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荞麦粉

2024-12-16

金荞麦粉(精选6篇)

金荞麦粉 篇1

金荞麦 (Fagopyrum cymosum (Trev.) Meisn.) 是蓼科 (Polygonaceae) 荞麦属 (Fagopyrum) 的双子叶植物, 又名天荞麦、野荞麦、苦荞麦, 在我国陕西、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均有分布[1]。在我国民间, 金荞麦常以根茎入药, 中医认为其味微辛、涩, 性凉, 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祛痰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肺痈吐脓、肺热喘咳、乳蛾肿痛等症[2]。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金荞麦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 还可增强机体自我防御能力, 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癌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风湿病等多种疾病[3,4]。随着人们对金荞麦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的不断认识, 其应用前景日益广阔。

黔金荞麦1号 (品种登记号:黔审草2012001号) 是以贵州黔中地区野生金荞麦为原始材料培育而成的牧草新品种, 具有遗传性状稳定、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生长快、产量高、块状根茎入土深等特点, 是猪、牛、羊、鹅等畜禽喜食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优良多年生牧草。黔金荞麦1号饲草在养殖中的推广应用, 对提高畜禽自身免疫能力,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2012—2014年, 我们进行了黔金荞麦1号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试验, 旨在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对黔金荞麦1号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 为其种子生产提供有效措施, 促进其进一步推广利用。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在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 试验地位于东经107°33', 北纬25°30', 海拔970 m, 全年≥10℃积温4 538℃, 年均温15℃, 极端低温-8℃, 极端高温38℃, 最高月平均气温27.6℃, 年降水量1 346.3 mm, 降雨多集中在5—8月份, 无霜期272 d, 年日照时数1 336.7 h, 空气相对湿度82%, 雨热同期, 干湿季节较明显。试验地土壤为黄壤, 试验前0~30 cm耕作层p H值6.2, 土壤养分含量平均为有机质14.89 g/kg, 全氮1.12 g/kg, 速效磷42.12 g/kg, 速效钾93.72 g/kg, 前茬为青贮玉米。

1.2试验材料试验材料为黔金荞麦1号种子 (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2011年自行扩繁收获) , 试验肥料为尿素 (含N 46%) 、硫酸钾 (含K2O33%) 、磷酸二铵 (含P2O557%) 。

1.3试验设计试验实施期为3年, 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5], 4个因素分别为密度、氮肥、磷肥、钾肥, 各因素水平设计和正交试验具体设计见表1, 随机排列, 重复2次, 共18个小区, 小区面积18 m2 (6 m×3 m) , 株行距按照设计密度进行调节, 小区间走道80 cm, 重复间走道70 cm, 四周种植黔金荞麦1号作为保护行。

1.4试验方法 (1) 苗床准备:清除杂草后, 翻耕深度15~20 cm, 耙平耙细, 开厢1.5 m, 沟宽0.5 m。撒施腐熟有机肥12 000 kg/hm2, 过磷酸钙225 kg/hm2。 (2) 播种:2012年3月17日进行, 均匀撒播, 播后用细土或草木灰土覆土0.5 cm, 再用稻草或玉米等秸秆覆盖;浇水保持苗床土壤湿润, 待种子发芽、子叶伸出未展开时揭去覆盖物。 (3) 苗床管理:及时防除杂草, 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 防除弱苗, 苗间距5 cm。 (4) 移栽:5~7片真叶时移栽。起苗时带土移栽, 栽后浇定根水, 及时查窝补缺。 (5) 肥料施用方式:磷肥和钾肥总用量的2/3作基肥, 1/3于现蕾期作追肥施用;氮肥在苗期和分枝期分2次施用。

1.5田间管理及收种试验地施入磷钾基肥后于2012年4月20日移栽黔金荞麦1号苗, 全生育期依靠自然降雨不浇水, 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生产。金荞麦在盛花期间进行人工授粉, 具体方法:金荞麦大量开花时用人工或机具于田地的两侧, 拉一绳索或线网从草丛上部掠过, 往返几次。一般进行人工辅助授粉1~2次, 间隔时间3~4 d。当种子含水量45%以下且全株籽粒有2/3呈现黑褐色时进行收获并测产, 每个小区取10株测定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每小区取2 m2样段测产, 考种, 重复3次。

1.6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DPS 7.5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黔金荞麦1号种子产量结构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 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等3个产量性状在不同处理中的表现各异, 其中以单株粒数变化幅度最大, 处理5最多, 为56.20粒, 处理1最少, 为45.25粒, 极差为15.40粒;单株粒重以处理5最高, 为6.65 g, 以处理6最低, 为4.27 g, 极差为2.38 g;千粒重以处理5最高, 为51.3 g, 以处理1最低, 为46.2 g, 极差为5.1 g。由此说明, 不同的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黔金荞麦1号的产量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

2.2不同处理对黔金荞麦1号种子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 各处理黔金荞麦1号种子产量以处理5最高, 为598.42 kg/hm2;处理7居第2位, 为563.19 kg/hm2;处理1最低, 为376.54 kg/hm2。

通过极差R可以直观地看出, 各因素对黔金荞麦1号种子产量的影响按由主到次的顺序依次为钾肥、密度、氮肥、磷肥, 其中钾肥的影响最大, 密度次之, 氮肥、磷肥的影响相对较小, 说明金荞麦籽粒生长需钾肥量较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区组间差异不显著, 氮肥、磷肥和密度间在5%水平上均表现为差异显著, 而钾肥间在1%水平上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 (见表4) 。因此, 钾肥对黔金荞麦1号产量的影响最大, 密度其次。此结论与上述极差R直观判断的结果相吻合。

2.3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2.3.1单因素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 钾肥的3个水平在1%水平上表现为差异极显著, 参照其平均效应, 以3水平即110 kg/hm2比较好;氮肥3个水平在5%水平上表现为差异显著, 其中2水平和3水平间差异不显著, 参照其平均效应, 以2水平即60 kg/hm2比较好;磷肥2水平和3水平在5%水平上表现为差异显著, 1水平与2水平、3水平间差异均不显著, 参照其平均效应, 以2水平即90 kg/hm2比较好;密度3水平与2水平、1水平在5%水平上表现为差异显著, 2水平和1水平差异不显著, 参照其平均效应, 以3水平的栽培密度株距×行距为60 cm×70 cm的种子产量高。

2.3.2多因素分析:从表6可以看出, 处理5与处理7、处理4、处理3间的差异不显著;与处理8、处理2、处理9在5%水平上表现为差异显著, 与处理6、处理1在1%水平上表现为差异极显著。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在9个处理中, 以施肥量氮肥60 kg/hm2、磷肥90 kg/hm2、钾肥110 kg/hm2, 栽培密度株距×行距为60 cm×70 cm的处理种子产量最高, 为598.42 kg/hm2;氮肥90 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110 kg/hm2, 密度为株距×行距为60 cm×50 cm的处理产量次之, 为563.19 kg/hm2;氮肥30 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50 kg/hm2, 密度为株距×行距为60 cm×30 cm处理产量最低, 为376.54 kg/hm2。因此, 最佳的处理为:氮肥60 kg/hm2、磷肥90 kg/hm2、钾肥110 kg/hm2, 栽培密度控制在株距×行距为60 cm×70 cm, 该条件下黔金荞麦1号不仅粒多、籽粒饱满, 而且种子产量较高。因此, 金荞麦种子生产中合理的密度和氮磷钾肥的适量配比施用是取得高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铁诚, 刘惠卿.金荞麦的引种栽培与类型选择[J].中药材, 1993, 16 (1) :5~7.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3]周洁云, 林静, 杜霞, 等.金荞麦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14 (4) :68~69.

[4]盛华刚, 朱立俏, 林桂涛.金荞麦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 2011, 26 (2) :156~158.

[5]南京农学院.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79.

[6]向清华, 邓蓉, 张定红, 等.贵州金荞麦营养成分、生长性能及繁殖技术研究[J].种子, 2012, 31 (7) :93~94, 98.

[7]刘华荣, 龙忠富, 杨义成, 等.百喜草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种子, 2008, 27 (8) :119~121.

金荞麦粉 篇2

金荞麦片具有良好的功效,能清热解毒,排脓祛瘀,其不但功效良好,而且服用方便,一般一天服用3次,但患者应该要根据自身疾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那么,金荞麦片可以长期服用吗?

金荞麦片可以长期服用,但是金荞麦片是一味药物,不要随意服用。请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金荞麦片能抗菌、解热、消炎、祛痰、止咳、平喘、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H1受体阻断、降血脂和血糖、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突变、抗过敏、保护化学肝损伤、抗乙肝表明抗原。建议患者在服金荞麦片时,尽量用温开水送服,这样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在服药期间,最好不要吃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影响胃对药物的吸收,而降低金荞麦片的功效。

临床证明金荞麦与其它抗感染药物合用可提高疗效百分之三十,进而降低了其它抗生素长期大剂量使用所带来的耐药性和副作用。因为金荞麦片具有抗感染、防止炎性渗出,促进炎性吸收的双重功效,被选进入北京小汤山医院成为抗非典中成药之一。金荞麦,俗称“野荞麦”,又叫“铁脚将军草”,20世纪30至40年代曾以道药秘方以水煎服的给药途径,治愈了成千上万例发烧、肺脓疡、慢性气管炎、肠炎痢疾等疾病的病人,持方人始终恪守道人“此方可救命治病,不得外传”的嘱托,凭该方“金荞麦”成为独有奇术的著名中医。由于金荞麦在治疗肺脓疡、呼吸道感染、肠炎痢疾等疾病的神奇疗效,中国医科院药物植物研究所将其做为国家级科研课题对金荞麦进行了十多年的系统研究。终于从金荞麦提取物中分离出主要有效成份“双聚原矢车菊甙元”,并荣获国家科技发明奖。

金荞麦粉 篇3

关键词:金荞麦;(-)表儿茶素;体外抑菌

中图分类号: S482.2+9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308-03

收稿日期:2014-02-18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KJ2012A28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编号:201210376004)。

作者简介:黄仁术(1976—),女,新疆阿克苏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天然活性物质研究。E-mail:ahhrs@126.com。植物是抑菌活性物质的天然宝库,Grange等报道约有2 400种植物具有防治有害生物的活性[1]。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作为一种具有开发前途的资源植物,目前有关其抑菌方面的研究较少,且未涉及具体的抗菌活性物质成分。如有关文献报道金荞麦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等有抑制作用[2-5];而陈福勇等发现金荞麦乙醇提取物对鸡白痢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6];张永仙等则报道金荞麦乙醇提取物对猪霍乱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猪与鸡的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猪链球菌、克氏肺炎球菌等几乎无抗菌作用,但在体内却有明显的抗感染作用[7]。实际上,金荞麦乙醇提取物为一类含原花色素的缩合性单宁混合物,主要由(-)表儿茶素及其二聚体组成,其中(-)表儿茶素单元的含量占65%~70%[8]。为此,本研究对金荞麦乙醇提取物——(-)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其对一些代表性细菌和真菌的抗菌效果,从而为无残留、无毒副作用及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菌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金荞麦采集于安徽省潜山县;(-)表儿茶素纯度为98%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试验菌株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细菌和真菌,其中革兰阳性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代表,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代表,真菌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灰绿青霉(Penicillium glauc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为代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PDA培养基。

1.2仪器设备

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202-1型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浦东英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2/HH-4数显恒温水浴锅(江苏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YX-450电热蒸汽压力消毒器(上海三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PYX-150HA恒温恒湿培养箱(科立仪器),SW-CJ-1C洁净工作台(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1.3试验方法

1.3.1金荞麦(-)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的提取与测定建立香荚兰素-盐酸分光光度法对(-)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含量的测定标准曲线:D=0.226 2C-0.012 6,R=0999 3,其中,D为吸光度,C为测定液浓度(μg/mL)。称取20.0 g金荞麦根部粉碎物,70%乙醇浸泡24 h,提取物用布氏漏斗抽滤提取得到上清液,上清液继续用旋转蒸发仪旋转蒸发得到浓缩提取液,直至冷凝装置不再有液体滴出,倒出提取液,量出为37 mL,封口冷藏保存。提取液测定时,用移液枪取10 μl提取液和10 mL乙醇于50 mL容量瓶中,用1%香荚兰-浓盐酸定容,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测定液中(-)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的浓度[9],试验重复测定3次。

1.3.2供试菌株的复苏与纯化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于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37 ℃条件下培养 1 d。接种酿酒酵母、黑曲霉、灰绿青霉于PDA培养基,28 ℃条件下培养3 d。再用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接种培养,如此重复4次,得到纯种菌体。用接种铲刮下纯种菌体,无菌水稀释备用。

1.3.3牛津杯法测定(-)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抑菌效果在倒好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分别加入100 μL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菌液,在PDA培养基上分别加入100 μL酿酒酵母、黑曲霉、灰绿青霉菌液,涂抹均匀。用镊子夹取已经灭菌的牛津杯置于平板中央,用已灭菌的移液枪移取200 μL浓缩物加入牛津杯中。细菌在37 ℃条件下培养1 d,真菌在28 ℃条件细培养3 d,观察并测量抑菌圈。

1.3.4(-)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的MIC、MBC测定每组取灭菌小试管10支,按照1~10编号,细菌每管加入牛肉膏汤1 mL,真菌每管加入马铃薯葡萄糖液1 mL;采用二倍稀释法,用吸管吸取提取液 1 mL放入第1管,并反复吹匀;接着从第1管吸出1 mL放入第2管同样吹匀后吸出1 mL放入第3管,依次逐管进行稀释到第8管;然后各管加入0.5 mL供试菌菌液。第9管为加入1 mL提取液但不加菌液的阴性对照管,第10管为不加提取液只加0.5 mL供试菌菌液的阳性对照管。细菌在37 ℃条件下培养1 d,真菌在28 ℃培养3 d,根据各管菌液生长情况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

nlc202309040105

进一步将未见细菌或真菌生长的各试管内的培养液移种到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或PDA培养基上,细菌在37 ℃条件下培养1 d,真菌在28 ℃条件下培养3 d,根据培养皿中菌落生长情况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

2结果与分析

2.1金荞麦(-)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的含量

由表1可见,金荞麦的乙醇提取物经旋转蒸发浓缩后,其(-)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含量达到10.019 mg/mL,总提取量占其块根干物质质量的1.85%。

表1金荞麦(-)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含量测定情况

重复测定液吸光度测定液中活性物质

含量(μg/mL)提取液中活性物质

含量(mg/mL)Ⅰ0.4391.9969.982Ⅱ0.440 2.00110.004Ⅲ0.443 2.01410.071平均0.4412.00410.019

2.2(-)表儿茶素类 活性物质抑菌效果

由图1可知,金荞麦(-)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在10.019 mg/mL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大肠杆菌均形成抑菌圈,表明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但对黑曲霉、灰绿青霉没有形成抑菌圈,表明没有抑菌作用。进一步测量表明,相同浓度下,金荞麦(-)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对上述菌群的抑菌圈直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表2)。

2.3(-)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的MIC、MBC

从表3中可知,金荞麦(-)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52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5.010 mg/mL;对大肠杆菌的MIC为 2.505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的MIC为 5.010 mg/mL。

3讨论

金荞麦乙醇提取物原液——(-)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含量在10.019 mg/mL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对黑曲霉、灰绿青霉没有抑制作用。(-)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的MIC分别为1.252、2505、5.010、5.01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为5010 mg/mL;因提取液原液的浓度关系,未测定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的MBC。金荞麦(-)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的抑菌活性不同,主要原因是活性成分对不同菌种的菌丝或孢子的生长抵制能力不同所致[10]。同时,试验结果与前人对金荞麦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情况报道不一,可能与提取液中的活性物质浓度不同相关。

香荚兰素比色法测定(-)表儿茶素时,所测物质应包括(-)表儿茶素、(+)儿茶素,以及二者的二聚体和没食子酸酯等(-)表儿茶素类物质总含量[11]。此类含原花色素的缩合性单宁混合物可以通过结合细菌细胞壁蛋白质,聚集细胞脂质,以及单宁自氧化产生过氧化氢,干扰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进一步改变细菌细胞壁脂肪酸的组成,从而减缓细菌的生长[12]。

表2金荞麦(-)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对供试菌的抑菌圈的影响

供试菌抑菌圈直径(mm)金黄色葡萄球菌13枯草芽孢杆菌10酿酒酵母12大肠杆菌9黑曲霉-灰绿青霉-注:“-”表示未见明显抑菌圈。

表3金荞麦(-)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的MIC、MBC

参考文献:

[1]Grange M,Ahmed S. Handbook of plant with pest control properties[M].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1988:41.

[2] 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29-632.

[3]冯黎莎,陈放,白洁. 金荞麦的抑菌活性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6,24(3):240-244.

[4]艾群,王斌,王国清. 金荞麦制剂的抑菌研究[J]. 黑龙江医学,2002,26(9):666.

[5]周玉岩,乔红杰,李春玲,等. 金荞麦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中兽医医药杂志,2009(5):44-46.

[6]陈福勇,甘孟侯,何静荣,等. 金荞麦对几种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J]. 中兽医学杂志,1987(4):5-7.

[7]张永仙,王权. 金荞麦有效成分的抗菌抗感染作用[J]. 云南畜牧兽医,1996(2):22.

[8]姚荣成,黄梅芬,吴友仁,等. 云南产金荞麦根茎抗肿瘤有效部位的化学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1989,11(2):215-218.

[9]黄仁术,王得胜,何晓梅,等. 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荞麦(-)表儿茶素含量的方法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31(3):36-39.

[10]冯黎莎,付先龙,陈放,等. 金荞麦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初探[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3(3):688-691.

[11]黄仁术,尹汪斌,何晓梅,等. 乙醇提取金荞麦(-)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的工艺[J]. 生物加工过程,2011,9(4):35-40.

[12]刘秀丽.植物缩合单宁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及抑菌机理的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罗明华,张卢水,阮期平,等. 四川省不同种质金银花绿原酸含量的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311-313.

金荞麦鲜草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贵阳市郊13 km,属中亚热带,北纬26°35′、东经106°43′,海拔1 071.1 m,年均气温15.2 ℃,1月平均气温5 ℃,7月平均气温23.9 ℃,≥10 ℃年积温4 500 ℃,年日照时数1 200 h;无霜期265 d,年均降雨量1 117.6 mm,1月最少为16.3 mm ,6月最多为206 mm,年幅射总量360 kJ/cm2。土壤为黄壤,pH 6.18,有机质7.26%,速效氮182.22 mg/kg,速效磷19.85 mg/kg,速效钾75 mg/kg。

1.2试验材料及试验地准备

1.2.1 金荞麦种子由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提供,种子发芽率为85%,千粒重为50 g。

1.2.2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均匀一致、肥力均匀、排水良好并有代表性的土地。准备播种前清除试验地杂草,耕地深30~40 cm,并平整土地。

1.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播种密度(A)、氮肥(B)、磷+钾肥(C)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3次重复,共27个小区,小区面积为10 m2(2 m×5 m),正交设计试验方案见表1。小区间距50 cm,保护行1.5 m。金荞麦的播种量根据试验设计进行播种,施肥管理中磷肥作底肥一次性施用;钾肥2/3作底肥,1/3作追肥;氮肥全作追肥,分4次施用。

1.4田间栽培管理及产量测定

试验于2009年4月1日播种,苗期除杂草,金荞麦生长60~80 cm刈割,选择有代表性的1 m2测产折合成667 m2产量。试验从2009—2011年共进行3年鲜草产量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产量分析

3年鲜草产量统计结果见表2。由表2和图1可知,产量最高为A3B1C3的7 108 kg/667 m2,其次为A2B2C3的6 529 kg/667 m2,第3为A3B3C2的6 429 kg/667 m2,而最低为A2B3C1的 4 991 kg/667 m2,第2低为A1B1C1的5 072 kg/667 m2,由此可见在高磷高钾肥情况下实施高密度种植可取得高的产量,其次是在高磷高钾、中等密度和中等氮肥水平下可生产出较高鲜草产量,而在低水平氮和磷钾及低密度下鲜草产量较低,试验说明金荞麦栽培密度不应太密。因金荞麦是短日照喜光植物[3] ,对光照敏感,需合理安排密度,适当稀植以满足其对光的需求。获得高产的最优组合是A3B1C3,鲜草产量为7 108 kg/667 m2,即种植密度株行距40 cm×60 cm、氮肥10 kg/667 m2、磷肥15 kg/667 m2和钾肥21 kg/667 m2。

根据表3的各因素极差值可知,密度、氮肥、磷钾肥3因素对产量影响的效应大小次序为RC(1 195)>RA(847)>RB(166),并通过F检验,FC>FA>F 0.05,而FB

2.2经济效益

按尿素1.4元/kg、钙镁磷肥1.3元/kg、氯化钾1.6元/kg、鲜草0.2元/kg对各

处理进行经济效益核算,由表4可见,A3B1C3处理收益874元/667 m2为最高,A2B2C3处理收益 636元/667 m2为第2,A2B3C1处理345元/667 m2为最低。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磷钾肥对金荞麦鲜草产量的影响最大且不同水平间差异显著,密度对产量影响次之且不同水平间差异显著,氮肥对产量影响不显著。A3B1C3处理收益874元/667 m2为最高,A2B2C3处理收益636元/667 m2为第2,A2B3C1处理收益345元/667 m2为最低,说明种植密度株行距40 cm×60 cm、氮肥10 kg/667 m2、磷肥15 kg/667 m2和钾肥21 kg/667 m2为最佳组合,其产草量和经济效益均最高。

摘要: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播种密度和氮磷钾肥对金荞麦鲜草产量的影响及其生产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适宜的播种密度和氮磷钾肥合理施用能显著提高金荞麦的鲜草产量,增产效果依次为:磷钾肥>播种密度>氮肥,磷钾肥和播种密度对金荞麦产量影响明显。综合各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金荞麦的高产栽培方案为:种植密度株行距40 cm×60 cm,氮肥10 kg/667 m2,磷肥15 kg/667 m2和钾肥21 kg/667 m2。

关键词:金荞麦,正交试验,产量,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黎莎,陈放,白洁.金荞麦抑菌活性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6,24(3):240~244.

[2]赵钢,唐宇,王安虎.中国荞麦资源及其药用价值[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0(2):31~32.

金荞麦粉 篇5

“黔金荞麦1号”是利用贵州省不同地区收集到的野生金荞麦资源中自主选育而成的药饲兼用牧草新品种, 其茎叶和籽粒营养成分含量丰富而全面, 还含有其他作物所不具备的或稀缺的特殊营养素和药用成分。该品种植株高大, 生长速度快, 叶片宽大, 产量高, 品质优且适口性好, 抗旱、抗病性能较强, 是饲养牛、猪、鸡和鹅的优质青饲料;春、夏、秋3个季节均能进行栽种, 逢灾年份用金荞麦补种、改种都能获得一定的收成, 是较为理想的救灾、备荒作物;同时金荞麦的地下块根发达, 固土拦土能力强, 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效, 适宜在贵州海拔800~1 800 mm地区进行栽培[3]。目前对金荞麦的研究多集中于资源分布、营养成分和药理、化学物质研究等方面[4,5], 而对施肥方面研究不多, 因而需在贵州当地的土壤环境下通过科学研究合理施肥, 提高黔金荞麦1号的块根产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贵阳市郊13 km, 属中亚热带气候, 北纬26°35'、东经106°43', 海拔1 071.1 m, 年均气温15.2℃, 1月平均气温5℃, 7月平均气温23.9℃, ≥10℃年积温4 500℃, 年日照时数1 200 h;无霜期265 d, 年均降雨量1 117.6 mm, 1月最少为16.3 mm, 6月最多为206 mm, 年幅射总量360.1 k J/cm2。土壤为黄壤, p H值6.18, 有机质9.26%, 速效氮182.22 mg/kg, 速效磷25.85 mg/kg, 速效钾120 mg/kg。

1.2 试验材料

黔金荞麦1号是利用贵州省不同地区收集到的野生金荞麦资源中自主选育而成的药饲兼用牧草新品种;肥料类型为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肥。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5个施肥处理:不施肥 (CK) 、PK、NK、NP、NPK;3次重复, 共15个小区 (见表1) 。

磷肥作为基肥1次施用;钾肥总用量的2/3作基肥, 1/3于秋季作追肥施用;氮肥在苗期和分枝期分2次施用。

1.4 试验材料种植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均匀一致、肥力均匀、排水良好并有代表性的土地。播种前清除试验地杂草, 耕地深30~40 cm并平整土地。试验地15个小区分别用于测定2年地下金荞麦块根产量, 小区面积20 m2 (长5 m, 宽4 m) 。2012年8月25日播种, 每小区金荞麦种子8行, 每行播种8窝, 株距40 cm, 行距50 cm, 每窝播金荞麦种子5粒, 待种子出苗长成壮苗后定苗, 每窝定苗1株, 每小区共定植金荞麦64株。每小区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11月中下旬 (霜冻前, 种子已成熟) 取10 m2样方的金荞麦块根洗净晾干后测定其重量, 并换算成667 m2的块根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由表2可见, 黔金荞麦1号栽培1年与对照相比, NK配施产量提高12.5%, PK配施产量提高21.7%, NP配施产量提高28.5%, NPK配施产量提高41.3%;栽培2年与对照相比, NK配施产量提高22.8%, NP配施产量提高27.1%, PK配施产量提高32.9%, NPK配施方法产量提高55.5%。NPK配施与NP、NK、PK和CK对照组在2年的块根产量上有极显著差异 (P<0.01) 。

2.2 种植1年和2年不同施肥处理对金荞麦块根积累量有明显的影响, 不施肥处理最低, 其次为不施磷肥的NK处理, 而NP、PK处理间差异不大 (P>0.05) , 表明磷肥是影响金荞麦地下干物重积累的最主要因素, 可能与本试验地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仅15.85 mg/kg有关系, 而金荞麦最适生长土壤条件为速效磷20~25 mg/kg, 贵州黄壤地区普遍缺磷, 因而施用磷肥对产量有一定影响。

2.3 栽培2年后两肥料处理间产量顺序为PK>NP>NK, 在试验肥力水平下, 氮、磷、钾肥三者的增产效果为磷肥>钾肥>氮肥。

3 结论

氮、磷、钾配施可有效提高黔金荞麦1号的块根产量, 用量分别按6、15、15 kg/667 m2配合施用, 栽培2年产量可达311.8 kg/667 m2, 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摘要:为提高黔金荞麦1号块根产量, 进行氮磷钾配合施肥试验, 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有效提高黔金荞麦1号的块根产量, N、P、K肥用量分别为6、15、15 kg/667 m2配合施用生产黔金荞麦1块根, 栽培2年产量可达311.8 kg/667 m2, 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氮磷钾,黔金荞麦1号,配合施肥,块根产量

参考文献

[1]王安虎, 夏明忠, 蔡光泽, 等.金荞麦的栽培产量及其有效成分含量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5 (6) :1~4.

[2]乔红杰, 王贵平, 李春玲.金荞麦根提取物对鸡脾淋巴细胞活性影响的血清药理学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10, 31 (3) :44~48.

[3]向清华, 邓蓉, 张定红, 等.贵州金荞麦营养成分、生长性能及繁殖技术研究[J].种子, 2012, 31 (7) :93~98.

[4]舒成仁, 付志荣.金荞麦提取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导报, 2006, 25 (4) :327~329.

金荞麦粉 篇6

关键词:金荞麦,化学成分,生理功能,畜禽养殖

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D.Don)Hara)又名野荞麦、天荞麦等,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重要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 Mill.)多年生植物,1999年8月4日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金荞麦被用做抗癌药、抗炎药、抗氧化剂、杀菌剂、降血糖药、调节血脂药等。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祛痰的功效,用于治疗肺脓疮、麻疹肺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症状[1]。同时,对腰痛、跌打损伤、痢疾、行经腹痛、产后淤血痛、胃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本文介绍了金荞麦的化学成分、生理功能及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其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金荞麦的主要化学成分

金荞麦中化学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主要包括黄酮类、甾体、萜类、苷类等。黄酮类的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种:(—)表儿茶素[2]、(—)表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原矢车菊素B-2、原矢车菊素C-1、双聚原矢车菊甙元。甾体物质有:海柯皂苷元、β-谷甾醇2种化合物[3]。萜类化合物主要有:赤杨酮、赤杨醇2种化合物[4]。有机酸类化合物有:3,4-二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反式对羟基肉桂酸甲酯、原儿茶酸、原儿茶酸甲酯、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琥珀酸、棕榈酸单甘油酯[4]。苷类物质有:甙赤利地甙[4]和正丁醇-β-D-呋喃型甲糖苷2种化合物。

2金荞麦的生理作用

金荞麦具有免疫活性、抗氧化、抗癌、抑菌等生理功能。研究结果表明,金荞麦的提取物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乔红杰等[5]研究发现,金荞麦根乙醇提取物对鸡脾淋巴细胞中的IL-2 mRNA和IFN-γmRNA的表达呈一定的时效及量效关系,表明金荞麦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活性。王航等[6]通过对用鸡新城疫弱毒疫苗的小鼠灌胃不同剂量(1.75、1.25、0.75 g/kg体重)的金荞麦超微粉悬液发现,中剂量金荞麦超微粉可通过提高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免疫抗体水平、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脾脏指数,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Wang K等[7]发现,金荞麦的提取物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SC50=10.95μg/m L),且分离出了16种酚类化合物。许多研究表明,金荞麦的根部提取物有抗癌作用。Liu W等[8]用人食管鳞状癌细胞Ca Es-17、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肺腺癌细胞A549研究发现,金荞麦根部提取物通过降低Ki-67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Bax的表达,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从而起到抗癌效果。金荞麦提取物的抑菌研究很多,冯黎莎等[9]通过检测最小杀菌浓度(MBC)、抑菌圈直径、抑制百分率、电镜观察研究发现,金荞麦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芽孢杆菌、卡拉双球菌5种细菌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同样,对鞭毛菌、白色念珠菌、松赤枯病菌、玉米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玉米弯胞杆菌、小麦赤霉病菌、绿色木霉也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3金荞麦的营养价值

邓蓉等[1]检测发现,金荞麦风干样中粗蛋白含量为24.61%,粗脂肪为0.61%,灰分为10.39%,钙为1.29%,磷为0.39%;粗纤维含量为13.53%,中性洗涤纤维为29.10%,酸性洗涤纤维为26.3%,是一种粗蛋白、钙、磷含量较高,而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的优质牧草。金荞麦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为天门冬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亮氨酸等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9.74%,天门冬氨酸等9种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0.40%,氨基酸总量高达20.14%,是一种氨基酸含量比较丰富的优质牧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丰富、纤维含量低都有利于家畜的消化和吸收。

4金荞麦的繁育与种植

金荞麦通过种子、根茎、扦插3种方式均可以繁殖.种子繁殖在春、秋播种均可。春季植物萌发前,将根茎挖出,选取健康根茎切成小段,可进行根茎繁殖。剪取金荞麦组织充实的枝条,以河沙作苗床,可进行扦插繁殖。在北京地区种植金荞麦[10],根苗产干重为145.1~195.2 kg/hm2,地上部(茎、叶、花)产量455.3~491.2 kg/hm2。刘华荣[11]等控制不同的栽培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氮肥60 kg/hm2、磷肥90 kg/hm2、钾肥110 kg/hm2,栽培密度控制株距×行距为60 cm×70 cm时,黔金荞麦1号粒多、籽粒饱满,种子产量可高达598.42 kg/hm2。向清华[12]等利用贵州的本土资源,在贵阳、独山和毕节进行了黔金荞麦的区域栽培试验,发现黔金荞麦1号的平均干草单产可高达85 718.5 kg/hm2。因此金荞麦是一种易繁殖、产量高的优质牧草。

5金荞麦在畜禽中的应用研究

阮涌等[13]在三穗麻鸭日粮中添加一定量(1%、2%、3%)的金荞麦,能促进禽流感疫苗对鸭群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主要是通过提高免疫后鸭血清TNF-γ的水平,提高免疫后鸭T淋巴细胞转化水平,在鸭免疫后的第24日龄促进IL-2的分泌来实现的。邓蓉等[14]用野生金荞麦代替日粮中的部分精料饲喂猪,可提高猪屠宰率、瘦肉率、熟肉率,降低6~7胸椎间膘厚,并使胴体长增加,降低滴水损失,增加肌内脂肪含量、系水力、嫩度,并能提高猪肉中的粗蛋白、灰分、磷的含量,从而大大提高肉品风味和品质,金荞麦饲喂猪可降低排泄物中有机质、氮和磷等对环境的污染。张洁等[15]利用金荞麦替代部分精料饲喂育肥猪,在育肥前期(30~60 kg),可减少12%的精料使用量;在育肥后期(60~90kg),可减少16%的精料使用量,因此可节省精料,节约成本,每增重1 kg的饲料成本可降低0.61元,每头猪1天可增加收益0.31元。用金荞麦为主的中药饲料添加剂饲喂仔猪,可有效降低仔猪直肠粪便中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从而降低仔猪腹泻率,增加仔猪肠道健康[15]。

6结论

上一篇:课外体育活动发展下一篇:梦想让人幸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