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

2024-10-24

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精选12篇)

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 篇1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计算机的时代已经慢慢趋向于成熟, 在这个过程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显著, 这也就给计算机教学带来了压力, 由于目前计算机教学的简单化, 实用性上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对如何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已经迫在眉睫。如何更好地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 让学生真正的学到东西, 笔者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二、计算机教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及现状

目前的世界已经是互联网时代, 计算机是新型社会的建设不可缺少的工具, 计算机教育的现代化也越来越更加的重要, 目前的计算机教学在我国教育中已经形成普及性, 计算机教学是为我国教育培养先进的技术型人才, 是对信息时代的基础教育, 未来的教育离不开计算机的教学, 它已经占据了时代的地位。

目前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的进行着, 教育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具笔者分析在过去的计算机教学中主要没有设配的现状, 才导致了在计算机教学中重视理论教学的事实, 而随着近些年的发展, 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计算机已经普遍存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培养教育教学模式转变的发展中树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改变了过去不利于人才培养的模式, 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过多的帮助, 学生只能学到一些浅显的技术操作, 导致学生适应不了社会的需求, 不得不在工作中从新在去学习实际技术。这给用人单位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三、提高计算机教学中的实用性

(一) 明确教育的培养目标

明确教育的培养目标, 是对计算机教育方向的确定。怎样的计算机教学才是合格的教育?首先要明确教育培养的目标。根据目前社会的现状, 计算机教学目标应该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方向, 在教育中重视计算机的实用性的授课, 以及实用性的技术操作教学, 针对目前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 进行改革明确教育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任用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老师等方式, 去提高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实用性。

(二) 调整计算机教学的课程结构

计算机教学的课程结构的调整是提高计算机教学实用性的基础, 因为课程的设置决定着教学中的定位, 目前学生的学习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这就要对计算机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提高计算机课程的实用性。目前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硬件维护、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是社会用人单位最急需的人才。那么就应该少开设一些像《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等一些纯理论性课程, 应该在教学课程中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的结合, 向着实用性的课程结构发展。

四、提高课堂教学中实用性的分析

(一) 明确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

在现代计算机普及的社会里, 现代的学生越来越不知道珍惜科学带来的学习机会, 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简单、庸俗的方面, 而不能真正明白计算机的重要性。学生大多处于娱乐的兴趣中, 应该让他们明白计算机课程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占据的重要地位。所以在学生刚入学就应该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学习的目的性及重要性。树立学习的重要性认识。

(二) 计算机教学备课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备课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 它不仅仅包含理论课程还有最重要的技术操作内容。在计算机课程备课中除了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之外, 还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对技术操作的指导如何让学会熟练操作十分重要。

(三) 重视计算机教学的方式

由于计算机教学具有自身的上机操作的特点, 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大部分时问是在多媒体机房, 在教学方式上就要重视计算机操作的特点, 把抽象具体操作化, 把理论实践化, 这样在难理解的东西通过计算机的操作都能变得生动形式, 学生们才能更好的接受和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中应采用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并在案例会学生自主的学习性, 这将有利于计算机教学实用性的发展。

五、加强实用性实践

(一) 鼓励学生主动参加计算机比赛

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以后工作中的应用, 在学会的学习中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学习的机会, 让他们有一个平台去竞技、去寻找不足, 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 才能发挥计算机的实用性。

(二) 从职业中寻找学习乐趣

现代社会的发展, 已经不得不让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校和教师给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 已经是目前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局势, 例如:学校网站的协助维护工作;教师建立精品课程的过程中要学生技术参与;学校科研实践承接的网站建设、管理系统建立等等都可以给学生职业性的承担, 当然也会有相应的工作回报, 让他们体会到技术的实用性。而且给学生在职业中寻找学习的乐趣。甚至在拥有一定技术之后, 学生可以自己承接一些任务等。

六、结束语

网络时代离不开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它是这个时代的宠儿, 对它的不断创新, 不断突破技术难题,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 要确保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们, 能在操作第一线上游刃有余地应用计算机, 这才能体现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本文从计算机教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及现状分析出发, 介绍了计算机课程结构、课堂教学和学习环境等, 以此探讨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刘志中, 王丽晖.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管理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 (9) :33-34.

[2]崔永贞, 康红霞.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 (1) :204-205.

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 篇2

学号:10104060330 姓名:张强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3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2012年6月

这几年,计算机产业迅速发展,对于我们这个专业的来说,能够了解本专业前景,对整个发展有系统整体感知的认识,接触外面世界的需求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6月份,我们进行了计算机实习,实习的方式是听讲座。

实习目的:深入了解整个计算机的系统知识和发展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多一些了解,增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知识。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培养兴趣和爱好。

实习内容:

1.语义Web

讲师:黄广君

1.1语义web的产生

语义web的起源,搜索引擎工作原理,基于关键词,语法层次,词频位置扇入值。语义web的理论基础。计算语言学,概率统计模型,人工智能技术。语义web的目标,将面向人的网页、文档、知识转化为机器可以识别和处理的数据,从而提高查询效果。

1.2语义web技术基础

本体理论与本体论技术,本体定义,本体结构,创建领域本体的步骤。

1.3主要研究方法

基于语言学理论的理想主义方法,基于统计模型的经验主义方法,实际应用中上述两种方法相结合。基于规则的语义分析方法,查询模型模块介绍。句子相似度算法流程。基于统计模型的研究方法,最大熵模型、隐马尔科夫模型、粗糙集理论、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基于统计模型的研究方法,基于描述逻辑的知识推理。当前研究热点。

1.4描述逻辑的体系结构

DL的基本元素——概念和关系,TBox语言是描述领域结构的公理的集合。

1.5DL中的构造算子

DL中的其它算子,在DL中添加算子。

1.6描述逻辑中的推理

一致性检测,概念可满足性,概念包含,包含与可满足性的关系,实例检测,可满足性检测算法——Tableaux算法,可判定性,计算复杂性

1.7 智能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类型,查询扩展方法,基于语义模型的查询扩展,重排序,返回文档排序,Semantic web应用

1.8 Semantic web services

起源,Web Services 框架,工作原理,工作模式,Semantic web services层次结构,RDF组成,RDF Data Model,RDF Schema,RDF Basic Concepts,RDF Model,描述语言进化过程。

以前对于web这块,感觉自己一片空白,不过,听完黄广君的讲座后,虽然不是很理解,但有点印象,感觉是那么回事,只好花时间去理解了。收获很大,虽然讲得很枯燥,还是认真听了下。

2.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讲师:黎蔚

2.1两种水印应具备的特征

可见水印的特征,不可见水印的应有特性。

2.2不可见水印提取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数字水印提取算法的设计,确定提取策略、确定提取公式、确定反置乱算法。根据嵌入公式确定提取公式,反置乱算法的确定,反置乱算法。

2.3相似度分析

相似度分析,相似性度量定义。

2.4鲁棒性能实验和分析

水印图像提取实验,含水印图像涂抹实验,水印图像salt噪声实验,水印图像salt(0.02)噪声再滤波实验,水印图像裁剪实验,JPEG压缩实验。

对于图像处理,一直很感兴趣,这个不像编程那样枯燥,我对ps很感兴趣,不过学过ps后觉得也没什么。听完黎蔚老师的讲座,感觉自己只是确实欠缺,图像原来还可以这样处理的。我的兴趣又加深了,以后打算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3.数据库技术

3.1数据挖掘发展简述

数据丰富与只是匮乏,从数据到知识,数据挖掘产生,3.2数据挖掘基本知识

数据挖掘定义、深入、功能。概念描述:定性与对比。关联分析,分类与预测,聚类分析,异类分析,演化分析,数据预处理。

3.3关联挖掘

关联规则挖掘,购物分析,基本概念,关联规则挖掘分类,单维布尔关联规则挖掘,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的生产,Apriori算法的改进。

3.4空间数据库技术

传统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的局限,地理空间数据存储操作的对象可能是一维、二次、三维甚至更高维。传统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的局限,不连续的、相关性较小的数字和字符,传统数据库管理的实体类型少,并且实体类型之间通常只有简单固定的空间关系,传统数据库存贮的数据通常为等长记录的原子数据,传统数据库只操纵和查询文字和数字信息。

3.5面向对象模型

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的分割,以更接近人类通常思维的方式建立问题领域模型,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特性,特性,实现方式

3.6ER模型(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

确定实体类型、确定联系类型:销售活动或订货活动、确定实体类型和联系类型画出ER图。ER模型的基本成分是实体、联系和属性,弱实体的划分与依赖联系,子类和超类,ER模型的操作,实体类型的分裂,实体类型的合并。设计局部ER模式,全局ER模式的优化。

3.7 半结构化数据

相对于结构化数据(即行数据,存储在数据库里,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实现的数据)而言,不方便用数据库二维逻辑表来表现的数据即称为非结构化数据,包括所有格式的办公文档、文本、图片、XML、HTML、各类报表、图像和音频/视频信息等等。

基于数据库的数据挖掘,听着挺霸气的,还好我们刚刚学完数据库,对这个还是挺了解的,听完刘勇的讲座,收获甚大。刘勇讲课喜欢在黑板上演示,这个挺好的,我们都没听明白,对数据库这块又加深了专业知识的掌握。

4.实习体会

这些天的讲座收益颇多。以前接触过网站的制作,所以对于Web,XML,HTML这些东西还是很熟悉的,这次的讲座,又让我重温了这块。不过老师讲的还是挺仔细的,内容很充实,又介绍了其他的web应用。不过,黄广君老师眼神看着电脑,似乎很少看看下面,可能有

点害羞,好多都没听懂,有些东西还是第一次听说,想想有点可怕,了解的东西实在太少了。还好,后面有实例,通过例子,大概知道了点。Semantic不太了解,甚至它的翻译还不知道,后来都是百度了下。本来这就是认知的,只是做了解就行。TBox语言看着有点费劲,不会用,能看懂。DL中的构造算子,逻辑推理,真是云里雾里,以前真没听过。

黎蔚老师那个水印提取算法,我很感兴趣,现在才知道竟有这种技术,还有那个高速公路裂缝处理,学了这么多ps,对图像处理也了解了不少,这种处理的方式还是第一次见。那个数字水印提取算法还是不清楚,还有那个嵌入公式,提取公式,不知道使用什么处理的,需要用到哪些知识呢?这一直都是个未解之谜。反置乱,相似度分析,这些又该怎么处理呢,问题又增加了,这些都没讲清,要是举一个例子出来就好了。那个JPEG图像压缩,怎么压缩啊。压缩之后呢,又该怎么还原?这一切显得很有趣,很想去研究一下。听说研究这个数学要行,不过,这跟数学有什么关系呢?

刚刚学过数据库,也是刘勇教的,数据挖掘也是第一次听说,听着有点深奥。还好有案例,介绍的也很详细,不过,具体怎么去挖掘,还是不太了解。什么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遗传算法、近邻算法、规则推导,这些技术听着很高级,具体的应用还是一片空白。只有自己下去百度了。同时了解到数据库的抢到功能,不放可以考虑将来选择这个方向。数据库应用广泛,操作很庞大,重要的技术就是挖掘,如果这个学好了,数据库技术也就差不多了吧。

计算机基础的实用创新教学 篇3

关键词: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导向评价机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迅速扩大,人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计算机技术已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技术。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相应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各类中职学校均已开设了多门计算机课程,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经作为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基础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实际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存在滞后现象,计算机基础的实用创新教学势在必行。

一、 計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差别很大。我校的生源有的来源于边远地区,很多学生在中学没有开设过计算机课程,甚至还有的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也有的学生来自经济发达地区,接受过良好的计算机教育,其中一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应用一些软件,这就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处,如果无视这种差异,对所有学生均采用一个起点授课的做法,则会出现基础好的学生不想听,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的状况。如何兼顾基础差异明显很大的学生,这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教学观念落后,知识更新慢,教学目标不明确。职业教育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也要围绕这一方针开展。有不少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定位理解的并不透彻,依然抱着以前中专教育的想法,传统的应试教育占据头脑,面对新的形势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忽视技能的培养;对于当前社会的就业需求不了解,还在讲一些过时的知识,有的还简单的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就是教学生打字。落后的观念加上有的学生学习上的不配合,导致学生学用两张皮,在实际应用中大打折扣,教学效果不理想。

3.学时缩减与授课内容增加的矛盾。在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一种趋势,其中的一条措施就是大量缩减理论课程的学时,包括计算机基础的课时。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改为周两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又在不断地增加,这样,内容的增加与学时的缩减造成了很多不适应的状态。教师们总感觉课程上不完,很多授课内容很难完整地讲授出来,学生一方面,则又觉得老师讲得太快,无法消化吸收。要想摆脱这种局面就应该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创新改革。

二、创新教育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注重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了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里所说的能力除包括实践操作能力外,还包括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教学和教材建设应特别注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统率具体的计算机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能开阔眼界,从方法论的角度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实训教学中,除加强每个教学项目的课堂实践环节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置大量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课后练习和课后实训课题,使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交替进行,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的整合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以及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分不同层次因材施教。采用分级教学的办法,可以使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学习中各有所获,针对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可对新生进行计算机能力测试,然后 根据自愿原则施行分级教学。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不同难度的课程,将计算机基础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学班中组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三式弹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开展计算机课外活动与技能竞赛。开展计算机课外活动与技能竞赛能给学生一个极大地激励,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其竞争意识和学习干劲,刺激其对比赛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职教育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绝大多数均能开展竞赛活动,如我校组织的电脑打字、图文混排、影视制作、网页制作、计算机编程和计算机组装、维修等课外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并且我们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市级,省级的技能比赛,且能获得优异成绩。让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了解自己的不足,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他们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让学生的作品能够在全班、全校,甚至在网络上展示,给学生以自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计算机竞赛,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成就感,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改革评价机制,实行过程性评价。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每次上机前,都安排相应的任务,下课前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记录,学生每节课都知道完成了什么任务,完成的怎么样,每完成一个任务就会有成就感。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控制平台,收回学生的作品,又汇总分发到每个学生机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自评、互评。在教学过程中成果的展评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传统教学中的总结性评价已不能适应现行的教学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做出相应的评价表,在评价表中从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做出充分的要求,以学生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分等方面的综合得分对每位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这样的学习能让学生学到传统课堂教学中得不到的效果,对培养学生自信心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学生对各自项目设计自评,不仅有利于自主学习,且可以改进课程或教学的设计,其作用是重视学生学习主体,重视学生的反思,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互评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共享,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

总之,在计算机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专业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轻松。为此,教师就要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计算机专业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菲.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兴趣与能力的培养.科学咨询,2009年12期.

[2]陈晶晶.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学周刊,A,2012,(1).

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 篇4

1 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

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主要遵循的原则是厚基础, 重视实践, 追求创新。虽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伐较快, 但是它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都是比较稳定的, 所以, 只要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 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就有一定的保障。

1.1 确定培养目标, 设置课程结构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将高等性作为基础, 将职业性作为内涵, 将社会性作为价值取向;而高职计算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一批在应用、管理、程序等方面能力都很强的人才, 并且要求学生必须拥有较强的知识、专业理论以及实践能力。从上述论述的培养目标来看, 我们可以将高职计算机课程划分为三大块, 即计算机专业基础课、计算基专业课以及公共文化课。在设置计算机教学时数过程中, 必须明确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以及专业技术这三者之间具有的关联性。

1.2 根据计算机课程属性, 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方法法

从计算机课程的基本属性角度出发, 其通常可分为两种类型, 即原理型课程与技术型课程。前者在实际教学中主要对计算机的组成原理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讲解, 这种类型的课程通常将计算机教学、电子技术等知识作为基础性内容, 这对于实际讲解中对过程的演算与推导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对这种类型的课程, 不能完全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行;后者在实际教学中主要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作为核心部分, 对于这一类型的课程应以多媒体教学方法为主, 具体操作是:教师在课堂上对计算机进行实际操作, 用一种直观性使学生对内容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知识解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 强化实践性教学, 充分的体现出高职院校具有的特色, 从而将其具有的优势全面的发挥。所以, 在设计计算机课程时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环节方面的内容, 并充分的考虑实验室与实际训练平台的建设情况。将宽口径学科教学作为基础, 以此让学生们积极的参加相关实践与研究活动。目前, 有必要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加深设计并贯彻落实到实际中。众所周知,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尤其对于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目标, 所以,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结构建立与其他高等教育计算机教学模式有着不同之处, 主要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对实践性教学进行设计。

2.1 注重编制与完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它能够促进教学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计算机教学工作应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现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快速发展与普及, 推动了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进一步完善, 这时就要求计算机教学所涵盖的内容必须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整, 以确保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相适应, 所以, 对于教学大纲也应进行必要的修改, 以促进其的健全与完善。在编写大纲过程中, 应充分突出实用性与实效性的原则, 不仅要照顾到普及的需要, 同时还应兼顾着其的先进性, 将计算机范围领域中出现的新技术与较高的应用水平全面的反映出来。当前, 社会上涌现出了诸多的较好的计算机软件, 因此, 应将这一内容融入至教学大纲之中, 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课时量。

2.2 合理的选用教材

我们都知道,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物质载体, 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重要手段, 更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在选取教材过程中, 不仅要确保基本知识要点, 同时还要保证所选取的教学材料与学生的专业特点是否是相符的。例如, 对于部分专业学生, 对他们的要求是要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某一级别水平, 因此, 应选择与等级考试相关的教学材料。同时, 就算是同一学科的课程, 由于其教学对象的不同, 在教材的选用上也不一定相同。例如, 都是财经类的高职院校, 同样开设了数据库及应用这门课程, 但是在进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与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 由于专业存在着不同, 所重视的内容不同, 所以, 在选择教材时也应有所不同。现阶段, 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较快, 所以, 不仅要确保教材的稳定性, 同时还要不断的探索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取得的最新成果。对于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而言, 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适用性强的教材, 尤其是一些刚“出炉”的质量较高的软件, 应将其融入至教学内容之中, 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这些质量较高的软件, 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同时, 学习起来也非常的简便, 易于掌握。经过教学实践证明, 从简单原理教学出发, 对应用性强、见效快的软件进行讲解, 大大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

2.3 注重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属于一项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应将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 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育者应积极的创造出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的形式上来, 不断的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职业特色, 所以,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各方面的特点, 在教学方法上, 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防止出现空洞的讲解, 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讲解。比如, 在进行计算机原理等方面的课程时, 应以讲授为主;在进行各种高级语言与软件应用等课程时, 应将讲授与上机实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进行编程技巧等方面的课程时, 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形式;在进行系统开发等方面的课程时, 应采用案例的教学方法。

当前, 信息技术在信息储存与信息传播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所以, 应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以此推动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发展, 并且学生也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等课件来获取相关知识, 这不仅提高了学习的进度, 而且也使得学习内容的自主性得到了增强。因此, 应将以往的以教育者为中心的课堂讲授模式全面的转变, 将引导与启发学生为主体部分, 从而确保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他们是教育教学中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 应将学生的学习放在首要位置, 不断的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全面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使其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的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 不断的引导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 确保学习能力的提高。由于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程度有高有低, 所以, 教师应在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选择适合每位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并合理的运用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成果对学生进行讲解, 从而让他们不断的探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动向, 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激励他们自主探索、求职创新精神具有很大的帮助。另外, 在制定多种学习方法的同时, 还应制定出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 并将这两者二合一, 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如, 在进行知识性与理论性强的课程时, 可以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在进行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时, 可以采用完全上机考核的方式进行。

2.4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实施班级授课制

有的学生在高中时期就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 并进行了相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训, 而有的学生到了大学时期才真正的接触到了计算机, 所以, 高职院校中出现了层次不同的学生;其次, 由于计算机技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并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实施班级授课制。例如, 可以开办一些“实验班”, 将兴趣与爱好相同的学生组织到一起, 每周开展六到八节课, 作为“自由教学”时间, 由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向上级申请, 教学内容不仅要有较强的实用性, 并且申请的老师还必须提供教学时间、教学目标以及讲义给学生。一旦批准, 老师还应进行宣传, 在年级段领域内招收听课学生;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老师进行授课, 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将以往的班级界限有效的打破了, 形成了走班上课模式。这样不仅便于教师开设各种教学内容, 如电子表格、图形图像、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等, 同时, 也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计算机教学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不断的改革教学思想、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法, 充分的抓好自身建设, 力争培养一批计算机实用性能力强的人才。

摘要:高职院校设置计算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操作全面的掌握, 以帮助他们毕业后在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的管理, 确保工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当前,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应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并且还要充分的考虑现阶段的就业以及该校的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 根据职业资格规范要求, 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 将教学内容与计划进行必要的整改, 定期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从而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本文主要对高职计算机实用性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王隆娟, 吴泽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的探析.福建电脑, 2007, (05)

[2]蒋道霞.谈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的制 (修) 订.电脑知识与技术 (学术交流) , 2007, (03)

[3]吴文利, 李茜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探讨,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年20期

[4]杨敬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探讨.理论月刊.2007年07期

[5]王丽娜.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福建电脑;2008年07期

[6]周谦.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管理会计案例教学初探.科技信息, 2010年05期

[7]纪红, 郭公民.多媒体辅助教学现状的分析.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 篇5

题 目专 业姓 名学 号日 期

大 作 业

实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选修课学习心得

实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选修课学习心得

学习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大众对计算机进行商务、学习、工作等需求的增长,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不可缺少的高科技产品之一。现在,计算机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计算机,同时希望掌握计算机组装和维修技术。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个课程学了8周了,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后,我觉得受益颇多。下面来谈谈我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的认识。

理论课:

一、计算机硬件基础

计算机发展史:主要从大小、速度、内存、使用的元器件等方面简单学习了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的发展及各自的特点。

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物理实体)和软件系统(程序和数据资料)组成。硬件系统又由主机和外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设备)组成。

(一)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实体和装置(即用手能摸得着的计算机实物),如机箱、主板、内存。硬件系统通常由CPU(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接口设备五个部分组成。1.CPU:

CPU(中央处理器)是微机的大脑,进行各种信息处理、指挥整个系统运行。当前的CPU产品主要有奔腾系列、赛扬系列、凌动系列及当前主流的酷睿系列(Core i2/i3/i5/i7)等几种类型。历经了从4位到8位、16位、32位到64位的发展过程,目前的处理器都是64位的。CPU的性能高低主要表现为CPU的速度,有两种衡量方法:

1、计算每秒钟可执行的指令数目(单位:MIPS、MFLOPS),通常巨型计算机速度为几十万亿~几百万亿次/秒,个人计算机为几千万~几亿次/秒;

2、PC大多使用常用软件(办公软件、数字媒体处理软件和3D游戏等)的运行速度来测试CPU的性能。影响CPU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字长、指令系统、逻辑结构、高速缓存(cache)的容量与结构、主频(CPU内部时钟频率)和CPU总线速率。通常我们可以通过1改进CPU结构; 2 提高IC速度(主频);3 增加CPU(核)的数目三大措施来提高CPU性能。下面再谈一下内部高速缓存,即Cache,它为CPU和内存在进行数据交换时提供一个高速的数据缓冲区。它的读写速度比普通内存要快,高速缓存有一级和二级之分。L1(一级)高速缓存内置在CPU中,暂存部分指令和数据,以便CPU能迅速地得到所需要数据。L1 Cache一般为32-64KB之间,少数可达128KB。L2(二级)高速缓存早期集成在主板上,后期也集成在CPU内部。它是为了协调CPU运行速度与内存存取速度之间的差异。容量要配置在L1的4-8倍左右,一般在128-512KB之间,甚至在1MB以上。2.主板:(1)插槽

Cpu插槽有插卡式的Slot类型和针脚式的Socket类型。Slot插槽是Intel公司为取代Socket 7而开发的CPU接口,它是一个狭长插槽,242个引脚。一般主板有2-4个内存插槽。主要有单面存储模块插槽(SIMM)槽(486及其较早的PC机用。30pin和72针,单面接触。采用斜插式来安装)、双面存储模块插槽(DIMM)(这种插槽两面都有数据接口触片,用于586以上的主板)、存储器总线式存储模块(RIMM)槽(数据传输方式为串行,中间部分有两个靠的很近的卡口,价格较高,市场少见)、双倍数据速率DDR插槽(大小和DIMM一样,但DIMM接口的SDRAM 有2个小缺口,而DDR DIMM只有1个小缺口)以及DDR2内存插槽(有两倍于DDR内存预读取能力,有良好的电气性能与散热性能)等几种插槽。

(2)软、硬盘接口 :软盘驱动器接口、硬盘(光驱)接口、SATA(串行ATA)硬盘接口(3)主板电源插座

(4)跳线、跳线开关、排线插针

跳线是电流小开关,改变跳线位置,使主板支持不同的CPU、CPU的工作电压、CPU的频率,清除CMOS口令等。

(5)外设接口插座:键盘接口、鼠标接口插座、串行接口插座、并行接口插座、USB接口插座、机箱开关按钮及指示灯插针。

(6)主板芯片组。芯片组是主板的核心。复杂电路和元件最大限度的集成。一般2-4片集成电路组成。如果把CPU比喻系统心脏,那么主板芯片组就是整个身体的躯干。有Intel系列芯片组、VIA芯片组、AMD芯片组、SIS(矽统科技)芯片组、nForce芯片组。(7)南北桥芯片

北桥芯片:存储器控制;连接CPU、存储器、显卡、南桥芯片的枢纽 南桥芯片:多种I/O设备的控制;I/O总线(PCI总线);提供了各种I/O接口 3.内存条:

内存条是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数据或程序。我们平常据说的动态内存(即DRAM),指的是当我们将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因此需要额外设一个电路进行内存刷新操作。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临时储存器,掉电后数据会消失。目前主流内存容量为1-2G,工作频率为800MHZ以上。内存条的印刷电路板(PCB)最好是6层。另外,好的内存条表面有比较强的金属光洁度,部件焊接也比较整齐。4.硬盘:

硬盘是计算机的数据存储中心,我们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和文档数据几乎都是存储在硬盘上,或从硬盘上读取的。它包括存储盘片及驱动器。特点是储存量大。硬盘是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存储设备。目前硬盘的容量一般为250-320G,缓存一般为2-16M。5.显卡:

显卡也叫显示卡、图形加速卡等。主要作用是对图形函数进行加速处理。显示卡通过系统总线连接CPU和显示器,是CPU和显示器之间的控制设备。实际上是用来存储要处理的图形的数据信息。目前主流显卡的显存为512MB以上,接口一般为PCI-EX16型。显卡生产厂商主要有华硕、技嘉、昂达等。6.网卡:

网卡是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输入输出设备。主要功能是处理计算机上发往网线上的数据,按照特定的网络协议将数据分解成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然后发送到网络上去(目前多是主板集成)。由于不同类型网卡的实用环境可能不一样,在选购时应明确网卡使用的网络及传输介质类型、与之相连接的网络设备带宽等情况。优质的网卡均采用喷锡板制作,其裸露部分为白色;而劣质的画金板网卡的裸露部分为黄色。另外,对网卡的MAC地址(即ID编号)的辨别是了解网卡优劣的最好方式。正规厂家生产的网卡的MAC地址一般为一组12位的16进制数(前6位为厂商ID,后六位是厂商分配给网卡的唯一ID)。7.声卡:

声卡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声音信号并把信号传输给音箱或耳机,使后者发出声音来的硬件。声卡的选购同网卡、显卡的选购有些相似,都要选大厂家及售后服务好的产品,还要注意接口类型是否与自己的主板相匹配。显卡的音质是判定一块显卡好坏的标准,其中包括信噪比、采样位数、采样频率、总谐波失真等指标。目前声卡的信噪比大多达到了96db,采样位数为16bit以上,采样频率为44.1kHZ以上(值越高越好)。理论上44.1kHZ就可达到CD音质。8.电源:

电源是对电脑供电的主要配件,是将AC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压的设备。电源关系到整个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其输出功率不应小于250W。电源的选购要注意品牌、电源的输出功率、认证、包装等。

(二)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所使用的各种程序的总体。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共同构成实用的计算机系统,两者相辅相成。软件系统一般分为操作系统软件、程序设计软件和应用软件三类。

1、操作系统:

计算机能完成许多非常复杂的工作,但是他却“听不懂”人类的语言,要想让计算机完成相关的工作,必须有一个翻译官把人类的语言翻译给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就是这里的翻译官。常用的操作系统有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Vista操作系统,以及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等。

2、BIOS与CMOS 是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是存放在主板上只读存储器(ROM)芯片中的一组机器语言程序,具有诊断计算机故障、启动计算机工作、控制基本外设的输入输出操作(键盘、鼠标、磁盘读写、屏幕显示等)等功能。而 CMOS芯片是可读写的RAM芯片,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电池的作用就是在主机断电后保证CMOS中的信息不丢失、时钟正常运行。

3、程序设计软件:

程序设计软件是由专门的软件公司编制,用来进行编程的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语言主要包括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编程语言(C++、Java等)。

4、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以及实现特定功能的程序。为了普通人能使用计算机,计算机专业人员会根据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需要提前编写好人们常用的工作程序,在用户使用时,只需单击相应的功能按钮即可(如复制、拖动等任务)。常用的应用软件有MS Office办公软件、WPS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网页制作软件、游戏软件和杀毒软件等。有了良好的配置当然就少不了安装了。下面以兼容机为例,简述下多媒体计算机的组装。

(关于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学习心得:)

老师带领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从外形、名称、发展史、特点到功能。自此,看到实物图,我已经能够叫出每个部件的名称,并且也能够大致对号入座每个部件的作用和特点了。课后通过反复学习ppt,概念逐渐清晰了。但到了下面的实验课(计算机的拆装中),模糊性还是暴露了出来,比如南北桥芯片的位置忘了等等。经过实物操作,对计算机的结构有了加深记忆。

二、计算机组装与基本设置:该部分的学习主要配合着实验课完成

三、计算机操作系统:这部分的学习也是配合着实验完成的。

1、了解了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包括什么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的特性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2、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多任务处理、文件与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常用操作系统(MS 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 XP版本、UNIX和Linux操作系统)。另外,学习了 Windows xp系统的安装。后面也有安装操作系统的实验。

四、网络基础—因特网的组成

学习了网络分层结构与TCP/IP协议、IP协议与路由器、因特网的发展及其结构、因特网的接入四个方面。这部分知识老师讲的太快,由于专业问题,学习起来也有难度。

实验课:

一、台式计算机的拆装

这次实验分为了两节课完成,一节课拆,一节课装。拆的过程还是很简单的,但如果要顾及第二节课的装机的话,拆的时候还是要有条理的,最好要记清楚每根线和对应的接口的连接。这里主要谈谈装机。1.安装机箱:主要是如何拆开机箱.在机箱的背后拧下右面边上的两颗螺丝(有大有小两种螺丝)就可找开机箱。

2.安装电源:先将电源装在机箱的固定位置上,注意电源的风扇要对朝机箱的后面,这样才能正确的散热。之后就用螺丝将电源固定起来。等安装了主板后把电源线连接到主板上。

3.安装CPU:将主板上的CPU插槽旁边的把手轻轻向外拨再向上拉起把手到垂直位置,然后对准插入CPU。注意要很小心的对准后再插入,不然损坏了CPU,之后再把把手压回,把把手固定到原来的位置。并在CPU上涂上散热硅胶,这是为了与风扇上的散热片更好的贴在一起。

4.安装风扇:要将风扇安装到主板的CPU上,先把风扇上的挂钩挂在主板CPU插座两端的固定位置上,再将风扇的三孔电源插头插在主板的风扇电源插座上(一般都是在CPU附近)。

5.安装主板:先把定位螺丝依照主板的螺丝孔固定在机箱,之后把主板的I/O端口对准机箱的后部。主板上面的定位孔要对准机箱上的主板定们螺丝孔,用螺丝把主板固定在机箱上,注意上螺丝的时候拧到合适的程度就可以了,以防止主板变形。

6.安装内存:先掰开主板上内存插槽两边的把手,把内存条上的缺口对齐主板内存插槽缺口,垂直压下内存,插槽两侧的固定夹自动跳起夹紧内存并发出“咔”的一声,此时内存已被锁紧。

7.安装硬盘:首先把硬盘用螺丝固定在机箱上。接下来插上电源线,并在硬盘上联上IDE数据线,再把数据线的另一端和主板的IDE接口连接,注意:不要把数据线接反了。

8.安装软驱:安装的方法和硬盘差不多。9.安装显卡:将显卡对准主板上的PCI插槽插下,用螺丝把显卡固定在机箱上。

10.连接控制线:首先找到机箱面板上的指示灯和按键在主板上的连接位置(依照主板上的英文来连接),然后区分开正负极连接.将机箱面板上的HDD LED(硬盘灯)、PWR SW(开关电源)、Reset(复位)、Speaker(主板喇叭)、Keylock(键盘锁接口)和PowerLED(主板电源灯)等连接在主板上的金属引脚。

11.完成机箱内部的连接后就可以合上机箱盖连接外面的设备了.在机箱后面的主板I/O端口上找到绿色的圆形接口接上鼠标(USB鼠标接在USB口上),同样找到蓝色的圆形接口接上键盘。接下来在显卡上接上显示器数据线。12.完成以上项目后就可以接通电源了,观察计算机是否运行正常。13.接下来做CMOS设置。

(关于机箱连线的学习心得:)

这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老师有发下一张图纸,让我们对照图纸连接,但刚开始是看不懂这张图纸的。后来发现主板和接头上是有些字的,彼此是相对应的,再对照图纸,可以慢慢有点看懂了。在主板上仔细寻找与接头相应的字,有的能找到,有的却没有,或者显示的字母不一样,比如,在主板上就没找到与接头对应的reset sw字母。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我想是对每根线的作用不了解,也看不懂上面字母与单词的意思。后来,我和我的搭档一个负责研究图纸,另一个查询弄懂这些字母的意思。PLED即机箱前置电源工作指示灯插针,有“+”“-”两个针脚,对应机箱上的PLED接口; IDE_LED即硬盘工作指示灯,同样有“+”“-”两个针脚,对应机箱上的IDE_LED接口;

PWRSW为机箱面板上的开关按钮,同样有两个针脚,由于开关键是通过两针短路实现的,因此没有“+”“-”之分,只要将机箱上对应的PWRSW接入正确的插针即可。

RESET是重启按钮,同样没有“+”“-”之分,以短路方式实现。SPEAKER是前置的蜂鸣器,分为“+”“-”相位;普通的扬声器无论如何接都是可以发生的,但这里比较特殊。由于“+”相上提供了+5V的电压值,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安装,以确保蜂鸣器发声。HDD LED是硬盘指示灯,对应主板上的IDE_LED;

POWER SW是电源开关,对应主板上的PWRSW; RESET SW是重启开关,对应主板上的RESET。

除了HDD LED硬盘指示灯有“+”“-”之分外,其它两个没有正负之分。机箱上的前置蜂鸣器插头,用SPEAKER进行了标识,红色表示“+”相位,黑色为“-”相位,对应主板上的SPEAKER。

把这弄清楚之后,对应进行了安插。只能等待计算机组装完之后,开机来判断安装的正确性了。

二、硬件故障维修: 1.接触不良的故障

接触不良一般反映在各种插卡、内存、CPU等与主板的接触不良,或电源线、数据线、音频线等的连接不良。其中各种接口卡、内存与主板接触不良的现像较为常见,通常只要更换相应的插槽位置或用像皮擦一擦金手指,就可排除故障。2.未正确设置参数

CMOS参数的设置主要有硬盘、软驱、内存的类型,以及口令、机器启动顺序、病毒警告开关等等。由于参数没有设置或没有正确设置,系统都会提示出错。如病毒警告开关打开,则有可能无法成功安装Windows XP。3.硬件本身故障

硬件出现故障,除了本身的质量问题外,也可能是负荷太大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如电源的功率不足或CPU超频使用等,都有可能引起机器的故障。

4、软件故障

通常是由硬件驱动程序安装不当或是病毒破坏引起的。

驱动程序或驱动程序之间产生冲突,则在Windows XP下的资源管理中可以发现一些标记,其中“?”表示未知设备,通常是设备没有正确安装,“!”表示设备间有冲突,“×”表示所安装的设备驱动程序不正确。

学习总结

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 篇6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培育英才的重任,对整个社会意义重大,但是中职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提高各学科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了现在中职教育工作者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计算机教学作为中职教育中的一种,在许多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导致无法将计算机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影响了整个中职教育教学的进步。

一、当前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现状

1、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内容滞后。许多中职计算机学校对实践教学缺乏重视,随意安排实验内容,以教师为中心,是以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为重点的,导致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的忽视,从而造成了学生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问题。缺乏一套详细的实验指导用书,对于学生就业有利的实践教学内容严重缺乏。

2、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方法落后。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一般采用演示法,首先教师进行演示,然后学生跟着做。表面上看学生好像是学会了,但是学生不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教师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的交互优势进行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方法中没有为学生提出任务,帮学生分析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方法。当前的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填鸭式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3、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考核措施严重不足。由于设备、经验等问题,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不过硬,考试质量不过关。例如,在进行中职计算机上机实践考试的过程中,由于电脑的数量不多,让学生隔一台机器坐一个人的不太现实的,这就增加了学生进行作弊投机取巧的可能性。此外,很多教师为了避免让学生进行补考的麻烦,在考核标准的把握上就把尽量让学生及格作为标准。因此,这导致了在部分学生看来,实验的考核就是开卷考试,不管自己做得好坏,最终都是肯定会通过的。

二、教学探讨

1、精选实践教学内容,突出计算机的具体运用。加强计算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应围绕计算机的具体应用,广泛搜集信息资源,精心选择实践教学内容,坚决舍弃没有实际意义的内容,突出计算机的技术应用性。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优化原有的实践环节,建立各个环节优化组合的新体系,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实验大纲、实验课件、硬件设施等。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精心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使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实践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传统的教学已经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构建不适应。为了对学生做好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精心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应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任务驱动式”方法。通过实践能力培养,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应包含专业技能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学生进行分组竞赛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实践课程之后由教师进行评价和归纳总结,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详细讲解,提出相关问题,由学生展开分组讨论,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与完善。

3、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就目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来看,大多数学校都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这是各大中职学校的通病。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仅进行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很难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因此造成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首先教师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将理论知识与现实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其次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短期的实行,在实习过程中了解计算机在实际中的应用,为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提前做好准备。

4、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启发教学。中专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操作,有的学生学得特别快,也很容易接受,有的东西尽管老师没有介绍,通过学生自己上机摸索也能很好的掌握操作方法。比如,在学习画图软件一节中,当学生学会了绘画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后,提出繪图中如何重复绘出某一图形?提示利用Windows文件操作中的技巧,请同学们自己发现操作方法。请最早做出的同学教全班同学操作,这种问题的提出,会给学生很大的刺激,他们马上钻研、探讨,同学们学习思路敏捷,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这样使得整个教室学习气氛活跃,然后,请做出来的同学,利用投影或是全体教学,当小老师,将他的操作方法演示给全班同学看。通过这些方法,计算机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化,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东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教学管理活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相一致,教学活动的质量水平也在一并提高。在高交实验室教学活动中,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规范化管理,采用实验室低值耗材管理系统,不仅能有效管理实验室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促进高校实行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乐乐.职业教育中计算机实践课教学存

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科技资讯,2009 (8)

[2] 兰秀芹.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探讨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

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 篇7

目前, 高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学生的就业前景令人堪忧。其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有待提高。众所周知, 高职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职业型、技术型人才, 因此注重实用性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反之, 忽略了实用性, 高职教育也就偏离其发展的轨道。

2 改革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方法探讨

2.1 选择凸显实用性的教材, 减少对理论知识的过分强调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规范要求, 一套成熟实用的教材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 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反之, 一套知识体系混乱的教材只会消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高职教育的精华在于突出对实践的强调, 学生需要掌握的是一门技艺, 而非系统的理论, 因此在教材选择上, 必须体现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第一, 教材对计算机知识的讲解要体现“必需的”“必要的”两方面原则要求, 即对理论的讲解要不能过于复杂、高深, 同时也要杜绝理论混乱, 不足的情况。例如, 对计算机基本理论的讲解, 只要教材中的理论满足学生日后实用的基本之需即可, 没有必要过分地强调过于体系的理论知识。第二, 在选择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储备进行科学筛选。例如, 高职学生相较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而言, 基础知识有待提高巩固, 因此切不能粗暴直接地将高等教育的计算机教材应用于高职教育中。第三, 就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分配来看, 要凸显实用为本、理论为辅的原则。

2.2 课程设置要突出学校的特色, 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

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是彰显其实用性的重要途径。计算机技术是一门技术型学科, 单纯的计算机技术对理论的强调远远大于其实践意义, 一旦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 计算机技术一方面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 另一方面则可以体现其实用价值。在和其他学科的结合过程中, 首先要从学校的优势和重点专业着手, 例如有的职业院校专于电子商务, 可以推出电子商务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课程, 有的学校长于市场营销, 则可以考虑在计算机教学中融入市场营销专业的知识。这有利于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 开阔学生的思路, 拓展学生的就业面。第二, 在凸显计算机课程实用性的过程中, 要广泛征集学生的建议, 开设能够最大限度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

2.3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 教师对学生做出科学引导

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主导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学习积极性, 因此计算机教学也就成了教师的独角戏。由于缺乏和学生的互动, 教师无法接收到必要的反馈, 导致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强调过于重复, 学生掌握到的主要是理论知识, 在日后工作年中的实用性不强。值得注意的是,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 不管教材上的理论多么新颖, 待日后学生应用时都可能已成为明日黄花。因此, 一方面要注重课堂教学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 首先教师应该尽量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 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多多提问, 而不是一味地填鸭式输入, 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输出。第二, 教师的教学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合理地开展实验课程, 鼓励学生在试验中发现问题, 掌握计算机技术。

2.4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与社会接轨、与市场接轨是职业教育的目标, 要凸显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必须清楚社会需求, 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工作。第一,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教学进度, 定期安排学生进行实践。第二, 学校可以与合作企业建立教育合作伙伴关系, 每学期结束时派学生到企业实习, 通过在企业的实际操作经验, 提升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知, 明确社会的实际需求。

3 结语

实用性的要求不仅是高职教育的宗旨, 而且是计算机技术学科教学的要求, 而目前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差强人意, 因此提高其实用性迫在眉睫。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是培养合格就业人才的必然选择, 是改善目前计算机教学现状,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在提高计算机教学实用性的过程中, 要多方面考量计算机教学的各个环节, 如选择实用性强于理论性的教材, 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相关职业资格考试。通过以上渠道开阔学生的视野, 夯实知识储备, 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汪婧.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 2014 (11) .

[2]颜秉学.试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互助教学模式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13 (11) .

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 篇8

1 “实用”的新概念

实用:指实际使用价值;实际使用;实际应用;语出《商君书·农战》。 实用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强调行动, 注重实效, 提倡进取精神。 詹姆斯认为, 真理之所以称之为真理, 是因为它的有用性, 真理要通过行动证实, 并产生实际的效果。 杜威指出:“各种理论是工具, 和一切工具同样, 它们的价值不在于它们, 而在于它们所造就的结果中显示出来的功效。”这些都是实用主义家提出的实用的特征, 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实用, 注重经验, 并应用到现实场景中, 并获得解决问题的结果。作为计算机专业专业课程的教学, 也要以“实用”为准则进行教学设计、实施, 以培养学生的应用价值。

2 以“实用”为原则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

2.1 采用案例教学法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 新技术层出不穷, 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知识, 课堂案例, 以java方向为例, 对于《java语言程序设计》这样的语言基础课程, 设计几个核心的案例, 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理解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 对核心理解透彻, 以及从设计的高度理解接口。对于这样的专业基础课, 教学过程中会用大量的时间去设计课堂案例以及对学生实际掌握的程度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不断地将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讲透彻。

我们结合一体化教学, 学生需要大量的练习, 但是课堂的90 分钟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老师结合学生的课后时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写代码的热情, 通过一个个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猜数字游戏等, 通过这些游戏, 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功能, 就会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后续课程, 我们就以“实用”为原则, 讲企业最实用的技术, 以及企业真实场景中最常用的模块进行设计, 作为课堂实操训练部分。

2.2 优化以java为方向的知识结构

以Java方向为例, java方向涉及的领域广泛, 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java桌面应用程序的开发, java Web的开发, 以及java移动应用的开发。针对这三类大方向的开发, 他们所需要的开发知识 (其它例如数据结构、软件工程, 软件测试, 数据等未列入到下表中) 概括如下:《Java语言程序设计》、《Jsp/servlet程序设计》、《Android游戏开发》、《S2SH项目综合实训》等。

以“实用”为原则的教学方法, 需要以当前企业最需要的技能为背景, 强化“实用”的思想, 强化经验的学习。 学习的系统知识点特别多, 如果全面的讲述, 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只能学习最基本的知识技术。

2.3 教学方式方法的综合性改革

1) 引入 “企业环境”到课堂。 将软件企业 “项目团队式”组织引入课堂。首先, 班级分成4-5 个小组 (根据班级人数确定) , 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 负责行政管理, 小组相当于企业的职能部门, 组长担当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责。整个课程, 设计4-5 个项目, 每个项目以项目式重新组合小组, 课堂上根据每一个小项目, 将班级分成10 人左右为一组的项目团队, 每个团队推荐一个“项目经理”, 项目团队的组件根据每次项目的不同动态创建的, 整个学期设计4-5 个项目, “项目经理”也会动态变化,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个项目结束, 学生回到自己的自然小组 (相当于职能部门) 。每一个项目启动时, 项目小组进行讨论, 然后由项目经理分配任务。

2) 总结经验, 拓展学习。 根据项目小组每个小项目, 小组成员需要进行项目完成后的总结, 交流经验, 以及对所掌握的知识和需要的知识作总结。 总结后, 思考小项目需要完善的地方, 以及改进的地方, 需要哪些“实用”的知识, 进行小组内的课后的拓展。 以“学科竞赛”的模式, 展开小组的拓展学习。

3) 建立团队激励制度。 班级内对项目进行评比, 对最好的项目团队获得优的评价, 计入期末总成绩,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项目团队选出本团队中, 做项目贡献最大的一个学生, 对于突出的学生可以作为“班级评优”等的推荐资格。整个学年, 每次都能得优的同学, 设计颁发系部的本课程的优秀荣誉证书。

4) 培养 “查字典”的技能。 计算机课程教学, 离不开 “查字典”的技能。 “查字典”即根据项目需要, 训练查找技术文档、帮助手册的能力。现在的软件开发技术, 都不是从零开始, 都是在现有的框架、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软件开发, “实用”教学必须要会“查字典”, 才能实现知识的“实用”。

3 实用性教学改革的关键点

3.1 打好基础

对于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专业学生, 基础打好即将一门编程语言课学好, 将数据结构基本掌握, 理解透彻。

3.2 举一反三

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让学生能够通过扩展, 将知识举一反三的迁移使用。将案例场景做简单的变化, 将数据做适当的变化, 学生根据变化的场景, 训练“举一反三”的思想, 学生通过变化, 学会变通, 而不只是“死读书, 读死书”。 通过“举一反三”的加强训练, 让学生的思维变活。

3.3 企业案例情景引入课堂

企业大项目分解为适合课堂教学的小项目, 学生模拟开发项目。

3.4 查字典

根据模拟的企业项目, 查找“实用”的技术模块。即根据项目需求, 查找技术帮助文档, 知识文档, 以及对于需要的新技术能够学会查阅相关文献,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4 结束语

通过以实用为原则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里, 掌握相应技术、技能, 能够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实践证明, 通过前述教学方法是有效的。

必须指出, 任何教学改革, 教师是关键, 尤其是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 对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 需要学校不定期的输送老师到企业一线学习最新的技术, 了解企业的操作流程。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 知识的增长是以指数级速度增长, 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的产生, 使得知识呈现“喷泉式”增长。在此背景下,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呈现出内容多时间少的矛盾, 需要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本文以实用为原则, 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了探索, 提出了“引入‘企业环境’到课堂, 成立拓展小组, 建立团队激励制度, 掌握‘查字典’的技能”的四位一体教学方式和方法, 以便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实用,知行教育,企业场景,计算机专业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慧.浅析模块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6) .

[2]郑广成, 杨正校, 朱翠苗, 李志刚.高职计算机课程创新实践教材建设与师资培养[J].计算机时代, 2009 (12) .

[3]张斌贤.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4][美]詹姆斯.陈羽纶, 等, 译.实用主义:一些旧思想方法的新名称[Z].1979.

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 篇9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产业发展, 人才先行。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依赖于高校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 对教学模式进行大力改革势在必行。首先, 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的人才结构体系, 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或国家培养更多实用型技术人才, 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等职业院校选择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将计算机专业学校的课程和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有效结合起来, 有效提高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其次, 改革已有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将社会经济与教育结合起来, 成为促进计算机技术和企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培养实用型计算机人才的有效措施

为了更多地为企业输送合格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中职学校的技能培养是核心, 但是长期以来, 中职院校囿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 导致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还很欠缺, 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技能也不熟练, 导致毕业后与企业出现供需不对称, 学不能致用的尴尬局面。因此, 改革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 加大中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能否培养出实用型计算机人才, 师资力量才是关键。各大院校应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 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培训, 最大限度地实现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与各大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中职院校可建立教师激励机制, 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譬如学校可对通过“双师”资格证考试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等, 有利于中职院校教师更好地投身到现代化教学中去。院校还可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 综合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自身素质进行评分, 致力于中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 及时更新与完善计算机教学内容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选用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计算机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确保教材内容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及时补充和完善现有教材, 更好地满足计算机专业教学需要, 有利于加深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发展程度的认知, 避免社会与教育脱节的不良情况, 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除了基础知识, 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的运用更偏向于行业软件的开发与熟练使用, 所以将各单位企业所使用的现行软件系统引入课堂教学, 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 便于他们提前了解掌握专业知识的具体运用。

(三) 改革教学模式

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 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理论作为基础,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计算机教材内容是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先决条件, 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各中职院校应积极改革和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 倡导学生自主实践, 合理安排课外实习时间, 让中职学生在切身实践中深刻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应理解“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含义, 以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中职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真正成为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具体而言, 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发展特点, 通过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知识学习与技能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系统吸收。

(四) 完善考核机制

各大院校可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 综合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自身素质进行评分, 将教师综合评分与其薪资及待遇衔接起来, 致力于中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中等职业院校还须完善陈旧的考核体系, 协调理论考试和课外实践测试所占比例, 加大对课外实践的重视, 积极组织并倡导参与各级各类技能大赛, 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与此同时, 院校还应摒弃传统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测评体系, 将平时成绩也纳入综合评分中, 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而推动中职院校的发展。

综上所述, 随着新时期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知识普及与技能运用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需求, 与此相比, 目前各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十分匮乏, 完全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就要求中等职业院校积极打破陈旧的办学模式, 寻求一种顺应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学模式, 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以实现面向社会、企业和全球经济的实用型人才建设。中等职业院校管理人员应积极发挥自身职能, 完善奖励机制和考核体系, 加强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使教学与科学研究全面结合,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夯实基础。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逐渐成为人类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这就对中职计算机整体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分析了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结合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及毕业生就业形势, 总结培养实用型计算机人才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师资队伍,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李维真.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实用型人才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6) .

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 篇10

1. 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现状和就业形势方面的分析

近年来, “用工荒”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 特别是针对计算机岗位来说, 并不是没有专业的计算机人才, 只是由于学校所培养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多不是市场上企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因而, 造成无奈的用工荒。下面笔者将从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和计算机人才就业形势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1 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现阶段, 虽然根据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 中职院校计算机的教学改革已经开始不断地推行, 但由于其改革仍处在探索和实验性阶段, 尚未全面开展, 因此,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 其仍存在不少问题。从教学使用的教材来看, 目前计算机教学所用的教材大多是陈旧的教材, 很多内容早已无法适应当今计算机飞速发展的技术, 无法真正迎合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从教师的角度来说, 现阶段, 中职院校中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老师大多只是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 而由于课本陈旧, 因而, 学生最终所学到的知识从根本上就是落后的。除此之外, 从具体的教学形式上来说, 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形式大多是以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为主, 即使有所谓的上机课, 也只是换个地方接着学习课本知识, 根据时下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来说, 这是远远不够的, 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不是照着课本步骤可以解决问题的人而是面对着问题, 依靠自身所掌握的技能, 能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人, 但是由于就目前教学的现状而言, 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显得有点不切实际。

1.2 中职院校计算机就业形势分析

计算机专业度是最炙手可热的专业之一, 就业市场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要更是供不应求, 对于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来讲, 找工作不是难题;但是随着高校以及中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比例,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学校, 学习计算机专业, 从现阶段的调查情况来看, 市场已经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 而这, 则造成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困难, 特别是随着大学院校的扩招, 进一步增加了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就业压力。

2. 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举措

上面笔者对我国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和当前我国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 通过上述分析和论述, 我们可以清楚的意识到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必须要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为社会所用的人才, 改变目前“用工荒”的尴尬局面, 才能真正推动中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下面, 笔者从如下几方面阐述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举措。

2.1 选用更具实用性的教材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计算机专业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 很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仍然在沿用数年前的教材, 而这些教材早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也难以满足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 广大中职院校必须加快更新自身所用教材的步伐, 真正为学生的长远着想, 选择紧跟时代步伐的教材,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实用型的计算机人才, 才能真正的满足社会需要, 推动中职院校的发展。

2.2 促进中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水平

能否能够真正培养出实用型的计算机人才, 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特别是在已经拥有了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教材之后, 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教授的好, 学生更加容易掌握, 那么就能更多的掌握专业知识, 甚至能举一反三;反之, 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根本不能理解和吸收, 最终还是无法真正培养出实用型的专业人才。因此, 中职院校必须促进自身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对老师的培训, 不断提高教师的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将教材上的知识真正的吸收和理解, 才能真正的培养实用型的计算机人才, 推动中职院校的不断发展。

2.3 创新教学方式, 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众所周知,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需要自己动手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学科。书本知识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 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培养实用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因此, 广大中职院校必须创新教学方式, 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增加课外实习机会, 使得学生能够在亲身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实用型人才, 才能推动中职院校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2.4 要完善考核体制, 督促教师和学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广大中职院校中, 对于学生的考核大多是以期末成绩为主, 而关于老师的考核最主要的也是看中其所教班级的期末成绩。而这种做法, 往往会使老师和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成绩, 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 而忽视课外实践等, 而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广大中职院校必须完善原有的考核体制, 更多的增加课外实践所占的比重, 只有这样, 广大师生才会对课外实践引起重视,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实用型人才, 才能为推动中职院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

综上所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信息时代已然悄然来临。毋庸置疑, 计算机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计算机重要性不断提高, 进一步推动了对计算机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广大中职院校只有通过以上措施不断完善自身才能真正培养出为社会所用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聪聪.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实用型人才思考[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4, (20) :437-437.

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 篇11

关键词:数据库 工具 程序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技工院校面临的生源竞争压力也在逐年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技工院校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发展已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技工院校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职教市场获得主动权,计算机专业的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其原因在于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阶段至今,计算机专业已成为各类型、级别的职业院校的通用专业,各校在专业设置的目标、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基本雷同,这就直接导致各校计算机专业“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在下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也大打折扣。为此,笔者学校近年来大力开展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以及课程建设的专项课题研究,教学内容突出“实用”、“应用”,强化实训,使计算机专业教学凸显技工院校的“技能应用”特色。

一、SQL Server2005课程内容

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这就必然要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存储、检索和维护等工作,即数据管理。在各种数据管理技术中,数据库技术是数据管理应用最广泛的,它所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以及如何高效地检索和处理数据。美国微软公司2005年推出的SQL Server2005扩展了SQL Server2000的性能、可靠性、可用性、可编程性和易用性,并增加了多项新功能,特别在商务智能、可编程性和安全性三方面的性能明显增强,使它成为领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成为大规模联机事务处理、数据仓库和电子商务应用程序的优秀数据库平台。在选择该课程时,笔者学院计算机教研室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以往我们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计算机发展的现状,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引入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指导思想的把握

技工院校生源素质的逐年降低,给技校各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极大地难题,同时不少技校生的文化基础素质极差,根本未达到初中毕业的应有水平。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明确技工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定位。技校专业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与高职、本科教育有很大不同。因此技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下大力气转变传统学科教育的模式,走出一条工学结合的新路。

三、SQL Server2005课程的教学

立足于技工院校学生的学情分析,SQL Server2005课程对于不少技校生来说,还是具有不小的难度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课程内容要有所选择

课程内容要有所选择,不以理论知识为主,而应以工作过程知识为主,虽然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必需的理论教学,但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强调综合性和实用性,突出一个“用”字。

2.针对技校生特点进行教学

针对技校生特点进行教学,采用新的教学三部曲,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综合运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如我们将课程内容分为数据库概述、SQL Server2005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类型、如何应用SQL Server2005管理控制台的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及创建、管理和维护数据库、数据库中表的高级查询操作、安全管理、数据转换、应用实例、实训案例等项目。教学内容从使用和应用SQL Server2005的需要出发,求实用,讲应用,淡化专业理论,同时强化实训内容,从最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开发案例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开发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发一个“宾馆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前台的界面设计和后台的数据库设计,设计难度逐步加大,这样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较好地理解、掌握和使用SQL Server2005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方法,

3.通过介绍使用Visual Basic等进行前台界面设计

通过介绍使用Visual Basic等进行前台界面设计,实现与后台数据库的连接,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与应用设计能力的目的。

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 篇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技术性质,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教学质量对专业教学质量影响极大。但随着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条件的不断提升, 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上机实践机会很少

很多学校认为大学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 实践能力应在工作中培养和积累。因此, 在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环节占了非常大的比例, 而实践环节占的比例非常小, 这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实践。在有些学校, 资金短缺、师资力量不足以及观念跟不上等方面的原因, 教学中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 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

1.2 实践教学师资不足

实践教学环节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 又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由于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 忽略了对实践教师队伍的培养, 因此这样的教师相对不足, 这也是导致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实践考核方法不合理或没有实践考核

实践考核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但如何选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手段, 确定实践考核指标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由于部分学校实践课时少, 实践教学不单独考核;有的由于学校实践考核方法、手段缺乏, 往往流于形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实践课程没有认真做, 从而不能达到教学目标。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性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转变教学观念, 改革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实践教学应该覆盖包括: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二课堂等各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实践教学必须保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己动手、自行设计、自主完成的教学过程, 重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对于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创新性,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 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 己经不能满足计算机发展的质量的需要。计算机及IT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非常迅速, 学校要保证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就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上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

2.2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遵循系统性和系列性。系统性原则要求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的, 把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子系统来研究。经过四年的学习, 使学生具有系统、全面、完整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系列性要求对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 进行不断线的连贯性实践教学, 使学生在这一方面具有较系统的知识和能力。特别对于应用性本科专业来说, 实践教学体系应该以培养“专才”为目标。目前, 大部分院校开展的主要实践教学活动有验证性、综合性与设计性三大类。验证性实践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检验和证明, 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意图去实践。

2.3 改革考核方式, 由知识点考核向能力和素质考核转变

考试制度的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计算机专业不应该仅有单一的理论课考试方式, 针对专业实践性、工程性较强的特点, 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实行实验和理论分别考核。实验考核不过关, 相应学分也拿不到, 甚至有些课程以实验考核为主。还可以通过认证考试等形式, 引入第三方考核。这样做既可以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 真正考察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另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因死记硬背而失去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新的教学方式和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 效果的好坏关键在教师。实施新的教学方案, 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努力提高职称和学历结构;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重点, 建立青年教师个人提高计划制度, 建立科研项目向青年教师倾斜的制度, 坚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度, 要通过各种努力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建立专业学科带头人, 充分发挥专业学科带头人在专业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用。

3 结语

教学质量决定高校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所以教学改革需要不断深化。近年来, 我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明显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进,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今后我们的重点是创新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的建设, 完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创新实践环节要进一步改革和探讨。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下一篇:一体化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