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半夏泻心汤

2024-09-21

四逆半夏泻心汤(共8篇)

四逆半夏泻心汤 篇1

摘要:目的 分析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80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2组。其中40例分为对照组, 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 应用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 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症状 (胃痛、胃胀、呕吐、胃出血等) 积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 2组患者的胃炎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都明显降低, 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 治疗有效率高, 患者不良反应少, 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胃炎,肝胃不和型,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临床效果

慢性胃炎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 发病率居所有胃部疾病之首[1], 主要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暴饮暴食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患者胃部黏膜慢性炎症所致[2]。慢性胃炎病情复杂, 病程漫长, 康复缓慢并且极易复发, 目前临床中尚未有特效治疗药物。本研究就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 随机分为2组, 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 女18例;年龄29岁~58岁, 平均年龄 (43.76±2.23) 岁。观察组中男25例, 女15例;年龄27岁~55岁, 平均年龄 (41.52±2.67) 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片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10003) 治疗, 10 mg/次, 3次/d, 饭前15 min~30 min服用。观察组患者口服中药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 取白芍10 g, 柴胡10 g, 甘草5 g, 党参9 g, 大枣5枚, 白术15 g, 加水煎煮300 m L, 早晚口服, 1剂/d。

1.3 疗效评价

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后胃炎症状 (胃痛、胃胀、呕吐、胃出血等) 积分情况。治愈:胃炎症状完全消失, 胃黏膜正常。显效:胃炎症状基本消失, 胃黏膜明显改善。无效:胃炎症状依旧, 胃黏膜没有改善。总有效率= (显效+治愈) /总例数×100%。症状评分标准:满分10分, <3分:症状不明显, 次数较少;3~7分:症状比较明显, 时有发生;7~10分:症状严重, 经常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 2组患者的胃炎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都明显降低, 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t、P为2组组内比较检验值, t1、P1为2组治疗前比较检验值, t2、P2为2组治疗后比较检验值。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病情复杂多样, 病程较长, 恢复缓慢且容易复发。患者一旦得病, 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以及胃胀反酸等,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3]。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病情会慢慢恶化, 产生诸如胃出血、呕血和黑便等严重症状, 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目前临床中治疗慢性胃炎主要是通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等西药, 帮助患者恢复胃动力, 抑制胃酸, 治疗效果较好[5]。但是临床中也发现会有患者产生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6]。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对肝肾伤害小等特点。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在中医上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主要是由于情志不调、饮食以及药物等导致脾胃虚寒, 肝胃不和[7]。肝胃不和是指患者因肝火旺盛导致肝木乘土, 产生胃部胀气疼痛, 情志易怒等症状。四逆散具有调和肝胃, 疏肝解郁的功效, 方中姜片能驱寒, 柴胡疏肝散气, 辅以大枣调和益气, 功效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总有效率高, 效果显著。治疗前, 2组患者的胃炎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都有明显降低, 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可以有效缓解胃炎症状, 减轻患者痛苦。

综上所述, 给予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临床疗效好, 安全性高, 患者痛苦小,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桑晓荣.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50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 2015, 30 (9) :1926-1928.

[2]张淑娟, 王伟明.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病例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 25 (9) :56.

[3]陆芳芳, 李莉.四逆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15, 42 (1) :91-92.

[4]周德君.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杂志, 2014, 30 (4) :270-271.

[5]杨启平.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2例观察[J].实用中医中药杂志, 2013, 29 (3) :167-168.

[6]戚江红.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胃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 29 (3) :116-118.

[7]武志娟, 张志敏, 张大鹏.疏肝理气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 2012, 27 (2) :280-282.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关系之辨析 篇2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伤寒论;随证加减;灵活运用

【中图分类号】R22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0-0001-03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and Xiaochaihu Decoction

GONG Jie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20000,China

Abstract:Banxia Xiexin decoction and Xiachaihu decoction come out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written by ZHANG Zhongjing.They have many similar parts in pathogenesis,primary syndrome, the use of herbs, the way of decoction and modern clinical applications,etc,although they they may be quite different in primary symptom.So the paper put forward such a new point that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is changed from Xiaochaihu decoction and discuss it from the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the decoction of herbs,pathogenesis,primary syndrome,herbs and modern clinical applications.This fully reflects theflexible way of ZHANG Zhongjing exploring nature from the phenomenon.This way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add and subtract with the certificate in clinical.

Keywords:Banxia Xiexin Decoction; Xiaochaihu Decoction;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dd and Subtract with The Syndrome; Flexible Use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皆是出自《伤寒论》的现代临床常用方,但在很多教材中因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未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初学者很难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而探知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将从伤寒原文、病机主症、应用、药物组成、煎法来探析两方的关系,从而揭示仲景在《伤寒论》中从现象中探本质、灵活善变的遣方用药原则,对理解和运用临床方药随证加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探析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关系

11 小柴胡汤之变方——半夏泻心汤 原文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汤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原文149条主要辨小柴胡汤误下后的三种转归以及治疗,其一为复与柴胡汤,其二为大陷胸汤,其三即为该条文重点引出的半夏泻心汤。从条文中可以看出疾病最初“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乃邪入少阳,应属小柴胡汤证而医者误用他药引起的变化[1]。既然是由小柴胡汤证发展而来,半夏泻心汤的药物又与小柴胡汤高度重合,那么张仲景在选方用药是否是直接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减得来的呢?若是按此思路推断,大陷胸汤同为变证也应由小柴胡汤加减而来,可实际上两者的药物却无一相同,这又该如何解释?

如若从病机以及病势来分析,上述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病机分析:大陷胸汤,“心下满而硬痛”为水热互结于胸膈,治宜泻热逐水破结,显然小柴胡汤的功效已不适合;半夏泻心汤,“满而不痛”为寒热错杂、中焦痞满、升降失司(脾寒胃热、胃不弱肠不足),治宜寒热同调、散结消痞,与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调达枢机的治法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也正因此《方剂学》将两者同归于和解剂类[2]。病势分析:大陷胸汤满而痛,半夏泻心汤满而不痛,在病势上前者明显重于后者,因此后者由于病势较轻在选药仍可以沿用小柴胡汤,而后者病势较重,小柴胡汤中的药物已经无法满足则需要重新选药。故从经文的联系上,可推出半夏泻心汤是小柴胡汤变方的观点。

12 病机主症及应用 原文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经文例举了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小柴胡汤证的主症,充分应证了其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之病机。

原文149条中可知半夏泻心汤证乃小柴胡汤证误下导致少阳邪热乘虚内陷,致寒热互结,脾寒胃热升降失司,而成心下痞。以心下满而不痛,呕恶,肠鸣下利为主症(痞、呕、利三大主症)。

“满”是痞证的主要特点之一,那么小柴胡汤主症中所提胸胁苦满之“满”是否与之相同呢?在此只能说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描述患者满闷的自觉症状,都可以算作“痞”,不同点在于两者病位不同:一个病在胸胁另一个则在心下。

两方单独应用时所治疾病也有相同,如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腹泻、胆囊炎、慢性乙型肝炎等。此外,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合用化裁以治疗各种胃脘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也同样取得很好的疗效[3-4]。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在病机、主症、应用上的相同之处,都可以用来论证本文的观点;而不同之处也可以通过从疾病发生发展的趋势分析得出半夏泻心汤证乃小柴胡汤证基础发展而来的观点。

13 药物组成 半夏泻心汤中药物:黄连、干姜、黄芩、半夏、人参、大枣、炙甘草。

小柴胡汤中药物:柴胡、生姜、黄芩、半夏、人参、大枣、炙甘草。

从药物组成来看,半夏泻心汤可以是直接由小柴胡汤易柴胡为黄连,易生姜为干姜而来。这样的观点是否成立呢?接下来就从两者用药的不同以及相同之处分别论证。

小柴胡汤证中有“心烦喜呕”症状,则以生姜半夏为伍和胃降逆止呕,并取生姜走表之性以引邪达表;方中柴胡为君,性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之邪得以疏散,柴胡与黄芩相伍一散一清、升降并用、邪正兼顾乃和解少阳之基本配伍。半夏泻心汤则将小柴胡汤的生姜换干姜,此做法是根据疾病的病机而做出的选择即取干姜走里且可驱里寒的功效特点,而相比之下生姜为解表药功在发汗且可引邪达表不适用于半夏泻心汤的脾寒之根本;方中以黄连代替柴胡,则是以黄连与黄芩相伍泄热开痞、降泻心火,而不取柴胡之和解枢邪的功效。加减药物之后,半夏泻心汤之半夏、干姜与黄芩、黄连配伍则达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功,体现舍性取用的配伍特点[5]。从以法统方的角度来说,通过小柴胡汤简单加减后得到的半夏泻心汤,其治法与病机完全相应。

小柴胡汤证与半夏泻心汤证两者病机中都有脾胃失和、升降失司,因此半夏泻心汤保留有人参、大枣、炙甘草以益气健脾、扶正祛邪。

如此分析之后,半夏泻心汤是在小柴胡汤基础上直接加减而来的是可以说得通的,而仲景的思路也可由此推测一二。

14 去滓再煎 《伤寒论》原文中两方的煎法同为“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纵观全书,使用“去滓再煎”[6]的方剂共七首: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到底什么是“去滓再煎”?张仲景又为何要对这七首方剂采用“去滓再煎”的方法呢?

所谓“去滓再煎”是用水煮中药待煎至总量一半时,去滓,后再继续煎至四分之一,通过此法可以达到和解少阳、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的效果,故多用于治疗虚实并见的病证。

单纯从方剂的命名可将上述七首方简单分为以小柴胡汤为代表及在其基础上加减的方剂、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治疗痞证的方剂。这样一来使用该煎法的方剂只有上述两类。

然而,后世学者对张仲景为何要使用去滓再煎法持有不同的观点。

最为常见也是目前各大教材所接受的观点——调和药性。去滓再煎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煎药的时间,有利于提高药物溶出量、加大调和药味的效果。但也有人对此提出了反对的意见,既然是调和药性以助和解之功且多用于和解剂,那么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合方柴胡桂枝汤,同样和解表里则也应用去滓再煎的煎法,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因此该观点也并不是无懈可击。还有其他很多观点,但每种观点都可举出一些例子来反驳。那么是否有这样的可能性?即张仲景在行医过程中发现小柴胡汤使用去滓再煎法后疗效更佳,便在写《伤寒论》时将小柴胡汤采用去滓再煎的方法记录其中,而在遇到半夏泻心汤证病人时发现其与小柴胡汤病证有相通之处,在“病症相应,药证相应”的指导原则下对小柴胡汤的治疗思路的做出调整,原方药物基础上加减药味便有了半夏泻心汤,在《伤寒论》的后期整理时研究半夏泻心汤证后将之归类于痞证。这样一来,半夏泻心汤是由小柴胡汤加减而来的,同属一源,便直接沿用了去滓再煎的煎法。这样既能解决后世医家对该法的争论,也可以证明半夏泻心汤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方的观点。

2 探讨临床方药随证加减

21 随证加减 临床治疗的疗效往往与医者选方用药的精准有着密切联系,而中医学理论体系素以辨证为核心。如果辨证不清,组方思路、用药再精准也无法取得临床预期的疗效,此则体现了辨证的重要性。因此临床医家临床用药多以“随证加减”为首要指导原则。

“随证加减”并不是意味着随意加减药味,而依然要遵循“主证不变主药不变”的基本方法。以《伤寒论》中的桂枝汤为例加以说明。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在此证的基础上若见“项背几几,反汗出”则加葛根,达升津舒经之效;若肌表不和,痰饮咳喘者,则加厚朴、杏仁,达降逆平喘之效;若因误下而兼见胸满,则去芍药,以解肌散邪。此外随证加减也包括药量、剂型的变化。

22 灵活运用 “随证加减”乃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浓重的一笔,在临床用药的指导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临床上有很多医者以此为终身奉行之圣,恪守于此,此种想法便不可取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揭示了阴阳互根,万物消长的原理。遣方用药“随证加减”本身并没有错,以此为指导原则也没有错,但物极必反,若过分拘泥该法而不知灵活变通便有失偏颇。只要把握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发生发展过程,有时运用“随症加减”也未尝不可。即善从现象探求本质、灵活善变的思想,此则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上文中对于小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两者关系的论证过程更能体现这一观点,若是仲景一味拘泥于随证加减的原则,那么两种不同的证是不可能采用同样的方的。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但同样有人提出:体无常规,言无常宗,物无常用,景无常取。灵活善辨才是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思想。

3 结语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同为千古名方,也为后世临床之常用方。通过从伤寒原文、病因病机及运用、方药组成、煎法(去滓再煎)四方面探析两方之间的关系,可初步证实半夏泻心汤确实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方的观点。深入了解两方之间关系后,在今后的临床中无论是对两方各自单独加减还是合方加减应用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论证半夏泻心汤乃小柴胡汤之变方的观点,更能揭示《伤寒论》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辨证论治的经典之作,而仲景本人更是善用从现象中探求本质、灵活变通的组方用药之法,这对临床医者对随证加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赛美,李宇航. 伤寒论讲义[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77-184.

[2]李冀. 方剂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60-68.

[3]戴海东,郑孟林,张正才. 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J]. 浙江中医西结合杂志,2012,20(12):775.

[4]高海,刘茂祥.半夏泻心汤合小柴胡汤治疗反流性胃炎5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9,17(7):34.

[5]吕俊秀. 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差异比较[J]. 中医临床研究,2014,8(18):21-22.

[6]刘金星,刘伟. 小柴胡汤[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30-40.

半夏泻心汤治验体会 篇3

1 病例一

丁某某, 男, 41岁。2008年4月3日初诊。患者反复胃脘不适年余, 时伴隐痛, 多方求诊, 未能获全效。3个月前曾行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I级返流性食管炎。现症:胃脘隐痛、胀滞不舒, 伴食欲下降、口干, 时嗳气, 二便可, 舌红苔薄略黄, 脉弦细。诊为痞证, 证属胃热脾寒, 寒热错杂, 气机痞塞。治宜寒温并用, 清胃健脾, 理气止痛, 降逆消痞, 拟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9g, 川朴9g, 太子参20g, 黄芩9g, 川连4g, 蒲公英30g, 干姜6g, 佛手9g, 炒枳壳15g, 沉香曲15g, 白术15g, 北沙参30g, 乌药9g, 延胡15g, 白芍30g, 炙甘草9g。水煎服, 日1剂, 连服7剂。1周后复诊, 胃胀明显减轻, 食欲渐复, 无胃痛, 惟嗳气时发如故, 遂去白芍、延胡, 加砂仁、白蔻仁各7g, 再服7剂, 诸症告愈。

按:该患者虽然有胃脘隐痛的表现, 但是仍以胀滞不舒为甚, 故不诊为胃痛。初诊, 针对本例痛证, 于主方中加用芍药甘草汤, 盖因白芍性酸, 甘草性甘, 二者酸甘合化能养血敛阴, 缓急止痛。加用乌药、延胡以加强理气止痛。二诊, 痛证既去, 遂去芍甘汤, 加用叩仁、砂仁以开胃醒脾, 使脾气升而胃气降。最终达到胃脘得舒、嗳气得除的治疗目的。

2 病例二

吴某某, 女, 50岁。2008年9月6日初诊。患者反复胃脘胀滞不适数年, 因症状较轻, 且多能自行缓解, 未引起重视。1周前上症再发, 进食后明显, 伴口苦、泛酸、善太息, 口干欲饮、纳差、疲乏, 舌红苔根略黄腻, 脉濡。镜下胃组织病理活检示:轻度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生。诊为痞证, 证属脾胃亏虚、肝气犯胃、寒热错杂。治宜疏肝理气、健胃消痞, 拟半夏泻心汤加减:太子参20g, 半夏9g, 黄芩9g, 川连4g, 蒲公英30g, 吴茱萸9g, 佛手9g, 炒枳壳15g, 川朴9g, 桑螵蛸20g, 沉香曲15g, 焦六曲15g, 莱菔子20g, 川石斛12g, 炮山甲9g, 炙甘草9g。水煎服, 日1剂, 连服7剂。1周后复诊, 诸症明显缓解, 仅食后略感胃胀, 余无明显不适。守方再投7剂。1个月后电话随访, 无诉不适。

按:该患者反复胃脘涨滞多年, 按之柔软无疼痛, 符合《伤寒论》云“心下痞”、“按之自濡”, 病机关键为久病伤及脾胃, 加之肝气横逆犯胃, 虚实夹杂, 寒热错杂, 阻滞中焦。故投以半夏泻心汤加减, 方中加用佛手、炒枳壳、川朴、桑螵蛸等疏肝理气制酸, 焦六曲、莱菔子等健胃消食, 并投以石斛益胃阴, 防香燥伤胃。炮山甲功擅消肿散结、散瘀通络,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有逆转肠化生的作用。

3 体会

《伤寒论》是中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其所记载的许多方剂至今仍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如若辨证得当, 施之于临床, 每能获良效。活用经方的研究一直都是中医临床研究的重点、热点。

3.1 活用经方的前提——正确认识方证

《伤寒论》的辨证体系是以六经辨证为纲, 以汤方证为目。汤方辨证以某一有效方剂对应一典型证侯, 通过分析临床证侯, 探索其病机及治疗法则。如桂枝汤证、小柴胡汤证等。半夏泻心汤证对应的典型证侯为心下痞, 兼呕, 兼利。临床应用不必诸证悉俱, 关键是要抓其病机, 即寒热错杂, 虚实夹杂, 中焦气机阻滞, 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则见呕, 脾气下陷则见利。治宜辛开苦降, 升清而降浊, 寒温并用, 调阴而和阳。

3.2 活用经方的关键——重方义而不拘泥具体方药

活用经方的思路有主证对应法, 即“有是证便有是方”;病机求同法, 体现异病同治的原则;治法类从法, 如肿瘤治法中的清热解毒法, 可用白虎汤;以及药理演绎法, 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拆方分析。上述诸法体现在选用经方上。而当经方确定后, 该如何运用?是不更动一味照原方使用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所力倡) , 还是根据方义加减使用呢?笔者认为因时代的变迁, 地域的变化, 照搬照抄经方缺少变通, 应重方义而不拘泥具体方药。如用于“心下悸, 欲得按者”的桂枝甘草汤, 桂枝辛温, 甘草甘平, 二者合用辛甘合化, 阳气乃生, 使心阳得复, 悸动自安。原方仅两味中药, 恐药力有所不及, 若加用薤白、附子等辛温通阳类药物, 可与桂枝起相辅相成的效用。同理加用黄芪、党参等可增强甘草益心气之功。简言之, 就是经方中的一药, 代表的是同性质的一类药物。

摘要: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寒热夹杂痞证的代表方剂, 临床上广泛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分析了痞证的两例典型病案, 体会到活用经方应正确地认识方证, 而活用经方的关键在于重方义而不拘泥具体方药。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临床价值研究 篇4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胃病,临床价值

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 所有年龄段患者均可患病, 且通常难以彻底治愈。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加快, 胃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临床通常采用西药联用方法治疗胃病, 虽有一定效果, 但病情容易反复。笔者发现, 在常规四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泄心汤治疗胃病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 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3年10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100例胃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诊断确诊, 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龄18~35岁, 平均 (28.6±2.3) 岁, 病程1周至5年, 平均 (2.3±0.5) 年;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性29例, 女性21例, 年龄17~36岁, 平均 (28.7±2.1) 岁, 病程1周至5年, 平均 (2.2±0.6) 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四联疗法治疗, 即铋化合物、氨苄青霉素或四环素、灭滴灵及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持续治疗3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四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泄心汤治疗, 基本组成为半夏、干姜、黄芩、甘草、党参各9g, 红枣、川连各3g。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加减, 其中寒偏重者加干姜;热偏重者加生地15g, 丹皮、升麻、知母各10g;脾胃虚弱者加党参、淮山药各15g, 白术10g, 茯苓12g;兼有湿邪者加茯苓、薏苡仁各15g, 扁豆10g, 砂仁6g;胃阴亏虚者加北沙参15g, 冬麦、石斛、玉竹各10g;肝气犯胃者加白芍、枳壳、佛手各10g, 柴胡、青皮各6g;反酸者加乌贼骨20g、瓦楞子10g;溃疡者加白芨20g, 蒲黄、当归各10g, 丹参15g。1剂/d, 早晚分服, 持续治疗3周。

1.3 疗效标准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且舌像正常, 胃镜检查示患者黏膜正常且溃疡面愈合;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且舌像基本正常, 胃镜检查示黏膜基本正常且溃疡面大致愈合;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 对照组50例患者中17例显效, 26例有效, 总有效率为86.00%;观察组50例患者中23例显效, 25例有效, 总有效率为96.0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n (%) ]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胃病成为日常生活常见病。胃病作为多种疾病的总称, 临床主要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结石、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良恶性肿瘤、急性胃扩张、胃黏膜脱垂症即幽门梗阻等[1]。胃病的主要共同症状包括上浮胃脘部疼痛、不适、嗳气、饭后饱胀、反酸, 甚至呕吐、恶心等。胃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 因此临床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2]。

临床治疗该病通常采用四联疗法, 即联用铋化合物、氨苄青霉素或四环素、灭滴灵及质子泵抑制剂等, 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但病情较易反复[3]。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常规四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泄心汤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4]。半夏泄心汤出自《伤寒论》, 具有理气化湿、清热降逆及散结除痞的功效, 对于寒热错杂及虚痞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半夏可有效调节胃肠功能、保护胃黏膜、调节机体免疫力、抑制胃癌细胞等[5]。

本研究结果表明, 经过治疗, 对照组50例患者中17例显效, 26例有效, 总有效率为86.00%;观察组50例患者中23例显效, 25例有效, 总有效率为96.00%,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泄心汤治疗胃病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永平, 吕红权, 于治凡, 等.柴胡疏肝散加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胃病68例[J].光明中医, 2010, 25 (11) :2025-2026.

[2]朱翠菱, 石桥, 周丽娟, 等.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29 (2) :347-349.

[3]姚春杨, 周学华.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8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0, 18 (6) :406-407.

[4]曾水英.护理人员在循证中信息获取的能力及应对措施[J].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 (2) :141-142.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篇5

关键词:慢性胃炎,半夏泻心汤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 病因多与外感、内伤、情绪、饮食等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生活节奏、工作压力等外界因素影响, 慢性胃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226例患者随机分2组, 治疗组112例, 男66例, 女46例;18~64岁;病程3~28年;浅表性胃炎42例, 萎缩性胃炎36例, 慢性糜烂性胃炎30例, 反流性胃炎4例。对照组114例, 男74例, 女40例;18~65岁;病程2.5~27年;浅表性胃炎38例, 浅表萎缩性胃炎38例, 慢性糜烂性胃炎34例, 反流性胃炎4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见表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半夏泻心汤, 基本方:半夏9g、黄芩9g、干姜9g、人参9g、炙甘草9g、黄连3g、大枣l2枚。辨证加减:吐酸者加煅海螵蛸15~20g、煅瓦楞20~30g、大贝l0g;嗳气者加旋复花10~15g, 代赭石30g;热偏重者重用黄芩、黄连, 可用10~15g;寒偏重者重用干姜、半夏, 也可加用丁香10~12g, 吴茱萸10~12g;湿热重者, 湿重于热加藿香15g、佩兰15g, 热重于湿者重用黄芩、黄连, 另加栀子12g;兼食滞者加鸡内金15g、炒麦芽15g;或若为糜烂性胃炎加用蒲公英、丹皮、赤芍, 以凉血活血, 煅海螵蛸、煅牡蛎以收敛止血;若为萎缩性胃炎加用三棱10~12g, 莪术10~12g, 穿山甲15g;若为浅表性胃炎加焦三仙各15g, 若胃酸时不用山楂;反流性胃炎少加疏肝利胆的郁金、柴胡, 用量6~8g。每日1剂, 水煎2次, 取400mL, 早晚各200mL, 温服。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即奥美拉唑40mg/d, 阿莫西林500mg, 4次/d, 甲硝唑200mg, 每天3次。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1周对2组进行比较。治疗过程中, 患者均要重视情志与饮食方面调摄, 忌忧思恼怒, 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 饮食以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为原则。

观察指标: (1) 临床症状积分值、积分标准:主要症状:上腹部疼痛、不适、胀满、泛酸、嗳气, 按病情轻、中、重不同分别给予1、3、5分;次要症状的纳呆、乏力、大便性状等按病情轻、中、重分别给予0.5、1、2分。偶有上述症状为轻度, 常有上述症状为中度, 持续有上述症状为重度。 (2) 胃镜及病理切片检查:患者均在治疗前后做胃镜检查。取病变明显处作病理检查, 观察治疗前后变化。治疗前后病理取材部位尽可能一致。 (3) 药物不良反应检测:治疗过程中观察病人不良反应。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检验, 计数资料用检验。

注:表2与对照组相比, *P<0.001;与对照组相比, △P<0.05

注:表3与对照组相比, *P>0.05;与对照组相比, △P<0.001

3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89年11月南昌会议制订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疗效标准。显效:主症消失, 次症基本消失, 症状积分减少>70%, 胃镜复查黏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 慢性炎症好转, 病理证实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或减轻2个级度;有效:主症明显减轻, 症状积分减少30%~70%, 胃镜检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 炎症有所减轻, 病理证实急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 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症状积分减少<30%, 达不到有效标准, 未恶化者。

3.2 结果2组疗效比较 (表2)

从表2、3可看出, 治疗组效果好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胃镜及病理切片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82例, 有效22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显效44例, 有效54例, 无效16例, 总有效率85.96%。治疗组效果好于对照组,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3 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10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14例食欲减退, 4例出现皮疹;治疗组仅有6例出现恶心、食欲不振。因此可看出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重于治疗组。

4 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发生多因外邪内陷, 内伤饮食情志, 或脏腑功能失调, 终致胃气不和, 气机郁滞, 胃失濡养。其病变部位在胃, 常涉及肝脾两脏。病机以虚实夹杂、寒热交错居多, 且“久病人络”易形成胃络瘀阻, 故治疗用药当寒热并投, 补泻兼施, 理气和胃, 消痞散结。半夏泻心汤为《伤寒论》中调和肠胃著名方剂, 组方特点为辛开苦降, 补泻兼施, 寒热并投, 升降双调, 正中本病病机。方中半夏燥湿化痰, 开结降逆, 和胃消痞为主药。方中黄连、黄芩, 味苦性寒, 有清热燥湿之功。干姜温中散寒。党参、甘草性味甘平, 健脾益气, 益胃生津。以上诸药合而成方, 共奏清热化湿、健脾益胃、调气畅中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 黄芩、黄连等具有一定抗幽门螺旋杆菌作用[1]。党参能提高胃黏膜屏障及其防御功能, 可抗胃黏膜损伤, 甘草含有生胃酮, 可促进胃黏膜之再生[2]。干姜所含姜烯具有抑制有害因子对胃黏膜损伤作用[3]。本组资料显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加之临证时可随症加减, 全面兼顾身体不适, 更能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琳.幽门螺旋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关系及防治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 12 (9) :521~523.

[2]程畅和, 游志红, 郑昱.胃舒宁溃胶囊治疗虚寒型胃溃疡50例[J].山东中医杂志, 1997, 12 (5) :202~203.

四逆半夏泻心汤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雅安市石棉县疾控中心门诊2006年至2008年3年的300例胃痛患者, 男性160例, 女性140例;男性占60%, 女性占40%;年龄最小5岁, 最大83岁;病程最长30年, 最短3个月;幼儿占16%, 老年人占22%;有基础病占30%, 饮食不节占52%, 其他病因占18%。

1.2 临床表现

胃脘疼痛、胃胀痛、厌食和饮食减少多见, 甚至不食饮食, 嗳腐、大便多数稀溏或不成型, 舌苔白厚腻或苔白黄, 脉滑。

1.3 辅助检查

186例经过胃镜检查, 阳性率70%, 84例经过胃肠钡盐照片检查, 阳性率52%, 300例都经过大便镜检, 阳性率65%。

1.4 治疗方法

2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中医院 (625400)

根据胃痛及兼症进行辩证施治加减治疗。

1.4.1 主方半夏泻心汤

半夏5~20g、黄连5~10g、黄芩10~20g、干姜3~15g、甘草3~10g、人参5~30g、大枣5~10g, 剂量根据年龄大小病情轻进行加减[1]。口服剂量:3~5岁幼儿5~10m L/次, 3~5次/d;6~14岁儿童10~50m L/次, 3次/d;14~70岁100~200m L/次, 3次/d;71~80岁以上者口服剂量可按100~150m L/次, 3次/d。

1.4.2 兼症加减

(1) 食积或厌食可根据病情年龄加山楂5~30g、神曲5~30g、法夏3~15g、茯苓10~30g、陈皮3~30g、连翘3~20g、萝卜子3~15g, 根据药量加水煎服, 1剂服2d, 连服3~5d。 (2) 有胀气可加柴胡5~15g、陈皮5~20g、枳实3~15g, 有蛔虫可加雷丸5~15g、槟榔5~20g。 (3) 有大便秘结而体质壮实者可加大黄3~10g。 (4) 有脾虚者可加璐党参5~30g、白术10~30g、山药5~20g、扁豆3~15g、白蔻3~15g。 (5) (5) 血虚加当归5~15g、川芎3~10g、阿胶3~10g、枸杞3~15g、五味2~10g、茯神5~15g[2]。

1.5 疗效观察及标准

本文300例胃痛患者, 按照上述症状进行治疗, 疗效观察如下。治愈:症候大部份消失, 半年至1年内不复发, 相应的主要理化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显效:主要症候消失, 半年至1年内不复发, 相应的主要理化检查好转。有效:主要症候基本消失, 半年至1年内虽有发作但疼痛程序减轻, 持续时间缩短。相应的主要理化检查改变不大。无效:主要症候无变化, 相应的主要理化检查无改变。

2 结果

治愈116例, 有效134例, 无效50例, 总有效80%。

3 讨论

胃痛属中医“胃脘痛”、“痞满”范畴。胃痛病因诸多, 病情表现以痛为主以胀呕吐为辅, 饮食不一, 病程有长有短, 病情多变还与其他胃病相混杂[3]。笔者从中医理论和中医古籍中获得启发, 采用辩证施治随症加治疗效果明显。以1个疗程服10剂为例, 每副中药8~20元计算为80~200元, 胃痛患者是可以负担的。笔者认为可以在县以下农村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萍芬.中医儿科[M].6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黄兆胜.中药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新探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中的应用 篇7

1 口疮

口疮又称为口腔溃疡, 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的表浅溃疡, 大小不等, 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溃疡面凹陷, 周围充血, 并伴有灼痛感。该病虽具自限性, 1~2周便可自愈, 但亦有呈周期性反复发作者, 给患者说话、进食带来痛苦。临床将其分为轻型口腔溃疡、口炎型溃疡、重型口腔溃疡三种类型。中医认为:“诸痛痒疮, 皆属于火”, 口疮为火热之邪, 逆于腠理, 气血凝滞, 阴阳不和, 故治当调和阴阳, 以平为期。半夏泻心汤具有调节寒热、益气和胃、散结除痞、理阴和阳之功, 因而张琪等[2]使用半夏泻心汤合导赤散加减 (生地15g、木通6g、竹叶6g、生甘草10g、姜半夏12g、姜黄连6g、黄芩12g、党参15g、连翘15g、板兰根15g、生薏苡30g) 对一口疮患者进行治疗, 服药5剂后, 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溃疡面减小, 后根据患者舌苔脉象, 在此基础上, 酌加清热养阴类中药, 连服2月, 溃疡未再复发。李新一等[3]应用半夏泻心汤 (黄芩10g、干姜3g、党参10g、甘草10g、黄连3g) 对治疗组33例复发性轻型口疮患者进行治疗, 心脾积热型加淡竹叶、栀子;阴虚火旺型加天花粉、知母、生地;气血亏虚加黄芪、当归。对照组27例患者口服口炎清颗粒 (白云山牌,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无糖颗粒, 每袋3g, 批号:p6A001) 治疗, 每次2袋, 每日2次, 均以5 天为1个疗程。结果发现, 治疗组患者痊愈4 例 (12.12%) , 显效5 例 (15.15%) , 有效20例 (60.6%) , 无效4例 (12.12%) , 总有效率为87.88 %;对照组患者痊愈1 例 (3.70%) , 显效3例 (11.11%) , 有效13例 (48.15%) , 无效10 例 (37.03 %) , 总有效率为62.96 %, 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慢性咳嗽

薛丽姣等[4]认为, 半夏泻心汤不仅能用于治疗胃食道反流性咳嗽, 对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等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也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曰:“肺不伤不咳, 脾不伤不久咳, 肾不伤不喘”, 说明久咳不愈者, 必伤中焦脾土, 因此其认为对于慢性咳嗽, 无论是否由胃食管反流引起, 凡见有脾胃症状者, 即可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加减应用。张之文[5]采用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人参, 加枳实、杏仁, 治疗胃食道反流性咳嗽, 取得较好效果。黄进等[6]以半夏泻心汤加止咳药物 (党参15g、半夏10g、干姜10g、炙甘草10g、黄芩10g、旋覆花10g、紫菀15g、百部10g、桔梗10g、细辛5g、五味子10g、杏仁10g) 治疗慢性咳嗽93 例, 治愈42 例, 显效31 例, 有效14 例, 无效6 例, 总有效率为93.5%, 提示半夏泻心汤加减为治疗慢性咳嗽的有效方剂。

3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为中医学中的“悬饮”。《金匮要略》云:“饮后水流在肋下, 咳唾引痛, 谓之悬饮。”痰饮为患, 均由肺脾肾功能失调, 三焦不利, 气道闭塞, 津液聚化而成。若中州不运, 既不能散精以归肺, 又不能助肾制水, 枢机失调、升降失司, 清浊相混, 则聚为饮, 脾胃升降失常为其主要病机。张建平等[7]在临床上紧紧抓住半夏泻心汤治疗“心下痞”这一主症, 并加以变通, 以半夏泻心汤 (半夏8~15g, 黄芩10~20g, 黄连6~20g, 炙甘草10~12g, 干姜5~12g, 人参3~10g, 大枣3~10g) 为主方, 随证加味治疗36例胸腔积液患者, 每天1 剂, 分2 次口服, 7 天为1 个疗程。结果显示, 治疗1个疗程后显效16例, 治疗2 个疗程后显效9例, 有效11例, 总有效率达100%。其中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显效11例, 有效6例;脓胸患者显效3例, 有效1例;心病胸水患者显效11例, 有效2例;癌性胸水患者有效2 例。

4 胸痹

胸痹的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胸痹之病, 喘息咳唾, 胸背痛, 短气, 寸口脉沉而迟, 关上小紧数, 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 心痛彻背者, 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痹”是痞塞不通的意思, 不通则痛, 故胸痹是以胸闷短气、胸痛为主症。于卉莉[8]认为现代人多过食肥甘, 嗜酒, 损伤脾胃;或工作紧张, 七情不遂, 思则伤脾, 怒则伤肝, 肝气横逆, 犯胃伤脾。总之, 脾失健运, 水谷不能化生气血, 反聚湿生痰, 湿浊上蕴胸中, 则胸阳不展, 胃失降纳则痰浊上逆, 阻滞血脉, 则痹阻不通而发为胸痹, 故痰瘀互结是其主要病因。半夏泻心汤因其辛开苦降、疏导气机之功, 故可应用于胸痹的治疗中。其在临床中常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味 (半夏10g、干姜10g、黄连10g、黄芩10g、人参10g、炙甘草10g、大枣5枚、枳实10g、瓜蒌15g、薤白10g、陈皮15g) 治疗胸痹之证, 取得满意疗效。

5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疾病, 以右上腹疼痛不适、右肩背放射性疼痛、厌油腻、口苦、咽干、右胁灼热胀痛、舌红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为其多由寒热错杂、胆胃不和引起。谢红敏[9]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黄连6g、黄芩12g、干姜12g、法半夏12g、党参15g、大枣4 枚、炙甘草6g) 对5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右胁痛甚、腹胀者, 加枳壳15g、厚朴12g、青皮15g、佛手15g;口苦、心烦、急躁易怒、右上腹灼热者, 加龙胆草6g、蒲公英20g、金钱草15g、川楝子12g;口喜热饮热食、腹部喜热怕凉、大便稀溏、偏胃中虚寒者, 加吴茱萸6g、高良姜10g, 每日1剂, 水煎, 分2次服用。结果发现服药最少者12剂, 最多者28剂, 平均13 剂, 治愈 (症状、体征全部消失, 3个月内不复发) 45 例;好转 (症状、体征改善, 3个月内复发) 8例;无效 (症状、体征无改变) 3例, 总有效率为94.64%, 取得了理想效果。

6 痤疮

痤疮又称为粉刺, 是一种以颜面、胸、背等处丘疹如刺, 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中医将其分为肺经风热、肠胃湿热、痰湿瘀滞三种类型[10]。刘爱民教授[11]在临证中认为该病临床证候复杂, 以上三证不能满足临床辨证需要, 又增加了脾湿肺热、肝经郁热、阴虚火旺、上热下寒、毒热壅面五种类型, 并以此指导临床, 每获良效。其使用半夏泻心汤 (黄芩15g、黄连5g、党参15g、干姜9g、陈皮9g、姜半夏10g、桔梗10g、赤芍12g、炒枣仁20g、连翘18g、蒲公英30g、炙甘草9g) 治疗一面部红丘疹及粉刺、纳欠佳、恶心、胃中不适、多梦形疲、舌淡白、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为上热下寒、肺经蕴热、脾胃虚寒的痤疮患者, 取得了较好效果。

7 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是妇科常见疾病, 现代医学称之为 “妊娠剧吐”, 临床表现为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症状, 甚至食入即吐[12]。中医认为其主要由痰湿中阻、胃失和降、冲脉之气上逆所致, 故治疗以祛湿化痰、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为主, 兼顾安胎。然而部分患者病情较为顽固, 多方治疗不愈, 痛苦殊甚。理萍[13]采用半夏泻心汤 (制半夏9g、茯苓15g、党参15g、黄芩12g、白术10g、黄连9g、砂仁9g、干姜6g、炙甘草6g、大枣7 枚) 治疗妊娠恶阻患者, 以水煎服, 每日1 剂, 共3剂。嘱患者少量频服, 戒房事。1 月19 日复诊, 患者呕吐已止, 精神好转, 唯胃纳不振, 舌质淡红, 苔白, 脉滑稍缓, 病势已退, 照上方再进2 剂后痊愈。阎吉文使用半夏泻心汤 (半夏10g、黄芩8g、党参25g、甘草5g、黄连5g、大枣4 枚) 治疗13例妊娠恶阻患者, 呕吐黄水、头晕、心烦、苔黄腻者加竹茹15g, 每日1剂。服药期间要求患者饮食宜清淡, 少食多餐, 忌肥甘厚味之品。结果表明:服药4 剂后, 痊愈6 例;服药6 剂后, 痊愈7 例。

8 结语

四逆半夏泻心汤 篇8

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是沟通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四性”和“五味”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 不仅是反映中药药性的重要指标, 更是临床配伍组方中不能忽视的关键环节。因此, 只有对中药药性全面认识才能根据药性理论更好地应用中药。量化是反映一门学科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7], 西药量化已经十分精确, 而中药量化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 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阐释中药四气五味的内涵并客观评价其等级差别, 是中医临床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

1 方法

1.1 四气五味量化标准

按照多维宏观量化[8]的方法, 提出四气指数与五味指数, 四气指数量化标准如下:大寒为-1.2, 寒为-1, 微寒为-0.7, 凉为-0.4, 平为0, 微温为0.4, 温为0.7, 热为1, 大热为1.2。五味指数量化如下, 含某一味记为1, 第1味为1分, 第2、3味分别减去0.2和0.4, 以此类推。

1.2 剂量量化标准

不同中药在相同剂量下作用强度不同, 同一中药在不同剂量下作用强度亦不同。因此, 各中药用量不同, 甚至差异较大, 而剂量大的中药并非在方剂中作用就大。为反映中药在方剂中作用的大小, 统一不同中药的作用权重, 参考多维宏观量化[8]方法, 本研究提出相对剂量的概念, 即通过中药实际用量在常规用量范围中的位置, 来衡量其作用大小, 其公式如下:

其中, a、b分别为药典规定的常规用量中的最小量和最大量;m为归一化区间参数, 设为50;n为归一化下限, 设为10。

1.3 半夏泻心汤的四气五味量化

通过查找2010年版《药典》, 确定半夏泻心汤各中药组成、性味、归经、常规剂量范围, 见表1。

(g)

对于方剂四气五味的量化, 我们将相对剂量作为其权重, 即将四气或五味所对应的分值乘以其相对剂量, 得到单味中药的作用度。如人参四气作用度:0.4×60=24;五味作用度: (1) 甘:1×60=60; (2) 微苦:0.8×60=48。

2 结果

经过计算, 血府逐瘀汤四气量化数值如表2所示, 其寒热作用度、寒热相对剂量如图1、图2所示。由此可见, 半夏泻心汤以偏温热性的药物为主, 寒性中药与热性中药的相对剂量比值为0.337/1, 寒性中药与热性中药的作用度绝对值比值为0.488/1。

五味量化数值如表3所示, 半夏泻心汤五味以甘、辛、苦为主, 且三味的比例比较平均, 分别为37.62%、31.82%、30.56%。

3 讨论

由于平性中药的取值为0, 乘以相对剂量后作用度仍为0, 导致作用度仅由寒性或热性药决定, 故四气分析需结合相对剂量。本方中甘草性平, 其相对剂量为53.8, 但是乘以0后其作用度仍为0, 因此分析时可将甘草排除。通过计算, 我们发现半夏泻心汤中四气的量化以温热为主, 其中温性药相对剂量为183.3, 热性药相对剂量为52.9, 二者之和为236.2, 但是温性药的四气指数为0.7, 加权之后温性药的作用度会降低。因此, 其总作用度为163.2, 占67.22%;寒性药的相对剂量为79.6, 四气指数为-1, 加权之后其作用度为-79.6, 占32.78%, 二者之间的比例为1∶0.488。本方为平调寒热的代表方, 但其寒热比例却并非1∶1, 结合《伤寒论》原文来看, 本方系小柴胡汤误行泻下, 损伤中阳, 少阳邪热乘虚内陷, 导致寒热错杂, 而成痞证。本证病机复杂, 既有寒热错杂, 又有虚实相间, 而寒热错杂, 又缘于中阳受损, 脾虚失运。因此, 本证的根本应在于虚寒。半夏泻心汤虽谓之“寒热平调”, 其侧重点应在温中健脾, 这也与计算结果相符合。

五味的量化以甘、辛、苦为主, 作用度分别为127.6、157.1、132.9, 三味的比例比较平均, 分别为37.62%、31.82%、30.56%。甘味药能补、能缓、能和, 有补虚、和中、缓急等作用。本方中人参、大枣和甘草味甘, 三药均可益气健脾, 并可防止方中其他药物损伤胃气, 甘草能调和诸药。辛味药能散能行, 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方中半夏辛温, 可散结除痞;干姜辛热, 可温中散寒, 二药通过发散使痞塞散开, 是为“辛开”。苦味能泄、能燥、能坚, 具有清热、通泄、坚阴的功效, 本证由少阳邪热乘虚内陷所致, 故用黄芩、黄连之苦寒泄热开痞, 是为“苦降”。方中辛味药与苦味药配伍, 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此外, 通过计算可以得知, 三种药味中甘味药比例较大, 这也与前面提到的本证的根本为中阳受损、脾虚失运相符合。

4 结语

方剂作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中药的药效和剂量, 本研究以单味中药的性味作为衡量药效的标准, 并将中药实际剂量换算为相对剂量作为其权重, 从而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所选方药寒热及五味的作用比例。通过计算这一比例, 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处方选药与剂量, 疗效也更加确切。以此类推, 我们也可以对某一系列方或某一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更加精确地研究其异同, 为临床辨证论治和临证处方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将四气五味这一模糊的概念转化为量化数据, 为方剂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也为中医诊疗的数字化、信息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摘要:目的:对半夏泻心汤的四气五味进行量化, 运用数据分析半夏泻心汤的组方规律。方法:设定四气五味指数, 对中药剂量进行标准化处理, 即计算相对剂量;对相对剂量与四气五味指数进行加权处理, 得到四气五味的作用度。结果:1四气量化:偏热性中药作用度为163.2, 偏寒性中药作用度为-79.6;2五味量化:酸占0%、苦占30.56%、甘占37.62%、辛占31.82%、咸占0%。结论:半夏泻心汤偏于热性, 且较平和;五味以甘、辛、苦为主。

关键词:四气五味,量化,半夏泻心汤

参考文献

[1]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王丽娜.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J].河南中医, 2011, 31 (6) :586-587.

[3]刘海壮, 隋永芝.半夏泻心汤治疗失眠20例[J].中外医疗, 2008 (22) :146.

[4]郑彩云.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32例[J].光明中医, 2008, 23 (11) :1690.

[5]张建平, 王焕玲.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胸腔积液36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 2012, 28 (5) :48-49.

[6]屈冰, 张明利, 张书亮.半夏泻心汤治疗艾滋病相关腹泻68例[J].中医研究, 2008, 21 (8) :37-38.

[7]盛良.中药四气五味的量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3 (22) :2943-2945.

上一篇:航海医学下一篇:立体化教学环境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