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思想

2024-09-02

仁义思想(共9篇)

仁义思想 篇1

一、《三国演义》的政治理想

(一)“三本”思想

《三国演义》是说给“有志图王”者听的英雄史诗,对明君贤臣良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它宣扬“忠义”思想,崇尚忠义是它对臣民人格提出的要求。除此之外,它还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于宣扬一种“三本思想”:民心为立国之本,人才为兴邦之本,战略为成败之本。[1]也就是说,《三国演义》对君主提出了以民心、人才、战略为本的要求,对臣民提出了忠义的要求。

首先是民心问题,“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曹操深知民心的重要性,王霸相济,残忍与仁爱并存。他可以草木不留,“尽杀徐州所辖之民,并四下郡县百姓”,也会下令“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而真正以民为本的是刘备,他以“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为宗旨信条。刘备初作安喜县尉,“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在徐州时,深为百姓拥戴。在新野,百姓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败走江陵,百姓十万相随,刘备宁可被曹军追上,也不抛弃百姓。其仁厚也若此,故民心归附。

其次是人才问题,能否知人善任,用者不疑,是一方军事力量能否强大的重要因素。袁绍“空留俊杰三千客,谩有英雄百万兵”,不能用才,只强盛得一时。曹操招贤纳士,知人善察,但他生性多疑,力统慑服,而非真诚以待。真正做到知人善任的是刘备,结义关羽、张飞,相惜赵云,更是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既得诸葛,如鱼得水,言听计从,完全信赖。明君贤相良臣,上下一心,故而能败曹操,得荆州,取西川,把蜀汉事业迅速推向高峰。最后,战略为成败之本,是兴衰强弱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有智谋,才会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袁绍尚力,“虽强必若”;曹操尚智,“虽弱必强”,官渡之战即是如此。

(二)理想典范

既然《三国演义》要解决的是有志于天下者应该如何做的问题,除了给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三本思想”外,自然会为他们树立典范榜样。以这些典范的实践,来给出示范,同时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来影响有志于天下者和社会大众。刘备是“仁君”的典范,他施行仁政,爱民如子,与民同甘共苦。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待人以宽。诸葛亮是“贤臣”的典范,他足智多谋,明察天下大势,运筹帷幄。“奉命于危难之间”,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可贵的是他有统一天下的壮志与智谋,却没有个人野心,忠心辅佐刘氏。关羽是“良将”的典范,他义薄云天,重承诺,与兄弟共患难。身在曹营,不忘旧情,千里单骑,报主志坚。

二、罗贯中的“仁义”思想

《三国演义》“体现着现实和理想的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2],是“七分真实,三分虚构”,这“三分虚构”里便有作者个人思想倾向和创作个性。《三国演义》与真实的历史和之前的三国作品相比较的不同之处,也就是作者的创作个性。这些不同和改动,正是罗贯中的个人之“心”的流露。

《三国演义》塑造了以某种道德品质为基本特征的人物形象,刘备是仁绝,诸葛亮是智绝,关羽是义绝,曹操是奸绝。通过这种绝好与绝坏式的极端,来展现作者的赞扬与批评,突显作者的爱憎喜恶。其中改动最大,着墨最多的当属刘备。历史中或者前代的作品中,刘备是一位平庸的君主,他戎马倥偬,基本没有真正的固定领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他施行仁义主张。他同曹操一样,也是个心怀诡诈,不守信用之人,教杀吕布,夺刘璋益州。刘备对阻碍自己称王的从不手软,降职或处死。刘备不善用兵,缺乏军事才能。据统计刘备参与的战争有25次,其中失败16次,成功仅9次。他不善分析形势,易被感情左右。与孙尚香完婚后,曾在江东乐不思蜀。关羽被杀后,错误估计形式,为小义而损大义。三国鼎立,蜀汉先亡,刘备应当承担一定责任。而作者完全将刘备“德君”化,“以德及人”是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作者编造宗族世谱,抬高刘备身世。变假为真,篡改史实。虚构战役,夸大战功,虽败犹荣。特别是增加了对刘备哭和眼泪的改动,塑造了一个任绝的德君形象。对刘备形象的改造,与作者的“仁义”思想和对明君的渴慕紧密相关。“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的君道观,《三国演义》曾先后六次借五人之口侃侃而言之,可见罗贯中对这一君道观是如何倾心。[3]讴歌“仁义”之心,赞美“仁义”之举,颂扬“仁义”之人,而怅然于天道不公,蜀汉未有天下,这是罗贯中创作个性的鲜明特点。

摘要:《三国演义》要解决的是有志于天下者应该如何做的问题,它给出了王天下的政治良方——“三本”思想,以民心、人才、战略为本。并且,为明君贤臣良将树立了典范榜样。罗贯中的“仁义”思想使得《三国演义》实中有虚,改变了历史上刘备的形象。

关键词:三国演义,罗贯中,三本思想,仁义

参考文献

[1]张锦池.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三本”思想[J].文学遗产,1992年(02).

[2]张锦池.论《三国志演绎》的创作原则和人物描写[J].明清小说研究,1993(01).

[3]张锦池.《水浒传》三纲观念识要[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仁义思想 篇2

人世间的煊赫光荣,往往产生在罪恶之中,为了身外的浮名,牺牲自己的良心。 ――莎士比亚

良心是守护个人为自我保存所启发的社会秩序的保护神。 ――毛 姆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孔 子

良心才是我们惟一不可收买的至宝。 ――菲尔丁

良心是最佳的决疑者。 ――罗曼・罗兰

善的光荣是在他们的良心中,而不在人们的话语里。 ――托尔斯泰

幸灾不仁乘危不武。 ――张廷玉

太阳能比风更快地脱睛你的大衣;仁厚、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变别人的心意。 ――卡耐基

惟一真正的责任,就是走向你自己的潜力,走向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觉知,然后按照这样来行动。 ――佚 名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 ――王守仁

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 ――韩 婴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论语》

万事莫贵于义。 ――《墨子》

良心是神作为惟一的审判官能进去的神对的宫殿。 ――拉姆奈

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 ――《后汉书》

良心是信念的感情哨兵。 ――苏霍姆林斯基

良知是什么?是未知世界的指针。 ――雨 果

大仁不仁。 ――《庄子》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良心不是儿戏,谁能使一个人开脱掉自己良心的责备呢?良心是每个凡人的上帝。 ――米南德

良心!你是善与恶的万无一失的评判者。 ――卢梭

良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他人意见的预告。 ――亨利・泰勒

每个人都必须按自己心灵的良心来生活,但不是按任何理想。使良心屈从于信条,或理念,或传统,甚至是内在冲动,那是我们的堕落。 ――劳伦斯

白日精心干事务,但勿作有愧于良心之事,俾夜间能坦然就寝。――托马斯・曼

对人民来说,惟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来说,惟一的权力是良心。――雨 果

善良之心,就是最好的法律。 ――麦克莱

两个良心绝对不会一模一样。 ――萧伯纳

约束一个人的,只有他自己的良心。 ――佚 名

在人世间,要幸福只有一条路。不是怀着大公无私的良心,便是完全不怀良心。 ――奥格伦・纳休

在这个世界上,良知被分配得最为公平。 ――笛卡儿

良心是人生的根本。――雷 利

良心自问正当的,对流言一笑置之。 ――奥维德

良心是公正廉洁的法官。 ――拉蒙纳斯

如果你没有良心,先得把心革新。 ――谚语

使人做自己举止行为的最严厉的评判者的力量是什么?是良心,它成为行为和理智的捍卫者。 ――苏霍姆林斯基

啊!良心!良心!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高尔基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马克思

任何大人物的章饰,无论是国王的冠冕、摄政的宝剑、大将的权标,或是法官的礼服,都比不上仁慈那样更能衬托出他们的庄严高贵。 ――莎士比亚

良心的法则,我们自诩为出自天性,其实却源于风俗。 ――蒙田

没有良心的人,等于一无所有。 ――拉伯雷

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 ――吴敬梓

丧失了良知的才智比没有才智更糟。 ――爱・扬格

在这个世界上,良心应该更大于天才。巴尔扎克说:良心比天才更难得。良心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反应。 ――弗洛姆

凡是对真理没有虔诚的热烈的敬意的`人,绝对谈不到良心,谈不到崇高的生命,谈不到高尚。 ――罗曼・罗兰

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 ――雨果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 ――郭沫若

永不沉睡的良心,不断的鞭笞着人们。 ――蒙 田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 ――刘 向

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 ――夸美纽斯

当理智和感情完全一致的时候,良心的声音就会在心灵中占据统治地位。――苏霍姆林斯基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晁补之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 ――《韩非子》

仁生于歉,义生于丰,故富而教之斯易也。 ――王通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

没有良心的知识,会毁灭人的灵魂。 ――布拉莱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轲

仁慈是心灵美,而不是行为美的体现。 ――艾迪生

压抑自己良心的声音,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苏霍姆林斯基

良心始终是不顾一切人为的法则而顺从自然的秩序。 ――卢 梭

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扬 雄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

仁者莫大于爱人。 ――《礼记》

极端公正和善良的心是不属于庸俗的人的。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雨 果

幸灾不仁,乘危不武。 ――《明史》

寡廉鲜耻的人是不会有良心的。 ――托・富勒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苏 轼

当你感到自己是一个人时,惟一的限制是良知。 ――马丹・杜・加尔

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章太炎

人可以由虚荣心知道什么是荣耀,可以由良心知道什么是正义。 ――兰 多

好良心是柔和的枕头。 ――雷伊

至仁不为恩,至义不为功。 ――姚 莹

仁以为己任。 ――《论语》

大仁之极,而大勇生焉。 ――谭嗣同

不求有天使和牛马的懿德,只求有人的良心。 ――蒙 田

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后汉书》

再没有比自身良心的审判更痛苦的审判了。 ――田德里亚科夫

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良心和美名。 ――乔 叟

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 ――芥川龙之介

道德活动既受政府长官支配,又受良心的制约。 ――洛克

仁慈必须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之上,而决不能取代正义。 ――亨・乔治

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话。 ――海德格尔

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 ――王建

为己重者不仁,好广积者不义。足恭者无礼,贪名者无智。 ――林逋

照耀人的惟一的灯是理性,引导生命于迷途的惟一手杖是良心。――海涅

在有信心的男人和女人心目中,良心并不是儿戏。 ――罗曼・罗兰

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矣;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自誉,仁之贼也,自毁,义之贼也。 ――姚莹

今日的良心是幸福的要求。 ――三木清

仁义莫交财,交财仁义绝。 ――梁章钜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礼记・大学

良心这玩意儿使人变胆怯。想做小偷,害怕谴责。想谩骂、中伤又怕叱责。……良心是在人内心造反的最怕寂寞的家伙。 ――莎士比亚

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史襄哉

对于道德的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 ――西塞罗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 丘

世界上还有些国家更重要的,那便是人类的良心。 ――罗曼・罗兰

行大义然后可以弭大谤。 ――《宋史》

仁义利兴邦 篇3

《周书·康诰》曰:就像保护初生的婴儿一样爱护民众。禅门有句名言:“永使苍生离苦海,常教赤子保禅心。”这单是命谕康叔,要保守爱民如子的仁慈之心。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真诚的去观察与体谅,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相差也不会太大。犹如母亲以无比慈爱之心,通过举手投足、声音表情来体察孩子的意图,虽然不能完全猜准,但是也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同理,如用此心来体察百姓的需求,也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这是告诉人们行事当循序渐进,由卑而高,由近而远,由易而难。不论你是否学富五车,都应当先修身齐家,然后再治国,否则是不行的。周幽王、商纣王,虽然有国,然而却没有修身、齐家,终于国破家亡。所以修身是治国的根本。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一者,初始也。一天之始,一月之始,一年之始,一生之始。《易》言,太极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乾坤为二。乾为一,为君,为阳刚。教化万民、移风易俗从这里开始。所以一人是指天子,一言是君命,一家是皇家,是天下的生处。

一家仁,一国兴仁。这里的家当然指的是帝王之家,如果帝王能兴仁爱之风,全国上下就能效法而行仁。《易经》中说:仁义者,天地之心,曰人之道。所谓兴仁就是振兴行仁之事,也即是在社会各个层面将仁之事发扬广大,使人人互敬互爱、互谅互让。

兴让,为礼。让是谦逊推辞,对名利不争为让。何为贪戾?人生而有欲,欲超乎情理为贪。戾,为曲张,存此为无厌,贪得无厌。如果一个人有了贪欲的罪过,那么整个国家都会乱起来。就是说,当我们在这个社会中泯灭良心去做一件事情的叫候,整体社会的良心也都会被我们牵动。

“其机如此”。你看到一人就可以看到一家,看到一家就能看到一国,所谓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身教胜于言教。没有谦和、忍让、大度的胸怀,没有基本的修身境界,就谈不上治理好一个国家。如果有德性很高的皇帝,那么这个国家是必治的。如果皇帝自身道德很差,不管使尽什么样的手段,也不管用了怎样有能力的臣子,这个天下是必乱的。当我们开放自己的心怀,看到社会道德操守、仁义礼智信不在的时候,你还能以仁义礼智信而为之,可能你会吃一时的亏,也可能会一时地想不开,但最终,你还是会影响很多的人。尽管身为一个皇帝,或者一个高官,能影响更多的人,但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只要把人做好,也可以时时刻刻影响别人。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一个良性信息传播者的话,依着一个少数人可以影响多数人的心态去做事,那么我们的社会就能因此而净化,就能使社会朝一个良善的方向去转化。因此,为善要从我做起。

仁义的作文 篇4

从《三国》的第五回(温酒斩华雄)中悟出了关羽“神速”的作战风格,书曰:“其人身长九尺,丹凤眼,卧蚕眉,迎战华雄也,眼间,手起刀落,关公已提华雄首级提入帐营中矣。”不仅如此,还悟出了他不夸大功劳,而且不狂妄,书曰:“关公提华雄首级来到营中,曰:“吾此将华雄斩于马下,只将首级提来,小弟束是无能。”关羽是多么谦虚啊,这对于我的学习也受益匪浅。关羽的第一次战斗出场便在我的脑海中定了一格。

还从《三国》的第二十八回(古城相聚)中悟出了关羽精忠报国的精神,虽然在魏国吃香喝辣,但他始终不忘自己的国家,在孙乾的劝告之下,关羽回国的决心更大,于是他带着孙乾保二嫂赤兔行千里向汝南进发。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到了蜀国,碰见了多月不见的张飞,书曰:“关公望见张飞到来,喜不自胜,付刀与周仓接了,拍马来迎。只见张飞热泪滚滚,兴奋至极。”关羽是多么忠厚啊,他既能身在曹营却不忘桃园三结义。他是多么赤心报国啊。他的作风对我们也受益终生,于是关羽这个勇谋大将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又攀升了一格。

也从《三国》的第五十回(义释曹操)中悟出了关羽仁义的精神,虽然曹操是自己的敌人,但关羽把曹操的位置放的很重。在关羽诈降到魏国时,曹操为了留住他,日日大型款待,关羽的赤兔马,便是曹操所赠送的。后来,关羽虽然回国了。但他也很仁义,不忘曹操所赠送的每一件物品。所以,当曹操败走华容道时,关羽这个仁义汉,放过了曹操。这就等于放虎归山啊,可是关羽这个仁义将,就是白白将虎归了山。有些人说:“关羽真是个愚蠢的大将。”我却极不认同这种说法,虽然三国相争,拼杀各不相让。但总是一个世界啊,我想:刘备也该在心里高兴,因为有了一个仁义的大将,他都能对敌人仁义如亲,还愁对义哥不仁吗??读到这,关羽这个忠义大将在我心中的位置彻底攀升到了顶层。

从“仁义礼”到现代经济制度 篇5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即所谓的“五常”。但是这“五常”在孔子的时代还并没有完全形成,而是后来随着儒家的发展由董仲舒提出的。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要提及了“仁义礼”的思想。“仁义礼”贯穿于他的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以及经济思想等诸多方面,体现了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1,而“仁”则构成了他的理论的核心。在经济方面,“仁义礼”也是孔子经济思想的基础,他所提出的许多经济思想都是贯穿了“仁义礼”的思想。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理解在2000多年前,孔子提出他的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而200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主流的市场经济,崇尚在一定经济制度下的自由竞争,而不是“仁义礼”之说。那么,从“仁义礼”到现代经济体制,这两种思考经济问题的内在逻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当时的情况下的经济思想会贯穿“仁义礼”的思想?孔子的“仁义礼”之说在现代经济中是否还能发挥一技之长?这些问题是那样让人感兴趣,但同时似乎又需要我们去深入分析、仔细思考一番才行。

二、“仁义礼”与现代经济制度

“仁”是孔子思想理论的核心,是一个非常广阔的概念。“仁者,爱人”是对于“仁”一个表述。又有“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当子张向孔子请教仁的时候,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即“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当颜渊向孔子请教仁的时候,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4可见,做到约束自己而遵守“礼”的规定就是“仁”。而对于“仁”的这个阐释对于我们了解孔子的经济思想是最有助益的。“克己复礼”之“仁”是孔子对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都应该达到这样的“仁”。

与“仁”同样重要的一个概念即为“礼”。何以为礼?“礼,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5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认为,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应该时刻谨记“礼”的规定,不能逾越。另外一个概念就是“义”,正所谓“君子义以为上”。6孔子提出了“义”,是为了对人们在经济生活的行为是否合理给出一个评判。

前面我们已经分别讨论了“仁”、“义”和“礼”,那么三者的关系是什么呢?一方面,“仁”是三者当中核心的内容。子曰:“人而不仁,如何礼?”。7可见,“仁”是“礼”的基础,只有“仁”才能“克己复礼”。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只有内在的品质到达“仁”才能总是做到符合“礼”的要求。另一方面,“礼”是“义”的标准。行为是否属于“义”,要看其是否符合“礼”的标准。可见,“仁”才能时刻遵守“礼”,遵守“礼”就能达到“义”,这就是三者的关系。当然,我们在下面讨论孔子的经济思想的时候,并不把三者割裂开来,而是把他们看作一个整体,来分析孔子是如何在他的经济思想中贯穿“仁义礼”的思想的。

讨论了“仁义礼”以后,我们就来看看贯穿“仁义礼”的孔子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以及它与现代经济思想内在的逻辑的区别。

孔子的经济思想的出发点也与现代经济思想一样,承认人追求财富的欲望。“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8反映了人有追求富贵的天性。孔子认同人的这一天性,认为这是合理的。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以求,从吾所好。”9当能够得到财富时,就是低级的事情,孔子也愿意干。现代经济思想的出发点也恰恰是以人追求自己利益为出发点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了“经济人”的概念,这个概念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现代经济学从人性自利出发,探讨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追求财富欲望是无限的。那么如何去协调资源与人的欲望之间的矛盾则成了经济学讨论的根本问题。正是在协调这一矛盾的方法上,孔子的经济思想与现代经济学的思想发生了分歧。孔子将“仁义礼”贯穿于人们经济行为的整个过程,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要怀有“仁”,在追求财富的行动中想到“义”,分配和消费财富时达到“礼”。而现代经济学认为在人们自由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可以自动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不需要对资源配置的过程和结果给予过多的规定与限制。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正是说明这一点。下面笔者就来具体分析孔子的经济思想和现代经济学思想在处理这一问题的具体的不同点。

孔子对待财富的观点表现在他的“义利观”。孔子认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重要“见利思义”1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1他认为只有符合“义”而得来的财富才是合理的。不“义”不只是指偷盗抢劫、以权谋私等行为,还指一切不符合“礼”的规定的行为。“初税亩”是“非礼”,“以田赋”是违背“周公之籍”、“周公之典”,因而由此得来的财富,都是“不以其道得之”。12孔子在社会财富分配方面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财富在各社会各阶级之间分配保持符合“礼”的均衡,财富不应该过于集中到个别人的手中。如何避免财富过分集中呢?在社会整体分配的差等结构上,孔子提出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宏观调控主张。在财富的消费方面,孔子同样主张符合“礼”的规定,剥削阶级的消费不应过于奢侈,而是要“节用”到“礼”的要求。他强调不同官阶等级的人,应严格按差等进行消费,绝对不允许僭越违礼。《论语·八佾》里有两段记载:一次是身为大夫的季氏在自家庭院里欣赏“八佾”乐舞,由于这只有天子才能享用,所以孔子为此事而愤然作色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另一次是作为宰相的管仲,也只因为是“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将消费等同于国君了,结果又遭到孔子的痛斥,说:“管仲之器小哉!”。而地位卑下的寒士,除了“衣敝缊袍”之外,还要做到“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13,对社会等级所决定的消费差等,始终保持心态的平衡而安然处之。总的说来,按照孔子的思想,当人们的一切经济行为是基于“仁义礼”时,社会有限的资源就得到了合理的配置,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就得到了协调。

而在现代经济学思想中,人们可以在不违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自由追求财富。现代的法律制度不同于孔子所说的“礼”。它是在现代民主体制下集体决策决定的,而且只是对人们的经济活动事前给出一个机制,而不对最终的财富分配结果和消费给出规定。而“礼”则对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都有过细的规定。在现代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人们在市场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情追求自己的财富欲望,最终的分配和消费也没有多寡的限制。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财富远远多于美国总统,我国许多富豪的消费也远远高于政府高官。这种经济制度的根本逻辑就是:基于功利主义公平原则,事先设计一种机会均等的合理的机制,如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社会的资源配置也相应达到了最优状态。例如,按照科斯定理,当交易成本较小时,只要规定了某种产权制度,社会的资源配置总是可以达到最优状态。14在信息经济学中,现代经济学在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时候,就是致力于通过事前设计某种激励机制,从而使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自动避免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孔子基于“仁义礼”的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则是在承认人追求财富的欲望的前提下,希望人们能够“仁”,从而能够在经济活动中符合“义”的标准,最终使得一切经济结果都符合“礼”所规定的那样,其核心是民众必须要“仁”。而如何使人们能够“仁”呢?孔子的主张“富而教”。又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即通过教育的方法使得人们都能够明白“礼”,从而能够“克己复礼”而成为“仁人”。可见,一切经济活动的结果都是因民众“仁”而“礼”,从而使得资源在各个阶层之间按照“礼”的标准均衡配置。

从以上我们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的经济思想与现代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之间的区别:在协调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望无限之间的矛盾的方法上,孔子主张通过教育,使民众具有“仁”的内在品质,从而在经济生活中能够自觉按照“义”的标准来行动,最终使整个社会的资源的配置能够达到“礼”的标准;而现代经济学理论,则主张事前设计一种公平合理的经济机制,使得人们在这种经济机制的框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自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进一步思考

以上笔者分析了孔子的经济思想和现代经济思想内在逻辑的不同之处。下面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这两种解决资源与欲望之间矛盾的方法,哪种更有效呢,或者说哪种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人或许会说这个问题是显然的,现代经济思想必然比孔子的经济思想要先进,肯定更有效。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或说并没有那么绝对、并不是那么显然的。

假设根据孔子的经济思想而符合“礼”的规定的社会分配结果,与现代经济制度下所带来的分配结果是一样的(现代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贫富差距依然很显著),以及我们忽略两种情况下阶层之间流动性的差别(市场机制流动性很大,而“礼”的规定也并不完全限制流动性,如“学而优则仕”15)。那么,我们可以简化分析两种方法的社会绩效:在孔子“仁义礼”的经济思想下,社会绩效主要取决于民众“仁”的程度,以及教育民众达到“仁”而必须付出的成本;在现代经济思想下,社会绩效主要取决于经济机制的“有效性”,以及设计这种机制所必须付出的成本。在孔子的经济思想下,如果民众“仁”的程度很低,社会的经济运行混乱,而且教化民众的成本很高,那么社会的绩效就会很低;在现代经济思想下,如果经济机制的“有效性”很低,而且设计这种机制的成本很高,同样社会的绩效也会很低。因此,两种解决资源与欲望矛盾的方法孰优孰劣,则要比较在两种方法中四种因素的相对大小与程度。例如,在孔子的时代,由于对于经济机制的设计缺乏经验,所以这方面的成本则会相对的比较高以及经济机制的“有效性”会比较低,,而阶级社会的“礼”在那个时候已经深入人心,因此教化民众“仁”而遵守“礼”的成本会相对比较低,以及民众的“仁”的程度相对会比较高,从而选择现代经济制度则在那个时候社会绩效会相对较低。而在当代,由于人们的思想相对的更加自由,更加不受约束,可能“仁”而遵守“礼”的程度相对要低,于是选择孔子经济思想而带来的社会绩效可能会相对较低。

当今中国社会,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完善,贫富差距在不断加大,社会矛盾突出。我们或许可以从孔子的经济思想中借鉴一些协调这些矛盾的方法。我们除了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以外,还要加强我们的教育,加强民众的道德观和“仁德”之心。一方面,人们要意识到贫富差距已经存在这个事实,使收入较低的人民能够在内心中安于“贫困”,而不至于有太大的心理压力;社会富有阶层不应该太过于“奢侈”,而应该发挥“仁德”之心,大力支持社会慈善事业,帮助那些贫困的民众。另一方面,加强社会道德观,使各个阶层的人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恶意钻制度的空子,如在转型时期的各种腐败行为,使社会的经济机制有效性增强。

四、结束语

学校如何开展“仁义礼智信”教育 篇6

一、以人为本, 仁爱慈善

仁即是爱, 无私的爱是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品德。在学校教育中, 我们要教育学生有一颗仁爱之心, 从小培养孩子关心他人, 做到爱祖国、爱亲人、爱朋友、爱大自然等。

我校在对学生开展“仁爱”教育时, 首先要求广大教职员工必须做一名合格的“仁爱”之师, 方方面面关爱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去年春季, 我校八年级学生到外校进行初中物理全国联赛时, 带队教师发现我校缺席一名参赛学生, 当即他向学生家中及学生家长打了电话, 在没有打通电话时, 他亲自到学生家中看望, 结果发现该学生兄弟俩煤气中毒, 由于发现即时, 经医院抢救, 学生脱离了生命危险;今年年初, 这名带队老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格尔木市十佳好人”, 已经毕业的学生们还给我校送来了“仁爱母校”的匾牌。

二、公平正义, 坚守原则

义就是指正义、公平、公正、公道, 核心思想是正义奉公。孔子说:“君子欲于义, 小人喻于利。”

几年来, 我校政教处一直用我们身边鲜活的实例教育学生从小树立正义的理念, 告诉学生正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 是崇高道德的表现。去年十月份, 我校刘青同学,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 打开一看有五万多元, 但他马上考虑到失主非常着急, 于是他一直站在路口等待失主, 后来由于要赶到学校上课, 他主动将现金交给路边的派出所, 他的拾金不昧的正义道德分别被刊登在我市报纸并上传格尔木市教育网站。我校政教处、校团委借此事例反复在校园内外进行宣传, 以此教育全校的师生。

三、尚礼守法, 文明礼仪

“不学礼, 无以立。”继承发扬“礼”, 是构建现代和谐学校的需要, 也是一个学校文明程度、道德风尚的反映。在学校德育工作中, 我们要想教育学生改掉缺点, 就应该向学生多灌输“礼”的概念, 让学生明白礼让三先、行为端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古之君子贤才的风范。

我市建政已有60年了, 德育资源丰富, 我们在制定我校的校规、校训、校风等方面, 除了加强对学习方面的要求, 也强化广大师生的德育养成的教育, 在校园文化走廊中、校园内部刊物、校报上, 我们刊登了大量的古代名人文明礼仪、尚礼守法的内容, 引导学生对人的尊重、礼节等等。

四、崇尚知识, 追求真理

儒家推崇的“智”意为追求知识, 增长聪明智慧, 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 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

由于我市属于多民族地区, 我校又处于市郊区, 学生的生源质量相对落后。但我校自2002年以来, 积极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德育政教处、校团委积极配合各科室搞好学校的教学工作, 在德育宣传工作中, 借助学校的黑板报、校报、学校文化宣传栏、文化走廊等向广大学生宣传宣讲提高学习成绩的办法, 即“智”的内容, 教育学生崇尚知识, 追求真理。几年来, 我校在全市教学质量检测中, 从相对落后提升到目前全市的前列。

五、忠诚老实, 诚实守信

“信”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 诚主要指忠诚老实, 诚恳待人;信主要指取信于人, 信任他人。

2005年, 我校出版了格尔木市第一本地方教材———《热土》, 在全省教育界引起较大的影响。2010年, 我校又对《热土》教材进行了修缮。在这本地方教材中, 我们增加了关于我校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几年来, 我校经常利用家长会、班会、团会向学生开展诚信活动。同时, 我校每学年在全校年级中设立一个流动的“诚信班级”, 学年底对优秀诚信班级进行表彰……

把“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中让学生接受与时代同步、并被注入新时期元素的传统道德教育, 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相信, 学校引进“仁义礼智信”德育内容, 让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做起, 从细节入手, 讲仁、讲义、讲礼、讲智、讲信, 新时期的学校一定会展现新一代师生的风采。

摘要:走向深处的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以德为本”“德育领先”的理念。“以德为本”“德育领先”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有许多相融之处。现代学校教育中应该将“仁义礼智信”教育的内容融入学校德育的过程中, 灵活运用于学校的德育管理中。

关键词:学校,德育,仁义礼智信

参考文献

[1]王殿卿.仁义礼智信与建构未成年人的共同价值观.

仁义思想 篇7

1 把“仁者爱人”与“以人为本”结合起来

“仁”在中国传统道德价值中居于核心地位。“仁”简要理解, 就是“仁者爱人”。在社会生活中, 离开同情心, 离开“爱人”做不到真正的仁。“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是对“爱人”最起码的解释与要求, 如果只为个人利益着想, 是不符合“仁”的基本要求的。虽然在阶级社会, 泛爱论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并容易流于空想, 但是, “仁爱”思想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道德信念, 对于协调人际关系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却永远记载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史册中。

今天所提倡的人道精神或者说“以人为本”思想也是秉承了传统道德中“仁者爱人”的合理内涵, 因为人性与人道是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任何一个社会领域、任何一个社会举措都不能偏离与违背的原则, 否则就是不道义。现代生活中, 人与人之间关系可能会因为经济利益等因素而导致不可避免地矛盾与冲突。因此, 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发扬中国人传统的“仁爱”精神, 倡导“仁者爱人”, 互助互爱与人为友的道德, 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提升至社会道义和社会责任的高度, 是有益于社会主义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形成的。

同时, 孟子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1], 把仁爱理念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推广到对自然一切生命的博爱的高度。这对于审视当前科技进步与生态危机, 构建新时期生态伦理道德是极富启发意义的。

2 把“义以为上”与“公平正义”结合起来

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 “义”几乎和“仁”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孔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和“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明确指出在处理利益问题上如何摆正个人与社会, 部分与整体, 家庭与国家的关系。尽管不同时代与不同社会会对“义”有不同的理解, 但是对“义”的必要性的认识却是共通的, 即“义”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延续的道德准则, 没有“义”的社会形态是不可想象的。

现代社会中提倡“公平”“公正”与“正义”, 正好与“义以为上”的要旨相通, 这也正是我们要赋予的新内容。表面上看, “义以为上”和“先义后利”与市场经济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相矛盾, 但实际上恰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补充和保障。众所周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其中因个人主义, 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而产生的损公肥私, 损人利己以及各种欺诈行为, 正在严重地损害人民的利益并且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 离开“义”的道德底线去追逐利益在客观上会导致杂乱无序与不可持续。因此, “义以为上”和“见利思义”在市场经济中也越来越彰显出不可低估的价值, 它对抵制“唯利是图”和“见利忘义”思想, 对于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起到一种道德导向作用, 使人能够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 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作出道义的行为。因此, “义以为上”当仁不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补充。

3 把“克己复礼”与文明素养结合起来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礼”不但是一种行文规范和社会习俗, 更是一种道德功用。把这种思想推衍到个体, 就是在个人修身范畴中讲“礼节”, 在与他人交往中讲“礼让”。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是对“克己复礼”道德解释, 认为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克服和改正自己的弱点与缺点, 才能使自己逐渐符合“礼”的要求, 才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孔子本人“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何尝不是遵循礼数的结果, 又何尝不是提高了自身素养!把“克己复礼”提高到治国地位的管子, 他认为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这对中国“礼仪之邦”的奠定,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 封建时期, “礼”夹杂着许多等级观念与尊卑思想。中国传统道德当中“父义、母慈、兄友、弟悌、子孝”这五种人伦关系曾经在封建宗法统治时期确保了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 如果把其中的等级制度因素剔除, 把积极合理的成分剥离为现代文明, 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那么, 五伦中的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礼数, 对于维护和改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伦关系, 对于协调各种人际关系, 仍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非常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良性运行。

4 把“明智”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在中国传统道德认知当中, “智”不但指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智慧, 即通过“格物致知”来认知世界, 认知自我, 探究万物与宇宙, 它更倾向一种道德智慧。孔子讲“择不处仁, 焉智?”“未智, 焉得仁?”, 子夏认为:“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2]这就从另一层面把“智”与“仁”联系在一起。孟子也认为:“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就是说在是非善恶中能够择善去恶, 在求学和求知过程中能够时时秉承着仁德的要求, 才能真正地达到明智境界。

当今社会崇尚科学, 遵循真理, 离不开知识的传授与探索, 但是又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智慧层面, 只有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用“仁”的方式来教育人, 才能纠正当今社会应试教育的一些不足与偏颇, 才能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

5 把“诚信”与市场信用结合起来

“信”首先是社会个体行走于世间的立身之本。“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诚信是人之为人最基本和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孔子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离开诚信, 做人的根本也失去了。其次, “信”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孔子说:“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只有取得百姓的信任, 才能树立国家的尊严与形象。

现代社会, 诚实守信不再仅仅属于道德范畴, 而是派生至法律领域作为一种法治原则予以体现。就是说, 要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 我们不仅需要诚实守信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来调节, 更需要诚实守信作为一种民法原则来解决利益纷争。许多有识之士指出, 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和隐患。通过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建设成就, 我们可以看到, 从某种程度上讲, 市场经济其实是一种信用经济, 它是以诚信道德原则为基础的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结合体, 既依赖于现实的法律和制度体系, 又依赖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道德规范。这也是我们今天重建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体系必须与诚信道德结合的意义所在。

当然, 对于“仁义礼智信”, 从历史的时代性与阶级性看, 因为有其封建尊卑与等级制度存在, “仁者爱人”思想与“克己复礼”思想不可能完全实现, 所以对于传统道德的“仁义礼智信”必须坚持理性的态度。但是, 基于我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发展尚未达到最高阶段这一现实, 宣扬纯粹性或义务性的伦理道德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是可行的。“取法乎上, 仅得乎中;取法乎中, 仅得乎下”, 作为一种历史传承, 在道德的追求上应当把它提升到最高境界。因此, 把“仁义礼智信”赋予时代内容发扬, 无论对道德文明建设还是市场经济建设都是一种无比珍贵的文化资源。

摘要:“仁义礼智信”做为中国传统道德精髓, 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并产生过深远影响, 剔除其封建宗法和等级制度等因素, 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不可忽视的现实借鉴意义。随着社会的变迁应该赋予它们新时代的内涵和阐释。

关键词:传统道德,仁义礼智信,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杨伯俊.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1:322.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试辩 篇8

据笔者所见, 至少有三种:

其一, 因为秦朝的统治者不施行仁义, 所以它的守天下和以前的攻天下, 形势完全不同了。

其二, 秦朝历代君主一向不施行仁义, 而自始皇起的末代三君主又未能领悟并适应“攻守势异”的政情变化, 因而才由“必亡”走向了“速亡”。同这一说法比较接近的还有, “就因为不施行仁义, 而攻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啊。”

其三, 秦从前兼并六国时处于攻势, 故可以依据地险, 采用诈力, 取得成功。但在统一天下后, 形势不同了, 就需要顺应新的情况, 施行仁义, 才能守住天下。

比较三说, 不难发现争论的焦点在于“攻守势异”的内涵及其与他不施仁义因而败亡, “仁义不施” 的关系的 理解之上 。刘、唐二位先生的“攻守之 势异”的译文虽然在字面上与其他两说差别不大, 但这里的“势”不是始皇他们“所面临的形势”, 而是子婴等人“所遭遇的‘身死人手’的最后结局”, 是“仁义不施”的直接后果。那么, 句子的实际含义是“守天下 (的败亡) 和攻天下 (的成功) 的结果 (完全) 不同了”。为称述方便, 姑名其为“结果说”, 即:不施仁义 (因而) 导致灭亡。

陈先生则 认为“攻 守之势异”与“仁义不施”之间并非因果关系, “仁义不施”决定了秦王朝灭亡的必然性, 而始皇以后的三君主未能领悟并适应“攻守之势异”的政情变化, 则是导致秦亡的直接原因。他否定了“结果说”, 另提出一个“双因说”, 即:不施仁义而且不知势异从而导致灭亡。

朱先生也 认为“攻 守之势异”是始皇统一后“所面临的形势”, 这与“双因说”同;但他同时认为“攻守之势异”应 是“施仁义”的现实依据, 在“攻守之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没有“施仁义”, 才是败亡的原因。这与以上两说均有不同。有人说得更明白些, “此句当译为:这是因为攻守的形势不同, 而秦朝 (统一天下之后) 不施行仁义的缘故啊。”“‘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强 调了在‘ 攻守之势’发生变化的客观条件下, 秦国的统治者没有实施仁政, 这是秦国灭亡的主要原因。”为区别计, 可名之为“依据说”, 即:势异则应施仁义 , 否则就会败亡。

三足鼎立, 谁是谁非?我们还是从原作中去找答案。

文章中, 贾谊在概述秦的兴亡史之后, 紧接着运用对比来引导读者探求秦亡的原因。首先, “天下非小弱也”。是的, “雍州”只能算是“区区之地”, 根本不能与“六合为家”的大秦王朝相提并论, 这说明秦亡非地不利。其次 , 陈涉无论是个 人资质、地位还是部下的 谋士、士兵、武器 , 都不能与山东 六国“同年而语”, 说明秦亡也非敌之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成败异变、功业相反”的巨大反差呢?作者用“何也”发人深思地设问之后, 斩钉截铁地推出了自己的结论:“不施行仁义政治, 因而攻天下 (的胜利) 和守天下 (的败亡) 的结局大不一样啊!”笔者认为还是“结果说”较为确切地把握了课文的意思。因为“攻守之势异也”正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的换言, 也正是秦王朝由兴到亡的历史的概 括和复指。它与上文是那 样的意脉相连。

不过, 这样理解也给人们留下了疑问:秦末三君主不能像先祖那样建功立业, 不能保住自己的江山, 是因为“仁义不施”;那么, 言外之意是不是说先祖们行了仁义才由弱到强一统江山的呢?如是, 显然与所述历 史不符;如不是 , 那怎么他们就 能“致万乘”, 而二世们就该“身死人手”呢?也许正是为了澄清上述疑虑, “双因说”才将“仁义不施”的主语明确为“秦朝的历代君主”, 也即没有领悟“攻守势异”的 只是“秦 末三君主 ”———附带说一句, “秦朝的历代君主”和“秦末三君主”实际上是同一概念, 因为我们所说的秦朝始于公元前221年, 终于公元前207年, 其历代君主也就是始皇、二世和子婴三位。陈先生所说的“历代君主”大概是指穆公到子婴等二十余君, 但这似乎应称“秦国的历代君主”。“依据说”也积极将上述疑虑消灭于意译之中, 干脆把“言外之意”挑明了:进攻时可用诈力, 统一后则应施仁义。这可谓是用心 良苦, 但这担心未免多余。

首先, “何也”的设问看来是就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的双向提问, 而实际上发问的重心在“为什么守成不能像创业那样获得成功”或干脆说“为什么会亡”之上。这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内容中都能得到证明。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借始皇等的守成失败来告诫汉文帝如何守成, “前事之不忘, 后事之师也。”作者所“过”之秦应是秦朝而不是秦国。虽然“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虽然“秦俗多忌讳之禁”, 但是, 他们都能“常为诸侯雄”;根据“成则为王败者寇”的习惯, 根据“夫兼并者高诈力”的权谋, 他们不但不在所“过”之列, 而且贾谊还时时为之“张扬”, 以反衬其子孙之“不肖”。这样说来, “历代君主”是否行了仁义, 他们如何能“致万乘”, 均可在不论之列。

其次, 为什么“仁义不施”秦朝就会灭亡 ?这的确无法回避;否则汉文帝与我等就只能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倘要论文, 便要顾及全篇。”我们还要联系中篇和下篇来作具体 分析。实际上, 上篇中贾谊只是从“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隳名城, 杀豪杰……以弱天下之民”的史实中归纳出中心论点———不行仁义, 因而导致灭亡。至于其“所以然”, 他在中、下篇才展开理性的分析, 即“三主失道, 忠臣不敢谏, 智士不敢谋, 天下已乱, 奸不上闻”, “百姓怨望而海内叛矣”。从结构上看, 上篇提出问题, 中、下篇分析问题, 呈层层深入的递进结构。因此, 我们不应该要求“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句把所有的意思都表达出来。

对于“结果说”, 我们还可以从中篇中找到佐证。“夫兼并者, 高诈力;安定者, 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诸侯, 其道不异, 其政不改, 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异也。”在这里贾谊首先提出治国方略应顺时而变的理论根据, 接着指出始皇在各个击破六国后未顺时而变的错误作法, 最后深有感慨地说, “这就是他夺取天下和保守江山 (的结果) 大不相同的原因啊。”你看, “取之守之者异也”和“攻守之势异也”在遣词造句上何其相似!而这里它分明是指秦朝的“结局”而不是始皇“面临的形势”。

笔者认为, 以上三说的分歧可能还与“而”字用法的丰富性有关。“而”作为连词, 可以连接词、短语和句子, 且具有连接并列、递进、因果等多种关系的功能, 这些在本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证:“吞二周而亡诸侯”, 表并列;“三王惑而终身不悟”, 表递进;“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表因果。由上述例句可以看出, “而”虽然有种种不同用法, 但结构上并无明显标志, 一般地我们只能根据它所关联的两个部分的内在联系来“意会”, 这在客观上为句意的理解设置了障碍。在“双因说”中, 因为论者对原句的主观 意会太强 , 所以将“而”误作了并列理解。即使如论者所言, “攻守势异”是“政情变化”, 它与“不施仁义”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从正面看, “攻守势异”了, 那么应“施仁义”;从反面看, 没有领悟“攻 守势异”, 所以没有“施仁义”。这怎能说是“没有对应关系”, 又怎能将其并列起来?在“依据说”中 , “而”在意译、解释中被掩盖了;也有人将其硬译为递进关系, 如:“是因为秦国 (应为秦朝———笔者) 不施行仁义, 而攻取天下和统治天下又是两种不同的形势啊!”7这里的“而”应是“而且、而况”的意思, 表递进。全句意为“不行仁义本来就不对, 何况是在攻守势异的 新情况下 (不施仁义) 。”这与原文的“夫兼并者, 高诈力”的权变思想相抵触。权衡再三, 还是“结果说”较为贴切, 但将“而”直接译 为“所以”与上面“因为”呼应, 似觉有些不妥。根据文言文翻译讲究“字字落实, 坚持直译, 语句通顺, 忠实原意”的原则, 原句最好译为:“没有施行仁义政治, 因而攻天下 (的成功) 和守天下 (的败亡) 的结局 (大) 不一样啊!”

参考文献

[1] .刘世南、唐满先, 白话译注《古文观止》,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9年9月。

[2] .陈星际,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新解,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6年第4期。

[3]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3 (必修) 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4月。

[4] .朱东润主编,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10月。

[5] .曹克利、李守明,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应该怎么翻译, 语文教学之友, 2011年第6期。

[6] .王文强, 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思考, 教材课程, 2010年6月。

仁义思想 篇9

【课题】《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课型】问题综合解决课

【课时】第2课时

【学校】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

【班级】高二8班

【时间】2011年4月15日上午

【地点】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报告厅

【设计亮点】问题评价,合作探究,以拟写对联形式解决“先秦诸子选读”理解难题。

“先秦诸子选读”这一课程不是一般的知识型课程,而应该当做文化思想论著来读,既是了解古人思想的窗口,也是把握现代社会的抓手,当然也是学习语言的材料。《教师用书》对本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描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向学生讲授选文,其间自然会涉及词汇以及文章阅读、欣赏和写作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比较深入和系统地了解孟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三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记住一些前人归纳总结的孟子的思想主张很容易,这于应试有用,但于语文学习意义不大。因此,教学力求通过整体感知、逐步深入的策略来推进。具体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自主学习以发现问题和生成问题,学生自主查检工具书,了解孟子生平事迹,扫清读音障碍,能够顺利通读选文;

二、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借助工具书及课后注释,通读选文、翻译选文;

三、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把握七节选文论述的重点,梳理孟子的一些重要思想,记诵重要语段;

四、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深入文本,筛选理解选文中的重要概念,从原文中来,到原文中去,对选文进行整合,探究孟子思想主张的内在关联,探寻其现实意义。

怎么才能使学生读得深入,理解透彻,且不觉枯燥呢?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用原文解释下列概念,并背诵:巡狩、述职、浩然之气、善政、善教、一夫、流连荒亡、罔民、大丈夫、自暴自弃、四端、反求诸己、终身之忧。

通过这个问题的解答,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了原文,尤其是通过对“反求诸己”、“浩然之气”等概念的解释和理解,学生对孟子思想有了较为深入的领悟。

问题二:依据对孟子(或诸子)思想的领悟撰写1-2副对联,并说出联句出处。

【学情分析】高二8班学生自进入高一开始,人手一册《论语》,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由我指导诵读,学生对儒家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背诵积累了孔子的许多语录。

【课堂片段回放】“问题二”解决过程回顾

1、教师创设情境,呈现目标:元稹有一首诗里写道——曾经沧海难为水……

学生:除却巫山不是云。

教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唐朝元稹绝句《离思五首》之四的首二句。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演化而来的。元稹以此极致的比喻悼其亡妻韦丛,感叹他们夫妻间的感情如沧海之水一样深广,如巫山之云一般美好,在今生今世已无法找到,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的绝胜境界,一直为后人称诵,至今余韵绵长,被誉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之叹”,堪称绝对,若再有其它对句,似都有续貂之嫌。但是清末昆明就有以“曾经沧海难为水”为上联的另两句下联。

其一是现在仍然嵌于大观楼近华浦,由清代临安(今建水)人马如龙撰的(也有人认为不是马如龙撰)亭联。其联云(幻灯显示):

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

其二是清末贵州盘县人谢幼侯为官昆明时,因感于当时贵州的某些暴政而撰的一联。其联云(幻灯显示,所有教师所准备及自拟对联均以幻灯展示,下同):

曾经沧海难为水;寻得桃源好避秦。

借《桃花源记》典巧成此联,虽算不得天衣无缝,但借古喻今,不见牵强,故为大家传诵,并把这段街道称为“桃源街”,至今未变。

这两联当然不能和原联半斤八两而论,但都各自另出新意,各得其趣,自有它存在、流传的价值。

其实,集句诗、集句联古已有之。曹操《短歌行》全诗32句,其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和“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6句,直接摘自《诗经》,融入全诗,非常自然。这种直接移植现成诗句的大胆尝试,使曹操事实上成为中国解构主义文学的鼻祖。

今天我们就尝试用我们学过的先秦诸子选读中的词句,拟写对联。

问题呈现:依据对孟子(或诸子)思想的领悟撰写1-2副对联,并说出联句出处。

2、教师针对实例讲解集句联的特点。由上联“色难”(《论语·为政》)对下联“容易”说起,激发学生兴趣。

3、教师展示古人集四书联,并引导学生分析集句联的特点,明确对联的格式要求。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上联出自《中庸》,下联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4、展示教师拟写对联上联,通过拟写下联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对联撰写要求。

守株待兔,兔复至此,得兔仍属巧合。

缘木求鱼,鱼不生斯,求鱼岂非徒然?

这副对联是我在集句联“守株待兔,缘木求鱼”基础上续写而成。

“守株待兔”对“缘木求鱼”是当代书法大家胡问遂先生集《韩非子·五蠹》中“守株待兔”和《孟子·梁惠王上》中“缘木求鱼”而成;金庸《鹿鼎记》第四十回的题目“待兔只疑株可守,求鱼方悔木难缘”,也是从“守株待兔”和“缘木求鱼”两个成语脱化而来,比喻解决方法不对路,在书中则是比喻韦小宝难题重重,歪打正着。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对集句联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并产生创作欲望。

5、学生自主阅读“《孟子》选读”及诸子文本,摘取文句拟写对联,自主撰联。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

6、学生小组内展示交流,要求说出联语的依据。

7、每组推荐1—2副对联,给出上联,向其它小组挑战。各小组展开竞赛。

8、小组展示,相互点评,推选优秀对联。

首先展示的是乐知组的对联:

真君子不忧不惑不惧,大丈夫不淫不移不屈。

上联语出《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下联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紧接着是勤学组的对联:

孟轲扬浩然正气,孔丘弃骄谄邪风。

上联“浩然之气”,源出《孟子·公孙丑上》,下联则依据《论语·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为政》“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然后乐学组的展示也很精彩:

明礼明智名君子,贼仁贼义谓一夫。

这个对联的下联语出《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乐学组还有一联:

扬我浩然之气,兴君仁义之行。

接着是弘志组的对联:

固国岂凭天险?杀鸡焉用牛刀!

下句语出《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上句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接着是善学组的两副对联,写在黑板上一念出就引起全场发笑,也迎来了热烈的掌声,对联如下:

大丈夫为将,智信仁勇严,为人不为己;

小女子鼓琴,宫商角徵羽,卖艺不卖身。

《孙子兵法·始计篇》:“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备注:智信仁勇严是我们班的班训)

小人同而不和克伐怨欲费谄贪骄猛,

君子矜而不争刚毅木讷惠劳信泰威。

这个对联的上联和下联依据《论语·尧曰》中孔子提出的“尊五美,屏四恶”的思想来拟写,显示了学生较为深厚的积累。《论语·尧曰》载:“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另外,上联的“刚毅木讷”和下联的“克伐怨欲”均出自《论语》。《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乐知组又展示了一副对联,也列于此。

当仁不让于师,无礼怎称得贤?

上联“当仁不让”语出《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除上述各小组外,其余给力组、求知组、海燕组也积极展示了自己的作品,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引述。

9、课的最后,我展示自己拟写的上联,由学生来对出下联,并说出联语来源。

我展示的五副对联及联语出处如下:

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大丈夫一身浩然气;

富不淫,贫不移,威不屈,真豪杰千里快哉风。

这个对联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千里快哉风”语出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最早则见于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

忧道忧民忧天下,君子无一朝之患;患得患失患己身,小人有终身之忧。

此联主要依据《孟子·离娄下》:“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贼仁贼义独夫唯四恶修名,忧道忧民王者藉五美润身。

此联语出《孟子·梁惠王下》,《论语·尧曰》“尊五美、屏四恶”章,以及《论语·卫灵公》篇:“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仁义礼智全君子之德,爱信勇严立大人之威。

上一篇:部门法律下一篇:生物中考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