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

2024-09-19

《团圆》(精选12篇)

《团圆》 篇1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春节与家人团聚,共享新春团圆宴。一家人带着对丰收的希冀和亲友康泰的心愿,开启2016崭新的一年。CLUB杂志汇集五星酒店顶级主厨推荐的南北菜系精华,呈现多款春节饕餮美食,让您与家人在阖家欢聚中,尽享舌尖上的新春盛宴。

1 珍宝翡翠和牛粒

色彩鲜艳,充满了丰收气息的珍宝翡翠和牛粒是团圆饭桌上得一道靓丽风景。筋道又多汁的牛肉粒出自空运来的新鲜日本和牛,辅以颜色亮丽的应季有机蔬菜,辛香脆口不油腻,老少咸宜。推荐这道菜的大厨是来自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玉餐厅的中餐行政总厨古志辉。无暇美玉代表美好和高贵,在玉餐厅,讲究的是像品味玉一样享受中国美食。精品粤菜,正宗口味,另有资深茶师演绎优雅茶道。一品茶、一味菜,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2 宫保大虾仁

这道川味传统名菜精选虾仁通过面粉、料酒、盐等作料腌制,使其更为鲜美多汁,口感颇为脆爽。宫保在烹饪术语上属于荔枝口味,先酸后甜,甜中又带辣,与虾肉的结合更能突显后者的海鲜特性。这道菜的推荐人潘延是北京首都机场希尔顿酒店腾香居主厨,资历深厚的的川菜大厨打造的古意浓浓年夜大餐,让辛热的辣椒在团圆饭桌上的红红火火。

3 金瓜野米煮辽参

这道色泽靓丽的辽参大菜精选上等野米浸泡蒸煮,南瓜加入清鸡汤、盐、糖调味后,放入辽参和野米煨熟,野米谷香浓郁,浓浓的辽参汤汁使得野米的口味得以升华,入口浓醇,鲜味溢口。这道菜出自香港顶级大厨孙卫师傅之手,他掌勺的北京首都机场希尔顿酒店粤尚餐厅烹制粤式年味大餐,精心选配上等食材,新鲜爽口的海鲜,极品辽参,寓意年年有余的清蒸石斑鱼,道道都是鲜嫩美味的佳肴。

4 暖香广式煲仔

锅巴香脆、色泽金黄、干香脆口、滋味悠长、回味无穷……这道暖香广式煲仔集合了煲仔饭的所有精髓。米饭是中国人的主食,功夫煲仔,斯文慢火、不骄不躁、火到功成,在南粤的餐桌上是不可或缺的传统美味。这道煲仔是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悦庭主厨亢京蓬师傅精心推荐的传统佳节庆典美食,悦庭餐厅是一家提供最具粤菜风格特色菜肴的餐厅,来自香港的高级厨师全新奉献最具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服务员都会说一口地道的广东话。

5台山焗豆腐

浓淡相配的台山焗豆腐是满福楼代表作之一,外层香脆,内层软滑,轻薄的焦皮搭豆腐配入味三分的浓郁口感,令人欲罢不能。推荐这道菜的霍炳江师傅是香港万丽海景酒店满福楼的行政主厨,福满楼主打纯正广府菜,祟尚以优质食材缔造地道佳肴,以传统为本,再加上心思创见,传承发扬广东手工菜的个中精粹。厨艺精辟的霍炳江师傅自14岁起投身饮食业,出品以味道准绳、手法正宗见称。当提到餐厅坚守粤菜精粹的时候,他认为只要用心烹调,就能让传统菜式升华。

6淮山百合多宝鱼

多宝鱼有招财进宝的好寓意,一直是年夜饭餐桌上的经典食材,多宝鱼胶质蛋白含量高,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滋润皮肤和美容的作用,且能补肾健脑,助阳提神,搭配清心润肺的百合与新鲜爽口的芦笋,入口唇齿留香。金茂北京威斯汀大饭店中国元素中餐厅位于酒店四层,是一家经典粤式中餐厅,由谢玉龙大厨掌勺。餐厅提供多种粵式菜肴以及各种正宗地道的风味美食。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五大特色菜肴,尽享感官体验。

7甜菜头饺子

饺子是最具“年味” 气息的传统中式佳肴,这道法式菜肴甜菜头饺子将红色的甜菜头融 入食材,鲜艳的色摆盘特别制作成中国结的形状,色香味美,寓意吉祥。推荐这道菜的Fatela Yohan是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Héritage “和瑞”法餐厅新上任的厨师长。来自法国的Fatela Yohan先生仅24岁就已经成为厨师界的新锐力量,他烹饪理念是通过美食料理传递味觉和视觉的情感享受。他不断将新的想法以及多年在名厨身边所学的经验融入到自己的美食创作中,将现代时尚和法式经典表现于一道菜品中,正如Héritage “和瑞”的寓意一样,源于历史,连接未来,专注现在。

8干烧大明虾

干烧大明虾是一道传统的上海菜,主厨特引用酒酿和辣椒调味,收汁的时候酒酿的甜香随辣椒一同渗入虾肉,火候把握恰到好处,赋予了肉质饱满的大明虾脆嫩弹牙的口感,让这道调味简单的家常菜味道丰富,咸鲜香甜辣无一不足。值得一提的是,这道菜选用精选东海明虾,带壳烹饪,同时在虾的背部剖开一条口子,极大限度地保存了虾肉鲜美多汁的肉质,同时非常入味。是来自上海柏悦酒店世纪100餐厅主厨李伟民师傅的拿手好菜。位于酒店91层的世纪100餐厅,同時提供西式、中式和日式菜肴,在尽享传统中餐饕餮的同时也能品尝地道的异国风味。

9 明园招牌脆皮鸡

金黄色的脆皮,酥脆的质感犹如冰糖葫芦般晶莹剔透,隔大老远就能看到脆皮表层冒出的热气,再加上若有若无的阵阵飘香,还没入口就让人垂涎三尺……推荐这道菜的新明园餐厅位于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南侧,由北京怡亨酒店经营管理。餐厅秉持传统粤菜的独到烹制方法,主张原汁原味,简单纯粹,将寻常菜式烹制出打动人心的精妙滋味,让京城食客大饱口福的同时、一窥传统粤菜的美食奥义。作为新明园的招牌菜,招牌脆皮鸡色香味俱佳,这里的大厨对于出品的品质把关极严,每一道菜都绝对出自大厨一人之手。

《团圆》 篇2

团圆馍怎么做?

材料:小麦面粉。

调料:色拉油、枣、红糖、水。

做法:

Step1:首先是发面,在盘里放适量的面粉和水,要活得比平时做馒头要稍微硬那么一点点,蒸绲谋不容易走形;

Step2:把活好的面团分成三份,取出一份,揉匀擀成饼,在饼面上刷油,抹匀,然后撒点红糖;

Step3:然后再撒一层面粉,把面饼卷起来,面粉在这里有分层的作用,还可以防止蒸的时候红糖流出来;

Step4:双手各握一端,朝反方向拧,压一压,然后按扁,在用棒子擀开,把这面团放着备用;

Step5:接着另取一团面团,揉匀,擀开,抹油,撒红糖和面粉,注意抹油的时候饼的边缘不用抹,这第二张饼就不用拧巴了,大小要能包住第一张饼;

Step6:在中间的饼上刷油撒糖和面粉,然后把第三张饼盖在上面,这第三张饼和第二张制作方法完全一样的,单层的,大小也一样;

Step7:在边缘抹水,让它们互相粘连,然后整点花纹,用刀在面饼的边缘切开,然后捏合边边,这一步特别像在做一种太阳派;

Step8:用剪刀修剪,使边角更美观,用瓶子口在面饼上扣花纹,花纹弄得像铜钱,然后再花纹上摆上红枣;

中秋团圆家宴香 篇3

一、黑豆拌黄瓜

原料:水煮黑大豆150 g,黄瓜250 g,芝麻仁15 g,红油10 g,精盐3 g,味精水10 g,香油10 g,白醋25 g,番茄1个,白糖25 g。

制作方法:①黄瓜洗净,削去外皮(可不去),顺长剖成两半,切滚刀块;番茄洗净,去蒂,切两半,切片待用。

②将番茄片点缀在盘边,撒上白糖。

③黄瓜丁、黑豆纳入小盆内,调入精盐、味精水、红油、芝麻仁、香油、白醋拌匀,装入点缀好的盘中即成。

特点:色泽分明,脆嫩微辣,营养丰富。

二、菊花牛肉卷

原料:生牛肉150 g,鸡蛋3个,干淀粉25 g,精盐3 g,味精3 g,料酒15 g,香油10 g,水淀粉50 g,姜末、葱末各10 g,点缀花料适量。

制作方法:①将牛肉剔去筋,剁成泥,放入小盆内,加入精盐(2 g)、味精(2 g)、料酒、姜末、葱末、香油及干淀粉,拌匀成馅待用。

②鸡蛋液入碗中,加入水淀粉、精盐(1 g)搅匀,摊两张大薄蛋皮,分别切成两半。

③取半张蛋皮平铺于菜板上,贴锅面向下,然后取一份牛肉馅放在蛋皮刀切的一边,理顺成长条状,包住成卷,用蛋液封口,则成一卷生坯。同法逐一做完,摆入盘中,入笼内蒸10分钟至熟,取出晾凉。

④把卷斜刀切成1 cm厚、3 cm长的马蹄片,在盘中摆成一朵菊花及“山石”,点缀上花料即成。

特点:制作简单,成形美观,咸鲜味美。

三、五香凤翅

原料:鸡翅中段12块(全鸡翅也可),海鲜酱25 g,沙茶酱20 g,葱片、姜片各10 g,蒜粉10 g(市场有售,也可用蒜汁代替),精盐3 g,味精2 g,玫瑰露酒15 g,色拉油1 000 g(约耗50 g)。

制作方法:①将鸡翅中段拣净残毛,入小盆内,放入精盐、蒜粉、海鲜酱、沙茶酱及姜片、葱片、味精、玫瑰露酒拌匀,腌渍入味15分钟。

②净锅上火,入色拉油烧至五成热时,将鸡翅放入浸炸至熟透,色呈枣红时捞出沥油,呈放射状摆圆盘中,点缀花料即成。

特点:外焦里嫩,香味独特。

四、三丝凉面

原料:细面条150 g,水发海带100 g,青椒50 g,胡萝卜50 g,精盐4 g,味精水10 g,白醋25 g,蒜泥15 g,香油10 g。

制作方法:①把细面条入开水锅中煮熟捞出,投入凉开水中;海带洗净,切4 cm长的细丝;青椒、胡萝卜分别洗净,切同样长的细丝。

②面条、海带丝沥净水,纳入小盆内,加入青椒丝、胡萝卜丝,调入精盐、味精水、蒜泥、香油、白醋,拌匀装盘即成。

特点:色彩分明,爽口开胃。

五、蛋煎翡翠“带鱼”

“蛋煎翡翠带鱼”是一款素料荤吃的美肴,即用水发腐竹作主料,改刀后腌渍入味,拍粉,挂上韭菜鸡蛋液,入油锅中煎制而成。

原料:水发腐竹250 g,鸡蛋2个,韭菜50 g,葱姜水50 g,干淀粉25 g,精盐3 g,味精2 g,啤酒25 g,香油10 g,色拉油100 g(约耗50 g)。

制作方法:①将水发腐竹改刀成4 cm长的段,入盆内,加入葱姜水、精盐、味精、啤酒拌匀,入味5分钟;韭菜洗净,切成细末。

②鸡蛋磕入大碗内,加入韭菜末及少许精盐搅散;腐竹沥汁水,滚匀干淀粉备用。

③平底煎锅上火,入色拉油烧至五成热时,取腐竹挂均鸡蛋液摆入油锅中,然后将剩余的蛋液再倒入锅中的腐竹上,待定形后翻转煎另一面成虎皮色、无生蛋液时,出锅沥油,装盘即成。

特点:口感软嫩、咸鲜,营养丰富。

六、番茄溜鱼片

原料:净鱼肉200 g,番茄150 g,鸡蛋清1个,青椒25 g,蒜片10 g,葱片10 g,精盐3 g,味精2 g,鸡粉10 g,料酒15 g,白糖10 g,干淀粉15 g,水淀粉50 g,鲜汤100 g,香油10 g,色拉油750 g(化猪油也可,约耗50 g)。

制作方法:①将鱼肉剔净刺骨,坡刀成大片,入碗内,放适量精盐、味精、料酒拌匀,码味10分钟;番茄洗净,去蒂、改刀成片;青椒洗净,切片待用。

②把鸡蛋清放入鱼片碗中,加适量干淀粉拌匀上浆;油锅上火,待油温烧至四成热时,撒入鱼片滑熟,倒入漏勺沥油。

③原锅留底油上火,投入蒜片、葱片爆香,放入青椒片、番茄片,烹入料酒略炒,掺入鲜汤,调入精盐、味精、鸡粉、白糖,勾入水淀粉,下入鱼片,淋入香油,搅匀即可出锅。

特点:色泽素雅,滑嫩鲜美。

七、双菇烩豆腐

原料:水发香菇150 g,罐装金针菇1瓶,豆腐200 g,香菜15 g,精盐6 g,味精3 g,鸡粉10 g,胡椒粉5 g,姜末、葱末各5 g,香油10 g,食用油25 g,鲜汤500 g。

制作方法:①水发香菇洗净,去蒂,改刀成片;金针菇切3 cm长的段;豆腐切1cm厚、2 cm见方的块;香菜择洗净,切1 cm长的段。

②净锅上火,入底油烧热,投入姜末、葱末炸香,下入香菇片、金针菇炒去水分,掺入鲜汤及适量水,放入豆腐,调入精盐、味精、胡椒粉、鸡粉,小火炖入味后,出锅盛碗内,滴入香油,撒入香菜段即成。

特点:汤鲜味美,滑嫩。

八、“东坡肉”扣豆角

原料:冬瓜250 g,扁豆角16个(要求大小均匀),番茄酱25 g,白糖15 g,精盐3 g,味精3 g,葱片、蒜片各5 g,鲜汤100 g,水淀粉50 g,香油10 g,化猪油500 g(约耗50 g),酱油10 g。

制作方法:①将冬瓜削去外层老皮,去瓤,切3 cm见方的块(共9块);扁豆角去边筋,洗净。

②油锅上火,待油烧至七成热时,将冬瓜块用酱油拌匀,入油锅中炸断生,捞出沥油;扁豆角入有盐的水锅中煮熟捞出。

③底油锅上火,入蒜片、葱片爆e香,掺入鲜e3汤,下入扁豆角,调入精盐、味精略烧,勾入水淀粉,淋入香油,两个为一组分别摆在盘底上;同时,另锅用番茄酱将冬瓜块烧至软而不烂时,出锅摆在盘中间即成。

特点:双色双味,原料易取,吃法新颖。

九、金沙红参饼

原料:胡萝卜200 g,面包糠100 g,白糖50 g,干淀粉50 g,面粉适量,色拉油1 000 g(约耗75 g)。

制作方法:①把胡萝卜刮去毛须,洗净,切小块,入笼中蒸至软烂(或入水锅中煮),取出,趁热压成泥,入盆内,加入白糖、干淀粉及适量面粉,和匀成软硬适中的面团,分成若干份,做成1 cm厚的圆饼。

②锅入油上火,待油温烧至五成热时,取红参饼坯拍匀面包糠,下入油温中浸炸,视炸透、色呈深黄时,出锅沥油,装盘即成。

特点:外酥里嫩,香甜可口。

十、松仁木耳萝卜汤

原料:白萝卜250 g,水发木耳150 g,松子仁50 g,香菜15 g,精盐8 g,味精5 g,鸡粉10 g,胡椒粉5 g,香油15 g。

制作方法:①白萝卜刮洗净,切成细丝;水发木耳洗净,切丝;香菜择洗净,切段。

②锅入清水上火,放入萝卜丝、胡椒粉,开锅后把萝卜丝煮至软烂时,加入木耳丝,调入精盐、味精、鸡粉,出锅盛汤盆内,把松子仁用香油炸酥,撒入汤盆内,放香菜即成。

电影《团圆》艺术特色分析 篇4

王全安导演对《团圆》的情节安排独具匠心。从电影结构分析法来看影片通过三次酒席结构了全片:第一次酒席发生在刘燕生回大陆, 一家人吃得团圆饭, 通过这次聚餐昭示了影片的开端, 为接下来的戏剧冲突奠定了基础;第二次酒席发生在餐馆, 发生在老陆和玉娥结完婚后面临离婚的极端矛盾和极端戏剧性的时刻, 此次聚餐将影片的情绪带到高潮, 各种人物矛盾愈发凸显;第三次酒席发生在户外, 刘燕生即将离别的送别宴, 不期而至的大雨将离别蒙上了悲凉的气氛, 此次聚餐见证了影片的结局。导演通过“酒席”这一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现象将“团圆”这一主题阐释得淋漓尽致并结构了全篇, 将内容与表现形式有机的统一, 更彰显了王导对题材的深度理解和对影片超强的驾驭能力. 其次, 影片两位主人公 (玉娥和刘燕生) 独处时的场景安排, 主要有三处空间载体:第一处是在观光车上, 玉娥带着刘燕生观看新北京的面貌, 它的空间载体是观光车和繁华的上海大都市, 凸出一个“现在”的概念, 在“现在”的这个语境下, 表达的是世事变迁之迅速, 人的思想却赶不上、人是物已非的怅惘;第二处是在崭新的还没有建好的楼房上, 凸出的是一个“未来”的概念, 在“未来”的语境下, 现实的一切都是无力的, 知道将要发生什么, 但却什么也掌控不了的无力感;第三处是在破旧古老的旅馆, 在这个空间载体凸出的是一个“过去”的概念, 在“过去”的语境下, 一切都是美好的, 但一切都是短暂的。

场面调度能保持镜头的多义性、瞬间性和随意性。在片子开头表现一屋子人忙活着为迎接刘燕生的时候, 导演采用了连续多视点跟拍式长镜头, 一方面保持时空、人物, 连续统一, 突显忙碌的景象;另一方面保持节奏的统一, 积聚镜头的“力量”, 再次, 拓展了空间, 将小屋子通过局部镜头的连续“流述”给人以大空间感的感觉。

在观光车上得那段戏, 镜头架在车内以长镜头展现人们的反应, 人群从车上忽左忽右, 虽然镜头留在车内, 但演员的夸张表演却暗示了车外的美丽风景。在刘燕生和玉娥给老陆炸螃蟹的戏中运用了隐喻的手法, 热锅里的螃蟹相当于他俩压抑着的内心, 唯有玉娥用力的压住锅盖才能不让蟹子出来, 寓意着玉娥强压着自己的内心才使自己没有离开家奔赴台湾。此外, 还有老陆酒席上借与他人发生冲突来发泄他内心积压的情感让人为之动容, 如此总总, 不一列举。

二、戏剧张力

我们习惯了好莱坞大片带来的视觉轰炸和影像狂欢, 我们适应了故事消费带来的快速剪辑和快餐意识, 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习惯了快节奏的影像感知, 但是戏剧张力的产生有很多种, 电影的本体性告诉我们电影是一种影像表意的手段而不是故事消费。

设想如果刘燕生回来的团圆宴被随意的打碎, 是否还有历经数十载他的含情脉脉和款款深情, 是否还有家人各不相同的姿态显露和深刻对比。答案是否定的。在此, 长镜头不但保持了时空的连续性, 更保持了情感的连续和稳定, 当处于连续情绪状态中的时空被打破, 戏剧的张力也将殆尽。长镜头画面本身就有力量, 并随着线性时间的推移而积聚。国产十大最佳影片之一的《站台》中经典的“炉边谈话”正是通过这种“积聚”而达到情感高潮。

在破旧的老旅馆, 玉娥和刘燕生忆往昔, 曾经沧海难为水, 怎奈当时已惘然, 饱含深情的主人公被搁置于静止的摄像机前的中景的画框, 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流露出岁月的沧桑和情感的浓烈, 也许只有镜头的不被停止才能真正蓄积人物的真性情, 他们被时代所伤所裹挟, 曾经的风丝雨片都极其珍贵, 因为这种伤痛都不会再有, 紧紧握住双手、凝望着双眸, 远处阁楼仿佛缭绕起动人的情话和婉转的歌声, 也许只有镜头不被停止, 才能留存这快欲消弭的温馨。

三、人物的类型化

影片的意识形态渗透分多种, 本片有浓厚的政治氛围, 通过“两岸三通”等话语表达完成了集体意识形态对观众个体意识形态的徇唤, 在这种语境下, 人物不免带有类型化倾向:刘燕生代表具有小资情调、温馨浪漫的台湾民众;玉娥显然是带有独立女权意识的中国女性;老陆带有大爱包容的宽广情怀;儿女保留着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 后三者的合体凝聚成当代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特性---包容、开放、 不失传统。与《小城之春》形成强烈的内在对话性。《小城之春》中, 章志忱之于玉玟相当于刘燕生之于玉娥, 女主人公同样拥有着远走高飞逃离现实的反伦理情怀, 结局梦想只不过是乌托邦。大的环境都是处于政治环境由紧变松、由紧张变缓和的背景。在向经典致敬的同时, 这些脸谱化的人物角色踏寻着《小城之春》的足迹最终演绎成一曲荡气回肠的民族悲歌。

香槟酒起满肠飞, 但一阵急雨冲了送别宴、洗了这座城。 外甥女决定等待国外的老公归国。人已去, 故事没有结束。

摘要:《团圆》讲述了一个国民党老兵晚年重回上海找寻失散多年的妻子的故事, 老兵的到来打破了妻子一家平静的生活。影片在上海这座新旧共存的城市里上演, 通过一户普通的上海家庭的视角展现了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团圆”的主题, 寄托着中国人美好的家庭观。含蓄克制的情感表达和诗意唯美的艺术造型更为影片平添了些许东方之美。

《团圆》 篇5

描写中秋节团圆的诗句:

1.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 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同是瀛洲册府仙。—— 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3.丹桂花开第二番。—— 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分明不受人间暑。——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5.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 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6.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

迹。—— 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7.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8.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9.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中秋节团圆的诗句 ——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0.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1.琼楼玉宇。中秋节团圆的诗句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2.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 慧霖《闰中秋玩月》

13.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 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4.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15.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16.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7.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8.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 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19.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李纲《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

20.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团圆年夜饭 篇6

其实,年夜饭并不是单纯的一桌饭菜,更重要的是一个过程。从准备到采购到烹饪到最后端上桌子的整个过程,都是让人快乐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里的每个人都能品尝到辞旧迎新时的喜悦和团圆时的融融暖意。

说到底,年夜饭就是一顿真正意义上的团圆饭。古人还把年夜饭称为“合家欢”“共欢宴”“年根饭”。我的乡下老家有句俗话:“说一千,道一万,总是难忘年夜饭。”老家对于吃年夜饭非常看重。除夕之夜,漂泊他乡的游子,只要有一点可能,也要千里迢迢地赶回家吃这顿年夜饭,温暖家人,也温暖自己。即使因为特殊原因不能回家吃年夜饭的,家人也要给他留一个座位,摆上一副碗筷,表示全家团圆。

我小的时候,还曾经听母亲说过这样的话:“吃了年夜饭,神鬼不敢犯。”母亲说,年夜饭不仅有祝贺五谷丰登和期盼团圆的意思,还饱含着驱除邪气使身体健康、祝福来年幸福美满的愿望。

年夜饭究竟吃些什么?每到过年时我总是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年夜饭主要吃的是两方面,一个是传统,一个是踏实。

我们中国人对年夜饭是非常讲究的,而且,年夜饭是有着悠久的传统和渊源的。年夜饭的传统主要体现在菜肴的安排上,那就是,年夜饭的菜肴数量一定要成双,要是双数,这样才吉祥。比如,年夜饭若是四道菜,取的是“四季平安”和“四季发财”之意,六道菜取“六六大顺”之意,八道菜取“要想发,不离八”之意,十道菜取“十全十美”之意,十二道菜取“月月红火”之意。而年夜饭的踏实则是体现在年夜饭的人情味上。

选择年夜饭的菜谱,一定要全家人共同参与,烹饪时又一起动手。年夜饭的菜肴有荤有素,热气腾腾,美味可口,吃起来乐趣无穷,既实在,又实惠,还充满了无限温暖的情感。

过年应该成为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幸福感受。那么,就让幸福的日子和心情从亲人们幸福相聚时尽情品尝的年夜饭开始吧。

“大团圆”的文化密码解析 篇7

大团圆是我国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是指戏曲小说等叙事性作品的结尾用圆梦、仙化、复仇、冥判、敕赐等形式, 实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果报结局或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团圆理想。这是我国文艺作品中常见的现象, 但是人们对其认识却历来充满了争议。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指出:“中国的悲剧充满了乐观主义色彩, 着意于团圆之趣”。“若《牡丹亭》之《追魂》, 《长生殿》之《重圆》, 其最著之一例”, 究其原因, “吾国人之精神, 世间的也, 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 无往而不著此乐天色彩, 始于悲者终于欢, 始于离者终于合, 始于困者终于亨。”

王国维把大团圆解释为中国人乐天精神的表现。而鲁迅先生则从国民性的高度来批判大团圆, 在《论睁了眼》中他指出:“中国的文人, 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 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 从他们的作品上来看, 有些人确也感到不满, 可是一到快要显露缺陷的危机一发之际, 他们总要即刻连说并无其事, 同时闭上了眼。这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于是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 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 因为凡事总要团圆, 正无需我们急躁。”这种瞒和骗的把戏正是鲁迅先生深刻批判揭露的国民劣根性。

今天, 更多的人持批判的态度, 斥之为俗套。那么, 大团圆到底是中国人乐天精神的表现还是国民劣根性的一种表现?在艺术上究竟是中国人审美精神的体现还是仅仅一种结局的俗套而已?

二、“大团圆”的文化密码解析

大团圆在我国文学作品中源远流长。宋代以后的戏曲小说中, 大团圆现象大量出现, 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成功地树立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大团圆的典型。大团圆式的文学作品在演变中逐渐突出了道德感化或劝说的作用。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在小说的开场诗中点明了因果报应并交代:看官, 则今日听我说《珍珠衫》, 可见果报不爽, 好教少年子弟做个榜样。可见, 这种艺术现象是有积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但是, 随着大团圆这种结局的越来越多地在文学作品中被运用, 逐渐形成了一套常用的技巧和叙事模式, 以至于在有些作品中到了滥用的程度, 减损了原有的审美价值。

更严重的是到了19世纪, 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语境下, “大团圆”的梦幻无疑是与启蒙和改革自强的现实主流话语相悖的, 它显现出浓厚的保守色彩, 甚至带有封建意识形态的因素, 因此鲁迅对其发起批判, 是完全有道理的。

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看, 中国是大陆国家, 古代交通不便, 人们生存的环境长期是封闭的;在相当长时期内, 中国的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的内向型小农经济。几千年来, 形成了理性务实、乐观向善的生存体验和封闭、内向性的民族文化性格, 这是大团圆现象得以产生和广泛被接受的基础。

中国人在时间观念上重视变动。《论语》记载,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易传》云:“富有之谓大业, 日新之谓盛德, 生生之谓易”。这些都强调了变动的重要性, 中国人正是在变动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另一方面, 在变动中认识世界, 寻找不变, 是中国人时间观念的一大特色。《系辞下传》曰:“天下之动, 贞夫一也。”佛教的循环轮回说给中国人的人生观带来了巨大影响。在变动中寻求不变、在治乱中看到循环、于无常中发现有常, 是中国人时间观的特点, 也是中国人认知方式的特点。它表明中国人试图用历史的理性去认识世事纷纭背后的规律, 来指导现世人生。这种认知方式深刻地渗透到了中国人包括艺术在内的各个领域。

大团圆的故事中, 主人公往往先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的磨难和考验, 但是最终总以善良战胜邪恶, 有情人终成眷属来作为结局。它体现了人们对战胜困难的认知和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并通过艺术的方式再现了这种认知和理想。

《易经》上说:“无往不复, 天地际也。”这正是中国人的空间意识。这种空间意识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就是物——我——物, 也就是说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必须经过我的中介, 再从我中反观外物, 这是一个完整封闭的循环过程。

“俯仰往还, 远近取与, 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 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种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中画中, 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艺术领域中的空间意识不但反映了中国人思维上的特点, 而且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趣。

“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 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他的意趣不是一往不返, 而是回旋往复的。”从有限——无限——有限, 这是一个完整圆融的想象空间, 也是智性、宁静和谐的审美意趣, 它用梦幻编织一个美丽的面纱, 教人暂时忘却人生中的悲剧面目, 不放弃人生的快乐, 它不同于浮士德那种一往无前、寻根问底式的真理追问方式, 更不同于尼采所说的酒神精神。这是我们理解大团圆的文化现象时必须考虑到的民族性特点。

从文化特质的角度来看,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 强调多元的和谐、异质的协调与对立的消解, 于有限中呈现无限, 无限而又回归有限, 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圆融。”可以说, “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 是大团圆现象深层次的文化根源, 也深深地影响这一文化现象的生长与传承。

三、结论:超越与梦想

前文已经揭示出了大团圆的文化密码, 它有其特定的民族特性和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 反映了中国人乐观向善的生存体验和追求“中和之美”的审美趣味, 体现了广大人民惩恶扬善的理想以及追求美好爱情、安顿人生的愿望。在这个意义上说, 大团圆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王国维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揭示了部分真相。

但是不可否认, 大团圆在确立了艺术的经典地位之后, 其面临的模式化倾向和封建意识形态的渗透, 还是需要重新超越和批判的, 而这正是鲁迅先生对大团圆批评的着眼点。

大团圆以想象的方式创造出现实矛盾困境的圆满解决办法, 它不同于西方悲剧通过恐惧和怜悯来净化人的情感的方式, 因此不能机械地用西方的文艺标准来生硬地进行评判。应该看到, 这种艺术现象体现了中国人解决生存困境的智慧, 有深厚的文化根源, 因此, 在今天我们应该发扬其艺术魅力, 发挥其促进道德建设和人际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同时, 还应结合时代特点, 灵活运用, 积极创新艺术形式, 做到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见阿英主编《晚清文学从钞·小说戏曲研究卷》, 中华书局, 1960年版, 第112页。

[2]鲁迅:《坟·论睁了眼看》, 《鲁迅全集》第一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第330页。

[3]吴中杰主编:《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44页。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深圳团圆之夜 篇8

2010年8月,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明办联合相关单位举办了“感受新重庆优秀农村留守儿童夏令营”。2010年9月初, 重庆市专门召开留守儿童工作专题会, 对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我和爸妈过中秋——重庆优秀农村留守儿童深圳团圆之旅”活动也在这一背景下开展起来。

>策划

此次策划的基调是, 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与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时机与事件选择: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 有道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时间节点与事件的选择准确把握了“中秋家家思团圆”的情感需求, 既切合了大局大势, 又顺应了民心民意。

地点选择:深圳及周边的珠三角其他城市是重庆外出务工农民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当然也是留守儿童父母最密集的区域之一。选择深圳为开展此次活动的城市, 不仅方便留守儿童父母接送孩子;同时,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国力提升的缩影, 留守儿童在与亲人团聚的同时, 领略和感受到了沿海发达城市的风采, 激发他们对父母工作的自豪感和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

“主角”的选择:在活动成员选择上, 结合重庆市东西“两翼”地区的留守儿童占该市总数的82%的实际, 以“两翼”区县为主体, 由各区县文明办分别推荐1-2名优秀农村留守儿童代表共61人参加活动。

合作企业选择:这次活动自始至终得到了重庆巨成企业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活动主办方之所以选择重庆巨成企业集团公司为唯一的协办单位, 是基于以下考虑:重庆巨成企业集团公司是在国家开发大西部政策的号召下从深圳到重庆创业的, 与深圳很有渊源;该集团公司董事长黄祖仁在事业有成后, 就一直以各种方式资助贫困地区小学建设和家境贫困的小学生;重庆巨成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黄祖仁是重庆市广东商会会长, 他的模范作用在企业家群体中可产生示范效应。

>策略

“我和爸妈过中秋——重庆优秀农村留守儿童深圳团圆之旅”在总体策略上就是大爱有声。“大爱”是活动策略;而“有声”是媒体传播策略。

活动策略:这次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中秋团圆之旅, 活动的基调和核心就是“爱”。在精心设计的丰富多彩活动中无不体现了“爱”:9月21日, 从各地聚在一起的61个孩子参加“破冰之旅”, 表现的是伙伴之间的友爱;当天下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亲切接见参加活动的成员, 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爱;9月22日, 孩子们乘坐飞机前往深圳时与四川航空公司乘务人员互动, 当天上午孩子们与父母一道参观了吸纳了大量农民工就业的深圳惠科电子公司, 晚上孩子们参加了中秋联欢晚会, 呈现的是社会各界的关爱;父母接机、亲人团聚、同游景区、与父母别离, 让人们感受到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至亲之爱。

媒体策略:

1、高起点、低重心的策划为宣传报道提供了新闻热点。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明办准确把握中秋家家思团圆的情感需求, 策划这一活动, 创造了一个舆论焦点, 满足了宣传报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需求;同时, 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情感、学习难题的内容设计, 也为宣传报道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比如, 中秋联欢晚会上, 既让留守儿童朗读写给爸爸妈妈的信, 也让爸爸妈妈对留守儿童说心理话, 引起了家长和孩子的共鸣, 也让记者挖掘到了更多的素材。再比如, 让随行记者为每个家庭拍一张全家福, 就让很多记者了解到每一个家庭的感人故事。

2、改变对待媒体方式, 变“橄榄”型为“哑铃”型, 注重媒体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在本次团圆之旅活动中, 把宣传报道作为重点贯穿活动策划、实施、总结的全过程, 做到尊重媒体、争取媒体、引导媒体、服务媒体, 显著提高了活动的宣传报道社会影响。

专家点评

这一政府主导的公关案例虽无宏大叙事, 也无煽情描写, 却能让人从心灵深处感到震撼与感动。整个活动策划精心安排, 处处让儿童、让社会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大爱”;时间节点与事件选择, 准确把握了“中秋团圆”的情感需求, 既切合大局大势, 又顺应民心民意, 其策划确实达到“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与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并“有声”传达出政府的关心, 讲述百姓故事, 成功引导全社会对留守儿童亲情心理需求问题的关注。

3、媒体工作者用真情感知、用真心报道, 是本次宣传报道吸引人、打动人、激励人的关键所在。用责任做宣传报道, 可以为公众提供真实信息;用感情做宣传报道, 则可以为公众提供价值取向, 并且更能吸引人、打动人、激励人。本次团圆之旅活动中, 中央媒体、重庆媒体、深圳媒体的工作者们都怀着感动参与进来, 全程跟踪, 开设专栏专版, 细微地捕捉每一个孩子的眼神, 读懂每一个家庭的深情, 挖掘背后的故事, 用情感饱满、生动形象的消息、特写、图片对活动进行了有深度、有声势的报道。

>执行

活动执行:本次活动包含着9项主要具体活动, 由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使得整个行程的系列活动都完成得尽善尽美:“破冰之旅”消融了孩子们之间的坚冰, 使他们结交了更多的小伙伴, 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 学会了更好地调适自己的心理。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接见让孩子们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爱, 增强了孩子们努力学习、快乐生活的决心和信心;乘坐飞机让孩子们体验到翱翔蓝天的快乐;参观工厂让孩子们体验到父母打工生活的不易。中秋联欢晚会让孩子们享受到了久违的家人团聚, 很多孩子用歌声、用舞蹈、用诗歌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理解、感激。丰富的游玩、参观活动增长了孩子们的见识, 体会到了城里孩子的快乐。

媒体执行:在活动筹备阶段即制定了宣传报道方案, 协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中央在渝媒体和深圳当地媒体参与采访报道, 并及时向重庆本地各大媒体下发通知, 对活动的采访报道提出明确要求。在主题上, 重视从团圆之旅活动挖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深度宣传。在安排上, 把活动前的铺垫宣传与活动期间的重点宣传相结合, 把活动的动态宣传与关爱留守儿童常规宣传相结合, 把倡导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与激励留守儿童自立自信自强相结合, 把中央媒体的重点报道与重庆媒体的声势营造相结合。

>评估

2010年9月中旬, 中央和重庆媒体就陆续推出关于“我们的节日·中秋”和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相关报道, 预告团圆之旅活动的相关情况。活动期间, 中央媒体刊 (播) 发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接见留守儿童的专题新闻。9月22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了长达5分钟的专题报道。9月23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了团圆之旅专题新闻。重庆媒体更是全力以赴, 开设专栏专版, 全程跟踪, 将相关报道列入头版头条, 采用消息、特写、图片等多种形式对活动进行了有深度、有声势的报道。深圳当地媒体也密切关注活动进展, 及时报道活动情况, 全面记录活动进程, 对活动进行了详细、生动、丰富、感人的报道。据不完全统计,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和重庆媒体、深圳媒体及其他省级媒体共刊 (播) 发报道、消息8230篇 (条) , 其中, 报纸整版28个, 半版57个, 16家媒体开设了专题专栏。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网易、新浪、腾讯等中央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和各省市重点新闻网站转载相关新闻13.8万篇。

深圳当地群众对活动赞不绝口, 认为活动十分有意义, 不仅让重庆的61个孩子与家人团聚, 更是为留守儿童集中的省市做出了榜样, 重庆各界对活动也给予高度评价。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做出部署, 要求各部门和各区县将进一步围绕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精神, 严格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关于“要把活动坚持下去, 并不断扩大孩子的参加人数”的要求, 认真总结这次活动的经验, 进一步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专家点评纪华强

当我们在为这一案例鼓掌、叫好的时候, 我们的心情却轻松不起来。面对百万留守儿童, 能参与此次活动的毕竟只是少数;面对漫长的一年365天, 中秋团聚毕竟短暂, 而过后骨肉亲情的分离又将是他们漫长的思念与煎熬。重庆市政府已行动起来, 我们, 特别是分享廉价劳工红利的城市, 又该为这些幼小的心灵得健康成长做些什么?

《团圆》 篇9

关键词:略萨,流散,圆形流散,全球性

一.略萨其人其作

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因其“对权力结构的精细描绘和对个体人物的抗争、反叛和挫败的犀利刻画”而获得201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继1982年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 又一位获此殊荣的拉美作家。他同时也是记者、小品文作家和政治家。他是拉丁美洲最有名的小说家和小品文作家之一, 也是全球范围内他同时代的作家中最出色的作家之一。Mario (马里奥) 是名字, Vargas (巴尔加斯) 是父亲的姓, Llosa (略萨) 是母亲的姓, 分别代表Mario父亲和母亲的家族。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于1936年3月28日生于秘鲁南部城市阿雷基帕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名公共汽车司机, 母亲是西班牙裔拉丁美洲人, 但他们却在他出生前的几个月便离婚了。在其19岁那年, “他和13岁的一亲戚家的孩子茱莉亚结了婚。” (1) 21岁那年, 略萨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领导者”和“祖父”, 他真正的文学生涯开始了。在他22岁那年自圣马科斯国立大学毕业后, 他因学习优异而获得奖学金, 从而得以在西班牙最大的国立综合大学—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学习。在该奖学金到期后, 他误以为自己能得到赴法国学习的奖学金, 于是前往那里, 结果却发现自己的奖学金申请被拒了。尽管他们遇到了始料不及的经济困难, 略萨和茱莉亚夫妇还是决定留在巴黎, 略萨也开始了多种文体的写作, 但他们的婚姻却在几年之后的1964年宣告终结。“一年之后, 略萨和他有第一代表兄妹关系的帕特里夏结了婚, 他们生了三个孩子, 这三个孩子后来分别成为作家编辑、商人和摄影师。” (2)

小说《城市与狗》 (1963年) 、《绿色房子》 (1965年) 的出版, 使巴尔加斯·略萨在上世纪60年代声誉鹊起。而进入新的世纪, 略萨的写作更是一发而不可收, 相继写出《色鬼的盛宴》 (2000年) 和《坏女孩》 (2006年) 等具有广泛世界性影响的作品。他是个多产作家, 除写作大量的文学作品外, 还有文学评论和新闻作品。到目前为止, , 略萨共创作了30多部作品, 其中小说17部, 非小说11部, 戏剧3部。他的小说的题材有喜剧、谋杀悬疑剧、历史小说和政治恐怖作品。还有作品像《帕特扎船长和特殊服务》 (1973年) 和《茱莉亚婶子与编剧》 (1977年) 已被改编成电影故事片。

可以说, 巴尔加斯·略萨是典型的具有全球性特点的圆形流散作家, 这在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坏女孩》 (2006年) 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流散、圆形流散和全球性圆形流散

我们先来看一下流散的起源和定义。首先从起源上看, 它是指公元前586年犹太人被驱逐出家园;其次, 在现代, 该词是指犹太人到以色列外围散居。《后殖民研究关键术语》一书对diaspora所下定义为:“各个民族人民一种自愿的, 或者强有力的从家园朝向新区域的运动。” (3) 可以说, “流散”一词不仅具有地理意义上的, 更具有宗教的、哲学的和末世学的含义。

由此可见, 流散者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成为无家可归的精神浪子。按照拉什迪的说法, “传统上, 一位充分意义上的移民要遭受三重分裂:他丧失他的地方, 他进入一种陌生的语言, 他发现自己处身于社会行为和准则与他自身不同甚至构成伤害的人群之中。” (4) 于是他感到了在社会上的迷失, 产生了自我身份认同危机: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去向何方?流散者失却了归属感, 像断了线的风筝, 处在一种飘游的难以着地的失重状态。

全球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流散文学的发展。流散文学是近二十年文学研究中颇受关注的、直到现在还引起广泛争议的现象。流散作家常常怀有孤独、失落而又自相矛盾的情感等等。时至今日, 流散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 因为它涉及国别、种族、迁徙、混杂、文化等多个层面。王宁教授认为, “对流散这一课题的研究在国际文化研究领域内并不算新鲜……但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流散这一历史文化现象, 较少涉及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流散写作。” (5)

略萨的这部圆形流散作品也具有明显的全球性特征。

首先, 作家略萨本人的生活轨迹和写作题材具有全球性特征。略萨的足迹遍及美洲和欧洲, 他的每一篇作品都带有浓厚的自传成分, 而这四部作品更是带有浓重的自传色彩。“略萨也表示, 他是通过回忆来讲上世纪50年代的利马、60年代的巴黎、70年代的伦敦和80年代的马德里。” (6) 略萨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和其作品局限于拉丁美洲, 世界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小小的牡蛎, 若有他感兴趣的事情发生, 他会毫不犹豫地登上飞机飞到一遥远的地方, 与主要的当事人交谈并且最近距离地观察。

其次, 我们讲略萨的这四部圆形流散作品具有明显的全球性是因为圆形流散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圆形流散来自人类强大的内在生命冲动;它绝不仅仅是对生活世界的反映, 而是现实与虚构交织在一起的“可能性世界”的创造。我们之所以认为圆形流散具有全球性的意味, 因为它言说不可言说的生命感悟和存在体验。通过圆形流散, 我们能够超越现实的平庸和无意义, 获得对人生的新感悟和真正的体验。因此, 圆形流散具有普遍的全球性, 值得我们去坚守和实现。

那么, 略萨的这部代表作是如何体现出全球性的圆形流散特点的呢?这正是本文所要进一步探讨的。

三.《坏女孩》:全球流散, 双“圆”难团圆

《坏女孩》描述了“好男孩”里卡多和“坏女孩”在全球流散, 相识、相知但却不相恋的双“圆”难团圆的故事。里卡多是一个性情温和、行动懒散的小伙子, 在秘鲁的米拉弗洛雷斯, 他遇见了智利坏女孩莉莉和她的姐姐, 当时她们都处于青春懵懂时期。里卡多对莉莉一见钟情, 但莉莉却一直对他躲躲闪闪, 不置可否“我像坠入爱河一样的一个小牛, 这是最浪漫的恋爱方式” (7) , 但她的回答却是“但是我最喜欢的是你讲话的方式” (8) , 而且这种情形持续了一生, 全球性流散特点在该书中表现得相当明显:略萨笔下的坏女孩莉莉具有把自己进行改头换面的能力, 每当她感到无聊厌烦的时候, 她就会把自己装扮成别人。如上所述, 在她第一次乔装打扮, 说自己是智利人后, 她的命运就和里卡多紧紧连在了一起。但由于莉莉渴望得到的是有雄心抱负的人, 她拒绝了里卡多的求爱, 因为他的唯一追求只不过是离开秘鲁到巴黎定居。但由于为世界各地的会议做翻译, 莉莉的每一次改头换面他都能遇到并且认出她, 并且他们每次都暂时住在一起, 发生关系, 这正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不管她偷取别人的瑞士银行密码, 或者从日本偷运壮阳药到非洲, 执著的里卡多总会把她带回来, 什么也不问”。 (9)

里卡多和坏女孩的流散不仅横跨全球, 而且时间跨度也大, 从年轻时他对她的着迷到40多年来一生对她的着魔, 我们可以很好地看出这一流散所产生出的奇异力量。

从许多方面来看, 里卡多和坏女孩的关系映射出秘鲁这个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因而, 在该小说中坏女孩与法国人、傻大粗的英国人和日本商人发生关系就是必然的了。尽管他们的生活有起有落, 这两个秘鲁流散者最终只能在对方里才能找到避风的港湾。变化多端的坏女孩莉莉与不出风头的里卡多, 尽管竭尽其能, 也没能在发达国家找到立足之地, 这也表明了作者略萨认为秘鲁的当务之急是自力更生的观点。

因而, 《坏女孩》不但是关于执著爱情的小说, 它也揭示出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焦虑不安的流散情结。他们分散在全球的各个部分就像种子飘散在风中一样。在所定居的国度里他们无家可归, 成为该国真正的公民成为他们一生的梦想和追求。略萨改变了以往美洲小说的毫无生气的写作方式, 让其产生了奇妙的效果, 从而更适合其笔下的流散者的特点。

该书的全球性圆形流散体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对男女主人公来说, 他们是在漫无边际的海洋上任意地随风漂流的两个“圆”, 他们偶尔相见相谈, 但从来没有真正深入到彼此的生活中, 达到心灵和肉体的交融。他们的生活里并没有真正的快乐和痛苦, 而只有介于它们之间的麻木和混沌。对于他们所生存的这个由混乱和暴力所组成的世界来说, 他们的存在接近于虚无。

结语

《团圆》 篇10

一、相对模糊的人物外貌描写

书中一开始写小团圆媳妇的出场并非开门见山, 而是先借用了“我”对小团圆媳妇的好奇心而做出的种种焦急的举动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可是当我终于不耐烦地等完祖父吃饭, 看到了我认为“一定很好看”而且“粮米铺”“后院的”“西院老杨家”等等人都兴高采烈去看的小团圆媳妇时, 作者下笔却轻描淡写的多了, 全然不是“我”所希望的那样, 小团圆媳妇“不是什么媳妇, 而是一个小姑娘。”至此, 本文研究对象才被真正展现给我们一个极其模糊的雏形。萧红仅仅先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正值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接下去我们若要知道小团圆媳妇的真面目, 因为“我”的“不感兴趣”而要推移到“第二天”, 那时“我”才“看见她”了。此时对她的描写也是非常简单的, “她的头发又黑又长, 梳着很长的辫子, ”“她脸长的黑乎乎的, 笑呵呵的”, 她与普通姑娘的唯一区别就是“普通姑娘的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 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以及后面提到的家人为了怕别人笑话让她谎称自己十四岁 (实际是十二岁) 来掩盖她“异于常人”的身高。

至此, 文中对小团圆媳妇的基本形象介绍就到此结束了。这种模糊化的处理首先不仅仅没有减弱读者对小团圆媳妇这一人物形象的映像反而加深了, 因为小团圆媳妇的过于普通的外貌使当时那个时代的人们都会有这么一种错觉, 原来每个人生活的圈子里都会有这么一个人物形象, 小团圆媳妇仿佛就一直生活在他们的周边, 读者甚至会想入非非:邻居家刚来的童养媳是不是也谎报了年龄呢?所以这样一来, 一直生活在自己周边的一个小姑娘怎么可能会没有映像呢?于是这个看似刻画的普普通通的小团圆媳妇的形象就深深留在读者的脑子里了。其次, 这种看似模糊的人物形象也被看作是当时童养媳这一今天看来特别特殊的人群的缩影, 过于详细精密的外貌描写反而会削弱这一形象的代表意义, 如果描写不恰当, 还极有可能会造成萧红并不想看到的特殊化效果。

二、不愿屈服, 敢于挣扎的性格特征

一开始小团圆媳妇的这种出自本能要去反抗的性格特征的呈现并不是通过“我”的眼睛直接描绘的, 而是先用小团圆媳妇婆婆的一句“你拧她大腿, 她咬你, 再不然, 她就说她回家。”进行初步展现。之后在一次小团圆媳妇婆婆对“抽贴儿的”的诉苦中, 小团圆媳妇的性格特征又再次被传达, “这孩子, 嘴也是特别硬, 我一打她, 她就说要回家。我就问她:‘哪儿是你的家?这儿不就是你的家吗?’她可就偏不这样说。她说回她的家。”其实不难发现这两句话所要描述的情形几乎是一摸一样的, 萧红这样反复的提及小团圆媳妇被挨打之后挣扎的情况使我们不得不注意, 不得不痛心。后来小团圆媳妇因为不堪忍受婆婆肆意的打骂, 竟然在梦中也会喊着回家, 若被喊醒, 她就会又连哭带叫的, 日常的打骂成了家常便饭之后, 连带泪的哭泣与挣扎都变成了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实在难以让人不觉的凄惶。

文中多次提及了小团圆媳妇“要回家”的呐喊, 这在当时人们普遍遵循“屏息低头, 毫不轻举妄动。两眼下视黄泉, 看天就是傲慢, 满脸死相, 说话就放肆”规则的年代, 就已经显得格格不入。在当时的呼兰河畔, 大家都抱着这样的想法:一个女子嫁到夫家之后就应该是属于夫家的人了, 更何况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 娘家是否接受回门的媳妇还是个未知数, 怎么可以总是口口声声地说要回家呢!媳妇本就是要接受婆婆的这种打骂式的教育。前已提到的小团圆媳妇因为还保存着孩童身上那种天真烂漫的特性而“不像个团圆媳妇”, 这就更为婆婆“理所应当”的管教提供了极好的借口。因为前边已经提到这是萧红一本自传性质的小说, 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惊人的发现萧红其实也是这么一个敢于反抗, 勇于挣扎的女性斗士, 曾经为了反对父亲的包办婚姻而毅然决然地远离故土, 几乎可以说萧红将自己的生命轨迹中那点鲜艳的血红色部分嫁接到了小团圆媳妇的身上。要知道, 当时萧红创作《呼兰河传》时, 是处于陷落区的香港, 小团圆媳妇的那句“我要回家”又何尝不是萧红心境的真实写照。萧红通过这样一个小团圆媳妇的形象发出这样振聋发聩的呐喊, 借此来唤醒当时人们久久埋藏在心底的真实的人本能的欲望与需求。

三、香消花季的悲惨结局

鲁迅有言道,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从萧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 小团圆媳妇原本是一个十分健康的小姑娘, 她是在婆婆的非人性对待下才“一天一天的黄瘦”。虽然人非物, 不能将之已价值衡量,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 在面对如此活泼的生命的涌现之后, 却最终又要默默接受她的离开, 无疑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小团圆媳妇在被折磨出病来后, 婆婆是“不用说打, 就连骂也不大骂”小团圆媳妇了, 可是这却并不是小团圆媳妇悲惨生活的结束, 而是令一层人间地狱的大幕的拉开。因为婆婆处于“好意”要帮小团圆媳妇治病!治的病还不是普通身体上的疾病, 因为小团圆媳妇婆婆完全没有意识到或者是不肯承认是自己的毒打让儿媳妇生病的, 在她看来, 小团圆媳妇是出马了, 即被鬼神附身一类的迷信说法。于是小团圆媳妇开始被迫接受各种民间偏方的检验和民间“奇人”的帮助。请了大神, “鼓声连天想地”;主张扎谷草人活着纸人拿去烧掉;“吃一个全毛的鸡, 连毛带腿的吃下去”;吃黄连;请云游真人抽帖;甚至还被一个不识字的药铺厨子“半疯”给骗了……为了给小团圆媳妇治病, 小团圆媳妇婆婆可谓是煞费苦心和财力, 虽然每次去买什么东西, 小团圆媳妇婆婆就会精心地算计这几吊钱可以买多少豆腐, 多少鸡蛋, 透露出市井小民的斤斤计较, 可是最终都还是如约照数的把钱“飞”出去了。这一次次的治病非但没有使小团圆媳妇的病好转, 反而使她的境况更差了, 每天都必须躺在病床上接受各种各样的米性的荒唐的“治疗”, “夜里睡觉时, 她要忽然坐起来的。”“看了人, 她会害怕的。”“她的眼睛里老实充满了眼泪。”这种种描述都使人真切感受到了一个受尽摧残的花季少女的可怜可悲之处。

仔细翻看近代文学史上出现的女性形象, 我们会惊人的发现她们都有着同样悲惨的结局, 不论是巴金笔下拒作他人小妾而投湖而死的鸣凤以及被迫搬到城外小屋生产而难产而死的瑞珏, 还是鲁迅《祝福》中在大年夜被风雪冻死的祥林嫂, 她们无一幸免都从一个男性社会的附属品沦为了牺牲品。值得一提的是, 萧红在小团圆媳妇死后还特意写了她变成了一只大白兔夜夜啼哭的传说, 从而将小团圆媳妇的悲惨结局蔓延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伊迪丝·汉密尔顿.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M].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2]周锦.论《呼兰河传》[M].成文出版社, 1980.

[3]鲁迅.华盖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国庆团圆宴 篇11

原料:文昌鸡、黑松露、生粉、老姜等。

做法:

步骤一:黑松露切碎和片备用。文昌鸡剁成块儿,加入盐和生粉腌制5分钟。

步骤二:先煸姜片,煸香后放人鸡块儿煸出油分后再加入黑松露加入热水,下入盐调味,中焯制6分钟即可出锅。

大厨提醒:

1 用老姜煸制更容易去腥提香。

2 黑松露碎便于入味,黑松露片搭配好看。

3 中火烹制6分钟即可,否则容易变柴。

塘栖豌豆饭

原料:米饭、咸肉、五花肉、豌豆、黄酒、盐、糖等。

做法:

步骤一:大米淘好水,放入蒸锅大火先猛蒸20分钟,咸肉切小丁,放入清水浸泡去盐,五花肉同样切小丁,五花肉丁用白胡椒,黄酒抓匀腌制。

步骤二:炒锅倒油,煸炒五花肉丁和咸肉丁,盛出后煸炒豌豆,待豆子破皮放刚炒过得肉丁,放入料酒、盐、糖,然后放到米饭上继续蒸5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大厨提醒:

1 蒸米饭的水可略微少一些,因为菜中也会有水分充分析出。

2 白咸肉浸泡去盐。

3 咸肉和五花肉比例1:1。

4 豌豆崩皮放入肉丁。

5 最后放盐提鲜。

泡姜酸豆角煮鲜鱼

原料:笋壳鱼、豆瓣酱、小米辣、麻椒、藿香、芹菜、泡姜酸、泡豆角、泡辣椒等。

做法:

步骤一:笋壳鱼洗净片备用片

步骤二:锅中加入食用油和辣椒油的混合油烧热后下入豆瓣酱炒出红油,放入姜蒜末,放入麻椒放入泡菜,再放入野山椒炒出味后加入水,下入鱼片加入藿香

步骤三:锅中加入蚝油,生抽调味,最后撒入芹菜粒就可以出锅啦!

大厨提醒:

1 料底要用小火慢慢炒炒出香味做出的菜味才香。

2 鱼下锅5、6分钟就可以出锅,时间过长鱼肉容易碎。

红酒老蛏

原料:蛏子、粉丝、糯米酒、老姜、葱、蒜等。

做法:

步骤一:粉丝摆入碗中垫底把处理好洗干净的蛏子码入碗中,加入糯米酒、鱼露、老姜锅开后上锅蒸10分钟。

步骤二:取出蛏子加入葱蒜末,调人生抽,香油入锅烧热浇在葱蒜上这道菜就做好了。

大厨提醒:

1 如果没有糯米酒也可以用少量的高度白酒代替。

2 蒸蛏子的汤汁可以用来煮面泡饭相当鲜美。

酱焖鱼头

原料:花鲢鱼头、大酱、咖喱粉、椰浆、干葱等。

做法:

步骤一:花鲢鱼头一剖两半,打上花刀。黄油入锅,加入干葱末和蒜末煸炒,炒出香味后放入面粉,咖喱继续煸炒,再加入水稀释化开,加入椰浆,混合均匀后盛出备用。

步骤二:另起锅放入大蒜煸成金黄色,加入葱姜和大酱小火煸香,下入鱼头,加入料酒酱油,再倒入热水,加入咖喱酱,再加入盐糖调味炖15分钟左右出锅即可。

大厨提醒:

1 干葱替代洋葱香味更浓。

2 必须加入开水,否则鱼的腥味不容易散去。

蒲棒羊肉

原料:羊肉、羊尾油、马蹄、青蒜、面包糠、鸡蛋

做法:

步骤一:羊肉馅中加入四分之一的羊尾油,四分之一的马蹄碎,加入葱姜水,一点盐,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打蓬松的蛋清,搅匀后备用。

步骤二:将肉馅团成丸子的形状,在表面裹上玉米淀粉,接着裹匀蛋液,最后蘸上一层面包糠,然后穿在竹签上面备用。

步骤三:将油温烧到三成热时,下入羊肉进行炸制,小火慢炸,炸至表面金红时捞出,用青蒜装饰好即可摆盘食用。

大厨提醒:

1 羊尾有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酌量添加。

2 蛋清打蓬松后加入让口感更喧软。

3 选择新鲜的面包糠口感更好。

4 油温三层热时下入羊肉。

酸辣卤猪蹄

原料:猪蹄、长青辣椒、野山椒、泡椒、泡酸菜、麻椒等。

做法:

步骤一:将猪蹄洗净后冷水下锅,焯烫一下撇去浮沫,捞入开水中,盖上锅盖,煮上大概一小时,煮至猪蹄脱骨即可。

步骤二:炒锅放底油,烧至七八成热时下入藤椒和麻椒,炒出香味后下入葱姜,青红椒,酸菜,煸炒几下后加入一勺白糖,撒入一些白胡椒粉,一点盐,倒入开水。

步骤三:开锅后,将猪蹄倒入锅中,煮上五分钟,出锅后撒上一点小香葱即可。

大厨提醒:

1 猪蹄煮至骨肉分离但有一点口感即可。

2 没有藤椒,直接用干花椒也可以。

3 如果酸味不够可以再加入一些野山椒。

糊辣烧鸡翅

原料:鸡翅、花椒、辣椒、八角、大蒜、生抽、老抽等。

做法:

步骤一:鸡翅用料酒,生抽,葱,八角抓匀腌制,炒锅5、6成热炼花椒油,花椒微微变黑倒出备用。

步骤二:用炸花椒的底油把鸡翅煎到两面金黄,再用花椒油炒香干辣椒,倒入大蒜,小葱段,把鸡翅回锅,加生抽,老抽,水,加糖,待汁收黏稠就可以出锅了。

大厨提醒:

1 花椒炸到稍微变黑,但不要过于黑的时候为宜。

2 鸡翅煎到6成熟盛出备用。

3 油温不宜过高,否则倒入辣椒会变黑,影响口感。

论戏曲中的大团圆结局 篇12

而被王国维褒奖为可立于世界大悲剧中而无愧色的《赵氏孤儿》也是以圆满收尾的。程勃在降服屠岸贾后将其交由主公处置, 魏绛代主公言之“则为屠岸贾损害忠良, 百般的挠乱朝纲;将赵盾满门良贱, 都一朝无罪遭殃。那其间颇多仗义, 岂真谓天道微茫。幸孤儿能偿积怨, 把奸臣身首分张。可复姓赐名赵武, 袭父祖列爵卿行。韩厥后仍为上将, 给程婴十顷田庄。老公孙立碑造墓, 弥明辈概与褒扬。普国内从今更始, 同瞻仰主德无疆。”[2]如此这般平定了十六年来的恩恩怨怨。

而另外一部《窦娥冤》也以窦天章的出现来使蒙冤者平反。纵观戏曲几百年, 其剧作大多以团圆来收尾, 要么死而复生如《牡丹亭》;要么大小登科如《琵琶记》。这似乎是中国戏曲一个颠扑不破的模式或者说是套路。大团圆的结局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独特性。当然, 并不是因为它普遍存在于戏曲当中我们就可以这么说, 而是因为这一结局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传统文化, 还是由戏曲的本体性所决定的。

首先, 从审美这个层面而言, 大团圆是中国戏曲的普遍审美取向。悲剧产生的最根本的审美作用是使观者产生悲剧快感。“当我们看完一出优秀悲剧的成功演出, 比如看了《窦娥冤》或者《奥瑟罗》的演出 (或者很投入地读完悲剧剧作) , 他们在我们情感上引起的反应, 就是悲剧美感或曰悲剧快感”[3], 观众不仅要对悲剧主人公产生怜悯、同情和恐惧等情绪, 更重要的是观众自己的情感得以宣泄。怜悯, 同情和恐惧等情绪是随着演出的进行而不同步产生的, 情感的宣泄则是在观剧结束的一刹那, 随着悲剧主人公命运线的最后一个点的出现而产生的。这里就有一个情感宣泄的倾向性问题。不同的民族在其集体意识当中有不同的宣泄倾向。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宗教上举例说明:耶稣拯救世人的方式就是把自己钉在十字架上, 让世人通过见证耶稣受难而感知自己的原罪。这一行为背后所显现的就是西方人的情感宣泄的倾向。所以西方悲剧中大多主人公也都是以自己受难而警醒世人。观众也在观看主人公蒙难乃至于死亡的过程中, 情感得以宣泄。而国人则不然, 从佛道儒三家的言说当中我们发现, 其大多数所宣扬的思想中并没有原罪一说, 所以中国人的普遍审美取向是不需要世人个体的来赎罪而达到人生的圆满。佛道儒三家更多宣扬的是个体忍受现实的困难, 翘首下一世的幸福。这一点作用到古典戏曲当中就是大团圆结局, 如王国维所说:“始于悲者终于欢, 始于离者终于合, 始于困者终于亨”, [4]无论现实遭受了再大的苦难, 最终都是会有好的结局, 这不正是佛儒道极力宣扬的思想在戏曲中的体现吗?当观众在观看《窦娥冤》时, 观众跟随者窦娥经历了种种冤屈, 听到了在刑场上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如果按照西方的悲剧审美取向, 作者就可以在此处收尾了, 那么西方的观众不仅可以对窦娥产生怜悯、同情, 还可以由此宣泄情感。然而关汉卿毕竟是一个中国人, 他的创作必然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思想。所以他最终还是让窦天章出场, 为窦娥平反了冤屈, 让好人得以有好报, 而到此时中国观众观剧的悲剧快感才最终得以宣泄。

其次, 大团圆的结局不仅可以从审美角度上寻找到根源, 还可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写在八月十五, 苏轼与其弟分隔两地, 苏轼见到一轮圆月而思念远方的亲人。所以他不禁叹道“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可见圆这个词对中国人来说不仅是一个几何概念, 更是一种对于物事的期待。“中国戏曲的‘乐贵和’则意味着一种现实的圆美的人生之境。”戏曲作品大多有大团圆结局, 这正体现了中国人的尚圆情结。虽然窦娥在人间经受了各种冤屈甚至含冤而死, 但最终还是得以平反。而晋国赵氏孤儿的灭门大仇最终也以屠岸贾“身首分张”而完结。虽然在大团圆结局中, 有的事在现实中得以团圆, 更多的是如梁祝般在幻境中团圆, 但无论哪种团圆都寄托了中国人对于善恶有报的美好期待, 这也正是大团圆结局对于中国人的重大意义所在。

王国维说“吾国人之精神, 世间的也, 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 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 始于离者终于合, 始于困者终于亨。”[5]这种“乐”的精神就是中国戏曲的本体, “‘乐’, 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精神的体现, 本质上表现为一种现实乐观的情怀, 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 一种感性娱乐的精神。”[6]“乐”的精神体现在中国戏曲的各类作品当中, 是戏曲的终极审美精神, 大团圆的结局模式也正是“乐”的体现。况且中国戏曲毕竟与西方戏剧所追求的终极价值是不同的, 西方戏剧在剧中所追求的是对理性和崇高的探索, 而中国戏曲更多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超脱境界。

综上所述, 大团圆结局是中国戏曲悲剧精神的独特之处。很多学者因为中国戏曲作品的大团圆结局而否定了戏曲的悲剧精神的存在, 这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例如《赵氏孤儿》这样的作品, 虽然其结局是善恶有报, 但在其故事的发展过程中, 无数的仁人义士为了一个“忠”字不惜杀身成仁, 一个草泽医生为了一个“义”字也牺牲娇儿, 含冤受辱十六年。这种强烈的悲剧意境不是一个小小的团圆结局所能掩盖的。况且, “已死丧给封葬, 现生存受爵赏”不正是对忠义精神的最好告慰吗?再例如汤显祖的《牡丹亭》, 杜丽娘和柳梦梅在梦中相会, 他们的爱情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辗转中最终得以修成正果。这不正是对人生因爱情而美好的崇高赞美吗?可以说在大团圆结局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中华民族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对悲剧品质的求索。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版, 第218页。

[2]纪君祥:《赵氏孤儿》,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版, 第100页。

[3]董健, 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版, 第96页。

[4]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 商务印书馆, 2001版, 第2页。

[5]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 商务印书馆, 2001版, 第2页。

上一篇:住院抑郁症下一篇:数学课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