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

2024-05-27

仁义礼(精选9篇)

仁义礼 篇1

“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 乃秉持公心, 指摘时弊, 机锋所向, 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 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如是说。《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个个形象生动的知识分子, 或如鲁编修“如果有学问, 为什么不中了去”, 或如马纯上虽功名未遂亦高呼“人生世上, 除了这事, 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 或如虞育德、杜少卿虽重视修养却不好八股时文而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问。人物个性不同, 形态各异, 从中可以窥探出士林中“仁义礼智信”的地位。

楔文一语道破世人心态, “功名富贵无凭据, 费尽心情, 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 水流花谢知何处?”为求取功名费尽心思, 不惜舍兄弟、弃妻儿, 等到一朝坐上功名椅, 回头发现, 一切尽失。王冕求学, 不为谋求一官半职, 只为修行自身, 奉事年迈老母, 隐居会稽山, 恬淡安然度一生。这种超脱于功名利禄之外的闲适心态, 无异于陶潜, 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深解其中味呢?杜少卿或许明白, 钱财、官位是身外之物, 二者皆可抛。他不重钱财, 慷慨解囊, 乐于助人, 以致被怀有不良企图觊觎其钱财的季苇萧、娄家儿子所利用且毫不知情。他不愿受官位所累, 毅然辞去知县之职, 全身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亦不能否定他的纯真本性。携妻游山、结交名士皆其所好之事, 却不为时人所理解。在他身上, 仁义礼信都是正统, 是他所看重的, 所以他乐善好施、不慕名利、与友为善、与妻和美。此外, 牛老因感念亲家卜老而卧病、灌园者闻琴落泪等处, 都不同程度的展示了即使处于世风混沌的状态, 依旧存在少数清醒之人, 他们不追名逐利, 洁身自好, 寻求一方宁静安然之土, 与世无争。或许, 他们并不聪明, 甚至被世人嘲笑称为“呆子”, 但他们保持讲仁义、重礼节、守诚信的秉性, 在这样的世道里安静地存活, 不正是“智”的体现吗?

相比之下, 那些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趋之若鹜的知识分子们则显得黯淡无光。他们亦追求仁义礼信, 如“娄公子捐金赎朋友” (第九回) 、“马纯上仗义疏财” (第十三回) 、“敦友谊代兄受过” (第四十五回) 、“真义气代友求名” (第五十回) 等。名义上, 他们对朋友、亲人百般呵护, 实际上却各为自己打算。如严监生的妻子王氏命在旦夕, 严监生与新娘赵氏反添一把火助王氏早日升天入道以获得其财产, 夫妻之间、妻妾之间的关系让人不寒而栗。更令人想不到的是, 王氏的兄弟王德、王仁积极参与其中, 打着为妹妹好的旗号榨取钱财。表面上的仁义礼智信暗藏不为人知的阴谋, 士林里“士”所坚持的信仰、蕴含的修养与情操让他们放弃了为人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 这样的“知识分子”颠覆了我们心中知识分子温文尔雅、博学强志的形象, 使士林中的“仁义礼智信”产生重大偏移, 甚至可以说是缺失。吴敬梓运用讽刺手法描绘出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 正反结合, 不同程度地让我们理解了仁义礼智信的含义。

孔孟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明的圭皋, 也是我们一直追寻和向往的人格品质。《儒林外史》中士林阶层漠然视之, 在功名利益的关系网中扮演谦谦君子、窈窕绅士的角色内心却污浊不堪。吴敬梓力图在这种矛盾中展现知识分子外表与内心的不统一, 达到更深层次的讽刺效果。人物简短的话、不经意间的表情、细微的动作, 足以让人窥见其对仁义的蔑视、对礼信的否定。

处于纷繁复杂的社会, 身受各种环境的限制和干扰, 我们会秉承自己一贯的行事原则并坚持下去吗?超凡脱俗的人会, 他们信念坚定, 不受外界打扰, 杜少卿、贾宝玉就是最好的例证。, 同为反抗, 方法大相径庭:贾宝玉反叛传统, 不为利益缠身;杜少卿结交士林, 自己不涉足利益网。从这一层面上来说, 《儒林外史》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在社会大染缸里坚守品性、提升修养的课题。当今社会, 人们心目中仁义礼智信的定位值得重新审视。

张旭,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

摘要:《儒林外史》展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们对功名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追求功名不同的道路上, 我们可以窥见在当时特定历史时代下“仁义礼智信”在士林中的地位, 并以此反观现今社会“仁义礼智信”的位置。

关键词:儒林外史,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 篇2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温良恭俭让的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

忠孝勇恭廉的意思是忠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

仁义礼智信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礼: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信: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就是「言出由衷,始终不渝」。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诳

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

温良恭俭让

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即处处与人为善。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

节约,让即谦逊。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温良恭俭让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忠孝廉耻勇

过去,人们往往以“缺德”来作为对人最贬恶的评价。伴随着社会、意识和观念的日异更新,富裕的日益亲近和贫穷的渐行渐远,评价体系也早已作了根本意义上的改弦更张,并达到了空前的一致和统一。所以,该题目之近的话题也懒得提起了,只有那些不开化者有时还念念不忘。这不,之前既然有了德之系——温良恭俭让和和德之续——仁义礼智信,在此基础上就再来个三:德之扬——忠孝廉耻勇,就此

了结此德篇。

其实,这忠孝廉耻勇于那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并无一二三之分,只是我在这里分个说话的顺序而已,诸如这些方方面面,都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其完整性自然是十分突出的,进而集中到一点上,也是十分

有特点的。

忠,忠诚、忠良、忠恕、忠真。诚然,目的者往往把忠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来推崇,其结果和过程更是一目了然。文化的熏陶更把其推上一个个的骄人高度,并人为地展现和刻画出一片片的耀眼光彩。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等等壮举,无不构成一幅幅扣人心弦的壮丽画面。这忠,无论其针对的对象为谁,所起的作用都是十分巨大和不可估量的。

孝,孝敬、孝道、孝心、孝行。一提这孝,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孝敬父母。这一点,无论就其动物的自然属性还是人们的社会属性,本人认为其分歧度相对最小。至于那些“忠孝不能两全”、“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之类的说辞,还是赞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只是在利益面前,许许多多的行为与孝本的矛盾甚至背道而驰都在既成事实也是在所难免的。

廉,廉洁、清廉、廉正、廉明。不说也知道,这廉具有特重要的总结意义、现实意义和极深远的历史意义。洁身自好、不苟且不贪腐,早已成为人们向往的理想。廉生威、威生明、明生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汝廉乎?

耻,耻辱、羞耻、惭愧、耻污。知耻者慎行,知违者不羁。害人者为己不得善

身,侵权者为人不得善终。遂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知耻,继而改之,焉能为君子矣。恭近于礼远耻辱,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至矣。故知廉耻,完其生。

勇,勇敢、坚强、刚毅、勇猛。在词义中,勇虽于智相对,但绝不矛盾。这勇,在此也是能力的意思,所以也就包含有综合性的素质在里面,因而则生敢想、敢干、敢说、敢为并开拓、创新、承担、坚持诸项,其自强不息、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特色就十分突出,应了那句:“有志者,事竟成”。

忠孝廉耻勇,一担轻为重。知会现代人,思思老祖宗。应应千年梦,何收其大

同。只是善作念,始本恶为终。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德:

忠孝廉耻勇。

分别是指:仁:仁爱;义:正义;礼:处事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不学礼,无以立”;智:智谋,见识,智慧;信:诚信,信守

忠孝:为臣尽忠,为子尽孝,忠诚孝敬;廉耻:廉操与知耻,《淮南子·泰族训》:“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 勇是指果敢、勇气。

何谓仁?

仁者,仁义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

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何谓义?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

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何谓礼?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何谓智?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何谓信?

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忠者:

赤诚无私 尽心竭力于职责为忠也。古人云:忠者,人格之成也。人无忠则凶,专一之忠为小忠,无逆之忠为中忠,大忠之忠要求忠于道。对社会、国家、事业不存懈怠,不玩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人要忠诚、忠实厚道,坚贞梗直,竭忠尽心,做忠良之人。

孝者:

善事父母为孝,百善孝为先。故圣人云:孝者,德之基,人格之始也。

廉者:

廉为不义财不取也。清廉正直、廉正公平、清白高洁、洁身谨慎、不苟取,不贪污。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廉生威、威生明、明生信。常言道: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汝廉乎?

耻者:

羞耻之心,亦羞耻之能力也。羞愧、羞辱、羞耻侮辱,违纪违法和侵害他人权益为耻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知耻,继而改之,焉能为君子矣。恭近于礼远耻辱,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至矣。汝能知耻否?

勇者:

道德仁义礼 其为人之本 篇3

《素书》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一部奇书。它的作者和流传经历都闪现着传奇的色彩。

按《史记》所载:秦末,韩国少年张良为报秦国灭韩之仇,散家财物访求刺客,命其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不幸刺客失手,被生擒后触柱而死。秦始皇大怒,下令通缉这幕后主谋。张良遂改名换姓,逃到下邳,同时广结豪杰,等待下次复仇的机会。

某天,张良行至圯桥,偶遇一位老者,张良走到他面前的时候,他故意让自己的鞋坠落到桥下,并傲慢地对张良说:“小子,你赶快下去给我将鞋捡上来。”张良很不高兴,但因为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年迈的老人,还是耐着性子替他把鞋捡了上来。老人又傲慢地说:“给我穿上。”张良本不情愿,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替他把鞋捡上来了,再给他穿上也没什么。于是就跪下将鞋给老人穿上。看到张良这般忍辱谦恭,老人非常满意,对张良说 :“老朽觉得你是一个可塑之才。五天后的清晨,你再来这里找我。”张良觉得老者气度不凡,就答应了。老人共给了张良三次机会,前两次张良自认已经很早了,可老者总是先他一步。最后一次他半夜出发,终于在老者之前赶到了。老人高兴地说:“你做得很对,应当如此。”说着便从袖中掏出一卷竹简递给张良说:“你熟读这本书,践行其中的道理,就能成为帝王师。再过十年,你就会辅佐一个人起兵,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遇到我。谷城山下那块黄石就是我。”言罢,老人飘然而去。没有人知道老者的姓名,于是便根据老人的说法尊称他为黄石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圯桥授书”的故事。至于到底授了何书,有人说叫《太公兵法》或《黄石公三略》,宋代的张商英在为此书作注的时候称其应为《素书》。

张良发觉此书甚奇,遂认真研习,凭借书中道理成功辅佐刘邦平定关中,并在鸿门宴中和项羽斗智斗勇,最终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张良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及时功成身退。在他去世五百余年后,时值晋乱,有人盗发了张良之墓,于玉枕中获得此书,始传于世。

《素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分《原始章》《正道章》《求人之志章》《本宗道德章》《遵义章》《安礼章》共六章,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黄石公得张良而传之,然张良不得其传而葬之,令人颇感唏嘘。

五位一体

在大家详细了解了这本书是如何传到我们这一代,被捧在手中的时候,大家的心底会有怎样的感觉呢?济北城下那块黄色的石头今安在?能否听得见他的思想在千余年后仍然回响在很多中国人的心里呢?

那就让我们一同来听一听,黄石公究竟会告诉我们怎样富有智慧的道理。

《素书·原始章》云:“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这段话开宗明义,道出了黄石公的思想体系。他一上来就抛给我们五个重要的概念,不夸张地说,这五个概念是中国哲学和伦理学的源头。道最大,它无所不包,大到无外,小到无内。它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万事万物都要遵循,否则就会有祸患。人依道而行就是德。其实德的甲骨文写法十分简单,就是一个人在十字路口,眼睛笔直地望向路的尽头。老子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恐怕是老子给世上的人们留的最为无奈的一句话了。如果不能遵循天地大道,至少也要依德而行,如果这也做不到,那就做一个能够推己及人的有仁心的人吧,如果这也做不了,起码要有正义感吧,如果这也无法具备,最最起码也要有礼。黄石公生活在秦朝末年,虽说思想上受到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学说的影响,但是无论是哪一个家,没有不强调修德、修身的。作为一个人,要成才须先立德。如果有才无德,才越高,就越会成为国家的危害。

礼是奠定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石,如何实现呢?孔子给出了答案: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实现礼。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父母没有在餐桌前坐下来用餐,即使你再饿,按礼来讲你也不可以吃。所以说克己就是修身的第一步。

义是坚守礼的一种内心的规约。孟子给出的标准是舍生而取义。古代的仁人君子或是侠义之士都把义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对不义之举唾弃不已。义,就是值得用生命去捍卫的信仰。

如果说礼和义都是强调约束自我,那么仁所强调的就是对他人以礼相待、广施爱心。而德就更为广泛了,是使万物各得其所欲,境界更为高远。而实现的办法唯有遵循道了。

在黄石公眼中,道、德、仁、义、礼这五者才是做人真正的根本,它们是一体的,是一个原始本体的五个范畴的外化。每个方面都可以作为规范单独存在,而且,它们又有共同的精神来统筹,因此,它们相辅相成又互相独立,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并在不同时候产生不同的效果。

从“仁义礼”到现代经济制度 篇4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即所谓的“五常”。但是这“五常”在孔子的时代还并没有完全形成,而是后来随着儒家的发展由董仲舒提出的。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要提及了“仁义礼”的思想。“仁义礼”贯穿于他的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以及经济思想等诸多方面,体现了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1,而“仁”则构成了他的理论的核心。在经济方面,“仁义礼”也是孔子经济思想的基础,他所提出的许多经济思想都是贯穿了“仁义礼”的思想。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理解在2000多年前,孔子提出他的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而200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主流的市场经济,崇尚在一定经济制度下的自由竞争,而不是“仁义礼”之说。那么,从“仁义礼”到现代经济体制,这两种思考经济问题的内在逻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当时的情况下的经济思想会贯穿“仁义礼”的思想?孔子的“仁义礼”之说在现代经济中是否还能发挥一技之长?这些问题是那样让人感兴趣,但同时似乎又需要我们去深入分析、仔细思考一番才行。

二、“仁义礼”与现代经济制度

“仁”是孔子思想理论的核心,是一个非常广阔的概念。“仁者,爱人”是对于“仁”一个表述。又有“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当子张向孔子请教仁的时候,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即“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当颜渊向孔子请教仁的时候,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4可见,做到约束自己而遵守“礼”的规定就是“仁”。而对于“仁”的这个阐释对于我们了解孔子的经济思想是最有助益的。“克己复礼”之“仁”是孔子对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都应该达到这样的“仁”。

与“仁”同样重要的一个概念即为“礼”。何以为礼?“礼,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5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认为,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应该时刻谨记“礼”的规定,不能逾越。另外一个概念就是“义”,正所谓“君子义以为上”。6孔子提出了“义”,是为了对人们在经济生活的行为是否合理给出一个评判。

前面我们已经分别讨论了“仁”、“义”和“礼”,那么三者的关系是什么呢?一方面,“仁”是三者当中核心的内容。子曰:“人而不仁,如何礼?”。7可见,“仁”是“礼”的基础,只有“仁”才能“克己复礼”。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只有内在的品质到达“仁”才能总是做到符合“礼”的要求。另一方面,“礼”是“义”的标准。行为是否属于“义”,要看其是否符合“礼”的标准。可见,“仁”才能时刻遵守“礼”,遵守“礼”就能达到“义”,这就是三者的关系。当然,我们在下面讨论孔子的经济思想的时候,并不把三者割裂开来,而是把他们看作一个整体,来分析孔子是如何在他的经济思想中贯穿“仁义礼”的思想的。

讨论了“仁义礼”以后,我们就来看看贯穿“仁义礼”的孔子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以及它与现代经济思想内在的逻辑的区别。

孔子的经济思想的出发点也与现代经济思想一样,承认人追求财富的欲望。“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8反映了人有追求富贵的天性。孔子认同人的这一天性,认为这是合理的。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以求,从吾所好。”9当能够得到财富时,就是低级的事情,孔子也愿意干。现代经济思想的出发点也恰恰是以人追求自己利益为出发点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了“经济人”的概念,这个概念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现代经济学从人性自利出发,探讨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追求财富欲望是无限的。那么如何去协调资源与人的欲望之间的矛盾则成了经济学讨论的根本问题。正是在协调这一矛盾的方法上,孔子的经济思想与现代经济学的思想发生了分歧。孔子将“仁义礼”贯穿于人们经济行为的整个过程,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要怀有“仁”,在追求财富的行动中想到“义”,分配和消费财富时达到“礼”。而现代经济学认为在人们自由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可以自动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不需要对资源配置的过程和结果给予过多的规定与限制。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正是说明这一点。下面笔者就来具体分析孔子的经济思想和现代经济学思想在处理这一问题的具体的不同点。

孔子对待财富的观点表现在他的“义利观”。孔子认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重要“见利思义”1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1他认为只有符合“义”而得来的财富才是合理的。不“义”不只是指偷盗抢劫、以权谋私等行为,还指一切不符合“礼”的规定的行为。“初税亩”是“非礼”,“以田赋”是违背“周公之籍”、“周公之典”,因而由此得来的财富,都是“不以其道得之”。12孔子在社会财富分配方面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财富在各社会各阶级之间分配保持符合“礼”的均衡,财富不应该过于集中到个别人的手中。如何避免财富过分集中呢?在社会整体分配的差等结构上,孔子提出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宏观调控主张。在财富的消费方面,孔子同样主张符合“礼”的规定,剥削阶级的消费不应过于奢侈,而是要“节用”到“礼”的要求。他强调不同官阶等级的人,应严格按差等进行消费,绝对不允许僭越违礼。《论语·八佾》里有两段记载:一次是身为大夫的季氏在自家庭院里欣赏“八佾”乐舞,由于这只有天子才能享用,所以孔子为此事而愤然作色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另一次是作为宰相的管仲,也只因为是“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将消费等同于国君了,结果又遭到孔子的痛斥,说:“管仲之器小哉!”。而地位卑下的寒士,除了“衣敝缊袍”之外,还要做到“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13,对社会等级所决定的消费差等,始终保持心态的平衡而安然处之。总的说来,按照孔子的思想,当人们的一切经济行为是基于“仁义礼”时,社会有限的资源就得到了合理的配置,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就得到了协调。

而在现代经济学思想中,人们可以在不违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自由追求财富。现代的法律制度不同于孔子所说的“礼”。它是在现代民主体制下集体决策决定的,而且只是对人们的经济活动事前给出一个机制,而不对最终的财富分配结果和消费给出规定。而“礼”则对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都有过细的规定。在现代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人们在市场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情追求自己的财富欲望,最终的分配和消费也没有多寡的限制。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财富远远多于美国总统,我国许多富豪的消费也远远高于政府高官。这种经济制度的根本逻辑就是:基于功利主义公平原则,事先设计一种机会均等的合理的机制,如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社会的资源配置也相应达到了最优状态。例如,按照科斯定理,当交易成本较小时,只要规定了某种产权制度,社会的资源配置总是可以达到最优状态。14在信息经济学中,现代经济学在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时候,就是致力于通过事前设计某种激励机制,从而使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自动避免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孔子基于“仁义礼”的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则是在承认人追求财富的欲望的前提下,希望人们能够“仁”,从而能够在经济活动中符合“义”的标准,最终使得一切经济结果都符合“礼”所规定的那样,其核心是民众必须要“仁”。而如何使人们能够“仁”呢?孔子的主张“富而教”。又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即通过教育的方法使得人们都能够明白“礼”,从而能够“克己复礼”而成为“仁人”。可见,一切经济活动的结果都是因民众“仁”而“礼”,从而使得资源在各个阶层之间按照“礼”的标准均衡配置。

从以上我们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的经济思想与现代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之间的区别:在协调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望无限之间的矛盾的方法上,孔子主张通过教育,使民众具有“仁”的内在品质,从而在经济生活中能够自觉按照“义”的标准来行动,最终使整个社会的资源的配置能够达到“礼”的标准;而现代经济学理论,则主张事前设计一种公平合理的经济机制,使得人们在这种经济机制的框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自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进一步思考

以上笔者分析了孔子的经济思想和现代经济思想内在逻辑的不同之处。下面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这两种解决资源与欲望之间矛盾的方法,哪种更有效呢,或者说哪种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人或许会说这个问题是显然的,现代经济思想必然比孔子的经济思想要先进,肯定更有效。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或说并没有那么绝对、并不是那么显然的。

假设根据孔子的经济思想而符合“礼”的规定的社会分配结果,与现代经济制度下所带来的分配结果是一样的(现代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贫富差距依然很显著),以及我们忽略两种情况下阶层之间流动性的差别(市场机制流动性很大,而“礼”的规定也并不完全限制流动性,如“学而优则仕”15)。那么,我们可以简化分析两种方法的社会绩效:在孔子“仁义礼”的经济思想下,社会绩效主要取决于民众“仁”的程度,以及教育民众达到“仁”而必须付出的成本;在现代经济思想下,社会绩效主要取决于经济机制的“有效性”,以及设计这种机制所必须付出的成本。在孔子的经济思想下,如果民众“仁”的程度很低,社会的经济运行混乱,而且教化民众的成本很高,那么社会的绩效就会很低;在现代经济思想下,如果经济机制的“有效性”很低,而且设计这种机制的成本很高,同样社会的绩效也会很低。因此,两种解决资源与欲望矛盾的方法孰优孰劣,则要比较在两种方法中四种因素的相对大小与程度。例如,在孔子的时代,由于对于经济机制的设计缺乏经验,所以这方面的成本则会相对的比较高以及经济机制的“有效性”会比较低,,而阶级社会的“礼”在那个时候已经深入人心,因此教化民众“仁”而遵守“礼”的成本会相对比较低,以及民众的“仁”的程度相对会比较高,从而选择现代经济制度则在那个时候社会绩效会相对较低。而在当代,由于人们的思想相对的更加自由,更加不受约束,可能“仁”而遵守“礼”的程度相对要低,于是选择孔子经济思想而带来的社会绩效可能会相对较低。

当今中国社会,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完善,贫富差距在不断加大,社会矛盾突出。我们或许可以从孔子的经济思想中借鉴一些协调这些矛盾的方法。我们除了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以外,还要加强我们的教育,加强民众的道德观和“仁德”之心。一方面,人们要意识到贫富差距已经存在这个事实,使收入较低的人民能够在内心中安于“贫困”,而不至于有太大的心理压力;社会富有阶层不应该太过于“奢侈”,而应该发挥“仁德”之心,大力支持社会慈善事业,帮助那些贫困的民众。另一方面,加强社会道德观,使各个阶层的人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恶意钻制度的空子,如在转型时期的各种腐败行为,使社会的经济机制有效性增强。

四、结束语

《仁义礼智信》读后感 篇5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个叫《仁义礼智信》的书,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其中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叫我格外感动。

故事说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身为汉朝宗室的刘备有心平定天下,匤复汉室,挽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于是广纳贤才,与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结为生死弟兄。

关羽本是一个卖枣的小贩,但刘备并不介意他的出身低微,对待他胜似亲兄弟。

一次,刘备的军队被曹军打败,关羽为保护刘备夫人,被围困在一个小山丘上。曹操一直非常欣赏关羽,极力劝降。可关羽是个重义之人,宁死不降!后来,曹操派张辽前去游说关羽说:“当初你三人桃园结义,约定同生共死。现在刘备生死未卜,你怎么能想着先死呢?况且,你死后刘备的家眷又由谁来照顾呢?不如暂且归降,一边为曹公做事,一边等待刘备的消息。”

关羽无奈,只得暂时归降曹操。但与曹操约法三章:“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要确保兄嫂的安全;三是有刘备的消息要立即离去,曹操不能阻拦。”

曹操爱才心切,就假意答应了。他认为只要善待关羽,时间久了,关羽就会真心归顺。曹操为了感化关羽,不断给他升官,还给他许多厚礼,可关羽不为所动,仍然时刻牵挂着刘备的安危,盼望着弟兄相聚。

后来,关羽终于得到了刘备的消息,于是挂印封金,克服重重困难、不远千里追寻兄长去了„„

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而兼,舍生而取义也。”可以说,这种精神在关羽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仁义礼 篇6

[关键词]儒家仁义礼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

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正确处理自我与人、自我与物、自我与己的关系上。因此,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可从实现大学生人生自我超越、人性自我完善、人格自我塑造三个方面人手。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人类极其宝贵的共同精神财富,在儒家文化的仁义礼中体现着现代社会积极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取向,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充分利用儒家的仁义礼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儒家的“仁”与大学生的人生自我超越

自我与人的关系实际是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是大学生人生观的具体体现。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大学生才能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儒家的“仁”从伦理学的角度,说明人是如何超越自我的道理。

(一)仁:实现自我超越的行为方式。“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其基本思想就是“仁爱天下”,就是要通过“仁”的方式,营造和谐的氛围,使人们用仁爱的胸怀和仁爱的行为去共同实现充满爱心的社会,共同达到充满爱意的人生理想。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爱天下的根本。在《论语·雍也》篇中,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哪仅仅是仁啊,简直达到圣人境界了,即使是尧、舜也难以做到啊。孔子进一步阐述了仁的根本,那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与他人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爱天下的原则。据《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主张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应该宽宏大量,宽恕待人,这是仁爱的原则。

“克己复礼”是仁爱天下的方式。颜渊问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认为,仁爱天下,可以通过约束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来实施。因为一旦每个人都能约束自己而使言语行动合于礼,那么天下也就归依于仁了。

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就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处理好自我与人的关系,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与国家、民族的关系。这是实现人生自我超越的基础。

(二)大学生的人生自我超越:坦然、进取、仁爱。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人生境界,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这样的大气度、大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育的结果。那么,大学生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修养,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呢?

一是要以坦然的心态面对生活。孔子认为,人格修养的三个重点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其中仁者不忧就是说,真正有仁心的人,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因而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不会纠缠于小的得失。这样,他就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不会受环境动摇。每天都行走于世间百态之中的大学生,要让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忧伤、忧思、忧恐、担忧,就要以仁的大胸怀坦然对待生活、对待人生。这是大学生人生自我超越的前提。

二是要以进取的精神对待人生。在《论语·泰伯篇》中,孔子的学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所肩负的责任很重大,并且所要走的道路又很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责任,这难道还不重大吗?为此而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大学生只有具备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才能自强自立、勇于拼搏、勇于进取,才会刻苦努力、锲而不舍、学而有成、报效祖国、报答父母。这是大学生人生自我超越的动力。

三是要以博爱的心胸包容社会。“仁”字在上古时代已出现,古人释为“相人偶”,意为二人以上的人与人之间亲密友善的关系。孔子继承了仁的基本内涵并作了重要发展,明确指出仁的基本精神是博爱。博爱是一种境界,是每一个大学生修身立德的根本。有了博爱之心,才能以平等的眼光对待社会各阶层的人,关心地位低下、生活窘迫的人;有了博爱之心,才能够同情那些不幸失学的孩子,而珍惜当下,发愤努力;有了博爱之心,才会出于对耕作者辛苦劳作的感激,节约一餐一饭;有了博爱之心,才会自觉地维护社会公德,用博爱的心胸包容社会,用善来改变恶,用爱来化解恨,用温情来驱散冷漠,力求实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其乐融融。这是大学生人生自我超越的目标。

二、儒家的“义”与大学生的人性自我完善

自我与物的关系,其实就是一个人如何对待身外之物,如何处理自我与物质利益的关系、取与舍的关系,这是大学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大学生人性是否完善的具体体现。

(一)义:人性完善的表现。义者,宜也,就是要符合社会的正确要求,在利益面前摆正位置、处理好各方关系。儒家认为,尊德乐义、以义待利是人性完善的第一个表现。儒家承认谋取物质利益和追求幸福是人们共同的欲求,但这种欲求的满足必须符合义。据《论语·里仁》,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在儒家看来,欲求只是人们为维持生存的一种低层次需要,除此之外。人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这就是对义的追求。《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当贫富与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义。对大学生来说,尊德乐义、以义待利,就要正确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免沦为物的奴隶,丧失心灵的自主,进而迷失自我,丧失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儒家认为,崇义尚道、舍生取义是人性完善的第二个表现。当义与生存矛盾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在肯定生命宝贵的同时。认为“义”比生命更可贵。儒家这种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精神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民族精英报效祖国、献身祖国。继承和光大儒家这种精神,对完善大学生的人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人性的自我完善:取之有道、知足常乐、持志养气。在当代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的社会里,大学生如何才能不被物质利益所迷惑,实现人性的自我完善呢?

一是取之有道。利是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和需要的,关键是如何去取。孔子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都爱财,这是人的天性,但君子取财有道,取财的途径是正当的。当代大学生追求自己的利益应该在法律、道德等允许的范围内,不能为追求利益而背信弃义、违背社会道德准则。这是人性自我完善的基础阶段。

二是知足常乐。知足常乐就是客观地认识和准确地判断自己已经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并充分肯定目前的状态,从而在利与义面前始终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和清醒的头脑。大学生要知足常乐、适可而止并不是要他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而是要对现有的收获充分珍惜,对目前的成果充分享受。而这也是对现有潜力的充分发掘和对自己人性的不断完善,从而为今后的创新和进步提供平台。知足常乐是大学生人性自我完善的提升阶段。

三是要持志养气。利对人的诱惑是巨大的,没有足够的勇气很难抵挡利的诱惑。这就需要树立高远的志向。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指出,“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志,即人的志向、信念与追求,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气,即浩然正气,孟子认为浩然正气是用义培育出来的,没有义它就会软弱无力。在孟子看来,一个人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就像三军有了主帅一样,就能使“浩然之气”充满全身。浑身充满力量,行动就有了内驱动力。因此,大学生应树立远大理想,而不应计较个人一时的得失。这是大学生人性自我完善的保持阶段。

三、儒家的“礼”与大学生的人格自我塑造

自我与己的关系,其实就是与另一个自我的关系,就是如何认识自我、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使自我的心与身、自我与社会达到和谐的境界。从而实现理想人格的自我塑造。

(一)礼: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礼是道德和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显示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人格魅力,以礼待人,按礼行事,正是道德高尚和人格魅力的反映。儒家提倡的礼,不仅仅是制度、礼仪和规矩。它同时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及其修养方式,是一种人格魅力及其形成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体现在温良恭俭让上。具体而言,温,即温和的态度。《论语·季氏》:“君子有九思:视恩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其中“色思温”意思是待人接物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温和的态度才能使自己的意见易于为别人所理解和接受。良,即善良的心理。善良是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种最基本的道德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善良的基础之上的。恭,即恭敬的行为。孔子认为,君子应以一种恭敬、谦让的行为与别人交往,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尊敬。俭,即朴素的作风。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这就是君子。让,即谦让。孔子深刻意识到谦让在君子人格中的重要性。他对他的学生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儒家认为,温良恭俭让的核心是礼。否则“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意思是一味恭敬而不懂礼法就会烦劳、忧愁,过于谨慎而不懂礼法就会显得胆小怕事,只知道勇敢而不懂礼法就会鲁莽惹祸,心直口快而不懂礼法就会尖锐伤人。可见,恭敬、谨慎、勇敢、直率,如果不讲礼,不受礼的约束,就会变得不文明,就会影响君子的形象,影响理想人格的实现。

(二)大学生人格的自我塑造:谦让、克己、慎独。大学生要吸收儒家礼的精华来帮助完成自己的人格塑造,那就要求外要谦让、克己,内要慎独。

一是要谦让。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主要表现为“让”。大学生要做到谦让,首先要谦虚,不妄自尊大,不骄傲自满,遇利能辞让,治学能下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有所作为。其次要宽容,对非原则性问题不要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谦让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品德,谦让的结果必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和谐,而“和”正是儒家所致力追求的“礼之用,和为贵”的理想境界。因此,对大学生而言,谦是一种态度,让是一种行为,做到谦让,才堪称谦谦君子。这是大学生完成人格自我塑造的第一步。

二是要克己。克己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孔子一贯主张以礼驭情,以礼约束自己言行,多次批评感情用事,不能克制冲动的鲁莽行为。他对学生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指出若不能克制一时冲动往往会干出伤害自己和亲人的蠢事,这是很不明智的。他还说:“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论语·阳货》)意思是说,只好武勇,不爱学习就不能以礼驭情,容易感情用事。难免闯祸。孔子十分重视“克己”,认为只要每个人都能够按礼的要求来克制、约束自己,就可以使人人成为君子,全社会也就可以弘扬仁道,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血气方刚,容易冲动,遇人遇事容易急躁,因此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完成人格自我塑造的第二步。

仁义礼 篇7

1 把“仁者爱人”与“以人为本”结合起来

“仁”在中国传统道德价值中居于核心地位。“仁”简要理解, 就是“仁者爱人”。在社会生活中, 离开同情心, 离开“爱人”做不到真正的仁。“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是对“爱人”最起码的解释与要求, 如果只为个人利益着想, 是不符合“仁”的基本要求的。虽然在阶级社会, 泛爱论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并容易流于空想, 但是, “仁爱”思想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道德信念, 对于协调人际关系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却永远记载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史册中。

今天所提倡的人道精神或者说“以人为本”思想也是秉承了传统道德中“仁者爱人”的合理内涵, 因为人性与人道是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任何一个社会领域、任何一个社会举措都不能偏离与违背的原则, 否则就是不道义。现代生活中, 人与人之间关系可能会因为经济利益等因素而导致不可避免地矛盾与冲突。因此, 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发扬中国人传统的“仁爱”精神, 倡导“仁者爱人”, 互助互爱与人为友的道德, 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提升至社会道义和社会责任的高度, 是有益于社会主义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形成的。

同时, 孟子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1], 把仁爱理念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推广到对自然一切生命的博爱的高度。这对于审视当前科技进步与生态危机, 构建新时期生态伦理道德是极富启发意义的。

2 把“义以为上”与“公平正义”结合起来

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 “义”几乎和“仁”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孔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和“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明确指出在处理利益问题上如何摆正个人与社会, 部分与整体, 家庭与国家的关系。尽管不同时代与不同社会会对“义”有不同的理解, 但是对“义”的必要性的认识却是共通的, 即“义”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延续的道德准则, 没有“义”的社会形态是不可想象的。

现代社会中提倡“公平”“公正”与“正义”, 正好与“义以为上”的要旨相通, 这也正是我们要赋予的新内容。表面上看, “义以为上”和“先义后利”与市场经济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相矛盾, 但实际上恰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补充和保障。众所周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其中因个人主义, 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而产生的损公肥私, 损人利己以及各种欺诈行为, 正在严重地损害人民的利益并且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 离开“义”的道德底线去追逐利益在客观上会导致杂乱无序与不可持续。因此, “义以为上”和“见利思义”在市场经济中也越来越彰显出不可低估的价值, 它对抵制“唯利是图”和“见利忘义”思想, 对于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起到一种道德导向作用, 使人能够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 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作出道义的行为。因此, “义以为上”当仁不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补充。

3 把“克己复礼”与文明素养结合起来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礼”不但是一种行文规范和社会习俗, 更是一种道德功用。把这种思想推衍到个体, 就是在个人修身范畴中讲“礼节”, 在与他人交往中讲“礼让”。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是对“克己复礼”道德解释, 认为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克服和改正自己的弱点与缺点, 才能使自己逐渐符合“礼”的要求, 才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孔子本人“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何尝不是遵循礼数的结果, 又何尝不是提高了自身素养!把“克己复礼”提高到治国地位的管子, 他认为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这对中国“礼仪之邦”的奠定,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 封建时期, “礼”夹杂着许多等级观念与尊卑思想。中国传统道德当中“父义、母慈、兄友、弟悌、子孝”这五种人伦关系曾经在封建宗法统治时期确保了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 如果把其中的等级制度因素剔除, 把积极合理的成分剥离为现代文明, 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那么, 五伦中的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礼数, 对于维护和改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伦关系, 对于协调各种人际关系, 仍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非常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良性运行。

4 把“明智”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在中国传统道德认知当中, “智”不但指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智慧, 即通过“格物致知”来认知世界, 认知自我, 探究万物与宇宙, 它更倾向一种道德智慧。孔子讲“择不处仁, 焉智?”“未智, 焉得仁?”, 子夏认为:“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2]这就从另一层面把“智”与“仁”联系在一起。孟子也认为:“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就是说在是非善恶中能够择善去恶, 在求学和求知过程中能够时时秉承着仁德的要求, 才能真正地达到明智境界。

当今社会崇尚科学, 遵循真理, 离不开知识的传授与探索, 但是又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智慧层面, 只有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用“仁”的方式来教育人, 才能纠正当今社会应试教育的一些不足与偏颇, 才能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

5 把“诚信”与市场信用结合起来

“信”首先是社会个体行走于世间的立身之本。“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诚信是人之为人最基本和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孔子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离开诚信, 做人的根本也失去了。其次, “信”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孔子说:“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只有取得百姓的信任, 才能树立国家的尊严与形象。

现代社会, 诚实守信不再仅仅属于道德范畴, 而是派生至法律领域作为一种法治原则予以体现。就是说, 要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 我们不仅需要诚实守信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来调节, 更需要诚实守信作为一种民法原则来解决利益纷争。许多有识之士指出, 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和隐患。通过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建设成就, 我们可以看到, 从某种程度上讲, 市场经济其实是一种信用经济, 它是以诚信道德原则为基础的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结合体, 既依赖于现实的法律和制度体系, 又依赖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道德规范。这也是我们今天重建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体系必须与诚信道德结合的意义所在。

当然, 对于“仁义礼智信”, 从历史的时代性与阶级性看, 因为有其封建尊卑与等级制度存在, “仁者爱人”思想与“克己复礼”思想不可能完全实现, 所以对于传统道德的“仁义礼智信”必须坚持理性的态度。但是, 基于我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发展尚未达到最高阶段这一现实, 宣扬纯粹性或义务性的伦理道德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是可行的。“取法乎上, 仅得乎中;取法乎中, 仅得乎下”, 作为一种历史传承, 在道德的追求上应当把它提升到最高境界。因此, 把“仁义礼智信”赋予时代内容发扬, 无论对道德文明建设还是市场经济建设都是一种无比珍贵的文化资源。

摘要:“仁义礼智信”做为中国传统道德精髓, 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并产生过深远影响, 剔除其封建宗法和等级制度等因素, 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不可忽视的现实借鉴意义。随着社会的变迁应该赋予它们新时代的内涵和阐释。

关键词:传统道德,仁义礼智信,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杨伯俊.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1:322.

仁义礼 篇8

1 历史语境下的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 孔子提出“仁、义、礼”, 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 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 后称“五常”, 《汉书·董仲舒》中记载“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 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 故受天之, 而享鬼神之灵, 德施于方外, 延及群生也。”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仁义礼智信”的概念, 使得五常成为了古代封建社会道德规范。[1]

汉以后历代儒家人物不断地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和思想发展的需要, 对“仁义礼智信”作了自己的阐释和更改, 其具体内容不断地被丰富, 其中的确有部分是封建主义的思想糟粕, 对于人性本身进行了压制和束缚, 从现代社会人的角度看来的确欠妥。但是尽管如此,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人归纳的五个高度概括和抽象的道德范畴名称, 仍然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三字经中说“曰仁义, 礼智信。此五常, 不容紊。”[2]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 成为中国文明道德体系建设中的最核心因素。

何谓仁?儒家重仁, 仁者, 爱人也。简言之, 能爱人即为仁;何谓义?古字义, 离不开我, 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 在人家需要时, 及时出手, 帮人家一两下, 即为义;何谓礼?古之礼, 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 礼之精要在于曲;何谓智?智者, 观一叶而知秋, 道不远人即为此;何谓信?信者, 人言也。[3]

笔者认为, 立足当下必然要有一个新的语境去诠释才能贴合现代, 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能共同遵守的一个道德准则, 或者说是一个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依笔者之拙见, 仁, 是指仁爱, 将身边陌生之人当作同仁看待, 存善心, 举善行。孟子曾提到:“仁者爱人”[4]即指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 心怀爱意的人;义, 即义气, 像对待挚友一样, 必要时助人一把, 印度有一句谚语,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说的便是义的精髓;礼, 礼遇他人, 心存尊重, 《论语·颜渊》中提到“克己复礼为仁”[5]便是说约束自己, 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就达到了“仁”的境界。这其中提到的“礼”是指西周之礼, 于当下理解便是礼节, 礼貌以及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智, 即理智, 存一颗平和理智的心去接人待物;信, 诚信, 可靠, 子曰:“民无信不立”[6]古时指若一个国家得不到百姓的信任就不稳固, 现在看来可理解为若一个人没有信用不可靠就无立足之地, 寸步难行。

2 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的普适性与创新性

研究表明, 儒家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是从两个层面出发的, 一个是人的自然属性;另一个是人的道德属性。也就是说儒家对于人的理解在历史上是相互交互的, 早期由自然性向道德性过渡, 后来由道德性向自然性转化, 中间是通过教化塑造人。由于“五常”成为人自身存在的本质性概念, 所以, 它就具有了普适性和永恒性的价值。

简言之,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归纳的最基本道德范畴, 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维护封建等级社会制度的最基本道德教条, 所以, 道德文明建设进程中离开不五常的作用。

“五常”的价值观念自汉代以来就是儒家思想的根本, 也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元素之一。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 儒家伦理维系两千余年, 成为集结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保障, 由此可见“五常”在中华文明建设中功不可没。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正是因为有了仁义礼智信这样的价值观念, 才使得当代亿万中华儿女团结向前、感动世界、互相包容、无敌于天下, 才使得中华文明拥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近代以来, 纵观当今社会的道德文明现状, 我们认为由于对 “五常”的长久忽视、漠视, 使得“五常”中的一些积极价值观念逐渐退出了公众视野, 变得逐渐生疏, 这就使得其与现实距离不断地拉大, 继而不断地出现鸿沟。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现状?是对传统文明道德文化的忽视。调查显示, 不同年龄阶层, 不同教育程度中77.27%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一般, 20.45%的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但可喜的是88.64%的人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文明建设有关键性帮助作用应该弘扬。

从上述数据看来大部分人似乎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重视, 那如何重视并把仁义礼智信与现代语境结合起来理解和践行呢?我们讲仁义礼智信助推现代文明, 更重要的是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养料注入和融合到现代社会中, 让它发挥效用。比如“:仁”, 在当代语境下就是讲以人为本、尊重个人, 保护社会公众的基本利益, 倡导文明社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人文情感关怀理念。“义”在现代语境下就是公平相宜, 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就需要倡导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礼”在现代语境下对于公民来说就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需要提倡人际相互间的平等、尊重、理解和宽容, 继而成为一种国民精神“。智”在现代语境下更多侧重创新, 拒绝复制, 只有知识的创造与范式的创新, 才能出现与众不同的知识范式“。信”在现代语境下更应该讲诚信。无论是国家, 个人还是社会, 诚信都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如何加强诚信教育, 以“信”立人、以“信”执政, 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

3 挖掘仁义礼智信优秀思想养料, 助推现代文明建设

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同志再提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比利时欧洲学院谈中华文明, “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 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 已经有五千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两千多年前, 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 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 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 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 如,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 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 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 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 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4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精华, 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在现代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善于自觉继承、挖掘、弘扬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建设中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创造性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优势。

摘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这说明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思考, 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儒家,仁义礼智信,道德,现代文明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钱文忠.钱文忠解读《三字经》[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9.

[3]黄天厚土.解读“仁义礼智信”[EB/OL].山西青年报, 2007.

[4]论语·颜渊[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仁义礼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也是我们传承精神文明的必由之路。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一提起传统文化无非就是古诗,就是成语,就是寓言故事。可见,我们往往只注重表象而忽略了真正的文化精髓的传承。鉴于此,笔者现以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为例,分享一下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一、仁

孔子曰:“上下相亲谓之仁。”孟子曰:“仁者爱人。”仁是传统儒家道德的核心,它指的是以孝悌为基础的人与人相互亲善。现在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许多学生只享受过爱,但是没有给予过爱。可见仁的渗透在现实中有重要意义。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取许多文章都彰显着“仁”的精神,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挖掘。比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奶奶的白发》和《陈毅探母》就是启发孩子们体会长辈为后代的成长付出许多艰辛和劳累,让我们从小懂得要孝敬长辈的道理。这是一家人的爱,是孩子们实际生活中容易体会到的“仁”。三年级下册的《菩萨兵》通过红军在长征的艰苦行程中对藏族同胞的关心和爱护,体现了超越血缘的家国情深,这是孩子们不容易体会到的“仁”,需要我们加以深化启发和引导。

二、义

孟子曰:“舍生取义。”义就是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为,是道义、情义的综合,它是捍卫“仁”的最高价值判断。2011年女童被车碾压之后,身边连过18位路人都熟视无睹,就是对义的践踏。近几年此类新闻很多,说明义的渗透势在必行。

1.义是利群济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普罗米修斯盗火》通过讲述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痛苦,不惜触犯天条与宙斯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盗取火种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智慧的故事,颂扬了普罗米修斯甘愿为人类受苦的伟大精神。

2.义是奉公爱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祁黄羊》就是通过祁黄羊出于公心而“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教导我们要能以大局为重考虑问题,在原则问题上不能因循苟且,贪赃枉法。

三、礼

古时候,儒家主张礼治,以差别性的行为规范,即礼,作为维持社会、政治秩序的工具。现在对于小学生来说,礼就是文明礼貌,就是端正学习态度,就是尊重师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掌声》讲述的是同学们给胆怯的小英以鼓励的掌声,终于使她产生勇气讲述了自己的故事。通过教学本课,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受到嘲笑和鼓励时的不同心境和心态,然后明白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这就是礼的一种体现。

四、智

孔子曰:“知者不惑。”智就是智慧,聪颖的意思。学生对智不陌生,都想变得聪明,但是怎样才能聪敏呢?聪明是天生的吗?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梅兰芳学艺》讲的就是天生貌似笨拙的梅兰芳通过刻苦训练最终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勤能补拙”的良训,让他们知道智慧是可以靠学习和训练弥补的,让孩子们摆正态度更加努力学习,产生积极的学习效果。

五、信

常言道: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相信大家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里面的小男孩最终尝到骗人骗己的后果。而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诚实与守信》则讲述“我”深夜开车回家,不小心撞坏了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最终事故得到圆满解决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对比很容易让学生明白诚信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仁义礼】推荐阅读:

仁义思想09-02

仁义的演讲稿05-31

上一篇:南方人为什么能赚钱下一篇:临床效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