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求真文化润泽(共9篇)
让求真文化润泽 篇1
让数学文化润泽数学课堂
泰州师专泰兴附属实验小学 徐伟
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数学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贯穿了我们这一学期的数学教学,数学4格漫画,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数学文化展板,让孩子们了解了除了语文外,数学也有那么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五六年级的魔方达人比赛,更是点燃了学生对于首届数学文化节前所未有的激情。孩子们一颗颗怀揣对数学学习美好向往的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回馈,他们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让数学文化真正的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渗入到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感染,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基于对数学文化的粗浅认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营造追寻“数学文化”的氛围
我们使用的是苏教版课本,苏教版教材注重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以生动有趣、易于阅读的形式“你知道吗?”为题,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史等知识。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呈现,学生了解到祖冲之、刘徽等著名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经典的著作,了解到圆周率等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数学文化知识的渗透,可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例如:三年级学习了“24时计时法”后,我们可利用课后的“你知道吗?”向同学们展示计时方法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虽然是从钟表知道时间,但之前却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古人最初计时是用立竿测影的方法,后来是用日晷、沙漏等计时工具,让学生体验到这个演变过程融合了多少先人的聪明才智,汇集了多少先人的辛勤劳动。
再如: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学习后,课后安排的“你知道吗?”例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以及古今中外许多的著名建筑,像故宫、黄鹤楼、印度泰姬陵、巴黎埃菲尔铁塔,看一看这些对称的建筑,我们能感受到它们的奇妙和美丽。四年级下册学完乘法分配律,课后的“你知道吗?”介绍了欧洲人采用“双倍法”计算乘法,显示了国外数学家在探究方面的智慧及精神。努力营造文化氛围,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学习先人的精神,时时处处留心生活。由此可见,通过数学文化知识的熏陶,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培养独立观察
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凸显数学的文化属性
在学生的心目中,数学总是与符号、定理、法则、记忆、运算、机械等联系在一起,难学难教、枯燥乏味一直成为阻碍学生学习数学的绊脚石。事实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纯注重数学知识的传递、数学技能的训练,漠视数学本身所蕴含的鲜活的文化背景,忽略了浸润在数学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精神本质以及数学与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课堂教学可以通过语言的内涵品质来关注数学文化,通过教学内容的行进适时渗透数学文化,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来提升课堂文化。
在市教研室组织的听课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圆的认识》一课,快要下课时,授课老师做了如下安排。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其实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以下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奥运会的五环标志等等。)师:感觉怎么样?生:我觉得圆真是太美了!生:我无法想象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圆,将会是什么样子。师: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圆都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比如餐桌做成圆形,预示着家人、朋友团团圆圆,新郎新娘结婚时人们总是送上祝福的话:婚姻圆满。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许多家里的亲人会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着圆圆的月亮,一边吃着那圆圆的月饼,这是多么美好的场景!这一切都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圆有着必然的联系„„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层层铺染,不断推进,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成长不竭的动力源泉,让数学课堂摆脱原有的习惯思维与阴影,真正地美丽、动人起来。
又如三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教学,练习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一出示中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的国旗图案以及一些平时见到的交通标志,让学生判断一下平时熟悉的国旗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交通标志中的图案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二设计想象练习,老师给出图形的一半,学生猜另一半是什么,可能是什么图案。如奔驰汽车的标志、奥运五环图案等等。这些环节的设计,图形的对称美、整齐美尽在其中,而且与社会文化紧密联系,有效地沟通了课堂与生活。
数学本身内含着数学文化的特性,数学文化不需要从数学之外去寻找。数学课堂应该反映数学的个性,体现数学的思维魅力。如果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思维的快乐,思维品质得到优化,思维能力得到提升。那么,数学的文化张力也就真正得到了彰显。
三、开展多样化的“数学文化”活动
数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苏教版教材注重数学综合活动的开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归纳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数学活动,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游戏竞赛活动。如:举行数学24点比赛(二年级),玩七巧板(一年级、二年级、四年级),数学文化知识抢答赛、数学手抄报展评(高年级)。
2、讲述故事。结合有关的数学知识,可以讲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六年级),讲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四年级),讲刘徽与《九章算术》(五年级),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数学的情感。
3、智力活动。如“找规律,用规律”活动,速算与巧算活动,数学百宝箱、趣味数学题、一题多解活动,数图形、变图形活动、取卡片活动(例如下面的题目)等等,比如有9张卡片,上面分别标有数学1,2,3,4,5,6,7,8,9。甲乙两人轮流从中取卡片,每人取1张,谁取的卡片中最先有3张卡片上所标的数之和是15,谁就是赢家。如果甲先取,应该怎样取?乙再取时,又该怎样取呢?他们的策略分别是什么?
这些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与发展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等等都大有补益。
4、动手操作。从一年级开始便有做一做、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
5、实践应用。苏教版教材有很多的综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了解数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实际测量、做小营业员、校园的绿化、调查访问周围家庭的生活等,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渗透重在日积月累
当然,数学更多的价值观念应该渗透于日常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当中。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大小变化”,引导学生感受踏实、严谨的数学作风;教学“交换律”、“正反比例”时,适时给学生渗透些“变与不变”的观念等。如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作为规定性知识,直接告知未尝不可。然而,倘若引导学生作这样的思考:如果将长方体12条棱中擦掉1条,你还能想像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吗?如果擦掉2条、3条„„呢?试一试,看至少留下几条棱,才能确保想像出长方体的大小?当学生在经历尝试、探索、操作、优化等数学活动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三条棱时,规定性的数学常识“长、宽、高”在这一刻被“活化”了,并被学生生动、深刻地予以建构。我以为,像这样的“头脑创造”可以还原数学概念的内在生命力量,相对于概念的授受而言,其文化价值显然更大。
如二年级(上册)学习《对称图形》一课,课至结尾,老师激情地说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对称图形’的世界。其实,大自然对于对称的创造,还远远不止这些。仰望苍天,俯瞰大地,有生命的地方,何处没有对称的足迹?看花丛中翩翩的蝴蝶、蜜蜂,那翱翔天际的大雁、白鸽,那横跨天空的彩虹、片片翻飞的落叶,以至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张绽开的笑脸,你难道没有感受到对称的力量吗„„”伴随着老师激情地描述,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幅大自然的杰作,学生沉浸在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中,相信他们的思维已经飞出了课堂,飞向了遥远的数学世界„„
渗透重在日积月累,如果在日常、朴素的数学内容中都挖掘并渗透上一点数学文化,那么,小学阶段六年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而言,难道不正是一趟美妙、丰硕的精神之旅吗?
教师的文化底蕴是数学“文化”的保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数学的理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反映了教师的文化修养。只有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当我们的数学课不再仅将知识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全部,而努力演绎数学文化的厚重与缤纷,用信息传递数学文化的睿智与豁达,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学生才会进一步热爱数学、理解数学。
数学不只是知识和方法的简单汇聚,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在给予我们知识与方法的同时,更以一种文化的姿态改变人类的思考品质,拓展人类的视野,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增进人的本质力量。数学的文化特征不仅仅只在于数学的历史性和美学价值,凝聚在数学之中的美妙
绝伦的数学思维方法、探索不止的数学精神、求真臻善达美的数学品格,对于一个人全面和谐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数学是“真”、“善”、“美”的完美集合!因而,我们在承认和弘扬数学工具价值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文化价值,并借助日常的数学教育实践,使其外化为一种现实的数学影响,努力彰显数学的文化品性,真正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方法、感悟价值、提升精神的生命历程。
让求真文化润泽 篇2
经过调查、走访、搜集、整理、研究和撰写, 一套完整的校本教材终于完成。教材的整体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可爱的石岛, 使学生体会与石岛不可分割的浓浓亲情, 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考察石岛的过去, 从经济角度了解石岛的发展, 从自然角度领略石岛的风光, 从未来角度设想石岛的明天。以校本教材为依托开展的实践活动, 既使学生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又令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整个校本教材的实践过程呈阶梯式分布, 体现教材的系统性。其各章内容分别是:
第一章:海之蕴——文化采风
第二章:海之咏——阅读传薪
第三章:海之悟——写海扬帆
第四章:海之魂——争奇斗艳
第五章:海之恋——各领风骚
第一章:海之蕴——文化采风。这一活动以采风为主, 指导学生走出校门, 走进石岛人民的生活。总之, 让学生带上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走进花村、画村和渔村。具体而言, 这一活动有三步。“整装待发”是活动的第一步, 即为学生走上“探究之旅”做必要准备。“探究之旅”既是活动的第二步, 又是活动的核心。学生可自主探究感兴趣的问题。“收获立交桥”是活动的第三步, 旨在盘点收获, 作出新打算。通过文化采风, 使学生了解南车村 (花村) 悠久的养花历史, 牧云庵 (画村) 独特的绘画、剪纸历史, 大鱼岛 (渔村) 别具风格的渔民习俗, 便于学生吸取民间文化精华, 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感情。同时, 学生在采访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第二章:海之咏——阅读传薪。这一实践活动以阅读为主, 探讨问题, 挖掘石岛“海文化”的渊源。具体而言:指导学生搜集有关石岛海文化的书籍, 让学生阅读民俗故事、古典名著, 使学生品读和感受石岛的“海文化”。既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又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还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第三章:海之悟——写海扬帆。这一活动在以上两个活动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通过写作感悟石岛的“海文化”。这一活动既有对石岛花、画、石的描摹, 又有对石岛名人的访谈。在采访中, 学生走出课堂, 分组实地采访, 感受石岛名人的风范。通过采访, 既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 又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还令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及应变能力获得提升。同时, 采访让学生领略石岛名人在不同岗位取得的成绩, 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 既净化学生的思想,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又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使学生更加积极进取。
第四章:海之魂——争奇斗艳。这一活动让学生在更加具体的活动中诠释和发扬“海文化”。具体而言, 有四部分。“海阔天空任我行”是活动的第一部分, 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例如让学生一边展示图片和实物, 一边讲述石岛的民俗故事、历史故事等, 旨在锻炼学生的能力。又如引导学生栽种花木, 设计盆景, 美化校园、家园。“心灵之旅”是活动的第二部分, 主要是通过调查等实践活动, 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获得文化修养的提升。“五彩缤纷话收获”是活动的第三部分, 旨在让学生之间分享成果。“精彩连接共欣赏”是活动的第四部分, 目的是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得到扩展与延伸。
第五章:海之恋——各领风骚。这是在以上四个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辩论、反思和设计中升华对“海文化”的理解。这一活动主要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第一环节“畅讲坛”以辩论形式, 使学生了解石岛作为港口开放小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二环节的“反思廊”以“我的幸福体验”为主题, 表达学习石岛“海文化”的感想, 反思过去的得与失。第三环节的“设计院”, 以设计海报、制作网页和书法绘画等形式, 描绘家乡之美, 展示“海文化”的独特魅力,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更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思维、应用和实践等多种能力。
这种寓教育于实践活动中的教育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在学校开展的各届艺术节活动中, 学生们大显身手, 他们以花卉展、绘画展、根雕展、贝壳展、奇石展和书法展等异彩纷呈的形式, 吸引大批家长及社会人士的关注, 使学校的教育获得“扎扎实实, 富有成效, 不流于形式”的好评。
让『童文化』润泽信仰的种子 篇3
广东省佛山市同济小学一校两校区,共有56个中队。在“童文化”的引领下,学校走出了少先队特色发展之路。“童文化”就是以童为本,童心育人、童趣导人、童梦励人、童真做人,注重从儿童立场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童文化”活动,营造一个自由、自主、和谐、快乐的少先队文化,给队员最快乐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
一、注重活动的儿童化和本土化
少先队活动其魅力之一在于参与就是一种快乐。拓宽活动的领域,促使少先队活动向家庭、社会延伸,同时关注活动的教育内涵,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使队员在参与活动中得到快樂,在快乐中内化做人做事的道理。学校少先队活动凸显儿童化和本土化,让信仰的种子根植于队员们的心中。
“绿苗苗队前教育营”是学校少先队的品牌活动,以“绿苗苗队前教育营”为阵地的队前教育活动坚持了十八年。每年在少先队建队日那天,由大队部组织队前儿童加入“绿苗苗队前教育营”,建立队前教育的阵地,邀请高年级的队员担任“小辅导员”。“绿苗苗队前教育营”有六个“有”:“有宗旨、有基地、有机构、有口号、有标志、有团歌”。“小辅导员”们围绕着“六知、四会、一做到、一实践”给队前儿童上队课。在“绿苗苗队前教育营”里,“小辅导员”带领弟弟妹妹们学队的知识、唱队歌、读誓词、呼号,手把手地教他们系红领巾,一起做游戏,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撒少先队信仰的种子,争当光荣的少先队员。而作为“小辅导员”的老队员们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此项活动,得到了省团委、少工委等领导部门的充分肯定,正如省团委书记池志雄同志到学校调研时提到的:这样的队前教育模式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初步形成课程化,活动形式新颖、具有亲和力,值得推广。
“行通济”是佛山最具特色的一项传统习俗,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行通济,无闭翳”这句俗语在佛山尽人皆知,它的意思是说,在元宵节走走“通济桥”,就能消除疾病、烦恼,得到幸福、安康,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行通济”这一民俗活动寄托着佛山人民的美好祝愿,并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献爱心、捐善款万人行活动。
今年的元宵节大队部就以“温爱佛山 通济天下”为主题举行了“行通济,爱善行”活动。学校大队部在活动前做了动员,让全体队员完成“行通济 快乐六个一”的元宵节作业:做一只“快乐小风车”、与家人一起快乐过元宵节、了解一下“元宵节”与“行通济”的习俗、唱一唱童谣歌谣、写一写新年的愿望与祝福、准备一份利是钱捐款。元宵节那天全校师生在校旗、队旗的引领下,举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唱着快乐的童谣,浩浩荡荡地走过通济桥。走过通济桥后,队员们纷纷捐出自己的利是钱,做善事。行通济活动不仅使队员们亲身体验了本土文化和身边的民俗文化,更受到了深刻的爱心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二、着力主题教育与体验活动相结合
多年来,学校一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如民族精神代代传、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科技创新、艺术体育等活动,让队员在活动中体验,使活动形成系列化和常态化。
陈铁军烈士是佛山儿女的骄傲。每年清明节,两个校区共三千多名师生,在仪仗队的引领下,步行来到铁军公园,举行“缅怀先烈 追寻梦想”大队主题队会。在铁军烈士塑像前,队员们向烈士献上花篮,表达无限的敬意,那一句句铮铮的誓言、一朵朵洁白的花儿,表达了对先辈们的无畏与奉献精神的敬仰。通过活动,队员的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学校大队部在中秋节一直坚持开展“中秋的月 绿色的梦”月饼盒回收活动,收集废弃的月饼盒,进行分类回收,培育绿色文明理念。月饼盒回收所积攒的款项,将用于组织队员与百年老校南海区海寿小学的师生一起开展“手拉手”活动。在活动中,两校队员们一起玩陶泥、创作涂鸦墙,参观太空种子种植基地,悄然地播下了友谊的种子。
三、推行快乐微课程
为了防止少先队活动的“虚化”,学校把少先队活动时间列入学校课表中。主题大队会每学期不少于两次,中队活动每月不少于两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有记录,有大队、中队活动记录簿。学校开展少先队员的平安自护行动、科技创新活动、艺术展示活动,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和活动阵地,推行快乐微课程。
学校大队部一直注意渗透科技文化,成立了“童童科学院”,由队员担任院长和理事,致力培养队员科学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在“童童科学院”科技实践日活动中,队员们在操场上设立擂台,分年级、分项目进行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向现场的擂主挑战,家长们也可与孩子一起参加,体验探索科学的快乐。
2013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大队部联合音乐科组成了“乐乐铜管乐红领巾社团”,为队员开拓了展示自我的童梦舞台。在短短3年时间里,队员们通过辅导员老师的专业指导、自己的艰苦训练、团队的快乐合作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喜获2014年全国第二届中国青少年优秀鼓管乐队展演优秀组织奖、全国金奖、最佳演出奖、最佳指挥奖,佛山市第二届中小队员器乐比赛(小学组)金奖,并代表佛山市参加广东省第二届中小队员器乐比赛荣获一等奖。“乐乐铜管乐红领巾社团”正是同济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在“童文化”的引领下,搭建的童梦舞台,让队员在星星火炬的旗帜下童乐飞扬,童梦展翅。
坚持开展以“童文化”的少先队活动,让孩子们的童年处处绽放绚烂的笑脸。在活动中,让每一位铺导员和队员都感受到在少先队组织里被重视的温暖,在充满关爱、信任、和尊重的环境中,体验自己独特的价值,深深感受到少先队工作的快乐与幸福。
让求真文化润泽 篇4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鸟语花香,轻风流水。阅读,是一种情怀——让人敞开心扉,亲近自然。阅读,是一种成长——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阅读,是一种敬重——让我们聆听心声,敬畏生命!小时候,走进《安徒生童话》——让我知晓了人鱼公主为救王子而不惜变成泡沫的执着;丑小鸭在屡经嘲讽、排挤之后美丽的蜕变;灰姑娘在忍受非人的家庭待遇后与王子幸福邂逅的真诚回报;阿里巴巴通过“芝麻开门”取得无数珠宝的智慧;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冻死街头的凄楚;皇帝为了炫耀自己并不存在的美丽新装光身游行的愚蠢。在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中,我感悟着他们的人生,体味着真、善、美的内涵。书,如阳光雨露,滋润着我的心田,是我灵魂的导师,指引着我生活的航向,并赋予我美好的品格——真诚、善良、博爱和无私。
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阅读视野也越来越开阔。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经》开始,我吟唱着风、雅、颂;拜读着屈原的楚辞和离骚,体味着他满腔的爱国热忱却又报国无门的苦楚;敬服着荆轲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侠肝义胆和苍凉悲壮。品读着唐诗宋词,引吭着平仄之韵,在意境深远的优美文辞中自然沉醉,在婉约的柔美与豪放的粗犷中尽情徜徉。读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人领略到一幅别样的壮美秋景。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感同身受他当时落寞的心境,聆听他凄凉无奈的心声,体味他那个愁绪万千而又不朽的无眠。读岳飞的《满江红》,深深折服于他“驾长沙踏破贺兰山缺”的激昂豪迈;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肃然起敬于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从容。岳飞、文天祥,他们的浩然正气、铮铮铁骨,令人叹为观止!他们的慷慨豪迈、庄严告白,将气贯长虹、响彻宇宙!他们的赤胆忠心将与他们的英名一起永垂史册、流芳千古!读四大名著,叹孙悟空的机智勇敢、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关云长的义薄云天、林黛玉的香销玉残,梁山好汉风云万千。看今朝文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一路走来,书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不仅教给我无穷的知识,还教会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更赋予我最神圣的使命——爱与责任。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论时空如何变幻,不变的依然是我对书的热情,对书的执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同学们,让我们以书香为伴,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吧!唯有借助思考的翅膀,我们才能自由地飞翔在书籍的天空中,才能凭借前人的思想朝更高处飞去。看!那书籍的天空多么辽阔,让我们放飞梦想,畅游书的海洋吧!亲爱的同学们,让阅读润泽生命,让书香伴我们成长!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名著与我同行
演 讲 稿
让求真文化润泽 篇5
各位领导:
大家好!下面就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汇报一下,汇报题目是“提高文化品位,创建和谐校园”。
润泽中心学校始建于建国前,历史悠久。并于今年9月将红崖小学、双庙小学撤并整合,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教职工40人,学生537人。校园宽敞规则,校舍整齐明亮。川流不息的大通河见证了我校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在教育局“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改善教育环境”的倡导下,紧紧依靠中心学校的大力支持,按照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我校本着:“以人为本,创设美好,环境育人,营造教育乐园”的宗旨,苦心经营,努力发挥我校的校园文化优势。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学校建设收到了显著成效。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班子团结,敢想敢做。
新一届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建设工作,特别是校园的绿化、美化、硬化。润泽学校自上学期开学以来,学校加强校园规划建设,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校师生放弃休假日,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劳动,校容校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校园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润泽学校自2004年以来,校园建设力度不大,处于滞留不前的状态。教学楼前地势低洼,杂草丛生。校园东墙边高低不平,校园规划极不整齐。今年三月初,在新一届领导的决策和带领下,把校园建设当做学期初的首要任务,师生放弃休假日,义务建校劳动。校领导
多次外访,动员社会力量,决定填平教学楼前的低洼地势,挖齐取平东墙边凹凸地形。经过多次动员,得到了大通建联砖厂的大力支持,调来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挖土取土将近2500方,长达六天的工作日,将教学楼门前的低洼地势基本填平。全校师生又对校园环境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修整。修整期间,校领导亲自带队劳动,尤其两位主任,虽年事已高,但仍和青年教师一样,手握鉄锹,奋战在校园建设的第一线。全校师生受其鼓舞,埋头苦干,终于完成校园建设初步规划的目标。
此次修建工程量是惊人的,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教学楼前面的地势填平了,操场补平了,墙根高低不平的地势不见了。此次劳动为我校的进一步规划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校园规划建设,使学校的面貌取得了可喜可观的成果。学校领导并没有以此满足,而是以发展的眼光,高瞻远瞩,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下,集中精力投入到校园绿化的建设当中。经过几个阶段的规划和劳动,校园绿化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学校向市绿色学校的标准迈进了更坚实的一步。
为了合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绿化土地,学校领导从节约经费、美化校园的根本目标出发,对学校教学楼门前的土地进行了细致地规划,设计了砖道、花坛、花园。本着“经济节约”的原则,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达到了美化的目的。
同时,学校领导经过多次与砖厂交涉,争取到砖厂的大力支持,为我校无偿捐助22000块砖,自筹砖块近40000块。学校领导带
领全校师生,利用中午和下午课外时间,经过一周的劳动,铺设了大约1800平米的砖道,既硬化了学校道路,又达到了美化校园的目的。
美化校园是这次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绿化工作坚持“错落有致、不露黄土、尽量开放、休读共享”的原则,建成花园式庭院。尽量以移栽为主,坚持“先急后缓”分步实施,先栽休读点树木,再绿化花坛、花园,最后绿化平房教室及宿舍楼周边。花木来源以学校原有花木为主,其次动员学生捐献,种植了丁香、黄刺玫、榆叶梅、刺柏、云杉、垂榆等十多个品种,共计300多棵花木。为构建整洁、优美、舒适、清新的和谐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是我省“两基”迎国检的关键一年,学校领导从开学初就积极筹划、制定校园植树绿化方案,以“增加绿化覆盖面积,丰富校园植被种类,追求景观结构艺术,营造学校健康氛围”为宗旨,努力打造绿色校园,为迎接国检做准备。在花园、花坛等地,移栽了十样锦、马莲、川草、郁金香、八宝景天、七叶景天、波兰菊等观赏性花草,在空余土地种植草坪1500平米,达到了观赏绿化相结合,高树低树相间,落叶树常绿树相间,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目的。
在这次绿化校园建设中,学校领导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分批对新栽的树木浇水,并对浇水后出现的塌陷进行了仔细的回填。并加大了对新栽苗木和种植草坪的管护力度,以确保苗木栽种成活率。
二、齐心协力,创建节约型校园。
因为学校经费有限,我们坚持能不花钱的就不花钱,能自己干的就自己干。无论是平整操场、修花园、砌花坛、种草坪,还是修建宿舍楼、学校食堂的上下水,锅炉房低压线路的改造,都是行政领导带头,全校师生齐动员,靠大家的双手修建起来的。可以说2010年是我校校园建设的“师生大会战”年。因为暖气工程的改造,对我校已平整的操场造成很大的破坏,校园操场千疮百孔,建筑垃圾堆积如山。早已铺好的砖道被毁坏了,早已种好的花草被掩埋了,早已规划好的宣传栏被挖掉了。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建设校园的信心没有失掉。从学校上下水道的疏通到铺设砖道,从掩埋垃圾到平整操场。领导们没有说苦,师生们没有说累。而是利用休假日时间,起早贪黑的大干。很多师生的手都磨破了,但建设新校园的决心没有动摇。当时,校园内乱石、垃圾、建筑残土堆积如山。但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大通建联砖厂的大力支持下,填埋垃圾,平整操场。尤其是兰新铁路建设五局,给学校调来了平路机、压路机,义务为我校校园建设工作了两天,平整操场6000多平米。大通建联砖厂的挖掘机、装载机多次为我校的校园建设义务劳动。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共清运垃圾近1000多方,重新铺路砖近400平方米,校园面貌又焕然一新。对于学校的环境建设,有条件我们去办,没有条件我们创造条件也去办。仅这一学年我校全体师生自己动手,加上外单位的援助,节约资金约20多万元。
三、提高学校文化品位,美化育人环境,增强育人效应。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事实也是这样,人创造环境的时候,环境也反作用于人,潜移默化的改造着人。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度过,学生个体情感的培养、心理
素质的锻炼、道德品质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无不受到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健全人格的需要。我们认为:让校园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文化特有的底蕴;润物无声,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使墙壁说话,花草发声。通过精心设计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我校本着“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人育花草,花草育人”的原则开展环境建设,现已初见成效。
目前,一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花园式的两个花池,教学楼内有宣传栏、光荣榜、名人名言,内涵丰富,令人启迪;盛夏的校园,红花、绿草、老树、红墙相互掩映,布局大气、错落有致;树上的鸟儿,树下的石桌石凳流露着校园内另一种宽松与和谐。校园内杨柳参天、树墙整齐、生机盎然的花园、美丽的草坪、葱葱郁郁的马蹄莲、川草和教学楼前的大花坛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古朴与人文交错,无不彰显着校园文化的和谐之美;在这里,老树的枝繁叶茂、马莲的顽强、绿色的生机、美好的花朵、这些自然的灵气都赋予我们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象征意义;这里的一草一木见证着孩子的健康、快乐和每一点滴进步,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绿洲。
在校园管理上我们成立了学生会、红领巾岗,随着环境的不断美化,人人都是自发的看护员,连学前班的孩子都不忍心破坏这里的环境。每天清晨和傍晚,花园的砖道中、墙根的石凳上、整齐的白杨下,都有孩子读书的身影。
四、环境建设与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学校建设与管理应该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如果放松其他工作,单纯美化环境就得不偿失。我校的环境建设与各项工作兼顾,相辅相成,互相协调发展。我校的校园建设虽然牵扯了一些精力,但改善环境的同时,师生精神面貌异新,工作和学习都调整到了最佳状态。再加上行之有效地管理,各项工作不仅没有落后,而且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强化管理机制,完善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要求或规范中逐步形成的,是全体学校成员认同和遵循的物质与精神成果,体现着学校个体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1、健全领导机构。学校健全了各类组织机构,做到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管。今年开学初,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校调整充实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精心安排,并制定彻实可行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对校园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划和设计。
2、完善管理制度。近年来,我校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深入调研,建立与健全了一系列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系统性特点的规章制度,强化管理的计划性、服从性、主动性和统一性。在制定或修改每一项制度时,学校都组织教师或学生积极参与,发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力求各项制度能为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共同接受。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校坚持“严宽结合,粗细结合,动静结
合”的原则,使“管”与“理”能有机统一,使各项管理制度得到师生的认可并发挥其应有的导向、激励、约束、惩戒等功能。
3、加强民主管理。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学校设立了校务公开专栏,定期将学校发展规划、改革方案、评优评先、学校财务收支等情况进行公开,接受师生、家长监督;围绕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如校容校貌整治、学校物资采购等,我们每次都召开行政会议讨论决定;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听取和收集教师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引导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科学、有效地促进学校全局工作的良好运作。
(三)、继承优良传统,树立校园精神文化
学校的精神文化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校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我校坚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切实加强“三风”建设,改善校园人际关系,构筑师生的精神家园。
1、浸润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一是开展荣辱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注重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我们在学校综合楼办公室办了《践行“八荣八耻”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板报,教室张贴了宣传“八荣八耻”的醒目标语,学校利用晨会、板报、主题班会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广大师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中提高认识,自觉实践,逐步把“八荣八耻”内化为他们的行动指南。
二是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我校坚持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集中活动与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年以来,结合庆祝建国六十一周年,我校先后举办了系列活动:利用远教设备等资源,分级组织学生观看了经典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开展了全校性高唱爱国主义教育歌曲活动并举办了歌咏比赛;举办了“迎国庆”师生书画展,把“爱校”与“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了学生习作比赛,举办“书香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等。
三是积极构建书香校园。抓好学校图书室的开放使用,完善了班级图书角,组织学生向本班图书角捐赠课外书,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营造“以书为友,以书为伴”的浓厚氛围。通过打造书香校园,共创精神家园——让师生徜徉其间,浸润其间,让书卷气成为师生最好的品格,让读书活动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
2、加强“三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校风、教风、学风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浓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深知,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不但可以培育和提炼学校精神,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塑造优秀的学校形象,还可以增强全校师生员
工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教风正、学风浓、校风好”一直是我校努力追求目标。
一抓校风建设。“勤奋学习、求实创新”是我校多年办学形成的校风,也是我校师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我校重视并加强班子成员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真心实意谋学校发展的观念,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以身作则,带头做师生的表率,每天坚持早到校,晚离校。注重大力培养全校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其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教师关心学校的发展,学生珍惜学校的名誉;注重班级管理,积极建设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班风;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如文艺汇演、校运会、篮球比赛、趣味竞技等,在校内形成师生爱好锻炼,追求美好的风气。
二抓教风建设。“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是我校的教风,我校通过深入、持久的师德教育、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每一个教师都能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努力为学校增光添彩。特别是我校倡导的“五爱”精神(爱岗、爱教、爱校、爱生、爱家),努力把学校打造成“爱的家园”,用教师的光照亮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让每位学生在学校都能健康愉快的学习、生活。一年来先后涌现了一批先进教师典型,有4人次荣获市县级表彰奖励。
三抓学风建设。根据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校积极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学校教导处定期开展学风调查,掌握学风建设
中的存在的问题,增强教育针对性;开展主题班队会,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性、学习态度的教育。同时,各科任教师制定了“培优扶弱计划”,各班还开展了“优生”与“学困生”帮扶活动,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上学期,学校积极加强领导管理制度,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学生学风的转变,做了大量的工作,中考成绩由去年的第36名上升到第17名,上升了19个名次,其中九年级郭莉同学的中考成绩为585.5分,排在了农村户口第2名,名列农村学校第一名,我校九年级学生在全县农村户口前100名同学中晋级了4名,学校学风发生了重大转变,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校六年级毕业生升学考试成绩排在了全县农村学校的第二名,其中语文单科成绩排在了全县第一;五年级在全镇抽考考试中名列第一。其他方面成绩也很喜人,在中学生“创新杯”作文竞赛中,我校有54名学生获奖,在教育局举办的“教育系统书画展览”中,我校有3名教师获奖,在大通、湟中、湟源三县举办的“迎国庆书画展”中,我校教师王有杰的书法获得一等奖,刘叶萍的书法获得三等奖。
(四)、规范师生知情意行,彰显学校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在师生身上的最终体现,具体表现在学生的文明行为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的管理行为等方面。我校做法如下:
1、以活动为载体,规范品行养成教育。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可塑性强,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以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
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着重抓好行为不规范、有偏差学生的转化工作,关注“问题学生”,建立了“问题学生”转化档案,并加强了学生健康心理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同时,充分利用“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感染,良好品行在活动中逐步养成。
2、注重树立典型,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我校注重树立典型,包括教师典型和学生典型。利用晨会、校会、教师会、黑板报等宣传各种先进典型,用榜样的精神引导师生,宏扬正气。特别是树立学生典型方面,学校设立了“红领巾监督岗”,监督岗由6名少先队员组成,各班轮流值岗,他们每天检查少先队员的着装、红领巾佩戴情况、教学楼内的秩序、学生的言行,并对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地反馈到政务处。根据统计情况,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后进行点评,对好的典范进行表扬,对不足的进行批评指正。学校还设立了好人好事登记簿,根据情况不定期地进行表彰。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中,只要在某一方面有进步或突出成绩,及时进行赏识和鼓励,进步者与突出者同样重要,形成典型带动进步,进步带动同伴的氛围。
3、注意防患于未然,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一是加强宣传。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我们在校门口墙壁上刷写了“注意交通安全、构建和谐校园”的永久性标
语,定期出版了卫生、安全墙报、板报,还在9月份开展了“安全文明启动月”等。
二是强化教育。坚持班级晨会天天讲安全和每天上、下午放学前最后一节课一分钟安全教育制度化;先后举办了多期卫生、安全教育专题讲座。
三是开展演练。一年来先后多次举行了地震和火灾逃生等安全技能演练,每次安全技能演练和疏散演练都有具体方案,严密组织,情境逼真,演练后及时进行总结,不断提高了全体师生的避震、避火灾和其它突发事件的有序疏散意识和安全避险技能。
综观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是喜人的,但是,各项成绩的取得只能代表过去,我们将以此为起点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努力打造“百草园”式的“三味书屋”,向园林化,规范化发展。
我认为,能办事是能力、会办事是智慧、把事办好是水平。我们只是借助各方面的优势做了别人也能做到的一些工作,却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认可和鼓励,我们将把心中的不安化作工作的动力,紧紧依靠教育局的坚强领导,紧紧依靠中心学校的大力支持,紧紧依靠全体职工的齐心协力,群力群策、开拓务实,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最后恳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长宁镇润泽学校 2010-11-15
提升文化品味 创建和谐校园
__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让求真文化润泽 篇6
我行企业文化建设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省分行2011年工作要求,将市分行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之一。企业文化的实质是如何使职工关心企业,其核心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与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一致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之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这个重要论断包含了两层深刻的含义。一是揭示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二是阐明了实现发展必须依靠人。对市分行来讲,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积极性、创造性,对我行的发展始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我们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为我们开辟了把以人为本思想引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践的重要渠道。企业文化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注重在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实现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促进形成企业内部物质、精神、制度的易圭组合和动态平衡。因此,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从近期来看虽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从长远看,却是保证企业建康和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位著名经济学家指出:“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
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文化。”企业的发展,根本靠制度,长远靠文化。我们要从这个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增强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二、发动职工共同参与,增强企业凝聚力。
职工群众的积极参与是企业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开展各种征集活动,发动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不仅为普及企业文化基本知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广泛的思想动员。
要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可以通过举办企业文化知识讲座、组织了企业文化知识大赛或企业文化辩论赛等诸多方式,引导职工群众自我教育,为把企业文化理念落实到岗位和工作的每个环节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要通过领导宣讲、组织讨论、培训交流、知识竞赛和开展以企业文化为主题的各种活动等多种方式,努力使邮储银行的企业精神和核心经营管理理念深入到每名职工心中,并在不断加深对我行企业文化认同的同时,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凝聚力。
三、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实到基层企业文化重在建设,重在落实。
要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统一的企业精神把广大职工群众凝聚到企业发展上来,把核心经营管理理念贯穿于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贯彻于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之中。
并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用工制度和所承担的具体任务,充分发挥基层的积极性、创造性,对本单位的发展目标、具体的经营管理理念、企业行为、职工行为等方面的内容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规范,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不断丰富、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这是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要按照“围绕中心、继承创新、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大力加强我行的企业文化建设。要结合实际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认真抓好执行这一环节,坚决杜绝形式主义。评价一个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关键要看企业文化是否凝聚了职工队伍,振奋了职工群众精神,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是否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是否改善了职工物质文化生活,保障了职工群众的生命健康,促进了职工群众的全面发展;是否促进了安全生产,维护了企业的稳定,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四、要切实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
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分行各项工作要求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保证必要的物质投入,形成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领导干部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行内各级行政、党组织主要领导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
任,积极做企业文化的大力倡导者、积极推动者和模范实践者。要把各单位各部门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深入学习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结合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省分行工作会议精神,组织企业文化建设学习。以实际行动为广大职工做出表率,增强广大职工群众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可。
让幽默的语言润泽生物课堂 篇7
一、幽默是生物课堂的“润滑剂”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生物学家罗伯特·温伯格教授来清华大学演讲时曾提到:“一个成功的教育家, 除了要掌握深厚的学识外, 还要懂得幽默的技巧。”倘若教师经历过几年的实践教学则会深有体会, 若生物课堂一直延续着“教师教、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则必将使得整个课堂缺少活力, 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亦累。而倘若在生物课堂中融合幽默元素, 则可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将瞬间被带动起来。幽默不仅是一种手段, 更是一门艺术。教师用幽默风趣的声音语言或搞笑古怪的肢体语言, 在感染学生的同时让他们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捕获知识, 感受着生物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如今, 幽默俨然已成为当前生物课堂上的“润滑剂”, 师生在被诸多喜剧元素感染后, 彼此之间的课堂互动也将变得更加默契,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则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二、就地取材, 即兴发挥
生物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自然学科, 与其相关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就为课堂教学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幽默应结合具体情境, 只要时机成熟则可就地取材发挥。如:在讲述到“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这一内容时, 我发现班上女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明显低于男生。为改变这一现象, 我带着微笑说:“今天我们班的女同胞们明显不在状态, 男生回答问题占尽先机。这不会是性染色体因素造成的吧?莫非女生中的X染色体有消极作用, 男生中的Y染色体有促进作用?”大家听了顿时大笑起来, 我随即说道:“X染色体们加油啊!”又是一阵笑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相关的生物知识就地取材, 再用幽默的言语组织起来就可发挥出“搞笑”作用, 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即兴发挥也是教师在生物课堂上需掌握的技巧, 它往往可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三、联系生活, 增添实例
若细心观察则不难发现,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以捕捉到很多生物知识的缩影。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生活实例与生物知识结合起来, 并用幽默的言语“加工”一番则可让人倍感有趣。如:在课堂练习中我发现, 大部分学生常搞不清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后的产物是哪一种, 多数学生错误地认为是酒精, 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个小错误, 我在课堂上说:“我们班学生现在都有特异功能了嘛, 很多人都可以像酵母菌那样经过无氧呼吸生产酒精了, 以后你们喝酒不用买了, 直接人体生产。”学生随之大笑, 我则补充道:“笑归笑, 记住这一小错误哦。”喝酒本是生活中的常见事情, 但在生物课堂上与酒精生成结合起来则会变得有趣许多。再如:联系“汶川地震”中的那头“猪坚强”能在被埋36天中仅凭少量水分维持生命, 我由此引出“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这一课题, 提出了水是生物体中含量最高, 也是最重要的物质。
四、转变思维, 雅俗结合
生物课堂呈现出来的应该是一个极为活跃的教学情景, 但受到教学方式的影响, 很多时候学生是一脸茫然, 教师则是一脸无奈。教师面对情况多变的课堂环境, 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幽默的言语、题材、思维方法将课堂中的每个环节完美结合起来, 在做到“幽默风趣”的同时, 也要实现“雅俗结合”。如:在单元总结中讲到“基因”相关的知识时, 我则说:“小时候我幻想自己有甄子丹的面孔、梁朝伟的演技、张学友的唱功、刘德华的身材, 可长大了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四不像’, 没有一个指标符合巨星标准的。”学生不禁大笑, 学习气氛一下子被带动起来了。
养心,让容颜润泽如蜜 篇8
《内经》说:“心主血,为生之本……心充脉华面,在液为汗,开窍于耳及舌。”
中医认为,一个人面色是否润泽,反应的是气血的充盈。心主血,心血充盈了,人的颜面就会红润而有光泽。所以,养心,能让女人容颜润泽如蜜。
女人天生爱美,这个世界因女人而多姿多彩。常常可见女人花大量的钱,买化妆品和时装来装扮自己。此法形而下之,卸了妆,脱了外套,那就不够美了。我赞成由内而外,先从养心开始,形成美丽气质。
不懂得养心的女人,就像不懂得育花当从根部浇水、施肥。养心,能令如花女人持续长久美丽盛开,能让女人之美摄魂夺魄,以其宁静、庄严、华贵令人仰慕。宋美龄便是深谙养心之道的一代名媛,百岁高龄已逾,美国总统还赞誉她为美丽的女人。养心的成功,让宋美龄从内心到外在已臻完美境界。
★养心美颜,从生活细节做起
1,读书
女人的美,在于心灵,在于气质,在于神韵。会读书的女人,心有琴弦,雅意一生;会读书的女人,纵然独自漫步,也有清风明月邀约,花香白云为伴;会读书的女人,心境是单纯的,感觉是灵秀的。这样心无杂念的知性女人,谁能说她不美?
2,宽容
宽容,是女人养心的至上境界,是心灵美在人生态度上的体现。
3,音乐
“音乐是女人的公开情人”,怀旧时,放一曲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如涓涓小溪静静流淌,耳边仿佛又响起了儿时同伴的嬉笑声。
4,艺术
经常欣赏各种高雅艺术,陶冶性情、丰富心灵感受,举手投足之间自然会有文化与艺术的气韵。
★静心养生法
当心情不佳时,选个安静的地方,全身放松取坐势,双手置于膝上。深呼吸,闭上眼睛,让大脑完全安静。听四处风吹过树叶的声响,小鸟的鸣叫,微风拂面而心旷神怡。想象自己来到深山之中,自由自在地漫步其间。或是身处山巅,白云在脚下流淌:或是身处蔚蓝色的大海之上。如是流连于绮丽风光中,心情会无比欢畅。
★养心美颜食物
1,龙眼
又名桂圆,有养心安神、滋阴补血的功效。适合体弱多病、心悸失眠、面色无华的女性进补之用。
①将龙眼肉加冰糖熬制成膏,每天早晚冲服一汤匙,简单方便,易于保存。
②可将龙眼肉、莲子肉各30克,糯米100克,武火烧沸后改为小火慢慢煮至米粒烂透。可养心补血,润肤红颜。适用于心气虚、心血亏而面色无华的女性。
(2)蜂蜜
蜂蜜采百花之精,是女性的美容圣药。蜂蜜既可单独食用,也可与阿胶、红枣、龙眼肉、核桃、枸杞等制成膏,经常食用可使女人“面如桃花”。
★养心食疗方
枣豆黑米粥:红枣25克,红豆50克,黑米100克,红糖适量。
让诗歌写作教学润泽孩子心田 篇9
关键词 积累 仿写 创作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069-03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各种体裁的诗歌。诗歌承载着华夏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性格,包含着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诗歌在语文课中,代表着高品位的文学趣味。作为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品味、去领悟熏陶、去仰慕沉醉。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忽略了诗歌,导致了学生只会读,而不会写的现状。作为语文教师,能带领学生走进仿写和创作诗歌的王国里,才能让学生享受到美感的体验和挥洒才情的喜悦。
一、日有所诵——引进源头活水来
1.吟诵古诗,进行美感熏陶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大多内容丰富,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
古诗富有抒情性。诗歌是真性情的流露,诗歌厌弃一切虚伪和做作。中国最早的文化原典《尚书》中就有“诗言志”的说法。古诗也有相当强的韵律感,这是东方诗歌共有的特点。在孔子的时代就有“歌诗三百,诵诗三百,舞诗三百”的说法,可见古人将诗歌、音乐和舞蹈看作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古人写的诗歌有时要吟咏,有时要和歌而唱。大家可以随意找几首古诗,大声读一读,就会有美的享受。古诗非常含蓄而多意,中国的古诗,追求“象外之象”“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佳作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古诗韵味无穷,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教师每天安排10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古诗,不必繁琐的分析,不求每一篇的背诵,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大量的古代优秀诗歌,以进行美的熏陶,给学生美的享受。
2.诵读童诗,感受童真童趣
儿童诗是切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为他们理解、欣赏、喜爱的诗歌。儿童诗深受儿童的喜爱,因为它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
每天清晨,安排十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诵读儿童诗,让美妙的童诗为学生们新的一天注入力量。儿童诗的诵读可安排几个系列,如金子美玲系列,金波系列等。优美的儿童诗让孩子们富有感情地诵读,他们自然会感受到其中的童真童趣。
每天的吟诵古诗,诵读童诗,正如春雨润泽心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大量的诗歌积累,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每天日积小流,为学生的诗歌写作“引进源头活水来”。
二、仿写诗歌——似曾相识燕归来
1.仿写童诗,唤醒沉睡的诗情
我们农家的孩子,每天接触青山绿水,朝夕与大自然为伴,可以说对于诗歌的生活素材并不缺乏,但由于教师的忽视,使得孩子们对诗歌写作产生极大的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可以从儿童诗入手,在写作之前,有必要让学生阅读、品赏一些优秀的儿童诗,感受儿童诗的特点和韵味,领悟一些写法,更重要的是步入“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诗境,找回潜在的诗心,给予学生必要的铺路,唤醒沉睡的诗情,并以最质朴的童真、童趣焕发出来。有一次我在晨颂时间,给学生吟诵了叶圣陶先生的《风》: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你和我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你和我了。
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正走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你和我了。
但河水起波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教师先对这首诗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诵读,引领孩子走进诗歌。接着带领学生品读这首儿童诗,感受诗中的韵味,多了一份独特的感受,也包含着捕捉到童诗的情趣的喜悦。为了延续这一份感受,我带着孩子们开始寻找生活中的风,最后让学生让孩子们进行完善成篇,在课堂上吟诵出来,此时此刻,孩子们心中流动的是“创作”的热情,脑中浮动是“风”的各种形象,口中诵读的是“风”的诗句。
2.模拟古诗,感受含蓄的韵味
对于小学生而言,儿童诗的写作相对比较容易,而古诗的仿写则显得相当有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选择比较浅显的古诗,引领学生模仿写作,感受古诗含蓄的韵味。有一次,我教学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然后让学生对周围景物进行筛选,仿写一首。有一个学生家住在名为“大自然养殖公司”旁边,这家养猪场范围很大,里面风景优美,在上虞名声响当当,是个悠闲游玩的好地方。这位学生经常在课余时间去那儿玩,于是她写了一首诗:
天净沙——春游“大自然公司”
青青修竹鸡娃,梅林雷笋野花,池上茅舍几家。
山景如画,肥猪窜入青纱。
三、尝试创作——为伊消得人憔悴
仿写诗歌,由于教师事先做了大量的铺垫,学生可以比较轻松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架上的葡萄,所以学生相当有信心。但要学生独立创作一首诗,则显得相当有难度,有时学生搜索枯肠,也写不出几句好诗。作为语文教师可以抓住各种契机,激发学生诗歌创作的热情,开启孩子们诗歌创作的灵性和情趣。
1.结合阅读,创作诗意读后感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学生一般先写文章内容,再写印象最深和对自己有启迪方面的要点,然后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和其中的收获。但对于学生的诗歌写作教学而言,用诗歌的形式来写读后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后》,提议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要求用儿童诗的形式呈现。而且我让学生事先构思,在课堂上当场写出来。endprint
读《金色的脚印》有感———我喜欢你,狐狸(组诗)
我喜欢你,狐狸
狐狸,机智的狐狸
你使用调虎离山计
只为了救出小狐狸
狐狸,多么有毅力
坚持不懈咬木桩
就为了和小狐狸团聚
狐狸,有情义的狐狸
你懂得知恩图报
只因为你有美好心灵(何洁丹)
2.捕捉气象,激发学生赋诗情
去年年底,雪下得很大,在活动课时间学生提议让他们到操场上打雪仗。我也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玩耍,对于习作片言未提,学生玩得兴致勃勃。然后在第二节语文课上让学生写出一篇记叙文,有兴趣的同学再加一篇小诗,有些学生就写了一首小诗,如下面一首:
雪
说你像白糖
你却不甜
说你像味精
你也不鲜
说你像海盐
你更不咸
你是冬天的
白衣天使
我对你永远怀着
纯真的爱
3.放手创作,随情作诗扬童心
诗歌是诗人率性的表现,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亦步亦趋,难有佳作产生。于是,我有时布置一篇小诗,让学生在两周内完成,有感而发,随情作诗,有了自己认可的佳作才上交老师。我本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谁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写出与众不同的小诗。如:
灰太狼
疼爱老婆是第一
任劳任怨你最勤
发明创造真神奇
威力无穷可真行
虽然爱耍小霸气
可这就是你性情
吃羊是你的本性
抓羊是你的本领
虽然有人讨厌你
可我永远支持你
这是我班班长写的小诗,她经常看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觉得灰太狼虽然很残忍,但作为男人,它也有可爱的一面,于是在看电视时产生灵感,即兴创作了这首诗。
我在点评这首小诗时,提到:现在是信息社会,电视媒体和互联网,是一个宽松的环境,能很快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看看电视,随意冲浪,体验着个人的自由和随意,只要引导得法,这些媒体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写作诗歌的素材。
草
那门前的草
看起来是一身小模样
但是它每天都做着运动
每天都在做早操
那清晨的露水
就是它勤劳的汗水
仿佛在说
我要变得更强壮
风吹不垮它柔弱的身躯
火烧不尽它的勃发生机
它为自己顽强的生命
而感到无比骄傲
这是我班王鸿勇同学自由创作的小诗。这首稚嫩的儿童诗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我启发其他同学也可以从自然景物中提炼诗歌写作的素材。皮亚杰曾说过:“儿童的潜意识中具有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如动物植物、名山大川、日月星辰,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只要引领学生去感知自然界的细微感受,如池塘深处的咝咝声、蚕豆叶柄上的小耳朵、早春河岸上的垂柳、夏日瑰丽的晚霞、大雪笼罩的田野……这一切都能激起孩子们神奇的想象!”
我的小狗,你在哪里
吃饭时,我会想,
你在哪只垃圾箱觅食。
睡觉时,我会想,
你在哪家屋檐下歇息。
曾记得,我骑车带你去打针;
曾记得,我帮妈妈为你洗澡。
我一次次在门口探望,
等来的却是一次次失望。
我在心底默默地呼唤,
我的小狗,你在哪里?
这首流露着至真感情的小诗是张杰创作的,他家的小狗很漂亮,与他感情很深,忽然有一天,那条可爱的小狗失踪了,为此他日思夜想,辗转安眠,在煎熬中写下了这首小诗。小诗抒发了对小狗的思念和期盼,不失为一首不错的儿童诗。
我从自己的诗歌写作实践中悟出:放手让孩子们创作诗歌,有感而发,随情作诗,在自由写作的天地间,让童心随着放飞的诗情飞扬。
有时我问孩子们,有些小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有些孩子吐出了真言,有时他们搜肠挂肚,也捕捉不到写诗的灵感,但忽然在睡梦中有个佳句,心里恐怕瞬间的诗情火花马上熄灭,就马上起床提笔就写。我打趣说,写作诗歌就应该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劲头,这样才会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喜悦。
我是一个对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是诗词曲赋情有独钟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把诗歌写作教学作为自己语文教改的起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播散传统文化的种子,点燃学生诗情的火花。诗歌写作教学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点点滴滴滋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田,让童心在诗情中润泽。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给予孩子们一个诗意的童年,伴随孩子们一起走过生命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汪燕宏.诗意与生命的对接[J].小学语文教师,2009,(11).
[2]应敏.古诗课还能这样上[J].小学教学设计,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