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骨—钢管混凝土

2024-11-05

钢骨—钢管混凝土(通用8篇)

钢骨—钢管混凝土 篇1

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是一种新型的结构组合柱,它是综合钢管混凝土和钢骨混凝土的优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模式的重载柱,其截面如图1所示。在以往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的研究中[1,2,3],对偏压承载力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将就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偏压承载力进行试验研究,同时用ANSYS对其承载力进行有限元分析。

1 试验介绍

试验构件参数如表1所示。

试验在5 000 k N长柱压力试验机上进行。钢骨及钢管应变片的总体布置情况如图2所示。

试验时在试件上、下端部各固定了一个20 mm厚夹具以增强试件端部的承压能力。在试件的上部和下部及对称的左右边分别布置四个百分表用来测量试件的轴向变形。偏压短柱试件的侧向挠度也是采用在试件1/2及1/4高度处布置的百分表来测量;偏压长柱的侧向挠度是通过在试件1/2,1/3,1/6高度处对称布置的五个百分表来测量。

试验采用分级加载制,弹性范围每级荷载为预计极限荷载的1/10,当钢管开始屈服后,每级荷载约为预计极限荷载的1/20,每级荷载的持荷时间为2 min,接近破坏时则采用慢速连续加载,当试件变形很大,荷载迅速下降时终止试验。

2 有限元建模分析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Solid65单元模拟核心混凝土,Solid45单元模拟钢骨,Shell63单元模拟钢管壁。建模时钢管壁与核心混凝土之间、核心混凝土和型钢之间采用完全粘结的形式进行简化模拟。为了准确模拟偏心加载,在模型组合柱的两端加钢板以传递偏心力,该钢板也采用Solid45单元模拟,但是将其弹性模量设置为一个较大的数值,用力模拟板的刚性。底部刚性板的所有节点施加UX,UY,UZ方向约束,用于模拟铰接,顶部刚性板节点上施加UX,UY方向约束,同时施加Z方向的荷载。

本文在分析过程中,混凝土的本构关系采用文献[2]提出的核心混凝土本构关系,钢管和钢骨的本构关系采用简化的理想弹塑性应力—应变曲线,其屈服强度值采用试验值。本文采用大位移静态分析,设置最大子步数为200,并打开自动步长选项(AU-TOTS,1),以便根据需要由系统自动调整子步数,以获得精度和代价之间的良好平衡。当不能确信模型能否成功收敛时,打开自动时间步长选项可以激活ANSYS的二分法。本文采用力收敛准则,收敛容差设为0.01。部分计算结果如图3~图6所示。

3 承载力结果分析比较

将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偏压试验承载力结果及ANSYS分析得到的承载力结果列于表2中。

由表2可以看出,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均控制在5%以内。说明采用本文方法建立的ANSYS模型能够很好地进行钢骨—钢管混凝土偏压柱的极限承载力分析,相对于试验研究,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能够很好地节约人力和物力。

4 结语

1)本文对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偏压承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2)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选择合适的材料本构关系和荷载求解方法,对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偏压承载力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证明了有限元分析的有效性。

摘要:介绍了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是一种新型的结构组合柱,它是综合钢管混凝土和钢骨混凝土的优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模式的重载柱,对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偏压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的同时,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偏压承载力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证明了有限元分析的有效性。

关键词: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偏压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清湘,赵大洲,关萍.钢骨—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心组合柱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3,24(6):44-50.

[2]赵大洲.钢骨—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1-104.

[3]陈宝春,王来永,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4,17(1):24-28.

[4]缪巍.配筋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承载力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5):79-80.

钢骨—钢管混凝土 篇2

【摘 要】钢骨混凝土结构是一种继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结构,它综合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可缩小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增大使用空间。目前在国内外工程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结构形式;钢骨混凝土;抗震性能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观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和住宅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大跨度和超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钢骨混凝土结构因构件较小、造价较低取代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地震见多的城市建设中去。

一、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形式与特点

钢骨混凝土结构是指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配置钢骨的组合结构,简称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结构。这种结构在各国有不同的名称,在我国叫钢骨混凝土结构,前苏联称之为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是在混凝土内配置钢骨,形成新的组合结构。所配置的钢骨的形式有角钢、工字钢、宽翼缘工字钢、双十字钢、双槽钢、十字型钢、箱型方钢管等。用钢骨取代钢筋,提高了组合结构的抗拉性能,同时外包混凝土又提高了组合结构的抗压性能。所以,钢骨混凝土结构综合性能远远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一) 钢骨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点:

1.外包混凝土可以提高钢构件的抗压性能,防止局部受弯变形,提高钢构件的整体刚度;

2.比钢构件具有更高的耐久性、耐火性和抗腐蚀性;

3.比纯钢结构具有更大的刚度和阻尼,有利于控制结构的变形;

(二)钢骨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点:

1.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更高的承载力;

2.实腹式钢骨的钢骨混凝土构件,受剪承载力有很大提高,大大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3.钢骨架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可以利用它承受施工阶段的荷载,并可将模板悬挂在钢骨架上,省去支撑,这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周期,如在多高层结构的施工中不必等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就可以继续进行上层施工。

二、钢骨混凝土结构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研究远远早于我国。早在20世纪初期,当我国还处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时,其他国家已经开始研究钢骨混凝土结构,并将之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造福于人类。大致可以概括为三方面:

1.在前苏联,二战后,为加快恢复建设,采用劲性钢筋来承受悬挂模板和支撑等施工荷载,以加快施工速度。1949年,前苏联建筑科学研究所编制了《多层房屋劲性钢筋混凝土暂行设计技术条件(BTY-01-49)》。50年代又进行了较全面的试验研究,1978年制定了《苏联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指南(CN3-78)》。后来由于省钢目的,主要采用焊接钢桁架、钢构架和钢筋骨架等作为劲性钢筋混凝(即空腹式钢骨)。

2.欧美国家是最早开始研究钢骨混凝土土结构的,开始于20世纪初。但当时仅仅是利用混凝土对钢骨的保护作用,起到耐久、耐火的作用。早期的包钢混凝土就是这样产生的,即在钢柱外面包上混凝土,以此来提高钢结构的防火要求。在19世纪60年代, 欧洲开始对钢骨混凝土结构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在1985年编制了欧洲统一规范——EC4《组合结构》。随后美国也对钢骨混凝土结构展开了研究,尤其是抗震性能方面。

3.由于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较多,传统的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不能取到很好的抗震效果。为了满足抗震要求,日本在1905年就开始设计并使用钢骨混凝土结构,并取得了良好的抗震效果,如1921年在东京建成的全钢骨混凝土结构的日本兴业银行,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损失很小。19世纪50年代初,日本工程设计人员开始对钢骨混凝土结构进行系统地研究,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叠加原理。

三、钢骨混凝土结构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由于国情的限制,我国对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工程应用就更少,所以只能借鉴他国经验,如50年代建成的包头电厂主厂房和鞍山钢铁公司的混铁炉基础,都是从前苏联引进的钢骨混凝土结构。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直到60年代末几乎停止使用。随着80年代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全国各行各业都百废待兴。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大跨度和超高层建筑成为了现代化大都市的象征。钢骨混凝土结构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地使用在工程建设中,如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为钢骨混凝土结构的上海世界金融大厦和柱子为钢骨混凝土柱的北京香格里拉饭店。

虽然我国早在50年代就从苏联引进了钢骨混凝土结构,但是对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开始期间,重点研究了钢骨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和斜截面的受力性能以及抗裂性能,随后又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深入研究了钢骨混凝土结构的静动特性与分析方法。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设计计算理论。1997年我国冶金工业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主要内容包括内含式腹式钢骨的钢骨混凝土梁、柱、剪力墙及其连接的设计计算规定。在使用规范及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目前规范已修订为《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2006)。

四、结论

钢骨混凝土结构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多地震的城市和地区。但是由于研究试验时间太短,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还不太完善,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遇到的所有难题。随着大跨度和超高层建筑的大量增加,计算机模拟有限元分析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计算机资源方面的限制,有限元分析结果只是理论分析,与现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钢骨混凝土结构的认识会越来越深,计算机发展也会越来越先进,这方面的科研将会更完善,工程应用更广泛。

参考文献:

[1] 周起敬,姜维山,潘太华.钢与商品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 张顺利.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研究进展综述[J].山西建筑,2007.

[3] 刘杰.对建筑工程中钢骨混凝土结构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4] 高立人,方鄂华,钱佳茹.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5] 孔丹丹,丁洁民,何志军,张弦.空间结构的弹塑性极限承载性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8.

[6] 孔淑密.钢骨混凝土结构在世纪之帆项目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09.

钢骨—钢管混凝土 篇3

关键词:轴压比,碳纤维,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有限元分析

0引言

通过目前钢骨混凝土和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可以看出, 其结构形式都存在一些不足。钢骨—钢管混凝土柱,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钢骨混凝土和钢管混凝土柱的不足, 发扬了二者的长处, 是一种新的结构形式。该柱的外围根据需要可以设置钢筋, 也可不设, 在混凝土柱的中心部位设置钢管, 在钢管的外侧四角设置钢骨, 钢骨通过钢筋连接成整体, 沈阳建筑大学部分学者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结果表明钢管—钢骨混凝土柱能够利用空腹式钢骨混凝土柱的优点, 弥补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不足;碳纤维钢骨—钢管混凝土是对该课题的更深一步的研究, 是对钢骨—钢管混凝土体系的扩充。

卢亦焱教授提出了采用粘贴碳纤维和外包角钢骨架复合加固的概念, 其研究表明:采用复合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柱, 不但能够提高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 且能有效提高柱的变形能力。受此影响, 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加固研究中, 拟采用碳纤维和外包刚复合加固法进行加固处理, 从而形成了碳纤维钢骨—钢管混凝土柱。

综上所述, 笔者在前人总结的本构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碳纤维钢骨—钢管混凝土柱进行水平荷载保持不变, 不同轴压比作用下的全过程有限元分析。

1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1.1 模型的设计尺寸

钢管与角钢均采用Q235级钢材;钢管的直径为133 mm、壁厚5 mm;角钢的型号为∠50×4, 可通过焊接两片钢板来实现, 缀板高30 mm、厚4 mm, 以间距95或90沿柱纵向放置;用混凝土将角钢外侧抹平。外侧外包一层单向环向CFRP;纵向钢筋和箍筋均采用HPB235级钢筋。其中, 纵向钢筋为4ϕ10, 水平箍筋直径8 mm, 间距100 mm。

1.2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择

为了进行外包角钢与碳纤维复合加固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力学性能和承载力的研究, 必须首先确定钢管、外包角钢、核心混凝土、外围混凝土以及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试件参数见表1。

1)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a.钢管内的核心混凝土在受压时考虑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核心混凝土的本构模型采用韩林海教授研究的本构模型进行计算, 具体如图1所示;b.复合加固时对混凝土的约束, 应综合考虑CFRP和角钢综合骨架的作用。卢亦焱教授提出了复合加固时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本文就采用此种本构关系, 具体如图2所示。

2) 钢材的本构模型。

目前应用较广的钢筋本构模型有:理想弹塑性模型、三折线模型、全曲线模型和双线性模型。在有限元分析中, 一般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或双线性模型。为了便于结果的处理, 本文分析中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钢管单轴应力状态下应力—应变关系数学表达式为:当εεs, σs=Esεs;当ε>εs, σs=fy

3) CFRP的本构模型。

碳纤维增强塑料考虑为线弹性, 当达到纤维的极限应变εf时, 纤维断裂, 认为其不能再承受荷载, 其具体表达式如下:当εεf, σf=Efε;当ε>εf, σf=0。

1.3 单元类型的选择

钢管、角钢、缀板、核心混凝土和外围混凝土采用8节点线性减缩积分式单元, 纵向钢筋和水平箍筋采用2节点线性减缩积分式三维桁架单元, 采用4节点膜单元 (M3D4) 模拟纤维增强塑料。

1.4 荷载步设置

为了能够使计算收敛, 本分析中的Time period为0.1;Nlgeom为on;Maximum number of increments为100;Initial为0.001;Minimum为1E-006;Maximum为0.1。

1.5 单元划分

在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时, 网格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分析是否能够顺利、快速地完成, 也关系到是否能得到高精度的分析。在反复的试验之后, 笔者选择了一种能够在计算结果精度和花费时间代价上达到平衡的一种划分密度, 使其达到合理划分的目的。

1.6 不同材料界面的处理

模拟中不采用各种材料之间的相对滑移, 用*tie考虑各接触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样各接触面上只有力的传递, 而没有相对的位移。对于钢筋则采用嵌入的方式置入到混凝土的内部。

2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2.1 各构件的变形图及应力图

本文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分析了构件在轴压比为0.2, 0.4和0.6下的变形性能。构件下端为固定端, 上端为自由端, 在柱的顶部施加轴力, 在柱端侧向施加水平荷载。由此得到了在不同轴压比情况下构件的变形大小, 以下笔者仅以n=0.4时为例, 利用ABAQUS软件分析得到的构件的最终变形图以及组成碳纤维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各部分材料的应力云图, 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图3和图4分别为核心混凝土和外围混凝土的应力云图, 从图上清楚的看出核心混凝土受压一侧已经达到了核心混凝土的抗压屈服强度。图5为钢管的应力云图, 柱根部固定端的应力最大, 也即为构件的破坏处。远离水平荷载一侧钢管受压破坏, 而水平荷载一侧钢管近固端约束处钢管受拉破坏, 达到了钢管的屈服强度。图6为角钢缀板应力云图, 根部应力较大。另外碳纤维的破坏并没有在角部产生应力集中, 这说明复合加固的加固方式对方柱的应力集中产生了很好的抑制作用。

2.2 试件的应力—应变分析

通过反复调试各试件轴压的ABAQUS模拟最终实现了收敛。在加载水平位移为10 mm条件下, 提取了各部件在不同轴压比作用下近根部点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水平荷载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轴压比的增大, 核心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峰值提高, 即随着轴压比的增大, 核心混凝土的应力增大。外部混凝土和钢管也有同样的现象, 不过应力增加的幅度较小。

3结语

本文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 对碳纤维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在不同轴压比下的受力进行了全过程计算, 主要分析了在水平荷载保持不变, 轴压比不同的情况下各构件的应力—应变曲线, 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的增大, 核心混凝土、外部混凝土以及钢管的应力应变曲线峰值提高, 即应力增大;相对于核心混凝土, 外部混凝土和钢管的变化幅度较小。

参考文献

[1]徐亚丰, 贾连光.钢骨—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2]卢亦焱, 童光兵, 赵国藩, 等.外包角钢与碳纤维布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压柱承载力计算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 2006, 39 (8) :19-26.

[3]张宇博, 徐亚丰.不同长细比下L形钢管混凝土芯柱轴压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J].第十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工业建筑, 2010 (2) :11-12.

钢骨混凝土悬挑梁设计研究 篇4

型钢混凝土 (SRC) 结构是把型钢 (S) 置入钢筋混凝土 (RC) 中, 使型钢、钢筋 (纵筋和箍筋) 、混凝土二种材料元件协同工作以抵抗各种外部作用效应的一种结构。它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一种形式, 其截面组成特征是型钢混凝土的钢材全部被包在混凝土的内部, 型钢和钢筋骨架的外面有一层混凝土外壳。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变形能力强、延性性能优越、简化现场施工、适合我国国情和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 型钢混凝土结构节约钢材达50%以上, 降低了造价。

1 项目概况

某6层框架结构建筑, 顶上三层为商用写字间, 开间为4.25米, 进深为6.2米, 底下三层为商场, 由于商场门厅设计需要, 抽梁断柱, 形成一根悬挑12米的大梁, 承受上部三层的荷载。框架立面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取楼面活荷载为2.0 k N/m2, 楼面恒荷载5.7 k N/m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近震,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场地类别为II类, 50年基本风压为0.4kN/m。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见图1。

2 设计方案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选用何种方法直接影响后期施工难度, 也要考虑造价等因素, 对于该工程普通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来说, 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大悬挑的要求, 两种方法在该工程中可以得到有机的结合及使用。

方法一: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悬挑梁, 截面高度直接按强度和刚度需要计算所得。但此方法常受到建筑立面制约, 悬挑梁高度有一定限制, 对于悬挑跨度和荷载均不太大时可以采纳, 其优点是设计简单, 施工也方便。

方法二:采用型钢混凝土梁 (也称钢骨混凝土梁) , 即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内加入型钢, 其抗弯承载力比相同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要高出1倍以上, 而且依靠所配置钢骨的腹板承受剪力, 其抗剪承载力也大幅提高, 因此可有效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对于较大悬挑距离的悬挑梁可采用此法, 此法优点是梁承载力高、刚度大、变形小。

对此结构进行初步设计, 混凝土C40, 钢骨选用Q345B级钢材, SRC梁截面的确定基于跨度确定, 悬挑梁截面为1500×700mm2, 钢骨的截面采用H型钢, 用钢量暂取8%, SRC柱截面的确定基于框架柱的轴压比的要求, 截面为900×700mm2, 钢骨的截面形式采用H型钢, 配钢量取为4.5%, 连梁截面尺寸600×800mm2, 钢骨的截面采用H型钢, 用钢量取为4.8%。采用PKPM软件对此框架进行初步设计, 作出弯距、剪力和轴力包络图、节点位移图等, 取出悬挑梁极其支撑部分, 进行优化设计, 计算流程如图2所示。

悬臂梁的截面形式、配筋率对悬臂端弯矩的影响很大, 截面大, 悬臂梁自重就大, 相应的弯矩就大;配筋率大, 悬臂梁的刚度大, 分配到的相应弯矩就大;截面小, 自重小, 但变形就可能过大。

对悬臂梁进行优化设计, 定义悬臂梁的高度、宽度、配钢率为优化变量, 高度变化范围为1.2m~1.5m, 宽度变化范围为0.5m~0.7m, 根据SRC结构最大最小配钢率, 配钢率的变化范围为5%~15%, 根据悬臂结构的位移限制确定最大位移值为0.0624m, 定义悬臂梁支撑处的弯矩为目标函数, 采用零阶方法进行优化计算。通过多次试算, 悬臂梁最佳梁高、梁宽、配钢率分别为1.2m, 0.5m, 7%, 见图2。

3 结语

钢骨混凝土结构是近年来在大跨结构中经常采用的结构形式, 本工程中采用钢骨混凝土悬臂梁结构, 有效的降低了梁高增大了梁的悬挑距离, 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骁春.钢骨混凝土悬臂梁优化设计[R].广州: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1995.

钢骨混凝土结构及其抗震性能研究 篇5

一、钢骨混凝土构件形式与设计理论

钢骨混凝土构件根据钢骨的形式可分为实腹式和空腹式两大类。实腹式钢骨主要有工字钢、槽钢及H型钢等。空腹式钢骨是由角钢构成的空间桁架式的骨架。

实腹式钢骨混凝土构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而空腹式构件的抗震性能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基本相同。在日本阪神地震中, 空腹式钢骨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事例很多。因此, 目前在抗震结构中多采用实腹式钢骨混凝土构件, 而对钢骨混凝土框架梁中的型钢, 宜采用充满型实腹型钢。充满型实腹钢骨的一侧翼缘宜位于受压区, 另一侧翼缘位于受拉区。

从20世纪50年代起, 国外对SRC构件性能、计算模型、计算和分析方法及简化计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提出了许多风格各异的理论和方法。以苏联为代表的极限强度理论认为, 在SRC构件变形较大时, 应力应变关系已进入弹塑性状态, 已不能保证型钢与混凝土共同工作, 进一步有日本和英美为代表的允许应力强度理论, 即日本的叠加强度理论和英美的弹性设计方法。

在我国, 冶金工业部1998年颁布了行业标准《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建设部于2001年颁布了行业标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以上两个行业标准均是依据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9-8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0-89) 而制定。

二、钢骨混凝土构件计算理论

钢骨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3种。

1. 按平截面假定, 采用极限强度设计方法, 按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进行计算。

即认为型钢与钢筋混凝土能够成为一个整体且变形一致, 共同承受外部作用, 将型钢离散化为钢筋, 并用钢筋混凝土的公式进行计算其强度。按该法计算时, 少数构件偏于不安全, 同时由于没有考虑钢骨和混凝土之间的黏结特性, 刚度不随荷载大小而变化, 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此方法的主要代表国家为前苏联。

2. 参数折算的钢结构计算方法。

按钢结构理论进行计算, 即将钢骨混凝土柱用具有修正的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和回转半径的钢构件代替, 然后按钢构件计算公式进行弯矩和轴力下的承载力计算。对于构件的抗剪承载力不进行专门计算, 而是通过对箍筋的构造规定加以满足。此方法的主要代表国家为美国以及欧洲。

3. 叠加计算方法。

在日本规范中, 对于空腹式钢骨混凝土构件按钢筋混凝土方法进行计算。对于实腹式钢骨混凝土构件的计算, 不考虑钢骨和混凝土之间的共同作用, 并假定钢骨不发生局部屈曲, 分别计算钢骨部分和钢筋混凝土部分的承载力和刚度, 然后叠加, 其计算结果偏于保守。

三、钢骨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

尽管各国的钢骨混凝土构件的计算理论有很大不同, 但在对钢骨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中则都参考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 很多国家进行了大量的钢骨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 影响钢骨混凝土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剪跨比、轴压比、配箍率、含钢率以及钢骨的截面形式等。

1. 剪跨比的影响。

剪跨比对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剪跨比对钢骨混凝土柱破坏形态的影响。二是剪跨比对钢骨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2. 轴压比的影响。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 轴压比对钢骨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和滞回特性均有明显影响。随着轴压比的增大, 延性系数、极限位移转角、耗能能力3项指标均减小, 在高轴压比情况下, 柱的刚度退化明显。因此, 轴压比是影响钢骨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3. 用钢量的影响。

钢骨含钢率是指截面中钢骨面积与构件有效截面面积 (钢骨部分的面积与钢筋混凝土部分的面积之和) 之比。钢骨含钢率取值的范围, 各国规范并不一样。日本的规范最大含钢率定为13.3%, 美国规范取20%。在我国《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规定框架柱受力型钢的含钢率不宜小于4%, 且不宜大于10%。《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规定钢骨混凝土构件的含钢率不小于2%, 也不宜大于15%。试验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用钢量越大的钢骨混凝土柱, 抗震性能越好。

4. 配箍率的影响。

大量试验研究表明,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 钢骨混凝土柱的位移延性系数随配箍率的提高而增加。箍筋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保证钢骨、钢筋、混凝土三位一体工作, 防止钢骨保护层混凝土纵向劈裂剥落, 直接参与钢骨混凝土柱的抗剪力荷载, 提高其抗剪承载力。

5. 钢骨形式的影响。

浅谈钢骨混凝土梁施工技术 篇6

某度假酒店共六层, 首层为购物城, 二层半圆部分作咖啡厅, 另一部分及三层以上作住房, 整个建筑呈弧形。其中二层圆弧梁跨度最大达47m, 设计为钢骨混凝土梁, 梁高1.2m, 梁宽0.5m。钢骨混凝土梁呈圆弧形且跨度非常大, 钢骨部分须由几段Ⅰ型钢焊接而成。由于Ⅰ型钢重且多、底面配筋多且密, 给施工带来不少困难, 对钢骨混凝土梁的模板安装, 钢筋绑扎、Ⅰ型钢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工序都有特别的要求。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 钢骨混凝土梁施工流程

2 梁支模及搭设操作平台

⑴顶架的安装:按门式架@610四体排列法排列, 并在钢骨的拼缝位置加设1ф48钢管顶架。

⑵支梁底模:按钢骨混凝土梁的直段形式安装梁底板, 底板用18mm厚夹板。

⑶绑扎钢筋及焊接Ⅰ型钢都需要操作平台, 所以要搭设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同梁底相平, 用门式架及ф48钢管连杆搭设, 面铺18mm厚夹板。

⑷梁侧板支模:钢筋钢骨安装好后才能支梁侧模板, 实际情况只能在Ⅰ型钢底面各放一道ф14@500对拉螺栓。

3 钢筋制作与绑扎

⑴钢筋制作

(1) 纵筋制作:除腰筋外底面均为ф25钢筋, 特别底部24ф25, 分四排排列, 每排间距30mm, 所以不能冷驳, 只能用闪光对焊接长, 底纵筋在柱内焊接, 面纵筋在梁跨1/3处并错开焊接。

(2) 箍筋制作:由于钢骨Ⅰ型钢安装原因, 把梁箍制成开口箍后再焊接, 焊口应错开, 焊缝长 (单面焊) 10d。

⑵由于钢筋接长后达48m多, 塔吊无法水平及垂直运输, 只能用人工多人合力扛抬到梁位地面后, 12人用麻绳分12个点同时拉到楼面梁位绑扎。由于钢筋过长, 在运输过程必须注意钢筋变形弯曲等问题, 并要有专人指挥协调。

⑶钢筋绑扎:

根据钢筋排列的排距进行绑扎, 每排用ф25钢筋作支承, 把底纵筋绑扎好后, 安装Ⅰ型钢再绑扎面筋。

钢筋制作及绑扎除此方法外, 均按有关规范施工。

4 钢骨Ⅰ型钢的制安及吊装

Ⅰ型钢的制安要有资质的单位有焊工上岗证的工人施工。焊缝及焊条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Ⅰ型钢用10T汽车吊装及塔吊吊装。Ⅰ型钢分段吊装时, 钢丝绳绑扎处必须垫上木枋, 并有专人指挥。Ⅰ型钢吊装放在梁面时, 底部用马凳筋垫起。马凳筋底部模板应加设一排ф48@900钢管支顶, 减轻Ⅰ型钢对梁模的压力。

Ⅰ型钢拼缝必须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进行焊接, 焊接时应双面同时施焊, 以避免Ⅰ型钢变形。

Ⅰ型钢拼缝完成后, 必须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检验。

5 混凝土浇筑

本钢骨混凝土梁的混凝土浇筑难度非常大, 底部钢筋太多加上Ⅰ型钢的钢板阻碍了混凝土的流动会造成混凝土浇筑的质量问题, 针对钢骨混凝土梁的实际情况, 特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⑴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6~20cm, 并在混凝土加入缓疑剂, 碎石用5~15碎石。

⑵用“赶浆法”从梁的一端开始逐渐将浆赶到另一端, 梁混凝土口处必须保持混凝土浆有流动性, 如有暂停也不能超过60分钟。

⑶在用“赶浆法”的同时梁底用小锤轻打梁底板, 以便使混凝土更密实贯满梁底。

⑷使用ф25插入式振动棒, 混凝土在梁底200mm高, 必须用振动棒振动, 严禁一次就把梁灌满混凝土。必须分层浇筑, 由于ф25振动棒振动力较小所以底层必须是200mm一层, 以后每300mm一层。

⑸钢骨混凝土梁混凝土浇筑不能有施工缝, 为防止停水停电必须在浇混凝土前调试好发电机备用。水池也应蓄满水。

⑹在班前必须同工人作技术交底工作。

⑺浇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架、模板是否牢固, 并必须有铁工、木工工人跟班。

⑻其余按有关规范规定施工。

6 混凝土养护

⑴混凝土浇筑12小时内淋水养护, 并在混凝土面上覆盖麻袋, 保持麻袋湿润。

⑵养护14天。

钢骨—钢管混凝土 篇7

关键词:复杂高层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转换层

本工程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城西新区南部中心区域,工程性质为综合性政府办公楼,地上21层,地下1层。

1结构整体分析

1.1 结构选型

主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总建筑高度为97.00 m,塔楼高宽比3.8,长宽比1.9。下部3层裙房平面为矩形,长81.6 m,宽32.3 m,层高为5.2 m。南侧入口处为大空间门厅,柱距14.7 m,2层和3层楼面板缺失,3层屋面为转换结构。塔楼核心筒落地,框架部分落地,部分坐落在钢骨混凝土转换梁上。

办公主楼属于规范规定的超限高层结构。

为了保证结构的承载力和地震作用下的延性,采用钢骨混凝土梁式转换,周边相连的框支柱也采用钢骨混凝土。

1.2 计算模型

在SATWE模型中,钢骨混凝土柱和梁采用程序自带的组合截面,裙房大开洞周围楼板加厚,采用弹性楼板来反映楼板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刚度。在有限元结构分析程序SAP2000模型中,地下室外墙、核心筒及连梁(截面高度大于500)采用Shell单元模拟,计算模型考虑了楼面板弹性,也采用Shell单元模拟。框架梁柱及连梁(截面高度不大于500)采用Frame单元模拟。结构的型钢柱采用Frame单元,为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构,其Frame截面利用SAP2000自带的SD截面设计器,按实际截面输入。

结构的转换梁采用型刚混凝土梁,接近1层楼高。对三根型钢混凝土梁的加劲型钢翼缘采用线单元模拟,混凝土部分采用了壳单元模拟,二者在实际位置耦合(即假设型钢和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无相对滑移)。并对壳单元沿层高和跨度方向,均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网,以期合理的得到该类构件的刚度。

1.3 计算结果

1.3.1 整体信息

结构的质量中心位于点(40.02,15.94)与结构的刚度中心(41.05,15.87)基本重合。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稳定性满足要求,且不用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见表1,表2)。

1.3.2 自振特性

由结构自振周期计算结果得出,第一阶振型为Y向平动,第二阶振型为X向平动,第三阶为整体扭转,且T1/T3=0.84<0.9,满足规范要求;此外,SATWE与SAP2000的计算结果基本接近,在低阶振型中后者分析得到的结构刚度大,高阶振型则相反,前8个振型的偏差均小于5%,另一方面,由于单元性质与计算假定等的差异,导致高阶振型两种软件的计算结果出现较大差异。总体而言两者的计算结果差异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1.4 水平荷载作用反应

结构在水平地震或风力的作用下,X向的变形曲线比较光滑,有明显的反弯点,符合框架—核心筒的变形特点;Y向的变形曲线在转换层出现突变,表明此处抗侧刚度较小,是结构的薄弱部位。结构的主要变形结果见表3。

2工程设计

本工程属于复杂高层结构,为了保证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性能,并根据其自身特点和建筑要求,采取如下措施:

1)针对2层和3层楼板开大洞。计算不考虑刚性楼板假定,洞口周围一跨按弹性楼板考虑其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刚度,同时洞口周围楼板采取加强措施,板厚150,双层双向配筋。2层和3层区域楼板布置双向井格梁,从而保证楼板的整体刚度和水平荷载的有效传递。

2)针对4层刚性和质心偏差大。主要由于上部荷载集中作用在转换梁上,为了保证转换梁,框支柱和周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性能,框支柱和转换梁按特一级框架设计,其余裙房框架按一级框架设计;框支柱,转换梁和作用其上的框架柱采用钢骨混凝土组合截面,控制裙房范围内的普通框架柱和框支柱的轴压比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延性;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补充分析转换梁和框支柱在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采用合理的连接方式和构造措施(见图1)。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概念。

3)针对转换层竖向构件不连续。

a.根据《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附录E的要求:转换层上下楼层抗侧刚度比应大于0.6:

X向:4.3097×1074.9375×107=0.872>0.6,满足要求。

Y向:3.8265×1075.5285×107=0.692>0.6,满足要求。

b.转换上部及下部结构的等效抗侧刚度γe,宜接近1,不应大于1.3(见表4)。

γe=Δ1Η2Δ2Η1

4)针对结构扭转不规则。结构平面布置尽可能的对称分布,根据规范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加强周边框架柱和框架梁的配筋,核心筒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洞口边设梁保证荷载传递。

3结语

本文通过对一栋采用钢骨混凝土梁式转换的复杂高层建筑的整体分析与设计,从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本建筑属于复杂高层结构,涉及多项超限内容。对此,本文采用合理的计算模型和假定,加强转换层和开大洞楼层楼板的整体刚度,提高构件的抗震等级,控制构件的轴压比,加强周边梁柱的配筋,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能。2)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突变与转换层处刚度突变位置相吻合,承载力降低,属结构的薄弱部位。经分析,结构满足转换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60%且满足等效侧向刚度比,从而保证薄弱层有足够的抗侧刚度。3)转换层结构属竖向刚度不规则结构,不仅是竖向刚度易在转换层附近发生突变,还应关注的是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使结构的传力(包括竖向及水平力)途径在转换层及其附近发生突变,在强震作用下,易产生薄弱部位。在抗震设计中,加强了转换层及附近层结构构件包括框支柱、落地墙、转换构件、转换层上下各两层楼板、转换层上下各两层的结构,以保证水平剪力的有效传递和结构底层在强震下有足够的延性。4)采用钢骨混凝土柱作为结构转换层的框支柱,具有强度高及延性大等优异的抗震性能,并具有较好的抗剪能力,这样能使转换层层高大为减小,建筑布置更加灵活,充分发挥建筑的使用功能。此外,采用钢骨混凝土节点连接方便,施工荷载可由钢骨承担,施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陈富生.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徐培福,傅学怡,王翠坤,等.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池田尚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手册[M].李先瑞,耿花荣,译.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4]娄宇,魏琏,丁大钧.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的应用和发展[J].建筑结构,1997(4):37-38.

[5]唐兴荣.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2006版)[S].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S].

[8]童根树.钢结构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钢骨混凝土在地震区的应用概述 篇8

关键词:钢骨混凝土,抗震性能,延性,地震区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土木工程结构朝着大跨、重载、高耸和承受恶劣条件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推动了一批新型结构的出现。在这些新型结构中,一种与传统的普通混凝土不同的钢骨混凝土广泛使用,因此对钢骨混凝土的研究也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1 钢骨混凝土的定义[1]

钢骨混凝土结构(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是指在钢筋混凝土内部配置钢骨的组合结构,简称SRC结构。埋置的钢骨可分为实腹式和空腹式,实腹式可由型钢或钢板焊成,空腹式则由缀板、缀条连接角钢、槽钢组成。空腹式在日本和前苏联都曾大量使用,但制作费用高。实腹式制作简便、承载力大,近年日本和西方国家普遍使用。

2 钢骨混凝土的特点及应用[2]

由于混凝土中配置了钢骨,使得钢材的抗拉性能和混凝土的抗压性能都得以充分的发挥,所以SRC结构在具备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节约钢材、提高混凝土利用率、降低造价、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防火、耐腐蚀性能。在SRC结构中,钢骨与高强混凝土之间相互约束,使各自的强度得到了提高,增加了结构和构件的延性,从而改善由于高强混凝土本身延性差而带来的不利于抗震的脆性特性,增加了结构及构件的抗震性能。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由于配置了钢骨,使构件的承载力大大提高,从而有效地减小了梁柱截面尺寸,尤其是抗剪承载力提高和延性加大,可显著改善抗震性能;与钢结构相比,钢骨混凝土构件的外包混凝土可以防止钢构件的局部屈曲,提高构件的整体刚度,显著改善钢构件平面扭转屈曲性能,使钢材的强度得以充分发挥

基于钢骨混凝土的优点,其应用范围很广,目前主要在以下工程领域应用:桥梁工程、高层建筑、混凝土制品、水利水电工程、港口和海洋工程、隧道及地铁结构工程,以及诸如矿井、军事防护等其他工程。

3 钢骨混凝土在地震区使用时的研究

3.1 钢骨混凝土在国内外的研究[3]

日本建筑学会SRC结构分会于1958年制定了以累加强度为基本体系的SRC结构规范,1963年做了第一次修订。1975年以确保SRC构件的延性为目的对SRC规范进行了第二次修订。日本建筑学会于1987年对SRC结构规范进行了第三次修订,修订后的SRC规范由允许应力设计法和极限状态设计法两部分组成。日本建筑中短柱应用较为广泛,因而很少研究长柱。近年日本学者针对实腹式SRC构件进行了大量低周往复加载的试验研究。日本建筑学会经过四次修订,于2001年形成了新的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951年前苏联电力建设部出版了SRC结构设计规范,该规范是以空腹式钢骨的梁和柱及框架结构为主要对象的设计规范,没有设置箍筋和钢筋。1978年前苏联又出版了“劲性混凝土结构设计指南CN3-78”,这是由前苏联混凝土结构研究所编制,该规范与1951年规范有较大的不同,这次实腹式钢骨混凝土结构为主要内容,它强调必须设置纵向钢筋和箍筋,它反映前苏联在SRC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从苏联引进SRC结构。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钢材紧缺而停止了SRC结构的使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SRC结构又一次在我国兴起。在我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1985年和1986年分两批进行了32个钢骨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1989年又进行了12根内含工字钢的钢骨混凝土柱的试验,进行了非线性全过程分析[4]。此外,其他科研单位,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等也对钢骨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近些年,赵世春进行了23根钢骨混凝土柱和3根混凝土柱在单调及往复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发现,钢骨混凝土柱的破坏形式不同于混凝土柱,其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贾金青利用14根剪跨比为2.0的试件对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试件的延性随轴压比的增大而降低,配箍率高的试件其延性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也较大,并提出满足一定延性的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轴压力系数限值。李俊华进行了23个钢骨高强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在最大水平荷载后,不管承载力衰减的快慢,其滞回曲线都基本上收敛于工字钢纯钢柱的滞回曲线,体现了钢骨混凝土优越的抗震性能。

3.2 影响钢骨混凝土抗震性能的因素[5,6]

1)剪跨比的影响,一方面剪跨比对柱的破坏形态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剪跨比由小变大,钢骨混凝土柱会发生剪切斜压破坏、剪切粘结破坏和弯曲型破坏,破坏时,延性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提高。另一方面,剪跨比也影响柱的抗剪承载力,一般抗剪承载力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减小,但是当剪跨比大于一定的值时,剪跨比对承载力的影响将不明显。

2)轴压比的影响,已有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平荷载下,柱的变形能力随轴压比的增大而减小,在高轴压比的情况下,延性和耗能能力降低明显。因此,为保证钢骨高强混凝土柱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性能,需对其轴压比大小进行限制。但是究竟应该将轴压比限制在何种水平,这需要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后才能确定。

3)配箍率和箍筋形式的影响,钢筋混凝土柱在相同轴压比的情况下,位移延性系数随配箍率的提高而增大。根据已有的试验,钢骨混凝土柱的位移延性系数也随配箍率的提高而增大,因此配箍率对钢骨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螺旋箍筋和复合箍筋能对核心混凝土提供更强的约束,因此采用螺旋箍筋和复合箍筋的构件的延性系数更高,抗震性能更好。

4)含钢量的影响,钢骨的含钢量是指内埋钢骨面积与构件全截面面积之比。已有的试验结果表明,用钢量越大的钢骨混凝土柱,其抗震性能越好。但是,钢骨混凝土柱的含钢量也要有一定的限制。各国对钢骨混凝土构件中的用钢量均有所规定,美国钢结构学会规定钢骨混凝土构件中的用钢量不得小于4.0%,否则按钢筋混凝土构件计算;日本规范则将8.0%作为钢骨混凝土构件中用钢量的上限。从我国的工程应用来看,用钢量的浮动范围较大,从2.5%~7.0%不等。

5)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强度对柱的抗震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加其立方体抗压的峰值应变大而极限应变小,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陡,脆性性质明显。因此,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钢骨混凝土柱的延性越来越小,抗震性能越来越差。

3.3 钢骨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成本以及试验条件等原因,目前针对钢骨混凝土整体结构的试验研究还很少,并且针对该类构件和结构的恢复力模型也多是借鉴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恢复力模型。因此有必要研究该类构件和结构的恢复力模型,尤其是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和构件的恢复力模型。

2)在结构体系方面,实际工程中往往要求部分采用钢骨混凝土构件,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构件或钢构件的混合体系,这就必须了解这种混合体系的工作行为,解决好不同性质构件的连接过渡。

3)研究表明,钢骨混凝土构件在承受80%极限荷载之后,钢骨和混凝土之间将产生较大的相对滑移,变形不能协调一致,因此有必要研究该类构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粘结滑移问题,并建立相应的粘结—滑移分析模型。

4)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节点的受力状态非常复杂,处于压弯剪扭复合受力状态,但目前对钢骨混凝土梁柱构件节点所进行的试验不够,应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

5)混凝土强度对柱的抗震性能有显著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对钢骨高强混凝土柱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已有的成果也只是集中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和C70的钢骨混凝土柱,对混凝土强度更高(如C80)的钢骨混凝土柱的研究则还很少。

4 结语

钢骨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钢骨混凝土的抗震性能中的很多问题还没有研究清楚,如何在地震区合理使用钢骨混凝土是今后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赵鸿铁.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薛建阳.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贾金青,赵国藩.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吴平川,张令心,杨克勇.钢骨混凝土结构抗震研究综述[J].世界地震工程,2007,23(4):13-18.

[5]郭子雄,杨勇,王妙芳.型钢混凝土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研究展望[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sup):14-18.

[6]贾金青.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及高强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0.

上一篇:土木工程专业技术论文下一篇:建筑装饰的材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