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教学(精选12篇)
综合实验教学 篇1
一、专业综合实验改革的重要性
作为测量和仪器科学领域唯一的本科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课程包括传感器技术、信号检测、信号分析与处理、测试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 几乎包含了从信号的获取、放大、传输、处理、应用和控制的全过程。目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信息科学技术学科领域的重要分支, 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和预处理, 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是集机、光、电、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多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独立设课的必修课, 它集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与控制技术等于一身, 通过相应的综合实践环节, 使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强化和全面发展。可以说, 专业综合实验是对本专业学生专业课程的一次串联, 因此, 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改为“结合实际应用的设计、综合性实验模式”, 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设计能力, 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为了加强实验的实践效果, 本文提出了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专业综合实验教学, 不仅拓宽了实验范围, 更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 使实验内容灵活化、层次化, 解决了传统实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为培养教育工作者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传统专业综合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实验内容单一, 验证性实验学时多, 测控专业的
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本专业学生对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及综合设计能力。教师预先设计好实验内容, 甚至预先编写好程序, 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进行操作, 按部就班完成相关实验内容, 其实验环节设计简单, 实验内容缺乏综合性和设计性, 各实验之间缺乏系统性和相关性, 远远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的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串联, 无法让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实践综合设计技能训练, 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不能够得到综合的实践训练。
2. 实验内容与就业需求联系不紧密。
专业综合实验, 旧的培养方案设定的实验项目主要注重光机等几何量的测量, 基本停留在计算机模拟仿真上。很多学生在学校时成绩很好, 理论知识掌握得很系统, 可到了工作中却发挥不了作用, 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和自由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实验内容与学生就业需求联系不紧密, 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严重影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 实验设备陈旧, 设备数量少。
原先专业综合实验的设备主要是基于80年代建校时设置的精密仪器专业需求购进的光学仪器, 设备台套数少, 开设计的实验仅限于几何量的检测, 与目前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的测、控等要求相差甚远。另一部分虚拟仪器设计只能在装有Lab V IEW软件的计算机上照着试验指导书作一下验证, 学生实验的内容远远与社会需求脱节。由于设备的原因, 实验内容严重受到硬件条件限制, 这严重影响到实践效果。
三、虚拟仪器在专业综合实验中实施的优势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1. 虚拟仪器技术。
虚拟仪器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于1986年提出的一种新型仪器, 它将传统的测量仪器硬件软件化, 利用计算机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在基本硬件的支持下, 软件平台可以完成传统仪器需要硬件完成的部分功能, 利用软件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控制、数据分析和处理以及测试结果的显示等, 通过软、硬件的配合可以实现传统仪器的各种功能。虚拟仪器系统能够最大降低系统成本, 增加系统功能及灵活性,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计算机平台上任意定义和设计系统功能, 其核心技术是虚拟仪器软件。Lab V IEW (Lab virtual Instrum ent Engineering W orkbench) 是N I公司自1986年开始推出的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平台, 它是具有图形化编程的开发平台和运行平台, 集成了大量的生成图形界面模板, 并有丰富的数值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功能, 以及多种硬件设备驱动功能, 广泛应用于理论教学、原理研究、工程设计等领域。利用Lab V IEW可以方便地建立自己的虚拟仪器, 使用图形编程的方式可以节省大约80%的程序开发时间, 其图形化的界面使得编程及使用过程都生动有趣。
2. 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专业综合实验。
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旨在从被控对象到传感器信号获取、信号采集、信号分析和处理、反馈控制的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工程测控对象和各种可供选择的实验方案, 同时还必须有良好的扩展功能以适应学生不同的需求, 通过对多门专业知识的串联, 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009年以前, 由于受较陈旧的传统实验设备的限制, 为期两周的专业综合实验分两部分, 一部分以基于机、光、电进行的几何量测量各类实验为主, 另一部分只局限Lab V IEW纯软件仿真性、验证性实验项目, 这远远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的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串联, 学生也不能够得到综合的实践训练。2009年以后, 依托共建实验室购买的新设备, 借助测控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 以虚拟仪器为主, 利用多功能转子实验台、位移工作台、直线距离和位移运动实验台、环形输送线实验台上的各类传感器, 进行基于机、光、电、计算机的测量、检测实验。实验改革完善的过程, 如图1所示。
改革后的试验项目如图2所示。首先设置一部分少学时, 让学生熟悉Lab V IEW软件, 并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应用程序, 能够借助数据采集卡完成数据采集任务。在这个基础上, 大部分学时是综合设计性的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系统设计要求, 依据被控对象自行选择传感器, 对所有来自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或者直接由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各种信号, 经过预处理, 都可以由N I数据采集卡的输入通道完成数据采集, 虚拟仪器软件LabV IEW进行程序设计, 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可以实现信号的存储、显示等功能, 再通过N I数据采集卡的输出通道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这样改革后使学生能够从信号的发生、采集、处理、显示及控制整体的系统设计得到训练, 真正使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强化和全面发展, 适应目前社会岗位的需求。
以其中一个实验项目———超声波测距实验为例说明改革后的实验过程。借助位移工作台上的超声波传感器, 其输出信号通过PCI-6221数据采集板卡送入装有虚拟仪器软件的上位机平台, 通过软件编程, 实现对距离信号的测量、处理、存储和显示。超声波测距LabV IEW程序前后面板设计如图3所示。
利用运动控制台使障碍物移动一段距离, 点击“运行”, 出现距离监测界面窗口, 点击“停止”, 测得距离为118.974m m, 如图4所示。
3. 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
(1) 能够做到所有实践环节串联进行, 使学生实践能力能够进行循序渐进、全面综合的锻炼和提高。通过对测控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 改善了实验教学, 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将虚拟仪器技术的强大功能应用于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中, 进行立体化实验, 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不仅锻炼了学生应用虚拟仪器软件进行编程的能力, 而且对传感器技术、虚拟仪器、工程测试技术、信号采集与处理、传感器的原理与自动控制原理等多门课程的知识点综合到一起, 把所学知识串联起来, 通过对现有实验教学平台的改革, 重新对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设置, 达到了综合运用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的目的。 (2) 紧密结合实际应用,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实验对象、传感器和测控手段结合计算机技术构建专业综合实验平台, 能够让学生可以接触实际应用中的测控对象, 自己动手搭建测控系统并进行综合组合, 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认知、动手能力, 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和展现才能的空间,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借助Lab V IEW开发工具良好的人机界面和强大的仿真功能, 对于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于理解的环节, 采用虚拟案例设计及仿真, 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虚拟仪器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仪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基于虚拟仪器的专业综合实验满足了测控专业各个实验环节的衔接, 能够满足从信号采集到信号调理、数据处理、显示、传送、存储、通讯及控制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能够根据学生自己的设计目的随时变换自己的设计方案, 将抽象的概念变得清晰明了,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是学生实验教学的一个方向。
摘要: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设置的专业综合实验课是本专业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环节。为了提高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开放性和灵活性, 适应现代实验教学的需要, 通过对测控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 提出了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的思路, 并通过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探讨了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的优势, 分析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通过两届学生的实践发现融入虚拟仪器技术的专业综合实验更拓宽了实验范围, 使实验体系层次化、实验内容灵活化, 能全面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达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虚拟仪器,综合实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邬华芝, 周祥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4, (8) :74-77.
[2]魏宏波.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 (11) :92-94.
[3]何成平.虚拟仪器技术在辅助教学中的应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23-29.
综合实验教学 篇2
文件
平潭综合实验区地方税务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平潭综合实验区地方税务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国家税务局联合税收宣传实施方案》的通知
平潭综合实验区地方税务局局内各单位,县局各分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国家税务局各税务分局、稽查局:
根据《平潭综合实验区国家税务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地方税务局关于推进创新合作事项 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意见》(岚国税发〔2015〕66号)要求,经平潭综合实验区地方税务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国家税务局双方局领导同意,特制定《平潭综合实验区地方税务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国家税务局联合税收宣传实施方案》,现印发给大家,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平潭综合实验区地方税务局 平潭综合实验区国家税务局
2016年1月12日
平潭综合实验区地方税务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国家税务局联合税收宣传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国地税合作的指导意见,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进依法治税,营造良好税收法制环境,根据《平潭综合实验区国家税务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地方税务局关于推进创新合作事项 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意见》(岚国税发〔2015〕66 号)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组织
为加强领导,成立平潭综合实验区地税局、国税局联合税收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国地税一把手任组长,国地税分管办公室副局长为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地税局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为主任,国地税各机关处室经办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方案草拟、编制预算、组织实施、协调检查、宣传信息报送和活动总结等工作
二、目标要求 重点围绕平潭综合实验区、自贸区相关税收政策,提升公众对平潭特有优惠政策知晓程度,努力构建诚信依法纳税的税收环境,为我区向自由港、国际旅游岛转型作贡献。
三、主要内容
(一)联合开展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
每年4月1日,国地税双方联合举行税收宣传月大型启动仪式,组织区国、地税局机关各处室人员到现场参加启动仪式,邀请区管委会领导出席并讲话,企业代表发表诚信纳税宣言等。活动现场设置国、地税宣传台,启动仪式后接受市民税收咨询。启动仪式邀请各级报纸、电视台等媒体跟进报道。
牵头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地税局
相关责任部门:国地税局办公室、税政、征管、法规、规费、纳税服务、各分局等部门
(二)联合开展平潭最新税收政策解读会
每年(暂定4月份)组织一次平潭最新税收政策解读会,梳理国务院、省政府、实验区等出台的最新平潭相关税收政策,并进行解读,邀请区管委会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省国、地税局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台资企业代表、对台企业代表、区内重点企业代表等纳税人代表参加,重点宣传解读平潭特色和主打优势,自贸区和实验区双区叠加下的特殊税收优惠政策,在岚登记企业能享受到的便利,并现场征集纳税人尤其是台资企业对平潭制度创新方面的诉求、建议。活动邀请中央、省、区各级媒体参与报道。
牵头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国税局
相关责任部门:国地税局办公室、税政、征管、法规、规费、纳税服务、计财等部门
(三)联合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每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当天,国地税联合在沿街热闹场所摆摊设点,接受市民纳税咨询。
牵头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地税局、国税局(每年轮值)相关责任部门:国地税局办公室、税政、征管、法规、规费、纳税服务等部门
(四)联合开通平潭国地税微信宣传平台
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聚焦效应和扩展优势,委托专业网页设计公司协助开通“平潭税务”微信公众号,由国地税共同做好日常管理,设置政策解读、热点问答、税收文化等多个栏目,并实现具体菜单与国地税门户网站相关模块链接,拓展网上办税功能,最终实现“掌上办税厅”。
牵头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地税局
相关责任部门:国地税局办公室、纳税服务、政策法规等部门
(五)联合组建税收宣传志愿者服务队 由国地税税收业务骨干组成,每季至少组织一次活动,深入区内重点企业、台资企业、重点项目和社区开展送税法下基层,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宣传和辅导,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具体涉税问题,并收集企业问题和建议,向相关部门反馈。
牵头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国税局
相关责任部门:国地税局办公室、税政、纳服、法规、分局等部门
(六)联合开办纳税人学堂
整合现有师资队伍资源,联合举办纳税人学堂,定期对纳税人开办分类培训,针对性辅导,以促进全民纳税意识的提高。
牵头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国税局、地税局
相关责任部门:国地税局办公室、纳税服务、税政、征管、法规等部门
(七)联合开设税收宣传专栏
依托传统媒体的特点,加强与地方主流媒体合作,在平潭时报上开设税收宣传专栏,每月一期,由国、地税轮流发布税收公告、热点解读、服务举措,扩大宣传覆盖面。
牵头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国税局、地税局
相关责任部门:国地税局办公室、税政、纳税服务、征管、法规等部门
四、活动要求
(一)工作保障
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协调和指导,牵头单位要抓好组织工作,各参与部门要积极相互配合,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活动所需经费由国地税局双方各承担一半。
(二)工作机制
各相关单位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讲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牵头单位要科学分解宣传工作任务,做好资料的统计整理及归档工作。
(三)工作总结
各相关单位要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注重信息搜集、上报工作,提高此项工作的影响力。活动结束后要做好信息报道和总结工作,分析工作的总体成效,为今后更深入的开展好联合税收法制宣传工作积累经验,更好地为全区的经济发展服务。
信息公开选项: 主动公开
分送:平潭综合实验区地方税务局局内各单位,县局各分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国家税务局局内各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地方税务局办公室承办
综合设计性实验 篇3
关键词:综合设计性实验 本科教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47-01
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有其独立的组成体系。相对理论教学,它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一直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对于实验的设备认识以及实验技术的使用都是以验证理论为目的,内容与过程也是为了实现验证[3]。这种实验教学虽具有直观、验证、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功能,也有培养实验技能的作用,但单纯的技能操作模式不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模式陈旧,缺乏学科交叉性,已不能满足21世纪本科实验教学的需要。这些是造成目前学生综合素质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如何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已成为本科教学实验改革的必然趋势。
综合实验之所以要有设计性是因为要将实验的准备工作与设计方案工作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做设计的主人,在做好这些前提性工作以后让他们学着自己去确定所需的设备规格,实验材料,使用合适的实验技术,最后完成实验报告并总结实验成果及存在问题。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更能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1 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施方案
1.1 实验内容的选择
选题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实验过程最后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效果。所以说这种模式的实验一开始的主题确定是最关键的一项工作。选题必须要紧扣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学生已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对于实验层次的要求可适当高于所学专业知识,有利于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和实用化,启发学生探究学科理论。
由于综合性实验是由多种实验技术、实验手段和多层次实验内容组成的,所以优选实验内容,选择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题是实验改革的关键。另外,学生可根据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特点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寻找典型区,通过特征指标的水样和土样测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实验方法,研究这些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产生机理。
1.2 查阅文献
学生选好课题后,由老师提出相关要求,通过图书馆藏书及网络进行有目的的文献查阅工作,并安排实验指导教师与学生及时沟通,以保证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及时作出调整,并最终保证设计实验的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实验设计。
1.3 设计实验方案及操作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对所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制定出集中实验方案并比较各种实验方案后确定最佳方案,列出实验药品和仪器清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实验方案,准备好仪器和药品,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中遇到的反常现象和问题,由老师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更加明确,目的性更强。
1.4 实验总结
这一阶段学生已完成了实验操作过程,有了相应的实验结果,通过整理原始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讨论影响实验的关键因素,按照要求和格式编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并上交给老师审查。
2 实例—— 不同介质对伊通河水净化的试验研究
在本科野外认识实习过程中,学生发现伊通河不同区段水质存在较大的差异,伊通河水体污染对周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首先,通过调研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测量河水及井水水量水质各项相关指标,分析判断污染源对区域水量及水质的影响范围及程度;然后通过土柱模拟实验分别测定土的干容重、渗透系数(达西定律)、给水度(原柱)、颗粒分析、给水度(原柱)及水化学实验进行水样分析,测定水样的pH、电导率、K+、Na+、Ca2+、Mg2+、SO42-、Cl-、NO3-、NO2-、NH4+、Fe3+、Mn2+、F-等,了解河水的水化学成分,得到不同介质对污水的过滤净化能力的范围,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水质评价,更全面的了解伊通河污染现状及不同介质对伊通河水的净化能力。最后,应用实验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水质变化过程并进行长时间序列的预测分析。
3 实施效果
近年来,许多院校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开展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但是,部分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始终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单纯的技能操作模式。综合设计性实验通过多种手段研究,学生们一方面对各门专业课程特点之间融会贯通,对研究问题的方法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直接解决生产中的一些问题。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增强主动学习意识。在实验项目的设计、实施、评价、考核等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改变以往被动简单执行常规操作的局限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该文提到的实验模式,使学生发现理论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实验研究的兴趣。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3)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在这种类型的实验模式中,学生需要共同合作,设计实验方案、互相配合搜索资料、互相帮助落实实验策略、实验备品及及仪器等环节中密切合作、高效快速解决实验问题、取得好成绩而共同努力。学生间、师生间沟通具体充分,可发挥学生的交流潜能。
参考文献
[1] 蔡莉莉,胡德志,彭涛.综合设计性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6(3):91-93.
[2] 熊双丽,张建国,段宁,等.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创新性教育[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263-264.
综合实验浅析 篇4
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从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来看,化学实验教学将起着其它理论课程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但长期以来实验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为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追踪全国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前沿,我系经过探索和研究,对普通物理实验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在一二年级开设基础实验课,在三年级开设了综合实验课。形成了从易到难、从基础到综合、从传授知识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新教学体系。
综合性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掌握综合的知识,培养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运用综合的方法、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主要是以教师辅导为辅,学生独立操作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加强自学训练,适合个性发展等方面。同时培养了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又为后继的实验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实验课的特征
1、实验内容的复合性:
实验内容的复合性是综合性实验的重要特征,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于基础实验课课,使学生巩固并加深对课程中某些理论和概念的理解,掌握实验基本方法、掌握实验技术和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及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理论知识的验证。而综合实验课实验内容一般为涉及本课程的知识综合或系列课程知识综合,及相关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
2、实验方法的多元性:
即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实验方法完成同一个实验,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实验原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不同的实验方法,这样的实验即综合性试验。
3、实验手段的多样性:
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实验手段完成同一个实验,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不同的实验技能。
4、人才培养的综合性:
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性,掌握综合的知识,培养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运用综合的方法、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维、才智、个性得到充分尊重,改变了千人一面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综合实验课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基本实验技能
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比,综合实验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综合性实验要求的知识面更广,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全面的掌握;为了综合实验的顺利进行,学生必须通过预先学习来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实验方案设计的核心,对于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可以设计不同的方案;即使在相同条件下,也可以进行不同的设计。这都促使设计者积极地思考以确定实验方案。
3、学生应具有敢于创新的意识
创造性是综合性实验方案设计的灵魂,学生要在符合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有执著的探究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三、综合实验和科研结合
本科生做理论性较强的科学研究是不现实的,但高年级的学生结合实验搞一些实践性的科研是完全可能的,这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很有好处的。综合实验中的一些专题,带有科学研究和试验探索的性质,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科研项目,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兴趣的题目进行更深入的试验研究分析,对于一些尖子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较复杂的有相当难度的内容进行实验研究。
总之,综合性实验教学是具有典型个性特征的智力创新活动,不仅使学生有效地巩固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学会多种科研方法和思维方法,形成自我判断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让学生在充分体验自己探索、自我拓展的乐趣中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到的东西成为各自内在的潜能和精神品质。因此综合性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综合实验是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培养。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让学生在充分体验自我探索、自我拓展的乐趣中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自我判断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
关键词:兴趣,能力,综合实验
参考文献
[1]王佰康,王志林,孙尔康.开设综合化学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1,16(2),26-27.
[2]王伟祖,郑绪明.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2),70-72.
综合物流教学实验系统操作流程 篇5
博星卓越物流教学实验系统(以下简称物流系统),模拟物流操作:以帮助学生熟悉物流操作流程。1.上课流程
管理员登陆→创建班级→激活教师→为教师分配班级。
教师登陆→上课下课的管理→开始上课→选择班级→输入课程主题信息→完成分组,设定角色→完成上课设置。
学生选择角色登陆系统,角色有三种,分别是产销用户,配送用户,仓储用户。
CA认证
进入系统后,点击左侧CA认证按钮--点击申请数字证书按钮--点击个人数字证书申请--进入申请证书界面(输入CA证书相关信息)--点击提出申请按钮--完成申请CA证书 初始化信息
学生登陆界面登陆(若没有帐号→点击用户注册按钮→输入个人信息→确定个人信息→等待老师激活帐号)→进入系统→点击公司确认(若没有注册银行帐号则会提示注册银行→点击确定→进入银行注册页面→输入个人银行信息→确定后等待管理员激活银行帐号)→点击确定按钮
确认公司信息(若是自由竞争模式则需要点击部门管理→点击添加→选择部门→确认完成部门添加),点击部门管理可以查看部门信息,点击小组信息查看小组中的各个成员的角色→点击正在上课中→进入各角色的不同界面 创建物流订单
产销用户→点击物流用户管理中心→进入产销用户功能界面(功能包括产品管理,货源信息,订单管理,收货管理,洽谈中心,洽谈记录,电子合同)→点击产品管理→显示自己的产品信息(点击添加按钮→进入产品添加页面→选择添加产品的方式,若点击个人添加则产品的名称/单位是由个人自己添加;若是系统选择的方式则是从系统中选择产品名称,单位及其他信息不能修改)→点击确定产品添加完成→点击货源信息→查看已经发布的货源→点击发布→进入发布货源界面→选择产品名称(输入重量,体积,数量,选择订单处理方式)→点击确定货源发布成功(信息平台中则会显示您发布的货源信息)→您可进入洽谈中心等待与配送用户洽谈
物流配送流程
配送用户(登陆,确认公司,部门管理,小组查看同之前的操作相同)→点击页面左侧的信息平台按钮→可查看最新的货源信息,车源信息,公司信息,产品信息→配送用户点击最新货源中的某一货物名称→进入产品信息界面→点击洽谈按钮→进入洽谈界面→与发布货源的产销用户进行洽谈→产销用户在洽谈最终价格中输入最终价格→点击签订合同→点击合同页面的确定按钮(若该学生没有申请CA证书则会提示先申请CA证书→点击确定→参照上面的申请CA证书操作)→完成合同甲方(产销用户)签约→产销用户点击洽谈界面的离开按钮离开洽谈中心→配送用户点击洽谈界面的离开按钮离开洽谈中心系统则会提示您有新合同→配送用户点击新合同连接→进入未审核的合同列表界面→点击签约→进入合同签约界面签约(若该学生没有申请CA证书则会提示先申请CA证书→点击确定→参照上面的申请CA证书操作)→点击订单管理→进入订单信息页面→点击添加→进入订单添加页面选择产品→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收货厂商信息界面→点击下一步进入订单确认界面→点击确定生成订单信息→根据系统提示进入立即配送或延时配送
立即配送
1若此订单是国内货物且立即配送则配送用户可直接进入配送中心点击○配送管理→进入配送界面→点击配送(若没有确认单据则会提示确认单据信息→点击确认单据→进入单据确认界面→点击确认完成单据确认)→进入配送方式选择(国内分为公路,铁路)→最后确认配送信息。
2若此订单是国际货物且立即配送则配送用户可直接进入国际货贷点击○国际配送管理→进入配送界面→点击配送连接(若没有确认单据则会提示确认单据信息→点击确认单据连接→进入单据确认界面→点击确认完成单据确认)→进入配送方式选择(国际分为空运,海运)→最后确认配送信息。
延时配送:
若此订单是国内货物且延时配送则配送用户进入信息平台从公司信息中选择仓储公司→点击公司名称进入公司信息界面→点击查找订单按钮→进入自己订单信息页面(自己产生的新订单)→从订单信息页面点击货物名称进入此订单的详细页面选择一种仓储策略→点击转交按钮(则此订单转交与仓储用户)→ 仓储操作
仓储用户(登陆,确认公司,部门管理,小组查看同之前的操作相同)登陆系统后点击正在上课中→进入仓储用户操作界面→点击物流经理→点击入库管理→进入暂未入库的信息界面→点击入库→确认入库单据界面→点击确定(订单入库)→入库后分两种情况:
1若此订单是国内货物则仓储用户可直接进入仓储中心点击订单管理→○进入未出库的订单信息界面→点击出库(若没有出库则配送用户没有通知仓储对此订单进行出库,配送用户可以从订单管理中点击通知出库,通知仓储用户此订单需要出库)→确认出库单据信息→点击转交按钮(若没有通知费用结算,则会提示先通知费用结算,点击费用结算→点击通知结算(自动完成费用结算)→订单转交与配送公司配送→配送用户的配送过程(国内货物)与之前写的配送操作相同参照配送用户配送
2若此订单是国际货物则仓储用户可直接进入国际货贷点击订单查询连○接→进入未出库的订单信息界面→点击出库连接(若没有出库则配送用户没有通知仓储对此订单进行出库,配送用户可以从订单管理中点击通知出库,通知仓储用户此订单需要出库)→确认出库单据信息→点击转交按钮(若没有通知费用结算,则会提示先通知费用结算,点击费用结算→点击通知结算(自动完成费用结算)→订单转交与配送公司配送→配送用户的配送过程(国际货物)与之前写的配送操作相同参照配送用户配送
最后收货方(产销用户)进入物流管理中心→点击收货管理→进入收货信息界面→点击确认,确认此订单(先确认收货单据信息,若货物没有到达则不能确认,若到达可以确认完成此订单)
2.在线考试流程
管理员登陆→在线考试→新建题库分类→添加删除题库。
教师登陆→计分管理→计分设置→计分比率→在线考试→题库维护→试卷维护→查看分数。
学生登陆→在线考试→在线练习→在线考试→分数查询→分数排名。3.新闻管理流程
教师登陆→新闻管理→新增新闻。
学生登陆→新闻时事→查看详细。4.邮件管理流程
教师登陆→邮件管理→撰写邮件内容。
高校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案研究 篇6
随着社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综合性实验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成为专业素质和创新思维培养的关键性教学环节之一。探索设计型综合性实验教学环节引起了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尤其在理工科专业,如生物、化学、物理、计算机、农学、医学、工程技术、材料学等,在不同层次上开展了许多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实践教学尝试和探索,采取了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加强综合实验硬件设施建设等措施,增加了设计性、探索性的实验内容,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
为满足社会人才需求而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性教学活动,综合性实验教学环节在基础实践和应用探索性实践中具有桥梁性的作用,通常具有复合性的实验内容、多元化的实验方法、综合性的人才培养,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技能上能为后续的专业化实验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在当前实践教学条件下,如何规范综合性实验要求,以期为学生创造更良好的科研规范实践,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验和科研创新意识,是摆在从事综合性实验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结合综合性实验教学在培养人才中的使命,根据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提出了该环节中的实验内容、实验报告撰写等要求,以期更有效促进综合性实验教学的进展。
一教学目标
在综合性化学实验教学环节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后续专业性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在专业实验素质方面,要求学生要有客观实验操作能力,包括正确的实验设计(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和试剂等),仪器基本操作与安全,熟练掌握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判断,实验数据的正确记录,实验数据的判断和实验条件的选择。
在科研素质要求方面,要求学生具有分析问题的实践能力,包括仪器原理、操作规范化与正确测量,原始实验数据的处理,通过查阅手册、工具书及其他信息源获得信息,分析判断实验结果以及实验结果的逻辑推理与表达,并获得结论。
二内容设计
鉴于综合性化学实验在教学环节中的使命,综合性化学实验是介于基础化学实验和科研实验的中间过渡环节,因此其实验内容项目也同样应该介于基础化学和科研实验之间的。综合性化学实验项目设计要求如下:
1实验内容是生产、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
2学生较容易分析出问题的目的,做到实验目的明确;
3有一定资料信息供参考,能从教材、文献等中查阅到解决问题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4能借鉴到教材、文献中的实验方法,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
5实验内容有复合性,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
6用2种以上的方法测试获得问题参数指标;
7全部实验时间不低于24个小时。
有了这些实验项目的要求,学生们通过查阅教材、文献等资料,根据实验原理,自行完成实验设计,以基础实验的模式写出拟开展的综合性实验的实验准备报告,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善并实施实验内容,这样就能将以前学习到的基本操作、基础实验灵活运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中,有效锻炼学生实验观察、结果分析判断、实验条件选择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相互协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研素养。
三报告撰写
为了更好地让综合实验起到衔接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的作用,实验报告的撰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实验效果和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综合反应,因此对于综合实验报告的撰写也要有更高的要求。
为了培养学生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实验结果的表达能力,实验报告内容应尽量写成科技论文,将实验设计过程中完成的内容,与完成实验后的具体实验数据结果相结合,写出一份科技论文模式的实验报告,更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和科研素养的锻炼和培养。综合性实验报告中要包括如下七个部分:
1引言:根据实验目的写出引言性的内容,练习科技论文引言的撰写;
2实验原理:根据参考文献写出实验原理;
3材料与方法:根据实验内容真实写出具体实验材料与方法;
(A)仪器与试剂:列出实验中所用的仪器设备和试剂及其型号与级别;
(B)实验步骤:陈述具体实验操作过程;
(C)检测方法:陈述结果测试所采用的方法。
4结果记录:规范列出原始实验记录;
5结果处理与讨论:陈述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表述结果给出的启发以及对研究目标的贡献;
6结论:与引言问题相呼应,并综合全文实验结果,得出全文结论;
7参考文献。
总之,本文根据高等学校综合性实验的地位和作用,结合目前综合性实验开设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报告撰写环节作了进一步的要求,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贺秋丽,王辑祥,李如琦,等.综合性实验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 214-216.
[2]吉涛.综合性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09(10): 217.
[3]郝文波,董文其,劳海苗,等.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抗体工程综合性实验教学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 2012, 26(7): 50-53.
[4]杨杰.大学物理综合性实验教学分析[J].科技资讯, 2012(15): 202.
[5]袁继红,李香花,朱意.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 2011, 28(3): 99-102.endprint
[6]薛秀恒,王菊花,祁克宗,等.现代生物实验技术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 2011, 17(3): 174-176.
[7]胡建军,李莲瑞,吴静,等.民族学生《兽医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9, 21(4): 91-94.
[8]卢福芝.生物综合性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技文汇, 2012: 106-108.
[9]王伟东,高亚梅,韩毅强,等.生物类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学研究, 2013, 36(1): 103-104.
[10]廖洪利,宋丽,曹丽萍,等.药物化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8): 917-918.
[11]徐丽琴,马颖,刘筱燕,等.大学物理综合性实验教学效果的调查与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1, 9(6): 103-106.
[12]潘晓辉,司宏伟.使用模拟器加强计算机学科的综合性实验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9, 32(1): 97-98.
[13]杨士春,卢树昌,王瑞.环境土壤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现代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335-338.
[14]由天辉,陆亚琴,邓晓娟.综合性实验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8): 6-8.
[15]雷芬芳,邓翠珍,赵亚珍,等.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2): 303-306.
[16]吴建新,田昆仑,袁国林.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大理学院学报, 2008, 17(4): 57-59.
[17]李剑敏,张斌,何志军,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 2012,18(8): 130-131.
[18]朱爽,董斌,张军,等.生物能源技术与酶工程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7): 68.
[19]郭丽玲,顾少轩,张枫.谈应用PBL模式进行材料学科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61-162.
[20]卢超,任吉林,邬冠华.测试技术与虚拟仪器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23(1): 73-76.
[21]刘琼玉,刘君侠.环境监测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实验室科学, 2009(6): 18-20.
[22]王元国,林开勤,万恒贤.综合性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5(3): 74-75.
[23]杨艳玲,孙羽,郭红,等.对本科护生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尝试[J].护理学杂志, 2009, 24(12): 87-88.
[24]饶骏,蓝军.高校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方案的研究与设计[J].职业圈, 2007(11):194-195.
[25]李晓坤.药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 2013, 9(3): 206-207.
综合实验教学 篇7
但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由于只重考试分数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干扰以及实验设施短缺的问题导致我们现在的实验教学基本上是以讲代实验、或黑板上画实验、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复习课不见实验等, 真正的实验开出率很低。而且老师可以随意取消教材、大纲中的实验内容, 即使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也存在实验走过堂、追求形式的现象。
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那就是“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实质体验”。长此以往, 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压抑, 实验教学也将流于形式, 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那么, 如何发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的重要作用, 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树立新观念是关键问题
教育不能追求暂时的表面的效果, 不能急于求成, 而要着眼于未来, 特别要着眼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作用与价值。教育不能带有功利性, 而要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才。学校要树立了新观念, 才能对实验教学改革给予保证。只有让学生、家长知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使他们从追求短期成绩和升学率的片面认识中转变过来, 才能给物理教师一个发挥才干的空间, 使他们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中大胆采用创新教学方法。
二、有效改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1. 让学生上台做演示实验或协助教师做实验, 或教师创造实验条件, 为学生动手创造条件。对于一些实验器材简单, 实验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 尽可能让学生上台做演示实验或协助教师做实验, 为学生动手创造条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
2. 在实验器材允许的条件下, 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让学生来唱主角。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亲自动手的机会, 既调动了获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 又能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 通过设计、操作、观察、分析、归纳, 自我解决头脑中的“为什么”, 总结出合乎事物发展的新规律, 使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在动手寻找知识真谛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3. 介绍实验器材不要像“抓药方”一样罗列在学生的面前, 让学生机械地搬用;而是应该用“开药方”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来自己选取实验器材。
4. 现在很多学生很希望能亲自参与设计实验。教师要特别注意处理, 通过给学生留预习思考题的方式, 给学生以较大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 然后通过合作进行操作, 最后, 各组同学分别展示自己组的成果, 大家通过讨论和评价, 分析其优缺点, 进行总结。
5. 在条件的允许下, 可以考虑设置实验指导教师, 开放实验室。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实验探究的阵地。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的资源, 做一些实验探究, 课本上的小实验和课后的做一做, 增加学生的动手和动脑机会。
三、对实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在检查学生实验部份的掌握情况时, 基本上只局限于书面考试, 关于实验能力、特别是实验操作技能的考试很少 (在普通初级中学完全没有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 , 实验考核极不全面。同时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和诸方面因素的限制, 导致出现学生背实验、纸上谈实验的状况。因此, 很有必要将原先的实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并且要加大力度, 从而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1. 很有必要把实验考核, 尤其是实验能力的全面考核, 列为全体学生的物理学科考试的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充分重视, 才能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素养。
2. 中学物理教师在物理实验考核时应把考理论和考操作结合起来, 全面反映学生实验能力。各学校物理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制定出一套实验操作考核方法。能分时间段、分层次地考察学生应具备的实验操作能力。
3. 应从一般性的实验知识记忆转向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与迁移上, 多增加一些要打破现成实验方案, 在一些特定的要求和条件下自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完成实验要求的设计性实验。
4. 多一些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试题。这样一来, 由于实验考核的改革, 加之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对物理实验的重视, 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加大力度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 强化实验教学, 并能从实际中逐步实现实验教学的实质转轨。
四、解决由于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不足对物理实验的限制的可行具体措施
1. 树立“瓶瓶罐罐当器材”, “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理念和思想, 在实验器材缺乏或不足的客观条件下, 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 拼拼凑凑制成一些实验教具和器材, 便能完成许多不具备条件而无法开展的实验。
2. 对实验材料的不足, 从“材料不到位”到“自己去找来”, 面对教学仪器不足, 自制教具 (学具) 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它不但能补充仪器不足, 减轻学校经费开支, 更重要的是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有助于培养师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用自制教具辅之完成教学, 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常用自制教具 (学具) 做实验, 并常让学生动手做课外实验, 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创造成功的自信。
3. 农村中学的绝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的实验管理员 ( 一般都是普通科任教师兼当) , 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实验教学的开展, 如果学校能根据自身现状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 设立专业的实验管理员, 专门的实验员可以有计划的规划和有效的组织实验教学, 很多实验器材的自制就可以由实验员完成并提供科任教师, 并能很可行和扎实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十一世纪, 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的时代, 为了适应这种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育必将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各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在新课程体系中, 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将越来越突出, 物理实验教学的面目也将随之出现新的面貌。作为新形势下的物理教师, 我们只有不断发展, 不断探索, 不断学习, 真正将物理实验教学落到实处,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萌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 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越来越多的一线物理老师充分认识到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而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方法, 并充分认识到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体会到物理实验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的精髓。并且随着教材的不断改革, 老师们也逐渐意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从综合实验教学到科研素质培养 篇8
一、教学步骤
本实验模拟科研项目研究过程, 设计了如下环节。
1. 实验准备和讲解。
阅读相关中英文文献和实验大纲, 自行设计基本的实验步骤, 小组讨论后与指导教师共同确定实验计划。
2. 制备过程。
本实验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不同粒径聚苯乙烯-丙烯酸P (St-co-AA) 微球, 利用重力自组装和垂直沉淀组装法制备不同颜色光子晶体, 比较不同组装方法对光子晶体质量的影响。
3. 表征。
高分子微球组分:红外光谱 (FTIR) 可以对高分子微球的分子结构与组分进行表征。形貌:采用扫描电子电镜 (SEM) 观察样品在微观尺度上的形貌, 观察光子晶体的组装情况。粒径:动态光散射 (DLS) 可以测得微球的大小和粒径分布, SEM以观察并统计计算微球的粒径大小及分布。光子晶体光学性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表征光子晶体的反射性质。
4. 实验总结。
通过小组讨论, 以公开答辩和撰写综合实验论文的方式, 分析和讲述实验结果。
二、实验目的
光子晶体结构色在生物中广泛存在, 如蝴蝶的翅膀, 孔雀的羽毛等[2,3,4]。本实验将利用高分子微球自组装方法制备光子晶体结构色, 模仿生物光子晶体结构色。具体实验目的如下:
1.掌握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单分散粒径大小可控的高分子微球原理, 通过改变共聚单体的量, 制备不同粒径的微球。
2.通过对高分子微球进行自组装, 了解微球自组装原理, 掌握高分子微球自组装方法。
3.掌握自组装高分子微球光子晶体的结构及性能表征方法。
三、实验步骤
1. 聚苯乙烯-丙烯酸P (St-co-AA) 微球的制备。
本实验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不同粒径聚苯乙烯-丙烯酸P (St-co-AA) 微球, 聚合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 去离子水为分散介质, 氮气为保护气体, 机械搅拌为300转/分钟 (rpm) , 通过改变丙烯酸的添加量控制微球粒径大小。
由于苯乙烯容易自聚,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加入阻聚剂, 购买来的苯乙烯需精制。苯乙烯的沸点为145.2℃, 为了防止在高温下苯乙烯自聚, 需采用减压蒸馏, 减压可降低苯乙烯的沸点。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减压蒸馏系统, 检查系统漏气情况, 方法是:关闭安全瓶上阀门, 开始减压, 压力稳定后, 夹住连接减压泵的橡皮管, 观察压力计所示系统压力是否减小, 没有减少表示系统密闭性好。加入不要超过蒸馏瓶的一半苯乙烯, 开动油泵, 调节毛细管导入的空气量, 以能冒出一连串小气泡为宜。当压力稳定后, 开始加热。液体沸腾后, 应注意控制温度, 并观察沸点变化情况。待沸点稳定时, 转动多尾接液管接受馏分, 蒸馏速度以0.5~1滴/秒为宜。蒸馏完毕, 除去热源, 慢慢旋开夹在毛细管上的橡皮管的螺旋夹, 待蒸馏瓶稍冷后再慢慢开启安全瓶上的活塞, 平衡内外压力, 然后才关闭抽气泵。
聚苯乙烯-丙烯酸P (St-co-AA) 微球的聚合首先在500m L的四颈瓶中依次加入184m L去离子水、20g苯乙烯、不同量的丙烯酸 (2.0g, 2.2g, 2.4g, 2.6g, 2.8g) , 通入氮气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氧气, 机械充分0.5小时混合后, 开始升温。升温至70℃, 将0.1g引发剂过硫酸铵溶解于4m L去离子水中, 分别用2m L去离子水润洗烧杯二次, 用10m L注射器将8m L过硫酸铵溶液快速注入四颈瓶中。反应7h后, 冷却至室温。在得到的乳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固体, 震荡摇匀后, 在13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5min, 倒掉上层清液, 加入与上层清液体积相同的去离子水, 超声震荡至沉淀完全溶解, 再次离心, 重复上述操作2次, 得聚P (St-co-AA) 微球。该实验根据丙烯酸的添加量不同, 共分5组, 得五组不同粒径高分子微球。
从乳液聚合角度解释丙烯酸添加量对微球粒径影响的原理。写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提出解决办法, 并总结经验。
2. 不同粒径聚苯乙烯-丙烯酸微球自组装。
采用重量法测定固含量。取出1.5m L左右的洗涤后的乳液放入到130℃烘箱中10h, 得干胶。按下式计算固含量:
W0为称量瓶;W1为乳液+称量瓶;W2为干胶+称量瓶。需平行测定3个样品, 将测得固含量取平均值。
玻璃片处理:将26×26cm和76×26mm玻璃片放入去离子水中超声20min, 用乙醇溶液冲洗干燥后, 放入浓硫酸和过氧化氢 (体积比为70:30) 的混合溶液中浸泡一夜。玻璃片放入去离子水超声30min, 用去离子水冲洗, 放入烘箱内烘干备用。
重力自组装:取含有20mg微球乳液5组分别滴加在亲水表面26×26cm (处理后的玻璃片) 和疏水表面 (聚苯乙烯) 的载体上组装, 观察并表征微球组装成光子晶体的情况。
垂直沉积法:将200m L的烧杯中加入150m L微球乳液, 将76×26mm的玻璃片悬置于乳液中, 用提拉仪匀速提拉。观察并表征微球组装成光子晶体。
比较分析重力自组装和垂直沉积法制备光子晶体的各自优缺点, 并从组装原理上加以解释。
3. 结构及性能表征。
动态光散射 (DLS) , 将所制得的聚苯乙烯-丙烯酸乳液加去离子水稀释至澄清, 超声振荡均匀, 在粒径分析仪 (如:Malvern Nano-zs) 上进行测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 采用红外衰减全反射法 (ATR) 附件测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采用积分球反射附件测试, 分析光子晶体光子带隙的波长范围, 扫描波长范围为900nm~300nm。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SEM) , 将所制备的光子晶体用导电胶黏在样品台上, 在SCD005 (spulter coater) 喷金机喷金处理, 喷金电流为61 m A, 喷金时间为40s, 真空度为10-1mbar。采用德国LEO-1530场发射高分辨扫描电镜对样品形貌进行观察, 电镜真空度为2.04×10-7mbar, 加速电压为20k V。
四、教学总结
本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科研综合能力,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科研实验的流程, 培养学生组织管理科研实验的能力。学生通过粒径可控单分散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其自组装光子晶体结构色, 初步掌握了文献调研、实验计划与安排、无皂乳液聚合和高分子微球自组装、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科研实验报告以及口头汇报实验结果的能力。同时, 学生锻炼了在实验过程中相互协调及配合的能力, 总体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但是学生在实验过程对基本操作不熟练, 缺少严谨的科学态度, 极少部分学生不积极努力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态度不端正。
问题、建议及今后须注意的问题。进入第四学年的专业课学习, 部分学生迫于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等的压力, 精力有所分散, 但是学生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乐于学习, 表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听讲认真, 文献调研及实验操作认真。应该将这种态度带到以后的本科毕业论文中。
参考文献
[1]舒红英, 吴光辉, 周韦.正交实验法引入应用化学综合实验[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20 (1) :46-48.
[2]X.Y.Liu.Bioinspiration from nano to micro scales[M].New York:Springer, 2012.
[3]D.H.Everett, Basic Principles of Colloid Science[M].London: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1988.
综合实验教学 篇9
一、整合学科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
(1) 学科内的整合。
语文教材具有典范性、整合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特征, 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是我们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依托。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我们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捕捉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意识, 对教材进行“精加工”——将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学的“精华”筛选出来, 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确立综合性学习的主题, 引导学生查找、整理各种资料, 开展系列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此外, 按学生认识事物的线索或解决问题的线索来考虑学科内部知识的整合, 以教材编排体系与选材内容, 以学科本身知识体系内容为点, 确定学习内容,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2) 学科间的融合。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如第三册第三单元“美丽的图案”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前, 老师说:“秋风送爽, 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叶子像蝴蝶般飞舞, 多么漂亮, 去拣几片漂亮的叶子作为书签吧!”几天后, 老师又要求学生按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达到了“学科生活化, 生活学科化”的效果, 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融合了人文精神与学科精神, 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自学自育的能力。
二、结合校园活动, 开展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丰富的, 可以涵盖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学校、家庭、社区乃至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整合, 根据社会及社区最前沿的文化动态、学校文化活动及家庭生活开展富有校本特色的系列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围绕“五爱”教育主题, 先后组织开展“十大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 并把学生的活动成果整理成集, “十大主题”包括: (1) “奥运精神激励我”演讲、征文、手抄报比赛; (2) “灿烂文化颂实小”大型文化节; (3) “多彩假期我快乐”体验与征文活动; (4) “军训苦于乐”体验与征文活动; (5) “我爱我家——班级宣传栏设计与征文活动”; (6) “孝敬日, 我能行”体验与征文活动; (7) “我与阳山小朋友手拉手”体验与征文活动; (8) “健康伴我快成长”征文比赛; (9) “走进社区, 走进生活”实践活动; (10) “新苗”展风采实践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语文学习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学生既得到了全面深刻的高尚情感体验和熏陶, 语文的综合素养又得到了全面的培养。
三、挖掘社区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例如:在学习了“人与自然”为主题的课文学习后, 利用我校学生的特殊性 (家长普遍是做铝材生意的有钱人) , 我们引导学生确定了“铝材与我们的关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挖掘家长人力物力资源, 组织学生走出校园, 走进大沥多家铝型材厂、走入大沥社区、环保站、各房地产开放区等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研究, 以及充分利用校园互联网了解大沥铝材的发展历程, 铝材对大沥经济、环境、生活的影响, 撰写调查报告、环保小论文、设计市区建设规划书。活动中, 促进学生对社区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人文精神、物业环境等若干问题的思考, 加深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 具备一些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 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同时会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 从而不断认识自我和社会, 发现自我, 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功感, 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真正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丰富的, 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将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等形成一个整体, 使一切课程资源一切活动形式都得到合理利用,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郭, 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综合实验教学 篇10
一、综合开放———“品德与社会”的综合性教材特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的最直接的体现, 就是将学生面临的科学世界与其生活世界统一起来, 课程内容主要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 (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 而且教学的最终目的体现于整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中, 这种综合性的教学特点将教学目标与生活实际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作为一门综合课程, 其综合特征主要体现于: (1) 社会综合特征。主要体现在课程最大限度地从生活角度来让学生接近和探讨社会问题, 增进学校和社会的联系, 形成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 (2) 单元综合的特征。苏教版教材中的教学设计注重单元教学的能量, 就单元的构建来说, 主要是通过认识体系和能力的构建来实现整体的综合性教学。 (3) 学科的综合特征。“品德与社会”从学科的角度来看, 减少了很多传统教学学科, 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将学生从繁多的学习门类之中解脱出来, 而且为拓展学生的眼界, 了解多种知识之间的连接线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 众多的综合性知识, 带来了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 调整了枯燥的学习内容, 不断地变化也比较适合学生喜欢新事物的心理, 其教学组织形式灵活, 及时反映科学新成果, 使课程结构进一步合理化。
二、启思导航———“品德与社会”的综合性教学设计
1. 通过综合性调查来拓展生活经验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也必须体现出综合性的设计特点, 保证其教学设计能够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综合性调查来拓展生活经验, 就是一项很有效的综合性教学环节设计。例如: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先进行综合性调查。如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 看看在一天中有哪些人为自己服务过, 他们的服务给自己的一天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同学们在课前进行观察了解, 可以将调查结果展现出来供大家借鉴学习, 调查报告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的。这样的综合性调查主要是保证学生在学习之前有事实的考证, 联系生活的经验, 将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接下来, 就是要进行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将调查结果进行深入性的研究。如, 分组讨论平时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在为我们服务的人, 可以根据自己所见、所闻、所想以及查阅到的文字、图片的资料, 小组合作办一张小报, 分组派代表向大家做介绍, 在同学当中开展讨论, 他们的工作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便利。最后, 是合作拓展环节。这部分的教学设计先要通过教师对小组结论的归类总结,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然后进行必要的思想指导。也可以让小组合作, 用一张纸写出为我们提供方便和服务的人们, 比一比, 看哪个组写得多 (在一定时间内) , 在全班展示, 使学生对社会中的各行各业有一个基本的感性认识, 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 开展单元综合性质的电教化教学
苏教版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单元综合性特点为单元自学提供了便利的教材条件, 但是这样的单元自学需要电教教学设备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单元问题设置, 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学来回答问题, 并设置信息反馈, 将学习疑问反馈给教师, 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网络反馈将知识点的渗入把握得更加牢靠。例如, 通过对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 (五年级上、下册) 的分析, 我们发现:童年的回归是这部教科书的主要理念, 童年的生活是其展开的基础。该教科书在内容结构、主题以及人物选取上, 都表现出紧紧围绕儿童日常生活的特点, 更加注重开展多样的活动, 强调儿童的实际参与、亲身体验。所以, 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自制软件,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开始阶段。然后让学生表达出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并将教学过程设计成网页传递给学生。这样, 网络教学成为新教科书的表达主体, 儿童的话语方式也同步受到更多尊重。
总之, 综合开放是《品德与社会》教材的主要特点, 启思导航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教师必须通过综合性调查来拓展生活经验, 从单元综合性质的电教化教学来进行自主学习的培养, 开阔学生的眼界, 带给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第一印象。
参考文献
[1]张茂聪.试论《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J].当代教育科学, 2004 (1) .
综合实验教学 篇11
在近几年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科学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做好研究记录,但是教师对于记录单的处置却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对记录单不进行展示也不进行交流;即使对记录单进行了展示,但也不作实质性评价;课后未对记录单做必要的批阅解读,等等。这些,不仅仅说明教师不重视实验记录,还隐含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尚未深入到教师潜意识中,未内化成一种自觉的、习惯的行为。
实验记录作为科学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环节,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的书面呈现,清晰地体现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对实验记录价值的真正理解及实现,要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加以落实。
分享交流实验记录。交流实验记录是指学生通过口头语言,表达自己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发现,让记录成果在集体面前呈现,让同伴了解自己的探究过程及方法、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它要求学生交流时,语言有序、有据、有理,思维更富有逻辑性。它比学生在研究活动过程中的自发交流分享更具价值和意义。学生的分享交流可以是现象的交流、结果的交流、情感的交流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分享交流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说明、描述记录的内容,并对学生表达不清楚的地方给予正确指导,让学生学会用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达、描述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利用实验记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验记录可以帮助教师迅速了解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学生的反应是否符合预期、教学手段是否恰当、教学过程中是否具有新的生成等,有利于教师依据学生对科学实验记录的理解与反思,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或改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保留或展示实验记录。实验记录的保留是对学生探究成果的深层次的尊重。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实验记录整理成册,陈设在科学教室里的书柜,或者为学生建立档案袋等。保留这些实验记录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他们学好科学的信心,而且还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形成性评价,是体现学生学习过程、记录成长轨迹的较好方式。
大多数科学教师在设计实验记录单时存在着记录过程缺失、记录目标只指向知识结论、记录的目标不明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尚未达成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
实验记录要体现过程。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这一理念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操作等教学行为中。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未抛弃原有的注重结果的教学行为,主要表现为教师设计实验记录单时,不能正确处理好“结论与过程”这一学习和认识的矛盾,仍然把记录目标只指向知识结论,只注重探究结果的记录。事实上,记录过程与记录结论具有同等重要的教育价值。
记录真实的实验结果。学生记录的结果必须是他们亲自探究获得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管是成功的结果还是失败的结果,都应要求学生记录下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没有哪项实验是只经历一次操作就可以成功的。成功的背后是一次次失败经验的累积。
做好实验记录,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是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策略。在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综合实验教学 篇12
未来的人才不仅在于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在于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挥。要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物理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是通过综合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主要是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 通过实验硬件建设、综合性教学方案的精心设计及组织实施, 为学生自身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发挥营造良好的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并把所学得的基础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验的选题与自主综合设计。通过自主和创造性的设计一个或几个小型实验研究项目,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范围内, 完成从选题、实验设计、亲自动手操作到结果分析和论文撰写的全过程。在实验过程中, 使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相结合,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并以此树立其严谨的科学研究作风和科研创新精神。综合性实验可从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综合性实验的开展, 使学生学会了如何查资料, 如何进行调查等科学研究的方法, 接受了一次较为完整的科学思维的训练, 为今后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培养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 培养大批具有综合性实验能力的创造性新型人才是高校实验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
二、注重实验的选题与自主综合设计, 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综合性物理实验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学生的显著心理特征就是有好奇心、爱动手, 这是青年学生所固有的一种积极向上、长知识的内驱力, 综合性实验完全能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而验证性实验在教学中虽然有它积极的作用, 但在教会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满足学生学习上的欲望和要求、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能力;综合性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实验操作, 仔细观察多种实验现象, 并将所获得的感性材料经过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等一系列活动, 上升为理性的概念和原理, 这样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我校在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 紧密围绕近代科技发展中光纤光学这个前沿学科, 涉及光纤光学中信息获取及传输理论的主要方面, 确立一个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题目《光纤光学基础及光纤通讯技术实验开发》。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并把所学得的基础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验的选题与自主综合设计中。在光纤光学及光纤通讯方面, 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 完成从选题、实验设计、亲自动手实验及结果分析, 写出实验报告全过程,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丰富了实验的教学内容,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光纤信息与光纤通信技术是光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它把传统的理论光学和应用光学联系了起来, 对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光信息科学是基于光纤技术而产生的, 所以研究光信息传递必须从光纤研究开始, 通过光纤的基础知识再进行光纤传感器的研究和光纤通信的研究。
光纤光学是光纤实现信息获取及传输大容量信息的物理基础, 开展光纤光学基本实验开发是进一步研究光纤通讯的基础, 先由教师指导, 熟悉实验仪器设备, 学习实验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 精心选择实验题目, 从学生自主选择各自喜欢的题目入手, 指导学生查阅参考资料, 认真拟订实验方案, 认真研究实验仪器设备, 大胆改进实验方法和发现新的问题, 选择适合学生自己个性发展的实验题目, 采取因人施教、启发式教学为主, 灵活运用指导示范, 及时解决实验中碰到的疑难问题, 由学生自由选择题目、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配置、进行光纤光学基础实验研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光纤通讯原理及器件技术, 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应用研究能力及综合素质。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设计、撰写总结报告并口头交流, 通过《光纤光学基础及光纤通讯技术实验开发》, 达到综合性应用物理实验的预期目的, 并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因人施教, 启发式教学, 探索现代实验教学模式
光纤通讯技术实验, 不仅要求有基础理论知识学习, 同时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跳跃性较大的光纤基本特性以及光纤传感器, 完成这类实验的过程与解决实际科研问题具有较强的模拟性。为激发他们进行创新实践的积极性, 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力, 必须研究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实验题目及实施方案, 根据授课对象, 选择实验题目及授课方法, 对理论基础强的数理基地班学生, 强调对实验原理、基本理论的深入了解, 侧重培养科研素养;对电子科学技术及应用物理专业学生, 注重开拓思维, 启发创新性, 加强本实验在社会生产及科研中实际应用方面的论述, 采取因人施教, 启发式教学为主, 灵活运用指导示范, 及时解决教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在教学中深入浅出, 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并紧密结合实际, 讲解本实验在科研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提高了学生做实验的兴趣。选择实验项目时, 注意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改造传统实验,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保证了实验项目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
将光纤通讯现代技术应用到综合性物理实验之中, 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显著特点, 在实验技术上也呈现出新颖、全面、先进、实用和相互渗透的特点。改变教学内容的结构与层次, 合理和有效地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新方法和新概念, 按学生能力形成的新的实验课程体系, 实现由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实验、由单一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的转变, 形成适应现代教育观念实验教学的培养模式。
四、加强综合性物理实验开发,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综合性物理实验开发, 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的实验题目, 使学生学习研究物理规律和分析实验现象的思想和方法, 学会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 达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通过适当的教学模式, 并配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造就大批具有综合性应用实验能力的创造性新型人才。
由以前教师排好实验、准备好仪器、学生来做实验的状态, 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自己准备仪器完成实验, 从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造能力。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独立完成实验、撰写总结报告并口头交流, 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对解决学生就业及培养21世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有积极的作用, 并具有潜在的社会效益。
摘要:综合性应用物理实验, 涉及的内容广泛, 包括物理实验技术、信息科学技术、材料科学、物理前沿科学等结合的综合性实验。通过物理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学习,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造能力。本文结合作者在《光纤光学基础及光纤通讯技术实验开发》的教学体会, 对综合性物理实验开发及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综合性应用物理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贾英全, 茹宏强, 何凤鸣, 等.我校的综合性实验改革实践[J].物理实验, 1999, 20 (5) :27.
[2]肖爱萍.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浅谈[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 26 (7) :229.
[3]朴顺兰, 郑东虎.精心设计综合性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实验室科学, 2008, (3) .
[4]张朝晖, 吕斯骅.综合物理实验和研究性创新物理实验的建设[J].大学物理, 2009, 28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