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中职计算机教学

2024-09-20

互联网中职计算机教学(共12篇)

互联网中职计算机教学 篇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源泉, 在教学中应用高职生好奇心,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国家只有对人才培养加以重视, 才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而人才培养是一个从小就应抓起的过程, 高职生作为国家希望, 应接受更高质量的教学, 而对于高职计算机教育, 必须重视其教学的有效性, 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等[1]。利用兴趣教学模式, 能够增加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保障。本文就兴趣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的科学应用展开研究, 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

1. 兴趣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对于计算机课堂, 学生通常觉得都是枯燥无味的, 而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 学生通过对计算机进行自主操作, 感受到计算机科学的魅力, 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 最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为牢固。兴趣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模式而言, 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自主操作计算机, 使其最基本的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1.1 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对计算机的操作,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对计算机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用进兴趣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从而对计算机进行自主探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计算机操作的奇妙之处给学生看,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探知的欲望。一旦学生有了兴趣和求知欲望对计算机学习, 就会自觉的去对它进行探索, 在这个自主探索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对计算机知识得到掌握, 而且其计算机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2]。

1.2 和谐课堂氛围。应用兴趣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 不仅增加了师生互动环节, 而且有利于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利用兴趣教学法使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兴趣, 学生也会对计算机老师喜欢, 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一个良好的教学课堂环境,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1.3 激发学生潜能。我们可以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看出, 学生对某学科感兴趣就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相反, 如果学生对某学科不感兴趣, 则付出的努力相对较少, 兴趣教学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学习, 学生在兴趣教学法中通过自主探索计算机, 不仅其自身潜能得到了开发, 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3]。

2. 兴趣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利用学生好奇心理促进兴趣教学。当前社会快速发展, 计算机已经得到普及, 因此现在的高职生在迈入中学以前, 大都对计算机有所接触, 而且对其使用方法还略知一二。一般情况下, 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 这就说明学生还是有内在驱动力存在的, 因此, 高职计算机教师在进行兴趣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计算机的好奇心理。利用学生好奇心理促进兴趣教学,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计算机课堂学习氛围。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一个前提, 两者相互交融与促进, 从而最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2 利用电脑游戏促进兴趣教学。高职生一般都比较喜爱玩游戏, 游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能够锻炼人的思维能力, 并且使人的情感认识得到增强。利用电脑游戏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很有实效, 通常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讲解提不起兴趣, 不过如果在计算机课堂中穿插一些小游戏, 使每位学生也都能够亲身参与其中, 然后再进行知识讲解, 并且融入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于其中, 就会有效增强学生的兴趣。

2.3 利用活动比赛方式促进兴趣教学。学生对计算机进行长时间的重复操作, 迟早会感受到一种乏味和厌倦, 因此, 教师就应该结合学生性格特点, 经过思考举办一些关于计算机知识的比赛和活动, 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 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起来, 这样, 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 而且其动手操作和思考的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例如, 在进行Word相关知识教学前, 教师可以事先通知学生在该内容学习完后进行Word操作比赛,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 对于优秀作品的小组成员将颁发奖状, 以此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而且课堂学习气氛也变得更加浓厚, 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而且培养了其团队协作能力。

结语

当前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在日常生活办公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高职计算机网络可以对以后高等计算机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因此人们对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要求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堂效率必须得到保障。教师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 还要对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加以提高, 注重创新, 选择多种渠道应用兴趣教学模式, 只有这样, 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钢, 邹红艳.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 2006, 02:52-54.

[2]罗飞将.浅谈多元化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04:237.

[3]郭阳勇, 何俊林.优化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教学的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 20:4909-4910.

互联网中职计算机教学 篇2

摘 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享受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效与便捷?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进各行各业,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知?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中职学校要积极的转变教学方向,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优势,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有效加强中职学校的教学效率,将互联网与中职教育充分结合在一起,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中职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255-01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中职学校要积极改革教学模式,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建的有利条件,全面提高中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效率,实现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优化,中职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有效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互联网+的教育中来。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校没有完全意识到,互联网+教育产生的积极价值与意义,进而影响了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进程,导致中职学校教育始终无法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不能获取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因为学校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忽视了信息化教学改革带来的优势。

2.教师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是推动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因素,因为中职教师专业素质决定了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质量。但是,现阶段有些中职教师还无法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自身运用互联网开展教学的水平不足,无法紧跟时代发展,不能为学生提供依托于互联网信息的多元化教育平台,导致中职教学改革模式无法顺利开展。

3.学生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学模式改革始终要以学生的需求为改革中心,围绕学生建立起依托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但是有些中职学生受自身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限制,对互联网+教育认识不足,始终带有抵触情绪,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响应缺乏热情,导致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无法获取预期的良好效果。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1.加强校园网络硬件设施建设

互联网+教育带来的优势,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育存在的不足,不仅可以提高对学生教学效率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资源。比如,互联网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优化分类,为教师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可以让教师通过互联网平台更好的开展专业技术的教学。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强互联网设备建设,为教师提供优秀的硬件设施,比如,利用校园网平台或者是电子白板、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开展形象生动、高效优质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学生展开交流,以及对学生的习题进行修改等活动,借助校园互联网设备完成网络信息组织,有效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教学。

2.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

随着互联网+教育概念的提出,我国中职学校对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果仅借助单一的辅助教学工具,已经无法在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创建完善的教学资源平台。比如,将教育资源置于网络平台,随时随地供学生学生下载、浏览、使用,同时还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优化,让学生可以更加丰富的选择优质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可以直观生动了解抽象复杂的专业知识。

3.加强中职教师培训

中职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因为中职教师决定了中?学校的教育质量,所以,为了加强互联网+教育的质量,学校要依据教师教学能力、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等,对教师开展分层培训的模式,有效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平台、资源整合分类等多种技能的培训,同时学校还要结合互联网教学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以保证教师对互联网教育开展主动性与积极性,让教师成为互联网+教育的改革核心,提高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有效通过加强教师互联网信息技术教育,以加快互联网+教育的改革步伐,为学校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创建完善的教育保障。

4.整合互联网资源信息技术与各专业学科

中职学校在推动中职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专业学科与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与专业学科的整合优化,提高中职信息化教育水平,在整合优化过程中的,教师要从专业学科的特点出发,比如,中职车工学科的实践性非常强,教师在整合优化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虚拟场景的创建,便于学生可以直观的理解问题存在的原因?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专业学科的整合优化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互联网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更要重视运用目的与结果,科学合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分析相关信息,以实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教育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本文主要叙述的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教育教学的模式的改革措施,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职学校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中职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的素质的提升,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有效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依据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互联网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努力为社会输送优秀全面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互联网+中职语文教学之创新策略 篇3

一、着色翻新。许多课文内容距离现在十分久远,教者应尽量运用网络时代的优势,从兴趣点导入,使之闪亮登场,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刘鹗的《明湖居听书》描写生动,但学生对“戏园子、梨花大鼓、演唱艺术、观众”感到陈旧古板,代之以“舞台效果、歌星、追星族、粉丝、钢丝”来解读课文,就感到有趣爱学。经典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一讲时代背景,自己的苦闷,课堂就老套沉闷。由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导入,学生就兴奋起来了。教师指出优美的音乐,歌唱了爱情美好、忠贞不渝、相伴相随,但是要反映社会背景及本人复杂的思想,就需要散文这种文体了。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对语文课有亲切感,是真正意义上的以教育对象为本,这与所谓的“穿靴戴帽”有本质区别。

二、剪裁瘦身。网络白板加大了信息量,加快了传播速度,但要从学生基础实际出发组织教学。一堂语文课从字词到篇章内容分析,再到写作特点、语言艺术特色等不可面面俱到,必须有所选择删减。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不是文学家,也不是得高分的考试机器,而是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所以要注重基础训练,少谈语言特点。直接注音添字的练习比多选题更适合中职学生,让学生多读多写比教师分析艺术特色、写作特点受益更大。例如篇章教学应利用好教材二千五百常用字附录,以“这段的意义,中心是什么?”设疑,学生则无兴趣,不动脑,换之以“这段有没有你还不认识的二千五百常用字?”,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总结,效果就好多了。作文教学也是如此,“看谁还写错二千五百常用字!”学生作文时查字典的频率明显增多,字迹也工整了。白板展台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教师的备课设想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

三、选择组合。有的课文本身就是节选,你不妨再作一次节选。《林黛玉进贾府》对于文学爱好者当然是字斟句酌地来读,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只要突出宝黛和王熙凤句段也就足够了,因为学生对自己知道的人物还有兴趣,如果你从头至尾不加选择地絮叨下来,学生会说你是在折磨人,冲淡了重点。教师也应根据课文实际把利于教学的内容补进来。《阿Q正传》如果不交代前几章的背景、人物的来龙去脉,学生对节选部分当然会感到莫名其妙,失去了理解文章的完整性。组合是指打破原有的知识传授顺序,从精彩处导入,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项链》的情节最能吸引学生,这么好的小说作者是谁呢?再交代莫泊桑,就比开堂介绍作者再讲课文效果好得多。一堂课可以是“顺序、倒序、插序”,采用什么程序应视内容而定,要生动,对学生有吸引力。网络白板提供给教师充分的影像资料,教师可以选择配合课堂教学。

四、听记养成。采用什么方法教学,前提条件是做出准确的学情分析,找到一种方法让学生都在按照你的教学步骤学习。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参差不齐,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大多数学生作笔记很认真,尤其是在要求检查评分的情况下。教师要巧妙地利用这一特点,坚持长期训练。具体做法就是每节课的段意、习题等内容,教师不能全部板书给学生吃现成的,而是以学生能跟上的速度(以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定调)听写笔记,同时要求字迹工整,强调读不准的读音,板书写不下来的字词。意外的是学生不腻烦,作的多,纪律好,坚持这种多方位的能力训练,语文基础会明显提高。一次偶然的对比实验:学校按就业与备考分班,笔者的教学班恰巧走了一半,进来一半,排座前的一节课学生都是按原班坐在了一起,一个长句子过后,新来的同学没有一个跟得上的,原班同学齐声回答,有的还想上黑板写常用字,尽管有点卖弄,笔者却看到了成果。听记养成训练法使不学习的学生有了语文课堂笔记,再次提供给学生打基础的机会。网络白板给听记养成训练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激励控制。目前的中职教学还没有实行学分制管理,但教师不得不正视学生语文基础差异悬殊这一事实。教师的记分册应成为控制器,教育对象不同,学分控制要求亦不同。从反面讲,语文课在中职学生心目中不会处在第一的位置上,教学评估也有别于普教所教单科成绩越高越好的标准。要求过高,过犹不及,也会影响与其它学科间的和谐。对于语文程度较高的同学要鼓励他们利用更多的时间去攻读专业课,减轻学习负担。利用网络管理学分目标,及时准确,便于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情况。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互联网时代不在依赖着陈规,给另辟蹊径创新教材教法提供了可能性。关键是要突出自己的特色。教学内容与教育对象是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备课资料与网络硬件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课堂模式也是百花齐放,相信这一定是一条通往现代化教学的高速路。

互联网中职计算机教学 篇4

1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中职教育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 尤其是“互联网+”概念提出并迅速运用到各行各业, 全社会对IT行业人才尤其是精英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 就中职院校来讲, 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规模较大, 但是在特色性、专业性等方面与社会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还不够高,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办学条件跟不上时代发展

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 就江苏而言已经实现了中专学生学费全免。计算机教学对教学硬件投入要求较高, 设备更新换代快, 虽然中职计算机教学设施设备越来越好, 但还是满足不了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例如, 一些院校计算机机房建设落后, 满足不了新软件技术的教学要求, 一些院校没有校园网, 很多网络技术课程属于纸上谈兵。

1.2 师资力量偏弱

在很多中职院校, 因为资金短缺、发展理念陈旧等原因, 导致师资力量缺乏, 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 其他专业教师兼职计算机教学现象时有发生。更重要的是, 多数教师毕业后就走上讲台, 缺乏行业从业经历, 常年从事计算机教学, 学校对专业技术再学习、再教育的重视不够, 很多经验还不丰富、对当前社会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研究不多的教师就担任教学网页设计、计算机编程等重要课程的教学, 使得许多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后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实习才能适应工作需要。

1.3 中职计算机专业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 中职计算机教育毕业生大多数从事计算机销售与维护、数据录入等专业要求较低的工作, 普遍收入不高, 处于计算机人才链条的底端。而在局域网管理维护、网页设计、计算机语言编程等专业较少, 主要受制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学生素质等客观原因, 实际上, 在这些岗位上, 中职计算机毕业生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1.4 学生质量较低

现阶段下,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越来越高, 但事实上, 中职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较低。目前, 中职院校的学生, 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中学习最差的那一批人。这些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强、纪律观念不佳、家长丧失希望、自我要求不高等特征。他们报考中职院校的动机在于希望能学点技术, 选择计算机专业却缺乏学习耐心, 对计算机课程枯燥复杂的一面没有准备,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我学习信心以及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

1.5 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

绝大多数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高度模仿高等院校, 尤其是常常忽视中职学生之间较为明显的差异性, 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上过分追求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而忽略了职业岗位针对性, 当然这同时也是由院校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决定的, 毕竟课堂讲授是最方便, 最廉价的。同时, 大部分中职院校专业及课程设置千篇一律, 缺少自己独有的特色, 难以让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就业导向教育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毕业生基本素质需求分析

在今年的两会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根据一家全国知名网络求职网站统计显示, 2015年月全国网上发布职位数超过362万个, 同比上涨10.9%。而在2015年第1季度招聘计划中, 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等行业用人需求最多。可以说, 计算机专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但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和很多互联网企业高薪招不到人, 或者留不住人的矛盾表明中职计算机教育任重道远。目前, 各中职院校均将就业导向作为培养学生的第一目标, 从社会需求来看, 一个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素质。 (1) 基础知识扎实。扎实的基础知识也许不能帮助学生迅速地适应岗位, 但它是自我提升和创造更大价值的基础。计算机行业是变化非常大的行业, 不能及时自我提升是不能够胜任日新月异的工作的。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在碰到需要突破的新技术后可以通过快速学习掌握新知识。 (2) 知识面宽。一个优秀的IT行业从业者, 绝不仅仅精通互联网技术, 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 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绝不光依靠编程能力, 有时知识的广度也是非常必须的。比如对文学、美术的爱好, 甚至传统行业发展特征的了解都是必须的。 (3) 良好的情商与实践能力。与他人交流、合作, 受教、讨论、指导和妥协都是一个IT行业从业者非常正常的工作状况。一个特立独行不擅沟通的人绝对不是优秀的IT行业从业者, 而动手实践能力更是任何一家企业招聘员工的第一要求。 (4) 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一位成功的IT行业从业者必然具有非常强的创新能力, 要求一位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具有创新能力也许要求过高, 但梦想有多大, 舞台才会有多大, 至少具有创新的意识与追求, 一位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才可能迎头赶上。

3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职院校经过不间断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 计算机专业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专业设置越来越细化, 教学方案越来越贴近实际, 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必须看到, 中职计算机专业甚至是信息化专业与社会及用人市场的差距仍然存在, 要彻底改变社会对中职计算机毕业生的看法, 提升其与高等院校毕业生的竞争力, 只有瞄准社会发展趋势, 大胆创新, 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背景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才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笔者认为, 推动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转型发展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 采取积极措施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办学方向

从劳动力市场实际需求出发, 坚持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IT行业就业人员是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必须明确并践行的办学思想, 同时受制于学生素质等因素, 不能好高骛远, 应坚持为计算机应用人才供应链提供实用型的中低端人才。同时必须准确定位和精细设置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及专业, 实时关注社会需求, 按照“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指导意见, 在计算机软件、多媒体应用技术、网络技术、网页设计等专业上加大投入力度。

3.2 合理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需求, 它应该以生产生活的规律作为指导方向, 切实反映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因此,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课程安排应反映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反映从业岗位对学生能力需求分析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注重职业能力培训在课程体系中的占比的合理性, 应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 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 应高度重视学生与计算机专业相关艺术、逻辑思维等能力培养, 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3.3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培养与引进

目前, 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技术操作、动手实践等方面的教学能力匮乏已经成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中职教育的就业导向特征要求专业教师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教学水平基础上, 更要具有很好的技术实践能力和丰富的从业或实践经验。因此, 中职院校必须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复合型师资队伍, 学校要创造条件, 开展长效性的业务培训, 引导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 培养实践能力。应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 将具有丰富从业经历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 建设一支符合计算机专业发展需求的师资队伍。

3.4 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硬件基础设置是计算机专业办学最基础、最重要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一个合格的中职计算机专业必须及时更新、升级电脑和网络设备, 不间断地完善教学设施, 切实加强实验、实训环节的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 使计算机教学能做到理论知识学习和技术操作实践同步进行。同时应加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 把课堂学习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让学生亲身体验岗位能力需求, 增强学习主动性。

4 结语

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及实践必将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中职院校要抓住发展机遇, 必须根据市场需求,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计算机专业教育转型发展, 只有创新和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曲哨苇.如何创新中职计算机教育[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015 (2) :240.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 篇5

(一)计算机这门学科在现今已成为了一门公共课,我个人认为计算机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从始至终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性思维活跃,使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

学生的学习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复杂过程,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和谐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备课中的“备学生”这一步应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师必须对一节课全盘考虑,做好安排,诸如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学,哪些问题由教师启发学生独立解答等等。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他在学习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课堂能够活起来,让学生也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课堂上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的气氛极浓,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能力,轻松愉快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教师的平等参与不仅加大了师生间的亲和度,而且对学习重点有效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课程,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既要注重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布置,也要注重学习的主动性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既要追求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追求学生创新意识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习的外在驱动力与内在驱动力共同发挥作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帮助学生萌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同时采用探索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极强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要想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就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环境和条件,这才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

(二)计算机课程就是要实现人人学有用的信息;人人都学会基本的作;不同的人在信息技术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施计算机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要把教师的“引”与学生的“探”有机结合起来,“引”中有“探”,“探”中有“引”,“引”指导“探”,“探”检验“引”,从而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计算机世界,在探索中激发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体会计算机的使用价值及“作”计算机的乐趣。本文主要就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中计算机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提出一些看法。

一、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职业教育还存在着办学模式单一,筹资渠道不畅,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表现的更为突出。近几年来,普高热及愈演愈烈的招生大战使得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年年为了完成招生任务而疲于奔命,以至于有许多学校没能在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学校竞争力上做足文章,致使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计算机教学设备严重不足,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看,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设备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2)师资匮乏;(3)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落后。

在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中,学术型的、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才通常只是少数,大量的需要的是实用型的、能直接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线人才,因此,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应该是职业教育,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就担负着培养大量“IT蓝领”的任务,所以,改革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体系,成为当前中职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

针对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现状,信息产业发展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我校年曾开展了一个与之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案。该方案将我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改造成以下各专门化专业:①信息处理与应用;②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③络管理与维护。各类专业都实行学分制。通过各专门方向的学习,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作技能,具有解决和作本专业方向基本技术的能力,结合有关课程的学习,在校期间能取得一至多门本专业方向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又能较好摆脱因所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而导致就业难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个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发展迅速和知识复杂两大特点。但是它涉及面极广,并且只有与各行各业结合才有生命力,这给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难题。教学的实践证明,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是,用“滚雪球”式的方法学习,用层次结构组织教学。按照基本目的和教学规律,认为可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一)教学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追踪新技术的能力

当前计算机信息基础课程改革的讨论中,有人提出“应当搞与平台无关的教学”、“程序设计不要讲哪一种具体的语言”等观点。对这些见解,本人是不赞同的。实践证明,这些都是无法进行的。例如,程序设计不要讲哪一种具体的语言,如何叫学生上机调试程序?自己的程序是否正确?再者,不讲平台,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成了纸上谈兵了吗? 也有人提出“教学内容不应当赶潮流,追逐新的软件”的观点。对此笔者也不敢贸然苟同。一方面,本人认为计算机信息课程的教学决不能成为某家公司的培训班,不能为某一家公司所左右;另一方面本人认为,赶潮流、追踪新技术正是计算机信息学科的重要特点,我们不但要追踪新技术,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追踪新技术的能力。

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在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应该选命令式的语言还是可视化的语言?笔者认为,要看教学目的是什么。从培养学生程序能力的角度,应当选命令式的语言;从提高程序开发效率的角度,应当选可视化的语言。由于计算机信息基础教育中程序设计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程序式思维的训练,自然应当选命令式的程序设计语言。为了兼顾提高程序开发效率,可以在用命令式的语言讲完程序设计之后,再用少量学时讲一下同种语言的可视化版本

(二)教学大纲和教材应当有明显的时间性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必然带动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而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师资、专业方向等方面的差异,计算机与信息的基础教育必然是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除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外,还表现在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的时间轴上选取的区间的不同。也就是说,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是永远不会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先进水平并驾齐驱的,而只能是一个动态的跟踪过程。跟踪新技术潮流是这一学科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任何企图像数学、物理、化学那样将教学内容保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的,都是不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规律的。明显的时间标志,便于同一水平上的交流。时间上的差距,有利于形成追我赶的生动局面:对教学水平落后的职业学校来说,无疑是一种鞭策;对先进的职业学校来说,如何探索新的教程及其体系也将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本人期望能形成“1997”、“1998”、“2000”、„„等一系列不同时间性版本的大纲和教材。这个系列将描述出我国计算机信息基础教育内容不断前进的轨迹。同时它不要求把所有的学友校都拉在一个水平线上。设备先进、力量强的学校可以选新一些的大纲和教材;设备落后,力量弱的学校可以选较陈旧一些的大纲和教材。例如,选用Windows3.X作为基本教学平台,同时也兼顾了DOS。

(三)精讲多练

在全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上,着名计算机教育家谭浩强教授提出近几年计算机基础教育要上一个新台阶应当着重解决的十个问题,其中提出“压缩课内学时,增加课外学时是发展的趋势”。但是,具体怎么作呢?也就是说,课内与课外应当各设多少学时呢?笔者认为,应当把课时分为三部分:课堂讲授(包括习题课)、课内上机和课外上机,现阶段这三部分基本以1:1:1的比例为好。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每部分以2学时/周为宜。也就是说,每门课的课堂讲授应控制在40学时以内,笔者认为,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更科学、更合理,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只要改革科学合理,大家就会理解、支持、执行的。这样细水长流,再加上以后开的计算机选修课和渗透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专业课,正好可以实现“计算机不断线”。

三、加强教法改革探索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专业,课堂上讲授的大部分知识都需要让学生在机器上进行实践作,并要求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改革后的新课程对计算机设备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计算机设备的数量和档次的保证是使计算机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此外要加强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不断改革陈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是顺利实施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改革后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大都运行于Windows平台,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手段,如采用多媒体教室和相应的辅助教学软件等,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在学习Windows作系统、office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可视化程序设计及计算机络课程等方面都是大有必要的。

办学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动手作和创造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除了强化教学管理,认真抓好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理论、专业技术教育外,还应注意向学生灌输生存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敢于创新突破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

(三)刚踏入职业中学的大门,有多少学生不是向往能在这里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够满足社会的要求,适应工作的需要,找到一份合意的工作。对口就业率有多高,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对口就业率,不用多说,相信各位同仁心知肚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学生在校学到什么,用于何处,如何以用导学,学以致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学以致用”这条传承千年的办学基准,对于当代计算机教育已经不再适用了吗?

一、目前状况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三年,学习的科目至少在七门以上,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要精通所学的学科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要达到就业岗位的要求,也是有一段距离的,直接影响学生的对口就业。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某一方面的专才往往比面面俱到的通才更容易找到工作,就以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而言,在计算机某一方面精通的学生比在计算机多方面知识都略知一二的学生明显占有一定的优势。

二、以用导学

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给学生第一反应就是,学到的知识多但是没用,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不实用。给学生感觉就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能帮助学生找工作。所以笔者提出以用导学,这里的“用”就是实用的意思。何为实用呢?通俗点说,就是能帮助学生找到工作。让知识变得实用,就必须紧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

目前部分学校对课程的设置及教材的选用方面不够重视,导致课程的开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材的选用更是缺乏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用性进行必要的研究。直接造成课堂难以组织和管理,学生无心学习,导致学生专业技能不扎实,影响学生的对口就业。如何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和对教材的正确选用,笔者认为,学校应及时组织科组教师到IT公司了解IT的发展,到人才市场去了解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的技能要求,到兄弟学校去了解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根据本地区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客观因素来开设课程和选用教材。

为了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有两方面的问题必须解决。一是计算机配置能否满足课程的需要,二是教师能否胜任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主要采取及时更新计算机和教师参加培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在“以用导学”的大方向下,结合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体系,引入先进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领会现代IT教育的先进思想和理念,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观念指导计算机课程教学;二是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有效改善当前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课后实践与项目建设有机结合;三是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一系列信息化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

三、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就是要把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处,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和检查自身存在的不足。“学以致用”至少应当在三个方面进行体现。一是在正常的教学中;二是学校定期组织的学生计算机专业技能的竞赛;三是学生自发组织的计算机专业技能的比赛。而在这三个方面当中,学校有义务提供一个平台去展示“学以致用”,而这个平台也将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源泉。笔者认为,其实平台早已搭建好了,只是没有很好地利用它,这个平台就是学校自身的站。现在学校站主要用于对外的宣传,而对学生的专业作品的展示比较少。这么好的一个现成的平台,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地利用呢?

学校可以在自身的站上,开辟一个新的频道,这个频道最少有以下功能:允许学生在线展示作品和他人对作品进行评分;允许在线组织计算机专业技能竞赛,包括学校组织和学生自发组织;实现每次对作品评分进行排名,评出优秀者,进行公告。目的很简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知识的实用价值,可以激发学生不服输的斗志。正所谓“有对比,才有提高”。

互联网中职计算机教学 篇6

【关键词】互联网 中职英语教学 教学软件

随着李克强总理将充满互联网气息的行业热词“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教育行业也得到“互联网+”助力,日益打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职英语教学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教育为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冲击着学习者的眼球和大脑。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和良好的学习平台,改变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习能力,为中职生就业创业服务。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中职学生大多数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其中大多数又是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据调查中职学生中有60%-70%的人在英语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课堂兴趣不高。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通常由教师掌控整个课堂教学节奏,多以英语词汇、语法结构等知识讲授为主,严重忽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差异性,导致英语课堂气氛沉闷。

另一方面与学校的教学有直接关系。首先,中职学校的学生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在课程设置上,英语课程相对较少。尤其是听说课程几乎无法实施,这就直接导致英语教学节奏紧张,难以让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为实习、观摩等活动较多,常会因客观原因而掉课。再加上学生的英语基础本来就薄弱,自学能力有限,掉课之后很难赶上教学进度。第三,在教学设备上,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设备和器材相对较少,尤其是语音训练教室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且还存在着教学设备落后和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以上问题都严重影响中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并制约其它学习能力。解决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习语境和学习方法等问题,是每一位英语教师急需探索的问题。

二、互联网教育给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带来机遇

1.提升学习兴趣,宽泛学习语境。互联网上信息量非常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学习网站、视频、游戏等目不暇接,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极大地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尤其是中职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英语内容和英语学习网站,可以与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进行交流,也可以借助各类英语口语APP练习听说能力,还可以加入英语学习的虚拟社群进行学习交流,以“虚拟课堂”的形式极大地宽泛了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情境。而学生们把对互联网的喜爱迁移到英语学习之中,寓教于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转化教学设备,降低教学成本。如前所述,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设备相对缺乏,只有语音教室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但是互联网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所有教室已安装了电子白板并且以CMCC-EDU为代表的WIFI网络已经覆盖全校,中职学生也已经是人手一部电子设备的时代,这就意味着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英语教学不会形成太多的运营成本,还能够优化中职学生使用互联网的习惯,使新科技真正为学生学习服务。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开展中职英语教学的具体措施

1.利用互联网上已有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老师需要学会使用互联网上已有的教学资源,设计好整个教学流程。例如,上课前,老师将学生们加入固定的群,如QQ群或微信群;也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分组,再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组名字。上课时,老师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可以通过教育平台播放小故事、案例或者远程连线著名的专家(通过笔记本摄像头)和学生们交流,学生们做题目的答案都会通过手机汇聚到老师手里,平台会自动识别和分析不同选项的数量,老师即能够根据正确率情况,选择是在课堂纠正学生们的错误,还是在课后录制正确的解题课程视频。下面我以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第一部分warming up教学为例,讲解教师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英语教学。首先,老师在上课之前将全班学生都加入一个微信群,取名为English learners. 然后老师在问卷星这个教育平台上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检查学生对不同国家的节日、庆祝的时间、庆祝的方式及节日的含义等了解程度。教师自制的调查问卷短小精干、一目了然又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然后学生将自己的答案输入微信群,老师通过电脑屏幕收集到所有学生们的不同答案。采用这种软件的形式,一是导入新课新颖,二是学生的答案一目了然,老师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资料,为随后的教学做好铺垫。

2.利用互联网中的小游戏为英语教学服务。例如,长久以来单词教学都是英语教学中比较枯燥的,然而它又是一大重点,也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授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相关单词游戏的课件,然后利用网络技术,制作成网络课,直接应用于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完新单词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手机上下载百词斩或英语流利说等背单词软件,让学生在玩中背单词,打破传统的练习方式,并且通过游戏教师还可以检测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情况,如大多数学生在某个单词运用上都出现错误,教师则可以重点举例讲解,既方便又实用。

3.利用互联网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应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协作探索式学习,教师可以分配给学生一些具有研究性的任务,鼓励学生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如互联网、百科全书等信息来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查询、筛选、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管理和组织学习的能力。学生需要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分析、综合各种信息,才能共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各成员需要协作分工,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做出自己的决定,例如决定谁负责上网收集相关的背景信息,谁负责讲解课文内容,谁讲解ppt等。

以下是学生对阅读文章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所做的课堂展示。演示由三个部分组成,每一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部分的陈述。第一部分是学生从网上收集的信息中国人如何过春节的作为背景知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学生以Festivals of the Dead为例,重点讲解了日本、墨西哥和一些西方国是如何过亡灵节的。然后配以图片说明此节日和中国的清明节类似,罗列出中国人是如何过清明节的。通过对比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第三部分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节日及原因,作为课外知识的补充。在这个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技能以及组织和管理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开发。同时学生也培养了自信心,在离开教师时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协作探索式的学习任务。

4.利用互联网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目前布置作业的功能,投票征求大家意见的功能、发语音检查作业等功能在互联网上层出不穷。教师在QQ群里就能轻松布置每日作业,学生和家长一目了然,极大地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交语音作业,教师检查起来也非常方便,直接播放就可以听到所有学生的语音。这种检查作业的方式既高效又环保。

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英语教学不仅能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把学生打造成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丽梅.深化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之漫谈[J].现代英语教学探索与研究,2011(08).

[2]滕玉梅,金辉.建构主义学习观和英语学习环境设计[J].教育探索,2006(03).

互联网中职计算机教学 篇7

一、“互联网+”下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互联网+”, 评定教学的有效性有三个指标, 分别为学习体验、学习速度以及学习成果, 教学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所有教学模式所共同追求的。“互联网+”下的混合式教育旨在结合传统教学的优势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二者优势互补,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中职学生而言, 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学习主动性不够、基础知识薄弱是现在面临的问题, 因此混合式教学应从这些方面入手, 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互联网+”下混合式教学特点与应用方式

混合式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课堂性, 其偏向与教学的资源性, 教师提供学习资源, 学生自主学习, 发挥主观能动性, 获得其他知识, 但其对学生的自主能力要求较高。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模式的七个环节调整为三个, 即课前自学、课堂学习、课后巩固, 学生课前在线上进行预习, 课中交流预习情况, 课后巩固提高。

三、混合式教学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为加强混合教学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本文以“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的教学为例, 阐述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及教学效果的设计。

1. 教学环境。

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知识综合性强, 难度大, 为让学生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 掌握公式的运用, 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需加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运用, 目前学生的物理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学习兴趣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2. 混合式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大纲、学生的学习情况等特点, 归纳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理解电功的概念。 (2) 了解、掌握公式的物理意义、适合条件。 (3) 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4) 了解电功和电热之间的关系, 电能的转化。 (5) 焦耳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掌握电功的公式, 焦耳定律的物理意义。难点:计算实际功率, 焦耳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3.“互联网+”下混合式教学方法。

为配合混合式教学, 需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 如利用一体化教室、校园学习网站等, 将学习资源进行整合。把传统的教学课堂与一体化教室结合起来, 课堂学习过程中, 以任务、活动、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堂学习上, 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4.“互联网+”下混合式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学生课前自学, 学生自主创建学习交流群, 教师在交流群发布课前自学任务, 学生按照教师所设置的学习目标, 进入校园学习网站进行预习, 学生分组学习讨论, 理解电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什么是电功率?公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焦耳定律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在课堂预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在学习交流群中进行讨论, 利用网络学习这个虚拟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展现自我, 营造舒适、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学习网站设置课前预习测试, 学生自行测试、提交, 系统自动评估、分析, 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为之后的课堂学习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2) 课堂学习, 创造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向学生展示电流做功时如何将电能转化为其他能的过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学生按照学习小组, 选出代表讲授课前自学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强化学生知识点的记忆。最后进行课堂实验, 强化学生对电功、电功率以及焦耳定律的理解。 (3) 课后训练、知识巩固。课堂学习完成后, 进入知识巩固阶段, 教师在学习网上发布课后练习, 将练习题设置为游戏闯关的形式, 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在网上答题, 在学习交流群中讨论解题思路, 不仅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还能够让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理解情况, 以便及时加强、巩固。

5. 教学效果。

在本节课中, 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学习网站, 辅助教学, 通过虚拟空间、课堂实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利用课前自学、课后延伸学习, 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互联网中职计算机教学 篇8

(一) 国家提倡“互联网+”模式

2015年3月5日, 李克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互联网+”即互联网和一种传统行业的结合, 是互联网引导下出现的新形态和新业态。“互联网+”下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学课堂创新即为利用互联网教育进行的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学课堂创新。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创新是响应国家号召, 通过实训教学培养中职旅游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手段。

(二) 旅游市场的扩大对旅游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增加

近年来, 在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和城市之间乃至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海陆空交通不断普及的大环境下, 旅游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海内外旅游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旅游业又带动餐饮、交通、娱乐、住宿等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这些行业的变化使旅游及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 培养更多的旅游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三) 中职院校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现如今中职院校的发展在教育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 中职院校作为各种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 最近几年的整体状况都令人堪忧, 首先中职院校的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其次是教育特点不突出, 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适合市场的需要, 最重要的是有些中职学校并不注重教育方式, 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也有所欠缺, 教师不能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创新的课堂模式, 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互联网+”下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学课堂创新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整体素质偏低

中职学校在学校管理上有所松懈, 有些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并不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差。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相关行业的整合, 对旅游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很多中职学校依然延续从前的教育方法, 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满足现代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部分中职学校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造成了大量旅游专业人才的浪费

(二) 旅游专业重理论轻实践, 校企之间出现脱节

一些中职院校受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的限制, 只教授理论性的内容, 忽略了学生的实训教学。旅游业是服务业的一部分, 主要工作是与人沟通, 没有实训教育专业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 学生就不能全面发展。中职旅游专业每年有不少学生面临毕业就业问题, 但是现在中职教育中出现的弊端造成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脱节, 即旅游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而旅游企业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才。

(三) “互联网+”模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学课堂目前还没有充分因为互联网教育取得突破性发展, 旅游专业分为很多方向, 大部分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学没有针对性, 培养不出来专业性强的人才, 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中职院校缺乏自身特色, 教育方式也得不到创新, 这些问题都说明了“互联网教育”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互联网+”下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学课堂创新对策

(一) 通过互联网教育完善壮大师资团队

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学的师资力量有限, 仅凭校内师资进行课堂创新、培养专业人才有些勉强, 因此中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里的师资力量弥补不足, 在“互联网+”的全新模式下教师通过网上授课, 学生通过网上学习来丰富和发展实训教学课堂创新。

(二) 提高“互联网+”下实训教学硬件设施, 建立创新课堂

互联网教育离不开强大的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的完善有利于实训教学效果的增强, 给实训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为学生接受互联网教育创造了更好的环境。互联网教育紧跟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 紧跟社会需要走在教育前沿, 为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学课堂的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三) 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进行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学课堂创新

依靠互联网寻找旅游企业, 实现校企联合, 让学生在企业中得到实训经验, 以增强中职旅游专业人才的实训能力。还可以邀请企业有经验的人员面向旅游专业学生进行讲座, 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用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来使学生对实训教学更有兴趣, 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旅游专业课程。

总之, 互联网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随着旅游市场繁荣发展, 只有通过“互联网+”进行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育课堂创新, 才能培养出更多旅游产业所需要的人才。“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 在发展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这就需要未来学校教师一步一步地改进和完善了。

参考文献

[1]余迪.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学模式选择探讨[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2 (2) .

[2]薛萌.中职旅游专业客房实训课做床方法刍议[J].新课程 (教师版) , 2010 (12) .

[3]彭光辉.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选择与市场化运作[J].考试周刊, 2010 (34) .

互联网中职计算机教学 篇9

一、“互联网+”对电子商务教学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不仅为电子商务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也对其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一)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了改革, 使整个社会的行业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局面。在这一局面中, 电子商务人才便炙手可热。当前社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 为电子商务专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职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专业, 为企业提供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 导致电子商务专业一度成为最为人们关注的专业和就业率最高的专业。

(二) 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 日新月异, 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但是在中职阶段,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1.对教材的挑战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 要求教材也要跟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但是, 当前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使用的教材都是固定的, 且几年不变, 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难以与时俱进, 更无法贴合“互联网+”的发展需求。

2.对学校硬件条件的挑战

“互联网+”涵盖的技术性、信息性较强, 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实践与操作, 因此需要学校具有先进的硬件设施。但是, 当前中职学校的资金来源不充裕, 硬件设施存在一定的欠缺, 难以符合“互联网+”的要求。

3.对师资力量的挑战

“互联网+”对中职电子商务教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 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为丰富的经验。

4.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挑战

“互联网+”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只有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才能独立建立电子商务运营平台、推广电子商务平台, 并完成网上接洽和确定订单和后续服务。

二、“互联网+”业态下如何促进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在“互联网+”业态下, 促进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需要加强实践教学所占比重, 促进“双师型”师资建设, 开展创业实践与指导。

(一) 加强实践教学所占比重

“互联网+”对电子商务人才提出了实践性与实用性的要求, 因此在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 学校应该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 根据市场需求和“互联网+”的要求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重, 考察市场需求, 相应地设置课程, 并研究每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实际影响。当前, 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中, 主要采用“理论授课+实践”的方式, 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可以通过增设实训课、进行实践练习等方式。

比如, 电子商务实训课是实践教学的重点, 因此我们在设计实训课程体系的过程中, 可以加大电子商务实训课程建设, 制定完善的教学大纲, 在课程开课之前可以讲授课程的知识要点, 明确考核标准与能力培养要求。在各种知识的有机融合方面, 要积极地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 不能只将电子商务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拼凑。通过实训课大大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再在第二年开展实习活动, 便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从而更加适应“互联网+”的需求。

(二) 改进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方面, 教师可以采用先进的实训软件, 将其引入教学中, 让学生亲身体验B2B、B2C、C2C三种电子商务模式, 及网络营销、电子支付、EDI、网上银行、物流配送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实训软件的引入不仅能方便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更能增加实际动手能力, 为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 还需要在课余时间安排一些实践性的练习, 比如让学生利用淘宝、京东等电商体验网上购物, 或者自己尝试在淘宝开店, 训练学生的电子商务实践能力, 将理论灵活运用于实践中。

(三) 促进“双师型”师资建设

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在学习方面更多地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育, 因此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当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多为科班出身, 他们在理论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 但是在实践方面还有些不足。为此, 学校应该促进“双师型”师资建设, 引进专业化、高水平的人才, 充实中职电子商务教学力量。只有在学术性、实践性两方面拥有专业性教育人才, 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性与实践操作性技能, 培养实用型人才。

(四) 开展创业实践与指导

电子商务教学不仅仅是为企业培养电商人才, 还应该培养一些具备自主创业能力的人才, 使学生更多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此, 中职学校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比如, 鼓励或帮助学生自主开网店, 自己进行网络营销, 解决开网店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将书本中的理论与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融合, 这样的一种经历会比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电子商务知识更能提高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现在有很多的淘宝商店就是由在校的学生经营的, 他们将自己的新思想通过经营的方式在网店中体现出来, 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在实现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 也让自身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创业实践指导, 很多学生另辟蹊径, 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互联网+”的出现与迅猛发展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电子商务行业, 更是一片欣欣向荣。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因此需要在“互联网+”业态发展背景下, 及时做出适当的改革, 通过增强实践教学比重、改革教学模式、促进“双师型”师资建设、开展创业实践与指导这几个方面, 完善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机制, 实现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宫政.“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11 (27) .

[2]胡小青.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J].职业, 2014 (32) .

[3]杨飞.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实战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 (下旬刊) , 2014 (1) .

互联网中职计算机教学 篇10

一、教育改革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建设导引方向

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2010年7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就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目前中考之后根据学生成绩和意向来看,一部分可以顺利升入高中,一部分则进入社会或出国,还有一部分就步入职业院校,学习一技之能。而社会对需求大量基础建设人才,即具有职业道德的实操能力强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中职院校在这样的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前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根据长期的跟踪调查和研究表明,学前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做好学前教育对儿童未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毋庸置疑,做好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是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保障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是职业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谋求学前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保证。

音乐教育对幼儿智力开发到情感的培养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根据教育部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中关于“艺术领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钢琴弹奏与弹唱是幼儿教师的基本能力与技能之一,是幼儿教师开展幼儿园音乐活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因此,抓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让学生通过钢琴学习掌握弹奏与弹唱方面的知识、技能,感受音乐的魅力、促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能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也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研究的方向。

二、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中职钢琴的教育教学带来契机

伴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便携媒体。据《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得到的数字,201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超过20亿人,移动设备用户突破50亿;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4.5亿,移动媒体用户接近9亿,已俨然成为全球新媒体第一大用户群。2016年1月,《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发布》结果显示,未成年人手机拥有率超过75%,其中使用手机上网人数近92%,未来这个数字还会不断提高。面对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和这样的信息获取优势,职业教育应把握契机,有效利用这一“载体”为教育助力,审时度势地对中职钢琴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同时,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远程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等,专业化形式越来越强。通过移动新媒体、APP、互联网资源以及“社交平台”密切配合,将更好地把握跨时空、时效性和互动性,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构建实用、高效的钢琴教学与学习模式。推进移动“新媒体+”钢琴教学,使学生能够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学习体验,鼓励学生利用移动新媒体设备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学生运用这一手段解决钢琴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

三、学习型社会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提出要求

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知识具有更新快、容量大的特点,在为教育的发展带来革命性影响的同时,终身学习也成为这个时代对个人社会生存与适应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纲要》中提出构建“学习型社会”“建立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的战略目标。新媒体工具与互联网的结合,将为实现这一目标成为可能。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应该认真思考,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利用移动新媒体工具和互联网资源优势进行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取得最大化的学习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充实,用科技提供的灵活多样的、更具个性的学习方式补获新知、辅助音乐技能练习、拓宽专业知识面,满足对钢琴专业技能的继续提升与学习。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终身化的要求,中职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仅仅依靠在学校和课堂获得的钢琴音乐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学前教育行业对幼儿教师现有音乐能力的需求。学习型社会中利用移动新媒体随时随地进行研究学习、交流互动、演示展示成为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要在新的起点上出发,努力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社会的同步发展。

摘要:“互联网+”是现代社会的热门词,通过互联科技优化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教学效果,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是职业教育不断探索的课题。积极探索和改进钢琴教学的模式,解决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两个问题,创新钢琴教育的新路子,将新兴移动互联网技术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中职计算机教学探析 篇11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课程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183-01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样就使得很多的中职学校在课程安排方面设置了计算机课程,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同时也能在操作技能方面得到提高。中职教育只要是针对一些教育水平非常低的学生,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会融入到社会中从事一些工作,为了更好的在相关的技能方面得到提高,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中职教学中的计算机教学水平进行提高是非常必要,这对于中职学校中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对教学的模式进行转变,这样能够在教学模式方面得到发展,同时也能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现状

现在的学生,就是在网络信息时代的环境中成长的,这些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是非常高,但是,只是对游戏和娱乐更加重视,这样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面临的问题很大。这些学生在接触到计算机课程的时候进行会出现兴趣不大情况,因此,在进行理论学习的时候,一旦遇到任何的问题都是会出现学习的热情受到影响情况。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不进行及时进行解决,对一些学生来说是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是非常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在中职学校中,很多学生都是来自农村,这样就使得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当地经济发展不是很好,很多的学生对计算机并不是十分熟悉,在使用和操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计算机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也是非常困难,一些理论通常是比较抽象,同时在实际操作方面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中职教学中,学生需要尽最大努力才会有更好的成绩。

2 中职计算机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计算机知识在更新换代方面是非常快速,但是,学生在进行学生的时候是存在着一定滞后性,因此,要想更好的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更好的应用,那么就要对其变化进行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对出现的各种计算机软件要进行很好的学习,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更好的对软件进行使用。学生在工作中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软件进行使用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授课的过程中提出更高要求,这样不但能够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利用好,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利用新技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出现的新问题交给学生进行解决,这样能够使其在自学能力方面得到很大提高。计算机技术和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也是非常容易受到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其进行自我学习,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更加的发挥自身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掌握,这样能够更好的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也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对计算机课程产生更大的兴趣。

3 中职计算机教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3.1 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也是有不同想法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才、创造能力进行培养,这样能够发挥学生的价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需要教师来进行必要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必要鼓励。对于在课堂上不善于发言的学生,不要可以为难,要在课后对其进行沟通,而对于那些上课比较积极发言的学生,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培养,出一些难一点的题。例如,通过修改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注册表以实现某些特定功能,以便在同学面前适时“卖弄”。

3.2 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要激励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使学生理解软件设计各阶段的意义,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假设你是公司的老板,你想要一款什么样的软件,提出要求,由另一组学生分别扮演软件设计各阶段的负责人,这样先对软件设计各阶段有一个了解,然后再开始具体讲授。尽管课程枯燥,但学生把自己看成是某個阶段具体的负责人,学习兴趣自然有所提升。

3.3 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Word的教学中,在进行图片、艺术字等的教学时.可以布置让学生制作贺卡的任务,如制作新年贺卡、生日贺卡、教师节贺卡、母亲节贺卡等,学生根据所学,设计出非常漂亮的贺卡,展现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再比如,Excel电子表格处理是难度较大的章节。该教学内容涉及表格排版,美化,函数应用;排序,筛选等内容。函数种类有:Sum(求和函数)、Average(求平均值函数)、Max(最大值函数)、Min(最小值函数)、Countif(统计函数)。根据以上教学内容,设计了“制作全班考试成绩总表”的“任务”。给学生提供一张有全班名单及成绩的表格,要求学生完成:美化表格,适当排版;制作统计表,求每位学生的总成绩。平均成绩,每科的平均成绩,各科的最高、最低分;按照学生的平均分进行排名;筛选出有不及格科目的学生名单及不及格科目。该“任务”要求学生把零散的知识应用于一个实际的项目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任务完成后,通过投影把学生的作品统一展示,比较正确性。比较美观程度,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

4 结语

在新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国家对中职学习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能培养处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姊忆.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7).

[2]敖颖.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8).

互联网中职计算机教学 篇12

在“互联网+”时代,中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愈发突出,课堂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均显现出一定的弊端。为了突出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职学校均已开始着手改革,其中,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关键一环。翻转课堂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育模式,在中职数学教育中的引入于上述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二、“互联网+”时代下翻转课堂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互联网+”时代下翻转课堂的新特点。

在“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显现出的新特点为:教师可在与学生分离的情况下完成对他们的教育(即时空局限被互联网打破),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也从支配者转变为组织者,功能以引导学生为主。除此之外,翻转课堂还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这一点主要是指:学生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并能够通过事先预习来明确自己的需求,进而在课堂上获得个性化指导。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势在于效率更高,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可满足差异化学习需求。

2. 应用实践中的要点。

翻转课堂固然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应用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教师注意:其一,网络平台的提供。“互联网+”时代的翻转课堂以网络为实施教育的技术支撑,这一点决定了网络平台的基础地位。也就是说,要想借助互联网实施教育,现实中就必须为此提供平台,使翻转课堂具备实现的条件。对于此项要求,中职学校可通过提供Wi Fi平台的方式,来为学生提供网上学习的条件。其二,对学生的管理。预习是翻转课堂的关键一环,但主动权在学生手中,所以,要想使学生有效预习,教师就必须要重视与他们的沟通。为此,教师可提前发布预习信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要求。而在课堂上,教师则需注重维持秩序及学习指导,力求实现共同需求与个性需求的兼顾。在这个方面,教师可考虑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学习轨迹记录下来,作为改进教学、提高效率的指导。其三,提问的设计。提问是深化教学的有效方式,也是翻转课堂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对此,教师必须要做到科学设计。比如,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应针对学生事先预习过这一点,提出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引导他们探索之前忽视的领域。此外,教师自己也要做好准备,确保能够应付学生各种各样的提问。

3. 设计与实施。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在翻转课堂应用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此相关的问题也还在研究总结当中。结合目前的研究成果来讲,本文认为此种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应将预习、课堂学习两个环节作为重点。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不好,所以,教师在翻转课堂实践中,必须要在明确关键环节的基础上合理设计。

以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为例,教师可参考以下方案进行翻转课堂的设计。第一步,利用网络平台发布预习要求,包括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等。第二步,录制视频,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第三步,收集、整理学生反馈的问题,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与讲解重点。这种方式可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也能够节省时间、减轻教师负担。第四步,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通过适时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难题。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堂教育的侧重点在于数学思维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实践中应有意识的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即由他们自主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第五步,教学评价。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之后借助当堂测试等方式,对教学实效进行检验。其中,对学生的评价应将课堂表现纳入考虑,而评价结果则可按照一定权重计入期末成绩。

三、结语

翻转课堂的实质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借助互联网实施教育,特点在于颠倒了传统的教学顺序,将知识内化安排在知识传授之前,优化了教学结构、改变了师生地位甚至是课堂角色。在此种模式下,教学流程将趋于合理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增强,所以,翻转课堂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优势显著。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在应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应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使其为教学活动服务。

摘要:作为一种不同以往的经济形态,“互联网+”突出了互联网的集成与优化作用,强调创新成果的科学运用。在此种经济形态下,时间、空间对中职数学教育的限制作用被削弱,可用的教学资源则更为丰富,翻转课堂能够产生的积极作用也更加明显。本文结合中职数学教学的特点,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翻转课堂,中职数学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利.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职数学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6):56-56.

[2]高华东.论“学案导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09):41-41.

上一篇:形象广告片下一篇:面向对象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