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

2024-10-24

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共8篇)

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 篇1

一.人工智能的背景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 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 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以人类思维相似的方式做出相应反应的智能机器, 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的思想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的巴斯卡和莱布尼茨。十九世纪, 英国数学家布尔和摩尔根提出了“思维定律”, 这些可谓是人工智能的开端。 (1) 50年代至70年代, 人工智能相继出现了一批显著的成果,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重视问题求解的方法, 忽视知识重要性。 (2) 随着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进入了80年代, 人工智能得到迅猛发展。它的研制形成了一股研究人工智能的热潮。 (3) 90年代, 由于国际互连网的技术发展, 将人工智能更面向实用。研究人工智能出现新的高潮。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伦理问题

(1) 人工智能的情感问题。情感问题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谈论的话题。明斯基认为, 通过把我们的身体部分看做是大脑可以使用的资源, 就可以改变它们的精神状态。因此, 现在人工智能界的一种观点认为情感是一种特别的思维方式, 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增加我们的机智。智能机器人毕竟是一个赋予一种人类情感程序的机器, 实质上还是没有人类的意识, 只有固定的程序。

(2) 人工智能机器的责任问题。人类不断向前发展, 社会不断进步, 人类把人工智能机器研制出来, 赋予一定的程序, 帮助老人, 照顾小孩等;爱, 不仅是男女之间的爱, 也有父母对子女, 这种爱是相互的。人们要面对智能机器的情感控制, 我们不能把它视为一台机器, 应该视为人类其中的一员, 他们是一个种族, 我们要对研制出来的人工智能机器负责。智能机器赋予人类的情感, 我们也要给予同等的情感。我们不仅要研制智能机器, 我们也要爱护和保护他们。

三.人工智能的问题对策

(1) 人工智能情感问题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机器情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这不仅涉及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层面, 同时情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机器是同样可以具有情感的。人类可能赋予人工智能一定的情感程序, 我们要把人工智能的看成一类种族, 让人工智能与我们共同创建美好的大家庭。

(2) 人工智能的责任问题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将成为人类不可避免, 人类研究人工智能不仅会给人类带来帮助, 也会给人们的带来一些困惑。我们在研究人工智能机器要考虑到, 智能机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 智能机器可以自己转变程序, 人类要研究一种机器人的法律规范, 也要赋予研究机器人的科学家一定的法律法规。

四.人工智能的影响

(1) 人工智能带来负面影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帮助, 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问题, 像气候变暖, 生物物种的灭绝, 新型细菌的出现等。

(2) 研究人工智能涉及的学科领域。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的智能行为学科, 主要包括如下领域:专家系统、机器学习能力、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在智能领域里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就是机器学习的问题。一旦机器有了学习能力, 人类的未来发展难以预料!

(3) 人工智能的积极影

响及美好前景。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没有到达一定水平, 人工智能机器就可以和人做朋友, 可以作为家里的一份子出现, 进入人们的生活。我们在未来要研究人工智能的发展, 也要研究人工智能出现以后所带来的问题, 把人工智能的优势发挥的更好, 给人类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前沿一直由人工智能所占据, 在我们生活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工智能的成果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来,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教育等带来更大的影响。

摘要:人类正向信息化的时代迈进, 信息化是当前时代发展的主题。人工智能已经广泛而深入到科学技术的各门学科以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中, 人工智能的概念, 方法和技术正在各行各业广泛渗透。

关键词: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伦理问题

嵌合体的伦理问题 篇2

这项研究是当前干细胞研究前沿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到一个机体拥有两种不同物种的细胞或组织,这种生物称为嵌合体。这种嵌合体研究引起许多新颖的伦理问题,激发了对这类研究应该采取什么行动的伦理争论。

孙悟空也是嵌合体

让我们先考查一些案例。

1997年,上海组织工程与开发中心主任曹谊林等人在《整形再造外科》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让小鼠背皮肤下生长出人的外耳(这只轰动一时的老鼠被大众俗称为“人耳鼠”)。这项研究对外耳受伤的病人极有意义,但被西方一些人因反感的理由加以拒绝。

2003年8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沈惠贞教授在《细胞研究》发表文章报告说,他们成功地将人类皮肤细胞与新西兰兔子卵融合,创造了400个胚胎,这是第一个以人类为主的嵌合体胚胎,目的是从中引出胚胎干细胞。发表以前她曾向《科学》《美国科学院院刊》等世界顶级刊物投稿,但被拒绝刊登。有些人反对这类研究,认为这跨越了物种之间的界限。

这两个例子都涉及嵌合体研究。嵌合体一词的英语词是chimera,源于希腊神话,是指狮子头、山羊身和蛇尾的雌性怪物。有关嵌合体的神话在各个文化中都有,我国的《西游记》记述了作者想像的各种各样的嵌合体,例如猪八戒、牛魔王等。其实孙悟空也应该是嵌合体,即人脑猴身的嵌合体。

科学上的嵌合体概念则是,任何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遗传上不同的组织组成的机体及人工产生的具有不同物种组织的机体等。在科学上嵌合体可以是任何不同物种的混合,包括动物与植物、人与植物、动物与动物等。但目前引起关注的是动物与人的嵌合体。

嵌合体与杂合体(hybrid)有区别。杂合体是由来自不同的物种的两个配子形成一个合子。一个杂合体的所有细胞来源于这一个合子。例如骡子是驴的精子与马的卵结合创造的一个杂合体,而不是嵌合体。

特殊动物模型引出特殊问题

为什么要创造嵌合体呢?在科学上创造嵌合体的理由,第一是为了建立动物模型。例如世界上首次克隆牛的华裔美籍科学家杨向中创造了兔子的人类心脏病模型,可以表达人类引致心脏病的基因,而原来用大鼠建立的模型,不能表达人的基因,用大鼠模型试验的药物对人无用。

二是为了进行干细胞研究。干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后如何行为?它们如何分化、移动和形成新组织?在人身上试验不道德,应首先在动物身上研究。哈佛大学的研究组将人类神经祖细胞注射人胎儿猴看它们与猴的脑细胞如何一起生长、移动和分化。

将人类干细胞注射入动物体内,引起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生殖方面,如果将人胚细胞注射入动物胎儿,尤其在很早期,它们很可能移动到发育机体的生殖系产生人类的精子和卵。如果这两个嵌合体交配,一个人类精子使—个人类卵受精,结果在一个动物子宫生长出一个人类胚胎。如果这种动物(例如嵌合体小鼠)产生的人类精子和卵,用体外受精方法产生一个孩子,他或她的父母是一对小鼠?这对孩子将是非常尴尬的。

二是在脑方面。如果Weissman设想的有100%人类神经细胞的小鼠有一天站起来说:“嗨,我是米老鼠!”那时我们对它该怎么办?这种可能似乎不大。理由是意识肯定不发生在细胞层次,鼠脑又不到人脑大小的千分之一。但如果将人类干细胞注射人黑猩猩胚胎内,拥有100%人类神经细胞的黑猩猩是否会发育生长出具有某种人性的功能,就很难说了。

禁止嵌合体研究,理由不充分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研究呢?是应该禁止这些研究呢?还是对它们进行适当管理呢?这里提出了两类哲学问题。

一是我们称之为“本体论”问题,即这种既有人的组织又有动物组织的嵌合体,到底是什么?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它肯定不完全是人,也不完全是动物,它既有一定成分的人类特性,又有一定成分的动物特性。

这样就必须解决一个问题:一个生物是否可以有双重本性?骡子虽然不是嵌合体,而是杂合体,但它确实具有双重本性:马和驴的本性。这说明一个有机体是可以具有双重本性的。

二是伦理问题。有一些人反对嵌合体研究,提出很多理由。但实际上,他们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嵌合体引起部分人反感,令人厌恶,因此认为应该加以禁止。令人反感、厌恶不是反对某一行动的伦理论据。

嵌合体不自然。但当今世界纯粹自然的东西已经不多了。自然或不自然不是划分我们应该做与不应该做或禁止做的界限。

嵌合体跨越物种界线。物种界线本身不是固定不变的,否则就没有进化了,物种界限本身也不构成区分我们应该做什么与我们不应该做什么的标准。

嵌合体有损于人类尊严。有人提出,如果在动物脑内注射人类神经祖细胞,将动物神经细胞排除出去,那么就有可能发育出人的认知能力,这种认知能力就是“人性”,具有人的尊严。那么让具有人的尊严的认知能力束缚在动物脑内和动物身体内是有损人类尊严的。这一论点是值得商榷的。虽然进行这类研究需要规范,但这里并不存在有损人类尊严问题。人类尊严的前提是有一个属于人类的人存在。同样,“人的认知能力”也不是有一大堆人类神经细胞就能产生的,这种能力是人脑与人体、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这里既没有人的认知能力,也就没有人的尊严问题。

根据上述,没有充分的理由禁止嵌合体研究,而应该进行合适的管理,使之既能为人类造福和推进科学知识,又能防止伤害当事人的不良事件发生。

管理的基本原则:不伤害

对嵌合体研究进行合适管理的主要伦理学根据是“不伤害”的基本原则或基本规范。嵌合体研究目前是起初阶段,技术尚不成熟,应该尽可能防止对嵌合体本身以及人类造成伤害。

鉴于这个理由,正确的做法不是禁止这种嵌合体研究,而是设立一些规定。例如:进行嵌合体研究的条件是:如果不进行嵌合体研究、用其他方法不能获得为理解和治疗人类疾病所必要的知识:在将人类神经细胞注射人动物脑中的研究进行以前,先进行动物试验,例如将猿的神经祖细胞或胚胎干细胞注入小鼠进行研究:将人类神经细胞注射人动物脑中,总量应有所控制,如果嵌合体研究有可能对嵌合体产生伤害或伤及他人,应立即停止研究:禁止将全能人类胚胎干细胞引入处于早期发育阶段的动物;暂时不要将人类胚胎干细胞移植到猿类大脑内,在任何情况下不应该让两个嵌合体繁殖,也不能将嵌合体产生的配子受精:嵌合体研究要有准入制度,对嵌合体研究要由伦理委员会进行科学和伦理的审查等。

堕胎的伦理问题 篇3

1 认为堕胎可以正当化或合法化的理由

1.1 医学上的理由

最普遍的堕胎可以正当化或合法化的理由是医学上的理由, 例如胎儿若继续留在母体内, 孕妇可能会有生命之虞时;胎儿严重畸形, 系以母体和胎儿本身的利益作为正当化堕胎的理由;如果怀孕至分娩, 将严重损害该妇女在身体或精神上的健康时[1]。

1.2 其他理由

因强奸而导致怀孕女性, 并强迫其一直怀孕到分娩, 站在伦理道德的立场是不公正的, 而且对孕妇本身和将来生下的孩子是有害无益的。对不是被期望的怀孕时, 堕胎可避免将来生下来小孩的不幸, 这种理由是以功利主义为出发点而提出的。在多生一个孩子, 将会使该妇女或其家属在经济上无法负担, 如果堕胎则家属或家庭成员将可过较好的生活, 此主张虽然同样强调结果, 但并不是功利主义, 较倾向于利己主义。为达到节育或人口控制的目的, 这是基于功利主义的理由。妇女有权对其本身的身体做任何自己想要做的事, 所以妇女有自由选择是否生育的权利, 我们如果接受这个理由, 则其他的理由将会变成多余[1]。

2 道德上允许堕胎的时段及理由

目前脑死亡已经被认为是一个生命的终止, 因此在大脑开始显现功能之时, 作为实际生命的开始, 在逻辑上是非常合理的。戈尔登林指出胎儿的脑电波在妊娠第8周前后就可测出, 他认为此时可视为一个人生命的开始。因此, 若要施行堕胎, 在怀孕第8周之前, 在伦理道德上应是可以被接受的。

对于到底在那一个阶段施行堕胎才是道德的, 到目前为止说法很多, 事实上它是不容易凭个人直觉, 或单纯生物学或医学科学的知识就能做肯定的回答。从医学伦理的观点来看, 值得重视的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孕育的生命才真正具有道德上含义。

3 与流产有关的问题是个人良心

即使用了任何有道德反对理由的人都可以拒绝人工流产的规定来使流产合法化, 法律和团体的政策一般都力求尊重个人的良心, 而尊重良心有可能损害病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 则必须仔细的全面的权衡保护病人利益的责任和参与人工流产所致良心的冲突[2]。

堕胎在目前仍是一个备受争论的问题, 赞成者和反对者各持有不同的理由, 而且各自认为自己所持的理由最为充分。身为护理人员, 应正确对待堕胎, 必要时也应与别人讨论有关堕胎的事。不管你对堕胎的看法如何, 当有堕胎妇女寻求协助时, 仍应提供有关的咨询和资源。

关键词:堕胎,伦理,法律

参考文献

[1]卢秀美.护理伦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259;265-266.

“三农”问题的伦理探析 篇4

一、不公正:“三农”问题的伦理根源

相对于整个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来看, “三农”问题的成就并不令人乐观, 农业、农村、农民相比于工业、城市、工人所享受到的改革发展成果与所付出的劳动和代价并不对等。这种不对等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不公正, 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 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中的不公正

所谓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 主要是指农民所出售的初级农产品作为原材料的价格与加工后作为直接消费品的价格之间的差别。价格剪刀差的存在是一种客观事实,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然而, 价格上的差别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度, 差别太大对农民不利, 差别太小对从事加工、运输等行业的人员不利, 从根本上说都是不公正。就目前的现状来说, 由于我国早已进入买方市场, 很多初级农产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剩现象, 受价值规律作用的影响, 目前我国初级农产品的价格普遍低于其本身具有的价值。从农产品的特点来说, 生产周期长, 所耗费的劳动量多,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 其价值和价格都应该比较高才算合理, 然而在市场交换时却并不如此, 产生了不公正。

(二) 农村医疗保障中的不公正

农村医疗保障的严重不足, 是“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求医看病难, 农民看不起病、买不起药的现象普遍存在, 不少农民只能“大病拖、小病扛、得了绝症在家等死亡”。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政府投入不足。然而, 政府投入不足并不是因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 政府没有能力支持农村医疗保障, 其深层原因在于投入上的不公。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整个国家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我国政府医疗资源投入采取了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倾向。这种不公正的政策倾向和资源分配, 正是导致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

(三) 农村教育中的不公正

与城市相比, 农村教育事业的落后, 其深层原因同样在于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事业投入太少和整个社会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公。许多城市中小学校高楼林立, 面貌日新月异, 而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却古貌依旧, 这种巨大的反差折射出的是政府在教育投入上的严重不公。另外, 整个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也严重不公。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 相比于城市中小学校, 农村中小学校无力吸引优秀的教师, 也无力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 而大多数政府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也并无多大作为, 这就使得农村中小学校出现了严重的师资不足, 近年来关于各地农村中小学校师资紧缺的报道纷纷见诸各大媒体。

(四) 对农民的土地征用中的不公正

近年来, 各地由于工业园区建设、道路建设、商品房建设、高校新校区建设等向农民征用了大量的土地, 在征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引起了不少农民的不满, 由此也导致了一些农民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在于征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问题。由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完善、不透明、不公正, 很多时候是基层政府在行使并未被授权的代理权, 将大量土地贱卖并从中收取“好处费”, 使得拥有土地经营权的农民被排除在土地交易之外, 他们几乎没有直接参与决定交易价格和进行谈判的权利, 这是一种典型的权利不平等, 也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则。

(五) 农民工进城中的不公正

改革开放后,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农民工进城, 参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理说, 农民工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 近几年来, 进城农民工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人们关注的焦点, 大多集中在农民工进城所受到的各种制度歧视上, 如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 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等等。另外, 从目前农民工所获得的收入来看, 与其他社会阶层相比, 也是不公正的, 大部分农民工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 (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的收入在800—1500元之间, 这与其他社会阶层相比明显偏低, 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量也不对等。

二、公正:“三农”问题的伦理出路

面对这些不公正现象, 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实和学理的层面, 应该进一步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扭转各种不公正现象, 尽可能地促进和保障社会公正。这就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公正的理念, 贯彻公正的基本原则, 在发展中体现公正, 在公正中加速发展。

(一) 还农民同等的市场主体地位, 给农民更多的伦理关怀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将农民纳入市场经济的视野, 给农民以同等的市场主体地位, 消除各种人为的障碍, 使农民能够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来, 确保农民在为改革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享受到同等的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是要转变社会观念, 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社会上不公正地对待农民的现象是导致农民市场地位残缺的主要原因。首先应该纠正城市居民对农民的错误认识, 使得农民在全社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其次应该消除政府对农民的过分忧虑和歧视性政策, 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充分把农民本该拥有的权力还给农民, 使农民能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公正的、非歧视的、完整的社会权力。

二是要赋予农民稳定的地权。要使农民完全走入市场, 必须使农民拥有一定的市场权力, 其中关键就是要赋予农民稳定的地权。要在不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情况下, 赋予农民更大的土地权限, 延长土地承包的时间, 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一种包含稳定的使用权、转让权、继承权、抵押权的土地所有财产权。三是要完善对农民的土地征收制度, 切实保护好农民的权益。首先, 要严格规范对农民的征地程序。要让农民真正参与征地全过程, 对被征地农民实行事前告知, 允许农民对土地现状的调查进行确认, 并赋予农民听证的权力。要建立和完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机制, 基层政府和集体土地经营管理者应将集体土地被征用的收益及其分配情况向相应范围的集体农民公布, 给农民足够的知情权。其次, 要严格遵守市场原则进行补偿, 明确补偿的范围和标准。要按照土地的市场价格对农民进行补偿, 将补偿的范围、标准科学细化, 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二) 提高农产品价格, 缩小价格剪刀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陈新年2005年11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在我国, 农产品价格低直接导致了农民收入低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为此, 国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确保农民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就目前情况来看, 国家要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 为提高农民收入提供有效保障, 这也是实现农产品价格公正的客观要求。另外, 各级政府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能, 通过组建农业产业化集团、组织销售大户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接等市场化运作形式, 减少农产品销售环节, 使大宗农产品在终端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收购价格普遍上涨, 以此缩小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

(三) 对农村社会事业进行重新定位, 加大对农村各项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农村的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是作为公共利益和权利代表的国家和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产品, 国家和政府必须承担主要责任。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定位, 就必须改变目前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中的作为。一是政府要承担起解决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投入和管理的主要责任, 而不能仅仅依靠农民自己的投入。二是要贯彻公正原则和补偿原则, 协调和平衡对城市和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投入的比例。为补偿过去对农村投入的不足, 目前应该采取对农村倾斜的政策, 逐步实现城乡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并轨, 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和城市人群同等的待遇。三是政府要采取措施, 整合社会资源, 逐步实现城乡在社会资源分配上的公正。政府要把农村纳入分配领域, 让农民真正成为分配的主体, 采取有效措施, 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动, 目前应该重点研究和制定鼓励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优秀人才向农村流动的体制和机制, 为农村公正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提供制度保障。

(四) 尽快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 给农民以市民待遇

20世纪50年代以后, 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套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其理论基础是所有制的不同, 城市以全民所有制为主, 农村以集体所有制为主。这一体制的运行, 在很多方面是两套政策, 对城市、对市民是一套政策, 对农村、对农民是另一套政策。几十年来这一体制逐渐固定化, 加上有户口、身份证等作为划分标准, 就形成了所谓“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和格局。正是这种格局造成了上述种种对农村、对农民的不公正。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这种格局应该尽快打破, 尽快改革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 形成城乡统一、城乡一体的社会结构, 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围绕中央确立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格局, 探索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城乡一体的体制和机制。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 篇5

市场竞争是指商品生产经营者即企业等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相互争胜的活动。根据竞争对象的不同,市场竞争可分为以下类型:(1)资源竞争。企业经营需要大量资源,企业需要从资源的供应者手中竞争获取所需的资源。这里的资源不仅仅包括传统的物质资源,如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原材料,还包括人才、资金、能源等资源;(2)顾客竞争。从狭义上来说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指的就是顾客竞争,对于大多数处于供大于求的市场中的企业来说,争取到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3)信息竞争。信息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而由于信息获取和解释的困难,信息常常是稀缺和不对称的,企业间的信息竞争也愈演愈烈。

二、市场竞争中多发的伦理问题

1、混淆行为。

市场混淆行为是指不正当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利用种种不实手法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作出误导性标示,使其与特定竞争对手的商品和服务相混淆,从而造成或者足以造成顾客误认误购的行为。常见的混淆行为包括有假冒仿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所特有的或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仿冒他人的企业名称等;

2、诋毁行为。

诋毁竞争对手行为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经营主体, 为了达到其各种目的, 故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或信息, 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使其无法参与正常市场交易活动, 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 从而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行为。诋毁行为的普遍做法又分为故意制造事实和直接捏造和传播虚假信息两种。

3、虚假宣传行为。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的规定,虚假宣传行为是指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另第五条中规定的“经营者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产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虚假表示行为由于同样对于公众的认知具有误导作用,也可视作虚假宣传。虚假宣传的信息在实践中集中在商品信息和价格信息方面。

4、低价倾销行为。

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故意在一定的细分市场上和一定的时期内,以低于商品成本的价格出售某种商品,以挤垮对手,造成自己长期独占市场的行为。

5、限制竞争行为。

限制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各种不正当手段,迫使或者诱使分销商或消费者购买其商品,从而将其他经营者公排除在公平地市场竞争之外的行为。常见做法有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如某些经营者利用其依法具有的独占地位强制用户或消费者购买、对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公关或者通过商业贿赂手段排挤竞争对手等。

三、不道德竞争行为的危害

不道德竞争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危害:首先不道德竞争行为损害了其他竞争者的正当利益,包括经营权实现的障碍、经济利益的损失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其次不道德竞争行为还会侵害消费者的利益,如一些假冒伪劣商品不仅会使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受损,有时还会危害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第三,不道德竞争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转;最后,不道德竞争行为还会对社会风气和社会价值取向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四、市场竞争的伦理规范

正是由于不道德竞争行为具有以上诸多危害,可谓损人最终亦不能利己,因此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如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及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转的有力保障,对构建和谐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律监管难度大、成本高而且法律法规一经颁布短时间内不易修改,相比之下道德约束作为一种自发约束,具有灵活机动,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因此我们应该道德约束和法律监管并重,并倡导诸如以下的竞争伦理规范:

1、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是竞争伦理的基本原则,首先要求规则的公平,即市场要为参与竞争的不同企业提供公平的政策、条件和环境,使得这些企业能够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更重要的要保证结果的公平,这里结果的公平不是说相互竞争的企业获得相同的结果,而是指公平的规则要有内部效度,使得优者胜、劣者汰,体现出不同经营效果的差异;

2、诚信戒欺。

诚信戒欺是竞争伦理的灵魂,要求企业一是要对顾客诚信戒欺,向顾客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或服务,二是要求企业对社会包括竞争对手诚信戒欺,比如依法披露有关企业的真实信息等;

3、平等自愿。

平等自愿是竞争伦理的根本原则,即企业可以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根据自身利益作出合理决策。平等自愿要求企业不能以违法或者不道德的方式干涉其他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强迫其他企业作出违背自身意志的决策和行为。

4、互惠互利。

互惠互利既是竞争伦理的内在要求,又是竞争伦理的必然结果。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要有互惠互利的双赢思维,这样我们会建立更为和谐的市场环境,而和谐的市场环境又会反馈给大家更多的利益。

5、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

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是指在我国长期的市场活动中形成的商业惯例和行为规范,如“生意不成情意在”等,这些商业道德不仅是传统文化中的宝藏,对于今天也有很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炳富, 周祖城.企业伦理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2]、倪愫襄.商业伦理的基本原则及其建设[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食品安全的伦理问题 篇6

食品安全伦理, 是以道德约束的由内而外的自律作为依据, 对食品生产和销售链条等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进行伦理判断。包括企业社会责任、行政伦理、政策伦理、生态伦理、知情伦理等方面。在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各类活动与决策的过程中, 有关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 由于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可能使食品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等伦理关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伦理缺失现象, 称为食品安全伦理缺失。食品安全伦理一旦缺失, 就会危及公共健康;食品安全的公共利益得不到保障, 就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伦理缺失状况

1.食品源头受到严重污染。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 无视社会公德、不顾法律法规, 长期违规超标准排放工业废弃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农民对环境与生产的关系并不了解, 为了增产、增收, 大量使用化肥、剧毒农药。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土壤, 农药及有害物质残留在土壤里, 生活饮用水也受到严重污染, 重金属含量显著超标等情况也时有出现。这些情况直接影响到粮食、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的质量, 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2.滥用食品添加剂。不合理、超标食品添加剂的滥用, 食品添加剂的超量、超范围使用, 过期、非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社会稳定带来不利的影响, 甚至会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

3.食品流通领域缺乏有效监管。由于市场监管不力, 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消费者无法分辨正品与伪劣品。更有甚者, 有些经销商将过期食品原来的生产日期涂改后, 又重新出售。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行政伦理缺失的原因

1. 体制不平等。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总体上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在实践中, 分段监管体制弊端日益显现:部门间责任不清, 有利就抢着管, 无利就谁也不管, 这样的监管导致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并存。2009年6月1日开始实行的《食品安全法》规定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最高议事协调机构, 协调、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新的监管体制, 旨在建立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模式, 以期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 使食品安全真正实现无缝对接监管。但是由于涉及到部门利益和大部制改革, 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动, 监管者政出多门, 多头执法, 经常出现错位、越位、缺位等, 很难保证食品安全危机不再发生。

2.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使市场混乱, 当人们不能相信商家时, 他们只能相信政府, 而政府应当为他们树立这一信心, 保证他们的消费是出于自愿的、知情的, 而非受到欺诈的。而政府站在不对称信息的哪一边很重要。由于缺少法律和制度规范保障政府管制正常运行, 政府管制的失灵现象严重存在, 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依旧。

3. 权责分配不公。

政府部门在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是一个行政主体, 而且常常还以独立的经济主体的身份出现, 呈现出部门利益化的明显特征。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对监管主体的责任认定没做较大的改动, 监管主体的责任设置仍不够严格。该法规定: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不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后果的, 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依法对其负责人等给予处分。只有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的, 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而对监管部门自身的责任却没有提及, 无法对监管部门违法或者不作为起到威慑和制约作用。

4.行政伦理立法缺失。

有些法律法规的落实还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是行政伦理的立法层次不够。例如, 2008年9月以前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政策, 是以“为了促进企业提高质量, 避免各种重复性的检查, 减轻企业负担”为目的。然而, 这两个并列的目的在实践中有可能发生冲突。若是行政伦理从立法角度来规定行政人员的权力、责任、义务, 那么违反行政伦理立法的行政人员就应当受到法律制裁, 行政人员的行为被严格约束。缺少行政伦理立法, 导致行政人员的行为约束不够, 是食品安全危机反复发生的又一重要的行政伦理因素。

我国食品安全行政伦理建设的对策

1.行政伦理教育体系建设。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保护食品安全, 必须加强建设行政人员及组织的伦理教育体系建设, 培养人们的伦理道德精神、道德情感、道德信念, 使生产者、经营者、执法监管人员以及消费者充分认识自身在维护食品安全中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应履行的道德规范。要对食品行业的管理者、监管人员、从业者进行伦理道德培训, 应该有机构、有大纲、有教材、有考核、有培训证书、有档案记录等, 以便日后深化伦理道德教育。只有食品安全防治涉及的各方将公共卫生伦理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才能有效遏止有毒、有害及不合格食品的泛滥, 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维护社会公众健康。

2.行政监管体系建设。目前,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主要采取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多机构模式”, 即政府多个部门实行切块分段共管的模式。这种监督体制尚不完善, 职责分工不明确, 各部门缺乏统一协调和统筹规划, 必须要加强行政监督体系的建设。第一, 加强食品安全预警机制。首先对目标事件进行常规检测, 对事件的状态及其变动进行风险评估和判断。其次在获取不安全信息后, 要迅速调整相关监测计划。如果目标事件因风险积累或放大或是突发事件引发危机, 司法机关要立即依法进行检测、追踪、分析、预报和控制。第二, 建立信息披露机制。从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 有不安全的食品信息后, 迅速将信息发布给公众并进行必要的解释以免引起恐慌, 并接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 而不是隐瞒不报,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损害公共利益。第三, 建立食品溯源机制和食品召回机制。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 应该将问题食品追根溯源, 必要的要召回, 以保证之后的食品供应安全。

3.行政问责制度建设。监管部门所承担的责任与拥有的权力不对等, 缺乏足够的责任约束机制, 造成监管部门执法不力, 这也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因此, 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首先要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制法律体系:第一, 健全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制立法, 加快《行政问责法》的立法进度, 并在该法中明确列出生产者和监管者不作为、乱作为的法律责任, 厘清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的主体、客体、标准、方式、程序、救济等。第二, 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制配套制度, 包括政府和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制度、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人惩处后的行政救济条例, 通过两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为食品安全管理和行政问责提供有依据的执法标准, 也为“问责干部”的付出提供科学机制。其次要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运行机制:第一, 明确问责主体权限, 强化异体问责作用。第二, 根据突发食品安全事件中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分级, 明确问责客体责任层次。第三, 规范问责程序制度体系, 严格按照问责程序执行。最后, 构建全社会性的行政问责文化, 破除“官本位”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和“食品安全为天”的理念。

4.行政伦理法制化建设。行政伦理立法使公务员的行为具有法律依据, 更具有约束力。目前, 世界各国多已将行政伦理立法, 其法律规范也在多年前就比较完善, 我国也应该加紧行政伦理立法。我国行政伦理立法内容应该明确行政人员的伦理义务。首先要明确要求行政人员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清正廉洁、作风正派;遵守职业道德;严格执法, 为民谋利, 并对违反上述要求的公务员予以严惩。其次, 还要对公务员接受礼物的价值做出明确的规定, 并对行政人员的个人财产以及亲属财产进行申报, 防止财产转移。最后, 要对公务员的财产进行初任申报、任职期间申报和退休后申报, 要加重拒绝申报和不属实申报的惩罚力度。行政伦理法制化建设是保证行政独立性的有力措施和法律保证, 对于食品安全的防范和解决尤为重要。

网络社区的伦理问题研究 篇7

关键词:网络社区,伦理问题,研究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因特网已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它在对现实社会发生着深刻影响的同时, 带来了一种崭新的社会生活形式——“网络社会”生活。网络蕴藏了巨大的潜能, 但也带来了道德冷漠、人际情感疏远、计算机犯罪、安全受到威胁、信息垄断等网络伦理问题。建立相应的网络伦理规范, 以避免和制约网络技术被盗用和加入恶意程序,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胡锦涛指出, 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 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 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 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就我国现阶段而言, 和谐社会建设与网络化发展的协调和融合, 并将网络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复杂的、深刻的实践问题。因此, 如何看待和进行在网络社区的伦理建设, 以及其对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的地位和作用, 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网络社区的含义

网络社区又名虚拟社区, 译自英文“virtual community”。网络社区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 也具有实体社区的基本要素,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有一定数量的网民。

(二) 有一定的活动区域, 主要载体是BBS, 也包括聊天室、E-mail等。

(三) 网民之间有频繁的互动, 如聊天、跟/发帖子等。

(四) 可在网络社区进行社体社区中的各种活动, 如网上购物、网上教育等。

(五) 有共同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如共同的兴趣、共同的需要、共同的文化等。

二、网络社区的特征

网络社区除了可以提供各种交流信息的手段之外, 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一) 地域空间的界定性。

实在社区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 而网络社区没有物理意义上的地域边界。

(二) 交往的超时空性。

通过网络, 人们可以瞬间实现跨国界、跨地区的互动, 同时人们之间的交流也不受时间的限制, 当天发的信息, 有可能没有人跟贴, 但有可能几天后会有很多反馈信息。这种超越时空的交流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沟通方式。

(三) 人员流动频繁, 人际关系相对松散。

网络社区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不同的区域流动, 还可以点击浏览主题帖子, 那些符合大众口味的热门话题会有很高的“人气”。正因为维系网络社区和制约社区成员的制度无强制性, 所以网络社区的人际关系相对松散。

(四) 网民普通享有自由、平等、共享的权利。

一般情况下, 社区提供的各项服务都必须在线注册, 而这种注册往往使用匿名, 信息不具真实性。在网络社区里, 传统意义上的上级被“斑竹”代替, 网民成员只要遵守社区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则, 就可以自由地“潜水”, 否则将会受到管理员删除帖子、封IP甚至删除ID等“处分”。

(五) 网络社区的主要功能是聊天、讨论话题、投票等。

网民在虚拟社区的主要目的是沟通和交流。腾迅、MSN等聊天工具提供了语音和视频等实时交流平台;E-mail提供了类似邮政通信方式的非同时在线交流工具;网民在社区发起的话题交流或投票要比现实的交流更公开、更公正、更透明、更能反映大家的心声。

三、网络社区出现的伦理道德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网络社区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

1. 个人隐私受到侵犯。

当今社会有很多人将别人的隐私公开拿到网上叫卖, 这使得很多公众人物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中毫无隐私可言。许多公众人物的手机号码、车牌号码等被公然挂到网上, 导致他们被无聊的人骚扰, 目前屡见不鲜的手机诈骗案之所以能得逞恐怕也是缘于诈骗者对受害人的个人信息的准确掌握。网民隐私受到侵犯, 主要是指在网民不知情或非自愿的情况下, 与网民个人身份相关的信息和正常通信受到监视和泄露。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 个人信息的跨国传递变得越来越容易, 而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种侵犯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第一, 对个性隐私的直接侵害。人们在网络上进行的所有活动被记录下来, 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第二, 对个人隐私进行多手传播。据美国电子隐私信息中心 (EPIC) 最近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 许多在线购物者上网查看了自己的礼物之后, 网站会将他们的习惯、爱好等个人信息收集起来, 以备扩展商务之用。第三, 对个人信息进行歪曲。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对网民信息进行篡改并有目的地加以传播, 使个人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 淫秽、不雅照片流传广泛。

2008年1月, 网站上惊现香港艺人陈冠希与多位女性亲密不雅照片, 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 事件愈演愈烈, 所牵扯人数不断增加, 成为各大讨论区和网站的热点。这就是一时轰动网络的“艳照门”事件。艳照出现后个别网站利用搜索引擎、论坛、博客等方式, 大量传播淫秽视频和图片, 使得互联网出现了一股群体性传播“黄流”, 这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 而且污染了整个社会, 在未成年人当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3. 道德的冷漠。

网络时代还会出现道德冷漠现象。传统方式的社会联系被网络关系、电讯联系所取代, 以前人际交往中直接接触方式转变为超越时空的电讯网络联系方式, 传统形式的“善”与“恶”也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在网络时代, 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大为减少, 人们终日与电脑打交道, 这有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 导致个人紧张、孤僻、冷漠及其它健康问题的产生, 具体表现为一些人整天沉溺于“虚拟社会”之中而不能自拔, 以至于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他人与社会幸福漠不关心, 还有一些人社会责任淡化。

4. 网络的安全受到威胁。

网络的安全问题己被称为“世纪的尴尬”。在功利的驱使下, 在网络中, 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高智能犯罪提供了可能性。“网络虚拟社会”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 信息的窃取与盗用。信息的窃取与盗用是网络安全中最常见的主要问题, 尤其是在经济领域。第二, 病毒的制造与传播。如今, 每天在互联网上游荡的病毒种类超过15000种, 而且其增殖的速度还在加快, 这一点可以从几家大型商业杀毒软件公司的病毒码升级速度看出来。第三, 黑客的攻击。有人说, 一部网络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黑客的成长史。黑客在非法入侵过程中, 对电脑网络系统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 网络的安全问题成为了道德关注的一个焦点。个人计算机的网络化趋势, 使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复杂化了。信息技术的安全问题再次提醒人们:只有用道德和法律的手段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才能保障这一技术给社会带来福社。

(二) 问题原因分析。

1. 信息的不真实性使得伦理道德行为难以监控。

在全球性的国际互联网上,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任何一台联网的计算机, 与所有“网民”进行交往。由于网络信息的不真实性, 人与人的交流变得非常自由, 交往范围无限扩大, 交往风险却大大降低, 交往更具不道德性, 进而交往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更加明显, 难以控制。人们之间不仅接触少, 而且在自身不能很好节制的情况下, 网民们可以做出许多现实社会生活中不敢做或不可能做的事情, 表现出许多难以监控的伦理道德行为。

2. 网络主体自身的道德缺失。

目前, 作为网络主体的网民对网络社会发展所需的伦理道德知之甚少。面对网络社会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 网民仅凭借自身的理论水平无法对新知识和网络问题进行梳理, 不知道如何指导自己的网络行为, 容易出现行为失范。

3. 现实社会是网络社区伦理的社会根源。

网络社区实际上是现实社会的缩影, 同样具有现实社会的一般特征。组成网络社区的网民都是为了一定的利益和目的进行活动的, 因此不可避免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而网络社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 因此网络行为就显得处于失范状态。同时, 由于网络的超时空性和网络立法的相对落后, 网络生活容易发生道德问题。

四、解决措施

(一) 通过立法加强控制。

在网络社区, 如果仅仅靠伦理道德显然不能解决问题。伦理毕竟只是一种柔性手段, 真正的约束还要靠刚性的法律手段。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可以靠舆论对不良行为者造成压力, 而网络空间由于其身份的不真实性决定了社会舆论很难发挥作用。没有法律的约束, 仅靠良心和自制力对于那些缺乏道德责任感和良知的人来说是不起作用的。因此, 为了保证网络的健康发展, 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立法对网络行为加强控制。近年来, 我国也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法规, 使得我国的网络社区建设向着健康和规范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 通过教育提高网民的伦理自律。

网络社区的开放性和虚拟性, 要求网民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在虚拟世界里, 人们使用符号的形式进行交往, 传统的约束手段失去了意义, 每个人都通过上传、接收等方式与他人交流信息。网络赋予人们资源共享权, 同时也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 在这种网络社区里, 网民应该具有更高的伦理自律。我们应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 使网络社区的网民明确自己的道德意识, 增强行为的自觉性, 将正确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规范, 自觉遵守、维护网络社区的道德要求。

(三) 采取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

网络之所以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存在漏洞, 技术的问题和漏洞应该通过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克服。对于危害网络社区的事件, 例如病毒、黑客攻击等应当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防范, 同样, 我们也应该通过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屏蔽掉暴力、色情图片与言论等, 还网络社区一片洁净的土地。

参考文献

[1]周玲.关于网络伦理的思考,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4.5.

[2]赵少钦.网络虚拟社会的伦理问题研究, 广西大学, 2002.5.

[3]何国清, 宾迎.论网络伦理的失范与规范,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3.

[4]李凤安.网络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7.6.

[5]杨英仓.网络与伦理道德问题研究, 法制与经济, 2009.3.

[6]徐宏.自由的狂欢场还是罪恶的源流地——网络社区的伦理问题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2008.5.

[7]郑洁.网络伦理:问题、原因及对策, 伦理学研究, 2008.11.

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 篇8

(一) 基因治疗的概念

基因治疗 (gene therapy) 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 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 以达到治疗目的。也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 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能治疗某种疾病。从广义说, 基因治疗还可包括从DNA水平采取的治疗某些疾病的措施和新技术。

(二) 基因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把患者的体细胞取出, 将异常基因修饰成正常基因, 然后再把修饰后的细胞放回患者体内。此方法又称体外法, 其优点是易于操作, 安全性好, 但其实施规模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将目的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的细胞, 以取代致病基因, 使异常细胞获得正常功能, 从而达到治疗遗传病的目的。第二种方法又称体内法, 其有利大规模实施, 但其技术上要求高, 其需要对导入的基因及其载体进行严格的安全性研究。

二、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

(一) 基因治疗的必要性

人类虽然为万物之灵长, 但依然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 与其他生物一样, 其生老病死乃自然所赐。基因治疗使致病基因在人类群体中保存和繁衍:宿主细胞发生有害的基因突变等。生老病死与人类的进化并存, 基因治疗也无法改变这一自然法则。如此说来, 基因治疗是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那么, 其必要性也是值得思考的。尽管其初衷是善意的并给人类带来一定的益处。

(二) 基因治疗的安全性问题

基因治疗在技术上很复杂, 基因治疗的原理是移植健康基因使病人症状减缓甚至消失, 关键是消除“坏”的致病基因, 如矫正双亲传给下一代的异常基因, 有缺陷的基因以达到治疗遗传性疾病的目的。然而, 如何确定“坏”的致病基因, 这是基因治疗安全性问题探讨的焦点。安全性问题是基因治疗伦理问题的主要因素。目前, 基因治疗在理论研究和技术操作上都存在许多需要解决和改善的问题。对于安全性的问题, 我们应该有以下的思考。第一, 应该尽可能提高基因治疗技术上的安全性。值得提出的是, 无论哪一种基因治疗目前都处于初期的临床试验阶段, 均没有稳定的治疗和完全的安全性, 这是当前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基因治疗技术是科技含量高, 成本投入高, 商业利益高的“三高”的治疗方法。只有提高安全性才能减少关于基因治疗伦理问题的争论, 技术与伦理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共同为基因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二, 应该确保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知情同意是指一切实验都必须向受试者说明情况, 包括所实施程序的依据, 目的方法及其潜在的损伤, 风险和不可预测的意外情况, 然后在没有威胁利诱的情况下获得受试者主动的同意, 或在可能的多种选择办法中作出自由的选择。第三, 尽可能避免商业因素的影响。政府是科技投入的主体, 政府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作者的行为, 其制定的方针政策直接影响着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方向, 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方面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政府有义务、有责任加大这方面的力度, 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 规范科技工作者的行为, 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三) 基因治疗所引发的人类遗传资源的争夺

至少有两种基因资源是基因治疗所必须的, 一是具有正常功能的目的基因:二是作为治疗对象的靶基因。发达国家有技术和资金, 可研制开发用于基因治疗的各种目的基因, 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则具有丰富的靶基因资源。如何利用基因资源, 如何分享研究成果及其产生的商业利益等, 都是人类基因争夺所涉及的问题。

(四) 基因治疗与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如果真如有些专家所预言, 将来任何疾病都可以在基因水平上得到治疗, 那么, 人类的健康水平必然会有大幅度提高。然而, 人们在享受健康的同时, 还将面临着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与传统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有关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人口法阵的主要特征之一, 而基因治疗的问世更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新志.转基因食品的伦理审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5

[2]唐静.现代基因技术安全问题的伦理审视.中国期刊网

[3张锐.基因治疗与人类健康.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上一篇:成人呼吸道异物下一篇: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