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式服务模式

2024-06-10

签约式服务模式(共5篇)

签约式服务模式 篇1

国家卫计委2013年4月印发了《关于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的指导意见》, 随后又在18个省选定了重点联系县。专家组先后对重点联系县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表明, 签约服务是很有探索价值的农村卫生管理模式。

一、“签约服务”价值在实践过程中被逐步认知

“不签约也在服务, 签约不签约都一样”, 这是签约服务试点初期普遍存在的疑惑。但随着签约服务的推行, 试点地区逐渐感受到实行签约服务后情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突出的变化是加固了农村卫生服务的基础。公益性卫生服务必需建立在需方、供方、管理方共同参与的基础上, 三方合力, 缺一不可。但目前农村的形势是三方都没有完全到位。需方自我保健意识不强, 缺乏主动性;供方提供服务的动力不足, 压力不足, 能力不足;管理方保障乏力, 监管乏力。签约服务是促进三方合力的有效措施, 其机制在于促使三方明晰自己的权力和义务:使需方知晓自己可以享受哪些服务, 应该做哪些配合;使供方明晰自己可以获得哪些待遇, 必需提供哪些服务;使管理方清楚地意识到应该给予哪些保障和监管。总之, 签约服务价值在于促成三方共识, 相约互动, 进而加固公益性卫生服务的基础。

签约服务的价值肯定不止于此。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其蕴含的价值不是在实施前就能够尽数预测, 也不可能在试行初期就尽数展现, 需要在摸索过程中不断被认识, 被开发, 被利用。能否充分发掘签约服务的潜在价值, 关键在于能否进行积极探索。

二、签约服务在农村具有城市不可比的优势

“城市签约服务尚且如此, 农村搞签约服务现在条件远未成熟”, 这是对农村开展签约服务的又一疑虑。

应该承认这一疑虑事出有因, 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现在并不尽如人意。笔者居住在一所省会城市, 按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界定, 也算是“重点人群”了, 但至今未接受过来自社区卫生组织的任何服务。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一位副会长曾与笔者感叹:到现在也没有见到过自己的“家庭医生”。城市尚且如此, 农村开展签约服务谈何容易。

但只要深入农村就会清楚地发现, 农村具有城市无法拥有的优势, 这恰恰是签约服务的重要基础。

在农村, 乡村医生与当地百姓或亲、或邻、或友, 几十年甚至几代人之间的乡土情谊, 使村民早已把乡村医生视为自己的医生, 乡村医生也早已把邻里视为自己的病人。这种在朝夕与共、约定俗成中形成的默契, 正是农村推行签约服务的坚实基础。有这样的基础, 再用契约的形式把服务项目用文字相约备忘, 就顺理成章地形成了签约服务。更何况乡村卫生机构是农村居民在当地的唯一依靠, 这又从供需关系上为签约服务奠定了基础。而城市的情况完全相反, 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方与供方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 陌生的。在二级医院、三级医院比比皆是的城市, 社区卫生组织在市民心目中的位置现在仍是可有可无的。供需双方之间的亲和力, 需方对供方的认同程度, 都远远低于农村。由此可见, 农村具有城市不可比的优势, 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优势, 农村签约服务完全有可能比城市做得出色一些。

三、对签约服务若干具体措施的认知

签约服务在具体操作中有以下一些需要摸索的环节:

1. 是个人签约, 还是团队签约。

与农村居民签约的主体目前有三种形式:其一是乡村医生个人;其二是村卫生室;其三是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组成的服务团队, 三种形式各有其长。乡村医生个人签约责任主体明确, 也有利于促进竞争, 但履约能力单薄, 农村居民对此将信将疑。由村卫生室签约有利于乡村医生之间互助合作, 可以发挥村卫生室的整体优势, 但容易形成相互推卸, 责任主体模糊。由乡村两级卫生机构所组成的服务团队签约可以使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兼容, 卫生服务与合作医疗兼容, 但需要以牢固的乡村一体化作为基础。综合三种形式的优势, 可以采取以村卫生室为签约主体, 以院村两级联合为服务团队, 以乡村医生为日常接口。乡村医生可以作为第一责任人, 但不是唯一责任人。

2. 是格式化, 还是个性化。

签约条款设计有的由省统一设定, 也有的以县自定或是以乡自定, 这两种形式也是各有利弊。由省统一设定契约条款比较全面、规范, 但难以顾及县市之间的诸多差异, 缺乏针对性。由县乡自定条款可以量身定做, 便于契约的兑现, 但内容往往比较局限, 不利于全面实施基本卫生服务。对此可以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 省里形成签约条款的基本模板, 注重标准化, 规范化。县乡可以在基本模板的菜单上点菜, 还可以根据农村居民需求增加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

3. 是先就公共卫生服务签约, 还是连同基本医疗服务全面签约。

与基本医疗服务相比较, 公共卫生服务的困难在于以下两点:其一是需方缺乏主动性, 农村居民对于某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甚至有些排斥;其二供方缺乏动力和压力, 因为公共卫生服务的付费方不是服务的受益方, 供方所提供的服务与其所获取的收益缺乏关联性。所以一种主张认为签约服务应针对最薄弱环节, 集中力量先就公共卫生服务签约。但另一种观点认为要体现签约服务的价值就必需包括基本医疗服务, 没有基本医疗项目的签约是残缺不全的。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 但如果从先急后缓、从少到多、逐步完善的角度看, 先就公共卫生服务签约, 再逐步将基本医疗项目纳入, 应该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4. 是双边签约, 还是三方签约。

签约服务的本意是由卫生服务的供方与需方签约, 但由于付费是第三方, 如果仅仅是供需双方签约, 则权力和义务就无法对等, 供方在签约的条款中只有义务, 没有权力, 这种约定对供方没有吸引力。现在普遍的问题是乡村医生对签约服务态度消极, 认为是额外负担。要扭转这种现象, 关键在于让乡村医生通过契约明晰自己的权力, 因此必需由卫生服务的需方、供方、付费方 (政府和合作医疗管理机构) 三方签约, 只有付费方参与签约, 供方的权益才能够得到保障。

农村签约服务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必需建立在乡村一体化、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乡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等一系列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只有让签约服务与农村医改中的其他措施形成套餐, 充分发挥组合效应, 农村签约服务才能落地生根。

签约式服务模式 篇2

一、什么是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

定义:家庭医生式服务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管理模式。区别:就私人医生而言,家庭医生式服务是政府投入,以家庭为单位,服务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免费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重点:深入街道、深入社区、深入家庭。以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慢性病患者、残疾人为重点人群,提供健康指导。

二、什么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与权力。

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职责和内容有哪些?

基本医疗服务

为签约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为签约家庭提供各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行分类管理,分别指导。

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有针对性地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及医学科普资料、告知健康信息。

提供健康评估与咨询

每年对签约家庭成员进行1次家庭状况评估,为家庭成员提供健康指导、健康咨询、营养咨询、用药咨询等服务。

联系转诊服务

成立***名医专家库,提供专家预约,协助签约居民转诊。

双方商定服务

在告知在家诊疗有医疗风险的前提下,经双方同意,可以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不承担急诊

四、签约后家庭医生怎样将人群进行分类管理?

健康普通人

提供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素养;

促进健康生活,干预危险因素。

老年人

每年1次免费体检;生活方式指导;健康状况评估

孕产妇

孕期健康管理;产后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

0-6岁儿童

儿童健康管理、预防接种

高血压

免费筛查、免费体检、随访评估

2型糖尿病

免费筛查、免费体检、随访评估

重性精神疾病

免费体检、随访评估

残疾人、高龄老人、长期卧床病人

提供残疾人康复服务。

根据需要提供上门服务和家庭病床;

五、居民签约中的职责与要求:

①、居民签约时需提供真实的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如年龄、住址、联系方式、健康状况等;

②、需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时,提前预约商定;

③、积极参与、配合家庭医生组织的疾病防治活动。

六、为什么要开展签约服务?

①、通过签约服务,增进居民对新医改政策了解,有利于提高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知晓率和信任程度,引导更多的居民到社区就诊,有利于建立分级诊疗就医新秩序;

②、规范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服务行为,转变服务理念,与居民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服务;

③、体现政府办医的公益性;通过签约服务,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医护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接受社会和居民监督,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到实处。

七、签约采取哪些模式?

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主体,以社区居委会(卫康室)为依托,以家庭(户)为单位,自愿签约,一年一签,期满后如需要解约告知服务团队并签字确认,不提出解约视为自动续约。

签约方式可以多种:

签约方式

备注说明

居民自主到社区

中心签约;

居民来中心门诊或住院时签约;

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来医院接受服务时签约。

家庭医生上门签约;

每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下社区服务时,由社区居委会安排工作人员引导上门签约。(分区划片,优先重点)

结合创文、创卫,家庭医生跟随社区人员上门签约.街道、社区居委会

组织签约.⑤

每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下社区服务时,由社区居委会组织居民到社区卫康室签约。(分区划片,优先重点)

街道、社区组织老年人体检时,进行签约。

八、签约服务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责要求有哪些?

①、根据辖区内实际户数和人口数,设置若干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制定每个团队下社区的工作时间和计划;

②、制定每个团队的签约任务,加强对团队签约工作的培训与指导、日常监管与签约服务数量与质量的考核;

③、细化签约流程,加强内部科室的衔接与统筹,注重过程管理,注重签约后续管理;

④、加强签约工作的宣传,印发“签约告知书”或“致居民的一封信

”“家庭医生式服务联系卡”等宣传资料,做到签约工作家喻户晓,医改政策深入人心;

⑤、加强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联系、协调与合作,共同鼓励、引导、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签约,主动接受服务;

⑥、按照服务人口,全年完成30%的签约率。

九、签约服务工作,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职责要求有哪些?

①、在卫康室设置服务团队公示牌,标明服务团队医务人员的姓名、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监督投诉电话等;

②、家庭医生按时下社区开展工作,按照《签约服务工作流程》开展签约与服务;

③、广泛宣传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惠民政策;突出政府办医的公立型、公益性;

④、家庭医生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后,建立相对固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成为签约居民的健康顾问,向居民提供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连续性的贴心服务;

⑤、签约后进行分类,孕产妇、0-6岁儿童、残疾人等相关人员信息移交给专干进行后期跟踪服务,其余的各项服务内容由团队全面完成;

⑥、完成分片社区30%的签约率。

十、签约服务工作,街道办事处的职责要求有哪些?

①、街道办事处加强组织领导,将签约服务工作纳入到对社区居委会考核中;

②、加强统筹调度,全年完成辖区签约率30%;

③、加大宣传,营造氛围,组织落实签约服务等卫生惠民政策。

十一、签约服务工作,社区居委会的职责要求有哪些?

①、居委会专干充分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具体内容,做好惠民政策宣传解释工作;

②、做好签约宣传发动工作;尽力达到“家喻户晓”的宣传目标:在社区或辖区持续张贴、悬挂宣传横幅或展板;对来社区办事的居民发放“签约告知书”“致居民的一封信”“家庭医生式服务联系卡”等宣传资料;

③、结合创文、创卫、计生等日常工作,入楼、入村、入户宣传,提高居民签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等知晓率;

④、卫康室设施设备齐全、保持环境整洁;

⑤、根据家庭医生下社区的时间,划片分区,依次组织重点人群来卫康室与家庭医生签约,做好引导解释工作;

⑥、协助完成签约后的服务工作:主要有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协助引导上门服务。

十二、签约服务的指标任务数

单位

服务人口

签约率30%

签约户数

备注

茨菇塘

月塘

合泰管委会

金山

宋家桥

桂花

十三、关于签约服务的考核与奖励

①、政府对乡镇街道绩效工资考核:将30%的签约率纳入居民卫生考核中,分值*分。

②、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考核:将30%的签约率,签约的真实率,签约后的分类管理服务工作是否到位等纳入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中,与公共卫生奖励经费直接挂钩,分值8分。

③、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居委会参与组织签约服务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评定等级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凡认真组织、积极配合,评价为合格及以上的,完成30%的签约率的居委会按照*元/户进行奖励。

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考核,将家庭医生签约的数量与服务的质量纳入到绩效工资考核中。

十四、签约服务宣传口号

①、“家庭医生式服务为您健康保驾护航”

②、“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促进居民身体健康”

③、“家庭医生进万户,健康生活暖万家”

④、“家庭医生进万家,签约服务你我他”

十五、家庭医生服务工作流程

①、签约工作流程:

签约前沟通交流(政策宣传与签约模式讲解)——签约(协议书签字)——登记成员信息——有针对性地发放健教处方、手册等——电脑查询(已建档,完善更新档案;未建档,建档)

②、服务工作流程:

分类(a、健康普通人群;b、重点人群: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慢性病患者;c、特殊人群:残疾人、高龄老人、长期卧病老人)

签约式服务模式 篇3

关键词:幼儿园外宣;微信;微博

G612

一、前言

幼儿园外宣工作是幼儿园结合教学、管理、幼儿动态、工作活动等信息,采用海报、板书、传单等媒体,对家长、教师、社会进行宣传的一项工作。

当前,幼儿园在外宣工作中主动探索能力较为薄弱,一方面是因为缺少专职人员从事外宣工作,另一方面是对新媒体外宣功能掌握不全。导致在外宣工作效果不够理想,社会对幼儿园的了解不够,甚至存在误解。因此,幼儿园外宣能力的加强势在必行。

那么,需要如何来提高幼儿园外宣效果呢?答案是,依靠高科技。当今,科技高速发展,智能手机被广泛应用,各种智能APP也随之被开发应用到生活中,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民众获取信息渠道只需要打手机APP,动动手指就可以快速获取想要的资讯。通过调研,目前社交软件中以微信、QQ还有微博受到了大众的热捧。QQ,众所周知,已风靡全球,用户高达10亿余;微博,也已时兴多年,拥有庞大明星阵容及普通用户群体;微信,是腾讯旗下开发的一款APP,近几年兴起并迅速走红的APP,当前,微信已成为主流新媒体之一。微信是集合了QQ与微博的优点,它不仅能够为个人社交提供便利,也使新闻资讯的获取更加广泛,便捷。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各式各样的公众平台也孕育而生,逐渐的人们也逐渐形成了在微信上获取更多信息和社交互联的习惯。

在当前具备诸多新媒体的优越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将新媒体融入到幼儿园的外宣工作,以提升幼儿园外宣效果,促进幼儿园服务能力提升,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

二、传统宣传方式特点分析

在新媒体没有诞生之前,除了在中心网站上发表通讯报道之外,幼儿园在宣传工作中主要采取了板报、海报、传单、短信还有电话等方式对家长和社会进行幼儿园工作宣传。多年来幼儿园的这些宣传方式从未间歇过,那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这些传统宣传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费时费力。尤其是板报、海报、传单这些宣传手法,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去制作。

(2)时效性短。板报、海报、传单在宣传过程中,时效短,往往经过些许时日就难以保持原有的宣传效果。

(3)信息传递慢。在信息传递和流通环节上,不如电子信息快捷。

(4)普及率差。无论板报、海报还是短信、电话,在宣传的普及率上都较低,只能针对性的对特定群体发送资讯,无法面向更多的社会群体。

因为传统媒体的缺点所在,致使幼儿园外宣工作效果呈现不佳、资讯内容有限,换言之,达不到广告效果。

三、新媒体的应用

个人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这是微信的三个重要功能;微博是发布微型博客语言,主要通过关注来实现资讯共享,没有特定的关注,普通信息很难进入热点话题引发大众的关注;QQ是即时信息通讯软件,具备与微信类似功能,缺点在于实名制应用程度偏低,存在沟通风险,且时常易被盗号。如何将这三大新媒体更好的应用到外宣工作中,还需从幼儿园所需要面对的宣传群体开始分析。

首先,关注幼儿园动态最多的当然是家长朋友,因为家长更需要了解自己家孩子在幼儿园的动态;其次是教师,教师一方面需要掌握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另一方面需要从中获取本幼儿园的工作信息;最后是社会群体,比如单位管理者、关注幼儿招生动态的人群等。针对不同的群体就需要发挥微信不同的作用。

(1)对于家长朋友,幼儿园应该建立不同班级家长的微信群、QQ群,并让教师与家长朋友们互相融入对方朋友圈,互加微信和QQ,这样有助于家长及时掌握幼儿动态信息,教师也很方便和家长进行互相沟通。同时,教师通过家长朋友圈的阅读,可以进一步了解家长的性格、教育动态,比如有的家长更多分享的购物信息,也就是微商,那么这类家长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关注较少,由此就可以适当引导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向。

(2)對于教师群体,幼儿园同样以微信群、QQ群的方式进行沟通,幼儿园管理层可以随时经过微信群布置任务,了解教学动态信息,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教学交流、工作汇报以及教学求助等。

(3)对于面向社会群体的宣传上,幼儿园则注重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开发,重点安排专人实施微信公众号的管理,严格按照微信公众平台管理要求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只发表关于幼儿园家教学动态、幼儿动态等与幼儿教学、HSE相关的资讯。通过独立制作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文章、短片,及时向社会公开宣称幼儿园教学动态,使社会能够更深入了解幼儿园教学动态、教学质量。比如,家长们可以及时看到孩子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的表现。

四、“两点一线”式外宣新模式的建立与应用效果

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一厂幼儿园逐步探索形成了“两点一线”式外宣新模式,即以微博、微信为重点宣传渠道,传统媒体宣传方式作为主线支撑。现以实际例子对“两点一线”式外宣新模式进行详细描述,背景为“幼儿园半日活动”。

往年幼儿园进行半日活动时,各个班级都会制作各种精美的展板、海报,然后通过电话和短信的方式通知家长们参加活动,活动结束后,幼儿园会将活动情况简短的描述加上拍摄的几张代表照片发送给中心宣传部门,宣传部门审核后就会挂在中心网页上。到此,幼儿园半日活动宣传工作结束。这种宣传方式的短板在于,精彩活动过程无法为更多的人展示,幼儿园组织的再精细,策划的再漂亮也无法得到更多的人欣赏。

而现在,一厂幼儿园在开展半日活动时,首先通过新媒体(微博、微信)进行前期宣传造势,宣传造势的内容支撑就是来自于传统的精美展板、海报。在活动当天,家长们进入幼儿园后又会看到精美的节目预告展板,精致的节目预告单等,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活动全程都会进行影像记录。活动结束后,幼儿园会通过精美图文和动态影像将整个活动过程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上,通过互联网,无论是家长朋友还有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看到精彩的活动过程。

通过“两点一线”式外宣新模式的成功应用,目前一厂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受到了众多人士的关注。

五、结束语

签约式服务模式 篇4

本文对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进行介绍,以期对正在开展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所借鉴。

一、不同国家和地区情况介绍

1.1 948年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成立,全科医生首诊是NHS的基础,每位居民需与全科医生签约,一名全科医生平均签约2000名居民。

英国对全科医生的激励措施主要有3个途径,一是通过居民签约、政府按人头付给全科医生一定比例的费用,即政府购买服务,这其中包括了患者在专科或综合性医院就诊或住院的费用。由全科医生掌握治疗费用,既是激励又是约束,要求全科医生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提供适宜服务。政府购买服务约占全科医生收入的60%。第二是英国政府主导建立的绩效考核制度(QOF)体系,QOF主要关注慢性病的管理,为全科医生制订了具体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1],该项收入约占全科医生的25%。第三是全科医生诊所提供疫苗注射、儿童计划免疫等公共卫生服务时,政府会支付一定费用给全科医生诊所,约占全科医生收入的1 5%。这3个途径决定了签约居民的健康状况与全科医生的收入密切相关。

2.美国是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的代表性国家[2]。其医疗保障体系由商业保险与政府医疗保障计划共同组成,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的医疗保障计划主要针对老年人、残疾人、退伍军人、贫困人群等弱势群体[3]。

美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主要由家庭医生负责。二是医院服务。近年来,为控制高速增长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公司引入以健康维持组织(HMOs)为代表的管理式医疗保健[4]。在该模式下,保险公司对供需双方进行调控。首先保险公司要代表投保人选择一名家庭医生签约,并向其按比例支付费用,购买服务。同时,保险公司要求投保人遵守相关规定,如实行家庭医生首诊,如需转诊,家庭医生要征求保险公司意见。如家庭医生服务质量好,到年底保险公司有剩余资金的话,则会返还给家庭医生,作为激励。

3.德国主要通过实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对居民的医疗保障[5]。在德国,看病实行预约就诊和逐级分诊制度[6,9]。为提高运行效率,德国目前已由政府管制向政府引导的市场化竞争型医疗模式转变,其中包括与医保机构签约的门诊医生的薪酬制度发生变化,实行以疾病为导向的总报酬模式和与医生绩效挂钩的最低费用总额模式[7,8]。不同保险机构之间,为争取更多的签约而存在激烈竞争,对于家庭医生而言,在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时,控制费用与其自身的绩效密切相关。

4.香港医疗体制是高福利、低收费、公益性强[10]。与欧美国家相似,在香港,全科医生实行“守门人”制度,当居民出现健康问题时,首先需要到签约的全科医生诊所就诊。在香港,不论是全科医生的培养还是执业,都自始至终贯彻“整体医疗”理念,注重体会病人的感受,给予患者多方位的支持。因此对医生要求很高,监管严格。同时,政府对医疗投入很大。2009年至2010年,政府给医管局的拨款预计达330亿港元[10],在医疗支出中,人员工资占80%[10],高收入推动着全科医生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赢得患者及政府的信任。

5.20世纪90年代台湾正式建立了单一的强制性全民健康保险制度[11],即公办公营,政府统一管理,覆盖全民[12],医疗服务的公平加之完善的医疗制度,优良的服务体系,使得台湾医疗体制成为亚洲典范。台湾地区居民可以自愿选择到社区诊所或医院就医,但自费比例不同,即当患者按照规定由社区医生转诊至上级医院时,个人自付门诊费用的20%;未经转诊,个人自付30%;直接就诊于综合性医院的,个人自付40%-50%。由保险制度引导分流病人到各级医院就诊[13]。同时,在台湾“社区医疗群”被广泛接受,指在一个地区的大医院同附近多家私人诊所或公立诊所合作、签约,形成以医院为主体,社区诊所为基础的“共同照护门诊”[13]。在台湾,全科医生可以多点执业,在一个社区医疗群里,全科医生在诊所是专任,在医院是兼任[14]。

6.1994年上海市卫生局提出“立足社区、走出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由此,基层医务人员开始走出医院,深入居委会和家庭提供卫生服务[5]。2010年上海市开始全面推行建立家庭医生制度。长宁区作为先行试点区建立了以全科团队为支撑,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以居委会为责任区服务范围的服务模式,并于2011年开始在区域范围内推行[16]。其特点是,一名全科医生负责一个居委会管辖范围内居民的健康。首先与管辖范围内的居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在此基础上,全科医生及其团队成员(包括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16]。全科医生的服务方式包括两部分:一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门诊诊疗服务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二是走出医院,深入社区居委会,提供健康咨询等服务。为吸引居民签约,长宁区把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程度高的人群如贫困人群、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等做为重点对象优先签约。同时为激励全科医生签约,探索将家庭医生的有效签约人数与签约服务费即10元/人/月挂钩,推动签约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7.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吸引患者签约,在2012年底建立基于“社区首诊”的纵向全科医生团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团队打破既往“一医、一护、一防保”的旧模式,引入一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即北大医院)专家团队,护士助理,药师。当全科医生遇到诊治困难时可通过与北大医院的双向转诊平台直接转入相应科室相应专家的门诊;当患者诊断明确、病情平稳后转回团队内,由全科医生继续监测病情、健康管理。专家团队是全科医生团队的技术支持,社区护士主要负责生活方式干预。护士助理分担了医护部分繁重的公共卫生服务,如录入建档时24项基本信息、测量身高体重、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仪器的操作。药师提供药事咨询[17]。

二、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思考与建议

1.签约服务的困境。

以北京德胜中心门诊(不含卫生站)为例,201 5年门急诊为1 75860人次,8支全科医生团队,平均每名全科医生每日接诊63人,同时还需要完成繁重的公共卫生任务,如新建档案SOAP的书写,签约患者的初次体检、评估和年度体检、评估,还有很多临时公共卫生项目如脑卒中患者的筛查,肿瘤患者的筛查、随访等。作为基本医疗及重点考核公共卫生的双重网底,全科医生压力巨大,加之绩效封顶、收入有限,难以持续签约。

2.建立绩效外的激励机制。

上海市长宁区、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均实现绩效以外的签约服务费,前两者在有效签约的基础上,工作突出的基层医生年薪在20万-30万元。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在实现居民签约付费的情况下,在签约期满续签率达到91%。比较国内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全科医生及其团队体现价值、坚持签约服务的基础。

3.重视全科医生团队建设,吸引患者签约。

签约式服务模式 篇5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352-01

腹膜透析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时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腹膜透析治疗与血液透析治疗其中的区别之一是其具有自行操作,简便易行,节约费用等优点。 居家腹膜透析是一种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治疗方法。 由于腹膜透析是一种维持性治疗,决定了它的长期性,决定了它是一种居家透析的方式。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2年起由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签约随访和治疗管理。了解居家腹膜透析病人对家庭医生上门随访、护理、健康指导的需求,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4年12月全鎮共有居家腹膜透析患者1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51岁,文化程度:小学6名、初中6名、高中5名、大学1名;均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根据患者做腹膜透析时间长短分2组,其中4年以下的为A组6例,5年以上(含5年)的为B组12例,。

1.2方法

遵循自愿的原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自行设计问卷方式,上门调查。问卷是否愿意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团队)签约。签约内容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内容与服务时间等,采用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的方式,由病人自己完成。对自己不能完成的由团队人员朗读,家属帮助记录的方式。问卷发出18份回收18份,回收率100%。资料采用百分构成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病人对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时间需求见表1

2.2病人对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内容需求见表2

讨论:

由表可见,居家透析病人对家庭医生服务需求是肯定的,透析时间不同的病人对上门服务需求的时间与内容不同。

1. 1科学安排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服务时间:以了解病人居家透析的环境、对治疗的依从性、家属的支持度、病人的社会回归情况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困难等,作客观评估。并制定管理计划,结合信息化管理, 把家庭医生的联系电话留给病人,随时电话咨询与电话随访,建立健康档案 ,对其进行康复指导等。

1.2心理护理: 尿毒症患者大多对疾病治疗信心不足,悲观失望,甚至有自杀倾向。因此心理护理最为关键,家庭医生应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对其表示关心和理解,耐心解答问题, 使患者相信能在家庭内进行有效的透析治疗,积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鼓励肾病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劳逸结合,尽早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1.3. 腹透室的操作环境进行具体指导,包括地面、桌面的清洁方式、窗户的密闭性要求、紫外线灯的功率、分割洁净空间的方式、合理的通风时间和方法、操作空间的家具及生活用品的摆放方法、透析用品的储存及摆放方式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配给配紫外线灯、及有效氯消毒片等,尽量让居家透析的环境接近医院的环境。

1.4.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的指导

.1.4.1腹膜炎: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腹膜炎发生的关键。如何规范进行无菌操作,操作前按要求洗手,戴口罩,减少细菌量,换液前按6步洗手法可洗手可明显减少接触污染机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4.2透析液引流不畅: 常见原因可能是透析管路受压、扭曲、折叠,透析管移位、纤维蛋白条堵塞等及处理方法。

1.4.3 外接短管脱落:多种常见原因,需注意的大多为人为因素。

1.5饮食指导

饮食指导是腹透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因为营养不良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率。 针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指导,

了解患者饮食情况,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制定饮食处方。保证每天足够的热量、高蛋白质、优质蛋白质饮食[1]。

通过对腹膜透析病人的培训、指导心理护理、个人卫生、家庭透析室布局、消毒方法,做好家庭随访及动态护理,可降低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腹膜透析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综上所述,规范的家庭医生签约随访与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家庭医生对腹膜透析病人的管理和治疗指导,对腹膜透析治疗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随访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病人的康复。 使得终末期肾病患者得以重返家庭、重新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晓琴,赵新莲,蔡国妹等,家庭随访对腹膜渗透分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1-11

上一篇:全自动充电机论文下一篇:特征参数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