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综合教学模式

2024-10-21

新综合教学模式(共12篇)

新综合教学模式 篇1

1自主学习理论概述

综合英语课程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学生个人素质、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英语教学要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为目标, 不仅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的外语技能, 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外语的策略, 使之成为独立自主的外语学习者, 逐步达到终身学习, 从而使其受益终身。综合英语教学中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被证明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因此, 在以语言运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中心的改革中, 自主学习引起了教育者的普遍关注。

当自主学习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时, 关于其定义也颇多。自主学习是一种全新理念的学习模式, 同时也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有人认为,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 有人视之为个人品格, 还有人认为它是教育体系中学习者的权力。Henry Holec (1981) 在《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一书中提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 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即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通过确立学习目标, 制定学习计划, 选择学习地点、内容和方式, 控制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计划的实施, 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 自我检查评估等, 自主学习的核心“自主”。

2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大致牵涉到三方面:学生、教师和教学环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最主要的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 这与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国际化、知识经济信息化的时代, 学校所受的教育已不可能受用终生。古人云,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因此, 现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2.1综合英语教学现状的需求

综合英语课程是目前各高校开设最普遍的一门英语基础课, 它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全面培养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各项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实际使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的能力。在对笔者所任教的08高职学生的英语基本功训练的现状调查中, 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对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的满意度与其它科目相比最低, 只占35.18%。

出现这些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综合英语教学所沿用的是“以教师为主”的原则。把教师认真备课、讲课内容丰富作为抓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学习内容、进度到教材的选择、成绩的评定都由教师决定, 很少顾及学生的个人需求、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课堂上教师讲解占去了大部分时间, 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 从而使学生成了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直是外语教学的一个理想境界, 语言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我们应该研究自主学习的特征和要求, 分析实践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总结出实施自主学习模式所需的条件。

2.2学生个体认知差异性的需求

大学生学习外语时, 个体差异主要受动机、语言学能、认知方式、学习策略等因素的影响。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受不同动机的驱使, 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也各不相同, 这就要求我们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 强化学习动机。

语言学能是整体智力中负责语言学习的一个特殊部分, 不同的学习者第一语言学习的速度不同, 一部分原因就是语言学能的差异。若忽视学习者的能力差异而采用统一的教材、教法、进度并对学习者语言能力做同样的要求无疑将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 从而导致外语学习的低效率现象。

认知方式 (Cognitive style) 是心理学上用来描述人在观察、感知、组织、分析、回忆其经验或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方式。学习者不同的认知方式要求英语教学应给予其更多的自主, 提供必要的指导, 使他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认知特点, 发挥认知优势并弥补认知不足带来的外语学习劣势,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外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技巧或步骤。研究表明, 学习者使用的学习策略是否恰当会影响学习效果。如果将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总结出来加以适当的方式传授给其他学习者, 会有助于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具体选择合适的策略来指导训练学习者。这就意味着要提供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 以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2.3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 人们要接收处理大量的信息, 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不可能受用终身, 要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 就必须有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2.4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自身有其局限性, 学生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获取足够的知识或培养能力, 而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求学生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来展开“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相应训练, 从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3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3.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要推进自主学习实施, 首要的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英语课堂为考而教, 为考而学, 教统领学。部分学校将四级考试成绩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挂钩, 导致教师不敢放手;久而久之, 学生被老师“抱惯了”, 产生极大的依赖。即使有时教师大胆放手, 也会有相当多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为什么呢?因为平时教师没有重视自主性学习指导, 学生有了极大的被动式的惯性。我们知道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和基础, 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语言学习的效果。

3.2以学定教, 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务必遵循外语习得和外语教学规律,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风格、认知特点、教学任务和目标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如课前三分钟演讲、小组讨论及代表发言、角色扮演、辩论、学生自己讲课、让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请外教做客讲课、故事接龙、竞猜、唱英文歌曲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满足不同学生所需, 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外语学习的主动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强调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 通过合作实现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交流的民主的学习气氛, 使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语言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 实验结果表明, 自主式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开发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潜能, 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3.3引导学生自我检测与评估, 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自我检测与评估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习效果与方法进行自我判断, 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调整和完善自我的学习机制, 使学生取得更大进步的重要环节。测评的目的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的学习能力以及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所取得的进步提供信息。测评使学生能看到自己实实在在的成绩或差距, 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进度、目标和计划进行不断调整, 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测评方式, 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测评、师生共同测评等方式。检测与评估使学生感到不但学有所用而且学有所成, 更有助于整体教学活动安排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师生间“助”与“学”的良性互动的整体效果。

4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的新角色

我们强调大学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习者能独立与教师自觉、自发、自愿的学习, 并不是意味着英语教学课堂可以不要老师进行自学, 教师的作用可以从此消失。几乎所有的学习者在自主发展的道路上都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中国传统的教育赋予教师支配和控制教与学的权力, 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讲求师生平等, 认为“学”比“教”更关键, 因此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可见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在教学的全方位都有了质的转变, 要实现这种转变, 就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学观念的转变。

4.1整个教学过程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在这一方面, 教师的角色是与传统的角色相类似的。在学校的教学中, 是否选择“以学生为中心”本身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的。即使是自主学习的建构和使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要从整体上策划、组织一个阶段的教学过程, 而不仅仅是一节课。也就是宏观意义上的组织者。这表现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学生学习材料的选择、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效果的评估上进行总体策划和组织等。

4.2教学情景的设计者和管理者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 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以及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 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因此, 教师要设计好相应的情景, 充分利用自主学习中的多媒体的呈现模式和感觉通道方面的优势,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 在情景中, 教师还要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 并感受目标语的文化, 促进学生从语用的角度来运用和理解语言。

4.3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

这种合作不仅表现在情景交流中的协作或者场景的交流上, 更重要的是要表现课程进度的安排上。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应用于英语教学对于大多数英语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生的事物, 教学效果如何需要在实践中摸索。这样就有必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促使教师和学生相互了解教学的效果, 双方进行合作来有效地安排教学的进度, 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4.4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者

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 学生所面临的信息量庞大而内容芜杂。常见的问题包括:一, “见树木不见森林”:陷入对细节的浏览而忘记了学习内容的主题;二, “蜻蜓点水”:学习者完全受制于视、听觉刺激的诱惑, 漫游于一屏一屏的信息之中而没有对细节的深入了解, 明显具有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意味;三, “信息爆炸”: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中, 信息的呈现是多样化的、瞬间的, 不像传统教学中手写的方式, 有一个持续的过程, 这样学生就会被淹没在信息之中, 茫然不知所措。因此, 教师要尽量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 使之能够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有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同时也要掌握信息呈现的节奏, 让学生能够充分吸收和利用所呈现的信息。

摘要:在大学英语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环境下, 传统的、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语言学习模式被教师引导的、学生积级参与的自主式教学模式所取代已成必然。通过分析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着重论述了如何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 结合自主学习的特征和规律, 对综合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重要性,综合英语

参考文献

[1]Little D.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C].Dublin:Authentic, 1991.

[2]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新综合教学模式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动手动脑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遇到困难学会思考。

活动准备:

1、课件、电脑。

2、操作材料:饮料瓶若干、小石子、沙子、吸管、棉花、碎纸张。

3、核桃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夏天到了,我们户外活动以后,你们有什么感觉?最想干什么?(幼儿回答)

2、教师:这里有只乌鸦啊,也遇到了和我们同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打开课件,按向下按钮:在一个炎热干旱的夏天,有一只小乌鸦飞来飞去,他渴极了,到处找水喝。)(继续按向下按钮:他找啊找啊,终于发现一个瓶子里还有点水,他高兴极了,真想一口气把水喝下,可是瓶子太高,瓶口又小,乌鸦的嘴够不着,怎么办呢?)

3、教师: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如果你是这只乌鸦,你会想什么办法呢?

4、小组讨论后幼儿回答。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许多的办法,有这些办法都是你们动脑筋想出来的。

①那么这些办法中,你们认为哪几个办法最好的?(教师把幼儿讨论出来的材料摆放于幼儿面前)除了刚才小朋友讲的这几样东西,老师还准备了另外几样东西,看!

②你们觉得用这些材料都能成功的喝到水吗?这些可都是你们说的,到底行不行我觉得我们得自己动手验证一下。

5、教师和幼儿共同操作。

师小结:看来遇到困难光动脑筋还不够,我们还要自己动手试一试,这样才能知道自己想的到底对不对。

6、教师:乌鸦也想到了几种办法,它和我们想到的办法一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继续按向下按钮,让幼儿看看乌鸦的办法都是什么:(拿吸管,挖坑,往瓶里放石子)

7、让幼儿再看一遍《新乌鸦喝水》。(按再看一遍按钮)

8、教师:你们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呢?你们学习了《新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样做呢?

(教师引导幼儿:遇到困难要学会用多种办法来解决问题)

9、活动延伸(教师出示核桃)

师:小朋友今天表现的这么好,老师想送给你们每人一个小礼物,看!可是我发现了个问题,这核桃该怎么吃呀?那我们现在回教室再好好的动动脑筋,把这个核桃吃掉。(幼儿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一些问题,常常需要我们动脑筋来解决,而对于幼儿也不例外,所以我认为让他们认识到动脑筋和自己动手的重要性非常的有必要。那么如何让他们的活动中体会到这点呢?我采用了课件这种直观的方式,提出问题同时大家解决。在大家的讨论和操作中得出这一结论。由于对本次活动的内容我的定位偏向于语言方面,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我给幼儿自由讲述的时间比较的多。但是就发现我在活动开始谈话中显得比较的罗嗦,对幼儿来说也无多大意义。

由于本次活动在教具上准备的不够充分,所以在教师和幼儿共同操作时显得不简便,听课教师建议把本次的操作部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幼儿来合作完成,并作好操作后的`统计。把这节偏向于语言的活动改为语言和科学的综合活动,使它能更好的体现活动目标。

新综合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空乘;英语;教学;课堂

一、引言

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转变过程中。目前,中国航空运输业在全球的排名已跃升至世界第三位。民航业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属于极有潜力的行业。同时,民航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对民航专业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量。空乘作为专业的服务人员,其发展前景也非常良好。据权威部门提供数据显示:2011年至今,我国注册运输飞机比2009年年底增加了143架。而每增加一架飞机,必然就会增加相应的空乘人员。从事航空服务工作,具有工作环境好,收入高等优势。

二、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空乘专业的主要培养模式是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与进公司实习,熟练的掌握专业技能,精通航空服务理论基础,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从而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成为符合民航需求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从这一点来看,空乘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它不再是往日简单意义上的服务人员,而应该集安全、医护、导游、服务于一体,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根据现阶段国内外民航及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现状,空乘专业在培养学生时应着重于他们的职业能力,特别是语言应用能力。在为旅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沟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语言作为沟通的基础,这也就使得英语水平成为了空乘人员不可或缺的硬件。随着我国的对外交流的全面扩大,英语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空乘人员作为对外交流的直接参与者,是外国人到访中国了解中国的第一张名片,英语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一门必须掌握的重要工具。所以笔者认为现阶段培养出来的空乘人员应该具有坚实的英语基础,同时还要突出英语应用能力。因为空乘人员在航班上会遇到来自全球各国的旅客,能否与这些乘客顺利沟通决定了他们能否为客人提供细致、周到、专业化的服务。因此,英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服务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其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从目前航空公司的招聘要求来看,对空乘人员英语交流能力的标准日渐提高,有的航空公司甚至把“英语口语流利”列为招乘的首要指标。这就要求在校阶段,必须着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切实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

三、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空乘专业的综合英语教师,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系列方式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首先,大专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且学习自觉性较低。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不应局限于课堂上的授课式教育,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学科以及教学内容的兴趣。学生由于基础差,短时间内很难取得明显的效果,从而致使其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而语言的学习正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降低他们对英语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其次,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大部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多数强调语言的形式性和准确性,学生的语言能力虽然能够增强,但这种方法枯燥繁琐,易导致基础差的学生产生负面情绪。总之,被动式的学习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也易忽略语言学习中的实践环节。因而,改变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课堂中心,让学生主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

学生学习语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与人顺利沟通。在掌握了基本的语言知识后,学生要与客人进行简单交流并不难,但是要了解客人的潜在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体贴和人性化的服务就要求学生了解掌握乘客的文化背景。文化与语言不可分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仅仅只是把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所使用的英语定义为我们的目标语。如今随着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英语作为一门工具,使用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英美国家,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国际语言,因此也就涵盖了非英语国家所使用的英语,如印度、香港、马来西亚以及一些非洲国家。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运用英语去进行交流沟通时,不仅仅只是和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进行沟通,还要考虑到英语非母语的国家和地区。这一趋势,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意味着老师自身需要充电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只有在充分了解全球各地的文化之后,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的向学生传授。

同时,在空乘专业也应着重强调ESP教学,把英语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衡量综合英语教学成功的标准不能仅着眼于语法、单词量和考试分数。如果我们的英语课程仅仅只是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不能服务于学生的专业,不能让学生借助英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那么我们的教学便不算成功。因此,我们要突破基础课与专业课完全脱节的现象,让基础课真正成为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事实证明,只有以能力为本位的综合英语教学才能有效提高综合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要提高空乘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首先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语言掌握状况,结合学生的水平来开展教学。其次,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他们由被动接受发展成主动学习。同时,文化作为和语言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教师也应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及其背后的文化知识。最后,还要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把语言和其他科目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通过英语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水平,增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峰,许彤.高职空乘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M].读与写杂志.2011,8(10):29,38

[2]杨建道.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文化教学[J].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6:120-122

[3]路荣.浅谈我校空乘专业的发展思路[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7(6):39-41

[4]胡成富.高职空乘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1:37-40

[5]张鑫.职业能力导向的空乘专业英语口语课程设置初探[M].成功(教育)2010,1:146

[6]张小丽.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探索与实践——以空中乘务专业英语课程群建设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132-133,137

[7]杨宝钗.民航乘务专业英语教学的探索[M].北方文学.2012,12:205

[8]胡晓棠.大专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研究[M].成功(教育).2012,2:121

[9]蔡基刚.误解与偏见: 阻碍我国大学ESP教学发展的关键[J].外语教学.2013,34(1):56-60

[10]林明玉.论大学英语向ESP转向的前景与应对策略[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7):141-144

新综合教学模式 篇4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培养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化学实验不仅能验证已学的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原理, 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但是, 学生的综合素质远不止这些, 扎实的基础知识, 实事求是的做事风格, 兢兢业业的科学态度, 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

一、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及弊端

我国化学实验教学诞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由于当时国内合格的高中化学教师极少, 我们高中化学教育, 尤其是高中化学实验教育一直处于萌芽状态。直到建国以后, 我国的化学教育蓬勃发展, 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同时, 随着财政资金的投入,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也不断前进, 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验教学模式。

演示法和讲授法都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两种教学方法, 由于实验仪器和场地的局限, 教师就利用一个班进行一个演示实验的方法, 配合自己的讲授, 解读反应现象, 解释反应原理。演示的时候要力图体现实验的启发性。演示——讲授模式就是讲演示实验和教师的启发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实验教学模式

在化学中很多实验都是相互联系的, 可以利用两个实验的现象来归纳分析出另外一个实验的原理, 并且猜测出其现象。讲解——归纳模式就是基于这样的方法进行, 学生配合教师根据已有的化学概念或者理论知识, 根据对比归纳演绎, 从而得出实验现象原理。这种模式要求实验具有代表性, 因而这种模式在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渐渐走入高中化学的教学中, 化学实验中有很多实验需要的仪器非常烦琐, 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 计算机模拟就是把学生实验制作成软件, 在课堂中进行实验或者在计算机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验, 可以达到节约药品、节约时间, 同样也能达到实验的效果。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主体, 学生配合”, 这样的模式主要依靠教师的“灌输”, 不符合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新理念。依靠“教师讲, 学生听”, 学生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 只是机械地对教师教的知识进行掌握, 无法对化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而且, 往往传统模式是长期以来形成的, 是符合教师的习惯来安排的, 这样的模式显得比较枯燥, 学生没有兴趣, 造成学习上的障碍。根据以上这些传统模式的弊端, 许多新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化学实验要求适应教学需要, 新课程理念主要要求“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来对待, 学生“从做中学”, 在实验中获取新知, 而非被动地从教师口中获取, 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1. 自主——实验探究模式 (实施策略)

把学生回归课堂, 让他们自己来做实验, 设计实验。教师退居幕后, 抛出一个问题, 或者提出一个假设,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药品和以后的化学知识进行实验,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探究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直观、鲜明的实验现象和实验事实, 运用科学方法论推测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让学生参与到发现问题、科学探索、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这样不仅使学生懂得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而且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方法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但是探究的目的不只是要求学生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 形成科学的态度。

2. 超市开放型模式 (实施策略)

虽然学生的思维依靠探究模式可以得到提升, 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和阅历的局限, 还是需要教师的辅助。因此类似超市的开放型模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高中化学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基础知识, 而且要对化学有兴趣。目前, 各中学对于趣味化学实验系统、规范地研究比较欠缺, 设计符合中学化学教育的趣味化学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增强学生动手和探索能力, 而且还可以使中学化学知识因此形成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色, 更加受到学生的青睐。学生只要依据教师已经制定好的“化学趣味实验超市”, 在校本课程的时候进行自主实验, 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 开心学, 轻松学。

案例1温州某中学高一段开设一门校本课程, 课程名称是“化学趣味实验超市”, 在学期初, 学校教师通过自己的整理、整合, 将苏教版化学必修一、必修二两本书中的课堂实验以及延伸出来的趣味实验概括成册, 内容包括从海水中提取化学物质、检验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探究矿物的性质、感受化学反应的放热、生活中的有机物五个专题, 每个专题都围绕着专题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实验, 内容举例有“粉笔的妙用”“水果电池”等。学生可以自主组队, 每周完成一定量的实验内容, 一学年时间完成五大专题, 从而配合理论课堂的知识, 达到提高学习兴趣, 加强知识巩固的效果。

3. 研究性学习模式 (实施策略)

自主——实验探究模式和超市开放型模式的实施时间都是比较短的, 因为有些化学实验的时间比较长, 系统比较复杂, 所以在课堂中是不能完成的。研究型化学实验的开展是一个全方位、多元化的教学过程, 不仅仅涉及对某些仪器和某个实验室, 而是考验综合资源管理的过程。学生自由组队, 由教师给定固定的时间 (时间一般需要一学期或者一年) , 在这段时间里, 学生可以自由地在课余时间前往学校的实验室进行实验, 最终对所研究的化学方面的内容有深入的认识。

案例2高中的研究型学习模式类似于高校举办的科研立项和开放性实验, 但难度相对降低了不少。如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积极倡导学生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每一学年, 要求学生5~7人为一组, 进行各科目的研究性学习, 并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所学, 以实验探究、问卷调查等形式, 对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其中也包含很多化学的研究性学习) 。

三、新模式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 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单单依靠“教师讲, 学生听”, 是很难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的。新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把课堂、舞台还给学生, 让学生来当主角, 而且每个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不尽相同,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确定自己需要解决的课题, 在实验室进行学习和实践, 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研究探索, 直到掌握规律。这样的模式可以开拓学生更大的视野, 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基础实验能力的培养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倡“从做中学”, 因此光靠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观看, 是不可能熟练掌握基础实验操作的。如有机中的蒸馏、萃取、重结晶等,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于有机中的这些操作要求不严, 这些新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趣味的课题自主地进行实验, 并根据实验的需求来选择这些有机中常用的操作。基础操作中有很多注意点, 单靠教师讲是不可能完全讲清的, 学生在操作的时候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一些问题可以随着自己的处理而解决, 还有些则要依靠教师的帮助, 指导正确的使用方法, 这样学生的印象才会更深刻, 掌握得更牢固。

3. 化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说基础实验能力是教会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功, 那么创新能力就是化学实验的一本“独门秘籍”。新模式下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自己思考, 根据所给的材料构思实验流程。实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一个实验结论的获得往往需要许多实验的积累,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学生会想办法去改变, 即创新。通过创新, 一来可以克服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二来可以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 逐渐从教师主体转为学生主体, 对于学生自身的要求变高了, 同时也增加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些能力包括学习兴趣、基础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学生在这些新模式的影响下, 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对高中化学知识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并能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谭萍, 郭萍.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新思考[J].教育时空, 2007 (8) .

[2]马志成.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 [J].化学教育, 2002 (Z1) .

[3]孙根班, 董丙祥, 蒋福宾, 欧阳津.开设超市型开放式趣味化学实验尝试与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2) .

新综合教学模式 篇5

摘要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新世纪的接班人应该具有高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新世纪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要求。在《新综合科学》教学中融入创造性思维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且也可以改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前言

科技飞速进步,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作为基础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中学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在新世纪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迈向新世纪的上海,正在建立一流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体系。随着教材的改革,就需要相关学科的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改革上做文章,结合传统教学模式,融入创造性思维教学,而且还要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想办法,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能力,试图更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创造性思维教学,就教师本身来讲,乃是鼓励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的方式。其目的在启发学生创造的动机,鼓励学生创造的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就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内涵来看,是教师通过课程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和提高学生的敏锐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及周密的思维能力。

本文试就教师在《新综合科学》教学中融入创造性思维教学的相关问题――对教师的提高和对学生相应的创造能力培养效果做出一个初步的论述。

通过在《新综合科学》教学中融入创造性思维教学,教师可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样也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具体提高的程度如何,视学生的基础素质和训练的程度而定。

在《新综合科学》教学融入创造性思维教学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新综合科学》创造性思维教学对学生的效果

创造性思维教学在《新综合科学》试点教学中对学生的改变较大。

首先从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课题未实施前学生对《新综合科学》的理解就是简单的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环境知识的组合,课题实施了一个阶段很多同学的观念有了大幅度的转变,认识了《新综合科学》并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含有更深更广的延伸知识,在思想上也重视了《新综合科学》,有不少同学竟然向高一年级学生或者家长、亲戚朋友介绍这本教材。

其次从学生的行动上,课题未实施前学生上课漫不经心,作业应付了事,更有甚者上课时课本都不带,课题实施后,学生不但能够学好教材的知识,而且能够将所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对教材中没有更深一步解释的知识点能够查找相关的资料,自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动植物分类时,学生会

新综合教学模式 篇6

[摘 要]通过国内外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和成因的分析,从全球教育理念培养具有世界公民素养的视角出发,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新模式,以探究、合作、综合实践等策略性变革,多维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新模式 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8-004

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学科。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数学教学突出了学生世界参与意识的培养;但我国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没有突出学生这方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且相关问题较突出,因此需要我们进行改革。西大君武小学引入全球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全球公民素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成效显著。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仍局限于计算和书面解题上。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实质上还是“应试教育”,主要靠题海战术使学生拿到高分,学生和教师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目标。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大行其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而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将学生的生活封闭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上,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针对上述弊端,近年来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将原来的数学“双基”变成“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并提出数学“四能”的培养,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实是,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穿新鞋走老路,仍以教师讲解传授,学生模仿做题为主,造成学生能力单一、知识与应用脱节,导致我国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学生。因此,我们有责任改掉应试教育陋习,结合我们自身的办学优势,弥补不足。

二、全球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索

(一)实施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造力,形成世界公民素养

学生学习的第一目标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方法、能力和素养。探究式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造力,同时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进行有效讨论,批判思考。这些正是全球教育理念下培养世界公民所需要具备的素养。

下面,我们来对比一下以“解决问题”为教学内容的两种课堂教学策略。

[案例]一路公交车载着乘客到站了,先下来5名乘客,又上来8名乘客,这时车上有12名乘客,你知道车上原来有多少名乘客吗?

策略一:传统的启发式教学。

(1)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 教师问题引导:

问题一 先下来的5名乘客,属于原来车上的人数,想想车上人数增加了还是减少了,那么是用加法计算还是减法?

问题二 又上来的8名乘客,是否属于原来车上的人数?那么是用加法计算还是减法?

(3)总结归纳方法:

方法一 现有的乘客人数+下车的乘客人数-上车的乘客人数=原有的乘客人数。

方法二 倒推还原法。

( )-5+8=12

12-8+5=9

策略二:探究式教学。

(1) 请学生们读题后,用画图或模拟游戏的方式理解题意;

(2) 和同学交流你的方法,说明理由。

策略一美其名曰为“启发式教学”,但学生并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不擅长于靠听觉学习的学生是多么的残忍,长而久之,不仅学生的好奇心会被扼杀,学习信心也会被扑灭。

策略二的探究式教学则改变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多元思维得到释放。学生在经历主动探究学习,获取知识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给予学生发展原动力,进而激发其去迎接更大的挑战,这正是全球教育倡导的多元、尊重与包容。

(二)实施合作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合作能力

全球教育的理念是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国际公民,为此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我们学校倡导不同学科间、不同年级间、不同班级间的教师以及学生的交流合作。在教学中,我们赋予合作教学更宽广的意义,包括教师间的合作、学生间的合作及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

1.教师间的合作

学校除了制订有集体备课和研课议课制度外,还制订了走班上课制度。走班上课是指几位教师分别研究不同的项目内容,在上了本班的课后,又到另外班级上课,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发现别人的长处,互相取长补短。例如,我们学校五年级组数学有6个教学班,3位数学教师,在教学“因数和倍数”单元时,把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1)因数和倍数;(2)2、5、3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每位教师选择一项内容进行深度研究,不仅上自己任课的班级,还到其他班级去上。这样备课一个内容可以在六个班级共享。对授课教师来说,同一个教学方案在不同班级上课,可以发现不同班级学生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个课例进行讨论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改进不足,提高教师教学的研究意识,在教与学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学生来说,不再是每天只看到同一个老师面孔,而是同时接受不同的老师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教学,有幽默风趣的,也有严谨简洁的,有利于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每天都有期待。学生也更加学会尊重,吸收每个老师的优点;学会包容、适应和接纳不同老师的特点和不足。

2.学生间的合作

学生间的合作形式也从班级小组走向不同班级、不同年级。我们在班级里经常看到学习小组一起制订和讨论数学活动方案,互助学习小组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互相纠正作业错误;高年级学生辅导低年级学生学习和批改作业。这样的合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学生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合作精神。在合作中学生变得谦虚、友善、自信,并且提高了合作能力。

3.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

在合作课堂中,有时我们看到教室里,教师坐在教室后面,讲台上上课的是学生“小老师”;有时是分组学习,每个组长带领小组同学在有序地展开讨论,只有全组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来请教老师。课堂不再是由教师一人来主宰,而是师生群策群力。例如,在上“解方程”单元复习课时,教师和几个学生合作完成的“解方程思维地图”(下图)教学挂图。在师生合作过程中,教师发挥了引导的作用,通过总结和整理使知识形成系统性;学生则发挥了这个年龄孩子所特有的直观想象力,妙笔生辉,让数学变得有趣。师生经常性地合作,既能让教师在学生身上得到源源不断的教学灵感,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索精神。

(三)开展综合实践,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发展

一切学问都是从生活中来的,能把知识在生活中再创造和运用,是学生最具有价值的能力。“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全球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发展,数学综合实践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我们学校制定每周至少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师们发挥教学智慧,把教材学习内容拓展,延伸到生活各个领域。

例如,按数学教材内容,针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四大领域,我们学校数学组开发了几个经典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如(1)小鬼当家;(2)小小设计师;(3)小小调查员;(4)寻找身边的数学。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等特点,制订好活动方案,并且争取得到家长、社会各个方面的理解与支持。这样, 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得到有效指导,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学习乐趣和价值,及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魅力。

三、全球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成效

在实践全球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进行大胆创新,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开发补充了很多有价值的关注地球、关注环境、关注人类的全球教育主题内容。学校教师间教育研究共同体意识更加强烈,形成学科整合教学特色。数学教学焕发新的活力,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个性特长得到发展,面对复杂问题敢于探究,能采取有效策略,进行合作实践,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为学生适应未来世界环境变化,自信从容地解决新问题,走向社会,参与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综合教学模式 篇7

一、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入微信可行性分析

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借此拉开序幕。

2011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微信服务,受到包括学生在内的各类人群的欢迎,因此,将微信引入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一)微信的功能介绍

微信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微信支持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二)学生使用微信的情况

关于学生使用微信的情况,笔者在所教班级做过调查。调查显示:100% 学生拥有智能手机,至于手机功能使用情况,使用短信、微信、QQ等功能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00%、68%、97%。可见,学生现有的移动通讯设备配置充分,已具备很高的信息化素养,少量尚未体验过微信的同学,也很有兴趣体验。

二、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微信参与方式探索

微信是很有前景的教育承载平台,不仅可以使当前课堂教学模式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还可以促进学生角色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微信参与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借助微信共享网络资源

微信平台可以通过其强大的分享能力,将网络上的所有教学资源整合起来。通过二维码、推送等功能,学习者可以通过微信连接到互联网上的几乎所有学习资源,进而实现了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我的专业”中,笔者充分利用了微信的资源共享功能,让学生把搜集到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资料,利用微信分享到朋友圈中,大家互相阅读。如此,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本专业的信息就能得到全面深入的了解。

另外,教师也可发送推送消息,实现学习内容的快速分享。由此可见,微信是一个可以快速整合网络学习资源的强大平台。微信与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结合,为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便利与保障。

(二)利用微信完善过程管理

微信平台提供朋友圈功能,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提供的圈子在网上建立实时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可以在微信上建立虚拟班级和虚拟课堂,由此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过程管理。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的家乡”中,笔者在朋友圈中先发布主题,并按地域给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对家乡的风俗习惯、风景名胜、文化名人、民间传说等在朋友圈中进行讨论。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在微信中自由提问表达,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圈内成员可以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边活动边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老师都能通过微信即时交流的功能得以清晰的掌握。从而能使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并能取得深入性的成果。

(三)通过微信实现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内容,它是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通过使用微信更易于实现对学生的多元评价,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企业”中,笔者让学生两人一组跟随父母朋友走进企业,拍摄工作情景,采访工人工作体会,并发表自己的感想。随后把拍到的视频、图片、发表的感想放到朋友圈中。

这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活动成果,老师和同学在微信中都能看到,在朋友圈中不但能分享到他们的活动成果,而且能够分享到他们的经验、思想和体验。以此为基础对学生作出评价,更有针对性,不但方便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也更易落到实处。

微信的运用,使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多元评价更容易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自信、兴趣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微信重要性阐释

微信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资源,可以克服传统教学中讨论问题经常受到时间、地点、学生心理因素等的限制,使讨论进行得不深入、不彻底的问题。借助网络的时空分离特征,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比传统教学要强很多。因此,建构以微信为师生互动平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对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深远的意义。

(一)移动学习打破时空限制

移动学习可以理解为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或者当学习者在移动时进行学习。学习者利用“零碎”的时间,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学习者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不同方式的学习,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演讲:我的职业理想”、“辩论:圣诞节和春节,谁更重要?”中,利用微信进行移动学习的优势充分得以显现。笔者首先在微信中发布一些关于演讲、辩论的视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然后又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分享相关的知识,最后把自己的演讲视频传到微信上,老师再给他提出修改意见。这样的学习过程利用微信、利用网络、利用碎片时间,取得了传统课堂实现不了的结果。

因此,移动学习以其独有学习的碎片性的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知识的便利,使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琐碎的时间,掌握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组块,提高学习效率。微信与移动学习结合,实现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效率的最大化。

(二)虚拟空间营造交流氛围

现实中,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场所,不论教师如何启发诱导,学生都是无动于衷地看着你,课堂教学无法取得想要的效果。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学生怕羞、怕出错、怕被指责等心理因素作祟。利用微信,学生不用在众多同学面前发言,学生克服怕出错和怕羞心理,就敢想敢说,交流因此变得畅通无阻。

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的职业理想”中,学生突破心理限制,大胆描绘自己的职业理想,平时生活中不善言谈的学生,在微信中却能侃侃而谈、妙语如珠,让老师和同学惊讶赞赏。利用微信的虚拟空间学生优点和特长被发掘出来,也使实践活动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感,营造了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同时师生间通过平等对话和互动建立起了互爱互信,使学生树立起自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学生由此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交互过程激发学习动机

运用微信平台提供的丰富的社交工具,与课堂教学密切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活动。师生答疑、师生互动、生生答疑、生生互评、生生互动等,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从而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微信所提供的免费聊天环境、实时留言、消息推送等功能,适合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向教师提问,教师也能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快速响应。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企业”中,根据学生拍的视频、图片,笔者进行即时点评,让学生对企业的要求有更深入的认识,然后对比自身的情况及今后的理想,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激发学习的动机。

因此,在真实语境的体验里,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悉心指点和引导,学生能够不断体验到进步和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完成由“乐学”、“好学”到“会学”、“学会”的转变。

新综合教学模式 篇8

一、网络环境下实施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优越性

1.网络为环境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一方面, 任何环境问题都是在多个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综合性强, 如果在环境教育中将各学科截然分开, 显然已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它需要多个学科形成合力共同培养才能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无论是要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还是尝试解决环境问题都有赖于获取丰富而详实的资料, 如果获取资料的途径仅仅局限在课堂或是图书馆, 势必会出现资料的不全面和时效性差等问题, 网络环境中海量的资源以及很强的时效性等优点, 则使这些问题轻易得到解决;另一方面, 许多环境问题具有分布广甚至全球性等特点, 了解并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有全局或全球观念, 网络环境提供了更广阔的资讯平台, 学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搜索相关资源。

2.网络教学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首先, 网络教学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它没有明显的校园界限, 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 使校内与校外的界限变得模糊, 课内与课外难以区分。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参与网上学习。其次, 网络教学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自己主动安排的学习环境, 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 变成以学生为中心, 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展示学生个性。再次, 网络教学具有很强的协同性和交互性。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 甚至学生与家长, 与专家之间都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网络互动使交流更加方便迅捷。

二、实施原则

1.网络教学环境要体现自主、协作、开放的特点

为了充分体现和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优势, 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 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为主。多媒体网络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拓展活动空间;建立多种交流平台, 让学生活动没有局限。通过网络,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快捷方便的查找知识与材料, 进行拓展性学习。各种交流平台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扩展交流的对象。

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 以综合学习为主。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中, 利用网络可以方便的重组知识与扩展学习资源, 所以,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学习一般以综合学习为主, 必要时甚至打破教材体系, 重新建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营造和谐的网络氛围, 对学生活动不作过多干涉, 充分体现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2.网络教学要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根本特征是综合性、实践性和多样性。同时, 环境教育不局限于环境知识的传授, 重在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促使其自觉的保护环境甚至抵制破坏环境的行为, 因此, 在网络教学中其组织形式要多种多样的, 如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和班级活动等, 网络所提供的素材尽要可能丰富多彩, 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师生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也要多样化, 如小组协作学习, 远程自主学习, 远程同步协作学习方式。

3.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网络课里较容易走向一个误区, 即由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变为学生的满堂看 (上网查找资料) , 教师的主导作用未能很好的体现。课堂上, 教师要适时监控, 使教学氛围活跃而不乱, 教学过程松弛有度, 教学内容多而不杂。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建构主义认为, 只有学生自主建构, 才能使知识活化, 赋予新的内涵, 更利于知识的巩固记忆、探究创新。教师知识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4.遵循教学评价多元化原则

传统教学注重总结性评价, 如期末考试、年终评定等, 在网络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反馈及时, 管理方便, 省时省力等优良特性, 对整个教学过程做跟踪监控、检测、指导。因此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使评价更加及时迅速, 也更有效果。评价主体也要多样化, 学生本人、同学、教师都可以成为评价者。对评价对象要多维度、多层次进行评价, 提高评价的说服力, 要科学地、理性地、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从知识、能力、品质、态度等多项指标去衡量每一名学生。

三、实施流程

该模式的实施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图中 (1) ~ (6) 表示该模式的课内实施步骤:

(1) 设疑激趣, 确定主题

创造问题情景, 激发协商探究兴趣, 行成问题系列, 并将学生所提问题共同讨论, 归纳整理。将主题分解形成一个个子课题, 学生自由分组, 选择子课题, 确定人员分工, 组长作好记录。

(2) 小组讨论, 设计方案

为减少盲目研究, 要设计方案, 初步确定研究顺序, 研究方法等。

(3) 教师指导, 网络探究

教师设计网络主页, 建立资料库, 作好相关网页链接, 建立交流平台, 如Q Q群, B B S论坛, 邮箱等, 介绍资料搜索方法和网址, 如百度、谷歌、搜狗等。

学生分组行动, 收集、整理资料, 老师时时与各小组联系、交流, 了解小组活动情况, 做出指导和评价。学生在网上可以就研究课题向教师提出询问, 或与他人进行商讨, 甚至可以请教专家, 及时便捷的网上交流促进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展开。

(4) 分析整理, 形成结论

教师指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整理归类, 各小组成员网上或网下讨论, 形成结论。

(5) 展示成果, 上传发布

各个小组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课题任务, 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充分满足学生表现欲望。成果展示形式多样, 如电子小报、课件、报告、网页等。

(6) 交流讨论, 总结评价

在展示的过程中, 师生共同评价。比如通过网络共享访问其他组的作品, 并请小组成员说一说自己研究成果和自我评价。或者针对每一组的作品, 请其他同学及教师进行评议, 指出每一小组作品的优缺点, 提出各自的宝贵建议。还可以将成果上传到相关网站, 得到更多人的评价, 或者与父母共同分享。

四、该模式的应用案例——全球气候变暖 (2课时)

1.课前准备阶段

建立全球气候变暖专题网站, 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教材, 全球气候变暖概说 (现象、影响、危害) , 专家观点, 相关链接, 师生讨论, 给我留言等。

同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交流, 充分了解学情, 有针对性地辅导。要求课前阅读教材。

2.课堂实施阶段 (见表1)

3.课后活动延伸阶段

(1) 启发学生要关注全球气候变暖, 课后继续就相关问题查找资料, 相互讨论。尝试与家庭成员和社区成员共同探讨有关问题。

(2) 调查社区、家庭成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知识的了解程度。

(3) 发放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宣传资料。

(4) 开展“走出潇洒, 走向低碳”活动, 倡导人们多乘公交车, 尽量减少以车代步。

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避免放任自流

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 但教师不可以任学生自行研究。教师要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许多学生对应用计算机不够熟悉, 教师更要多加指导, 从而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2.注意学生兴趣的持久性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和时间增多, 网络独特的交流方式和多样的游戏, 以及缺乏监管的网络环境, 使部分意志不够坚强的学生禁不住诱惑, 注意力转移, 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3.注意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培养

综合性病房楼电梯运行新模式探讨 篇9

引入高效控制系统

由于综合性病房楼涵盖众多功能科室, 楼内工作人员、患者和探视陪护人员数量多, 人流量大, 高峰时段特别明显。如何发挥电梯的快速运输功能, 疏导人流, 对维持病房楼内的正常医疗秩序至关重要。

*电梯时控系统

由于电梯是特殊设备, 时控系统的使用还不是很普遍。时控系统是一款先进的延时定时元件, 可按预订的时间接通或断开各种控制电路的电源。通过电脑软件对程序进行编制、贯通, 校定设置时间, 可设定每天相同或周期相同循环, 对高峰时段与非高峰时段进行设置, 使其自动转换, 误差率小, 且运行速度、客流量都会有所提高。医院通过运用电梯时控系统, 实行分层、分时停靠后, 电梯运行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在电梯数量无法改变, 电梯运行速度达1.75米/秒的前提下, 我院后勤部门在专业公司的技术支持下, 采用电梯时控系统对新建市民门诊住院综合楼4台电梯 (1号~4号) 实施改造, 重新编制电梯运行程序, 实行分层、分时停靠, 同时保留手术室专用电梯 (5号) 、货用专用电梯 (6号) 的功能。通过智能化控制, 实施电梯单层停靠, 双层停靠强制分流服务, 每天7:00~20:00人流高峰时段实行1号、2号电梯停靠单层, 3号、4号电梯停靠双层;每天20:00至次日7:00非运行高峰时间, 两台电梯为每层停靠, 确保夜间电梯的正常运行。

智能视频监控平台

门诊综合楼的电梯厅内安装有智能视频监控设施, 通过医院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时了解掌握电梯等候大厅和1号~4号电梯的运行情况, 并安排专人统计单位时间内的电梯开关门次数、运行次数、乘客等候电梯时间以及载客量等数据, 通过对改造前一个月和改造后一个月的统计, 通过比较得出两者差异。

根据智能化平台监测统计结果, 人员电梯改造前平均每天的开关门次数为496次, 运行次数为71次, 平均等候时间为1030秒, 电梯载客量为1514人次;改造后平均每天的开关门次数为438次, 运行次数为84次, 平均等候时间为770秒, 电梯载客量为1780人次, 与改造前相比, 单位时间内电梯开门次数减少11.7%, 电梯运行次数增加18.3%, 平均等候时间减少25.3%, 载客量提高17.6%, 大大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次数, 增加电梯的运送能力, 做到安全、有序的使用电梯, 见表1。

多项配套服务措施

应用电梯时控系统的同时, 还采取相关的配套措施, 保证电梯的使用规范。在医院电梯管理中, 合理设置电梯标识对人流的引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电梯分层、分时控制的同时也强化了电梯标识, 采用简明易懂的指示, 引导人流的合理分流, 使2层~5层的就医者使用自动扶梯, 短程就医者使用楼梯。

另外, 加强电梯技术支持, 减少电梯故障, 也是缓解乘梯难的有力保证。针对医院电梯较多的特点, 与维保单位协商, 派两名维修人员24小时常驻医院, 发生电梯故障时5分钟即可到位, 快速解决故障。

对于电梯的日常维修保养, 应尽量安排在夜晚或节假日等人流量少的时间进行, 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梯故障对电梯运行的干扰。

深入调研解决多方需求

新综合教学模式 篇10

作为一名教学改革第一线教师,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对如何上好综合探究课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分小组进行活动, 合作探究

根据教学的需要, 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 然后进行分组活动, 合作探究。如《经济生活》综合探究———“讲求效率, 维护公平”。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 然后学生按教材要求收集整理资料, 作为自己辩论的根据。1.教师预先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在小组内部交流和思考。2.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观点, 并与其他学生商讨。3.教师让学生口头阐述自己的观点, 并鼓励学生提出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 其他学生认真思考, 允许有独立见解, 最后全体学生达成共识。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学应充分发扬课堂民主,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自由, 但教师必须担负起领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指导学生变“听讲”为“倾听”, 变“谈话”为“交谈”, 并抓住其他同学的主要观点, 将讨论引向深入。

二、创设情境, 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积极思维

创设情境就是要创设一个动情的、想说又能说、想做亦能做的宽松气氛, 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这里面有一个长期培养、训练的过程。让学生由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学是学生达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必经阶段, 是为学生持续发展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过程, 我们教师要舍得在这方面花力气。根据教材内容, 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一定的情境,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从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例如《政治生活》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我设立了模拟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情境。我把学生分成三组, 一组模拟无序选举;一组模拟有序选举;一组模拟专家学者。然后模拟选举过程, 专家进行点评。之后学生在进行真实体验后, 理解“有序”与“无序”的代价与后果。

三、结合本单元课文知识, 进行知识迁移, 充实综合探究课的内容

每一单元后面的综合探究课的内容, 总是与本单元的知识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因此在上综合探究课时,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联系前面课文的知识内容, 对综合探究课进行扩充。如《经济生活》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首先, 我带领学生们一起回顾所学过的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包括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等。其次, 我还选择课本中一两个典型案例, 给学生做示范讲解。像“海尔集团的发展”“远涉重洋的徐工机械”“亚太经合组织”和“亚洲金融风暴”等, 图文结合, 形式多样, 是很好的示范材料。

四、提高课堂提问的功能,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在课堂提问的目的上, 应更加关注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科学素养、身心发展, 终身学习的愿望, 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使课堂提问成为沟通、理解, 培养独立探索、独立思考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如《政治生活》综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中, 首先提出“什么是政府的权威?”“什么因素决定政府的权威?”“什么是区分政府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根本标志?”三个问题, 让学生对政府的权威有了初步了解;其次举出正反两方面事例, 提出“请比较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行使权力的不同结果。”“你还能提供其他案例吗?”“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你能对这些结论加以补充吗?”等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政府树立权威的重要性和措施;最后提出“请列举一年来扬州市政府施政的几件大事, 并分析这些大事的起因、过程、结果与政府权威的关系。”“能否以小组为单位给本市政府负责人写一份《关于提升政府权威的建议书》?”等问题, 这要求学生得运用以上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就这样, 我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逐层深入的问题,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培养了独立探索与思考的能力。

五、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 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

把互联网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能让学生迅速而全面地掌握大量的课外知识, 对于课堂教学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利用互联网, 就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探究相关课题的发展过程, 处理资料,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完成调查报告或一篇小论文。

新综合教学模式 篇11

引言

中国乡村景观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从韩国、日本、荷兰、法国等国家引进先进理论和经验。在借鉴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自己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景观分类、乡村农业景观、乡村景观旅游等八个方面。十六大以来城乡建设迈入了新的阶段,但是一体化进程似乎仍旧以城市为主导。乡村劳动力输出越来越大,在这些劳动力远离家乡外出打工的同时关于城乡发展,乡村建设上的许多问题接踵而来,空心村、留守儿童、土地荒废无人耕种等等。单方面的号召城乡一体化显得毫无意义,如何留住“乡愁”同时又能让人们富起来?

通过对乡村景观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对其整体规划设计的方法、新思路,从而为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前期提供理论参考。经过分析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将传统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将原有的单一的经济结构多样化,丰富当地居民的收入结构,为农民增收。让城市居民回归乡村、体验民俗、感受乡愁。

乡村田园综合体概念

从早期的观光农业,到现在的休闲农业综合体、农业旅游综合体再到田园综合体用“以人为本”的理想模式在当代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探索一种可能。它是在“生态农业”和“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基础上形成的,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都市周边乡村城镇化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充分挖掘本地乡土文化、生活方式,恢复乡村独有的美丽与活力,成为新都市人的桃花源。

田园综合体特征

1.以一定的田园景观环境与农业生产生活为基础

田园综合体是在结合农林牧渔的生产与乡村农俗文化、农家生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田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与观光旅游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综合体形式,具有引领区域资源共生、聚合增值之特质。

2.以观光休闲功能为核心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越来越高,旅游、娱乐等休闲活动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亲近大自然,领略山水之美成为人们的重点选择旅游度假目标。田园综合体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带动农业从单一第一产业往二三产业延伸。

3.以综合开发为主要手段

(1)乡村农业景观与休闲旅游的综合性开发。运用农林牧渔资源结合自然生态资源,营造优美独特的田园景观、山水景观、农耕文化景观,将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进行合理结合,打造集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能够一站式满足游客全方位的旅游体验需求。

(2)打造以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综合休闲产业。将结构单一的农业生产活动向泛休闲农业产业化转变,其中包括旅游、休闲度假、地产、会展等在内的休闲产业的中和发展架构。

(3)将农业生产区开发升级将目标进行综合打造。将农业生产区产业升级,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从而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典范区”、“农业休闲示范区”等综合目标构架。

模式升级 带动乡村发展

1.产业经济结构多元化

由单一的第一产业到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经济结构,开展农业种植与休闲娱乐体验将结合的开发模式,例如①营造农作物大地景观(例如油菜花),依托成片花海营造景观与婚纱摄影等娱乐项目相结合;②种植果蔬,将农俗体验与其相结合,上山采果摘茶、下地挖野菜、胡萝卜、花生,池塘边垂钓,将采摘果蔬学习制作农家食品等等农业休闲方式;③利用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开发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如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星空庄园”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庄园,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乐趣。

2.产品模式升级

从单一农产品到综合休闲度假产品,例如①生态水产养殖度假区,利用自然水体发展养殖业,让体验者体验垂钓、观鱼的乐趣;②葡萄酒庄园度假区,利用种植葡萄发展葡萄采摘区,将成熟的葡萄进行酿造让游客体验从采摘到酿造葡萄的全过程体验其中的乐趣;③农俗体验度假区,以家庭为单位,闲暇时光居住在此,从事一些种花、种菜、修剪果树、采摘水果、蔬菜等乡间劳作,以此体验亲近自然的乐趣;④生态养生度假区,依靠山体种植茶树,通过体验摘茶,品茶感悟茶道,从中感悟禅意。

3.土地开发模式升级

从传统住宅到休闲综合地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造成农村空心村现状,由此,对于地产的开发形式分如下两种:①前期田园体验度假村运营地产。利用空余出来的部分房产在进行装修后以度假村的形式出租给游客,既为农民增加收入,又让游客更为深入的体验民俗文化、感受大自然。②远期集养老、养生、度假为一体的综合配套休闲地产。

小结

田园综合体,以乡村复兴为最高目标,让城市与乡村各自都能发挥其独特优势。以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地产综合开发模式带动乡村经济、文化发展。满足人们对于回归乡土的需求,让城市人流、知识流、经济流真正的反哺乡村。在现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田园综合体为人们描绘出了一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妙蓝图,满足了时代的生态诉求与人内心的最初梦想。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新综合教学模式 篇12

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 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启蒙阶段, 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智力潜能的开发成为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把握课程理念综合化, 并将其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形成优势互补的教学系统, 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1]。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如何针对小学数学本身特点进行教学, 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成为新时期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的主要目标。以下将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 对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途径进行深入研究。

1. 教学理念的综合化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 主要以知识本位为主, 课堂教学中侧重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同时, 课程设置中, 代数和几何被割裂开来, 彼此间联系性不强, 加上教师教学过程中缺乏知识的渗透与融合, 不仅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还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新时期, 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转变, 不再以知识本位为主, 而是以经验本位为主, 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数学课堂综合化不断突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小学数学教师不再一味教授数学知识, 而是引导学生, 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渗透,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还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将抽象概念与具体事例结合起来, 发散学生思维, 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例如:在综合化教学理念下,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程进行了调整, 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 切实加强了数学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数学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教师课堂教学时, 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 将课堂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的综合化

开放式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的重要标志。小学数学综合化的教学内容,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新时期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 教师除了对自身专业进行深入研究之外, 还要加强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 充分掌握不同学科的不同教学方法, 实现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 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高。例如:将数学与语文学科综合, 使得数字、文字、词语联系起来, 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 强化记忆, 增强学习效果。教师教学生数数时, 可让学生发散思维, 想想与数字有关的成语, 一心两用、三心两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七上八下、十全十美等等。或者将1~10的数字与诗歌联系在一起,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等朗朗上口的诗歌, 不仅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还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融会贯通能力[2]。 (2)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综合化教学的重要使命之一, 就是引导学生以研究的眼光及数学的思想看待、分析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从而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在课堂教学中, 小学数学教师要将教学目标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 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练习, 从而养成以数学思想分析生活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 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中, 要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充分结合。通过课程设置的不断优化, 将实践与综合应用放在教学更突出位置, 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此外, 还应加强实践与综合应用, 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的初步认识, 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优化。例如:在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过程中, 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我充分、自我超越和自我提高, 实现全方位和谐发展。

3. 教学方式的综合化

创新教学方式, 是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的重要体现[4]。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合作式学习小组的建立。小学生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的有限性, 决定了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难度大。而合作式学习小组的建立, 不仅能够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 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 增强集体荣誉感, 从而切实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明确分工, 灵活调控, 让每一位学生参与问题思考和解决, 一旦问题顺利解决, 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得到全面激发, 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例如:在乘法口诀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事先制作若干卡片, 将相乘的两个数字写在卡片上, 然后以竞赛的方式, 抽出两个学习小组, 一方持卡片提问, 一方作答, 其余小组做记录。在有限时间内, 哪个学习小组回答又快又好, 则对其进行适当奖励, 表现一般的小组也应给予适当鼓励。这样, 学生在合作中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 从而学生的积极性更高, 主动性更强, 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2) 情景式教学模式的创设。围绕教学目标, 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 帮助学生理解、内化所学内容, 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但须注意的是, 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 要真实、自然、力求生活化, 缺乏真实性的情境创设只会让学生一头雾水, 过于追求形式化的教学情境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因而情景式教学模式必须贴近小学生实际。可通过故事化情境、生活化情境、活动化情境、问题化情境等, 在激发学生兴趣, 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 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例如:学习《方位与位置》时, 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找位置”的环节,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前后左右、行和列的相关概念。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也能够让学生将动作思维转变成具体的形象思维, 教学效果更佳。 (3)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中, 还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将其与数学内容有效结合, 以图文声并茂的方式, 将数学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持有高涨的学习热情, 确保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以题材丰富形象、形式新颖多样、课堂信息量大、节约课堂时间等优势, 克服了传统板书教学的诸多弊端。但一些问题须引起重视, 如:忽视教学内容, 过度只求形式;脱离学生, 过分追求快节奏;过度依赖多媒体, 甚至取代课堂板书等等。

4.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过程,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5]。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应“高高在上”, 而是注意平等的师生关系,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赢得学生的好感和信任, 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同时, 教学还应注重个体差异, 尊重每一位学生,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更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发展, 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充分发挥。除此之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 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表现差的学生要进行柔性批评教学和积极鼓励,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毅力等。

小结

总而言之, 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 不仅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 还满足了小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需要,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的途径, 除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外, 还应充分重视师生关系在教学整个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为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蒋守成, 朱敏.小学数学主题拓展教学——对数学主题拓展教学的内涵与价值的思考[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2 (06) :6-8.

[2]陈晓亚.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问题及策略——以“小数除以整数”一课为例[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上旬) , 2012 (08) :66-68.

[3]陈惠芳.问题导学:开展“对话式教学”的应然之道——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 2013 (08) :64-67.

[4]魏雪峰, 崔光佐, 段元美.问题解决认知模拟及其教学启示——以小学数学“众数”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 2012 (11) :135-139.

上一篇:雨水花园下一篇:油画的色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