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综合教程教学模式

2024-09-23

实用综合教程教学模式(共9篇)

实用综合教程教学模式 篇1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框架体系, 是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方法。多年来, 大学英语教学传承着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大学英语教学采用同批量生产的方式, 所有学生遵循一个教学大纲, 采用一本教材, 接受相同的考核。教学中强调教师和书本的权威性, 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和操纵者,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进行记忆和消化的过程”。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和未来的工作能力。大学英语课堂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学校教师也在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 从实用主义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再到“翻转课堂”“慕课”, 可谓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这些教学模式都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前提的, 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 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有益处, 还能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这样一种模式, 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根本,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视域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和程序。下面笔者将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Unit 2 Text A He helped the Blind为例, 探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自主学习,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教学过程由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部分组成 (见图1、图2) 。

(一) 教师教学过程设计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 教师围绕文章主题和内容进行单词、词汇和语言知识教学, “填鸭式”教学现象普遍。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完全把控教学节奏和学生的学习进度, 易于调整教学内容, 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 使学生忙于记笔记, 缺乏思考,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 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 没有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本位。在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通过先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来了解需要学习的知识, 课堂上教师可以传授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学习问题, 主动获取知识, 培养学习能力。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灵活应对课堂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1. 教学准备阶段

课前, 任课教师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充分了解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 确定知识点, 布置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尤其是对艺术生而言, 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很好的英语学习方法, 更谈不上自主学习。在教学时, 教师可先布置好学习任务, 让学生知道课前应该做些什么, 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和任务。虽然该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较为灵活, 但并不意味着无法操控, 教师应根据所教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水平以及教学任务, 预想学生可能遇到或提出的问题, 初步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及教学活动, 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呈现。教师不必局限于教材知识点来设计教学活动, 可以选择贴合学生实际的话题来展开教学活动;不必拘泥于每堂课都保证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重点是学生是否解决了课堂上遇到的困惑, 获得了学习的能力。对于语言知识的积累, 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向学生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源, 如名校的精品课程视频或网络公开课等。

2. 课堂组织教学阶段

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时已经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 并将自己的疑问做了记录, 学生在上课时就可以带着疑问去学习, 对课堂内容充满好奇, 渴望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完全区别于传统的教学, 其主要任务不再是教师“灌输”知识, 而是答疑解惑。课堂上的时间分配也以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主, 教师更多地是传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和解决, 而不是等教师来解决, 如果学生自己解决不了, 也可以让班上其他同学帮忙解决;或者把学生分组, 让学生在团队的合作互助下解决问题;如若不能解决, 就找出症结, 寻求教师的帮助, 直至问题得以解决。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是在课下, 也是在课上, 贯穿教学的始终 (Areglado J、Bradley C、Lane S 1996) 。

3. 课后反思阶段

课堂教学阶段结束后,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还要对本堂课教学组织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改进。

(二) 学生学习过程设计

1. 课前准备阶段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知识学习。学生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学习任务, 根据任务要求细化目标或计划, 再带着疑问, 通过网站、图书及课本等途径搜集资料、寻找答案。正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学生可以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室友、同学共享, 可以对弄不清楚的问题或读不懂的资料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 或通过QQ、微信等向教师寻求帮助, 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查, 取长补短。

2. 课堂展示、知识反馈阶段

在课前准备阶段, 学生通过自主完成任务初步掌握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 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上对知识的反馈和展示阶段。学生的展示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 最主要的是对知识的运用, 如用英文概括文章主旨、情景交际、对话表演、配音、采访等, 通过亲自参与实践将抽象的语言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能力。在学生的展示反馈中,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引导, 及时纠正错误或提供更好的学习策略, 分析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若未达到目标, 教师要继续引导, 促使学生积极实现目标, 这也是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考验。

3. 知识内化阶段

通过课堂上对知识的反馈以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同学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能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注意学习的细节, 扩充知识的广度, 拓宽知识的深度, 将自己在课下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与课堂上教师教给的进行对比、反思, 在总结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巩固。

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视域下英语课堂教学应用案例

正所谓“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课堂是变化的、灵活的, 教学模式虽然是一种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 但教师并不能被其所困, 在了解和掌握了一种教学模式后, 应该运用于心, 随机应变。

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下面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 探讨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模式。《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将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笔者所带班级是江西服装学院2016级高级英语1班, 在讲授该教材第一册Unit 2 Text A He Helped the Blind时, 教学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 准备阶段

1. 明确学习任务、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笔者首先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寻读的阅读技巧, 理解文章主旨并简述路易布莱叶的生平及其伟大贡献, 能理解文章中出现的难句和长句。

从教学目标出发, 将教学任务描述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后阅读理解练习, 并在文章中画出原句;划分篇章结构, 概括段落大意;通读全文, 找出难句、长句, 并举例分析其句子结构。

笔者“定时”将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公布到QQ群,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任务。之所以“定时”公布任务, 主要是想给学生创设一个外部的刺激环境, 让学生能够“定时”查看任务, 在外部环境的反复刺激下养成主动查看的习惯, 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来增强其自主学习意识。

2. 广泛搜集资料,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学生接到任务后会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自觉制订学习计划。在完成任务时, 笔者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和资料, 如教学光盘、互联网、微信、网络在线课程等。2016级高级英语1班学生龚怡在看到QQ群中的任务后就制订了以下计划: (1) 网上搜集材料, 了解寻读的技巧与方法; (2) 使用网上词典, 学习生词的读法及意义; (3) 使用寻读技巧, 完成阅读理解练习, 并划分文章结构, 概括大意; (4) 听录音, 模仿跟读, 通读全文, 画出文章中难以理解的句子。

经过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 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 广泛搜集资料, 自主解决问题, 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 课堂教学

1.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笔者通过询问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进展, 引导学生提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培养学生敢言敢做的习惯。当学生提出问题时, 就引导学生逐步去思考问题、深入分析问题, 而不是将答案和盘托出,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此过程中, 笔者还鼓励学生利用手机网络查询信息或是以小组的形式自由讨论, 让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思考, 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 笔者对学生的问题分析情况及解决方案进行总结。

2. 成果展示、交流探讨,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

在解决完疑难困惑后, 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 如寻读的技巧、阅读时的注意事项、寻找主旨句的方法、本课每段的段落大意、文章的篇章结构、短句及长句的理解等。由于笔者所在学校的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 因此, 笔者要求学生将成果制作成PPT进行展示, 成果的展示可以不拘一格。在展示结束后, 其他组的学生可以对此进行点评, 或是自由提出问题, 由成果展示组的学生来解答。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 笔者进行适当引导, 直至学生解决问题。在本课的课堂讨论活动中, 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虽然理解文章主旨, 但无法用英文简述路易布莱叶的生平。对于这一问题, 笔者将其留给了学生。有的学生建议先简述每一段的大意, 再将各个段的大意连接起来;还有学生建议找到每一段的关键词, 通过关键词串联文章大意。其实, 对于这样的问题并没有确定的唯一答案, 但学生通过相互讨论, 提出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开阔了思维。笔者发现, 这些方法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 使学生在交流和探讨中修正错误, 完善知识结构。

(三) 总结反思

通过总结、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在展示讨论后,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让学生正视自己, 从肯定自我中发展自己。笔者从对知识的掌握、学习的动力、学习的策略、学习的能力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自我评价的方法是多样的,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在本课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主要通过以下问题让学生自我总结: (1)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否明确? (2) 对于本课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 (3) 是否清楚文章的主旨? (4) 是否掌握了寻读的技巧? (5) 回答错误的问题是否理解? (6) 是否可以合理制订学习计划? (7) 是否借鉴了他人好的学习方法? (8) 是否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 (9) 是否与同学积极进行合作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 笔者发现, 通过总结、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使他们积极参与竞赛, 达到了相互学习的效果。

结束语

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教师应把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结合多种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是一个持久、综合的革新过程, 通过让学生“会学”来提高其英语水平;同时, 通过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概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分析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Unit 2 Text A He helped the Blind教学为例, 探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视域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指出教师应把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Areglado J, Bradley C, Lane S.1996.Learning for life:Creating classrooms for self-directed learning[M]Corwin Press, Inc.5-10.

实用综合教程教学模式 篇2

Unit 41、I have decided not to go to the interview because the job advertisement has made it clear that only a college graduate is eligible for the post.2、She makes her son practice the piano every day.It seems that she has set her heart on making a pianist of her son.3、When I was a child, I enjoyed doing errands for my mother.I could keep the small change.4、His excellent performance spoke to every member of the audience.No one made any sound throughout it.5、When I finally got around to visiting him in hospital, it was too late.6、Since he is so stubborn, I don’t intend to talk him into considering our suggestion, either.Unit 51、As a result of a downsizing initiative and a major bank merger, my usually well-ordered life became fraught with changes.2、Although I am a rather reticent individual by nature, I made the most of the oral presentations in class.And soon my confidence level soared.3、Much to the amazement of his friends and relatives, the young man gave up his secure future, stepped out his comfort zone and rejoined the “rat race”

4、No matter what life throws our way, having a positive attitude makes room for the future.5、Of course, having a fulfilling career is a personal goal I long to achieve.However, working towards materialistic things and personal glorification has never been my first priority.6、Having lost his job, he returned to college and ended1

up acquiring a diploma.Unit 61、The new agreement is based on the original United Nations proposal.2、I’ll take this English test even if it takes weeks or months of preparation.3、In order to sell anybody anything in five minutes or less, you have to find common ground on which you and your client can stand together.4、Yes, you must work harder in your studies.But it does not mean that you have to sacrifice your health for better grades.5、We’re not here to talk about what divides us.We’re here to find the things that bind us together.6、In some cases you have to stoop to conquer.But does it mean that you have to sacrifice your integrity? Certainly not.Unit 71、While attending Columbia, Liming became good friends with Wang Ying, a twenty-year-old girl from Hong Kong.Encouraged by his instructor, John decided to make medicine his life’s career.2、Less than a month after he came to McGill University, Dr.Johnson submitted to the president a detailed plan for setting up a new laboratory in the biology department.3、After receiving the urgent cablegram from his former instructor, Dr.Drew immediately set to work and organized the “Blood for Britain” campaign.4、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llowing year, thousands of American soldiers were killed or injured on the battlefield.5、I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Dr.Drew discovered that plasma could be given to any patient regardless of blood type.

实用综合教程教学模式 篇3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类型, 在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特色。作为新生事物, 它可以用不同形式的探索、允许大胆的创新。新的高职教育理念, 必然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产生强烈的冲击。

当前,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一直面临着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各院校都在竞相推出办学的特点, 及时顺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本文结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加以探讨。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唯一一所专门培养女性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学院, 面对全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蓬勃兴起的态势, 人才培养必须紧紧围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 即在培养目标上更突出“应用型、技术型”。因此, 要不断进行课程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培养出懂理论、重实践, 能适应市场需要的女性人才。

2 项目化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内涵

项目化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它从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为教学内容, 通过师生共同实施这一完整的项目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划分为不同的项目小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 按项目要求进行资料收集、选择、整理, 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研究分析,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一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学生积极地参与了学习、自觉地进行了知识的建构。[1]

项目化教学法非常符合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与职业性。项目导向的课程改革就是通过就业岗位职业能力分解, 进行工作项目与工作任务分析, 形成切合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需注意课程内容与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任职要求一致, 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内容, 促进课、证融合, 使学生通过课程考核的同时, 能够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同时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在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建设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从而夯实专业教学改革基础, 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结合, 提高教学质量。

3《物流运输管理实用教程》项目化课程改革精要

3.1 课程目标定位

《物流运输管理实用教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了解现代运输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包括:选择适宜货物运输方式、树立运输合理化意识, 推行运输合理化措施、优化物流运输的线路。组织公路、铁路、内河、海洋、航空货物运输、国内及国际多式联运、集装箱货物运输等。学生具备利用现代运输管理理论处理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 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素质, 为将来从事现代物流与运输管理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项目化课程改革思路

考虑到与其他同类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相比, 要做出特色, 必须避免同质化, 紧紧围绕女性在行业中的就业岗位及优势, 发现女性在商贸物流、国际物流或者货代行业较具优势, 而技能主要就是围绕单证和客户服务。

为了体现女性在国际物流中的就业所需技能, 且考虑到广东经济呈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的特点, 设置了五个模块, 且环环相扣, 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并重。说明“模块”可理解为把涉及岗位工作的必要知识和技能重新整合组织教学, 以项目方式实施教学, 使学生逐步掌握从事岗位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3.3 模块式教学实践

3.3.1 模块一:物流公司运输合理化模块

物流过程的合理运输, 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 按照货物流通规律, 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 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 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 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 组织好货物的运输与配送。

课堂理论教学主要目的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物流公司运输合理化工作所需的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通过多种渠道、媒体, 进行查找、收集完成实际物流企业运输管理岗位所需信息的能力;具有独立制订现代物流企业运输管理工作计划并落实实施的能力;具有总结、归纳、分析现代物流企业运输管理岗位实际问题能力。

3.3.2 模块二:公路货物运输模块

公路货物运输 (Road Transportation) 是现代运输主要方式之一, 同时, 也是构成陆上货物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它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 全世界机动车总数已达4亿多辆, 全世界现代交通网中, 公路线长占2/3, 约达2千万千米, 公路运输所完成的货物运输量占整个货物运输量的80%左右, 货物周转量占10%。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 公路运输的货物运输量、周转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都名列前茅, 公路运输已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中国交通年鉴》统计结果表明, 1997年我国道路运输完成货物运输量97.7亿吨, 货物周转量5272亿吨千米, 分别是1996年的99.3%和105.2%。其中货物运输量在五种运输方式中为第一位。到1997年年底, 全国有营业性客货物运输车辆450多万辆, 经营业户270多万户, 从事道路运输业活动的人员有11000多万人。公路货物运输由公路货物运输和汽车货物运输组成。

3.3.3 模块三:铁路货物运输模块

铁路货物运输是现代运输主要方式之一, 也是构成陆上货物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它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铁路运输由于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 且运输能力及单车装载量大, 在运输的经常性和低成本性占据了优势, 再加上有多种类型的车辆, 使它几乎能承运任何商品, 几乎可以不受重量和容积的限制, 而这些都是公路和航空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3.3.4 模块四:水路货物运输模块

中国水路运输发展很快, 特别是近30多年来, 水路客、货运量均增加16倍以上, 目前中国的商船已航行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中国当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水运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中国水路运输对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贸易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3.5 模块五:联合货物运输模块

联合运输是综合利用某一区间中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进行不同运输方式的协作, 使货主能够按一个统一的运输规章或制度, 使用同一个运输凭证, 享受不同运输方式综合优势的一种运输形式。联运的最低限度要求是两种不同运输方式进行两程的衔接运输。联合运输按地域划分有国际联运和国内联运两种, 国内联运较为简单, 国际联运是联合运输最高水平的体现。

4 教学评价

“模块”+“项目”的教学方法, 使教学过程与岗位技能培养充分地融为一体, 围绕模块构建课程体系, 以项目运作方式, 合理组织、实施教学, 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模块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重点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岗位、扮演不同岗位角色, 学习目的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也为学生未来的择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经过两轮的教学实践, 发现学生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 因为有效规避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技能之间的矛盾, 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兴趣浓厚, 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项目引导, 理论知识铺垫, 实践技能培养, 然后进入一个新项目、新知识、新技能的良性循环。

5 结论

项目化教学模式必定是以某种工作项目为基础, 在项目运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项目化教学模式来源于工科课程, 文科类课程搞项目化课程改革不能依葫芦画瓢, 照搬原样很难实施。如物流管理是一门边缘学科, 其中融汇了大量其他学科的知识, 现实中物流的岗位工作也已经不仅仅是仓储或运输这样简单, 现代物流工作更需要复合化, 毕业生也需要能胜任同类岗位的各项任务。

围绕物流岗位能力的形成, 科学设计和选择课程体系, 以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设计教学方案, 按照一个完整的项目操作流程组织实施教学, 使学生在完成模块的过程中, 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模块是指涉及岗位工作的必要知识和技能重新整合, 模块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学生在模块实施中学习知识, 锻炼技能, 掌握技术, 提升职业素养, 实现培养目标。

摘要:项目化课程是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以《物流运输管理实用教程》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介绍了课程改革的意义并针对该课程提出项目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运输管理

参考文献

[1]徐明川.项目教学法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 2008 (11) .

[2]朱铁汉, 缪兴锋.浅议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为例[J].中国市场, 2008 (10) .

实用综合教程教学模式 篇4

Driven by a strong will, he eventually fulfilled the task he had undertaken

2.他许诺一到那儿就给我写信,但至今仍杳无音信。

He promised to write to me as soon as he got there, but nothing has been heard of him so far.3.老板从来没有对任何员工如此满意过,这个年轻人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The boss has never been so pleased with any employee before.The young man is a real find.4.在医生和护士的帮助下,病人再一次站了起来,不久便重新开始工作。

With the help of the doctors and nurses, the patient was able to stand on his feet once more and soon resumed working.5.老人那张布满皱纹的脸表明了他一辈子所忍受的苦难。

The old man’s wrinkled face spoke of the hardships he had endured in his life.6.当她身体恢复了一些,她就倚在窗口,望着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

When she recovered somewhat, she leaned on the window watching the children play on the lawn.1.他没有通过考试,但这是他自己的过错,他从来就不用功。

He failed the test but it was his own fault;he never did any work.2.她告诉我她被一个自称(claim)为银行家儿子的年轻人骗了。

She told me she had been deceived by a young man who claimed to be the son of a banker.3.玛丽离开了她的丈夫,因为她再也无法忍受他的残酷无情了。

Mary left her husband because she couldn’t stand his cruelty any longer.4.妈妈坚持的一点是,约翰必须做完作业才能看电视。

One thing that Mom insisted on was that John finish his homework before watching any TV programs.5.当比尔过分痴迷于网上聊天时,事情开始变了。他不再是那个初进大学时勤奋学习的学生了。

When Bill became overly obsessed with online chatting, things began to change.No longer was he the hard working student he was when he first came to college.6.我一开始就告诉过你,网上约会与实际在一起生活根本不是一回事。

I told you from the beginning that there was a world of difference between online dating and actually living together.1.演出结束后,观众们都激动地站了起来,真挚的掌声持续了好几分钟。

After the performance, the audience all came excitedly to their feet with genuine applause that lasted for quite a few minutes.2.看见我恐慌的样子,女主持人安慰我说接下去指示我做的肯定是我做得到的。

Seeing me in panic, the hostess reassured me that what I was instructed to do next was something I was definitely capable of.3.整个下午他完全被一道分数题吸引住了,难怪他解出题目时欣喜万分。

He was completely absorbed by a fraction problem the whole afternoon.No wonder he was overjoyed when he finally worked the problem out.4.“亨利一旦沉浸到自己的思绪当中,就跟聋子差不多。”史密斯太太这样评论道。

“Once Henry is submerged in his own thoughts, he’s virtually deaf.” Thus remarked Mrs.Smith.5.你不觉得在我们还不能确定数据的准确性的情况下匆忙下结论是不安全的吗?

Don’t you think it’s unsafe to conclude hastily when we are not sure about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istics?

6.她很不自在地在钢琴前坐下,试着弹了一个音符(note)。这是她第一次接触乐器。

She sat uneasily in front of the piano and ventured a note.It was her first time to touch a musical instrument.1.我已决定不去面试,因为招聘广告明明白白地说只有大学毕业生才有资格干这份工作。I have decided not to go to the interview because the job advertisement has made it clear that only a college graduate is eligible for the post.2.她让儿子每天练钢琴。看来,她是铁了心要把儿子培养成钢琴家。

She makes her son practice the piano every day.It seems that she has set her heart on making a pianist of her son.3.我小的时候喜欢给妈妈跑腿。找回的零钱我可以自己留着。

When I was a child, I enjoyed doing errands for my mother.I could keep the small change.4.他的精彩表演感染了每一个观众,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发出一点声音。

His excellent performance spoke to every member of the audience.No one made any sound throughout it.5.当我最后终于有时间去医院看他时,已经为时太晚。

When I finally got around to visiting him in hospital, it was too late.6.既然他这么倔(stubborn),我也不打算去说服他考虑我们的建议了。

Since he is so stubborn, I don’t intend to talk him into considering our suggestion, either.1.由于一次裁员行动和一次重大的银行合并,我一贯有条不紊的生活变得充满了变化。As a result of a downsizing initiative and a major bank merger, my usually well-ordered life became fraught with changes.2.尽管我生性沉默寡言,但我充分利用了课堂上做口头陈述的机会,这使我不久就信心倍增。Although I am a rather reticent individual by nature, I made the most of the oral presentations in class.And soon my confidence level soared.3.这位年轻人放弃了稳定的未来,跳出自己的舒适圈,重返激烈的竞争,这使他的亲友们都惊叹不已。Much to the amazement of his friends and relatives, the young man

gave up his secure future, stepped out his comfort zone and rejoined the “rat race.”

4.无论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遇到什么坎坷,拥有积极的态度才能为未来打开空间。

No matter what life throws our way, having a positive attitude makes room for the future.5.当然,事业有成是我渴望实现的一个个人目标,但为了物质的东西和个人的荣誉而工作却从来不是我最优先考虑的东西。

Of course, having a fulfilling career is a personal goal I long to achieve.However, working towards materialistic things and personal

glorification has never been my first priority.6.失去了工作以后,他重回大学,并最终获得了一份毕业证书。

实用综合教程教学模式 篇5

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大大的推动了教育信息化, 越来越多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中。这一切无疑也为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如何把握这个契机, 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 本文将WebQuest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 既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和特点, 又结合大学英语互动与交流的特点, 可以将老师、学生和网络资源有效的整合起来。

二、WebQuest教学模式

(一) WebQuest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定义

WebQuest教学模式, 最早是由B·Dodge和T·March在1995年提出的。这是一种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探究式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WebQuest教学模式, 通过给学生一个特定的目标或任务, 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获取、比较、运用, 最终为完成任务提出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从而实现目标。

(二) WebQuest教学模式的构成

一个完整的WebQuest教学模式主要由前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估和结论六个部分组成。“前言”对课文主题作一个介绍, 相当于教师上课前的“导入”部分。“任务”是对学生将要完成事情的描述, 往往以PPT或作品的形式呈现。“过程”是指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经历的各个阶段和步骤。“资源”是指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老师应提供有助学生完成任务的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图书音像资源等等。“评估”是指教师必须能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及对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结论”部分是指任务结束后, 师生相互交流讨论, 总结经验。

(三) WebQuest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WebQuest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教育不是老师填鸭式的给学生灌输知识, 而是赋予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其自己去积极的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该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三、WebQuest教学模式的意义

传统教学过程包含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这种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 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媒体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教学中。WebQuest教学模式就是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的教学过程。这四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将WebQuest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中, 将为大学英语教学信息化开辟一条新的教学途径。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具有如下优势:

(一) WebQuest教学模式能让师生最大限度的运用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它以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平台, 为英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该模式开展教学, 教师拓宽了教学视野, 学生提高了计算机运用能力。

(二) WebQuest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发现式学习。WebQuest教学模式是给学生一个任务, 小组成员相互合作, 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 从而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 WebQuest教学模式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WebQuest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利用网络资源, 收集、分析资料, 从而最终解决问题。这种训练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变得更有创造力, 后者应该是英语教育改革乃至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

(四) WebQuest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WebQuest教学模式通常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的, 小组成员间的充分交流与合作是任务完成的有效前提和保证。师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平台, 比如网络上的QQ、BBS、BLOG等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并且可以对问题进行协商和讨论。

四、基于WebQuest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以2002年出版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 第四册书第四单元是围绕美国文化的主题来展开的。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会在课文导入部分提到美国文化, 但大部分时间花在对词汇、语法、篇章的讲授。这种情况下,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使用WebQuest教学模式就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根据WebQuest教学模式的六大模块来安排这一单元。

(一) 引言

美国被称之为“大熔炉”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文化的多样性。有一位留美归来的博士, 应母校邀请做一个关于美国文化的学术报告。报告应涵盖美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 每一小组介绍美国文化的一个方面;各组完成后相互交流, 学习、欣赏其他各组同学所创作的作品。

(二) 任务

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 每三人一组, 每组同学从美国文化各个方面中选择一个, 查阅美国文化的相关信息。每组准备一段15分钟的学术报告会, 包括 (PowerPoint演示文稿) 。三人中, 分别扮演留美博士兼主编、母校的校长兼图片编辑、母校的学生兼文字编辑, 准备一次关于美国文化的学术报告。图片编辑负责收集图片, 文字编辑负责撰写文字材料, 主编负责整个演示文稿的编排, 统筹规划。

(三) 资源

资源包括网络资源、音像图书资料、专家访谈等等。学生可以从以下网站获得美国文化相关信息:

(四) 过程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老师应该给出任务完成的各个步骤及相应的时间表, 就每个步骤提出短小而清晰的建议并给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各项任务:首先, 三人一个小组, 每个小组选择美国文化的一个方面, 小组成员分别扮演留美博士兼主编、母校的校长兼图片编辑、母校的学生兼文字编辑, 准备一次关于美国文化的学术报告。然后, 这三位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源, 寻找相关的信息。对信息进行讨论, 筛选后, 开始制作学术报告用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角色, 互相合作, 对演示文稿进行排版、润色。最后, 扮母校校长的学生作为主持人, 介绍该博士并主持现场, 扮留美博士的学生向全班同学边演讲边展示文稿, 而扮母校学生的同学要在报告结束后, 提出问题。

(五) 评估

评估标准保持明确、一致、公平的原则。教师必须能客观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估及对专题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估, 比例分别为50%:50%。对学生的学习结果, 以小组为单位划分一般、好、良、优秀四个等级评分。而对专题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估, 以个人为单位, 包括自我评估 (10%) , 同伴评估 (30%) 和教师评估 (15%) 。

(六) 结论

学生们热烈讨论, 分享心得, 就各个小组的演示文稿提出自己的建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 你们已经对美国文化各个方面有所了解。那么你们想过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吗?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推荐大家看一部反映中美文化差异的电影《刮痧》。

五、小结

本研究将WebQuest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 是将WebQuest应用于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一次实践与尝试。WebQuest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 要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构建知识的意义, 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和指导者。这一模式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不但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并注重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摘要:如何把握信息技术革命这个契机, 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WebQuest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 既能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和特点, 又结合大学英语互动与交流的特点, 可以将老师、学生和网络资源有效的整合起来。

关键词:WebQuest,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为民, 杨改学.基于问题探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 2006, (6)

[2]苏冰.WebQuest在英语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 2005, (8)

实用综合教程教学模式 篇6

笔者认为, 对教学内容的有效研究,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有效教学内容。简而言之, 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 但又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包括教学方法, 教学宗旨, 得根据学生的需求来不断改变教学内容, 达到最佳效果, 而不是一味地遵从教材上的内容呆板地照着来, 不做任何的创新, 不做任何的改进。而有效的教学内容中有效是指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指教学上的效率。这主要包括课堂组织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内容的筛选的有效性, 使课堂45 min得到有效的利用, 而学生又不觉得累, 不觉得烦。这也就是达到了有效的第二方面——教学效果上的有效性, 使学生真正学到, 在快乐中学习, 真正做到教师所教内容学生学有所值。

有效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进步, 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 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时, 必须解决下列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 (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并规定了教学目标的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 如“过去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应具体为学生的写作技巧到底进步了多少”;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由教学准备的结果所引发的是对教案的管理。教案应根据课堂情境进行调整, 它对新教师和欠胜任教师来说是必要的, 但对合格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却弊大于利。教案毕竟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 实施时的灵活性非常重要, 新教师与专家的差别往往就在于此。

现笔者以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 来谈谈对有效教学内容的一些理解及看法。

1本教程教学宗旨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旨在指导学生在深入学生学习课文的基础上, 从词、句、语篇等角度进行听、说、读、写、译多方面的语言操练, 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本教程总体框架

本教程共8个单元, 每单元设一主题 (theme) , 含同一主题的课文两篇 (正副各一篇) 。

每单元由4部分组成。

Part I课前准备活动 (pre-reading task) , 每单元都配有与主题相关的录音。

Part II正课文 (Text A) 。此部分由正课文, 词表和练习三部分组成。课文注释采用脚注。练习部分包括课文理解、课文结构、语感培养、语言操练, 其中语言操练部分包括词汇及短语, 结构, 句式, 语篇练习及翻译练习。

Part I II副课文 (Text B) (for home reading) 。此部分由副课文, 词表及练习三部分组成, 旨在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Part IV与主题相关的语言操练 (theme-related language learning tasks。此部分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综合性口、笔译实践活动。

3对教材的具体分析——以Unit 1与Unit7为例

3.1 Unit 1 Ways of Learning

(1) 教学目标。

目标之一:掌握文章大意——如果能在中西方教育方式之间寻求平衡那将会是最理想的教育状态;理清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由作都在中国的所见轶事为开头, 然后通过对比及比较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分析了中西教育方式之间的差别, 最后以建议结尾, 结构严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灌输英语写作文章结构其缜密性, 结构完整性。

目标之二:了解comparison and contrast之间的区别, 在具体写作中能加入运用。

目标之三:掌握主要的语言知识点及语法结构。这是为学生打基础的关键一步。

(2)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主要的语言知识点及语法结构, 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了解文章大意及文章结构, 掌握英语的基本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中西方教育方式不同的本质学生可能很难理解透;教学重点中的英语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学生可能了解, 但要真正掌握需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补充, 强调说明, 并要求学生加以适当的练习。

(3) 教学课时数。

此单元的教学课时数为12个课时, 分两周上完。

(4) 教学方法。

在处理这单元关于教育的话题上, 其实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教师教得有无成效, 学生学得是否得到, 学生心理是最清楚的。况且经过高考这一独木桥的历练, 学生似乎更有话要说。在教授这一课时, 针对中西方教育问题上, 如今很多人都崇尚西方之开放教学, 其利之处在此也不多言, 但在针对课堂到是以学生为中心, 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个问题上, 笔者想从学生身上, 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故安排了一场辩论赛。学生刚开始都倾向于现在所流行的以学生为中心说, 都为自己这一方说话, 可到底谁胜谁负, 似乎未见分晓, 但自一个学生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后, 笔者顿时恍然大悟, 学生也觉得有几分道理可言。这位学生将所有学生比喻成一个圆, 而一个圆必需要围绕着一个点才能转的, 而这个点就是教师。这样个比喻, 让我明白教师地位之重要。经过这场辩论赛, 到底是以学生为中心, 还是以教师为中心, 其实没有分谁胜谁负, 但学生似乎也真正参与到了, 说我是给他们设的一个陷阱, 让他们自己明白课堂的重要性, 其实, 这又何尝不是给笔者我自己设的一个陷阱呢。

3.2 Unit 7 Learning about English

(1) 教学目标。

目标之一:掌握本文大意, 会为对外来语的一种宽容才成就了今天英语的辉煌, 及文章的结构。

目标之二:理解文中一些地道英语的用法。

目标之三:对英国的历史——部侵略史要有清晰的了解, 才能对英语的发展史及其原因, 还有文章的主旨有所了解。

目标之四:掌握本文的主要知识点及语法结构。

(2)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英语外来语的发展历史, 及英国的历史, 为其发展史寻求一个历史根源;掌握本文大意;本文的词汇量对学生来讲比较多, 而且有可讲性, 需重点讲解。

教学难点:理解英国的历史, 这是理解本文的关键所在, 反之则会影响到对整个文章结构的理解。学生对世界历史知之甚少, 英国的中古时期的历史就更不用提, 学生了解这一块起来可能会有些吃力, 是教学之重点又是难点所在。

(3) 教学课时数。

此单元的教学课时数为12个课时, 分两周上完。

4结论

教学是一个由外部的实在世界、内部的心理世界以及行为世界三个层面所构成的结构系统。外部世界指客观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以及物化了的精神活动产品, 如教科书、教学软件等。内心世界指师生认知、情感、意志等精神活动状态的过程。行为世界指课堂内讲述与聆听、提问与应答、阐释与分辨、辅导与练习等具体可感知的师生活动方式与操作系统, 它既离不开一定的教学设施、手段为载体, 又集中反映出一定教学思想、内在素质, 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 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比其它两个层面更直接。

国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都提出了教学策略的问题, 可以说从备课到上课, 再到评价, 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策略。对教师而言, 仅仅掌握零碎的教学技能已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有效性, 必须将具体的方法、技巧上升为策略。到底有多少种教学策略, 这难以统计, 比如数不尽的教师课堂提问策略、观察策略、决策策略, 学生学习的预习策略、练习策略、解题策略等等都是以专著或教材的形式出现的。对学生而言, 则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 除听、说、读、写、算这些的基本技能外, 更强调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方法的策略、合作学习的策略、科学利用时间的策略等等。

通过对以上两单元的具体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本教程的教学目标与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将目标寄于不同单元的不同主题中实现。教学重难点相同之处都是语言知识点及语法结构的掌握, 所不同之处就在于对不同主题理解上的难度需根据不同主题的难度程度所决定的, 理解不同主题为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实用综合教程教学模式 篇7

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1. 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院依托中山火炬开发区, 立足中山,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为中山建设经济强市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生源来自全国普通高考和对口升学考试, 高职高专第二批招生。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 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 能够从事各类机电设备及系统应用、运行、维护、安装与调试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实用技术基础综合实训》是我院开设的“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主要实训课程。

2. 课程定位

《实用技术基础综合实训》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技术技能课程, 是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实用机械技术三门机械技术基础课之后的重要的综合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内教学环节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是对前三门机械技术基础课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 又为金属切削与机床、数控操作与编程、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后续专业课的学习, 为钳工、数控加工等资格证书的获得, 以及毕业设计打好坚实的基础。

3. 课程目标

(1) 技能知识目标:减速器拆装、所有零件及机械传动装置的测绘、机构与运动分析;减速器中电机、齿轮、轴等零件的选用, 工作能力分析及核算;手工和计算机绘制减速器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工作图;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相关技术文件。

(2) 能力目标:具有现场拆测绘机械零件及一般机械传动装置的基本能力。具有经验估算、处理数据等机械分析能力;具有手工、计算机绘图能力;具有一般的计算和运用技术资料 (手册、标准、图册和规范等) 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和独立工作能力, 初步形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正确、规范、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及手段。

(3) 情感态度目标:对从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工作充满热情;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课程的设计

1. 设计思想

(1) “校企合作”, 实训项目源于企业职业岗位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调研, 企业所需机制人员的职业岗位主要面对机械设备使用维护、技术改造、仿制等过程中一些实际问题, 因此, 我们采用了更多的关于机械传动装置的测绘与综合分析来确定教学项目, 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力。

(2) “做、学、教”结合, “学生为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 教师制定工作任务书, 通过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决策、计划、实施、修正、评价等环节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教师只是针对性的讲授、示范、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学用结合。

(3) 学习过程模拟工作过程,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把企业的管理和竞争机制引入到学习过程中, 体会近似真实的工作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竞争意识和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团队精神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 课程内容及组织

综合实训的内容包括不同参数的一级圆柱直齿齿轮减速器的机械传动装置的测绘与综合分析, 我们将综合实训任务分7个步骤来完成, 具体安排见表1:

三、课程的特色

1. 课程内容基于职业岗位的需要, 使学生更快适应企业的要求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企业机械系统安装、调试、维修等技能, 改传统的减速器的结构设计为减速器中机械传动装置的测绘与综合分析, 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相适应, 并符合工程实际, 促进学生培养职业能力的发展。

2. 创设真实氛围的工作环境, 按“学做一体”组织教学过程

通过建立机械设计基础综合实训车间、任务的下达及工作计划的制定、模拟工作过程、项目验收及评价等过程完成教学任务。最后半天, 每组派代表进行演示汇报, 开展由全班同学参与、学生主持、学生提问的答辩会。对项目进行自评和公评, 进行项目验收, 相当于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查。

3. 校企联合, 引进企业文化精神, 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

学习过程模拟工作过程, 引进企业的管理来加强学生素养培养。规范学生的行为,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 将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纳入考查范围, 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开展学习小组全面过程考核、教师随时抽查考核、技能知识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工作。

四、教学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处理遇到的问题,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与企业结合, 引入企业文化及管理制度, 使学生充分了解该课程教学内容在企业实际中的应用, 使学生养成较好的工作习惯。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实用综合教程教学模式 篇8

一、教材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一) 教材研究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材是体现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蓝本。教材既是教师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 也是学生学习课程不可或缺的。因此, 对适用于高职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教材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会计信息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越来越高, 会计信息已成为人们判断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其重要性已从传统意义的使命发生了更广阔的延伸。过去与现实充分证明, 会计信息能够透视经济发展的态势, 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会计信息已经成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进行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学习会计信息形成、分析和解读的教材进行探索研究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2.高职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的需要。实施“应用型教育”, 推进素质教育, 提升教育质量, 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是所设置的课程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定位。然而, 目前恰恰存在着高职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没有定位准确的教材为课程提供必要的保障, 引领课程的方向。因此,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大好形势下, 以“学而有用、学而能用、学而会用”为原则, 研究适用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的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3.改善和弥补目前教材匮乏的需要。有利于弥补目前适用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的教材数量很少、改变教材内容与课程目标不匹配的现实, 充实此类教材, 提升教材的品质。

(二) 教材研究的目标

实现为高职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研究开发定位准确, 内容适合, 容量适当, 结构层次合理, 表现形式多样化的适用教材。

二、教材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采取实地调查、网上调查、访谈调查等方式, 对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等主要出版社所出版的400多种会计基础类教材及当当网站显示的370多种会计基础类教材的调查, 以及面向高职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在校学生、往届毕业生及授课教师的调查结果进行筛选、分类、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一是该类教材的总体数量不少, 绝大多数为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适用教材, 适用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教材数量很少。二是该类教材内容偏重于会计核算过程, 缺少针对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如何利用会计信息的一系列内容, 与完成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三是缺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内容, 不适于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四是与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教材内容及形式上无明显差异, 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 或是其“简化版”、“残缺版”。

三、教材改革创新研究与实践

(一) 改革创新研究

1.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材改革创新研究, 充分论证和研判所获取的调查资料, 针对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 探求有效解决途径, 制定适宜的解决方案, 构建教材的框架体系, 确定教材内容和表现形式, 编写出版适用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的教材———《会计基础实用教程》。

2.确定教材内容。教材内容选取以“必要、够用”为原则, 选材以“实用、适学”为原则。具体如下: (1) 确定以会计信息形成、解读、分析、利用为主线。作为适用于高职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的教材, 内容选定的标准是有利于培养对会计信息的识读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实现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等工作必备的财会素养目标。 (2) 力求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吻合。充分考虑高职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和接受会计知识的能力, 选取适宜的编写素材, 覆盖典型经济活动中最常见的实务。采用“在实务中学习知识, 在训练中加深理解”的方式, 增强教材效用和价值。 (3) 表述形式适于高等职业教育使用。打破传统教材单一的叙述模式, 注重理论与训练的融合;通过文字、表格、实例的有机结合, 实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确定教材由五个主题单元组成, 具体如下: (1) 主题单元一:会计基本知识。任务一:认知会计;任务二:设定会计核算基础。 (2) 主题单元二:账户与复式记账。任务一: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任务二:复式记账。 (3) 主题单元三:记账凭证与账簿。任务一: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任务二:登记会计账簿。 (4) 主题单元四:财务报表主要内容的核算。任务一:管理和运用货币资金;任务二:核算采购业务;任务三:核算销售业务;任务四:核算所有者权益。 (5) 主题单元五: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任务一:编制财务报表;任务二:分析财务报表。

3.搭建教材体例。采取以学习任务组成的主题单元为载体, 将教材的内容凝练成特定知识模块、训练环节的教材结构, 使学生在学习完成具体任务过程中, 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教材的模式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课程目标。

(二) 改革创新实践

通过研究实现满足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只需“懂会计”而非“做会计”的实际需求, 解决现有教材与会计基础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不匹配的问题。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使教材成为适用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的专用教材。

第一, 教材以培养学生“懂会计”能力为编写主线, 以学生认知能力为编写基础, 采用模块化、任务化的编写方法, 依照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业务及阅读财务报表的过程与规律构建由五个主题单元为载体, 由若干项任务构成主题单元, 由学习引导和同步训练构成每项任务的教材框架结构。采取理论与训练相融合, 体现解读会计信息的独特内涵和经济价值。

第二, 教材本着“在企业会计实务中学习知识, 在实务技能训练中深化理解”的理念, 以从事经济管理、从事经营管理等工作应具备的财会知识和财会能力为切入点, 确定教材的知识范畴。以完全不同于从“凭证———账簿———报表”的会计核算过程的教材模式, 采取围绕会计信息形成、分析、利用所必备知识能力取舍教材内容。

第三, 教材立足面向高职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等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以及经济管理者、企业管理者、社会管理者等广泛受众群体学习会计基本知识。

第四, 教材的编写注重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采取通过文字、表格、实例的有机结合, 能够营造轻松的氛围,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实现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提升教材使用效用。教材配套的电子课件既能够在课堂上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方便的展现,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成为学生课后复习、自学的学习助手和辅助工具。

第五, 在教材的附录部分, 通过推荐相关网站, 利于学生查找学习资料, 为学生开辟更多的学习途径。通过提供财政部近期根据我国最新税制调整颁布的相关条例, 利于学生学习了解。

目前, 我院的《会计基础实用教程》已于2012年6月出版使用, 并被评选为校级精品教材。

参考文献

[1] .沈星元, 屈瑜君.基于学生能力与素质需要的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材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 2012, (24) .

[2] .郭均英.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8) .

实用综合教程教学模式 篇9

一、举例分析

1.自然人文景观看日本人的心理

在《「まあまあ」にみる日本人の心》这一课中, 作者提到了“日本三景”即宫城县的“松岛”、京都府的“天之桥立”、广岛县的“宫岛”, 以及高知县的“桂滨”、伊势的“二见浦”、秋田县的“象泻”和岩手县的“净土滨”。

作为 “日本三景” 之一的松岛是松岛湾沿岸及松岛湾上260个大大小小岛屿的总称。 “松岛”这个名字的由来在日本有这样一种说法: 圣德太子信仰佛教并相信达摩大师会来到日本, 于是圣德太子来到松岛, 在现在的扇谷修建了寺庙等待达摩大师的到来, 由于“待つ (まつ) ”和“松 (まつ) ”的读音相同, 于是便从“待島”转变成“松島”。 无论这种说法真假与否, 在近300个岛屿上生长着绿绿的松树, 也无愧于 “松岛”这个名字。“壮观大高森”、“丽观富山”、“伟观多闻山”、“幽观扇谷” 并称“松岛四大观”, 号称“扶桑第一好风景”的松岛, 更有传说, 连日本俳谐之圣芭蕉来到松岛后, 竟然吟咏不出一句能够形容松岛美的俳谐。 京都府的“天之桥立”, 也称“天桥立”, 位于宫禁市宫津湾, 是因地壳推挤而在海上自然形成的一个沙洲地形, 因外观似一条向天空延伸的桥梁而得名。 桥大致呈南北走向, 西面为阿苏海的内海, 东面是宫津湾, 以沙洲上生长的8000多棵日本黑松和地下淡水而闻名。 宫岛又叫 “严岛”, 是广岛湾西部的岛屿。 岛上气候温暖, 树木繁茂, 生活着许多珍贵动物。 岛上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是建于公元6世纪末的严岛神社, 被奉为“海上守护神”。 此外, 大鸟居作为宫岛的象征, 其观光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大鸟居高约16米, 上梁为24米, 靠自重矗立于濑户内海的万顷碧波之上, 据说是为了迎接海中诸神驾临岛上而设。

桂滨是位于上龙头岬和下龙头岬之间的弓状沙滨, 自古作为赏月圣地而闻名日本, 由周围的松林、美丽的大海、被称作五色石的美丽彩石等打造出绝美的景观。 在上龙头岬处, 明治维新的主要人物、土佐 (现高知县) 出身的坂本龙马的铜像面向太平洋而立。 二见浦, 因沉入玄海滩的落日美景而以落日二见浦闻名。 用神道连绳连起来的夫妇岩, 每年夏至左右, 两块石头之间的日落是很迷人的, 肩并肩, 用大稻草绳联系在一起的样子, 已经成了结亲和夫妇婚姻美满和谐的象征。 象泻无疑又是大自然的一大神作, 公元前466年鸟海山火山喷发出来的泥浆流入大海, 形成了许多浅海湾, 由于堆积作用, 浅海被沙丘分隔而形成了象泻。 东西长约2.2千米, 南北长约3.3千米。位于岩手县宫古市东部海岸线, 零星散布有美丽白砂沙滩与松树的岩石场———“净土浜”, 翠绿的松树和白色的岩体, 在蓝蓝的海水的映衬下, 俨然成了人间的一块净土。

如作者所说, 这些景观都有着相似的特点:“第一に、いずれも海辺の景色であるということだ。 第二に、その海岸の景色が皆穏やかな内海に臨むこぢんまりとした浜で、 すぐ目の前に小さな島、 あるいは州が見えると言った景観であることだ。 ”[1]2 (第一, 都是海边景色。 第二, 那些海岸景色都是紧邻安静地内海的小巧的沙滨。 ) *这些海并非给日本人带来伤害与恐慌的海, 而是能够让人们赏心悦目的温柔的海湾。 那么, 为什么日本人会倾向于这样的海呢? 作者认为, 古代的日本人漂洋过海, 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这个能躲避波涛的海湾, 踏上了这个能让他们感到温暖与知足的岛屿。 于是, 当时的日本人把之前恐怖的回忆放在心里, 满足于在这个岛屿上的生活。 然而, 在这块土地上, 日本人还是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战乱, 但周围都是海无法逃脱, 这样就需要敌对双方通过妥协谋求共存之道, 即“安分保和”, 久而久之, 日本人形成这样的思维:“自分をやたらに主張してはいけない、そして、物事をあからさまにすべきではない。 ”[1]4即不可随意固执己见, 也不该让事物毫无掩饰地显露出来。 *这也就是我们所知的暧昧心理。 作者通过发现这些自然人文景观的共通之处并结合日本人所喜欢的海, 剖析日本人的暧昧心理。 教师通过讲解这些景观所包含的文化, 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理解日语中的暧昧表现。

2.自然景观体会日本人的自然观

在《自然との出会い》的第一篇里, 作者以“山毛榉林的四季”为题。自古以来, 日本就形成了很多山地自然林。 山毛榉林作为日本具有代表性天然林之一, 最数白神山地, 被列为世界遗产的白神山地开设了观光道路。 早春, 残雪未消之时, 山毛榉已悄然吐绿。 “あるかなきかのこの新緑に、長く厳しい冬に耐えてきた雪国の人は心のときめきをおさえることができない。 ”[1]35 (那似有未有的新绿, 使熬过严冬的北国人怦然心动。 ) *想必, 作者也是因为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 来到了白神山地了吧。 山毛榉的新绿告知着人们春天即将来临, 待山毛榉渐渐为山披上绿装, 春天也就正式来临了。 待整个山因山毛榉而成墨绿色时, 已是夏季。 秋天又是大山换装的季节, 山毛榉由绿渐渐变成黄色, 染黄了整个大山, 落叶慢慢飘零, 铺满山间小道, “やがてブナの葉は落ちつくし、 樹木全体が冬に備えた厳しい表情に変わっていく。 ”[1]36 (待山毛榉叶子落得差不多时, 整片树林严装待守准备过冬。 ) *为什么要严装待守呢? 因为山毛榉多生长于高纬度较寒冷地域, 它们要抵御风雪。 大概是山毛榉如此刚强的精神, 打动了作者, 所以作者说:“ブナ林が真の迫力を見せるのに、冬に勝る季節ないであろう。 ”[1]36 (山毛榉林能够展示魄力的最好季节莫过于冬季。 ) *然而, 冬天的沉默, 是山毛榉在为来年的春天做准备, 正如作者所言“黒々と静まり返った冬のブナ林の中では、もうすでに何かが動き始まている。 巡り来る春に、再び山を覆いつくすブナの葉が、 早くも必要な枚数だけ冬芽の中に準備されているのである”[1]36。 透过自然界一角山毛榉的四季变化, 作者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 日本人热爱自然, 亲近自然, 对四季的变化很敏感, 源于他们的自然观。 在文章的最后, 作者呼吁, 把自然当做朋友, 亲近自然, 倾听自然界生命的搏斗。 除了白神山地, 新潟县十日町市有被称为“美人林”的山毛榉林;尾濑也有山毛榉原生林。 同时, 山毛榉林的分布变化作为衡量地球温暖化的标准之一。

在《自然との出会い》的第二篇《竹とともに》里, 作者为什么要单独把竹子拿出来说呢? 这是因为竹子与日本文化有着很大的牵连。 正如作者在文章开头所说“竹を切って煮て、臼でついて、柔らかい餅にして、紙に漉いたり、人形面にしたり……”[1]37。 竹子是日本庭院的重要构造要素之一, 由竹林交织组成的景观是日本风土的特征之一, 这样的景观尤其在京都的寺院及郊外很常见。 每至春天, 去竹林里挖竹笋也成为日本的一个风俗习惯。 对文人墨客来说, 竹子是绝好的创作素材, 运用于日本画、水墨画和文学作品里。 这一点, 与中国文化相似。 竹子生长速度快, 且根部很牢固, 对由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在日本, 有许多竹林景观, 如岚山竹林等。 作者在文章里提到了京都西之京的竹海, 但这是以前的竹海, 现在已经被开发为巨大的城市, 作者对此是“殺風景だ。 竹が号泣している気がする”[1]38。 作者认为自然在被破坏的同时, 历史也遭到了破坏。 在文章的最后, 作者呼吁人们多去倾听竹子的声音,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课堂学习里, 教师如果贯穿这些文化知识, 学生就更能深入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文章的理解就更透彻。

3.人文景观感受日本人的审美观与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综合日语教程第六册》的第三课《水の東西》中, 作者在一开始就提到了“鹿おどし” (竹筒敲石) 。 “かわいらしい竹シーソーの一端に水受けがついていて……くぐもった優しい音をたてるのである”[1]67, 这样简单的装置在日本很常见。为什么呢? “竹筒敲石”又叫“添水”。 早期被用于用于农业方面, 农民利用竹子蓄满水后反弹敲击石头发出的声音驱赶破坏庄稼的麻雀。 之后, “竹筒敲石”作为景观运用在了庭院设计中, 水的纯洁与竹子的高雅寓意着心灵的净化, 这样便使得庭院多了一种动态美和一分禅味。 在作者看来, “竹筒敲石”通过流动的阻断和分隔, 强调流动不止的某种存在。 作者又将“竹筒敲石”与西方的喷泉作了对比, 在感受到文化差异后, 作者把水分为这几类:“流れる水と、噴き上げる水”[1]67“時間的な水、空間的な水”[1]68”“見えない水と、目に見える水”[1]68, 作者在此总结出日本人不造喷泉的原因是:“日本人にとって水は自然に流れる姿が美しいのであり、 圧縮したりねじ曲げたり、粘土のように造型する対象ではなかったのであろう。”[1]68 (对日本人来说, 水自然流动的样子是美丽的, 不是压缩、弯曲似黏土那样作为造型对象的东西。 ) 通过了解“竹筒敲石”背后隐藏的文化, 以及“竹筒敲石”与西方喷泉的不同, 学生既能感受到日本人的审美观, 同时感受到日本人对本国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二、文化导入的方法

文化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 (1) 展示法。 教师除了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外, 也可以利用网络向学生播放“日本三景”等日本自然风光的纪录片, 通过详细讲解, 学生如身临其境般融入其中, 同时能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2) 异国文化对比法。 除了将中日文化进行对比发现异同之外, 也可以将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 比如《水の東西》一文里, 作者将“竹筒敲石”与西方的喷泉作比较, 我们更理解作者对本国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3) 动手实践法。 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 才能深深懂得其中的奥妙。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 “鹿おどし”, 从而使得学生深刻感受到日本人的自然观与审美观。

三、结语

日语教学中进行相关文化导入, 是突破传统“三要素”教学的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立足课堂教材, 进行文化导入, 深入剖析文章内涵, 既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的探讨研究精神。 日语教学的改革, 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日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 也是教学改革的一大重要环节, 对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日语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当然, 如何更合理有效地进行文化导入, 也是众多学校不断探讨的课题, 同时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上一篇:现代日语下一篇:音乐教育中的情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