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标读数

2024-10-10

游标读数(精选3篇)

游标读数 篇1

游标卡尺读数试题常常设计多种干扰因素, 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提高试题的区分度, 体现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游标卡尺读数试题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 从近几年高考题看, 干扰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

一、模糊条件干扰

为考查学生对游标卡尺主尺读数是否透彻, 试题中经常模糊部分数字, 以混淆学生的读数。

例1.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1 mm, 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 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_______。

分析:多数同学读数时只看图中放大部分, 零刻线对应的主尺刻度为10后面第四条刻线, 学生易按着通常数数的方法认为主尺刻度是14 cm, 错误得出工件的长度为14.005 cm。当仔细看左边游标尺时, 发现14 cm远在右边, 零刻线对应的主尺刻度在10 cm和11cm之间, 所以主尺刻度应是104 mm, 正确答案为10.405 cm。

排除模糊条件干扰的方法是在学习中仔细读题, 认真看图, 从多侧面剖析、理解物理图形。

二、隐含条件干扰

隐含条件干扰是考查学生能力所需要的。学生往往因错分析隐含条件而答错。挖掘隐含条件的关键, 在于抓住图中的不清楚地方进行分析推理。

例2.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圆柱直径, 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

分析:当仔细看图2中左边主尺游标时, 发现主尺刻度约是2 mm, 那么主尺刻度读2 mm还是读1 mm呢?若是2 mm, 则得出的答案2 mm+47×0.02 mm=2.94 mm, 约3 mm, 与实际值约2mm不符, 所以正确答案为1.94 mm。

三、多余条件干扰

试题中有意识地多给一些已知条件, 干扰学生思维, 学生往往在多余条件的影响下误入歧途, 导致解答错误。

例3.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1 mm, 游标上有1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直径, 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直径为____________。

分析:因习惯问题, 学生会把左边第一条竖线误认零刻度线, 从而在此题中得出错误答案2.2 mm。而仔细看会发现游标零刻线在左边第一条竖线的后面, 所以正确答案应是3.2 mm。

排除多余条件干扰, 关键是在审题上下工夫, 只要概念、规律掌握得准, 就要相信自己, 不要受题目的干扰而怀疑自己的正确判断。

游标卡尺题的干扰因素多, 学生也容易疏忽, 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提高学生的抗干扰能力, 使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游标读数 篇2

本课例是游标卡尺的使用和读数,它是高中物理选修3-1附录的内容,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科学测量。游标卡尺使用和读数方法,是学习使用刻度尺之后的一个重要的长度测量工具,学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学会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十分重要。长度测量时需要的认真、细致等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游标卡尺的构造及种类,知道其各部件的用途,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动手操作,规范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掌握读数要点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1.教学重点:游标卡尺的结构与分类;游标卡尺的正确读数。2.教学难点:游标卡尺的正确读数。

游标卡尺的正确读数既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本节内容的难点。因为游标卡尺的刻度比较多,主尺上有刻度,游标上也有刻度,学生容易混淆。加之游标卡尺刻度比较密,老师在示范讲解时学生不一定能听得清,所以 正确对游标卡尺进行读数应该是本节的难点。

二、学情与实验方法指导

(一)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虽然是已经学过一年高中物理课程的高二年级学生,但他们初次接触这么复杂的测量工具,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难度,当务之急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正确对游标卡尺读数。

(二)实验方法指导

1.观察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演示,在观察过程中掌握技巧,学会技能。

2.实际锻炼法:在通过观察后,学生头脑中已经对操作技能有大致的印象,再通过实际锻炼的方法,加深、巩固技能,以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

三、教法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我在上课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努力让课堂活起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演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把学生不容易看清,老师很难表达清楚的地方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

3.讲授法:把那些学生“看不到”的关键点,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帮助学生对关键点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游标卡尺的教学内容主要放在游标卡尺的使用和读数上,如何让学生正确读数,常规手段难以讲解清楚,因此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其放大性好的特点来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分为五个过程。

(一)导入:初中时学过长度测量,测量我们课本的长宽高可以用刻度尺,而测量下列工件怎样测量。(通过课件给出工件图)

(二)讲授新课:

1.通过课件结合游标卡尺实物,给学生介绍游标卡尺的结构,示范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并归纳用法和强调注意事项。

2.分析游标卡尺的刻度原理,总结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三种游标卡尺的特点及读数规则。

3.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给学生演示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三)动手实验:学生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利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尺寸,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能否用刚才所讲的方法进行测量

(四)反馈、总结:请部分小组把本组的测量过程和结果通过实物展台展示出来,其他小组指出测量过程中做得较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告诉学生游标卡尺测量出的数据的特征,教会学生自己怎样判断读数是否正确,让每位同学尽快掌握游标卡尺的使用。最后总结本节学习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游标卡尺的使用及读数

一、游标卡尺的构造用途

二、游标卡尺的刻度原理及读数

三、游标卡尺的读书步骤:

1.使用游标卡尺首先看种类(10分度、20分度、50分度)2.找精度(0.1mm、0.05mm、0.02mm)3.带入公式:Ι=X+n×精度

(Ι为测量长度,X为整毫米数,n为游标上第几刻线对齐)

五、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游标读数 篇3

游标卡尺可测量工件的内、外表面直线尺寸及宽度和高度,还可用来测量槽的深度,是一种中等精度的量具。游标卡尺上与读数关系最密切的结构是类似钢直尺一样的主尺和尺框上可以移动的副尺(即游标尺),如图1所示。

主尺上刻度线间距为1mm,主尺长度决定了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副尺的分度值有0.1mm、0.05mm、0.02mm三种,其中0.02mm游标卡尺在教学和实训中使用最为广泛。下面分析的是分度值为0.02mm游标卡尺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的读数错误。

2 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与读数方法

当游标卡尺的活动卡脚与固定卡脚内贴合时,游标上的“0”刻度线与主尺上的“0”刻度线对齐,此时两卡脚之间的距离为零。测量时,活动卡脚移开,被测工件放入固定卡脚和活动卡脚之间,被测尺寸就是此时两卡脚之间的距离。读数遵照下面的读数原则进行:(1)先读整数——看游标尺“0”刻度线左边,读出主尺上最靠近的刻度线的数值,即被测尺寸的整数部分。(2)再读小数——看游标尺“0”刻度线右边,数出游标尺上第几根刻度线与主尺上的刻度线对齐,读出被测尺寸的小数部分(即对齐刻度线的顺序数乘游标尺分度值)。(3)被测尺寸——把上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相加,就是游标卡尺所测的尺寸。

3 游标卡尺使用时的典型读数错误及原因分析

3.1 整数部分典型读数错误及原因分析

在图2所示游标卡尺读数中,整数部分最容易出现的错误读数有2、20和18。

整数部分读成2,是因为主尺刻度线2与游标尺“0”刻度线最近。但是,按照读数规则,整数部分应看游标尺“0”刻度线左边,主尺上最靠近的刻度线的数值,所以正确的读数是19。注意,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定语,左边。如果把左边这个重要定语去掉,就理解成看游标尺“0”刻度线上最靠近的,主尺上的刻度线数值。这样就读成2。

整数部分读成20,原因与前面分析的相同,只是单位不同。一个是2cm,一个是20mm。因为游标尺的分度值是0.02mm,小数部分的读数单位是mm,本着一致性原则,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读数单位一致,一致了,两者才能相加,所以整数部分的单位应是mm。读成2,不仅读错了,单位也没有统一。

整数部分读成18,是笔者始料不及的。开始怎么也想不通学生会读出这样的数字。调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看的是游标尺左界面处,不是游标尺“0”刻度线处。而游标尺左界面与游标尺“0”刻度线处是两个不同的参照界线。这样就出现了18读数。

整数部分的读取还有一种情况比较困难,就是游标尺“0”刻度线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很接近,难以判断“0”刻度线是在主尺刻度线的左边还是右边。

如图3,游标尺“0”线与主尺刻度值2都非常接近。如何正确判断出游标尺“0”刻度线是在主尺刻度线数值2的左边还是右边呢?如果在左边,整数部分应读成19mm;在右边,整数部分应读成20mm。

这种情况需要分析游标尺上的刻度线情况。看看此时游标尺上第几根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如果是游标尺上与“0”很近的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如图3(a),则判断游标尺“0”刻度线在主尺刻度线值2的右边,整数部分应读成20mm。如果游标尺上与“0”很远的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如图3(b),则判断游标尺“0”线在主尺刻度线左边,此时整数部分应读成19mm。

3.2 小数部分典型读数错误及原因分析

以图4为例。小数部分容易出现的错误读数有:0.23、0.3、0.03,正确的读数是0.06mm。

有的学生将小数部分读成0.23mm,原因是学生看的是主尺刻度值2后面的第3根线,完全是从主尺刻度线读出来的。根据读数规则,小数部分是看游标尺刻度线,不是看主尺刻度线。

小数部分读成0.3、0.03,是因为看到游标尺“0”刻度线右边第3根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读成0.3,是因为读取的是小数部分,又是第3根线,于是读成了0.3。读成0.03,是把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刻度线的顺序数3乘0.01,可是游标尺的分度值是0.02,应该是3乘游标尺的分度值0.02,正确的小数部分读数是0.06mm。

这几种错误读数都是学生没有按照读数规则进行,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想法进行读数。

0.3和0.03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对于小数部分的读数,发现学生对游标尺上刻度数值0-1间刻度线的读数有点困难,普遍存在一种不习惯接受更小小数的情结。对于0.3和0.03,如果读出来的是0.3,则倾向于自然地接受,如果多了个0,读数是0.03,就会下意识地多一份怀疑和不确定。这种现象值得关注。

3.3 被测尺寸读数错误及原因分析

整数部分读出来了,小数部分也读出来了,按照读数规则,把上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相加,就是被测尺寸。这里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加法运算错误,特别是加一个很小的小数。如图4所示,整数部分是20mm,小数部分是0.06mm,相加后被测尺寸应该是20.06,可是一些学生却容易得出20.60的结果,所以教学中也要关注小数点的加法运算。

4 错误读数后的深层原因分析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有着一套完整而又不复杂的规则(3个步骤),只要掌握了这个规则,运用这个规则就能正确读数,可为什么学生接受这样一个简单的读数规则却出现如此多问题?有的学生即使掌握了读数规则,可在真正进行测量时,仍对游标卡尺的读数感到困难重重。

4.1 旧思维习惯严重阻碍新知识学习

原有思维认识习惯一时难以打破。如在主尺和游标尺之间,学生倾向于主尺,对游标尺的读数方法难以适应,甚至学习一段时间后,有的学生使用时仍只读主尺数值,而不看游标尺数值。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对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1容易接受,对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0.02不好接受。如图2中小数读成0.91,图4小数读成0.03。

4.2 规则的掌握是以相关的概念和知识为基础的

游标卡尺读数规则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分度值概念,分度值对精密仪器的读数有重要的意义。只有理解和掌握了分度值概念才能理解和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可是对于概念知识的学习,是职校生学习的弱点。基于这样的认识,有的教师省掉对分度值概念和游标卡尺读数原理的讲解,而直接传授读数规则,进行读数训练。这种“只知怎么做,不知为什么这样做”的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对所学事物有真正的了解,难以形成知识在今后学习中的迁移。如对高度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和万能角度尺学习的影响。

4.3 规则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辩别能力。

辨别能力是指在学习中找到不同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找到事物的特征,从而对学习的事物进行归纳总结。

有的学生辨别能力强,很快就能看出小数部分读数的特点。游标尺刻度值1后面的第1根线读成0.12,第2根线读成0.14……以此类推,游标尺刻度值2后面的第1根线读成0.22,第2根线读成0.24等。他们不再象开始学习时那样一根根数出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刻度线的顺序数,再用这个顺序数乘游标尺的分度值,而是发现了小数读数的规律,从而正确地快速读数。

4.4 信息在传替过程中会被过滤

我们知道上,话语在传替的过程中会被过滤,语意被扭曲变形。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同样会被学生过滤,产生扭曲变形,成了另外一副模样。如上面提到小数部分读数要借助与主尺刻度线对齐的“游标尺”的刻度线,有的学生理解成要借助与主尺刻度线对齐的“主尺”刻度线,于是图2读数就读成了19.65mm。还有上文中提到的整数部分要看游标尺“0”刻度线左边,学生理解成看游标尺左界面,于是图2整数部分读成了18mm。如何发现和纠正这类错误?重要的是通过反馈,如课堂上提问、作业、小测验等等。

上一篇:离心振动下一篇:费用风险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