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经济

2024-10-24

一体化经济(通用12篇)

一体化经济 篇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国之间经济依存度日益加深, 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亦明显加快, 与前者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基本趋势。

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间, 由国家出面组成的并实行某些统一政策措施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或集团。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则是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配置, 各国经济紧密依存并融合为全球经济的整体这样一个过程。在本质上, 二者均旨在消除生产要素在国家间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时的壁垒, 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 区域集团利益的干扰、特质与外延的差异性又会使二者在共同发展中存在相互制约。那么, 区域经济一体化究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奠基石”还是“绊脚石”不禁引发思考与热议。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相互促进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促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性前提。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了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全球市场, 对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巨大的外部压力便促使同一地区内各国紧密加强合作, 进而导致了区域化的产生。同时, 全球化还意味着全球市场自由化的逐步加强, 这就迫使地区内部各国进一步提高彼此之间经贸关系的自由化程度, 以保证地区内部自由度更高的优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中间步骤。全球经济一体化突破国家疆界的限制, 要求在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能够组织资源流通、调节国际分工的机制。然而当今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地区的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各异, 政治经济条件并不成熟, 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即形成全球统一的经济秩序规则。区域经济一体化则克服了上述障碍, 它在地域相邻、发展水平相近、文化理念相融的国家间率先达成经济一体化协议, 开展经济合作。由于成员国数目少、政治经济条件适合, 较易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进而随着商品、资本、劳务等的流通范围和程度的日益提升, 加快全球化进程。可见, 区域经济合作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步骤, 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制衡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性满足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关系紧密、稳定的发展, 却对非成员国产生了不平等的歧视与排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之一即在于实现区域内的规模经济, 提高经济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因此难免会在强化内部利益的同时, 对体系以外的国家和地区采取更加严苛的防范性贸易举措, 结果形成新的贸易壁垒, 违背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初衷。

另外,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贸易参与方进行了更为有力的整合, 在对外贸易交往中以经济一体化组织身份出现的整体显然具有更强讨价还价的能力。然而, 当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力量不均衡时, 某个实力较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能会利用其强大的市场垄断优势, 影响或阻碍各主体之间贸易自由化的开展, 最终造成全球经济发展的失衡。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亦不可避免的对各区域组织产生重大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 意味着建立一个全球性超国家机构或全球政府, 而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格局尚无法实现国家主权的完全让渡。全球经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和调控, 变幻莫测的经济起伏、金融动荡便会在全球范围内互相传递, 潜在的风险与危机将对地区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之间存在着复杂微妙的互动关系——既相互促进, 又彼此制衡。它们作为不可逆转的两大历史发展趋势, 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应共同发展, 一道推动人类社会、世界经济的长足进步。

首先, 要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与第三方的自由贸易合作, 缩小对外歧视, 以减少区域外国家利益的损失。国家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时, 常采取以当前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短视行为, 而忽视了其行为可能会给其他各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阻碍多边自由贸易进程的推进。因此, 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进行适当的监管和约束, 保证其开放性、非歧视性的贸易自由化发展方向。鼓励像APEC这种开放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 通过将内部行之有效的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成果提供给非成员国, 在实现区域内部自由化的同时, 促成外部国家的贸易合作。

其次,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多边贸易体制应加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优胜劣汰。从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角度考量, 如果世界范围内可以形成几个力量相当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利益主体的减少将降低自由贸易合作的谈判难度;同时, 由于参与各方势均力敌, 足以在彼此间形成威胁, 便可能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局面, 即各国自身和世界整体福利最大化达成统一, 实现全球经济的自由化。

总之,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同时开放与扩展, 将不断外化为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不断推动世界经济紧密有序的联系, 自然而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唯有加强合作与交流, 减少利益独享性, 增加共享性;缩小差异性, 增加相容性、互补性, 才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良性互动中, 使世界经济整体变得更加自由、开放与进步。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两大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 二者既相互促进, 又彼此制衡。为实现世界经济的长足发展, 必须有效协调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加强引导, 完善机制, 建设全球经济秩序新格局。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制衡,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林.国际经济关系学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郭连成.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经济发展及其互动效应.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3] 、李瑞琴.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多边自由贸易进程的影响.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一体化经济 篇2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分析.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是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的必然走向。经济全球化在激起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同时,也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生冲突,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一体化经济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 区域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了谋求共同的经济贸易发展,通过缔结条约而建立起来的经济贸易联合的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出现,由于当时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国家间的贸易和其他经济交往还不够发达,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还只是一种个别现象,而且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也很缓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明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增长要素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日益突破国界限制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已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历程,马克思和恩格斯150年前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决定了该生产方式下的经济必然是全球性的。但是,经济全球化规模的扩大和进程的加快是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从下列数字,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997年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额合计已达6.7万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增加到16.6万亿美元; 国际金融市场年金融交易量已达500万亿美元,作为经济全球化载体的跨国公司目前已有4.45万家,其设在境外的分支机构多达27.6万家,1990年国际直接投资额为2430亿美元,1996年这个数字已增长到3600亿美元。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1995年1月1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全球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其他领域已纳入到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轨道,而与之几乎同时出现的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集团则将区域经济纳入了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并驾齐驱的区域性多边贸易体制的轨道。区域经济的集团化发展反映了世界朝着多极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大趋势,标志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重新分化和组合。在关贸总协定实施的近半个世纪里,世界经济飞速发展,随着各国之间竞争的加剧,保护主义不断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不断遭受挑战。因此发挥区域的人力资源、经济、技术优势,通过资金技术、劳务方面的合作以取得比较利益,这与总协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系宗旨是一致的。从国家之间相互依赖、共存共荣的观点出发,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不应互相排斥,而应是互惠互利、并行不悖的。由于目前区域集团内成员多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如果区域内成员之间贸易自由化程度低于世界贸易组织,则因其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而为世贸组织所不容;而区域内成员之间贸易自由化程度高于多边贸易体制,由内部的开放推动外部的开放,最终将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二、游戏规则:区域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论全球性经济交往还是区域经济集团内的经济活动,若要顺利进行,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按学界较为公认的看法: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进行国际经济交往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而区域国际经济法是区域经济集团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制订和完善用于规范成员国行为的规则,是调整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及其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区域国际经济法已发展成为国际经济法中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具有独立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具有确定的内容、范围和渊源。区域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之间的差别表现在以下方面,正是这些区别体现了区域国际经济法的相对独立性:

(一)二者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不同。区域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区域性国际经济关系,而这种区域性国际经济关系又可分为区域经济集团内部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集团对外经济关系两部分。集团内部经济关系包括:成员国与成员国之间的关系、集团组织机构(实际上代表本集团)与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以及集团组织机构、成员国与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关系。集团对外经济关系主要是集团与非成员的第三国和其他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经济集团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同其他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区域国际经济关系与作为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国际经济关系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1. 区域性。区域国际经济关系发生在特定集团内,受该集团内合作范围的限制。如欧盟25个成员国之间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的自由流动,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2. 稳定性。区域经济关系的产生,基于建立区域经济集团条约的规定,条约将成员国之间的合作范围作出明确限定。各成员国在条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直至实现条约规定的目标。欧盟的建立与发展历程就是有力的证明。而国际经济关系则缺乏稳定性,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较易受政治关系的影响,如中日之间的经济关系就受到两国之间政治外交关系影响而变得忽冷忽热。而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经济关系时好时坏。3. 排他性。区域经济关系限于经济集团成员之间,限于特定范围之内,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不容他国介入和参与,成员国之间互相给予的优惠其他国家也无权享受。而WTO体制下的多边贸易必须遵循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WTO一缔约方给予另一缔约方的在贸易方面优惠待遇,可通过最惠国待遇这一传导机制,使WTO其他缔约方也可得益。4. 综合性。集团内部的经济关系是一种全方位综合性的经济关系。欧盟25个成员国之间不仅实行共同的关税政策,在商品、人员、资本方面实现自由流动合作,而且实现财政货币政策的统一,建立货币联盟,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并建立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就调整方法而言,区域经济集团发挥常设机构的作用,通过组织机构协调成员国的政策和措施,授权常设机构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成员国的行为。由此可见,区域国际经济法是具有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其调整方法也别具一格,因此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

(二)二者的内容和范围不同。区域国际经济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规范:1. 组织机构法律地位的规范;2. 调整集团内部各种经济关系的规范,其中又包括:A. 取消关税及贸易限制方面的规范。B.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规范;C. 货币财政及其他经济和社会政策协调方面的法律规范等。3. 调整集团对外经济关系的规范;4. 内部争议解决规范。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取决于国际经济法所调整的国际经济关系的范围。从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来看,国际经济法应包括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技术转让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直接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和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法。从国际经济关系主体角度看,国际经济法包含调整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法、调整国家与私人之间的跨国经济关系的法和调整私人之间的跨国经济关系的法。调整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法从性质上看属于国际公法;调整国家与私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法具有经济法或行政法的性质;而调整私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法则具有民商法的性质。

(三)二者的渊源不同。区域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包括以下几种:1. 国际条约,其中又分为:建立区域经济集团的条约,如欧共体各成员国于1992年2月7日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的《欧洲联盟》;成员国在集团内签订的协议;区域经济集团与非成员国的第三国及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缔结的条约,如《欧共体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协定》(1986年)。2. 区域经济集团组织机构制定的法规,如欧盟部长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颁布的条例。3. 区域经济集团法院判例。

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则由国际经济条约、国际经济惯例、国际组织的规范性文件、各国的涉外经济立法、民商立法以及各国的国内法院判例组成。由此可见区域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在法律渊源上也存在较大差别。

(四)二者的基本原则不同。区域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那些指导区域国际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构成区域国际经济法基础,适用于所有经济集团法律的基本原则。区域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项:1. 主权自我限制原则。首先,成员国必须对自己的立法权力进行限制,以维护集团及其常设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权限。其次,成员国必须对自己的司法权进行限制,集团法院的建立,缩小了成员国法院的管辖范围。在成员国法和集团法发生冲突时,成员国法院应优先适用集团法。最后,成员国必须对国家经济管理权进行限制,将涉及经济一体化方面的经济管理权让渡给集团的常设机构,由其行使。欧洲统一化进程即是各个主权国家不断将其主权让渡给欧盟常设机构的过程。2. 组织机构独立原则。首先,集团各组织机构在三权分立理论指导下建立,彼此间相互独立,各司其职,权责明确。集团通常由权力机关、执行机关和司法机关构成。这些机关相互配合,彼此制衡。其次,集团组织机构与成员国也保持独立。主权国在建立区域经济集团时,将部分主权权力让渡给集团组织机构行使。集团组织机构在行使职责时,既不征求也不采纳来自成员国的指示和意见。3. 平等互利原则。只有承认成员国地位平等,才能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只有坚持互利,成员国才能从合作中得益,才能保证区域合作的稳定性。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指的是贯穿于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类法律规范中的主要精神和指导思想,是这些法律规范的基础和核心。现在通说认为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包括:1. 经济主权原则。国家在本国内部和本国对外的一切经济事务上,都享有独立自主之权,当家做主之权。主权国家有权完全独立自主地控制和处置本国境内的一切自然资源;有权完全独立自主地管理和监督本国境内的一切经济活动;有权独立自主地以平等主体法律地位参与世界性经济事务的决策。与区域国际经济法的主权自我限制原则相比较,国际经济法更强调国家经济主权原则。而区域国际经济法恰恰相反,区域经济集团的一体化程度越高,主权的限制与让渡越多。以欧盟为例,欧盟正在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迈进,而政治一体化过程本身就包含着政治与外交主权的让渡。2. 公平互利原则。国际经济法中的公平互利原则更强调实质上的公平,发达国家应当尽可能在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照顾和优惠待遇。WTO一系列协议较多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主张。这既是发展中国家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获得的,也是国际经济合作所必需的。3. 全球合作原则。国际经济法学者主张进行世界经济结构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关系和国际经济新秩序,使全球所有国家都实现更普遍的繁荣,所有民族都达到更高的生活水平。而区域国际经济法更强调区域经济合作。

三、结语

世界上所有地理区域都建立了区域性的经济贸易集团,世贸组织147个成员国几乎都加入一个或多个区域一体化组织。中国既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也是世贸组织的成员。我们应当加强区域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经济法的学习与研究,熟悉游戏规则,更好地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与竞争。

参考文献:

[1] 刘世元,《区域国际经济法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2] 车丕照,《国际经济法概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陈安,《国际经济法学专论》(上编 总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4] [德]马迪亚斯·赫蒂根,张恩民译,《欧洲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一体化经济 篇4

一、辽宁沿海经济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区域一体化形式化, 协作共赢难以落实

辽宁沿海各市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仍是竞争大于合作, 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只能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 而在一些关键领域的一体化难以形成[2]。虽然近几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协调机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是区域协调方式比较简单, 区域组织协调机制还不够健全, 资源环境和区域生态等共同开发与管治的深层次机制尚未建立。

(二) 地方政府利益驱使, 城市间规划衔接性薄弱

由于地方政府利益的驱使, 使得各城市间以邻为壑, 各自为战。各地的规划并未实现有效的衔接, 致使区域发展相互制约, 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在生产和建设上各级地方政府也都想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 人为阻挠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从而严重影响了优势企业的跨地区发展、兼并和迁移。由于地方政府利益驱使, 沿海城市的很多开发区也陷入了招商引资的竞争旋涡中。

(三) 产业结构趋同化, 产业体系发展滞缓

由于受各级地方政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影响, 辽宁沿海经济带内许多地区的产业发展往往自成体系, 因而分工协作效率低, 低水平建设, 重复建设现象和产业作结构趋同现象较为严重。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过小等是辽宁沿海6市普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大连、丹东、锦州、营口和葫芦岛之间的三次产业结构均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例如, 石化产业和船舶修造项目不但没有整合, 而且还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全面开花”。由于重复建设、结构趋同, 缺乏规模集中经营, 因而严重阻碍了辽宁省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3]。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策略的构建

(一) 市场体系一体化

市场体系一体化的建立, 不仅可以使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 还可以促进建立一个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的市场机制。使分工与合作通过市场来完成, 从而使区域内的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化。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 就必须打破原有的狭隘的市场体制, 致力于建立一个统一的、完善的市场体系。因此, 推动一体化的资本市场、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诚信市场、一体化的文化市场、一体化的消费品市场、一体化的技术市场、一体化的产权市场和一体化的旅游市场等的建设尤为重要。当区域性的市场体系形成和发展后, 辽宁沿海经济带就能够具备区域一体化的稳定基础。

(二) 港口建设一体化

辽宁省沿海地带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 海岸线全长1 000公里, 其中深水岸线400公里, 优良商港港址38处, 有大小港湾40多个。可是长期以来, 辽宁沿海6个城市的港口建设发展因以行政区划为限, 以至严重束缚了港口依据本身条件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步伐, 港口数量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分布散、缺乏竞争力, 港口资源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处于全国沿海港口发展的薄弱环节。世界港口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 港口选择一体化整合之路才是港口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远大目标, 港口应该树立放眼全球、面向全国的大港口发展战略思维, 尽快用行政力量的“有形之手”和市场力量的“无形之手”来推动港口之间的合作、整合, 按高开放、高能级、高聚集的第四代港口建设的标准来推动港口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 从而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4]。

(三) 发展规划一体化

我们应该用世界的眼光来谋划与布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需要适当的竞争, 但是, 这种竞争不是在现有体制下的过度竞争, 而是在统一规划基础上的有效竞争。在沿海经济带各城市合作过程中, 要推进发展规划一体化, 充分发挥大连的龙头作用, 将各市的发展统一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总体框架之中。避免重复建设, 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城市间发展规划的衔接, 通过开展各种专项合作, 尽快形成投资新环境。

(四) 生态保护一体化

辽宁沿海经济带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如果沿海经济带各城市中有一个城市出现了环境污染, 就可能会危及到周边地区, 从而影响经济带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处理好沿海重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找到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 避免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 辽宁省各市应携手共谋发展之路,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 以生态经济和知识经济为基础,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战略, 合力打造沿海生态区。

(五) 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可以为分社会性基础设施和生产性基础设施, 通常包括水利、环境与资源保护设施、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和城市设施等。从世界各国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 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 大多关系公众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为了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保证项目质量,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在水资源、能源、交通和信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要按照统一建设、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经营的要求, 从区域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 争取实现共建共享、互联互通, 逐步建立和完善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体系, 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大空间发挥能源、交通、信息和水资源等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六) 产业布局一体化

由于辽宁沿海6市多年来缺少必要的专业分工, 造成了各城市产业发展十分相似, 规模优势没有被充分地利用, 因此缺乏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需要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 加快产业集聚和技术升级, 加强产业结构的分工与互补, 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 建成科技水平高、环境友好、布局合理、用地节约的现代化产业聚集区。地方政府要鼓励优势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 发挥各自比较优势, 构筑资源共享、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5]。

参考文献

[1]潘中毅, 支大林, 韩建雨.辽宁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 2008, (6) :160-165.

[2]冯筱, 王兆博.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省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28) :33-34.

[3]苗秀杰.基于协同效应的辽宁沿海经济一体化发展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 (5) :123-127.

[4]王丹, 杨金保.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思考[J].东北亚论坛, 2009, (2) :124-128.

一体化经济 篇5

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战略再次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瞩目的焦点,反映了两者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从“五个统筹”的战略高度,将城乡发展与区域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发展战略的宏观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央文件的精神,下面就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两者的关系谈几点认识。

1.正确认识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条件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日益融合、持续趋优的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破除城乡分割和对立,加强城乡联系,推进城乡平等与融合发展,形成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生态和谐化、社会文明化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实现城乡一体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工业化基本完成,迈向后工业社会;(2)城市化发展从市区集聚化阶段进入郊区扩散化阶段;(3)都市型农业现代化初具规模;(4)中心城区和郊区之间快速交通网络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5)城乡平等发展体制初步形成。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多个行政区经济在体制上组合成为更大规模的经济共同体。其实质在于以区域为基础,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是:在一体化区域内,消除阻碍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一切障碍,以及一切以区域界限为依据的歧视政策和行为;区域中心城市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经济整合程度高,并形成区域之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城乡一体化主要着眼于行政区域内部城乡的协调发展,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更多地着眼于跨行政区域的互动协调发展。因此,城乡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要实现的交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制度一体化、空间一体化和社会文明一体化等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和实践任务,两者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性。

2.推进城乡一体化应注意城乡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律的差异性

我国城乡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律具有下列明显差异:

(1)农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而农业是经济效益低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的产业;城市经济以非农产业为主,其生产效率比农业要高得多。无论是土地和资本的产出率还是劳动生产率,农业一般都不及非农产业。

(2)在城乡之间,存在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规模报酬递增幅度的差异。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和扩散速度低于工业技术创新和扩散速度,加之我国农业本身的分散性和小规模经营特点,因而在目前城乡生产技术水平木高及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的条件下,农业经济的规模报酬递增幅度一般要低于工业经济的规模报酬递增幅度。

(3)农民的收益与风险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而城市居民的收益与风险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工业经济、服务业经济相比,农业生产更多地受控于自然条件,各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和经营,而且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越大,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损失就可能越大。而在城市经济活动中,更常见到的现象是,风险越大,收益就可能越高。

(4)城乡居民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在城乡之间实行了一系列有明显差别的体制和政策,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目前,虽然有一部分体制和政策障碍已经基本消除,但在城乡居民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依然可见。如目前在城市实行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尚未覆盖到广大农村,农村人口没有享受到现代福利社会带来的福利,而只能以各自所承包的土地作为社会保障的替代物,因而难免会导致地方政府职能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现象。而且,城市贫困人口还可―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而大量的农民难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5)城乡资源配置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由于农业的分工程度低于制造业,因而它所能获得的利益也将小于制造业,并使得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另一方面,由于城市非农产业布局具有集聚性和专业化等特征,易于通过产业集聚与产业间的专业分工和协作来获取集聚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而分散性和多样性则是农业生产布局的基本特征,故农村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要远低于城市地区。

综合言之,农业主要是一个社会公益性的产业,因而应当弱化农业土地的就业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强化其生态保护功能;农村地区又是一个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低的空间,因而不宜向农业和农村索取过多的经济增长效益,而应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一种由城市空、间返还一部分效益给农村空间的补偿机制。

3.区域经济一体化宜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长远战略和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英国学者彼得 罗布森认为,一体化可分为合作、协调一致和一体化三个层次。合作是指在某些特定领域内各城市、各地区在政策和措施上自愿的、非强制性的互动行为。协调一致是指各城市、各地区以协定的方式统一行动、统一制定法律法规等。一体化则是指将某些经济职能和手段指派给同盟或共同体,并在同盟或共同体层面上协同运作。从上述三个层次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大多处于第一层次或由第一层次向第二层次跨越。在不同的层次或阶段,有不同的战略重点和措施。第二层次的战略重点是加强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区域协调,如实行共同的经济政策,建立共同市场制度,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或行动准则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动因是减少区域政策导致的市场扭曲所带来的配置和效率成本。因此,要重视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政策和制度协调,着力营造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无差异的政策环境,建立一个无障碍和无壁垒的共同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共同市场的建立远非瞬息即成。欧共体经过30年的发展,直至通过了完成内部市场的众多立法提案后所采取的行动,才开始达到真正统一市场的要求。

4.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要重视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在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整合的过程中,首要动力是经济利益。毫无疑问,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整体利益要大于各城市、各地区孤立发展时的局部利益之和。但如何分享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利益又是一个极为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它既影响到一体化计划能否实施,又关系到该计划能否持续下去并取得成效。实践经验表明,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若得到了兼顾,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将趋于密切。因此,区域之间的利益分配方式及其公正性和可接受性便成为瞩目的焦点。公正的利益分配方式不仅有助于保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稳定,而且有助于国家生态安全的总体部署。

我国现行税收、财政、金融划地而治,行政区的利益边界与经济区的利益边界不整合,而协调两者利益分配结构的谈判机制、监督机制、仲裁机制又未相应建立起来,极大地制约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不平衡性,也要求建立区域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或利益补偿机制。而现行区域之间利益补偿机制的缺失或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和转移支付能力不足,难以取得理想的互惠互利的预期效果,促使地方政府寻求地方利益的扩张冲动远胜于对区域整体利益或共同利益的追求热情。

5.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当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举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目标在于以区域为基础,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就要求消除产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一切障碍,消除以行政区界为依据的各种歧视性做法。因而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同等重要。但在我国,不少城市或地区对内开放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远不及对外开放,对内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显得迟滞而乏力,致使有限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未能发挥出最佳效应。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政策,区域经济合作还只具有形式上的发展而缺乏内在机制上的进展,致使很多要素市场尚未以整个区域为载体来运行,各城市间巾场关联度不高,制约着区域市场一体化的深度发育。另一方面,区内不少城市热衷于积极发展对外合作,偏重同跨国公司进行产业整合,却疏于区域内部的产业协调,既削弱了本土产业竞争力,又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互相割裂的现象。

兹举一例为证。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银龙坞村与同在一条沟谷的安徽省绩溪县逍遥乡逍遥村仅一河之隔,但由于行政区划上的原因,逍遥村的小学生若要到本乡或本县城上学,则要翻山越岭,交通极为不便;若要到邻近的马啸乡上学,则需支付一笔较高的赞助费。在这种两难处境下,逍遥村无奈只好自办小学,结果出现了五个年级仅有7个学生和1个老师的奇特现象。除了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以外,行政区划分割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症结。既然我们可以把河流作为行政区划的分界线,那么为什么就不能稍作调整,改以山脊线作为行政区划的新界线呢?这样,不就可以消除这种奇特的行政割据现象了吗?由此可见,我们在实行开放政策时,不能“重外轻内”,而应当坚持“内外并举”。

6.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多方合力推进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一体化;城乡差距;二元结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2-0031-0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准确判断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既十分重要,又相当紧迫。

一、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在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农村居民摆脱了极度贫困,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基本上稳定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奠定了向小康迈进的基础。但由于多种原因,起点很低的农民生活水平一直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持续、稳步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十分艰难。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和落实,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09年全年的系列国民经济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比上年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5%。可见,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确确实实在继续扩大。

(二)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依然严重不足

2009年入秋以来,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在内的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百万公顷农作物绝收,千万群众饮水困难。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凭借现代生产力,防止大面积范围内群众饮水困难这样的灾难发生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我国农村人口密度比城市小得多,获得水源的条件并不比城市差。同样大旱,为什么受灾最重的偏偏是农村的农民?直接原因摆在那里,就是农村严重缺乏保障生产生活用水供应的水利设施。西南大旱也许能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持续长期地加大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才能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三)食品特别是粮食安全隐患依然在增加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出较好局面,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粮食生产逐步恢复,但继续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平衡状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大豆和棉花进口量逐年扩大;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1]

(四)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发展依然严重滞后

农村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滞后,既远远落后于城市,也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基础设施建设一样,我国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也实行向城市偏斜的政策。财政将大量公共卫生资源、公共教育资源投向了城市,农村获得的公共财政资源很少。公共卫生资源集中投向城市也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投向农村的资源也主要投在县和乡镇、村几乎没有。在大中城市,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一应俱全,而在农村目前除了正在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外,唯一比较完善的是“五保户”救助,还有到年底乡干部、村干部到村里的穷人家里,一次性给他们一袋面或者二三百块钱。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更谈不上,只在个别发达地区才有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安排。

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途径

(一)调整对农政策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1.完善国家的农业政策。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业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应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各地政府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措施对外招商引资,大力引进海内外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投资,实现优势农业资源和资金技术优势的合理配置。

2.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首先,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国家应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扭转长期以来大多由农民承担基础教育经费的状况,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名副其实。其次,着重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在选拔干部时应把文化、技术等素质作为重要依据,并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要改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现状,切实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先行资本”,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2.集中力量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规划。鉴于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实际,当前,有必要对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现有状况和未来发展项目进行全面的勘查和适度超前的总体规划,并制定量力而行、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的建设方案。

3.突出抓好重点设施建设。由于资金等方面因素的约束,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的基础设施,因此,要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突出重点,择优扶持一批关系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力争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三)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抓紧实施粮食战略工程,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加快落实全国新增千亿吨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以县为单位集中投入、整体开发。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向主产区倾斜,加大对产粮县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建设项目扶持力度,加大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地方抓粮的积极性。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要加强产粮大县建设,确保区域内粮田面积不减少,粮食自给水平不下降。

(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要做的工作很多,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1.加强宣传组织工作,发动农民兴建农村公共事业。农民的观念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如有许多公共事业的建设是农民迫切需要,政府急,但有些农民却不着急。为此,要按“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疏通农民的思想,提高农民的觉悟,让农民认清形势,理解发展公共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愿集资兴办农村公共事业。

2.培育激励机制。政府机关应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去“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改变农村中小学师资、医务人员、农村技术人员等匮乏现状。

总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始终注意:统筹城乡发展不等于实行城乡完全相同的制度,不等于要实现城乡的同等或同步发展,更不等于要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阶段,盲目要求城鄉同等发展,苛求城乡实行完全相同的制度,只会束缚城乡两个层面的发展。但要相信,只要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政策,一定会改变农村的落后状态,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 —2020年)[Z].北京:农业科学出版社,2009:161.

[2]王再兴.构建农村社会和谐[J].理论视野,2006,(1).

[3]包宗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C]//张晓山,李小云,等.转型中的农村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战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33.

[4]王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问题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曾业松.新农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试议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篇7

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90年代得到认可, 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概念, 大部分认为,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及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 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 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

全球经济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 它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 若处理不当, 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

区域经济一体化, 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为准则, 协调一致的政策, 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特权的共同机构, 进行长期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 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既存在本质的区别, 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 是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 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 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推行必要的措施, 实现一体化目标, 是国家起主导作用的过程。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 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 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 同时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驱动力, 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 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 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 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 必然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

很显然,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推动又有阻碍双重作用。相比较来说, 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很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 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同时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因为, 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提高其区域经济效益, 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相互依存。而经济全球化是为了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所以, 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强化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 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 不惜代价阻止其他区域或国家产品进入。这一行为严重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综上所述,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确实存在着矛盾, 但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它们会慢慢形成互补,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造了统一的市场环境, 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很多便利。我们坚信, 在全球化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 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 得以良性发展, 最终推动世界经济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郑明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Z].

一体化经济 篇8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 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 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 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 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 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 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 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 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 如果处理不当, 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有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 在这个多国的经济联盟区域内, 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自由流动, 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 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 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 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 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 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 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 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 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 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 风险是很难规避的, 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 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 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 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 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 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 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 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 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 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 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 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 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 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 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 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 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 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 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 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 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 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 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 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 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 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 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 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 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 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 相辅相成, 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 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 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光明日报.1998.

[2]桂林工学院党委办公室.广西桂林541004:试论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 (04) .

一体化经济 篇9

一、文献回顾

经济增长收敛,是指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一个有效经济范围内的不同经济单位(国家、地区或家庭),初期的静态经济指标(人均产出、人均收入)和其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各经济单位期初的静态经济指标差异逐步消失的过程。经济增长的收敛具体可以表现为δ收敛和β收敛。δ收敛是指不同经济单位间人均收入的离差随时间的推移趋于下降。一般情况下,人均收入水平的离散程度用人均收入对数的标准差来衡量。β收敛是指初期人均产出水平较低的经济单位趋于在人均产出增长率、人均资本增长率等项目上比初期人均产出水平较高的经济单位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即不同经济单位间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负相关。与经济增长收敛相对的是经济增长发散。Sachs and Warner利用122个国家的样本数据编制出开放性指数,得出结论:经济一体化是促进经济增长收敛的根本;OECD、欧共体、美国和日本间出现的经济增长收敛是以贸易为传导机制;所有国家哪怕是那些技术初始水平低下的国家,只要它们实行对外开放和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能够实现经济增长收敛[1]。Ben-David选择了一些即将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国家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国家之间本来不存在经济增长收敛,但伴随着贸易自由化改革,这些国家间经济差距开始缩小,出现明显的收敛现象[2]。O’Rourke and williamson通过考察“Atlantic经济体”,指出贸易促使大量移民产生和大量资本流动,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收敛,同时提出论断“哪儿实行对外开放,哪儿就有经济增长收敛现象,哪儿实行闭关自守,哪儿就盛行经济增长发散或中断经济增长收敛现象”[3]。

但是否所有区域经济一体化都能促进成员国经济增长收敛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Stokey选择了最穷的国家集团和最富的国家集团作为样本,发现用低属性产品交换高属性产品的贫穷国家丧失了“干中学”的动力,两个集团之间出现经济增长发散加剧现象[4]。本文采用δ收敛考察欧盟、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的关系。

二、欧盟、东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检验

1993年11月欧洲经济共同体演变为欧洲联盟;1995年1月1日,瑞典、芬兰、奥地利三国正式加入欧盟,直到2004年5月1日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之前,欧盟比较长的时间是15个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芬兰、奥地利)。1967年8月,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宣布建立东南亚国家联盟,1984年1月文莱加入之前一直是5个成员国。本文以欧盟15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最初5国为分析对象,δ收敛的计算是对不同年份人均收入的截面数据取自然对数,然后再求标准差。人均收入数据来源于Summers Heston的Penn World Table 6.1数据库。

1、欧盟的实证检验

1955年-2000年,欧共体(欧盟)成员国人均收入自然对数的标准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在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虽然存在一定的起伏,但各国收入差距总体上是趋于降低,各国人均收入自然对数的标准差从1955年的0.42下降到2000年的0.26。欧盟经历了1958年-1975年间强势收敛时期和1975年-2000年间起伏的收敛时期。

2、东盟的实证检验

1965年-2005年,东盟5国人均收入自然对数的标准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2所示。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后,其成员国人均收入差距出现与图1完全相反的走势,呈现显著的发散趋势。

三、实证结果讨论

以上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欧盟成立之后,成员国之间人均收入呈显著的δ收敛,而东盟建立之后,成员国之间人均收入却呈显著的发散趋势。本文将具体比较欧盟和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发展阶段,分析其对经济增长收敛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1、成员国之间贸易壁垒的消除程度比较

欧盟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基本的差别是它们处于一体化的不同层次。欧洲经济共同体从创建伊始就选择了关税同盟这一较高程度的经济一体化形式(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生效;1968年7月提前一年半建成关税同盟),1994年基本建成欧洲统一大市场,欧盟现在处于经济与货币联盟阶段。与之相比,东盟的经济一体化虽然初见端倪,但远未形成,与欧洲一体化的程度相差甚远。1967年8月宣布建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低级的“优惠贸易安排”,成员国对部分商品相互给予特别的优惠关税;1993年1月1日启动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目前实际上仍只是相互之间的关税协调,远没有实现国家间关税的基本废除。

如图1所示,欧共体出现成员国人均收入收敛趋势明显加强、收敛速度明显增快的阶段正是欧共体处于关税同盟这——体化形式的阶段。欧共体实现关税同盟后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效应:(1)随着成员国之间贸易壁垒的完全消除,资本贫乏的国家通过贸易从资本富裕的国家引进资本品,劳动力贫乏的国家进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从而决定一个国家人均收入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价格的差异会随着商品价格的均等化而逐渐减少。(2)低收入经济体与高收入经济体进行贸易,低收入经济体中非熟练劳动力的收入获得大幅度的增长,而收入的增长又使劳动力摆脱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信贷约束,其结果是促进了低收入经济体的人力资本积累以及要素的国家间流动,最终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增长收敛。(3)知识技术在技术领导者与跟随者之间可以发生低成本模仿,这就使得经济系统之间产生一定的收敛性质,而经济系统的开放程度是决定此种收敛速度快慢的关键因素。(4)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缩小,使得成员国之间的部分主权让渡相对较为容易,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快,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推动经济增长收敛和经济一体化形式的晋级。

2、成员国之间贸易占对外贸易额的比重比较

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之后会导致区域内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量增加。如表1所示,欧共体1960年只有34.5%,关税同盟成立之后的1970年达到59.5%,成员国之间贸易占对外贸易额的比重增长非常明显。而东盟成立之后的贸易流量变化不大,成员国之间贸易占对外贸易额的比重始终在20%左右,说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效应极小,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0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年版,第327页

计算欧共体1955-1990年区域内贸易额占欧共体GDP总和的比率。图3显示欧共体区域内贸易额占GDP总和的比率从1955年开始逐年增加,与图1基本形成反向对应关系。可以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贸易促进其成员国经济增长收敛提供了平台,区域内成员国之间贸易流量越大,其经济增长收敛性越强,即对成员国带来了正的效应,从而产生了吸引区域外国家加入一体化组织的吸收效应。但是,新成员的加入也存在负效应,主要表现在内部竞争的加剧,区域内协调成本的增大,贸易转移效应更加严重等方面。随着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图1中出现成员国经济增长收敛速度逐步放缓,收入差距开始出现起伏。

东盟的成立本身不完全是经济利益驱动的结果,其成员国受到内外部安全环境的挤压从而期待政策协调,缺乏强烈的经济合作收益预期,导致关税削减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进程受到了影响。1995年7月越南加入东盟,1997年8月缅甸和老挝加入东盟,在削减关税的进程和幅度上,这三个国家要落后于原东盟成员国,其经济发展水平在东盟处于较低层次,它们在合作过程中的态度不够积极,甚至为保护本国市场和民族工业而进行抵制。同时,东盟成员国之间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趋同性很高,严重制约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成员国主要是采用外延式发展模式,进出口贸易主要依赖东盟以外的国家[5]。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东盟成员国之间没有出现预期的明显经济增长收敛。

3、区域经济一体化成立之后的FDI效应比较

欧盟的区内FDI主要向相对贫穷的国家集聚,在产生“投资转移效应”的同时,也使FDI在区域内外进行了重新的分配,这种投资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源在整个区域内的进一步合理配置,缩小了成员国间的差距,为经济一体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经济基础。西班牙、葡萄牙于1985年6月签署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在生产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其他成员国更大的区位优势,欧共体其他成员国的跨国公司纷纷将此类生产基地转到这两个国家,使这两个国家的FDI流入量迅速增长。1985年,流入葡萄牙、西班牙的FDI分别为2.74亿美元、19.68亿美元;1990年分别增长到26.10亿美元、139.84亿美元[6]。

东盟成员国主要是引资国,各国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都具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欧盟、美国、日本等国是东盟国家FDI的主要来源地,东盟各成员国在吸引FDI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1995-2004年间,流入东盟成员国的FDI总额中有62.69%向最富有的成员国新加坡集聚,相对富有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分别占据了16.22%和12.79%,其它七国分享不到10%的份额,最穷的老挝和柬埔寨只分享到0.038%和0.067%[7]。正是FDI在东盟的配置向富有成员国集聚,从而产生不同的FDI集聚度,富者越富,贫者越贫,FDI区域分布的不平衡导致成员国收入差距扩大。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欧盟(欧共体)和东盟的对比分析,本文认为,呈现经济增长收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经济一体化成员国消除了彼此间的贸易壁垒,区域内部基本实现自由贸易;二是经济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量成为各自对外贸易的主要流量;三是FDI效应导致成员国之间的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我国作为地处亚洲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应积极地强化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在更大范围内获取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利益;另一方面,在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正如当年法、德在欧共体建设进程中充当“领航者”一样,我国需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发挥核心大国作用,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最主要的推动力,尽快形成一致的经济合作收益预期,为中国、东盟成员国之间通过贸易和FDI促进经济增长收敛提供通道,从而有效增进各国社会福利。

摘要:本文采用δ收敛考察欧盟(欧共体)在1955年-2000年和东盟在1965年-2005年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的关系,发现欧盟在1955年-1990年呈现显著的经济增长收敛,而东盟成立后经济增长呈发散趋势。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呈现经济增长收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经济一体化成员国消除了彼此间的贸易壁垒,区域内部基本实现自由贸易;二是经济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量成为各自对外贸易的主要流量;三是FDI效应导致成员国之间的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收敛,欧盟,东盟

参考文献

[1]Sachs J.D and Warner A.Economic reform and the process of global integration[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s Activity,1995,1:11-46

[2]Ben-David.Equalizing exchange: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income convergen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108:653-679

[3]O'Rourke K.H.and Williamson J.G.Globalization and History[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9

[4]Stokey,N.L.Technological transfer by multinational firms:the resources cost of transferring technological know-how[J].Economic Record,1991,32:334-361

[5]李玮.欧盟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比较[J].东南亚研究,2004(3)7-12

[6]世界发展指数(WDI)数据库[EB/OL].http://ddp-ext.worldbank.org/ext/DDPQQ/member.do?method=getMembers&userid=1&queryId=135

一体化经济 篇10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各国给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空间和手段。为各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前提。世界经济和政治局面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 优势互补, 减少冲突和矛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终将会融合渗透。两者可能在实施过程中选择的路径不同, 但他们的最终目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及差别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超越边界到更高水平和状态, 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体化。本质是市场经济条例及其安排的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洪流, 它是世界经济成长的趋势和特点。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域在经济政策战略等方面达成一致, 地域与地域之间协调稳定发展, 实现双赢或多赢有机体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放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注重的是地域之间的经济联系, 而经济全球化注重国际间的经济交流, 经济全球化依靠科技和国际间资源资本流动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完成区域经济稳定有序发展为方向发展。在完全自由的市场下, 存在很多现存或潜在的危险, 在经济区位条件下, 可以将风险控制和规避, 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有效降低资源配置成本, 降低违约风险。虽然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长动力和施行路径有差别, 他们最后都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融会。两者之间既相互进步又相互制约。

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原因

产生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一是科技革命的大发展, 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二是在世界范围内, 经济体系的发展和扩大, 三是西方国家向自由化发展的经济体系, 四是逐渐出现一些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先驱。

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一是历史原因, 欧洲商人在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去其他国家开展业务, 促进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二是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成长, 是孕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根蒂。三是为了维护民族经济利益与发展的需要, 以及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成与成长的内在原因。四是处理国际收支难题。五是联合对抗外部的强大力量, 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直接原因。

四、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世界带来的影响

(一)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经济全球化的兴起为其提供了机会

近几十年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世界经济有了新的变化,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大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最快, 拉美和北非国家次之, 最慢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 成为边缘化地区。

总体上看, 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的占世界GDP产值, 到70年代初从14.5%上升到15.9%, 到1999年高达21.6%。据世界银行统计, 2011年巴西、墨西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的人均GDP已分别上升到12594美元、10047美元、4972美元、46241美元、9977美元、2952美元和22424美元, 都达到或高出了中等收入国家收入水准, 而新加坡和韩国已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19世纪末美国在欧美先进国家里后发先至, 饱受战争蹂躏的日本在不到20年中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亚洲“四小龙”在短时间里成为新兴产业区, 中国令世界瞩目的迅猛崛起等, 都积极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二)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的流动, 间接证明各国和各地区经济会渗透融合, 意味着各国会有利益的融合, 从而在客观上使各国之间的关系发展成为高度依存的合作关系。

2.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主权互让。

经济全球化体现在各个国家之间经济主权的碰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 各国之间经济主权会形成交错和转向。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认可的基本标志, 维护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政权的基本功能, 对其他国家主权的滥用和剥夺一直是国际战争的重要原因。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变化, 国家之间经济交流的增多, 各种国际组织的产生, 使世界经济的主体发生变化, 都对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及其行使构成某种牵制和取代, 使各民族国家经济主权形成互让和交叉。

3.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

所谓“极”, 是指在世界经济中能占有重要作用和发言权的国家或集体。战后半个多世纪, 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动。总的来说, 从战后初期的美国统一天下, 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两极世界。再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 中国和印度崛起, 俄罗斯度过因“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给经济带来的混乱和下滑期, 在世界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地位重新上扬。世界上明显地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

(三)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对发达国家来说, 劳动力和资本较多的发展中国家会将资本和劳动力以低价出口到本国, 使相关行业受到影响, 增加结构性失业;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的跨国公司, 为追求高利润, 会将较低成本的环节从本国移到发展中国家, 减少了本国就业机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发达国家改变移民制度, 放宽限制, 外来移民增多会减少本国居民的就业岗位。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发展中国家依赖于发达国家在本国的市场和商品, 会拉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 造成“马太效应”, 穷者更穷, 富者更富, 发达国家挖掘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 会破坏了其生态平衡, 加剧不和谐和不平衡。

(四)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贸易的影响

能够促进贸易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国际分工和技术合作, 增强和提高了经济贸易集团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谈判力量, 加强了经济集团内部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五)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不同国家的消极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排他性, 影响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贸易往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关税阻碍本国商品出口;资金不能有效引入, 造成经济落后, 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加大。

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推动经济全球化浪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壮大可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又可以反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能够刺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融合。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资本、贸易、资源的全球化和自由化。产业链的构成和国内外生产体制全球化和国际经济调和机制逐步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的过程。

六、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两者存在冲突, 但冲突是辩证统一的。不能完全否认矛盾, 也不能完全认可, 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要继续发扬, 会产生矛盾的可以适当摒弃。区域经济是小型的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千万个区域经济组合形成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扩大和融合, 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就是全球经济。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 相辅相成, 减少冲突和矛盾。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走向一致, 相互促进补充。两者可能在实施过程中选择的路径不同, 但他们的最终目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虽然这个过程很漫长, 但历史的演变总会发生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静静等待。

摘要:当今世界, 经济一种现象是全球化进度加速;另一种现象是地域一体化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地域之间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则是全世界范围的发展, 最终目标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实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两者在刺激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内部冲突。本文重点剖析经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关键词: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马太效应

参考文献

[1]池元吉, 李晓主编《世界经济概论》 (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7

[2]赵春明, 魏浩, 蔡宏波编著《国际贸易》 (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7

[3]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光明日报.1998.

[4]桂林工学院党委办公室广西桂林541004:试论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 (04) .

[5]浙江工程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 《世界经济研究》.2000第一期.

[6]杨德广.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J].高教探索, 2001.

[7]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185.

[8]李东.“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教育的挑战[J].教育科学研究, 2002.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循环经济 篇11

One

农村循环经济促进

城乡一体化的表现

工业一体化

城市大型企业与乡镇企业发展联合,组成城乡联合、优势互补的大企业集团,从而可以弥补乡镇企业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的缺陷。例如,随着我国城乡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转化为开拓工业利用新领域提供机遇和平台:包括以新材料、新燃料和生物新材料为主的工业产品,以生物建筑材料、纺织材料为标志的工程材料等等 。

资源一体化

构建以资源链区域整合为特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物质流动方式,拉长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产品加工,有效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循环农业发展强调城乡统筹,把城市、乡村建设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构建城乡工、农等产业间多级生态链接模式,实现城乡共生良性循环发展。

科技一体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农村科技要紧跟城市步伐,只有科技达到或接近城市技术标准,才有利于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围绕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要加大对农村的人才培养力度及技术推广应用,做好科技推广和普及工作,依靠新品种、新技术重点推广示范,增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为农业的科技化发展储备能源。

Two城乡二元结构,缺乏整体规划

生活水平提高,节能意识淡薄

我国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方式也逐渐城市化,电器、汽车等使用渐次普遍,农业生产逐步机械化,农村耗能量也快速增加。农村目前仍未摆脱传统的粗放式资源利用方式,对水、电等能源的依赖性大,生物能源以及太阳能等用量少,导致了近年来农村的碳排放量快速上升。在观念上,农村消费方式向城市看齐,低碳意识薄弱,也增加了碳排放量。

城乡二元结构,缺乏整体规划

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结构,造成公共服务的提供向城市倾斜,延续了城市偏向的惯性思维,忽视了对农村环境治理和能源利用的管理和投入,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自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家启动和开展的一系列环境治理和能源循环利用的项目及试点工作大多是以城市为背景提出的,如开展园林城市建设、卫生城市创建等。城乡规划着重点放在经济发展上,缺乏对低碳、生态以及循环经济的重视,同时规划也没有很好地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特别是对于循环经济的统筹规划。

科技水平落后,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目前普遍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增长缓慢和人民群众增收难的恶性循环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整体装备、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造成的。在循环经济建设的关键技术方面,还未形成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缺乏政府和大型企业对农村的技术扶持,在技术引进方面也缺乏相关金融财政等的政策支持。此外,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理和再利用系统以及完善的环境质量检测系统等等也亟待建立和完善。

Three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及措施

建立体制机制

政府部门应建立相关体制机制,切实转变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调整对于农村循环经济的产业扶持政策,同时,逐步推行城乡统筹的环境管理体制。发展循环经济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在循环经济实践中,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行模式,固然离不开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但外部性使企业不愿意承担外部不经济的环境污染成本,这是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需要各级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促进企业的循环经济行为,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外部运行体制,充分发挥市场规律的作用,才能使循环经济的发展切实有效而且持续下去。

例如:甘肃省制定出台了相关的发展循环经济激励政策,包括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循环经济税收政策和循环经济金融政策。先后出台了《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和《甘肃省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的优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地区跨越式发展

发展绿色产业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使用为主要方式,减少对电能的消耗。以秸秆风化等技术,开发新的清洁能源。以低能耗为主要目的,减少农药等化学药剂的使用,建立完善的排污处理系统。积极发展节约型高效农业和集约型绿色产业,积极拓展设施农业规模,放大绿色品牌效应,延伸绿色产业链条,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实现农村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例如,新疆支持农民在沙漠边缘种植红柳,在红柳根部接种大芸(肉苁蓉),既防沙治沙,又保护和发展了名贵中药材大芸,每亩价值3000~5000元,增加了农民收入。内蒙古发展沙产业有新突破,过去在沙漠中生长的沙柳3~4年就自生自灭,后来用沙柳造高档包装纸,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又解决了污染问题,嫩枝桠还可做牛羊饲料,调动了农民种植沙柳的积极性。既防沙治沙,又发展了产业,收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三赢”。此外,在西部草原推行“草场围栏”,就是一个恢复治理草场退化、防治鼠害、发展畜牧业等一举多得的经营生态环境的典型。

培养生态意识

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基本理念,广泛普及生态环保基本知识。建立一批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认真开展环保知识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自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成立环保协会,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发挥公众参与作用。

2013年,北京市以“人人行动 美丽中国”为主题,在青少年中积极开展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宣传教育,倡导合理消费、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注重运用手机短信、微博、网络电台等新媒体和动漫、游戏、微电影、公益广告等文化艺术手段,加强与青少年的联系,扩大与青少年在生态思想方面的交流沟通。通过骨干培训和项目资助加强对青少年环保社团的培育和扶持,积极选树生态环保优秀典型。

加强经济规划

主动发挥政府的统筹规划作用,加强宏观指导,做好相关规划协调工作,在保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同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原则进行科学的城乡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在制定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区域开发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统筹考虑城乡基础设施不均衡的实际情况,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形成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

例如,江苏无锡市“十二五”循环经济规划指出,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和生态学原理加快推动产业改造,形成完整的循环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体系。并根据无锡主体功能区划和城市空间发展框架结构,结合无锡沿太湖经济带、沿沪宁线经济带、沿锡宜线经济带和沿江经济带等4个经济带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及相关产业的共生和循环特点,重点发展相应的循环经济,确定了15大重点园区,并确定重点行业率先和重点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利益引导

落实和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和土地等经济政策,加快开展企业环保信用等级评定、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等制度。严格信贷环保要求,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扩张。建立能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全面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进一步完善鼓励环保型产品开发、有机肥推广、清洁能源和可爱再生能源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

例如:广东省设立环保投资基金,鼓励环保类技术创新和相关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对开展清洁生产、从事循环经济的企业给予积极的补贴。对资源高消耗行业中的限制类项目,实行限制性的价格政策。对利用余热、余压、煤层气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热值燃料的并网发电项目,提高其上网电价。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并施行阶梯式加价制度。实行垃圾排放收费制度,收取的费用专项用于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鼓励通过以旧换新、押金等方式回收废物,对水、电等重要资源超计划、超定额使用进行加价收费。

一体化经济 篇12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1)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主要指的是对于那些能够参加谈判或者协调的国家或地区能够在全球的大范围内形成的、能够为大家都能够接受的贸易协定, 并且, 大家都能够按照这种协商的原则与协定, 实行整体性的运行的世界性的经济体系。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在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促进世界经济总体与局部增长、促使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加快发展的同时, 也将不能完全控制而产生了一系列不好的影响, 尤其是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 经济全球化有好有坏:一方面, 发展中国家可以借此参与融入世界经济, 吸收和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经验,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更好的发挥后发优势并最终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这样的机遇将可能带来前所未有的利益;另一方面, 若发展中国家要想经济全球化则需要其国家的主权、经济安全、价值观念等能经得起挑战, 稍有闪失, 这些国家就可能要为经济全球化付出惨痛的代价。

(2) 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主要指的是地理位置上相邻或者相近的两个国家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 为了能够维护他们之间共同的、能被在未来得以实现的经济或者政治利益, 通过一系列的条约或者约定, 制定一系列的、共同都需要遵守的准备与规范, 甚至于建立共同的机构, 从而建立起长期与稳定的、超过国家范围的经济的协调制度, 最终达到和实现经济上甚至是政治上的合作与联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将全球市场化为一个一个的区域小市场, 这样做可以更有效的降低在全球范围内完成资源配置的成本。同时, 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地理上相似、文化接近、市场结构互补,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将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降得更低。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

很多人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两个不一样的阶段, 这些人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高阶段, 经济区域化只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过渡或局部表现。本文作者认为, 这样的看法是缺少很大的依据的, 因为这种看法混淆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还存在着的区别,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最为主要的方面:

(1) 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在国家主导作用下形成的过程, 然而经济全球化是由市场机制自发的起主导作用的过程。目前, 对于全球化的理解, 其本质是整个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 它并不由任何一种社会制度所决定, 其不具有任何社会制度的性质。全球化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 其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基础的动力。所谓经济全球化, 是指各国经济均被卷入世界市场, 在世界范围进行各种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在世界范围内运作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 国与国经济更加密切、相互赖以生存, 显现出一种整体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市场化的运行轨迹显得相对独立, 在世界经济内, 表现出市场化于国家内、区域内、世界范围内一步一步、一级一级的演进, 最后将是的一体化的全球经济形成。全球化是自然发展过程, 这个自发过程是促成世界经济形成一个整体的基础。对于这一点, 自发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史过程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2) 风险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是很难规避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会也不可避免的, 然而风险在经济区域化的情况下则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的。根据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观点, 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福利增进起到肯定作用的一个过程, 因为世界市场规模的扩大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加强了国际分工和竞争, 从而在更大范围的国际分工与贸易中那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都将可以获得收益。但是, 在现实经济生活世界中,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不都是完全正面和积极的,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预言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现实状况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有很多方面不想符合。

其原因有两类:第一类是与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特性相关。国际结盟与经济全球化不同, 经济全球化市场机制自发的起作用的过程, 市场机制的效果具有随机性, 且结果基本是强者生存、弱者受损。所以, 经济全球化具有不稳定的发展进程, 并且具有巨大的风险;同时, 要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国际竞争力相差太大时, 还会产生世界范围内的财富, 而这种财富将不利于弱者的分配与再分配。第二类是与每个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不能正确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有关。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 二者虽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但是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走向制度化发展的更高层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先导与基础, 其作为国家和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并又进一步推动全球化的发展。两者是质变与量变、部分质变与根本质变的关系, 是量变到质变的整个过程。在世界经济参差不齐的发展背景下, 各国不同的需要不在是多边贸易体系所能满足的, 所以无法在短时间协调各国的需要。

相反, 地区性的协调由于协调范围小、程序简单, 获得成功的机会更大, 所以区域经济合作已经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由此, 随着区域经济合作水平与程度的不断提高, 就使得自由贸易政策思想有了传播机会, 从而使得各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了。

(2)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经济全球化才逐步成为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区域经济组织规模越来越完善与扩大, 区域经济一体化追求的目标不断提高, 从而不仅加多了国家去享受优惠待遇, 又缩小了受歧视国家的范围, 并进一步提高了区域对外合作谈判的能力。再加上联盟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尤其是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之间, 一方面强烈影响世界经济;另一方面, 这使得区域一体化组织相互间的适应性以及相互的兼容性都得到很大的增强。这也就是说明,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各个经济主体这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相互间的差异会不断地减少, 而他们之间相互的整合性、互补性等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这最终使得较小的区域的一体化向更大的区域一体化转化,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世界都能够变得更加自由、开放, 经济全球化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赵海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及联系[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4, (09)

[2]郑苒.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07, (05)

[3]袁经荣, 康东升.试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 (05)

[4]孙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经济评论, 2001, (04)

[5]赵楠.中国当前应侧重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J].商业研究, 2000, (10)

[6]宁留璞.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 (16)

上一篇: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下一篇:文献期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