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环境(精选12篇)
计算机教学环境 篇1
一、前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人的需要有不同的层次, 需要的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需要作为一种基本动力, 推动着人在获得低一级的满足后继续寻求高一级层次的满足, 即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1]。安全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发展金字塔中是较基础的需要。进入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纪后, 信息技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无论大学、中学还是小学, 信息技术课程都是学生必修的课程, 因此计算机教学环境对学生影响极大。计算机实验室是每个学校必须具备的实验室, 是计算机教学和实习的重要场所, 也是学校人员进出最频繁的地方, 故此计算机实验室应该是一个安全、宁静、舒适、没有不良信息的教学和实验实习的场所。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载体的计算机是开展教学实验必不可少的设备,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保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顺利开展, 杜绝不良信息出现是学生的身心安全需要。
二、目前计算机教学环境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
1、计算机实验室环境的安全问题
(1) 空间密闭, 安全隐患多
社会信息化的今天, 计算机实验室已经成为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的教学场所, 每天都有大量的学生在这里学习和上课。一是由于计算机实验室的特殊性, 一般都装有空调, 空间较为密闭, 若疏散撤离通道不通畅, 万一发生火警, 将造成极大的安全事故;二是由于环境污染, 显示器的外壳多为塑料制品、电脑桌椅为木制品, 这些东西在使用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释放出甲醛等有害的物质, 这些物质不能及时排走将对在此长时间学习上课的人员的身体造成损害;三是浑浊的空气致使病菌滋生, 极易造成疾病的传染和散播。近年来出现了不少的大型传染病疫情, 如2003年的SARS和2009年的H1N1甲型流感等, 这对计算机实验室的环境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线路陈旧, 设备安装布线不合理
计算机实验室的主要设备都是电气设备, 有些计算机实验室铺设供电线路时没有铺设地线, 这极易造成触电事故, 更有甚者把网线和供电线路放在同一线盒中, 这样一方面容易造成信号干扰, 另一方面万一发生漏电会给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 酿成安全事故。此外, 很多计算机实验室供电线路陈旧, 不堪负荷, 极易造成电线短路引致火警。火灾对实验室构成的威胁最为严重, 最为直接, 一场严重的火灾, 将对实验室的人身、财产和资料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2、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和不良信息污染问题
(1) 管理不善, 不良信息时有出现
信息技术的高度现代化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同时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也极易传播。这些不良信息在学校计算机系统的出现主要是由两种途径传入:一方面是学生通过Internet接触到, 另一方面则是有学生通过移动存储介质传入。这些低级、庸俗的信息会侵害、腐蚀人们的灵魂。其中, “黄色污染”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的腐蚀最为严重, 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对其成长构成极大威胁。
(2) 计算机维护不到位, 防毒意识弱
计算机实验室是学校展开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公共场所, 计算机实验室的主要设备——计算机系统是师生共享的资源, 有些教学用机不进行有效的系统备份, 出现故障不能及时修复系统, 计算机系统不能及时更新。局域网内计算机常受到ARP欺骗攻击, 计算机感染病毒的事故时有发生, 这都给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了影响。
三、创建安全的计算机教学环境
针对目前计算机教学环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以下解决方法:
1、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建设。
(1) 教育为先预防为主
坚持以“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为方针, 以“安全保障教学”为原则, 计算机实验室的全体人员要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安全教育, 增强计算机实验室全体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觉性, 比如学生每学期开学第一次进入计算机实验室上课就要接受相关的安全教育。同时机房定点配有消防器材, 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的有效情况, 开展消防器材使用培训。
(2) 消除实验室安全隐患
计算机实验室是一个人员高度集中的地方, 必须按规定做好各项消防措施, 严格执行消防法;同时计算机实验室必需满足《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887-2000》的要求, 针对计算机实验室的主要设备都是电气设备的特点, 严格按照供电设备的要求进行安装和供电, 严禁电源和供电线路超负荷运行;定期对计算机实验室的供电线路进行检查, 预防电线老化短路;下班时关闭电源和机房总闸;杜绝火灾隐患, 所有电气设备都要接地良好, 防止触电事故发生;确保疏散撤离通道的畅通, 万一发生安全事故可使人员紧急撤离。
(3) 搞好环境卫生
计算机实验室通常装有空调, 空间较为密闭, 人员较集中, 使用频率高。为了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和病菌滋生, 必须安装排气扇保持空气流通, 而且要经常清洗空调滤网保持空气清新, 最好使用降温水帘系统取代空调来对计算机实验室的温度进行调节;在流感季节和传染病爆发时期要做好实验室的消毒工作。
(4) 检查落实
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 实施规范管理, 且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计算机实验室安全检查, 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 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保障计算机实验室安全。
2、加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保障和对不良信息的阻截。
(1)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
发现计算机的硬件故障要及时处理和修理, 计算机系统崩溃后要马上恢复。实验室计算机要安装杀毒软件, 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定期病毒查杀。并要及时的更新系统和升级软件, 消除系统安全隐患。
(2) 计算机网络的维护
为了防止受到网络攻击, 网络中心要设置好防火墙, 局域网内的计算机要安装ARP防火墙。计算机实验室上网的计算机必须经校园网进入互联网, 要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信息流量管控, 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3) 阻截病毒和不良信息的流入
针对计算机实验室的计算机中毒事故中的病毒和出现的不良信息都是由互联网或移动存储介质传入, 所以要对互联网流入学校的信息进行过滤, 杜绝不良的信息流入计算机实验室。教育学生不要浏览不良的网站、开启来历不明的邮件或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 防止计算机中毒和学生在网上接触到不良的信息, 同时鼓励学生碰到网上的不良信息要积极举报。要对移动存储界质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管理, 例如:学生要复制文件必须得到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的同意, 由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代为复制。计算机系统添加软件应由需添加新软件的教师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经批准后交由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员查杀病毒后再安装。
(4) 加强管理教育
教育学生上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不得利用校园网络机房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的活动;不得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有害信息;不得使用计算机病毒软件, 木马程序, 各种扫描程序, 监听软件, 攻击软件等或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 确保计算机教学的内在环境安全。学生的上机时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实施监控和不定时巡视, 若发现学生有违反上机规定, 要及时制止, 进行批评教育, 情节严重的上报学校处理。
四、结束语
总之, 计算机教学环境的管理工作非常繁琐, 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 尤其在其安全问题上绝不能粗心大意, 稍有不慎可能酿成大错。所以, 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预防为主的安全防范意识, 以及对师生身体、心理、思想健康负责的态度, 是实现对计算机教学环境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切记以人为本, 防患于未然。
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了目前计算机教学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然后从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建设、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建设和对不良信息阻截方面探讨如何创建安全的计算机教学环境。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环境,安全,计算机实验室,计算机系统
参考文献
[1]莫雷, 主编.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计算机教学环境 篇2
以往形式的计算机教学方案主要包含了基础操作、邮件收发、办公室软件应用等基础计算机知识, 其用意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学而掌握日常计算机操作技能, 能够在日后工作中熟练运用计算机基础功能。教学方案中的该种内容设定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其适合对所有人才的培养。但在信息网络的发展下, 学生们接触到了网络技术, 也享受到了信息网络的便捷。很多学校开通互联网功能, 让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学习中获取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在信息网络的支持下, 教师接触到更多创新形式的教学理念, 其也可以从网络中找到更多的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方案。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思考 篇3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网络环境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7012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教育领域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甚至教学观念、教学体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环境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还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作为新时代的中职生,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和时代发展,必须扎实计算机基础,具备相应的技能。
一、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教学与网络环境的发展相比具有滞后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程教学内容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网络技术在飞快发展,但教学内容在一定时间段内是没有变化的,虽然在网络中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反馈到教科书上。其次,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成绩得不到提升。计算机学科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学校安排的课时是有限的,还受到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的影响。在目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中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枯燥无味,信息量少,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还给学生增加了压力。最后,考核方式有待改进,中职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但在考核方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计算机学科的考试还是单一的笔试和机测,并且试题的质量也不高,长时间没有更新,评分过程中掺杂着多方面的主观因素。
二、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在网络环境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提升,计算机教学特点也发生了变化,主要呈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在教学中学生的地位发生了转变,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知识。这时候学生的教学方式就由教转化为学,尤其是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信息源的优势逐渐弱化,学生从网络中就可以获取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自己发掘的教学资源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网络环境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还把握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处在这阶段的学生竭力追求个体社会化,所以,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第二,网络环境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网络环境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彻底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分离,仅从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两方面就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个别化学习的基础上实现了个性化的发展,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目标。第三,提高学习效率,网络将声音、文字、图形和动画结合在一起,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知识是立体的、多样的,通过多感官刺激学生,从而多角度地捕捉信息点,实现资源共享。第四,先进的教学手段、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中通过观察、讨论、演示和交流的方式教授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分析
首先在网络环境下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中友好的交互界面,在互动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力,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中职计算机课程要着眼于实践,践行测试、反馈作用。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选择教学方式时要有别于其他学科,在计算机课程中关注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测试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测试后教师的评价和师生的反馈则是重中之重,学生可以发挥网上教学系统的重要作用,通过自测、系统判卷的方式,缩短接收反馈的时间。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计算机安排自己的教学计划,将自己的课程放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还可以设计问卷调查、课堂讨论的方式、收集反馈信息、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最后,要完善中职计算机教师的编排结构,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计算机科目的教师不仅要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还要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职学校要组织安排教师学习心得知识,年老的教师带动年轻的教师,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学校要给计算机教师争取学术交流和进修学习的机会,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从而让计算机课程紧跟时代脚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给中职计算机课程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教学中要重视计算机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取,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媒体环境下计算机课堂教学探讨 篇4
关键词:新媒体,计算机课堂,教学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新媒体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支撑, 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领域中, 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新媒体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其特有的图像、视频、动画等信息载体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媒体是继传统媒体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媒体形态, 是计算机技术尤其是数字媒体技术在信息传播媒体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新的传播模式或影响, 代表类型有多媒体教学、数字娱乐、搜索引擎以及动画产业等。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应用新媒体已经较为普遍了, 它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堂教学进行了革新, 改变了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 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而言之, 新媒体的引入, 是课堂教学的一大创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新媒体技术如果应用不当, 可能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介绍新媒体与计算机教学结合的优势以及运用新媒体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2 新媒体与计算机课堂教学结合的优势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提升, 教育领域开始广泛应用新媒体, 计算机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从整体上来看, 新媒体与计算机课堂教学结合具备很多优势, 下面来谈几点。
增强计算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与传统媒体的一大区别之一, 就在于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显著加强, 师生沟通更加频繁, 能够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比如使用web学习系统, 可以让老师随时召唤学生来进行随堂小测验, 从而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了如指掌。也可以利用Flash制作一些动画或者互动式课件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另外, 老师通过利用新媒体将计算机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活泼、层次清楚、声形结合、图文并茂, 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增加课堂互动性。
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毫无疑问,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 能够给计算机课堂带来传统媒体难以带来的极为丰富的信息量。尤其是网络新媒体, 能够让学生畅游网络, 获取最新有关计算机课堂的有利信息, 并且有机会学习国外的先进计算机网络课程, 这极大满足了渴望丰富自身知识结构的学生,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拓学生的视野, 增加其知识储备, 最终增强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
实现了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学过计算机课程的人应该知道, 这门学科既强调理论, 又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 可以说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下, 只能靠老师的语言加以描绘, 既枯燥无味, 又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而在新媒体环境下, 情形大不一样。通过使用任务驱动模式的课堂教学,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让学生利用网络图片、搜索引擎、视频、动画、互动学习软件等多方面的新媒体内容来寻找自身所需资料, 而且也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 运用新媒体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建议
3.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通过在计算机课堂使用新媒体技术, 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但是, 也不能过度依赖新媒体, 一遇到问题, 不经过思考就搜索网页寻求帮助, 这样会导致学生越来越缺乏思考力与创造力, 也歪曲了开发新媒体技术的初衷。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力军, 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多思考、多参与的问题, 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话语权和意见表达的机会。具体来说, 可以结合计算机课程的内容,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比如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 设计一些模拟案例演练、专题讨论、知识模块探讨等方面的环节, 让学生不得不进行思考, 并学会运用新媒体技术来补充自己的知识构架, 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而且, 通过建立学习团队, 开展体验式教学, 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责任感, 最终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另外, 由于新媒体的引入, 在充实学生知识的同时, 也会让学生面临很多问题, 特别是一些具有创造性的问题。此时, 作为教师, 就应该引导学生去寻找一些解决方案, 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扩充。
3.2 在教学流程中增加分享环节
不可否认, 向学生传递学习的观念与思维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能够很快的掌握对新技术的应用, 也非常喜欢自己利用新媒体来搜索所需信息, 从这一层面来说, 教师不再是信息资源的独享者了。基于这一考虑,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增加分享环节, 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引导。具体来说, 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个主题, 先让学生自己或者组成几个团队, 运用新媒体技术, 去搜集与这个主题相关的所有学生认为重要的资料, 然而将资料进行整理, 大家一起进行探讨, 也可以说是信息之间的分享, 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随后, 团队之间对这一主题进行信息的分享, 说出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最后再由教师做出相应的总结, 并加以讲解。通过这一系列过程的实施, 可以较好地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信息的“共享”, 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也有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
3.3 增强课堂教学的可控性
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方式, 可以说很好地补充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但是在这种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控制好整个课堂。因为学生一旦在上课使用互联网, 会很容易被网络丰富多彩的信息所吸引, 从而忘记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自己干自己的事情去了, 既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 又浪费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因此增强课堂教学的可控性尤为必要。比如老师在讲解关于计算机理论性很强的部分的时候, 对学生而言非常枯燥, 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走神的现象。在这个时候, 老师在组织学生一起上网, 在网上搜索关于刚才学习的一些资料时, 应该对每个学生都安排一定的任务, 要是人数太多, 也可以分组, 但组员不要太多, 然后分别在每个组中选择一个代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也可以进行PPT演示, 最后对每个组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并控制好课堂秩序, 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总之, 新媒体技术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新媒体教学应用还在起步阶段, 但时代在发展, 教育也在不断的进步。相信只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教学的重要性, 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和需要来恰当使用新媒体教学, 那么新媒体技术应用会越来越广, 并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有效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飞.新媒体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 (2) .
[2]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2.
[3]葛新宇.新技术及新媒体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互动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22) .
[4]何志强.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6) .
[5]吴玛佳.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教学探讨[J].数字化用户, 2013 (12) .
[6]王达, 张坤, 田燕.新媒体技术在计算机领域实践性课程中的应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12) .
[7]夏勇, 钟家洪.计算机网络应用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科技风, 2012 (22) .
[8]曾宇.新媒体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教学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 (8) .
[9]钟启泉.“课堂互动”研究:意蕴与课题[J].教育研究, 2010 (10) .
计算机教学环境 篇5
2.1 丰富的.网络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特网上丰富的网络资源由于表现形式多样,如文本信息、图像、动画、表格等,学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实践中,制作精美的网络课件,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原因也在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丰富的网络资源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如利用网络实验室培养学生数据的处理能力,利用网络使学生从事商情信息发布,网络营销推广活动,利用网络搭建个人网站,构建交流平台。
2.3 丰富的网络资源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协作学习,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潜能的开发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难易不同的学习内容,网络解决了班级授课条件下教师因材施教的难题。
计算机教学环境 篇6
【关键词】自身素质;教育水平;创新能力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校计算机在新课程环境下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完善,并有明显的成绩。如今办学的形式多样化,学习的教育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影响。
(一)学生自身素质。国家相关的政策与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影响,中职学校招人规模也在增加,学生没有经过筛选,导致了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生对学习的定位模糊,学习态度不正确,学习中主观性差。计算机课程中学生通常是用电脑玩游戏、聊天,并没有认真地学习计算机课程中的知识。
(二)教师水平不高。目前多数中职学校都是民办的,教师都是招聘形式进入学校教学,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在对学生教育上无法跟上改革的步伐,导致教育水平不高。教学计算机方面的教师,待遇普遍都较低,一些高能力的教师,往往会力不从心,导致教学没有效果。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需要创新,当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师缺乏创新。
(三)硬件设施落后。这几年来,国家在计算机教学中投入了很多,使计算机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在很多中职学校中,普遍存在计算机教学投入力度不够。大部分中职学校在计算机教学中没有购入相应的硬件设施,无法让学生来实践操作,很多课程都是以理论形式进行讲解。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有效策略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改革是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完成,例如:教育部门重视与指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配合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创新设计。教育能不能被学生接受,要判断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生命力。创造符合学生的教学环境,编制符合学生的专业课程资源。根据社会的需求,编制特色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大纲。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将理论结合到项目中。近年来各个出版社的教材都是偏于理论、偏于大项目的。肓目追求外国的形式,直接过渡到项目教学,学生基础东西不会,直接过渡,老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习也很吃力。如果综合一下,理论精讲、小案例、大案例、再过渡到大项目。因此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老师也能顺心如意地讲课,然而校本教材要保证内容与市场需求相符合,保证对学生培养。
(二)培养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中有主观性。比如photo shop教学,上课开始展示上届学生优秀作品,调动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喜欢这门学科。课下认真备课,备课时精选素材,认真找到适合本次课的精典案例,将知识融入到案例中去。上课时充分利用时间,保证课堂质量。上课时先展示讲解的案例作品,再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分析怎么做,教师协助攻破难点,演示新知,让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所思、有所想,达到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创造性地学习。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激发学生思维。巩固学生技能,要不断举一反三,讲解新知时,引导并带着学生做,给学生相似的案例,完成练习,熟练后让学生进行设计。比如PS教学,讲解杂志封面和电影海报制作、婚纱摄影、企业宣传册、建筑效果图设计等大型案例后,讲完一个,就让学生给出相应的定位,自己设计,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主体。将老师解放,进行指导。得到锻炼的学生才能走向工作岗位,缩小毕业生与工作需求的差距。
(四)增加表扬机制,树立学生自信。教学管理过程中,表扬与鼓励对学生的作用大于批评与指责。因此,不管再坏、再不好管的学生,你要发现他的闪光点,加以表扬,拉近与学生距离,再让学生学习会轻松些。完成任务较快较好的学生,要不断鼓励。比如:把学生完成的较好作品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自我、相互点评。在老师指导下做出改进,然后将作品上传到学校网站。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得到认可,树立起了信心,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五)教师能力提升。学生完成在校学习后将走上工作岗位,学校教学质量高低对学生就业影响很大。如果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高,该校教学质量肯定好,学生在校能学到更多知识与技能,更易找到适合的岗位。加强教育、心理学学习,提高教师课堂组织能力。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入企实践学习。将所得经验及企业需求引入到课堂中。教师在新形式下不能抱着陈旧观念不放,要以平等眼光看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学习者,教育学生同时也向学生学习。教师岗位是平凡的,教师作用是巨大的。
(六)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一味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因此形成了“重教轻学”的思想。教师是主导地位,主动地教,学生是被动地学。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共创共乐的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为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供了先决条件,是顺利地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成立兴趣小组,让学生可以相互交流问题,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给学生信任,以民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独立学习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雷艳秋.浅谈“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J].大众科技,2010,(12):138-138,140
[2]詹毓灿.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1,(8):174-175
[3]徐晓云.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探讨[J].经济师,2010,(1):188,196
计算机教学环境 篇7
关键词:母盘实验环境,网络实验环境,操作系统,安装配置
1. 引言
计算机教学实验环境的管理与维护过程, 很多看似硬件的问题却是软件问题引起的, 所以说计算机教学实验环境的硬件维护是基本, 而软件维护才是关键。近年来, 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的迅速发展促使计算机操作系统有了较大改进, 而高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教学在教材内容、课堂教学、上机实验等环节上都有一定的滞后, 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相关设置、使用和开发, 历来都是计算机教学实验环境优化的重要课题与任务, 使计算机实验室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基本载体, 使其更适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实验教学实际需求。
2. 计算机教学母盘实验环境的安装和配置
2.1 系统安装前, 先格式化母盘的非系统分区, 再把杀毒软件及升级包拷贝到非系统分区, 拔掉网线, 开始安装系统。系统安装好后, 把杀毒软件及升级包安装好, 设置好杀毒属性, 让杀毒软件定时和自动杀毒, 关掉杀毒软件的硬盘备份和助手。如果系统安装好后要上还原卡或是安装还原软件, 则系统备份前最好关闭Windows的自动升级和杀毒软件自动升级, 因此系统如果被设成自动还原, 每次重启后, 所有的软件又会恢复到最初状态, 而且, 自动升级功能会降低系统的启动和运行速度。
2.2 杀毒软件安装好后, 把网络参数配置好, 接上网线, 利用操作系统自带的Windows Update功能给系统自动装上漏洞补丁。系统的参数配置, 需要注意的是在给系统添加虚拟内存时, 最好把虚拟内存放到非系统分区上, 且大小为物理内存的1至1.5倍。另外把显示器的电源使用方案设为"从不关闭", 这样防治值班人员误认为当显示器为黑屏时, 主机已被关掉。
2.3 系统安装和配置好后,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在母盘上安装实验所需的软件和机房管理软件, 最好用一个干净的分区来安装软件。建议请需要这些软件上课的实验教师来安装。因为某些软件安装过程需要参数的设置, 有的实验课可能还需多个软件来搭建一个实验平台, 毕竟母盘需要非常的干净, 并不是实验用机。所有的软件安装和调试好后, 请记下软件的参数配置及需要的登陆用户名和密码, 以防今后忘记, 最好把这些信息贴到实验室里, 让学生和老师随时随地查看。
3. 计算机教学网络实验环境局域网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针对计算机教学实验环境常见的问题, 可在实际教学中尝试进行如下改进措施:在实验室中建一个服务器用来提供Web、FTP、SMTP和POP3服务, 用Frontpage制作一个简单实用的网站, 实现在局域网内的网页浏览、邮件发送、FTP文件传输和网页发布。保证了网站内容的单纯性, 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3.1 计算机教学安装Ⅱ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设置及相关服务属性
ⅡS是集Web、FTP、SMTP和NNTP服务于一体的Internet信息服务系统。通过Web服务可实现Web站点的架构, 通过FTP服务可实现FTP站点的构架, 而SMTP提供邮件发送服务, NNTP用于新闻服务。因为不用NNTP服务, 在下面的ⅡS安装中不选NNTP项。
单击"开始"→指向"控制面板"→单击"添加或删除程序"项, 在弹出的"添加或删除程序"对话框中选择"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标签, 随后出现"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选定"应用程序服务期"组件复选框, 再单击"详细信息"按钮, 弹出"应用程序服务器"对话框, 在其中选定"Internet信息服务 (ⅡS) "复选框, 单击"详细信息"按钮, 随后弹出"Internet信息服务 (ⅡS) "对话框, 选定其中的"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器"、"SMTP Service"、"文件传输协议 (FTP) 服务"、"万维网服务"、"公用文件"五项, 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应用程序服务器:对话框, 再单击"确定"返回到"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 单击"下一步"按钮, 系统开始安装所选组件项, 等待片刻会弹出一个"完成Windows组件向导"的提示框, 单击"完成"按钮, 完成ⅡS安装。
再进行Web、FTP、SMTP服务的属性设置。单击"开始"→指向"管理工具"→单击"Internet信息服务 (ⅡS) 管理器", 就打开了ⅡS管理器窗口, 双击其左窗格中的HGNC (本地计算机) 文件夹, 在其下出现"网站"、"FTP站点"、"默认SMTP虚拟服务器"等五个子文件夹。
3.2 POP3服务的安装和电子邮件客户端Outlook Express的配置。
服务是一种检索电子邮件的服务, 可使用POP3服务存储并管理邮件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账户。照前所述步骤打开"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 选中"电子邮件服务"组件复选框, 单击"下一步", 完成POP3服务向导安装, 再单击"开始"→指向"管理工具"→单击""POP3服务", 打开POP3服务窗口。
右键单击左窗口中的"HGNC", 选择"属性"项,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对POP3服务进行设置, 主要在"根邮件目录"中键入新的邮件存储区的路径d:mailrootmailbox取代原来的默认路径从C:Inetpubmailrootmailbox, 其余设置保持不变。
再右键单击"HGNC", 指向"新建", 单击"域", 在"域名"中输入mail.net, 单击"确定"就创建了一个mail.net域, 然后在mail, ne域上创建邮箱帐号。
4. 计算机教学实验环境的优化措施
4.1 操作系统停止不用的服务和应用程序
右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 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管理"选项, 此时会弹出:"计算机管理"对话框, 在此对话框中双击右窗格中的"服务和应用程序"选项, 再双击右窗格中的"服务"选项, 会看见Windows 2000系统上加载的各个程序组件。其中有许多是关于局域网设置或其它一些功能的, 我们完全可以将不使用的程序停止, 如Alerter, 如果计算机不是处于局域网中, 完全可以把它设置为停止;还有Fax Service, 不发传真的可以设置成停止;Print Spooler, 没有安装打印机的可以设置成停止;Uninterrubpible Power Supply, 没有UPS的也可以设置成停止, 这样加载程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4.2 Windows XP系统的优化
Windows XP系统被微软公司称为其历史上最优秀的操作系统, 其功能比以往的系统都强大。当然这一切都对计算机的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望Windows XP能希够尽可能少地占用有限的系统资源, 不妨根据教学实验环境的需要对它进行以下优化:
4.2.1 使用朴素界面
Windows XP安装后默认的界面包括任务栏、开始菜单、桌面背景、窗口、按钮等采用的豪华、炫目的风格, 但缺点显而易见, 它们将消耗不少系统资源, 而且其实用价值不大。
要改变Windows XP系统的界面可以通过在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 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进入显示属性设置窗口, 将"主题、外观"都设置为"Windows经典", 将桌面背景设置为"无"
4.2.2 减少启动时的加载项目
许多应用程序在安装时都会自作主张添加至系统启动组, 每次启动系统都会自动运行, 这不仅延长了启动时间, 而且启动完成后系统资源也消耗不少。要减少系统启动时加载的项目, 可以单击"开始"菜单→"运行:命令选项, 在文件框中输入"mscofig", 单击确定后即可启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选择"启动"标签, 在此窗口列出了系统启动时加载的项目及来源, 仔细查看各项目是否需要它自动加载, 否则清除该项目前复选框的选中状态, 加载的项目越少, 启动的速度就越快。但要注意此项设置需要重启计算机才能生效。
4.2.3 移动临时文件储存路径
多数应用软件在运行时都会产生临时文件, 而且这些临时文件都默认保存在启动盘C盘中, 长时间频繁读写C盘极易产生大量文件碎片, 从而影响C盘性能, 而C盘又是存储系统启动核心文件的分区。C盘的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与运行效率。应尽量将应用软件安装于启动盘以外的分区并定期对硬盘进行整理, 这样可最大程度避免产生磁盘碎片, 将启动或读写速度保持在最佳状态。
5. 结束语
计算机教学实验环境的优化管理对机房的管理人员来说, 是比较繁琐的。怎样配置和管理好它, 需要管理人员的不断摸索、实践、创新。而软件的维护比硬件维护要花更多的时间, 因此, 对硬盘进行合理的规划, 设计出最优的实践环境, 是软件维护至关重要的一步。对实验环境进行保护, 是防止病毒与故障, 保证每台机器正常运行和实验课程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一步。以上这些是我在这几年来从事计算机机房维护与管理工作反复实践得出来的, 在实际的运行中, 也大大减少了自己的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夏斌, 徐彬基于Web的高校实验中心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 (1)
[2].阳红,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现代计算机2007, (7)
[3].叶琦, 唐渊, 机房维护管理之我见[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5, (5)
计算机教学环境 篇8
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诞生以及电子、通信、计算机网络等的发展,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 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 教师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通过教学互动一方面可以增加信息量,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一, 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对教学信息进行检索、设计、处理和传递, 有利于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的组织、利用和管理, 优化教学资源。
第二, 在教学中, 为学生提供了宽广、有弹性且极具创意的学习空间, 学生利用技术工具获取信息的同时, 根据学习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过滤、处理及分析信息的活动, 可最大限度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三, 网络提供大量最新的各类知识, 足够支持学生进行探索和设想, 在探索中创造力也得到了加强。
第四, 教师利用网络共享的丰富教学资源, 增加知识容量, 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 网络教学主要互动模式
网上交互是学习者、多媒体课件、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及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的多边互动。
2.1 利用电子邮件互动交流
随着网络的普及,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上网。电子邮件的速度远远大于邮政通信, 邮件信息便于修改和保存。
2.2 利用QQ、MSN等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互动交流
在网络教学中可作为同步的实时交互工具, 实现实时的多媒体交互, 更接近面对面交互, 拉近学生、教师之间的距离, 如文化基础课中关于文档编辑部分, 如果学生图文混排有疑问, 教师可以现场一步步操作, 学生可以直接领会。
2.3 利用论坛系统进行交互交流
论坛主要指BBS, BBS讨论区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系统, 以BBS为核心技术的讨论区有各种各样的界面和形式, 但对交互的本质意义基本是相同的。BBS讨论区支持文本、图形和多媒体交流, 可以实现互联网上的准同步交互和异步交互, 在网络教学中通常作为异步交互系统使用, 讨论区完全是开放的系统, 基于BBS的讨论区是无控制系统, 讨论区上发布的内容可以长期保留在讨论区, 学生和教师可以反复阅读讨论区的内容, 讨论区属于永久性信息交互系统。
2.4 利用协同工作系统进行互动交流
计算机协同工作系统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交互系统。它支持在不同地方的人可以用同一软件对同一文件进行编辑修改, 每个用户都可以看到文件被实时编辑的过程。网上协同机制在网络教学中有作业管理系统、在线测试系统等。
网络教学为教学和学习提供资源和环境, 教学环境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互动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策略或方法。互动是教学环境建设的灵魂, 互动功能的实现对一个网络教学环境来说相当重要。
3 结束语
我国大多数网络教学采用了不同工具进行互动交流, 但网络教学中交互质量不高, 交互活动缺乏设计, 忽视交互策略的运用。还有技术上的原因, 也与目前对交互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 缺乏对实践有直接指导作用的理论有关, 所以在网络教学中应该提高交互开发水平, 开发功能完善的交互平台;以建构主义为指导, 对交互活动进行教学设计;正确认识交互规律, 建立交互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摘要:互动是网络教学建设的关键, 是参与教学活动各个要素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就互动交流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用于提高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对网络教学的适应性, 加速网络教学的建设。
关键词:网络教学,互动,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爽, 陈立.基于网上教学的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7) .
计算机教学环境 篇9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学校将信息处理的方式迁移到“云”上。高校如何利用云计算的优势,探索将云计算辅助教学融入到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去,进行顺应社会就业要求的教育改革,是目前面临的挑战。
我校开展了关于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项目的研究,希望利用云计算的诸多优势,对实验室软硬件环境、教学所需资源、以及具体实验模式进行尝试性的改革。
2 云计算和云计算辅助教学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基础设施和服务(Iaa S)、平台和服务(Paa S)、软件和服务(Saa S)等概念混合演绎并发展的表现,同时也是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eing)、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和并行计算(parallelcomputing)的融合发展[1]。它描述的是一种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访问的系列服务,由一系列可扩展的应用组成。云计算所包括的硬件和软件资源都通过服务的各种形式,以互联网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并且将资源按照需求进行动态的扩展和分配。用户按照需求选择使用云计算中的各种资源服务,并且按实际使用量免费或者支付一定的费用。
云计算辅助教学(CCAI),其含义是指在云计算的环境中,教师利用云计算提供的“云服务”,构造适合现代化教学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支持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的开放式学习,促进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2]。
3 云计算环境下实验教学课程的构建
我校的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拥有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配置了多间专门的实验室。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高速校园网络的全面覆盖,为云计算环境下实验教学课程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同时计算机基础课程重视教学资源的积累,依托成熟的校园网资源,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了多个相关精品课程资源库,充分挖掘网络教学资源。构建云计算所需要的整个互联网的软件资源环境也非常丰富,涉及到教育资源的软件种类很多,例如谷歌、百度、百会网等多个知名网站都有类似资源[3]。所以整个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在整合现有实验室软硬件资源的前提下,依托高校丰富的信息化教育资源,拓展传统教育到丰富的免费网络资源中去,能够支持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变革和创新。
4 云计算环境下实验教学课程实施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带来教育在环境建设、资源整合、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各种变化[4]。我校在计算机基础全程实验课的基础上,通过对四个实验班的教学培养,从多个方面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云改革”。以下对于云计算环境下实验教学的实施进行了讨论。
4.1 云计算信息化编辑软件的在线使用
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传统的Office系列办公软件的实验教学模式是进行单机版的上机操作。网上的云计算信息化编辑软件,将办公工具的使用与数据存储、协作办公、云计算进行无缝整合。学生使用云计算资源作为文件的编辑和发布平台,在编辑文件的同时,通过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一起进行文件的编辑。学生也可以直接使用手机,随时访问网上云计算资源,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交流,实现所有流程环节的畅通。
4.2 利用云计算学习如何进行新的信息化管理与演示
教师介绍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的管理和演示模式,能够有效的提供信息的存储、分类、编辑、展示以及共享等功能。学生可以建立和撰写信息,使用网络硬盘等方式,进行视频和音频文件的在线编辑和展示,使信息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4.3 基于云计算的多人协作学习教学模式
教师在班级中按照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组合的原则,明确学习目标和实验内容,在网上形成云环境下的协作团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团队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由老师直接解决,而是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共同解决,加深学习的印象。同时教师利用多种学习方式,例如:案例分析法、任务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等,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拓展。
4.4 使用基于云计算环境的在线网站开发系统
网页制作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使用专门的开发工具,采用信息化软件资源开发模式,整个开发过程比较复杂,难度较大。教师在这方面,尝试性的引导学生使用一些协作平台,使得整个网站的开发过程类似用建立和编辑博客空间。这种网站的建立和编辑方式,技术门槛较低,学生利用这种软件资源开发模式,制作较为精良的网站。其中云计算服务在课程中的具体分类如表1:
5 云计算环境下实验教学的优势
在国内外的教育领域,云计算的应用也得到认同和大范围的推广。北卡莱那州立大学(VCL,Virtual Computer Laboratory)2004年开始提供云服务,到2009年,据统计为本校3万多师生提供云计算服务,云计算资源访问达到10万多次,为州内七所其它大学和社区医院提供云服务,并且在将来计划将应用扩展到更多的学校[5]。2007年Google和IBM联合推出云计算活动,多所著名大学,包括卡内基梅隆、斯坦福、麻省理工大学都参加了该项活动,清华大学也与2008年加入此计划[6]。2010年澳大利亚的麦考瑞大学将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电子邮件服务全部外包给提供云计算的服务商,并且有很多高校也在考虑这种方法,以节约资源并且获取更好的服务。
我校在高校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在整个课程中尝试性的将云计算辅助教学的方式引入到传统实验教学中,经过2个学期的观察,认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促进实验教学的更好完成,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5.1 优化实验教学方法,引入新的实验手段
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使用虚拟化技术提供存贮、编辑、计算、平台服务等多种资源,支持多用户的软硬件服务要求,不必下载安装,软件的应用服务呈现虚拟化、多元化、服务便捷化的发展趋势。教师在实验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云计算多方面的应用优势,融入到教学环境中,提升实验环境和优化实验内容,进一步解决实验资源不足以及实验方式老化等问题。
5.2 节省建设费用优化资源利用
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对于学生端计算机硬软件要求均不高,实验教学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配置来获取所需要的云服务,不用因为软件要求不断提高而经常性的对计算机硬件更新换代。这样可以有效整合现有的计算机资源,合理利用老旧计算机设备,有效提高基础实验室的利用率和使用年限。
5.3 创新实验教学,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时代发展对于学生就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于教师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利用协作型、任务型等多种授课教学模式,在云计算的环境下,利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环境,结合云计算辅助教学的优势,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7]。
6 云计算在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关于云计算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学期完成后,对于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进行了一个较为简单的问卷调查,其中参加问卷的学生有198人,有效试卷为190份,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2。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具体如下:
6.1 课程小组学生分工需要清晰明确
课程中许多地方都需要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完成布置的各项任务。但是小组成员之间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教师很难掌握的非常细化,难免有些学生“搭公车”,没有很好的参与到任务中。所以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的同时,应该设定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并且清晰明确任务,使得所有的学生都有效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完成小组任务
6.2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紧跟时代信息发展
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也是对教师的考验,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掌握最新的专业发展情况,带领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6.3 打好课程专业基础,循序渐进发展
云计算知识的融入,应该在各操作知识点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工具和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对计算机基础专业的掌握和运用,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较好的基础。
6.4 课程实验大纲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课程的进行还属于探索阶段,少数班级小规模的授课,没有形成完整和规范化的教学大纲。教师的经验和专业意识起到主要作用,整个授课过程比较随意。这种情况下,各个班级的授课内容和重点不一,不利于学生整体的学习和进步。教师团队需要加强交流,统一实验大纲,对授课的知识点和形式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保证教学效果。
摘要: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带来教育在环境建设、资源整合、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各种变化。文章阐述了学校对于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的教学创新尝试,从多个方面构建和实施了基于云计算的课程模式。总结了云计算辅助教学对于提升实验环境和优化实验内容,满足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多样化学习需求的优势,并进一步提出优化实验教学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云计算,云计算辅助教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黎加厚.走向教育技术“云”服务[J].远程教育杂志,2008(4):91-93.
[2]黎加厚.低碳型教育与云计算辅助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73-77.
[3]王庆波,金涬,何乐等.虚拟化与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27-129.
[4]李刚健.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计算平台架构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2011(1):79-81.
[5]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0).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EB/OL].http://www.ed.gov/sites/default/files/netp2010.pdf.
计算机教学环境 篇10
1 构建方式
基于云计算构建实验教学环境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采用从公有云租借的方式。目前有很多商业化的公有云,提供了基础设施、平台、软件各种服务(即Iaa S、Paa S、Saa S)。在这种方式下,从软硬件平台的租借到实验资源的上载部署与更新都可以采取有偿第三方的形式实现。高校重点关注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更新,定期通过门户站点对教学资料进行本地化归档。
这种方式初期投入较少,内容更新及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有较灵活的操作性。由于云计算按需支付的运维方式,可能对大量或长期占用云资源的研究实验有一定的限制。
第二种方式是高校在自己目前的实验设施基础上扩充后搭建教学私有云,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进行自主建设,目前已有一些高校开始试行。当前丰富的开源产品为私有云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构建轻量的私有云用于实现虚拟实验环境已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一种趋势。由于高校在实验室长期的建设投入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在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网络设备、多媒体设备等方面已有较好的基础;还包括大量的实验保障设施,从实验室房屋及配套设施(如电源、空调、桌椅等)等方面也有较大的保有量;也培养了较成熟的管理运维团队以及丰富的软件资源及大量的不同种类及形式的教学档案等,这些都为高校搭建基于私有云的虚拟实验室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对现有的管理不会造成较大的冲击,同时云计算虚拟技术也使得老旧的计算机设备能够被再利用。另外,整个平台搭建完成后可以实现多种用途,如学生实验,教师科研,校园管理等。本文将着重以这种方式来展开讨论。
2 整体架构
基于云计算构建实验教学环境的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在云平台将所有资源进行虚拟化向用户(教师或学生)公布,用户无论是在真实实验室的客户端,还是在寝室的笔记本或台式机,都能通过校园网或外网向平台申请服务,以定制的方式访问其发布的各种资源,如虚拟桌面,虚拟应用软件及各种服务器资源等,以虚拟的方式快速形成实验环境。当实验开始后,所有的实验数据及过程会记载至平台中个人文件夹并在实验完成提交后打包存储。用户可以随时下载生成实验报告。除利用平台完成实验外,用户还可以将心得体会在用户门户网站进行分享或者参与讨论。而平台管理员可以通过管理员门户进行资源维护与流程控制。
基于私有云的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在逻辑上分三个部分: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所有的硬件设备,如服务器、存储设备、终端、网络设备、多媒体设备,辅助设备等。另外基础设施上还应配备相应的操作系统及管理软件。
教学资源:包括适应各类课程教学的虚拟桌面,对应实验内容的虚拟实验环境以及为用户分配的存储空间及计算能力等。
门户网站:包括用户进行知识共享的用户门户站点及管理员进行资源维护的管理员门户站点。
在实现的技术上,有三个关键点:
虚拟化服务器:服务器虚拟化是将多个虚拟机运行在单个服务器上,并且对硬件资源进行抽象。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保证了虚拟机运行的独立性,实现了信息的安全与共享。
虚拟化桌面:桌面虚拟化是将计算机的终端系统进行虚拟化,用户使用终端设备便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个人的桌面系统。
应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是指为应用程序提供了虚拟运行环境和可执行文件,将应用对底层系统和硬件的依赖抽象出来。在本地虚拟化环境中,应用程序屏蔽了底层可能与其它应用产生冲突的内容(如动态链接等),简化了应用程序的部署升级,管理员只需更新虚拟环境中应用程序的副本并将其发布出去,无需处理每台设备的不兼容情况。
3 资源建设
在云计算应用的实验教学环境中,用户不需要安装服务器程序或任何客户端软件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各类终端,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浏览器访问实验教学云资源,来完成各种课程学习或在线远程实验操作。而在构建基于云的实验教学环境时,无论我们采用哪一种方式,软资源建设都是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环节。软资源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理论教学资源,实验教学指导类资源,辅助类资源。
3.1 理论教学资源
理论教学往往是实验教学的先行部分,为了满足学生在实验之前对相关理论课内容有查阅的需要,理论教学资源的建设很有必要。其资源形式有多种,如经过提炼总结的静态文档、授课视频及录音、图形图像等。教学资料要有针对性,要突出重点,依照学生的学习习惯予以组织和呈现。丰富的理论教学资源是学生实验前准备及实验后总结提高的重要保证。
3.2 实验教学指导类资源
实验教学指导类资源主要包括实验指导手册、每个实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及考核指标等。由于虚拟实验环境的无差异性,每个学生都在稳定的实验环境中进行操作。对学生的实验技能的考核相对容易。
3.3 辅助类资源
搭建共享社区平台,为学生、教师及管理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支持。另外,还应链接外网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如业界动态、学习类博客等。
3.4 资源的组织原则
在公布给用户的虚拟实验环境中,应对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让用户有层次地进行相关资料的调取查阅。可以实现课程所有章节的全部推送,也可以开关式的由指导教师制定推送清单,做到灵活管理。
在资源的组织上还应遵循渐进式学习的原则:
第1阶段:学习基础知识。
第2阶段:训练掌握相关技能。
第3阶段:协作和知识共享。
三个阶段的内容除理论教学类资源的配置上要有一定层次外,实验类资源要有侧重点,并互相衔接。第1阶段主要针对基本概念提供验证式实验任务,第2阶段要组织一些难度渐进的综合类实验,第3阶段提供成果展示平台,并定期进行优秀实验成果的评选,以促进整个教学活动的深入。
4 信息管理
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教学的管理要分为两个部分:系统管理部分及实验信息档案管理部分。
系统管理部分将用来管理和维护创建的虚拟实验环境,并合理分配实验资源,将一个或多个云服务器整合为多个虚拟计算机集群系统。
教学档案管理则相对复杂。早期的实验环境由于其固有的组织形式造成了每堂实验、每门课程、每个实验室等各元素相互之间的独立性,在教学档案的留存、学生实验信息的采集等都存在很大的困难。而虚拟实验室能很好地解决实验各方信息采集与管理,且为教学实践深入开展提供了可供挖掘的数据资源。教师依靠教学档案可视化工具,及时地发现实验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作出调整;又可以对学生整体水平作出客观的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实施。
实验教学信息总体上包括:学生实验报告、教师授课计划、学生实验成绩及考勤,学生操作环节的记载,学生个人档案信息,学生最终实验课程的成绩评定以及教师教学效果的评定信息等。这些信息由于是实时采集,能全面客观反映实验教学的真实状态,是教师进行教学改进与提高的最好的研究资源。
实验教学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依托的是云计算平台,云平台除了最基本的虚拟实验环境的配置开发外,还应具有可靠的实时信息采集及存储管理系统。基于云的虚拟实验室不是简单的实验环境的虚拟化,更要提供实验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
5 结束语
高校基于云构建计算机类课程的虚拟实验环境,是实验室发展的一个方向。依托云平台还可以开发各种门户网站,如用于成果展示和分享的社区,用于用户学习记录的个人空间,用于各类资源管理的后台门户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为高校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要:利用云计算虚拟技术构建计算机课程实验环境须重视技术应用及资源管理两个方面。云计算技术为虚拟实验环境提供了广阔的构建平台,而资源的建设与管理为教学研究和发展提供最全面和真实的挖掘材料。有别于传统实验教学,在这种新型实验环境的基础上可以很容易地延伸出富有成效的知识共享与教学研究资源。该文一方面阐述了应用云计算实现虚拟实验环境的技术路线,另一方面讨论了共享社区、资源建设、教学档案收集与挖掘等基于云计算环境的运作模式。
计算机教学环境 篇11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职教学模式;评价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新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教师教学活动并进行各种评价,在课业学习中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和主动参与的意识,获取更多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在中职学校要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和行之有效的计算机教学水平评价方案,是大家所期待的。
一、构建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系统的意义
新千年的到来,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现行的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创新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与学新颖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一技之长,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教育理论与新课标为计算机学科创新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传统计算机教学评价模式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评价标准对于新视角下的新能力培养要求来说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开展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在评价计算机教学时,还是用传统学科教学所用的方法来进行评价。我们知道,传统评价系统中,其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很多,涉及计算机专业教育目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等发展情况等方面因素,其主要目的虽然也有适合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内容,但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许多重要的因素都没有包括进去,这些因素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往往占有较重的比例。要构建计算机教学评价系统,就应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促进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向更深层发展。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系统遵循的原则
1.评价系统要有新的教育思想做指导
素质教育提倡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1]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途径,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树立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观。不能在评价中有选拔和筛选等方法的存在,要发挥教学评价整体功能的同
时,更要注重评价导向、激励,促进发展的功能。在评价与实践中,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育成、综合运用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提高,进
一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与水平的提高。
2.“发展性”教学评价要适应教学目标
所谓“发展性”评价体系,是指由一系列反映被评价对象目标的、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2]确定评价体系的依据必须是教学目标,评价体系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吻合,保证教学工作的正确方向。教学评价能为学校的领导者改善管理工作,或为教师调整、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依据,能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智能、品德、身体等方面的状况,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3.评价的主、客体之间是相互转化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既自我评价,又相互评价。[3]同时,教师与学生在不断改进教学时又必须具备一定的外在动力和条件。
四、构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评价体系
1.把学生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中职学生正面临着竞争十分激烈的就业压力和企业对人才高标准要求的现实问题,在学校学好基本技能和技术本领,是当务之急。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评价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让他们明白自己学习的紧迫性,启发他们把计算机专业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和有效手段。在实施计算机教学的整个评价活动中,学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让计算机评价活动变为促使学生认真踏实的再学习的动力。通过新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和意识,把计算机专业作为合作学习的手段。
2.教师教学水平成为评价的主体
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经济快速膨胀,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是发展的客观需要。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计是计算机教师课堂教学的前期准备,在此,计算机教师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照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规律,对计算机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其中要求教师掌握现代的教学观念、教学技术,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才能设计出有创意的、高效率的教案。所以,教师对计算机教学设计的优劣可以看成是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所应该具备的一项教学技能,由此也应该成为计算机教学评价中的一项考核内容。
3.制订切实可行的评价量表
在认真学习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文件基础上,学校要结合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任务、要求,制订出各专业的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性评价量表。当然在评价过程中,既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又要结合实际情况,所确定的评价体系应尽量简练,所确定的评价标准尽量简明、可测,所应用的计量方法要尽量简便易行。
五、小结
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不能单一或者机械,要构建动态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评价标准,才能有利于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创
新发展。并且计算机作为实践教学,其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决定了其评价方法的多元和个性化。积极的评价系统才能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否则将大大地阻碍这一新兴学科的健康发展,甚至扼杀这一新兴学科的成长。所以构建计算机教学评价系统依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冯义东.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网络学习评价[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02).
[2]周燕.基于网络环境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黄荣怀,刘黄玲子,李向荣.计算机辅助评价的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2(05).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
计算机教学环境 篇12
1 实验环境构建软件分类
计算机网络课程所需的软件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协议分析软件、网络摸拟软件、网络拓扑仿真、协议仿真和通信量仿真软件、VMWare虚拟机。协议分析软件用于分析网络协议:理解TCP/IP协议的封装过程;TCP报文段、IP数据报、UDP用户数据报以及帧的结构;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等。网络模拟软件用来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实现选择网络设备组建网络、交换机基本配置、路由器基本配置、Vlan的配置等过程。网络仿真器用于网络传输协议, 比如TCP和UDP;业务源流量产生器, 比如FTP, Telnet, Web CBR和VBR;路由队列管理机制, 比如Droptail, RED和CBQ;路由算法, 比如Dijkstra等。NS2也为进行局域网的仿真而实现了多播以及一些MAC子层协议。VMWare虚拟机主要用于不需要分区或重开机就能在同一台PC上使用两种以上的操作系统;完全隔离并且保护不同OS的操作环境以及所有安装在OS上面的应用软件和资料;从而实现在单机中完成RAID技术实验、无盘组网、多机互联的路由等实验。
1.1 协议分析软件
Sniffer软件是NAI公司推出的功能强大的协议分析软件。中文可以翻译为嗅探器, 是一种基于被动侦听原理的网络分析方式。是利用计算机的网络接口截获目的地为其他计算机的数据报文的一种工具。其主要功能是捕获网络流量进行详细分析、利用专家分析系统诊断问题、实时监控网络活动、收集网络利用率和错误等。我们通过分析截获的数据, 可以理解各种协议定义的数据结构。也可以理解数据在每一层上的封装情况。
Sniffer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网络故障诊断、协议分析、应用性能分析和网络安全保障等各个领域。Sniffer的缺点是软件比较大, 运行时需要的计算机内存比较大, 运行速度较慢。
1.2 网络摸拟软件
Boson Netsim是Boson公司推出的一款Cisco路由器、交换机模拟程序, 是目前最好的模拟软件, 它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自定义网络拓扑结构, 而且没有什么限制, 可以模拟出较为复杂的网络实验环境, 不受硬件实验设备条件的影响。Boson Netsim由两部分组成:Boson Netsim和Boson Network Designer (实验拓扑图设计软件) , 用来使用模拟设备组建网络;Boson NetSim (实验环境模拟器) 用来进行设备配置练习。
与真实实验相比, 使用Boson NetSim省去了制作网线连接设备, 频繁变换Console线, 不停地往返于设备之间的环节。同时, 它的命令也和最新的Cisco的IOS保持一致, 它可以模拟出Cisco的中端产品35系列交换机和45系列路由器。通过Boson我们可以随意构建网络, PC、交换机、路由器都可被模拟出来, 而且它还能模拟出多种连接方式 (如PSTN、ISDN、PPP等) 。
利用这套软件, 我们可以实现CCNA、CCNP的大部分实验内容, 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实验内容。图2给出的是利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进行网络设计的界面。
1.3 NS2网络仿真器
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下, 往往包括上百个网络节点, 所以大部分网络基础实验在网络实验室里无法实现。NS2是一个免费网络仿真工具, 它可以在低成本条件下对计算机网络环境参数及模块随意配置, 提供可重复、易控制的实验环境。一方面, NS2可以对计算机网络原理中涉及到很多协议和算法进行仿真和模拟, 并演示底层协议的工作原理;另一方面, NS2对于操作系统适应性良好, 既可以安装在Linux环境下, 同时, 也可以安装在Windows+Cygwin下。
NS2可以进行网络拓扑仿真、协议仿真和通信量仿真实验:网络拓扑主要包括节点、链路;在节点上, 配置不同的代理可以实现相应的协议或其它模型仿真。如NS的TCP代理, UDP代理等;网络的路由配置通过对节点附加路由协议而实现。NS中有三种单播路由策略:静态、会话、动态;在链路上, 可以配置带宽、时延和丢弃模型;通信量仿真方面, NS提供了许多通信应用, 如FTP, 它产生较大的峰值数据传输;Telnet则根据相应文件随机选取传输数据的大小等。
图3这里采用星型的拓扑结构, 网络中有5个节点, 其中0、1、2号节点是发送节点, 4号节点是接收节点, 3号节点是中继节点。然后编写Tcl脚本文件。先创建一个NS2仿真对象, 接着创建节点和链路, 配置其属性。因为设计了3个发送源, 所以需要对3个发送源设定不同的属性, 比如:包的大小、带宽、延时等。脚本文件完成后, 用NS2执行仿真脚本文件。图3是NAM显示。由NAM显示, 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仿真过程。
1.4 VMWare虚拟机
虚拟机技术允许在一台实体主机上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 (即虚拟机) , 从而极大地提高计算机特别是服务器的使用效率。VMWare虚拟机软件具有执行效率高、网络功能强大、显示界面友好以及跨平台支持等优点, 它包括Workstation、ESX Server等多种版本。
利用VMWare构建网络操作系统实验环境需要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准备:
1) 硬件的准备。VMWare的配置要求如下:CPU, 最低主频500MB, 建议P4 1.6GHz以上;内存, 最小256MB, 建议512MB以上;硬盘, 最小空闲空间600MB, 建议空闲空间10GB以上, 操作系统, 建议Windows 2000SP4以上版本。
2) 软件的准备。VMWare分桌面系统 (Work-station) 和服务器版 (VMWare ESX Server等) , 可在VMWare的官方网站http://www vmware.com下载。
3) 软件的安装和系统的配置。教学中常用的网络平台主要有“对等网络平台”、“客户机/服务器网络平台”和“带路由器的网络平台”3种。教师先用1台实验主机安装VMWare ESX Server并在其上建立实验所需要的虚拟服务器和虚拟网络, 然后备份相关文件, 并在虚拟服务器上创建FTP、IIS、DHCP、DNS、路由与远程访问等服务, 同时在教师主机 (物理机) 上安装VMWare Infrastructure Clien来操作虚拟机以方便教学时进行实验演示。同时, 学生实验主机安装Workstation虚拟机以方便进行实验操作。
经过上述三方面的准备, 我们可以在一台虚拟计算机上执多种实验, 主要包括:
1) 一些“破坏性”的实验, 比如需要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格式化, 重新安装操作系统等操作。如果在真实的计算机上进行这些实验, 可能会产生的问题是, 实验后系统不容易恢复, 因为在实验过程中计算机上的数据被全部删除了。由于这个原因, 导致这样的实验需要专门占用一台计算机。
2) 一些需要“联网”的实验, 比如做Windows 2003联网实验时, 需要至少三台计算机、一台交换机、三条网线。如果是个人做实验, 则不容易找这三台计算机;如果是学生上课做实验, 以目前高校的条件, 很难实现。而使用虚拟机, 可以让学生在“人手一机”的情况下很“轻松”地组建出实验环境。
3) 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实验, 比如Windows群集类实验, 需要“共享”的磁盘阵列柜, 而一个最便宜的磁盘阵列柜也需要几万元, 如果再加上群集主机, 则一个实验环境大约需要十万以上的投资。如果使用虚拟机, 只需要一台配置比较高的计算机就可以实现了。另外, 使用虚拟机还可以实现一些对网络速度、网络状况有要求的实验。
3 结束语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教学中构建教学实验环境, 引入仿真实验教学, 能更好地把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即解决了硬件实验室设备经费投入问题, 同时又解决了部分实验无法实现的问题, 最大限度满足了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要求, 是一种省钱、实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解决方案, 同时也促进学生自学习与研发式学习行为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志远, 胡金洪.基于软件的计算相网络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 (学术版) , 2008.
[2]王霞.基于虚拟软件的网络实验教学探究[J].科技信息 (学术版) , 2008.
[3]谢少群.利用虚拟软件构建高校教学实验环境[J].华南金融电脑, 2009, 3 (10) .
[4]周翔鹰.基于VMware构建虚拟计算机网络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25 (7) .
[5]王春海.虚拟机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78.
【计算机教学环境】推荐阅读:
计算机环境10-23
计算机环境控制07-05
虚拟计算机实验环境05-26
云计算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07-06
多媒体计算机环境11-25
计算机技术与环境保护05-25
虚拟计算环境08-15
云计算环境下05-10
云计算网络环境07-31
云安全计算环境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