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

2024-07-30

区域经济一体化(精选12篇)

区域经济一体化 篇1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及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某一地理区域内或区域之间, 某些国家或政治实体为实现彼此之间在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实现经济发展中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 促进相互间的经济与发展, 而达成的取消有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进而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 并相应建立起超国家的组织机构的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诞生于欧洲。1775—1879年间, 奥地利与周边的邻国建立了关税同盟。1921年比利时与卢森堡建立了关税同盟, 后来荷兰加入, 组成荷比卢关税同盟, 对他国实行高关税。这种关税同盟或者特惠关税区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早期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正式发展, 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三次较大的发展高潮。第一次高潮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 第二次高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第三次高潮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其促进了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的产生:如欧盟 (EU) 、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亚太经合组织 (APEC) 、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 、中美洲共同市场、中部非洲关税及经济同盟、安第斯条约集团、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等, 为世界各国及地区的经济发展、合作共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特点

目前,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1.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向横向与纵向延伸

随着各国经济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容、广度也越来越深入, 具体表现在合作形式和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以及合作领域的深化。如欧盟历经多次大规模扩员, 由最初的6个创始成员国发展至28个, 拥有24种正式官方语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 也通过四次扩员, 达到21个正式成员和3个观察员的规模。此外, 区域合作不再仅局限于货物贸易的自由化和关税优惠, 而是涉及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跨国投资的自由化、知识产权的保护、贸易壁垒的清除、贸易争端的解决、环境保护、离岸金融业务、世界经济秩序的建立等各方面的问题, 各领域所涉及的合作内容也进一步深化。

2.南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加强

区别于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南北半球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合作, 如日本与墨西哥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北美各国与亚太各国建立跨太平的TPP协议等, 更大范围打通了世界经济合作的渠道, 为全球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三、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与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积极推进双边、多边、跨洲、经济体合作与谈判显得举足轻重。

目前, 我国已同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多边贸易和协定, 共同承诺建立自由贸易区, 避免双重或多重征税, 进一步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为我国的贸易开拓了巨大空间的同时, 完善了投资管理制度、创新了监督管理制度、规范了法制环境的建设, 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契机。

以我国与东盟合作为例, 据欧盟统计局统计, 2015年1-3月, 欧盟货物进出口额为9597.7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 (下同) 减少15.1%。其中, 出口4822.1亿美元, 下降14.3%;进口4775.6亿美元, 减少16.0%。贸易顺差46.6亿美元, 上年同期贸易逆差55.3亿美元。1-3月, 欧盟与中国的贸易逆差556.7亿美元, 增长22.7%, 中国是欧盟最大的逆差来源国。截止到2015年3月, 中国为欧盟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由此可见, 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和途径。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及发展, 现状及其呈现出特点的探讨, 展望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与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特点

参考文献

[1]宋巨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J].当代财经, 2003, (2) :111-113.

[2]段志强, 王雅林.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43-48.

区域经济一体化 篇2

摘 要:进入21世纪,内蒙古确立了以呼和浩特、包头市、鄂尔多斯为核心的特色经济圈建设的发展规划策略。近年来,呼包鄂三市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最快的经济圈,三地总人口700多万,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三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近几年来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本文主要分析了呼包鄂三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呼包鄂经济圈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呼包鄂经济圈;一体化;现状及问题;建议

一、引言

2014年1月15日,刘玉华代表在内蒙古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鄂尔多斯代表团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旧话重提,谈及如何学习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呼包鄂,此言甫出,即引起代表热议。刘玉华代表说,中国有三大城市群,分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这些地方经济发达、政通人和;呼包鄂2012年GDP占内蒙古60%,具有发展城市群经济的基础,要将之打造为中国西部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光中接住了刘玉华代表的话,他说:“这其实是个老想法,已经搞了三年,设想要想成真,得全面深化改革,政府得从产业政策、区域设施配套等方面倾力支持。”代表们又引申到三地“一体化”、“同城化”、“一小时生活圈”等话题。如何在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沿海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提升在国内的影响力,已成为呼包鄂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考虑的重点。三地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着,不可避免的也会产生一些问题,相信只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目标一定能顺利早日实现。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简要介绍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曾将被很多经济学家提过,目前被广泛认可和引用的定义是巴拉撒提出的,他认为“经济一体化”是一个过程,旨在消除各经济主体之间的歧视;同时又是一种状态,意味着各经济主体之间可以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标志是各区域经济主体之间贸易障碍的消除;其原则是寻求最佳的区域生产分工;其出发点是使每个区域经济主体都能活得比实现一体化之前更大的利益。

2.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内生的客观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协同概念,是一个多组子系统整体协同变化的自组织过程和刑事,或者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系统演化是一个整体共变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可以从形态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制度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等方面表现出来。

三、呼包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1.三地城市化发展现状。“呼包鄂”三地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大力投资发展的城市群,不仅仅因为三地的资源丰富,经济发展速度飞快,还以为三地的城市化发展步伐相互一致,有利于资源优势整合,统一发展步伐。下图为三地2003年-2012年的城市化发展指数: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2003年-2013年呼包鄂三地的城市化发展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发展水平,三地的经济发展速度与趋势不相上下,为“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2.三地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陷入产业同质化的困境。呼包鄂三地都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著名的能源基地之一。区域分工与合作能够促进区域专门化产业部门的发展,获得区域经济活动专门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区域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但是,近几年来呼包鄂地区经济产业发展陷入了同质化的困境,三地都大力发展能源化工项目,三市经济发展均存在资源依赖型特征,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客观上形成各自为政,互相竞争的局面,因此协同愿望不强,对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2)交通网络不够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重要条件的就是“交通一体化”,“呼包鄂”经济圈位于中国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为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尽管有京包、包神等主要铁路干线,但在“呼包鄂”经济圈内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城际交通,尤其是近几年“呼包鄂”区域经济飞速发展,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了“呼包鄂”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障碍。纵观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体系发展比较成熟的经济圈,其交通条件都非常便利,只有完善的交通才能够为经济的腾飞插上翅膀。

(3)三市产业布局不合理。“呼包鄂”经济圈三市产业结构一直为“二三一”型,并且存在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发展偏向“重型化”,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偏小、水平偏低、处于较低层次的问题。使得呼包鄂经济圈区域发展的优势很难体现出来。加快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成为横亘在呼包鄂三个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道坎儿。

(4)城市间的统一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城市经济圈一体化最大突破点在通过协同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从目前来看,“呼包鄂”区域协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一是区域市场,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目前虽然初步实现了呼包鄂三市区域同城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而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同城化远还没有实现,企业和个人异地通存通兑还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此外劳动力、技术、产权等市场要素整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没有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各地还是各自为政,联系较少。三是各地的政策和制度还不统一,不能很好的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制度规范和保障。

四、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改进建议

1.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三市优势互补。通过区域间的产业整合和分工协作,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呼和浩特市要强化首府城市功能,加强服务业投资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引高新技术型产业尤其是非资源型加工业,做大做强资源能源、乳业奶业、生物医药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优势产业,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和一流首府经济。包头市围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加快产业升级的战略,全力打造以钢铁和有色金属为主的新型冶金产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稀土新材料生产加工基地等,把包头发展成为开发中西部的重要支撑点。鄂尔多斯市坚持以资源型产业支撑转型,以新兴产业引领转型,培育壮大煤化工产业、电力、化工、羊绒等优势产业,努力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其他地区要加强分工与协作,发展与升级转型各地特色产业,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成为呼包鄂城镇群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2.完善调整“呼包鄂”经济圈交通条件。首先要加快建设“呼包鄂”城际快速铁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正在规划建设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1小时交通圈、包头-临河-乌海-银川-鄂尔多斯2小时交通圈。建成之后可以大大缩短“呼包鄂”三地的距离,为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提供很大的便利条件。呼和浩特要大力强化公路和其航运中心的地位,积极拓展客运功能和物流枢纽功能,建设大型物流节点,发展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包头市应强化公路、铁路的枢纽功能,发展成为物流集散枢纽;鄂尔多斯市应强化煤炭公路、铁路运输的交易和集散功能,努力建设成为“西煤东运”的能源集散基地。其次还要加强“呼包鄂”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交通建设,加大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来为“呼包鄂”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3.优化调整产业结构。2013年,“呼包鄂”三市遵循自治区“8337”发展的思路,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切实落在实处,集聚和释放出巨大的转型能量,在“8337”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这个着力点上率先破题。在产业构筑上,呼和浩特市相对更加注重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倾力打造四个千亿级重点园区和一个国家级高新区、4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产业集群和4个特色支柱产业,以最大的努力弥补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缺陷。包头市正在努力从单一的工业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变、从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基地转变、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拉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鄂尔多斯市应该在发展煤炭化工产业的同时,提高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比例,协调三大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4.完善城市间协调机制。建议自治区像上海支持浦东新区发展一样支持“呼包鄂”的发展,从自治区的高度统一架构“金三角”区域。要打破三地的户籍、交通、通讯等界限,推进呼包鄂基础设施一体化、社会保障同等化,做到交通同环、金融同城、信息共享、协同发展。尽快明晰三地发展方向,统一架构呼包鄂地区的资源配置。

(1)要尽快建立与完善“呼包鄂”区域高层协调长效机制,创建一支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经济圈为主要领导的队伍机构,负责“呼包鄂”一体化进程的研究与论证工作、规划与实施工作,共同协商解决“呼包鄂”经济圈的产业结构、产业优化升级、投资融资等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要打破三地行政区域划分,统一规划部署,以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为主要目标,加快交通运输配套与管理、加快运输管理协调与分工。统一交通收费标准与金额,以效率的提高来实现运输管理的统一管理与调度,真正实现三地交通运输管理的一体化。

(3)尽快创建“呼包鄂”区域内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首先是整合现有的通讯资源,加快三地合并通讯网络步伐,取消三地相互之间的长途电话费和手机漫游费,推进通讯网络的一体化,实现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其次是要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尽快使三地的城市就业、招商引资、行政审批等信息实现统一协调的管理。

(4)促进金融服务体系一体化。一是加快实现区域内通讯、水、电、气同网同价,建立统一的缴费系统,实现区域内包括通讯、水、电、气、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在内异地缴费。二是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尽早在区域内实现企业和个人异地通存通兑,加快推进区域内异地贷款的尝试,方便住房、汽车等消费领域异地贷款,降低区域内城市间资金流动成本,扩大资金流动空间,刺激区域商业市场繁荣;三是建立区域内统一的金融市场。建立起统一的区域性金融市场与实现经济一体化密不可分,应着重从体制、机制、体系和功能上加强建设和发展,切实形成区域城市间金融联系的协调机制、以效益为中心的金融经营机制和便捷高效的社会融资机制,努力构建一个具有较强融资和结算能力的区域性金融市场。

五、结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也是目前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科研究的焦点。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成功的经验和理论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但并非完全复制和照搬,它需要一条实践加理论的摸索过程,它需要各个方面的保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未来的“呼包鄂”地区在解决产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解决彼此之间的交通问题、完善协调机制等,促进区域整体要素协调发展与进步。只有充分改进结构机制问题,才能使“呼包鄂”地区成为真正的内蒙古“核心极”。

参考文献:

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座谈会上正式提出京津冀一体化的推动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问题又一次被重新提上议程。在讨论中,中央希望通过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成长形成示范效应,为其他区域经济体的发展指明方向。在除京津冀区域经济体外的其他区域经济体中,发展潜力最大的当属东北区域经济体。东北三省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其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从制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计划开始,时至今日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在实施过程中,国家不断对之前不足的地方进行研究并调整。

一、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计划后,东北三省之间的合作变得已越发紧密,高层次的交流协调为改变原有的经济面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区域经济建设方面,哈大高铁、长春三横两纵工程在各部门机关的协调合作下正式完工,区域内基础设施水平有了显著地提升。

从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东北区域经济虽然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计划后得到了显著地成就,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自90年代计划经济结束以来正式开始加快,但是较南方沿海各省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较低,这使得东北地区的发展效率降低,生产劳动率水平相当落后。所以,发现阻碍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的现存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成为政府部门协调工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存问题

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计划后,区域内政府机构作出了一定的优化措施,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经济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现在其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的约束,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机构按部门划分的行政管理制度难以改变

在东北区域内,各级政府机构部门由于维持计划经济时期的思想,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显得较为困难,例如,在南方沿海省份的一项批文由于各省份的协调合作几天就可以下发,但是在东北地区,由于各部门各自为政,一项批文必须按顺序在各部门间进行,直到数月后批文才会下发,市场上的机会稍纵即逝,所以大部分的企业都会因为政策的不透明性而将不在东北区域进行投资。

(二)要素与产品市场受政府干涉较大,没有强烈的市场理念

在东北地区,由于地区政府的保护主义,其他地区的资源和产品很难自由流动进入当地市场,这样导致了竞争的缺乏,一些产能落后的企业不能淘汰,同时一些技术高端的企业由于市场份额不能扩张而难以发展。区域内经济长时间由于此而处于停歇的状态。同时由于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过多,企业的决策难以自主化,对市场的把握更多的偏向政府的控制,这极大的削减了企业的积极性。

(三)区域间竞争激烈,地区间采取保护策略限制市场的有效竞争

由于缺乏核心城市的牵引,使得东北三省内各区域形成了恶性竞争,长春、哈尔滨、沈阳三省会争抢资源、人才、产品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区域间难以达成一致共识,导致各区域产业都集中在同几个优秀行业,这为产业同质埋下了伏笔,也给实现完整产业链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区域内的保护策略使得企业失去扩大市场的积极性,阻碍了企业的扩张发展。

三、推动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一)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自由化流动

在东北区域内,由于行政区域内存在严重的区域市场划分,使得资源与产品不能有效的进行自由流动。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可以使得要素和产品能在市场上自由的流动,从而有效利用东北区域拥有的优质资源,使得产品的成本的下降,还能通过市场的有效竞争。在产品市场的一体化实现同时,我们还要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一体化以及科技市场一体化,进行实现区域内全面的合作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区域内整体市场的一体化。

(二)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产业一体化为战略目标

东北区域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形成了以重工业以及化学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由于东北地域的地理结构,肥沃的土地和广阔的平原环境让东北区域成为我国的粮仓基地,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保障。而这些产业结构短期之内都是难以改变的,所以我们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优化,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这些产业中,主要选择以装备制造业、化工行业、能源与原材料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旅游业为优先整合产业目标。

四、结束语

随着以上应对策略的实施,我们将优化东北区域经济的结构,逐渐实现产业的结构转变,通过逐步推动产业向高科技高效率方向发展来拉动东北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以期加速推动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下一步实现东北区域经济的规模经济做好铺垫,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国家制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计划。

参考文献:

[1]常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J] .商场现代化, 2009(15).

[2]周大成.实现东北区域经济的一体化[J].党政干部学刊, 2009(5).

[3]秦岩.我国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 篇4

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间, 由国家出面组成的并实行某些统一政策措施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或集团。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则是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配置, 各国经济紧密依存并融合为全球经济的整体这样一个过程。在本质上, 二者均旨在消除生产要素在国家间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时的壁垒, 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 区域集团利益的干扰、特质与外延的差异性又会使二者在共同发展中存在相互制约。那么, 区域经济一体化究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奠基石”还是“绊脚石”不禁引发思考与热议。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相互促进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促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性前提。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了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全球市场, 对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巨大的外部压力便促使同一地区内各国紧密加强合作, 进而导致了区域化的产生。同时, 全球化还意味着全球市场自由化的逐步加强, 这就迫使地区内部各国进一步提高彼此之间经贸关系的自由化程度, 以保证地区内部自由度更高的优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中间步骤。全球经济一体化突破国家疆界的限制, 要求在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能够组织资源流通、调节国际分工的机制。然而当今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地区的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各异, 政治经济条件并不成熟, 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即形成全球统一的经济秩序规则。区域经济一体化则克服了上述障碍, 它在地域相邻、发展水平相近、文化理念相融的国家间率先达成经济一体化协议, 开展经济合作。由于成员国数目少、政治经济条件适合, 较易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进而随着商品、资本、劳务等的流通范围和程度的日益提升, 加快全球化进程。可见, 区域经济合作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步骤, 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制衡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性满足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关系紧密、稳定的发展, 却对非成员国产生了不平等的歧视与排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之一即在于实现区域内的规模经济, 提高经济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因此难免会在强化内部利益的同时, 对体系以外的国家和地区采取更加严苛的防范性贸易举措, 结果形成新的贸易壁垒, 违背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初衷。

另外,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贸易参与方进行了更为有力的整合, 在对外贸易交往中以经济一体化组织身份出现的整体显然具有更强讨价还价的能力。然而, 当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力量不均衡时, 某个实力较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能会利用其强大的市场垄断优势, 影响或阻碍各主体之间贸易自由化的开展, 最终造成全球经济发展的失衡。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亦不可避免的对各区域组织产生重大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 意味着建立一个全球性超国家机构或全球政府, 而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格局尚无法实现国家主权的完全让渡。全球经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和调控, 变幻莫测的经济起伏、金融动荡便会在全球范围内互相传递, 潜在的风险与危机将对地区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之间存在着复杂微妙的互动关系——既相互促进, 又彼此制衡。它们作为不可逆转的两大历史发展趋势, 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应共同发展, 一道推动人类社会、世界经济的长足进步。

首先, 要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与第三方的自由贸易合作, 缩小对外歧视, 以减少区域外国家利益的损失。国家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时, 常采取以当前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短视行为, 而忽视了其行为可能会给其他各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阻碍多边自由贸易进程的推进。因此, 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进行适当的监管和约束, 保证其开放性、非歧视性的贸易自由化发展方向。鼓励像APEC这种开放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 通过将内部行之有效的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成果提供给非成员国, 在实现区域内部自由化的同时, 促成外部国家的贸易合作。

其次,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多边贸易体制应加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优胜劣汰。从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角度考量, 如果世界范围内可以形成几个力量相当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利益主体的减少将降低自由贸易合作的谈判难度;同时, 由于参与各方势均力敌, 足以在彼此间形成威胁, 便可能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局面, 即各国自身和世界整体福利最大化达成统一, 实现全球经济的自由化。

总之,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同时开放与扩展, 将不断外化为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不断推动世界经济紧密有序的联系, 自然而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唯有加强合作与交流, 减少利益独享性, 增加共享性;缩小差异性, 增加相容性、互补性, 才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良性互动中, 使世界经济整体变得更加自由、开放与进步。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两大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 二者既相互促进, 又彼此制衡。为实现世界经济的长足发展, 必须有效协调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加强引导, 完善机制, 建设全球经济秩序新格局。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制衡,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林.国际经济关系学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郭连成.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经济发展及其互动效应.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区域经济一体化 篇5

摘 要: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它们使世界经济在 趋于融合的同时,又不断地以一些地区为核心进行聚合。随着经济的发展,两者的进程不断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先导与基础,为全球化积累经验,又进一步推动全 球化的发展。但是要达到经济全球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3.1 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实现经济全球化积累经验

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多边贸易体系已不能满足各国不同的需要,根本无法 使各方利益在短时间内获得协调。相反,地区性的协调由于协调范围小、程序简单,更容易 获得成功,所以区域经济合作已为大多数国家接受。由此,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程度与水平的 不断提高,自由贸易政策思想得以传播,进一步促进了各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这样无 形中就为全球化积累了经验。因此,无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是经济全球化,应该来说都是 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形式,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低级不断向高 级发展的过程,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更高层次是走向制度化,即全球经济一体化。

3.3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追求的目标不断提高,各区域经济组织范围日益完善与扩大,既再加上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联盟机制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使世界经济受到了强烈震荡,另一方面使区域一体化组织的适应性和兼容性进一步增强。也就是说,其中的各微 观经济主体之间、各地区之间、各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异将日益减少,而相容性、互补性、同质性的东西将不断增加,导致小区域一体化逐步向大区域一体化迈进,世界经济 整体将变得更加自由、更加开放,最终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必然。但是,要达到经济全球化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世界经济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冲突继续存在,所有的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来慢慢调节[5]

4.结论

总的来说,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它使世界经 济在趋于融合的同时,又不断地以一些地区为核心进行聚合。虽然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客 观冲突,但其相互影响必将进一步影响世界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格局。区域经济一体 化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应充分认识到世界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两个层面上参与世界经济的进程:一方面,应该积极推动多边谈判机制的进行,推动全球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参加区域经济 合作,推动与自身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贸易区的构建。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首先,全球化使中国获得大量的贸易机会。中 国是一个计划经济占主导的国家,其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与西方国家相差还很大,但是经济 增长速度却长期保持在9%以上,这说明对中国经济增长而言,外在影响比内在推动力更加 明显,经济全球化促使中国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好处除了大量出口对经济的 拉动,还有使中国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归家。这样大量的贸易顺差为改革提供了经济基础,而外资的引入使中国吸取了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

全球将形成多种层次的经济合作、相互配合的格局

随着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一体化)、贸易的自由化(世界

统一大市场逐步形成)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以及科技发展

国际化、环境保护全球化等, 各国经济活动更广泛、更密切和

更深入交织融合, 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全球化使各国和各

种类型经济相互渗透,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相互依存度加

深, 今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各国和各种

类型经济的共同发展。但是,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

等的差异以及实力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全球一体化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其在现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区域集团化。在可预见的将来, 全球将形成在西欧、北美、东亚三大经济板块

鼎足而立的大格局下, 大小经济板块关联、融汇, 合作、竞争的空间态势, 即小区域(增长三角)、次区域与大区域多种层

次的经济合作相互融合的格局。

2.1 国际贸易的增长反映了全球化的进程

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越快,全球化的进程越快。1950 年全球总贸易额为1130 亿,2007 年为13.6 万亿,不到十年的时间增长了120 多倍,远远超过了GDP 的增长速度。各区域、各国之间的联系

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而且其速度要快于区域一体化的速度。究其原因,首先,世界经济全球化就是要在世界范围内,根据各国的比较优势,进行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生产,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全人类的福利水平;其次,以信息 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技术迅猛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直接推动力。通过高新技术向传统产 业渗透,提升传统产业的构成,从而影响整个国际分工,同时,科技的进步使世界各国之间 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性日益加深;第三,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行为主体和载体 的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四,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保证。第五,各 国政府、区域性和国际性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协调者[5]。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市场就要扩大,如果不对外开放的话,就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的原因,是由于区域内协调的成本小于交易成本,能使利 益最大化[3];再就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发展阶段各异,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不 同,因此有些国家就先寻求在地区范围内的经济合作;同时,随着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外部的压力迫使区域内联合起来,加强合作,以求实现地区内各国间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可 以用一个地区组织的资格,在国际事务中争取更大的发言权和更有利的国际地位。

区域经济一体化 篇6

他表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地区各国应携起手来,加快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方愿与相关国家一起,规划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今年还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项目。中方愿与域内外相关方抓紧磋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备事宜,争取早日正式成立。产业互接互补是融合发展的主要内容,各国应利用相互毗邻的地缘优势,推动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网络和经济体系。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4报告》指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是促进亚洲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动力,建议,RCEP应以现有的自贸区协定为基础,大力推进区域内的一体化,在关税、服务、投资、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等议题上,对现有的“东盟+1”自贸区协定条款进行整合,并提升开放程度,提升知识产权在RCEP谈判中的地位,使竞争政策规则更加具体化。

美国:上半财年预算赤字同比降31%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14财年上半年,联邦政府收入增长10%,达到1.321万亿美元;支出下降4%,达到1.734万亿美元;预算赤字总额4132.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1%。同一时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新的未来10年减赤预算计划:10年内政府计划支出将削减5.1万亿美元,进一步减少社会安全网络、大学生资助、科研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出。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2014财年美国预算赤字总额为5140亿美元,这将是2008财年以来最低水平。

俄罗斯:减持美债遏制卢布持续贬值

有消息称,今年俄罗斯持有美债规模降至2011年来最低。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俄罗斯连续4个月减持美债,2月份持有量降低至1262亿美元,比1月份少了56亿美元。

俄罗斯可能通过抛售美国国债,作为遏制卢布持续贬值的措施之一。2月份卢布对美元下跌2%,为24种新兴市场货币当月对美元跌幅最大。Sage Advisory Services对冲基金经理Mark MacQueen认为,俄罗斯抛售美债是在应对与美国的潜在冲突。法兴银行高级外汇策略师Sebastien Galy认为,俄罗斯还在把外汇储备托管银行从美联储转向其他央行,很可能是英国央行。

英国:长期面临低通胀局面

英国安永统计俱乐部发布春季报告,将英国2014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由2.7%上调至2.9%;预计今年英国居民工资涨幅为1.7%,通胀率为1.6%,居民工资涨幅将6年来首次高于物价涨幅;由于物价和失业率不断下降,经济稳步复苏,英国将长期面临低通胀局面。

英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英国通胀率为1.6%,创4年半来新低;失业率为7.2%,就业人口达3019万。安永统计俱乐部首席经济顾问彼得·斯宾塞表示,商品价格和劳动市场是影响英国通胀水平的两个主要因素。

亚行:贫富差距阻碍亚太经济发展

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发布《支持包容性增长》报告指出:1990年至2010年之间,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绝对贫困”(按2005年购买力平价计算,每日收入不高于1.25美元)的人口数量由12.3亿下降至7.9亿,但“中等贫困”(每日收入低于2美元)的人口数量下降则缓慢得多。20年间,用基尼系数测算的亚洲收入不平等程度平均每年上升约1%。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贫困的蔓延,阻碍了亚太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甚至危及到该地区的减贫工作。

亚行独立评估部主任维诺德·托马斯指出,经济发展本身并不一定会提高民众福利,为了促使生活水平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我们还需要采取补充措施,其最佳路径是让日益增多的低收入阶层共享经济增长进程。

IMF:新兴市场面临债务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显示,巴西、印度等15个新兴市场国家正面临债务压力:2013年投入新兴市场的资金规模为1.5万亿美元,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净债务规模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300%,家庭债务与2008年相比上升了40%。IMF货币和资本市场部主管马修·琼斯表示,大规模信贷和债务增加了金融系统的危险,尤其当经济的增长依赖于大规模的债务增长,这种危险加剧。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探讨 篇7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所谓区域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 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利益, 通过各种方式签订经济协议等方式达成共识, 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来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经济条约或协议的方式把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区域性的经济联合体。例如:

欧洲联盟的前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1951年4月, 西欧6国 (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在法国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也称《巴黎条约》) , 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后, 西欧6国认为可以把巴黎条约的原则扩大到其它领域。1957年3月25日, 西欧6国政府在意大利罗马签订了《罗马条约》。《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 同时,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罗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建立全面的关税同盟, 即内部取消各种商品的关税, 对外采用统一关税;对外实行共同的贸易政策;内部实施共同农业政策;逐步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 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澳大利亚建议下建立起来的。1989年11月, 亚太地区的12个国家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 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第一届部长会议, 拉开了亚太地区广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序幕。此后, 该经济组织在1992年吸收了中国、台湾、香港, 1993年增加了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1994年又增加了智利, 现已达到21个成员国。该组织每年举行一届部长年会。从1993年起, 每年举行一次成员国首脑非正式会议。成员国首脑非正式会议不仅扩大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国际影响, 而且为今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向贸易投资和技术一体化方向发展注入了政治推动力。

2 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的弊端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排他性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方可能通过各种技术转移和市场准入等相关政策保证经济体内的各方实施多方面的合作, 最后在经济上实现双赢或多嬴的局面, 有效的推动了各方的经济的增长, 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区域组合的方式发展国内经济, 可以借规模优势抵抗经济大潮中的冲击。在相互扶持、借鉴中, 不断壮大自己, 也推动整个集团的发展壮大。而且在经营过程中, 通过对话的沟通方式, 增加相互了解, 化解彼此间的分歧, 有了共同的发展理念, 有了共同的发展目标, 心力拧到一起, 才能互惠互利的向前发展。参加与区一体化协定还有机会得到参加协定的世界贸易组织给予的优惠, 这是集团外成员所可望不可即的, 所以借助大集团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的带动作用, 也是加快发展的一种手段。加强区域内经济一体化, 并努力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等新的障碍。现阶段, 地方政府还实行单一的地方绩效考核, 作为本土经济直接利益载体的政府机关, 只片面的关注本地经济增长, 忽视区域公共利益的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形式的打压, 会使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其他成员产生负面情绪, 对组织内部建立互惠互利的和谐关系产生阻碍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在待遇和观点问题上, 对外是有一定的排他性的。但是这也是一种经济竞争形势发展的必然。

2.2 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制约, 本国人口就业率下降

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后, 为了更好的加强互惠共赢, 就要在沟通了解上加大力度, 那就更加大的相互之间在方方面面上的联系。只有加强了解, 才能互相之间借鉴对方更好的管理模式、发展理念、运营方式。通过互相之间更加深入的了解, 为双方建立更加和谐的、稳固的合作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会给本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随着社会发展, 世界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很多经济发达的跨国公司借助自己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 依托自己超前的发展视角, 不断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对发展宗国家进行利益侵蚀。然后慢慢的进行垄断, 把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的经济合作形式逐渐的往利益依赖的方向上转变。

2.3 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规模和层次空前提高

实体经济主体地位被金融经济所取代, 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容易出现波动, 长久交换的话, 可能会出现严重贸易逆差。影响一体化经济的要素清单, 包括国内政策以及并不与政府政策直接相连, 由市场结构、技术、地理、信息来源等衍生而来的各种影响力, 甚至直接评估最简单壁垒的努力也受到测量和加总方法的不统一的困扰。区域经济集团化方式对其内部的市场结构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加剧了竞争意识, 加强了市场垄断。

3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措施

3.1 更新观念, 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相互借鉴、相互采纳的关系, 在经济合作上有很大的灵动性, 市场的扩大与经济增长, 与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优化配置十分不开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调配和推动。通过执法部门合理的制约、和谐的协调合作, 就可以促进区域内行政执法间的和谐共建, 保障和维护统一的市场规则和经济秩序。

3.2 研究对策,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由于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各个成员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经济竞争能力不断加强, 在对外贸易谈判中, 取得较好效果, 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 效益尤其显著。所以, 必须加强对国家经济主权问题的探究, 树立国家主权有多种实现形式的新观念, 采取不同的主权形式, 实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完整。

3.3 加快落实增长战略,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赋予世界经济多极化以新的内容, 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建立起科学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评价体系, 通过其正确的方向引导, 规范官员们的行为取向和行为模式, 实现地方政府行为的正常化, 从而达到协调和改善政府间经济利益关系的目的。

3.4 经济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把多边贸易协定转向区域性一体化组织安排, 不利于经济合作体制发挥作用和进一步发展。由于民族国家和利益的存在, 全球竞争不断加剧。要求政府创建区域协定和机制, 以支持放松关税、非关税壁垒和协调管理。区域内的金融机构要重视人才培养, 各国银行之间也要进一步加强相互交流, 项目考察、学习培训, 增加了解, 增进互信, 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

4 总结

总之, 一个新的管理、发展模式的创建, 首先是从转变固有的传统理念开始, 通过逐步的深化完善, 渐渐地付之实施。所以构建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转变、建立过程。要靠科学的制度建立、完善的组织安排、良好的发展环境等等因素的共同推动, 这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通过相互依附抵抗经济变动期的资金、财务等方面的冲击, 通过自由经营互不制约的运营形式不断壮大个体, 从而促进整个一体化集团的壮大。所以说, 一体化经济是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加强一体化经济的发展,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提升阶梯。

参考文献

[1]杨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14) :172-173.[1]杨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14) :172-173.

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策探析 篇8

一、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困境

(一)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综合性的网络化基础设施缺乏

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为显著的特点, 就是经济圈以小时覆盖。从甘肃来看, 经济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一是在铁路运力方面, 铁路运力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铁路交通运力分布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二是高铁方面,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之下, 甘肃形成了“兰新高铁”、“成兰高铁”、“兰渝高铁”和“宝兰高铁”, 但这显然无法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求;三是在机场方面, 机场的航班、客流相对较小, 出现供需失衡的问题。

(二) 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 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

甘肃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 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 导致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首先, 区域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不同, 甘肃有国家级贫困县四十余个, 且主要分布在陇南边远地区、庆阳老区等地区, 这就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比较显著;其次, 以兰州为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 缺乏良好的带动力和辐射性, 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比较被动;再次, 资源发展不平衡, 交通资源、水资源的补偿失衡, 成为制约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图1所示, 2014年甘肃各设区市人均工资情况。

从图1可知, 作为省会城市的兰州, 相比于天水、酒泉和张掖, 人均工资反而出现严重偏低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兰州在充足资源的情况下, 比较欠缺发展的带动能力, 影响了以兰州为中心, 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三) 城市体系不完善, 结构梯度不合理

甘肃处于欠发展省份, 本身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 但就当前的发展形态来看, 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一方面, 城市体系不完善, 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吃紧;另一方面, 城市结构梯度不合理, 产业规模化、产业链尚不完善, 一体化经济发展的扩散, 周边落后地区难以有足够的能力接收。

二、深化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当前, 甘肃正处于发展的新阶段, 如何抓住发展的新机遇, 是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也是促进甘肃经济腾飞的关键。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化与调整, 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协调规划, 从本质上夯实发展的基础。那么, 具体而言, 深化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 创建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

完善的交通设施网络化体系, 是当前甘肃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交通网络化体系的形成, 缩小了区域内的空间距离, 却扩大了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一是通过以兰州为中心的交通一体化, 实现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二是高铁建设步伐应加快, 在已有的四条高铁线的基础之上, 形成幅员更加广阔的高铁覆盖。充分依托高铁建设, 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步伐, 让经济发展圈在良好的联动机制下, 获得长足的发展。三是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最大的问题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这一点又集中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落后性。在深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 要针对各区域经济体的均衡发展, 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下,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 实现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

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进, 应进一步退出以市场为主导下的发展模式。甘肃作为西南欠发展省份, 在“弱市场”的格局之下, 应进一步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 着力打造“强政府、强市场”格局之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性铺展, 这更符合甘肃省的省情和发展的需求。此外, 甘肃省要成立由省政府、发改委为牵头的区域协调发展联席会, 让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一体化战略合作的方式具体体现并深化推进, 更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

(三) 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 扩大中心城市的带动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点, 在于中心城市带动力、辐射力的有效体现。因此, 甘肃在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 应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 确保以中心城市为辐射圈的发展动力。并且, 区域经济要以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 强调各方利益的有效协调。甘肃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但发展的空间巨大, 这就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样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一是甘肃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应该从甘肃整体城市群的发展厨房, 做到各方利益的协调;二是甘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应注重产业格局的优化发展, 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内丰富的资源, 以及良好的经济基础, 深化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三是重点区域进行城市群功能定位的协商, 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以及布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进, 仍需克服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并着力于经济一体化发展内外环境的夯实, 促进一体化发展带动甘肃经济的腾飞。一方面,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 甘肃经济发展处于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 甘肃经济发展底子薄,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尚未真正成形, 仍需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因此, 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进, 应着力于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 创建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 实现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 扩大中心城市的带动力。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新时期甘肃经济发展的需求, 也是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基础。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内部发展现状、城市体系等方面, 分析了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困境, 并在此基础之上, 阐述了深化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若干策略。主旨在强化对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认识, 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推进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困境,途径

参考文献

[1]李阳.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合肥:安徽大学, 2014 (5) .

[2]郎平.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下的政治合作[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8) .

[3]何春晖.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政府间竞争与合作分析[D].兰州大学学报, 2011.

[4]张利华.促进酒泉——嘉峪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政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 (2) .

[5]张建.酒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红利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 2014 (24) .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框架研究 篇9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传统理论分析框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传统理论框架是以维纳 (Viner·Jocob, 1950) [5]所提出的关税同盟理论为基础和代表的。1950年, 维纳出版了《关税同盟问题》, 首次提出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这两个在一体化经济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 并以此着重分析了成员国参与关税同盟后的贸易流和贸易条件的变化。贸易流主要用于衡量一体化组织成立对贸易流量和贸易方向的影响, 而贸易条件则主要考察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后来米德 (Meade, 1955) [6]在维纳模型的基础上, 将区域一体化的分析扩展到了自由贸易区, 分析了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成员国贸易流和贸易条件的影响。因此,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框架也可以称为Viner-Meade框架, 他们的分析大多属于静态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传统理论框架重点关注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 即研究一体化的实施对区域内部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以及区域内部和外部国家之间贸易的影响, 只有极少数的文献能从生产领域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生产效应, 但尽管如此, 他们也仅仅是将生产效应作为贸易效应的一种派生效应进行研究的。马克思说过, 流通领域不可能产生价值, 只有研究进入生产领域才能真正揭示价值的本质。因此仅仅停留于流通领域来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决定了传统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不可能完全揭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

图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 对贸易流的分析

贸易流是指一国加入区域一体化后对该国贸易流量和贸易方向的影响。维纳 (1950)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引入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概念, 使用局部均衡的方法分析了贸易流的影响。

1. 关税同盟的贸易流分析:Viner框架。

(1) 假设条件。 (1) 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2) 产品具有同质性; (3) 生产要素只能在国内流动而不能跨国流动; (4) 运输成本忽略不计; (5) 关税是唯一的贸易管制形式; (6) 价格能准确地反映生产的机会成本; (7) 世界产品市场的供给具有充分弹性; (8) 贸易收支平衡; (9) 资源被充分利用。

(2) 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1) 贸易创造 (Trade Creation) 是指关税同盟成立后, 由于内部关税的取消而引起的同盟内某一成员国由消费本国较高成本的产品转向消费同盟内伙伴国较低成本的产品而引起的福利增加。这种福利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减少或取消与伙伴国产品同类的产品生产而引起的成本的节约, 另一方面是由于本国消费者增加了对伙伴国较低成本产品的消费而引起的本国消费者剩余的增加, 前者称为生产效应 (Production Effects) , 后者称为消费效应 (Consumption Effects) 。 (2) 贸易转移 (Trade Diversion) 是指关税同盟成立后, 由于同盟内关税的取消而引起的同盟内某一成员国由进口同盟外国家较低成本的产品转向进口同盟内伙伴国较高成本的产品而引起的福利损失。 (3) 维纳准则, 即维纳提出的用于衡量一个关税同盟总体福利效果的标准。维纳认为如果一个关税同盟能使其成员国的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 则该关税同盟就有利, 否则就不利。

(3) 局部均衡分析。 (1) 图2横轴表示进口量, 纵轴表示进口价格。 (2) SS表示供给曲线, DD表示需求曲线。 (3) Py表示非成员国产品的价格, Pp表示同盟内伙伴国产品的价格, Pg表示国内征收关税后产品的价格。 (4) 关税同盟成立前, 全部产品将从非成员国进口, 进口量为Q2Q3, 政府的关税收入为c+d。 (5) 关税同盟成立后, 由于关税取消, 从成员国进口价格为Pp, 对非同盟国由于征收关税, 所以进口价格加上关税的价格就为Pg, 显然Pp<Pg, 因此关税同盟成立后, 国内进口全部转向同盟内成员国的产品, 由于价格的降低使进口量增加为Q1Q4, 显然Q1Q4比Q2Q3多了 (Q1Q2+Q3Q4) 部分。此时的Q1Q2可看作进口对国内生产的替代, 增加了a的生产福利, Q3Q4可看作是由于国内价格下降后所增加的消费量, 增加了b的消费福利, a+b即为关税同盟贸易创造的效应。 (6) 贸易转移应由进口量Q2Q3所引起的成本上升表示。关税同盟成立前, 全部的进口由非同盟国提供, 价格为Py, 进口的成本为Q2Q3NM, 关税同盟成立后, 同样的进口量由同盟内伙伴国提供, 价格为Pp, 进口成本为Q2Q3KJ, 显然进口成本增加了d, 这就是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福利损失。 (7) 根据维纳的观点, 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取决于贸易创造减去贸易转移的差值, 即如果差值a+b-d>0, 则表示关税同盟有净福利增加, 如果差值a+b-d<0, 则表示该关税同盟有净福利损失。

2. 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流分析:Meade框架。

(1) 假设条件。米德 (Meade, 1955) 在维纳关税同盟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贸易区理论, 其基本假设条件与维纳相同。

(2) 贸易偏转效应。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相比, 有两个差别: (1) 成员国对区外的进口产品具有各自原有的独立征收关税的权利。 (2) 需要用原产地原则来防止出现贸易偏转现象。所谓贸易偏转 (Trade Deflection) 是指成员国从关税最低的国家进口商品, 然后在区内成员国内部销售以获利的现象。

(3) 局部均衡分析, 如图3所示。 (1) 某一产品在H国和P国的供给曲线分别为SH、Sp, 需求曲线为DH、Dp, 并且H国的生产效率低于P国。 (2) H国和P国在成立自由贸易区前, H国的关税为PwTH, P国为PwTp, 并且P国的关税水平小于H国, Pw为世界市场的供给价格。 (3) H国和P国形成自贸区之后, 两国间的商品往来不再设立关税, 但它们各自的对外关税水平保持不变, 此时H国国内价格为Tp, 显然, a+b为贸易创造效应, d为贸易转移效应。 (4) 在Tp下, H国的需求大于供给, 差额部分L#N#完全由自贸区成员国P国弥补, 而且P国在Tp价格下国内供求均衡, 供给量为OM, 它会把L#N#出口到H国, 即相当于L#M部分, 而自己会再以Pw的价格从世界购买相当于L#M数量的产品来满足国内需求, 这就是自由贸易区产生的间接贸易偏转效应。“原产地原则”也不能限制P国将本国生产的L#N#产品出口H国, 并从世界市场进口L#M产品满足本国需求。这一贸易偏转效应给P国带来了g面积的福利收入。 (5) 如果H国和P国形成关税同盟, 并且两国对外征收相同的关税PwCET, CET为共同关税水平下的价格, 但在CET价格下, 由于P国供给大于需求的缺口大于H国需求大于供给的缺口, 因此同盟内部总体供给大于需求, 价格水平下降为Pcu, 此时US=TM#。从H国看, 与之前形成的自贸区相比, 表示贸易创造的区域a、b减少了, 而表示贸易转移的区域d增大了。从P国看, 向H国出口TM#数量的商品会给P国带来c+f+e的矩形面积福利, 但由于c和e分别代表的是本国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损失, 为负效应, 因此, 净福利仅为三角形f。 (6) 对比自贸区和关税同盟可知, 在关税同盟下, H国的贸易创造a、b减少了, 而贸易转移d增大了, P国的净福利也由g下降为f, 所以总体而言, 关税同盟相对于自由贸易区是一种次优选择。

(二) 贸易条件分析

1. 贸易条件的定义。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 即贸易条件=出口商品的价格/进口商品价格。显然, 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越高, 进口商品价格越低, 该比值会越大, 贸易条件会得到改善, 该国的福利水平也会得到提升。尽管单个国家的进出口量一般不会影响到世界市场的价格, 但如果是多个国家结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后, 它们就可以有足够的进出口量来影响世界市场的价格, 进而影响到一体化组织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条件, 产生贸易条件效应。

2. 以关税同盟为例的局部均衡分析。

(1) OH、Op、Ow分别表示H、P、W三国的产品供给曲线。 (2) 在自由贸易下, 贸易条件由OT0表示, H国出口q6h1的Y与W国换取Oq6的X商品;P国出口q1p1的Y与W国换取Oq1的商品X, 显然, H国和P国出口的Y产品总量为q6h1+q1p1=OX3, 即为W国的进口量。 (3) 当H国征收从价税后, 供给曲线变为OH#, 贸易条件变为OT1。在新的贸易条件下, H国进口下降为Oq4, 出口下降为q4h2, P国出口上升为p2q3, 进口上升为Oq3, 但是由于W国的进口量下降为OX2, 小于OX3, 说明H国和P国出口的Y产品总量在下降。 (4) 当H国征收从价税后, 其贸易均衡点由h1移动到h2, 尽管它的进出口额都在减少, 但由于H国是商品Y生产最有效率的大国, 它出口Y的数量下降使得Y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提高, 而进口X的下降则使X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下降, 因此由贸易条件=出口Y商品的价格/进口X商品的价格可知, H国由于贸易条件得到改善而使其福利水平得到提高 (从图4可看出h2处的福利水平高于h1处的福利水平) 。 (5) 我们再来看P国。当H国征收从价税后, P国的进出口量都获得了上升, 但由于P国是小国, 其进出口量的上升不会影响到X和Y的世界市场价格, 但它却可以享受因H国进出口的下降而引起的X、Y世界市场价格变动而改善的贸易条件, 并因此提高福利。如图4所示, P国的贸易均衡点由p1移动到了p2 (p2处的福利水平高于p1处的福利水平) 。 (6) 如果H国还想进一步改善贸易条件提高福利水平, 则H国就需要游说P国采取与自己相同的关税政策, 如果P国采纳了H国的建议并与之建立关税同盟, 那么两国的贸易条件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如图4所示, 如果H国、P国形成了关税同盟后, 贸易条件变为OTt, P国的贸易均衡点由p2移动到p3后, 福利出现了下降。此时, 如果H国希望P国与自己建立关税同盟, 它就必须给予P国相应的补偿, 且这个补偿应该比p3点和p2之差要大, 但又要比h3与h2点的福利水平要小。因此, 只有通过制定合适的关税和补偿机制, 才能使参与关税同盟的H国和P国的福利水平均得到提高。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代理论分析框架

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传统的Viner-Meade框架对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分析, 是建立在国际贸易是由生产率和要素禀赋差异这一比较优势分工推动基础上的。但是, 20世纪80年代末,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不断发展和深化, 很多新问题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理论框架所描述的范围, 再加之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出现, 许多学者开始将传统理论的假设前提放宽, 试图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不完全竞争、要素自由流动等前提假设出发重新审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收益, 这些收益更多以动态效应显示。本文借鉴Baldwin和Venables (2004) 的分析, 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现代分析框架归纳为规模经济效应、直接投资效应、长期增长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现代理论分析框架重点从生产领域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生产效应, 因而能更全面、更科学地揭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 下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 规模经济效应

如果一个国家由于国内市场狭小而无法形成经济规模, 那么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可能使之获得规模经济收益。下面以关税同盟为例考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模经济效应 (见图5) 。

以DH、Dp、ACH、ACp分别表示H国和P国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两国国内产品价格分别为PH、Pp, 并且PH>Pp, 世界市场价格为PW, 在加入关税同盟前, H国政府征税为PWPH, P国政府征税为PWPp, 两国在加入关税同盟后, 两国政府对外征收相同的关税PWPcu。由于Pcu<Pp<PH, 因此H国的消费者增加消费MM#, 带来了消费效应b, 而且H国的生产者以Pcu进口来替代原来的OM, 带来了生产效应a。对于P国而言, 由于价格下降为Pcu (由规模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节约) , 因此P国的消费者多消费了NN#, 带来了消费效应e, 生产者则以较低的成本生产了ON, 带来了生产效应c。此外, P国还可以高于PW的价格向H国销售N#Xu, 带来了获利f, 其中c+e为成本下降效应。但由于H、P国在成立关税同盟前都从世界市场以PW价格进口, 但关税同盟成立后, H国转向P国进口, 而P国的产品则同时供给国内和H国, 产量为OXu, 其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低成本的进口, 造成了贸易抑制效应 (Trade Suppression Effect) 。

(二) 直接投资效应

1. Kindleberger的静态分析框架。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直接投资效应, Kindlerger (1966) [8]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他认为关税同盟不仅能产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 还能产生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 (见表1) 。所谓投资创造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贸易转移现象使区外企业的产品进入该市场变得困难, 从而诱发区外企业选择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区内, 以及区内成员国之间为了抢占更大的区域市场份额而纷纷增加其相互直接投资的过程。即:一方面, 由于区域一体化的贸易转移效应, 区域外企业与区域内企业相比处于竞争劣势, 为了避免原来出口市场的丧失, 区域外企业纷纷选择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区域内部, 建立当地企业, 享受国民待遇, 维持原有市场;另一方面, 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消除和减少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障碍, 使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的产品实现了自由流通, 市场空间的扩大吸引了各成员国积极地扩大在更具有区位优势的成员国的投资, 以期抓住机遇, 抢占市场份额, 获取更大的市场利益。投资转移效应是指先前进入的企业为利用市场统一后所提供的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的机会, 对该地区的生产经济活动进行重新布局, 这会使资本在区域内部发生集聚。一方面, 区域经济一体化造成各成员国间的区位优势格局发生变化, 使投资存量和增量向区位优势更大的成员国转移;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空间的扩大, 其他一体化集团或其他国家纷纷增加对区域一体化集团的投资, 减少对其他地区的投资。

2. Yannopoulos和Dunning的动态分析框架。

Yannopoulos (1990) [9]和Dunning (1993) [10]深化了Kindleberger的思想, 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对直接投资的影响。他们按照关税同盟的静态和动态效应差异对以下四种不同类型的投资进行了区分 (见表2) : (1) 防御性出口替代投资。这类投资是区域外企业为了维持在一体化内部的市场份额, 应对一体化可能带来的贸易转移效应而采取的一类投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 FDI替代了贸易, 因此, 贸易效应为负, 投资效益为正。 (2) 重组型投资。对于一体化之前就已经在该地区有投资的非成员国企业而言, 重新整合现有的投资结构往往可以带来更大收益, 使投资产生集聚现象, 从而带来贸易创造的效果。这种投资的净投资效应和贸易效应往往是中性的。 (3) 进攻性出口替代投资。这类投资体现了一体化的动态效应。一体化所带来的潜在经济增长效果会使该区域的需求增加, 从而刺激跨国公司增加投资额, 该类投资不会对贸易产生替代作用, 其投资和贸易效应均为正。 (4) 理性投资。该类投资是跨国公司出于降低生产成本和获得规模经济的考虑而采取的投资行为, 这种投资往往是建立在生产成本和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基础上的, 所以能与贸易形成相互促进的效果。

(三) 长期增长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增长效应是指由于区域一体化带来的区内成员国经济增长水平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成员国内部福利的增加或减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增长效应可以分为同质国家的一体化增长效应模型和异质国家的一体化增长效应模型,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 同质国家的一体化增长效应模型。

同质国家的一体化增长效应模型以Rivera-Batiz和Romer[11]在1991年提出的模型最具代表性。他们将Romer的内生增长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 考察了两个同质国家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后, 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引发的两国的经济增长。首先, 他们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 (本国和外国) ,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 参与生产的生产要素只有三种, 分别为非技术劳动力L、人力资本H和物质资本x, 其中物质资本相当于一种中间产品投入, 它主要取决于知识技术水平, 这样, 他们构建了如下生产函数:

上式中的A表示最新研发出来的知识技术, 同时, 知识技术增长函数构建如下:

结合上两式得

其中, B为常数, 代表规模因素。

在消费方面, 假定消费者偏好满足拉姆齐偏好 (Ramsey Preference) , 方程表示如下:

其中, U代表效用, C代表消费, &代表跨期替代弹性, ’代表贴现率, 表示消费者的时间偏好。

结合以上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福利最大化和生产者市场出清时的均衡增长率。Rivera-Batiz和Romer (1991) 在这种内生增长框架下提出了新的观点: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通过联合的研发模式代替各个国家的单独行动, 因此其可以促进各成员国在特定专业化模式下的知识技术思想的相互交流。因此, 区域一体化这种组织模式可以促使知识技术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和扩散, 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2. 异质国家的一体化增长效应模型。

在异质国家研究中影响比较广泛的是Frenkel和Trauth (1997) [12]做出的模型研究, 下面以此模型框架为基础对同质国家的一体化增长效应模型进行简单介绍。首先, 该模型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 (本国和外国) ,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 生产要素包括三种, 分别为非技术劳动力L、人力资本H和物质资本x、m (相当于中间产品的投入, 取决于知识技术水平的应用) 。假设国内知识积累方程为:

其中A为本国知识存量, A (为外国知识存量, $) 表示知识增量, HA代表本国投入在研发部门的人力资本, %为常数。同样, 外国知识积累方程如下, 其中 (代表国外:

同时本国的生产函数给定如下:

同理可得出国外生产函数:

为了计算方便, 假设规模报酬不变, 即*+++, =1, 这样在区域一体化导致产品价格相等的前提下, 通过求出三个市场的均衡解即可得到模型生产部门的均衡解。即:首先, 由产品的生产价格等于产品的边际产量可得到产品市场的均衡解;其次, 由中间产品获利的现值总和等于专利的价格可求出中间产品市场的均衡解;最后由每个部门的工资等于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可求出劳动力市场的均衡解。

在消费方面, 同样假定消费者的偏好满足拉姆齐偏好 (Ramsey Preference) , 建立消费者效用函数如下:

通过结合以上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可以求出均衡增长率。在这种框架下, 区域经济一体化会使得两国的经济增长率都得到提高并趋于一致。但在消费者时间偏好不一致和生产效率不一致的情况下, 初始生产效率高、研发投入大的国家的研发部门会进一步扩张, 而初始生产效率低、研发投入小的国家的研发部门会收缩, 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初始研发水平较高的国家会更有利一些。

(四) 产业集聚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对不同经济的产业布局、厂商位置的确定、劳动力流动以及新制造业中心的形成等产生影响, 引发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来源于产业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的相互作用。马歇尔 (Marshall, 1920) [13]曾将向心力概括为知识溢出效应、各种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效应以及需求的扩大效应, 离心力主要是指与集聚有关的负外部性, 包括交通拥挤、污染及大城市的高额租金。而克鲁格曼 (Krugman, 1991) [14]则根据新经济地理学提出的核心———边缘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他认为向心力一般包括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效应;离心力一般来源于市场竞争, 主要是指由于集聚导致的企业增加会使竞争加剧, 从而限制企业的获利能力。

借鉴范剑勇 (2004) [15]的研究, 可将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对产业集中度的影响归纳为先递增后递减的倒“U”型。假设有两个资源禀赋完全相同的经济体, 当他们的一体化水平较低时, 他们的生产和消费基本上靠自给自足, 并没有发生贸易往来, 此时两经济体的产业集中度相等, 即v1=v2, 产业结构不存在差异, 两经济体的专业化水平为0。当两经济体的一体化水平由低级向中级水平逐渐推进时, 由于历史的偶然因素使得某一经济体的制造业具有初步优势, 则该经济体将通过向心力吸收另一经济体的生产要素使自身制造业优势逐渐得到扩大, 在累积循环机制的作用下, 最终形成两经济体“制造业中心—农业外围”的产业布局。在这一过程中, 一方将逐渐成为制造业中心, 即v1逐渐趋向于1, 而另一方的制造业则逐步被掏空和边缘化, 即v2趋向于0。当两经济体一体化水平向高级水平推进时, 原制造业中心受产业集聚的离心力作用, 产业开始向外围地区转移, 外围地区与原制造业中心进行产业分工协作。此时, 原制造业中心的产业集中率、区域专业化水平都有所下降。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内容取决于经济体间的要素价格差异, 如果两个经济体原来资源禀赋相同, 则两地制造业平均集中率将重新趋于相等, 即v1=v2 (见图6) 。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 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划分为传统理论框架和现代理论框架, 认为传统理论框架偏重从流通领域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 现代理论框架则更注重从生产领域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生产效应, 因而能更全面、更科学地揭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框架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解并更好地指导实践。

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分析 篇10

关键词:长株潭,经济一体化,SWOT分析,建议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速度都在加快, 各地区的联系程度愈加紧密。在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 消除市场壁垒, 促进要素流动, 引导产业有序转移”。长沙、株洲、湘潭 (简称长株潭) 是湖南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也是目前中国主要的城镇密集区之一。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既是带动湖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打造湖南“经济心脏”的世纪工程、众望所归的丰碑工程, 也是建设“两型社会”和顺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长株潭位于湖南省东北部, 总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 是中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接合部, 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长株潭三市相距近, 呈“品”字形沿湘江分布, 在空间上相互交叠, 在历史和现实上, 三城市又有着不可分割的经济与社会联系。这种天然的优势城市群资源将长株潭三市紧密联系, 推动着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1982年张萍提出把长株潭在经济上联结起来形成湖南综合经济中心的建议, 到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立, 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断提升并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根据其发展历程和发展特点, 可将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为四个阶段。

(一) 提出阶段 (1978—1984年)

“长株潭一体化”作为设想和议题存在很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 有人提出把三市合一建成“毛泽东城”的建议, 但据说遭到毛泽东的反对。尽管以伟人命名实现融城与一体化的的建议没有实现, 但长株潭一体化思想的萌芽可见端倪, 地域和文化的相连也为三地的融合与发展提供了纽带。

改革开放之后, 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增长极模式, 沿海地区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大型城市发展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使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四大经济特区当时的影响力还不足以对湖南经济发展产生很强的影响力;省城长沙当时在全国城市排位已排到了三十位之后, 对区域发展的带动力处于弱势。如何利用现有城市布局, 打造湖南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充分利用长株潭城市群优势, 通过整合, 实行一体化发展, 以形成能够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综合经济中心, 成为现实与理论选择。因此, 1982年12月, 当时的湖南省社科院张萍正式把“长株潭经济区” (金三角一体化) 以提案的形式在湖南省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提出, 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开始浮现。1984年11月10日, 湖南省委对其建议给予肯定,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自此受到重视。

(二) 探索阶段 (1985—1996年)

1985年1月至1986年6月, 在省政府领导的主持下, 先后召开了两次三市市长联席会议, 并就城建、金融、邮电、商业、交通等部门与行业的联合、协调和开发等问题进行协商, 确定一些重大工程的合作与启动, 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经济社会效果也非常显著。1992年, 湖南省政府成立了“长株潭区域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具体由发展改革委员会负责, 三城市也相应成立了工作组。但由于存在对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湖南重要性认识的模糊, 使得这些决议与行动没有得到很好贯彻与执行, 相应的合作机构与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然而, 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争鸣中不断探索其发展的可行性、重要性及相应的渠道与机制。

(三) 发展阶段 (1997—2007年)

1997年, 湖南省正式提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 要进一步突出长株潭城市群的作用, 把长株潭建成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现代化的网状城市群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团, 自此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合作进入一些核心与实质内容。1998年, 编制实施交通同环、能源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五个网络规划;2000年, 编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十五”规划》;2002年, 编制实施《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2003年, 省政府颁布《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开发建设保护办法》;2004年, 编制实施《2004—2010年长株潭老工业基地改造规划》;2005年, 省政府颁布实施《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这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城市群区域规划, 同时, 编制实施《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十一五”规划》;2006年, 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 大力推进长株潭交通同网、能源同体、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 简称“新五同”, 并提出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的“3+5”城市群建设, 扩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与区域范围。经过多年的发展, 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交通、电力、金融、通信、环保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并向纵深推进。

(四) 提升阶段 (2008年以后)

2007年12月14日, 经国务院同意, 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批准, 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这为湖南加速崛起创造了空前机遇, 长株潭聚焦了世界的目光。长株潭经过二十多年的长跑, 终于圆梦“两型社会”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为五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 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跳跃式发展契机, 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容与层次开始提升。一是长株潭三市的分工协作体系加强, 产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由中心城市向腹地以及邻近城市流动, 带动全区域“面”意义上的分工协作发展。不但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提高, 经济发展, 空间范围扩大, 在距中心城市不同方位的某些具有自身优势的区县, 由于各种流动的经济要素重新结合与聚集, 新的聚集点也在形成之中。二是环境同治。省政府颁布了《长株潭区域产业发展环境准入规定》和《长株潭环境同治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对三市政府领导提出了指标和项目的考核要求, 并成立专事三市环保监测的执法支队, 加强了区域合作中的环境治理合作。三是公交同乘。2007年初, 酝酿多年的三市一体化公交共六条线路正式开通。近年来, 公交一体化在探索与实践中得到发展。并且在2009年, 为适应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要求, 缓解区域交通紧张状况, 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长株潭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 (2009—2020) 》, 同意规划建设长株潭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这一规划将加强该区域的公共交通科学布局与便民化发展, 增强区域内物流、人流与信息流的交流与合作。四是通信同城。组织开展了“通信同号”的论证, 研究提出“通信同费”方案。2009年6月28日长株潭通信升位并网, 为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与区域合作的推进, 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进一步提升。

二、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SWOT分析 (1)

改革开放以来, 长株潭地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从积极探索发展到产业协调、环境同治和规划同城等层次,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然而, 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 区域优势和区域禀赋未能充分运用,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整合, 以促进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在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时, 也面临挑战。

为分析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利用SWOT分析法, 即从优势 (S) 、劣势 (W) 、机会 (O) 和威胁 (T) 等方面, 分析影响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要素, 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的依据。

(一) 优势 (S)

城市群和交通优势。该地区拥有密集的城市群, 三市距离近, 文化习俗相同, 同受湖湘文化影响。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腹地, 地处中国东西南北的结合部, 是长江流域经济带和京广铁路经济带的交汇点, 区位、交通优势均十分明显。同时, 将长沙、株洲、湘潭的城市功能和产业分工协调成为能量巨大的城市综合体, 可南联广州, 北依武汉, 东进上海, 西拓重庆, 在中南地区乃至全国发挥强大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

工业基础优势。该地区是湖南省大型与重点企业的集聚地, 拥有三一、中联重科、南车集团株洲车辆、湘潭电机等知名企业。其中,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3 953个, 占全省的3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 294.42万元, 占全省的38.2%。

科技和人才优势。该地区是湖南高新的技术产业与高校聚集最多的地方, 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为646家, 占全省的46.1%, 产值为1 979.98亿元, 占全省的56.1%;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为42 647人, 占全省的62.3%;普通高等学校65所, 占全省的65%。同时, 拥有世界五百强投资企业89家, 有强大的科研能力、资金投入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这为湖南省的经济腾飞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二) 劣势 (W)

经济总量小。尽管长株潭区域的经济总量在湖南省占有较大比重,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 565.31亿元, 占全省的40.9%, 但只占全国的1.5%, 经济总量相对较小, 合作空间与影响小。

区域要素缺乏有效流动。尽管长株潭城市群实验区已实施三年, 但由于行政经济的存在, 行政区域壁垒依然发挥作用, 商品要素流动受到影响。以区域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较,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 长沙上涨3.1%、株洲上涨2.9%, 湘潭上涨2.7%。价格指数的上涨不一, 表现了商品价格差异的存在。同时, 在人员流动上也还存在诸多限制。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传统型农业还占据较大比重, 工业产业层次也较低。工业产品以中低档为主, 新产品开发滞后,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新产品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少, 特别是起龙头作用和打入国内国际市场的名牌产品更少。第三产业层次偏低, 为生产服务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物流等新兴服务业还不够发达, 比重偏低。

产业集群竞争力低。尽管长株潭拥有密集的城市群, 但城市化水平只有55%, 与发达地区相比, 城市化水平低, 从而使经济中的聚集功能、辐射功能和规模效应难以有效发挥, 而产业集群竞争力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 即是作为其空间载体的城市聚集功能与规模效应的实现。因此, 长株潭地区的低城市化水平影响了该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发挥, 制约了长株潭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也限制了该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扩大。

科技优势不能有效体现。长株潭三市虽然聚集了全省90%以上的科研人员和80%以上的科研成果,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省的3/4, 但与世界及全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 与作为带动全省经济腾飞的增长极的要求相比, 科技优势发挥还不够, 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不快, 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仍然偏小。长株潭三市高新技术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仅为10%左右。除了长沙的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形成规模以外, 大多只是单个高新技术产品, 尚未达到产业化要求。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尚不明显, 集聚、辐射效应不突出, 缺少大型龙头企业、著名高科技品牌以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

(三) 机会 (O)

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这是实施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和重大战略机遇, 为深化和推进长株潭地区的一体化与经济的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沿海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消失, 存在着产业转移的强大压力和动力。长株潭地区区位优势明显, 比较优势突出, 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可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 为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与区域内的产业协作提供巨大的空间和机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国家出台了一些更加积极宽松的宏观政策, 为加快工业重大项目建设、优化工业结构提供了重大机遇。“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这是长株潭优势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长株潭城市群可以借助机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改造高消耗、高污染企业,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转型。

“3+5”城市群合作的形成与发展。“3+5”城市群建设, 就是以“3”为龙头, 构建区域经济核心;“3+5”城市群建设, 还要以“5”为拓展面, 构建区域经济体系。“3+5”城市群合作的形成与发展为长株潭发展拓展了空间, 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区域一体化范围扩大与内容深化。

(四) 威胁 (T)

国内区域产业分工与竞争。在区域结构上, 中国已形成40多个城市群, 特别是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等已经成为世界级制造中心。虽然长株潭城市群的制造业在全国占有一定的位置, 但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优势对湖南制造业在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方面产生较大压力, 而且随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加速, 竞争更加激烈。同时, 武汉城市圈与江西鄱阳湖生态圈的发展也为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与合作带来竞争压力。

资源与环境压力。中国经济发展普遍面临着资源约束和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 目前长株潭城市群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 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对建设“两型社会”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了严峻挑战。

自主创新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纷纷把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作为提升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各地通过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展开了以争夺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为核心的新一轮竞争。虽然长株潭城市群加快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较具规模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重点发展了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但要将长株潭地区建成湖南省经济核心增长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打造更多的自主品牌, 提高长株潭区域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任务还比较艰巨。

三、促进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作为湖南的“金三角”, 拥有杰出的人才优势、密集的城市群、快捷的交通网络, 是中部经济增长的“隆起带”,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巨大。推进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 可以带动湖南地区和中部地区发展, 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充分释放该地区经济增长潜力,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建设“两型社会”为中心, 统一协调规划为基础, 推进市场、产业、环保与基础设施的一体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抓住中部崛起战略的发展机遇。推进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 要将长株潭地区的发展和一体化的进程纳入到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和中部崛起的战略举措之中, 立足长株潭的实际情况, 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大特色。

加强政策协调, 统筹兼顾, 深化一体化。在一体化的进程中, 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 甚至是阻碍力量。政府要发挥能动作用, 加大机构整合力度, 建立健全长株潭三市的协调配合机制, 统筹试验区发展, 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以实现“零障碍”的区域一体化要素市场。在率先垂范、高效运行、高度协调的统筹机构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下, 可以将阶段性成果铺开, 扩大和深化试验区的一体化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区域产业的互补与错位竞 (下转232页) (上接147页) 争,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经济效率和产业竞争力。同时, 还应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加大对传统产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 加快对现有技术设施和设备的改造, 以科技为先导, 加强主导产业的关联度和带动作用。

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应增强中心城市的整体实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周围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依靠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三化”解决三农问题, 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 促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 美化农村环境, 降低城乡差别。

重视人才和科技发展。高度重视人才资源, 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加强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使长株潭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人力资本的提升促进经济发展和一体化。

实施基础设施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首要意义是区域内的要素资源能够自由流动, 经济主体在区域内充分地、高效率地交流与合作。显然实现这一要义需要有各种物质基础作保障。首先, 要实施交通运输设施的一体化, 通过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的对接与联通的网络效应, 以汇聚与畅通区域内的物流、人流、资讯流、技术流, 并通过网络效应, 增加正的内部效应和正的外部效应。其次, 能源设施建设的一体化。随着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能源需求肯定趋高, 因此, 加强区域内能源的统一输入、统一调配、统一规划, 显得特别重要。最后, 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体化。要加强在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市场需求信息、人才交流信息、交通管理信息、企业用人信息等方面的统一信息建设, 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长株潭地区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的资源相对丰富, 可以构建以城市和重要景区为节点的区域旅游合作平台, 做大做强区域旅游业, 利用旅游业带动相关行业 (如交通、金融等) 的联合, 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勇.基于产业集聚的长株潭一体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4.

[2]顾严, 杨宜勇.波动趋同、结构互补与经济一体化——国际经验及其对长株潭的借鉴意义[J].求索, 2008, (7) .

[3]彭智慧, 董捷.论湖北与长江三角洲经济互补性关系[J].经济地理, 2002, (4)

[4]胡平香, 张春花.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2) .

区域经济一体化 篇11

一、通过产业集群之间的联动效应,可以形成最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原则,对于区域来说也适用。区域间存在比较效益差异,在“资源趋向效益,效益吸引资源”原则的指导下,产业将在效益高的区位形成集聚。具体到广西“M”型区域经济合作,这种比较优势道路的选择有赖于各地区遵循“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选择发展该地区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随着集群的发展,分工专业化的演进,各地区最初选择发展的产业集群的外生比较优势,将演变成内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体现在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上,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上。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是区域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基于发展的需要,各地区之间必然加快彼此间的竞争与合作。竞争与合作加快的结果是增强了区际间的贸易,经济一体化的程度随着每一个人的贸易伙伴数目的增加而提高。

此外,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上的基础。产业集群较强的持续竞争力在于其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协同效应,将可以获得诸多经济方面的竞争优势,如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别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中间机构和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将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也会发生相互作用,通过产业集群之间这种联动效应,形成最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南宁、北海等地着力打造的“4+2”城市,将是广西未来的强势经济板块,百色要打造成为广西的铸造业基地,把这里丰富的铝、锰、铜等有色金属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并通过右江、平果和靖西这个集聚了我们的铝工业、锰工业、石化工业、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交通等优势的三角地区,同“4+2”对接,实现区内经济的一体化。

在推进“M”型区域合作战略中,泛北部湾区域旅游的一体化发展和泛北部湾旅游圈的形成,使广西—东盟发展成为重要的双向旅游目的地。广西与东盟地域相邻,民俗文化相近,长期以来友好交流频繁,特别是近几年通过加大对东盟的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广西已成为东盟游客向往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入境广西的东盟游客逐年大幅度增长,成为广西入境游客的主体。同时,东盟也成为广西和周边省区居民出国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广西居民前往东盟旅游的人数也呈快速增长态势。以资本为纽带,以共赢为目标,加强泛北部湾区域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不同层次的区域中合作开发特色旅游资源,组合包装特色旅游线路,合作建设旅游接待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最终形成泛北部湾区域旅游企业全方位合作格局,形成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

二、产业集群有助于带动“M”型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

“M”型区域内各地区多数东盟国家接近,产业结构也非常相似,特别是在出口产品结构方面。各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方面各有所长,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格局,因而在贸易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性;特别是以自然资源禀赋形成的专业化分工比重较大,这些资源在各地区均有出口机会。而且,在不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下,各区域利益主体独立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为,不可避免地放大了整个区域分工贸易格局的不合理性,产业布局的不合理现象严重。

实施“M”型区域经济合作,根据不同层次的国家和地区的融资能力、经济发展程度和自然资源水平的不同情况,各相关地区建立一种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的机制,形成科学的生产贸易链。根据比较优势,有重点地选择发展不同的产业,将东南亚国家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优势和技术、资金优势结合起来,扩大产业内相互投资,优化出口分工,避免重复布局和恶性竞争,形成相互渗透、合理分工的产业集群格局。产业集群形成后,同构化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带动“M”型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如在环北部湾圈内建立各类临海工业基地,进行大量的原料加工,将工业布局由原料指向转变为以交通条件为主的区位指向。如广西、云南作为传统的农副产品基地、矿产资源大省,发展资源型经济具有竞争优势。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有色金属资源总量为7 357万吨。在十种主要有色金属中,锡、铅、锌、铜、镍和钴的储量居全国前三位。广西亦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称号,是全国十个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尤以铝土矿最为突出。广西、云南作为资源型功能区具有天然优势。广西、云南等地区在传统农产品、中药、制糖、有色金属、再生能源、水资源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云南省的比较优势集中在烟草、生物资源开发、矿产业、磷化工和旅游等产业,而广西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机械、制糖、建材、钢铁、化工、日用品工业等产业。云南和广西两省均属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均具有相似性,可以通过联合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实现产业集群的强强联合和整合共赢的目标。

三、产业集群有助于“M”型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城市群的形成

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产业发展一体化,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在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起来后,由于这些集群分属于不同产业,彼此间互补性很强,就在横向上加快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整合,形成了物流、信息流、技术流等的加速流动。而在纵向上,由于集群的发展,联系了上游产业元器件、机构、服务等专业化投入品供应商以及特定的基础设施提供商,其次延伸到下游产业如客户的分销渠道;最后还包括政府和一些公共机构如研究机构——大学、职业培训所、贸易代理委员会等等。集群之间的作用也导致了生产要素流动的加快。

例如,随着香港—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贯通,构筑了一条中国发达地区(珠三角)和东盟发达地区(新加坡)与东盟相对落后地区——中南半岛陆上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大动脉、陆上合作大通道。这将有力促进“M”型战略区域内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的互动、交流与融合,促进中国发达地区通过广西更快更方便地进入中南半岛开展对外投资、产业合作。广东、AFTA成员国新加坡等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呈上升的态势,不利于维持和增强相关地区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而缅甸、越南及中国的广西、云南等地区却有着较为丰富的经济发展资源,生产要素价格较低。就这点而言,各方会考虑在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加强合作,实现产业集群,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

城市群的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依托及表现形式,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加快城市化的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以中国和越南为主,将环北部湾经济合作延伸到隔海相邻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涵盖了环北部湾地区的海上东盟国家。重点强化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充分发挥海上通道的作用,加强港口物流合作,加快产业对接与分工,促进相互贸易与投资,集中力量发展临海工业,联合开发海上资源,加快临海重点城市建设,形成一批互补互利、相互促进、各具特色的港口群和城市群。同时,由于产业的协调,生产要素的流动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作为一个整体,“M”型区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区域一体化的形成也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改进产业集群的效率,对抗产业集群的风险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要求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之间加强分工与合作,这将促进中介服务体系的形成;同时,要求地区根据区位优势,加入全球生产价值链,使集群企业吸收外商的先进技术、资金和知识,使产业集群的效率得以改进,达到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

产业集群具有结构性风险和周期性风险,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产业集群的风险不再由单个地区来承担,由于一体化形成的合理,单个地区也增强了对抗风险的能力。对于产业集群来说,通过跨地区之间的集群合作和效率的改进,集群对抗风险的能力就会进一步得以提高。

试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篇1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 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 全球化条件下, 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 既有矛盾也有统一, 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 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 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 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 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 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 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 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 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 如果处理不当, 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 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 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 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 协调一致的政策, 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 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 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 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 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 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 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 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 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 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 风险是很难规避的, 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 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 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 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 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 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 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 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 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 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 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 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 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 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 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 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 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 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 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 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 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 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 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 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 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 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 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 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 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 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 相辅相成, 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 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 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4 (10)

[2]郑明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经济论坛, 2004 (15)

[3]王疆华周红燕:内部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 (12)

上一篇:工业绿色发展指数下一篇:政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