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中德育的工作计划

2024-09-08

关于职中德育的工作计划(精选5篇)

关于职中德育的工作计划 篇1

职中德育工作计划范文三篇

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发扬“以德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传统,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整合学校的德育力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职中德育工作计划范文三篇。

职中德育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以学校工作意见为指导,“二次创业年”为引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各处室、部门的计划指引下,积极履行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勇于探索、踏实工作,开创中职部新的篇章。针对学生目前现状,应围绕“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如何塑造学校品牌”为基本点打造和提升新模式下的德育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利用每月一次班主任交流会对班主任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利用班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

3、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板报宣传及各种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4、通过第月一次家长听课制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本学期将继续实行系部值日、教师值班和学生会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树立责任意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本学期继续实行精细化班级管理与交流会,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

3.充分发挥团队工作的作用,扩大系部学生会与班干部的影响。学生会、班级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定期对学生会、班级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二)常规教育常抓不懈(重过程、注实效)。

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开学第一个月,系部将利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

1、班团队伍建设(抓好班委会、学生会,定期培训,做好指导培养)。

2、以班为单位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做到班级包干、落实责任,目标纳入日考查、周评比、月考核中。

3、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①、社团活动(社团组建方式、活动场地、管理模式等等)、各类兴趣班的建设;

②、班级、系部或学校举行的各种比赛活动;

③、学校对内、对外活动,团委活动;

④、举行的各类竞技比赛活动;

4、主题班会;

5、板报与手抄报;

6、班级评比(标准、措施、方案);

(三)抓好文明礼仪教育

以校园礼仪为重点,上好“文明礼仪第一课”。加强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注重发挥系部与班级文明礼仪标兵的示范作用。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抓好各年级学生管理。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不同阶段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本学期要求各年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制定循序渐进的德育养成程序,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及诚信自立的意识。

(五)准军事化管理

本学期要求学生按学工处要求做到以下四个统一:

①、内务的整齐统一(物品摆放、卫生标准一致);

②、衣服的整齐统一(统一的床上用品、统一的作训服和专业服);

③、上课、就寝、就餐、参加集会等的统一要求;

④、学生奖惩制度的统一执行;

职中德育工作计划(二)

指导思想:

根据《xx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市学校德育“十二五”规划》及《xx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文件精神,以精神为指导,围绕区域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遵循教育规律,深化“两纲”教育,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践行“友善、包容、诚信、守法”的静安人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专业设计为引导,以校本实践为基础,以课堂推进为重点,继续探索、构建具有静安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工作要点:

一、规范、强化仪式教育,开展“我们与梦想同行”主题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完善好区域和学校两级的德育品牌。

(一)各校要进一步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继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各类仪式教育活动,以“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为目标,拓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精心设计并组织将之贯穿德育教育全程。

同时,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分层开展“我们与梦想同行”中小学生主题教育。小学阶段重在“感知”,初中阶段重在“体验”,高中阶段重在“践行”,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关注社会发展,感悟身边的新变化,激发对“中国梦”的憧憬和向往,增强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逐步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区域层面要“礼仪教育创新实践”课题成果,进一步推进区域青少年学生两项道德指标体系建设(主动与人打招呼、遵守交通法规),加强成果的拓展、辐射,保持区域这一品牌优势。各校要梳理、统整好校本德育品牌,传承好、提升好,并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用好区域N项体验活动品牌载体。

二、构建和优化具有静安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深化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德育机制。

(一)局德育科联手相关职能科室,依托一室二办三中心(即区教院德育室、局课外办、局社管办、青少年活动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与所有学校交互共享;社会各方(如区文明办、街道等)和学生家庭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教育实体(学生社会创新与实践基地)与互联网的互补,构建和优化具有静安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

(二)各校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上海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行为规范示范校评估办法》及校本情况,依托新一轮的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品牌辐射,取长补短,优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总结提炼各自好的做法,提升学校个性化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德育特色经验的互动交流,逐步形成人民满意的静安特色的学风、教风、校风。

(三)区域将整合多方资源,多维度打造德育阵地,推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建设。倚重区教育学院整体力量的专业化引导,加强区级层面的德育科研和指导工作;发挥好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等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作用,以及教育系统关工委“五老”的教育资源,开展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逐步优化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如N项实践活动);继续充分发挥“两个中心”(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静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作用,有效推进区域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中,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静安父子阅读联盟”为契机,为全区家长提供普及性家庭教育指导及培训;开展“父母EQ提升项目、编制小幼衔接家庭手册等”工作;开展静安区家校合作制度与运作机制研究,调研静安区各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和运作情况,为区域总结、提炼有效家校合作经验和做法奠定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学习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XX修订)》精神,指导各校完成心理辅导室个性化建设或装备完善;有步骤地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认证工作;静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继续提供对全区的心理热线服务、咨询平台服务,三年内努力创建成为市级示范中心;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月”活动,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转介机制,区域层面尝试开展“临床见习医教结合”的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

三、搭建平台,优化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教师师德和育德能力。

通过委托培养、师干训以及校长沙龙、教导讲坛、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中心组、班主任工作坊等平台探究德育人才成长规律和育德经验,充分发挥骨干队伍引领和辐射作用,大力推进德育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全区所有教师的综合素养。

(一)举办班主任工作坊。依据新《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大纲》,开展以基层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骨干队伍培训,以区优秀班主任标兵为引领,整合优质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各校要花大力气提升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探索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建设。今年将举行静安班主任基本功比赛。

(二)举办分管德育校长沙龙、教导讲坛。深入学习精神和教改经验,通过双月谈、讲座、校际展示等多种形式分析德育现状,交流育德经验,全面提升德育领军人物的综合素养。

四、强化“德润课堂”,致力学科德育的实效性研究,继续抓好“两纲”教育,大力推进建设德育课程化。

积极贯彻市学科德育研讨会重要精神,努力探索与区“十二五”重点课题相匹配的德育内涵,进一步加强学科德育实施的指导和推进,德育室牵头拟构建小学语文学科德育的基本框架;组织个性化教育背景下学科德育案例或故事征集;注重学科德育要求在区教学赛马场比赛之中的有效渗透。

继续深化“两纲”教育,结合民族精神教育月探索出好做法、有效经验,从而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时代精神。要关注市《中小学各学科贯彻落实“两纲”的指导意见》修订完善的情况,结合静安在学科德育方面探索成果,紧扣“十二五”重点课题“走向个性化——发达城区教育内涵提升的实证研究”,鼓励学校对教师学科育德能力培养、学科德育资源开发、学科德育的评价及机制建设等方面有创新和突破,提炼出校本“德育品牌课程”,指导各校总结各学段学科育人的做法和经验,使其有机衔接、分层递进,并达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五、加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注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学习《加强本市中小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各年龄段学生开展生涯发展教育的目标定位、主要内容、途径形式和相关保障制度等,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明确成长目标。

以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为重点,结合《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手册》的推广使用,开展“魅力中职生”系列主题教育。通过开展新时期中职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大讨论、“魅力中职生”成长故事展示等活动,激发中职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职业素养。

六、落实区域未保、周边工作,巩固区域未成年人工作的优势。

以“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温馨教室”的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长效工作机制,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作为法制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法制教育计划,力求提高实效性。

(一)认真组织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上海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基础性法律的学习、宣传,开展科学有效的自护教育。

(二)进一步依托公安、司法、交管、消防、社区等有关单位以及新闻媒体,切实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年内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不发生重大治安案件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刑事案件。

(三)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及周边不稳定因素排查分析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深入校园维稳,依靠成员单位周边治安,更好应对各类情况。要真正形成“校长负责、班、组联动、发动群众、全员参与”的安全工作大格局。

(四)以“民生工程”为载体,继续扩大维权工作成果,积极开展调研、理论研究、档案积累工作。规范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流程和信息上报制度,进一步做好信访接待工作,构建更加行之有效的未保工作机制;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未保案例,对未保教师开展案例式培训,有效提升我区未保工作的整体质量。

(五)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其它常规工作

(一)落实好20XX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相关指标要求。

(二)做好高一年级学生赴“东方绿舟”军训等国防教育工作。

(三)开展好学校安全、禁毒等法制教育工作。

(四)完成市、区“三好学生”评选及其他有关先进评选工作。

(五)推进学生寒、暑期工作及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

(六)开展好读报用报、绿色悦读、“电影阳光行”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及其他素质教育实践活动。

(七)推动校园文化发展,深化和谐校园建设。

(八)协调10所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市级5所,区级5所)。

职中德育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德育工作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按照学校工作计划,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

本学期将本着“教育在前,预防在先”的原则,尽量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将德育教育寓于课程教学和活动中,全员参与,全程管理,要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上狠下功夫,为学校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为正常的教学秩序提供有力的支持,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二、现状分析

尽管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的辛苦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维护了学校的稳定,但我们也看到,部分学生的行为不良、道德失范,部分学生身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少数班级的课堂纪律还比较差,少数班主任工作责任心不强,德育科研工作还有待加强等等,同时本学期学校面临着重大的变化,面对目前教职工紧张,班级需要整合的局面,本学期的德育工作要点设想如下:

三、工作要点:

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发扬“以德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传统,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整合学校的德育力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要认真研究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学校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组织好新生的入学教育,以抓好仪容仪表规范为切入口,结合“动能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提升我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文明素养。

2、加强安全工作,对学生进行安全及法制教育,每月开展一次逃生演练,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聘请法制教育专家或校外辅导员来校讲课,加强学生自我保护和遵纪守法的教育。发现问题班主任要及时家访,密切与家长联系,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在学生见习和实习中也要加强法制教育,杜绝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3、积极开展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要特别关注住宿生的管理,认真研究学生的思想问题。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加强管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塑造明礼诚信、宽容大度、互帮互助的优秀品格;另一方面要在学习、生活、安全方面给予学生特殊关爱,使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4、发挥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坚定成才的信心。通过活动,提供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和锻炼能力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5、加强专业化管理力度,认真组织各项评比活动,用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典型事例开展教育,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通过榜样引导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6、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后进生的帮教工作。继续坚持我校全员德育导师制,积极探索和创新德育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继续与后进学生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取得联系,形成班级、学校、社会三级帮教网络,共同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转化后进学生,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继续取得学校所属周边地区各社区部门的大力支持,确保学校的治安安全的顺利开展。

7、重视与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要求班主任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切实做好家访工作;调整与完善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加强对学生家长进行青少年心理特点、教育方法、亲子沟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拓宽家庭教育指导途径。

8、加强对团委、学生会的指导和协调工作,使之在学校社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大型活动、学生思想道德引领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9、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新学期,学校将加强对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切实有效地做好拜师学教工作,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管理和考核,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关爱学生,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及时发现和推广班主任工作中的好方法、好形式、好经验,组织班主任学习贯彻有关文件,“依法、规范、有序”地做好德育工作。

10、加强德育科研工作。新形势、新情况势必会带来德育管理工作上的新问题,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管部门学生处和身处教育第一线的班主任、课任老师,在思想上都要高度重视,在实践中应不断探索和总结。组织好本学期的德育工作研讨会,促进德育队伍工作水平的提高。

关于职中德育的工作计划 篇2

一、学生不“发问”的原因

1. 职中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发现问题的能力有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前后知识与思维出现疑点, 才能发现问题。而职中学生基础知识的群体弱势, 是学生整体不“发问”的重要原因。教师在课堂提问中, 经常出现“启而不发”, “问而不答”的尴尬局面。

2. 职中学生的思维惰性, 懒的去发现并提出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 许多学生既不愿意回答教师的提问, 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求知的欲望, 缺乏思考的兴趣。

3. 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

这些年每届新生在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 我们可能忽视了研究学生新的变化、新的特点, 忽视了根据学生的整体状况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很多教师面对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整体都很差的学生无可奈何, 久而久之, 自觉不自觉中失去了教学研究的信心, 失去了和学生民主探讨, 示范激励的热情。

二、学生不“发问”的对策

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心理安全感。

升入职中之前, 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都是“问题学生”, 在教师的责备中容易产生敌对心理和自卑心理, 已经形成不愿和老师沟通习惯。所以, 职业中学的德育教师在接到一个新班进行教学活动时, 首要的问题就是要主动地和学生情感交流, 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 安全自主的心理环境。教师要常以微笑的面容, 期待的眼神, 亲切幽默的话语去感染学生, 亲近学生;要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打破沙锅问到底;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 绝对不要斥责、讽刺学生;要常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讨论, 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 尽快打消学生对教师的隔阂心理。其次, 要改变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组织性和有序性的倾向。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 要允许学生的某些“离题”、“出格”、甚至“出错”的质疑行为, 然后加以引导, 使之纳入“正题”。

2.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克服思维惰性, 发现并提出问题。

职业中学的学生对德育课的求知欲普遍较低, 没有思考并提出问题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着学生去想并提出问题。 (1) 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新颖和形象。教师要善于打破教材的束缚, 多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 使每堂课的内容都有适合学生口味的新的信息。这就需要德育课教师要经常关注时政、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关注与学生关心的如专业、就业、发展、法律和生活常识的问题, 让课本知识和社会知识融为一体。一方面丰富学生的知识, 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提问题的素材。往往在一个问题的讲解或讨论中, 会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 此时,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频频向学生发问, 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反问的激情, 并从中让学生产生知识的“缺陷感”和“饥饿感”, 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发问”。 (2) 留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和时间。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教师应清楚那些东西要讲完, 那些东西不讲完, 那些东西细讲, 那些东西点到为止, 从而为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 引着学生的大脑不停的转动。当发现学生有“发问”心理倾向时, 老师要抓住这个关键点, 及时走下讲台, 来到同学身边, 鼓励学生提问, 在问答和讨论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职业中学的德育课讲台上, 如果教师独占课堂, 满堂灌, 不和学生不断的互动的话, 结果只会是老师讲给自己听, 或是讲给个别学生听, 而大部分学生都在各自课桌下各干其事了。 (3) 教师在回答学生提问时, 要注重“存疑”。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竭力反对某些好心的教师, 在学生提出问题时, 马上给予答案。他说:“教师的责任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当他在自学中碰到疑难问题向人请教时, 总是先说:“给我指个方向, 不要把结果全部告诉我, 留着让我思考。”教师要巧妙的将问号继续装进学生的头脑中, 进而让思想在学生的脑袋中产生出来。

3. 启发引导, 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职中教学工作中的德育创新探讨 篇3

关键词:职中;教师;德育

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市场体制改革速率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对人才的需求,不仅需要具备相关专业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处在职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职中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以下简要针对职中教师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一、教师德育工作模式亟需创新

1、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學期间缺少引导性。对于现代教育来讲,引导是其基础职能,指的是深入挖掘学生自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更好发展。然而,当前很多职中教师很少能够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也多采用消极的方法处理,所以降低了教学质量,对学生以后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2、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期间缺少系统性。作为职中的教师,需要进行很多工作,不但需要良好的完成上级领导及学校安排的任务,同时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各类活动。然而当前,部分职中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期间,将其内容变成了一个个的片段,缺少系统性,进而降低了德育质量。

3、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期间过于说教。很多职中教师都将德育的时间与精力过多的投放在开会、应对平时问题上,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与关心,当出现问题时,才匆忙处理。同时德育教学活动也多采用说教的形式,教师在讲台前枯燥的讲解人生道理,让学生改正自身缺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师德育工作创新的可能突破口

1、进行主体德育活动,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职中教师,在面对班级中的学生,特别是一些还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处事不成熟的学生期间,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其实每一名学生都可能成为人才。想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预防不良后果出现,教师就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很多学生都会教师的说教教育持抵触态度,所以,教师应给予学生尊重,转变以往的教育形式,通过多种方法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德育学习,从而更好的完善自身发展。

2、创建学习小组,进行德育集体教育。相同年龄、相同群体的学生之间互相有着较大的影响。作为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期间,应将建设班级良好德育风气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教师应尊重学生们的意愿,采用选举的方式选择班级干部,同时定期对班干部进行思想辅导,帮助班级干部明确学习方向与班级发展方向,之后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努力,提高所有学生们的德育品行。另外,可以创建学习小组,让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之后教师再进行德育集体教育,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施德育系统教育,创建整体校园生活。学校每一年都会组建一些大规模的活动,例如:演讲竞赛、英语诗朗诵、文艺晚会等。然而多数职中教师经常零散的应对这些活动,并没有创建高效的教学机制,

三、教师德育工作创新的可能思路

1、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该方法由学生们入学起,重点对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培养。此种方法的基本依据在于给予学生尊重,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们的自控能力。该思路的实施方法一般为:当学生步入职中阶段时,教师就应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可以严格遵照学校规章标准进行活动。同时,在教学期间,班级干部也应协助教师做好德育教学工作。

2、建设班级文化。作为职中教师,应努力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同时将其转变成一种强有力的教学措施。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提高班级凝聚力,引导学生更主动的进行学习,并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成长。想要建设班级文化,具体可以从以下方法入手: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班级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提炼班风,同时创建班级相关制度,由教师、任课教师、班级干部、学生自行评价等方式进行监管,从而保证班级文化更好发展。

3、创建品德、引导交流。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期间,教师应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父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课程讲解,从而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发展。

关于小学德育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篇4

一、当前小学德育基本状况

1.学生思想状况喜忧参半。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知识经济的突飞猛进,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传统的伦理道德、审美情操在青少年头脑中的地位越来越脆弱,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部分青少年离家出走,打架斗殴,可见小学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2.教师思想认识不容乐观。教师既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指导者和传授者,也是学生思想灵魂的铸造者和传播者,教师应模范地履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从平时的了解中,有一部分老师不能严格要求,在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3.家庭教育工作亟待提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之师。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教育观念与小学保持一致,但仍有一部分家长德育观念亟待加强。

二、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

1.正确处理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首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德育的外延扩大了,德育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更密切了,但如果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搞一些活动,进而用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取代小学德育工作,那么,小学德育就有可能被淡化。

首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只有认识清楚,才能把做好德育工作作为自觉的要求和行动的指南。因此,对教职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极为重要的。

其次,还必须在实施德育的内容上有广度。一方面,在德育常规中我们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在德育框架上,我们努力做到责任到岗、岗位到人。明确以遵纪守法、诚实关心他人、热爱等为小学基础道德内容。一方面,我们注意抓住契机,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使德育寓于活动之中。更为重要的一方面,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教学活动之中,教育教学活动内容落实、要求明确,为人人都能成为教育工作者搭建舞台,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最后,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以促使和保证人人都能努力成为德育工作者。加强小学的德育,关键在于有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我们一方面努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学知识、学理论、学技能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规范的,教师首先要规范,以教师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加大检查和考核的力度,开展文明组室、文明班级、文明教师、文明学生的评比,把德育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学期考核两次,直接与结构工资挂钩,以发挥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人人成为德育工作者成为现实。

2.小学德育工作的体现途径

首先,搞好小学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是教师自身道德的建设。我们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前提,师德建设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长抓不懈。因此,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有一个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的任务。

其次,重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民族精神得以发展的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产生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再次,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是小学德育工作能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当小学应对目前学生家长多数在外的现状时,应摸索出与时代相适应的联系形式,如建立学生家长通讯簿、校长热线等方式,多与家庭沟通,摸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不良苗头,与家庭一起纠正其不良风气。与此同时,小学要善于利用社会上思想道德风范的先进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也要善于运用社会上的反面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只有家庭、社会、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各种形式的联动体系,小学德育工作才可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最后,转变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沃土。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束缚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作为基础教育改革时期的教师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

3.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对于小学生德育工作,教育工作者必须义不容辞地以身示范、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品德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但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家庭、社会更是重要的主导者。目前,教育常常陷入尴尬,究其原因,是学生在校学习5天接受的正确观念,结果在家和社会待2天的时间里,就被家长的错误观念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文化弱化、抵消,甚至使未成型的道德价值观念朝畸形方向发展了,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加强家长正确教育观念引导,消除社会不良文化影响的同时,加大家庭、社区、群团的协同性和互动性,提高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对祖国下一代的关心。

关于农村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的思考 篇5

思考一:理顺学校管理体制,形成德育工作体系。学校应该站在全面发展的角度,协调好中层各部门之间以及政教处和各年级组的关系。每周或每月应该固定德育研讨的时间,给德育工作提供时间保证,给广大班主任提供交流展示平台。在每学期开始的时候,各年级组根据政教处下发的各学段德育工作重点,确定工作主题,自主设计德育活动,将一学期的德育工作规划上交政教处。政教处审查并作全校性的协调后,再返回年级组。年级组就根据计划来安排相应的德育活动。活动过程中,政教处再进行督促、检查和评价。

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我们拟定各学期德育工作的主题为:高一年级上学期为“规范”教育,让学生全面了解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让学生敬畏各种纪律与规章,用严格的他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下学期为“励志”教育,通过各种活动,砥砺学生的品格,培养迎难而上、乐观进取的精神,使每一个学生明确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就是要勇于承担起“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重任。高二上学期为“理想”教育,教育学生既要仰望星空,追寻梦想,又要脚踏实地,注重细节;下学期为“责任”教育,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实际,通过责任意识、责任情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引导学生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同学负责,对学校负责,进而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让这些价值观和责任感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高三上学期为“感恩”教育,使学生做到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社会,做一个爱国、爱人、爱己的人,使学生懂得感恩孝悌是成人成才的基础,只有学会感恩,才能践行成长,才能学会做人;高三下学期为“礼仪”教育,高三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人际关系准则的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家庭礼仪、交往礼仪、公共礼仪等礼仪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情操,做一个优雅的人。

在高中三年,进行较为系统的“规范、励志、理想、责任、感恩、礼仪”的六大主题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塑魂立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备面向世界与未来的国际视野、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人格追求,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述六大教育主题也不能完全隔离开来,它们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思考二:加强班主任的选拔和培训,提高德育队伍的素质。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实践者,班主任的思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所以,端正班主任的教育思想,提高班主任的育人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班主任培训,重在思想的端正与解放,实际操作的技能与技巧。政教处要拿出每学期的培训计划,通过制定落实一日常规的规定动作,将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落到实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进一步端正育人思想,建立育人的长效机制,摒弃“急功近利、只管不理”的短期教育行为,使每一名班主任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另外,学校应向上一级教育管理部门(至少为省级)申报一个德育课题,把我们的日常教育管理提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同时用丰富的实践活动去充实教育理论。

思考三:修改并完善学生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应该说,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是完备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有些条款可能已不能或者无法实施,因此,我们要根据近年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做一些相应的修改,并公之于众,让家长和学生充分地了解并认同。这样,一旦有学生违规违纪,我们就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处理,让“法治”取代“人治”,也可免去我们在工作中的顾虑和麻烦。

思考四: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成立学生仲裁法庭,扩大德育队伍,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学校的工作理应受到社会和学生家长的监督,同时教师的工作也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不仅可以解决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无法解决的一些难题,也为家校联系、家长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

学校可以每月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论坛”和“家长会吧”,“家长QQ群”,交流育儿经验,共同面对家教难题,也可直接由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讲座。这样,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家校的合力,使学校的工作既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也开辟了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成立学生仲裁法庭,让学生参与到事情的处理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模拟换位,让学生更加理解老师,体谅学校,也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处理事件的公信力。

当然,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有发展,要上台阶,我们还要形成这样的共识:只有一流的德育,才会形成一流的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会有一流的质量,才会铸就一流的办学品质。每一个为师者真诚地希望,在教书中获取乐趣,在育人中享受幸福。

(作者单位:湖北枝江三中)

上一篇:全市工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下一篇: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待业率约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