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花园

2024-10-21

雨水花园(精选8篇)

雨水花园 篇1

1 雨水合理利用的必要性

由于城镇的出现, 人们对植物的大量砍伐, 以及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已经对水平衡造成了破坏, 导致了水资源的严重缺乏。由于城市建设中大量的硬化不透水地面的大面积出现, 导致城市地表径流系数提高, 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地压力。因此如何利用生态的设计方法解决城市雨水利用的问题, 对于缓解城市缺水, 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改善水环境是加快城市快速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雨水系统

2.1 雨水处理的原则

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的国家就开始对雨水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 做得较好的有美国、德国和日本。在技术上主要通过屋顶绿化、低洼绿地、渗透性铺面等措施强化雨水的储蓄、下渗, 同时减少雨水径流, 通过景观水体的调蓄消减雨水的外排量, 通过地下雨水调蓄池减少雨水污染等技术的实施, 实现将雨水利用、预防洪涝、城市景观、环境改善等目的, 也是符合保护环境进行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要求。并通过建设法律, 利用经济、技术开发等一系类措施手段, 形成完美的雨水资源利用管理框架和技术体系。

2.2 雨水的处理模式

传统的雨水处理模式是将雨水直接排到雨水管道, 进而直接排出。而大自然在处理雨水时主要是通过蒸发、渗透、径流、来完成雨水的管理。因此美国的斯图尔特·爱考斯 (Stuart Echols) 教授提出了雨水管理分流理论, 提出城市雨水管理应将雨水处理分成蒸发、渗透、排放三个部分, 通过一些列的容纳、溢流、分流以及渗透和排放系统综合作用模拟自然进行雨水管理。

雨水处理主要是对不同地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渗透、蒸发、净化储存以备利用。屋顶的雨水相对来说比较干净, 杂质较少, 一般会采用储存的方式进行处理。而道路, 广场、停车场收集的雨水杂质较多, 应尽可能地用于补充地下水。绿地上的雨水主要是通过下凹绿地或者说雨水花园、池塘、蓄水池等进行处理, 将多余的雨水排到雨水管道。在整个雨水处理系统中, 雨水花园起到了渗透、蒸发、汇集、水质净化、减少径流美化环境、改善局部气候等等作用。在整个雨水处理过程中至关重要, 对于涵养地下水、减少地表径流系数、减少市政雨水管道的压力, 缓解城市内涝都有一定的作用。

2.3 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指自然或人造下凹绿地, 主要用于将屋顶或地面的雨水进行收集雨处理, 是一种生态可持续雨水防洪和雨水利用设施, 也是一种有效的雨水净化和处理技术。迪克·布林克 (Brinker) 首次在他的新家生物滞留下雨雨水花园设计方式取代传统的需要精细管理的池塘。雨水花园建造成本是建立常规排水设备成本的四分之一, 并且有效的将从房屋、道路和其他不透水路面雨水, 并使雨水中携带杂质和污染物沉积, 植物根系吸收沉降的杂质和污染物, 从而减轻了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河水富营养化问题和水源污染影响其他野生生物及人类用水需求的问题。雨水花园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可持续性成功案例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推广。

2.4 雨水花园的构造及类型

雨水花园的大小与他本身汇集到的径流容量有关, 一般为他收集到径流量的7%-10%。雨水花园是一个洼地, 雨水花园要保证具有良好的排水性, 要保证在暴雨期间也可以在短时间将水排渗掉。所以雨水花园的土壤要有良好的排水性。

雨水花园的构造分为三部分 (图1) 底部为300mm厚的砾石排水层, 砾石可以用陶粒、废渣代替, 目的是使多余的雨水顺利排出, 一般在会在这一层设置穿孔管, 进一步保证多余雨水顺利排出, 300mm厚的砾石层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 可以在旱季方便地下水上升供植物吸收, 砾石排水层的上面是150-300mm厚的种植层土, 又叫水分滞留层, 雨水花园收集到的雨水渗入土壤, 被土壤所保持, 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供植物进行吸收。而多余的水分会慢慢的下渗, 经砾石排水层深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源, 在暴雨期间水分过多, 也可以通过穿孔管将过多的雨水排出一部分, 最上面一层是用于储存收集到的多余的没有下渗雨水, 可做景观也可供雨水花园中栽植的植物吸收利用。

雨水花园样式多变, 可以在雨水花园里栽植各种植物, 也可以做一些装饰性的小品结合, 形成美化环境的景观作品, 雨水花园可以建在平地上, 也可以建在坡度不超过20%斜坡上。适应性较强, 灵活多变。样式多种多样 (图2) , 图2①是以种植灌木、观赏草等草本花卉为主的雨水花园。图2②是以卵石、雨花石、大型石块和植物的雨水花园, 图2③是在斜坡上建立的雨水花园, 因势造园上倾的一段形成洼地, 下倾的一段形成浅沟。雨水花园里面种植成本土植物, 这样才可以使雨水花园里的植物更好地成活, 并且本植物畜养地下水, 处理雨水中杂志方面更有优势, 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雨水花园的作用。

2.5 雨水花园的效益

2.5.1 雨水花园的功能

雨水花园从表面看起来和普通的花园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雨水花园对雨水的吸收, 控制雨洪、净化水质, 降低雨水对泥土的冲刷, 减少雨水中的污染物, 进而减少对自然水体和自然环境的破坏的作用:①雨水花园能够大量地除去雨水中携带的杂质悬浮颗粒, 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病原体等有害物质。雨水花园运用生态滞留池采用生态降解技术可以有效降解污染物、吸收营养物质从而减少流入自然水体的污染物, 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②雨水花园可以降低地表径流的流速, 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侵蚀, 加快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复原。地表径流速度过快会将大量的地表污染物带入附近的水体, 进而造成对土壤的侵蚀、破坏土壤坏境。使环境进一步的恶化。③由于雨水花园大量的种植了本地的物种, 可以创造出适合本土生物生存的环境, 吸引当地的野生生物, 使整个雨水花园成为一个小的生物群落, 对于丰富当地生物的多样性有积极的意义。④由于雨水花园种植了许多的植物, 植物的根系可以加快雨水的下渗,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改善局部气候。并且凹地可以增加雨水在地表的停留时间使更多的雨水下渗可以更好的涵养地下水位。⑤雨水花园中大量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畜养地下水位、过滤雨水中的杂质, 以及植物对温度、辐射和空气的调节能力、吸尘能力等功效改善城市微环境的生态。

2.5.2 雨水花园的景观效益

雨水花园在景观设计中呈现的样式灵活多变多姿多彩, 设计中运用水来进行设计可以使人们的生活融入景观之中, 雨水园的建造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个机会, 在保证雨水花园的功能同时结合景观设计可以创建出优越的居住生态环境。雨水的收集、传送、储存, 在景观设计中创建了各种各样的水景空间, 满足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休闲、参与的亲水空间。

该花园象征着大地与天空的小型雨水花园———“方与圆”, 是它通过曲线与方形等形式化语言对中国传统园林进行的重新解读, 借助封闭式环境体验策略使得空间小中见大。该项目将当代雨洪管理理念与中国造园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哲学思想相结合, 并且为观赏和实施提供了一次亲密而愉悦的体验。

3 结语

水资源短缺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制约因素, 雨水资源的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项积极措施和有效手段, 在雨水管理和利用上国外的先进技术手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和借鉴的, 推广雨水园的建设有助于改善水文环境, 提高居民居住环境。对于雨水园的建设和推广不是一个部门的事, 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才能更好的做好雨水的处理, 完善大自然的水循环, 创建更加美好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杜方.关于建立集雨园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5:13902-13903.

[2]王思思, 张丹明.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及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0:64-68.

[3]杨晓东.城市非建设用地对雨洪管理的影响[J].山西建筑, 2013, 10:12-13.

[4]蔡磊.浅析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节水考量[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 05:323-325.

雨水花园 篇2

众所周知,由于现代城市建设的用地紧张问题,当前的自然士地资源遭到越来越多的开发,许多农林地或者是动植物的生活栖息地被人类占用,开发成其他工业或商业等用途.不透水的路面取代了原有土地成为城市的主要下垫面,这种现象严重影响自然降水的雨水渗透,造成地表径流的相对集中,形成城市洪水,也严重影响了自然界水循环系统。同时面临全球地下水资源的濒临枯竭,城市中这种大面积不透水的铺装也导致大量雨水从城市下水管道中流走,不能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严重破坏了整个世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雨水花园是指一些浅凹绿地,是用来收集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的,一部分是由天然形成,也有一部分是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可以利用、植物或者其他一些植物的综合作用实现净化雨水的作用,其用途相对比较广泛,适用于各类城市公共绿地中。部分雨水可通过浅凹绿地渗人土壤,涵养地下水,也可以用收集到的这些雨水作为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它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低影响雨水开发方式,是雨水利用的绿色基础设施,从而达到雨水净化、雨洪控制的一项专类工程措施,为重建城市基底的涵水功能提供新的突破口。

2、雨水花园的工作原理

雨水花园是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收集并处理雨水,结合场地上的污水处理设备将处理达标的水用于整个生态园植物的浇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设计者将空间、环境、植物相结合的问题解决,雨水花园建造解决的是基础问题,以达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一般的雨水花园主要由s部分组成,其中在填料层和砾石层之问可以铺设一层砂层或土工布。根据雨水花园与周边建筑物的距离和环境条件,可以采用防渗或不防渗2种做法。当有回用要求或要排入水体时还可以在砾石层中埋置集水穿孔管。

3、雨水花园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3.1居住区

居住区的排水系统相对比较完善,因而多数雨水能够随着下水道直接渗入地下。若遇特殊情况,如暴雨,居住区的排水管道来不及排除过多的雨水,道路就会形成比较严重的积水现象。在居住区,最近几年雨水花园被广泛应用与景观设计当中,主要收集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的。同时收集到的这些雨水作为景观用水、厕所用水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水效率,节约了城市用水量。

3.2街道景观

雨水花园也被应用于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之中,大部分是用于设计道路中央绿地分隔带,以道路坡道为途径将雨水引入分隔带,通过雨水花园中植物的储存与对雨水的净化作用,从而实现了减少雨洪污染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雨水的积水量,实现了雨水的再利用,创造生态街道景观之美。此外,雨水花园结合透水材料在人行道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从而进一步缓解了道路积水压力。

4、雨水花园解构分析

4.1雨水花园叠水体系

在雨水花园的设计上,可以运用串联水池的做法,例如通过设计一系列假山、植被甚至是一些具有高低落差、被分隔的缓冲带等减弱雨水的下落速度,保护地面土地免受强降雨的冲刷。因为只有在每一个水池都积满水以后,雨水才会从水池边溢出,跌落0.4Gm到下一个雨水池里。而被植物根系、砂石和土壤的过滤下来的沉淀物则稳定地遗留在水池中。

景观建筑师通过自然的景观材料与来源于大自然瀑布或溪流般的跌水形式将其与周边的自然景物形成一种紧密的联系,形成一片独具匠心的特色空间。而设计中的一连串不规则跌落的的缓冲带相结合形成具有立体感的连续整体区域,最后统一并入一片地势低洼的水池里,同时旁边机动车道上汇集的雨水也有很大一部分最终流入这个小水池。

4:2雨水花园的石材体系

水渠的地面为坚硬的铺路石板,为使泄洪道沿着体系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水渠源头的挡土墙由蒙大纳一种短而结实的石头组成。下凹式绿地汇集雨水,绿地高程低于周围地面一定的高程,以利于周边雨水径流的汇入。

雨水花园是这样一个设计,其景观材料主要使用的是不同种类的石头,铺设工程中主要采取柔性的工程构造,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将雨水的下渗量更大化,设计手法比较独特简易,而泥沙又能实现最大化的保留,避免强烈的遭受冲刷;砂石层的吸水性比较好。在降雨相对较少的情况下,雨水能够完全渗入砂石层的同时,还能过滤掉水中的枝叶、泥土等等。

4.3雨水花园的植被体系

雨水花园设计探析 篇3

1 雨水花园的概念和作用

雨水花园是一种景观设施, 它是指在城市中一些地势较低洼的地区, 种植一些景观植物如灌木和花草等, 通过植物的截留和种植土壤的过滤作用达到净化雨水和减少雨水径流量的作用。雨水花园在发达国家采用较普遍, 它作为一种生态型雨水管理设施, 同时也对地面径流污染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并且十分有效。

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 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经是一项保证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它不仅可以回补过多开采的地下水资源, 而且对雨季城市内涝起到缓解作用。从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来看, 实现雨水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 不仅可以减少雨洪对城市设施的威胁, 也可改善城市地下水循环, 实现雨水资源合理和有效的再利用, 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

2 雨水花园的类型

雨水花园根据控制类型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以控制地表径流量为目的;另一种是以减少地表径流污染为目的。

雨水花园对初期雨水的净化和减少地表径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其结构大致分为:蓄水层、覆盖层、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砾石层五个部分。

(1) 蓄水层一般厚度在50 mm~250 mm, 为城市暴雨期间雨量过大提供临时的存储空间, 使一些重金属物质和颗粒物在此阶段沉淀。其设计样式和高度要根据周边景观设计和所在地区降雨量的多少而定。

(2) 覆盖层一般厚度在50 mm~100 mm, 采用桦树皮和松木块, 起到保持雨水花园土壤湿度, 防止种植土壤结块而影响渗透功能的作用, 同时减缓雨水对种植土层的冲刷, 保护土壤不流失。

(3) 种植土层可以选用颗粒较大的土壤, 草本植物一般在150 mm以上, 且砂子含量大于50%;有机物含量大于5%;粘土含量小于5%。植物选取可以采用1~2年生草本植物和耐旱性较强的亚灌木植物等。

(4) 人工填料层多选用渗透性较强的天然或人工材料, 当选用砂质土壤时, 其主要成分与种植土层相似。

(5) 砾石层可以由建筑废料组成, 厚度100mm~200 mm。可在砾石层中铺设穿孔管来收集过多的雨水, 将水管与市政管线相连接, 排走多余的雨水;同时在人工垫料层和砾石层加铺一层砂层, 可以有效防止土壤颗粒进入排水管, 进而将排水管堵塞。

3 低洼地雨水花园

在城市现有地形基础上利用较低洼地区设计规模较大的雨水花园, 基本设计方法有两种, 一是将场地低于周边地区, 使周边雨水自然流到雨水花园低洼处;二是利用市政排水将周围建筑物、大型停车场的多余雨水收集到雨水花园中, 雨水在雨水花园中可以有效的下渗, 起到回补地下水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设计储水池将收集多余的雨水净化用于非生活水回收再利用, 其可以应用在城市公园、居住小区、大型室外露天停车场等地区。

该类雨水花园特点如下。

(1) 在雨水较大和较急的情况下可大量收集雨水, 对周边雨洪带来的灾害有缓解作用。

(2) 可以使雨水缓慢下渗, 充分回补地下水资源, 保持生物多样性, 保护城市水资源。

(3) 在景观方面可以提供给人们以休闲娱乐场所。

(4) 对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和局部小气候调节都起到重要作用。

4 雨水花园中植物选择

池塘是雨水花园重要的组成部分, 池塘及周边植物的选择对雨水花园生态环境起决定性作用。池塘植物种类包括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和边缘植物四种。

(1) 沉水植物大部分植物处于水面之下, 是水体的充氧器, 同时也是水下微生物的食物来源之一, 是组成雨水池塘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浮叶植物生长在更深一些的水中, 它们扎根于池塘底部, 为池塘提供遮荫的同时也为池塘鱼类提供栖息处。北方植物中荷花是最为常见的浮叶植物。

(3) 挺水植物一般根都在水下泥土中, 它们芽、叶和花朵都暴露爱在空气中, 可以为池塘周围生活的动物提供休息场所。北方常见植物为芦苇。

(4) 边缘植物边缘植物一般指生长在水体边缘的长期湿润土壤中, 通常是池塘周围的多花类植物, 为多年生大叶植物和草本植物合体, 其花叶可以为周围栖息的动物提供庇护场所。

5 结语

雨水花园在现代社会已经被广泛接受, 它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被应用在公园和小区等公共区域。在保护水体、减少地表雨水径流和减少雨水污染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其不仅可以将雨水资源的再利用和城市生态发展相结合, 还是城市生态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钱易, 刘昌明, 邵益生.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

[2]王沛永, 张媛.城市绿地中雨水资源利用的途径与方法[J].园林工程, 2006, 22 (2) :75-81.

[3]王少林.波特兰雨水园人工景观与生态景观的完美结合[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 2005, (5) :26-29.

[4]向璐璐, 李俊奇.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J].给水排水, 2008, 34 (6) :47-51.

雨水花园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篇4

目前, 在景观设计中雨水花园的应用在国内外都是一种热潮, 该技术在国外的景观设计中从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起就相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它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 雨水花园的发展也是经历了:生存保障→生活发展需求→生态建设诉求的过程, 这其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表现形式的发展及变化。例如在生存保障时期, 雨水收集和运输的方式主要是采用梯田渠道和小型堤坝等。在生活发展需求的阶段主要就采用雨水的截留、收集、储存、运输、渗滤和回用等方式。在生态建设时期则就采用雨水花园、雨洪处理的相关法律的健全等。这都体现了国外对于城市的绿色生态建设在景观设计中作出的努力。

目前, 我国也紧跟国际的发展步伐, 开始不断引进关于雨水花园的理论和技术。尽管如此, 我国现阶段对于雨水花园的研究大部分在理论研究上。市面上有很多和较全面的关于雨水花园的学术论文和相关书籍, 在这些理论研究中对雨水花园进行了相对全面的理论研究。这为雨水花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大量的理论素材。

二、雨水花园在景观应用里的具体体现

何谓雨水花园?即在相对大面积的低洼地种植四季性的灌木、草、蕨类等植物的工程设施。它可以作为一个景观节点, 为人们提供一个怡人的休息空间。虽然低洼地可以是人工挖掘而形成的, 但是雨水花园对场地也有一定的要求。雨水花园的底部土壤不宜太过于紧实, 同时考虑到其储水功能, 土砂的含量也不宜过多。所以, 雨水花园的土壤适合采用混合了一些有机质的粘土和砂土, 同时在土壤的表层铺一些覆盖物以便于防止水分的快速蒸发。

雨水花园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体现, 它要求其景观功能应当是与环境相融合并且和谐的。这就要求设计是在设计雨水花园的时候注重其核心重点, 即最大程度上的体现其所含的生态景观性。在景观造景中, 可以通过雨水的流动形成潺潺的溪水或者有节奏活泼的跌水景观, 也可以通过利用植物的高差节奏营造一个层次丰富的软质景观, 还可以通过石材的不同、土壤来打造一个自然野趣的氛围。总而言之就是要用景观设计手法体现雨水花园本身所含的生态元素。

雨水花园在景观中适用于城市的公共建筑、居住区、街道景观、屋顶花园等。例如在城市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区中, 虽然已经安装了相应的排水系统, 并且大部分雨水也能够直接的流入地下的排水管道中, 但是如果遭遇到暴雨袭击, 大部分的道路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积水。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在降雨较大的区域应用雨水花园的技术, 通过收集建筑屋顶的雨水并利用与建筑景观的绿地用水中, 可以在改善屋顶积水的同时保证景观绿地的灌溉。在街道景观中, 可以在道路的中间设置分隔带, 当雨水通过道路流入分隔带后, 雨水花园的储水和净化的功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进而使雨水径流量变小同时还能降低雨洪带来的环境污染, 实现雨水的再次利用。在屋顶花园的设计中, 屋顶的绿化主要由保护层、排水层、过滤层和植被层组成, 虽然很多高层建筑会选择有组织的排水形式, 但是其会浪费相当多的工程管线材料进而造成投资资金增多。所以就有设计师将雨水花园融入到屋顶花园中, 利用雨水花园的排水、渗透、净化水、再利用的特点, 节省投资金额, 更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其原理是, 由屋顶的集流面、雨水径流和集水箱等几个部分组成屋顶集流系统。雨水通过屋顶集流然后再进入到庭院里的雨水花园中以此达到收集雨水和再利用的作用, 同时, 道路两边的雨水也会被导流到雨水花园。

三、 雨水花园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雨水花园在景观设计中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生态问题, 通过减少雨水的外排来减轻下游排水管道、构筑物和水体的压力。同时利用植物截流, 加上土壤渗透来净化雨水, 减少环境污染。

四、 雨水花园的局限性

1.植物的选择范围受限制

雨水花园在植物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要求, 例如要求尽量多采用本地植物少采用外来植物, 并且这些植物要求无毒、不妨碍交通和无安全问题。除此之外, 那些以控制径流量为主的雨水花园需要选择四季性的漂亮植物, 这样有利于吸引蜜蜂和蝴蝶。在这些植物中, 要尽可能地选择既能经得住四十八小时浸泡又能耐旱的植物。

2.雨水来源的不可控性

除了植物的选择性上有局限性, 雨水的来源也较不稳定。这是由于天有不测风云, 下雨是一件不可预测的事情, 所以雨水收集系统不可能被当做是一个长期抗旱的供水源头。因此, 在降水较为丰富的地区更加适用于采用雨水收集系统, 并且还要根据当年实际的平均降雨量适时配合市政的供水系统,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雨水花园。

3.潜在的不安全性

虽然雨水可以被视为有效的资源加以利用, 但是过多则会造成安全隐患。虽然在景观设计中的高差设计可以丰富人们的视觉层次, 也为雨水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但是在特殊的时期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 在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的同时就需要详细考虑当地暴雨时的最大降雨量, 并且做到最大容量的设计排水系统。

五、案例分析

国外雨水花园在景观中的利用早于我国, 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以供我们学习, 例如, 美国波特兰市Mount Tabor中学对其的一个利用率较低的沥青停车场进行了再设计, 将其改造成了一个雨水花园。该雨水花园将艺术、生态功能和教育融为一体, 让孩子们能够更加的亲近自然。

六、结语

雨水花园在雨水利用和城市的雨洪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国外已得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其发展前景也因此较为乐观。我国对于雨水花园的理论研究相对于应用较为全面, 在今后的发展中, 我们应注重雨水花园的实际应用, 同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新材料的利用会对提高雨水花园的应用性起到重要作用。将好的设计实实在在的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并且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摘要: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 人们对于生存环境资源愈加紧张的现状也越来越重视。在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面对水资源的短缺, 景观设计师将如何利用雨水花园来缓解城市用水的压力。雨水花园是雨水收集系统的表现之一,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平时雨水径流的相关问题, 还可以达到净化雨水的效果, 如果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融入雨水花园的设计, 可以创造一个低成本、可持续和绿色的景观环境。

关键词:雨水花园,可持续,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吕昂.雨水花园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罗红梅, 车伍, 李俊奇, 汪宏玲, 孟光辉, 何建平.雨水花园在雨洪控制与利用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 2008 (6) .

雨水花园 篇5

雨水花园 (rain garden) , 是基于低影响 (low impact development) 开发理念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利用地势低洼的区域收集来自地面和屋面的雨水, 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达到净化雨水的目的, 并使雨水自然下渗而涵养地下水源或补给城市用水。由于其卓越的生态功能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绿地类型中。植物——作为雨水花园中最重要的元素, 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它吸附和过滤污染物、削减雨水流量这些生态效应, 却忽略植物景观的艺术价值的创造。虽然运用植物的生态价值是雨水花园设计的初衷, 但这种简单粗野的植物景观形态被不停的模拟时, 雨水花园的植物配置艺术性的创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选择适当的植物按照其自然的生长模式种植于雨水花园只是一种初级的设计方式, 在展现其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对植物的艺术化才是对雨水花园植物配置创新和挑战的方向。在对植物的艺术性表达方面, 花境对植物艺术的设计手法无疑可以给雨水花园植物配置一个重要的启示。

二、花境

1. 花境景观艺术的实质

花境是通过人工方式将不同种类的宿根草本、花灌木等植物斑块混交模拟出自然状态下林地边缘地带野生花卉混合生长情境的造景方式。花境是一种植物配置方式的产物, 但更它强调运用艺术的手法进行配置, 如植物形态、色彩、质感、体量等特征, 使植物景观呈现层次丰富、步移景异、季相变幻等多种艺术效果。

2. 花境的实例

现存最早的花境出现于1846年, 位于英国的哈雷庄园 (Arley Hall) 中, 沿一条轴线两侧布置, 每侧宽约为5米, 长为52米, 是一组规模大、形状规整的花境。该花境所用植物材料共36种, 均为草本地被, 两侧背景分别为线性的墙体及1.8m矮紫杉绿篱, 从早春到晚秋随季节呈现由白色、灰色、粉红色、蓝色到黄色、橙色、红色的纷繁的颜色变换, 凸显大自然植物色彩随季节变换的景象, 使得植物景观“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虽是运用自然的元素, 但是通过艺术设计的加工, 呈现出的植物景观色彩虽更绚丽多彩、却也协调有秩序。

另一组著名的花境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肯特 (Kent) 郡的西辛赫斯特城堡 (Sissinghurst Castle) 中, 由Vita Sackville-West及其丈夫Harold Nicolson设计建造完成。花园上庭的花境因其为最早使用紫色花卉植物进行配置而形成紫色花境景观显得尤为独特, 该紫色花境规模较大, 宽度约为5m, 植物种类有38种, 大多为宿根花卉。整个花境呈现出由深紫、紫、浅紫与蓝紫色之间的微妙的色彩变换, 中间穿插银白色、绿色的地被植物进行颜色的区分和调和。不同于哈雷庄园花境所表现的那种绚烂的色彩艺术, 西辛赫斯特城堡花园的花境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表现植物形态的美, 从植物的体量、质感、种植间距到斑块的面积大小变化而带来的植物景观的变化, 是一种立面艺术、也是一种空间尺度艺术。

3. 花境景观艺术的启示

植物尤其是草本地被植物是作为花境这种植物景观设计形式的主体元素, 然而它在模仿自然风景中植物生长、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通过艺术的提炼而达到“师法自然”的结果, 创造出了极具景观价值的植物景观。这种植物配置形式不再是一种仅考虑植物基本属性的设计方法, 它更注重将植物这个生命体所具备的艺术美及在生命过程中的变化艺术呈现出来, 而这种表现艺术的设计方法给了给其他植物配置形式尤其是草本地被植物配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设计方向。

三、雨水花园植物配置艺术设计

1. 雨水花园植物配置艺术设计方向及方法

对比一般的花园的植物配置我们可以发现, 植物尤其是草本地被植物是最主要的设计元素。现有雨水花园植物配置能较好地体现其生态目的, 但其艺术感的缺失使得整个花园显得粗野、杂乱。因而在其艺术性强化方面, 在植物材料运用上极为相似的花境无疑可以给设计者一些重要的启示, 结合雨水花园的实际情况, 对雨水花园的植物配置艺术性的强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路:

(1) 季相艺术的设计

草本地被的花期可从早春延续至晚秋, 植物的季相艺术直观的呈现出季节的更迭, 展现出每个季节独有的绚烂景象。植物的花期和色彩是展现季相艺术的主要因素, 因而花期持续的时间应尽量长并注重植物间花期的交接过渡, 色彩上则选用具有季节代表性颜色, 如春天的藤黄, 夏天的火红, 秋天的橙黄。

(2) 立面艺术的设计

不同品种的不同体量和株型的植物错落搭配可形成丰富多变的立面景观。立面艺术的呈现决定于斑块的高度和形状。地被草本植物材的高度多在0.3~1.5m之间, 为不对后排斑块造成遮挡使观赏者可以欣赏到完整的景观, 搭配时应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 但偶尔低矮的斑块中间出现一两株较高的植株也破这种规整的形式, 可以产生活泼的立面艺术效果。对于左右相邻斑块而言, 其植物高度差别不超过较高植株的1/3, 以满足相邻斑块间搭配的和谐感。

Marilyn Cox and Jeff Cox将地被植物的株型分为圆形或球形, 三角形或尖塔形, 方形。圆形或球形的植株形成的斑块形状为圆球丛状, 三角形或尖塔形的植株则易形成柱状的斑块以展现植物的竖向线条, 方形的植株则形成展现水平线条的斑块。不同株型植物相搭配可表现不同的效果, 因而配置时注意将三类不同株型植物有针对性的协调搭配使得立面艺术效果错落有致。

(3) 色彩艺术的设计

色彩艺术是一个极其玄妙的研究范畴, 它给人带来直观的第一印象, 在色彩的搭配、冷暖、深浅都能使观赏者对植物景观有不同的感受。

(1) 色相搭配的艺术设计

在利用色彩色相搭配中, 通常有以下几种搭配方式:类似或邻近色调搭配;对比色或互补色调搭配;混合色调搭配。不同的搭配方式会给人不同的心理体验:用类似或邻近色调搭配时, 会使气氛宁静, 设计时不必纠结于纷繁的色彩, 但必须注意与周围环境色调协调;用对比或者互补色搭配时, 可以使主景植物色调更鲜艳、醒目, 这类的搭配方法有两种, 一种为利用相邻三个色调同其对比色搭配或互补色搭配, 另一种为某色调与其补色及相邻色调搭配, 无论哪种方式, 通常色调与其对比色或互补色的比例关系尽量接近于2∶1;混合色调搭配时, 除了注意雨水花园整体与周围环境和谐外, 要特别协调多种色彩之间的关系, 相邻的斑块尽量使颜色差别大, 若无法避免, 可利用银灰色植物或绿色植物协调。

(2) 色彩冷暖的艺术

色冷暖色调的不同可产生空间上轻重、远近等属性的变化。暖色调色彩使人感到亲近, 易吸引人们的视线从而拉近距离感, 因而用暖色调的植物做背景时, 会显得雨水花园的空间紧缩;冷色调色彩则使得人感觉疏离从而产生深远的空间感, 因而选用冷色调的植物做背景时, 更易突出前景植物从而取得很好的衬托效果, 同时由于景深效果而丰富空间层次感。

(3) 色彩深浅的艺术

随着距离的变化, 相距越远的色彩会越淡。利用这一个色彩属性, 可以对雨水花园空间进行缩放。如需要缩小纵间距或长度, 则可利用深色、色彩厚重植物做背景或种植于首尾两端;反之, 若要延展空间, 则利用浅色、色彩轻盈的植物做背景或置于首尾。

(4) 空间尺度艺术

雨水花园的植物体量、间距和斑块大小、形态直接决定着雨水花园的空间尺度。雨水花园植物材料主体为草本地被, 搭配有少部分小乔木及灌木。小乔木和灌木作为骨架支起了整个空间, 其体量应与雨水花园的空间协调, 从花境设计的经验来看, 乔木高度应在6m以下, 灌木为3m以下。而植物的间距的变化可给观赏者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间距较大时使得空间显得空旷, 间距小时使得空间效果变得紧凑, 在雨水花园中, 由于乔木和灌木数量少且个体性强, 因此其间距主要针对地被草本植物, 通常其种植间距为0.35~0.45m。据园艺师从艺术角度考量, 一个地被草本植物斑块包含的植株数量应为奇数, 五到七株可呈现出该种植物群体状态最好的效果。而前文谈到斑块的形态分为表现水平线条、竖向线条两种, 为凸显不同斑块各自的空间效果, 表现竖向线条植物斑块的平面距离小于植株的竖直高度, 表现水平线条植物斑块的水平距离应远大于植株高度来强化其水平线条。

2. 雨水花园植物配置设计流程

雨水花园在生态方面的设计方法已较为成熟且现有大量资料对其进行了剖析, 下文以此为基础, 结合花境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根据阐述的雨水花园在艺术性设计的方向及相关方法, 整理出雨水花园植物配置的过程。总体来说, 设计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1) 周边环境的调查

任何设计都应从考察场地周边的环境的调查开始, 根据场地周边环境及场地条件灵活布局。通过对5组不同类型10个雨水花园案例的研究 (表1) , 发现在这些项目若设计面积小, 无论场地属性, 其植物场地形态均为线性空间, 若设计面积大, 植物场地形态则呈大体块状划分布局。同时通过分析项目意义我们可以发现, 除要求生态特性外, 大部分项目设计都有景观性的表达, 因而对植物配置的艺术性的体现是需要深入考量的一部分。

(2) 确定植物材料

由于雨水花园建造方式不同于一般人工绿地, 因而在其植物材料的选择上具有特殊性。雨水花园植物生长环境近乎纯天然状态, 它没有人工灌溉的水源, 唯一的水源来自于天然降雨, 同时由于其地形低洼, 降水时雨水冲刷坡面且会积水, 雨水下渗后在下次雨水来临前为干旱状态, 在植物材料上需选用耐水湿同时也耐干旱的材料。雨水花园的植物种植区域分为蓄水区、缓冲区和边缘区, 从图中可以分析出边缘区需种植相对最耐干旱的植物, 蓄水区则需要最耐水湿, 因而对植物的分类同时可初步确定植物的设计位置。植物来源分为个部分:一是选用符合相关条件的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应占植物材料的绝大部分, 这样可大大提高植物的存活率;二是选择已驯化好的具有相关抗性的外来植物品种, 但是需谨慎运用防止外来品种入侵。下表根据植物种植区域列出植物以供参考:

根据雨水花园的场地的特性及场地的地理条件对植物材料进行选择, 在满足其抗性要求的前提下, 选择形态、色彩、质地、体量适合场地且具有观赏特征的植物。在选择植物材料时, 使每个分区都尽量涵盖满足所需条件的植物, 宁可多选不要少选。

(3) 设计平面

雨水花园植物材料仍是草本植物占主体, 因而可沿用花境设计时的斑块模式, 依据花境中对斑块设计组织的模式, 在依据其耐水湿程度初步确定植物设计的区域后, 基本可依据植物的花期、色彩, 体量进行细致的设计。由于色彩对观赏效果的影响程度占很大的比重, 建议优先考虑植物的色彩搭配。

依据上文对花境色彩艺术的分析, 色调的轻重、冷暖影响的是人们对空间效果的感受, 是较细致层面的问题, 而色相则影响的是人们对景观整体的宏观感受, 所以设计植物色彩时应分为以下几步:

(1) 确定雨水花园的色彩基调——是用单色、类似色营造特定氛围, 还是利用对比色、互补色强化主体景观, 或者用混合色彩渲染出绚烂的多季景观。

(2) 确定所需的空间效果, 若需要深远、空旷的空间, 则冷色调植物的比例需占多数, 且用其作背景拉开层次, 并将颜色淡的植物置于首尾;若需要营造温馨、紧凑的植物空间, 则多用暖色调植物。

(3) 前面的设计使植物斑块有了初步的位置的确定, 接下来进一步细化调整斑块位置, 使得相邻斑块植物尽量不为同一色系, 如无法避免则考虑安插银白色或绿色的植物斑块。

经过以上的设计, 植物斑块平面位置大体确定, 接下来需要依据花期、体量这些因素进行局部调整。花期相接的植物斑块位置需相邻, 这样某一斑块植物衰败后紧邻斑块的植物可覆盖遮掩达到维持景观持续的目的。由于雨水花园一般为多面观, 且其地形特点为中间低两侧高, 这样为使边缘的植物不遮挡后侧的植物, 则中间部分的植物斑块体量应最大, 越往两侧越小, 同时较花境植物体量的差别应更大。

(4) 设计立面

经过前面平面的设计, 植物斑块位置基本确定, 但仅依据平面设计定稿会使得整个设计过于规矩呆板, 此时应依据立面进行设计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根据平面模拟出立面效果, 依据立面艺术设计方法, 如相邻斑块无前后遮挡、左右体量协调, 水平或竖直线条的效果的充分表达, 对斑块形态进行位置和大小的调整。

以上的设计思路是以现有雨水花园及花境的设计方式为蓝本, 结合雨水花园植物环境特点提出的设计过程的设想并绘制成图4, 图中包含雨水花园植物配置的流程及每一个步骤的主要考虑因素。但操作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依据实际情况调整顺序的情况, 也可能在设计平立面的过程中再去调整植物材料, 设计本就是一个反复推敲的过程, 只有经过不断完善、不断细化的过程才能营造出好的植物景观。

四、结语

雨水花园 篇6

关键词:虹吸雨水系统,超大屋面,汇水面积,雨水沟

伴随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建筑形式更加多样。多功能商业中心、会展中心、机场航站楼及工业建筑等大型 (超大型) 建筑综合体在各大、中城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大型屋面雨水排除系统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分为重力流系统和虹吸 (压力流) 系统两种形式, 两种系统均已有较成熟的理论基础, 其各自的适用场所现行规范中也已有明确规定。然而, 建筑物不同的使用功能、建筑造型、屋面构造、建筑规模等因素均会对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形式及使用效果产生影响, 必须引起设计者的充分重视。本文将通过对厦门海沧生态花园工程的雨水系统设计及与建筑结构专业的配合情况介绍, 谈大型屋面虹吸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1 工程概况

厦门海沧生态花园工程, 总建筑面积357359.70m2, 建筑总占地面积49941.68m2, 总建筑高度142.50m。地下两层为设备用房及车库;地面上裙房两层, 使用功能为综合商业体;裙房屋面上有七幢住宅楼, 住宅层数分别为31~46层。

2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选择

(1) 住宅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4.9.10条, 七幢住宅屋面雨水均采用重力流内排水系统。屋面设雨水斗, 通过连接管及悬吊管汇入敷设在管井中的各雨水立管, 雨水立管在地下一层顶板下引至室外, 接入室外雨水井。

(2) 裙房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4.9.10及4.9.11条, 裙房屋面雨水采用虹吸式排水系统。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由于管内流态随雨水量的大小变化呈重力流、压力流的转换状态, 具有流速快、排水量大的优势。相同屋面汇水面积与重力流雨水系统相比可减少管道数量或减小管道的管径。由于雨水斗的特殊构造和管内的虹吸作用, 屋面雨水沟及室内悬吊管均不需设置坡度。因此,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为大型屋面建筑的雨水排水系统提供了高效、节约空间、经济适用的良好途径。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海沧生态花园裙房屋面计算汇水面积为95080m2, 汇水面积按照屋面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高出屋面部分的侧墙最大受雨面面积按规范折算。将庞大的汇水面积合理划分为各雨水排除系统所对应的面积是决定雨水排水系统的关键。

(2) 该工程裙房屋面使用功能多样, 除七幢超高住宅在裙房屋面拔地而起外, 还设有符合规范的消防车灭火通道;形状不规则的泳池及与之配套的附属用房;层数为三层的幼儿园。见图1。

(3) 裙房二层为某大型超市, 超市对净高要求非常严格, 不允许与超市无关的的管道布置于超市货架上方。故虹吸雨水斗无法布置于屋面中央, 只能布置于屋面边沟内。同时由于该工程屋面构造复杂, 且屋面面积较大, 屋面设置较多沉降缝。雨水沟无法穿越沉降缝, 造成部分雨水沟需很长距离方能排至屋面周边雨水沟。

(4) 由于为达抗浮目的, 裙房屋面结构面层上有0.4~0.6m厚的抗浮混凝土构造层, 为满足环境需求, 屋面有大面积的绿色植被, 种植屋面及抗浮构造层高度近1.2m。及时有效的排除覆土及植被区的雨水, 为该工程屋面雨水系统设计增加了难度。

3 海沧生态花园工程裙房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介绍

(1) 雨水量计算:依据厦门市暴雨强度公式, 重现期P=30年, 5min暴雨强度q=6.38L/s·100m2设计虹吸雨水系统。取P=50年, 5min暴雨强度q=6.82L/s·100m2对设计虹吸雨水系统进行溢流校核计算, 校核结果不需设置溢流系统。

(2) 雨水汇水面积划分:如图2所示, 住宅之间的裙房屋面尽量将雨水汇流至屋面外周边雨水沟, 不具备设置雨水沟处屋面设虹吸式雨水斗, 其周围屋面按坡度控制汇水面积。

除上述外, 剩余的大量裙房屋面上, 沿消防车道布置雨水沟, 雨水沟按平面位置分别承担两侧汇水面积使得整个屋面汇水面积得以较均匀划分。

幼儿园屋面雨水由雨水斗及管道引流至裙房屋面汇流至屋面雨水沟。

虹吸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沟虽可不设置坡度, 但由于屋面面积过大, 屋面雨水沟总长度过长, 按一定沟长变化沟底标高以保证各虹吸系统的汇水区域。在屋面雨水沟内设虹吸式雨水斗, 共设40个虹吸雨水系统, 111个虹吸式雨水斗, 最大排量为100L/s。

(3) 屋面雨水沟的形式及构造:裙房屋面主要功能分为车道、广场及绿化几部分。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其各自填充的表层材料也不相同:

车道为不透水层路面, 因此, 在结构层上用300mm素土夯实及300mm级配碎石垫层作为抗浮层, 其上为300~350mm的混凝土及面层。车道雨水由道牙间隔为20m, 管径为100mm短管接入雨水沟, 车道表面坡向雨水沟。

广场处在结构层上用600mm厚C20素混凝土作为抗浮层, 抗浮层上表面坡向雨水沟。其上为300~350mm天然级配碎石垫层及面层。

绿化处在结构层上用600mm厚C20素混凝土作为抗浮层, 抗浮层上表面坡向雨水沟, 其上面再根据需要为种植土回填。

上述三种形式屋面面层构造分别见附图3~5。 (厂家大样1-3, 其中1要讨论后修改) 。

不同构造的屋面与雨水沟的连接形式见图6 (详图) 。图中连接屋面含水层与雨水沟间的140mm×80mm的排水孔沿雨水沟均匀布置, 间距为750mm。

上述屋面结构、屋面雨水沟布置形式及构造, 在使用功能复杂面积庞大的裙房屋面无论是透水地面、不透水地面还是含水层与底板间形成一个系统完整、流向有序、顺畅而无疏漏的屋面雨水排除体系。

(4) 压力雨水管道系统:在雨水沟内布置虹吸式雨水斗, 由于雨水沟的集水作用, 雨水斗更有利形成淹没条件使管道系统形成压力排水。

裙房屋面雨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是在总汇水面积及总降雨量计算基础上, 确定雨水斗口径及数量, 布置雨水斗, 构成屋面雨水排水的管道体系。在初步计算出悬吊管、立管及排出管管径后, 对系统最大负压值 (悬吊管与立管连接处) 不同支管计算到某一节点的压力值及系统出口压力余量进行校核计算并使之满足压力雨水排水系统规定的计算条件。虹吸雨水管道系统见附图6 (任意雨水系统图) 。

4 总结

厦门海沧生态花园工程超大裙房屋面虹吸雨水系统设计, 是多专业密切配合、和谐共创的智慧结果。

(1) 方案阶段水专业选择合理可行的屋面雨水排除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面对使用功能多样、构造复杂的裙房屋面, 水专业设计者应与建筑、结构专业相关设计人员清晰、明确的表达设计意图, 求得各专业的理解和技术支持。

建筑专业将屋面各部分使用功能与汇水面积划分及雨水沟的布置进行协调统一, 使庞大的多功能屋面即保证人流车流合理畅通, 又能将复杂的虹吸雨水收集及排除系统安全完好的隐藏在屋面内部, 这需要建筑专业的综合技巧和技能。而结构专业则为上述方案的实现提供了安全保障的技术支撑。

(2) 海沧生态花园工程裙房屋面虹吸雨水排水系统若想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除设计合理外, 还要有施工技术和施工工程人员的技术素质进行保障。为此, 设计说明中明确要求:该系统包括雨水斗、HDPE专用管材及管件、紧固系统等应为同一专业厂家生产, 并且材料及计算软件取得BBA认证;虹吸雨水供应商应该有十年以上的系统应用经验, 并提供十年以上质量保证。

所有进行该虹吸雨水排放系统施工的工人必须经专业应用工程师进行现场培训后方可进场施工。

系统施工完毕后, 由相关主管部门主持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进行验收, 需达标后投入使用。

雨水花园 篇7

1 雨水花园与生态水池的概况

雨水花园: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 对屋顶、地面雨水进行汇聚与吸收, 并利用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 达到净化雨水的作用。随后向土壤内逐渐渗入, 对地下水起到涵养的作用。同时向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进行有效补给, 这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自上个世纪90年代雨水花园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郡出现后, 就成为了代替传统雨洪的重要水景形式。雨水花园不仅能够达到雨水渗透的良好作用, 还能够对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病原体等有害物质进行有效去除。并通过植物配置的合理化, 可以为动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雨水花园可以对空气的湿度和温度进行适当调节, 起到小气候环境改善的作用。在工程建设方面, 雨水花园具有较低的成本, 相比草坪, 在维护和管理方面, 雨水花园较为便捷。在景观方面, 相比传统草坪景观, 雨水花园能带来更多的美感及冲击视觉感官。

生态水池:是适于水下动植物生长, 又能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供人观赏的水景。一般都会将观赏鱼虫和习水性植物饲养到城市住区的生态水池内, 以此进行动植物互生互养生态环境的营造。按照饲养动植物的数量、种类进行生态水池深度的确定。通常情况下都会将生态水池的深度定为0.3米到1.5米之间, 为避免地面动物的扰乱, 应在池边平面和水面之间进行高度差的设计, 为避免对鱼类造成伤害, 应确保水池壁和池底的平整性。

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两种。水面下涉水主要用于儿童嬉水, 其深度不得超过0.3M, 池底必须进行防滑处理, 不能种植苔藻类植物。水面上涉水主要用于跨越水面, 应设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 (汀步) , 面积不小于0.4×0.4M, 并满足连续跨越的要求。上述两种涉水方式应设水质过滤装置, 保持水的清洁, 以防儿童误饮池水。

2 城市住区雨水花园与生态水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水体富营养化

在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下, 不断向住区水景流入外来营养盐及其他污染物, 大量营养盐、有机物等被水体接纳, 进而繁殖了大量藻类与浮游生物, 进而降低水体溶解氧含量的能力, 导致水质不断恶化, 增加水体色度及降低水体透明度, 甚至出现鱼类大量死亡的严重后果, 这种情况下城市住区水景将出现生态不平衡的现象。

2.2 自净能力不足

城市住区水景具有较低的自净能力, 当受到污染物的强烈冲击后, 水质将急速恶化, 进而大大降低景观效果, 甚至对人们的生活水平造成极大的影响。对水体自净能力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三种, 如物理因素, 通过稀释、扩散、混合及沉淀等过程污染物的浓度有所下降,

但水流方向、风向等都会对分解污染物等能力造成极大的影响。化学因素, 通过氧化还原、酸碱反应等作用水质的部分化学物质浓度将有所下降, 但其他物质则无法分解。生物因素, 水景生物具有较差的多样性, 种群极为单一, 水生植物种植具有不明显的分层。

3 城市住区水景中雨水花园与生态水池设计策略分析

(1) 雨水花园通常都选用软底, 利用表面的沙土雨水汇集后可以及时向土壤内部渗透, 一些雨水被埋入渠下的带孔水管所收集并进行再次利用, 另一些就成为了地下水。雨水花园一般具有较低的地下水位, 如仅通过管道收集的雨水进行水景供给, 水量将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 这种情况下, 雨水花园不能选用软底, 碾压时应进行分层施工, 池体浇筑时, 应选用厚度为150的C25素混凝土, 为提高水生植物生长的成活率, 应将厚度为200毫米的黏土与250毫米的种植土覆盖在其上面, 通过几个水池的过滤与沉淀, 向生态水池内汇入。雨水花园的重点内容就是雨水收集, 收集的重点位置包括:屋面、道路及地表。

(2) 将生态思想融入到生态水池设计中, 可以走向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层面, 同时综合考虑生态水池的各个组成要素。在设计中应对意境的表现形式加以重视, 同时对其内部生态效益进行深入理解与体会。

在植物配置中, 应确保其层次具有错落感。绿化时应对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进行充分考虑吧, 如科学配置乔、灌、草等。同时在生态水池绿化中, 应将绿地中物种的多样性不断增加, 根据园林植物的生物学特点及生态习性, 进行阴阳协调的生态水池建设, 将动植物个体的特性及整体优点有效发挥。

在生态水池植物配置过程中, 应对本土植物优先选用, 并进行外来物种的适量搭配, 其原因主要是在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附近环境等方面本土植物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能够将其去污能力在人造水景中充分发挥出来, 并增强雨水花园的特色性。一般都会选用根系较为发达、净化能力良好的水生植物, 进而分解雨水中的污染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 在城市住区水景建设中, 只有根据相关具体要求, 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新措施, 才能更好地提升景观的美观, 这也是城市住区水景的重点内容。将雨水花园与生态水池应用到城市住区水景建设中, 不仅可以提升水体的自净功能, 还可以起到小气候环境改善的作用, 为城市住区水景合理化配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雨水花园 篇8

现代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道路的雨水系统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压力,城市道路的雨洪问题日渐被暴露出来。

(1)城市道路存在大量不透水路面。城市道路中大量不透水路面导致积水点分布范围广、数量多。车行道通常是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铺装大多采用混凝土砖、花岗岩等透水率低的材料。这些材料往往是道路雨水径流系数增大,内涝时间提前的主要因素。

(2)雨水管网设施难以满足排水需求。目前城市道路雨水径流大多通过雨水口、窨井等设施排入雨水管网中,但实际往往由于路面上的悬浮颗粒、植物树叶、垃圾等造成雨水设施的淤堵,雨水口自身设计的不合理也导致雨水径流难以排出。另外,加上管道干径过小、管网设施老化等原因,每遇强降雨天气,道路积水现象在许多城市中成为了常态。

(3)道路绿化实际截流蓄水能力偏低。传统的道路绿化景观以设计微地形的手法,将绿化隆起,雨水随之自然排向道路市政排水系统中。

2 道路景观设计结合雨水花园的意义

(1)生态效益。雨水花园应用于城市道路中,一方面通过绿化隔离带行道树池、路侧绿带的植物、土壤覆盖层,以排为主对雨水进行净化、去污,将道路初期雨水径流中的COD、SS、重金属、石油等主要污染物过滤,达到降低径流污染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湿生植物种植进行有效蓄水,补充地下水,改善道路小气候环境,净化城市空气。

(2)经济效益。1减少雨水径流量,使水体自然循环,从而一定程度上控制雨洪的效果,减轻雨水管网排水压力,进而减少排水设施老化带来的建设和维护费用;2将雨水自然净化再排放的过程,会减少雨水处理再利用所带来的工程费用;3提高道路景观的观赏价值,增加周边地块的市场价值。

(3)社会效益。结合湿生植物造景,创造的多样道路景观。以人为本,满足人们对观赏性和娱乐性水环境的需求,增加公众的参与性。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增强节水意识,改变对雨洪的态度。

3 具体设计策略

庐州大道作为合肥滨湖新区绿色道路建设示范路,新建路段全长约3.7km。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从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保护环境等五个角度出发,将雨水花园与城市道路景观结合设计,打造可呼吸的绿色生态路。

(1)雨水花园优先介入道路设计。在这个新建项目中,雨水花园可以提前与道路中的市政管网设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雨水径流排放体系,不仅节省项目后期的资金重复投入,而且能使项目设计精细化、人性化。

(2)雨水花园结合市政设施设计。路缘石上设置有排水孔,或设置分段式路缘石,雨水径流会通过路缘石上的排水孔或从路缘石之间排至雨水花园内。溢水口与城市雨水管网连接,保证下凹绿地及雨水种植池内雨水的质量、截污与饱和后的排放。在路侧绿带中树立雨水花园标示牌,起到推广和科普教育作用。

(3)完善雨水径流系统。侧分带因有市政雨水管,设计下凹式绿地,雨水溢出时便与路面径流一起排入雨水篦子内。人行道雨水,一方面通过透水铺装材料自然下渗,另一方面排入行道树池中的雨水花园内,通暗埋溢水口径流到路侧绿地。路侧雨水花园自然净化下渗雨水,多余溢出的水将排入市政管网内(图1)。

4 主要设计要素

(1)地形。庐州大道化形式属于四板五带式,在设计时,充分了解项目的水文条件及季节变化后,在侧分带及路侧绿化中设计下凹式地形,尤其是8m的路侧绿带的雨水花园应与周边地块地形相衔接,挖掘人的活动所利用的过程和要素。一方面,用景石消化横向或纵向地形;另一方面,让游步道和汀步石穿越下凹式地形,从而增加人的参与性和景观趣味性。

(2)雨水种植池。将行道树池设计成联体式的雨水种植池,将传统的行道树池加长设计,池内种植湿生草本植物和耐水湿行道树。在重要的路口处开口,不仅提高交通安全性,而且达到缓解道路径流的排水压力。

(3)透水材料。1透水基础。下凹式绿地的基础层都是由透水材料组成:蓄水层下面设计50mm的卵石覆盖层、400mm厚的种植土(掺拌10%的细砂,15%的泥炭土)、透水土工布、250mm的碎石垫层等;2透水铺装。人行道铺装采用透水砖,非机动车道面层采用透水混凝土材料。由于透水铺装属于多孔介质材料,其较强的孔隙渗透能力,所以它能够有效减少雨水径流量,补充地下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研究表明,透水铺装径流削减能力为40%~90%,比无收集措施时提高约10%,洪峰削减能力在20%~80%。

(4)植物种植。1植物选择需要本土化。国外植物品种很难引进国内,而且昂贵。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与国外品种对应植物的科属,来选择国内本土的适用品种。并且经过植物的驯化和实验过程进行推广和实用;2多用耐涝耐旱湿生植物。雨水种植池、下凹式绿地中会存在满水期与枯水期交替现象,因此植物既要适应水生环境,又要有一定的抗旱能力;3特色搭配提高去污性和观赏性。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可提高对水体的净化能力,从植物根系等特性、常绿落叶品种比例、层次密度等方面去着手考虑,来实现自我的技术价值。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雨水花园的应用,人们会认识到其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雨洪调节还有景观效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庐州大道利用雨水花园将打造出滨湖新区第一条“海绵城市”试点市政道路,它的建成必将促进城市绿色生态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思元,王向荣.城市公共空间雨水资源利用的景观途径研究[J].中国园林,2014,(9):5-9.

[2]陈嵩.雨水花园设计及技术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3]孙奎永.雨水花园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

上一篇: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问题下一篇:新综合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