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2024-06-07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精选7篇)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篇1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 具有大面积、大跨度屋面、以及屋面形式多样化的各类建筑不断涌现,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大型、高档的建筑中, 其作为密闭的内排水系统与传统的重力流排水系统相比, 在技术上、经济上都有明显的优势。

1.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简介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原理是根据伯努利定律, 通过能实现气水分离的特殊雨水斗, 充分利用屋面与地面的高度差产生的能量使雨水管形成负压, 从而使雨水管最终达到满流状态, 当管中的水呈压力流状态时, 虹吸作用就产生了。在降雨过程中, 由于连续不断的虹吸作用, 整个系统得以快速排放屋面上的雨水。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和重力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均由雨水斗、雨水悬吊管、雨水立管、雨水埋地管组成, 但因为系统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 在二种不同水力条件下工作, 因此系统中各部件的功能要求是不一样的, 系统也有其相应的一套计算方法。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最大改进和技术进步是开发了一种具有良好整流功能的雨水斗。雨水斗在其额定设计流量时处于淹没泄流排水状态, 不渗气、设计排水量大、雨水斗淹没泄流的斗前水深小。采用了虹吸式雨水斗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在降雨过程中相当于从屋面上的一个稳定水面的水池中泄水, 经屋面内排水管系, 从排出管排出, 管道全充满的压力流状态, 屋面雨水的排水过程是一个虹吸排水过程。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的管道在设计降雨强度下呈负压, 管材的选用应考虑承受负压的能力。但在比较小的降雨强度或降雨过程的末期, 降雨量减小, 雨水斗淹没泄流的斗前水位降低到一定的值, 雨水斗开始有空气渗入, 排水管道内的真空被破坏, 排水系统会从虹吸压力流的工况转向重力流。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管道内设计状态下的压力分布与一般的重力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有明显的区别。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自雨水斗连接管以下, 管道内呈负压, 在悬吊管与立管的交叉点处负压最大, 其后立管上的负压减小, 至临界点负压消失, 管道内的压力为零, 水流状态转为重力流。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 雨水斗的进水水面至临界总高度是有效作用高度, 在设计计算中应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对雨水斗至悬吊管的末端的总水头损失应有所限制, 以控制悬吊管末端的最大负压值。

2.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特点

传统的重力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采用重力式的雨水斗, 流入雨水斗的雨水易掺入空气, 从而形成水、气混合流, 影响雨水斗的雨水量, 且悬吊管需要较大的管径和一定的坡度。通常, 为了维持连接在同一悬吊管上的各个雨水斗的正常工作, 连接雨水斗的数量一般不多于四只, 因而增加了雨水管的立管数量。重力式屋面排水系统因受其水力特征的限制, 造成排水立管多、管径偏大, 因此对于大面积工业及公共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来说, 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克服了传统的屋面重力式排水系统所存在的缺陷, 其排水能力也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在满足水力计算的情况下, 悬吊管接入的雨水斗数量一般不受到限制, 从而减少了立管的设置;而且, 悬吊管不需设坡度, 其安装方便、外形美观;另外, 该系统按虹吸式压力流计算可以减小选用管道的直径。

3. 工程设计实例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呈南北“Y”字形走向, 主线北起广州东站, 南到番禺广场;支线北起天河客运站, 在体育西路与主线汇合。线路全长36.33km, 全部为地下线路, 设18座车站、1个车辆段。车辆段的运用库天面采用网架钢结构设计, 呈“凸”字形, 长266.5m, 宽153m, 屋面总汇水面积31434m2。

设计为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共采用20个系统, YG100B型雨水斗90个, 雨水管选用HDPE管。

4. 结语

在现代建筑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材料的应用, 人们对建筑的实用性、美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建筑屋面雨水排水越来越多地采用虹吸排水技术, 虹吸排水系统的快速发展必将引起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进一步改革。

试论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篇2

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在设计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时, 首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了解清楚建筑屋面的形式、挑檐或天沟的布置形式和做法, 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屋面结构、挑檐或天沟形式和位置是由建筑专业确定的, 所以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应该与建筑专业设计人员密切配合, 及时反馈意见。在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 建筑设计大多不会太多的考虑屋面雨水排水设计, 直到施工图设计才会仔细考虑;而给排水设计人员往往不太关心屋面的结构和天沟的形式, 简单的认为建筑专业怎么布置的天沟、雨水斗, 给排水设计就按雨水斗位置布置管道, 容易疏忽相互配合的过程, 造成施工图阶段建筑给排水设计雨水排水系统被动的局面。如天沟设置的问题、雨水斗的布置问题、雨水管道的平面布置问题、管道竖向布置的问题、出墙管布置的问题等。因此, 在初步设计阶段, 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就应主动与建筑专业配合屋面排水, 尤其是大型屋面、重要的建设项目等。建筑物屋面一般有瓦屋面、混凝土屋面、金属屋面、彩钢压型板屋面等等。有设在屋面外沿的挑檐 (俗称外天沟) , 也有设在屋面中间位置的天沟 (俗称内天沟) 。挑檐设于屋面外沿, 一般雨水管道设于外墙, 雨水排水系统比较容易设计, 雨水不会渗漏进室内。天沟设置于屋面中间, 除了在天沟的两端有可能设置外墙排水管道, 一般雨水管道都会设在室内。此时应选择排水快捷的雨水排水系统、溢流措施, 并且关注天沟的结构和形式[1]。

由于屋面是混凝土结构, 防水层容易做好, 一般不会发生渗漏水。彩钢压型板结构屋面由于天沟上边缘与屋面板接缝处很难施工, 现有工程技术能力, 做不到完全密封;如果密封施工不到位, 当天沟内雨水上涌则雨水很容易从缝隙处向室内渗漏, 对室内环境影响很大。

除室内排水管需要接至雨水检查井以外, 室外雨水落水管尽可能直接排至散水坡, 以便快速排除屋面雨水, 也可避免当室外雨水系统排水不畅时影响建筑雨水落水管排水。

2 水斗与排水管道

雨水斗与排水管道的布置除了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3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ECS 183:2005中的明确规定以外, 还应该注意雨水斗布置的位置, 雨水斗之间的距离等要求[2]。

当采用压力 (满管) 流排水系统时, 可以先按表1雨水斗的泄流量设计。

因为满管压力 (满管) 流雨水斗不同供应商有不同型号的雨水斗, 同一规格其排水量也有较大差异, 在招标图设计时可以取下限值。雨水斗之间可按每10m~15m布置;悬吊管以设计流速不宜小于lm/s、立管设计流速不宜大于10m/s估算管径。而后由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专业承包商深化设计, 用软件计算排水管道管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所选择的系统专业承包应具有良好的业绩, 具有对天沟、雨水排水系统深化、优化设计的能力, 能够提供完整和详细的由软件计算的计算书, 具有完备的技术、工程配套服务, 而不是仅卖产品、低价竞争的供应商。在多层建筑中, 压力 (满管) 流排水系统应选用公称压力不小于PN6的金属管道或IIDPE塑料管道;在高层建筑中, 压力 (满管) 流排水系统应选用公称压力不小于PN10 (同时不小于排水系统最大排水高度产生的水压) 的金属管道或HDPE塑料管道。如果塑料管道设置于外墙应有抗紫外线的功能。

当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时, 可以按表2雨水斗的泄流量设计。

雨水斗之间可按每10~15m布置;其悬吊管、立管、埋地管管径可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计算。

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时, 建议尽可能采用单斗单立管的排水系统。当采用双斗排水系统时, 悬吊管应对称布置。不建议采用多斗系统, 尤其是一根悬吊管上连接多个雨水斗的设计方式。由于每个斗与排水立管的距离不同, 所产生的水头损失不同, 造成了每个雨水斗的实际排水量不一样, 每个雨水斗没有达到预定的设计排水量, 容易因来不急排水而造成泛水。

当雨水管道布置在室外时, 应选择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塑料管道或钢塑复合管道 (内外壁涂塑) 。当雨水管道布置在室内时, 应首先选择金属管道、钢塑复合管道 (内外壁涂塑) 或承压塑料管道, 选择可靠安全的连接方式, 避免因管道承压不足或者管道连接接口处发生渗漏水。

3 雨水排出管、检查井

在屋面雨水排水设计中, 雨水排出管和检查井同样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是整个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

设于挑檐的雨落水管道一般排至室外明沟, 通过设于明沟的小雨水口排至雨水检查井;或者外墙的雨水管道一般排至室外散水坡, 通过设于散水坡附近的雨水口排至雨水检查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雨水管道底部直接通大气, 没有阻碍, 能迅速通畅排除屋面雨水。但是建筑设计师为了美观等其它原因, 不做明沟, 不允许与落水管直接排至散水坡, 要求排至雨水检查井;在此种情况下, 建议给排水设计人员尽可能说服建筑专业采用雨水管道敷设于外墙的方式, 以便迅速排除屋面雨水。如果需要收集屋面雨水回收利用时, 应另行考虑。

设于室内的雨水排水管道一般采用埋地管方式排至室内或室外的雨水检查井, 如果雨水检查井没有足够的尺寸, 排水管道没有足够的坡度, 其雨水管道排水容易受阻, 不能快捷排除屋面雨水, 可能会导致天沟壅水造成室内屋顶出现渗漏水, 或者室内雨水检查井冒水。所以设于室内的雨水检查井尺寸不可随意或大概套用一个500×500×500的检查井即可, 应根据排水量和流速经过计算确定。尤其是当采用压力 (满管) 流排水系统时, 雨水检查井虽然设于室外, 由于其排水量大, 流速快, 需要消能, 所以检查井尺寸应该经过计算确定。大多数压力 (满管) 流排水系统承包商会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的雨水检查井, 需注意的是与屋面雨水管相接的第一个井应该是专用井, 不承担转输井的功能。其一, 是压力 (满管) 流排水系统排水量大, 应快速将雨水排出;其二是混凝土井壁上按总体排水管道标高预留防水套管较难实现, 施工中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

4 结语

屋面雨水排水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不仅仅是只考虑雨水斗、排水管道, 还应该考虑天沟、溢流、雨水排水管的末端设计以及雨水检查井的设计, 施工质量的因素, 加强专业之间的配合, 才能更好的发挥雨水斗、排水管的作用, 达到快速排除屋面雨水的目的。

摘要: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 屋面雨水排水相对于其他系统而言比较简单, 又由于屋面雨水排水与建筑专业设计交叉, 或由于给排水设计人员经验不足, 容易被忽视。在建筑建成后时有屋面渗漏水的情况发生, 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本文针对屋面雨水排水设计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请设计人员注意, 并且与建筑专业、结构专业密切配合, 加强施工配合, 减少或杜绝屋面渗漏水情况发生。

关键词:屋面,天沟,雨水斗,雨水排水管道,雨水检查井

参考文献

[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2003年版

屋面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 篇3

目前国际上虹吸式雨水排放技术已经很成熟。该技术就是利用虹吸原理, 雨水排放时在管道中形成满管压力流, 利用建筑物屋面高度和雨水所具有的势能, 产生虹吸现象, 屋面雨水在管道内负压的抽吸作用下以较高的流速被排出室外, 从而迅速排除屋面积水。下面就对屋面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的工作情况、系统组成以及施工方法做较为详尽的描述。

1 工作原理

虹吸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其工作原理就是当两个液面存在高差时, 此高差部分水通过事先装满水的管道在重力作用下的流动, 从而使上部管道中产生负压, 水就会不断地被排放。高差越大, 管内的水流速度越大, 排水越迅速。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当雨水来临时, 屋面逐渐形成积水, 当屋面雨水达到一定高度时, 通过控制进入防漩涡式雨水斗, 从而极大地减少了雨水进入排水系统时所夹带的空气量, 使得系统中排水管道呈满流状态, 当雨水通过管道变径时, 在此处产生负压, 加快雨水排放的速度。

2 工作状态

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管内压力和水的流动状态是不断变化的过程。降雨初期, 雨量一般较小, 悬吊管雨水流态是有自由液面的波浪流。根据雨量大小的不同, 部分情况下无法形成虹吸作用, 是以重力流为主的流态。随着雨量的增加, 管内逐渐呈现脉动流, 进而出现满管气泡流和满管汽水混合流, 直到出现单项流状态。降雨末期, 雨水量减少, 雨水斗淹没泄流的斗前水位降低到某一特定值, 雨水斗逐渐有空气掺入, 排水管内的虹吸作用被破坏, 排水系统又从虹吸状态转变为重力流状态。在整个过程中, 随着雨水量的变化, 悬吊管内的压力和水流状态出现反复变化的情况。与悬吊管相似, 立管内的水流状态也会从附壁流逐渐向气泡流、汽水混合流过渡, 最终在虹吸作用形成时, 出现接近单项流的状态。

3 系统组成

与传统的重力流排水系统组成一样, 虹吸式排水管道系统的组成为:雨水斗、管道及管道配件。

一般来说, 雨水斗的设计是整个虹吸系统能否按设计要求工作的关键所在之一, 它的稳流性越好, 产生虹吸所需的屋面汇流高度越低, 总体性能越优越。目前常用的雨水斗的材质有HDPE、铸铁或不锈钢。

管道作为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最主要的部分, 管道的变径可以加速雨水斗排放和流量, 必须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高效持续的运行。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管道要求具有相当的承压能力、较高的防火性能, 并做到尽可能降低噪声、吸收振动, 最大程度满足抗温度变化引起的形变。目前最常用的管道材质为HDPE管材。HDPE管具有以下主要优良性能:1) 抗寒性能。充满水的HDPE管道被冻结后, 管道会随着结冰情况发生弹性伸缩, 一旦冰融化, 管道可自行恢复到原来状态, 不会发生丝毫损伤。2) 抗外力。在室温情况下, HDPE管的抗压性能极佳。在温度很高或极端低温条件下 (约-40 ℃) 管道仍能抗外力。3) 耐火性。HDPE管是阻燃性物质, 管道在火中燃烧不会放出有毒气体。4) 噪声低。HDPE管是软性材料, 弹性模量E小, 管道能限制以空气或固体为载体的声音传播。5) 抗辐射性。通过添加碳黑, HDPE管能抵抗由太阳紫外线引起的管材老化脆化现象。

4 系统主要技术要点

系统的一体性与密闭性是整套排放系统的关键点。为保证虹吸排水的产生和持续作用, 就要求从雨水斗到管道整个系统是一体的, 各部分紧密连接。如果雨水斗有一个完全敞开的入口, 空气就会在水流旋转作用的带动下, 从入口处进入整个雨水排放系统, 这样就无法形成满流形成虹吸状态, 也就无法形成高效的虹吸式排放系统。因此, 只有当雨水口的入口处半敞开时, 才能有效阻止空气随时进入系统, 当斗前水满足一定要求时, 能够形成水封, 完全隔断空气, 迅速形成虹吸作用。除了保证在入口处有效阻止空气进入, 还必须保证管道中没有空气进入。所以另一个要求就是系统的完全密闭性, 要保证管道无渗漏。因为在虹吸作用时, 管道内的水流是压力流状态, 管壁承受压力, 接口处容易发生渗漏, 另外一旦发生渗漏, 管内压力状态发生改变, 影响正常的虹吸作用。

4.1 雨水斗

1)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管雨水斗至过渡段总水头损失与过渡段流速水头之和不得大于雨水斗至过渡段的几何高差;2) 各雨水斗至其过渡段的水头损失允许误差应小于5 kPa, 一般来说雨水斗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20 m;3) 雨水斗离墙至少1 m;4) 雨水斗顶面至悬吊管管中的高差不宜小于1 m。

4.2管道系统

1) 悬吊管设计流速不宜小于0.75 m/s, 立管设计流速不宜小于2.2 m/s;2) 过渡段下游的流速不宜大于2.5 m/s, 若大于2.5 m/s应采取消能措施;3) 虹吸雨水管道要求管内负压不超过-0.08 MPa;4) 管道施工时当水流有90°的方向改变时, 此处采用双45°弯头、支管汇集处采用斜45°三通。

4.3检验与试验

在系统管道完成后, 排水管道按规范要求做灌水试验。系统灌水试验合格后, 还要求做排水性能试验。

5经济效益分析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工程造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虹吸式雨水排水管道均按照满流有压状态设计, 排水管泄流量远远大于重力排水系统中同一管径排水管的泄流量, 也就是说排泄同样的雨水量, 采用虹吸式排水系统的排水管管径要小于重力排水系统的排水管管径;2) 虹吸排水系统中雨水悬吊管内水流在负压抽吸作用下流动, 悬吊管可做到水平无坡度敷设, 悬吊管接入雨水斗的数量不受限制, 这样可以减少雨水立管的数量;3) 虹吸式雨水斗排水量远远大于普通重力流雨水斗, 能够迅速排除屋面雨水, 雨水斗前水深较浅, 降低了建筑物屋面荷载要求, 能够大大节约工程造价;4) 选用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时, 大大提高空间的两用, 尤其在室外排管时为建筑物地下室错综复杂的机电管线排布提供了便利。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与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的优缺点可从表1反映。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在雨水斗布置、管线走向布局方面便于建筑空间设计, 而且系统立管根数少、管径小, 降低了屋面荷载要求, 对于大型建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篇4

1. 工作原理及工艺特点

虹吸式排水系统是依靠虹吸式的雨水斗在天沟水深达到一定深度时实现的气水分离, 其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和雨水所具有的势能, 在雨水连续流经雨水悬吊管转入雨水立管跌落时形成虹吸作用及在该管道内形成的最大负压而进入虹吸状态, 使整个管道呈现满流, 实现其迅速、高效的排水功能。

虹吸式排水系统的特点是:排水系统少, 管材耗量少, 最少的地面开挖工作, 现场安装量大大降低、施工安全快捷、质量易控制;横向悬吊管无需设置坡度, 从而提高室内空间高度;雨水流速快、流量大、不易堵塞管道, 有较好的自洁功能;适合大面积、大跨度屋面排水;使用年限长、日常维修成本低。

2. 施工流程及要点

2.1 施工流程

虹吸式排水系统施工流程为:施工前准备→管道固定件和固定系统安装→雨水斗安装→系统管道安装、消能井施工→系统试验→验收。

2.2 施工要点

2.2.1 施工前的准备

认真审查图纸, 掌握排水系统区域划分, 充分理解设计方案。管道穿墙处要预留孔洞。屋面结构施工时, 应结合钢结构施工图和水施图, 根据平面位置、标高、雨水斗规格尺寸预留雨水斗安装孔洞。

2.2.2 高密度聚乙烯 (HDPE) 管道固定件和固定系统安装

固定系统是由钢支架、方钢、连接件、螺纹吊杆、三角楔、导向及锚固管卡组成。钢支架焊接固定在承重的钢梁、柱或钢支撑上, 焊接后须在焊接部位作防锈处理。安装时应放线对直, 以减少偏差, 安装间距应符合管道支架允许最小间距。

HDPE横向管采用方形钢导管进行固定。方形钢导管的尺寸如表1所示。方形导管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和顺序如图1所示。

钢支架焊接在承重的钢梁、柱或支撑上, 螺纹吊杆上部固定在钢支架上、下部与方形钢连接, HDPE管利用管卡固定在方形钢上。当HDPE管径大于DN250时, 每个固定点应采用两个锚固管卡;HDPE横 (立) 管的锚固管卡间距最大均为5m, 横管导向管卡间距最大为2m, 立管导向管卡间距最大为15倍管外径。当虹吸式雨水斗的下端与横管的距离大于等于750mm时, 在方形钢导管上或悬吊管上, 增加两个侧向管卡;横管管卡间距一般不大于10倍管径;立管管卡间距一般不大于15倍管径。固定系统的悬挂点安装片间距一般不大于2.5m, 连接杆件和管卡应在管管道组装前安装完毕。

2.2.3 雨水斗安装

当天沟积水高度超过雨水斗高度时, 通过气水分离的雨水斗, 减少雨水进入排水系统时所夹带下的空气量, 使流态由附膜壁流转为气水混合流, 最后达到水一相流状态开成虹吸。

虹吸式雨水斗的组成部件一般有:防叶罩、反旋涡装置、斗体、安片装等。安装前应根据系统设计的斗体位置和形状、规格、尺寸, 在钢天沟上用等离子或其它有效切割方式直接取孔。

雨水斗的安装顺序为:斗体安装→反旋涡装置安装→防叶罩安装→其它辅助部件安装。安装在钢天沟内的斗体, 在取孔后采用氩弧焊接, 确保安装紧密, 不渗不漏。施工完成后天沟内或屋面上应做闭水试验, 以检验安装后密闭性和防水效果。其它注意事项参看施工规范。

2.2.4 系统管道安装

管道系统一般由雨水斗、管材、管件和管道固定系统、消能井等构成。

管道安装一般顺序是由地下部分到地上部分安装。如埋地管道先安装再进行立管、横向管和雨水斗连接管安装。HDPE管连接可采用对口热熔连接或电焊管箍连接。管道施工应满足相应材料施工工艺及规范要求。

3. 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武广客运专线武汉动车组检修基地工程项目属于国家级重点工程, 该项目由检查库及边跨、车体部件解装库、车体检修及油漆库、转向架检修库等钢结构库房组成, 总建筑面积有1 5万余2m, 其中最小的库房面积为14169m2, 最大的库房面积有72913m2。现以本项目中的检查库为例, 该库横向为三跨不等跨的钢桁架、纵向柱距为9m、平面尺寸为82m×456m, 总建筑面积为37341m2。原设计为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暴雨重现期为10年, 结合近年来武汉地区的暴雨强度, 特别是1998年武汉市遭受的百年罕见特大暴雨的实际, 经项目参建各方反复论证和方案优化, 将原设计的重力流排水为虹吸排水, 按50年暴雨重现期、50年的虹吸溢流系统设计。其中检查库屋面雨水排放由虹吸排水系统和溢流排水系统组成。在A、B、C、D轴天沟各有6组虹吸排水子系统, 其中A、B、D轴每组虹吸排水子系统含有4个雨水斗;C轴每组虹吸排水子系统含有5个雨水斗, 雨水斗均匀分布在各条天沟内;在B、C轴天沟各有6组溢流排水子系统, 每组溢流排水子系统含有2个雨水斗, 分别分布在虹吸排水子系统水平出水管旁边。雨水斗用氩弧焊机焊接在镀锌天沟内。

3.2 安装工效

动车段检查库工程原设计的重力流雨水系统雨水立管数为204根, 采用虹吸式雨水系统后雨水立管只设置了24根, 同时由重力流雨水系统中系统最大管径DN250减小到虹吸式雨水系统中系统最大管径DNl50。而且整个系统零配件均为厂制成型件, 只需场外装配, 减少了现场安装工作量, 施工质量易于保证, 提高了施工工效。

雨水斗排水量远远大于普通重力流雨水斗, 能够迅速排出屋面雨水, 雨水斗前水深较浅, 降低了建筑物屋面荷载, 能够大大节约工程造价。同时, 当产生出虹吸作用时管道内水流流速很高, 因此系统具有较好的自洁功能, 管道不易堵塞。虹吸式系统如图2所示:

4. 结语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篇5

湖南某大型展览中心工程, 用地面积为6万m2, 建筑面积为8.95万m2。工程由地下一层地下室、地上五层的展览中心、商业艺术中心及地上辅助商业用房组成。

本工程2区~4区屋面为虹吸式雨水排水, 设计雨水重现期按照10年计 (3.98L/s·100 m2) , 单斗排水量不大于40 L/s。管道采用E1级HDPE管道, 管道系统内最大负压不超过0.08 MPa。

2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技术原理与设计要点

2.1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技术原理特点

传统的屋面重力式排水系统采用重力式的雨水斗, 流入雨水斗的雨水易掺入空气, 从而形成水、气混合流, 影响雨水斗的雨水, 且悬吊管需要较大的管径和一定的坡度。通常, 为了维持连接在同一悬吊管上的各个雨水斗的正常工作, 连接雨水斗的数量一般不多于四只, 因而增加了雨水管的根数。重力式屋面排水系统因受其水力特征的限制, 造成排水立管多、管径偏大, 因此对于大面积工业及公共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来说, 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克服了传统的屋面重力式排水系统所存在的缺陷, 其排水能力也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在满足水力计算的情况下, 悬吊管接入的雨水斗数量一般不受到限制, 从而节省了不少的立管;而且, 悬吊管不需作坡度, 其安装方便、外形美观;另外, 该系统按虹吸式压力流计算可以减小选用管道的直径。

2.2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设计计算要点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是利用“伯努利”定律经过潜心、缜密的验证计算, 充分利用屋面与地面的高差产生的能量, 悬吊管中的负压和立管中的正压使该系统产生虹吸, 并在满流状态下能快速排泄雨水。

2.2.1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形成的条件

①具有特殊设计的能形成气水分离的雨水斗;②管道连接的密封性;③应进行精确的电脑程序化水力计算;④平屋顶至少布置紧急溢流口, 带檐沟的屋顶每边都需要布置紧急溢流口;⑤其排水管的总水头损失不得大于雨水管系进、出口的几何高差, 且悬吊管水头损失不得大于80 kPa。

2.2.2 设计计算要点如下:

(1) 按照本地区暴雨强度和重现期计算雨水泄流量。

本地区暴雨强度:Q=3544 (1+0.6375LgP) / (t+14) 0.845

当P取10年, 则q5=3.98L/s·100 m2

(2) 结合地区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 划分屋面排水分区和布置雨水系统。

(3) 根据每个排水分区计算雨水泄流量和雨水斗的泄流量, 以选择雨水斗并确定每个系统的雨水斗数量。设计参数DN50雨水斗的局部阻力系数取1.5, 雨水管的额定泄流量为6L/s水平, 则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I=106.7×Q1.85/C1.85×dj4.85

式中:I——水头损失 (mH2O/m, lmH2O=9.8kPa) ;

Q——流量 (L/s) ;

dj——计算内径 (mm) ;

C——管道材质质数。

此外, 设计时还使用GEBERITDLSSOFT—WARE设计软件自动设计和计算, 此设计系统只需将建筑项目的下述数据经过整理后输入电脑即可得出所需数据。

3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安装技术措施

3.1 系统安装工艺流程 (见下图1)

通常按照屋面雨水斗一支管一水平管一立管出户管的顺序进行施工。按照设计的管线长度和配件类型逐段进行安装连接, 用支吊架及时将管道固定牢固, 并按照规范要求固定关卡及阻火圈, 虹吸式雨水排放管道系统安装技术详细步骤如下:

(1) 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 与土建和监理单位做好协调沟通工作。

(2) 按照图纸设计要求, 密切配合施工总进度要求, 理顺施工程序和系统要求。

(3) 按照先安装大管径干管、立管, 后装小管径支管的原则。

(4) 配合实际施工要求, 分段进行施工、试验和接驳。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时间。

(5) 在放线以后到现场实际测量尺寸, 根据现场实际尺寸进行预制管道。HDPE管道预制采用热熔焊接。

(6) 将预制好的管段安装到固定系统上, 将预制好的支管连接到三通。

(7) 连接雨水斗和支管。

3.2 雨水斗安装

雨水斗与防水层的连接方法:

(1) 在雨水斗法兰下面的混凝土上做一层防水层;

(2) 将预留孔与雨水斗之间的空隙用混凝土填实, 雨水斗安装就位;

(3) 在雨水斗法兰上面做一层防水层 (与屋面天沟的防水层为同一层) , 雨水斗法兰上面的防水层由外至内做到下沉线为止, 并与雨水斗法兰下面防水层的外露部分粘结在一起;

(4) 将防水压板压在防水层上, 紧锁螺母。

3.3 HDPE管道固定系统安装

在安装管道系统以前, 按照设计位置把固定系统安装好, 见图2。首先, 对于悬吊水平管道的消能悬吊系统, 按照设计的位置和数量先把安装片焊接在钢结构上 (或者采用抱箍连接) , 如果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则用钢膨胀螺栓把安装片固定在钢筋砼上, 用螺杆、方钢卡等装置把型号为40×40×2.0的镀锌方钢管固定起来, 水平度调整至符合设计要求, HDPE管道支架最大间距下见表1。

3.4 悬吊系统安装

注:1) 水平悬吊管管卡间距 (L) 见表1;2) 一般每间距≤5m设定一个固定管卡;3) 管卡按照国家标准图SI61制作;4) 悬吊梁采用方钢管

悬吊系统如图3所示, 在悬吊管上每间隔≤5 m设置一个固定管卡, 此点与悬吊梁固定, 为不可移动点。因为PE管道具有膨胀系数较大, 膨胀应力小的特性, 所以固定支 (吊) 架的设置将整段膨胀管的变形分解到各固定支 (吊) 架之间, 变形无法目测察觉, 起到美观作用, 膨胀应力由固定支 (吊) 架传递到消能悬吊梁上被消解, 对建筑的结构本体不会造成影响, 同样:吊管的振动也通过支 (吊) 架传递到消能悬吊梁上, 利用悬吊梁的刚性消解, 限制HDPE管道的振动。悬吊管及立管均设有固定支架, 其间距小于等于6.0 m, 具有防晃抗震作用。消能支吊架系统能够保证管道不下垂, 不产生水流阻塞, 防晃抗震, 并固定于本体结构柱墙或顶板上。

悬吊系统放线及安装片的固定:放线前先根据图纸定位尺寸核对现场是否与建筑物及其他管线有冲突, 再放出直线, 在直线上定出安装片的位置。水平管安装片不超过2.5 m设置一个, 立管安装片不超过15倍管径设置一个, 具体距离参照管道的固定。安装片装好后要重新拉线检查, 如果安装片的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 可以通过上面的长形孔做调整。

3.5 HDPE管材的连接

3.5.1 热熔对焊连接

以下是完成一个完美的焊接过程所需要的条件:①保持焊接部位、管道及电热板的清洁度;②正确的焊接温度:③焊接连接过程中施加相应的力量;④焊接切断面必须是垂直的90°, 必须通过刨刀刨平。

3.5.2 对焊容许厚度 (见表2)

4 经济性比较分析

选取其中一根雨水管道, 设计流量为7.61L/s。分别按虹吸式雨水系统与传统重力流雨水系统计算造价, 见表3:

由上表可以看出, 虽然虹吸式雨水斗价格较高, 但由于管道管径较小, 总造价反而比重力式雨水系统造价要低。如综合考虑降低屋面荷载、节约建筑空间, 便于装饰装修等因素, 虹吸式雨水系统会具有更大的优势。

5 结语

综上所述, 先进的虹吸技术应用于屋面雨水排放, 有效解决了建筑超大屋面的雨水排放问题。该技术对系统的整体性及计算精度有很高的要求, 采用全系统压力平衡计算, 现在已经开发出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用于水力计算。虹吸式雨水排放技术作为一项日趋成熟的雨水排放技术逐渐成为大型建筑雨水排放设计与施工的首选。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详细介绍了大型屋面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的技术原理与设计计算要点, 并从多方面对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安装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总结。

关键词:虹吸式,重力式,雨水排放系统,HDPE塑料管道,管道安装

参考文献

[1]GB5001-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五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马晓琨.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与传统排水系统[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32) .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篇6

另一方面, 雨水作为直接、经济的资源, 每年其产生量十分可观。目前德国的雨水利用技术已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 而我国在雨水资源化利用方面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大量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直接进入城市污水管网, 不仅加重了城市管网以及污水处理的压力, 而且造成了水资源的白白浪费。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 采用多孔沥青路面并对传统道路排水系统进行了合理改进, 以期达到缓解城市交通噪声污染、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雨水利用率的目的。

1 设计思路

1.1 整体设计

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由集水、灌溉、蓄水和排水四个子系统构成。其中集水系统由多孔沥青路面、集水沟和集水井构成, 灌溉系统由盲沟网络构成, 蓄水系统由蓄水池构成, 排水系统由雨水井和排水管网构成。

1.2 系统工作原理

渗入多孔沥青路面内的雨水, 先通过横向渗流进入路面两侧的集水沟, 然后沿纵坡流入与集水沟相连的集水井。集水井由下至上设有三级溢水口, 分别连接盲沟网络、蓄水池和雨水井, 使得雨水首先对绿化带进行灌溉, 多余的雨水流入蓄水池。当雨量过大时, 雨水还可迅速流入排水管网。该系统可对雨水分级, 进行高效利用, 从而实现绿化灌溉、道路清洁降温、消防蓄水和减轻排水管网压力等功能。

2 详细设计

2.1 多孔沥青路面

多孔沥青路面的面层和基层由不同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构成, 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在基层下部设置不透水垫层, 防止雨水继续下渗浸湿路基。

2.1.1 路面设计的技术关键。

为了确保多孔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良好的降噪、排水效果, 它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1) 能长期保证具有20%左右的空隙率;2) 排水性混合料具有足够的抗松散能力, 不出现掉粒、剥落等病害;3) 混合料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 能够承受车轮荷载的作用。

2.1.2 路面混合料组成。

1) 沥青结合料:采用高黏结力沥青结合料, 如高黏度改性沥青、橡胶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等。2) 集料:以粗集料为主, 要求集料坚硬耐磨, 且颗粒形状为立方形[1]。3) 填料与添加剂:纤维、磨细的轮胎粉、消石灰等。

2.2 集水沟

集水沟沿路面边缘布置并设于地面以下, 每30~50m为一段, 每段集水沟两端连接一个集水井。横断面为梯形或矩形, 尺寸由水力水文计算确定。顶部设置带孔混凝土盖板, 沟身由水泥混凝土砌筑, 其中与路面接触的侧壁带有开孔, 既可阻止路面结构的侧向形变, 又可使雨水顺利进入集水沟。

2.3 集水井及过滤装置

集水井为圆柱形构造, 尺寸通过水力水文计算确定。集水井不同高程处设置三级溢水口, 并在溢水口处设置过滤装置, 使混入雨水中的沥青残留物、细集料颗粒等杂物不能通过, 从而使过滤后的雨水符合灌溉、使用要求。集水井的上方设置可移动的混凝土盖板, 以便于清除井底的杂物和更换过滤装置。

2.4 盲沟网络

盲沟网络通过下侧溢水口与集水井相连, 并铺设于道路绿化带的下方。盲沟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 内部由渗水碎石填充, 沟底中部设有带孔的PVC塑料管, 能够保证雨水在盲沟网络中的顺利转输。盲沟顶部包裹透水的针刺土工布, 利用渗透作用使盲沟中的雨水对上方绿化带进行灌溉;而盲沟底部和两侧使用防渗土工布设置不透水层, 实现盲沟的储水功能。每隔30~50m布置一个盲沟网络, 各个盲沟网络相互独立, 底部高程相同, 使得雨水对绿化带进行均匀灌溉。

2.5 蓄水池

蓄水池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相应的尺寸, 由抗渗水泥混凝土砌筑。在蓄水池顶部设置可移动的混凝土盖板作为取水口, 可为道路的清洁、降温以及城市消防提供用水。

2.6 雨水井

雨水井与集水井通过最上侧的溢水口相连, 使雨水井与集水井连接处的高程大于与盲沟网络和蓄水池连接处。雨水井采用常规设计, 与道路排水管网相连[4]。

3 创新特色

3.1 节约用地。系统设施均建于地下, 既可节约宝贵的城市用地, 也不对道路景观造成不利影响。

3.2 均匀灌溉。盲沟网络相互独立, 且底部标高相同, 实现对绿化带的均匀灌溉。

3.3 分级利用。集水井三级溢水口的高程不同, 对雨水实现分级、高效利用。

4 小结

本文设计的多孔沥青路面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 降低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 创造安静舒适的道路交通环境; (2) 路面抗滑、无溅水, 有效改善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 有效降低路表温度,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同时, 设计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功能完善、施工便利、造价合理, 对道路雨水进行了分级、高效利用, 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篇7

真如城市副中心作为上海4个副中心中最后建设的一个,备受瞩目。其位于普陀区中部,所处区域雨水排水系统均已建成,设计标准按2002年版《上海市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暴雨重现期P=1 a,综合径流系数ψ=0.6设计并实施。由于上海市政府对真如城市副中心作了高层次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在土地使用构成、人口规模、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等方面与原来的地区规划有较大的不同,为满足区域排水要求,真如城市副中心局部区域的暴雨重现期由P=1 a调整为P=3 a,导致已建雨水总管须由φ2 400 mm翻排至φ2 700 mm,已建雨水泵站设计流量须由20.25 m3/s扩容至25.59m3/s。真如城市副中心所属区域内多为住宅区,翻排雨水管道可能对居民日常生活、出行等造成不便,泵站扩容涉及土地征用及拆迁等问题,而且这种设计方案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对城区交通影响较大,建设期间防汛排水安全性也无法保证。

设置雨水调蓄设施可提高已建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减少已建排水设施废弃量[1],为国家的节能减排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雨水调蓄设施可分为雨水调蓄池、雨水调蓄管及自然水体[2]。调蓄池是提高系统排水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可降低下游干管、泵站设计流量,但需额外征用土地及配置人员管理。调蓄管可与雨水管道结合一并考虑,超过一定水位的水可通过溢流口排出,不需设置机械设备,无需征地。自然水体调蓄是利用天然池塘、洼地、人工水体、湖泊、河流等进行的调蓄,特点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可与景观、净化相结合,生态效果好,但真如城市副中心控规中自然水体较小,无法满足调蓄要求,不适宜采用该法。

经过综合比较,调蓄管以无需征用土地、不需设置机械设备、可结合地下空间开发一并实施等优点作为真如城市副中心雨水调蓄设施的首选。

1 雨水调蓄管的设置原则

1)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排水专业规划为依据,结合地块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及规划情况,合理布置雨水调蓄管,以减小地下空间开发区域排水管道的管径和埋深,从而协调好市政排水管道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间的关系。

2)合理确定雨水调蓄管的规模,设计方案应切实可行,经济合理。

3)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排水能力,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经济效益。

4)雨水调蓄管尽可能布置在集中绿地、景观水体附近,或结合地下空间布置,尽量避免占用地块土地。

2 雨水调蓄管的设置方案

根据《上海市真如城市副中心排水专业规划》,暴雨重现期由P=1 a调整为P=3 a的区域共有2处,一处为真如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芝川路以南、铜川路以北、桃浦路以东、真南路以西围合部分,服务面积约为75.94 hm2);另一处为铁路西客站南广场(服务面积约2.20 hm2),具体区域详见图1。由于铁路西客站南广场已进入建设阶段,按要求其雨水排水应结合地下设施设置雨水调蓄池,因此雨水调蓄管方案未考虑该区域的雨水调蓄。

利用Wallingford公司开发的Info Works CS排水管网软件结合真如城市副中心已建排水系统制作模型,选用暴雨重现期P=3 a的雨型对该模型进行模拟时,中心内积水点频现,其中以府村路、铜川路、真华路、固川路、曹杨路、桃浦东路积水最为严重。究其原因,因雨水管道无额外空间储存多余水量,沿线雨水管道出现拥堵,区域内雨水无法顺利输送至雨水泵站,导致出现大面积积水现象。尤其大场浦以东、岚皋路以西、交通路以南、铜川路以北地块积水情况严重,且该地块的雨水将输送至下游核心区内雨水总管(即沿真华路规划固川路曹杨路已建固川路雨水泵站),导致雨水总管输水不畅,核心区地面积水,因此该地块的雨水需调蓄,削峰排水。

遵循雨水调蓄管的设置原则,拟设置2根雨水调蓄管。一根沿铜川路(大场浦-真华路)南侧规划绿地敷设;另一根沿固川路(真华路-曹杨路)敷设。调蓄管的断面尺寸及长度须待调蓄量确定后,结合地下空间排布决定。

3 雨水调蓄量的确定

雨水调蓄量可认为是雨水排水系统顺利排出不发生积水的雨水量与现有排水管网能排出的雨水量的差值。对于真如城市副中心而言,即暴雨重现期P=3 a时产生的雨水量与P=1 a时产生的雨水量的差值。考虑到雨水除部分被地区内的绿化所吸收,其余均被市政雨水管网所收集,因此需调蓄地区管网末端的管道设计流量Q与管内流行时间t的乘积即为需调蓄地区的雨水量。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参照文献[3]。雨水管调蓄量根据GB 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4.14雨水调蓄池”章节中给出的调蓄容积计算方法确定。

式中:V为调蓄池有效容积,m3;n、b为暴雨强度公式参数;t为降雨流历时,min;α为脱过系数,取值为调蓄池下游设计流量和上游设计流量之比;Q为调蓄池上游设计流量,m3/min;t1为地面集水时间,min;m为延缓系数,m=1;t2为管渠内流行时间,min。

经理论计算,铜川路(大场浦-真华路)及固川路(真华路-曹杨路)的雨水调蓄管容积分别为3 267 m3和1 430 m3。结合真如城市副中心地下空间开发、管线分布等情况,最终确定铜川路(大场浦-真华路)雨水调蓄管的断面尺寸为2 200 mm×4 500 mm的箱涵,长约330 m;固川路(真华路-曹杨路)雨水调蓄管的断面尺寸为φ2 000 mm的圆管,管长约450 m。

用Info Works CS排水管网软件,结合雨水调蓄管设置方案的排水管网系统制作模型,采用暴雨重现期P=3 a的雨型对该模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暴雨时(P=3 a)地区不积水,雨水干管全线为满管流状态,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对真如城市副中心的调蓄管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增设雨水调蓄管,可提高已建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减少已建排水设施废弃量,适应于系统建成后需再提高标准的地区。

4 雨水调蓄管的设计

由于真如城市副中心地处已建城区,区域内主要道路均已建成,路面以下敷设的市政管线较多,为避免占用过多空间及减少工程投资,调蓄管或箱涵建议紧临已建雨水排水管道敷设。

真如城市副中心的雨水调蓄管共设2处,一处设于铜川路(大场浦-真华路)南侧规划绿地内;另一处设于固川路(真华路-曹杨路)。铜川路(大场浦-真华路)雨水调蓄管设于规划绿地内,暂未敷设其他市政管线;固川路(真华路-曹杨路)为规划新建道路,目前暂未实施,除雨水管道已建成,其他市政管线均未敷设。这两处雨水调蓄管均考虑紧临已建雨水排水管道敷设,以期为其他市政管线预留管位。

雨水调蓄管设计要点为与已建雨水管道的连接,以固川路调蓄管为例,雨水调蓄管入流井及出流井设计方案详见图2和图3。

图2为雨水调蓄管道入流处的工艺设计方案图。通过设置连通井使已建雨水管道与调蓄管道连通。由于调蓄管道的作用是削峰排水,为防止已建雨水管道内雨水过快流入调蓄管道,连通井内设隔墙将两者分隔开,隔墙上设置溢流孔,溢流孔的孔底标高与已建雨水管道管顶标高持平,当已建雨水管道内雨水流量超过其自身输送能力,超出的雨水量可通过溢流孔流入调蓄管道储存。溢流孔过水断面流速控制在1.0 m/s左右。

图3为雨水调蓄管道出流处的工艺设计方案图。通过设置连通井使已建雨水管道与调蓄管道连通。连通井内的隔墙上设置出流孔,出流孔的孔底标高应与已建雨水管道管内底持平。为防止已建雨水管道通过高峰流量时调蓄管道内的雨水涌入,出流孔处设置拍门。当已建雨水管道为满负荷输送雨量时,该管道的水位高于调蓄管道内的水位,则调蓄雨水量无法通过拍门送入已建排水管道。暴雨过后,已建雨水管道内水位低于调蓄管道水位时,调蓄雨水量通过拍门送入已建雨水管道,经管道输送至雨水泵站,最终排入河道。

出现超强暴雨(P>3 a)的情况时,调蓄管道的容积无法容纳超出设计雨水量,考虑到地区的安全性,可在调蓄管道的上游或下游接入点设置溢流口,超出调蓄管道储存量的雨水可通过溢流口直接排入河道,减少调蓄管对下游管段造成的排水风险。

5 结语

真如城市副中心因地区功能定位的提高,局部区域的暴雨重现期由P=1 a提高到P=3 a,导致所处区域已建排水系统中部分排水设施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雨水管道须翻排,雨水泵站须扩容。设置雨水调蓄管可提高已建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减少已建排水设施废弃量,为国家节能减排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介绍的真如城市副中心的雨水调蓄管设计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摘要:真如城市副中心位于上海市普陀区中部,所处区域排水系统均已建成,因地区功能定位的提高,局部区域的暴雨重现期由P=1 a提高到P=3 a,导致已建排水系统中部分排水设施无法满足设计标准,雨水管道须翻排,雨水泵站须扩容。设置雨水调蓄管可在充分利用现有排水设施,减少排水设施改、扩建工程量的基础上,提高已建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以真如城市副中心增设雨水调蓄管方案为例,介绍雨水调蓄管在已建排水系统中的设置原则、设置方案、雨水调蓄量的确定及雨水调蓄管的工程设计,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真如城市副中心,已建排水系统,雨水调蓄管,暴雨重现期,削峰蓄水

参考文献

[1]李俊奇,孟光辉,车伍.城市雨水利用调蓄方式及调蓄容积实用算法的探讨[J].给水排水,2007,33(2):42-46.

[2]车伍,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必备的素养下一篇:自然主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