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日语

2024-09-23

现代日语(精选9篇)

现代日语 篇1

一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

(一)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产生的原因

中日两国自汉代起开始官方往来至今,一直有不同形式的交流、往来,这种跨国界、跨文化的接触,带来了语言的交集与融合。至日本明治维新以前,更多的是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上至国家立法下至日常饮食,日本都不同程度的有所借鉴。在两国的交流中,语言的接触自然不可或缺,除了语言间的翻译也有语言的流入,这便是借词产生的原因。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更多的接受了西方文明,而中国也开始通过日本学习西方文化,日语词汇也随之大量输入中国,汉语中的日语借词便日渐增多。到20世纪后期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中日两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接触的领域也愈加丰富,自然科学类﹑社科类﹑生活类等方面的词汇大量的涌入中国,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终身雇佣”“暴走族”“黄金周”“宅急送”“过劳死”“亲子教育”“败犬女”等。[1]此外,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各种新鲜事物不断涌现,原有的词汇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表达需求,日语借词的出现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汉语词汇的缺乏。因此,可以说日语借词是中日两国交流的必然产物,同时,日语借词又对推动两国交流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的特点

1现代汉语中的日语的借词多来源于日本的社会文化

中国教育部自2005年起每年会公布本年度中国语言发展状况报告,报告中会统计每年的汉语新词的数量,自2006年起至今汉语新词的数量呈递增的趋势,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日语借词。根据统计词汇的内容分析,在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大多来源于日本的社会文化和人文科学等领域,其传入途径多来自网络、影视媒体、报刊杂志等方面。[2]例如:现在非常流行的“正太”一词来源于日本的人气动漫《铁人28号》,其主人公“金田正太郎”是一个身穿西装和短裤的帅气小男孩,由此借用“正太”一词代指年纪小但帅气可爱的小男生。而在青年人聊天中常出现的“食草男”一词则诞生于日本作家深泽直纪的笔下,该作家于2006年在《日经商务报》上发表的连载文章中提出了“食草男”的说法,即指脾气温和,在恋爱中较为被动,但用情专一的男子。

2日语借词的发音特点

汉语中对日语借词的吸收与表述,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外来语用接近读音的汉字来表示,例如:“coca-cola”一词在中文中翻译成“可口可乐”、“hamburger”译成“汉堡包”、“lemon”译成“柠檬”、“coffee”译成“咖啡”等等。汉语对于日语借词的吸收大多借助其汉字的字形,读音则是用中文中该汉字的读音来标注。究其原因,是因为欧美国语的语言是字母语言,没有和中文类似的汉字,因此我们借鉴词汇时,吸收该词汇的发音和意义更为方便;而日语汉字来源于中文,有着和中文类似或相同的汉字,日语的词汇在中文中绝大多数都能找到相应的汉字来表述,很多词汇仅凭字形就能猜测其大意,不用学习日语的读音就能吸收该外来语,因此中文中的日语借词大多吸收的是其词汇文字本身及其意义,而不是其在日语单词中的发音,相对欧美借词的音译,日语单词的汉字更容易被人们理解与应用。例如:経済、社会主義、新幹線、火事等。当然,例外的例子也是有的。例如:日语中「カラオケ」一词,按其读音翻译成“卡拉OK”;日本的传统美食「天麩羅」在中文中译成“天妇罗”;姑姑、阿姨辈分的「伯母さん」翻译成“欧巴桑”、「畳」译成“榻榻米”等。但是,此类日语借词的数量相对较少,在整体日语借词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3日语借词的分类

(1)词语本身即为日语词汇。此类词汇多为日本固有的词汇,多来源于日本特有的事物、社会文化现象等。例如:武士道、茶道、电车、相扑、歌舞伎等。

(2)出自中国后被日本使用并赋予其新的含义随后又流入中国的词汇。此类词汇出自中国的古籍,表达的意义有所创新,后来被引入中国成为新日语借词。例如:“人气”一词本出自庄子的《人间世》,原意指人的气质、感情等,而日语中的“人気”则指受欢迎、人缘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也不再使用古汉语的意义,而是接受了日语赋予其的新词义。又如人们耳熟能详的“達人”一词也并不是日本创造的词汇,早在中国古代就有“达人”的说法,其义为显贵或通情达理或豪迈的人,和现在所流行的意义不同。被日本借用后,该词指在某行业或某领域杰出的佼佼者。流入汉语后,也沿用了日语中的意义。该类词汇还有讲义、政治、生产、阶级、组织、革命、博士等。

(3)译自西方国家词语的日语词汇。此类词汇古汉语和日语中都没有,日本人按照构词的特点,音译或者意译西方国家的词语,创造出新的词语,例如:浪漫、画廊、银行、警察、受难等。

(三)部分日语借词在流入过程中词义发生改变

部分日语借词,在汉语中虽词形不变但意义上发生改变,部分词语的词义有所扩大、部分词语词义有所缩小还有部分词语语义发生转移,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区别。例如:日语中的“写真”一词是照片的意思,而在汉语中的“写真”一般单指艺术照的含义,其词义被缩小了;日语中“道具”一词,指可以指一切工具和生活用具、舞台工具等,而汉语中道具的含义一般特指舞台工具,词义被缩小。日语中“弁当”一词,在日语中指自带的盒饭或者超市、食堂等地卖的盒饭,在汉语的借用过程中又赋予方便食品等含义,其语义被扩大了。日语中的“御姉さん”本义指姐姐,现代汉语借用“御姐”一词,指成熟、美丽、较强势的年轻女子,该词在词义上发生了转移。

(四)日语借词的流入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日语借词大量地传入中国,丰富了汉语词汇,使人们在语言表达上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汉语中如果想要形容人物或者动物可爱,一般只用“可爱”一词加以形容,而由于日语借词的流入,现代汉语中增加了“卡哇伊”“萌萌哒”等词汇可以表达相似的意义。现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宅男”“自动贩卖机”“人间蒸发”“宅急送”等词汇,原本在汉语中缺乏类似含义的词汇,由于借助了日语借词,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此外,日语借词的流入,还为我们学习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了解外国丰富的社会文化提供了便利条件。例如:我们通过学习日语中“刺身”一词,了解到这是日本的一种传统美食,品尝其美味后,又将其推广到国内市场,促进了两国饮食文化的交流[3]。

在正确看待日语借词的流入对现代汉语的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应理智地认识其带来消极影响。由于日语借词的大量涌入,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汉语的语言体系的混乱。很多外语借词的使用人群只是因为追求流行、时尚而大量使用外语借词,长此以往,汉语中所具有相同意义的词汇的使用频率会大幅降低,严重者将退出语言流通领域,致使汉语语言的表达愈发匮乏,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此外,外语借词的使用人群大多集中在中青年龄层中,他们善于使用网络、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与此相反,老年人群接受新事物较慢,思想上相对保守,日语借词在汉语中的大量流通,会增大中青年龄层与老年人群的隔阂、加大二者的代沟。

二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对对外日语教学的启示

根据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的特点,我们在对外日语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应注意语音的纠正。汉语对于日语借词的吸纳,大多重文字轻读音,很多词汇的字形汉语和日语是完全相同或非常相似的,因此,日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日语借词的中文读音发成该借词原有的日语发音或者相近的日语发音。例如有的日本学生会把“恋爱”一词说成“lan’ai”﹑“理念”说成“li’nan”,纠其原因就是因为受到日语发音的影响,用日语词汇的读音来解读中文单词。

其次,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在汉语中词形不变但意义发生改变的日语借词的问题。例如:日语中“勤務”一词,本义为“在公司等地工作”的意义。而在现代汉语的借用过程中,虽然词形仅由繁体字“勤務”改为简体字“勤务”,但意义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汉语中的“勤务”常用的意义为“后勤的工作”和“勤务员”两种意义。如果不了解该词在汉语中改变的意义,母语为日语的汉语学习者便极易产生误用问题。因此,教师在讲解该类词汇时,应特别注重辨析日语和汉语中词汇意义的异同,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使用。

此外,因为汉语中的日语借词数量庞大,教师在讲解日语借词时,作为常识补充,应向学生简单地介绍日语借词的基础知识、该借词的种类以及产生国家等相关知识。

总之,中日两国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两国的语言、文化、经济都在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中发展壮大。中日两国均为汉字语言,两国的语言中存在相当数量的对象国的外语借词。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主要来源于日本的社会文化,其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将日语借词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对外日语的实践教学中,对于克服母语为日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以及更好地展开对外日语的教学工作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该方向的研究成果较少,笔者将继续对该问题进行探索,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更多的专家、学者可以对该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顾江萍.汉语中的日语借词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2.

[2]黄亚茹,吕朋林.新时期汉语语源外来语初探[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29-34.

[3]刘晓霞.从日语借词看日语对汉语的影响[J].日语知识,2001(5):24-25.

现代日语 篇2

近现代,在对西方科技和文化学习的速度方面,日本比中国快。再加上中国以前的书面语都是文言文,因此很多中日两国没有、从欧美引进的生活用品或事物的叫法是日本首先把这些事物的英文名称翻译成汉字(实际上是日文),于是中国便从日文中借用、拿来了这些翻译语。以下列举一些从日语中引进的汉语词汇(按首字母排序):

[B] 白夜、百日咳、版画、半径、半旗、饱和、保险、保障、备品、背景、必要、编制、变压器、辩护士标本、标高、表决、表象、病虫害、舶来品、博士、博物、不动产、不景气;

[C] 财阀、采光、参观、参看、参照、策动、插话、茶道、长波、常备兵、常识、场合、场所、衬衣、成分、成员、承认、乘客、乘务员、宠儿、抽象、出版、出版物、出超、出发点出口、出庭、初夜权、处女地、处女作、储藏、储蓄、触媒、传染病、创作、催眠、催眠术、错觉;

[D] 大本营、大局、大气、代表、代言人、代议士、贷方、单纯、单利、单位、单行本、但书、蛋白质、导火线、德育、登记、登载、等外、低调、低能、低能儿、低压、敌视、抵抗、地上水、地下水、地质、动态、动议、动员独裁、独占、读本、短波;

[E] 二重奏;

[F] 发明、法律、法人、法庭、法则、番号、反动、反对、反感、反射、反响、反应、泛神论、泛心论、范畴、方案、方程式、方程、方针、放射、分解、分配、分析、分子、风琴、封建、封锁、否定、否决、否认、服务、服用、辐射、复式、复员、复制、副食、副官、副手;

[G] 改编、改订、概括、概略、概念、概算、感性、干部、干事、干线、纲领、高潮、高利贷、高炉、高射炮、高周波、歌剧、工业、攻守同盟、公报、公立、公民、公判、公仆、公认公诉、公营、公债、共产主义、共和、共鸣、古柯、固定、固体、故障、关系、观测、观点、观度、观念观照、光年、光线、广丄场、广告、广义、归纳、规范、规则、国际、国教、国库、国立、国税、国体、过渡;

[H] 海拔、寒带、寒流、航空母舰、和服、黑死病、弧光、化石、化学、化妆品、画廊、环境、幻灯、幻想曲、回收、会谈、会社、会谈、混凝土、活跃、火成岩;

[J] 机关、机关枪、机械、积极、基地、基调、基督、基督教、基质、基准、集团、集中、计划、记号、记录、技师、加农炮、假定、假分数、假名假想敌、尖兵、尖端、坚持、检波器、简单见习、间接、间歇泉、间歇热、建筑、鉴定、讲师、讲坛、讲习、讲演、讲座、交感神经、交换、交通、交响乐、脚本、脚光、教科书、教授、教养、教育学、酵素、阶级、接吻、节约、结核、解放、解剖、介入、借方、金额、金刚石、金婚式、金牌、金融、金丝雀、紧张、进度、进化、进化论、进展、经费、经济经济恐慌、经济学、经验、精神、景气、警察、警官、净化、静脉、竞技、就任、拘留、巨匠、巨头、巨星、具体、俱乐部、剧场、决算、绝对、觉书、军部、军国主义、军籍、军需品;

[K] 看护妇、看守、科目、科学、可决、客观、客体、课程、肯定、空间、坑木、会计、扩散;

[L] 浪人、劳动、劳动者、劳动组合、劳作、累减、类型、冷藏、冷藏车、冷战、理论、理念、理事、理想、理性、理智、力学、立场、立宪、例会、量子、了解、列车、淋巴、临床、领海、、领空、领土、流感、流体、流行病、流行性感冒、伦理学、论理学、论坛、论战、落选

[M] 麦酒、脉动、漫笔、漫画、漫谈、盲从、媒质、美感、美化、美术、免许、民法、民丄主、敏感、明确、明细表、命题、母体、母校、目标、目的;

[N] 内服、内阁、内幕、内勤、内容、内在、能动、能力、能率、农作物、暖流;

[O] 偶然;

[P] 派遣、判决、陪审、陪审员、配电盘、配给、批评、平假名、平面、评价、坪;

[Q] 旗手、骑士、企业、气分、气密、气体、气质、气船、气笛、牵引车、铅笔、前提、前卫、前线、强制、侵犯、侵略、勤务、清教徒、清算、情报、驱逐舰、取缔、取消、权威、权限、权益、权利;

[R] 人格人力车、人权、人文主义、人选、日程、溶体、肉弹、入场券、入超、入口;

[S] 商法、商业、上水道、少将、少尉、社会、社会学、社会主义、社交、社团、身分、神经、神经过敏、神经衰弱、审美、审判、审问、升华、生产、生产关系、生产力、生理学、生命线、生态学、剩余价值、失效、时计、时间、时事、时效、实感、实绩、实权、实业、使徒、世纪、世界观、市场、市长、事变、事态、事务员、手工业、手榴弹、手续、受难、输出、输入、水成岩、水密、水素、水准、私法、私立、思潮、思想、死角、所得税、所有权、索引;

[T] 他律、塌塌米、台、台车、太阳灯、探海灯、探险、探照灯、特长、特务、誊写版、体操、体育、天鹅绒、天主、条件、铁血、通货膨胀、通货收缩、同情、统计、投机、投影、投资、图案、图书馆、退化、退役;

[W] 瓦、瓦斯、外分泌、外勤、外在、唯心论、唯物论、卫生、味之素、胃溃疡、尉官、温床、温度、温室、文化、文库、文明、文学、无产阶级、无产者、舞台、物理、物理学、物语、物质、悟性;

[X] 喜剧、系列、系数、系统、细胞、下水道、纤维、现金、现实、现象、现役、宪兵、宪法、相对、想象、象征、消防、消费、消化、消火拴、消极、小夜曲、小型、校训、效果、协定、协会、心理学、新闻记者、信号、信托、信用、猩红热、刑法、形而上学、性能、序幕、宣传、宣战、选举、旋盘、学府、学会、学历、学士、学位、血色素、血栓、血吸虫、训话、训令、讯问;

[Y] 压延、雅乐、演出、演说、演习、演绎、演奏、燕尾服、羊羹、阴极、业务、液体、医学、遗传、义务、议决、议会、议员、议院、艺术、异物、意匠、意识、意义、意译、阴极、音程、银行、银幕、引渡、印鉴、印象营养、影象、优生学、游离、游弋、右翼、语源学、预备役、预后、预算、元帅、元素、园艺、原动力、原理、愿意、原则、原子、原罪、原作、远足、运动、运动场、运转手;

[Z] 杂志、展览会、战线、哲学、真空管、阵容、政策、政党、支部、支配、支线、知识、直观、直接、直径、直觉、直流、止扬、纸型、指标、指导、指数、制版、制裁、制限、制御器、制约、质量、中将、终点、仲裁、仲裁人、重点、重工业、株式会社、烛光、主笔、主动、主观、主人公、主食、主体、主义、注射、专卖、转炉、资本、资本家、资料、紫外线、自律、自然淘汰、自由、自治领、宗教、综合、总动员、总理、总领事、组成、组阁、组合、组织、最惠国、左翼、作品、作物、作者、座谈.表示抽象和专有名词的这些专业词语,约70%是日语。因为使用的是汉字,所以在清朝末年以及民国时期,被中国留学生和学者直接拿来用了,随后逐渐成为了现代汉语词汇之骨干。

补充知识之日语中的外来语:

[一]修饰词+被修饰词

(1)形容词+名词

例:人权、金库、特权、哲学、表象、美学、背景、化石、战线、环境、艺术、医学、入场券、下水道、公证人、分类表、低能儿

(2)副词+动词

例:互惠、独占、交流、高压、特许、否定、肯定、表决、欢送、仲裁、妄想、见习、假释、假死、假设

[二]同义词复例:

解放、供给、说明、方法、共同、主义、阶级、公开、共和、希望、法律、活动、命令、知识、综合、说教、教授、解剖、斗争

[三]动词+宾语

例:断交、脱党、动员、失踪、投票、休战、作战、投资、投机、抗议、规范、动议、处刑

[四]由上述单词组成的复合词

例: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治外法权、土木工程、工艺美术、自然科学、自然淘汰、攻守同盟、防空演习、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动脉硬化、神经衰弱、财团法人、国际公法、最后通牒、经济恐慌

[五]其他

[动词]

服从、复习、支持、分配、克服、支配、配给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

哲学、心理学、论理学、民族学、经济学、财政学、物理学、卫生学、解剖学、病理学、下水工学、土木工学、河川工学、电气通信学、建筑学、机械学、簿记、冶金、园艺、和声学、工艺美术

[结尾词]

(1)化:一元化、多元化、一般化、自动化、现代化等

(2)式:流动式、简易式、方程式、日本式、新式等

(3)炎:肺炎、胃炎、关节炎、气管炎、皮肤炎等

(4)力:生产力、原动力、想像力、劳动力、记忆力等

(5)性:可能性、必然性、偶然性、周期性、习惯性等

(6)的:大众的、民族的、科学的、绝对的、公开的等

(7)界:文学界、艺术界、思想界、学术界、新闻界等

(8)型:新型、大型、流线型、标准型、经验型等

(9)感:美感、好感、优越感、敏感、读后感等

(10)点:重点、要点、焦点、观点、出发点、盲点等

(11)观:主观、客观、悲观、乐观、人生观、世界观、宏观、微观等

(12)线:直线、曲线、抛物线、生命线、战线、警戒线等

(13)率:效率、生产率、增长率、利率、频率等

(14)法:辨证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方法、宪法、民法、刑法等

(15)度:进度、深度、广度、强度、力度等

(16)品:作品、食品、艺术品、成品、展品、废品、纪念品等

(17)者:作者、读者、译者、劳动者、缔造者、先进工作者等

(18)作用: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光合作用、心理作用、副作用等

(19)问题:人口问题、社会问题、民族问题、教育问题、国际问题等

(20)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新时代、旧时代等

(21)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国际社会等

(22)主义: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浪慢主义、现实主义、帝国主义、排外主义等

现代日语 篇3

关键词:日语借词;现代汉语;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78-1进入21世纪,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化的传播速度与影响力不容小视。与中国交往历史深远的邻国日本,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日语自身在不断吸收其他国家语言文化的同时也在向外输出具有本国特色的语言文字。“日语借词”是指现代汉语从日语汉字词汇中借用的词汇。日语借词的传入丰富了汉民族的语言生活。日语借词并不是单纯的文字,其作为一种语言交流的载体的背后承载着现代日本的社会现象、事物等,同时传播了日本文化。

(一) 增加了类词缀

类词缀位置固定,通常只出现在词根的前面或者后面。同时具有标志词性的功能,每个类词缀的词性明确且固定。类词缀的语义并没有完全虚幻,构词能力很强。 “——控”,词例有“大叔控”“女王控”。“—控”日语表记为「コン」,是英语单词“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com”,指极度喜欢某种事物的人。“控”是「コン」的音译。在日本的构词形式为「XXコン」例如「マザコン」「ファザコン」,其中「XX」也是英语外来语,即两个英语外来词的前头音的组合。在日语「コン」也有较强的造词能力。例如,「ブラコン(=ブラザーコンプレックス)」「シスタコン(=シスターコンプレックス)」等。在汉语使用时,多采用名词加上“控”成为“XX控”,表示强烈的嗜好和喜欢,也可以指称喜欢某一事物的人。如“文字控”“视频控”“美瞳控”等。

“——屋”的类词缀用法也是通过台湾引进内地的,在汉语中“屋”字,本来只是指“房子、屋子”,而日语中的“屋”除了指房子外还可以指“店铺”,如日语有「本屋(书店)」、「酒屋(小酒馆)」等。近年来,在都市街头也出现了不少的“××屋”,如“精品屋”、“西饼屋”、“咖啡屋”等不一而足。“屋”给人以小巧、温暖的感觉,这类店铺也大都是面积不大、装修颇为讲究的小型店铺。因此说,汉语受日语的影响,不仅引进了“屋”这个外来日本语语素,而是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来自日语的“商号、店铺”的语素义,从而使“屋”字的使用频率大大提高,构词能力也大大增强,在与其他语素的组合中扮演着类词缀的作用,有一定的能产性。与日语“屋”稍有不同的是,日语“屋”在指店铺的同时还可以指店铺的从业人员、店员,如「魚屋」既可以指鱼店也可以指卖鱼的伙计,而汉语只取了前一种意义。

“萌系女孩”中的“—系”的用法也是源于日本。“系”在日语中作为一个语素积极参与造词,「癒し系」「お嬢様系」「草食系」等,作「美人」「男子」的定语。意为属于具有某种特点的范畴,译为汉语应为“类”也是起着类词缀的作用。

(二) 日语借词语素参与二次造词活跃

“宅男”“宅女”“宅经济”都是近来出现的新词,它的来源始于日语的“御宅族”一词。用以来形容那些热衷于某种事物乃至痴迷的人,且带有些许贬义色彩。传入中国以后,发生变异。“宅”重在体现“足不出户,不与外界接触”,衍生出了很多新词。

(三) 加深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促进文化交流

许多日语借词代表着日本社会特有的事物和制度,因而日语借词的研究与使用,是我们了解当代日本的一个微型窗口。

“宅经济”是随着网络兴起而出现的一个新词,是指人们在家消费产生的经济。金融危机爆发,很多失业者直接促进了“宅经济”的兴起。然而究其本质却是网络发展的结果,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无论是在家经商,还是在家兼职,或是在家办公,都以网络的迅猛发展为前提条件。而中国对日语借词的吸收,充分说明了中国社会中也存在着同样的社会现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日出现了某些相同的社会现象。

“量贩”。日语中的「量販」是「大量販売」的缩略语,汉语只收录了“量贩”一词,意思是 “价格低廉,薄利多销,以批发价零售”,由此引申的量贩式经营,指的就是透明、自助和平价的贴近消费需求的经营方式。现在很多的超市、便利店都打出了“量贩式”的招牌以吸引顾客。但用得最多的“量贩”还是时下流行的KTV包房,这种KTV包房通常都是电脑自助选歌,而且里面附带食品超市,超市里酒水、零食的价格也和外面的超市差不多,最能体现其平价、自选的特点,量贩式KTV恐怕也是因此得名。大众对“量贩”一词的认可度可见一斑。要说明的是,“量贩+式”和用“量贩”修饰KTV是“量贩”一词在汉语里的新发展,在日语里是没有这种组合和搭配的,日语中最常见的就是「量販店」。

21世纪以来,随着中日两国经济、文化交往的增多,也给作为传播载体的语言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日语借词的输入,为汉语输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为社会生活注入新的因子。

参考文献:

[1]金锦珠,沈艳.2001-2010年间日语借词研究[J].现代语文,2013,(06).

[2]王雯.改革开放以来的日源外来词研究[D].河北大学,2010.

作者简介:

浅析现代日语中敬语的使用 篇4

一、日语敬语的历史来源

(一) 敬语的定义

什么是敬语?我们看看中外学者对此的一些定义说法, “敬语就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亲疏、远近、内外、上下关系) 时, 所用的各种表达手段所形成的全套语言体系”;“是日常说话中的礼貌形式”;“是说话人对别人 (听话人或第三者) 表示敬意的一种语言手段, 它是根据说话人与听话人、作者与读者以及与话题有关的第三者之间的关系, 以不同的语言形式来体现的”。从以上说法我们可总结日语敬语的定义, 日语敬语是日语中用于表达敬意的词语, 是用来表示说话者、说话对象、话中人物之间的社会阶级、亲疏等关系的。

(二) 现代日语中敬语的历史来源

日语敬语的历史很久, 日本人的敬语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前期, 经历从奈良时代到古代后期平安时代, 中世前期镰仓时代, 中世后期室町时代, 近世江户时代, 近代明治大正昭和二十年以前, 现代昭和二十年以后这七个时期。因为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 从古至今流传着一种从上到下的等级观念, 为了维护这种等级, 为了突出对听者或者对话中的对象的尊敬, 通常都会使用敬语。明治维新以后, 特别是二战以后, 随着日本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的加快, 敬语从原来的表示身份地位的阶级敬语转变为重人际关系的社交敬语, 即现代敬语。日趋完整的日语敬语体系十分复杂, 对于不同的场合, 不同的对象, 敬语的使用不尽相同。

二、现代日语中敬语的分类及使用

(一) 日语敬语的分类

按照传统的日语语法理论, 根据谈话双方的年龄大小、级别的高低、关系的亲疏, 敬语分为三类, 也就是尊敬语、自谦语和郑重语。尊敬语是对对方或者话题中出现的人物表示敬意的一种表达方式。自谦语是一种以自谦的态度叙述自己或自己一方人行为的方式来间接地向对方表示敬意的表达方式。郑重语也叫礼貌语, 是通过对话题中的事物内容和语句的尾部进行郑重的表述来表示说话人郑重其事的谈话, 并直接表示对听话人的敬意。随着日本进入信息化时代, 人们频繁使用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进行联络, 敬语的形式出现了多样化和时代特点。2007年, 日本文化审议会国语分科会的敬语委员会发布了新的敬语指南, 将现在使用的敬语分类法重新划分为五类。即丁宁语、尊敬语、谦逊语、郑重语、美化语。

(二) 日语敬语的使用方法

对什么样的人、为什么目的、在什么样的场合使用什么样的敬语, 都取决于使用者具有一种什么样的敬语观。现代日语敬语的使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上下关系, 即职位低的对职位高的、年龄小的对年龄长的要使用敬语;二是亲疏关系, 即对生人、外人使用敬语, 对亲近的人、自己人不使用敬语。在日本社会中普遍存在着集团意识和内外意识。所以, 亲疏关系这一敬语的使用规则在日语中应用的非常普遍, 而上下关系这一原则依照使用场合的不同在日语中还是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另外, 在使用敬语时通常还应考虑使用对象、使用场合、人际间的恩惠授受关系、男女性别等因素。同时, 使用敬语又受到说话人的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三、现代日语中敬语的作用

敬语在现代日语中, 不仅是交际礼貌的一种体现, 也可以说成是说话人对听话人敬意的一种体现。敬语成为人际沟通的媒介, 是密切感情的粘合剂, 也是缓和矛盾的润滑剂。日语敬语是在日本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价值影响下形成的。现代敬语的运用与其说是向对方或话题人物表达敬意, 不如说是出于顾及对方的尊严和人格在使用敬语。现代敬语是基于相互尊重的精神上, 顾及对方感受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蕴含的是对说话对象的体贴关怀, 能提升谈话的融洽度。众所周知, 日本的服务行业是世界一流的, 在这样世界一流的服务中敬语可谓起到了很大的功劳。在日语的敬语当中就有一些属于服务行业所特有的, 如:「いらっしゃいませ」、「かしこまりました」、「休業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这样的一些语言表达方式的表达意图就是要给客人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日语敬语是调节彼此间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的语言手段, 它的使用从根本上来说使既有的人际关系得到维持和加强。

四、结束语

敬语作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在现代社会中, 敬语不仅作为一种社交语, 还能体现说话人的品位、个人修养。现代日语中敬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由于其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使其在日本人的现实生活中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摘要:现代日语中时时刻刻都能见到敬语的使用, 敬语在日语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敬语的广泛使用, 反映着日本人的社会准则、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社会体系和文化观念, 体现了日本民族的社会文化特征。

关键词:日语,敬语,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庆尧, 日语敬语辨析,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3年.

[2]刘金才, 现代敬语用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

[3]张国生, 日语敬语指南, 北京出版社, 1988年.

[4]西田直敏, 敬語, 东京堂出版社, 1987年.

现代日语 篇5

欧美对于语用学的研究起步较早。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 (H.P.Grice) 提出的“合作原则 (Cooperative.Principle简称C P) ”、人类文化学家布朗 (P.Brown) 和语言学家列文森 (S.Levinson) 基于“面子” (face) 角度提出了“礼貌 (politeness) 论”, 以及利奇的 (Geoffrey N.Leech) “礼貌原则” (Politeness Principle) 在省略的语用学研究方面成为指导性理论。本文基于以上理论, 尝试对日语中的省略现象进行语用学角度的探究, 将省略的语用功能分为简练原则、礼貌原则、交流原则、强调焦点信息, 下面则对这四类语用功能进行说明。

一、简练原则

关于语言省略方面的研究虽然是百家争鸣, 但对于省略的作用却达成共识, 就是使语言更加简洁。所以说, 简练是采取省略表达的根本原因。利奇在他的《语用学》一书中提出简练原则这一概念, 他提到省略的语用条件即听话者可以通过某种途径来正确复原说话者所省略的内容。当然, 复原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除语言自身特点外, 可以是说话人的表情、声调甚至眼神, 或者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共有的知识等因素。如1995年5月30日中京电视台播放的节目中, 主持人在与一对老夫妻讨论解决婆媳矛盾的良策时, 有如下一段对话:

○主持人:「お二人の年は?」

观众:「65」

主持人:「と?」

观众:「65」

主持人:「両方とも?」

观众:「はい」

以上这段对话如复原被省略部分则应该是以下表达方式:

○主持人:「お二人の年はおいくつですか」

观众:「65歳です。」

主持人:「65歳と何歳ですか?」

观众:「65歳と65歳です」

主持人:「両方とも65歳ですか?」

观众:「はい、両方とも65歳です」

为何如此省略的表达方式能被听话人所理解, 而不会引起误解和歧义呢?笔者认为, 除了借助词汇的意义和语法功能外, 还因为说话人借助了对话场景、上下文、语调、与听话人共有的知识背景等因素。下面则从这四方面分析如何借助语言外的语境因素进行省略。

(一) 对话场景

该段对话的场景是主持人询问参与节目的观众, 讨论题目为如何解决婆媳矛盾, 开始谈话的第一步是了解对方年龄等的基本信息。所以, 即使没有明确说明“おいくつですか”, 从对话场景来看, 由于讨论的是婆媳矛盾, 所以代沟和年龄自然是矛盾产生的原因之一, 因而询问观众的年龄是自然而然的。而且, 此处从词汇的意义和语法功能方面考虑, 借助名词“年”的意义和提示助词“は”的语法功能, 而省略了“おいくつですか”。

主持人的第二个问题“と?”, 从对话场景看来, 因为有两位观众, 所以主持人问到的“と?”则很容易能够理解为在询问另一位的年龄。

(二) 上下文

说话的双方为了使对话顺利进行下去, 需要双方的合作, 所以被主持人询问年龄, 观众自然回答自己的年龄, 所以数字“65”后即使省略了量词“歳”也不会引起误解。

观众回答年龄为“65”之后主持人又问到“と?”, 联系上文去理解主持人所问“と”的含义, 则不难理解为“65と何歳ですか?”。

当主持人被告之另一位观众也是65岁的时候, 主持人寻求确认又问了一句“両方とも?”。由于之前的问答内容都是围绕两位观众年龄展开的, 所以主持人的“両方とも?”自然也是在确认两位观众是否都是65岁。

面对主持人的“両方とも?”这个问题, 观众用表示肯定的感叹词“はい”来回答, 那么后面被省略的内容一定是“両方とも65歳です”。

日语中, 借助上下文进行省略的例子最多,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除上述例句外, 另举一例为证。

○水野:「いい先生がいっぱいいるんだろうなあ。」

村上:「東大だからね。」

(テレビドラマ「東京大学物語」)

该段对话中, 村上说的“東大だからね”只有在上文“いい先生がいっぱいいるんだろうなあ”的补充下才能准确地把握村上所要表达的“東大だから、いい先生がいっぱいいるんだろうなあ”的含义。

(三) 语调

主持人的三个问题“お二人の年は?”、“と?”、“両方とも?”因为都采用了省略形式, 此时只有通过上扬的语调才能让听话人正确理解为说话人在询问问题。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日语口语中, 常常借助上扬的语调省略疑问句的谓语部分, 或者省略疑问终助词。如:

○沢田俊介:「ちょっと話がしたいんだけども、これから一杯やらない (か) ?」

(テレビドラマ「ナースのお仕事」)

○村上:「一人になりたい時はここに来てぼうっとしているんだ」

水野:「じゃ、二人になりたい時は? (どうしますか) 」

(テレビドラマ「東京大学物語」)

从例句中可见, 如果使用了上扬的语调, 即使省略了疑问终助词或疑问句的谓语部分, 也不会产生歧义。

除了依靠对话场景、上下文、语调进行省略外, 说话人与听话人共有的知识背景也是进行省略所借助的因素之一。

(四) 共有知识

如母亲问孩子“今度の夏休みは?”由于母亲和孩子具有同样的知识背景, 当母亲用这句外人看不明其所以然的省略句询问孩子的时候, 孩子则会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回答。如这个孩子每个假期都在补课, 母亲很可能是在问这个假期是否需要补课、需要补习什么科目;如这个孩子每个假期都要去旅游度假, 母亲很可能是在问这个假期是否还要去旅游度假、去哪里旅游度假;如这个孩子每个假期都在乡下的外婆家度过, 而这个时期恰巧外婆身体不适不便打扰, 母亲则很可能是在问这个假期孩子打算在哪里、如何度过。

综上所述, 简练是会话时进行省略表达的根本目的, 简练原则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小的力气完整传达说话人所要表达意思而需遵循的基本原则。达到语言简练目的的手段除借助词汇的意义和语法功能等语言因素之外, 还可以借助语言外的因素, 即对话场景、上下文、语调、共有知识等因素。

二、礼貌原则

在日语中, 在拒绝别人的建议或邀请、埋怨对方抒发不满或者请求对方帮忙的情况下, 要尽量避免引起对方的不悦甚至伤害对方。此时, 说话人要采取委婉的说话方式, 避免使用直接拒绝、责难、批评、反对、命令的语句, 不伤害听话人的面子, 使对方从言外之意去理解说话人还要表达的心意。以下三种情况下, 日本人经常按照礼貌原则使用省略的表达方式。

(一) 抱怨

日本人在抱怨或表达不满时经常使用“すみませんが、あのテレビですが、音が…”、“恐れ入りますが、お宅の坊さんのことでちょっと…”、“何回も説明したのに…”等表达方式, 省略后半部分自己真正意欲表达的重点内容, 将容易伤害对方的语言省略不说, 这是日本人最善用的委婉的表达方式。

(二) 拒绝

日本人在拒绝别人的时候, 为了避免直接拒绝的表达方式, 也常常将话语说到一半, 省略后半部分直接拒绝对方的语言。比如, 被邀请参加宴会, 可以拒绝说“その日はちょっと…”;被邀请一同去钓鱼, 可以婉转地拒绝说“いいけど。でも、朝早く起きないといけないんじゃない?早起きはあんまり…”。

(三) 请求

日本人在请求别人帮忙的时候, 也同样喜欢使用省略后半部分直接表示请求的话语, 以减少对方的心理负担。如“時間がありましたら…”、“ご面倒でなければ…”、“ご都合がよければ…”、“お手伝いいただけるといいんだけど…”都是采用了省略直接表示请求的话语。再比如“今日傘を持ってくるのを忘れてしまったんですけど…”, 将希望对方借给自己雨伞的直接语言省略, 只是说明借伞的原因, 以此种表达方式来减小对方的心理负担, 并且避免提及自己获得利益的语言。

三、交流原则

日本人在会话交流中, 为了使对话流畅进行, 有时也故意将语言说到一半, 把完成剩下谈话内容的任务交给谈话的对方。

○阿川:「夫婦喧嘩は… (ありますか。) 」

浅丘:「 (夫婦喧嘩は) あまりなかったですね。喧嘩してもあちらが勝ちますからね。私は感情的ですから、言葉が出ない。あちらにべらべらべらべらって理論的に言われると、ああ、そうかと思って。」

(『週刊文春』2002「阿川佐和子のこの人に会いたい」)

这组对话中可以看出, 主持人阿川故意将话语说一半, 把继续谈话的任务交给对方, 以保证对话流畅不间断地进行。除了以上例句中以助词结尾省略后半句谓语部分的手段之外, 日语对话时经常使用“~けど…”、“~が…”、“~まして…”等形式, 看似说话未完, 实际上则是在借助这种省略的表现形式, 句末部分不说出来, 等待对方的反应, 也就是说将进行对话交谈的任务暂时交给对方, 从而使对话流畅不间断地进行下去。如:

○A:「お邪魔します。」

B:「どうぞこちらに。」

A:「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で、早速ですが…」

B:「はい、何でしょうか。」

A:「実はお願いがありましてね。」

B:「どうぞご遠慮なく。」

A:「あの、実は私の娘が大学生になりまして…」

B:「それはよかったですね。」

A:「ところが、大学が遠いのでアパートを探しているんですが、なかなか見つからなくて…」

B:「そうですか。」

A:「それで、お宅にしばらく娘を泊めていただけないかと思いまして…」

(《流畅日语对话》)

以上这段对话是A请求B的帮忙, 要将自己上大学的女儿暂时寄住在B家, 几乎每隔一句便有省略形式的话语 (即划横线部分) 出现, 省略形式话语的下一句必定得到对方附和, 从而将对话进行下去。A为把寒暄客套之词结束, 进入新话题, 说“早速ですが…”, B马上接话说“はい、なんでしょうか”, 既提示对方自己已经做好准备进入新话题, 也可以催促对方继续新话题的内容;A说完“お願いがありまして”, B礼貌地让对方无须顾虑地把请求说出来, 这样才能让对方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请求, 将对话顺利进行下去, 于是B说“どうぞご遠慮なく”;A便切入正题, 说出了“娘が大学生になりまして…”, 虽然还未说出究竟请求的内容是什么, B听到这个消息之后, 尤其是对方使用了未完结的句子形式, B一定会在此时表示祝贺说“それはよかったですね”;A便说出了女儿上大学这件好事背后的麻烦“大学が遠いのでアパートを探しているんですが、なかなか見つからなくて…”, B此时大致明白了对方的困境, 于是附和对方的谈话说“そうですか”;最后一句, A终于说出了请求的真正内容“お宅にしばらく娘を泊めていただけないかと思いまして…”, 而且这句使用了中顿形式, 是为了给对方留有考虑拒绝的余地。

四、强调焦点信息

久野暲在《谈话的文法》中提出了关于省略先后顺序的问题, 他认为省略时采取的顺序是将重要的、新的信息保留下来, 将次要的、旧的信息省略。也就是说, 被保留下来的信息是比较重要且比较新的, 是说话人最想要传达给听话人的信息。用一个比喻来解释, 好像一棵树如果把繁枝末节都去掉, 只保留树干的话, 树干则会更加醒目。说话时如果采用了同样的手段, 省略掉了次要的旧的信息, 就等于强调了重要的新的信息。例如:

○A:「東京には何時ごろ着きますか。」

B:「十一時ごろ」

以上例子中的问句中“何時ごろ”是说话人意图询问的重要信息, 在回答的时候只需要回答出重要信息即可, 如果将次要信息一并重复作答, 说成是“東京には十一時ごろ着きます”, 则显得语言冗繁啰嗦。

综上所述, 日语中省略现象的产生从语用学层面解释, 是说话人根据个人需要为了达到更好语言表达效果, 如简练、礼貌、交流或强调焦点信息等, 而出现的语言产物。说话人通过想要达到的语言表达效果, 选择不同的省略手段, 以尽可能简短的话语建立良好的交际关系, 颇有一箭双雕的精妙意境。

摘要:立足于语用学的研究平面, 以先行研究理论为基础, 对现代日语中的省略现象进行语用学角度的分析, 提出简练原则、礼貌原则、交流原则、强调焦点信息四类省略的语用功能。从语用学角度探究日语中省略现象产生的动机和原因。

关键词:省略,语用功能,简练原则,礼貌原则,交流原则,日语

参考文献

[1]久野暲.談話の文法[M].大修館書店,1978.

[2]小泉保.言外的语言学——日语语用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3]富阪容子.流畅日语会话[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4]王维贞.日语语篇中的省略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4, (12) .

[5]马安东, 王维贞.日语会话中省略现象的语用分析——利奇会话原则的运用研究之一[J].外语教学, 2002, (1) .

现代日语 篇6

日本民族是一个很容易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这主要表现在日本的历史上曾经有两次大规模的汲取:一次是奈良时代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一次是明治维新以后对欧美文化的汲取。与此同时,日本名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奉行扬弃精神的民族。在吸收的同时总是注重加工和改造。和制英语也恰恰体现了这一民族性。

日语词汇从其来源上看可分为:和语、汉语、外来语。在现代日语中,外来语一般是指来自欧美语言的、用片假名书写的词汇。外来语词汇的90%来自于英语,其主流为美式英语(矢崎源九郎《日本の外来語》,岩波书店,1964年)。在这些英语词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经过了日本人的加工、改造后而作为外来语成为日语词汇的。

二、造词特点

“和制英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与“正宗英语”的不同。其构词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形不同

1. 将英语词汇缩短

2. 将英语词汇增长

三、词性不同

和制英语的词性和原英语的词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四、词意上的不同

有些和制英语与原英语中的词意有一定差别。

五、和制英语产生的利弊

和制英语的出现可以说是语言国际化的一种表现。在时代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各国对外国语言也纷纷奉行起“拿来主义”,取其词源进行音译、意译或改造加工而成为自己国家的语言。日本也不例外,“和制英语”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丰富了日语语言。与此同时,和制英语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音节,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和制英语运用大家熟知的内容为基础进行再创作,所以便于记忆。

与此相反,和制英语的大量出现对日语语言也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第一,和制英语很多是经过随意组合的,具有太强的任意性。和制英语任意缩短、增长、重组英文词汇,使日语的外来语新词增加速度太快,以至于学习日语的外国人甚至连日本的老年人都对其莫名其妙,很多新词连外来语词典里也很难及时收录,所以学习起来感到很棘手。第二,词意有所改变的时候容易发生误解。这种情况在日本人与欧美人进行交流的时候比较容易发生。例如,日本人到美国人家去做客,使用“ムーディ”一词,本意是想赞美对方家庭气氛很温馨;而美国人听到moody后,感受到的是被人批评为见异思迁。这时,两者之间就会产生误会,交流就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如果只是在日语使用者之间使用和制英语的话,一般并不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但是会因此把本来的英语误用、误认,所以经常令一些学习日语的英语使用者感到困惑。同样情况亦出现于本来源自英语以外语言(法语及德语等)的词语,却被误以为是来自英语的和制外来语身上。第三,外国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容易造成英语混乱。一般情况下,懂英语的外国人在学习日语时很感到很方便。因为有不少英语词汇是被原封不动地音译成日语的。但是,有一部分和制英语是把原来的英语进行了改造的,这种情况在和制英语中也占有相当一部分比重。

英语作为世界语言,是一种被世界多个地方的人所使用的语言。其用法的不统一及多样性,日语方言的差异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在和制英语之中,有一部分词语被理解为日本方语的英语。甚至有英语教师采纳大范围的和制英语,挑起了英语混杂的倾向。另外,虽然认识到以片假名标记会使词语的发音“与原来语言发音完全不一样”的人并不少,但是对于认识日语语言体系的人来说,他们会认为这是“日本口音、日本腔”。所以究竟缩略语是英式的还是日式的,词语呈现的效果完全不同,这一点必须引起教学者的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罗泽宇.对日语“年轻人用语”泛有特征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12) .

浅析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 篇7

一、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的由来

“借词”是指外来词, 据高燕女士介绍, 一些学者认为与“外来语”、“借语”为同义的术语, 学者比如王力、周振鹤、游汝杰都将借词作为外来词的别称, 意大利学者马西尼在专著《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中1, 对“外来词”、“借词”不做任何区分而同称并用, 本文更倾向于此观点, 因此在这里, “外来语”与“借词”不做细致区分。

1. 由战争引发的, 比如甲午战争, 有识之士为了救国图强,

许多中国学生东渡扶桑, 同时也将日本的书籍翻译到国内, 日语词汇也就随之而来, 早期的留学生翻译的书籍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以及哲学等, 比如, 在横滨, 梁启超发行了《清议报》和《新民丛报》”, 并先后在《清议报》上刊登尤其翻译的各种日文政治小说。2翻译过程中, 译词原文照搬的情况使得近代日语词汇开始进入中国, 同时有一些知识青年通过一些新汉语词汇接触西方文明, 遗憾的是对这些新汉语词汇没有变化的引入国内, 一些双字单词开始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并且难以禁止。又比如就地区而言, 近代中华民族的耻辱纪录, 伪满洲国的建立, 伪满洲国期间, 一些日本人在东北地区生活, 建立学校等等, 干涉民众的自由, 在与其接触过程中, 语言也慢慢渗透到本地人日常生活中, 比如, 长春地区人们经常说方向的“大回”、“小回”, 其实日文汉字为“大回り (おおまわり) ”、“小回り (こまわり) ”, 在日本车辆左侧通行, 而当时的“新京”被迫也是左侧通行, “大回”、“小回”在日语里是大半弧转弯、小半弧转弯的意思, 当恢复右侧通行时, 变成了左转叫做大回, 右转叫做小回。

2. 也有近年来传媒的影响, 无论是日本电视剧、动漫、新闻、

网络还是国内的媒体的报道, 受这些传媒的影响, 日语词汇大量进入现代汉语中, 并且传播广、速度快, 比如“卡哇伊 (日语称作かわいい) ”, 指可爱的意思, 而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用可爱此类的词汇, 直接说“卡哇伊”;电影《让子弹飞》中, 出现“你来做我介错人”的台词, “介錯” (かいしゃく) 直接照搬日文汉字, 其含义是在日语中指日本历史上为切腹自杀者来担当补刀行为的那个人的称谓, 在日本切腹仪式中为切腹自杀者斩首, 加速切腹自杀者走向死亡, 为其减少痛苦, 在日剧中经常见此画面。

二、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的构成

1. 原词照搬, 或是由繁体字、和式字稍加转化为现行汉字,

但是读音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读音方法, 意义未发生变化, 如食品类:天妇罗、料理、大排档、寿司、乌冬面, 文化类:茶道、书道、物语、写真、相扑、歌舞伎、落语, 媒体:放送、特卖、量贩, 日常中还经常说手续、海外、见习、攻略等等。事实上, 一些带有日本独特特点的词汇, 如寿司、天妇罗、柔道、刺身等, 这样的词汇直接照搬更容易让人接受, 并且明白汉语意思的基础上, 也让人们知道了这类借词的来源。

2. 音译借词, 音译日语词汇, 年轻人中有用“奥巴桑”形

容年纪老的女性, 日语原音是おばあさん, 又如上文提到的“卡哇伊”, 寿司, 都是这类情况这类词汇保留了日语的读音, 在进入现代汉语中又未改变其含义, 这类词汇是单一的音译情况。

3. 结尾词、接头词的进入, “族”, 原本是日本出现的“暴

走族 (ぼうそうぞく) ”, 衍生的词汇如“上班族”、“工薪族”、“啃老族”、“soho一族”, “族”在这里的意思是指一类人, 又如“准”, 日本学校有教授和准教授之分, “准”的意思是程度上仅次于或接近某类事物的, 自然准教授比教授职称要低一些, 相当于中国的副教授, 在国内, 同样出现了类似于“准妈妈”、“准家长”、“准新娘”、“准系统”这样的词汇, 再如“式”, 同样是一类的意思, 这样的词汇有“简易式”、“和式”、“新式”或是经常看到听到的“日式”、“法式”等, 这些接尾词、接头词作为单音节语素进入现代汉语中, 并且衍生诸多词汇, 这在其他语言种类中很难出现的现象。

三、日语借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1. 对于来自日语借词的贡献表现在了丰富其汉语词汇以及

语法, 这点事毋庸置疑的, 据有学者介绍, 在刘正琰、高名凯《汉语外来语词典》中, 也就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日语借词就已经达到890个, 日本学者实藤惠秀在《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中把原本列出的784个日语借词扩大到844个, (《日语知识》浙江大学, 高央, 日语对汉语的“反哺”2009.01) 而实际上, 随着经济文化等的交流, 这样的词语远不止这些。这些来自日语的借词大多是生活中常用词汇, 日语借词的进入, 比如“刺身 (さしみ) ”与汉语中“生鱼片”, 这种原词照搬形式更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 更直观地表达了事物的特点, 同时, 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 有时态形式等的变化, 汉语变化形式比较比较单一, 而借词的进入, 丰富了汉语词缀的功能化, 一定程度上, 也促进了中国现代汉语单音语情况向复音语的转变因素之一。

2. 通过对日语外来借词的浅要分析, 可以看出, 日语词汇

在进入现代汉语方面的词汇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并且产生了新的修辞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 媒体的大众化和多样化, 语言交流将会更多的面临各种问题, 也将会面临更多日语的借词, 在满足一些人交流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 而更需要对这些借词作进一步的调查、规范, 以便于现代汉语能将健康的发展。

摘要:中日两国文化一衣带水, 源远流长。中国与日本的往来最早可追溯到《后汉书》, 其书记载了倭人国派遣唐使来汉, 唐朝时达到顶峰,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者到中国, 不仅学习制度、文化、技术, 更有语言等, 日语中无论是“平假名”还是“片假名”皆是由汉语衍生而来。

关键词:现代汉语,日语,借词

参考文献

[1]高燕, 汉语外来词研究五十年, 松辽学刊, 2002, 02

[2]张韶岩, 关于当前汉语中的日语借词,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2001, 01

[3]戴玉金, 从日语中的汉语词看中日渐词汇的双向交流, 龙岩学院学报, 2010, 02

[1]高燕, 汉语外来词研究五十年, 松辽学刊, 2002, 02

现代日语 篇8

上世纪90年代, 日本年轻人开始使用一些用语, 例如“とか”、“というか”。这些词的特点是看似不需要, 用在句中或者句末, 使整个句子表达更加模糊, 因此当时被称作“ぼかし言葉” (模糊语) 。这些词从一开始使用就备受争议, 尤其是批判的呼声颇高。20多年后的今天, 当年的年轻人用语, 像“とか”、“というか”这些, 依然在被使用, 而且已经作为极其自然的用语在日语中固定下来, 这也打破了米川 (1994) 曾经提到的年轻人用语寿命只有1~2年的说法。

1992出版的《现代用语的基础知识》中指出:该词作为年轻人的暧昧用语, 没有特别的意义, 只是缓和语气的表现。1998年出版的《教師と学習者のための日本語文型辞典》中关于该词的基本用法, 举出下面的例句。

<1>そんなことをするなんて、ほんとうに馬鹿というか、困った人だ。

对该用法解释为:“人やできごとについて、「たとえばこんな風に言える」という気持ちで印象や判断を挿入的に述べるのに用いる。後に、総括的な判断を述べることが多い”。也就是说“というか”基本用于对某人或某事, 以“譬如可以这样说”这样的心情, 插入式地叙述对该人或该事情的印象和判断。后面多是概括性的判断。可见“というか”的基本句型是“Aというか、B”。除此之外, “というか”用在句末和用在句首的形式也经常使用。口语表达还有“ていうか”、“っていうか”、“てか”、“つうか”、“つか”等变形。本文将所有的变化形式统一为“というか”, 分析“というか”在日语会话中的语用功能, 旨在让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更加清楚地理解这个词, 并在今后的交流中正确地使用。

二、研究现状

关于该词的先行研究, 梅泽 (1999)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 以东京的女中学生为对象, 探究了她们使用“ていうか”的心理, 其实是不想伤害朋友, 同时也极度害怕被孤立。メイナード·泉子 (2004) 从谈话分析角度出发, 以日常会话为例, 详尽地解析了“というか·ていうか”在谈话中使用的各种语义功能。林千贺 (2007) 从语义学角度考证了“っていうか”并非只是没有意义的前置表现, 进一步分析了该词的各种用法含义。原田 (2015) 更为系统地对日本年轻人日常会话中使用的“というか”的用法进行分类, 并对各种形式各种用法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考察。根据原田的分类, “というか”的用法可分为修正发言和话题调整两种。前者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暂定提示、换言之、让步补充三种情况。后者还可以分为话题导入和话题维持两种情况。目前无论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还是从语义学角度都对该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唯独从语用学角度研究的甚少。本文将从“というか”的语义用法入手, 通过从日剧以及电视节目等中收集的会话实例, 分析它的各种语用功能, 并探析该词广泛使用的原因。

三、日语会话中“というか”的语用功能

从语用学角度对“というか”进行分析, 有助于更全面、更系统地揭示其在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而这一分析首先围绕其与语用原则的关系展开。

1、“というか”与语用原则

语用原则是人们为了保证交际顺利进行, 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它主要包括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 以及英国语言学家利奇等人提出的“礼貌原则”。格莱斯认为所有言语交际活动中, 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一些双方都遵守的原则, 这种原则被称为会话的合作原则, 主要包括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人们在言语交流中要遵守这四条准则, 但有时也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一项或者几项, 目的就是引起听话人对谈话隐含的言外之意的注意。人们在交际中除了遵守合作原则, 也需要礼貌。谈话双方有时不遵守合作原则, 就是出于礼貌上的需要。利奇将礼貌原则分为六个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礼奇指出礼貌原则完善了会话含义学说, 解释了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现象, 因此, 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是互为益补的关系。“というか”由表示引用的“という”+疑问助词“か”构成, 因此根本含义带有一种含糊、不确定感。当它在句末使用时, 首先让人感受到说话人对自己的发话内容不确定而产生的犹豫感。例如:

<2>美由:小杉さんは障碍者の人が暮らすための家とかも設計してんだ。

小杉:ま、ほら、趣味と実益を兼ねるっていうかね。ちょっと違うか。

杏子:すごいね。

例 (2) 是日剧《美丽人生》中的一段对话。小杉对自己所述内容“趣味と実益を兼ねる”没有十足把握, 借用“っていうか”暂时提出此观点, 这一点可以从后句的“ちょっと違うか”得到证实。表面上看, 小杉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 即表达含糊, 不明确。可实际上她是为了更好地遵守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再看下面出自日剧《PRICELESS》的例子。

<3>二階堂:とにかく、そちらの部屋を2人で2等分してください。っていうか、だいたい会社時代私、模合さん、そんなお世話になってないし

金田一、二阶堂、模和部长三人沦落到住一个房间, 这三人就如何划分空间展开讨论。二阶堂先提出自己的观点:自己占一半, 剩下的一半房间请他们两人平分。然后用“っていうか”维持话题, 指出“だいたい会社時代私、模合さん、そんなお世話になってないし” (之前在公司里也没怎么受到模合部长的关照) 。她的言外之意就是:现在也没必要特别照顾他。表面看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 没把该说的话说完, 但这是考虑到模合部长的面子, 其实是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

2、“というか”的语用功能

从语用学角度研究语言, 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使用和理解语言。接下来具体分析“というか”在会话中的各种语用功能。

(1) 避免责任

“というか”根本含义上带有一种含糊、不确定感。即使说话人对自己的发话内容确信, 但是为了避免责任, 使用“というか”, 以弱化断定的语气。例如:

<4>林:愛ちゃんなら、芸能人に会おうと思えば会えますね。きょうはおばさんで悪いけど (笑い) 、「SMAPxSM AP」に出たいっていえば、きっと実現するわよ。

福原:いや、出なくていいです。あんまり出たくないというか。有名になろうと思わないし。町を歩いていても、できるだけバレないようにフードをかぶって下を向いています。

这是《周刊朝日》杂志采访日本乒乓名将福原爱的一段对话。对方说“「SMAPxSMAP」に出たいっていえば、きっと実現するわよ (只要你说想参加「SMAPxSMAP」这个节目, 就一定会实现) 。”福原首先对此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いや、出なくていいです (哪里, 不参加也好) ”, 然后说“あんまり出たくない (我也不太想参加) ”, 句末使用“というか”, 后面继续解释说自己并不想出名。这里的“というか”是暂定提示的用法。福原借用“というか”根本含义上的不确定性, 弱化了对自己之前言论的确定性, 意图就是避免用断定的语气, 以防由于自己的过激言论给自己带来责任和麻烦。这表面上看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 实际上反映出她低调, 不愿张扬的作风, 这正是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后面两句话就是对前面言论进一步补充, 更加体现出她的低调, 不愿张扬。“というか”用在句末, 弱化断定语气, 避免责任的功能, 在日常会话中经常使用。

<5>高島:ある程度、度胸が据わっているというか。セリフが抜けて真っ白になることはないです。緊張しながらも、その緊張感を楽しんでします。

林:ほー。それはすごい。なかなかできることじゃありませんよ。

这是《周刊朝日》杂志记者采访日本主持人高岛彩的一段对话。被采访者高岛的言论“ある程度、度胸が据わっている”通过句末使用“というか”, 表面上表现出犹豫, 不确定, 实际上是为了低调, 不张扬, 弱化断定语气, 避免责任。

可见, “というか”以暂定提示的用法放在句末, 表面上表现出说话人的一种犹豫、不确定, 实际上是说话人在弱化断定的语气, 避免因断定而产生一系列的责任和麻烦。如果去掉“というか”, 整个句意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但由于主观断定的语气强, 可能会因为如此断定的言论给说话人带来负面的影响和责任。

(2) 委婉含蓄地表达真情

“というか”有时会位于句首, 但并不意味着后面叙述的内容不确定, 而是要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例如:

<6>杏子:でも、めずらしいね。こんな時間に電話。

柊二:や、ちょっと眠れなくてさ。うん。ていうか、さみしいっていうか。

这是日剧《美丽人生》中的一个场景对白。身患重病的杏子次日要到医院接受检查, 柊二深夜打电话过去。杏子感到惊讶, 柊二先解释说睡不着。这其实只是表象而已, 真实的情况是“さみしい”。由于真实的心情一下子说不出口, 所以先解释说睡不着, 然后借用“ていうか”换言之的用法, 引出后面的发话内容。说话人“さみしい”的心情很强烈, 同时又带有紧张和害羞, 用“ていうか”过渡一下, 缓解了说话人的紧张情绪, 同时也将自己真实的感情传达给听话人。表面上看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 实际上, 通过使用“ていうか”, 向听话人更加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真实的心情, 其实是遵守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准则。再看一段对话。

<7>杏子:もしも、##もしも、##死んじゃってもいいの?

柊二:うん。#死なねえよ。##ていうか、死なせないから。

这段对话中, 杏子问柊二是否允许自己死去, 柊二先问答说“死なねえよ” (不要死) 。片刻停顿后, 柊二改变了说法“死なせないから” (我不让你死) , 同样是借用“ていうか”换言之的用法, 委婉含蓄地向杏子强调自己的不舍之情。

如上分析, 位于句首的“というか”有时是说话人对前面陈述内容不满意, 后面换一种说法更加准确地表达。“というか”换言之的用法可以引起听话人对后面陈述内容的关注。如果去掉“というか”, 句意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但说话人所要表达的侧重点体现不出来。可见会话中要委婉含蓄地表达真情, “というか”不可缺少。

(3) 保全对方面子

日常会话中, 说话人意识到对方的立场、观点与自己不同时, 借用“ていうか”换言之的用法, 委婉否定对方的观点, 表明自己的看法。例如下面三段对话:

<8>林:最近、ベテラン俳優や若手でも実力派と言われている俳優が、やくざ映画に流れている気がしますが。

加藤:というか、やくざ映画自体が多いんですよ。

林:やくざって理不尽なことが多いから、感情移入するのがむずかしそうです。

这段是《周刊朝日》杂志记者采访日本演员加藤雅也的对话。记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认为最近的老演员以及实力派年轻演员等都去出演一些黑社会题材的电影。对此加藤解释说是现在黑社会题材的电影本身比较多, 言外之意不是演员的问题, 而是电影市场自身存在这样的倾向。说话人加藤意识到自己与对方记者观点不同, 借用“というか”换言之的用法, 委婉地否定了对方的看法, 引出自己对此现象的解释。这样既缓解了因立场不同而产生的尴尬局面, 也避免了直接否定给对方面子带来伤害, 即就是保全了对方的面子。

<9>杏子:いいねえ。

サチ:あ、そう。##ていうか、すっぴんみたい。

杏子:じゃないっしょ。ナチュラルメークでしょう。

サチ:えっ、そうなの?

这是日剧《美丽人生》中的一段对话。杏子夸サチ的妆化得好, サチ本人并不认同, 用“ていうか”作转换, 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すっぴんみたい (好像有点朴素) ”。直接地否定对方的观点, 必然会伤害对方的面子, 这是礼貌原则最忌讳的。以上两个例句中, 通过“というか”换言之的用法, 委婉地否定了对方的观点, 保全了对方的面子, 也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

(4) 调节发话语气

用在句首的“というか”在会话中还可以用来导入新话题。例如下面日剧《PRICELESS》中的对话。

<10>金田一:今状況違うんだ。早く返せ。

両太:状況って?

金田一:お前らに関係ねえだろ。

貫太:っていうか、おじさん、この前より薄汚れていない?

金田一告知兄弟俩自己目前状况不同, 要他们还钱。兄弟俩好奇想知道原因, 被拒绝。哥哥贯太岔开话题提及金田一比以前看起来脏了好多, 目的就是间接地让金田一说出他遭遇的状况。直接询问被拒, 换个话题间接地继续问。会话表面上违反了关联准则, 实际上是为缓解会话中尴尬的局面, 进而间接地继续询问实情, 这正是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准则。用“っていうか”过渡, 导入新话题, 避免了发话突兀, 类似于接续词“ところで”的用法, 日常生活中年轻人经常使用。除了导入新话题, “というか”还有话题维持的用法, 它在会话中调节语气, 自然衔接后面发话内容, 保证话题继续进行。例如下面一段对话。

<11>貫太:あんたには関係ないだろ。

金田一:ちょっと待て。待て待て待て。待て待て待て待て待て待て。つうか、お前ら 僕のこと だましたろ?なあ?500円返せ。

这还是日剧《PRICELESS》中的对话。兄弟俩行骗行为被戳穿欲逃脱, 被金田一拦住。金田一要继续质问两兄弟对他行骗之事。这里的“つうか”调节发话语气, 自然地衔接到后面的质问内容。

这两处的“というか”即使去掉, 对句意也没有大的影响。但通过“というか”调节发话语气, 可以避免突兀, 这种自然的表达方式符合日本人语言表达的特点。

四、结语

“というか”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组出现, 由基本含义引申出多种新用法。它在现代日语会话中被广泛使用, 不仅是因为它包含多种语义, 也跟它的语用功能有关。作为日语学习者, 不仅要掌握该词的各种语义, 还要了解它的各种语用功能, 这样才能正确理解, 并很好地与日本人交流。

摘要:曾经备受争议的日语模糊语“ぼかし言葉”, 历经20多年, 它的典型代表“とか”、“というか”等依旧在使用, 并且使用人群越来越广。文章以“というか”为对象, 从它的语义用法入手, 结合言语交际的语用原则, 考察其在日语会话中的语用功能, 旨在让日语学习者更好理解并使用。

关键词:模糊语,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1]梅泽实.「ていうか」の使用心理から探る中学生の友人関係[J].日本语学, 1999, (14) :79-83.

[2]メイナ-ド·泉子·K.談話言語学[M].日本:くろしお出版, 2004.10.

[3]林千贺.「ってゆうか」は単なる意味のない前置き表現か-意味の観点から-[J].昭和女子大学言語教育·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2, 2007, (3) :37-49.

[4]原田幸一.若年層の日常会話における「トイウカ」の使用[J].日本語の研究, 2015, (3) 16-30.

现代日语 篇9

一、现代视频技术对日语教学的影响及其意义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需要更多的基础来支持自己适应激烈的市场化竞争。国外风靡汉语热的同时,国内各项外语的学习一直都在进行中。日语作为汉语的演变者,与汉语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是初步学习小语种的国人最为热衷的对象。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现代视频技术手段的优点被社会关注,也受到相关人士的重视。在日语教学中应用现代视频技术手段,既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为了使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支撑相关教育的推进,国家和社会的相关部门也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如推进相关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等,都看到了时代对现代视频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领域的需求。

二、现代视频技术对日语教学的作用

现代视频技术对日语教学有很大的作用,在本文中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主要是:为日语学习提供适合的语境、为日语学习提供日本的生活模拟方式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为日语学习提供语境

学生学习外语的时候,很多都是需要用口语进行表达的。例如,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就需要在早读时大声朗读英语课文,这项工作的意义是在于加强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速度,让学生在学习之后学有所用。日语学习同样如此,也是需要让学生通过对语感的培养,加快其学习速度。现代视频技术能够给予学生一种引导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为日语学习提供日语场景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那么就请和他做朋友,”这句话完全可以用在日语学习之中,也就是如果你想学好日语,就请去日本生活一阵子。当然我们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很难去日本生活,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加入现代视频技术来进行教学,就能够将学生带入日本进行模拟生活,从而让学生更快速地学习日语。

(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积极性在日语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那么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日语学习因为其自身的特点:日语在表达的时候是先通过客套话(敬称)等打开话题,从而表达自己的真正意思,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通过视频教学全面地了解这部分内容,从而将自己的理解加入其中,更快速地学习好日语。现代视频技术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很生动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很容易融入其中,所以能够全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现代视频技术手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地促进日语教学的必然手段,有着时代给予的相关需求,也是社会发展潜在动力的相关积极因素。即使在发展中受现代科学技术自身的相关局限性及社会提供的发展环境的局限性等的影响,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相信在国家和相关人员的重视以及不断推进下,许多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现代视频技术手段应用于日语教学中,能促进更多日语方面的人才产生,有利于国家适应全球化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舒小沙.应重视对高年级学生日语副词学习的指导[J].日语知识,2000(6).

[2]刘君梅.边防日语教学的几点设想[J].武警学院学报,2000(3).

[3]吴英杰.论计算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3).

上一篇:隧道加强照明下一篇:实用综合教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