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学管理

2024-06-26

互联网教学管理(精选12篇)

互联网教学管理 篇1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集互联与移动一体的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了当前的主交互媒体,极大满足了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对信息获取及处理的要求。作为移动通信终端连接互联网的标准方式WAP技术得到不断发展成熟,任何移动设备都可以方便地访问互联网信息,越来越多基于WAP技术的移动办公和电子商务系统正在快速地进入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1]。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高校均已建并正在使用基于Web的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因此如何在已有的Web校园网资源上结合移动通信技术,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的教学管理平台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移动教学信息服务,便成为下一代校园网研究重点和应用的热点,该研究既是高校自身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需要,也复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

2 基于移动互联式教学管理的优势

传统的教学管理系统,功能上多包含学生权限、教师权限、教学管理员权限等,几种权限都会应用的便是进行成绩的相关操作,比如教师的成绩录入、学生的成绩查询、教学管理人员的成绩维护等。在成绩的录入方式上,多采用一对一的点录和文档导入等固定形式,学生成绩查询方法基本为网上条件查[2],形式相对固定单一,虽比传统手工录入、信件查询方式有交大提高,但形势上仍不能实现多载体、多形式的查询及维护。

究其原因主要在意当前虽然电脑终端以及Internet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但毕竟仍是“固定式”设备,受到“有线入户”等种种限制,无法得以“全方位”普及。而手机通信设备却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使得设备及通信网络覆盖于校园内外的每一个角落,只需要一部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手机,就可以不受时间、地点、设备的限制,轻松地实现信息录入和获取[3]。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各种信息提供一种更便捷的途径,也为使用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通信载体,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的教学管理平台是对传统成绩管理的一个重要补充,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1)互动性好,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员、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联系,提高管理、反馈、处理的效率。

(2)即时性好,教师、学生随时、随地查询、更新教学信息,方便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访问任何数据信息。

(3)准确性好,互动和即时便是准确无误的第一保证。

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3.1 WAP技术的使用

WAP是在数字移动电话、互联网及其他数字助理机、计算机应用乃至信息家电之间进行通信的全球性开放标准。通过WAP这种技术,就可以将Internet的大量信息及各种各样的业务引入到无线终端之中。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需要信息,打开WAP手机,用户就可以享受无穷无尽的网上信息或者网上资源。当前该技术已相对成熟,这为基于移动互联的教学管理系统中多类型设备间信息的交互,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使其在理论和实际中都能够得以实现。

3.2 ASP.NET以及ADO.NET技术的应用

ASP.NET是由微软公司研发的一种大型网络开发平台,是目前最流行的开发动态网站的使用工具。可以将网页逻辑与网页设计和显示分离,支持控件及插件的模块化使用,可将目标代码可编译为一个动态链接库文件直接执行,可通过ADO.NET技术方便地对任意数据库进行快速访问。如此便使得Web应用程序具有极高的效率,并使得开发过程变得更加迅速和容易。

采用WAP技术与ASP.NET技术相结合为基于移动互联的教学关系系统在实现技术上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并保证可行性[4]。

4 系统功能模块

4.1 用户管理

一个成熟稳定的系统,对用户做有一定的规范化管理。主要的用户包括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教学管理员可以多教师和学生用户进行添加与删除,对其信息进行更新。教师、学生的资料可以在入职和入学时表格的形式批量导入,也可以离职、休学、转专业等情况进行信息的删除和修改。

为了增强系统中管理的安全性,用户进行权限进行必要的设置和管理。不同的管理权限对应于不同的操作功能,做到与实际教学管理的一致性。

4.2 信息查询

信息检索是信息处理领域的核心,也是教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5]。系统需要满足个用户对于用户信息、教师信息、教室资源、课程信息的条件组合式模糊查询。系统中需要友好的界面,提供必要的查询可选条件,如重要的项目学号、用户名、所在专业等;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如职称、所属系、开课名称;学生关心的信息如课程的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校区、该课程的学分等。

4.3 选修课

选修课是大学课程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在教学管理系统中除对课程名称、课程时间、课程内容、授课教师、课程学分、课程学时、考试形式、课程介绍信息展示外,核心的环节便是选课。

为了方便学生更加实时进行选课,教学管理系统提供了选课的功能。该功能只在特定时间针对学生的用户身份下才显示使用。当学生用户登录本系统时,该系统会记录下该学生的学号作为标识,自动根据用户登录记录时的学号作为选择条件,在待选课结果表中进行查找,找到相匹配的数据时将其显示在界面上,方便学生进行课程的选择。

4.4 考试

考试成绩是学时最关系的环节之一,通常在学期末考试结束后开放使用[6]。在考试前可提供考试信息查询的功能。考试结束以后教师通过移动互联终端上传其所负责部分的考试成绩,教学管理员审核后,开放查询功能。对于学生用户,可实现本学期成绩的查询和历史学期成绩的查询,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汇总,对课程整体考试情况、学生考试成绩情况、教师授课情况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生成报表,以供学生、教师、教务处等部门使用。

4.5 消息

为方便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从教学处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出发,系统中增加消息模块,实现用户间消息的发送和查看。

5 结语

在系统实际设计中,该系统当前已具备了教学管理中的基本功能,可以满足基本的教学管理需要。但对于“教学日历维护与查阅”、“教-学互评与反馈”、“闲置资源查询与预约”、“各类统计与分析”等业务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现、以期提高了工作效能,更好地满足教学管理中的实际需要。

摘要:互联网的快捷、大信息量和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使得移动互联应用得到极大的发展,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电子商务系统和移动办公已迅速进入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借助已有的Web校园网络资源,结合移动互联通信技术,设计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管理子系统,为校园网管理系统进行扩展、为学校提供个性化、移动化的教学信息服务。

关键词:教学管理,移动互联网,教学信息

参考文献

[1]梅娅.浅谈高校教学系统的功能与设计分析[J].科技信息,2008,(11):31,66.

[2]陈云芳,张伟.基于开放平台的高等教育私有云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06):112-115.

[3]靳玉红,王姮.电工电子网络化开放实验平台的构建[J].中国科技信息,2012,(02):65,67.

[4]邓于.高校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探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90-93.

[5]陶永鹏.语言学习法在程序设计语言学习中的借鉴[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05):34,40.

[6]马运朋.基于问题的移动学习模式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3):62-64.

互联网教学管理 篇2

教学设计

Teaching aims: 1.Learn some new words: farm meet course enjoy suddenly hope voice interest ….2.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3.key sentence: A:Where are you from? B:I am from …

A:Where do you come from? B:I come from …

How about you ? → What about you ?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Teaching method:talking sum up Learning method: 1.Practise in pairs 2.Remember and write the key sentence by themselves Teaching time:One Teaching tool:PPT.Teaching type:New lesson Teaching steps: Class opening: 1.Greeting 2.Duty report.New lesson: Step 1.Lead in Ask the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1.Do you like to make new friends? Why or why not? 2.Who is your newest friend? How do you meet? Step 2.Listen and answer 1.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then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Ⅰ.What does Danny want to buy in Beijing? Ⅱ.Who is Danny’s new friend? Ⅲ.Where does Wu Li come from? 2.Discuss the whole text.Make sur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Step 3.Listen and repeat Step 4.Practice 1.Have them read the text aloud for a few minutes and correct their pronunciation when necessary.2.Ask students to come to the front and act out their dialogues.Step 4.Language notes 1.Do you like to make friends? 你喜欢交新朋友吗? make friends 交朋友 拓展:make friends with sb.和某人交朋友 2.A:Where are you from? B:I am from …

A:Where do you come from? B:I come from …

3.I came to China with my friend, Jenny.我和我的朋友詹妮一起来到了中国。

with 是介词,意为 “和……一起;随身携带”。

4.There are a lot of places of interest in Beijing.在北京有许多名胜。

1)a lot of 许多,大量,即可以修饰可数名词,也可以修饰不可数名词,相当于 lots of。

2)places of interest 名胜。5.How about you? 你呢?

How about…? 意为 “……怎么样”,相当于 What about…?

Step 5.Deal with “LET’S DO IT”

You meet a new friend on the train or bus.What should one say to a new friend? What can one do to enjoy time with a new friend? With a partner, write and practice a dialogue.Present your dialogue to your classmates.Guide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questions.Step 6.sum up Step 7.Homework: 1.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2.Finish off the activity book.3.Read the dialogue in the lesson12.Blackboard writing: A:Where are you from? B:I am from …

A:Where do you come from? B:I come from …

互联网教学管理 篇3

一、研究背景

“基于网的教育”的认识起点有两个:一是未来社会一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怎么为孩子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二是如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教育服务,该怎么重新设计现在的教育。就世界范围而言,“基于网的教育”已经形成不可遏阻的潮流。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大举改革,国内京、沪、粤、苏、浙等多地已开展了iPad进课堂的实验。

案例教学起源于欧洲,1919年哈佛商学院开始推广使用并对其备受推崇。案例教学法目前在商业教育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影响早已波及美国以外的国家。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高中地理运用案例教学。相比一下,初中地理案例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

笔者认为,若是把互联网和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应当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旅游产品设计》正是为论证此猜想设计的一个系列课程,是一次有益尝试。

二、研究思路

《旅游产品设计》是复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内容,包含项目动员、方法指导、小组课堂内外合作、中期评估、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环节的系列活动课程,共2周、5课时。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方式,选取一个学过的国家或地区,设计符合特定需求和对象的旅游产品,各课时安排为:

第一课时,课程说明、小组划分、任务分配,要求各小组拟定旅游产品草案。

第二课时,学生参考课本,借助iPad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完善旅游产品方案,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社会经济等条件,保证课程的“地理味道”。

第三课时,中期评估。邀请旅行社经理来到课堂,听取各小组介绍并从行业角度给出修改意见,保证产品在售价、行程可实现性和安全等方面的合理。

第四课时,成果展示。该课时为市级公开课,学生展示设计好的旅游产品,听课老师通过配发的iPad中的投票软件,现场评分。

第五课时,提升总结。下发测试题,学生在iPad中完成,软件自动批改,教师针对错误率高的题目重点讲解,学生记录心得体会并共享。

三、精彩呈现

下文为第三课时中的精彩环节。

铃响后,各个小组依旧忙碌地做着中期汇报的准备。同学们娴熟地操作iPad,有的在用Keynote软件美化演示文稿,有的在Pages软件中修改着产品文稿,还有的使用Safari浏览器“百度一下”,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分享资源。

第一组的汇报人把iPad的界面投影到大屏幕上,开始了陈述。这组选择了《美国》一节设计产品,结合学过的美国是移民国家,东西部山地、中部大平原的地形地貌,农业高度专业化和机械化,以及工业发达,东西海岸和五大湖地区分布知名大城市等知识点,设计了一条串联起几乎所有美国著名景点,同时可以感受美国社会经济特征的旅游路线,甚至有一个环节是“乘坐连接东西海岸的太平洋铁路,寻访华工建设铁路的丰功伟业”。规划中一切都很美好,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恨不得立刻出发。

汇报结束,掌声热烈,第一小组的同学很是得意。但彭经理就费用和时间成进行了提问和点评,使得该组同学意识到,他们的产品行程异常紧凑,并且费用昂贵。

同学们听了之后都若有所思,并悄悄行动起来。笔者注意到,第一小组的成员在整理刚才的点评记录,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在“去哪儿网”等网站上重新搜索房价和酒店价格。这是把互联网引入课堂后产生的一大变化——学习计划是持续更新的,学习成果是不断生成的。

之后的几组同学,在汇报的时候,已经能够自我点评一些问题,如总价过高、行程太紧张、特色不鲜明等。例如,第三小组的产品是中东地区,一开始他们没有想到迪拜帆船酒店在旺季极高的房价,也没有认识到西亚早已被外交部提醒谨慎前往,旅行社是不能发团的。到下课前第8小组做汇报时,虽然旅游方案已被他们自己几乎彻底推翻,但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及时做出了一份看似粗糙的方案,但图文结合,思路清晰,设计合理。不仅我和同学们都觉得很棒,彭经理更是激动地说:“暑假的时候,欢迎同学们到我们旅行社来实习!”同学们听到这么高的称赞,喜悦和满足写在脸上。

四、反思总结

在接下来的两个课时中,学生都以远超预期的成功,证明了作为课堂主体的他们有无限潜力。通过尝试“互联网+案例教学”,验证了我的猜想,使得我再一次认识到“基于网的教育”的巨大优越性及开放的地理课程的巨大魅力。

课程中,连接网络的iPad的使用贯穿始终。学生可以更容易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解答心中的疑问,可以在保证教学秩序的同时尽情交流所思所想、交换资源,学生的创意被及时记载和分享,个性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展,积极性被无止境地调动,对地理学科的喜爱呈指数型增长。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从传授者变成组织者和专家,组织学习的开展而不是直接讲述知识,提供专业意见、提示解决思路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判断对错。通过学习,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稳固确立,学生对于未来信息化社会的准备更加领先。课程学习过程不仅发生在课堂,还延伸到了课后。哪怕是在家里,小组之间依旧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流想法、交换资源、上传作品,网络将教学时间和空间都无限扩展了。

我的教学梦——互联网+课堂教学 篇4

●互联网和视频介入课堂教学

新课教学前,教师创建视频,利用互联网发布到平时与学生学习交流的网络平台上,学生在家中或课外利用互联网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而后再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但需要明确的是,这并不是完全的视频教学,学生在看完视频后,还要和教师面对面互动,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必要的话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将教学视频再播放进行教学。我刚开始采用这种教学形式时,确实感觉很累,因为课前要花很多时间准备教学视频:教师不但要在视频中对教学知识进行分析讲解,还要学会运用一些必要的计算机知识来制作视频。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在观看教学视频的时候,注意力集中了很多,教学效果也有了很大改善。看完之后,师生之间会进行一些交流讨论,有时候是我问他们问题,有时候是学生们反问我一些问题,然后我们会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交流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学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利用互联网、视频进行分层教学

在教学中,我常常会根据教学需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学习能力强的,任务难度系数大;学习能力弱的,任务相对容易一些。在小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协作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例如,单词教学,我会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不同的任务。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只要会读单词就可以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但要会读单词,还要会背、会拼写单词。根据这样的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不同的教学视频,分别给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观看,这样既避免了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因为看不懂而放弃学习,又避免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因为知识点太容易而感到枯燥乏味,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另外,学生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查阅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扩大了知识面,更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利用互联网实施个性化教育

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与传统方式完全不同的布置作业的方法。每一次的教学结束后,我都会利用互联网里的淘题吧安排难度系数不一样的作业给不同的学生完成,并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的不同,给予不同的积分奖励,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可以通过淘题吧对每次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掌握班上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教学进度。

●利用互联网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利用率

将教师的教学讲解制成视频并利用互联网上传至指定平台,学生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调出来学习,这对那些没有一次性弄懂知识点的学生或者缺课的学生而言尤其有效。对于教师来说,一次的课堂教学资源可以多次运用,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又使他们也不用在课外给学生补习了。

互联网教学管理 篇5

人类进入新的世纪,“互联网”成了当今最深入人心的概念。在人们感到惊诧、甚至来不及作出反应之时,它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开始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及不同层面。互联网是信息与管理技术的最佳结合,其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对企业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最深远的。面对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技术及文化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企业管理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经营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本文着重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等几个方面略作分析,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讨论。

一、管理理念创新:知识资本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感到“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与此相适应,在企业管理理念上,也正在经历一个新的转折:相对于有形资本,无形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知识资本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最重要的资源。

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以其未来学家的深邃眼光较早地洞悉到这种变化的趋势,并将这种由社会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对知识的“赋值”称之为“符号财富”。他甚至深刻地提醒世人:没有人会因为苹果计算机公司或IBM公司的物质资产而购买其股份。起作用的并不是这些公司的建筑物或机器设备,而是其市场推销能力和社会关系、其公司管理的组织能力以及雇员们头脑中的那些突发奇想。它们所代表的不过是另一些象征性符号而已,而且已达到令人惊异的地步。

托夫勒的话绝非一个未来学家的奇思妙想,更非要到遥不可及的将来才能在一般的企业中变成现实,在IT行业以外的一般制造业中也早已被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们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的耐克(Nike)鞋业公司,在市场上可谓独占鳌头,但它并不直接生产和制造鞋,它的资产是“耐克”商标、生产许可证、市场销售能力和设计开发能力。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可口可乐公司总裁敢夸下海口:“如果可口可乐公司总部被烧毁,它可以凭可口可乐的牌子重新起家”。在新的企业兼并浪潮中,许多企业就是为了获得无形资产而进行兼并,或以无形资产作为兼并其它企业的本钱。

这一事实表明,传统企业本身的结构、内容和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服务业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发展迅速。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正如美国进步政策研究会(ppI)技术创新和新经济项目小组主任罗伯特·D·阿特金森(Robert D.Atkinson)博士与该会技术政策分析家拉诺夫·H·科尔特(Ranolph H.Court)在其合著的《美国新经济——联邦与州》一书中详细地分析了美国联邦及各州的新经济增长状况后指出的:“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对这一点存在广泛的认同,这也是对新经济认识的一个确切的方面。”“知识日显重要意味着无形资本的净积累(如教育、研究与发展等方面)比有形资本的净积累(如建筑物、交通、道路和机器系统等方面)增长的更快。在联邦财政资助方面,无形资本占联邦财政资助有形资产的比重从70年代的60%提高到现在的93%。在商业中也有同样的趋势。在60年代和70年代,平均股票溢价收益中约有25%应归功于已报告利润的变动。到了90年代早期,这个比例下降到低于10%。这个变化部分地可归功于公司的价值越来越取决于传统会计无法核算的无形资产(如研发、商标和雇员专利知识等)这个事实。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至少已经和有形资产旗鼓相当,而且有形资产价值中的更大部分取决于无形资产的投入。”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教授更是早就明确指出,知识已经成为知识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并一语道破真谛:“知识是唯一的经济资源。”

二、管理模式创新:知识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

传统的企业管理主要是将注意力关注于人、财、物、供、产、销等环节,此一时,彼一时,无所谓轻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从物品生产转移到以智慧为基础的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占据经济学思想最长久的一个假设——报酬递减。实际上,在互联网极大普及的经营环境下,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作和传统的以物品为基础的生产在行为上有非常不同的特点。传统的物品生产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有形资产的消耗而逐步缩小。与之有别的是,知识在其自身作用下(生产、分配、使用)是在不断增长的,它可以创造以前从来不存在的市场,引起并产生更多的创新,因此,应该是“报酬递增”,即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特定市场中的企业,其获得的优势在竞争中也是不断增强的。这些企业在管理行为、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有别于传统企业的新特色,在管理模式上事实上正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新尝试。

借助网络技术,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中的环球网进入数据库,还可以利用公司的内部网络获取公司的专业技术知识。但由此带来的问题在于太容易将数据与知识、信息技术与信息相混淆。随着资产无形化的日益发展,随着知识在企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日益突出,随着人们获取的数据不断增加,对数据进行筛选、分享及利用的困难也变得更加尖锐了。于是在许多企业纷纷出现了一批新式高级经理人员,其头衔为:“知识主管”、“学习主管”、“知识资本经理”、“知识管理经理”,等等。一些著名公司(尤其是知识型公司)在知识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从管理模式的角度看,面向知识管理的公司决策者面临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传统的以交易过程、后勤统筹和工作流为关注核心的管理转到建设一个有能力支持沟通、建立交际网络、在工作中学习等内容的系统上来,以行动和知识的创新更快地反馈循环来对全新的经济环境作出反应。”

在企业内部,知识管理应该在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知识共享、促进企业知识流动。企业还应该充分利用外部知识网络,加强对网络中知识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知识资源。在新的管理模式中,企业管理者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个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是一种特殊资源,企业应该针对其在知识开发中的独特性,实施有效的管理。

三、管理组织创新:从金字塔型的等级化的垂直管理到网络型的扁平化的水平管理

美国经济学家钱德勒在其颇有影响的著作《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中的经理革命》一书中曾经写道:“美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成长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企业规模的扩张过程;二是资本所有权与管理的分离过程。”“由一组支薪的高、中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就可恰当地被称为现代企业”。这种被称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成了当今美国工商企业制度中的标准形式,也被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参照系。

然而,有必要指出的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是以庞大的规模和集中的管理来更好地控制原料供应,以此来获得较高的效率。但在互联网广泛应用和普及的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是靠不断找出市场需求以及解决办法之间的联系。成功的企业所提供的价值大多来自有待解决的市场问题所需要的专业研究、工程和设计服务,识别问题所需要的专门销售和咨询服务,以及把上述两个方面连接起来的专门化战略,加上金融和管理服务。只有这种价值才不易被模仿。所以,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创新和服务将代替控制和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正在改变传统企业管理的许多做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若沿用那种按职能分工、条块分割形成的金字塔型的层级结构,那就无法对外来信息做出快速反应。基于此,1993年出现了‘企业重建’的理论与实践。它的核心思想是把原来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扁平化、信息化,形成以任务或合同为对象的有关职能专业人员的组合。而这种变革的技术基础是信息网络在企业内部的普遍覆盖。”这样的发展趋势,导致企业纷纷压缩纵向距离,造成了企业结构向水平化、横向化的构造运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管理层次必须减少。“而首当其冲的便是经理阶层。”中层经理的职责是协调下层部门的工作,从下级收集信息,转给其它的下级或向上级汇报。由于传统体制下等级森严,信息往往难以迅速反映到高层。正如国外有的研究者注意到的,最糟的情况是:报告被净化了,数字被修饰了,信息被隐藏和隐瞒,甚至被伪造。而在新的技术背景下,计算机可以代替中层经理的搜集、传递、分析和处理信息的无创造性或低创造性的工作。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一个普通程序员可以将有关信息直接传送给远隔千山万水的总部的CEO,一下子跨越了传统管理的许多层级和诸多需要汇报、请示的环节,加快了企业信息的反馈速度,更消除了金字塔型等级制的官僚作风,使得高层与基层直接对话成为现实可能,从而某种程度地使中层经理成为多余。

在中层管理削弱的同时,新的企业形式,如网络型企业应运而生,某些虚拟企业的成功运作为人们提供了极为广阔的思考空间。这样的企业结构象网而非金字塔。与传统企业根本不同的是,网络型企业中网络上的每一个结点都是创新的源泉,其成员既是项目的参与者,也是利润的分享者。这样的网络结构一方面极大地刺激了每一个结点的创新,另一方面又减少了中层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对解决传统管理体制的弊端也是一剂良药。

四、管理方式创新:从消极地适应市场到积极求变创新

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计算机科学家张亚勤先生最近曾经说过:“计算与通信的有机结合是网络革命的最大特征。Internet的蔓延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于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的无限联通。”张先生的话是不无道理的。在这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的前景充满着不确定因素。互联网正在覆盖管理空间,管理的范围已经从本土进入全球,管理文化从同质交流进入与异质共存,管理对象从现实世界进入虚拟世界,管理组织从垂直进入水平状态,管理指令从日常语言到网络语言,管理内容从主要对生产要素的管理到对知识要素的管理,这对企业管理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经营环境中,企业的兴衰成败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者能否具有审时度势、举重若轻、应付自如的素质。

在网络化时代,企业经营者必须破除安于现状、满足于现状的保守思想,消极地适应市场,企图守业,已难以维继。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机遇存在于变革之中,其核心在于创新。要主动地去推进变革,甚至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破坏”,成为变革的先行者,而不是被动地在变革出现之后才去应付经营环境的变化。比尔·盖茨在微软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际曾充满激情地写道:“纵观商业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司,他们的行事方式僵化死板,满足于自己的成功,而没有意识到世界不论有无他们都将变化。所以,对微软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我们适应变化的能力,我们能迅速抓住新的行业方向,随着技术的进化,不断重塑了自己,从而始终保持了成功。”

处在激变时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必须从常规阶段进入创新阶段。新世纪的企业管理,从根本上讲,将是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和扁平,将注重平等与尊重、创造与直觉、主动与创业精神、远见与价值控制,将依靠信息共享、虚拟整合、企业间相互依存,从而不断创造优势,为赢得未来市场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管理应该是从科学走向科学加艺术的管理,是求变和创新的管理。

参考文献:

[1][2] 罗伯特·D·阿特金森,拉诺夫.H.科尔特.美国新经济——联邦与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 p.E.Dyucker:The Information Executives Truly Need,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January——February,54— 62,1995.

[4] 王德禄等.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5]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中的经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987.

[6] 潘承烈.“重视和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座谈[N].光明日报,1997—07—12,(7).

[7] 周敦仁,马磊.知识经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J].探索与争鸣,1998,(5).

[8] 卫思·贝克.构建情报网络[A].保罗·S·麦耶斯主编.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C].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9] 张亚勤.没有藩篱的21世纪[J].IT经理世界,2001,(1).

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 篇6

王忠禹在会上指出:这次大会,以“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为中心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这是我国企业界、管理界正在认真思考的具有趋势性的重大课题。王会长解题时,将“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所要解决的问题;高度概括为三大问题:第一,当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第二,世界一流企业在互联网条件下采取了一些什么样的适应性变革值得我们借鉴?第三,我国企业历经30年改革、提升、发展后,在今天面临怎样的历史性挑战?

解决好这三大问题,中国各行各业就可以成功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而这三大问题,不仅是企业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且过去是,将来更加是《互联网周刊》提出的“各行各业与互联网联合起来”这一总的办刊方向下要致力加强的主题。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蒋黔贵所做会议主报告中提出:“管理的目的也从‘做大’、‘做强’转变为‘做活’”。这是《互联网周刊》七年来一直呼吁的企业转型总路线,第一次得到国家的正式认同。回顾历史,我刊2005年发表《企业转型的总路线》,指出“中国正在面临企业转型。如何对这种转型进行战略定位?我们需要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明确提出:“必须在战略目标上,把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做活,作为根本方向”;“从‘做大’、‘做强’的思路,转向‘做活’的思路”。2008年连续发表《做大做强还要加上做“活”》和《做大做强做活的网络之道》,加以强化。

从做大做强,转变为做活,被明确为管理的目的,说明国资委、工信部和中企联领导确实英明,及时给中国企业指明了正确方向。同时,也证明《互联网周刊》在引领各行各业走向互联网方向上,具有远见卓识意义上的领导力。不谦虚地开个玩笑:各行各业跟着《互联网周刊》走,七年之内不会在互联网时代迷失大方向。

《互联网周刊》近年提出做大做强做活,曾主要以IBM作为论据,指出:“在一个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时代,企业不光要追求做大做强,还要加上做活。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大象既大又强,一旦跳起舞来,就会像IBM那样厉害”。

本次大会,专门请IBM和《互联网周刊》两家,为全国各行各业的企业做管理创新趋势报告(详见本期奇平视点)。这对于我们以往的工作,是一个极大的肯定。也给了我们进一步按照国家要求,为企业管理创新服务的信心和动力。

我们将像领导要求的那样,学习海尔,努力探索互联网时代管理新模式。在今后的报道上做到六个高度关注:高度关注互联网时代企业运营环境的变化;高度关注企业管理范畴和边际的变化,高度重视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高度重视企业运营方式的变革,高度重视员工管理方式的变革,高度重视企业家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为各行各业企业及时总结来自互联网前沿的创新经验,包括三大重点: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适应新商业模式的组织模式创新,对外合作模式的开放式创新。

互联网教学管理 篇7

关键词:“互联网+”视野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互联网+”作为当前社会中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在教育领域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互联网+”的视野下,当前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管理过程中,逐渐开始应用形式多样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和管理手段。在具体的实施当中,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利用富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信息管理软件等网络化的方式,对教学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科学的配置,从而实现更为有效的教学管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却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从而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质量与效果。

一、“互联网+”视野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意义

(一)教学服务水平的提高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当中,教师和学生是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因此,坚持学生为先的理念,通过教学管理的改革,为学生提供更为良好的服务,这对于高职院校网络化教学管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应当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类,针对学习能力、专业等方面不同的学生,应当有针对性地提出个性化的网络化教学管理服务,例如微课、网络课程等,以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和调整,因而能够从不同的学习体验当中得到收获。另一方面,教师也是教学管理服务的对象之一,通过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发展,教师能够得到一定的收获,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成长,在“互联网+”视野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当中,通过教师的积极参与,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此外,还应当注重双向互动关系的建立,在学生和管理者之间,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架起一座良好的沟通桥梁。

(二)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发展

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当中,具有很强的业务性,同时具有很广的涉及面,无论是哪一个方面出了差错,都会对教学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在“互联网+”视野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会逐渐向精细化方向发展,通过“互联网+”视野下的教学管理系统建设,能够对教学管理的细节、流程等加以改善,同时有助于教学管理人员更加明确自身的目标和任务,在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的同时,通过网络化的手段,确保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数据信息的共享性与准确性

在“互联网+”视野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除了基本的硬件设施以外,还需要建设相应的教学管理软件。在网络化的教学管理平台当中,将教师、学生的基本资料,以及教师的教学信息、课程资源、学习轨迹等数据进行整合,确保数据信息的全面与准确。如果学校各个部门、教师、学生需要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应用,网络化的教学管理平台还能够提供资源共享功能,从而让需要的人及时地查找和使用这些数据资料,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及教学管理的决策等,都能够提供良好的帮助。

二、“互联网+”视野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化意识不足

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教师是最为重要的一线人员,在教学管理改革当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习惯,在实际教学当中,仍然愿意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意进行改变。这种情况使得“互联网+”难以有效地在高职院校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对于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也难以进行有效的满足。

(二)系统建设不完善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当中,基于“互联网+”视野下,对于网络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并没有实现完善的建设与规划,因此,在各个教学管理部门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系统工作,因而工作效率也无法的到有效的提升。所以,在“互联网+”的视野下,应当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改善,通过与实际教学管理内容的有效融合,使其能够具有更加完善、全面的功能,从而更好的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成效。

(三)政策制度不到位

在高职院校当中,正在越来越多的应用网络化的教学管理系统,而在实际应用当中,高职院校需要针对网络化的教学管理发展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进行准确的定位。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在“互联网+”视野下的教学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规范,因而难以与网络化教学管理系统协同发挥作用。

(四)管理人员素质欠缺

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中,教学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十分有限,对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能力较差,无法满足“互联网+”视野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发展和进步。同时,高职院校中也缺乏专业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人才,在教学管理当中,即使建设了网络化的教学管理系统,也难以有效地进行操作,因而无法发挥出教学管理系统的作用。

三、“互联网+”视野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措施

(一)提升网络化教学管理意识

在“互联网+”的视野之下,高职院校要想提升自身教学管理质量,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升网络化的教学管理意识。在当前的教学领域当中,随着“互联网+”理念的不断深入,逐渐产生了“互联网+”学习、“互联网+”教学、“互联网+”课程、“互联网+”评价等新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因而使整个教育领域都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和转变。基于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当对“互联网+”的理念加以重视,并且认识到网络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学校应当注重对“互联网+”理念的宣传和普及,让更多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能够不断形成“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从而推动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优化完善网络化管理系统

在“互联网+”视野下,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中,对于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和共享化水平更为重视,因此应当在教学管理的过程当中,对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行充分地应用,加大力度建设硬件配套设施,为教学管理的网络化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还应当鼓励教师对关于“互联网+”视野下的教学管理方面的教学科研项目进行积极地申报,并且为其研究提供良好的保证,促进教学管理资源的良好共享。在网络化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当中,应当打破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限制,使各个不同的系统能够进行有效的兼容与融合,提升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化和协调化,从而使学校各个部门实现有效地协作,更好地开展教学管理活动。如果系统无法进行整合,可以分析系统当中的数据资料,通过相应的标准进行二次开发,从而建立与教学管理系统能够兼容的统一接口,从而实现完整化、统一化的数据形式,实现教学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在“互联网+”视野下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提供更为良好的基础。

(三)健全制度,完善组织机构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来说,在“互联网+”的视野下,应当对发展战略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上进行制定,使学校网络化教学管理系统的相关制度能够得到完善。通过对网络化制度的建设,为高职院校在“互联网+”视野下的教学管理工作当中,提供更为有效的保障。由于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较为复杂,因此,通过对教学管理网络化相关制度的建设,能够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当中,通过与“互联网+”理念的相互结合,学校的教学部门也需要进行职能方面的调整和变革。所以,在“互联网+”视野下的教学管理发展当中,还应当根据实际的管理需求,对组织机构进行相应地调整,从而更好地匹配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管理,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四)加强网络化管理人才培养

在“互联网+”的视野下,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做好教学管理工作,除了建设和完善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之外,还必须拥有充足的网络化教学管理人才作保障。在教学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中,通过高素质教学管理人员的应用与测试,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与技术人员交换经验,从而实现对网络化教学管理系统的不断优化与完善,进一步实现网络化、高效化、科学化的教学管理。所以,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力度培养和引进具备教学管理知识与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使其能够具有良好的教学管理能力和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更好地运用网络化的教学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在“互联网+”视野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效果的提升。

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发展当中,随着越来越多先进科技和理念的应用,教学与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断地提升。而在高职院校当中,基于“互联网+”的视野下,开展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活动,对于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真正地发挥出“互联网+”视野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丁佩芬.移动化与智慧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网络化新范式[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60-63.

[2]林菊洁,孙国忠.浅谈“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J].才智,2015,(27):49-50.

互联网教学管理 篇8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实施教学驱动, 能够提高教学的服务性和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教学, 并做好精细化管理, 实现数据的准确共享。但是由于我国对互联网认识的局限性, 使得在实际教学管理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严重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1.缺乏健全的政策做指导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离不开教学信息系统软件, 高职院校需要针对信息化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对策, 但是各高校还没有认识到其中的重要作用, 缺乏健全的政策指导, 无法做出较好的设计, 更不能配合教学信息做出指导。

2.对“互联网+”技术信息化作用的认识不到位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 他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高职院校许多教师人员没有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积极作用, 仍旧采取原来的教学手段开展授课, 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3.信息化教学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有限

许多高职教师都是老教师, 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较少, 教学管理能力有限, 与此同时, 还没有专业的计算机能力作基础, 教学管理不到位, 严重阻碍了教学水平,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以“互联网+”驱动高职院校教学的管理对策

针对“互联网+”驱动信息化管理教学存在的不足, 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 改变教学方式, 突出信息建设的意义, 对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

为了能够给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实施顺利开张, 在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 我们应该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信息化相关的制度以及管理体系。与此同时, 在复杂的、琐碎的教学管理过程中, 只有健全的教学管理信息化相关制度以及体系, 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效率。随着教学管理和“互联网+”的融合与创新, 高职院校中的各个部门, 包括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能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综上所述, 在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我们要根据建设需要, 合理的调整相关组织机构, 使其能够适应“互联网+”这个大环境, 从而推动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实施。

2.提升教师的信息管理意识

信息管理意识的提高是保证高质量教学的关键,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根据市场和学生的需求, 突出“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所在, 在教学、课程内容讲解、作业设计等环节都加入信息手段, 搭建新的教学模式, 并组织做好技术培训, 加大教育宣传,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 对教学给予更高的重视。

3.完善信息系统, 优化人才队伍

“互联网+”驱动高职信息化教学, 与教育资源共享、教学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学校领导要认识到新设备的积极意义, 加大资金投入, 不仅要引进新设施, 还要做好软件系统的设计, 鼓励教师进修科研, 搭建一个信息化教学的平台, 从而更好的整合教学资源。

在此基础上, “互联网+”驱动教学方式与教师主导能力的发挥密切相关, 各院校要重视教学管理中“人”的作用, 实施信息化管理, 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教学中能够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效的整合起来, 并实行量化考核, 将信息教学的水平也纳入考核范围, 从而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 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 最终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不断提高与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普及发展, 将其应用到高职教学之中能够改变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 突出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好资料的整合与利用。当然, 想要发挥“互联网+”驱动教学的作用, 高职教师要意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健全管理制度, 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学校还要不断扩充教师的知识面, 组织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丁旭.以“互联网+”驱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J].学园, 2015, 32:160-161.

[2]王倩.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互联网教学管理 篇9

对于实践教学,从国家层面就可以看出是非常重视的,首先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再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申报“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5]18号)及《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等文件都分别提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更好地适应和促进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的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也为自己量身制订了各自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从人力、物力方面加大投入,各种各样的实训、实践实验大楼拔地而起或者创办了“产、学、研”基地。从此,实践教学有了配套的环境。如果学生提出要求开展一些自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就可以满足了,让学生有了自由创新的条件。但是,随着实践教学设施不断地完善,与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的落后的矛盾就日益突出,“互联网+”实践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问题,不仅仅拘囿于日常的教学管理,从而使得教学质量有实质性提高。

2015年3月李总理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从此全国掀起了“互联网+”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电脑互联网时代升级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与两化融合得更深入,结合得更紧密,如何运用好“互联网+”来帮助我们进行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就是一个比较值得研究的课题了。

1 实践教学管理运行现状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实践教学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应该与理论教学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目前,有些高校设有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在实践教学的管理组织机构上实行多头管理,表面上看,各项管理工作做得比较深入细致,但如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好,那么就会影响到实践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并且,各院系实验室和实践中心也负责落实一下实践教学工作,与学校职能部门之间职责划分很容易交叉或缺位。因此,实践教学会出现资源不够多且利用效率不高,以及校内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管理不到位等情况。

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目前还是采用类似政府机构的层级分明、内容复杂的系统。层级分明主要体现在教学方面:学校管院(系),院(系)管专业教研室,专业教研室管任课老师,而在行政方面,又采取各自为政的科层管理体制;内容复杂表现在教学管理项目的繁多,包括日常教学管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基地(实训室)建设等。正因为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层级分明、内容复杂,如果还采用旧的实践教学管理运行机制,那么就会显得管理混乱,机构臃肿。在“互联网+”时代,就更加凸显出当前管理制度的落后。

2“互联网+”实践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构建

2.1 总体目标与作用

“互联网+”平台下的实践教学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校内主要是学校领导下的教务处管系、系部管教研室、教研室管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管实践指导教师、实践指导教师管学生的层层管理,不同管理层面对实践教学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同。教务处、系部甚至教研室进行上层设计,管理实践教学课程是否正常开展及评价最后的实践教学效果,而课程负责人主要安排和监管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指导老师就是全面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因此,要做到统筹规划,形成各级相对独立但是又协调的管理体系;如果学生到校外企业实践,那就由学校和企业协商建立对口的组织来管理,主要成员为校内外职业导师,分行业共同组织管理实践教学。通过开放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将会更好地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及充分发挥不同管理层面的能动作用,确保实践教学健康、有序、规范、高质量地实施。

2.2 实践教学管理关键因素和内容

实践教学的管理关键因素:人(学生及实践指导教师)、设备(实践教学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制度(实践教学规范)。

实践教学的管理内容:①实践教学章程:实践课主要包括专业课实践和毕业实习2个部分。因此,要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实施细则及考核及评价方式。②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要求及约束:专业学科带头人、任课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实践基地的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实践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工作。实践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日常实践教学活动。③管理实践教学资源及实践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系统,可以很好的管理实践教学有关的硬件资源、资料,丰富实践教学技术的手段。④管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借助于“互联网+”,教务处、系部或者各教学管理者能对各类实践环节和过程进行实时的跟踪管理。例如,动态地了解学生实践活动过程、学生完成实践报告的情况、学生实践活动的考核及成绩等。由于及时掌握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也不会脱节。具体包括日常教学、实验室管理、校园内实践考勤管理、校外实践考勤管理等。

2.2.1 日常教学

教学管理体系可以采用目前最先进的“互联网+”平台下物联网校园感知系统,通过RFID技术,可以把教学管理的组织机构、评价和考核系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保障教学的质量和监控教学体系;“互联网+”平台下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自主学习的环境也得到极大的改善,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2.2 实验室管理

在实验室中也能实现“互联网+”平台下实践教学管理。在出入管理方面,师生进出实验门实现RFID卡无接触式自动检查登记,当系统自动阅读到校园卡信息后,会在屏幕显示将要通过的人员信息、照片,核对后自动放行。系统将保存出入记录,因此各职能部门通过系统可以直观地了解即时的学生在实验室的情况及了解学生进出实验的时间。在设备管理方面,系统已经通过RFID存储实验设备的基本信息和阅读器,那么在实验过程就可利用RFID帮助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且有关实验步骤、实验要点、使用帮助等信息也可以提供给学生。如果实验过程中仪器设备使用不当时,还会自动警告并中断实验过程,避免出现危险的意外事故,实验数据可以被实时的、自动的采集并通过某种方式提供给实验者,真正实现实验教学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插座除了通电,还能够将各个实验设备的耗电量信息实时反馈给实验室管理员,这样管理员就能够随时控制插座电源,实现智能化管理,起到高效节能的作用。

2.2.3 校园内实践考勤管理

实践考勤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平时考勤工作很多老师都感到头疼,因为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与精力,通过“互联网+”平台下的物联网的感知系统,可准确无误地统计所有同学的实时考勤信息,老师就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考勤情况了。

2.2.4 校园外实践考勤管理

学生到校外进行实践,由于环境复杂,学生又远离学校,而指导教师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平台下的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的作用就更大了。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管理系统甚至是智能APP应用,就能实时跟踪督促在校外实践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相隔遥远的校内管理者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很好地跟踪校外的实践生的学生生活情况。这对提高校外实践的教学质量有很好的帮助。

2.3 机制构建

实践教学的管理应采取统分结合的办法,通过“互联网+”平台,不管是校内的各种职能部门还是校外的实训实习基地,都可以更好地协同管理好实践教学的各项活动。整个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包括过程及监控机制、效果评价机制、激励机制。

过程及监控机制:由学校教务处组织,校内的实践教学各相关职能部门及校外实习基地对应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并对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的跟踪管理。实践教学质量有没有保障主要看监控到位与否。监控的内容包括实践教学的资源、过程、师资队伍、学生及环境。

效果评价机制:根据各个高校及专业的不同,建立一套相对适合的评价指标,能够对实践教学管理效果进行评价。

激励机制:由于实践教学是由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的,如果能够采用适当的奖惩制度,让工作任务完成出色的获得奖励,让工作不到位或者不负责任者受到惩罚,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3 结语

“互联网+”平台把原来学校内的独立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及其他各职能部门的教学管理系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互联网+”平台下的实践教学管理随着网速的提高,智能终端的提升,APP应用的广泛开发,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必将更加方便、更为科学,效率也更高。这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主义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立民.物联网概述第1篇:什么是物联网?[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10):85-87.

[2]徐佳佳.地方综合性大学实践教学管理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13(6).

互联网教学管理 篇10

1 互联网环境下旅游管理教学的发展机遇

1.1 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互联网环境下的虚拟空间可以使相关交流人员产生归属感与信任感, 在这种虚拟空间中, 交流的双方甚至是多方都可以敞开心扉进行交流, 各种交流人员之间能够相互信任, 相互学习, 这种良好的交流沟通环境, 更利于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在互联网世界中, 各种旅游管理教学人员可以相互沟通, 协作, 教师之间, 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通过沟通可以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重新确定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共同制定科学的旅游管理教学计划, 对旅游管理教学提出更为科学的规划, 这样, 可以为旅游管理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 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有效交流, 通过电子邮件, 社区讨论等网络途径, 教师可以向学生安排相关学习内容, 可以与学生针对旅游管理的某些问题进行讨论, 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这种互联网环境, 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信任感, 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环境中, 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1.2 极大地丰富教育学习资源

在互联网环境下, 作为教师可通过网络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 作为学生, 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网络平台上, 有大量的旅游咨询, 有大量的旅游管理的相关参考资料,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 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旅游文化及人民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可以有效助推教学的发展。

1.3 提供新的学习与研究方式

在互联网环境下, 无论是教师研究还是学生学习都可以找到新的方式, 作为教师如何可以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去,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利用互联网手段, 教师之间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就某些学术问题展开研究讨论,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研究型学习。通过教学相关文件的网络连接, 学生可以就教学中的某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了解, 这对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化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互联网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公告的方式向学生公布一些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 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的互动交流, 有效提高旅游管理教学的质量。

2 互联网环境下旅游管理教学策略

2.1 提高师生的网络素养

互联网环境下, 旅游管理教学的有效发展必须要依靠于教师和学生较高的网络素养, 这对于教师学生都是一种挑战。作为教师在旅游管理教学中, 要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学习, 并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互联网技术, 掌握一些计算机网络知识, 这样, 才能在互联网背景下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互联网上有大量的旅游管理网络资源信息, 如果教师和学生的网络素养不高, 很难通过网络手段有效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 加之, 在网络上一些信息存在着真假问题, 也只有对真假信息进行有效的辨认, 才能真正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这些都依赖于师生网络素养的提升, 因此, 在互联网环境下, 提高师生的网络素养, 是旅游管理教学成功开展的必要条件。

2.2 培养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

沟通是教学成功开展的保障, 在互联网环境下, 师生之间的沟通虽然没有空间和时间的现实, 但这种网络式的沟通方式不能实现有效性的互动。为了提升教师学生沟通的有效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 增加了一些新的沟通方式, 比如视频教学, 语音教学等等, 作为教师要能够把这些新的沟通方式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以提升旅游管理教学的沟通的效率, 这是教学成功开展的保障。在互联网环境下,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是旅游管理教学的重点内容,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沟通技能的培养, 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手段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样, 才能提高旅游管理教学的服务质量, 促进教学的有效发展。

2.3 在互联网背景下, 创新教学模式

利用网络方式开展旅游管理教学活动具有诸多优势, 但就目标状况而言, 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生搬硬套地应用于教学中, 是不利于旅游管理教学发展的, 因此, 这就要求, 教师能够针对互联网环境, 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教师要积极适应互联网教学环境的变化, 针对这种环境, 设计出新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通过网络手段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创新教学模式, 是旅游管理教育者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2.4 加强教材建设与教学软件的开发

在互联网环境下, 需要有针对远程教学的旅游管理教材, 供教学之用。现在, 这种教材还是很缺乏的, 因此, 加强互联网环境下的教材开发, 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是很重要的。相关研究者, 要针对互联网教学背景, 研究出适当的教材体系, 这是保障教学成功开展的重要举措。同时, 也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 进行相关教学软件与课件的开发制作, 只有有配套的教学软件作支持, 才能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 因此, 开发相关教学软件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总之, 互联网给旅游管理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对于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 对于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对于丰富旅游管理教学资源内容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但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旅游管理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不适应这种教学环境, 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进行相关教材的开发和教学软件的设计, 是旅游管理教学发展的保障, 相关研究者要做好这些工作, 才能真正推动旅游管理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维佳.高校旅游管理教学信息系统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0) .

[2]李小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互联网教学管理 篇11

摘 要: 本文通过结合行业英语学习效果调查问卷,分析了高职行业英语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通过总结反思,强化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 行业英语 互联网+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行业英语教学,多处于起步阶段或者照搬本科行业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能令教师和学生满意。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行业英语,需要结合行业英语应用性强和高职学生语言基础薄弱的特点,敢于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革新。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尝试。2014至2015学年第2学期,我院进行的行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将学习共同体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课堂上共同体成员运用互联网解决教师提前准备的话题,并将成果以课件的形式向同学展示,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具体的教学方法都被注入了新的血液。我认为这得益于以下三点:1.硬件的升级。学院网络多媒体的安装和新版水利英语教材《水利英语基础教程》的编写。2.形势所迫。学生英语基础差,个体差异大,学习热情不高。3.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作用。如新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理论,以及行业英语老师们不故步自封,不断探索的精神。接下来,我将结合学期末进行的“行业英语学习情况调查”和具体的课堂活动总结本学期的行业英语教学。

一、网络多媒体教学 较之黑板粉笔,它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74%的学生认可多媒体教学效果)。举个简单的例子,讲到“水运”这一章,没有幻灯片的帮助,就没有办法形象展示各类船只的外形特点及用途,没有多媒体,就没办法让学生进行课件演讲和播放教学视频。我们的网络多媒体教学不仅是简单的教师拿着课件给学生展示和讲解,还让学生走到讲台上,用课件演讲的形式和同学分享知识。在每单元正式开讲之前,教师会根据单元内容设计一些和主题相关且具有挑战性的话题,让学生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借助图书馆和网络平台,解决这些话题并做成课件与同学分享学习成果。

二、学习共同体 共同体的组建和实施基于合作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这一教学活动受到了多数同学的欢迎(65%的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形式是小组讨论)。虽然大家对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并不陌生,但对于共同体的应用多浮于表面,比如只是简单的小组对话、作业检查等,真正应用于教学的不算多。经过一学期的精心设计和实践,我体会到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比如在课件演讲活动中,善于网络检索材料的同学进行收集工作(35%),语言能力强的负责演讲(24%),动手能力强、计算机水平高的同学负责课件制作(33%),组织能力强的负责协调整个小组活动(65%认为自己的小组长称职)。2.互搭脚手架,互相帮助。如在集中识词中,分享查阅的单词,分享单词识记的经验。但也有弊端,学习兴趣低,被动型的学生总是逃避活动,学期末出勤率低的时候因人数不够而无法进行活动。

三、课件演讲 该活动的教学效果不仅在问卷调查中得到了印证(80%学生认为课件演讲有利于英语学习,而且提高了演讲能力(53%)、课件制作能力(19)和信息收集能力(24%)),而且在技能大赛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台上学生的表现就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缩影,其实因受限于时间,学生可以做得更好,课件制作和演讲对于学生是极大的挑战。在本学期,计算机课正在讲授PPT制作技术,学生反映,有趣的是计算机课上没有学会,却在英语课通过实践真正掌握了PPT制作。课件演讲让几乎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仅有5.7%的学生什么也没有做。而且让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这也正好符合学生的学习动机,问卷结果显示,52%的学生学习是由综合实力提升这一内部动机驱动的。

四、集中识词 这一教学方法,我们借鉴了张思中的集中识词法。对于行业英语来讲,其对于专业词汇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专业词汇数量多,复杂枯燥,如果在课文中讲解,就会使课文内容支离破碎。因此,在学习文章之前进行集中记忆是很必要的。采用小组查词、识词、记词的方式,让单词记忆变得不再被动和枯燥。82%的学生除了上课,课下记单词的时间少于1小时,甚至根本不记。因此,在课堂上组织集中识词是必要的。71%的学生认为这种方法记忆单词效果很好或较好,82%的学生在集中识词中扩大了专业词汇,并有利于课文阅读(78%)。只有极少数的学生(23%)认为记忆效果不佳,学期末单词掌握数量少于50%。

五、教学视频 这是学生最喜欢的部分,52%的学生最喜欢的教学环节就是教学视频。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通过视频这一生动形象的媒介扩展了专业知识,而且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比如第6、14章的视频,三峡大坝和洋山港,这些视频从西方的角度解读我国的重大水利工程。看完视频之后,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都在感叹,中国人太了不起了。学生惊叹于工程师的聪明才智。这时,老师抓住时机,告诉大家,现在好好学习本专业,毕业之后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也能为建造出一流的水利工程贡献力量。

行业英语互联网+教学模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在调查问卷中得到了印证。经过一学期的学习,7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行业英语,并且认可这门课程和教材(95%的学生认为行业英语能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96%的学生认为行业教材符合培养目标)。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持否定态度,比如23%的学生单词记忆效果不佳,32.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英语能力只起到了一点作用等,这些将是我们今后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竹立.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2]杨登新.水利英语基础教程[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3.

互联网时代的危机管理 篇12

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余明阳教授表示,互联网时代危机呈现出舆情情绪化渲染倾泻的特点,受众的海量参与表达,夹带情绪的渲染倾泻,逐渐“联想”“歪楼”有可能成为新的焦点。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处理危机,互联网危机的多层次次生拓展或导致流言和谣言的巨大危害。

在作“互联网时代危机管理与城市品牌形象的维护”主旨演讲时余明阳指出,互联网时代信息呈现出裂变式海量传播的特点,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5000年信息生产的总和,而通过人们在社交网络或人际之间的传播,信息像病毒一样迅速复制、广泛传播,并在短时间内扩散到海量人群。

以“林丹出轨事件”为例,11月17日14:18林丹发布了道歉微博,当日的15:55,该条微博转发量超过6万,评论数更达到32万条;两天后,该条微博的评论数接近百万条。一位技术人员表示,受林丹出轨影响,整个微博平台上的评论速度达到每秒2万条,微博平台不得不为服务器紧急扩容。专家表示:“互联网时代的危机特点是,毁掉一个品牌已不需5分钟。”

怎样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危机?余明阳认为,无论是传统危机,还是互联网时代的危机,应对危机时都要求迅速反应、准确应对与系统谋划,避免危机在无控制状态下的不断发酵。迅速反应是越早发现危机并迅速反应控制事态,越有利于危机的妥善解决和降低各方利益损失;准确应对是指准确抓住危机的核心风险,给予相关利益者明确的回应;系统谋划是指从内部运营和外部环境两个角度,对危机的影响及对策进行评估和系统谋划。此外,互联网危机的公关应对中,不仅需要及时区别不同利益人群的诉求并提出配套措施,还需总结处置模式和生成大数据。

上一篇:心肌梗死康复期下一篇:小学生如何学好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