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语言

2024-10-21

人工智能语言(共12篇)

人工智能语言 篇1

人们普遍认为智力是可以学习、培养和发展的, 这种观点便蕴含了对智力演化过程的认识。汉语的“智”是“知”的后起字, 本义指聪明、智力强, 如“然后智生于忧患” (《荀子》引《孟子》) , “智术浅短” (三国志·诸葛亮传) , “少年智则国智”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在1921年举行的学术讨论会上关于智力定义的讨论中, 美国心理学家刘易斯·特曼 (Lewis M.Terman) 强调抽象思考的能力, 但是, 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岱柯 (Edward L.Thorndike) 则认为学习和对问题给出优秀答案的能力才是智力;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 (Jean Piaget) 认为智力是当你不知道怎么办时动用的东西, 他还区分了智力发展的两种基本过程和四个不同阶段, 其观点和理论影响深远;而在1986年的讨论中, 与会心理学家们则一致认为,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理解智力的本质和用途的关键 (Encyclopadia Britannica, 2009) 。当代学界对智力的这种认识与汉语的“急中生智”这一成语非常合拍, 如出一辙, 都突出了智力的创造性、动态发展性及其发生的情景。客厅的茶几上摆放一个正在沸腾的火锅, 一个两、三岁小孩走过去用筷子而不是用手到锅里面去挑肉吃, 或者想要锁在抽屉里的巧克力翻箱倒柜地去找钥匙而不是用拳头或杯子砸抽屉都是动用智力的结果, 都是聪明的和具备值得令人称赞的智力的, 我们对这小孩的评价是聪明;一个八岁的小孩也这样做, 我们认为是正常。类似的, 一个四、五岁的小孩能够脱口而出三七二十一之类的数学题, 我们也一般认为那小孩的智商高、聪明;但是, 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再有如此表现, 只能说是还不算笨。

智力应该是和生物肌体的进化同时进行的, 因为缺乏远古资料, 这里我们不打算去猜测和讨论猿人、古人或今人智力的进化历史过程。结合现代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 我们只从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现有资料及心理学家们的认识变化和讨论入手, 来考察人类智力的演化, 并在此基础上, 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潜势。

人们智力的物质基础主要在于人脑而不在于心, 这已经是现代人的基本共识。人的身体生长发育一般经过十几年的时间, 基本形体和部件数量在出生时就决定了 (后天的手术或意外事故不算) , 外部形体的发育情况有目共睹, 但大脑的情况有点特殊。这里我们不再复述人脑中可能代表不同进化阶段的三重构造, 也不讨论对立统一的左右半球和其中不太确定的具体任务功能分区;大脑的主要功能是思维, 因此我们通过研究思维的形成过程和脑神经细胞层面活动的关系, 来探讨智力的演化过程。

大脑的基本组织结构是神经元细胞, 人脑所呈现的瓷白色是其脂肪的颜色, 简称为白质, 这种脂肪叫“髓磷脂”, 它们包裹着神经细胞纤长的突起部分, 使之绝缘。突起的部分被称为“轴突”, 和电线相似, 把神经元的输出传送到附近或远处的目标。白质实际上是走向各处的神经纤维的集合, 就像我们在电讯中心大楼的地下室所能见到的成捆电缆一样, 只不过颜色和体积不同。脑的主体正是这些绝缘纤维, 它们把实现重要功能的脑的各部分相互连接起来。在轴突的一端是球形、膨大的神经元的细胞体, 包含细胞核。细胞日常运转和维持所用的DNA模版即在其中。有许多树状分支从细胞体伸展出来, 称为树突。神经元的这一部分没有白色的髓磷脂, 因此它们大量集合起来便呈灰色, 被称为灰质。神经元轴突的另一端通常与一个下游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 它们之间的狭小缝隙称为突触。上游神经元释放微量的神经递质至突触, 然后扩散至下游神经元的膜, 打开某些膜上的通道。每个神经元都是一个典型的计算单元, 能把几千个输入的影响综合起来。具有相似功能的神经元倾向于在皮层中作垂直的排列, 形成柱形结构, 这被称为皮层柱, 贯穿皮层的大多数层次。大约100个神经元组成一个环绕锥体神经元顶树突的微型柱, 直径约为30微米 (如一根纤细的发丝) , 约100个微型柱组成一个大型柱, 一个皮层区有100×100个大型柱, 大脑的两个半球共有104个皮层区。这些就是我们思想和智力的物质基础, 简单中蕴含着复杂。初生婴儿的大脑重量大约为400克, 是成年人脑重的30%。虽然大脑在生长过程中神经元的体积在扩大, 联结 (树突、轴突和突触) 的数目不断增加, 但是神经元的总数目基本不变。大脑结构的发育和工作方式是由基因决定的, 突触的数目和信息种类则完全受环境的影响。

大脑中存在类似DNA碱基复制的复制机制并且存在复制竞争。锥体神经元释放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 可以激活NMDA通道, 产生长时程增强 (LPT, 即long-term potentiation) 现象, 是短期记忆的最佳基础, 它为真正持久的突触结构变化的形成提供骨架, 这些变化是永久性“印记”, 有助于长期不用的时空模式的重新建立。复制竞争存在于神经激活网络的同步化倾向中, 记忆痕迹是以分布的方式存贮的, 并没有一个位点对于其复苏是关键性的, 变异同时存在, 使竞争成为可能, 它决定着什么模式能最佳地与连接特性发生共鸣。

人脑的这种活动方式意味着人的思维和智力也是进化的并且也存在着达尔文过程。达尔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大量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卡尔文教授认为思维就是瞬息间的达尔文过程, 人的大脑具备达尔文过程的所有要素:模式、复本、模式的持续变化、复制竞争、环境的影响、模式的繁殖。各种事物记忆构成大脑细胞神经活动的时空模式, 暂时的印记摹写在永久的印记之上, 特定时空模式的重复会留下突触强度的改变, 这在神经生理学中被称为“易化”和“长时程增强”。真正持续保存的印记是个体特异的, 甚至对每个同卵双生子也是如此。通过对思维的物质基础———大脑的研究分析能够比较客观形象地让我们了解智力产生和演化的过程。

我们的思维活动是动态的达尔文过程, 复制竞争的临时赢家成为我们意识的良好候选者。新皮层的达尔文机制可以解释思想如何“自上而下”地影射于神经元群和思想如何“自下而上”地由那些看起来是杂乱无章的神经元集群产生的。这种对智力的解释可以为我们洞察各种生命的智力所循的途径提供启示, 包括人工智能 (AI) 、增强动物、人类甚至地外生命。

我们为适应环境而表现出来的智力时时都在发生:求学者学习掌握通过某课程所需的材料, 大夫根据了解的病情对某种未知病症的病人进行治疗, 艺术家修改一项作品使其看起来更加协调悦目, 等等。面对纷繁多姿的智力表现形式, 我们渴望了解的是它的本质。心理学家阿瑟·詹森 (Arthur Jensen) 指出影响智力测试的有两个最主要因素:速度和你在头脑中能同时应付事项的数目 (例如你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回答多少问题, 类比问题时通常要在头脑中同时保持多个概念并比较) 。这种认识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当前对计算机运行速度和多功能的要求。研究智力测验试题的编制者们给我们列出的智力测试的项目清单:机械记忆力、数字计算能力、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感知速度、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言辞理解力、空间能力等诸如此类的事物;我们发现智力是由许多可以分解出来的能力构成的, 它并不是某种单一的因素。

我们知道, 分解出的所有能力并不能通过简单地叠加而等于智力。很多自闭症患者都在诸如机械记忆或特定事物的感知速度等方面表现超强, 但是在传统观念上往往不被认为是聪明的。而且, 行为越是复杂和有目的性, 往往越不被认为是智力的表现。智力的最佳标志经常是一些解决比较简单而又不易预料的问题的情况, 那体现的是灵活性和创造性。当然, “智力”是由许多东西组成的复合物, 它与人们的多种心智能力有关, 甚至包括预测、想象和幻想, 它们是我们“意识”活动的内容或部分成果。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高曼 (Daniel Goleman) 还提出, 人类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 (即情商) 也很重要。

在计算机和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发展上, 也存在着模拟人脑内部智能机制的AI学派和模拟人与环境交流的CHI学派。真正的人造智能形式的出现需要克服至少三个难点:与各种动物组成的生态系统相顺应、价值问题和人类对其潜在挑战的态度。人工智能的特定程式可能产生有智能的机器人, 逐渐更新换代的软件通用型计算机将会获得智力性意识, 诸如可驾驭的注意力、复述、语言能力、想象、下意识信息处理、对未来的策划、战略上的决策和自言自语。这些只是当前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神经生理学及人脑神经生物学已有趋势的推测。艾伦·图灵 (Alan M.Turing) 对智能机器的描述为人们发展人工智能提供了可操作的途径, 但是, 从知识中提炼智慧肯定要比从资料中提炼知识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加复杂些。

生物的进化历史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些猜测的端倪, 而通过语言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则很可能是探究智力真谛的捷径。认知语言学奠基者之一的兰盖克 (Ronald W Langacker) 起初把其语法称为空间语法, 因为他认为空间隐喻是语言中最基本的东西, 这种认识倒与大脑神经网络中不同形式的激活从而产生我们的种种不同行为 (包括语言) 的现象相吻合。比克顿在《语言和物种》 (1990) 一书中写道:“难以想象没有语言的生灵会怎样思考, 但是人们可能猜想, 没有语言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会和没有货币的世界差不多。”诚然, 很多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都把语言看作是思想的符号,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 通过符合句法的语言, 我们可以进行比喻和类比推理, 做出超前的计划。神经生理学家曾给我们指出大脑的语言处理区在左耳的上方, 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即可研究活生生的语言处理过程。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 这种研究其实跟利用半导体研究收音机差不多。人脑的功能和特性决定了我们只能把人脑作为黑箱 (black box) 来研究, 而语言则是最容易被度量的输入输出材料。建立综合的人类知识库和语料库, 可能是深入理解人类智力和成功实现人工智能的关键。

摘要:本文结合现代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 从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现有资料及心理学家们的认识变化和讨论入手, 考察了人类智力的演化, 并在此基础上, 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潜势。

关键词:智力,人工智能,语言

人工智能语言 篇2

—语言智能训练内容安排

1-2月

1、模仿面部动作:在宝宝情绪很好、很稳定的时候家长可以搂抱他,并在他面前经常张口、吐舌或者做各种表情,使宝宝逐渐会模仿家长面部动作或者微笑。

2、逗引宝宝发音、发笑:家长可以用亲切温柔的声音,面对着宝宝,使他能看见家长的口型,试着对他发单个韵母a(啊)、o(喔)、e(鹅)、u(呜)的音,逗引宝宝笑一笑,玩一会儿,来刺激他发出声音。

3月

1、家长要定时给宝宝听音乐,说儿歌,寻找一切机会和宝宝说话,逗引宝宝自由发音和笑。每当母亲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时,要坚持和宝宝说话。当爸爸上班外出时,可以对宝宝讲:“宝宝,爸爸要去上班了,再见”;下班回家时可以说:“宝宝,你好吗?爸爸回来了”等等。家长要不厌其烦地对宝宝说,对促进宝宝语言发展有极大的好处。

2、家长要经常和宝宝说话,逗引他发出声音。父母对宝宝发出的声音要给予不同的反应,如亲切和蔼的言语、命令式的声音及激动的喊叫等,并使宝宝能对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回应。3个月宝宝发育指标如果您胎教时曾经叫着宝宝的名字和他说话,那么此时如果有人叫他名字时他能去寻找,并能发出拖长的单元音或连续的两个音,如“啊咕”、“啊呜”等,渐渐地能模仿成人的口型发出声音。

4月

教宝宝学发声:家长拿一个带响的玩具,一边逗他玩一边喊:“宝宝n-a(拿)住。”同时拉着宝宝的手让他握住玩具,激发宝宝能自发地连接两个不同的单音。

5月

1、注重宝宝发音练习,家长按照5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可以给宝宝听儿歌、念童话、放优美的音乐、教宝宝学习认人、认物、识字等活动,扩大宝宝与外界的接触,不断提高他的社会交往能力。

2、培养宝宝发音练习:家长可以教宝宝“啊-啊”、“喔-喔”、“咯-咯”、“爸-爸”、“妈-妈”等。

6月

1、父母要经常对着宝宝发出各种简单的辅音,如:ba-ba、爸-爸、ma-ma、妈-妈、da-da、打-打、na-na、拿-拿、wa-wa、娃-娃、pai-pai、拍-拍等,让宝宝模仿发音。要求在6个月时能发出4-5个辅音。

2、六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他们能把听到的词语和人、物品相对应起来。比如听到“爸爸”就看向爸爸,听到“娃娃”时能拿出娃娃。

3、培养宝宝听儿歌做动作:让宝宝坐在妈妈腿上,妈妈拉住宝宝的小手边摇边念:“小老鼠,上灯台、偷吃油,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当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妈妈将手松开,让宝宝的身体向后倾斜(注意保护好宝宝安全)。经过几次反复游戏,以后只要是念到“滚下来”时,宝宝就会自己将身体按节拍向后倒。

7月

1、家长要继续训练宝宝发音,如:叫爸爸、妈妈、拿、打、娃娃、拍拍等。家长要多和他说话,扩大他的语言范围。

2、家长还要继续训练宝宝理解语言的能力,引导宝宝用动作来回答。并且要教宝宝听儿歌做1-2种动作表演。

3、这个月宝宝已经懂得“不”,如:妈妈指着热水杯对宝宝严肃的说:“烫,不要动!”然后轻轻拍打他的手,示意他停止要摸的动作。对宝宝不该拿的东西要明确地说“不”,使其懂得“不”的意义。此外,还要教他懂得大人的摇头、摆手也是在表示“不”。

4、教宝宝模仿简单的声音,如:咳嗽声,小动物叫等。

8月

1、家长要继续教宝宝练习发音,方法和7个月时相同。家长要注意听宝宝的发音,当他已能说出不同的单音时,要跟着重复他所发出的音,用动作表示音的意义,他再发音时就要表扬他。

2、家长要继续训练宝宝理解语言的能力,家长在拿宝宝熟悉的物品时,边说边问:“宝宝要不要饼干?”、“宝宝要不要小熊?”,让他用手推开或者皱眉表示不喜欢;用伸手、点头、谢谢表示喜欢、表示要。

3、家长给宝宝讲“坐下”、“不能吃”、“给我”、“让我看看你的新鞋”等,宝宝会用动作来服从家长的要求。

9月

1、培养宝宝理解家长的语言:家长在与宝宝的接触中,通过语言和示范告诉宝宝怎么做,如:坐起来、拿、等一等。训练宝宝理解更多的语言。

2、教宝宝模仿发音:家长要继续教宝宝练习模仿发音,能使用有意义的单词,如“爸爸”、“妈妈”之类的称呼。也训练他说一些简单的动词,如走、坐、站等。在引导他模仿发音后,要诱导他主动地发出单字的辅音。观察他是否见到父亲叫“爸爸”或者见到母亲叫“妈妈”。

3、语言动作练习:训练宝宝能够执行简单的指令,如“小姐姐到我们家玩,我们握手欢迎”等,他做对了,家长要鼓掌、喝彩、夸奖,使他为自己的正确理解而高兴,尝到成功的喜悦。

10月

1、家长要继续教宝宝认物发音的学习:家长可以在宝宝的床上放上各种玩具,家长叫宝宝的名字,说“宝宝,你把铜铃递给妈妈,把小汽车给妈妈”等,家长要变化物品的种类,扩大宝宝接触物品的范围。当宝宝情绪愉快的时候,家长可以训练他寻找“爸爸在哪里,妈妈在哪里,阿姨在哪里”。还可以问他“挂钟在哪里,桌子在哪里?让宝宝听懂大人的话,会用目光去追寻或用手指准确地指给家长,并模仿发出相应的声音。

2.继续教宝宝模仿家长的发音,让他理解语言:这个月宝宝能使用有意义的单词,如“爸爸,妈妈”之类的称呼。家长也要训练他说一些简单的动词,如:走,坐,站等。家长引导宝宝模仿发音后,要观察宝宝是否能主动发音,能见到爸爸叫“爸爸”,看见母亲叫“妈妈”。还要通过语言和示范动作教宝宝怎么做,如“坐下,走,看”等。

3.继续给宝宝听音乐、念儿歌、讲故事:根据实际条件继续给宝宝播放音乐,儿歌等给他提供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宝宝对音乐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结合宝宝的生活环境,自己编一些有关的动听的小故事讲给宝宝听。

4、家长在在教宝宝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和动作相结合:比如,让宝宝坐下的时候,嘴里要说“坐”,或结合“坐”字的字卡给宝宝看。

5.家长要让宝宝经常练习发辅音,对他更快学会说话做好准备。

6.让宝宝练习响应:一个家长呼唤宝宝的名字,宝宝扭头看的时候,另一个家长要替宝宝答应“哎”如此反复,时间长了,宝宝就知道响应了。平时也可以让宝宝做游戏模仿练习,家长可以给宝宝一个电话,或用积木当作电话,爸爸装作给宝宝打电话:“喂喂,宝宝在哪里?”妈妈在宝宝的身边演示回答:“喂,宝宝在这里”让宝宝学会呼应,在问答中也能练习发音,得到快乐。其它场合也可以进行类似的练习。

7.教宝宝会竖起食指回答大人的问题:可以问宝宝你几岁了?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妈妈问他苹果在哪里呀?宝宝一般能指图回答妈妈的问题。

11月

1、用一个音表示要求

宝宝经常是用一个音表示他的各种意思和要求。妈走”的“走”可以代表“妈妈”、“妈妈走啦”、“去上街”、“自己走”等意思,要鼓励孩子说出来,并做好翻译员。还要诱导孩子联想、比较,比如宝宝说“球”时,你可把各种颜色大小的球一个一个拿出来,告诉孩子这是“红球”、那是“绿球”等,或这是“大球”、那是“小球”等。

2、背儿歌、念唐诗

根据宝宝的兴趣,给宝宝念押韵的儿歌、唐诗,不在乎宝宝记住多少,而在于激起他的兴趣,建立韵律感知觉。

12月

1.培养宝宝看画册:家长可以抱着宝宝和宝宝一起看大幅的画册,边看家长要边讲解动物的名称和叫声。以后经常指着动物问宝宝,这是什么动物,它怎样叫?让宝宝学会更多的发音,让发音与动物匹配,在不会说话以前用动物叫声代表动物的名称。如鸭子:嘎嘎嘎;小羊,咩咩咩,小狗,汪汪汪。可以同时看图,或字卡进行学习。2.培养宝宝听到琴声舞蹈的能力:大人弹琴或播放歌曲时,训练宝宝听到歌曲后手舞足蹈,做相应的动作。

3.教宝宝主动发音:宝宝学会说话后,要有意识的引导宝宝说更多的话,教宝宝理解语言,并用动作来表示。当家长叫宝宝的名字时,教宝宝用“到”“在”等答应家长。4.会用语言或手指头回答“你几岁了?”

5.家长可以通过积木、字卡等教宝宝数数,一般这么大的宝宝会从1数到3,或更多。

6.继续给宝宝听音乐,给他念儿歌,讲故事: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条件,继续给宝宝放一些儿童乐曲,提供一个优美,温柔和宁静的音乐环境,提高他对音乐歌曲语言的理解。给他念一些儿歌,激发宝宝的兴趣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结合宝宝的生活编辑一些小故事。

7.教给宝宝单词和句子:当宝宝用一个声音代表一句话时,家长要鼓励宝宝加上另一个字,使这个单词能让大人了解,就可以开始早期语言交流了。比如妈妈拿两个水果,问宝宝想要哪一个,宝宝用手指的同时要鼓励宝宝发出声音“蕉”再给宝宝。

13-14个月

1、这个月,当宝宝要东西时,家长要等他说出来再给。这个年龄的宝宝已经懂得很多意思,但语言表达仍处于单词阶段,习惯用动作表达需要和欲望。如果他想出去玩,他会用手指门,或拉着家长的衣服往门边拉。很多家长采取及时或快速满足的方法,宝宝就越来越懒得用语言表达。家长应当采取“延迟满足”的办法,促使宝宝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宝宝用“是”或“不是”,“要”或“不要”,并配合点头或摇头动作,家长最好坚持让宝宝说出来再给予满足。

2、家长要教宝宝听从家长的吩咐。根据宝宝不肯闲着,喜欢做事,好听表扬的特点,每天都给宝宝一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家长可以吩咐他做些小事,如“帮妈妈把拖鞋拿来”,“给娃娃洗脸”等,宝宝在得到夸奖后会很乐意做这些小事情的。

3、教宝宝模仿动物叫。给宝宝讲关于小动物的故事,让宝宝模仿动物叫,如拿出小猫玩具,发出“喵喵”的叫声,还有小羊、牛、鸡等等,宝宝会很快乐的发出特有的叫声,会大大开发宝宝开口说话的兴趣。

4、教宝宝会用手指指出身体5个以上部位(如眼、鼻、耳、胳膊、手等)。

15-16个月

1、指(说)名字。在帮助宝宝认识自己和家里人的基础上,家长还要教宝宝学说家庭成员的名字。先教他自己的名字,反复练习,会说后再教第二个人的名字,接着鼓励宝宝区别这些名字。如:“宝宝把球拿给××”等。宝宝做对了,可以给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来奖励宝宝。家长还要教会他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会回答别人问他几岁的问题。

2、教宝宝学会日常的表达。在宝宝学会用语言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用两个字以上的词组表达。如妈妈问“到哪儿玩去?”教孩子回答说“上街玩去”。

3、说儿歌押韵最后一个字。孩子一边随儿歌做动作时,一边跟着说押韵的一个字。渐渐家长在念儿歌时故意空出最后一个字,让孩子补上。

4、跟着说口令“一、二、三”。在牵着上楼梯时可让孩子说一、二、三,在搭积木时也可以边搭边说一、二、三,会数五个以上的数字。

5、发出生活中的声音。如打雷“轰隆隆”,打铃“叮铃铃”,拍手“啪啪”等,以丰富孩子听声模仿的能力及听与动作的统合能力。

19-20个月

1、教宝宝使用双语句。为了使宝宝能够比较准确的使用一些词,家长要鼓励宝宝自己表述,能够说一些有名词和动词的双语句。如“宝宝喝水”、“我要苹果”、“我喜欢妈妈”等要求语,以及“我不要苹果”、“不想睡觉”等否定语。

2、教宝宝分辨声音。家长给宝宝听幼儿磁带,教他分辨火车、锣鼓声、刮风声、下雨声、流水声、鸟声、动物叫等声音,再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让孩子听声说出“下雨”、“刮风”、“打鼓”等。

3、增加宝宝的词汇量。父母应该准确说出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并鼓励宝宝模仿,如“吃饭”、“扫地”、“梳头”、“洗手”、“推车”等。

4、家长仍要坚持教宝宝背诵儿歌。

5、培养宝宝讲画片的能力。家长给宝宝看画片,讲故事,鼓励宝宝说出故事中的一个词或短语。如“小鸟飞”、“火车跑”等。

21-22个月

1、教宝宝说出自己的姓名。家长要教宝宝准确的说出自己的名字(包括姓),并使宝宝能够说出小朋友的名字、爸爸妈妈的名字。但是一般情况下要让宝宝称呼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和“妈妈”,不要直呼名字。

2、教宝宝用我代替名字。宝宝往往用名字形容自己的东西。家长拿属于宝宝自己的东西,鼓励他说“我的衣服”、“我的床”、“我的鞋子”,而代替“宝宝的衣服”、“宝宝的床”、“宝宝的鞋子”等,这是宝宝自我意识的萌芽。说对了要称赞宝宝表扬他。

3、教宝宝用一个词形容家里的人。如“爸爸高”,“妈妈漂亮”,“宝宝乖”,使宝宝的词汇渐渐丰富起来。以后他会用词去形容玩具,如“娃娃可爱”,“大象鼻子长”,“小猪胖乎乎”等。

4、继续教宝宝背诵儿歌。经过2-3个月的学习,有些宝宝能背诵3个字一句的儿歌4句,有些能记住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几个宝宝在一起背诵更有游戏性,一边背,一边表演动作,就易于学会。

23-24个月

1、家长要经常问宝宝问题,锻炼宝宝回答问题的能力。有人问“你几岁啦”时,宝宝会说“我两岁”,而不是“你两岁”。这是很大的进步,让宝宝懂得“你”和“我”的意义。

2、锻炼宝宝跟娃娃讲话。宝宝在玩布娃娃时,口里不断的讲一些让人听不太懂的话,有时学家长的口气“噢,乖乖,不哭”,“饿不饿,喝奶”等;有时自言自语或者发出古怪的声音等,与娃娃交流。

3、喜欢听讲过的故事。宝宝在睡前都愿意让家长讲故事陪睡。宝宝在心中默默背诵着故事的每一句话,当家长讲的与过去不同,宝宝就会插一两个字来更正。

4、教宝宝完整的背诵儿歌。宝宝喜欢与别人一起背诵儿歌,也能自己背诵。如果有一两句还不太熟,在共同背诵时可以得到别人的提醒而慢慢学会。已经背会一首,就喜欢再背另一首新的。

25-27个月

1、教宝宝记住家人的称谓。家长要教宝宝记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称谓,可以将称谓写成12厘米见方的字卡,进行认名游戏,认对了,给以鼓励。在宝宝面前用“你”来提问,用“我”来回答问题,如“这是你的衣服吗?”他可以“我的衣服”或“这是××的鞋”来回答。“你”、“我”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宝宝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开始时有混淆现象,家长不用着急,一定要用简单的句子和具体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练习。这样宝宝就会在轻松的气氛中,无意识的记住。

2、继续给宝宝读故事,念儿歌、古诗等并培养宝宝背儿歌、古诗的能力。家长还要常给宝宝听英语碟片。

3、猜声音。让宝宝听周围会发出声音的东西,如窗外的鸟,路上的汽车,家里的小动物或门铃、电话。听到这些声音时,问宝宝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答不出来就直接让宝宝边看边听,并一一告诉他。家长讲话的声音,走路的声音也可以让宝宝辨识。

4、家长还要教宝宝说完整的句子。教宝宝说完整的句子,即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如“我要出去玩”,“爸爸上班去了”等,并教宝宝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形容词。如“我要红色的鞋子”,“我要圆饼干”等。注意,这些形容词一定是简单、形象和宝宝生活中最常见的。

5家长要鼓励宝宝接故事或编故事的能力,刚开始时,家长可以给他讲讲过的故事,然后以提问的方式让他接几句,慢慢增加他接故事的内容。平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图片等,培养宝宝讲故事的能力。

28-30个月

1、家长可以教宝宝看图、说话。家长与宝宝一起看生活日用品的图片,边看画片边讲各种物品的特点及用途,让宝宝模仿家长的语言,边指画边练习说,每天练习2~3次。

2、练习宝宝的表达能力。家长和宝宝一起看动物的画册,让宝宝回答“这是什么动物”,并能用语言表达“这个动物在干什么”。

3、念三个音节的儿歌。由3个音节的儿歌学起。妈妈带着表情教唱儿歌,宝宝跟随着一句句的学唱,并学会边唱边打拍子,边唱边以动作配合,增强韵律和快乐感。

4、教宝宝分清左和右。学过拿筷子的宝宝会很快分清拿筷子的手是右手(不是绝对的),拿碗的手是左手。家长同宝宝练习分左右时要和宝宝在同一个方向,不宜在对面教导。因为左右是相对的,宝宝分辨时有一定难度。

5、在宝宝能说几句英语的情况下,家长每天仍要坚持让宝宝看光盘学英语15分钟,逐步鼓励宝宝独自学习的能力。

34-36个月

1、指导宝宝复述故事。家长可以教宝宝看图说话。开始最好由妈妈讲图片内容给他听,让他听并模仿妈妈讲的话,逐步过渡到提问题让他回答,再让宝宝按照问题的顺序练习讲述。

2、指导宝宝讲述自己的印象。家长可以用回答的形式,引导宝宝说出他自己的见闻。向宝宝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最好是能激发宝宝兴趣的问题。尽量让他讲自己经历的事情。

3、家长与宝宝面对面坐下讲故事或讲动物画片,不断提问并引导宝宝回答“如果”后面的话。例如:“龟兔赛跑时,如果小兔不睡觉就会怎样?”“小兔子乖乖如果以为是妈妈回来把门打开就会怎么样?”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宝宝学会初步的推理。

4、家长要尽量丰富宝宝的词汇量。当宝宝自言自语或与人交谈时,要注意丰富其词汇量,可以用进一步提问的方式使宝宝词汇丰富。

5、培养宝宝的表达能力。继续训练表达能力,如带宝宝去公园玩,边欣赏景色边讲大自然中的植物、鸟、兽、鱼、虫、四季变化、夜晚星空等。然后,让他用自己的话讲述去新地方的经历,以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6、教宝宝学会反义词配对。家长与宝宝一起看画片或实物,教大小、冷热、高低、胖瘦等反义词,鼓励他结合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物,反复练习。

7、教宝宝背诵古诗。继续教宝宝古诗,一首首背诵,鼓励他自己能背诵2~4首古诗和4首儿歌。

8、教宝宝说英语。继续教宝宝英语单词、英语歌,主要是名词、动词和礼貌用语,反复练习。教唱英语歌是幼儿学英语的好方法。

如何提高宝宝语言智能 篇3

【中图分类号】R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459-01

1 资料

曾有一位心理学家对100名智力商数(IQ)130的宝宝进行为期40年的跟踪调查,40年之后的结果是,并非每个人都在社会上取得成功。他发现,除了智力商数以外,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因素左右着他们,但当时这个问题悬而未决,直到加德纳提出八大智能理论之后,才看到,人在社会上的成功和发展,是受到多种智能的影响。 多种智能包含语言、数学逻辑、音乐、视觉空间、肢体运动、自然、人际、内省八大智能,其中,从语言智能的发展来说,我们认为,听、说、读、写是一个根本。

2 锻炼宝宝做一位倾听者

有心理学家发现,接受性语言能力好的宝宝,他以后入小学、中学,直到工作岗位上,成绩表现骄人,因为在同样的时间里,他会抓住最有效、最有重点的内容,他是一个有效的倾听者。

3 培养宝宝流畅的表达自我

说即表达性语言,俗话说“一句话讲得人笑,一句话讲得人跳”,这“笑”和“跳”之间讲究一个语言技巧。培养宝宝的这个表达能力,能让他流畅地表达自己,也能让他流畅地表达对别人的喜爱。

4 早期阅读助宝宝交流

我们会看到宝宝小小的人儿捧着一本大大的书,表明他们在阅读。现在非常提倡早期阅读,早期读外语,早期读图画书等。在阅读里就包含着两个比較重要的问题,就是阅读节奏的问题和发音问题,宝宝们都喜欢“小宝宝”、“宝宝笑”等押韵、有节奏的语句,因为它包含一种韵律。而发音的准确性,则对宝宝与他人的交流起着重要作用。

5 形声字让宝宝写好字

先不要让宝宝很小就去写很多的字。中国的文字有一个特征,就是形声字。让宝宝更多地了解文字本身的构成,是会很有意思的。把和文字相关的故事告诉他们,宝宝认字写字的效果就会很好,不容易搞错,而且宝宝一旦掌握了文字的形和部,他还会举一反三呢。

有一位爸爸说,我的宝宝写“祝贺”的“祝”和“初次见面”的“初”这两个字时,老是搞错。后来发现,很多宝宝都会搞错,“初”的偏旁有两点,是衣字旁,而“祝”为一点,是“示”字旁。对此,爸爸的办法是重写20遍,但效果不理想,宝宝照样写错。婴幼儿水育训练中心的早教老师告诉家长,可以做一个简单游戏,拿一叠报纸,拿一把剪刀,跟宝宝说,初次见面的“初”就像拿一把刀,朝着布剪下去,让宝宝自己动手剪一下,他就会知道这是衣服的衣字旁。“祝”是和祭祀有关的,爸妈就可以把从前拜祖宗等等的故事告诉宝宝。

还有个宝宝看到墙上的一串汉字,他就跑过来问:“江、河、湖、海”,这都是和“水”有关的,为什么“沙子”的“沙”也在这里?其实,他已经有了“音、形、义”的初步概念,等我们老师告诉他“沙”就是水很少的意思时,宝宝很高兴地跳了跳,跑了,他已经知道了凡是和“三点水”有关的都是和水有关的东西。

人工智能语言 篇4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在其著作《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 (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语言智能就是在某种社会文化环境中, 个体运用相应的语言进行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的能力[2]。”因此, 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中职学生情况, 我们认为, 在课堂上创设丰富的语言实践情境, 在课外为学生创造接触现实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文化氛围的机会, 发挥中职学生感性认识能力强和参与意识强的优势, 增加学生语言运用和体验的机会, 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即语言智能的有效途径。

1 整合语言智能内部各要素, 促进语言智能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倾听、说话、阅读、写作的能力是构成语言智能的核心内容。”听和读是接受、吸收, 也就是“输入”的过程, 说和写是发表和倾吐, 也就是“输出”的过程;通过文字交流的是读写, 通过口语交流的是听说。4个方面关系密切, 是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统一体。根据加德纳的研究, 即便都是以语言智能为其智能强项的学生, 他们在表现上也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学生可能擅长阅读, 有些学生可能擅长演讲, 有些学生可能擅长写作, 因而, 语文教学中应当创设丰富的语言情境, 以学生的语言活动为中心, 整合听、说、读、写各技能, 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3]。

在课堂上, 笔者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如班歌的歌词、运动会的口号、专题课的主题、小组的计划或者是对教师的意见等。每位学生都发言, 说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笔者把想法都收集起来, 用图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展示在QQ群或“空间”里, 让大家评选出“最佳歌词”、“最佳口号”、“最佳计划”、“最佳创意”等。在整个过程中, 每位学生都综合运用了听、说、读、写等技能, 并且自主参与到了课堂评价中。

在入学第一次的语文口语训练课上, 一位又高又瘦的女生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她说话时声音很小, 含糊不清, 并且始终歪着头, 晃着身子, 一脸满不在乎的模样。经过几次课的观察, 笔者发现她上课积极性不高, 注意力不集中, 经常走神。之后的第一次摸底考试, 她的成绩也很不理想。但通过写作文和周记, 她突出的写作能力却表现了出来, 文章条理清晰, 语言流畅细腻。于是, 笔者把她的几篇文章排版打印, 再加上一个漂亮的封面, 装订成册, 复制多份在班里举办了一次隆重的签名送“书”活动。活动中, 她的眼里闪着泪光, 既激动又羞涩。其他学生向她表示祝贺和鼓励, 她则向他们认真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从那以后, 她每次上课都能认真配合教师, 对语文的兴趣更加浓厚, 语言智能得到全面发展, 同时, 她变得更加自信, 更加积极地参加学校活动, 努力施展自己的特长。

2 迁移强势智能, 整合多种智能, 促进语言智能的发展

除了通过语言智能内部各要素的整合实现语言智能的提高外, 多种智能的整合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仅关注语言智能较强的学生, 忽视了大批其余智能较强的学生。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至少存在8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能, 以多元的方式等同存在, 只是其发达程度和智能组合的情况不同而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的、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能尽情施展的地方, 在那里, 他可以快乐而能干。”因此, 我们应尽可能地了解每位学生的智能类型,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 设计出发掘学生强势智能的教学方法, 并有目的地引导这种强势智能的迁移, 实现多元智能的整合与协调发展。

在教学中, 笔者会从课本中选择一些篇目让学生当“小老师”为同学讲授。在收集材料、师生共同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 具有不同智能强项的学生就会表现出其自身的优势。视觉-空间智能较强的学生会将作品中的人物、景物或者作者的画像描摹出来, 使学生对人物、景物有更加直观的感受;音乐智能突出的学生会将音乐作为贯穿整个课程的线索, 从导语到课文朗读, 从课前热身到文章情感的体验都配有恰当的音乐或歌曲, 从而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动觉智能强的学生会编排与课文有关的戏剧、小品或游戏, 活跃课堂气氛。这样的授课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之前许多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3 整合多学科, 促进语言智能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在所有人身上, 都是数种智能组合在一起解决问题或产生各式各样的、专业的和业余的文化产品。”也就是说,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或进行创造性活动时, 绝不是某项智能的单一作用, 而是多种智能的综合运用。但目前的课程设置往往将多种智能割裂开来,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会定期加入若干专题性的“融会贯通课”, 帮助学生理解学校设置各门课程的目的, 讲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语文课与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 以促进学生学好各门课程, 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这些“融会贯通课”既有社会科学、哲学、阅读写作、人文修养等方面的课程, 也有一些实用内容, 如考试技巧, 职业规划, 应聘技巧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不同智能优势, 整合多学科, 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最优化组合, 从而提高其职业能力。

最近一次“融会贯通课”的专题是“沟通与交流”, 课前, 笔者让学生分组收集了沟通与语言的运用、沟通与护理课的关系、沟通对于医护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沟通的方式等内容。课堂上, 笔者让学生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展示和评价。课后, 笔者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指导学生组织了一次社区健康知识宣讲实践活动。活动中, 有的学生负责准备宣讲材料;有的学生负责和社区负责人进行沟通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确定活动方案;有的学生负责张贴广告, 告知广大居民宣讲的内容和时间。活动中, 每位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 都感觉收获很大。这次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智能,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加深了其对医护工作的认识, 增强了职业使命感。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实用性和服务性, 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紧密联系实际, 创设丰富而真实的生活情境,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智能, 发展健康人格,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语言环境,中职学生,语言智能

参考文献

[1]刘宏武.多元智能与课程改革[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

[2]Linda Campbell, Bruce Campbell, Dee Dickinson.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人工智能语言 篇5

关键词:网络语言; 社会价值; 智能时代;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语言的应用及发展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标志。当今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到智能时代,其标志是互联网信息传播快速和便利、信息源丰裕、信息资源多样化、信息提供的场景不断更新等。网络语言是智能时代生活形态的反映,其主要趋势是呈现出信息提供方式的创新和各种信息的融合,信息提供方式的越创新,信息融合度就越高,信息不断以交叉等方式呈现,信息融合成为主流,融合成为信息生态系统的再造。

从CNKI文献查阅来看,认为网络语言具有语言价值[1], 网络语言是社会流行语,契合了时代的发展[2], 网络语言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能够产生正面影响。[3]认为网络语言是社会流行语,是时代价值观的表征。[2]在很多场合下,社会用语、流行语等的出现与使用已经构成一定的社会语用现象。[4]网络语言,这种社会语用现象,其价值仅限于上述种种吗?

以英语为主导的国外网络世界当中,网络语言的明显特征是字母缩略语的使用,例如Where R U?, C U soon.再者是词义面的扩大,一些常用的词语具有了新意,例如,juice(果汁)-申通,chemistry(化学)-关系。最后是网络新造词,一般构词形式多为新拼合词,Linsane-林来疯(对林书豪的热捧), 等等。

从国内外网络语言使用价值来看,网络语言具有社会语用价值,有助于语言词汇的扩大,有利于保持语言的活力,更有利于语言的发展。但是,这些只是网络语言的价值研究的表象。更为重要的研究应该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为网络语言社会价值把脉。因此,网络语言社会价值研究方法应侧重社会认识的研究方法,从而引领网络语言创新,健康发展,避免粗俗语言泛滥,凸显富有正能量的网络语言,并且形成网民的良好语用习惯。

网民分为信息发送人和信息接收人,信息通过自媒体或公众媒体发送,信息接收人也可能成为信息反馈者,同样会发出反馈信息,或成为围观者。网民在“知道”中获得满足,在“知道一切”中获得快乐,网络上信息没有藏身之处。这个过程中,独特的网络语言便应运而生,其社会价值也会从中凸显出来。

社会语言学研究社会语用,研究社会产生语言的语境,研究话语对社会的影响、作用、价值、意义。那么,我们就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探讨一下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

一、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认知对象

首先,认知对象是语言符号。网络信息是社会交流程度的反映。信息的理解的方式是,网络语言的受众者把社会视为对象,通过各种观察,从社会语言学的意义上来讲,透视由语言符号构建起来的对象。

其次,认知对象是识别语言符号的一群相互交流思想的人。因此就有必要探讨识别认知对象群体的特点。那么,识别认知对象群体有什么特点呢?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所组成,社会是人的群体,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例如大学生网民群体,对某些网络语言的崇尚和鄙弃,可能就与老年网民对同样网络语言的喜欢和厌恶,形成鲜明的对比。

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是否是由社会认知对象的特点决定的,这一点可以视为是社会的普遍共识,因为倘若网络语言有价值没有被认知对象所认可,它就没有传播的媒介(群体), 也就谈不上有没有价值。认知对象这一庞大群体来评定网络语言的价值。任何一种网络语言的话语都要通过认知对象的过滤,而后再经网络传播而体现。

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是语用的即时性、鲜活性沟通效果,其受众者是具有社会趋同性心理的网民,是对语言表达的创造性使用,一经在网络上得到广大网民的认可和接受,便可迅速传播。

二、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认知主体性

人类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个体与主体的关系。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共生共存。因此,社会的认知群体并不一定是指社会的认知主体。那么,社会认知的主体就可能是个体价值的彰显者,而主体成为了受众者;也可能是社会群体是价值的彰显者,而个体成为受众者。

某一流传开来的网络语言一开始一定是出自社会某一角落,即是整个社会中的个体。这一个体把某一思想使用语言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努力彰显语言使用的价值和魅力。这样,极具趣味化、个性化的语言融入到社会整体之中,成为了可理解、可接受、可使用的话语。原本为社会认知主体的网民,成为的社会语用的受众者,继而在网络上大量使用这一话语而成为主导者。

社会是一个连续统,即是个人与社会的连续统。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以两种身份存在于社会之中。一种是把自己看成个人的时候,存在于个人认同的连续统一端;另一种是把自己看成是特定社会群体成员的时候,存在于社会认同的另一端。在某一特定的时候,我们认同比较突出的方面,这一方面既可能是个人认同也可能是社会认同。无论是个人认同还是社会认同所产生的话语,都会影响到对自己的看法,也会对我们的行为造成影响。

社会认知主体性是网络语言的主流,引导网络语言的发展方向,反映了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

三、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在社会认知中发挥积极性作用

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们就有着对于这一社会历史阶段的预期。社会阶段预期将会促进社会认知,网络语言在社会认知方面也会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那么,对同一社会现象抱着同样的预期的社会群体,就会可望对此作出符合大众愿望的语言概述。实际上,人们所期待的网络语言是能够满足人们心里需求,使人们有归属感,出现能使人们心态平衡的语言。在此,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就是人们心里和心态的调节剂。

网络语言一方面满足人们使用别样语言表达人们对周围人与事的感受,另一方面,彰显了自我在所处的特定时间和地点凸显出来的语言驾驭和创造能力,启发和带动了社会对某一概念或提法的认识,满足了在一个特定条件、特别相关的自我愉悦感,同时也满足了在特定的情境中,话语极为突出的认知能力。网络用语是批判性思维、思辨的时代创新产物,因为它以鲜活、巧妙为语言表征,有着极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社会认知的需求。

正视网络受众者的时代预期,网络语用才会发挥积极应对的作用,影响着社会的认知和期盼。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是社会认知发挥积极性作用的要求。

四、网络语言与青春话语浪潮

网络是一群人相互交流思想的空间,网络空间的独特之处是它允许任何规模和种类的社区获得发展。在网上可以进行私密对话,可以获取信息和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在社区当中参与话题的讨论,通常是通过粘贴信息。趣味或价值观相同的人都可以在网上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服务,加入某一社区或创建新社区。网络空间上的社区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现自我平台。

青年人有着强烈的交流意愿,不受地域、性别、年龄、种族等限制的网络空间,催生青春话语浪潮,网络空间成为年轻人为主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青年人热衷于网络环境传递和交流信息,其一,网络是便捷的平台,其二,网络可以使他们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制作音频、视频、动画等,以及相互融合的、极具个性化的信息。语言文字信息是最为常见的交流方式。追求前卫和时尚的青年人,期望使用鲜活、具有表现力、机敏的字眼,来表达朴素的思想。青春话语的特征就是网络语言文字个性化。

“颜值”“达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三个网络用语,均来自于网络语用人,都具有青春话语意味,语言既风趣又鲜活。其信息来源代表语用人的价值取向--努力产生积极语用意义,能够让受众群体感受到评价、定义、强调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中肯性。

当然,网络语用要遵守社会公德,低俗污秽的网络用语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时间段流传,得到个别人的热捧,但终究是没有立足之地。只要是绝大多数网络语用人恪守道德行为规范,崇尚文明语用,抵制不良用语,网络语用的主流就会是道德规范下的自由创新语用,青春话语浪潮也会推波逐浪,波澜壮阔。

五、结语

崇尚创新、追逐时尚、不拘传统、别具个性的时代知识青年(或网民), 实时创编了大量网络新词、时尚词汇、流行词,这些词语给网络交流带来了省时、省力的简便,同时也带来低俗用语等一些问题。发现并认同积极网络语言的语言文字、语用、社会价值并积极推广,是摈弃网络低俗语言的最好回应。

源于语言的发展和变迁,网络语言具有变异性,语言的稳定性各有不同,有些网络语言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大多数网络语言只会是昙花一现。这就说明了网络语言最大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体现在一定的社会群体和个体之中,有其时代社会传播性和历史传承性。

网络语言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社会文化是软经济。在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挖掘网络语言社会价值,增进语言交流,促进社会进步,共享时代语言文化,有利于语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利于社会价值的传播和传承。

我们的社会需要成长和发展,成长和发展就意味着我们必须理解,理解网络空间中存在的各种社区,理解社区中的各种交流、提供的各种服务,更要理解网络语言的独到创新。

参考文献

浅谈低段学生语言智能的培养 篇6

关键词:语言智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有个性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第一大智能就是语言智能。语言智能的开发会影响孩子思想的表达、思维的发展。重视语言智能的开发,不仅会使孩子思想表达完整清晰,而且思维组织能力也会进一步加强。

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而低年级学段正是培养语言智能的最佳时期。在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

一、言之有物

低年级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要他们口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或某一事件的特点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首先要通过一篇篇课文来实现,让学生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低段语文教材大都图文并茂,特别是插图色彩鲜艳,形象生动逼真。这正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儿童主要是凭借事物具体表象或形象来思维的。学生信息的获取,很大部分是通过观察这些图画,然后进行想象,练习说话。学习《泉水》一课,可先让学生借助插图进行想象说话:“泉水会流到哪里去?”“泉水可能碰到哪些事物?”“它会怎样说?”学生争先恐后举手答道:“泉水流到花丛旁,看见蝴蝶在丛中飞舞,泉水说:‘跳吧!跳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给你优美的舞姿伴奏。泉水流过草原,小羊、小牛纷纷跑来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是纯天然的,喝饱了你们会更加健康。”有研究表明:感知的材料越生动,记忆的表象就越清晰,想象则越充实。课文中的这幅插图,使学生的言语思维凭借想象的翅膀,超越了教材的文本意义,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智能。

这种学习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智能。

二、言之有序

语言的条理性和准确性是发展学生语言智能的重要一环,它建立在观察事物的周密性的基础上。要使学生思维有条理、有次序,教师就得指导学生用心细致地去观察,同时逐步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观察的顺序有时间顺序、方位顺序。

在上口语交际课《巴扎》时,笔者有意识地作了介绍“方位”顺序的指导,学生全神贯注地按老师的指导去观察。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供了一些方位词、句式,使学生表达准确,说得通顺、连贯。孩子们在四人小组练说后,都举手迫不及待发言。“巴扎有五颜六色的挂毯。这些挂毯的花纹颜色鲜艳,有红色、桃红色、黄色——这些地毯上还有一些景物,如花朵、房子、树木山。”“这里可少不了五花八门的花帽。花帽后面安了许多小辫子。维吾尔族姑娘在跳舞时戴上花帽,穿上漂亮的花裙,像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巴扎上还有刀。有的刀用来宰牛、宰羊;还有的是刻刀,艺术家用它刻出成百上千的艺术品,拿到展览馆让人欣赏。”有的从上说到下,有的从近说到远,说的顺序虽不相同,但都说得有次序,培养了学生言之有序的表达能力,发展了语言智能。

三、言之有情

要让孩子做到言之有情,必须给孩子创设情境,老师首先要根据学情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有一定的物质依托,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情感,那样学生的语言水平就会达到相当的程度,语言智能便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

“十一”国庆节,孩子们跟随着家人去秋游,回来后安排他们完成一篇“配画写话”。孩子们不但画出自己心仪的美景,而且兴高采烈地交流了自己的游赏感受。有了真情就有了实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一个学生写道:“新疆有个神奇的地方叫昭苏,到了七八月天气凉爽,吸引了许多游客来这里避暑。一望无际的油菜花,让人流连忘返;昭苏夏塔的温泉风景优美,水中含有硫黄等矿物质,可以治病美容;昭苏还是天马的故乡,有许多名贵的马匹,特别是闻名中外的汗血宝马,让游客们大开眼界。”另外一个学生写道:“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家乡伊犁有连绵不绝的山峰,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有奔腾的骏马,休憩的羊群。草原上洒落着雪花一般的蒙古包。美丽的哈萨克姑娘端上一碗马奶,配上蜂蜜酥油,小伙子们弹着动听的冬不拉,歌唱着我们可爱的家乡。”学生带着自己独有感受、饱含真情的书写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语文教学就是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要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加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丰富了,感悟能力就会增强,学生就会言之有情,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四、言有个性

我们语文课所教的一些语言和知识,不能总停留在教师“讲过”、学生“领会”这一水平线上,而是应抓住重点,精心设计一些练习,使学生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大胆创新,体现个性化。《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选取美妙的音乐作背景,孩子们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课后,要求学生再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学生进一步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写出了优美的诗句:“听听,秋的声音,果园里,石榴咧开了嘴巴,‘叭叭是丰收的笑声。听听,秋的声音,池塘里,青蛙跳上岸,‘呱呱是和荷叶告别的歌韵。听听,秋的声音,花园里,花瓣扭扭腰身,‘沙沙是和花枝道别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农民伯伯笑了,‘哈哈今年又大丰收了!秋的声音,在每一滴秋雨里,在每一棵小草上,在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那。”

通过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结构句式进行表达训练,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言智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语言智能就是用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内涵的能力。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有效做好不同学段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促进学生语言智能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美]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沈致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3.

[2]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7.

语言天才的智能之谜 篇7

收到这封电子邮件的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语言学名誉教授迪克·赫德森。据N说,他的祖父曾在20世纪初来到纽约,当时只有20岁。他在那儿做铁路搬运工,因此经常与操不同语言的旅客接触。N说,他曾亲眼目睹祖父将一张报纸翻成三种语言。

遗传:语言天赋的不解之谜

20世纪50年代,10岁大的N跟随祖父乘船作环球航行。他说,不论他们在哪个港口停留,祖父总能听懂当地的语言。他们去过委内瑞拉、阿根廷、挪威、英国、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叙利亚、埃及、利比亚、摩洛哥、南非、巴基斯坦、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澳大利亚、菲律宾、香港和日本。在每个港口停留时,祖父都能说当地语言,那么他至少懂15种语言。

N声称,更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天赋在他家族中时有遗传。“每隔三四代人,家中就会出现某个语言天才。”祖父曾告诉他。他的父亲和大叔能说100多种语言。赫德森教授收到邮件后便意识到N叙述的内容具有重大价值。他创造了一个新词“hyperpolyglot”,其含义是能说6种以上语言的人。

语言被视为人类独一无二的认知能力的一部分。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疾病或创伤对人的语言能力有什么损害。但这种认知天赋的上限是多少还是一个不解之谜。

人最多能掌握多少种语言?经过长时间的沉默,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及神经学家希望通过研究语言天才来寻找答案:是他们的大脑有异于常人,还是普通人通过自身努力也能做到不平常的事?如果是前者的话,他们的大脑有什么特别?

专家:各抒己见没有理论

对于这些问题,语言学家们的意见也不一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的语言学家菲利普·赫迪纳对这种认知天赋的上限持怀疑态度。他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学会说72种语言。假设每种语言有2万个单词(实际上远不止),即使能过目不忘,每分钟记一个词,每天12小时不停地学也得花5年半时间才能掌握这些语言,更不用说参加其他活动了。他说:“如果一个人会说72种语言的话,你觉得这可行吗?”

但其他语言学家认为,没有理由不能学很多种语言。麻省理工学院的心理语言学家苏珊娜·弗林说:“事实上,除了没有时间、没有机会接触某种语言等因素外,人类学习语言的能力是无限的。你懂的语言越多学起来越容易。”

哈佛大学心理语言学家史蒂文·平克也同意这种观点。当问及在理论上有什么理由说明人不能学几十种语言时,他回答说:“我想除了最终冲突(类似的语言会和其他语言产生冲突)以外,没有任何理论上的原因。”

如果他们是正确的,即人类拥有掌握几十种语言的能力,那么为何只有这么少的人能充分利用这种天赋?加利福尼亚大学教育和语言学荣誉教授斯蒂芬·克拉舍宁认为,和常人相比,语言天才只是学习更刻苦,他们对于自己所学到的东西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天才:有没有异常天赋

那么,普通人与语言天才的大脑是否有什么区别呢?许多研究人员都认为,语言天才的大脑有异于常人,这是一个重要因素。在20世纪80年代末,纽约大学的神经语言学家洛兰·奥布勒发现一位才华横溢的语言学习者“CJ”。当时他只有29岁,正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在单语家庭中长大,上高中时学了第一门外语——法语,后来又学了德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他在大学里的专业是法语,毕业后在摩洛哥工作,在那里他又学习了阿拉伯语。

奥布勒曾和她的同事对CJ进行过智商和性格测试。人们通常认为通晓数种语言的人必须异常聪明,但CJ的智商只有105。在学校里,他只是个普通的学生,成绩也一般。但他在现代语言能力测试(预测学习一门新语言的能力)中得分却极高。他的非文字记忆力很强,但在图形和数字记忆上和普通人忘得一样快。

实证:克雷布斯大脑研究

关于人类语言天赋的现代脑科学研究也有种种。其中最新的典范成果是:2008年,以德国神经科学家凯特琳·马蒙茨为首的研究小组,对语言天才的大脑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他们的研究对象是埃米尔·克雷布斯死后保存下来的大脑。

克雷布斯在德国驻华使馆担任翻译,1930年去世时能说60种语言。通过组织解剖技术,他们发现:克雷布斯大脑中和语言相关的卜洛柯区与常人有异。马蒙茨认为,这说明克雷布斯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

以巧妙语言挖掘学生的智能 篇8

学生的智能是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客观因素中, 父母、同学、教师等都会对学生的智能发展造成影响。其中, 教师的影响在学生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每一个教师的智能结构皆有所不同, 有的教师擅长逻辑推理, 课堂上表现为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前后一贯, 准确严密的思维过程能使学生变得理性;有的教师擅长渲染气氛, 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 给学生以思想教育, 在课堂中, 师生之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浓浓的爱意、和谐的氛围促进学生内省、自我激励;也有的教师擅长形体语言, 一举手一投足皆幽默、相得益彰, 他的动作、手势、表情、眼神中皆藏有教育, 能给学生极大的心灵愉悦, 促进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

一、教师的语言对发展学生智能的作用

1. 创设良好的情境, 激活学生的智能。

课堂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能否在开始就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 让学生养成强烈的学习欲望, 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开启学生的智能之门。可以利用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谜语等活泼的形式引入新题,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诱发学生的思考。

本人在教学《太阳》一课中是这样开头的: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 照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 就找了一个箭法很好的人 (后彝) 射掉了九个, 只留下一个, 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为什么不把第十个太阳全射下来呢?老师这一问题深深地把学生给吸引住了, 接下来学生就各抒己见, 讲太阳的各种用途。

再如, 在教学《观察蜗牛》一课中, 我则以一谜语引入:“名字叫做牛, 不会拉犁头, 说它力气小, 背着房子走。”一则谜语激活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教学中来。

2. 激发学生的思维力与创造力, 发展学生智能。

教师的语言职能不只在于把知识和道理传授给学生, 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智能、激发学生思维力与创造力的任务。成功的教学语言, 或巧设矛盾, 适时点拨;或迂回曲答, 引而不发;或欲藏先露, 曲径通幽;或故设谜津、暗中指点等, 总是能有效地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对语言文字的仔细推敲, 巧设疑问能使学生思维变得严谨。

例如, 在教学“氢气的实验室智取”的原理这一课中, 我是这样设问的:为什么常用锌粒与稀硫酸, 而不用铁、镁与盐酸?增设对比实验发现:镁的反应太快, 氢气来不及收集;铁的反应太慢;而锌粒反应速度适中, 氢气有利于收集;盐酸具有挥发性, 收集到的氢气不太纯。

3. 能深入学生内心世界, 促其内省发展。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 情感的交流。教师通过肯定、赞赏、鼓励或一些典型的事例去激励学生, 可以使学生端正思想, 修正行为, 改变学习方式。这样, 学生的自我认识会提高, 自信心得以提高, 进取心会增强, 他们的内省智能就能得以发展。

教师要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善于发现他们思想上的每一个进步, 学业上的每一次成功, 善于捕捉他们每一个创造的火花, 每一次灵感的闪现, 并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予以肯定与激励, 鼓励他们不断进取, 获得成功。

另一方面,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教育因素, 去触及学生的心灵, 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

如本人在教育《时间的测量》一文中以诗句引入:“今日复今日, 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 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 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始待明朝至, 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 努力请从今日始。”总结时, 告诉学生, 时间是有限的, 但如能很好利用时间, 却能延长时间, 延长人的生命。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的79岁生日时, 对客人说:“我已经135岁了。”因为他每天工作18小时以上。

二、有效运用语言的方法

1. 以比喻、拟人等方法, 增设形象性。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初中阶段还较弱, 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创造直观形象, 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各种抽象事物、词语、概念、定理等, 使学生在充分的感性化、形象化的材料支撑下去理解抽象的事物。

如在教学《白细胞的功能》一课时, 我是这样说的:可不要小看白细胞这位“人体卫士”, 当身体某处受破损, 病菌乘虚而入时, 他们就闻风而动, 纷纷冲出毛细血管, 奋不顾身与病菌展开殊死搏斗, 直到将病菌消灭为止。一些白细胞由于吞噬了大量病菌, 自己也壮烈牺牲, 表现了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

2. 以词语巧用、假言等形式, 增强趣味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指出:“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 不如乐知者。”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从中外教育家的话语中足见兴趣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学生的兴趣激发了, 他们会在愉悦的气氛中自觉、主动地接受知识, 他们的智能就能充分地得以激发。

教学《恒星的特点》时, 我根据“牛郎织女”的神话, 这样问学生:到了6月底, 牛郎因事务缠身, 无法准时赴约, 就给织女拍了一份电报, 那么, 织女能否在7月7日前收到电报呢?听了这番话, 学生以光的速度计算, 从牛郎星到织女星要14年时间, 这份电报绝对无法收到的。

3. 运用口诀、顺口溜等形式, 使知识简明易懂。

将知识浓缩成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口诀或顺口溜, 能将一些抽象、深奥的道理形象化、生动化, 这样, 以语言的优势就促进了其他智能的协调发展。如氧化—还原反应牵涉到四个概念: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这四个概念抽象且易混淆, 可编制以下口诀:得氧氧, 失氧还, 若说剂, 恰相反。

在学习化学式的书写时, 既要熟练书写元素符号, 又要牢记元素化合价, 还要一定的技巧, 学生很感头痛, 一教师编制以下口诀帮学生熟练掌握:正在左, 负在右;求共倍, 得个数;正总价, 负总价;代数和, 等于零。

总之, 教师语言对开发学生的智能作用是很大的, 作为理科教师往往在语言的表达上有所欠缺, 语言干巴, 条理不清, 缺少色彩。我们要努力学习, 多阅读, 多写作, 熟练掌握运用语言的手段和技巧, 使自己的课堂语言生动起来, 给自己的课堂披上美丽的语言外衣, 为发展学生的智能提供坚强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霍力岩.多元智能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J].

人工智能语言 篇9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需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 且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多元智能的角度来看, 物理教学的目标就是在物理概念、规律等内容的教学中和习题、实验的操作中, 要让学生学到知识, 更要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开发学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本文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具体做法 。

一、在物理教育中逻辑智能的培养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人们只有经过逻辑思维, 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进而认识客观世界。逻辑思维对学生正确地解决物理问题非常重要。如在力的分析中, 坐在电梯中的人分别以5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和3 m/s的速度匀速下降, 总有些学生会错误地认为, 人以5 m/s的速度上升时受到的支持力更大。学生之所以犯表象的错误, 就是因为逻辑思维能力较弱, 不能找到问题的本质。因此, 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时, 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理解物理规律意义的适用条件。如在摩擦力的学习中, 我们知道, 压力越大和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但是如果爬杆时, 当增大手对杆的握力时, 学生会错误地认为摩擦力增大, 这就是把有关滑动摩擦的规律错误地应用在解决静摩擦的问题之中了。

第二, 领会物理规律表述的逻辑形式。如欧姆定律的探究中, 结论“电流一定时, 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不能说成“电流一定时, 电阻与电压成正比”。同样, 串联电路电流关系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表述, 是不能说成“电流处处相等的电路一定是串联”的。

第三, 掌握物理规律的逻辑方法。教学中要知识、方法、能力并重。不光要重视物理规律的结论, 更要重视物理规律建立的逻辑过程的体验, 这也是新课标所特别强调的。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导过程中, 通过实验学生基本能了解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阻力越小, 运动速度减慢得越小, 那进行逻辑推理:若没有阻力, 物体运动速度将会如何变化呢?倘若学生掌握科学规律的逻辑方法, 就很容易得到结论。

第四, 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物理规律并不是要记住公式, 而是要利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 可以使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具体化, 从而真正掌握它。比如学了物态变化后, 解释自然界中雾、露的形成:雾、露是液体, 是由何种状态变来的?排除是固体变来的后, 就可确定是气体 (水蒸气) 液化而来。有时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 会下意识地凭直觉来作答, 从而产生一些典型性错误。比如讲解平均速度时, 乘车由A地到B地速度是40 km/h, 返回时速度是60 km/h, 学生习惯性地立即回答平均速度是50 km/h。在讲解发生这类错误频率相当高的试题时, 就应要求学生好好理解平均速度的知识点, 再严密地进行推导, 力求提高学生解题的逻辑性和正确率。

第五, 强化逻辑思维要求较强的试题, 提高应用物理规律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额定电压都是220 V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上, 亮度不同, 在回答哪个灯泡的额定功率比较小时, 进行逻辑推理: (1) 串联时经过两灯的电流相同; (2) 由关系式P=I2R, 知道较亮的灯泡电阻大; (3) 从关系式P=U2/R可知在相同的电压下工作时, 电功率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所以串联时较亮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经常训练类似题目,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慢慢就提高了。

二、在物理教学中语言智能的培养

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 学生在准确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说明实验现象和准确书写物理名词方面存在障碍, 回答问题时不能兼顾准确性和科学性。例如, 学生把汽化误为气化;把竖直向下写成坚直向下。这些问题, 有时属于笔误, 帮学生多纠正几次可以解决。但如果是理解有问题, 就属于语言智能范畴, 应当在“纠错”的过程中, 既要发展其语言智能, 又要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如学生在叙述温度计工作原理, 把液体的热胀冷缩说成物体的热胀冷缩;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时 (尤其在实验中) , 往往简单地说成重力和受力面积, 没有注意叙述的严谨性, 这就是语言智能有所缺陷的表现。

物理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语言智能提供了有效途径, 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 学生必须熟练记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经常通过抽背或默写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情况。在学生熟练记忆的情况下, 就可能表达准确, 语言规范。试想一位学生如果连牛顿第一定律都记不清楚, 又如何指望他说明白物体一旦不受一切外力将如何运动。

第二, 适当改变作业完成方式。我们传统教学模式是先讲授, 接着布置学生作业, 然后再讲评。当学生各科作业较多时, 他们就会敷衍了事, 缺少思考, 从而难以获得进步。在实际操作中, 我尽量选取一部分作业, 让学生在课堂上“讲”, 在学生“讲”作业的过程中,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 又可以节省学生的作业时间, 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第三, 教师语言必须规范、准确、专业。教师在阐明概念和叙述规律时, 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指导时必须给学生起示范作用。教师应尽量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授课, 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例如, 将“振动频率”简写为“振频”就不规范。教师流畅的表达, 抑扬顿挫且具有激情的语调, 不仅能顺利表达出教学内容, 而且还能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激情, 进而提高学生语言智能和学习兴趣。

第四, 尽量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工作仅是引导、补充和评价。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学会知识, 而不能定位于教师传授。因而应让学生多渠道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多发言, 把讲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表述出来, 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 而且对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十分有利。比如总结一些简单规律, 像“光的反射定律”就可以交给学生去做, 尽管这要多用些时间, 但换取的是学生语言智能的逐步提高, 并使学生加深了对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 是值得的。

第五, 尽量留一些非书面形式的课外作业。例如, 让学生在坐不同的车时体会选用不同参照物时的感受, 并记录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做话筒, 体会固体传声的魅力。这种“因做而学”的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策略, 它使学生真正做到手眼脑并用。当然, 也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 做些阅读笔记, 以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加深印象, 通过调动学生的语言智能来达到物理教学目标,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智能, 提高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总之, 在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逻辑和语言智能, 尽量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全面发展, 做一个有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 沈致隆译.智能的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C语言智能化在线学习评价系统 篇10

现有的测试系统都注重测试的结果, 缺乏对试卷的分析。不能透过试卷测试考生的知识结构和各项能力, 不能针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个别化指导, 而这些恰恰是考试的目标所在。

本文设计了一个C语言智能化在线学习评价系统。利用Web系统的跨平台性, 学生能够通过浏览器方便地使用系统。系统考虑学生就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针对学生不懂的知识点给出评价并进行个别化测试, 返回测试结果, 给出相应的评价, 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C语言课程。

1 学习评价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1.1 系统实现的目标

为了便于学生通过跨平台的网络系统和浏览器, 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对C语言课程的掌握情况,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自主化学习。本智能化在线评价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现界面友好, 方便操作, 交互性良好, 便于增强老师和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评价结果清晰明确, 便于学生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并调整学习策略的系统。为实现这些设计目标, 本系统主要实现了课前评价, 课后评价以及课程讨论区这几方面的内容:

a) 课前评价

系统能够根据学生提交的静态信息进行分析, 针对选择不同风格的学生给出相应的试题。通过测试结果, 判断出学生对C语言课程某一知识点预习的情况, 根据该预习情况做出评价, 对应采取何种学习策略给出相应的建议。

b) 课后评价

学生通过建议, 采用针对该知识点相应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后, 再次进入本系统测试。通过测试结果, 判断出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理解程度, 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做出评价, 建议学生采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进行调整, 用以巩固所学知识点。

c) 课程讨论区

讨论区, 即知识论坛。学生可以按知识点进行查询, 跟同学探讨就该知识点的学习方法。如果实在不能理解, 可以向老师进行发问。老师登陆论坛可以跟学生进行交互, 回答学生问题, 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个别化的学习指导。

1.2 系统功能模块图

本系统要实现学生信息采集、课前评价、课后评价、知识论坛, 以及学习策略调整等功能, 功能模块图如图1所示。

2 学生信息采集

本模块主要完成对学生静态信息的采集。由于不同学生学习风格各不相同, 对同一知识点, 采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都有所差别。所以系统要求把学生的学生风格记录下来, 以利于学习策略的选择。系统采用注册登陆的方法来进行学生静态信息的采集, 根据学生的选择, 推测学生的学习风格, 便于更好地进行知识点测试。

学生注册登陆系统后, 进行学生静态信息的采集如下图:

从图1的信息采集表中, 可以分析出学生的部分性格特征:内向、好静。系统主要从学生登陆注册的信息中获得学生的静态信息, 从而推测出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以便在学习策略调整中给出相应的调整建议。如:学生喜欢阅读, 相应的反馈给学生与C语言课程学习相关的书籍。

3 课前评价

系统鼓励学生在学习前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课前预习。通过预习, 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已经有所了解, 再利用本系统进行学前测试, 有助于学生发现该知识点的理解漏洞和听课重点。本系统的课前评价主要采用遗传算法作为组卷算法, 结合一定组卷策略, 实现组卷的全自动化。如果对生成试卷部分不满意的化, 也可以进行手动修改。试题抽取采用智能化组卷, 针对学生风格给出相应的题型。根据测试结果给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的评价, 学生通过调整学习策略, 对该知识点的某一部分进行特别强化, 用以加深对该知识点的印象。

4 课后复习

为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系统在学生学习后进行课后测验。系统采用智能化组卷, 题目针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 即学生预习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强化。根据学生测验结果, 分析学生接下来应采用何种学习策略继续学习, 给出评价, 即对学生学习该知识点后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为实现本模块, 运用面向对象的建造方法, 设计一个简单的学生类如下:

5 学习策略调整

为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知识点, 从而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的调整贯穿与整个系统, 参照学生的学习风格, 性格特点等, 在相应的阶段给出合适的反馈意见和评价。课前评价根据学生的静态信息, 运用智能组卷算法抽取相应的试题进行测试, 通过测试结果给出相应的评价。对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点给出智能化的建议, 让学生作为参考, 调整学习策略。学生用调整后的学习策略学习。然后再来进行课后评价, 同样采用智能组卷法, 针对学生薄弱缓解进行测试, 给出评价。对学生是否能够进行下一知识点学习做出判断。推荐学生进入讨论区跟同学探讨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 或者就不明之处, 向老师发问。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6 结论

本文利用B/S架构, 以及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了该C语言智能化学习评价系统。系统通过智能组卷算法, 根据学生风格筛选出适合当前测试的题目。推测出学生那些知识点需要强化, 针对知识点开设知识点论坛讨论区。通过本系统学生能够更加深刻了解到自己那些知识掌握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不足之处是学生风格难以把握, 难于给出有效的学习调整方案。针对系统测试评价的单一性, 对于自制力较差的学生, 将来可以加设学习娱乐环节, 寓教于乐, 全方面考虑到学生的用户体验。

摘要:为了考查学生对C语言课程的掌握情况, 该文设计了一个C语言课程学习的智能在线评价系统。便于进行智能化个别化和主动式的辅助学习。该系统采用B/S架构和面向对象技术设计, 根据学生的在线评测结果, 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并对学生应采取的学习策略进行智能化调整。

关键词:C语言,智能化,在线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1-3.

[2]李洛, 黄达峰.智能化C语言自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6 (5) :42-45.

[3]C Programming[EB/OL].[2012-05-06]http://www2.its.strath.ac.uk/courses/c/.

[4]吴运命, 赵秀玲.网络考试测评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软件导刊, 2010, 9 (10) :99-100.

[5]廖汗成.智能化在线考试测评系统的设计[J].科技广场, 2006.

[6]丁海燕, 桂进阳.智能教学系统设计_以基于Web的日本语导学系统为例[J].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33 (S1) :290-293.

[7]张翠善.基于Web和数据挖掘的智能教学系统设计[J].科技资讯, 2007 (29) :78-79.

[8]周晓军.多媒体智能教学系统研究与设计[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85-101.

人工智能语言 篇11

一、教师要善于运用和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智能特长

1.用清晰、流畅的语言,准确表达政治术语、原理和基本观点。

一要准确。要保证达意传情,符合科学性、富有教育性。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切忌为了追求语言的生动形象,以词害意,甚至忘了科学性、教育性,使课堂语言貌似精彩,但却苍白无力,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要清晰。要做到字正腔圆,清新明亮,讲话有韵味。而且教师讲课时要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能使学生悦耳倾听。

三要流畅。要把讲述的内容,通过自然、连贯、轻松、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语言氛围中学习知识,一定要避免习惯性的废话、重复、停顿,这是政治教师教学之大忌。

2.用抑扬顿挫的语调,传达情感,突出强调重点和难点。

一要注重语言节奏,合理的控制语言速度的缓急。

二要注意语调,既要掷地有声,震撼学生心灵,又要润物无声,不留斧凿的痕迹。在表达重点内容时必须带一种一气呵成的语势,像飞瀑激流,气吞长虹,动人心魄;但在内容转换时,语言宜平缓清晰,一字一句,犹如溪流滴水,叮当有声。

三要富有教学激情,充满精气神,感染学生情绪,引起学生心理共鸣。健康向上的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相反,则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情感活动。

3.教师要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思维。

二、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巧设角度,激发学生敢问会问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不愿或不敢提问,大部分学生根本也提不出问题来。如果听凭这种现象发展下去,他们绝不可能确立起学好政治课的信心,更谈不上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了。怎么办?

一方面,我们要调动学生,让他们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状态,激发他们敢于提问,做学习的主人。

另一方面,我们要精心设计问题,巧设角度,引发学生探究需求,培养他们善于提问。

三、教师要巧用教材中的栏目,激发探究需求,培养学生善问

中学政治课新课程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科书做法,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了许多辅助性教学提示栏目。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十分注意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和多提一些高质量、高水平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我巧借教材设置的提示小栏目,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弄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采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和多角度看问题的方法来思考和提问题。

因此,要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效果,我们中学政治教师必须既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智能特长,又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智能强项。

C语言智能化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 篇12

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流行和推广的一种计算机语言。C语言简洁、紧凑, 使用方便灵活, 功能强大, 在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进程中, C语言一直保存着较强的生命力[1]。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掌握好C语言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是由于C语言本身的特点, 初学者理解C语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另外, 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不一样, 所以不同的学习者在C语言学习的过程会碰到不一样的问题。然而教师的讲解是面对整体班级的教学, 对于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需要自己课后进行再学习, 使得学生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 教师的讲课进度也受到限制, 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目前, 各种辅助学习系统在不断的研究中, 其中在文献[2]图像处理在线辅助学习系统, 研究者采用ASP、VML、Web Services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文献[3]计算机基础教学网上辅助学习系统采用了ASP技术和Browse/Server模式来实现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智能化教学系统的研究受到广泛学者的关注[4], 文献[5]的智能化C语言自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采用云计算技术和统一认证技术进行设计一个平台让学生体验丰富的C语言编程, 通过动态测试和静态分析的综合技术智能化模拟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客观评价和反馈比较详细的帮助信息。

本系统主要以C语言课程为例, 运用智能化推理技术, 设计一个C/S模式的智能化个别化辅助学习系统。该系统可以筛选出每个学生学习知识过程的重点和难点, 然后根据学生的信息, 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料, 再通过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 了解学生学习进度, 调整学生学习策略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测试评价和建议, 实现智能化个别化学习目的, 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 系统分析

C语言智能化辅助学习系统是一个提供学生学习C语言的个别化辅助学习系统。学生进入系统后首先进行学生信息的填写, 并将保存到系统, 系统根据学生的初始信息, 进行知识点的筛选后, 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学生由系统提供的知识点进行学习, 同时系统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 如学习时间、学习该知识点的次数、对该知识点的提问情况。在学生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后, 学生自动进入到系统的测试评价模块进行知识点的测试, 根据评价结果, 系统分析出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 系统给学生以提示, 并要求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再学习, 同时系统根据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 直到学生测试通过后, 系统再提供下一个知识点, 让学生进行学习。另外, 学生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问, 学生可以在系统的讨论交流区进行提问交流, 系统能够及时给出反馈。

为了实现个别化的学习目标, 得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策略, 本系统主要设计了图1所示的模块进行功能的实现。

1) 学生信息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对学生信息的采集, 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学生的姓名、学号、所学过的课程和成绩、偏向的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动态信息如学生学习知识点的次数、时间、以及学生问题讨论等情况的记录。

2) 学习模块:该模块主要为了实现学生学习资料的智能化、个别化的筛选, 提炼出学习内容的重难点, 然后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 控制学生学习的进度同时进行学习策略的调整, 学生根据系统提示进行知识点的再学习。

3) 学习过程评价与建议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测试评价和学生的交流答疑, 学生学习完一个知识点, 进入到测试评价阶段进行测试, 测试通过, 学生将进入到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测试不通过, 系统给出提示, 并且要求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再学习, 否则学生不能学习下一个知识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碰到的学习问题, 学生可以在交流答疑区提问进行讨论学习。

本篇文章设计的系统平台如图2与文献[8]设计的在线学习系统架构一样采取了C/S模式进行, 通过客户端与服务器两者的结合实现系统的所有功能。

3 系统总体设计

针对C语言智能化辅助学习系统具有的功能以及需要实现的目标, 现将各个模块的设计进行阐述如下。

3.1 学生信息的采集和智能化学习资料筛选

本系统首先采集学生基本信息, 通过学生选取的喜好、学过的课程和成绩、学习方式为内容, 建立一个简单学习资料选取规则模型Y。根据模型Y来分析学生风格, 再筛选适合的学习资料。对学习风格的分类标准很多, 在教学实例设计中, 有关专家将学生学习风格分为具体—序列、具体—随机、抽象—序列和抽象—随机等四种类型[4]。具体—序列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擅长动手实验, 希望从实验中亲身体会到结果而学习, 这种风格的学生适宜采用演示教学法, 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具体—随机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喜欢自己探索学习, 从而发现问题和答案, 这种风格的学生比较喜欢通过教学游戏或者模拟场景来进行学习;抽象—序列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擅长于逻辑性词语和符号信息, 所以这类学生喜欢阅读、听课;抽象—随机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擅长抓关键点, 反应能力强, 思维活跃, 这类学生比较喜欢参与讨论, 适合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根据以上特点, 本系统的设计如下:假设学生的喜爱包含有视频、动画, 则系统提供给学生的学习素材首先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呈现;如果学生包含杂志、小说则系统首先以文本形式呈现;假设两者都包含, 那么系统呈现文本内容。学生信息的采集如图3所示。

3.2 学习重难点的筛选

学生学习知识的重点由系统完全按照《C语言程序设计》[1]进行划定。本系统采用智能化、个别化设计思路, 筛选每一个学生自己的重点和难点, 实现自我学习。初始化阶段, 知识难点即为重点, 随后难点的调整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点的时间、次数为指标进行动态调整。即时间越长、次数越多则设定该知识点为该学生的学习难点, 对知识点设置对象的属性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下面是该类主要的属性。

3.3 学习策略智能化调整

该系统主要是根据记录的学生特点和学习过程数据来调整学习方法。首先系统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设置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间, 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后进入到测试界面进行测试, 如果通过则, 该知识点的学习完成;测试不通过, 系统将设定学生的下一个知识点不可学习, 并调整学生的学习时间, 同时根据学生测试的错题呈现该部分试题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知识点再学习, 直到学生测试通过。

3.4 学生过程评价与建议

该部分的测试题主要来自C语言试题库中的内容, 学生学完一个知识点, 系统从题库中调出该知识点试题, 学生进行测试, 同时记录下学生测试的错题。另外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 学生可以利用系统的“测试与建议’菜单下的“讨论交流”子菜单进入到学习论坛进行讨论交流。

4 总结

C语言智能化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主要通过对学生学习信息的采集, 系统进行推理分析出学生的学习特征情况, 有针对性的提供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 实现智能化个别化学习,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取符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和重点、难点内容, 从而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 自己的优缺点和不足, 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和改进。该文采取的学习进度控制, 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测试和学习提醒。

摘要:C语言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专业课基础, 该课程对计算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至关重要。该文为了初学者设计了一个C语言智能化辅助学习系统。该系统采用C/S模式和面向对象技术实现了智能化个别化辅助学习的功能, 可以辅助学生进行课前或者课后学习, 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C语言,辅助学习系统,智能化,面向对象技术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1-3.

[2]黄劲.图像处理在线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福建电脑, 2009 (8) :143-144.

[3]衣治安, 韩建民, 马瑞民, 等.计算机基础教学网上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0, 3 (24) :51-53.

[4]周晓军.多媒体智能教学系统研究与设计[J].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1-3, 85-94, 93.

[5]李洛, 黄达峰, 袁宜英.智能化C语言自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6 (5) :42-44.

[6]李智彪, 刘敏, 廖春华, 等.基于二次网络搜索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2 (1) :14-16, 21.

[7]刘志海.C语言在线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学工程, 2011, 6 (39) :177-180.

上一篇:创新型逻辑思维下一篇:会计集中核算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