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计算机教学经验

2024-07-09

高中计算机教学经验(精选12篇)

高中计算机教学经验 篇1

一、坚守中创造精彩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们要做到热爱自己的事业, 不管组织安排的是什么样的工作, 都要把它当做宏大的事业。因为热爱语文, 所以我们才能做到对内外结合、双向互动的“大语文”“大课堂”教学理念的不懈追求;因为热爱自己的课堂, 所以我们的教学课程才永远是师生激情创造的释放过程、本真生命的演绎过程。

站在了语文教学这个讲台上, 我们就要无怨无悔地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培育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同时也要在各种各样的社会诱惑面前依然静下心来刻苦钻研, 广学博蓄, 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勇于实践, 把那些创新的理念不断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教研工作中。

我们人生的花朵就在这无悔的坚守和不懈的努力中绽放, 灿烂夺目, 精彩纷呈!

二、在思考中镌刻人生

作为高中语文老师, 我们清晰地认识到, 要想教好语文, 我们就应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思考者。只有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 只有思考才能让我们永远立于教育的潮头, 也只有思考才能让我们永葆事业的青春。

在从事一线语文教学的活动中, 我们要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新的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而且要不断地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同时要学习先进教学经验, 比如我所推崇的陈胜良老师得“六部教学整体模式”和“人格作文训练模式”。这一切, 都离不开思考, 只有理性的思考才能让我们的视角一步步触摸到教学教育的本真。

思考是需要底蕴的。我经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是:“语文教师不能光懂语文, 他应该是一个杂家, 应该与书打得火热。”我们应该随时与最新出版的图书、报纸、刊物保持接触, 不断学习。语文老师, 应该是一个极喜欢独居但又喜欢群居的人。独处时的凝神冥思, 沉静的和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群居时的妙语连珠, 在思维的碰撞中寻求灵感的火花。只有这种长期养成的阅读习惯和思考习惯, 才能让我们的思维活水源源不断, 长流常新。

我们从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入手, 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减负提质为主旋律, 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 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研究和教科研探索。我们正努力实践着“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教研活动的教学模式。

同时, 我们还提倡进行重大课题的研究, 比如“课堂教学设计整体优化的实践研究”“教学规范的构建和操作实施研究”“农村高中语文学习策略理论与实践研究”“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等等, 我们相信这些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课题, 可以高效的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同时, 我们还倡导一种新的教育方法——生命化教育。学生是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体, 也是一个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的个体, 因此, 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体培育的过程, 必须以生命化的方式促进其生命的发展与成长, 教育应该是农业化而非工业化的。“基于课堂, 基于校本, 基于群体”使我们一贯秉承的原则, 我们在不断尝试用工作课题化、课题工作化的总体思路引导我们的语文教育向更广更深处发展。

三、在奖掖中散发光芒

“老师就应该像是一位挖渠者, 用辛勤的汗水引导着一条条小溪绕过岩石, 漫过荒漠, 逐渐变宽, 最终汇入更加广阔的海洋, 向着语文更诗意的领域挺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我们更应该学习先辈, 奖掖后人。而且我们应该把这当做自己的一种的责任而乐此不疲。

我们在不断地实践总结中概括出了这样的一个公式:青年教师的成长=在实践中进行反思。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 从理论学习中进行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 在教学交流中进行反思。

我们认为, 区别优秀教师和平庸教师, 不在于教师是否犯错误, 而在于是否能通过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成长是一个过程, 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 永无终点。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每一次痛苦的反思, 都是一种境界的升华。而教师也势必在一次次的反思中, 逐渐走向自己所期待的理想的教育层面。

同时, 我们老师不应该只有教艺, 更应该有师德。只要你跨上三尺讲台, 你便置身于一片真诚的信赖和殷切的期待之中, 于是一切烦恼、疲惫和杂念都会离你远去。心中荡漾着被需要的幸福和振奋, 你就成了几十双眼睛中的百科全书。这时你就会感到一种无言的神圣和庄严, 你就会情不自禁的燃烧、释放。语文老师, 就应该像春蚕般默默吐丝作茧, 像蜡烛般发光发热, 几十年如一日, 默默耕耘, 勤耕不辍。诲人不倦。

我们是平凡的语文教师, 但我们又是神圣的、光辉的语文教师!

高中计算机教学经验 篇2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一转眼,我在中学任教已经整整三十多年了,回首这些年的酸甜苦辣,不禁感慨万千,随着岁月的流转、教龄的延长,我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认识不断升华,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经验不断积累。现在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在这里和大家作个交流,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为了上好每一堂历史课,总是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广泛搜集材料,充实教学内容充实

历史课,尤其是高中历史课,理论较为抽象,往往给人以枯燥无味之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是很浓,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认为应紧紧抓住历史课的学科特点,历史课是中学阶段最能反映历史发展的一门学科,学科内容与社会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在上课时,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添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事例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以“讲”为主,“读”“议”结合

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所以因学科而异,因学生而异。我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讲“为主,”“读、议”结合。

运用讲解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启发学生思维,表达教师情感,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讲解是思想历史课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艺术,讲解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简洁地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引导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以“讲”为主,并非“满堂灌”,我在讲解之前,经常要求同学认真看书,积极做好准备,阅读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会怎样读书,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抓住学习的要点,增强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听课的效率。

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初探 篇3

关键词:英语语言教学;教学质量;提升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间的交流不断加强,英语最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使得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 实用性大大增强。而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过于理论化和应试化,使得教师对于英语教学望而却步,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大感无奈。面对诸多的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中之中。

1.提升大学英语语言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英语语言学课程作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有其重要的原因。该课程要求系统的传授现代语言学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从事语言研究的兴趣、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成果、培养语言意识,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在以后的升学和就业中,英语会作为升学考试、用人单位招人的硬性指标。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英語作为一们通用语言有其独一无二的优势。

2.影响大学英语语言教学质量因素

2.1教师方面

教师在知识层面得积累,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活动的成败。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使得教师团队具有团队精神,能够积极合作,提高个人专业技能,影响教师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作为一名老师要考虑到我国高校英语语言教学的实际性。

2.2学生方面

目前的学习环境导致学生学习的动机不够明确。在大学中,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知识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学位等级考试,或者为了达到毕业之后就业要求的语言门槛。种种恶劣的环境导致大学生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很重,更有甚者对英语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2.3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课程设置方面

在大学中,英语语言学是一门包括心理学、文学、翻译、文化、语言教学、社会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专业课。国内编著的英语语言学教材相对较少,并且部分教材内容陈旧,缺少最新的研究成果;有的教材虽然内容较全,但是教材生词和专业术语较多,难以被学生理解。现有语言学教学方法主要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教师的角色任务是根据某一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去培养人才。

3.改善大学英语语言教学质量的措施

3.1提高教师的英语语言教学水平

教师要时常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并且能够及时的补充各方面的知识,加强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从而具备上课要求的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这样教师才能在英语课堂上运筹帷幄。教师学会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充分发挥网上资源,拓宽学生学写的渠道。

3.2采用多样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科学的引进教学理论和方法,寻找适合的教学实际。教师可以在英语语言学上采用的授课方式有很多,例如任务式、讨论式等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以内容、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从传授知识为中心向以培养能为中心的模式转变,积极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

3.3优化教师知识体系

作为老师首先要完善自身的英语语言学理论知识的体系,注重理论的积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英语语言学教师要总结实际的教学经验,从而使理论素养有所提高,反过来再科学有效的指导教学实践,这样就可以用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学生高效愉快的学习英语这门语言。

3.4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态度。态度是关系到英语语言教学的成败。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热爱学习,才能使语语言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并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实践。课堂教学尽量体现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导者。

3.5建立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口头演示、情景再现、讨论、即兴演讲、辩论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自由发挥,力求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活跃课堂气氛。将日常生活与英语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主动的学习。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图书馆和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深化课堂学习内容。营造课堂之外的英语环境,是英语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延伸。

3.6完善英语语言教学体系

英语语言教学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多年的经验的积累与教学的创新改革相结合。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培养出优质的学生。目前高校的英语教学只注重一、二年级,忽视三、四年级的后续教学,学生无法达到使用英语的水平。因此,应该完善英语语言教学体系。

3.7选择合适的英语语言学教材

在选择教材时,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即要考虑到教材内容的编排是否合理,又要考虑到教材内容的新颖程度如何,是否贴和时代的主题,还要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其难以程度,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习效率最大化。

结论

总而言之,高校英语语言学的教学是我国英语教学体系之中最重要环节。面对我国英语语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探讨,竭尽全力的寻找解决的方法。科技的技术发展为英语语言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需要,并且与教学目的相结合,寻求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希望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能够得到稳步的提升。(作者单位:凯里学院)

参考文献

[1]钱征宙. 影响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的因素[J]. 语言学研究. 2011(01).

[2]彭杰. 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措施浅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3(08).

[3]左琳. 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8).

[4]张廷. 谈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2).

[5]潘海鸥. 语语言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经验谈 篇4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 确保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

1. 理论教学方面。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 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交流的中介和纽带。作为基础课教师,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及时跟踪学科发展前沿,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适时调整课程结构, 优选课程内容。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 本着“浅”而不漏, 重点突出的原则, 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就彻底改变了黑板加粉笔为主的教学方式, 利用传统教学模式与联机大屏幕投影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 增大了课堂信息量, 随后我们又积极研制和使用CAI课件。目前,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已基本实现了以CAI为主的教学模式, 并逐渐将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 (包括作业提交、批改作业、公布课堂教案、讨论答疑、查阅学习资料等) 逐步转移到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尝试。

教师的教学状态是确保教学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承担《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大部分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之间的关系, 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 进行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的尝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也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和应用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为此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操作方面的讲座, 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全校性的计算机技能大赛, 另外通过开设素质拓展课程, 使学生开阔了视野, 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恪守职业道德, 对待教学工作认真负贵。不断完善和修改教学大纲、实验大纲, 适时调整教学进度, 所授课程档案齐全, 并严格按照大纲和教学进度的要求实施。每学期开学前, 都重新审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 调整并形成本学期的教学文件和资料, 然后以“学习、思考、练习、实验、总结”的五个环节, 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 组织“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实验教学规范、严谨, 教学状态好。良好的教学状态保证了教学的正常实施, 保证了稳定的教学质量。

2. 实验教学方面。

计算机实验教学是学生参与操作的探索过程,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进而激发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 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中去, 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 主动的获取知识。计算机实践教学则能够提供使每个学生达到他们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条件。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 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 充分调动了他的参与性和探究性。对于一些理论知识不足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 在实践过程中, 他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得到鼓励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消除“计算机难、学不好”的恐惧心理, 萌发要学好计算机的愿望, 引发学习动机, 使他们以学为乐, 主动进取, 提高学习效果。实践出真知, 特别是学生通过看得见、摸得着、感知深刻的实验过程, 形成清晰的表象, 伴随着说的训练, 为学生的思维发展铺平道路。在教学中, 要结合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知识点, 尽量创设条件, 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 手脑并用, 动思结合, 培养技巧、技能。

3. 实践教学方面。

(1) 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突出产学结合特色。本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两个部分,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进行结合, 同时结合具体情况有针对性讲解某些技能, 如我教的是艺术设计专业, 指导学生用word设计出有主题鲜明的海报, 突出产学结合特色。 (2) 设计出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很好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本课程在技能训练设计上, 除了必需的基本技能模块以外, 还增加了部分难度稍大的技能模块, 以便于很好的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如CAD, RD等一些设计软件的使用。 (3)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已有显著成效。在课程的技能训练项目设计上, 还注意加强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基本技能, 效果非常显著。

我们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环节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教师深人每一个教学环节, 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况, 做到了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为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 无论是作业、还是上机实验, 教师都认真负责, 作业不但按时批改, 而且还有详细的作业登记和记录。为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对有关作业及时在课堂上剖析, 促进学生消化授课内容;上机实验时, 认真辅导, 耐心讲解, 学生反映较好。

二、从教师讲授、叙述向教师辅助、指导的转变

目前, 学院仍然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实行班级授课方式, 给予学生共同的思想和知识教育, 而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这样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个体差异, 阻碍部分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发展。

我在具体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选择了Office2007、Internet等内容, 把班级进行分组, 学生可以独立或者几个为一小组, 同时我们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搭配, 在教师的讲授和引导下提出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 如:收集整理一些排版精美的文档、Internet的发展、电子邮件的由来等;编排、制作有一定主题的小报等。教师在过程中指导和鼓励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 使学生主动去学会构思计划、完成任务。提倡协作学习、相互讨论,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动力, 转变全体学生都按相同的方式学到相同的知识, 让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法的不同, 选择不同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 这样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

三、以考证为中心, 因材施教, 提高教学效果

1. 采用多种媒体交叉上课。

多媒体教学动静结合, 增加课堂气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使老师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适当地介绍一些等级考试题目与相关知识点的结合,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般老师都是使用课件进行教学, 但是, 如果我们只是使用单一的一种媒体, 学生是会产生厌倦感。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 应该各种媒体交换使用, 比如大部分时间我们是使用课件, 有时我们也可以使用黑板、教材等, 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集中学生注意力。

2. 以练习为主, 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 这就要求老师一边演示, 学生一边操作, 这样技能才能得到及时的巩固。而目前大部分院校教学组织采用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集体教学, 后在机房里进行实验的方式, 这种方式是存在一些不足的, 比如, 很多技能老师在教室是演示了, 但是等到实验课时, 这些技能学生都已经忘的差不多了。我们采用机房面授加指导, 老师在上面演示, 学生在下面操作, 让学生做大量操作练习,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对于一些共性问题重点讲解, 效果很好。

3. 采用案例教学, 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

所谓案例教学, 是对于某一知识点, 或多个知识点, 以一个案例形式来描述, 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活动中, 也让学生找到不同的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活跃课堂气氛, 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选择一些媒体上出现的经典文档、图等示例, 演示是怎么用计算机实现的, 学生兴趣很大, 教学效果很好。通过案例教学, 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案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 实践、理论一体化,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独立的知识点, 而且具备了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灵活使用学院教育教学资源, 积极创造创新条件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经过近年的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生在学习这门新课程时, 开始时都有极大的兴趣和努力学好的决心, 但由于知识积累、个人兴趣的千差万别, 一段时间后就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产生不同的态度, 甚至对学习这门课程感到厌倦。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院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 如学生可以从校园网上找到往年的试题及教学大纲;将每节课教学内容放到校园网上和从Internet上收集的相关资料制作成网页放于Internet上, 让学生能于课余时间去利用等手段;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网上提问, 有老师在网上回答这些问题。这样不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院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还能在学习的同时熟练掌握我们的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小结

以上只是我平时教学的几点经验, 作为一门大学公修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方式、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来,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必将能在良性的轨道上阔步前进, 完成其应负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陈莉, 刘晓霞, 等.计算机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J].商等理科教育, 2004, (2) .

[2]王自力, 郑鑫.高职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 2006, (10) .

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经验总结 篇5

金寨县双河高级职业中学付 裕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在教育教学上,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成才。计算机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优秀教师应有的职责。因此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和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学习党的最新章程。从胡总书记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吴邦国委员长到金寨视察,对金寨职业教育的重新规划,更是让我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进一步坚定自己从教的信心。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注意从书本中汲取精华,认真学习仔细体会如何做好一名人民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一)、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大体的作法如下:

1、教学设计

首先认真分析将要讲授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以及重点和难点。接下来设计教学过程(备课)时,关键是设计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的一个或多个“任务”,要求它能基本涵盖教学内容的各个知识点。其中教学目标是设计“任务”的依据,也是课堂小

结的主要内容。

2、教学过程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高二年级与高一年级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对高二年级的学生首先提出具体的“任务”,让学生来完成这个“任务”,接下来授课紧紧围绕如何完成任务这个中心来展开,从而在任务完成时,教学也在不知不觉中取得预期的目的。而针对高一年级的学生的新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以学生练习为主,加上我在边上辅导。不管是高二学生还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结束之前,一定要留有适当的时间进行知识点回顾和总结。一来可弥补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的缺点——缺少系统性和条理性,二来可弥补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造成的部分学生知识点的疏漏。在具体做法上,根据所学知识的复杂程度可采用口述回顾、画知识结构图等方式。若有可能,也可让学生先试着总结,以培养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但教师在最后一定要把好关,即把知识点陈述完整。

(二)、教学措施

1、分析讲解与学生模仿操作相接合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展示一个已完成的或基本完成的作品并讲解其制作过程,要学生模仿着去做。

比如在对高一年级学生讲五笔打字时先让学生每个人按照字根表把自己的名字先拆成几个字根,然后把字根化成字母,最后在文档中打出自己的名字。

同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先为每节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具体的任务如制作贺卡,课堂上通过讲解这张贺卡制作过程让学生掌握教学

内容。首先,学生们看了我展示的一张精美的贺卡,头脑里会对将学的知识有何实际应用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时候,教师再分析这张贺卡的结构,哪部分是图文框,哪部分是文本框或自选图形,哪些地方可用其它形式替代,哪些地方不能等。通过教师的分析,学生对图文框、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等概念就有了直观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再讲解如何利用这些知识修饰、美化贺卡各部分的详细操作方法。由于教师在备课时已做过一遍,对学生可能出错或易混淆的地方心中有了数,教学时,重点突出。而且授课顺序就是制作贺卡的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教学,学生学得快、记得牢(若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和技巧难以独立完成该“任务”,一般采用这种方式)。

2、教师点拨,学生尝试

对已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学生,可采用这种方式。

例如,交换机配置的特点是容易入门,一开始学生必然对它有浓厚的兴趣。但若按有些教材的顺序,先讲一大堆理论,一半教学时间过去了,学生仍未能做出一个像样的网络配置。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若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我们设计了在每堂课内、每个教学单元内、各教学单元之间乃至整个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来达到教学目标。一般的“任务”都是由教师在课前设置好网络结构,上课时先让学生看到运行结果。然后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尝试着配置。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有的可通过阅读教材解决,有的可通过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来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再稍加点拨指导。

(三)、检查手法

在考核学生上课听课认真层度上我改变了以往以布置课后作业的作法为查看课堂笔记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做好课堂笔记,每堂课上完了就要求学生把笔记收上来当作是当天的作业进行批改检查。这样既可以防治学生相互间抄作业,也可以促使学生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课。

在做上机练习作业时,是让学生参考着自己的笔记本来完成一项任务,而且也有时间上的限制,作业完成后马上用教学软件的提交作业功能进行提交,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复制同学的作业。因为本教学软件对同一台电脑发送过来的作业会发到同一个文件包中去的。

三、有待改进的地方

1、在以任务形式授课时会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而使授课有点阻碍,有时会耽搁教学预定的时间。

2、以检查笔记形式当作作业会使学生感到有点紧张,部分学生会对计算机产生厌倦感。

高中英语教学经验浅谈 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高中英语老师不仅在知识上要与学生继续沟通交流,还需要在教学氛围上下功夫,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高效的教学环境。本文根据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经验进行以下几点经验浅谈。

一、要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众所周知,高中学习氛围非常紧张,尤其是英语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更多的理解和背诵。高中学生由于应试压力,每天都处于紧张的学习气氛中,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局限,得不到开拓。这就要求高中英语老师在上课前首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的课堂教学不是压抑的、沉闷的、紧张的,而是轻松自在学习的课堂,应该达到这样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踊跃地学习发言,敢于、勇于向老师提出问题。这同时也要求高中英语老师无论是否作为班主任老师,都需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有利于教师课堂教程和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一节高中英语课堂开始之前,老师可以给同学们讲讲今天的天气如何,来学校路上的所见所闻,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老师还可以问一问学生今天学习状况如何,心情如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是一个亲切的朋友而不仅仅是严厉的师长。这些都有利于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从心理上降低学生的紧张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的学习任务是非常重的,每一节课的内容几乎都是安排得满满的,这就要求老师针对英语的不同方向进行不同的授课方法。在进行语法等知识点讲解时,老师不一定要墨守成规地在黑板上板书,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投影仪等设备,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如果学生上课来不及记录,可以向老师索要多媒体课件,在课后进行研究学习。如果在讲解听力课时,老师可以利用电脑等音频设备,这样可以自由控制听力原文的前进和后退,增速和减速,反映学生的需求,而不是一遍放完就结束,学生如果对某一节听力提出疑问,电脑音频的控制则可以随时调到学生疑惑的章节。

三、增加学生课外阅读,因材施教

高中学生课本中所学的内容是有限的,也是局限的,这就需要高中英语老师打破传统的学习规律,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教授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老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阅读报纸,复印发放一些优秀的英语作文背诵,比如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比如,培根的“Youth”,这些优美的文章。在阅读技巧方面,老师要善于进行指导,有些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总是逐字逐句地翻译,做题速度很慢,老师可以教授学生一定的略读技巧,即“skip reading”,对于比较繁琐的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题目,再根据题目来阅读原文,在原文中找答案。课外阅读量的增加,不仅有利于辅助英语课本内容的学习,还有助于拓展学生英语学习的知识面,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阅读技巧和思维习惯。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整体系统的学习。

高中英语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学生可能在这个时期的英语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也可能因此丧失兴趣,这都跟教师的教学方式息息相关。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需整体高中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高中生物教学的点滴经验 篇7

一、深化课程理念,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高中教学时间是非常紧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最大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通常是各个学校与教师工作的核心任务。所以对于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探究、模型构建等活动,很多教师过于倚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过程、方法、能力、情感目标的培养。通常情况下只是把实验过程表述一遍,再把考试中常考的知识点重点强调一下。而相同的一节课,如果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或者对问题展开完整的探究,就要花费整整一节课甚至两节课的时间,并且课后还要进行相关总结和评价。既费时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 既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又突出创新精神的鼓励。

在生物学科高中二年级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有准备地将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我在教学理念上站在时代的前沿,让学生走入社会,调查研究,学会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明确调查目的。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生物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强。为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生物课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水平,开展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2)确定调查内容:第一,所在居住地的水污染情况:第二,所在居住地的空气污染情况;第三,所在居住地的植被覆盖现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从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中任选一项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完成一篇“社会调查报告”,报告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有调查的内容、结果,以及自己的认识。

在整个调查活动中,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到成果展示,每个环节都是学生发自内心去做的,改变了过去课堂上被动学习的现象,诱发了学生的探求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全被激发出来,他们的主动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且在深入研究本学科知识的同时,综合运用了多门学科的知识,拓展了视野,加强了学科知识的渗透,学会了综合运用所学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促使学生掌握技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在教学中,我适当增加生物技术讲授。讲细胞膜的知识时,介绍了生物膜的用途。在工业方面,人们试图模拟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设计出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能的膜结构,滤去海水中的盐分,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或者在处理污水时,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有毒费力,又难以短时间内让学生提高卷面成绩。但是生物科学毕竟是一个实验性的科学,《新课标》中提出了“倡导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四项课程理念,并且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课程目标。新教材明显加大了实验、探究、技能训练、模型构建等各种活动性课程的分量,为培养学生的基础科学能力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通过实验课,学生能够掌握实验的一般方法和规律、技能和手段,能够提高对生物学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培养利用实验的手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要始终坚持、合理地安排。

二、组织好探究性学习,促进能力的发展

课程标准确定的能力目标包括操作技能、信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方面,尤为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领悟和运用科学方法,对于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至关重要。教材中探究、调查、技能训练等活动能有效地驱动学生针对现实的事物或现象提出问题的活动;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和实验等收集事实证据的活动;驱动学生提出和求证假说,以及作出解释等积极构建知识的活动。通过交流甚至辩论,学生能得以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解释,不仅能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整个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真正“做”科学的过程,学生既能学到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在农业方面,人们正在从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的角度研究农作物抗寒、抗旱、耐盐的机理,寻找改善农作物品质的新途径。在医学方面,人们尝试用人工合成的膜材料,代替人体的病变器官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肾脏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排出代谢废物。当肾脏功能发生障碍时,由于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患者会出现尿毒症、水肿等中毒症状。科学家们研制了一种透析型人工肾,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膜材料———血液透析膜,当病人的血液流经人工肾时,血液透析膜能把病人的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然后让干净的血液返问病人体内。在讲DNA的结构和功能时,介绍了DNA的提取和分离技术;讲单倍体育种时,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当今社会的生物科学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及时向学生介绍生物学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成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师生携手走进新课程、开展新探索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从依赖性向独立性,从他主性向自主性,从继承性向创新性,从接受性向探究性,从复制式向建构式,从静听式向活动式,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实现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责任的根本转移,再也不是可望不可及的目标了。

这次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从教育目标到教育理念、从教学方式到教师角色都要变革。课改探索的经历,点滴成功的体验,让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给中国教育带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新课改下生物教学的尝试.

[2]新课改下生物教学的点滴体会.

[3]新课改下的三段生物教学模式.

对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的分析

冯素芳

(大丰市小海中学,江苏大丰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成为了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生物学科而言,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没有得到根本消除,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困难还不少,有些是客观因素造成的,也有些是主观原因造成的。本文主要对目前初中生物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困境开展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困境突破

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习惯于重视语数外等大分值学科,而音体美、史地生等学科在教师的眼里就成为了相对轻视的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下面将作详细论述。

一、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思想重视不够,存在消极学习观念。

受应试教育残余的影响,有些学校对于生物教学工作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认为生物教学只是一门小学科,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大,只要到时候多安排一些内容让学生强化记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多投入精力。这种思想不仅在一些教师身上存在,甚至在部分学生身上也颇有市场。在这样的错误思想指引下,有些教师对生物教学工作显得漫不经心,只要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完成就算万事大吉;个别学生在学习中也没有投入全身心精力,在生物课上,甚至有学生在做其他学科作业,教学成效可想而知。

知识内容,又能掌握更深入地运用和探究那些知识所必需的思维方法,使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形成正确的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

三、分层训练,让各类学生都能有效发展

高一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带来了“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好,有人吃不了”的问题,从而使一些学生迅速边缘化,成为后进生。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是教学的重点。在课堂上,我以中下层学生接受能力为标准进行授课,保证后进生在课堂上听得懂,理解得透,不让他们在基础知识上落后。巩固练习分高、中、低三个等级进行小题设计,并用星号标记,进行区分,让每一类学生都有题可做。在课堂上对要求较高的题一概不讲,留课后对部分有要求的学生讲,以减少对后进生的压力,防止其产生自卑心理和急躁情绪。这样在精选习题上多用了一些心思,使学生在学习上少走了弯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其所学,得其所得,都能真正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学习的喜悦。也同时使得学优生、后进生分界不明显。从最终效果看,不仅提高了平均分,而且提高了优生率和双优率。

四、注重教法改革

课堂上在细化知识的同时,我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和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生物课本上有许多问题探讨等内容,这往往是一节课的引入部分,也能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在这些问题答案的给出上,我从不按家长作风去包办,而是完全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即使是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我也经常予以肯定,以培养学生的的信心,并让其在不断修正中探索经验,提高能力。课堂上,我一般最多用20分钟讲解,剩余的时间放权给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

2. 教学研究不深,方法手段陈旧落后。

在一些学校教学管理者的眼里,生物学科的重要性是低于其他所谓主科的,在教学师资与教学活动研究等方面区别对待,生物学科教学任务成为了一些教师的兼职。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有些教师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不够注重教学教法的改进与研究,教学设计照抄原本教案,甚至连一些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的环节也没有深入细心地考虑,生搬硬套,教学过程程序化,教学艺术呆板化,在教学手段运用上更是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有些教师对于生物现代教学手段知之甚少。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会对生物教学产生消极影响。

3. 制度执行不严,随意挤占教学时间。

一些初中随意挤占生物教学时间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初三年级和一些重点时间段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初一、初二年级,许多学校的生物教学还是基本正常的,到了初三年级,有些生物教学时间就会被占用,生物教学演变为生物知识点的记忆与训练。在平时挤占生物教学时间的情况还会好一点,到了期中期末考试时期,有些学校采取默认的方式,允许教师占用生物教学时间开展语数外等学科的复习教学。从学校的整体教学安排,到教师的个人教学行为,这些挤占生物教学时间的现象都会对教学成效产生影响。

4. 设备投入不足,影响教学活动组织。

随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努力,基层学校教学设备有了很大改善,“三新一亮”、“六有工程”等惠民实事的推进,使广大农村初中教学条件得平等讨论,最后总结交流。这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在课堂训练上,少而精、准,紧扣重点,紧扣目标,限时限量,当堂解决。这些方法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建构能力,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时间。

五、教会学生收集处理信息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纸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生物知识和敏感具体的生物问题,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补充丰富生物知识。学生在课外要注意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走进图书馆,访问互联网站,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及时查阅收集、检索处理生物信息。这不仅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而且是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充实知识、丰富阅历的有效途径。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知识,学生要使自己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勇于实践、创新学习的意识。

六、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经验梳理 篇8

一、课堂提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 引人入胜——增加课堂学习的吸引力

高中语文课教学不同于其他的课程, 它具有广泛性、优美性、复杂性等特点, 作为母语, 每个学生从小开始都在接触着语文, 在学生生活中一直处在语文学习的环境中。很多同学博览群书, 到高中时已经积累了相当大的阅读量, 因此, 在高中语文课上教师首先要把握的就是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问题。

高中的语文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文章, 大气磅礴的《沁园春·雪》充满着一代伟人的宽阔胸襟, 感伤细腻的《再别康桥》道出了徐志摩的依依惜别, 辞藻华丽的《滕王阁序》词义兼优, 使人赞叹……这些优美经典的文章是我们五千年文明凝聚遗留下来的耀眼瑰宝, 一篇篇的文章如珠玉般, 读来心生敬仰、升华灵魂。教师在教授高中语文课的时候结合教材中的散文、诗词和典故, 娓娓道来, 恰当好处之时就冒出一个问号。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沁园春·雪》的时候, 先讲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在“稍逊风骚”之处点出:这些青史大亨, 为何还是有所不足呢?这样吸引学生的好奇心, 带着问题去进行下面的学习。

(二) 切中要害——确保课堂提问的准确性

语文的特点是包容性、广泛性和多角度性, 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许多的学生每天在阅读大量的文章, 但是语文的成绩却并不理想, 许多学生为此而苦恼。其实, 对于语文这门课程来说, 基础的拼写和造词是可以固定不变的外, 其他许多的问题答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提问不仅要提起学生的兴趣, 还要切中学生的学习弱点, 有的学生习惯了背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 一出口就是标准的机械式的回答, 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加进去。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弱点, 有针对的提出问题, 锻炼学生的思考问题、组织语言回答的能力。

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荷塘月色》的时候, 作者由于心情不佳, 遂散步于荷塘之畔, 在荷塘的安静的氛围、淡淡的胧月、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点缀在墨绿的叶子中间的荷花这样的环境中, 作者的心彻底的安静下来, 内心一片平静。教师可以就这篇课文提问学生, 朱自清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你最喜欢哪一段的描写, 说出你的理由。教师应要求学生不要借鉴参考书, 就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并不明白朱自清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感觉, 只是从参考书上背下来的参考答案, 用自己的话回答就可以使学生们展开想象, 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

在学生们掌握比较薄弱的多音字和词组方面, 教师可以采用集中练习的方式编写练习册,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比赛, 激发学生学习的活跃性。

(三) 引经据典——提高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高中语文课的开展必须增加更多的课外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见闻,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提问后根据所提问题的背景进行延伸, 讲解问题背后的一些有趣的典故, 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讲课目标:开拓学生的眼界, 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我们的语文是神秘的尧舜禹, 是霸临天下的秦始皇, 是长戈击敌的汉武帝, 是民重君轻的唐太宗;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城, 是长安的一片月光照着万户的捣衣声, 是大漠孤烟, 是夜泊秦淮;是路漫漫其修远的《离骚》, 是有朋自远方来的《论语》, 是二十四正史之首的《史记》;是东坡的大江东去, 是幼安的醉里挑灯看剑,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太多的经典可以列举, 太多的优秀诗篇可以借鉴、引用,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做好备课工作, 在提问后穿插着典故及背景的讲解, 达到增加课堂提问趣味性的目的。

(四) 放飞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

高中语文课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堂之上,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下的学习, 开拓眼界, 多看多思考, 放飞思维, 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推荐几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书籍,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 并跟学生作读书感受交流, 分享阅读的快乐, 讲解阅读的技巧, 带动语文学习的热潮, 这样学生在语文课的课堂提问上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问题作出好的回答。

二、总结

正中肯綮、富有趣味的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学习欲望,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上的提问不仅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办法, 也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习的效率更高, 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教师不应一直扮演课堂上的主演而应做课堂上的导演, 让学生做课堂上的主演,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学生参与进来, 这样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摘要:正中肯綮、富有趣味的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学习欲望,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上的提问不仅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办法, 也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习的效率更高, 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教师不应一直扮演课堂上的主演而应做课堂上的导演, 让学生做课堂上的主演,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学生参与进来, 这样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略谈 篇9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教学目标,教学评价

计算机随着时代应运而生, 普及千家万户, 信息技术水涨船高, 迅速发展, 一日千里。在教育领域, 信息技术颇受关注和青睐。高中阶段, 学生风华正茂, 身心迅速成长, 教学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况, 因材施教, 紧跟时代步伐, 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下面根据教学体悟逐做举例。

一、整合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可以归纳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维度。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例如, 我在“魅力空港―有效获取信息”教学案例中, 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还能够根据问题确定信息的需求与来源, 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同时也培养学生合法利用信息以及关注家乡发展与建设的意识。

二、分析教学对象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迫切需要教师随之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的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 在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 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确定教学内容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 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 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要求, 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 目的是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信息获取、加工和表达的过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设计学习任务

构建学习任务时, 应充分考虑以下原则: (1) 要具有可操作性; (2) 要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点; (3) 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 (4) 要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在“风光顺义―有效获取信息”这个教学案例中, 我设计通过获取顺义旅游景点的相关信息, 来制作展示顺义风光的电子作品, 让学生既学习到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 又了解了顺义旅游业的发展和建设情况。

五、组建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指所有用来帮助学生学习的资源, 学习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力保障,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资源分为两类, 其一是数字化资源, 如教学软件、专业资源网站等;其二是非数字化资源, 如图书、报刊、录像等。

教师应密切结合教学实际, 收集、组织、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 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常用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常用的搜索引擎、各种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网民在网上获取信息常用的方法以及知识产权和合法利用信息等相关学习资源。

六、创设学习情景

学习情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 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 即协作学习, 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 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

七、制定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为了支持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程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从整体上来讲, 学习策略分为三类:

(1) 主动性策略;

(2) 协作式策略;

(3) 情景性策略。

学习策略要在充分考虑学习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制定。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为中心, 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为重点, 运用分组教学, 在教师的激励下, 通过情景创设, 以及学生的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达到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的学习策略。

八、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影响学习方式的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发扬学生学习方式的长处与优势, 弥补其劣势和不足。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条件等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常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 (Web quest) 、发现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协作学习法、讲授法等。

九、构建互动课堂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十、开展教学评价

评价是修改的基础, 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通过客观的、科学的评价, 教学设计工作将不断得以检验、修正和完善。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教学评价要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 全面考查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 并与教学过程相结合, 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为了做好教学评价, 我们可以利用“电子学习档案袋”将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记录到档案袋中, 如学生发言情况、学生协作学习情况、作品评价情况、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

高中语文识字教学经验谈 篇10

作为一个学中文的人, 一个从教十八年的语文教师, 我对于汉字有着难以言表的崇敬之情。汉字是世界古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 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基所在。它不仅外形很美, 内涵也极其丰富。专家们说, 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谜。所以古人早就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人生聪明识字始。实践也说明:识字能促进语言、思维的协调发展。在我看来,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文字能比得上汉字美丽。作为世界上几乎唯一幸存的表意文字, 它以直观性、形象性、内涵丰富性在世界文字中独树一帜, 它以美观匀称的间架结构、生动流转的横竖撇捺、气韵舒畅的运笔之势、变化万端的组合搭配, 显示着独有的魅力。

但是如今, 到了中学, 随着课程的增多, 作业量的暴涨, 加之长期以来高中识字教学的淡化直至退出, 再加上许多老师过去未受过严格的书写训练, 自己不会写字, 我们的孩子们连最基本的规范清楚都不能达到, 根本谈不上对汉字的热爱和审美。一个高中学生能说全汉字造字法“六书”的寥寥, 能具体解释某个简单象形字本义的也少之又少。识字教学的高耗低效一直困扰着一线的广大教师。学生普遍识字质量不高, 错别字多, 写的字又差, 老师们头疼, 家长们不满。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孩子们对于英语的狂热追求:课堂上全力以赴还嫌不够, 还要报各种课外辅导班、请家教;作为外国大学硕士录取资格的雅思、托福、G R E考试甚至蔓延到了中学, 学生们纷纷追捧, 以证明自己超高的外语水平;语文作文中也常常要加入一两句外语, 以显示词汇的丰富。这阵势几乎到了以学好外语为荣, 以学不好外语为耻的地步。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丢失了, 那么这个民族的未来会在哪里?

二.识字, 教材编写仍任重而道远

时下里, 英语是世界级“强势语言”。有人说“语言是有男女之分的”, 现在的英语就像一个雄性动物, 在臣服着对他暗送秋波的所有人。中国人正热烈地投入到英语的怀抱中, 学英语的热情, 现在都热得让中国以外的世界难以理解, 全民皆为英语狂。学好了英语可以出国, 学好了英语可以拿到高薪, 英语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外企的敲门砖, 评职称、晋级都必须通过各种名目的外语考试。不可否认西方强势语正肆无忌惮地蚕食我们美丽的汉字, 耀武扬威地霸占着学生的思维, 悄无声息地瓦解着民族的精神, 我们的汉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对这样的现状, 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忧虑, 开始振臂高呼:救救我们的语言文字!

导致孩子们忽视母语学习的更重要原因是我们母语教学的问题。就拿汉字来说, 许多孩子从小学到高中, 学习了那么多年的母语, 但对于汉字并不真正了解, 它的本义是什么, 最初造字的样子, 很少有学生能说得出来。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教材中, 对于六书的讲解确实少之又少。令人欣喜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语文中有一个单元知识的简要讲解, 北京即将使用的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单元中有《优美的汉字》的一文, 对汉字的起源及发展有一个简略的介绍, 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中, 有“神奇的汉字”一章。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对外汉语教材中对汉字基本义的讲解则远远多于我们面向本国学生的母语教科书。

可见文字学的普及在中学语文教育阶段比较缺失, 在中学这个课堂教育的主渠道, 文字学教育几乎是空白。这应当引起我们深思和反省。

三.素养, 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基于以上情况, 我觉得作为语文教师, 应当自觉主动地肩负起这个责任和使命,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融入汉字教学, 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中, 提升学生的汉字素养, 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

首先, 借力全球汉语热的有利形势。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全球汉语热逐渐升温, 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纷纷建立, 各种汉字出版物风起云涌不计其数, 比如《字里乾坤》 (林成滔, 中国档案出版社) 《字里乾坤》 (曹先擢, 香港商务印书馆) 《字里乾坤》 (王宏源, 华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唐汉解字》 (系列) (唐汉书海出版社) 《字源趣谈》 (详说800个常用汉字之由来) (陈政, 新世界出版社) 《汉字的故事》 (郁乃尧, 中央编译出版社) 等等。汉语正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此刻, 正是推广我们汉语的最佳时机。抓住中学课堂, 以我们的中学生作为未来散播汉语言文化的生力军, 是睿智的选择。

其次, 积极探索识字教学的新策略。

1.拓宽识字渠道倡导生活识字

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 汉字随处可见:上街时, 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眨眼;看电视时, 荧屏上的一个个字幕也在不停的闪烁……生活为孩子们营造了最好的识字环境。我们倡导在生活中识字, 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积累联系起来, 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第二层意思就是要拓宽识字的渠道, 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在社会上, 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识字资源进行识字教学, 实现生活课堂化。

2.丰富识字形式倡导趣味识字。

汉字形体相近相似相当复杂, 而且数量庞大, 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不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 而让学生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 将使学生不堪重负。如何化难为易, 使学生积极主动、兴致盎然的参与到识字教学中去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许多生动有趣的识记方法, 如“做游戏”、“编顺口溜”、“猜谜语”……使得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新奇, 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3.积极鼓励创新倡导自主识字

新课程标准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新教材则处处为学生创设了展示自我的时空。在识字教学中, 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自主选择、自主创造、随时交流识字方法, 任何稚嫩可笑的方法, 只要是学生的良方, 我们都不能否定, 都应该鼓励。

例:“路”由“足”和“各”组成, 说明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飘”字, 学生编了一个顺口溜:右边风吹左边票, 车票随风飘呀飘。

再如拆字诗:日月 (明) 朝昏, 山风 (岚) 自起。石皮 (破) 乃间, 古木 (枯) 已死。可人 (何) 当来, 意若 (重) 千里。永言 (咏) 黄鹤, (志) 士心为己。

这样既能让大家分享识字的乐趣, 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能力。

其实, 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 都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 一个成功者。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 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 在满足中体验着成功带来的欢乐, 之后他们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去创造。

第三, 教学中引进六书的基本知识。

在文言教学中, 我们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探求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汉字的本源、基本义及流变, 变枯燥的解义教学为解字析义或解字析文教学, 以解读字义带动对文意的理解。

1.尽量挑选字源字, 如象形、会意、指事字, 它们是构字的基础, 追根溯源, 有可讲解的意味。

2.对字义、文意理解有帮助, 并且关键的字;无注释的帮助学生理解;有注释但意思不熟悉的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易分辨的字帮助记忆, 如“至”和“致”的区别。

3.有一定文化含量的字, 如“王”“封”等, 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背后的历史、人文内涵。

这样不仅让教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内容丰富起来。还有利于中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素养的全面提高。

此外, 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常用字, 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积淀和感悟能力, 有深入了解探究的愿望, 可以在教师引导下, 对汉字的渊源做进一步的探究, 从而深入领会汉字文化的精髓和其独特的魅力。我们的这种做法与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 也可借助新课标教材的使用进行推广。

汉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汉字是我们的文化身份证, 我们不仅是人种意义上的中国人, 同时也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孩子们充分认识我们自己文字的美丽与内蕴, 为维护和传承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字尽一份力。

摘要:汉字教学应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要加强高中语文的识字教学, 必须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抓好, 对常用字要结合课文从字的音、形、义上确切掌握。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一定要融入汉字教学, 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中, 提升学生的汉字素养, 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

高中英语作文教学之经验谈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文;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近几年,英语作文教学的质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学生写作缺乏素材、不愿动手去写、词句千篇一律、小错误层出不穷、教师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因此在实际的英语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大胆创新,不断探索适合高中生的作文学习策略。

一、让学生多读多背,积累素材

常言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学生即使文采再好,如果不注重积累素材,那么,写作仍旧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对于高中生来说,已经初步掌握了写作的基本要领,为了提高高中生写作的能力,只要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素材就够了,那么到底该如何积累素材呢?积累素材的最佳途径就是多读多背。学生可以每天从阅读的材料中选取优美的段落、词组或句子进行背诵,只要做到长期坚持,学生的写作素材就会积累的越来越多,大脑也会越来越充盈。比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优美的句子“It must be kept in mind that there is no secret of success but hard work.”这是一个与成功有关的句子,学生就可以将这个句子背诵下来,等到遇到关于成功的作文时,就可以恰如其分的把这句话搬到作文中,会为作文增添不少的亮点。另外学生也可以改写这个句子。如“It must be kept in mind that there is no secret of losing weight but doing sports.”、“It must be kept in mind that there is no secret of achieve good scores but studying hard.”学生可以将这个句子改写成任何一种所需要的形式和主题,从而可以将其运用到多种作文题材中,也就是说,学生背诵这一句话,就等于背诵了成百上千个句子。

二、让学生多写多练,总结经验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尽管在平时背诵了大量的段落或句子,看似积累了不少的素材,但是一遇到真正的写作,就无从下笔,产生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练习。素材的积累不仅仅包括了背诵,也包括了应用,只有能够将背诵的段落或句子熟练的运用到写作中,才意味着真正的积累了素材。如上述提到的“It must be kept in mind that there is no secret of losing weight but doing sports.”这个句子,尽管有些学生熟练的背诵了这句话,但是在实际的写作中仍会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的现象,或者是不知道该如何把这句话恰当的运用到作文中,也或者是将这句话套到了作文中,却造成了文不对题的结果。也有的学生不懂得灵活运用,如上面这句话,就非要将其运用在与成功相关的作文中,一旦改变作文题目,学生就乱了方寸,不能将句子改成与之相协调的主题和形式。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就是多写多练,学生在背诵了一个段落或者句子后,就要想方设法的将其运用到当天的作文中,以达到趁热打铁的目的,在运用中发现问题、领悟技巧,提高写作的熟练度。

三、鼓励标新立异

高中英语作文就要追求标新立异,否则很容易就陷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困境。学生如果只会写大家都写的句子,那么这样的写作效果还不如不写。高中生不管是在词汇的积累上和句子的组织上、还是在文章的结构上都应该具有整体把握的能力,因而在后续的写作中要学会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捕捉别人忽略的部分,尽可能的选择与众不同的视角和标新立异的句式和词语,从而避免雷同,展现个性。比如,在作文的结尾,绝大多数的学生喜欢用“I hope tha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of……”一旦学生在写作时不加思考,写出脑海中第一印象闪过的东西,那么这样的作文即使让人找不出任何的错误,也是一次失败的写作。这样的作文在老师看来总是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毫无创新而言,很难让教师找到作文中的亮点。在写作时,学生可以刻意的转化一下句式,就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句子。如将上面的句子改成“It is hoped tha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of unemployment.”虽然只是改变了两个单词,但是却改变了句子的整体结构,让人读起来瞬间眼前一亮,这种用新颖的句式和词组来提高写作质量的方法让学生屡试不爽。

四、建立严谨的评价机制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没有教师的评价指证,那么学生只会原地踏步,作文中的问题也永远得不到解决。相反,如果教师建立了严谨的评价机制,认真对待学生的每篇作文,在批改时能够找出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并及时的纠正。总的来说,学生在写作时通常会犯缺少主语、谓语重复、时态错误、句式杂糅以及标点符号的错误。教师在批改时要从这些最简单的小错误入手,循序渐进,逐步突破作文中的错误。

综上所述,作文在英语教学中的比重正在逐步的上升,教师只有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提高高中英语作文的教学质量,才能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并为祖国培养出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胜敏.2010.基于学生体验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m].中小学外语教学(9)

高中计算机教学经验 篇12

在计算机应用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若要将一知识点能很好地传授给学生, 备好课是前提。首先教师自己要吃透知识点, 熟知其重点、难点所在, 并熟记在心;其次, 将知识点的理解, 能用自己的语言通俗地描述出来, 可用类比法、比喻法等, 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 学生再翻看教材对知识点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教师上新课前最好督促学生先预习, 再听课。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能有所侧重地听讲, 教学效果更佳。学生经过自学 (预习) 、助学 (上课) 、再自学 (上机实践, 复习) , 三者投入比例大约在2∶3∶5。经过这一过程后, 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掌握知识点并运用于实践中。

二、围绕知识点, 精心选择案例, 导入新课程

对于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教师在讲授某一知识点时, 通常辅以若干案例加以讲解, 选择合适的案例, 有助于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理解。选择的案例应尽量贴近学生学习、工作、生活, 好的案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授新知识点时, 教师可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思考如何来解决。

比如在讲授有关数据库 (Visual FoxPro 6.0) 中的数据表知识时, 可以问学生:“如何将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以数据表形式存放起来, 供查询等使用?”然后引出建立数据库、数据表的方法。先设下悬念让学生产生想学习的念头, 在上机时学生自然会建立一个数据库、数据表, 并在以后学习中经常引用这个数据库。又如在学习数据库的表单文件创建时, 可事先设计好一个界面良好、简单实用的程序, 比如用户登录界面、系统查询界面, 上新课前运行给学员看, 然后让学生想想, 如何才能编出这个程序, 并告诉学员这个程序设计其实并不难, 只要学习几个程序命令和控件的用法, 每个学员都可自己完成, 再水到渠成地引出新内容。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授课的内容吸引学生, 让其想学习、想学好。对于图像、动画类软件的教学, 用此方法效果会更好。

三、展示案例效果, 剖析其中的知识点

当学生注意力精中在案例的效果时, 教师应当很自然地将要学的知识点提出来, 言下之意, 学生若想做出展示的案例, 就得学会所提的新知识点。当他们看到掌握新内容后, 能做出所展示效果后, 教师再用通俗的语言循序渐进地将知识点一点点输入学生脑中, 学生自然容易接受。这里要注意, 由于学生不习惯长时间看计算机屏幕或投影, 教师一味地讲述理论知识, 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所以, 必须将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如板书、肢体语言、走入学生中提问, 力求讲话风趣、有感染力, 讲授的内容要联系实际, 并要讲清每一步操作的目的与方法。让他们知道:这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 怎么样操作 (重点) , 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使用。在一部分内容演示完后, 最好能让学生有上讲台动手操作的机会, 使学习的内容得到巩固。有时需要做出点评, 做得好的学生可当众给予口头表扬, 或让大家鼓掌激励, 并在花名册上加上平时分, 视问题难易程度不同, 加上2到5分不等。这样, 学生既学会了新知识, 又得到了平时分, 自然会积极参与, 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正应一位教育学家所说的:“教学并非看教师做了多少, 而主要看学生做了什么。”

四、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在课堂中, 若要讲述一个知识点, 用不同的方式讲解效果不同, 不妨先提出一个现实中的问题, 让学生讨论。例如, 讲述“文件共享和安全设置”这一知识点时, 可提出问题:两台计算机分别处在合肥、北京, 二者之间需要传递一个十几K的文件, 大家说怎么传?课堂的情绪可能会立刻发生变化, 很多学生会说:QQ、邮箱、MSN……再问:假设是10M文件, QQ也行, 但邮箱有点儿危险……再问:假设100M、10G或者更大, 怎么传?课堂上可能会鸦雀无声。这时, 教师便可水到渠成地告诉大家, 可以用文件共享的方式, 也可以用FTP, 但怎么传递?假设有三台计算机, 分别是甲、乙、丙, 甲要给乙传输文件, 而不能让丙知道, 你们知道如何做吗?学生可能会窃窃私语, 没有人回答。这时, 教师再详细讲述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信学生听后一定能做好。倘若教师一开始平铺直叙地讲解, 恐怕学生就没有这么认真地听了, 自然也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总结知识点, 多角度应用, 延伸案例

总结所学知识点, 也即对其进行梳理、浓缩, 站在知识总轮廓角度看问题, 将各个知识点串起来, 形成知识面,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巩固。若要检查学生对知识点是否真正掌握, 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灵活地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去, 在上课时可将所讲案例达到的效果, 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实现。比如图形图像处理照片、3DMAX动画设计、程序设计等课程, 在制作同一种效果皆有多种方法、途径。不妨提出延伸案例相关问题, 让学生思考, 提示、启发学生运用某些已学知识点实现更高要求的效果, 即授之以渔, 而非鱼。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计算机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 多角度应用, 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求新出异, 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六、检查、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形成比、赛、竞、争的学习氛围

每次新课后一定要布置上机实习作业, 下次上新课前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或请学生上讲台操作, 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内容, 先让学生点评, 教师再作总评, 做得好的可在平时分上有所体现, 现场在学生花名册上加分。这样既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及创作欲望, 又让学生学习有了成就感。也可以在一定时候搞一些计算机相关方面竞赛, 如中文录入、文字编辑排版、平面广告、网页设计、动画设计、程序设计、网络组建、计算机组装比赛等, 让绝大部分学生有一个奋斗目标。还可以让全体学生参加学习成果展示, 如自己设计的程序展示、幻灯片展示、网页作品展示、图形图像 (如Photoshop作品、3D效果图等) 展示, 让学员的潜能能够充分展示出来, 在班级中、校园内形成一股比、赛、竞、争的学习氛围。

上一篇:文言文朗读教学四步曲下一篇:临床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