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

2024-05-14

润泽(通用12篇)

润泽 篇1

“润泽的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一种相互倾听的信赖关系。而倾听,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安全的氛围,善于倾听别人的想法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每个人都渴望向别人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小学生亦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时,更需要学会倾听。

一、存在的现象

2014学年我带领的是一年级的孩子,这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童,他们对教师更有着无限的崇拜,凡事都愿意对老师倾诉,与老师交流。而作为教师的我更需要做的便是仔细地聆听,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并及时对孩子的倾诉做出反应,给予表扬鼓励或适当指正。其实孩子要求的并不多,他们只希望你能仔细倾听,可是我有时却扮“失聪”。反思自己的课堂,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拒绝倾听孩子的声音。说到这点,自己愧疚不已,自己的课堂似乎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比如在《快乐的小公鸡》那堂课上,当下课铃声即将来到,我又开始抓紧那仅剩的几分钟行云流水般总结道:“课文中的公鸡爸爸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快乐呢?我们一起把公鸡爸爸说的话读一遍……”正当这时,课堂某个角落响起了“刺耳”的声音:“老师,我有问题,老师……”眼看着已经到来的铃声,我无情地视而不见,听而“失聪”,只等配合的孩子们乖巧地完成了我的口令,我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教室……

(2)片面倾听自己想要的声音。课堂调控能力的不成熟,致使自己经常会“强硬”上课,将每一问题和答案搬入自己预设的教学环节中。记得那堂《数星星的孩子》,当我说道:“夜深了,张衡还不肯睡,仍然注视着星空,你看这孩子多认真,我们要不要学习他这种精神?”“老师,那我也晚上不睡觉,看星星。”当头棒喝!好奇鬼头这孩子怎么又添乱?“不行,不睡觉没精神,而且张衡他认真观察星星!”班长救了我,“是的,你看我们雨薇读书多么认真,多么会思考啊……”

那堂课下来,我心里阵阵涟漪始终无法平复,现在想想,或许孩子们连“精神”是什么意思都还不知道,就这样被我搬进“学习精神”的圈子里了。而孩子说的不睡觉,是如此的天真,或许我能给予回应,适当引导,那么他会明白更多。然而,我却默然,任由那小脑袋耷拉下来了……

二、反思、学习、寻找出口

李镇西说过:“课堂上,没有比倾听孩子们的心灵的声音来得更幸福了。”是的,教师不仅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而且要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思维的火花。

于漪老师的《宇宙里有些什么》很好地指明了自己倾听教学的出路。当孩子发问“万万”是多少,遭受全班讥笑时,于老师高明地、巧妙地将这样一个看似幼稚的问题,因势利导,“化腐朽为神奇”反问孩子们:“小问题,有大奥秘!你看出‘万万’上的奥秘是什么了吗?”全班学生最终得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这样不仅很好地保护提出问题的学生,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就是倾听,不仅听而且导,成功地润泽了教学。

这让我开始思考,倾听———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寻找到“润泽”?

耐心和回应。在课堂教学中总少不了讨论和交流,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倾听学生的声音,哪怕是错误的声音。当学生的问题、答案出现错误时,要用足够的耐心包容,不能强加自己的观点,应该做出适当的回应。佐藤学不是说过:“学生的发言就像玩棒球投球练习一样,接住了,学生就有了互动的快感。”我觉得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努力保护好学生的这一快感,特别是还乐于分享的一年级。当孩子提出意见时,我们就应该适当地做出回应,一般回应方式有以下几种:认可,对学生的话首先要表示已经听见,可以适当用点头、目光或“哦”“说得有道理”等回应。总结,把学生的话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答案。自我暴露,就学生谈的内容、观点,分享自己的经历,或者思维过程,从而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尽量做到不视而不见,不打断。因为当学生开始高谈阔论时,就是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时候,就是我们了解学生思想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们不要随意打断他们的话题,不要害怕学生议论的“过格”,更不要目空一切地抢先发表自己的“高见”。

(2)欣赏和学习。倾听,应该是以欣赏的态度去听,这也是教师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小学生的世界是一个求索的世界,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各种事物都保有浓厚的好奇感;同时孩子的世界也是一个纯洁的世界。所以,在倾听时,我们应该学会放下身段,向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孩子的问题,要以欣赏的态度,让孩子得到认可,这样学生更愿意告诉我们他的疑惑甚至是有创意的想法。

和孩子交流学习中也证明欣赏地倾听让我的教学更加顺畅。康XX是我们班上特殊的学生,上课他总是自顾自地玩,从来不会理会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演说”。有一次,在课堂练习时,竟然发现他动笔了!我悄悄地站在他身边,给他贴个“棒”,投去赞许的眼光。不经意的举动竟然开启了我们之间的交流,原本对自己爱理不理的小康同学,现在成了班级里的积极分子。无论是上下课都可以经常听见他和学生谈话,而且还成了老师的小跟班,经常帮老师,就连上课他都会举起小手,争着回答问题。

总之,学会倾听是教师最需要掌握的工作方法之一。倾听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沟通,有了倾听的润泽,才能让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

润泽 篇2

书之靓丽

不知你是否听过那句悄悄地,你走了,正如你悄悄地来。”这是徐志摩写的,他的诗,时常是美丽而优雅的。《徐志摩诗全集》便记录了他的所有诗作。他的诗好像有灵魂,窜成一篇诗,一本书,它们的美丽,是独特的,流经心田时,我仿佛看到了它美妙的风姿,那样赏心悦目,那样令人难忘。

书之暖心

有人把书比作火炉,在你严寒的时候赠予你无穷的暖意。《猫看见》就是如此。这本书记录了一只猫的一生,以第一人称叙写,让人倍感亲切。猫叫阿九,它晒太阳时,我仿佛也感受到了暖融融的阳光攀上我的肩头;阿九被人喂食时,那种欣喜、温暖也传达至心;阿九和隔壁家猫背靠背而坐时,踏实、满足也席满全身。书籍带来的暖,早已融化我心。

书之笑语

《欢乐颂》想必都不耳生,一提起它,常能看到有人捧腹大笑,而我,也不例外。尤其引我捧腹的便是朋友之间的相爱相杀,无论是友情,亦或是爱情,那趣事、糗事,怎能不使人的笑容荡至满脸?这份欢笑,这份无声的欢笑,让烦恼顷刻间烟消云散。

点滴积累 润泽生命 篇3

一.积累必须具备积极的态度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在不间断地学习语文,但仍感觉抓不住她。这是因为语文的范围既广又多,要学好很不容易。很多学生想找到学习语文的诀窍,就像数理化的公式一样,遇到类型相同的题目,公式往上一套,内心很有成就感。但这样的诀窍根本不存在。语文素质的提高,需要学生扎扎实实的学习,容不得半点马虎,它需要我们有一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积极态度。

二.积累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

(1)积累词汇

词汇属于语文的基本功。这一环节不容忽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特别是语言表达题,常常是心里明白,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往往有黔驴技穷之感。只有学生积累的词汇丰富了,说话、写文章才不愁无米。

(2)积累语句

把脑中储存的词语组合成优美的语句,又是一项更艰巨的任务。除了自身的领悟之外,借鉴别人文章中精彩的语句,这是一条既快捷又有效的途径,就像陶宗仪一样。久而久之,不单对语言,而且对学生的思想、文化、人格、心理等都是一种极好的熏陶。

(3)积累古代诗文

从学前的启蒙到高中,学生接触了大量的古诗文,也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文。但这其中包括很多弱点,突出的就是学生自以为是,一提起哪首诗哪首词好像都知道,但具体落实就错误百出,诗句背错写错,作者记混,理解模糊甚至错误等等。古诗文都是古代名家的作品,写作中运用恰当会给文章增色,假如出现常识性的错误,不但不增色,反而暴露学生知识的漏洞。所以,这项工作既可以打牢自己的语文基本功,又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4)积累思想认识

高中生应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注重理性的思考,所以学生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思考,学会透过现象分析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只有这样,在看问题时,才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人云亦云,我们的作文才能立意新颖,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5)积累生活知识

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语文学习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了解一定的生活常识,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情趣,形成高尚的生活理想,积累丰富深刻的生活体验、生活感受,语文学习才有基础,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语文又是生活的工具,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认识生活,更好地参与生活、改造生活,让自己、让他人生活得更有意义、更美好。

三.积累的途径应该灵活多变

(1)立足课本,及时积累

语文学科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清晰的系统性,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有明显的阶梯可循。语文的知识点,零散地分布在一篇篇课文中,需要师生一齐动手进行系统整理。课本既是语文知识的例子,本身又承载着若干的语文知识,是语文知识的载体。所以课本是一个重要的知识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实施积累就应该依纲据本,从课本开始。

(2)拓展阅读,延伸积累

要学好语文,光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一定要把知识向课外延伸,既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要与课内知识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优秀的文摘报刊杂志学生都可以看,文学名著可以利用假期阅读,但不能只注重情节,而应学会欣赏、分析等等。

(3)联系生活,体验积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把语文学习空间框定在课堂、教材这“一亩三分地”上,不联系生活,只是纸上谈兵。所以语文学习要注意引进生活的活水,将学校语文与社会语文贯通,以增加学生的积累,使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语文,激发其积累兴趣。

学习语文是慢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收其效于朝夕,正如荀子所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要想学好语文,从“积累”始。让我们从积累中,感受文字的馨香、语文的魅力。

代艳丽,教师,现居山东东营。

细雨润泽龙凤古镇 篇4

古镇位于川渝腹地、遂宁城南五公里处。依山傍水。因涪江环绕成“龙”, 山形蜿蜒现“凤”而得名龙凤镇。

古镇始建于西汉, 时为兴宁古国都城, 东汉设德阳郡于此, 距今已有2100 余年历史。

古镇以浓厚的观音文化而著名。传说观音三姐妹妙清、妙音、妙善是兴宁古国妙庄王的女儿, 因出生并成长于此, 民间谓之“观音文化圣地”。

古镇占地1.5 平方公里, 曾有妙庄王府、席家大院、卯时庄园、大小白塔、将军坟、龙凤古庙等遗迹, 现有古城墙、妙善广场、栖凤楼、澄心斋、禅芯园、游龙栈道、煮酒驿道、慈航渡、佛珠墙、佛音石等景点, 是探源寻古、揽胜休闲、心灵度假的旅游胜地。

龙凤古镇与距离60 公里的沿口古镇风格迥异。沿口古镇原汁原味。而龙凤古镇则是在遂宁打“观音文化旅游牌”的背景下, 重新整旧如旧修建起来的, 从而使龙凤这片土地下沉睡的古老文明又一次奇迹般“复活”起来。

近年来, 遂宁提出“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的战略目标, 启动了龙凤古镇项目建设。 龙凤古镇依托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和沉积千年的文化底蕴, 以古西汉妙庄王城“一座千年的兴宁古都、一段永恒的龙凤良缘、一个美丽的妙善传奇、一方吉祥的观音圣地”为文化脉络, 突出古镇“自在闲适、安逸和谐、喜庆吉祥”的内涵, 全力打造“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吉祥祈福圣地。 中国观音文化是古镇旅游的核心。

川渝古镇游难遇不湿衣的天气。不过冒着淅淅沥沥的春雨走进古镇则有“雾锁江山不问路, 柔雨湿履人不归”的别样意境。

整旧如旧的古城门, 旌旗飘扬, 虽是新建的, 但不失古城墙之建筑元素。进得城门, 一面博大厚实的佛珠墙立于路边, 人们争相转动佛珠, 祈福走运。邻水而建的龙凤栈道, 蜿蜒至古镇深处。栈道尽头, 突兀一座古石桥, 将古镇的南北两区域连接。石桥正中有一五角星, 估计是文化大革命的杰作。虽细雨淅淅, 但桥上仍摩肩接踵。卖水果的、蔬菜的、民间艺人的糖关刀等, 真有点“清明上河图”的景像。

沐着细雨逛古镇, 最有特色的莫过于被雨浸湿的石板路。原本灰色的石板, 被雨淋湿后变成红色的了?原来是街边木楼悬挂的灯笼和标语在湿漉漉的石板上反射出的斑斓光芒。

明清时期, 龙凤古镇曾是商贸重镇, 具有一定的古商城历史积淀。建设了明清雕刻建筑风格的三宫两庙、古塔, 小白塔、涪江河水码头等建筑, 是交通发达、四方商家往来、佛教往来、经济繁荣的古乡镇。所以, 至今古镇的小商小贩云集, 各种小商品及四川土特产应有尽有。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 端阳节) 这天, 家家悬挂艾蒿、菖蒲于门, 中午吃粽子、包子、皮蛋、盐蛋、饮雄黄酒。解放前龙凤镇还举行一年一度的划龙舟比赛, 投鸭子于江心, 龙舟上竞渡者跳入水中纷纷争抢, 得者有奖。规模宏大, 场面热闹, 深受群众喜爱。建国后, 仍保留了吃粽子、包子、皮蛋、盐蛋的习俗;有的人家仍挂艾蒿、菖蒲;龙舟竞渡则偶尔举行, 有时改成游泳比赛。这里还是龙舞之乡。产生于清代, 流传于遂宁船山区及周边市县, 并且融入了民间音乐、民族舞蹈、戏剧的元素, 表现形式丰富, 独树一帜, 具有南龙 (桃子龙、板凳龙) 、北狮 (舞狮) 、东船 (旱船) 、西鼓 (腰鼓、大鼓) 的特色。

龙凤古镇借鉴江南古镇改造经验, 将原居民逐渐迁出, 按整旧如旧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拆迁农房11000 平方米, 实施场镇房屋风貌改造20476 平方米, 四大旅游功能区建设33318平方米;完善市政管网、旅游道路及公共基础服务设施12843 平方米。改造后的龙凤古镇一期已开门迎客, 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经典润泽生命 篇5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瞧,在我的书柜中就有好多好书。童话类的、文学类的、科普类的„„他们都像一个个乖巧的娃娃排队等着我去一一检阅呢!其中我百看不厌的,就是记载着中国历个朝代故事的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我为了探求、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便翻开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这本书记录了中国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以两百多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讲述了中国五千年以来的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不仅文字生动简洁,而且加入了大量精美形象的手绘插图,特别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在这本书里,我知道了我们的文明古国从何而来,从大禹治水到郑和七下西洋,从秦始皇开创帝制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神农氏尝百草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从蔡伦造纸到张衡发明地动仪,从司马迁著《史记》到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他们用生命、用智慧谱写了中华民族灿烂无比的五千年文明。

在这本书里,我知道了悠悠历史长河中,有九五之尊的封建帝王,有一身正气的忠良贤士,也有心狠手辣、卖国求荣的奸臣,有誓死抗争的民族英雄,有浑身是胆的豪杰壮士,还有严谨求实、满腹经纶的科学家、思想家„„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呼之欲出,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真实再现。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五千年的悠悠岁月,留下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成就的是一首大气天成的英雄赞歌,一首顽强抗争的劳动人民的赞歌,一首慷慨激昂、惩恶扬善的浩然之歌。她不仅让我增长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也让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从祖先嫦娥奔月的传说实现了今天航天飞船载人飞行的成功。祖国的强大让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都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中国需要我们去建设,让我们从历史中传承优秀的文化,发扬光大。今天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将来的中国作出贡献。

莫让明眸失润泽 篇6

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人们普遍用眼过度,令眼睛极度疲劳,原本清明透亮的双眸变得干涩、畏光,甚至视物模糊。上述症状在排除眼部疾病的前提下,提示眼睛已经处于疲劳状态,其中最易发生的是眼睛干涩。

何为“干眼症”

眼睛干涩,医学上多称“眼结膜干燥症”,也即“干眼症”,其以眼干少泪为特征。干眼症是由于眼泪的减少或者泪腺功能下降导致眼睛表面出现微小伤痕的一种症状,中医称其为“内燥”、“津亏”,是阴亏津少的病症。亚健康状态下的眼睛干涩,通常是由于用眼过度引起。

我们的双眼,特别是眼角膜部分,经常是依靠泪腺供给水分,通过眨眼,使泪水变成一层“泪片”分散到眼角膜,保持眼睛湿润、舒服。在正常情况下,平均眨眼的频率为20次/分钟,而在盯着闪烁屏幕时,眨眼的频率会明显减少,每分钟仅4-5次,这导致眼角膜、结膜过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不能及时得到眨眼时泪液的滋润,同时也影响了泪膜的功能,使眼睛感觉干涩。

眼睛干涩常见的症状是眼部干涩和异物感,其他症状有烧灼感、痒感、畏光、红痛、视物模糊、黏丝状分泌物等等。眼睛干涩症状的个体差异一般较大。大多数病人抱怨眼部异物感、烧灼感和一般的眼部不适。

“干眼症”好发人群

当今社会,电脑、空调和隐形眼镜被大量使用,使得“干眼症”的发病率大幅上升,尤其是年轻人和电脑使用者,要特别注意预防。“干眼症”的好发人群包括以下几类:

年龄超过65岁的人群。因为老年人泪液的产生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计算机使用者。长时间盯着荧光屏,缺乏正常的眨眼动作,令泪液没有很好地湿润眼睛。

隐形眼镜佩戴者。隐形眼镜漂浮在泪液上,戴隐形眼镜会加速泪液的蒸发。另一方面,“干眼症”又可使戴隐形眼镜的人的角膜抗损伤能力下降,导致隐形眼镜更易刮伤角膜。

绝经期、怀孕期、哺乳期及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因激素水平的改变可产生干眼症状。

某些患有特殊疾病的人群。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甲状腺异常、哮喘、白内障、青光眼及红斑狼疮等。

近年来“干眼症”的年轻化趋势明显。主要是由于现代生活中,青年人的工作和娱乐与电视、电脑接触得越来越多,影响了双眼的泪液分泌。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睛干涩是亚健康状态的一种具体表现。除此以外,睡眠不足、精神紧张、药物影响、环境干燥等均可诱发“干眼症”。

如何应对“干眼症”

中医学将眼睛干涩分为两种类型:一曰阴亏血虚型,一曰燥热伤津型。就具体原因而言,引起眼睛干涩主要有以下原因:用眼太过,久视伤血;嗜酒恣欲,陰精暗耗;忧思伤脾,生化不足;素体阴虚,目失滋润。

避免眼睛过度疲劳是最主要的防治方法,在工作期间应给予眼睛适当的休息,比如活动眼球:站在窗前2-3米外,双眼依次注视窗户四角,以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反复交替,共反复7-14次,此法可以舒筋活络、改善视力。

此外,可以从饮食方面进行调治。眼睛干涩之人,应尽可能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鱼肝油、胡萝卜、猪肝、核桃、木耳、黑豆、黑芝麻之类。根据中医学相关知识,还宜多食一些滋阴养血、平肝益肝之品,如枸杞、熟地、女贞子、决明子等。将会对眼睛大有裨益。

少吃大蒜、辣椒。

民间有“大蒜百益而独害目”之说。如果吃很多大蒜,会对眼睛有不良影响。辣椒也会增加体内的干燥程度,加剧眼睛的干涩。

多喝水。

尤其是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应特别注意水分的补充,可以增加体内水分,改善眼睛黏膜干涩的状态。可以喝一杯萝卜汁或番茄汁,其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具有消除眼睛疲劳的功效。也可以喝些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尤其是对肝火旺盛,用眼过度所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解决眼睛干涩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眼睛湿润。专家建议:在电脑等闪烁荧屏前连续工作或娱乐时应多眨眼睛,干涩程度较重者,可以使用专门用于缓解视疲劳的滴眼液。■

编辑:黄灵yeshzhwu@foxmail.com

爱心润泽,细雨无声 篇7

有个学生名叫张荣。 单亲家庭, 曾经有过幸福的生活, 活泼可爱, 对生活怀有美好憧憬。 但小学三年级, 父亲一场意外车祸过早离开了他们, 幸福的家庭破灭了, 该生变得性格内向孤僻, 偏激冲动, 不爱与同学接触。 不爱学习, 作业经常不完成, 缺乏自信心, 纪律涣散, 不服从老师的管理, 甚至顶撞老师, 有时也服从老师的教育, 但实际上还是我行我素, 虽然有些收敛, 但也属于屡教不改。

张荣的情况是属于比较特殊的单亲家庭子女的表现。 由于父亲在他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离开他, 缺乏父爱。 母亲为了孩子不再受到创伤没有再婚, 用母爱安抚孩子。 但从感情上他难于接受, 母亲由于文化水平低, 失去了亲人, 脾气有些暴躁, 母子之间逐渐缺乏交流。对家庭和母亲越来越失望, 他变得更加沉默, 更加孤僻, 逆反心理越来越强, 逐步染上了不良行为习惯, 母亲非常失望, 认为没办法了, 甚至有放弃的念头。

通过了解研究, 我觉得造成张荣目前状况的症结在于他的家庭和母亲的教育方式。 母亲忙于工作, 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 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使得张荣从心理与情感上都难以融入这个家庭。 这个家庭中发生的任何一件事, 即使是对他好的事, 他的大脑也会产生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 鉴于这种情况, 我和他母亲联系交流, 指出她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 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多关注孩子的情感、心理需求, 多倾听孩子的想法, 多尊重多鼓励孩子, 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在听了我们的建议后, 张荣母亲也反思了自己在教育方式上的不足, 并尝试与孩子沟通交流。 后来知道, 母亲讲得声泪俱下, 终于融化了张荣心中的坚冰, 他理解了母亲, 由原来的萎靡不振变得精神焕发。

班级发挥力量, 使他感受集体的爱和温暖, 真正融入集体中。 为了更好地帮助他, 想办法重新激发他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 激发他积极向上的精神。 正好当时学校举办年级篮球联赛, 我知道他非常爱打篮球, 而且打得不错, 便鼓励他试一试。起先他还是习惯性地推托, 在我和同学一再坚持下, 他终于答应了。 比赛那天, 同学们为他呐喊加油, 极大地鼓励了他, 他快速运球, 灵敏躲闪, 协调准确上篮, 比分交替上升。 我能感受到他成功的喜悦, 这次的成功大大鼓舞了他的信心, 在学习上他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努力。

除此之外, 还给他讲一些生活在特殊家庭里的孩子自强不息、努力成材的故事, 告诉他要积极地面对人生, 应学着自己解决问题, 而不是逃避问题, 这个世界唯一能打败自己的人就是自己……我知道他的思想已开始慢慢变化。

通过各方努力, 张荣发生了很大转变, 尤其是在小学四年级, 进步更是明显, 老师和同学都说他像换了一个人:在性格上, 他变得越来越开朗, 现在在教室里经常可以看到他与同学谈笑风生, 在操场也经常看到他和同学打篮球的身影, 学习成绩好多了。

通过张荣的事例, 我明白了教育学生教师与家长要站在学生的立场, 和他们交流, 做到心理换位;教师既是长辈又是他们的朋友, 当我们关心学生的时候要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 学生的一切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要给机会让他们改正, 要春风化语, 潜移默化。 用爱心包容一切, 用爱心感化一切, 从心里接纳他们。 教育学生时, 教师与家长要站在学生的立场, 和他们交流, 能做到心理换位;既是他们的家长、教师, 又是他们的朋友, 尤其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做到, 关心学生的时候要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 时刻提醒自己“学生的一切行为是可以理解, 可以给机会改正的;要春风化语, 潜移默化”。 要用真诚的爱心让学生感受到尊重, 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帮助他们改正, 允许他们反复, 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健康成长。

点缀生命, 润泽童心 篇8

一、 渗透生命教育, 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

我们的课文篇篇都是文字隽永、文质兼美的佳文。面对蕴涵丰富的课文, 我们要善于挖掘文章的内涵, 筛选适合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体现的是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洛杉矶大地震中, 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 抱着坚定的信念, 不顾劝阻, 历经艰辛, 经过38 小时的挖掘, 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的同学。在歌颂伟大父爱的同时, 我们更深一层地看到了:正是因为爱和信念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儿子和他的同伴, 14条鲜活的生命在挖掘了38 小时后终于获救。教学中我向学生提问:是什么让孩子能在废墟中活了下来?学生纷纷发言:是他顽强的毅力, 是父亲给予他的希望……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到, 有自信、有毅力的人就能在死神面前活下来。它交给学生的不仅是爱, 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珍爱, 对生命的认可。

二、尊重个性, 突出自主

尊重学生个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活跃生命的灵性, 实现自主学习, 是生本课堂的重要特征。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不能简单给予, 更不能高高在上, 盛气凌人, 对学生太过强势, 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逞强”, 敢于向学生示弱, 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如教《七颗钻石》时,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去理解的:母亲已经奄奄一息了, 为什么一口水也不喝?师:小姑娘端着这罐清水, 翻山越岭回到了家, 母亲已经奄奄一息了, 她是多么需要水啊!可是当女儿把水端到她面前时, 母亲却说:“我反正要死了, 还是你自己喝吧。”读读母亲的话, 多读几遍, 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投入地读书) 师: 读了几遍, 你们读懂了什么, 有什么疑问吗? 生: 我有一个问题, 小姑娘的母亲为什么一口水也不喝呢?小姑娘带回来的是一罐水, 喝一两口也没多大关系吧?生:我也觉得小姑娘的母亲可以喝一点罐里的水。生:我知道小姑娘的母亲为什么不喝水, 因为她快要死了, 所以她不喝水, 免得浪费了。……生:我觉得小姑娘的母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 她怕自己喝了水后, 留给女儿的水就少了, 如果旱灾还不结束, 她的女儿以后可能也会渴死, 所以她不肯喝水……师:大家说得太精彩了, 想得真对。现在你们应该明白是什么使水罐从银罐变成金罐了吧?生:那是伟大的母爱。这样的教学就超越了文本,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树立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能不说这是从原点出发, 又高于原点, 尊重个性的同时, 又凸显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真正成了生命的课堂。

三、对教材进行深层挖掘, 在挖掘中激励人生

新课程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在于教师从生命的高度、以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因此, 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 关注生命内涵是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关键。如《黄河的主人》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梢公却能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战胜了惊涛骇浪, 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 成为了黄河的主人。学完这篇课文学生不能不受到心灵的震撼, 生活中遇到的许多事虽然令人烦恼, 但与险恶的黄河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啊!既然黄河都可以战胜, 那还有什么不可以战胜的呢?你的生命完全可以因为不断战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而精彩起来。

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学科中一个特殊的学习部分, 其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堂, 主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为主, 其学习内容多是一个主题。下面是笔者在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看电影, 谈启发”的一个环节。笔者首先让学生观看了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在这个片段中, 屎壳郎遇到了不少困难, 它的粪球足有它身体那么大, 前进的道路又不平整, 到处是突出的小枝条、石块, 天公也不作美, 下起了人类不以为然、对于昆虫却可能致命的大暴雨。在观看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热爱生命”这一主题思考自己对该片段的看法、感受。以下是学生们的一些“杰作”: 我想, 我也和这只小虫子遇到了同样的困难, 它被一根小小的枝条拦住了去路, 而我只是被一道数学题挡住了。我为小虫子的胜利感到高兴, 我也相信自己能更完美地打倒我学习中的拦路虎, 一起加油! 它 (小虫子) 的路是那样的崎岖, 它的身影在自然面前是那么渺小, 我渐渐看不到它的身影, 我却能感受到它的力量, 像林杏子一样, 从它的细胳膊细腿中, 我感觉到了它的无穷力量。

让诗意润泽青春 篇9

一、反复朗读吟诵, 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

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古人有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磋叹之, 磋叹之不足, 故歌咏之。”因此, 我们可以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 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多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味、去揣摩, 让他们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体味“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情和“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之心;在琅琅读书声中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 杜甫、辛弃疾的雄浑, 柳永、李清照的婉约。把诗歌作品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 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 既能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又能把作品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 跃出纸面, 把自己带进情境中去, 毫无障碍地接受作品内容的感染熏陶, 达于作者的神思。

二、展开联想想象, 赏析诗歌中的图画美

古希腊诗人西蒙奈底斯说:“诗是有声画, 画是无声诗。”而把诗、画结合得完美的, 莫过于唐代的王维。他在《使至塞上》中写道: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中有征蓬、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 描绘出了豪迈、孤寂的边塞环境。在教学中, 如果把绘画与诗歌中的说写训练相结合,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这组画面, 让学生描绘一个景物, 或讲一个故事, 或改写成散文、小说, 或画出一幅乃至好几幅画, 或借助多媒体放些古调雅韵方面的音乐, 或制成动画等各种手段, 以启发学生的想象。通过这样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并反过来促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 使绘画作品更富有情节性, 从而使“文”和“画”相互促进, 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更好地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 在说、写、画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个性。这里要强调的是, 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 它依托的是文本。想象的内容是广阔的, 激发想象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当然, 前提是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不要压制学生的奇思妙想, 哪怕学生的想法有些离谱, 也要学会包容和引导。

三、精心咬文嚼字, 体会诗歌中的语言美

诗歌艺术说到底就是语言艺术, “诗家语”有着不同于其他语言形式的特殊之处, “含蓄隽永”是其最大的语言特色, 它是一种诗意深远、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语言风格。有些语文教师却认为“诗无达诂”, 古诗语言的妙处是“欲辩已忘言”, 因此忽略了对诗句的精研。实际上, 在教学中, 鉴赏古典诗词就是要细细品读, 咀嚼余味。在诗中, 无论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等都可以进行品析。叶圣陶诗云:“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唯文通彼此, 譬如粱与津。”很多古诗词皆因一字而境界出。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的一个“忽”字,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一个“狂”字, “悠然见南山”中的一个“见”字, “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一个“卷”字等。可见,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 要体现“平字见奇, 常字见险, 陈字见新, 朴字见色”, 那我们鉴赏古诗也要特别注意“炼字”。如杜甫《春望》“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颇有意味, 诗中的“草木深”表面是写春天来临, 草木繁茂, 实际是写都城沦陷, 草盛人稀, 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 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只有这样, 研读越精, 感悟越深, 就能反复回味, 就会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也就能通晓其意蕴了。

四、发挥主体功能, 评价诗歌中的真善美

优秀的中国古典诗歌, 其真善美是统一的。孔子就曾非常肯定地说:“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一般来说, 古典诗词作品都打上了作者的感情烙印, 鉴赏作品必须和其人其事联系起来, 从而感受到诗歌中的真善美。如读“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从中感受到诗人博大的胸怀;读“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从中领悟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读“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从中体会到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在教学中, 教师不可能也不应面面俱到, 而要抓住作者最独特的精神气质, 如李白身上充沛与浩大的盛唐气质, 杜甫面对现实、坚强乐观的人格特质, 苏轼豪放阔达, 陶渊明平淡恬静, 孟浩然清高脱俗等进行教学, 由“真”见“善”, 由“善”入“美”, 以此之故, 让学生有余香满口之感。

和美德育润泽校园 篇10

1.1多元评价, 自律自信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学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采用了多维度、全方位视角的评价方式, 将初中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行为习惯、 学习品质、学习效率、健康状况、人际交往、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发展状况与现实水平纳入评价。并编印使用了《重庆滨江实验学校学生学习多维素质评价手册》, 结合班级“做一个文明的人”“做一个讲道德的人”“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德育主题活动使学生逐步将评价要求转变为自觉行为, 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文明礼仪和学习习惯。增强了学生的幸福感, 促进了学生非智力方面品质的良性发展, 学生们活泼、有序、自信、 阳光, 校园清净和谐。

1.2榜样引领, 全面发展

以校园多维素质评价为依据, 我校在每一学期的先进表彰中舍去了传统的“三好学生”“学习小能手”等评价标准, 创新使用了以学生德育、智育、美育方面的榜样树立的评价方式, 开展“全能之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劳动之星”“文明之星”“平和之星”“班级榜样”的评比,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优点,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个性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2学生活动丰富化, 彰显和爱共济校园

2.1德育课程精耕细作

思想道德教育只有以活动为载体, 才能浸润人心, 焕发光彩, 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 促使学生提高道德的自觉性和自制性。我校根据本校特点, 精选出具有学校文化特点的活动, 使之成为我校德育文化靓丽的风景线。

例如, 开展生命教育, 通过邀请消防战士到校进行消防演练讲解、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消防疏散演练、实时更新安全教育专题展板、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安全专题教育等方式, 帮助学生认知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

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进社会。我校定期开展 “志愿者在行动”活动, 让学生走出校园, 走向街头、走进敬老院、走进国防训练基地、走进青少年训练基地, 感受服务他人带来的快乐、体会不一样的生活、感悟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深入人心。我校将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题定为“忠、孝、仁、义、礼”, 并开发了专门的校本教材, 形成了具有滨江特色的德育文化教育。另外, 我校开展了自班级到校级的“小小百家讲坛”活动, 让学生在读经典、讲经典活动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发展儒雅端方品德。

2.2体艺活动精彩纷呈

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健康的成长。我校定期召开体艺工作专题会议, 详实制定体艺活动计划, 每期开展一次校园运动会, 每学年开展一次校园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以及啦啦操比赛。同时不断探索优质有效的大课间活动方式, 开展了学生自编操比赛, 成立了各运动社团、美术社团、手工社团、 文学社团、棋艺社团等,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中,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知到体艺的魅力, 发展积极乐观的人生价值观。

3班级建设个性化, 打造和融共生校园

3.1班级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教育就是要触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让这一份感悟、激励和提示在心中沉淀、 发酵, 放大成为情感态度中的永存和美德。我校每一个班级都以“和”为核心, 个性化发展班级德育理念, 通过三年的感知、浸润和体悟, 每一个学生都色彩鲜明、幸福成长。

3.2青春舞台让每一个孩子都闪光

“卷舒开合任天真”, 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把舞台的主角让给孩子。在德育活动中, 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活动促进学生主动进步、自觉成长。我校的班级活动乃至大型活动主持、国旗下讲话、社团活动组织等大多都采取“教师幕后指导, 学生幕前主导“的方式, 让学生真正成为校园活动的主人, 让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发展自我, 提高自我。

4德育课程序列化, 凸显和美明德校园

4.1开学课程启航理想风帆

“上好开学第一课”是我校德育课堂的优良传统, 也是我校德育序列化课程拉开序幕的华丽亮相。在开学课程中, 以 “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依托, 让学生了解学校文化、了解每一位任课老师、知晓学校评价方式, 从而增强学生的爱校情感, 树立自律意识, 明确奋斗目标。

4.2情感课堂塑造阳光心灵

“春风化雨, 泽被众生”,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让高尚的情操塑造文明言行, 让积极向上的态度内化于心, 外显于行, 让每一个学生都通过学科课堂、主题活动感知责任、坚持、自律、互助, 共创和谐课堂, 润泽校园。

4.3毕业课程收获个性发展

让书香润泽童年 篇11

当我走进桂林市崇善小学图书馆的时候,展现在我眼前的,就是同学们在读书节取得的成果。这里有一年级小朋友用稚嫩的双手绘画出的《我的读写绘》故事,二年级的《我的绘本故事》、《亲子阅读卡》,三年级的《名言书签》、《亲子共读卡》,四年级的《诗文扇》、《灯谜灯笼》,五年级的《李白诗集》、《杜甫诗集》、《白居易诗集》,六年级的《阅读采集本》、《奥运知识积累本》、《阅读成长记录袋》、《作文集》等。这些精彩的成果,通过“读、写、画、讲”等活泼的形式,充分地展示了崇善小学的同学们在读书节中的巨大收获。

学校教导处的彭勃副主任告诉我,学校已经举办了四届读书节活动,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随着活动的持续展开,同学们也越来越喜欢读书,校园里的书香味可浓郁啦。

我边看着手里精彩的读书节成果,边听彭勃副主任详细介绍该校读书节活动的过程,一幅幅同学们读书的剪影,就在眼前徐徐展开……

剪影一 书名串串烧

“在风和日丽的早上,像火球似的《番茄太阳》发出了温暖的阳光,《燕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玩耍;杏树沐浴着阳光开出了《第一朵杏花》。我动员我们全家《走,一起去植树》……”

“有一天,我们在上街时遇到了《长腿叔叔》,他给我们讲了个故事,名叫《长袜子皮皮》,我们约好了一起去旅游。到了第二天,我们在路途中遇到了《淘气包马小跳》……”

这些活泼有趣的文字,是两位四年级的同学把学过的课文课题和读过的课外书书名串成了一篇通顺的文章和一个故事情节,这也是四年级同学在读书节上制作的书名“串串烧”。

4月18日的班会课上,四年级同学开展了本届读书节别开生面的特色活动——“书名串串烧大比拼”活动。此次活动的比赛有两个要求:一、要把自己看过的课外书书名串成一段或几段通顺的、有中心的话,比一比谁串,的书名多,谁的书写工整,谁的文笔好。二、把写好的书名“串串烧”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做成“糖葫芦”的形状,比一比谁做得美观,有新意。

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有的自己做,有的和小组同学合作,大家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见同学们兴趣盎然,发挥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团队精神。他们有的用丝带、彩带做装饰品,有的用毛线、蝴蝶结做装饰品,有的用鲜花、树叶、豆子做装饰品……一双双巧手在四年级三个班的教室内飞舞,两节课的时间,一份份造型各异、独具匠心的书名“串串烧”作品在教室里“诞生”了。比赛结束后,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成品都十分激动。在各班展台上,同学们在精美的作品前赞叹不已、流连忘返。

剪影二 跳蚤书市

在读书节的各项活动中,跳蚤书市无疑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一项活动了。同学们不但可以在活动中感受自己做买卖的乐趣,还可以从中“淘”到一些合适自己的书。4月23日下午,跳蚤书市在学校操场上如期举行。中午,同学们就已经激动万分地开始精心布置书摊,翘首期盼书市的开始。

活动开始了,同学们流连于各个书摊之间,一时间,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同学们在操场上或一字排开,或围成一个圈。桌子上摆满厂各种图书,书的数量之多、种类之多,折射出同学们阅读量大和文学鉴赏能力高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吸引顾客,各班都使出了各自的宣传手法:有的挂出了自行设计的广告标语,吸引顾客的眼球;有的动用了“买一送一”进行“促销”;还有的拿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书签、读书卡、诗画扇等读书成果,和图书一起进行销售。学生们情绪高涨,老师们也不甘示弱,积极参与到其中,有的摆起了教师书摊,有的为了买到一本好书在和学生讨价还价,亲身感受了书市的火爆。

剪影三 默写古诗比赛

在读书节活动中,五年级的同学开展了走进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诗人的特色古诗积累活动。随着读书节的深入开展,同学们积累的古诗越来越多。

4月25日下午班会课,五年级的同学分班开展了本届读书节特色活动——古诗擂台赛。此次古诗擂台赛要求同学们在规定的30分钟内默写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大诗人写的诗,看谁默写得多,最终选出10名优胜者。

比赛一开始,教室里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可见同学们都是经过苦读背诵,有备而来的。不一会儿,很多同学就默写完了好几首诗。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有的同学还在奋笔疾书,有的同学微微蹙起眉头冥思苦想,有的同学嘴里小声地背诵并回忆下一行诗句,还有的同学因为思路的中断而急得抓耳挠腮……比赛结束,教室里一片沸腾,同学们互相询问比赛情况,激动、高兴、懊悔汇成一片。

剪影四 美文诵读

5月6日中午,电教室里书声如歌,掌声如潮。六年级的同学在此隆重地举行本届读书节特色活动——“美文诵读,快乐无比”比赛。来自3个班的8名朗读选手参加了比赛。

同学们朗诵的作品以古今经典诗歌、散文为主,既有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又有散文大师的《海燕》、《匆匆》、《春》等,文章短小精练,内容健康向上,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同学们在音乐声中或款款深情,或慷慨激昂地诵读,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带我到那一篇篇美文所表达的情感和境界中去,使所有听众都陶醉其中。

“润泽生命”的诗歌教学 篇12

我还有一只脚

作者:周大观

贝多芬双耳失聪,

郑龙水双眼失明,

我还有一只脚,

我要站在地球上。

海伦·凯勒双眼失明,

郑丰喜双脚畸形,

我还有一只脚,

我要走遍美丽的世界。

活下去

作者:周大观

医师是法官,

宣判了无期徒刑,

但是我是病人不是犯人,

我要勇敢地走出去。

医师是法官,

宣判了死刑,

但是我是病人不是犯人,

我要勇敢地活下去。

我和你

作者:涵清

健健康康地活着

安详宁静地死去

就算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数学天才

也没有办法算出我和你的差别有多大

备课构想

教学目标:

1.理解“还有”“站”“要”“遍”“美丽”等词语背后的意思, 体会其蕴含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懂得生命是我们的最爱, 善良、博爱、尊重他人、自强、乐观等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准备:

文字投影片 大致了解文中贝多芬等人物的故事。

教学步骤:

板块一:学习第一首诗歌

1.出示课题, 谈话:你的最爱是什么?

2.出示课文《我还有一只脚》。初读, 扫清文字障碍。要求字字响亮、句句通顺。

3.指名读, 检查读书情况。

4.师生交流对文中人物的了解。 (贝多芬、郑丰喜、郑龙水、海伦·凯勒)

5.练习读, 读出这些人的特殊经历。

6.了解作者周大观。提问:听完他的经历, 你有些什么样的感受?

7.默读课文, 思考:哪些文字一下子就映入你的眼帘, 震撼了你的心灵?

8.交流对诗文的理解、体会。重点体会:还有、要、站、走、遍、美丽等。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板块二:学习第二首诗歌

1.出示诗歌《活下去》, 自由读一读, 结合刚才对周大观的了解, 想一想最后一句可以怎样写?

2. 指导读出 不同的感受———发自心底的呐喊、对人生冷静的思考……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板块三:学习第三首诗歌

1.出示诗歌:《我和你》

2.教师范读。我们从涵清的小诗当中, 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她在思考, 此时此刻, 你又想到了一些什么呢?

3. 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6个月的时光, 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你最想见的人是谁?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你认为你的一生是否还有遗憾?如果有, 你的遗憾是什么?……请你静静地思考两分钟, 设计自己6个月的生命计划, 然后交流想法。

板块四:我笔写我心

教师小结并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三首诗歌, 认识了台湾的小朋友周大观。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交流)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 1997年, 周大观就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带有灵魂的文字却永远地陪伴着我们。这样的文字究竟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呢?

1.每个人在纸上写三句话, 然后交流。第一句, 写出自己的特点;第二句, 写出自己的骄傲;第三句, 写出自己的目标。

投影:我是_________

我有__________

我要___________

2.学生反馈, 教师随机板书并作总结。

课例呈现

执教年级:五年级

师:今天的语文课上, 我想先和大家交流一个话题。谁能告诉我, 你最爱什么?为什么? (板书:最爱)

生:我最爱看书, 因为读书可以使我获得知识。

师:读一本好书, 就好比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所以,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可以使自己的做人境界高尚起来。

生:我喜欢踢足球, 因为踢足球可以锻炼身体。

师:踢足球不仅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强健起来, 还可以在这项充满竞争与挑战的运动中学会坚强, 学会合作。

生:我最爱听音乐, 因为我学习累的时候, 听一听音乐就可以消除一身的疲劳。

师:是啊, 音乐可以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陶冶我们的性情。

生:我最爱玩电脑, 因为可以上网发邮件, 还可以在网上阅读新闻。

师: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的视野更为开阔, 为我们打开了又一扇窗子, 充满了新奇和乐趣。

师:关于“最爱”这个话题我们暂且聊到这里。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三首诗歌, 你们在读过之后对于什么是我们的“最爱”或许会有更真切、更深刻的认识。请同学们先来看第一首诗。 (投影打出诗歌内容)

师:请你自己先来轻声地读一读, 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如果有不认识的生字, 可以问老师, 也可以查字典解决。 (生自由读诗, 然后指名读, 一学生将“畸形”读错)

师:这个字大家没有学过, 读错了很正常, 很多成年人也往往将它读错。“畸形”是指生物的某一部分发育得不正常, 如果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发生在人的身上, 会是很痛苦、很不幸的事情。

师:如果没有不认识的字了, 这一回请你放开声音来读, 注意要读得字字响亮、句句通顺。

(生练习读, 然后指名两人读, 两人都做到了字字响亮、句句通顺。)

师:通过读课文, 我们认识了这样四个人物, 他们分别是———

生:贝多芬、郑龙水、海伦·凯勒、郑丰喜。

师:你对谁有了解?有着怎样的了解?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贝多芬是音乐家, 他创作了很多著名的钢琴曲。

生:他30多岁的时候不幸耳聋。

师: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 失去了听力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呀!可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 他也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你们都熟悉的《欢乐颂》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

生:我知道海伦·凯勒的事迹。她小的时候有一次发高烧, 烧坏了眼睛, 同时也听不到了。后来有一个叫沙利文的老师用尽各种方法教她发音, 比如让她用手感觉老师发音的部位等等。后来她成为了一个非常杰出的人才。

师:老师的帮助固然是重要的, 我们对沙利文老师有着由衷的敬意。但是更值得尊敬的是海伦·凯勒锲而不舍的精神。她通过努力成为了著名的作家, 《假如只有三天光明》这篇堪称经典的文章就出自她的笔下。

生:我想来说说郑丰喜。我看过一部电视剧叫《汪洋中的一条船》, 里面的那个男的就叫郑丰喜。

师:郑丰喜是台湾人。他先天双脚畸形, 不能走路。但是他特别热爱学习。到了上学的年龄的时候, 学校不收他, 他就每天到教室外面去听讲。有一次老师提了一个问题, 班上没有一个同学能回答上来。倒是教室外面的郑丰喜说出了正确答案, 这让老师惊讶不已。老师破例收了他。他自己也非常勤奋, 后来还考取了大学。刚才那位同学说的电视剧《汪洋中的一条船》就是根据郑丰喜的自传体小说改编的。

师:有人知道郑龙水吗? (生摇头)

师:郑龙水也是台湾人, 他三岁的时候得青光眼致使眼睛失明。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对生活的追求, 不光凭借顽强的毅力自学考取大学, 还热心做公益事业, 是一位有视障的立法委员。

师:有人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周大观吗? (学生摇头) 透过文字你可以猜测一下周大观可能是个怎样的人?

生:我感觉他是个残疾人。

生:他是个只有一条腿的残疾人。

师:我要告诉你们的是, 周大观是一个比你们还要小的孩子, 他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八岁半。因为患了骨癌, 被迫锯掉了一条腿。他在病床上写下了40首诗歌, 每一首诗歌都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请你静静地再来默读这首诗, 你会发现有些字、有些词语、有些句子一下子就跳进了你的心海, 深深地打动了你。 (生默读, 批注。)

生:我感觉最打动我的是“还有”这个词。因为失去了一条腿应该是很难过的事情, 但是周大观却说“我还有一条腿”让我感受到他的乐观。

师:说到这里, 我有一个问题:如果说“我只有一条腿”, 是不是表达的意思和你说的那一句相同, 都是说我有一条腿呢?

生:我认为是不一样的。“我还有一条腿”是表明一种乐观的态度, 而“我只有一条腿”让人感觉到很悲观。

师: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 (生读, 突出了“还有”)

生:我认为“站”这个字最能表现周大观的精神, 让人感觉特别坚定。

生:“要”字也能表现出坚定, 就是排除任何困难也要站立起来。

师:是呀, 他站立的不仅仅是他的身体, 还有他的信念。请你读一读。 (生读, 突出了“要”“站”)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的“遍”字最能打动我。它表明了周大观对于生活的一种渴望, 就是还剩下一条腿, 也要走遍美丽的世界。

师:我非常欣赏你对文字的理解。一个“遍”字就包括了世界的全部, 包括了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这也足以表明他对于生活的热爱。

生:最打动我的是“美丽”这个词。周大观得了骨癌, 别人都感觉是很不幸的事情, 但是他自己都没有觉得老天爷对他不公平, 他仍认为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我觉得这需要一种境界。 (听课老师给予热烈的掌声)

师:他对生活是如此的热爱, 这种爱又是如此的执着。请你们都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让我震撼的是数字的对比。贝多芬是双耳失聪, 郑龙水、海伦·凯勒是双眼失明, 郑丰喜是双脚畸形, 他们都做出了惊人的成绩。周大观想:跟他们比起来我要幸运得多, 我毕竟还有一条腿, 锯掉一条腿又算得了什么呢?

师:所有的苦难在一个充满了乐观与坚强的人面前真的算不了什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融进我们的心、我们的情、我们的尊重和热爱。 (生齐读, 教师相机指导。)

师:现在, 你能把这样的一段文字深深地刻在你的心里吗?

生: (坚定地) 能!

(集体有感情地背诵)

师:谁能告诉我, 刚才并没有给大家练习背诵的时间, 为什么你们都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背诵了下来?

生:因为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生:因为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像锤子一样敲打着我们的心。

生:因为我们被周大观的精神感动了。

师:所以说, 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可以让我们过目不忘的。我们再来看一下周大观的另一首诗———《活下去》, 请你们小声地读一读。原诗的最后一句我没有打出来, 请结合前面对周大观的了解和认识想一想:最后一句应该写些什么?

(指名读课文, 读到最后一句时直接读出自己的“创作”)

生:……我要坚强地走出去。

生:……我要同病魔做斗争。

生:……我要乐观地活下去。

生:……我要勇敢地活下去。

(学生读诗感情投入, 每一位同学读后, 台下听课教师都给予热烈的掌声)

师:孩子们, 我真的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每个人都已经走进了周大观的心里。你们创作的诗句和周大观的原诗是那样的相似, 甚至有的同学的创作和周大观的完全一致。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病魔还是无情地夺走了周大观的生命, 在周大观10岁的时候, 他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周大观临死的时候微笑着对妈妈说:“妈妈, 你别难过, 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你知道吗?每一万个孩子当中, 才会有一个孩子得这种病。我得了, 就意味着那9999个孩子不会得……”听到这里, 你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我觉得周大观太了不起了!他临死的时候心里还装着别人。

生:我觉得周大观不仅乐观、坚强, 还特别善良。

生:我觉得老天爷太不公平了!这么好的一个孩子为什么一定要让他死呢? (哽咽着说不下去)

生:和他相比, 我太惭愧了。面对死亡, 我一定没有这么大的勇气, 更不会想到别人。 (用手拭泪)

师:我们的感动, 我们的愧疚都可以化作文字到天国里陪伴大观。今天我还带来了台湾一个叫涵清的小朋友写给周大观的一首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从你们清澈的眼眸中我看到了闪烁着的光, 我想此时此刻, 我们每个人都在不由得思考。孩子们, 我们不妨来做这样一个假设———假如你的生命中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月的时光, 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最想见的人是谁?最想说的话是什么?你是否还有遗憾?如果有, 你的遗憾是什么?请你静静地思考两分钟, 然后作答。

生:我最想见的人是我的奶奶。因为不管是现在, 还是从前, 她都起早贪黑地照顾我, 所以我感谢她。我最遗憾的就是我即将离开人世, 没有机会为她尽孝心了。

师: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生:我也有遗憾的事情, 就是我不能看我最想看的漫画书了。如果我还有时间, 我一定要把经典的漫画书都看上一遍, 然后再闭上眼睛。 (听课教师哗然, 开始议论)

师:你平时就很喜欢看漫画书是吗? (生点头) 对自己的爱好如此地执着, 让人佩服!

生:我如果还有几个月的时间, 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结婚! (听课教师大笑, 学生也有笑的。)

(老师用眼神鼓励他说下去) 因为我听人们说, 人生有四大喜事, 其中就有一条是“洞房花烛夜”, 我想结婚一定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向往!

师:我非常欣赏你的真实。谁对美好的事情不带有一份向往呢?况且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总是让我们感到新鲜、好奇。

生: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像以前一样平平静静地活着, 如果要说一句话就是在心里为自己加油———要坚强地活下去。我最想见的人是我的爸爸妈妈, 我想和他们多在一起待一会儿, 告诉他们我非常非常爱他们, 感谢他们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 让我享受到11年的幸福。

师:老师们的掌声告诉你, 我们都想拥有一个你这样懂事的女儿。

生: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我全部的零花钱都捐献给慈善机构, 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残疾人, 然后我会去打工。因为人生充满了坎坷和挑战, 过去都是父母照顾我, 现在我要去体验挫折, 挑战自我。 (掌声)

师:我想, 我能够明白你的心。你的那些零花钱虽然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你的爱是博大的。相信你不光会挑战自我, 你还一定会超越自我。

生:如果我很快就要死了, 我想对我的妈妈说一句“对不起”。 (流泪) 我妈妈给我报了很多班, 让我学钢琴、画画、英语、作文, 我曾经那么恨她, 觉得她不是我的亲妈妈, 我和她顶嘴, 不理她……其实我知道她都是为我好。所以我想和她说一声“对不起”, 请她原谅。 (掌声)

师:母亲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 然而儿女的理解会让母亲倍感欣慰。你的母亲一定为有你这样的女儿感到欣慰。

生:我如果要离开人世, 我想把自己的全部器官都捐助出来。因为我死了就化作一缕轻烟消失了, 而那些器官还可以救助很多人。

师: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想法!竭尽所能去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

生:我想在弥留的时刻告诉世人———困难和缺陷并不是理想与事业的绊脚石, 而是对毅力的极好的考验。让我们坚强地活下去, 勇敢地向前迈进, 因为你已经创造了自己的历史! (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没有什么遗憾了, 我有爱我的父母、爱我的老师, 还有爱我的同学, 我已经非常满足了。

师:同学们, 刚才我们进行了一个假设, 在关于这个假设的交流中, 我们时而哭、时而笑, 时而叹息, 时而掌声响起, 因为我们都听到了发自内心的声音。事实上我们还拥有很多美好的时光, 还拥有远大的理想和美好的未来。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今天, 把握住自己, 相信你就会拥有灿烂如花的生命。请同学们在纸上写这样三句话。

我是_____________; (写出自己的特点) 我有_____________ (写出自己的骄傲) 我要_____________。 (写出自己的志向)

(生动笔写大约4分钟, 然后指名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汇报抓关键词板书。)

生: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 我有健康的身体, 我要用现有的时间努力学习, 开创未来。

师:努力请从今日始, 所以把握住今天是最重要的。

生:我是一个倔强的男孩, 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和同学吵架, 我有爱我的老师、同学和爸爸、妈妈, 我要滴水之恩, 当以涌泉相报。 (掌声)

师:我注意到你说你因为倔强经常和同学吵架, 现在你怎样看待自己的倔强?

生:我觉得倔强有的时候是正直的表现, 有的时候却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所以我应该学会宽容和谦让。 (掌声)

生: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我有着人世间最富裕的爱, 有着人世间最珍贵的友谊, 有着美好的童年。我要用爱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 用爱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 用爱的双手去温暖这个世界, 用坚强的生命融入这个世界。 (长时间掌声)

师:我被你折服!我觉得我再说任何语言在你的面前都显得苍白。折服我的不光是你精彩的文字, 还有你对于生活深刻的感悟和由衷的热爱。我在读周大观诗作的时候满脸泪水, 那是因为震撼!我再听你们倾诉心声的时候满面微笑, 那还是因为震撼!

生:我是一个喜欢旅游的孩子, 我有健康的身体, 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要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留给自己最美的风景。 (掌声)

生: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 我有一颗善良的心, 我要把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继承, 让它们在我的身上发扬光大。 (掌声)

生:我是一个胆小、内向的孩子, 我有和睦的家庭, 我要早点长大, 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师:相信随着你年龄的增大, 你的心理也会更成熟, 你会变得更勇敢。 (此时, 板书已满) 同学们, 黑板的空间是有限的, 然而我们心灵的空间是无限的。如果此时此刻, 我再问你, 你的最爱是什么?你是否有新的思考呢?

生:我最爱生命。因为生命是宝贵的, 它属于我们, 只有一次。

生:我最爱我的父母, 因为他们赋予了我生命。

师:在感谢父母赋予你生命的同时你更要好好地珍惜它。

生:我最爱这个大千世界, 我愿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我的影子, 我的热情。

生:我现在的最爱是生活的七彩阳光, 在这样的阳光照耀下, 才会感觉到真正的温暖。

师:同学们,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一同走近了周大观, 走进了我们自己的生活, 走进了我们的心灵。相信你们和我一样都有很多收获。就让这些收获沉淀在我们的心里, 成为我们未来生活的动力和源泉。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

教学评析

各种版本的语文书里, 都没有这篇课文, 这是王文丽老师自己选编的。薄薄的一本语文书, 就那么二三十篇课文, 有些老师还嫌教着累, 王文丽老师却偏要把课外的东西拿到课内当作课文来教, 岂不是自找苦吃?就说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吧, 好歹找一篇也就行了, 怎么一下子就选了三首小诗?

这, 恰恰表现了王老师的教学理念, 也恰恰表明了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知识功底。多读, 读的面广, 涉猎得多, 这是学好语文的经验之谈, 所以王老师不满足于学生只学课本上那点东西, 而是按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我知道王文丽老师手不释卷爱读书, 但我惊讶于她的阅读面之广。说来惭愧, 周大观和涵清的诗我从未读过。诗文的作者、年龄和上课的学生相仿, 诗的内容、诗的情感易于被学生们接受, 也更能让学生们在文字的浸润下踏上心灵的旅程。我想, 这是苦心精选这三首诗的原因之一。“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关注人类”, “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课标的这些提法也反映在王老师精选的着眼点上。不然, 何以选这三首小诗?教学这三首小诗, 无疑是要学生在文学中走一遭, 在心灵上感悟该对人的生命做出怎样的承诺与实践。

就教学流程而言, 我极赞成张光璎老师所言:“这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都是在给学生搭设一个走进教材、走近周大观、走进自我心灵的台阶。”

在导语设计中, 王老师问学生:“你最爱什么?为什么?”学生们讲他们最爱看书、最爱唱歌、最爱听音乐、最爱玩电脑。这些回答是真实的, 而且是对生活的感性认识, 但显然还停留在“最爱”的浅表层上, 并没有了解最爱的真谛。这时, 《我还有一只脚》适时出现, 心灵的旅程就从和文本的对话、和文本的碰撞开始了。王老师深知, 阅读教学是要指导学生学会从文字中提取信息的方法, 她要把语言文字这个载体当成认识的对象。正因为有这种高度, 教学步骤就显得合理, 内在的联系就显得紧密。初读时, 一个学生把“畸”读错, 老师不放过, 做了纠正, 体现了对朗读的严要求, 顺势解“畸形”的意思, 再让学生正确、流利读全诗。从整体入手先感知文字, 初步了解诗的内容, 然后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加上王老师的点拨、讲解, 学生们不只知道了这四个人物的事迹, 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他们对命运的不屈, 对生命的执着。如果说这部分的内容还停留在诗句内容的理解上, 还只泛起情感的涟漪的话, 那还算不上语文教学, 还不是王文丽老师的教学风格。透过诗的文字, 她让学生们去想周大观是个怎样的人, 多好的提问启发呀!她要力透纸背, 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味咀嚼中掀起情感的波澜。王老师用舒缓的语调凝重的表情介绍完周大观, 学生在朗读中通过“还有”“只有”的比较, 抓住了“站”“要”“遍”“美丽”这些词语, 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 挖掘了文字蕴含的激荡心灵对生命的爱的力量。学生发言中谈到怎么做人, 怎样活着的感受, 都是从诗句的字里行间感受到的, 都是从自己的内心里流淌出来的。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语言文字是载体”, 不抓词句, 不去认识载体, 能叫语文课吗?我很欣赏一个学生敏锐的语感, 他抓住“双耳”“双眼”“双脚”和“一条腿”的比较, 把贝多芬、郑龙水、郑丰喜、海伦·凯勒和周大观联系起来, 串起了全诗的内容, 升华了自己的认识。再回到整体, 当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全诗时, 课堂上充满了情, 让我们沉浸在回味之中。

如果说《我还有一只脚》彰显的是生命的信念, 权且视为姊妹篇的《活下去》表现的就是生命的坚强。我叹服王文丽老师的匠心, 《活下去》的呈现, 是在学生跌宕的情感浪潮中又掀起的一个高潮, 再一次让学生的心灵贴近周大观。也就是王文丽老师吧, 怎么就会想到留下一句, 让学生去“创作”呢?看似信手拈来, 却“数米之炊, 以小治大”, 学生们补充的语句和原诗那么相近甚而一致, 这不正说明学生的心灵已经完全进入了周大观的内心世界了吗?这样的设计令我折服!

周大观只是“这一个”, 终归不是“我”。涵清的《我和你》是面对周大观, 那么, 课堂上这么多的“我”又如何面对周大观呢?王老师设计了假设, 再一次延伸了心灵的旅程。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心灵, 荡涤自己的心灵。说真的, 我没想到学生们的发言竟那么深刻, 有感恩, 有挑战自我, 有接受磨砺的满足……这些发言充满了人性中的真善美, 难怪听课的老师们掌声不断。王老师深知听说读写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她在这个环节安排说, 既反映学生对三首小诗的理解, 又体现理解后的表达。三首小诗是说的材料;情动了, 是契机;辞发, 在运用语言。什么是阅读教学?这个教学片段或许能留给老师们一些思考。王老师驾驭课堂很机巧———一个学生谈到了最想做的事情是结婚, 王老师微笑轻语:“我非常欣赏你的真实。”而且还肯定学生这么说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好奇。短短的言语中包含了理解, 给人格的尊重点抹了一丝温馨。

我是______________。 (写出自己的特点)

我有______________。 (写出自己的骄傲)

我要______________。 (写出自己的目标)

生命关怀是教育的本质。当学生们感到生命的可贵, 文思活跃欲喷欲涌时, 王老师安排了从说到写, 让每一个“我”去表达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 表达“掌握自己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 (《学会生存》) 。张光璎老师对此做了精当的点评:“他们是课堂绝对的主人, 思绪在课堂里自由驰骋, 潜能在课堂里充分展示。自然, 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在穿透字面的同时又获得了深邃、丰富思想感情的陶冶, 为今天, 为未来成长都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他们内心深处不再把玩玩乐乐当作‘最爱’, 而是最珍爱生命, 让生活有价值。”谈到人文, 它的一个重要内核, 是对生命的关爱, 是对生命正确价值取向的认可。王文丽老师选了这三首小诗, 把一个严肃而又沉重的话题,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了很好的诠释。

多少次听王老师的课, 她的课总是充溢着浓郁的情。她自己说是“沉到了课文里”。多好的“沉”啊, 所以她能依据课文, 用自己的心去撞击学生的心灵的火花, 用情的火种去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她也能恰到好处而不露痕迹地“兜住”学生理解文本的话语。你看, 她介绍周大观, 她评价学生的发言, 哪里是叙述, 哪里是点评, 分明是在沉静中用动情的话语给情感的升腾做铺垫。在她的课上看不到“煽情”, 看不到慷慨的“作秀”, 她是“沉”在语言文字里和作者对话, 她是引导学生去和文本对话, 所以她在课堂上和学生的沟通才行云流水般那样自然。“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王老师上的这节课, 印证了这句话。

上一篇:美丽新媒体世界下一篇:群众安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