延伸,合围而成。在视觉效果上,矩形的排列方式可以让单位面积显得小一些,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要有所考虑。国外的许多园林设计都有矩形排列的身影。

还有一种排列方式是对称排列和镜面排列。这种排列方式有较强的平衡效果。通常是在平面水平垂直对称,镜面重合。一般的来说镜面排列,是用在水中景物的倒影的对称状态。

(三) 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的分割

根据园林景观设计的需要,在一些景物的平面构成中需要引入分割的方式。在视觉方面,景物图形的分割有利于审美的表达。分割的方法有很多种,普遍用到的有:均割、渐变割、选择分割。

均割的含义就是平均分割,和做数学题差不多,就是把形态做等分除法,分解为大小、形态相近的多个小部件。渐变割是根据图像所呈现出来的规律性,按照图像的规律性进行分解的方式,例如有的平面使用渐变割的规律有黄金分割点渐变、等比渐变分割等,通过这种渐变分割的平面形态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节奏感。选择分割指的是在确保图形整体性的基础上,对某一点进行分割,可以丰富整个平面形态,局部也可以得到修饰。

(四) 平衡性和突出性的使用

平衡和突出是一对矛盾的关系词,在这里进行引用这一对矛盾的概念是强调平面的重新组合而构成的视觉效果。平衡就是图形在视觉效果下的平均,给人的感觉很明显就是,稳定、有序。但也容易单调乏味。所以又要在均衡的前提下加入对比突出效果。这样才能有一个完美而不单调的平面表达效果。平衡和对比有涵盖许多层面,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包括平面数量、大小、范围、明暗、高度、特性等等。国外的许多建筑景观都应用了这些表达原则。

点线面 篇12

工业领域重点项目的储备,是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的基础,对加快山西省工业经济转型跨越步伐,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以项目为核心,点、线、面三位一体,全力做实项目储备工作

“十二五”是山西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年投资五万亿、年均投资一万亿,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工作思路,为了确保“十二五”期间“再造一个新山西”总体目标的实现,山西省经信委在广泛深入基层、企业调研,脚踏实地了解企业项目及投资的基础上,以项目为核心,从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点、线、面三位一体,全力做实项目储备工作。

对项目储备做到“点”的精准把握。省经信委围绕企业层面项目储备,加强与百强潜力企业的沟通,逐户帮助企业明确“十二五”发展思路,确定“十二五”发展目标,梳理“十二五”规划项目,逐项落实规划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地址、建设期限、项目投资和预期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已完成对60家百强潜力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的核实,累计落实项目341个,总投资约2 290亿元。

对项目储备做到“线”的深度挖掘。围绕行业层面项目储备,山西省经信委系统上下联动,全力以赴推进行业层面项目储备。按照省政府“四位一体”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县区力量,紧密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潜力产业,将属地内央企、省属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工业项目全部纳入储备范围,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地发掘、筛选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骨干项目。截至目前,已储备重点项目1 100个,总投资约6 265亿元。

对项目储备做到“面”的全面覆盖。围绕区域层面项目储备,省经信委加紧对105个区域特色产业和重点县域工业新型化规划项目的落实。截至目前,已核实先期论证的16个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项目195个,总投资约585亿元,正在加快落实36个区域特色产业和县域工业新型化规划的项目。与此同时,由省经信委牵头负责推进的9户央企及吉利集团签约项目初步核实38个,预计项目在晋投资近2 000亿元。

通过从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加紧落实,截至目前,山西省工业项目储备共计1 674个,项目总投资11 140亿元。5月底前将把主体、投资、地点、建设条件落实的项目作为第一批项目纳入山西省“十二五”工业项目储备库,国庆前将初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十二五”工业项目储备库。

2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

山西省经信委编制的2011年山西省工业转型发展技术改造重点项目推进计划中共列入工业转型发展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 100个,总投资6 266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8 675亿元,吸纳就业10万人。通过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实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

2.1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思路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建传统产业竞争发展新优势,促进产能大型化、生产集约化、利用清洁化、发展高端化。其中煤炭工业方面,将加快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保留矿井技改步伐,在关死关实淘汰小矿井的基础上,加快保留矿井升级改造步伐,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化矿井;鼓励煤炭企业大力发展与煤炭紧密相关的煤炭采掘洗选设备、煤矿安全设备、煤矿环保设备、煤化工、煤炭物流等产业,不断提高非煤产业比重。电力工业将以加快转变电力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整合重组,全面推进高效清洁燃煤机组,优先发展大容量、高参数和低热值燃料大型坑口火力发电机组、热电联产机组,鼓励发展大型水电和小水电、风电、生物质、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项目,重点建设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电基地和500千伏、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外送通道,实现山西省由输煤到输电的战略转变。焦化工业鼓励有条件的焦化企业通过产能置换、兼并重组上马一批引领行业先进水平的大型焦化项目,逐步建设500万吨,1 000万吨的特大型企业,推进焦化产业从“以焦为主”向“焦化并举,以化为主”的转变。同时,鼓励有实力的煤炭、钢铁、化工、机械企业等上下游相关企业与焦化企业进行联合重组,通过产业链纵向延伸,提升焦化抗风险能力。钢铁行业以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为抓手,着力推动钢铁产业的优化升级。在淘汰落后、等量置换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太原、临汾、运城、长治、吕梁五大基地内企业兼并重组,逐步形成区域龙头企业。在此基础上全力推动太钢整合各基地龙头钢铁企业,全面提高山西省钢铁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重点发展不锈钢板管带材、优质钢、特殊钢产品。有色行业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联合重组周边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推进氧化铝项目建设,实施煤电铝联合,加快铝镁深加工集群化规模发展,提高附加值产品比重。

2.2 发展新兴产业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新兴产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制造环节为重向研发生产营销并举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其中装备制造业重点做大做强煤机、汽车、铁路装备、重型机械等四大战略性产品,统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特色军工民品、纺织机械、液压元器件、农业机械等五大传统装备制造行业,加快发展锻造、铸造、钕铁硼深加工、不锈钢深加工、铝镁合金深加工等五大特色装备产业集群,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装备产业体系。煤化工业依托山西省资源禀赋,综合考虑水资源和环境条件,在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力争在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加快下游特色精细化工产品、化工新材料及焦油深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以“苯、油、烯、气、醇”为主链,煤制新型能源、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为特色的煤化工产业结构。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和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基合成油等传统能源新型化利用,推动山西省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新型材料工业依托山西省资源和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资融资、技术创新和项目推进的平台作用,遴选优先目标,集成前沿技术,大力发展白炭黑、针状焦、超高功率电极、TDI等化工新材料和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等资源深加工类新材料,做大做强特殊钢、高性能镁铝合金、LED、太阳能电池、高性能钕铁硼材料等高成长性新材料产业链群发展、集聚发展。轻工行业以安全、环保、专业化为方向,重点发展深加工、精加工和“名、优、特、新”产品。纺织行业重在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重点发展新型纺织材料、品牌服装、高档家纺产品、产业用纺织品和新型纺织机械;医药行业重点扩大现有普药市场占有率,推进新药研制和特色药市场开拓。逐步形成以名牌产品为主导,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上下游产业配套,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的消费品产业格局。

3 扎实推进2011年重点项目建设

最近,山西省政府对各级各部门提出了重点项目储备、重点项目签约、重点项目落地和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四位一体”全面推进、统筹落实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组织实施工作。

根据省政府关于“四位一体”全面推进、统筹落实的工作要求,山西省经信委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重点把好项目、实施主体、投资、落地、建设五道关口,确保项目有前景,业主有实力,投资能落实,落地有保证,建设有进度,力争项目实施率达到70%以上。

一是强化技术创新,培植项目技术来源。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抓好人才培养引进,提升企业自身研发水平。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己的技术专利。大力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集中解决一批技术难题。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改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是扩大融资渠道,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积极探索新的技改投资体制机制,采取市场化融资方式破解资金难题。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通过合资、重组、互相持股、技术入股等方式,对技改项目实施投资。通过企业上市融资、银企合作、争取国家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贴息支持、用好省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等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的投入。

三是抓好土地利用,加强项目土地保障。坚持“有保有压”的原则,对列入全省技改工程的用地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双控”标准,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场地进行技术改造,对厂房加层、翻建等集约用地技术改造项目予以政策支持。

四是引进战略投资,促进企业联合重组。积极培育、开发和储备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的优势项目,强化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示范效应。围绕一批大型企业,选择一批重点项目,通过战略性并购、重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推动各种类型的企业重组联合,实现技术跨越和市场跨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

【点线面】推荐阅读:

点线面07-03

“点线面”三位一体07-11

点线面的投影05-13

上一篇:妇产(科)医院下一篇:做好选秀节目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