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计算机教学的艺术

2024-06-24

高中计算机教学的艺术(共12篇)

高中计算机教学的艺术 篇1

一、高中历史教学特点

高中历史不同于语文的人文氛围感染, 不同于数学逻辑思维的乐趣, 教学时大量的史实与时间记忆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缺乏兴趣。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历史就是一门记忆的学科, 即使平时没有用心听课, 在考试时突击背诵一下相关的考点也能拿到很高的分数。所以, 很多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更加不在意。加之, 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上没有创新, 更谈不上变通, 按章节照本宣科,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其实,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际上可以利用的点非常多。由于历史本身对各类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 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原因都是充满了故事性和具备了现实性。正如“读史可以明志”这句话所说,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得以扩大知识与眼界, 心中积累更多素材与体验。在思考与体验的过程当中, 进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人生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基于此, 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 要立足于历史科目本身的知识基础, 努力挖掘历史事件中引人深思引人反省的点, 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思考与体验, 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而这一切都在于教师要以艺术化的教学手法去提炼历史知识, 进而创新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艺术性。

二、实现高中历史教学艺术性的途径

(一) 高中历史教学语言

高中历史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嘴来讲, 因此, 教师的讲解方式和语言特点, 直接决定了历史在学生心中的印象。语言作为教学过程中关键性工具, 有些教师讲历史课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有些教师的讲解却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同样一本教材, 区别就在于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是否得当。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 在进行教学时, 单一而枯燥的讲解语气明显是不适合教学的。跟随历史事实而动, 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语言风格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实质就是一个“表演者”, 在讲到一些反面人物时, 如秦桧, 汪精卫此类时, 教师愤慨而直接的语言, 痛快淋漓而直陈事实的讲述能让学生最直观地体会到其卑鄙。而对李大钊、岳飞此类, 教师在讲解时应充满感情, 深刻怀念。为了增加教学语言的吸引力, 在介绍党内领导人时, 教师可以学着模仿他们的语气与腔调, 如教师用毛主席的湖南话来念党的八大纪律等, 即使教师说得并不标准, 但学生依然会给以非常高的关注, 课堂氛围瞬间活跃。

因此, 教师语言的激情与否直接决定了历史教学的艺术表现力, 且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是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艺术性的前提。

(二) 高中历史教学故事性

历史是活生生的, 充满血肉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为了实现艺术化教学, 重现历史事实可以有效地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例如, 在教学时, 可以结合历史事实引入当下的现实进行讲解。现在很多电视上都会放映历史剧, 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历史剧与真正的历史现实还有很大差别, 甚至很多都是胡说八道, 篡改历史的。但很多学生却会误把影视剧当成真正的历史事实, 如《后宫甄環传》播出后, 很多女生对于雍正这位皇帝的认识就开始出现偏差, 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利用这部电视剧, 对比真正的历史事实进行讲解。在比较中学会思考, 在对比中找到差距, 最终达到故事性与教学艺术性相融合的效果。

还有男生非常喜欢看的《三国演义》等, 这些影视剧都表明学生非常爱看历史剧, 教师要看到这一点, 再用故事性的视角, 把历史事实表现出来。如《三国演义》里各位人物的性格就非常鲜明, 刘备善于以柔克刚, 周瑜偏于自满等, 教师讲一千道一万, 不如让学生自己去积累去反思, 由此及己, 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性格与历史进程。

(三) 高中历史教学现代化

高中历史教学里, 教师还可以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构建全面的历史立体课堂。

例如, 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时, 教师可以把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各种资料放进来, 包括能找到的此阶段影视资料、当时的图片、见证物的介绍等, 因为图片与视频能直接提高学生对于这段历史的记忆度, 让学生在生动的历史展现中得以体会到历史教学的创新。相比于传统教学下教师一味地讲解, 音频与视频结合的方式更能让学生轻松自如地进入学习状态。

当然, 历史是具有人文性的, 很多成语就来自于历史事实。同时, 历史其实就在身边, 如“乐不思蜀”是曾经的后主刘禅庸碌无能的写照, “四面楚歌”是项羽与刘邦间楚汉之争的反映。

因此, 高中历史教学现代化, 不仅在于利用多媒体提升课堂艺术表现力, 还在于博古通今, 让学生从身边常常用到的成语联想到过往的历史事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中历史教学的艺术性在于教师的语言讲解方式, 在于教师对于历史事实的再现能力, 更在于教师是否能从历史中照进现实, 让学生在历史中看到今天, 进而品味到历史带来的厚重感, 体会到历史这一门学科的人文意义。因此, 教学与艺术, 在于把历史讲“活”, 只有在这一角度上, 高中历史才能摆脱枯燥与乏味, 成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重要知识智库。

摘要:高中历史在很多学生眼里是记忆任务的总和, 一方面说明学生没有完全领会到历史的趣味性, 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在教学方面没有体现历史的艺术性。因此, 笔者借本文试论高中历史教学的艺术性, 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艺术性,方法

参考文献

[1]尹高兵."鱼与熊掌"的兼得——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22) .

[2]陈明洪.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成功 (教育) , 2010 (5) .

[3]于林.京津冀高中历史教学研讨会在廊坊市召开[J].历史教学, 1991 (7) .

[4]梁仁华.高中历史教学中差生的转化对策[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7 (6) .

[5]黄秀玲.在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对策性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S1) .

高中计算机教学的艺术 篇2

1教学中应突出语言的逻辑性

逻辑性可以说是计算机教学语言的最主要特征。一方面,要求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语言应严密,能符合教学内容的学科特点,例如在讲授二进制等较为严密的知识概念时,要求所描述的概念应准确无误,相关理论知识与推断也应符合逻辑推理,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大概”“、也许”等模棱两可的词汇。另一方面,还要求课堂教学语言应当应具备一定的层次性与条理性,使讲授的内容能紧扣中心、抓住重点、主次分明以及简洁明快。虽然计算机教学内容本身的逻辑性与严密性都较强,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应当注意保证语言表达的准确、清晰与严密,以避免因啰唆、繁琐或混淆的课堂语言而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并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2教学中应突出语言的启迪性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熟练应用计算机软、硬件的能力,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语言中应带有一定的启迪性,通过创设问题、激励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独立的探索与思考。语言艺术的启迪性也是现代教育中所倡导与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通过睿智并富有启迪性的语言,去积极调动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索精神。通常而言,这种启迪性的课堂语言需要教师通过一连串精心设计、循序渐进的问句来加以实现,以逐渐引导学生去探索与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例如,OfficeWord软件中的“替换”操作是一项非常有用的编辑功能,能大幅度提高文档编辑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首先选择一篇文档中的常用词汇要求学生进行逐一更改,然后再启发性的提问“是否还有更加高效的更改方法呢?”,这样在启迪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的同时,再讲授“替换”的具体操作方法,这样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3教学中应突出语言的感染性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最主要的缺点就是它只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交流方式,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容易精神疲倦,甚至对教学内容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应着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与感染性,通过具有感染力的语言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要做到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语言的感染性,一方面要求教师应对教学应投入情感,学生是非常敏感的,教师上课时的态度往往能从语言与表情中表现出现,要感染学生就必须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语言中投入情感;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还应积极辅助以手势与表情,通过大方、亲切的语态以传递情感,给学生信心与鼓励,从而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语言的感染力。例如,在计算机网页制作课程中,可以首先通过一段富有感情与激励性的开场白,以描述出网页制作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及学生的意义,从而有效激发出学生对页制作的热情与主动性。

4教学中应突出语言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分析证明,学生在课堂中的最佳状态普遍维持在20~25分钟左右,而超过这个时间范围,则学生的注意力将逐渐下降。而且在计算机实际教学中,许多基础知识和理论是非常单调、枯燥的,因此教师应当尽量采用带有趣味性、幽默性的教学语言,使学生的注意力能重新集中,实现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益的提升。例如,可以将计算机死机说成因高温而“中暑”,将文件压缩说成给文件“减肥”等。通过这些趣味性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能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以活跃课题学习的气氛,而且能进一步能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并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5教学中应突出语言的节奏性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语言的节奏性。富有节奏性的教学语言不仅能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做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收放自如与游刃有余,而且能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相关定义和概念时,教学语言可采用逻辑重音和简洁明快的方式,以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向学生提问时,应采用带有节奏性停顿的语言,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在重难点知识的讲授时,则应采用反复强调的节奏语言,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

6总结

高中艺术教学的反思 篇3

关键词:艺术教育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虽然我们的教育主管者明白这个道理,清楚高中艺术教育这门所谓的“必修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各级教育部门也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越来越显出蓬勃生机。就目前来看,离全国真正“必修”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即使真的到了那一天,情景未必就是那样乐观。

试想,我们的学生在学习阶段,连最起码的音乐课、美术课被改成英语课、语文课,有的学生甚至到了毕业还不认识简谱,五线谱更谈不上;美术课分不清油画、国画,或者说不认识齐白石,达.芬奇,毕加索……,更不用说什么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了。如果真的这样了,我们的素质教育就的确不能恭维。

艺术课重要吗?怎样才被重视而不流于形式?

谁都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设想不会等于现实,乐观的预计到了具体实际会出现千差万别的局面——因为学生知道艺术教育不是应试教育,它仅仅是课程表中的一节课,一周才见一次而已,根本用不着花费精力。于是问题产生了!教学本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凡教学必得学生的兴趣、情感、精力、意志诸多方面的配合。也可以说,在应试教育的科目中,并非所有科目学生都感兴趣,或某一科目不一定对全部学生都有诱惑力:有的学生爱好文学,他可能喜欢语文;有的喜欢英语;有的逻辑思维强,他更擅长于数学、物理或化学……。我们不禁问到:既然如此,但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很努力?为什么在上课时能够积极配合老师,去主动学习?道理很简单,因为有压力——应试!高考要考,要上大学就必须学好,否则就会没戏!所以,注定他们必须依靠坚强的意志,促使精力联贯集中,变压力为动力,去努力学好。学生以自己的意志行动完完全全配合教师,从而保证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自己的学习效果。我国2002年7月25日颁布实施的《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已发出信号,艺术教育是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和普及性,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必须通过建章立制,法律法规加以确定。所以,要将艺术教学的巴掌真正拍响,少了另一部分的积极因素是绝对不行的。

高中艺术教学内容以欣赏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心到”、“眼到”,艺术教师在钻研教材、备课,设计教学模式,寻求教学方法时可能花了不少功夫,到了课堂上,有的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有的对那部分感兴趣。“心”到是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心”到与不到,全靠教师组织调度;整齐与否,决定最终的教学效果。艺术课原本是最让人心动的,艺术课(尤其是美术)单一的欣赏内容,教师力求“活”而有趣,但千变万化始终是一个欣赏,过分的知识化、理性化,学生的热情不会坚持很久,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心”不到位了,“眼神”也走了,对于艺术课他们也就开始走过场,或者浮躁,再不然就是:你们上课,我行我素。于是,一堂艺术课就成了有板有眼的自习课或休闲课。高中教学不同于小学和初中,又说又表演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合,“表演”课自然是不会出现的,偶尔的“故事会”也不能多用,“快乐的大本营”到了超级大班,拥挤的空间会让你窒闷得喘不过气来。到了这个时候,学生不用意志来控制自己,艺术课决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艺术课同样需要学生的意志介入和意志投入。

从现阶段来看,高中艺术课,尤其是美术教材缺少让学生“手动”的教学内容,实地考察参观应当另论。但在欣赏内容的基础上,多一部分实际操作的练习,教学内容活而丰富,更能满足多数同学的学习需求,极大地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初中有了动手实践的内容,大学里也有相关部分知识,而在高中阶段却出现“断层”现象。实际技能训练不是少部分参加艺术高考学生的专利。教育普及既然是面向全体学生,这部分内容就不能空缺。因为真正的知识,它的本身内涵是丰富的,也是全面的。大纲鼓励教师灵活机动,但这当中还得有一个“约定”尺度和纲要,否则又容易走形成“专业”课了。

当前,艺术课正走在“必修”的普及路上,不过它仍然是“调味”课,缺少不行,又不能将它提升到一定高度,教师在很多时候充当的是类似“变脸”一样的角色。许多教师认为,反正学校也不重视,评职最后,待遇最低,上艺术课没人会看得起,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创新意识不强。前几年,生物课也非应试科目,教学景况和艺术课相差无几,但自从加盟理科综合考试科目起,成绩上去了,生物教师一下也摇身变成升学考试举足轻重的显赫人物了。艺术课呢,还是那样——更多时候只能服从教学需要,为主课让路,在主课与主课的磨合中客串“润滑剂”、点缀物。最终主课丰收了,艺术课也未能实现“丛中笑”的初衷。显而易见,艺术教师在这当中的“色调”关系非常微妙。

刍议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篇4

关键词:计算机,课堂教学,艺术性

曾几何时, 和一个有多年教学经验、资深的教师谈论教学, 他说教学上课就是艺术, 整个课堂就象一件艺术品, 我们应该力求完美无瑕。

1 教学内容的艺术性

从传统的教学来看, 任何一堂课, 其教学内容都来源于课本, 教师跟着课本, 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 第一章到最后章, 规规矩矩, 不越雷池, 从一而终。事实上我们都知道, 任何教材都不是面面俱到, 十全十美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教材的局限性, 认识到学生的个体性, 努力挖掘教学内容的艺术性, 使整节课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紧扣, 让所授内容符合学生实际, 满足社会需求, 紧跟时代发展, 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而所谓挖掘教学内容艺术性就是要求教师懂得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除的艺术、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的艺术、调整教学顺序的艺术、扩展教学内容和活动步骤的艺术、调整教学方法, 更新教与学的艺术。

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开放的, 教师应该是在用教材而不是在教教材, 在使用教材时, 应根据学情、教情、校情等对教材进行合理调整, 如果学生基础好, 教材喂不饱就应进行内容补充。否则, 如果学生基础差, 教学任务过重, 就应删减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Flash动画教学时, 如果学生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初中毕业生, 那么教材中的Actionscript内容就可以少讲或略讲, 完全不必执着于函数、语法等的详解。又如在进行C程序设计教学时, 如果对象是高职学生, 那么象链表、文件操作等内容就必须进行详细讲解, 而不可忽略。

教学内容的艺术性还包括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适时、适当地调整教学顺序, 而不必拘泥于教材的原有顺序。如:目前, 计算机教学中, 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通常是1:1, 而在讲授计算机应用课程时, 开始部分通常是计算机基础知识, 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导致学生上机时无所事事, 所以这时老师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一些内容调整到前面讲解, 如文字的录入、IE的操作等,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的艺术性包括教学语言材料的描写形象逼真, 情感观点爱憎分明, 语言表达幽默诙谐、生动活泼,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紧扣。作为教师, 应尽最大可能将教材内容形象化、情节化。

2 教学过程的艺术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 同样也指导着实践, 理论教学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打基础, 作准备, 实践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做什么、怎么做, 从而最终满足社会需要, 达到教学要求, 所以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这在计算机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在进行计算机课程的上机教学时, 同样也要注意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艺术性, 这个时候老师的教学过程应当包括:理论知识的回顾, 教师现场演示, 讲解要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布置学生任务, 穿梭于学生之中及时发现问题、当场解决问题, 逐一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 最后总结本堂实验课, 下课。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 通常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 (如教学方法) 的影响, 并非一成不变的按这些过程走下去。

3 教学方式的艺术性

教学方式的艺术包括教学方法上的艺术性和教学手段上的艺术性, 作为教育者, 应该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达到教学相长的最高境界。

教学方法得当, 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对学生来说, 教师所讲内容就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讨论式教学、推演性教学、案例分析法……。如在讲解网页制作的部分内容时, 就可以安排专题让学生先进行自学, 然后, 由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讲述, 大家再一起讨论和评价, 从而就可以调整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的气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如, 在讲解Excel中的图表内容时, 可以先拿一张有相应图表的报纸或杂志来, 让学生感受感受图表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然后再告诉学生在Excel如何制作出相应类似的图表, 这样以一个案例作为教学的一个切入点, 就会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 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至于教学中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前面讲的这些也只是抛砖引玉, 具体到每个班级、到每堂课, 就得靠教师视具体情况而定了。

在教学中, 除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外, 我们还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 从而使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现在常用的教学手段有:

课件教学:制作并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在目前来说, 是相当普遍了, 这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 在教学内容的直观、形象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CAI辅助教学:现在软件产业的发展是一日千里, 辅助教学软件也是日新月异, 好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更是层出无穷。我们可以在机房里安装一些知名度高、有实际应用价值的CAI辅助教学软件, 让学生在上机时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学习, 从而发挥计算机教学的优势。目前较好的辅助教学软件有:学习电脑的有《开天辟地》、《万事无忧》, 练习打字的有《五笔高手》、《打字高手》、《金山打字通》, 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有《计算机硬件演示》等。

网络答疑与教学:随着光纤的不断延伸与普及, 网络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进行教学。可能的话, 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聊天室或论坛什么的, 和学生在网上互动, 为学生答疑解惑。

4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在讲授计算机课程时, 很多情况下有的只是专业术语, 这些术语对学生来说通常是陌生、枯燥和乏味的, 采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否则教学效果就不敢想象了。教师应尽可能做到谈吐幽默, 在提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做到知识的同步传输。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使专业术语生活化、日常化。

5 课堂板书的艺术性

首先, 写得工整。教师应写得一首好字, 字有如人的相貌, 是第一印象, 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学生。但是, 我们也知道人人倾国倾城是不现实的, 同样要每个人都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也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这时我们的文字就必须做到端正、工整、落落大方, 而不忸怩作态, 让人一看就认识, 一看就自然。

第二, 画得规范。作为教师不仅要能写, 还要能画, 不仅要写得工整, 还要能画得规范。如在讲解程序设计时, 时常画出程序流程图, 在讲Excel时, 时常要画各种表格, 在讲应用软件时, 时常要画种种对话框, 所以计算机教师虽然不需要比得上专业画师, 但也应画得规范, 画得工整, 画得快速。

第三, 排得漂亮。计算机教师要有一定的排版技能和技巧。你的字写得最漂亮, 图画得最规范, 最后却是乱七八糟堆砌在黑板上, 给人的将是一塌胡涂、一团糟的感觉, 相信也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之, 在计算机教学中, 适宜的教学内容, 合理的教学过程, 独特的教学方法, 新颖的教学手段, 工整规范的板书, 风趣幽默的谈吐, 这些是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的, 是我们教师所必须毕生追求的, 相信每一个教师都能领会这点, 同时, 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 从点滴做起, 日积月累, 相信总有一日会让人刮目相看, 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从而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

参考文献

[1]刘玉凤.计算机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J].网络科技时代, 2005, 2.

[2]孙德钱.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性[EB/OL].中基网, 2004, 12.

高中生物教学提问点拨的艺术 篇5

高中生物教学提问点拨的艺术

作者/ 何春雷

摘 要:语言是教师教学中的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既有知识的灌输,也有教学活动的组织。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提问和点拨是在学生的思维和想法遇到障碍时,教师给予的语言指导;是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需要学生发散思维时,教师所提出的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非常关键和重要。

关键词:生物教学;提问点拨;学习目标;知识建构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因素,他们通过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互相联系在一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二者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如果说教师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提问就是点拨演员的手段。提问的有效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学情,根据时机,创造性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提问方法,那么课堂上的秩序就会得到保证,教学形式可以在张弛有序、动静结合、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前进。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生物课堂教学提问的方法和原则。

一、突破障碍时的语言点拨

语言是教师教学中的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既有知识的灌输,也有教学活动的组织。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提问和点拨是在学生的思维和想法遇到障碍时,教师给予的语言指导;是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需要学生发散思维时,教师所提出的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非常关键和重要了。

学生的学习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思考中、在问题的解答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阻碍着学生的学习。学生往往是蒙在问题前面无法突破,如果这时能有几句关键性的语言,使学生猛然醒悟,那么问题就容易突破了。辅助性点拨,这种发问和点拨的形式一般是在学生的思维能力显得薄弱时使用,比如学生遇到了一个较大的难题,学生的思维和能力都显得力不从心时,教师要以适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

例如,当讲“生物的变异”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无籽西瓜是怎样培育出来的?学生面面相觑,是啊,西瓜无籽不可思议啊,于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当教师发现学生的畏难情绪后,及时提出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合成部位问题,色氨酸经过氨基转换等过程,学生一下子明白了生长素是无籽西瓜形成的主要因素,植物体内能够合成生长素,才会产生无籽西瓜。(生物教学论文 )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但是切中了要害,学生的思维顿然开朗,一下子就会找到问题的症结。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语言,学生或许就停留在问题前面,一时不能解决。而此时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可由表及里地抓住事物本质,解决学习中的疑点、难点,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散,在大脑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迂回思考时的语言点拨

学生在学习中,有时会因为一个问题卡住思维,不能前进。教师在这时就要考虑怎样把学生从迷雾中引出,而且学生的困难可以在一些提示和启发下得到解决,这种时刻,教师不要急于把答案公布出来,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和思想的余地,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教师在这时要发挥迂回救国的策略,不直接点名要害,让学生自己通过摸索直达病灶。教师设计几个边缘问题,这些问题对教学是有作用的,但是是外围的问题,给学生一种朦胧的感觉,让学生雾里看花,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自己沿着教师的指点,发散思维,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把这种方式形容为旁敲侧击、迂回曲折、循序善诱、曲径通幽。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建构基础上,找到和难题相关的知识切合点,学生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例如,讲“遗传实验”时,教师提问:“为什么用豌豆做基因实验容易成功?”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观察学生的表情,从学生的表情中发现他们思考结果的端倪,是很容易、很困难、稍微困难,教师掌握了这些动向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以前学习的基础,设计点拨和引导的语言,确定深浅程度,不能直白,也不能太深奥。直白了没有思考的余地,学生没有挑战感和成就感;深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让他们对学习望而生畏,不利于学习信心的培养。教师可采用从旁点拨的方式进行启发:“豌豆属于自花传粉,而且花朵较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授粉容易成功。”教师话语一停,学生顿时“啊”的一声,茅塞顿开。这样处理后的问题,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知识积累的烙印就会更加深刻。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这些难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各种知识点的疑问和思考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

课堂上的表现,从细节中观察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而后根据情况,确定怎样点拨、点拨什么、点拨到什么程度。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会怎样?是直通到达,还是迂回到达,这都是教师在语言点拨引导时要考虑到的问题,也是教学有效性得到保证的关键所在,更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最深刻表现。因此,适时、适当的点拨是教学必须的。

高中政治教学导入的艺术探究 篇6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导入;艺术研究;方法

一、故事导入

针对学生爱听有趣故事的猎奇心理,讲新课之前,教师先精讲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有趣、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经由故事引出本节课要讲的课题。这种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进献”时,我讲述了一个故事:几位负责打算生育的工作人员到一个麻烦山区去调研,在路上碰到一位本该在黉舍进修的放养娃,他们便问:你为什么放羊?为了挣钱。挣钱千啥?盖房,娶媳妇。娶媳妇为啥?生娃。让娃干啥?放羊。这件事被登在了报纸上,一位在城市上学、成就优异的中学生看到了这篇报道后,认为自己也处于一种简单的轮回中,好好上学,是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考上一所好大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找份好工作是为了娶个好媳妇,娶个好媳妇生个好儿子,再好好上学……而他感到这种轮回又毫无意义,最后,自杀身亡。教师点拨:这两个事例尽管涉及的人物、结局都不一样,但围绕的是同一话题:即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才有意义的问题。那么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和价值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修……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二、搭建课堂平台,架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技术是指在新材料学习之前,先向学习者呈现某种能够引起注意的引导性材料,然后用这种材料做支架或支撑点,去同化新知识,使新知识获得新的意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很多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往往很难让学生持续集中精力去专心听课,学习新知识,突破新知识。如果课堂开头总以复习旧知识、教授新知识的方式不免老套,毫无新意,这样课堂一开始就显得索然无谓了。因此,选择具有吸引力的导入课堂材料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新授“消费及其类型”一节时,我选用赵本山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片段,并以小品中的台词“过去家里唯一的电器——手电筒”设计问题:从家用电器手电筒发展到今天的家庭手提电脑,说明了什么?什么是决定和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当问题通过对原有知识清晰了解并能巩固时,教师就可以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从而引出要讲解的新内容。

三、设疑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又由于善思好问是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恰当的设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巧妙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思考,吸引学生注意力,拨动他们求知的心弦,从而导入新课。采用这种导入法需注意的是设置悬念应具有“新”、“奇”的特点,要能击中学生的兴奋点,在技巧上则应“引而不发”,令人深思,富有余味。例如,在讲授“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时,一位教师是这样设疑导入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价值为基础,按理说价格应与价值相符,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见到同一种商品有时卖得贵,有时卖得便宜,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商品的价格是人们随意确定的吗?这样的设疑可使学生从始而疑之,继而思之,到终而知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音乐导入渲染课堂气氛,提升课堂主题

歌曲导入也是在政治课堂教学渗透一种美的教育,这种方法最能达到调动课堂气氛的目的。因为歌曲的形式不同于死板的传统教学,歌曲的节奏美很容易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对政治课枯燥的看法;歌曲情感美能感染人,很容易带来师生感情上的共鸣,学生在歌曲带来美的感受在轻松愉快之中,不知不觉,自然而然愿意接受今天教师带来的新的教学内容。《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用孙可以引用《祝你平安》导入;《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那英的《雾里看花》导入,《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韦唯的《爱的奉献》可以导入等等。这种导入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教学,而且能够在优美的旋律中把学生带到具体的学习情景中,变“厌学”为“乐学”,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哲学《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堂,可以动员全班师生一起高唱《走进新时代》,让学生从歌曲主题引入课堂主题寻找“事物是变化发展”。新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时,可以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有时候老师完全信口“原生态”演唱《我想去桂林》试讲《影响消费的因素》。当然,为了使教学有艺术气息,又不乏课堂的有效性,千万要把握引用音乐歌曲的尺度和分寸,时间不宜太长,主题不能“跑偏”,要针对性强,特别是要通过运用音乐中的某些相关元素和课堂有机结合提出相关的可思考性的设问,足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切忌不能使知识误入“娱乐化”误区。

五、寓言故事,名言警句旁征博引,论古谈今

古今中外有许多至理名言,字字铿锵,句句响亮,寓理深刻,耐人寻味。政治学科本身就是人文学科,寓言古诗等能以古鉴今。古诗古词、名言警句短小精悍浓缩性强,运用其导入课堂或加以运用既能体现政治课的文化底蕴又能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事物发展的原因》可运用蒲松龄自勉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停留片刻,没有人发言,但注意力已经集中,于是我继续导入)。顺便讲述这幅对联的故事,1962年郭沫若用这幅对联挽救了一名因高考落榜顿生死念的姑娘,经过郭老的耐心开导,使姑娘的思想发生变化,使生欲战胜死念。”当新授《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时,就以《刻舟求剑》动画寓言导入,从而为分析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梅佳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导入艺术”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2(20)

高中体育教学备课的艺术 篇7

一、分析教材, 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就是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 青年体育教师首先要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和课时数分布情况, 通读全部教材, 做到心中有数。在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的同时, 依据学生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安排好一学年和一学期的初步教学任务。再依据任务挖掘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性, 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仔细推敲, 分析教材的内容。青年体育教师在结合本专业知识的同时, 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的体育学科知识, 掌握和研究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及主要培养目标, 随时注意积累资料, 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观看有关电视广播, 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 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较优教学训练方法, 随时收集加以保存, 以备备课时查阅。

教材分析包括对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的分析, 教师应有统筹的安排。计划构设得周密, 每一次备课才会有条理。尤其是课时计划, 从目标的实现到内容的安排都应有系统的构思, 在一定程度上与以前的课能够顺利衔接, 使得每一次课都能有的放矢。在充分渗透新课程理念基础上在教案中体现自己的主张、自己的思想、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在分析教材基础上我们制定学期、单元、课时的教学目标, 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确定为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发展等五个领域, 所以确定的目标需要包含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方面。

二、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

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 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 完成“学会”到“会用”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应该过多束缚学生, 应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去活动, 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在教学中, 教师把动作方法传授给学生后, 就应该让学生在自我锻炼中提高。这样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而不是教师说什么做什么, 被动地接受, 逐渐丧失了个性和创造。

三、备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法得当, 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教师的教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应认真考虑怎样教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过去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做法,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让获得运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不等于否定, 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方法应该保持和发扬, 关键是如何运用。新课标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强调改变现行体育课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 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是体育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的成败所在。让学生喜欢体育课用统一的竞技标准来考学生, 没有考虑学生的各自要求, 没有按照学生的不同身体条件, 也没有满足学生的自身爱好。上体育课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 厌烦过多的重复训练, 因此, 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 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 可采用拍手走, 两臂加动作走, 前脚掌着地走, 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 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同样在跳跃、短跑等练习中, 有的同学学了跳远, 还想试做三级跳远, 有的学生之间还想进行比赛。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 给学生1—2分钟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培养了学生的的兴趣和爱好, 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 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四、备教学手段, 构建高效课堂

在丰富教学手段方面主要有两点: (1) 激发练习兴趣。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 他会因练习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无味”;反之, 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 积极主动, 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 激发练习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 灵活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很多, 贵在得法。无论何种方法, 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同一个班级中针学生不同个性采取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 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备”学生, 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艺术 篇8

一、关爱是化学教学艺术形成的基础

作为一名教师, 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付出自己全部的关爱和耐心, 在一些调查问卷中,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化学教师是否能够取得学生的信任, 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很大的一个因素便是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有的学生在评价自己的教师这样说道:“我们的化学老师整天板着一张苦脸, 每一次看到他都感觉快到世界末日了,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引来无数次的批评。”也有的学生在评价自己的教师事这样说道:“我们的化学教师整天乐呵呵的, 一旦遇到任何的难题, 老师都会及时的帮助我们将其解决, 我非常喜欢我的化学老师。”可见在上述提到的两种教师中, 我们无可厚非应该选择第二种教师,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呢?首先教师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学生, 尊重学生主要表现在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大胆表露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尝试知识的探索, 总之任何形式的学习和探索都是学生在学习中所拥有的权利, 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这些权利。其次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及时的沟通。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所遇到的任何难题, 教师都应该以引导的模式来避免学生走进学习的误区, 此时及时的沟通则可以很好的化解学生在学习上产生的各种问题, 同时在沟通中, 教师也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学生, 了解自己的学生在想些什么, 从而可以更为深入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展开化学的教学,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教学语言是化学教学艺术直接的表现形式

教学主要是以语言的形式进行知识的传授的, 因此教师教学的语言技巧对教学也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作用。总的来说教师在化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主要包括了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幽默性、比喻性、启发性、感染性等特点, 教师只有在教学语言中融合进这些独有的特色, 才能实现有效的化学课堂。下面就通过一个比喻的语言手法来阐述化学知识的具体教学过程。例如“动态平衡”一直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知识, 很多学生理解不了动态平衡的概念, 主要的原因在于当动态平衡状态产生时, 表面上看起来化学反应似乎已经停止, 处于静止的状态, 但是学生一度相信“眼见为实”, 就造成了理解上的误解, 事实上当动态平衡状态产生时, 化学反应依旧是进行着的, 而在一段时间内消耗了多少反应物, 就会在生成物中产生多少生成物, 即V正=V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动态平衡的过程, 我给学生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同学们都见过水槽吗, 很多水槽都有一个进水口和出水口, 当单位时间内进水口的进水量与出水口的出水量相同时, 水面就会保持不变, 但是同学们我们能说这时候水槽中的水停止流动了吗?”如此一个形象的比喻让困惑的学生感受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通过形象的比喻, 化学课堂也展现出其独有的魅力。再比如在讲到“饱和溶液”的概念时, 我打了这样一个比方:“我们吃了一碗米饭, 米饭在胃里, 吃了两碗米饭, 米饭就该进入食管了, 吃了三碗米饭, 米饭就该进嘴里了, 吃了四碗米饭, 米饭就该溢出来了。”这样一个简单形象的比喻瞬间让学生理解了“饱和溶液”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还有很多这样生动形象的比喻, 每一次运用这种形象的比喻都会让化学知识变得更加的有趣, 也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诸多的益处。

三、诱导技巧是化学教学艺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与传统灌输式教育相比, 诱导式教学充分迎合了素质教育的需求, 也成了教师教学艺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教育中高中化学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 可以说“授之以渔”是学生在一生中所积累的最宝贵的财富。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线索, 让这些线索成为诱导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武器。例如在学到选修教材中的“分子结构”有关的内容, 很多分子和原子的结构是学生看不见, 摸不着的, 这时候面对众多的分子和原子结构,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零散的将其灌输给学生, 势必会造成学生理解和记忆上的混乱, 久而久之学生就分不清哪一个分子或原子有着什么样的结构, 从而对化学的学习逐渐的产生抵触的情绪, 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 我会在一个时间段内通过诱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来记忆和理解这些有着类似结构的分子和原子。如在一节课中我的教学涉及到了CH4分子模型的探讨, 在学生熟知了CH4分子正四面体的模型之后, 我开始了一步步的提问和诱导。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 如果我们将CH4分子中的4个H原子都换成CL原子, 那么这个分子变成了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物质呢?

生:四氯化碳

师:如果我们将CH4分子中的4个H原子都换成O原子, 将C原子换成S原子, 那么这个分子变成了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物质呢?

生:硫酸根离子

师:如果将CH4分子中的C原子去掉, 将4个H原子换成P原子呢?

生:P4

在一步步的诱导中, 诸如四氯化碳、硫酸根离子、白磷分子等类似的分子结构便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中也就牢固的理解和记忆了几种类似的正四面体的分子结构模型。

综上所述, 作为化学教师首先要充分的尊重和关爱自己的学生, 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艺术, 并通过一系列的诱导技巧来达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如此我们的教师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温馨的氛围中高效的学习化学知识。

摘要:高中化学知识涉及到很多微观的、抽象的内容, 教师如何将这些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的化学知识通过自己的教学技巧更为直观、形象的展示给自己的学生, 则需要一定的教学艺术的提升。本文主要研究了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艺术, 旨在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教学艺术,关爱,诱导

参考文献

[1]蒲绪凤, 李友银.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追问艺术[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9年07期.

高中计算机教学的艺术 篇9

电脑艺术设计是指以电脑科技为基础的, 设计艺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 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手段。当电脑艺术制作和新颖的设计创意之完美结合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电脑艺术设计。所以电脑艺术设计人员, 必须具有创作鉴赏能力、扎实的美术功底和深厚的艺术素养, 同时熟练掌握电脑艺术设计软件, 能够利用多种软件工具实现不同设计项目。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特点

(一) 中职学生的特点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中职校) 招生对象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 学生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年龄偏小, 文化基础差, 农村生源占多数。大多学生入校年龄大多在13—15周岁, 正值青春年华, 喜欢新事物, 追求时尚与美, 但对社会百态不甚了解。且该学生文化基础一般很差, 理解能力较弱, 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对高技术的学习有恐惧心理。加上农村生源占多数, 审美鉴赏能力极低, 部分学生入校前没使用过电脑, 操作能力为零。

(二) 、中职计算机专业特点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划分大概有办公文秘方向、组装网络方向、多媒体设计方向。电脑艺术设计教学重点放在多媒体设计专业方向上, 主要教学的软件主要有Photoshop、CorelDRAW、FLASH、AuToCAD、Dreamweaver、3D MAX等。软件教学方向偏向于广告设计、室内装潢设计、网页设计、动画视频设计。一般只安排有一两门美术绘图方面的专业课, 没有艺术鉴赏的课程。

三、计算机专业的电脑艺术设计教学

根据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 培养电脑艺术方面人才面临重重困难, 任课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任课的教程精心设计好教学流程内容, 方能达到可喜的教学成果。本人从事计算机电脑艺术教学7年, 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下这方面的教学:

(一) 明确教学目标, 循序渐进, 有的放矢

做人做事, 目的明确非常重要, 教师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任课课程明确教学的方向, 再根据教学方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教学目标明确了, 也要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我校的“133”教学模式成效显著, 即“1门课程, 重抓3个理论知识点, 重点训练3项技能”。例如偏向室内装潢设计教学方向的工程AuToCAD重点知识点和三大技能如下:

教师根据3个教学目标中各3个技能, 重点以室内套房平面设计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 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以掌握知识点逐渐完成技能, 熟练使用软件及掌握cad室内套房设计方法, 对培养室内设计人才打下了基础。

(二) 、重点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计算机专业学生接触电脑多, 即使之前操作能力为0, 通过各软件的学习后, 对新软件的学习一般困难不大。但是电脑艺术设计不仅仅是几个软件的操作, 重点是设计。设计必须通过设计构图表现其设计的理念。没有一定的美术构图能力有审美鉴赏能力一定是做不出好的作品出来。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及美术构图能力呢?

1、强化学生自身审美意识的提高

审美鉴赏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 必须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对美的事物的感知、体验和自己丰富的学识才能逐步形成。中职学生文化程度低, 见识少, 农村学生占多数, 审美观一定会有很大的偏差, 抓住中职学生“爱美”与“追求时尚”的特点, 多利用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衣着打扮, 贴身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 让学生自身有提高审美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

1) 引导学生多选择以美和时尚为主题的课外读物。

一般在学校图书馆都会有各种电影画报, 卡通漫画, 摄影作品欣赏, 广告设计等书籍杂志, 多引导学生选择, 让美潜移默化于学生意识里, 增强对事物美的感知。

2) 鼓励学生多选修有利于提高艺术情操的公共选修课。

中职学校一般都有很多公共的选修课, 鼓励学生多选择能陶治情操的课程, 如音乐欣赏、书法艺术、美学、摄影、交际舞等, 让学生在自然中、生活中发现和感觉美。

3) 加强美术教育方面的学习

一般计算机电脑艺术设计方向课程, 都会有一两门美术教育方面的专业课程。比如素描、设计基础等。这是对学生美的系统教学。一般都会传授一些美术造型技术, 色彩使用规律、美术构图技术等, 能增强空间思维能国, 拓宽想象能力, 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及美术构图能力。另公共选修课也有美术绘图方面的课程, 鼓励学生多修, 恶补美术方面的知识。

4) 重视技能作品的评价, 帮助学生完善作品

每次的技能作品, 教师尽量进行点评。因为学生的审美观是逐步形成的。学生作品中, 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通过点评, 及时肯定和更正学生设计理念, 帮助学生完善作品, 也从实践中教会学生如何根据理念进行设计, 即艺术设计。

(三) 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积极创作

1、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的兴趣

艺术的创作需要灵感, 灵感源于浓厚的艺术兴趣。一直都认为兴趣是人们学习的最好老师, 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挖掘学生潜能。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每个知识点寻找与学生生活中贴彻的案例, 给学生一定的设计空间, 让学生尽情发挥。比如在Photoshop的滤镜教学中, 根据目前网络流行的非主流相片, 利用“非主流头像”的案例进行教学, 学生对能把自己的相片编辑成很个性的头像能放在QQ相片或网络上产成浓厚的兴趣, 便积极地发挥想象能力, 寻找与别人不同的设计风格, 开始了创作的过程。

2、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 不能用公式化、程式化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因为“艺术贵在创造”, 需要学生发挥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 利用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创造性学习。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 很多老师根据教材采用呆板的案例教学, 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散, 没有创作的灵感。像“FLASH沿轨迹运动”这知识点, 教材中只有小球滚动这个案例, 如果只学习这个案例, 学生对FLASH沿轨迹运动知识点就没有得到展开, 可是老师通过小球滚动案例, 让学生观察小球本身的形状阴影变化, 想象小球的滚动路径, 引导学生设计一下场景, 这样一个小故事就出来了, 学生的创作灵感出来了。

3、激励质疑, 鼓励创作

巴甫洛夫说过:“怀疑, 是发现的设想, 是探究的动力, 是创新的前提。”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 很多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质疑, 这时老师应该耐心解释, 并强调设计理念会依据对美的理解而不同, 关键设计要突出主题, 有思想, 新颖美观。对学生作品的点评要先明确学生设计用意, 不明不能断然评价, 要以鼓励学生创作为主。老师要求小朋友画天空, 一小朋友在一张纸上涂黑, 老师气愤认为小朋友恶作据, 不让小朋友画了, 这样就扼杀小朋友的创作灵感和艺术设计生涯, 其实小朋友画的是晚上的天空。所以艺术设计的教学, 一定要科学地引导, 以激励质疑, 鼓励创作为原则。

四、总结

高中政治教学环节处理艺术的探究 篇10

一、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文科课程,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可提高成绩。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无论是课时安排还是师资配备都不及技能性课程,教师也只是以走过场的方式进行教学。其次,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压力比较大,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对学习已经产生了恐惧感,此时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学习态度不认真、不端正,缺乏对学习的信心,加之思想政治课比较枯燥无味,教师若是没有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根本无法吸引学生,学生从此对学习失去兴趣。第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比较强,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比较远,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之教学方式单一、传统,老师往往就是就课本知识讲课本知识,只是纯粹的理论知识灌输,很少考虑高中生的现状。一方面他们没有升学的压力,没必要进行系统深入地学习,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动机不强,这就更加使学生不愿意学习了。因此,要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就是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必要的转变, 改变以往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政治教学环节的处理艺术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政治教学环节进行艺术处理,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政治与初中政治相比,难度增大了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大部分政治知识都比较抽象,教师要将知识简单化、形象化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进行课堂导入至关重要。课堂导入在教学中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可采用复习的方式进行导入, 或者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进行导入等。方法多种多样,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再进一步延伸到生活实景当中进行导入。例如,当学习到“信用工具和外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对旧的知识进行复习,然后再开展本节课的学习, 让学生大致认识到货币、商品的知识。并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明白在社会的发展中,货币在市场上的流通,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出现了哪些新的流通工具,将旧的知识与新知识相互融合,通过旧知识来掌握新知识,使新的知识简单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知识复习。大部分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都将复习工作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而多数学生的复习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复习是对知识进行巩固。教师可在课堂上使用几分钟来回顾知识,与学生一同温习之前学过的知识,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容易发现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学习新课文时, 其实是知识的一个衔接过程,通过温习旧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新课程的学习状态当中。例如,当学习到“收入与分配”这一课程时,首先让学生回顾生产与经营的内容, 再让学生了解个人的收入与分配是如何进行,并且如何实现合理化、公平化,掌握多种分配方式。让学生回想自己父母、亲人朋友在生活中的个人收入是按照哪种分配方式进行,这样可将知识简易化,可将抽象的经济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学生更容易去接受。

(3)做好课堂练习。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不是教师一味地讲解知识,不停给学生灌输概念、理论, 而是将练习与讲解相互结合。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教师要做到这一点,时间可能不足,因此,教师要将政治知识内容做到精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将精力放在学生的身上,很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主要是让教师对近段时间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更改。教学反思还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掌握学生近段时间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避免问题累积,在教学反思过程中,使师生相互提高。

高中艺术课的教学反思 篇11

每年在给高一新生上第一节课,我都会向他们提一个问题:中国画和国画两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能回答正确的学生不到四分之一!试想,我们的学生在学习阶段,连最起码的音乐课、美术课被改成英语课、语文课,美术课连中国画与国画之间的关系都不知道,那就更不用说什么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了。如果这样,那我们还谈什么素质教育?

艺术课重要吗?怎样才能被真正重视而不流于形式?

一、要想真正地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得到政府从政策法规到经济的投入各个方面的支持。同样,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以务实的态度实施艺术课程的开展

美妙的理想、乐观的预计到了具体实施时就会出现千差万别的局面——因为学生、家长、学校都知道艺术教育无法实现升学考试,它仅仅是课程表中的一节课,根本用不着花费精力。于是问题产生了:艺术教师想教,学生却不愿学,学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家长压根就不会支持。教学本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凡教学必得学生的兴趣、情感、精力、意志诸多方面的配合,而艺术课只是考查科目,高考不考,家长、学生都觉得花时间在这上面是浪费生命,所以要想他们配合,还真的不是一般的难度!但学生在学习课程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很努力?为什么在上课时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去主动学习?道理很简单,因为有压力——升学考试!高考要考,要上大学就必须学好,否则就会没戏!所以他们必须去努力学好。学生以自己的意志行动完完全全配合教师,从而保证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自己的学习效果。因为在长期的教育环境或基于传统教育模式下,艺术课只是一门副课,属于非统考科目。而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自然分出彼此。艺术课是关于艺术的,同时又是現实的,因为它本身也是一门“课”,应该同其他课程没有两样。我国2002年7月25日颁布实施的《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已发出信号,艺术教育是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和普及性,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必须通过建章立制,以法律法规加以确定。所以,要将艺术教学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全社会人员的配合。

二、高中艺术课要想真正达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专业教师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高中艺术教学内容以欣赏为主线,强调学生的“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这就要求艺术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备好课,设计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比如,教师在寻求教学方法时可能花了不少功夫,但是到了课堂上,有的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感兴趣,有的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和外国近代绘画感兴趣;学生对这些内容喜好不同,在精力分配上悬殊;在音乐课上,几乎所有的学生更喜欢流行歌曲。“心”到是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心”到与不到,全靠教师组织调度;整齐与否,决定最终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是提高艺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提高艺术课的教学质量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改变学生应试教育的学习观念是积极实施艺术教学的前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就不能称为教学。在众多的教学科目中,艺术课是学生参与最少的学科。艺术课原本是最让人心动的,艺术课(尤其是美术)单一的欣赏内容,教师力求“活”而有趣,但千变万化始终是一个欣赏,同时艺术课又是非考试科目,过分的知识化、理性化,学生的热情不会坚持很久,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心”不到位了,“眼神”也走了。于是,一堂艺术课就成了有板有眼的自习课或休闲课。到了这个时候,学生不用意志来控制自己,艺术课绝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配合,那这个教学活动实际就成了空谈!

四、艺术课的教学需要家长的支持,转变家长的“实用主义”思想观念是必要的

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人长期以来形成了对升学有用的就拼命逼子女学,升学考试不考的,就坚决不让孩子学。这就使学生从小形成了和父母一样的观念。而艺术课高考是不考的,学不学无所谓;有的家长甚至反对开设艺术课。相反,小学的毕业考试音乐、美术是要考的,家长从一年级就开始给孩子补课!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思想观念。同时,家长又是教育教学的支持者和承担者,他们的思想观念同样会影响学校教学的实施。因此,让艺术课的教学获得家长的认同是必要的,而这就必须转变家长的“实用主义”思想观念!

总之,要让艺术课在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健康全面人才的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必须给艺术课重新定位,让它获得真正的地位,使之在学校的教育内容中占有一定份额,让全社会都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其次,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体会到艺术欣赏的乐趣和作用,以实际行动和成果来证明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倘若这样,艺术教育的春天离我们就不会很远,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得到普及和全面提高。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篇12

无论在传统的教学阶段, 还是走向现代化教学的今天, 无论教师使用何种现代化教具, 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多样, 地理教学最后都要通过教学语言的表达来实现, 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 能以其出的教学语言组织教学, 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若不然, 课堂教学将是枯燥无味, 学生视听课为受罪。我们这里所讲的语言艺术, 包括言词语言和肢体语言两个部分,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怎样才能做到课堂言词的生动形象和肢体语言的明快呢?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总结出了以下两点:

一、要多方位、多层次地挖掘生动形象的言词材料, 可以从下面几个途径中获得

深挖教材内容, 从教材本身去发掘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

寓教于乐, 激发学生兴趣, 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中有不少地方语言是很生动形象的。如地形、地貌、地势描写的内容有“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藏北高原地貌的特点是“远看是山, 近看是川”, 新疆的地形轮廓是“三山夹两盆”等。如对环境、河流、沙漠景观描写有:苏南运河水环境的恶化及我国水体污染的发展迅速时, 可用“五十年代淘米洗菜, 六十年代水质变坏, 七十年代鱼虾绝代, 八十年代不洗马桶盖, ”黄山有“奇山、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类似的描写还有很多,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用表情去朗读, 或者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下, 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又能突出主题。能增强记忆, 达到并超过预定效果。

注意学科的横向联系, 结合其他学科中有关地理方面的片段来丰富地理课堂语言。

可以语文适当运用于地理教学, 如陈毅在《增缅甸友人》中写道:“我住江之头, 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 共饮长江水。我吸川上流, 君喝川下水, 川流永不息, 彼此共甘美。”通过对横断山区怒江的描写, 歌颂啦我国与缅甸友好邻邦关系, 进而使同学们在诗中怒江向南流入缅甸更名为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 同样符合现行高考的文科综合教学;讲到长江三峡时, 引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还有《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首诗分别描写啦长江三峡和江西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景象, 进而表现啦祖国山河的壮丽娇美姿态, 是学生在学习中领会到祖国山河无限好, 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在地理课堂教育中, 因材制宜的引入其他学科的一些与地理有关的精彩内容, 不仅能加强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加强知识掌握的牢固性, 而且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其知识牵引的能力。

此外, 在地理教学语言中, 还可以使用成语、别称、趣闻、谜语、散文、文言文甚至小说节选等文体, 只要运用适当适度且切换自如, 加上丰富的感情, 无限的激情, 即可使教学语言熠熠生辉, 妙趣无穷。

二、在艺术语言材料确定后, 教师要在肢体语言上下功夫

肢体语言往往被老师所忽视, 据国外一名心理学家测定:感情的全部表态=7%言词+38%声调+55%表情 (包括必要的手势) 。肢体语言是教师的第二张嘴, 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来配合传递地理教学信息, 则可以运用自如地进行直观教学, 通过学生的视觉感受, 唤起学生的注意, 长时间保持兴奋状态, 精神振奋, 增强学生记忆。

上一篇:土地产权交易论文下一篇:A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