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

2024-08-04

中职计算机教学(共12篇)

中职计算机教学 篇1

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 计算机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 计算机的教学方式当然也要跟着变化发展。中职计算机教学方式变革, 意味着教师要按照新课程的理念研究、改变和重塑教学。计算机教学主要是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 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就成为计算机教学的重点。任务驱动法比较适合强调动手能力的学科的教学,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表现显著。任务驱动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理论。中职计算机教学应注重专业课程特点, 精设教学任务, 关注过程评价, 点评完成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的理想选择。“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 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 明确其大体涉及的知识, 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 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软硬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 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 既关注当前的学习, 更重视可持续发展, 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随着因特网应用的广泛普及, 可以实现老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 个别辅导和讨论学习两种教学模式可在师生之间通过E-mail异步非实时地实现, 也可通过网上的在线交谈 (QQ) 方式实时实现。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 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应对其学习态度和学习主动性等方面作出适当的评价。评价应注意以下问题: (1) 使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评价, 特别是考试分数的问题。 (2) 坚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的原则, 做到客观、公正, 使学生们心悦诚服。 (3) 兼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

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有很多, 教师应该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 结合中职办学条件和学生特点, 正确地加以运用, 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效果, 扩大学习成功率。适时引导, 避免小组学习的随意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 要向学生讲明什么是合作学习, 为什么要合作学习, 进而使学生明白合作学习是学习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进而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笔者感到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部推动力, 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 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 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 学习就会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它不仅对学生当前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也是日后学生学习生涯和事业生涯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心理保证。因此,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要能够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就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性有了, 兴趣来了, 还怕他们不去学吗?

中职计算机教学立足点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能力为本、以人为本。教师先告诉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理论支持, 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实践为主, 理论为辅, 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任务的设置也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并且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探究空间, 基本达到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

学习是人生活动的一种乐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来源。要使课堂内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 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如今的孩子外强内弱, 即自信心不足。失败一次便不再相信自己, 一蹶不振。如此表现, 如何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呢?其实, 课堂就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教师应当创设一些竞争的机会,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比赛等, 让学生在一次次的竞争中保持平和的心态, 不至于丧失自我, 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尽了力就是最好的”, 让学生树立信心, 明白失败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失败了便放弃;做得不是很好时, 问问自己, 是否尽了力, 从而不断地检查、督促自己。这样不仅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做了铺垫, 而且还会使学生受益终身。作为教师, 在教学时总不能板着面孔进教室, 如果课堂中多的是冷漠、斥责, 那只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受到更多的伤害, 得到更多的害怕。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 健康心理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因此, 教师应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进入自然、自在、自觉的精神状态, 然后有的放矢地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计算机课外活动的内容有编程训练和软件设计、网页设计、动画设计, 活动宗旨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独立地学习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在某一个问题上的看法和感受。教师也应该以轻松自如的态度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学生自由玩乐的空间。爱玩是每个学生的天性, 都想有一个开心, 快乐、自由的天空, 在我讲课的时候如有不懂的问题, 可以举手发言提问, 如果有懂了的同学也可以做自己的事。在做课堂作业时只要完成了规定的内容之后就可以玩一会他们最喜欢玩的游戏, 我不会去干涉他们。如听听音乐、看看动画、打打游戏等, 只要不超出学生们玩乐的范围都可以, 这就叫做松动式的学习方式。如在讲网页制作中的“网页间的连接”时, 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一组按兴趣制作班级主页的某一部分, 这节课将制作一个主页将各个单机中的网页按小组链接起来。将未做链接的与做好链接的比较, 做得好的与一般的比较, 然后进一步讲明链接的功能, 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既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又鼓励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中有玩, 玩中求学, 学有创新。

关注基础水平认知特点差异, 鼓励个性化发展: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分化很快, 而又由于起点水平参差不齐, 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作为老师应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计算机技术水平, 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 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 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 消除他们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 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少数拔尖的学生, 给予专门辅导, 让他早日成才。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它既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同时也对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 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我认为, 在教学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培养他们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就业市场看,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因此,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 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 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职计算机教学应注重专业课程特点, 精设教学任务, 关注过程评价, 点评完成任务, 根据市场需求, 适应形势发展, 让每个学生有一技之长,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任务驱动在教学中的应用,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计算机教学 篇2

【摘 要】 信息素养与利用能力是现代中职师生必备的一种素质,也是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中职阶段学生信息素养与利用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目前在教书育人方面,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信息素养与利用能力养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师资力量不足,认识观念更新滞后;生搬硬套国外教学模式,水土不服,流于形式。并提出教学建议,以案例的方式加以展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关键词】 信息素养 利用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方法

现时代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普及的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掌握应用计算机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且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材的必备素质之一。作为21世纪的主人,掌握电脑操作这一信息处理的工具是尤为重要的。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为了培养优秀的跨世纪人材,必须提高教学效益,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下面就这两年来我对计算机教学的工作总结,谈一点自己的看法计算机教学障碍的形成因素分析

1.1 学生素质整体下降。近年来,招生制度发生改革,由于普高招生的影响和职校招生扩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目标定位不高,态度不端正,主动性不够,只求过关混张文凭的人不在少数,逐渐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学生素质明显滑坡。此外,网吧的兴起、游戏世界的虚幻飘渺迷住了部分学生的眼睛,学生以为计算机课就是上网聊天、玩游戏,对系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有抵触情绪,这对计算机教学来说是一大挑战。

1.2 计算机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初中阶段,数理化的教学尽管也涉及相当多的基本概念,但教师大多以形象、生动、可感知的语言方式表述,并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来强化理解;而计算机教学中基本上是全新的概念名词,如二进制、中央处理器等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必须有一段适应过程。

1.3 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增加。新生第一学期,对中职学校分专业的教学普遍不适应。首先,知识结构变了,教学课程不仅包括文化课,更增加了生疏的专业基础课;其次,辅助练习、复习巩固的课时大大减少;再次,授课时间由“单节”转为“双节”,由初中的一堂课只讲45分钟新课转为两节新课一起上。

1.4 计算机教学要求的思维能力较高。初中阶段,老师将练习题分门别类,建立统一的解题套路,学生思维惯性化,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机械模仿,想问题教条、僵化的习惯。而计算机教学要求学生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勇于发现、敢于探索,让“心”、“脑”插上想象的翅膀,做一个思考者、实践者,刚开始很多同学感到无所适从。教学对策

2.1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计算机课程的前提。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务虚”(思想教育、端正态度)和“务实”(适当的学法指导)相结合。首先,抓思想工作,从端正学习态度着手。以“学习标兵”为榜样,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克服“混”的错误做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从自然成长到自觉成长”的转变,做一个积极的主动学习者;其次,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要“手脑”并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动机,使学生自己能够提出问题,设计假设,进行推断,解决问题,让学生把动脑、动口和动手结合起来、发展他们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2.2 重视直观,激发兴趣。以前我的教学采取常规教学,先讲理论,再上机,但效果不太好,在教室里讲过的东西,到了机房,同学们什么都忘了,找同学了解情况发现,有的东西同学们由于从未接触过,所以并没有听懂,有的即使听懂了,也因为没有及时上机实践,等到一周后上机时也很陌生了。对于中专学生,他们的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接受更快些,那么我们就应采取适合他们学习方法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为许多操作在课堂上教学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的。比如讲述键盘,就可以只在机房里讲,每介绍一个键,大家立即动手操作这个键,立竿见影。实践证明,这种教学直观,同学们感兴趣。

2.3 教学内容适应课程的特点。计算机教学它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比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要更新得快。我认为计算机教学应主要注重实际操作,它的理论性东西有些比较抽象,不应要求学生理解,但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势,以适应该课程的特点。比如我们可以借助许多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给同学们介绍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这些教学软件,它们通过图形、声效,进行直观、形象地教学,加之优美动听的音响效果,有较强地趣味性。它能把各种信息表现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这种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融为一体的最佳教学手段,能充分协调地剌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能更好地领悟和记忆,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且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一种方法。

中职计算机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中职教育 计算机 学习兴趣 创新精神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计算机的应用渗透在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因此对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学生的基础和素质。本人认为,在中职教育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利用现有的教学和网络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

一、当前学生存在的问题

1、早接触电脑的利与弊;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飞速普及,许多新生在入学前己经接触过计算机和网络,但接触面不广,大多数学生仅限于网络中的游戏和聊天,对计算机知识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性认识不深,认为计算机就是点击鼠标动动键盘,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的困惑也很多。首先觉得自己知道使用计算机而对老师所讲授的东西不感兴趣,另外觉得自己以后不需要使用计算机,计算机的教学不重要,所以需要在计算机教学中老师列举与专业相关的项目进行教学,以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

2、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都在整体上处于弱势。如果按照整个教学计划的完成,将进一步打击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之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不同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需要考核的内容也应该不同,因此考核方法也要进行不同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1、很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和笼统,有些课程开设不合理,许多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和应用软件没有学到,同时由于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对计算机知识的更新和应用能力,致使计算机教学与就业需要相脱节。

2、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学考核, 对学生能否做出正确、客观、科学的考核,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目前计算机考核评价主要是笔试和上机测试两种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的缺点就是学生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学,并且会学完就忘、考完就忘,没有真正的形成技能,所以在进行考核评价时,要采取多种方法,每節课对学生的学习及时测评,多组织技能比赛、实践操作展示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成绩汇报活动,提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不仅激励学生学习技能,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中的创新精神。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杨振宁博士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而本人认为“学好的真正秘诀是学习兴趣”。培养中职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运用计算机教学中独特的趣味性和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由感兴趣到想学、爱学,从而学好计算机。

1、重视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飞速普及,许多新生在入学前己接触过计算机和网络,但接触面不广,大多仅限于网络中的游戏和聊天,对计算机知识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性认识不深,但同时又对计算机这热门学科有向往和好奇心。针对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教学授课之余,可以把游戏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在设计课堂任务时插入一些游戏的例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程序设计时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计一些小游戏,上训练课时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的训练软件,使学生学玩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利用各种媒体(如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 出现的新知识进行合理取舍,补充到教学当中,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正确动机,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习兴趣。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工作和生活实例,让课堂教学妙趣横生。计算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教师可引导学生接触并应用这些软件。例如,办公自动化(Word、Excel等)在各种办公场合的应用率非常高;用Photoshop处理图片可以轻而易举地去掉皱纹、斑点等;还可以用Flash制作各种灵活生动的动漫等,使用这些软件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值得中职计算机教学重视的问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探索、研究,真正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才,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中职毕业生。

四、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只有主动学习才会有创新。

直接经验的学习,其经历往往是不可以代替的。计算机学习中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常需要让学生先进行自学摸索,待出现问题后,再引导解决,获得真知。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敢于放手,设置疑问,让学生自学和自己动手。老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使用程序中的帮助、利用网络自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有些内容,教师可以先不讲,让学生在原先的基础上练习,待练习中学生出现问题,发生错误,提出疑问时,老师才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或学习新的内容。在上机过程中可以先布置相关作业并且上机操作,发现问题后再进行修改,这样要比老师直接把做好的作业交给学生的效果要好,学生更能加深印象并且可以找到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

创新精神就是指灵活地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发现和创造一种新观念与新方法的能力。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每一概念、每一问题的提出都应精心设计与安排,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而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从实际应用出发,贴近日常生活,使学生对问题感到有解决的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形成创造性心理品质。比如教师在讲到VB语言中几种典型的排序算法时,可以先设计这样的一些问题:如果要对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进行一次排名,你会用什么办法?你又能想出几种排序的方法?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接着引出要讲的课题。又如在讲到网页制作中的“网页间的链接”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每一组按兴趣制作班级主页的某一部分,这节课将制作一个主页将各个单机中的网页按小组链接起来,在课堂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未做链接的与做好的链接比较,讲明链接的功能。将做得好的链接与一般的链接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深入学习,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总之,中职计算机教学是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千万计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只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中职计算机的教学一定可以结出丰硕的果实,中职计算机教育就一定能为我们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专业技术“蓝领”或“灰领”。

【参考文献】

[1]叶肇芳 职业学校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及对策.职业教育研究 2005(5)

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 篇4

1. 课前努力, 加强备课

计算机技术每年都在更新, 每年的教材都不固定, 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 多了解最新的硬件、软件, 下载最新的教学软件进行备课、讲授。例如:现在的硬盘都用串口的, 但学校的旧电脑都是并口的。因此我特意从我的一个朋友处借了一台硬盘是串口的电脑当作教具, 让学生进行拆装。再如:我教的office办公软件是office 2003, 但其实早已有了office 2007, 因此我特意在上课时加了一些office 2007的功能等内容进行讲授和练习。

2. 上课勤快, 多走多说

上中职的学生, 大多数是厌学者, 很多还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上理论课时要他们乖乖地坐满45分钟, 对他们来说, 是一件难事。上课时, 我不是老站在讲台前, 而是经常在教室走来走去, 一边走一边讲, 这样可以适当提高学生的紧张度, 有利于他们集中精神。

3. 理论实践, 合理分配

根据多年的经验, 一般来说, 不上理论课、一直上实践课不行, 计算机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应该有一个适当的比例。我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确定为1︰4。在没有确定这个比例之前, 我发现:理论课多了, 学生动手的机会自然少了, 不行;实践课多了, 有些一定要讲的理论就会被忽略, 上机时, 学生们都专注于电脑上了, 无论怎样讲要他们如何注意, 总有不听指挥的, 所以也不行。通过理论课与实践课合理搭配, 老师的讲课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4. 实践动手, 多举实例

我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不是应付考试, 因此我特意加了电脑硬件维护课。我要求学生至少会组装一台电脑, 会安装操作系统, 会安装一些常用的软件。在学习软件时, 我结合多年的应用实践, 拿出实例让学生操作。

5. 强调重点, 加强辅导

每节课, 我不会一点点地讲, 而是抓住重点, 告诉他们方法、技巧。例如:在学习Word时, 有的学生学的知识是一鳞半爪, 当我要他们绘制一个表格时, 一个学生不会用菜单命令“表格—插入—表格”, 而是用工具“表格和边框”中的钢笔工具去画一个, 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方法。我当时没有批评他, 待他画好后, 还表扬了他, 然后告诉他这种方法效率低下, 用另一种方法效率会提高很多。这个学生欣然接受了, 而且还对钢笔工具加深了理解。

6. 培养尖子, 会用助手

一般一个班上, 总会有几个接受能力强、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学生。我会重点培养他们, 让他们担任小组长, 每个组长负责带5个人左右。每次教新内容时, 我会先教会小组长们, 然后再由他们去教会各自组里的组员。

7. 学生分组, 加强竞争

每章新课内容学完后, 我都会组织一次内部竞赛, 各个组随机推选出一个学生进行PK。每次的胜利者, 我都会记录在案, 并给予他们这一组特别的奖赏。其实奖赏并不是实物, 而是我看到了他们都爱玩游戏这个特点, 获得胜利者, 我会奖励一定的课外时间给他们玩一些游戏。学生们都很看重自己努力得来的这个荣誉, 因此倍加努力, 学习的热情高涨。

8. 多设问题, 碰壁提高

上课时, 我不是一直告诉学生怎么怎么去做, 而是布置很多任务, 设置很多问题。学生在做中碰壁, 在碰壁中解决, 在解决中提高,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9. 加强沟通, 适时鼓励

中职的学生, 可以说是“差生”居多, 要他们全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只能是“按着鸭子喝水”, 可能会发生师生冲突。这个时候, 我们教师就要发挥教育功能了, 一定要多与学生沟通, 找出各个“差生”的症结, 为他们制定学习方案。他们的学习热情会大幅度提高, 老师布置的任务, 他们也会尽力去完成, 于是老师与学生就不是对立了, 而是良性互动了。

1 0. 校内练兵, 参加竞赛

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 了解外部世界, 我们学校每年都要组织一次校内的计算机技能比赛, 同时每年还组织学生参加地级市这一级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技能竞赛。学生开阔了视野, 更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为自己树立下一个奋斗目标, 提供了一个参照物。

以上是我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教学中运用过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还必须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让学生感到计算机课一定要学会, 一定能学好。

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反思 篇5

一、目前状况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三年,学习的科目至少在七门以上,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要精通所学的学科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要达到就业岗位的要求,也是有一段距离的,直接影响学生的对口就业。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某一方面的专才往往比面面俱到的通才更容易找到工作,就以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而言,在计算机某一方面精通的学生比在计算机多方面知识都略知一二的学生明显占有一定的优势。

二、以用导学

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给学生第一反应就是,学到的知识多但是没用,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不实用。给学生感觉就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能帮助学生找工作。所以笔者提出以用导学,这里的“用”就是实用的意思。何为实用呢?通俗点说,就是能帮助学生找到工作。让知识变得实用,就必须紧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

目前部分学校对课程的设置及教材的选用方面不够重视,导致课程的开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材的选用更是缺乏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用性进行必要的研究。直接造成课堂难以组织和管理,学生无心学习,导致学生专业技能不扎实,影响学生的对口就业。如何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和对教材的正确选用,笔者认为,学校应及时组织科组教师到IT公司了解IT的发展,到人才市场去了解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的技能要求,到兄弟学校去了解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根据本地区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客观因素来开设课程和选用教材。

为了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有两方面的问题必须解决。一是计算机配置能否满足课程的需要,二是教师能否胜任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主要采取及时更新计算机和教师参加培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在“以用导学”的大方向下,结合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体系,引入先进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领会现代IT教育的先进思想和理念,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观念指导计算机课程教学;二是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有效改善当前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课后实践与项目建设有机结合;三是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一系列信息化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

三、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就是要把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处,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和检查自身存在的不足。“学以致用”至少应当在三个方面进行体现。一是在正常的教学中;二是学校定期组织的学生计算机专业技能的竞赛;三是学生自发组织的计算机专业技能的比赛。而在这三个方面当中,学校有义务提供一个平台去展示“学以致用”,而这个平台也将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源泉。笔者认为,其实平台早已搭建好了,只是没有很好地利用它,这个平台就是学校自身的网站。现在学校网站主要用于对外的宣传,而对学生的专业作品的展示比较少。这么好的一个现成的平台,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地利用呢?

学校可以在自身的网站上,开辟一个新的频道,这个频道最少有以下功能:允许学生在线展示作品和他人对作品进行评分;允许在线组织计算机专业技能竞赛,包括学校组织和学生自发组织;实现每次对作品评分进行排名,评出优秀者,进行公告。目的很简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知识的实用价值,可以激发学生不服输的斗志。正所谓“有对比,才有提高”。

中职计算机教学浅议 篇6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教学方法;中职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同高中教育是不同的,也不同于社会上以单一技能为主的培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以理论知识为主、以升学为目的,而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教会学生一技之长,掌握一种职业技能。

不仅仅是培养目标不同,中职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往往文化基础薄弱,缺乏信心。因此,职高的教师除了遵循培养目标要求之外,还应针对学生们的特点适当改进教学方法,注意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潜在动力,它能激励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时,他们才会快乐地投入学习,才不会被动学习,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1.计算机教学知识点复杂,内容枯燥,想要学生尽快掌握知识,就更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为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要学好计算机专业必然会有一定的难度。要打破这种难度,就要从头抓起,即从学生接触计算机的第一堂课开始抓起。比如,在打字、办公软件的应用方面添加一些小花样,引起他们对这些基础课的注意,为他们对后面的专业课产生兴趣打下基础。

2.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结合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时政等来介绍电脑方面的科技成果,或者讲一些科学史话、名人轶事来引起学生兴趣。

3.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如用计算机编排打印文件、设计学校网站、参加省市的技能大赛等,以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去研究、去实践,并且不会产生任何的抵抗情绪。这让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习效果明显改善。

二、学会跟学生交流情感

职业学校的学生来源不同,他们接受能力、思维方式、知识文化参差不齊,个人综合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利用情感的交流抓住学生的心理,来做学生的工作。与学生多交流,学会赏识学生,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教师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学生关心,而且真正体现在行动上,去掉教师的那道光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融入到学生的圈子里,和学生接触、聊天、交流,把自己当成他们的朋友,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亮点。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也会自然而然感觉到教师的尊重和友爱,而当这种情感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就会对教师感兴趣,进而对教师的课感兴趣,这样他们会以更大的热情上好计算机课。

三、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何学生尤其是中职学生都有厌学的毛病,其主要表现在上课思想不能集中、开小差,课堂上聊天、看课外书或者玩游戏等。计算机理论教学具有知识多,概念性繁琐等特点,使学生听起来比较难懂,感觉枯燥,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厌烦计算机课程。这时,如果教师不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注意力留住,让其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那么计算机课堂的教学质量将会迅速下滑,学生也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接受那么多的课堂内容。

目前采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个很好的方法。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通过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驱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学习主体——学生去学习,而任务则充当了驱动力的角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合理设置步骤,同时还要注重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样才能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总之,在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不断帮助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乐学的转变, 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使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实现,这样才能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不能盲目培养,还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适应形势的发展,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借教学改革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中职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都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尹玲.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2]彭文晖.论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新课程(教师),2010.

[3]续梅.新课程教学方法指要[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浅探中职计算机教学 篇7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没有兴趣的事谁也不会很用心地去做, 所以往往做不好。“兴趣是成功最好的老师”。无论干什么事, 只要具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算是成功了一半。学生只有对所开设的课程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 再加上合理的引导与教学, 成功也就顺理成章了。

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呢?

本人认为:让其发现自己的成功, 发展自己的才能, 在某一方面找回自信, 是学生兴趣的前提。为什么学生对玩游戏这么感兴趣?就是因为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找了他虚拟的“成功”。因此, 老师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培养, 则是一门无止境的学问。我是这样培养的:例如, 在学习办公自动化课程之前我会给学生一个常见的任务, 用A4纸打印本班的座次表, 统计本班中考成绩 (计算各门课的总分、平圴分、最高分、最低分、每人总分、平圴分、名次) 。

一个小小问题, 结果同学们忙了一个上午还没有很圆满的结局。然后我把他们带到机房用投影让他们看着我做, 结果不用20分钟所有事情处理得干干净净。他们发现了知识的用处, 认识到学科的重要性, 同时发现距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兴趣马上就来了, 这一期我的课上得很轻松, 学生们也学得很愉快。

在给计算机班的学生上“Phtoshop”时我就用数码相机给同学们每人照了一张相片, 找来了很多的背景素材, 最终要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把照片处理得尽善尽美, 天衣无缝, 就像真的明星一样。所以每次上课都将所学的内容应用于自己的相片处理中, 一学期下来, 再差的学生也懂得了一些最起码图像处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找到了自信, 找到成功感, 兴趣当然很高了。

所有的实践课程都涉及到学生的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和学生积极性。实验最终效果是让学生们学到应学的知识, 今后更好地适应于社会。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 就应预先加以补习, 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应的内容, 则应适当地加深难度, 否则一旦学生对计算机失去兴趣, 上机实习效果将大受影响。

一般而言, 任何一门课程总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有兴趣, 他们的积极性是应该肯定的, 还有大部分学生则只有一般兴趣, 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只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适当的压力。有时没有办法也只有让他们被动地产生兴趣了, 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二、科学设置课程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这十年里, 我的感觉是教材、学科年年变, 这当然与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分不开。软硬件的日新月异, 让我们眼花缭乱, 开课也有点无所适从。而市场是推动进步的原动力, 正是因为有了市场的压力, 才会使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有紧迫感, 才会迫使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教学方法, 竭力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同行业最优秀的。

事实上,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围绕着市场这两个字进行活动, 没有了市场这张通行证, 谁都会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壁。而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就更离不开市场的认可。

正是基于此, 我们的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必须切实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 盲目地依据古板的教学理论去进行课程设置, 只会使我们走更多的弯路。

到底要如何做才是最正确的, 本人认为让学生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大纲固然很重要, 但我们应根据用人单位具体要求来开设或加强开设相关的课程。当然并不是对于其他的课程就不学, 但我们可以调整课时, 改变实习的方向。例如, 对方是来聘请办公室文秘的, 我们应加大力度开设办公自动化相关的课程;而另一个公司是来聘请动画制作的人员, 那我们就对应对这些相关的学生大力培训图像处理, 动画制作的课程了。

当然, 只追求兴趣及市场因素, 而抛开学生的基础去讲课程的设置多少有些空中楼阁的嫌疑。有些课程学生固然很感兴趣, 社会也很需要, 可我们的学生却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果开设这样的课程, 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阻力都非常大, 这不但对教学工作产生负面效应, 同时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课程的设置还要“量力而行”。只有这样,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构建, “满堂灌”的传统讲学, 更收不到良好效果。

在教学设施与教学方法中, 应用现代化的多媒体, 结合我们多年宝贵经验, 若再加上一个精心设置的课件, 那教学的气氛与效果绝对有着天壤之别。

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进行教学也是不能忽视的。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 人的精力集中程度的峰值最多保持四十分钟, 除此之外,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 精力集中的程度愈来愈差;但当休息一段时间之后, 精力集中的程度又会逐渐回升。因此, 课堂之内合理地留出部分时间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此外,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任务驱动式”与“分组对比”等方法。由实践能力培养到理论知识补充进而提高实践能力。

实训课程应包含技能教学内容。可让学生进行分组竞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训后由教师归纳总结, 说明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在图像处理实习时, 我将学生三人一组, 共同讨论合力完成作品, 最后将所有组的作品全部收齐, 大家一起看, 找出每个作品的优点与不足, 大家一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结果学习气氛上来了, 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四、精选实践教学内容, 特别注重实习成果检阅

教师在实践内容安排上应围绕当前理论讲解而进行, 必须做到实习有计划、有目的, 更要有检查。精心选择内容, 坚决舍弃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着的内容, 突出“技术适用性”。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对原有的实践环节作精心梳理和研究, 建立将各个环节优化组合的新体系, 明确这个体系分哪些层次, 各起什么作用, 每个层次由哪些环节组成, 又各起什么作用, 从而制定相关的大纲、实验 (实践) 指导书、CAI课件和硬件设施等。

计算机每一时期的主流操作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更替, 更新教学内容, 保留传统的精华, 增设与学科发展相联系的新知识。同时注意加强各实践环节在逻辑上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 加强设计、制作、维护等综合技能训练, 使学生在毕业时有若干项综合技能达到较为精深的程度。这不仅是计算机技术教育形成自身特色的要求, 也是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前提。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中职学生对应用创新的自信心和能力。对于实习成果不要只在乎几张实习报告, 我们要尽可能找出他们每节课的成果, 最好能够让班上的同学也能看到其他同学的成果, 这样才能有比较, 做到学生与老师都心中有数。

五、针对学生的特点, 进行个性化教学

一人一个样, 每个人的知识与能力绝不是相同的, 而我国古代的教学模式是“一对一”教学, 只有少数有钱人家的子弟才能读书认字。随着时代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校门, 教育模式也随之演变成了“班级教学”。“班级教学”虽然使很多人有条件接受教育, 可这种“一刀切”的模式让越来越多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无法适应, 直至磨灭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这与我们如今提倡的个性化教学相违背。

我们进行计算机教学前尽可能先对学生的基础进行初步的分类, 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有意地给他们进行分离与组合, 给他们的任务与要求也要有所区别。

尊重学生个性, 更要尊重差生的人格。根据每个学生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教学, 也就是学生需要什么我们便教给他们什么。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十全十美实现这种教学方式, 但我们要尽力而为之。

六、狠抓技能考核

由于职校的专业和课程的繁多, 在目前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评价中没有一个很完善的体系, 只有几门课程由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过级考试, 每个学校只能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再制定具体课程的评价体系。

对各门专业课的评价我校的做法是很好的。具体方法是:一个学期有三次技能考核, 每学年有两次技节, 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 内容由各专业组提供, 由学校行政与专业老师共同监考, 一次考三至五个同学, 不存在投机取巧, 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技能才能过关, 不合格的期末统一补考, 补考再不合格的重修, 不达到合格不能毕业。有着严格的要求, 才能培养出更高的水平的学生。

总之, 把我们的中职学生培养成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学校和老师必须要重视学生计算机能力, 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的适用性, 使我们的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满足于社会和职业需求, 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是众望所归的。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3.

[2]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3]于光远.我的教育思想[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0.

中职计算机有效教学探讨 篇8

一、营造氛围,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讲究人文关怀,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基础。相关研究表明, 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学习, 思维会更加活跃, 在愉悦的心态下能展开丰富的想象, 激发创造性思维。中职计算机要进行有效教学就要营造和谐的氛围。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对学生个性化的探索多些肯定, 少些批评, 即便是错误的、幼稚的见解, 也不能讽刺挖苦学生, 要积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次倡导师生平等对话。师生平等对话具有积极的意义, 这种对话是师生之间相互分享, 展开充分的交流, 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 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再次凸显学生主体。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教与学的有效整合, 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问题, 结合自己喜欢的问题自主探究、实践,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能力为本, 整合课程

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教学活动定会是低效的或者无效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 虽然没有高考压力, 但面临着就业挑战, 他们关注课程设置, 希望能学到实际技能, 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学校要组织教学围绕职业目标调整教学计划, 完善教学大纲, 体现实用原则。这就需要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以能力为本位, 有效整合教学内容。首先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整合。中职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较弱, 对这类课程要整合, 如数据结构理论性强, 学生不感兴趣, 可以将数据结合与程序设计语言整合。其次以能力为本位整合教学内容。结合计算机教学目标, 规划计算机课程, 加强实践环节, 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综合起来应用, 这样既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又能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点。

三、学以致用, 注重操作

计算机是一门技能型课程, 应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 着力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让学生去实践、去操作, 在实践中提高技能。如教学办公软件时, 避免过多的理论知识讲授, 可以设计一些操作题, 注重实用性、技巧性, 激发学生的新鲜感。首先注重基本操作。计算教学中的实践操作题要有针对性, 要求学生每次上课要完成。开始讲授时教师可以多媒体进行操作演示, 对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可以在操作过程中进行辅导, 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巩固所学的知识。其次注重上机操作。计算机知识实践性强, 要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的技能, 就要注重上机操作, 让学生归纳出解题的一般方法, 明白某一方法的使用场合。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操作技巧等, 如排版时需要设置字符的字体、颜色等, 这些都可以使用菜单中的字体, 通过操作让学生掌握利用格式菜单、快捷菜单解题的技巧,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由易到难, 任务驱动

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 教师应由易到难的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如制作Word中的学习表格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张已经制作好的精美表格, 并告诉学生这是元旦晚会的节目清单。问学生想不想也制作出精美的节目单表, 在元旦时展示出来呢?很多学生都想自己来制作表格, 调动了学生学习制表的积极性。学生观看表格后让学生自己制作, 由于提供的表格是比较复杂的, 并且还进行了编辑加工, 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出大致的轮廓, 但复杂编辑部分能做出来的就比较少。这时候教师可以展示另一张去掉编辑修饰部分的表格, 让学生比较表格的不同。这时让制作得较好的学生演示表格的制作过程, 让大家掌握正确的表格制作步骤, 然后让学生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制作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最后教师总结表格制作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在任务的驱动下, 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完成任务, 不仅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五、分层教学, 提高有效

任务驱动中应进行分层教学, 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如制作元旦节目清单表时, 可以将任务分成制作简单表格、制作复杂表格、制作编辑后的精美表格、制作融入自己设计的更具风格的表格。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学生的智力、能力存在差异, 教师必须区别对待。设计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时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 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分层教学目标, 进行分层练习, 分层重点指导, 针对性的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如教学文档排版时, 对初级学生要求掌握文字录入, 学会使用文字工具栏设置文字格式等。对中级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立体字的制作, 让学生自主练习, 遇到问题个别辅导。对高级学生在完成初中级的基础上, 综合应用所学的软件工具, 设计整体版面。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知识, 学生也有了发展的空间。

六、注重挖掘, 拓展延伸

计算机教学中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技能, 还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 教学生一些终身受益的知识。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传授知识, 还要让学生学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完成任务。因为今天学习的软件, 如Office等将来可能会被更好的软件代替, 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相似性, 如制作表格, 你可以用word也可以用excel等软件, 而解决的思路是大致相同的, 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 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已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中职生要在将来的就业市场中找到好工作就要掌握更多的技能, 其中计算机就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吉云.浅谈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杂志, 2008 (4) .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究 篇9

1 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有自己的独特特点,他们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差异大,在实际教学中显得更为明显。学生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镇;有的家里有电脑,有的初中学过,也有的连键盘都没摸过。调查发现,中职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基本上都仅限于网络,如QQ聊天、上网发邮件等,但这些离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要求相差甚远。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如何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计算机操作的具体要求上来。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之所以没有达到预计教学效果,主要原因归结如下:(1)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仍然存在。这主要是由于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无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重视对学生实践性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始终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2)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学生所学与社会脱节。近几年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有限,导致学校的教学设备陈旧,常常得不到更新,与社会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社会得不到应用。再加上中职学校中所有的专业都开设此课程,意味着进行上机操作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的硬件设施非常紧缺,显然学生的上机课时是非常少的,而计算机是一门需要大量练习的课程,如果没有实际的操作练习,那么这门课程学下来,学生到底掌握多少,掌握程度如何,无人知晓。(3)过分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但是很多学校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职学校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明显。中职学校本身是一所技术性学校,应该强调知识的实践性,但事实上很多学校没有充分重视这一特点,还是将重心放在了理论教学方面,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进而阻碍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4)优秀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灵活运用。如案例教学法。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只是为了增添课堂的新鲜感,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案例教学法,都采用案例教学法,最终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而且让学生越来越没兴趣,没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2 完善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

2.1 进一步完善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改革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首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1)任务驱动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是将以往教师手把手教转变到点到为止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任务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任务驱动教学不需要教师对任务进行全部、仔细的讲解,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时,教师只需给学生提供上机练习的素材,至于如何操作就要学生自己去摸索,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探索能力。即使教师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实例,学生照着资料操作,在其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学生想办法去解决它。(2)自主学习。教学方法与手段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形成以实用技能为主,以理论学习为辅的合理结构。教师只是教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对知识不断深化理解。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是提供丰富的资源供学生自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是培养学生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其实对于计算机这门课程实际操作要比理论课更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践性课程是无可厚非的。

2.2 适当调整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材内容

对于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材的选择上,要么教材相对稳定,每年的教学内容基本不变,要么紧跟流行的软硬件,年年更新。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教学,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当前的应用水平,教材内容更新太快,教师本身知识更新与储备压力过大,备课与施教缺乏经验积累与借鉴,影响教学实效。比如我国一些中职学校一直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教程)》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材,以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的要求来选择教学内容,其内容主要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 2003的使用、Excel 2003的使用、Power Point 2003的使用、网络基础与简单应用等,教材内容对于参加全国一级计算机考试的同学而言,其针对性较强。一级考试的要求有其特殊性(如考试标准的衔接、考试系统不能及时更新等原因),教材内容相对稳定,对于教师而言,也比较好教学。但从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教师还需要收集补充实用性的实例与课后操作练习,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操作技能。比如当今网络应用日益广泛,计算机有较多的机会“中招”,学生有必要学一点计算机维护的知识,也需要进一步对学生加强计算机应用道德与计算机法律知识教育;再如,现在的电子商务应用日益成熟,许多的单位与个人会牵涉到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也很有必要讲授一些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而并不仅仅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

2.3 完善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课程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基本元素,它是一种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是由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而成的。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课程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功能的统一整体这就是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应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结合为根本,对课程体系进行深化、改革。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和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整体来看:教学内容合理地更新与选择,内容、课程之间的逻辑与结构关系恰当地处理,促使课程体系结构的各个元素最终达到最佳的组合与平衡,以及内容与课程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都是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的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培的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由于信息技术不断的更新,传统的教材已经落后,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把体现计算机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反映到课程体系中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师队伍教学水平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同样要求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应用为主,继续深入地探讨教学规律,更扎实地向前推进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后,要求教师要把上好每一节课作为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一种沟通交流的乐趣,一种展示自我的享受。要通过教师们讲授感染学生,给学生灌输一种强烈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基础课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照“片”宣科,教材只是学习者最佳的自学读物。每一次精彩而受欢迎的授课,无不包含着严肃认真的前期备课,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师生交融的课堂组织,活泼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艺术、风格、人格的融入等等,这些都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中职学校可以给教师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更新和进步。

2.5 完善计算机基础考核方式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的考核方式只是“试卷”式,主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事实上,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体现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的成效。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对计算机基础的考核方式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学生平时实践的情况加入考核范围。这种方式不仅能观察学生在平时上机课上认真练习的情况,而且还能监督学生上网的具体情况。(2)平时学生如果对某些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应该加进考核。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地展现自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3)学期末应该进行上机考察。检测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综合应用能力。只有结合以上方式进行考核,才能真实地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结语

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师要从多方面来提高教学质量,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真正实现教学的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中职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彩虹.新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华章(教学探索),2007,(11).

[2]吴亚林.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索[J].统计与咨询,2008,(05).

[3]刘芳,高兴.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05).

[4]刘国琴.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2010,(05).

[5]栗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信息,2010,(26).

[6]王晓娟,周虹,刘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与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22).

中职计算机教学 篇10

在传统教学中, 教材适用范围有限, 教师教育观念僵化, 教师通常是围绕PS软件的应用来开展案例教学, 由教师演示, 要求学生掌握图像处理工具的用法, 解决图像处理中的具体问题。学生跟着做。表面上看学生是会做了, 但其实是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无论是什么样的教材, 其对该软件的介绍和应用要么面太广, 要么又太细。学生往往只能学习到一些有限的功能和命令, 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制作一些具有特殊效果的实例。短时间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该软件的应用并非易事。

2 利用现代电教媒体网络远程进行教学

2.1 利用网络教学的优点

(1) 网络的开放性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网络的多样化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在网络里进行搜索需要学生的判断力和鉴赏力, 一旦学会了网络资源的使用, 学生对知识的利用和迁移或再创造是必然的。

(3) 网络环境下分组使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更为密切, 有助于培养人与人交往的能力。

总结以上情况不难发现, 利用网络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当然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 但总体来说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观能动性都有实际意义, 是改变中职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建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 重建学习目标的有效途径,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在网络资源的搜集、分析、整理、判断上的指导, 有助于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这种基于网络的相对开放的教学模式为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提供了新方法。

2.2 运用网络优势视频教学

目前, 在新教学中, 网络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途径。网络资源的不断更新, 可以为教学提供最先进的学习资源。我们可以使用最新版本的软件, 选用最适合的实例进行教学。在教学中, 使用网络对传统教学环境的补充, 使学生的学习机会大大增加, 网络学习资源尤为丰富, 不仅能开拓学生思维, 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自学能力, 学习效果明显。利用网络来进行教学, 让学生以教材为基础, 以网络为资源库, 从中学到更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 用于解决生活问题, 从而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会引起学生的关注。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 也缺乏恒心和意志, 往往使得教学过程产生许多问题, 包括学生的自控、网络的真正使用率、学习效果的检查。所以利用网络教学形式虽以学生为主体, 但是不能否定老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是简单地下达任务、提供资源,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指导、帮助和监控, 也包括评价。利用网络教学, 教师应该不仅是讲解员、传授者, 而且是指导者。教师的教学策略应与教学环境相配合, 以形成有效的教学。

2.3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生动、形象、感染力强, 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益。由于现代教育技术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特点, 能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的优势, 为教学联系实际提供了条件, 扩大了时空, 大大缩短了学习时间, 提高教学质量。如:制作火焰燃烧的效果, 在教学时可告诉学生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制作。让学生观察哪一种制作方法效果更佳。最后让学生将这种制作方法进行练习, 并要求学生举一些实践中接触和感受到的事例。

3 实践性、创造性、研究性的项目教学

结合社会实际需要 (如影楼处理照片或者设计产品广告等) , 突出“技术应用性”, 注意产学结合, 以任务驱动的方法, 根据个人基础进行个体化教学, 给学生分组下达项目任务, 让学生组团完成项目。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 使学生有新鲜感、直观感, 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引导学生去自主的建构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体会理解与感悟。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准备工作完成后, 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 让学生大胆尝试各种学习方法。不断地实践, 自己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同时在这过程中掌握知识, 提高操作技能, 这期间, 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助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操作、同学互助、询问教师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 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可作启发式的引导, 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则由教师示范, 统一解决。例如:给手机做广告, 老师先布置任务, 后要求学生分析广告的主题创意, 进行资料的收集, 再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加以综合使用, 创作出独具一格的作品。课后老师对这些作品进行评讲, 好的给予肯定, 不足之处加以补充, 让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的过程中,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灵活运用软件的能力, 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提高学习的兴趣, 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能力。由于PS的图像处理功能异常强大, 要想掌握PS的各种功能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有多学、多用、多练、多体会, 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真正掌握好PS的各种技巧。增加就业机会与就业竞争力。所以, 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始终关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沈大林.Photosho CS2设计与制作案例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周建国.Photoshop7.0.中文版基础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探索 篇11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探索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当前,相当一部分中等专业学校都以“五年制压缩型”或“综合高中类”“培训类”的模式办职业教育,其教学模式和结构还不适应中职人才培养需求。特别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及知识更新都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仅能使学生完成的学历教育。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教育实践的主要目标是传授知识。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在课堂上讲很多理论,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面对计算机却手足无措。有的教师只管上课,而上机却由实验员负责或教师只备上课、不备上机,使原本很重要的实践活动变成了很不起眼的配角。这种理论和实践相脱离,或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做法,势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方法死板教条,难以面对和解决新的问题。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都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方向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特别迅速的产业,可以说两三个月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教材的编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纵观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就业市场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目标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

(1)办公自动化: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2)网页制作:设置以Dreamweaver、Flash、JavaScript、Access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3)计算机网络: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4)多媒体技术: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5)平面图像处理: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设计。

根据计算机专业发展迅猛的特点,教学计划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教学计劃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已毕业就业的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回炉”——回学校进行新课程的短期学习,使知识及时更新。

2.理清教学思路,培养操作型人才

目前,不少职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考核,而不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我国的教育体制往往重视理论轻实践,死记硬背的东西较多;学习实际操作的知识,也就学些基础,不深入下去。就拿一级B来说吧,考证时有许多知识需要背记,学会了WORD的基本操作,叫他设计一张小报,他可能不一定会设计。如果我们学会了WORD的基本操作,下个学期再增加一节设计课,那么他会把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全面更实用。同样EXCEL也是非常实用的办公软件,但我们的教学也只是停留在解决考试问题上,一套套地做练习题,认为题目会做了,考的分数高了就认为他学得很好。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教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出提高题、更多的应用题上,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受欢迎。这些则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劳动和就业管理部门认真思考,面对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考订、考评方案,给教师留出自主的空间,以正确引导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3.建立开放型的实验室,充分保证学生的上机时间

由于计算机课程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所以学校应尽最大可能补充和更新计算机设备,严格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在节假日或其它没有安排教学任务时对学生有偿开放。这样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为他们走上社会很快地适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出示问题,提出任务,自主探讨”的过程,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深化了学生对问题和知识的理解,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帮助学生学会用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知识内涵加深的同时,让学生当堂操作,验证或尝试完成本课知识内容,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如在讲述计算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时,将一台计算机拆开,将主板、CPU、内存条、显示卡等硬件通过视频实物演示平台展现于投影屏上,使每位同学都对计算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让他们初步了解计算机内部是由一些集成电路芯片和逻辑控制电路共同组成,打开了学生心中的黑匣子,打破了学生对计算机内部的神秘感。这时可以将一些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进行思索:这些芯片是怎样组装在一起而成为一台能工作的计算机呢?各个芯片之间又将是如何工作的呢?学生思索之后,教师将这些硬件组装在主板上,同时将CPU的作用、内存条的功能,磁盘驱动器的用途一一进行解说,最后启动机器,当学生看到显示器出现熟悉的英文字幕时,都会产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针对刚才组装时的操作进行提问,让回答较准确的学生上台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快速掌握该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能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索学习,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渐渐掌握了学习的技巧和规律,就会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

总之,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创新环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保证学生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王培君.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2010,(24).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篇12

一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目标

帮助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开发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是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目标。以能力素质为核心, 以知识素质为主体, 是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结构的主体。计算机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进入社会能快速成为实用性人才是我们的最基本目的。因此计算机教学改革主要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改革教学模式, 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

二因材施教, 确定核心课程

中职学生大多文化底子薄、爱好广泛, 但对一种事物不能长时间的专注, 在学习上喜欢操作性的课程, 反感纯理论的课程。针对中职生的这些特点, 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了适当的改革, 课程因材而设。对于基础理论课程, 用幻灯片做出动画或原始资料配简洁的解说, 将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原理等课程合并在一起用动态的画面为学生构建出一幅计算机内外部发展的框架图, 使他们深刻、形象地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并适当进行开放式教学, 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启发和引导, 重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 提倡差异。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我们认为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向应瞄准应用, 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关键是确定核心课程, 我校确定的核心课程有Photoshop、Flash、3D、CAD等, 这些核心课程是学校计算机教研小组经考察计算机市场多年后确定的。我们的目的是使课程内容既体现先进性、实效性和应用性, 又能培养出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三创新性教学势在必行

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相比, 知识更新速度快, 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 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若计算机教学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 如果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学生就会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建立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 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觉应用到创新过程中, 使自己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学习质量也会随之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因为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教师应不断向学生提出新问题, 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为他们的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例如我校有一位学生喜欢看计算机专业书, 每天沉浸于自己理解的计算机世界里。老师捕捉到他擅长绘画这一爱好, 主动向他提出计算机绘画的问题, 引起他的思考, 他在回答老师问题的同时提出他精心思考过的一个问题, 老师的回答使他很惊讶, 曾经百思不解的问题在老师这里很容易得到了回答, 从此他习惯了思考和提问。通过课堂教学, 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造性的计算机人才。

另外,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学手段上, 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普及。我们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使计算机专业教学从课堂拓展到网络环境, 充分地发挥网络的交互性,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同学经常将做出的动画MTV等作品发在网络上, 随之而来的是众多人对他们作品的肯定, 还有来自互相学习交流的同专业人士对他们作品的指点等, 这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 对学习有了兴趣, 对自己有了信心, 网络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教师的紧迫感越发强烈, 大家都清楚,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简单地说就是计算机教师知识更新的速度直接影响着计算机教学的质量。首先教师要不断掌握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 积极参加科研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这门学科的最新发展, 了解国际上的最新技术, 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计算机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才能使计算机专业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总之,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程度的提高, 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深知中职教育作为与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 必须紧紧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中职教育的发展要立足于地方经济, 为此我们中职学校必须更新观念, 转换教学模式, 使计算机专业教学与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本地经济发展相结合, 为社会多输送技术型、实用型的计算机人才。

上一篇:锦饲1号下一篇:多元化评价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