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

2024-06-05

乡下人(精选12篇)

乡下人 篇1

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O’Connor)作为一名备受欢迎的南方女作家,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她的作品几乎都渗透着浓厚的宗教气息。在其作品中,奥康纳经常使用反讽的手法,通过描写一些怪诞的人物来揭示深层次的宗教和道德问题。

《善良的乡下人》是弗兰纳里·奥康纳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讲述农场主霍普韦尔太太(Mrs Hopewell)及其女儿赫尔加·霍普韦尔(Hulga)和一个自称为曼利·波因特(Manley Pointer)的卖《圣经》的推销员的故事。主人公赫尔加在十岁时就失去一条腿,从那时就形成了对一切事物的冷漠态度。她虽获得了博士学位,但看不起周围的人,尤其是男人。凭着自身的优势,她想引诱没受多少学校教育,对圣经“虔诚”的乡下推销员曼利·波因特,结果那凭着“善良乡下人”伪装的推销员,却耍弄了获得博士学位、有智力上有优越感的赫尔加,抢走了她的假腿和眼镜。小说《善良的乡下人》情节简单,为什么会耐人寻味,其原因是反讽技巧的运用在此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这篇作品中的反讽艺术进行分析,探讨这一技巧在表现人物和主题上所起的作用。

反讽通常被视为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新批评理论家布鲁克斯将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赵毅衡:376)反讽式的陈述或描写,总是包含着与直接的感知正好相反的含义。可以说,反讽是指在“文字的表面意义和真实意义之间,行动和结果之间,表象和真实之间有一种不相符合,不相协调甚至互为矛盾的现象。在所有这些情形中,一种看似荒谬的或似是而非的因素在文学作品中发挥其艺术作用”。(马可云:64)正如我们在短篇小说《善良的乡下人》中看到的那样,小说以“善良的乡下人”为标题,一开始就以一种意蕴悖立的反讽暗示了作品的主题。初看标题,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小说中会描写一些诚实、纯朴和善良的乡下人。实际上,在这篇作品中,“善良的乡下人”一词的真实意义与字面意义是对立的。看完小说以后,我们难以找到谁是“善良的乡下人”,那个买圣经的年轻人表面上文质彬彬,看上去纯朴善良,事实上却是个恶棍。他那部挖空了的圣经里藏着一瓶威士忌,一付背面印着淫画的扑克牌和一盒避孕套。凭着那副善良乡下人的伪装,他耍弄了装上假腿的赫尔加,骗走了她的眼镜和假腿。还有被称为“善良的乡下人”的弗里曼太太母女,其中一个女儿十五岁就怀孕,使我们不得不怀疑她们是否是本分的乡下人。弗里曼太太除了好吵吵嚷嚷外,还爱窥探别人的隐私。明知赫尔加不愿让人叫她改过的名字,弗里曼太太故意叫,让她难受,并对她那只瘸腿特别感兴趣。每次霍普韦尔太太讲这条腿是如何被打伤时,弗里曼太太会随时随刻在听,百听不厌。他们是否已经失去了乡下人的纯朴和善良?像曼利·波因特这样的人,离善良太远,我们甚至说他太阴险恶毒。作者用这一反讽的手法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反讽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就是两极因素的相互对比,于不着痕迹中冷静地呈现事物存在的悖逆状态,从而凸显作品的主题,形成蕴涵丰富的艺术张力。

(一)在《善良的乡下人》中,通过对立互比而产生的反讽效果首先体现在人物的姓名上。

农场主霍普韦尔太太(Mrs.Hopewell)的名字hopewell,是“希望一切都好”的意思。可事与愿违,就她个人来说,她早就和丈夫离婚,还要养活三十多岁的女儿。她希望女儿能够生活幸福,谁知女儿在一场打猎的意外事故中,腿被枪打断,二十多年来靠假肢走路。而且女儿对她粗暴无理,很多场合都不给她面子。考虑到她那条假腿的缘故,她总能原谅她这种态度。女儿还背着她通过法律手续将自己的名字“乔伊”改为最难听的“赫尔加”,就为让母亲叫着难受。

女儿乔伊(Joy Hulga)的名字joy是“幸福快乐”的意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她却活得非常沉重,毫无幸福可言。十岁那年腿被打断,靠假腿支撑,行动不便,依靠母亲照顾,生活可想而知。她失去了太多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三十多岁连一次舞也没跳过,或者说她始终就没有怎样正常玩乐过。虽然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她却无用武之地,尽管自己也幻想着如果不是因为身体原因她也会离开这些乡下人,去哪个大学里向知道她在谈点什么的人讲学。在母亲的农场上,她的生活是单调乏味的,她对母亲和佃农充满着鄙视,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内心世界也是苦闷的。遇到小推销员后又被他耍弄,又给这个女博士沉重的一击,没想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会被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人愚弄,这也是一莫大的讽刺。

推销员的名字(Manley Pointer)中manly有“男子汉气概”的意思。从名字看此人应该做事像男人,光明磊落,可是与事实相反,这人庸俗低贱,卑鄙下流。他到处行骗,在不同地方用不同名字。为进入霍普韦尔太太家,他表面装出善良诚实的样子;为了能留在她家吃饭,对霍普韦尔太太讲了他的“身世”,以博得别人的同情;表面上对赫尔加感兴趣,实际上是为了得到她的假腿。他竟然能去欺骗身有残疾的人,骗走她的眼镜和假腿,使之陷入无助的境地。

(二)《善良的乡下人》中,通过对立互比而产生的反讽效果不仅仅体现在人名上,更显著地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并因此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

获得了哲学的博士学位的主人公赫尔加·霍普韦尔,三十多岁了,其穿着还像个孩子:“……穿着一条穿了六年的裙子和一件黄色运动衫,上面印着一个凸出的褪色的骑马牛仔的图案。”(《公园深处》:222)她在和小推销员约会那天还故意穿着一条宽大的裤子和一件肮脏的白衬衣。除了穿着以外,她平时对母亲也很不尊重,即使在佣人面前也不给面子,因为她瞧不起周围的人,包括母亲在内。她学习了哲学,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上没有上帝,只有传统习惯和对性行为的负罪感使人们无法看透宗教的种种幻想并且享受现世的自由。赫尔加遇到《圣经》推销员曼利·波因特后,感觉他的宗教信仰比较纯真,于是想引诱他摆脱《圣经》的禁锢。但是当她爬上谷仓的厩楼上去赴她安排好的约会时,却发现曼利·波因特为了这场艳事带来了一本中间挖空的圣经,里面藏着一瓶威士忌,一付背面印着淫画的扑克牌和一盒避孕套。他还设法偷走了她的木制假肢。赫尔加说她不相信上帝,但是波因特却说自他来到世界上,他就没有信过任何东西。这一情节意味着赫尔加并不知道,在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意味着那个世界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崇高自由,而是庸俗低贱、卑鄙狭隘、刻薄恶毒,到处是曼利·波因特式的人物。自恃清高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博士竟会在庸俗的没受过多少学校教育的推销员面前栽跟头,这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作为一个非常敏感的基督徒,奥康纳对现代社会中物欲横流,宗教精神和信仰惨遭践踏的现实有很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她认为人一旦背离了宗教信仰就会表现出反常行为和变态心理,只有靠暴力和死亡与原先的世俗道德观念痛苦决裂后,才能获得赎罪和得救的机会。《善良的乡下人》是表现这一主题最典型的作品,在这篇作品中对立的两类人,一类是单身或寡居的女农场主霍普韦尔太太,另一类是代表与这个文明为敌的“闯入者”形象的推销员曼利·波因特,这两类人都失去了宗教信仰:霍普韦尔太太家里看不到《圣经》放哪里,对卖《圣经》的她也不感兴趣;女儿是个无神论者,根本就不相信有上帝。推销员曼利·波因特自从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不相信。他们这些人因为丢失了宗教信仰,所以也失去了上帝对他们的恩惠。小说中人物的行为也有变态和异常,主人公赫尔加对周围人的态度和想引诱小推销员这一想法就证明这一点。小推销员的恶劣行径也使我们想到没有信仰的世界是可怕的,奥康纳对作品中的人物在不同程度上都予以无情的讽刺,从而深刻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反讽手法是弗兰纳里·奥康纳在作品中经常使用的技巧,这一技巧在人物塑造刻和揭示文章的主题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借助这一方法有利于深化对其作品的认识,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参考文献

[1]董衡巽.美国文学简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1.

[2]郭继德.美国文学研究 (第一辑) [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4][美国]弗.奥康纳著.主万等译.公园深处[M].1986.

[5]秦小孟.美国女作家作品选读[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6]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乡下人 篇2

乡下人的房屋侧面总会用一些竹棍搭一个精致的瓜架。种上丝瓜、黄瓜、西葫芦......这些瓜藤用“脚”紧紧的抓住瓜架,不论刮风下雨,他它们依然不屈向攀爬,最后一个个硕大的果实长得饱饱满满,这时乡下人家就会将这些果实运向城里卖了,或是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在乡下人家的门前,不会看见他们种的粗壮的树木,槐树、桑树、梧桐树......这里就有。因为他们的孩子可以爬上树吃果子,老人可以坐在下面乘凉,最重要的是树可以净化空气,所以这里的空气显得很新鲜。

在他们自己盖的院子里,你会看见一只母鸡率领着自己的十几只小鸡在树林里捉虫子。还有雄鸡昂首挺胸地“立”在那,像一个正在站岗的士兵。

狗乡下人家每家每户都是要养的。狗卧在主人的家门前,耸着耳朵,只要是有陌生人进来,它就“汪汪汪汪”地叫个不停,这时只有主人叫它不叫了,它才乖乖地回到“岗位”上。

乡下人家都种着我最爱吃的豌豆,现在豌豆熟了,乡下人弯者腰,一个个摘,这让我想起了两句话,说乡下人干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啊,农家人这么辛苦,我们应该珍惜他们的劳动果实才好啊!!

乡下人的“傻” 篇3

现在的城里人要是看不惯谁,往往要骂一句”乡下人l”或”农民,”,有些读了一点书的人还将”农民”译成英文用来骂人 “发么(farmer,实际上中国农民跟英美国家的farmer是完全不同的),“在“高贵”的城里人看来,“农民”,就是愚蠢、没文化、没见识的人。当然,骂人者自己肯定是与“农民”不一样的聪明人了。

那么,农民到底怎么让城里人看低了的呢?

农民长期生活在偏僻的乡下,生活范围狭窄.又缺少受教育的条件和机会,要是突然碰到城里人,立刻就显得什么都不懂了。不光没有见识,而且因为不知道、不需要也没条件在穿着打扮上讲究,再加上不懂得像城里人那样讲究卫生,最主要的是不懂得城里人言行举止的那些规矩,有这些因素,像刘姥姥、陈涣生那样让城里人笑话就难以避免了。

但是,按照许多城里人的看法,人们有选择自己喜欢的语言表达和行为方式的权利,以自己的标准去否定别人是一种专制主义倾向.如果以为像自己一样生活才是高贵的,与自己不一样就可以加以嘲笑,那么,那只能是”笑你们自己,”

实际上,被城里人嘲笑的许多方面恰恰是乡下人的优点。比如,乡下人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直来直去,没有城里人那么多花花肠子,这并不是农民傻,而是城里人聪明过头了。当然,农民也并不都是那么“傻”的,但总体来说,城里人是多了见识,少了淳朴,太精明,过多用心于防范和对付别人,这是聪明反被聪明累。那些聪明人到了欧美国家,也笑外国人傻,骂他们是“农民”。相比之下,谁才真正可笑呢,许多人都因为农民的淳朴而称赞他们善良,实际上所谓善良,就是把别人想象成跟自己一样的人、轻信别人,对别人没有应有的戒心.使“善良“变成了愚昧。他们不知道,跟那些城里人交往,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否则难免上当受骗。

再如,乡下人认死理儿,非要看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接受别人讲的道理,这也不是傻,这是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品质。要是我们城里的领导干部都变得像农民这样“傻”,那也就天下太平了。

还有,乡下人进了城什么挣钱干什么,不在乎别人笑话、看不起,不图虚名要实惠,不像城里人那样死要面子活受罪。城里人自以为了不起、高人一等,大钱挣不来,小钱不愿挣,看到农民来替他们干脏活、累活、苦活,还要骂他们傻,这不只是可笑而已。

没有谁遭受的表扬和批评像农民这样多。鲁迅对中国农民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认为他们逆来顺受,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更不敢起来抗争。毛泽东说,最重要的是教育农民。但在新中国,农民又被赞扬为“多么好的人民”,在”文革”刚结束的时候,《人民日报》曾经发表一篇社论《人民万岁》,称赞他们通情达理,即使在遭受”大跃进”、”文革”这样的劫难之后,仍然拥护党的领导。这在一些城里人看来当然是傻,而且是最重要的“傻”。对此,笔者倒是颇有同感。

如果说在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方面农民被城里人看不起多少是有些偏见,那么,在政治权利方面,广大农民缺乏觉悟,确是事实。他们的善良和愚昧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不懂得自己有什么政治权利,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也不知道维护和抗争。而且,他们不知道,恰恰是他们在政治上的不觉悟,使他们成了某些领导干部腐败专制的条件,就像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说的那样 “作为政治力量的因素,农民至今在多数场合下只是表现出他们那种根源于农村生活隔绝状况的冷漠态度。广大农民的这种冷漠态度,不仅是巴黎和罗马议会贪污腐化的强有力的支柱,而且是俄国专制制度的强有力的支柱。”

乡下人 篇4

中国学者鲁枢元在《生态批评的空间》一书中,将精神定义为“一个相对的主体内在的目的性、意向性的组织与活动”,认为人的“精神污染”和自然界的“生态污染”密不可分。人既是一种生物性存在,又是一种社会性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性存在,分别对应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并依此研究作为精神性存在主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精神污染”、“精神失落”、“精神衰败”成为研究焦点,而“精神危机”与“生存智慧”也成了相互联结的整体,这既关涉到精神主体的健康成长,还关涉到一个生态系统在精神变量下的平衡、稳定和前进。弗兰纳里·奥康纳以一部《好人难寻》为世人熟知。书中尽显人性堕落、自私、愚昧和冷漠,暴力、死亡频现,对宗教的思考和人性的追问常令人心生敬,其中的《善良的乡下人》同样如此。本文拟从鲁枢元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通过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生态子系统的失衡对小说《善良的乡下人》的主题进行剖析,表现出作者对人类精神污染的辛辣讽刺和对逝去的淳朴民风的无限缅怀。

一、自然生态:行为的无力

人作为生物性存在,体现在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关系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础性、系统性关系存在。人类自然生态的失衡,既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人类面对自然的美好或污染的无力层面,也表现在人本身作为一种生物,对自身机能的无力和行为上的无力层面。

小说题目“善良的乡下人”并不仅指淳朴善良、与城市人迥异的乡下人,更指代那些渐逝的淳朴民风、习俗和被人们遗忘的自然风光。小说中的人物对自然之美是无力感受的,自然的描写是晦涩、阴暗的,是“斑斑驳驳”的山坡,是“黑压压隆起的一片森林”和“黑森森的山岗”。女主人公乔伊“不喜欢猫、狗、花、鸟、大自然”,也不会觉得景色特别,因为她环境“难得仔细地注意”。自然环境的晦涩是人物虚伪、欺诈的氛围的体现,也是人类道德遗失的必然后果。“乡下”区别于城市,本应山清水秀、怡然悠闲,小说中写到,“除非到很远的乡下去,要不就见不到真正诚实正派的人”。而事实上,那些遥远的乡村中来的圣经推销员、弗里曼太太也不见得是真正诚实善良的人。人性的缺失、古老淳朴的民风同那些被污染的自然环境般一去不返。除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作为同样是生物物种的存在主体,小说中的人物尽显自身机能和行为上的无力。乔伊装有一条假腿,“蓝眼睛冷冰冰”,“就像凭意愿已使双目失明”,身体上的残疾增加了行为上的无力,“身材高大、行动笨拙”,“一次舞也没跳过”,年过三十还被母亲看作一个孩子,受过高等教育却整日呆在家里,相信自己随时会死亡。霍普韦尔太太对女儿的残疾也表现出了行为上的无力,自暴自弃,认为女儿不自信又难看。

二、社会生态:存在的疏离

在社会生态下,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发展是离不开其他个体和群体的支持与帮助的,也对整体的生存发展作出贡献。社会生态在小说中仍是失衡的,体现在家庭存在的疏离和社会存在的疏离两方面。其中,家庭的疏离体现在霍普韦尔太太和乔伊的母女关系上。霍普韦尔太太并不真正关心自己的女儿乔伊,乔伊也没有对母亲展露出亲情和依附感。她们很少共进早餐,乔伊“总在母亲吃早饭的那当儿起来,蹒跚地走进洗澡房,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一系列的动作毫无家庭温暖。霍普韦尔太太对女儿的残疾并没有多少担忧,还强迫装有假肢的乔伊陪自己散步,而乔伊显然不愿这样做。平常人家的散步在这里变得非常困难,甚至还会演变成争吵。母女关系紧张,女儿总是想法设法地躲避母亲的询问,连改名字的事情也没有征求母亲的同意,而母亲一直认为女儿改的名字是“任何语言中最难听的”。

社会的疏离在小说中的体现尤为突出。弗里曼太太冷漠、无情、爱窥探他人隐私。她的英文名字是“free man”,意为无所事事,暗示她是一个爱管闲事,“件件事都少不了份”的人,不仅毫无淳朴善良的乡下人风范,反而颇有一种市井小人物的滑稽之感,流露出“明显的斜眼蔑视”,“一清二楚的恶意”。弗里曼太太对“不为人知的传染病、隐而不现的残疾”心生欢喜,她仔细打听乔伊被打断腿的意外,“随时随刻都可以听着这件事,就仿佛它是一小时之前刚发生的”,对别人的痛苦、疾病毫无悲悯之情,只作为津津乐道的谈资。霍普韦尔太太也非良善之辈,早在雇佣弗里曼之前,她就换了好几个佃户,对弗里曼多方打听,已经“拿定了主意”,打算“应付这个女人”。她口中称他们为“善良的乡下人”,却心中暗想“她跟废物打交道已经有过很不少的经验了”,与圣经推销员的对话貌合神离,对弗里曼的絮叨答非所问心不在焉,人与人之间存在明显疏离,相互交往尽是虚伪,毫无真情。

三、精神生态:信仰的缺失

鲁枢元在《生态文艺学》一书中指出,精神不仅是理性,也不仅是人的意识,它还是宇宙间一种形而上的真实存在,是自然的法则、生命的意象、人性中一心向着完善、完美、亲近、协和的意绪和憧憬。精神生态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方面,人类的精神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变量。精神生态的内在结构与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类似,不同的精神个体和精神群落相互交融,共同组成了精神生态。三者之间存在相似的内在结构,是同一本质结构在不同层面的不同表现,属于“异质同构”关系。

在《善良的乡下人》中,精神的污染和人性的缺失随处可见,直接表现为信仰的缺失和灵魂的真空。乔伊并不喜欢这个意味“欢乐”的名字,而是一定要给自己取一个难听的名字,并把它视为私有的秘密,与母亲同样“粗鲁傲慢,心怀歹意”连每次走路都故意发出难听的声音,给弗里曼的两个女儿取难听的外号,把爱情视为“勾引”,灵魂空虚,信仰迷失。她的母亲霍普韦尔太太的灵魂同样被真空化,她以银器作为餐具,对贫穷的乡下来的圣经推销员心生鄙夷,将科学视为“魔咒”,坚定地声称自己信仰基督,却不愿把圣经放在起居室,而是放在阁楼某个连她自己都不清楚的地方。信仰的缺失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圣经推销员了,他口中十分虔诚地信仰上帝,实则道貌岸然,用圣经的盒子装威士忌和淫秽的纸牌。满口信仰的他并没有为乔伊吃刚出生两天的小鸡表现出本该有的悲悯之情,反而得意洋洋,神经质地小声格格笑。更令人气愤的是,他竟然用悲悯的身世博得同情,用传道士身份迷惑众人,用爱情的名义欺骗残疾人,热衷于收藏他们的假眼珠、假肢,“说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一回事”。他不是基督教的化身,而是虚无主义的代表,人性扭曲,精神变态,不是“善良的乡下人”,而是邪恶的代表,是摧毁乔伊的力量。

四、结语

乡下人家小学作文 篇5

我带着激动的心情满怀期待地上路了,一到目的地,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哇!好长时间没去奶奶家了,爸爸没有骗我,好现代化啊!”我兴奋地说。果然如爸爸所说,原本泥泞的小路早已变成了水泥铺成的大路,一排排漂亮的小洋房整齐的排列着,家家户户门前都停了小轿车,乡下也变得富有了!

不仅小路有了变化,连周围的绿化也大不相同了,楼房前的花坛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有三叶草、凤仙花等等。河道变清变宽了,河道里还 装起了喷泉,两边种满了垂柳,显然,现在的乡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下人的二三事 篇6

第一个事说起来还颇有点喜剧色彩。是读研究生的时候,1997年左右,表哥开车带弟弟来濟南玩,我们决定去吃一吃传说中的肯德基,在此之前,我们只见过肯德基的广告。在柜台前面点了鸡腿鸡翅之类,幻想着类似临沂王小二炒鸡那样一大盘热腾腾被端上来,再没想到只是两三根孤零零的鸡块。几个人面面相觑了一下,更要命的是仿佛其中一个人还呐呐地问:筷子呢……

当时读报纸,看到济南一个女性文化名流的文章,她闲闲地说其实肯德基也挺好的,节省时间,味道也还可以,关键是价格合适。看完之后我默默地感叹了半天。乡下人觉得肯德基的价格太不合适了,十几块钱当时可以买一大盘子鸡呢……现在,偶尔在各种场合会遇到这位名流,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妆容精致,举止优雅。不幸的是,我每次看见她,总是强迫性地在脑海中出现一个画面:名流头戴厨师帽,举着一盘肯德基的汉堡薯条,伸着大拇指说——肯德基,价格便宜味道足!

强迫症害死人。

第二个事就没有什么喜剧色彩了。读研时候,山师东路小店纷呈,其中一家叫做“大自然”的特别受欢迎。男店主长的有点姜文的样子,女店主则格外高大丰艳。有一次,我陪着前男友在店里看衣服,挑了一件冬天的外套,想要讲讲价,不知该如何开口,就说:“你家的衣服样子好看,可只能穿一季,第二季再穿就走形啦。”高大丰艳的女店主诧异地挑起了眉毛说:“这不过是衣服。一件衣服你还想穿几季?”

啊,乡下人虽然不至于一件衣服里三年外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可还是能多穿点时间就多点时间的。所以不知不觉这句话竟然记了那么久。

第三件事还是和吃有关。读博士时候,弟弟也来济南读大学,我兴冲冲带他去吃有名的一户侯蟹肉蒸包。之前我倒是吃过不止一次,反正不难吃就是了。都在店里坐下了,我忽然想起来了什么,忧愁地对店小二说:“不行啊,吃不成包子了,我弟弟对螃蟹过敏唉。”店小二像看外星人那样看着我说:“我们的包子是猪肉加海米调的蟹肉味儿呀。”

想起这件事,是因为中午荷包小朋友想吃一户侯的白斩鸡,我去买,顺便又买了蒸包。看着手中的包子,包子里那一点点可怜的馅儿,我在思考:到底智商得低到什么份上,才能认为当时几毛钱、现在也不过一块钱一只的包子真的是蟹肉馅儿的呢……

据说成长就是不断地认为以前的自己很傻的过程。不过我对此表示怀疑。当时很傻是确定无疑,可现在同样很傻,如果没有更傻的话。

这也是成长。

在乡下教书 篇7

二十载的春花秋月, 二十载的阴晴圆缺, 当初的毛头小伙, 已被岁月历练成“半截小老头”。原本寒碜简陋的乡村校园, 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 早已旧貌换新颜, 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 光洁鲜亮, 舒适宜人;水泥大道平坦整洁, 卵石小路曲径通幽。新理念、高科技的注入更是让校园日益绽放出活泼清新的现代气息。

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们走出校园, 带着知识和理想奔赴祖国各条战线, 用汗水和智慧打造闪光的人生, 推动社会不断前行。虽然他们淡出了我的视线, 却永远走不出我的记忆和情怀, 曾经的音容笑貌, 举手投足, 依旧历历在目, 鲜活在心。

二十年来, 身边的领导和同事来了, 又走了, 来时带着新鲜的活力和友谊, 走后留下美好的记忆和思念, 更多了一条与外面世界联系的通道, 让我虽身处僻野却也知东西南北事, 孤而不陋, 闭而不塞。

二十年里, 并不是没有机遇进城, 也不是刻意要做现代的“五柳先生”, 只是与脚下的这方热土结下了难分难舍的情结。从陌生到熟稔, 从客人到半个主人, 从心浮气躁到平和稳健, 这里给了我许多真知灼见, 让我明事理、晓人情, 学会做人为师。

从那些朝夕相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孩子们身上, 我收获着无尽的慰藉和乐趣, 一颗心, 总是被感动与馨香包裹, 灵魂, 也在一双双冰清玉洁的眸子里闪光、升腾。孩子们不娇气、无做作的本真秉性, 让我摈弃了虚伪和世故, 还有那支青青的柳笛, 一曲曲婉转的田间小调, 总会让我走进那遥远的初涉人世的岁月, 打捞一份份天真无邪的童趣, 永葆一颗不老的心。

和质朴淳厚的庄稼人交往, 我学会了享受生活中的简单快乐, 拥有了一颗平常心, 支撑起一种平和的心态。他们对庄稼的耐心与专注, 让我学会不急不躁, 循循善诱地教育、呵护着我身边的孩子们。而他们面对生活发出质朴而爽朗的笑声, 同样感染了我, 让我对教师这份平凡的职业, 多了一份坚持、豁达和乐观。

乡下的寥廓和静谧, 开阔了我的心胸, 沉静着我的思绪, 让我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时间来感受生活、思考人生, 拥有了一份现代人难得的闲适和安逸, 读书写作, 从而充实我的生活, 裨益我的教书育人事业。

曾有好心朋友极力劝我进城, 我笑着回应他说:“城里有什么好东西吸引我呢?”你有高楼大厦, 我有小桥流水;你有卡拉OK, 我有蛙鸣蝉唱;你有霓虹闪烁, 我有明月关照, 清风徐来;你可登高远眺, 我亦能走进旷野, 赏风景陶情操, 于草木荣枯四季轮回之间, 感知岁月如流水, 时不我待, 须奋进不懈……

姥姥在乡下 篇8

女儿小时候, 跟着姥姥长大。那时, 我工作忙, 顾不过来孩子, 把儿子海山和女儿姝婷都交给母亲照看。兄妹俩都是有孝心的好孩子, 从小就懂得孝敬姥姥。儿子去美国留学, 姥姥正生病, 不敢告诉姥姥要出远门, 只说去外地学习一段时间, 分别时, 他跪在门外给姥姥磕头。

女儿十五六岁时, 天冷了, 她一摸姥姥的棉被, 说太厚太沉, 然后去商店买来新棉花和柔软的纯棉布, 一针一线地给姥姥缝好一条暖和舒适的新棉被。女儿有空时总是围着姥姥转, 帮姥姥洗头、洗脚, 按摩肩臂和腰腿, 比我照顾得还周到。有时, 没事做了, 她就依偎在姥姥身边给姥姥讲故事, 逗得姥姥呵呵笑。有女儿在家, 我在外面跑来跑去也放心。

1997年, 母亲无疾而终, 享年一百岁。母亲临终前, 说要回老家。孝心就是顺从老人的心愿, 于是, 我们没有买公墓, 遵照母亲的遗愿, 送母亲的骨灰回乡, 安葬在肇东农村的田野上。这里大平原的风光是母亲生前最喜欢的。

母亲过世前, 我在家乡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以此回报故土的养育亲情。母亲喜欢孩子, 我们就把爱心放在家乡的孩子们身上。母亲非常喜欢乡村, 多半辈子在乡下, 老了, 才跟我们进城来, 对乡土有着血肉相连、难以割舍的情感。但她若是在乡下居住, 我们照顾起来不方便, 她的老年病在乡下治疗也不方便。把老人接到城里, 也是我们的无奈之举。希望小学揭幕时, 我本来和女儿商量也请母亲到现场观看, 让老人回家乡看看, 可是那些日子她突然患病, 医生不允许母亲出远门, 怕承受不了长途旅行的舟车劳顿。母亲身边又不能没人照料, 于是, 女儿就留下来陪护姥姥。我把希望小学落成典礼的照片给母亲和女儿看, 母亲非常高兴, 合不拢嘴, 像小孩子一样高兴。我还专门拍了一些家乡的风光景观, 母亲指着相片告诉外孙女, 这是哪儿, 那是什么地方, 叫什么名, 自己年轻时在那里有着怎样的经历。比如, 在吃不饱挨饿的年头, 她在河边挖野菜帮全家人度饥荒, 在照片上那道荒岗的草丛里竟然找到一窝鸟蛋, 简直是喜出望外。捡到鸟蛋自己也舍不得吃, 赶紧带回来给家人的老人和孩子们打打牙祭。女儿插话说, 吃鸟蛋就是吃小鸟, 应该保护小鸟。母亲感慨地说, 那时候, 人都吃不饱, 哪里还顾得上保护动物。听着这一老一小的对话, 现在回想起那些岁月, 饥馑中也浸透着浓浓的骨肉亲情。

儿女长大了, 参加工作, 各自成家。每到春节和清明祭祀, 我们都专程回家乡祭奠母亲。女儿总是跪在冰雪上给姥姥烧纸钱, 我这当妈妈的, 能理解女儿对姥姥的孝敬, 但看着都心疼, 劝她说地下太凉, 站起来吧, 可女儿坚持跪着。

2001年, 我去木兰, 路过巴彦, 看到路边有一家乡村敬老院, 本来, 车已经开过去了, 可我却叫司机又退回去, 进敬老院里看看。这时候, 我想到了自己故去的母亲, 又想到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们生活上也许会有很多不如意, 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进门就看到一个老太太坐在炕上捋树叶, 我问这是做什么, 老人说可以当烟抽。我心一颤, 把身上带着的钱都送给了老人。回到家, 我和儿子女儿说, 咱们要做些什么。正值酷暑, 我们送去一车西瓜, 女儿看到老人们的衣着破旧, 就到服装城给115位老人每人买了一套衣服, 还给老人们零花钱, 人人都有份。过年时, 我们又开车去送年货。老人们不知道我们的名字, 看到我们的车一停, 就高兴地互相转告, 哈尔滨来人了!在女儿看来, 这乡村敬老院里有这么多的姥姥。我在报纸上看到有孩子失学的报道, 让儿子和女儿看, 他们就去看望孩子, 分别承担起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读书费用。“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毕竟, 对于社会来说, 仁爱之心总是多多益善的。

《乡下孩子》教学实录 篇9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识里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看图想象和反复诵读,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看图想象和反复诵读,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预习作业】

1.读准生字字音,自学生字的笔顺。

2.读熟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检测预习情况

1.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吗?这位小朋友来自农村,我们就叫她———乡下孩子。(板书课题) 让我们一起和她打个招呼吧。

(生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师:乡下孩子想考考小朋友们有没有认真预习课文。谁来读准这些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妈妈

怀里欢唱野菊编织 野菜肚皮乐坏馋嘴 撑圆包含小猪 一串小鱼 旷野)

(生开火车读词语)

师:你觉得哪些生字的读音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生:“编”“含”“串”是前鼻音,“撑”“唱”“旷”是后鼻音。

生:“曲”是个多音字,第一声可以组词“弯曲”,第三声可以组词“歌曲”。

3.检查课文朗读。

师: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有几个小节?

生:四个小节。

师:农村和城市的环境不同,所以乡下孩子的生活和城市的孩子不一样。那么,乡下孩子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四位小朋友分别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生分小节朗读课文,师特别指导读好含有轻声的词语,如:妈妈、怀里、爸爸、背上等。)

二、指导学习

1.学习第一小节,引导学生感受爸爸妈妈的爱。

师:谁来读一读课文第一小节?

生(读):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师:谁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呢?

生:乡下孩子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师:这是说乡下孩子小的时候,还是现在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生:我从“曾”字看出来,是说“曾经”“过去”。

师:大家一起说一说,乡下孩子曾是———(生: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 曾是———(生: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师:你们见过黄鹂吗?

(师课件展示黄鹂图片,生观察。)

师:这就是黄鹂,怎么样?那黄茸茸的羽毛多引人注目呀!想听听它的欢唱声吗?

(课件播放黄鹂的叫声)

师:多么悦耳、动听啊!(板书:欢唱)谁来读一读?

生(读):欢唱的黄鹂。

师:多可爱的小黄鹂呀!还有谁想读?(一生再读)你就像一只欢唱的小黄鹂!(板书:欢唱的黄鹂)

师:为什么说乡下孩子就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呢?

生:因为乡下孩子在妈妈的怀抱里感觉很温暖,很快乐。

师:这样,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在妈妈怀里的感觉。大家闭上眼睛,现在我们躺在妈妈的怀里,跟妈妈学说“爸爸、妈妈”,跟妈妈学说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你在妈妈的引逗下“咯咯咯”地笑着,你“哑哑哑”挥舞着小手,踢蹬着小脚,你发出的每一个声音在妈妈听来都是那么动听。

师:躺在妈妈的怀里,感觉怎么样?谁来读一读第一句?

生(读):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

师:小黄鹂稍稍长大些了,它又爬到了爸爸的背上。爸爸会背着乡下孩子去干什么呢?

生:爸爸会背着孩子去放风筝,去田里玩耍。

师:在爸爸眼中,他的孩子多么漂亮、可爱呀!就像那盛开的野菊。

(板书:盛开的野菊)

师:乡下,野菊几乎随处可见。现在是秋天,正是野菊盛开的季节,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展示五彩缤纷的野菊图) 看到这么美丽的野菊,你想说什么?

生:这些菊花的颜色真多呀,有红的,有白的,有紫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师:想想刚才在大屏幕中看到的乡下孩子,是不是和野菊一样漂亮、可爱?谁来读读第二句?

生(读):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师:多漂亮的野菊啊!你也来试试!(师带领学生加“背上”和“野菊盛开”的动作再读) 趴在爸爸的背上多快乐啊!男生一起读一读。

男生(读):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师:乡下的孩子尽情享受着爸爸妈妈的疼爱,他们多幸福啊!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爸爸妈妈的爱!

生(齐):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师生一起朗读表演第一自然段,能背诵的学生背诵。)

2.学习生字。

师:生字王国里的娃娃们看见我们学得这么高兴也来凑热闹啦。它们是谁?

生:菊、野、怀、妈。

师: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生:竖心旁加上“不”就是“怀”。

生:女字旁加上“马”就是“妈”。

师:本课有一个新的偏旁叫里字旁,我们一起来写写里字旁。

(师指导,生练写。)

师:菊是一种花草,所以“菊”是草字头,下面是把“句”中的“口”换成了“米”。

(师范写生字,生书空后在课本上描红。)

三、延伸阅读

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和课文中的乡下孩子一样享受着甜甜的母爱和父爱,幸福地成长着。请大家读读下面这首儿歌。

生(读):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

师:这首儿歌中把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比作什么?

生:把爸爸和妈妈比作一棵大树,把“我”比作一只快乐的小鸟。

四、写话练习

师:爸爸妈妈就是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大树。那你们躺在妈妈的怀里,趴在爸爸的背上时会做些什么呢?

(师出示诗歌,请学生将诗歌补充完整。然后交流,师生评议。)

我躺在妈妈的怀里,

妈妈轻轻拍着我的背,

我会_____________。

我趴在爸爸的背上,

爸爸高兴地背着我,

我会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导入检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乡下孩子的世界。请小朋友们看着屏幕完成下面的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照样子,填入合适的词。

一(只)蝴蝶 (动听)的歌曲挖(野菜)

一( )小鱼 ( )的阳光编( )

一( )草叶 ( )的野菊吹( )

一( )大马 ( )的笑容洗( )

师:乡下孩子在他们的爸爸妈妈眼里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想想第一小节的内容,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完成这个填空。

(师课件出示:乡下孩子是______________,是 _______________。)

生:乡下孩子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二、指导学习

1.学习第二、三小节。

师: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 , 乡下孩子 愉快地成 长着。他们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和我们平时的生活一样吗?

生:乡下孩子的生活和我们平时的生活不一样。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练读课文第二、三小节,思考:乡下孩子会玩哪些游戏?他们有些什么本领?

(生回答,师相机板书“捉、含、挖、逮”,随机理解“逮”的意思就是“捉”。)

师:你们想不想去玩一玩呢?那咱们一起到乡下孩子家里去吧!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描绘:乡下的天空_____。乡下孩子的家里养了好多小动物,有汪汪叫的小花狗,有肥嘟嘟的小 猪 ,有_____ ,有_____……家门前有个池塘,池水_____ ,小鱼儿_____。岸边的小草_____ ,野花儿_____。)

(1)捉蝴蝶,编故事。

师:五彩缤纷的野花儿散发出阵阵清香,引来了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你们想捉一只吗?怎么捉呢?

(生各支妙招)

师:让我们一起踮起脚尖儿,轻轻地,轻轻地,猛地一扑,呀!捉住了!乡下孩子喜滋滋地欣赏着这漂亮的蝴蝶,他在想些什么呢?

(生答)

师:哦,到蝴蝶的家乡去,和蝴蝶姑娘一起跳舞。乡下孩子编织的故事可真美丽呀!让我们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

生(读):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师:(板书“编织”,指导理解“编织”)在这里不是指妈妈编织毛衣,而是指创造故事。

师:乡下孩子多有想象力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2)含草叶,吹歌曲。

师:乡下孩子还会干吗?(随生回答在“含”字后面板书“吹出”)你能用草叶吹歌曲吗 ? 你觉得乡 下孩子怎么样?

生:乡下孩子还会含着一片草叶吹出动听的歌曲。

师:谁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3)挖野菜,撑猪肚。

师:在乡下,连劳动都充满乐趣呢!瞧,(指挂图)乡下孩子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回家,撑圆了———

生:小猪的肚皮。

师:“撑圆了”说明什么?

(生答:小猪长得非常可爱;肚子撑得圆鼓鼓的,吃得都快走不动了;小猪饱得不能再饱了……)

师:乡下孩子把小猪养得肥肥的,你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们真懂事,真勤劳。

师:让我们一起在朗读中感受一下劳动的乐趣吧!

生(齐):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

(4)逮小鱼,乐猫咪。

师:小猪喂饱了,可别忘了小猫呀!带什么给猫咪呢?

生:小猫最喜欢吃鱼了。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师板书:乐坏)

师:为什么说是逮“一串”小鱼,而不是“一条”呢?小猫见到这么多鱼,会怎么样?它好像在说什么?

生:是说乡下孩子捉了很多条小鱼。

生:小猫一定乐不可支。

生:小猫好像在说:“小主人,你真是太厉害了,馋死我了!”

师:小猫的欢乐把我们小朋友都带乐了,就让我们一起再快快乐乐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齐):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5)指导有情趣地读背第二、三小节。

师:(指板书)这些事儿多有趣啊!在这几件事中你特别感兴趣的是哪件事呢?能加上动作表演出来吗?

(生表演读)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乡下孩子有趣的生活。咱们一起来演一演吧!

2.学习第四小节。

师:乡下孩子的生活真是太有趣了!为什么乡下孩子会有这么幸福快乐的生活呢?

(课件出示第四小节,指名读,相机板书“生、阳光、长、旷野”。)

师:知道“旷野”是什么意思吗?

生:“旷野”就是空旷的原野。

师:(指着板书,引导学生回顾全文)乡下虽然不像城里有高楼大厦,有闪烁的霓虹灯,但那里有充足的阳光,有广阔的天地,有父母的呵护。乡下的孩子就像———(生:妈妈怀里欢 唱的黄鹂 。)就像———(生: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他们捉一只蝴蝶———(生: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生:能吹出动听的歌曲。)挖一篮野菜———(生: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生:乐坏了馋嘴的猫咪。)乡下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无拘无束,幸福快乐地成长着,因为他们———(生: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3.结束部分。

师:此时,我真想马上飞到乡下去,闻一闻花草的芳香,听一听小鸟的歌唱,到旷野中去奔跑,躺在田埂上睡一觉……小朋友们,你们想吗?

生:想!

师:让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演一演,分享一下乡下孩子的快乐!

师:乡下生活太令人向往了。节假日的时候,让父母带你们到乡下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些乡下趣事,下次我们再来交流。

三、延伸阅读

师:乡下孩子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呀!看,有位小朋友就写了这样一首小诗。

(师课件出示:

采一束野花,

打扮了简朴的房间。

割一篮青草,

喂饱了可爱的小羊。

拾一把稻穗,

乐坏了骄傲的公鸡。)

(生自由读小诗)

师:说说乡下孩子干了什么,你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

(生自由说)

师:乡下孩子的生活真令人向往啊!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来到乡下,你还想做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放开去说)

生1:捉几条小虫,乐坏了可爱的公鸡,填饱了鸭的肚皮。

生2:捡几片石子,在河边打水漂。

生3:放一个风筝,去问候天上的白云,去追逐天空的小鸟。

生4:挖几条蚯蚓,去河边钓鱼,乐坏馋嘴的小鸭。

生5:捉几只蟋蟀,看它们怎样格斗。

生6:逮几只蝈蝈,送给邻居家的盲婆婆,听它们动听的歌唱。

生7:捏几团泥巴,建几幢“高楼大厦”。

生8:采一束野花,送给亲爱的老师(妈妈、好伙伴、爷爷奶奶);打扮自己的小辫(房间);编个漂亮的花环。

生9:撒几把稻谷,乐坏了骄傲的公鸡,逗一逗馋嘴的母鸡。

生10:折几根柳枝,编个可爱的草帽。

四、写话练习

师:小朋友们,把你们刚才说的连起来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了。请你们也来当一回聪明、勤劳的乡下孩子。

(指导学生练写小诗)

板书设计

4.乡下孩子

欢唱的黄鹂

盛开的野菊

《乡下人家》说课稿 篇10

这篇课文选自新课标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属于阅读课文, 也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通过对乡下人家的景色, 即从静到动、从物到人的描写, 生动描述了农家小园的景色独特、迷人, 让读者读后, 不由地、发自内心地赞美乡下人家的生活是和谐的、美好的。

二、说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学生学习的情况, 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自主认识生字5个并会写课文中14个生字, 扫清文本中的文字障碍。

2.了解课文内容, 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3.富有感情地自主阅读课文, 感受到农家小园的美好, 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和谐;了解文本写作特点及对景色描写的顺序。

三、说教学过程

课前, 我布置学生先预习课文, 划出或圈出文本中的重难点, 思考初读课文后一些的感受。上课之前, 我简单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 对认真预习的学生进行表扬, 并提醒学生预习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激趣导入

一开课, 我就播放课件, 在学生观看图片后提问他们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快速带学生进入文本, 并点出课题)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的感觉。

2. 结合实际说说你们的乡下生活如何? (因为班里大部分住在市区, 因此, 我要先提问住在农村的学生, 让他们讲给其他学生听。)

3. 原来乡下人家这么美, 怪不得作者感叹道——— (随即教师板书:独特迷人) 。

课件展示并让学生读出:“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季节,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教师就关键词或本文中的生词“独特、迷人”的意思进行解释。)

(三) 品味文本中的语言

自主阅读课文, 让学生把文本中感兴趣的乡村风景画出来, 和同学们说说为什么画它的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观上有所刺激, 并能深刻体会乡下人家春夏秋三个季节不同的美)

课件展示文本中句子:

句一:“几场春雨过后, 到那里走走, 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 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师解读:春天的雨后, 看, 园后的竹笋长的多快啊, 这不就是一幅“雨后春笋”图吗?请同学们注意“探”字, 是否感觉到:春笋如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来, 在欣赏春天的风景?

句二:月明人静的夜里, 它们便唱起歌来:“织, 织, 织, 织呀!织, 织, 织, 织呀!”那歌声真好听, 赛过催眠曲, 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 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师解读:句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把纺织娘的叫声写得比催眠曲还优美, 以此渲染了乡下人家睡梦的甜美和秋夜的祥和、美丽。 (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多元化解读文本, 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 感情朗读是学生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试着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同时也是反馈学生是否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有效方法)

(四) 拓展练习

出示冬天的几幅乡村图片, 请学生说一说冬天又有哪些迷人的独特的风景? (设计意图:课文涉及春夏秋三季, 唯独没有冬天的乡下风景, 出示图片进行补充, 让学生的口语得到训练)

(五) 资料链接的朗读

课件展示: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并播放轻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朗读再次调动学生的情感, 在甜美的乐曲中用心感受乡村之美, 乡下人家的和谐和闲适。)

(六) 小练笔

把自己心目中的乡下人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七) 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读读书中的提示, 可以小组合作, 也可以自我行动收集身边的各种花卉生长的资料, 如市区的郁金香、一串红、万寿菊等等, 然后进行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交流。 (设计意图:由于我班学生大部分住在市区, 很少见到农村的田园风光或乡下风景, 也很少接触农村植物生长的状态, 因此, 我指导学生把语文课上学到的能力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情况开展运用, 将课内的学习在课外得到延伸。)

四、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 在课堂中让学生去品读的时间给的较充足, 使学生能在读中悟, 悟中读。

如果在链接阅读的时候稍微缓和点, 课堂气氛或许能更激情一些, 可以将学生的情感带动起来。

乡下人 篇11

关键词:新时期 乡下人进城小说 融入 认同

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到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一大批反映乡下人进城以及在城市境遇的小说不断涌现。本文选取了铁凝的《谁能让我害羞》(2002年第三期《长城》)、须一瓜的《雨把烟打湿了》(2003年第一期《福建文学》)和邵丽的《明惠的圣诞》(2004第六期《十月》),三部作品分别从男性进城者、女性进城者和学子进城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进城模式,来探讨20世纪90年代进城者的城市融入之痛。

城乡之间在物质文化方面的差距日益悬殊,使得新时代的进城者更为迫切地想要留在城市。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腾飞发展,大量的乡村劳动力顺应潮流涌向城市,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城乡关系也变得复杂而微妙。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代表的一批大城市加快了建设的步伐,短短20年跻身于国际化大都市的行列,可是乡村的建设却极为缓慢,相比于80年代仍然变化不大。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便是进城务工者的城市迁移。他们在建设大都市过程中发挥了历史性的、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但他们的离去也导致了乡村的发展缓慢。“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进城务工者总量为2.3亿人,外出进城务工者数量为1.45亿人,其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占到58.4%。据此推算,我国现阶段的新生代进城务工者总数约有8487万人。”[1]他们的数量之庞大,不仅成为外出进城务工者的主体,而且也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新时代的进城者。他们不像第一代务工者那样最终想要回归乡村,而是更想在城市扎下根来,想要融入城市。第一代外出打工的农民,多数人进城打工只是为了贴补家用,最终还是要回归故里。而第二代进城务工者一般不再回乡务农,多数举家迁往城市。他们喜欢城市文化,喜欢城市带来的便利便捷,喜欢城市的新鲜事物,乡村对于他们而言早已不是世外桃源,只是平穷落后的代名词,同时乡村原有的淳朴人际关系似乎也面临着崩溃,那个众口铄金、陋俗吃人的“鲁镇”时代似乎又回来了。《明惠的圣诞》(后文用《明》替代)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明惠的落榜让村里人集体出了口恶气他们嬉笑怒骂的声音陡然增加了好几个调门,含沙射影的语言像带了毒刺的钉子, 一根一根地钉在了徐二翠的耳根上。”乡村众人白眼嘲笑之下的生存压力比起恶劣的生存环境更加的令人不寒而栗。《雨把烟打湿了》(后文用《雨》替代)里的蔡水清除了母亲去世回过家乡,一直呆在城里。乡里人说“蔡水清自从上了大学,就好像背叛了家乡”。他的确背叛了家乡,可是那个家乡并非一个美好、可以让他感到温暖的避风港湾,而是一所昏暗歪斜的“危房”,四壁油腻漆黑用石头顶着的三条腿木橱,到处黑乎乎油腻腻,不知用了几个世纪看不出颜色的乌灰被子,蚊帐,阁楼上像被老鼠搬弄过的稻草铺位。这一切都和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去不同房间要换不同拖鞋的城里的家没法比。悬殊的物质条件方面的差距,是新一代进城者逃离乡村的主要原因,融入城市对于他们来说似乎也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新时代的进城者渴望城市生活,也努力地融入其中,然而这种融入并非施脂抹粉似得简单改变就能完成,而是蜕层皮一般的痛不欲生,然而痛苦的过程也未能换来期待的结局。“舍勒认为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是孤立的获得,而是依赖别人的认可而是实现的。”[2]进城的乡下人努力地去适应,去迎合,在城里人的眼中寻求着认同。《谁能让我害羞》(后文用《谁》替代)中代表这“乡”的男孩和代表着“城”的女顾客,讲话时用那些自己运用尚欠自如的词语“仿佛刚被这个城市教会”,他冒着被打的危险,穿着表哥的西装、皮鞋,极力地模仿着自己意识中城里人的模样,只是想被女顾客(“城”)正眼瞧一下。然而这些最表面化的改变,最肤浅性的融入,最终并没有得到城市的尊重;《明》中明惠为了融入城市,融入新的环境,甚至连名字也变成了“圆圆”,用精油和浴盐洗澡,涂抹浴后霜,换睡衣,吹干头发,学着城里人的样子保养自己,只希望和眼前自己爱着的城里男人消除“城乡”这道鸿沟一般的差异,但一切改变与融入并没有换来她想要的理想爱情,在李羊群的眼中她只是个“伙伴”,仅此而已。而《雨》中作为城里人女婿的蔡水清的融入之路则活像被扒了层皮,他不再含着痰说话,为了迎合代表着城市的妻子一家,不再看电视而是学围棋,按照他们的期许去考GRE,他的所做所作为让妻子一家人甚是满意,而自己的内心深处却无比痛苦,“有一种他能感觉到气味颜色,甚至质地的惆怅常常劈头盖脸地打来”。他几乎融入了城市,但也差不多失去了自己。这一代的进城者为“融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却收效甚微,仍被当成城市的“他者”排斥在外。

城里人也在模仿,他们模仿着心中象征着更大城市——外国。《谁》中的城里女人模仿外国电影中的女主角,拿着无绳电话在屋里走来走去的打电话,喝纯净水也是因为老公去了外国,回来水土不服,手枪式的点火器仍然是老公在外公机场买的。外国文化让她视高人一等。《明》中“城”的代表李羊群,典型的中产阶级,开着日本的进口车“本田雅阁”,过西方的圣诞节,在酒吧中喝着“克罗纳”听着摇滚,朋友一起聊天时,夹杂着英语,端着威士忌。西方的节日观念,生活模式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这些城里人的日常的细节与点滴之中。《雨》中“城”的代表钱红,穿着2400元的“EPISODE”西装,30元一双的日本草拖鞋,刀具也是600块世界名牌的德国“双立人”,她的父母一味地称赞外国的学术环境。城里人对于外国的潮流文化的追捧与模仿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进城打工的乡下人,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经济水平的明显差别,那些外国的潮流文化对于他们显得遥远而高级,像天方夜谭一样,虚幻朦胧,遥不可及。他们似乎都想不到什么词去形容这种高级,这种高级让他们“可以憎恨却不可以怀疑”。城市潮流的更新变化使新进城者望尘莫及,而这一切归根结底是因为城乡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似乎在出生的那一刻便已决定,正如卢梭所说的“由自然造成的不平等”[3],是先赋性因素导致的不平等。正是这种不平等,使得乡下人的融入之路充满了悲剧意味。

乡下人在不平等的工作环境与生存状态之下,一直接受着城里人所给予的错误认知,随即心理上的不平衡相应而生,并逐渐的恶化成一种“病态心理”。“在没有接受到他人正确的认知时,自我意识的建立就会扭曲或破坏。”[4]对于自我的扭曲认识致使心灵扭曲,造成病态心理,也使“乡下人”在进城后越来越远离“善”,走向悲剧性的终点。“马克斯·舍勒论述了怨恨的群众心理学基础,怨恨作为普遍存在的情感,有其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5]嫉妒和怨恨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它会随着人的认识,社会伦理纲常的改变而减弱或者增强,但却永远无法消失。舍勒将现代社会定位为“普遍攀比”的社会。人们通过将自己与他者进行比较来确定自身的价值,但这种比较行为在城乡差距的背景之下,往往显得过于偏激。王一川对舍勒的“怨恨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引申,他认为中国的人当下拥有的,更多的是一种怨恨与羡慕相交织的“怨羡”心态。《明》中,一开始便是明惠对桃子的嫉妒“明惠实在咽不下这口窝囊气”,对与桃子穿着时髦打扮靓丽,还带了城里的男朋友回家,明惠怨恨中夹杂着羡慕。乡村“笑贫不笑娼”的陋俗将明惠的怨羡心理推向极致,让她下定决心进城。进城后,明惠仍暗暗地和桃子较劲:要在城里买房,找一个比桃子男朋友更好的老公,这一切都是她出于对桃子的怨羡与嫉妒。圣诞节的晚上,明惠听到心爱的男人李羊群对朋友介绍自己时只是“伙伴”,看到城里女人们那种骨子之中透露出的骄傲与自信,明惠生出了新的怨羡之情。这份怨羡之情浓烈透着无可奈何。某种意义上明惠是死于王一川教授提出的“怨羡”理论,对城里人的怨恨与羡慕。此时,明惠渴望的不再是城里的房子,“城里人的妈”这一角色,而是鲁迅文学奖获奖词中所说的“渴望尊严的人性”。这种长期的怨羡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病态心理。乡村的家庭背景,以及这种家庭所赋予乡下人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成不了城里的“圆圆”,但城市文化的启蒙,更让他们做不回原来的自己了。《谁》中的少年,迫切渴望得到承认,这种迫切近乎病态。青春期该有的叛逆虚荣,对于一个来自乡村干苦力的少年来读,只能通过“一天送60桶水”和自以为洋气的装束来彰显,然而他的改变在城里女人那里都显得太过低级而无法引起注意。乡下人其实一直处于这种被错误认知之的尴尬境地之中,在错误解读的语境之下,少年的心理一步步走向病态,他在女人面前掏出了刀,可是却被女人的枪怔住,枪让他感到害羞,因为自己的卑微、低级而害羞,脆弱心理一步步的走向畸形,没有人正确地去疏通和引导这种情绪,这场乡下人关于“承认的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雨》中的蔡水清除了无法改变的相貌,俨然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员,拥有体面的工作,和美的家庭,高雅的业余爱好。但正如钱红父母所说“西方人认为培养一个贵族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是有道理的。一个农民劣根的基因不可能读几天大学就彻底改变。”行为举止方面的改变易做,可是心理的接受却不那么容易。蔡水清看一个小混混当官的电视会觉得挺逗,可是他看电视还是有做贼的感觉;不想出国,可是却因为钱红父母的殷切希冀考了三年;不想去棋友家,可是老婆希望他去,所以下大雨也得去,他一再地压抑自己,妥协代表着城市文化的妻子一家。这种长期的压抑,隐忍导致了他的病态心理。容貌与蔡水清如出一辙的出租车司机恶语相向,夹杂着连绵的雨水与膝盖的隐隐作痛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杀了司机,某种意义上也像是杀了自己,他不愿辩解,等待着伏法的那一天。城市将乡下人“异化”,“异化”到他们自己已失去了知觉与判断。有评论称蔡水清在杀死与自己相像的出租车司机时已经死了,或许这种内心的死亡更早,当他选择和钱红在一起时已经丧失了自我,已成为一具城市改造下的行尸走肉。

少年、明惠、蔡水清无一不寻求着城里人的承认,他们渴望被认同,可是作为城市中的非主流群体他们却共同面临着被边缘化、被排斥、被迫沉默或者被同化的尴尬境地。他们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身份认同。三篇小说不仅展现了这一代的进城者在城市的“融入之痛”,更揭示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后现代社会的转型之痛。

注释:

[1]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著:《新生代时城务工者婚恋生活状况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2][5]廖斌:《代际差异中的现代性追求:新时期文学乡下人进城再解读》,2012年,第8期。

[3]姚大志译,[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出版社,2011年版,第159页。

[4]上海大学“城市社会转型与幸福感变迁”课题组著:《城市社会转型与幸福感变迁(1978-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5月版。

谈《乡下孩子》的教学 篇12

首先,揭示课题时,我引导孩子们回忆孩提时的快乐生活,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的说跟奶奶一起喂小鸡;有的说和妈妈一起拾稻穗;有的说跟小伙伴一起去河边放小鸭子……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当然也是快乐的。我借势导入《乡下孩子》的学习。

在教学第一小节时,我先让孩子们朗读课文,然后让他们说一说,躺在妈妈怀里会觉得怎样?趴在爸爸背上会干什么?唤起学生得到父母爱抚时的温暖幸福的生活体验。同桌同学说说当时欢乐愉快的心情。然后是组内同学交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体会孩子在父母的关怀下就像“欢畅的黄鹂”,父母看天真活泼的孩子就像“盛开的野菊”,最后是指导孩子朗读,读出父母对孩子,孩子对父母的感情。

在学习第二小节时,我是边引导学生看图,边展开想象,引导学生进入乡下孩子的生活情境,想象:怎样捉蝴蝶?会编什么故事?能吹出什么动听的歌曲?引导学生体验乡下孩子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嬉戏时的活泼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和背诵。

朗读第二节时,抓住“捉蝴蝶”“编故事”“含草叶”“吹歌曲”等词,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稍稍长大一些的“乡下孩子”在乐趣无穷的自然中玩耍、嬉戏的情景,感受“乡下孩子”无忧无虑的愉快心情。然后抓住“挖野菜”“逮小鱼”等词让学生了解又长大一些的“乡下孩子”会在闲暇时帮父母做一些事了。通过“撑圆了”“乐坏了”等词感受劳动的滋味——乐在其中!这些令人充满遐想的语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在层层深入地朗读过程中意会课文用词的贴切与精美,渐入佳境。于是我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读好最后一节:“哦/乡下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通过朗读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诗句,学生们体会到了农村的广阔与前途的光明。此刻,我们老师也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我想语文教学就是要这样,老老实实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去学习,去欣赏,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回归到语文的本位上来。

学习第三节时,我引导学生朗读,看图,想象:小猪的肚皮撑圆了是怎样的?乐坏了的猫咪是怎样的可爱?这些和乡下孩子有什么关系?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孩子们在充分理解了句意,感受到了乡下孩子生活的丰富多彩。有了对课文的这种体会,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把这种幸福的情感表达了出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此时,教师可提出更高的要求,既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把作者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最后我进行了语言迁移性的训练。片段如下:

师:乡下孩子的生活多么有趣啊,小朋友们,如果你们在那儿会做些什么呢? (出示相关图画) 生:我会去采花。生:我会去捉鱼。生:我会去捉蝴蝶。生:我会去拾稻穗。生:我会在田野里打滚。和小朋友在田野里玩。师:乡下孩子的生活真有趣!谁能看着图,连起来说几句话呢?生自由说,同桌交流。全班交流。生:割一篮野菜,乐坏了可爱的小羊。生:捉几条小鱼,撑圆了小猫的肚皮。生:逮几只蚂蚱,逗一逗顽皮的小狗。生:采几束野花,送给亲爱的妈妈。……师:听了小朋友说的话,老师真想马上去乡下走一走,到田野里听听小鸟的歌唱,闻闻花草的芳香,做一回乡下孩子,快乐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你想吗?请读读最后一小节,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这是一个迁移性的语言练习片断,意在让学生通过看图想象,进一步感悟乡下孩子的多彩生活,同时在语言实践中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句式,丰富语言。学生间的相互帮助和启发也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一个学生的思维带动了其他孩子的踊跃发言,这也算是触类旁通吧。因为孩子的精彩回答,感悟体会了文本的语言文字。因此,在此基础上的有感情朗读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也都兴趣盎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上一篇:武夷山保护区下一篇:企业管理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