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中计算机教学

2024-06-12

职中计算机教学(精选12篇)

职中计算机教学 篇1

职中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 发展不均衡, 具体到每个学生身上, 个性情况差异性较大。尤其是计算机教学中, 这种不均衡的表现更加明显。如果教师不重视这些情况, 仍然是“一刀切”地进行教学, 那么, 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不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 职中计算机教师就必须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 实施“分层激励与异步发展”的分层教学,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和理论思考

(一) 分层教学的内涵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指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将学生科学地分成水平相近的小组来区别对待, 最终达到所有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在分层教学中, 有这样几点需要强调:一是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这是分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各种差异, 了解学生现有掌握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二是分层次, 即教师要给学生分类建组, 制定分类目标, 分层次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分类考核, 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区别对待。三是共同发展, 即所有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 分层教学的理论思考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 自有其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分层教育在中国古代就有所研究。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倡育人要“深其深, 浅其浅, 益其益, 尊其尊”, 并指出教学要“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 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在现实中, 他也是这么践行的。在20世纪初, 分层教学最先出现在美国, 大量的研究探索也一一展开,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 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也就是说, 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科学地分类, 给予他们不同的帮助, 设置不同的分类考核目标, 就能克服班级授课制的某些固有的不足, 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将分层教学理论引进中国, 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统一起来, 结合我国国情, 进行探索和研究, 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

职中学生面对计算机课的态度不一, 有些学生非常喜欢上计算机课, 积极性高、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知识;有些学生厌烦计算机课, 态度敷衍、得过且过;还有一些学生既不喜欢也不讨厌, 就是从众地学习。这样不同的学习状况促使教师改变教学方法, 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结合“任务驱动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就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 学生分层, 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教师首先要掌握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真实学习水平。因此, 在新学期一开始, 教师就可以对全班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小测验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测验成绩和问卷调查的结果, 教师将相同水平的学生分类归纳, 将所有学生按照层次分为A、B、C、D四个层次。第一层为A层, 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好, 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 喜欢上计算机课, 并对教师所授内容接受度高, 理解能力强, 能够自觉学习, 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是潜力较大的优等生。第二层为B层, 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好, 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也能很快理解、接受教师所授知识, 但是缺乏主动积极的学习情绪, 抱着无所谓的学习态度, 为中等生。第三层是C层, 虽然也有一定的电脑基础, 学习也很努力、有上进心, 但是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 因此成为学习成绩较差的中下生。第四层是D层, 基础薄弱, 学习能力差, 不愿意学习甚至厌烦学习, 敷衍了事, 得过且过, 即为所谓的“学困生”。教师将这四类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分别进行探索性教学、提高性教学和补偿性教学, 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空间内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值得一提的是, 层次的划分是动态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层次调整, 该升的升, 该降的降, 让每一位学生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进而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 教学分层, 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展开。因此, 教师的教学只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具体而言,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分层授课。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 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因此,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也就是说, 将课程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分成不同的层次,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到知识, 有所收获。比如, 在学习photoshop图层过程中, “图层”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懂, 很多学生根本抓不住其内涵。因此, 教师可以用通俗的比方来讲解“图层”的含义, 然后在此基础上讲解对图层进行基本的操作。这里的教学就要分为两个层次进行:一是明白“图层”的基本概念;二是学会对图层进行基本的操作。C、D层学生基础差, 只要掌握第一层即可, A、B层学生掌握全部层面。

2. 分层练习。

也就是说, 在课后练习和做作业的过程中, 教师也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以实验课为例, A、B层学生电脑基础好, 能熟练掌握上机操作技能, 那么实践操作的练习难度肯定就会加大, 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技能。C, D层学生基础薄弱, 只要求完成基本的课程要求即可。而在做作业的过程中, 作业按照难易程度被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要求也不一样。A、B层学生三个层次的作业都做;C层学生做中低层次的作业, 尝试着做高层次作业;D层学生在做好低层次作业的基础上尝试中层作业。这样的区别对待, 既让学生减轻了学习负担, 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3. 分层评价。

恰如其分地评价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虽然, 每一个学生在分层教学中都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但是相对于整体水平而言, 还是存在着一些比较差的学生, 差异还是有的。因而为了鼓励学生, 教师就要做到分层评价, 即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对于C、D两层学生, 注重肯定和表扬, 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B层学生侧重鼓励, 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对A层学生侧重促其发展, 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总之, 素质教育提倡关注学生个体,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而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分层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职中计算机教学 篇2

近年来,职中一年级新生第一学期末考试成绩急剧下降,学生中多门课程不及格人数较多,计算机成绩普遍不理想。我校对01、02、03届机电专业及计算机专业982名新生期末成绩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

届 届 届

优良率% 及格率% 优良率% 及格率% 优良率% 及格率%

语文 10.2 61.3 9.1 58.4 8.3 55.1

数学 9.1 59.4 8.5 50.9 6.3 45.8

英语 5.4 48.6 4.2 42.3 5.9 40.8

计算机 9.3 56.3 7.8 50.5 8.1 46.3

表格数据显示,学生三门基础课成绩较差,计算机应用成绩尤其差,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研究分析,对造成学生计算机学习障碍的成因及教学策略作如下探讨。

一、计算机教学障碍的形成因素分析

1、学生素质整体下降

近年来,招生制度发生改革,由于普高招生的影响和职校招生扩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目标定位不高,态度不端正,主动性不够,只求过关混张文凭的人不在少数,逐渐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学生素质明显滑坡。

此外,网吧的兴起、游戏世界的虚幻飘渺迷住了部分学生的眼睛,学生以为计算机课就是上网聊天、玩游戏,对系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有抵触情绪,这对计算机教学来说是一大挑战。

2、计算机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

初中阶段,数理化的教学尽管也涉及相当多的基本概念,但教师大多以形象、生动、可感知的语言方式表述,并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来强化理解;而计算机教学中基本上是全新的概念名词,如二进制、中央处理器等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必须有一段适应过程。

3、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增加

新生第一学期,对职中学校分专业的教学普遍不适应。首先,知识结构变了,教学课程不仅包括文化课,更增加了生疏的专业基础课;其次,辅助练习、复习巩固的课时大大减少;再次,授课时间由“单节”转为“双节”,由初中的一堂课只讲30分钟新课转为两节新课一起上。

4、计算机教学要求的思维能力较高

初中阶段,老师将练习题分门别类,建立统一的解题套路,学生思维惯性化,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机械模仿,想问题教条、僵化的习惯。而计算机教学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勇于发现、敢于探索,让“心”、“脑”插上想象的翅膀,做一个思考者、实践者,刚开始很多同学感到无所适从。

总之,职中分专业教学的特点,学生短期内适应有一定困难,教学中遇到一些障碍是正常的。

二、教学对策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计算机课程的前提。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务虚”(思想教育、端正态度)和“务实”(适当的学法指导)相结合。首先,抓思想工作,从端正学习态度着手。以“邓建军”为榜样,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克服“混”的错误做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从自然成长到自觉成长”的.转变,做一个积极的主动学习者;其次,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要“手脑”并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动机,使学生自己能够提出问题,设计假设,进行推断,解决问题,让学生把动脑、动口和动手结合起来、发展他们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2、实施分层次教育,改革考试方法。

鉴于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我校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计算机水平考试,将有一定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学生和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分开,分为基础班和高级班。对于基础班的同学,要从基础开始讲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于高级班的同学,可以直接从应用开始讲起,以上机操作为主。

另一方面,我校将考试改成上机考试与笔试相结合,两者并重的方法。平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放入大量的学习资料、习题、模拟题,以供学生自我测试。到期末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上机实验课、期末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三方面的表现综合核定成绩,三方面的成绩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不但更能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鼓励学生多上机,更多的注重课外的学习。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带动学生的想象力

职中一年级新生,刚从升学的压力中解脱,处于人生新的起点,容易接受新事物,是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激发学习兴趣的好时机。

我校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教学,学生手、脑、眼、耳并用,这种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充分协调地剌激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更好地领悟和记忆,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使学生愿学、敢想,乐于想象,勇于做一个探索者。

4、加强教材、教法与学法教育的同步改革

一年级新生大多是计算机课程的门外汉,教师要适时运用语言艺术,积极创设情境教学,运用幽默风趣多样的教学语言,化解学生的陌生、畏难情绪,将枯燥抽象的概念、名词变得易于接受,在课堂教学的互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科学的思维。如介绍CPU时钟主频时,出10道10以内的加减法,请学生自测1秒钟能计算几道题,从而引出CPU 1秒钟运算若干M次(1M=220)概念。又比如,介绍3寸软盘写保护时,准备好一张3寸盘,将写保护划片打开,让盘片上两个孔对在两只眼睛位置上,告诉学生,3寸盘上有两只眼睛,当两只眼睛都瞪着时,是高度警惕的戒备状态,别人是侵犯不的(此时是写保护状态)。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把划片封上)是放松警惕的状态,因此就没有进行写保护。这样设计教学,学生在笑声中掌握了知识,教学气氛活起来了,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

职中计算机教学 篇3

关键词:职中;计算机课程;分层教学;探讨

TP3-4;G712

分层教学是进行基础智育的前提,是学生接受新知的良好基础,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由于其具有成熟的教育理论基础,从而深受学校和老师的认同。分层教学教育理念诞生于美国的20世纪70年代,自兴起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发展到90年代初后,分层教学的理念被传入到中国,中国的教师和学生首次接触到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并开始了实际的应用。

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分层教学对于职中计算机教师而言,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积极乐观面对社会,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们虽然也了解分层教学的重要、掌握教育管理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却缺乏一定的重视,很多教师从来不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分层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所以,职中计算机课程实现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另外,中职学生的自制力一般较差,所以要在这方面受到进行精心的引导和长期的培养。顺应新课程改革标准潮流,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模式上的创新,是中国教育事业的新高度,积极的诱导可以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具体化,逻辑化。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扮演着一个引路人的角色,为此,教师要严于律己,提高自身修养,在传授知识时讲求新技能、新思想、新创意,向学生征求意见,根据学生的意见积极修改自己上课的方式,对学生的教导也应注重方法,循序渐进,讲求层次,先易后难,不讲究一次成型,积极引导与刺激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新课标的主要要求就是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而在一直以来的教学中,大多教师都把精力放在知识概念的教导中,而忽略了实践的作用,所以中职学生学习起来大多会感到枯燥乏味,不知道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在哪里,即使学生明白了书本上的知识,也不知道如何运用。

一、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帮助学生实现分层学习

不同领域对学习的要求不一,所以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教育时要考虑到其兴趣和实际接受能力,教师需要针对各个学生的能力限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或增添,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如果学生的兴趣不是很强那就从浅入深进行教学,否则学生们一时之间消化不了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等想法。再者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大纲,使之紧跟时代步伐。任何调整过后的课程都应先投入使用一段时间,看看成效如何,不应将改革变成“板上钉转”的固态形式。在新学期初期,教师可以组织自己的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考试,根据每个人的成绩,把学生划分成A\B\C\D四个小组进行分层教学拟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及计划,然而这样的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近期的表现适当的进行层次之间的调整甚至可以组织合作化教学,使A/C、B/D,之间建成学习互助对子,实现资源良好分配。

二、恰当编写课本,合理划分重难点提高课本的使用价值

课本是学习知识的根本,倘若课本出了问题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对课本进行合理的编写是职中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其次要合理划分重难点,难点不一定是重点,在篇幅方面应倾向于基础和重点,只有基本的概念掌握了才能把握更深一层的知识,重难点的划分还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孰轻孰重有一个心理规划,学习起来会更加有针对性。对A层的学生应该拔高要求,以掌握课本以外更多的知识为主,对于B/C两个组,应该本着学好课本知识为主,尽量深化到课本主体,对于D层的学生来说,掌握课本最基础的知识就可以了,最后也是主要的一点,课本内容应有意识的激发、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本源才能对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应用自如。

三、把素质教育和信息技术辅助结合起来

多媒体属于网络信息技术,而互联网拥有海量资源,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随时调用这些资源来为教学服务,就这一点来说,可以大大填充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而且上课有很多需要动画和图片的部分,多媒体以其自动化智能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途径,只需鼠标轻轻一点,便可迅速切换、删除视图,并且不存在“地方不够用”的情况,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为学生们后续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增加中职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这对于改善教学模式来说是一大进步。

四、改变以学为目的的教学理念,转化为为兴趣而学习

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的使学生能够得到正确答案,却忽略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中职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第一步,但是由于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不适合严苛的教学方案,充满活力的教学理念更能促进学生接受知识,所以分层教育能够将一群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孩子们集结在一起,发挥奇思妙想,解决学习问题,培养他们运用独立理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好让学生更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让计算机教学素材回归生活

新课标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使学生和老师更加贴近,缩减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这告诉我们,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亦师亦友,绝对不是传统式的夫子教学。这样老师在给予学生们知识的时候,也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平等自由,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举个例子来说:中职学生是直接面向社会传送职业技术人员的,老师可以就学生未来职业目标或者职业追求方面询问学生们的经历,学生们在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也可以讲述了关于这些问题的自身的亲身经历。这样就完成了老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一次交流,这告诫我们全体教职工,在日常生活中,绝对不可以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

六、总结

中职计算机课程实现分层教学势在必行,而这在教育改革中势必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們只要找出问题,对症下药,那么在广大师生的不懈努力下,终会找到其科学的发展轨迹,用充满活力的教学理念更能促进学生们接受知识,提高能力,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桂林. 学习叶圣陶先生的崇高道德修养和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思想[A]. 叶圣陶研究会.叶圣陶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叶圣陶研究会:,2004:7.

[2]周钦青;傅仁毅;;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对职中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4

(一) 学生素质整体下降

近年来, 招生制度发生改革, 由于普高招生的影响和职校招生扩大, 职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学生学习目标定位不高, 态度不端正, 主动性不够, 学生素质明显下降。此外, 网吧的兴起、游戏世界的虚幻缥缈遮住了部分学生的眼睛, 使学生以为计算机课就是上网聊天、玩游戏, 对系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有抵触情绪, 这对计算机教学来说是一大挑战。

(二) 计算机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

职中学生在初中阶段, 尽管也涉及相当多的基本概念, 但教师大多以形象、生动、可感知的语言方式表述, 并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来强化理解;而计算机教学中基本上是全新的概念名词, 如:二进制、CPU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 学生必须有一段适应过程。

(三) 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增加

新生第一学期, 对中专学校分专业的教学普遍不适应。首先, 知识结构变了, 教学课程不仅包括文化课, 更增加了专业基础课;其次, 辅助练习、复习巩固的课时大大减少;再次, 授课时间由“单节”转为“双节”。

(四) 计算机教学要求的思维能力较高

初中阶段, 老师将练习题分门别类, 建立统一的解题套路, 学生思维惯性化, 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机械模仿, 想问题教条、僵化的习惯, 而计算机教学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勇于发现、敢于探索, 做一个思考者、实践者, 刚开始很多同学感到无所是从。

二、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法

鉴于中专教学的特点, 学生短期内适应有一定困难, 教学中遇到一些障碍是正常的。因此, 职中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我主要从五个方面做以阐述:

(一) 采用直观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 大多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 其操作直观、便捷, 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使用直观性教学原则、采用先进的工具, 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 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 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 化抽象为直观, 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强化教学效果。也就是说, 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 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 而传统那种“板书+讲解”的授课方法必须要淘汰。

(二) 精选合适教材, 加强校本教材研究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 而教材更新速度相对迟缓, 而计算机类教材在书店里又五花八门, 系统性不强, 因此我们在教材选用上应十分慎重, 要进行充分甄别, 选择内容新、适用性强、浅显易懂的教材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

有了好的教材, 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内容也要进行调整, 应以实用为原则, 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 着重讲解。如:操作系统中中文系统、常见的文件类型及其基本操作的使用是最重要的, 应该重点介绍。对于网络方面局域网和因特网已经成为现代“计算环境”必不可少的部分, 把握这方面的知识对正确使用和简单维护非常必要, 需要让学生理解把握。平时要加强校本教材研究, 对教材内容的调整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十分有益。

(三)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1. 强化基础实验指导, 提高实践技能。

上机实践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 而且使学生在编程、上机操作、程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严格练习。

2. 强化实践课程学习, 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曾经讲过:计算机对于绝大部分人重在使用。随着社会对职中学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职中学生的培养, 要求越来越讲求实用和应用, 必须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应大胆舍弃《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理论》等“重理论、深分析”的纯理论型课程, 开设《网页设计》、《Photo Shop》、《多媒体制作》、《Flash动画设计》、《电子商务》等面向市场、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实战型课程, 这样学生毕业后可立即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 加强教学过程监控检查,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由于职中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整体上处于弱势, 按照现有的考核办法, 必定会出现大面积不及格。这势必冲击整个教学计划的完成, 进一步打击职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之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 笔试考核方式无法反映学生的真正水平。因此, 考核方法要进行重新设计:

1. 采用学分制。

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学校指定的选修课范围内,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特长和兴趣进行选修。

2. 允许部分课程不及格, 各科学分可互相弥补, 平均达到及格即可。

3. 凡是与实践有关的课程, 均以实践 (如上机) 考试作为评定成绩。

4. 每学期的实训项目达到“良好”以上的成绩, 则本学期的其它课程可以不及格。

(五) 积极开展任务教学法实践

“任务教学法”是通过完成一个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经过本人的实践探索发现任务教学法对计算机这门学科非常适用, 这就使我们的教学有了明确的目标, 积极实施任务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是我们目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职中幼师音乐视唱教学 篇5

一、职中幼师视唱教学的现状

视唱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看谱即能唱,也就是排除听唱法和教唱法的那种对音调的直接模拟,独立地把乐谱转化成有声的歌唱的能力。“视唱能力是学习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无论是学习声乐、器乐,还是单纯的欣赏音乐,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视唱基础,否则就不能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视唱教学贯穿职中音乐教育始终,包括近年来新开设的高中音乐欣赏课也离不开视唱,对欣赏曲目的主题、主旋律的视唱无疑会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完善欣赏的过程。”[1]正因为视唱如此之重要,近年来,教师们对它予以了极大的关注,也都在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应该说这些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些尝试和努力的成效并不显著,步伐还很缓慢,视唱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音乐教学以教唱一支歌为主,乐理知识、视唱练习、音乐欣赏等基本知识被丢弃,中学毕业95%的学生不识简谱,更不用说五线谱。多年来,音乐课被其它课占用现象极其普遍,现在虽逐渐得到转变,但在音乐课中做其它作业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据我对今年幼师班进行的测试了解,能独立视唱简单乐曲的仅有几个,大多数同学依赖老师教唱,现状很令人担忧。不过学生中的一些想法和现象倒引起了我的思考:比如学生中存在着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特别不喜欢学乐理视唱的情况;还存在课堂上教的,教材上要求会的曲目不会唱、唱不准,而他们爱唱的歌曲,特别是一些通俗歌曲大都学的快、唱的很准的现象。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视唱到底该怎么教,怎样才能教好,确实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职中幼师视唱教学的目的

现今视唱课存在的问题不完全是出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而是对视唱课的认识上,方法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对其本质、其目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则方法的实施就是盲目的。

“视唱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单纯让学生学会视唱的技能,而是要通过学习技能的过程和学会的技能去感知音乐、鉴赏音乐、理解音乐,去审美。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以健康其身心,完善其人格,提高其素质。这个目的和美育乃至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音乐教学大纲’中提出的:‘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2] 明确了视唱教学的目的,我们就要注意克服教学中的只教音符不教音乐,注重技能而忽视情感的单纯技术技能教学的倾向。应引导学生在音乐美的感染下,逐步培养学习的兴趣,学会用心去聆听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进而摆脱视唱教学那种“‘上课认符号,下课全忘掉’、‘延时线、减时线,光能看见听不见,一年一年又一年,不会唱歌只会念’的状态;带着学生从‘考完数理化,又要去背多来咪’的应试教育阴影中走出来,真正感受到音乐的

美。”[3]

三、视唱教学的四个重要环节

那怎样才能使视唱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前提是要教学得法,即有赖于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具体来说,应抓住以下四个环节:

1、识谱

要做到视谱即唱,首先必须识谱。识谱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习音乐,它是学习音乐的必备工具。识谱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掌握乐理,能识别各种音乐符号、标记,并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只有这样,看到一份乐谱,才能根据记谱法准确辨认出乐谱中的调与拍子、音高与时值、节奏与强弱等,也才能把无声的谱转化为有声的唱。当然了,识谱也是要讲方法技巧的,首先应从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育的特征入手,“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是‘先理性后感性’,即‘先教识谱后听音乐或唱奏音乐’,不是‘先发展视觉后发展听觉’,而是‘听觉先于视觉’”[4]。如教歌之前先将要学的歌曲录音放给学生听,进行歌曲的“整体输入”,经过几遍这样的听,虽然歌曲还没学,学生们却能轻声跟唱了,达到了“似曾相识”而还不十分“熟悉掌握”的状态。心理学家称之为“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最佳状态”。乐谱只是音乐信息输入的载体,还不是音乐本身,机械地练习识谱、唱歌所学到的是死板的歌曲,很难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美,也不会激发人们内在的情感,应让学生通过听、唱、奏、拍、跳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在感受、理解音乐的过程中自然地去熟悉乐谱。在这样的状态下识谱既轻松又有效率。

2、音准

音准是一种基本的音乐素质,我们要想把一首歌曲唱好,把音高唱准是最根本,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没有这个东西作为保障,其他的什么都会逊色。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艺术就会有天赋和悟性。由于大家对音乐的敏感程度和感受能力不一样,所以会形成大家对音高感觉和节奏韵律认知把握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辨别音高能力和节奏能力的不足会导致演唱时候无法分辨和感受出音高节奏。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试着一边开着原唱一边让学生看着谱来边听边模唱。这样即可以练到音准,也可以练到节拍,而且声音的位置跟着原唱也可以找到唱曲的感觉、声音的位置。鼓励学生多听多唱歌谱,逐渐积累就会形成一种音乐记忆,以后再看到谱子时,看谱速度就会提高,歌曲旋律也就学的越快,而且不容易走调。

3、节奏

节奏是长短相同或不同的若干音符按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总概念。人们常常把节奏比作是音乐的脉搏,也就是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德国音乐家奥尔夫曾提出“节奏第一”的口号。节奏在音乐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常用的单纯音符、附点音符、切分音符及休止音符的时值有准确的认识,并通过练拍或练唱,让学生体会各种时值及长短的搭配,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增强节奏感。我们还要让学生养成数拍子,打拍子的习惯,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一下节拍器来帮助没有数拍子习惯的学生。当然了,节拍器的使用只是借助一下外力,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自己有拍子准确的概念和感觉才是关键。有的学生在练习时并不去感觉节拍的分组,节奏的特性等等,而是机械地数着拍子,我们要

把这种被动变为主动,从内心去感受节奏。通过不断的练习,长期的积累,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

4、强弱

强弱的训练应先从拍号入手,先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拍号(四二拍是强、弱,四三拍是强弱、弱,四四拍是强、弱、次强、弱,八六拍依次是强、弱、弱、次强、弱、弱等)不同的重音关系及其特点和强弱规律,再分析曲谱中有没有改变节拍原来强弱规律的切分节奏、三连音节奏等,从而通过对特殊部分和典型部分的单独反复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整首乐曲的强弱感。

四、改进视唱教学

当我们掌握了视唱教学的四个重要环节后,就要以此为基础找出视唱课的弊端,探求改进的方法。

1、教师备课是关键

首先,教师要研究教材内容。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课文后的视唱曲一般都与课本的歌曲内容相一致。学生练好视唱,也就掌握了歌曲旋律的重点或难点;学习歌曲,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巩固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以保证学生在视唱教学中认真练习,在歌曲教学中得到巩固。其次,要研究学生的视唱认知规律。中小学生学习视唱大致需要历三个过程:一是接受信息,即耳朵和眼睛把音乐信息输入大脑;二是对信息的整理、加工,即大脑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形成一定的经验;三是信息的输出,即大脑对形成的经验进行转换,用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学习视唱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为此,我们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再次,要研究课堂教学流程。我们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学生要“学什么”、“学到什么水平”,学生的学习时间如何保证,以促使及时、全面、正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切实有效的点拨和纠正。

2、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的音乐课大都是这样一种模式,即:学视唱讲乐理在前,学唱、演唱歌曲在后。“新课伊始就挂出视唱曲,然后就给学生介绍‘这是四分音符’,‘这是八分音符’、这是‘多’,那是‘拉’,就让学生开始划拍视唱了,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识别各种音乐符号,连范唱、伴奏都省了,这样就导致学生对音乐符号所表达的乐意一无所知,这种唱实为念,当然是不可能唱好歌的了。”[5]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看到的视唱曲往往是完全陌生的符号,符号教学成了视唱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完全遏制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厌倦心理,害怕上音乐课。

所以,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音乐课的模式。一是我们可以先用听录音、模唱等方式让学生对乐曲旋律有个大概了解,然后介绍乐曲创作背景、作者及乐曲内容、特点、所反映的思想内涵,有了这样一种认识再让学生视唱,这样的视唱唱出来的就不再是干巴巴的音符了,而是带有情感、富有表情的音乐了。二是要改变以往那种用琴带、跟琴唱的传统教学。这种

传统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不动脑筋,依赖钢琴或教师的习惯,使音高节奏概念都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这种鹦鹉学舌的学唱方法和学敲节奏的方法都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了避免这种无思维的盲听和盲唱,改革过分强调记忆和模仿的传统教学,在视唱教学中我运用了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大伊教学中的柯尔文手势唱名教学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练习时,首先不用钢琴,只要求学生集中思想注视教师用直观形象表达的手势变化,迅速反映音高的变化,然后准确的把音唱出来。当然,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做的又快又准,但这种训练方法能使学生思维高度集中,大脑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同时,学生也能自觉地做到用心用脑去唱,使音高概念真正印在脑子里。

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认真学习视唱曲,然后当一次“填词家”,并和他们一起唱一唱自编的歌曲,争取再次的成功。这样可以激起他们演唱的欲望,较成功地歌唱,以逐渐提高他们的视唱积极性。

3、强调音乐聆听

视唱教学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单凭改变一下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听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聆听,通过“听”来更好地指导教学,以提高视唱课的质量。

视唱教学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在每学一首新歌之前都多放几次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体会,每听一遍都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第一遍

要求听出音乐情绪、速度;第二遍可以拍手、跺脚或身体的其他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拍、力度;第三遍就可以轻声跟唱,然后抓住歌曲的内容、思想内涵进行简短讨论,以加深乐曲在头脑中的印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歌曲的意境。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音乐的旋律轮廓、节奏运动和乐句结构变的敏感。

其次,随着学生听和唱,指导他们意识到有关旋律、节奏、结构等基本概念,使他们在边听边唱的过程中发现音乐特征。再次,可以指导学生制做简易的敲打性乐器来表现音乐,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的需要自行制作、演奏一种节奏乐器,形成多层次的效果。而且要求边敲边走,边敲边舞,既训练了学生的记忆力,又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同时还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然后,引导学生试着将所学的歌曲编上动作,边听音乐边发挥想象力,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的美,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内在听觉。“内心音乐听觉是一种可贵的能力,它的自如应用是音乐听觉高度发达的标志,是长期的、有意无意的外部音响刺激下所形成的内在音乐听觉的积累。发展内在听觉的方法很多,如视唱中的背唱和听写中的背记,背唱是将已经熟悉的乐曲通过回忆的用声音予以再现;还有听写中的背记,就是将已经熟记的乐曲通过回忆后以书写的形式予以再现,但要求更加深刻、准确和牢固。”[6]通过这方面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视唱练习更清晰化。

4、诱发学生的审美感受

教师备课、改进教学模式、强化音乐聆听,确实能增强学生的视唱基本技能,增强学生

对音乐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视唱水平。但如果只是纯粹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那就违背了音乐视唱课的根本目的。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其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7] 所以说,我们应把新课标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视唱教学始终,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那怎样才能在视唱教学中贯穿审美理念呢?

首先,可以利用歌曲的立意和情境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之后在解决难点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独立地视唱歌曲旋律。可通过配有背景绘声绘色的朗读歌词或轻声学唱,以此来诱发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使学生在轻松、优美的氛围中学习歌曲。然后,引导学生处理歌曲。歌曲的处理不能只停留在强弱、速度的对比之上,而要从情感入手,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在其情绪的勃发和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身心。激发学生想要表达内心感受的欲望,就使得他们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用心去演唱歌曲。

另外,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音乐只有在结构相对完整时才能体现美,单纯的一个音符是没有审美意义的。一位音乐家曾说过,视唱要在学生能唱一个完整的乐句时才能进行。说的就是要保持音乐结构的完整性这个道理。有的教师遇到复杂的作品,往往就肢解作品,把复杂的小节肢解成一个个单音,放慢数倍让学生视唱,结果学生打不到强弱,把握不住旋律线,唱来唱去只唱出了音符,而没有了音乐。这样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音乐审美需求,效果当然不容乐观。所以说,视唱教学一定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职中计算机教学 篇6

大家争论的焦点是:职中计算机专业要不要开设计算机语言课,如C语言;要不要讲授计算机最底层的技术原理,如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数据结构、算法等。如果开,应该占多大的比例,如果不开,职中计算机又应开设什么课程。

对课程设置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一个检验的标准或者标准过多。那么,计算机课程如何设置才科学?那些课程含金量,也就是它的比较价值高一些?哪些是社会最需要而我们的学生又能达到社会所定的标准,而且我们的计算机教师又能胜任的?我认为应从四方面去考虑:一是学生,二是市场,三是教师,四是证书。

一、学生

商家是把顾客当成上帝,而我们教师则常常把自己当成上帝,要学生绝对的服从我们、要学生迷信我们、要学生崇拜我们,我们不是上帝,也无法企及这个高度时,最后的法宝是不懂装懂。在我们的国家,有多少老师有勇气敢在学生面前说:我不知道,我不懂。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是没有学生的教学,教学的对象本来是学生,但却常常把学生“关在了门外”。学生成绩好,自然是老师教学有方,而学生成绩不好或无心向学,是由于学生的素质差。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用教师的行话就是:素质好一些。可这只能说明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于其它专业好一些,致于开什么课,最好先了解一下他们报计算机专业目的是什么。就象饭店老板先问顾客想吃什么,然后才告诉顾客饭店有什么菜。当然开饭店和办学校毕竟不同,但他们有些方面是相通的,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有了学习兴趣,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出乎老师们的预料,由一条虫几天之间变成了一条龙。比如我班上有的学生,平时上课总是盼望着早点放学,可在做毕业设计时,放学了还不愿离开电脑室,天天跑到图书馆翻书。他们用于毕业设计的软件,在技术上也有一定的难度,如autocad、3dstudiomax、authorware。还有一些软件我这个多媒体技术的教师也不会用,但他们却用的得心应手。毕业设计结束,每个学生都如期完成了设计任务,有几个学生的作品,容量竟达600M之多。

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呢?虽然我们天天讲: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而在实际操作上,学生则被遗忘了。可以看到,当我们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他们的创造力便在短时间内迸发出来。如果我们再加以科学的引导,结果又会是怎样呢?

二、市场

课程设置确实要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才有动力。但我们并不是在办兴趣班,最重要的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受不受欢迎,因为我们是职业中学。

所以,课程设置最重要的依据-----市场。

但市场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呢?

现在不少家庭购买计算机已不象前几年:出于对计算机的迷信,更多的是考虑实用。我有一个亲友想买计算机,他先向我咨询,作为计算机教师,我当然是义不容辞,而且也想尝尝做专家的滋味。可他第一句话便把我问的张口结舌。他想用计算机打印条形码,问我怎么打,我教过五笔输入、文字处理,BASIC语言、数据库语言,多媒体技术,但并不知如何打条形码。我的外父是一位民间音乐家,他用录音机把自己弹的古筝曲制成录音带,要我用计算机把录音带转刻成CD。当然这些问题后来都解决了,但很被动。我举这些事例就是想告诉所有计算机教师。课程设置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外,还要考虑实用。就是怎么样把学校学的知识和技能用到社会上。普通中学可以不考虑市场,因为它盯的是高考指挥棒,学校、教师专心致志考虑是怎么考高分就行了。而职业中学不能不面向市场,因为它面向就业。所以我们不能不考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就如一个商店,必须考虑顾客需要什么,而不是我这个商店有多少货物。这一切,单纯的争论是无法解决的,而是要深入的了解社会,了解人们的需求,了解市场的需要才能科学的设置计算机课程。

三、教师

我们把差不多被遗忘的学生招回来的同时,当然不能象猴子摘玉米,又把教师给落下了。教师并不是百宝箱,学生要什么就有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教师就可以教什么。作为计算机教师,他们的翅膀也相当沉重。从课程设置我们可以看出,时代对计算机教师提出相当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学会学习”(每个计算机教师都要面对十倍速更新的计算机知识)、“学会动手”,(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还要了解、熟悉市场,否则他们的“产品”—学生,将不被市场接纳。

但有些政府部门、学校的管理者,他们并不认为计算机教师和其它学科的教师有什么不同。其它学科教师12节满工作量,计算机教师自然不能例外。计算机教师需要知识更新,难道其它学科的教师知识不用更新?

所以“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

四、证书

在我们中国有这么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怎么才能证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呢?

目前职业中学的毕业证书,人们普遍不认同。当然,我们可以说是:偏见,但从纯客观的角度我们又怎么检测它的“含金”量呢?有的职业学校为了证明自己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参加由国家人事部、电子工业部组织的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初级程序员)或劳动部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以此作为横向对比的依据。如果是为了排座次,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由于通过率低,把关严格,确实有一定的权威性。比如我们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初级程序员的通过人数是以个位数记,而某市职中通过率则竞达50%,座次的排列当然是不言自明,但这样做势必又走高考、会考排名次的老路,同时我们是素质教育,面向就业;而非精英教育,面向选拨。再一,计算机水平考试的思路不是为了应用,所以通过率低,试题也以程序设计、算法、理论为主。至于等级考试,相对于计算机水平考试容易一些,也选择了模块化的发展方向,但缺乏时效性,不少内容如:DOS、FOXBASE已经过时。这两个考试有一个共同点,一年只考一次,失败了只有等来年再考了。还有如微软认证、ADBOE公司认证等,权威性、实用性确实是不容置疑,但费用太高。

那什么考试证书“含金”量高、又具有实用性、时效性、模块化呢?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考试重在考核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侧重专门软件的应用,培养具有熟练的计算機相关软件能力的劳动者。在考试管理上,采用随培随考的方法,不搞全国统一时间的考试。它的与众不同处是向社会公开考题和答案,不搞猜题战术,以求公平并提高学习效率。

职中计算机教学 篇7

虽然职业中学的学校性质、培养目标和学生组成都与普通中学有着原则的区别, 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共同性。为提高职中计算机课堂教学实效, 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笔者由普通高中实施的改革成效中获得启发。

契机: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题组对部分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调查评估, 在对新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 新课程改革实验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第四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交流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特别是其中的一节优质课——《制作一个环保公益平面广告》, 使我更深刻的理解新课程标准。这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1、视频引入——“贫困失学儿童”

吸引学生兴趣, 引起学生关注。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让他们明确设计的源泉来自于生活, 懂得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是进行创意设计的首要条件。

2、大家谈感受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可以为贫困失学儿童做的事情很多, 不仅可以通过捐钱捐物来, 还可以用真心、爱心来关怀他们, 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还可以通过公益平面广告来唤起更多的热心人士加入到爱心助学的行列。

3、观看示例作品并进行详细分析

让学生了解广告的组成要素, 及广告中所传递的信息是如何呈现出来的。

4、示范制作一个公益广告的基本流程

可以缩短学生学习相关操作技能的时间。

5、在相关的情境下,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紧扣主题完成一个公益广告的设计和制作

6、展示学生作品

为学生提供最及时的学习反馈。

7、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这是高中信息技术 (选修2) 《多媒体技术应用》里的一节课——图形图像的加工, 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优质课评选特邀请嘉宾、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院邬家伟教授对本节课给予高度的评价。

再看我们的职中计算机课程——《图形图像的加工》 (Photoshop软件) , 同样的教学内容, 如果我们也用这样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 不就更好地做到: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掌握相关的Phostoshop软件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 及其实际应用价值性的一面;可以在情感上唤起学生的共鸣, 并对学生有所引导。这不就是我们职中计算机教学一直梦寐以求的教学效果吗?

尝试:

新课程标准给我的启发是前所未有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于是, 笔者开始在计算机教学上尝试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 同时也收到了意想不到收获。下面一节课——程序的选择结构 (《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 , 正式开始了我的新的教学之旅。

1、课外趣味知识的引入:英语谚语 (做成动漫效果)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引导学生利用程序的选择结构, 学生分组合作, 对实际程序进行: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运行调试等, 领悟用计算机解题的奇妙之道, 感悟到程序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3、利用旧知识解决问题的不足、引入新知识

4、学生利用新旧知识紧扣问题完成程序设计和制作

5、展示学习的作品

6、课堂实效的设计

为了检验本次课的教学效果, 于是我特意设计了一道简单题, 结果学生很快完成该程序的设计和编写。

这一次课, 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学生不但很顺利的学会本节课的技能知识, 而且能很好的把知识运用到解决其它的实际问题当中, 这不正是我们计算机教学一直想达到的教学目标吗?第一次的成功, 尝到了甜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于是继续我的新理念的教学之旅。

思索:

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用行动去尝试适当运用新课标教学理念, 并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认识, 不断探索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实效的方法:

首先, 注意知识的应用性。使学生所学内容能在学习生活中用得上, 学生就会产生兴趣。

其次, 注意知识的趣味性。

再次, 注意知识的思考性, “授人以鱼, 未若授人以渔”。

最后, 注意教学时的开放性。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 有意识地设置不同的层次, 既有一般的学生都掌握的基本内容, 又有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自己探索的内容。后者在自己操作好后可以自由走动, 做小老师去帮助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 让学生生生互动起来。不可不提的是, 要有机会让学生展示成果, 获得成功与认同。

感言:

笔者在以后的计算机教学中按照职业中学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培养目标, 采百家之长, 他山之石, 不断思索、改造优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人为本”, 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中人才为本, 解决课堂教学的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摘要:作为一名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师, 我深深体会到教学中出现的不少问题, 以第四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交流活动作契机, 笔者意识到虽然职业中学的学校性质、培养目标和学生组成都与普通中学有着原则的区别, 但可以借鉴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故在本文作了一些尝试与思考, 力求提高职中计算机教学的课堂实效。

关键词: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课堂实效

参考文献

怎样上好职中计算机专业实习课 篇8

实习课是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习课使学生能熟练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以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职中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 只有合理安排好实习课,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 才能使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一、明确训练目标

实习训练目标是整个实习活动的出发点, 也是实习的最终目标, 确定好本课的实习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熟练掌握该专业技能课的操作及基础理论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项目任务为主体, 引导学生进行探索;通过小组合作,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探究、团队协作、成果展示等一系列活动,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提高学习的能力, 增强自信。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实现教学目标有重要作用, 它是完成三大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鉴于计算机这一特殊课程,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的搜集来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了情境, 明确学习任务后, 就让学生带着问题, 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完成任务。在操作过程中, 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解决:同学之间合作讨论、上网搜索有关资料、教师的指点。这一环节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把网络资料、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 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 同时也可以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但是, 在这一环节,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利用网络。

三、教学形式的组织

在教学中, 可以小组形式进行, 一个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 小组各成员应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智力水平, 共同协作完成任务。本人在组织指导Authorware实习活动时, 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 每组分配三台计算机, 一般每组中以“1好、2中、1差”的形式搭配;要求学生在活动前制订好小组计划, 明确小组各成员间的分工。通过小组活动方式, 能提高小组各成员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锻炼他们的领导能力, 培养他们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任务的确定

首先,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把握好难度, 过于简单的任务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相反, 过于难的任务, 超出了大多数学生的能力范围, 学生也会失去信心, 从而影响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只有难度适当的任务才能让学生最终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其次, 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应该是把一个总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动手, 以加强他们的合作精神。再次, 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应是多元化的,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不应规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过程, 而应让学生自由发挥,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效果评价

作品的评价是学生的交流活动, 也是学生知识水平提高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在进行Authorware实习指导过程中, 是这样来评价的。第一, 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内自我评价。要求每位学生对自己所完成的任务进行自评, 小组长就本组的作品, 进行小组内自我评价。第二, 小组间的互评。每组推荐一名成员, 上讲台介绍本组的作品, 包括他们完成任务的过程, 描述他们的思路方法, 强调他们自己认为突出的有创新的方面, 最后演示他们的作品让全班同学共同评价。但是, 在实施过程中, 本人也遇到几个问题。有的小组缺乏凝聚力, 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到网上搜索资料时, 总有些学生要偷偷做其他的事, 比如上QQ聊天, 影响课堂效率;有些学生在遇到困难时, 对教师和小组的依赖性较大, 往往表现为惰性的等待。

计算机实习教学是根据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教师必须不断在教学和实践中学习。只有这样, 才能使计算机实习教学不断完善,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职中幼师美术教学反思 篇9

关键词:幼师,美术教学,教学方式,幼儿教育

美术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 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 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有艺术素养的合格人才呢?这是我们美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情况, 现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明确目标, 增强学习动力

学生虽然选择了幼师专业, 但美术对于所学专业的重要性, 学生普遍缺乏认知,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导致学习动力不足。针对这种心理, 我首先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明确学习动机。

由于我上过幼师学校, 当过幼儿教师, 所以我以自己为例, 向学生讲述学好美术对于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在幼儿园, 不只是绘画课, 包括语文课、计算课等, 都需要代课老师有很好的美术功底。比如:上计算课, 讲解加法或减法, 对单纯的文字讲解幼儿不好理解, 也没兴趣, 但配上好看的图画效果就不一样了, 孩子兴趣大增, 一目了然, 很容易就学会了知识点。另外幼儿园室内外的环境布置, 更是离不开美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如果你画画得很棒, 会更受孩子们的欢迎。话峰一转, 提醒学生只有在学校期间认真学好美术, 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才能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 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学生听完便有了学习美术的动力, 取得了期待的效果。

二、转变观念,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节枯燥无味而且单调的美术课, 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没有了兴趣, 他们只会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还不如激发他们的兴趣, 让他们主动探究观察动手, 得到的知识远远要牢固、深刻得多。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形式上多动脑筋。形式可以千变万化, 保持新颖性,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他们的兴趣, 这样学生便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比如, 手工课制作收纳盒, 上课前, 我事先用一些不同花色的废旧扑克牌做了几个精致的收纳盒。导课环节, 我采用变魔术的方法变出几个漂亮的收纳盒, 让学生眼前一亮。学生睁大了眼睛, “哇噻!好漂亮啊!”“老师, 这不是扑克牌吗?怎么做成的呀!快教教我们吧!”学生议论纷纷, 马上来了兴致。我抓住时机, 把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 每个小组发一个收纳盒, 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 主动探究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老师只需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情况下, 进行适当的解惑与点拨即可。一节课下来, 学生忙得不亦乐乎, 学得很认真也很快乐, 都学会了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教学效果显著。

三、创设情境, 培养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精髓。然而在美术教学中, 由于受教师、学生和教学设施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让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主动发现、提出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美术教师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到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予必要引导和帮助。

例如, 在讲“简笔画的画法”一课中, 以国旗为例讲解简笔画的画法。教师提问:“哪一个更像国旗?为什么像?”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前面的那个更像, 它抓住了国旗的主要特点, 画上了五颗星星, 而后面的那个只画了个长方形和旗杆, 没有画五颗星星, 所以不像。”由此总结得出, 画简笔画不仅要抓住事物大的外形特征, 而且还要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学生通过主动探究, 发现问题, 掌握了简笔画的要领。

四、增强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想象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经过联想、创造, 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美术活动是借助形象思维的, 而形象思维是最容易激发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开启学生的创造灵感, 只能从学生内心的形象思维入手, 激发丰富的想象。在美术课堂上, 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让他们尽情地画, 让他们自己通过平常的观察加上自己的想象去加工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在学生创作时, 老师不要扼杀学生作品中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 要多给他们张扬个性、表达内心想法的空间。

比如, 美术课上, 有的学生把柳树拟人化地画成了柳树姑娘, 随风摆动的柳条被学生想象成了姑娘的秀发, 弯弯曲曲的树干被学生想象成了姑娘婀娜多姿的身躯。绘画作品《带栅栏的小房子》, 学生发挥想象, 用眉笔在画好的栅栏边线上又涂了一圈, 加上水粉纸粗糙的纸质, 出现了别有一番的视觉效果。手工课作品《星空》, 学生竟然突发奇想, 用装饰圣诞树上一闪一闪的五彩小灯泡去制作卡纸上的小星星, 晚上插上电源, 卡纸上的小彩灯一闪一闪, 很像一颗颗闪烁的小星星, 漂亮极了。作为老师, 只需用真诚和善良的心态去对待每个学生的绘画作品, 多鼓励和欣赏他们, 学生的心情变得愉快, 想象力变得丰富, 思想活跃, 信心十足, 自然会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热情。

五、注重落实, 加强作业管理

对于美术作业的考核, 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美术作业的质量和数量一定要达到要求, 因此我对作业的要求和批改, 也有以下的思考和反思:

1.实行面批法。就是在美术课堂上, 当着学生的面批改美术作业。老师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优点, 并给予适当肯定。然后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不足, 同时提供给学生解决的方案。

2.帮助修改法。就是在学生美术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地方, 老师直接动手给予修改, 使学生在对比中一眼就知道错误所在。在美术作业中, 有些问题用文字很难讲清, 若采用教师直接修改的方法, 会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作业中的错误, 在比较中了解正确的方法。我在绘画基础课的作业中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因为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很大, 学生的作业中常常存在一些绘画知识性的错误, 老师在作业上画出正确的方法, 就能使学生一目了然, 茅塞顿开。

经过深刻的反思, 我想通过自己的认真努力, 不断地积极探索, 与时俱进, 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评价促学习, 达到教学成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常文化.浅谈幼师美术教学与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切入与结合[J].美术教育研究, 2012 (8) :117-118.

[2]曾丽萍.浅谈幼师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与创造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16) :104.

[3]朱晴.幼师美术理论教学策略刍议[J].中等职业教育 (理论) , 2011 (12) :20-23.

[4]王红艳.略谈幼师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8 (9) :230-231.

[5]杨雪.中专幼师美术教学思考[J].学周刊, 2014 (20) :237.

[6]董鹏志.浅谈中职幼师美术课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 2015 (4) :126, 128.

浅谈职中语文教学 篇10

一、得到学生的认可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笔者觉得作为文化课老师,首先要和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要有渊博的知识。职中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差是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求上进,因此,从一开始就要让学生们觉得“我能行,我不是最差的”,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这就要求老师第一学期上课时,应适当降低教学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找回自信心,觉得从老师那里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心理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

另外,还主要做到细心、认真、有爱心。观察每一个同学的闪光点,找到合适的机会要恰到好处地予以表扬,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演讲比赛,我教的班级的一位学生,演讲的效果很不错,音质优美,仪态大方,手势做得恰到好处,可并没有获得第一名,演讲完毕后,她的情绪很低落。第二天上课时,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特别地表扬她演讲得如何好,说她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所有的老师都记住了她。我说完后,这孩子的眼睛亮亮的,觉得老师读懂了她,从此以后,这个孩子上语文课的积极性非常高,语文成绩也突飞猛进。

当然,仅凭热情、关爱还远远不够,作为职业高中的语文老师,对学生所学的各种专业知识也须深入研究,以至和他们谈起话来一点也不外行,这样学生才会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悦诚服的学习老师所讲的知识。

二、利用作业作为交流平台

作为文化课老师平时和同学们接触时间少,仅课堂上的时间远远不能了解学生,于是作业就变成了师生交流的最好平台,老师发现某个学生作业完成得很认真,就要予以鼓励,想征求学生的意见也写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只要老师是发自内心的、真心实意的,学生就会有一种被认知感、被理解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会显著提高。我教的财会的一个学生,字写得特别漂亮,但语文成绩不怎么样,于是我在她的作业本上这样写道:当我看到你的字时,就被你的字陶醉,如果你能让你的语文成绩和你写的字一样好,那你将是我最大的骄傲!这孩子在作业本上给我回复:老师,我会的。

这孩子从那以后,学习语文的劲头足了,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

三、尽量让所学知识和生活贴近和学生所学专业挂钩

职中的学生主要目的是专业课,也就是说特别务实,对文化课不感兴趣,尤其对古文和诗歌赏析不感兴趣。要想让他们认真学,就得贴近生活或和他们所学专业挂钩。记得我给烹饪班上《山居秋暝》时,有一位同学说:“老师,我们组要是懂得如何做好‘鱼香肉丝’就好了,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有什么关系呀?”我说:“问得好,现在我说两句诗你给做出两道符合诗意的菜来,我们就不用学了,否则,你一定要认真学!”那孩子拍着胸脯说:“行!”我说:“你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做两道菜。”那孩子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样做。我说:“这是某次职中烹饪专业冷拼的一道题,你不学诗歌不了解它的内涵,你能做出来吗?”这孩子挠挠头腼腆地坐下了。这一石掀起了千层浪,烹饪班的学生集体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因为他们认为学习语文有用。

除此之外,一个老师爱心、耐心、热情是必不可少的。

浅谈职中美术教学 篇11

关键词:美术 鼓励 学生信心

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秉持“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的信念,相信每个人都想进步,想发展,所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法。激励教学法的作用就是鼓励、促进;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是学生的导演,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大舞台;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点拨引导,为学生创设成长进步的条件与环境的过程。激励教学法是以激励机制为中心,面向全体,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潜能发展的条件和环境的模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其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其宗旨是关心和激励每一个学生成长与进步,利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下面谈谈我在实施鼓励教学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1、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纳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像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2、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即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多写生,多观察,多总结,每节写生课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在真实的事物面前观察表现比对着范画临徊要形象生动得多,学生对形象的掌握也会更快而且准确。在图案创作方面,通过录像、图片、标本、实物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它们的造型特点,结果同学们所创作出来的图案造型比起教师仅出示图案范画让学生欣赏参考制作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图案作业造型要丰富、生动得多。中学美术教学的特点决定了美术教学的原则,其特点和原则又确立了符合美术教学规律的方法,作为中学美术教师,只有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实事求是,遵循中学美术教学的原则,灵活机动地选择最佳之教学方法,切实上好每一堂课,方能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3、鼓励创新

人们常说:创造力是人的另一双眼睛。这里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目光,艺术贵在创新,运用创新精神去衡量和评价学生,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根本途径。在美术课的教学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学生的创新意识较强,但由于缺乏练习,学生总体表现技能稍差。这里,教师不能采用一概抹煞的态度,这样会使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得以磨灭,从而抑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应采用积极的态度及時去启发和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画得不好,并不意味着学生画不好。缺乏创新的作品是缺乏生命力的。要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首先要求教师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建立一个创新的氛围;其次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学习竞争;再就是要求教师教给所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知识;最后便是要求教师随时对学生的创新行为给予热情的、高度的肯定。

4、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

失败是成功的妈,而成功更是自信的老妈。“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学生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技能进步时,他对成功的表现会产生积极体验并对此项美术活动更加关心。因此,要想使学习产生美术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美术作业完成需要的时间是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30分钟,10分钟就可以出来一件作品,当学生举起自己的作品的时候,那种兴奋、快乐、自豪的神情我们其他的老师你看到的时候也会和他们一样高兴。当我们一起进行评述的时候,我重点把平时画的一般的学生的作业拿来和大家品评,点出这张作业的的优点,告诉大家向他学习。从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刺激内心的学习兴奋剂。

职中机械课教学导入法分析 篇12

对于学生来说,刚刚开始上课难免会准备不充分,上课注意力还不能充分集中,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整,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教师有效运用导入技能能够发挥一定作用,毕竟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又叫开讲,性质与目的与导言、引言基本相同,但是与它们比起来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教学前进行导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对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这样他们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对于职业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基本上学习能力相对普通高中生差一点,理解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也不强,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如果教师能够进行教学导入,一定程度上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导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提升。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导入,就能够在课堂上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能够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一上课就能够提升学习热情,让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在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提升的状态下进行教学,就能够让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2)能够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成功的教育是要让学生对学习十分感兴趣,如果采用精彩的导入对学生来说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就会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关注。(3)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如果是富有创意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充分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有创意的导入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集中探索知识的本质,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4)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一般学生不会事先知道教师这堂课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采用有效的导入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思维开始调动起来的时候,教师适当明确学习目的及意义,让学生一直集中精神,保持学习积极性,并且自觉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5)能够帮助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好的导入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并且可以由导入开始让教学内容不断开展、开拓,不断推进课程进度,并且产生良好的教学反应。所以好的课堂教学导入行为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是非常有效的。

二、职中机械课教学导入法分析

要多设立一些激疑导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开门见山的提问能够让学生迅速提升注意力,对课本内容感兴趣,比如在进行“螺旋机构的自锁”这堂课程之前,教师可先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水龙头拧紧后就不会自动松开?”学生会开始回顾自己拧紧水龙头后的感觉,然后由这个问题进行导入,来说明水龙头拧紧后不会自动松开是因为螺旋机构具有自锁性的条件,因为螺纹升角小于当量摩擦角。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主动探索思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情景式导入,活跃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让学生融入课堂学习中,提升注意力与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这堂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讲一下关于这堂课相关的现实事件,通过现实中真实发生的事情,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堂课可以将飞机因为发动机上的一颗固定螺钉脱落了,高速下导致压缩器叶片被打坏,所以造成飞机失事,然后让学生知道一个小小的螺纹连接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与现实生活关联起来,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现实应用结合起来。

导入不是随便进行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导入的时候要与教学内容关联起来,并且有一定的创意,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并且让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抛出的问题也不能太难,否则学生遇到挫折就会失去信心与积极性,当然也不能太容易,否则不具有挑战性,对学生来说也不能拓展他们的思维,提升他们的热情。对职中学生来说,来学校就是为了学习专业技能,然后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多介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应用,让学生有针对性、有实用性地进行学习,所学的知识能够被应用到生活中,才能在今后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

总之,教学导入虽然在课堂中占用的时间比较短,但是有效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明确学习目的,从而使得职中机械课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志明.职中机械课教学导入法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

上一篇:寿险下一篇:中医西医 双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