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案例教学

2024-11-04

实用性案例教学(通用9篇)

实用性案例教学 篇1

1870年, 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教授首创了案例教学法, 最先运用于法学和医学教育, 其后扩展应用至管理学及其他学科领域。从1955年起, 案例教学几乎成为美国所有专业和职业教育在职前培养学生专业和职业素质的一种主要方法。那么,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采用案例教学的适用性如何呢?笔者试图从案例教学的本质和高职教育的内涵出发, 探讨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的适用性, 并据此提出改革创新建议。

案例教学的涵义与特征

案例教学的涵义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 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 针对教学内容, 选择恰当案例, 并以案例为基本素材, 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 能够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双向和多向互动, 开展平等对话和研讨, 促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的特征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 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学习与思考;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寻求标准答案, 而是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多元、发散性的交流与探讨, 锻炼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开放性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能力。总之, 案例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匹配反思意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从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高职教育的涵义与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的涵义高职教育是二战后开始萌芽和发展的, 是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 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结果。教育的性质是由培养的人才的性质决定的, 高职教育兼具“高等性”与“职业性”特征, 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其培养的是具有高素质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高职教育为社会输送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层次的人才, 所以, 高职毕业生必须要有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 他们不是研究型人才, 也不是学者型人才, 而是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动手操作的能力。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有创新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的适用性

案例教学适应高职院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案例教学法倡导多元的、发散型的思维方式, 不求思想统一, 反对教条和标准答案, 注重批判反思, 这给学习者提供了充足的创新思维空间,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特别是在案例讨论过程中, 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和创新性。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性思考及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与高职教育的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案例教学适应高职院校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要求案例教学通过许多案例的背景提供、情境性设定, 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思考, 并可以利用自身已有的案例分析经验或思路试着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案例学习形式拉近了学生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可为学生提供一种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 符合高职教育对理论要求必需、够用, 重点强调学生具备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上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

案例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能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院校的生源决定了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理论学习或现有的课堂讲授教学的接受能力相对来说较弱 (中学期间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课堂讲授) , 学习积极性也较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较低。相对而言, 高职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对于理论学习之外如实践的热情比较高, 而且也有较强的接受能力。所以, 在一定程度上, 案例教学可以充分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高职院校实施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对参与者的要求与高职学生的素质不匹配 (1) 高职学生的实践经验相对缺乏。有研究表明, 案例教学在我国的应用主要在MBA层次上效果较好, 而在本科层次上效果要差很多, 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案例教学中许多案例背景尤其是经济类背景, 如果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分析问题时会感觉很苍白, 而且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可能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交予的案例分析任务而已。而在高职院校这一现象更为严重,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两部分, 一是普高学生, 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另一部分则是“三校生” (中专、中职、技校) , 目前“三校生”的培养主要集中在技能性的反复训练和操作上。所以, 案例教学中对参与者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要求与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的现状不符, 这就使得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 (2) 高职学生自学能力相对不足。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在课前做相当多的准备。比如一两节课的讨论可能需要学生一两天、一两个星期甚至是一两个月的准备时间, 在准备过程中以学生自学为主。另外, 在课堂上主要以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辩论为主, 教师只做抛出问题、引导讨论、总结陈述等工作, 即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实际上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 自律性不强, 自学能力较弱, 这是因为高职的主要生源是“三校生”和未被本科院校录取的高中毕业生, 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 高职学生在学习能力、文化知识层次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使得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效果不佳。

案例教学对组织者的要求与高职教师的能力不匹配案例教学的开展虽然以学生为主体, 但并不是说采用案例教学教师的任务就轻了, 作用就降低了。相反, 为了开展案例教学且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求教师有更高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 (1) 高职教师的理论水平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没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案例教学就无法开展。因为案例教学涉及的知识面是相当宽泛的, 需要教师能够很快地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等。此外, 在案例讨论环节, 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观点、理论依据进行引导和总结, 没有相当强的理论功底, 教师是无法完成这些任务的。现在的高职教师虽然说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有相当的学历水平, 但总体而言, 高职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普通高校相比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这无疑也影响到教师对案例教学的驾驭能力, 从而减弱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2) 高职教师的实践经验比较欠缺。如果教师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 那么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关案例中问题分析的交流讨论很可能会沦为一场文字上空对空的游戏, 无法实现案例教学要达到的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高职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才能在案例分析中切中要害, 把握正确的案例讨论方向,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思考, 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目前高职教师队伍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实践锻炼。另外, 由于高职院校较低的师生比及繁重的教学和其他任务, 也使得很多教师无法经常地到企业锻炼以丰富实践经验。

案例的典型性、普遍性与高职教育的区域性和市场导向性不匹配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选取的案例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这种典型性也可能意味着选择的案例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 原有的典型案例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适用, 另外案例涉及的行业、产品可能比较杂乱。而高职教育却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市场导向性, 生源、专业培养、就业去向等都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和行业范围。这也导致普通案例教学中的背景企业与高职学生将要面对的实际企业差异较大, 从而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高职院校实施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从以上分析可知,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应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必需的, 但是目前高职学生、教师及高职教育的基本情况决定了完全照搬普通案例教学是行不通的。怎样才能做到两全其美, 一方面使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一方面又能尽可能地弱化案例教学与高职教育现状不相符合的地方呢?经过改革探索与实践, 我们提出了“标杆企业跟踪学习法”, 即采用有地方特色的典型案例———当地的一到两家标杆企业, 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学习。这些标杆企业不但是行业的典型, 而且都与高职院校有着非比寻常的合作关系, 可以保证教师到这些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也可以保证学生能够对该企业有感性及理性的认识。在这一前提下, 一门课程甚至几门课程的知识点都以这个企业为例进行课堂讨论交流、课外实践跟踪学习, 这样既能保证案例教学的背景企业与高职教育的区域性和市场导向性特性相一致, 又能确保高职教师的理论、实践水平, 使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符合案例教学的需要, 突出案例教学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上的一致性, 使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与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余凯成.管理案例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6-18.

[2]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2-6.

[3]陆俊元.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及适用性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8) :22-24.

[4]刘桂洁.对高职高专案例教学法的探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8 (4) :92-94.

[5]张新平.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0) :56-61.

[6]裴云.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解析[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3, 3 (7) :17-20.

[7]柳菊霞, 苏靖枫.案例教学与高技能人才培养[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13) :122-123.

[8]郭德红.案例教学:历史、本质和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1 (77) :22-24.

[9]王芳.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27 (S2) :125-126.

实用性案例教学 篇2

文章针对目前热议的`案例式教学与项目法教学,探讨其在内涵本质上的不同、在教育过程中作用范围不同.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提出了两种教学法适应性,并指明在两种教育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承担的角色与对策.

作 者:郭琦  作者单位: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泉州,36 刊 名:福建电脑 英文刊名:FUJIAN COMPUTER 年,卷(期): 25(3) 分类号:G71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项目法教学   教学改革   计算机教学   工作过程教育  

实用性案例教学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案例教学,传统教学,课程改革

1.引言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实用多媒体技术是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是研究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并开发实用性的多媒体项目的一门专业课。此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及相关软件的基本操作, 具有一定的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 且能够将基本操作综合地运用到具体项目中。操作性、应用性是本课程的特点。

2.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

1.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1) 教材使用方面。传统教学法使用的是多年一贯制的固定教科书;而案例教学法使用的是对特定教育情景和实际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描述。 (2) 授课方式方面。传统教学法是教师讲、学生听, 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重点和中心;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一起, 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 (3) 教师角色方面。传统教学中, 教师其角色定位是把自己知道的一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只要熟悉教材, 表述清楚, 就算尽到了教师的职责;在案例教学法中, 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 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 (4) 学生角色方面。在传统课堂教学中, 学牛的角色是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在案例教学中, 学生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 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 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1]

3、案例教学法在"实用多媒体技术"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1."实用多媒体技术"课程特点需求案例教学法

实用多媒体技术课程综合讲述了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 其特点是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 并有广泛的实用性。其主要任务是在其它相关课程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及其关键技术, 视频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等等。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之中, 常常觉得多媒体技术"太难、听不懂、内容很乱很多"。因此,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很难对本课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通过案例教学这个教学环节的开展, 则可以达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梳理, 培养训练学生对理论的能动应用的能力。正如梅塞思博士所言:"案例教学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教学形式, 它在理论与实践的沟壑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当然, 案例及其教学并非要取代理论的发展或者实践的观察, 而是为从一种不同的背景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开辟了道路。"[2]因此, 案例教学法在"实用多媒体技术"课程中的运用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传统教学法不能满足"实用多媒体技术"课程目的

在"实用多媒体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过程中针对此课程的特点, 曾引入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但这些教学方式仍然不能满足"实用多媒体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当前, 工科学生理论与实践技能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 案例教学使学生在面对各种工程任务时, 能够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实践出真知, 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通过即时的案例实践, 可使学生获得亲身的体会, 加深对"实用多媒体技术"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还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实用多媒体技术案例教学的实施

在具备明显优点的同时, 案例教学法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单位教学时间内, 传授知识效率不高;知识的系统性及完整性传授不易实现;案例教学法重视在教学内容上提供模式, 但对具体教学方法及步骤却没有相对一致的可操作方案。因此, 在"实用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从案例的选择和案例教学的组织等两方面着手, 保证案例教学法的顺利实施。[3-4]

1.选择适宜的案例

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 确有重要的意义, 但在设置引用教学案例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以提高案例的教学效果。

(1) 案例应具有时代性。

多媒体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可适用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广泛。因此在"实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一定要切合当前社会生产的需要, 这样的案例教学才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 增强案例解决后的成就感, 也为学生就业时增添更强的自信心。对于本课程案例材料的收集、编辑、制作工作, 建议从教师直接参与的项目入手, 选择具体的案例内容。

(2) 案例应具有延伸性。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案例设计时注意案例的边界能够适当延伸, 一方面是案例本身的内容延伸, 另一方面是案例枝生, 扩展出枝生案例, 以应知识面扩展之需。

2.精心组织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 对老师的要求更高, 是一种具有更大挑战性的教学形式, 为此必须精心组织案例教学, 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1) 采用适当方法激励参与者。

有经验的教师常常把学生分为三种类型:俘虏型、好奇型和投入型。[4]对于俘虏型和好奇型的学生, 老师必须付出更为精细的工作去激励他们。如果案例情景本身有趣, 富有吸引力;如果分配给他们的任务让人感到愉快, 不具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如果能使他们确信其努力能够带来积极的效果, 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这样就能提高这两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除此以外, 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外部的驱动手段, 如分数的评定、表扬、奖励等。

(2) 教师自身做好案例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在案例讨论前, 是否有充分的准备也是影响案例讨论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案例讨论前, 必须做好下列准备工作:首先, 精通案例材料, 教师必须对准备的"实用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案例有一个完整的掌握。其次, 想象你希望案例讨论如何进行:怎样开始讨论, 如何对过程进行控制, 如何结束讨论等。

(3) 案例讨论过程管理。

成功的案例教学还需要教师在案例讨论中遵循一定的规则对案例讨论过程进行管理, 以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在讨论过程中, 针对案例讨论的实际情况以提示或者发问的方式适时引导学生进入新一轮或更深层次的讨论, 让学生在反复的讨论过程中加深和扩展对有关知识的理解。

(4) 案例讨论的评价。

案例教学结果应有适当的评价。首先, 教师要总结已有的见解, 如果案例提出的根本问题是发现新的、独创性的或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那么在结束讨论时, 教师应当总结大家提出的新观点或其他方案的效果。其次,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回顾, 可以让学生去详细叙述从案例讨论中得出的经验, 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5、结束

案例教学不是用扬此抑彼的思维来讨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更不是用案例教学法去代替其他的传统教学方法, 而是将"实用多媒体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这两者的教学置于一个特定的案例情景之中, 同时给予研讨和辩证地运用。相信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将会对"实用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起到有益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家军, 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j.中国教育学刊, 2004 (1) .

[2].Katherine K.Merseth.Case Studi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M].USA: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 1997:30-60.

[3].张惠娟.谈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 2007, (7) :111-112.

实用的终端销售技巧及案例 篇4

终端销售是市场营销的最后环节,其销售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营销的成败,为了做好终端销售,小编收集了一些比较实用的终端销售技巧及案例,以供参考。技巧一:学会诉求与赞美

赞美顾客可以使客人虚荣心上升,给客人以好感,使其头脑发热,利于冲动购买,使顾客停留专卖店的时间 增长,更有机会销售成功。

例如:用感人的语言使顾客下定决心,如“您夫人看到一定会高兴的。”用某种动作对犹豫不决的顾客做工作,让其下决心,如“您再看一下,您多试一下。”

技巧二:尽量让顾客参与到我们的销售互动当中

销售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并不是一个人表演的舞台,同时做好互动是增加我们产品信服力,使顾客关注我们讲解内容的最好途径。

例如:我们在给顾客演示产品操作时,可以让顾客自己亲自操作,实际体验产品的优势。也可以边操作边讲述有关失误了如何弥补或解决方法。技巧三:以编故事或潜意识的暗示把消费者引导到情节当中

要知道,我们所要面对的是各样的消费者,我们需要做的是使各类消费者能够很好的理解我们产品的功能,加强对我们产品的印象,利用编故事或潜意识的暗示能很好的把消费者引入我们的话题。

技巧四:区分谁是购买者、谁是决策者

销售的过程中,尽力吸引决策者的关注,同时,也要善于对待影响者,因为其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整个销售过程。

例如:年轻夫妇同一买东西,多于女方为主;中年夫妇买高档的用品,多以男方为主;一家老小来买商品,一般父母是出钱者、决策者,子女是商品的使用者、影响者。

技巧五:销售过程要注意促单

销售的过程需要讲究效率,在产品解说到一定过程时要促单,例如:先生,您放心,我跟您开一台吧;顾客在犹豫不决的情况下我们要帮助他做决定,特别是面对多个消费者在商量到底需不需要购买的情况下,需要帮助顾客做决定促单。

技巧六:学会销售企业

在销售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思考与随机应变,能够化解消费者的疑虑,同时我们销售的过程中不是单单销售我们的产品,我们还要销售我们的企业文化。例如:你说你们用的芯片和“XXX”企业的产品一样,为什么卖的价格要高好多?

答:先生,您就不了解这个了吧。我告诉您,销售价格是由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决定的,我们的生产成本是一样的。但他们是原有DIY渠道和原有DIY的人员进行销售,而我们不一样了,我们是利用自己重新建立渠道进行销售,所以我们的销售成本要比“XXX”公司高很多。在加上我们的企业文化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因此,我们的产品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技巧七:学会应付讨价还价的顾客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讨价还价的原因主要有:

一、对价格有异议;

二、追求成就感。我们应付对策首先是自信,突出品牌力,建立不容置疑的诚信感。其次需要对消费者适度的恭维与夸奖,使消费者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最后用执着触动消费者的可怜心。

技巧八:学会利用销售道具

我们写议论文需要论据,做数学证明题同样也需要“因为„所以„”,同理,在我们实际的销售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利用一些报刊、书刊、评论、评测等对我们有利的一面来做为我们销售过程中有力的论据。

例如:第一,钱袋宝专注做“移动支付”。第二,支付产品以“硬件”支付为核心,我们是借助PC支付的理念平移到移动互联网上,并进一步的进行提升。我们不会退回到原点,先做软件后做硬件。是以硬件支付为主,软件小额支付为辅,远程支付为主,近场支付为辅。这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不是高端的智能手机,普通的非智能手机也可以做到移动支付。

技巧九:学会观察与比喻

在终端销售的过程中,我们要观察对手的卖点,并能对他的卖点进行一些有力的打击;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利用比喻的手法,把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用一个简单的比喻介绍给顾客,加深顾客的认识。

技巧十:善于与一线品牌做比较

作为终端销售人员要对竞争对手的产品了解透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说我们的机器。同时,销售的过程中,尽量把我们的产品质量、功能、性能与第一品牌靠近,拉近我们与第一品牌的距离。

如一向在软件领域拥有自己的小众群落的小米科技推出的手机。产业链的延展对于自身市场的扩大在一定时间内自然会产生巨大的优势,这在苹果公司的产品里有着很好的体现。这种在产业链上的延伸最近的事件自然是谷歌对于摩托罗拉手机的收购,一向以开放示人的谷歌在产业链上的延伸虽然被普遍解读为对于苹果接二连三的专利起诉的应对,但从开放的系统提供者身份进入手机制造,这在行业上产生的连锁反应同样值得关注。

技巧十一:学会进行封闭性问题的提问

销售的过程中,能针对我们的每个卖点设计并提问一些封闭性的问题,也就是让顾客回答一些“是”与“不是”的问题。

在设计封闭性问题的时候,尽量让顾客回答“是”,假如顾客回答的都是“是”的话,那我们的销售就基本能成功了。

实用性案例教学 篇5

一、构建模型

学生在构建模型之前,首先需熟知所要研究经济问题和经济理论,确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联系。以测算1981—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源泉为例,计量模型通常采用两要素(资本K和劳动L)的柯布-道格拉斯(Cobb-Dauglas)生产函数:,其中Yt为产出值,Kt为资本存量,Lt为劳动投入,A为广义技术进步,u是随机误差项,α、β分别为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对上述模型两边取自然对数,即可变换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lnYt=lnA+αlnKt+βlnLt+u。

二、采集数据

依据计量模型中经济变量,收集统计资料数据。为测算中国经济增长源泉,需用到产出值(Y)、资本存量(K)和劳动投入(L)数据。这些数据是真实世界的反映。当然,进入模型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比如,产出值采用反映经济增长水平的GDP来表示,换算1978年可比价格。劳动力投入采用全社会年底从业人员数表示。资本存量则采取永续盘存法计算得到。可通过《中国统计年鉴》获得样本期间的原始数据。本科生初学计量经济分析,首先要养成看散点图的好习惯。

三、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

在模型构建和数据获取之后,接下来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方法可以采用OLS的方法,在必要情形下,需要考虑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和序列相关问题,以WLS和GLS克服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软件包stata操作思路和步骤,实现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确认估计系数是否稳健可靠,是否符合经济学逻辑,最后对stata输出结果予以经济学解读。下表是stata输出结果,从中发现,资本产出弹性为0.87,劳动产出弹性为0.54ㄢ

四、实际应用

最后是计量经济学应用阶段,一般有三个方面: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估。本文的增长案例主要用于结构分析,是通过揭示经济现象中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模型得到弹性系数进行经济学解释。从估计结果可知,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情形下,资本每增加1%,产出增长0.87%。劳动每增加1%,产出增长0.54%。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更多来自于资本驱动,而不是劳动驱动。依据F检验结果说明,中国经济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特征。进一步地,通过增长源泉测算,亦可进行国别比较。

本文以1981—2008年间中国经济增长源泉测算为例,介绍了如何以有趣实用的案例施教于《计量经济学》课堂中。其基本步骤包含:模型构建,采集数据,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以及实际应用。通过案例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实证分析过程和相关经济学理论,培养学生善用计量工具分析真实世界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实现教学相长,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附表1981—2008年间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估计结果(stata界面):

检验是否存在规模报酬不变,用F检验,结果如下:

摘要:本文以中国经济增长源泉测算为例, 介绍了如何以有趣实用的案例施教于《计量经济学》课堂中, 包含模型构建、采集数据、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实际应用四个环节。通过案例教学, 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经济增长源泉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H.斯托克, 马克.W.沃森.计量经济学[M].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实用性案例教学 篇6

现代社会信息需求量和信息交换量越来越大,伴随着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声像影视技术的发展,智能楼宇中对会议中心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学校,行政机关对会议广播的使用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为了满足用户的这种个性化需求,DSPPA推出了一款新型的会议广播一体化功放。此系统能更好地解决中小型会议系统与广播的结合,更快捷地提供高效的工作效率。

2 方案概述

本方案根据用户需求,对学校会议中心应具备的功能做一简单描述,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1 用户需求

1)学校希望提供6人的会议。

2)可以兼容学校广播系统。

3)话筒音量独立控制、功放输出音量总控制。

4)会议现场话筒无啸叫、音质清晰宏亮。

5)会议主机要具备均衡功能、移频功能。

2.2 会场分布及功能设想

DSPPA特别针对学校会议厅以及小型工厂等场所推出了一款便捷型会议广播系统一体化功放,该设备使会议系统与广播系统完美结合,并大大节省了投资者的成本。

2.3主要设备选择及特点

2.2.1 6通道会议功放

性能特点:

•实现会议讨论发言功能,会议系统与广播功放一体化设计。

•主机支持7段均衡调节输出和直接输出两种输出模式。

•主机设有移频开关,防止话筒的强烈啸叫。

•主机最多可连接6个话筒,设有24V幻像电源,MIC1具有优先功能,等同主席权限。

•每个话筒输入音量的大小可以独立控制。

•4个线路输入,可输入多种外部音源用作背景音乐,自动检测音频信号并播放。

•内置大功率广播功放,一机就可满足会议现场和外部的需要。

2.2.2 会议话筒

性能特点:

•使用方便,适应不同需求

•频响范围为5 0~20000Hz。

•灵敏度为dB

•为心形指向性。

•输入阻抗小于200Ω。

2.2.3 钢琴漆音柱

性能特点:

•优质铝材制造,侧面为钢琴漆处理木边,牢固而典雅高贵。

•重2.6/3.3/5.2/6.2 kg,配有安装支架,安装便捷。

•工作电压70/100V,额定功率10/20/25/30W,灵敏度高达91±2dB,最大声压级达101/104/105/107±2 d B,有效频率范围宽达160Hz~16kHz。

•垂直指向性好,声场集中,音质优美。

2.3 设备清单

2.4 系统主体结构

3 结论

实用性案例教学 篇7

一、转换案例教学模式, 增加探究式教学功能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改变课程教学中实施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需要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动手能力的提升上进行更多的考虑, 保证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需要对案例教学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思考, 要找出一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热情, 同时又能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方式, 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案例教学, 让学生在教师教学思路的转换中也能受益.

因此, 教师需要从课本中的数学出发, 对课本中出现的应用问题进行改变, 包括提问方式、转换题设、互换条件结论等, 最终形成新的数学模型应用问题.特别是对课本中的纯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按照科学性、新颖性、趣味性和可行性原则, 转换教学思路, 转换案例模式.在这种教学思路下, 可使学生得到如何将实际问题数学化, 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训练.

例1如图, 是三个相同的正方形, 求证:∠1+∠2+∠3=90°.

如果按照原题进行教学, 那整个课堂可能会显得较为枯燥, 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转换教学思路, 从呆板的教学模式跳出来, 让学生在更为丰富的信息中进行探究, 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此题为原型, 可以编如下问题:在距电视塔底部100米、200米、300米的三处, 观察电视塔塔顶, 测得的仰角之和为90°, 则电视塔高为多少?学生通过例题的训练可以很轻松的就能得到电视塔高为100米, 否则仰角之和要么大于90°, 要么小于90°.

二、将数学问题转换为课堂游戏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看, 课堂游戏, 或者课堂活动可以创造出较为宽松的教学环境, 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更容易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因此, 笔者认为, 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意转换教学模式, 尽可能的运用游戏或者活动教学, 将原本枯燥的数学原理和概念丰富化.

因为, 从当前的教学情况看, 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数学原理和概念的解读时, 都会采用推理得出的方式, 即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推理, 得出概念或者原理.这对学生把握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但是, 从某种程度上看, 数学原理和概念的得出, 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枯燥的, 推理的过程也稍显枯燥, 因此, 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所以, 教师需要转换教学思路, 需要从学生认知方式和心理特点出发, 制定各种课堂活动或者游戏, 以此推动教学的发展.

例2 (1) 用12根火柴, 互不交叉在桌面上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各叫什么三角形?

(2) 用9根火柴互不交叉在平面内最多可以摆多少个等边三角形?

(3) 你能用6根火柴摆出4个等边三角形吗?

总之, 喜爱游戏是青少年的天性,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从中引导学生探索数学模型, 对教学的潜在影响很大.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强化教学思想, 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设置问题情境, 实现教学直观化

设置想象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的运用教学资源, 转变教学的单一模式, 通过各种丰富情境的设置, 为学生提供想象情境, 引导学生探究的热情,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进行猜想及证明, 在情境中完成思想的升华,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在讲“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时, 以门的开与关为背景, 把门的边缘看作直线a, 门轴看作直线b, 门面看作平面α.

问题1:直线a与平面α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问题2:当门绕着门轴转动时, 为什么有无数条直线都与平面α平行?这类动直线仅依赖于什么?

问题3:a∥b时, a就平行于α吗?需要加上什么条件才能使a∥α?

问题4:由前面的探究, 你发现了什么?可猜想出什么结论?

事实上,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 是需要通过不同情境的设置, 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创造多种教学形式的.通过情境教学, 学生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 认识枯燥的数学知识, 而且情境教学的好处还在于, 能够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归纳、猜想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动手、动眼、动脑、动口, 提高了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培养了观察、归纳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结语

总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发展的需要, 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基础,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这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数学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 也需要教师践行素质教育的相关理念.

摘要: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思路, 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 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关于教学思路的选择, 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转换, 避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

中职语文实用性教学探讨 篇8

一、转变观念, 树立中职语文实用性教学观

语文教学应抓住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根据不同专业、岗位的需求, 创设情境, 借助应用型教学方法进行语文能力专业化、岗位化的仿真训练, 凸现中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专业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语文课程在中职各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功能进行研究, 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需要, 对语文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教研教改。“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方针为我们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在实际教学中, 要克服语文教学中学科本位模式的束缚, 加强语文教学与将来工作的整合与渗透, 使语文学习与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紧密衔接, 以适应职高生的学习需要。

二、打破知识传授的封闭体系, 建立以实用性为链条的、开放的双线课程结构

“双线课程结构”由教材教学线和实践教学线共同构成。教材教学线以课文学习为重心, 学习教材中的语言和语言规律, 培养语文能力;实践教学线则是教材教学线的拓宽和深化。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从业的实际需要出发, 创设融听、说、读、写为一体的具有鲜明中职特色的应用型语文教学情境, 采用由知到会、情境模拟、有效推进、能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模式施教, 寓能力训练于活动之中,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 为形成社会交往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奠定基础。实践教学线主要借助活动课的形式展开, 活动内容的确定主要依据三条:一是课文中“语文活动”和“听说训练”, 二是读写训练重点, 三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职业活动应具备而现在却又薄弱的某项能力。

1. 注重听说训练, 突出专业知识。

中职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社会, 其听说能力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某种程度上, 听说比写出更重要、更难, 听说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许多中职生初中语文的基础就不好, 致使语文学习兴趣缺失, 听说能力普遍低下。面对这种状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简单介绍听说的基本知识, 介绍交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几乎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a开设普通话课程, 开展普通话实践活动, 全面推广普通话, 要求学生说准、说好普通话, 平时用普通话交流;b认真倾听是美德, 培养学生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 更能够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 专心学习, 全面提高学习成绩;c口头表达课演变为“演讲与口才”课进行教学, 着重强化演讲思路、演讲语言、演讲艺术、演讲气质及演讲效果的学习和训练, 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成为一股活水。d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 结合专业设置情境, 进行听说训练。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 会感到有话可说, 有话会说, 心理优势增强, 胆子增大, 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可谓一举两得。

2. 提高书写能力, 强化应用写作, 培养从业技能。

一手好字就是一个人的名片。广大中职生迈向社会的第一项考验就是他们的说话和书写能力。因此, 中职语文课程应该利用活动课, 让每个学生都练成一手好字, 既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一张有分量的名片, 又为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 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业, 语文等文化课教学是副业, 副业应该为主业服务。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时候, 中职语文教学首先应该弄清主业与副业的关系, 明确自己的地位, 确立适合职教特色的写作能力培养方法:从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角度, 开设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课程, 如文秘专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国贸专业开设商务文书写作课程等等, 以强化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

同时, 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 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应用文教学, 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然而, 现行的不少中职语文教材把应用文写作作为“附文”来对待, 没有突出中职语文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 要专门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教学, 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3. 引导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知识。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具有人文性。在职业语文教育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倡开卷有益,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学生在紧张的专业技能训练之余, 能够自由、轻松的阅读课外书, 放飞自己的心灵,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培养中职生语文素养、人文精神的目的也得以在课外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在推荐课外读物的时候最好与专业课教师合作, 起到主副互补, 共同发展的效用。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需要我们转变观念, 树立中职语文实用性教学观, 打破知识传授的封闭体系, 建立以实用性为链条的、开放的双线课程结构。

英语ESP实用性教学探析 篇9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 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增长的时代背景下, 对英语教育的重视, 是任何历史阶段所不能比拟的。然而, 现在高校的英语教学缺乏合理的定位, 并且低效的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 在高校英语教学和学习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量高校毕业生在取得了英语四六级证书的情况下, 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不能熟练应用, 特别是对自己的职业, 仍然缺乏对自己职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为了扩宽就业渠道, 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开始积极参加四六级考试, 但对于学生来说, 要通过四六级考试的测试, 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因为他们的基础不同, 并且在教育阶段英语课的课时量也比较少, 同时加上教材上有一定的限制, 导致与本科学生相差很远, 这种不平等的竞争道路, 使越来越多的生艰辛异常, 备感受挫。在不平等的基础上, 即便拿到了合格证书, 同样受到来自就业的压力。因此, 如何更好的进行阶段的英语教学, 以及如何帮助生更好的学习英语, 给学生增加就业的筹码成为现实中必须考虑的事情。

因此, 目前的任务是给英语教学一个合理的定位, 明确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 解决英语填鸭式的教育弊端, 形成自己的特色, 教育不同于大学本科教育, 它更侧重职业, 即与将来的就业岗位挂钩, 它的教学目标应该是, 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更加注重职业导向。目前英语教育应用能力测试分为a级和b级, 虽然与普通大学本科四六级考试有了明显的区别, 但是目标并不明确, 在反映“实用度”程度上远远不够, 充其量只是达到了“够用度”。

“实用性”作为英语教学的评估标准, 应更多的体现在实践教学中, 也就是把教学放在实践生活中, 通过体验实践生活达到教学目的, 即采用更为实用的教学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以职业教育的理念进行英语教学活动, 让学生感觉到英语的实际作用。因此, 目标明确, 实用性高的的ESP教学方法逐渐成为英语教学方法。在职业英语教学中开展ESP教学, 是达到“实用性”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2 ESP的含义

专门用途英语或专用英语 (简称ESP) 的教学开始与20世纪中叶, 其最初形式是EST。英文表达方式为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它以功能主义的语言观为理论来源。它包含的范围比较广, 不仅包括语言知识, 教学知识, 还包含学习者所学习的专业知识, 并且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一般来说, ESP就是在某一特定专业基础上的相关英语内容的教学, 是寻求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一种方式。

按照使用的目的的不同, 外国学者将ESP分为职业性专门用途英语 (EOP) 和学术性专门用途英语 (EAP) ;依据内容的不同, 英国语言学家把它分为科技英语、商贸英语和社会科学英语。ESP和EGP (通用英语) 是相对独立的, ESP与EGP不同, 是一种新的教学途径, 而EGP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英语语言课程存在, 在教学内容上以普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 忽视培养交际能力。但如果从语言教学的方式上看, ESP和EGP可以是并列的, 或者可以说是也继承关系, 也就是说在发展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通过教学, 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 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的语言工作能力。

ESP教学模式有非常明显的特点, 即在应用中教学, 在教学中应用, 应用与教学相结合。它非常学生的实际工作需要。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去处高职英语和高中英语没多大差别的误解, 让学生的能够感觉到英语与实际专业应用息息相关。其次不要求“样样精通”, 但重点突出, 让学生能感觉到学习的轻松和愉悦,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信心的兴趣。最后学习英语的同时拓宽了视野, 学生能直接感觉到英语的用途, 从而更加刻苦的学习英语。

3 ESP教学探析

ESP英语是以EGP英语为基础的, 它在使用词汇、句子结构、语用含义及语境上都有自己的独殊性, 它的教学模式也有自己的独特的规律, 接下来, 我们着重从ESP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教材建设、教师培训三个方面对ESP教学进行探析:

3.1 ESP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

由于ESP和EGP之间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 因此我们需要分清区别, 看清联系。

首先, 从教学内容上看, EGP以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 ESP则倾向于语音功能和语言活动, 可以说它是专门的应用性课程。经过近十几年的英语学习, 虽然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但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仍然相对薄弱。因此, 在刚刚入学的第一学年应当仍然以巩固和加强基础英语为主,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大多数学生要求与自己的相关专业相结合。在对隔壁兄弟学校调查中发现, 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展了一学年的基础英语课, 并且检测基础课是否合格的标准是是否通过B级或A级考试。在第二学年, 则开设了ESP课程。具体的课程内容分为几大类:商务英语, 酒店英语, 计算机英语, 大部分为考试科目或学分课程。

其次, ESP课程的教学方式应该以某种特定的职业作为背景, 以学习者能够具备必要的职业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因此, 教学方式应该是完成职业教学任务为基础, 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来完成任务,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参与, 以及是否具有流利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为判断依据。此外, 教学活动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况, 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旅游英语教学, 学生通过学习, 不仅具备了导游应具备的素质, 而且从中学习到了旅游方面的专业词汇、经典句型和人文背景知识。学生通过现场参与, 觉得他们是直接使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 使他们看到多年英语学习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认识到了实际运用中自己的不足, 从而提高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激发了深度学习的兴趣。

3.2 教材建设

由于ESP教学是以不同的职业或者不同的学科为背景的, 因此ESP的教材也大不相同, 外国学者Carver (1983) 对ESP课程总结如下:真实的语料, 基于目的和以自我学习为导向。而ESP教材的核心是真实语料。虽然现在有很多ESP材料, 随着各个领域的分工越来越细, 现存的ESP语料,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例如, 虽然有了各个行业例如会计, 商务, 餐饮和旅游等都有了自己的教材, 但仍然缺乏专业认可度高, 实用性强, 适合英语教科书的, 例如水利行业和戏剧行业等。此外, 不管教科书的真实语料多么的真实, 总跟不上时代的变迁。与教学活动相配套的材料更是相当匮乏, 特别是与教学和考试相关的配套材料和试题更是极其缺乏, 因此解决这些问题也很重要, 不然影响了ESP教学的整个过程。除了ESP教材建设应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要之外, 还应该建成一个开放的体系, 以利于专业的统一和分类, 同时也方便教师和学生的参考和借鉴也。最后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 例如广播、电视、媒体、互联网等丰富和充实ESP教材, 以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

3.3 教师培训

虽然ESP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 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过由于教学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不同, 教师的作用大不相同, 我们把他分为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 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在初级阶段,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选定主题, 同时明确他们的任务, 再一个就是介绍了相关的背景知识;语料库和最新信息的整理, 为他们后续的任务做好铺垫。

在中级阶段, 也就是以学生为主的中心阶段。学生通过现场模拟, 角色扮演以及分组讨论等完成学习过程。教师起到引路人的作用, 并且监督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在最后的高级阶段, 教师则担任评论员的角色, 按照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 给学生一个完美的评估表。

此外, 如果仅仅认识到教师的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还是不够, 英语教育的特点是以专业为背景的, 因此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例如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 可以模拟一次谈判过程, 或者市场调研过程;在餐饮和旅游英语中, 可以让学生扮演一次导游。不过, 我们的英语教师大多是没有相关职业的经验的。即便能够熟练的掌握英语基本技能和技能, 但毕竟缺乏实战经验, 也只能纸上谈兵, 再加上教材的缺陷, 教师很难达到ESP英语教学的要求。为了更好的进行英语ESP教学, 教师应当从本身所在的专业出发, 定期的去相关行业做培训, 或者直接招聘有相关专业工作经验的英语老师来弥补专业知识上的不足, 从而更好的进行英语ESP教学。

4 ESP教学的意义

4.1 ESP教学有利于完成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英语教学是一个以职业和专业为背景的教学方式, 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是更好的培养与专业或者职业相对应的专门型人才, 是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是为就业服务的。英语教学更突出应用和技能培训合格的人员, ESP教学通过与专业英语相结合的方式教学, 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

4.2 ESP教学是实现生就业目标的重要途径。

英语教学的成功是以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迅速就业为判断标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应突出强调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 应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技能, 增强对就业的适应能力, 避免失业,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ESP教学则顺应了时代发展和了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 、成为学生实现就业目标的最佳途径。

4.3 ESP教学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随着专业分工的日益细化, 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单一的英语型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 另外,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剧, 既有国际商务方面的经验又有熟练的英语技能的人才变得炙手可热。ESP教学能够以市场为导向, 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复合型人才,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5 结束语

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帮助学生实现就业为最终目的的。特别是在就业压力加大,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普遍不高的情况下, 迫使教育更加注重现实的情况, 而英语ESP教育正是以次为目标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因此, 英语ESP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英语ESP教育已成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最佳途径。

最后, 本文也有不足之处, 主要在于对关键问题的论述上还不够深入。对问题的把握应做到层层细分, 进而达到深入分析了问题以后便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也应注意问题的全面性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将总结经验教训, 对ESP教学理论继续关注, 对ESP教学研究更加细致, 对ESP教学的实用性进行关注和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鲍秋红, 许锬.在英语教学中开展ESP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4) .

[2]李新元.浅谈英语教学中ESP教学[J].经济师, 2009 (9) .

[3]吕巍.英语的解决方案[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4) .

[4]Jones C.ESP textbooks:Do they really exist[J].English for specif ic Purposes, 1990 (5) .

上一篇:数据采集与传输控制下一篇:大型养路机械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