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

2024-12-10

《牧歌》(精选12篇)

《牧歌》 篇1

独坐桌前, 仿佛觉得有一根很细很长的丝线, 牵动我的思绪。那思绪, 如同高空摇曳的风筝, 随风荡来又飘去。风猛时, 那丝线竟也扯得心隐隐作痛;风细时, 倒也感觉到特别宁静温謦。其实, 我那飘忽的思绪, 就是我对生活的莫名感觉。

每天奔跑于约摸只有两百米左右的两“点”之间, 在早起晚归中, 在残酷竞争中, 逐渐领悟到些许奋斗的艰难和坚持的可贵。生活中掺杂了苦涩, 把我们塑造得更为完善。

无雨的季节总是落雨, 那凉凉的雨丝时时勾起我不禁地回想那个严寒的冬季。表妹的顺利降生是对舅妈十月怀胎莫大的安慰, 但她的无声离开却为舒心的生活狠很地刺了一刃利剑。生活不是牧歌, 我们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 有时, 作为倾听者, 我们还要学会换种心态, 以坦然对待生活。

很多时候, 我总思忖着短暂的生命, 为何它们如此短暂?

很多时候, 我总羡慕理想的生活, 到底怎样让它变得理想?

当我多次在连续几天夜晚梦到三毛离开人间的笑靥:嘴角冰冷地扬起微微的弧角, 她转身, 留下倔强而骄傲的背影, 以那永恒的流浪姿态, 消失在撒哈拉的茫茫沙海之中……我懂得了生命之所以如此短暂, 是为了让我们加倍珍惜;人生中没有绝对理想化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枯黄的草, 只有顽强拼搏, 坚持奋斗, 克服生活中的重重险阻, 来年, 只要一点阳光, 我们定是一身新绿。

生活, 不是牧歌。却如沧海, 肆意咆哮, 排山倒海。荆轲刺秦王, 却没刺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火种, 却被宙斯钉在高加索的山崖上;岳飞挥师北上正欲直捣黄龙府, 却被十二道金牌招回了西安。他们, 这些勇士, 他们的生活同样不是牧歌, 但正是这不具有牧歌的生活促使他们做出了伟绩, 永垂不朽!我们是一群坐上了人生旋转木马的人, 游戏还没结束, 我们大家都不能下马。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 每个人都主宰自己的话筒, 生活不是自然的歌声, 但我们能自己歌唱梦想的音乐!

今夜, 月明星稀, 我就这样独自守侯在我的小屋里, 静静点燃一点烛光, 用随身听轮放了几首柔和的音乐, 让它们默默地守候在我的身旁, 心中叨念:生活不是牧歌, 我要尽力拼搏!哦!生活, 不是牧歌。读

学校:湖北省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导师:柳硕夫

《牧歌》 篇2

教学对象:七年级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欣赏并演唱《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

3、欣赏蒙古族舞蹈感受蒙古舞蹈的艺术魅力,为歌曲牧歌编排舞蹈伴舞

二、教学重难点

1、体验蒙古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的特点及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感受蒙族舞蹈特点和舞蹈之美。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舞蹈小节目,请大家欣赏,是哪个民族的舞蹈,说说你对这个民族的了解。

生:蒙古族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一个民族,蒙古族,说说你眼中的蒙古族 生: 学生介绍蒙古族的风俗、地理环境 等等 师:总结(课件播放蒙古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

(二)、新课教学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音乐。只要听到蒙古人演唱的牧歌,便立刻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体味到高度的艺术享受。不信,我们来欣赏一下。在欣赏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牧歌? 牧歌:发源于意大利,是一种声乐体裁,我国民歌中的“牧歌”属于山歌性质,是牧民放牧时唱的歌,内容多为赞美劳动,歌颂家乡和抒发情感。

1、聆听欣赏歌曲

○欣赏男声独唱《牧歌》从这首歌曲的欣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速度缓慢、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抒情。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内蒙民歌大体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分别介绍,判断这首《牧歌》曲调悠扬,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是一首典型的长调。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理解乐曲和表达的情感。以视、听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蒙古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

2、演唱歌曲

(1)通过演唱曲谱熟悉歌曲旋律,分析旋律

○歌曲是由两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结构。发现歌词与旋律高低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啊?第一乐句的旋律处在较高音区,仿佛是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第二乐句旋律低回婉转,犹如撒在草原上斑斑如银的羊群。同学们非常聪明,这两句的歌词与旋律是相互对应的,第一句:蓝天白云音很高,第二句:绿草羊群音也随着歌词变得比较低平。上句:蓝天白云——音高

下句:绿草羊群——音平

○分析歌曲节拍引导学生右手打拍子演唱,注意:强弱规律!

○ 音乐符号:换气(√);呼吸:闻花香;(休止符:(简谱中:0)休一拍

(2)完整演唱歌曲的旋律(老师用钢琴弹曲子,生唱简谱,并注意正确地唱刚刚学过的音符部分)

(3)为歌曲填词,重点讲解。(注意:哪部分音高,哪部分音低平)(4)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三)学生实践拓展

歌曲的意境真美啊,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首歌,现在我们伴随《牧歌》音乐给一起跳一段蒙古舞蹈怎么样?

设计意图:经过老师的带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让学生投入到音乐当中,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同学们,大胆的说出的你的创意:队形、动作等 找舞蹈特长的同学来领舞。

在创作过程中,老师不停地放《牧歌》音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抒发对音乐的感受,表现音乐的形式同样需要不拘一格,因而这时又一次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表现方式,既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也给了学生广阔的表现空间,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牧歌水乡羊角村 篇3

荷兰中部的羊角村无疑是最佳选择。

羊角村没有地标式景点,最大的看点是悠然的乡村生活。

在村中穿行,你会发现自己的脚步和心情都怡然自得起来。

水道蜿蜒地铺在羊角村,

碧绿的草坪和小房子临水而建,

湖水上有伴我们同行的小野鸭。

一面欣赏着醉人的景色,

一面聆听着船夫

娓娓道来的故事。

欧洲有许多童话般又诗情画意的小镇,总是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牵引着你的脚步,羊角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羊角村位于荷兰西北方Overijssel省,De Wieden自然保护区内。由于这里地势较周边低,造成土壤贫瘠且泥炭沼泽遍布,除芦苇外其它植物不易生长,唯一的资源就是地下的泥煤。

居民为了挖掘出更多的泥块以外卖赚钱,于是不断地开凿土地,形成一道道狭窄的沟渠。后来废弃的矿区经过洪水的冲洗,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浅湖区。因为挖掘煤矿的时候发现了很多远古时期野羊的骨骼和化石,经过鉴定确认这些羊角是一批生活在1170年左右的野山羊,羊角村也因此得名。

小桥、流水、窄窄的河道、小船、造型别致的房子……也许因为具备这几项因素,羊角村才有了绿色威尼斯的称号。

我喜欢威尼斯,但如果拿二者比较,羊角村没有那么大气,少了些许喧闹和商业气息,却是一个想让人一辈子都留在这里的地方。

羊角村的居民至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锥形屋顶,全部由芦苇编织而成。想象中芦苇并不是一个结实的材料,可它比任何建筑材料都要耐用,大约可保持40年,而且冬暖夏凉、防雨耐晒。以前穷苦人家买不起砖瓦用芦苇来替代,现在芦苇的价格已经是砖瓦的好多倍了。

村里的每一座房子都是精心设计的艺术品,不仅是屋顶、窗户、大门,连草坪上的雕塑也逼真和悠闲。如此安静祥和之地,也吸引了大批的富人前来购置房产。为了避免破坏小村的宁静,当地政府不得不颁布了命令,只有以这里为第一居住地的人才有资格买房子。此时的地价也早已水涨船高,除了一些原村民外,大部分是医生、律师等高收入职业的居民。

阳光好的日子,不少人会坐在房子外面的草地上,一边读着报,看到你的小船从门口划过,他们还会友好地和你打着招呼。

来到羊角村,一定要享受一下坐着小船游览村庄的美好。最好的方式是先在村里走一走,越往深处,租船的价格也就越便宜。因为乘火车从小镇下来还要坐大概20分钟的公共汽车才能到,而我们乘坐的这趟车上就有将近20个中国人。

在村里走了大概一个半小时,我们找到了一家租船的,一小时12欧元。为了省钱,我们就和路上认识的两位留学生一起合租,一位姐姐自告奋勇开船,我们也就悠闲的坐船头了。没想到,开船的姑娘一直掌握不好方向,我们的电动船也变成了碰碰船,不是撞了别人就是撞在河道两边,租船的小伙子实在是看不下去,最后我们就在众人的嘲笑中灰溜溜的上岸了。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也算是因祸得福了,找到了一家带着顶棚稍微大一些的船,还有专门负责开船的小伙子带着我们游览并作1个小时的英文讲解,每人才5欧元。

出发时,租船的老板和大家幽默地开玩笑说,麻烦你们一定要把船长还给我,这么帅的小伙子和四个女孩一起走我很不放心!原来,荷兰人也是天生具有幽默细胞的。

水道蜿蜒地铺在羊角村,一片片碧绿的草坪和小房子临水而建,碧绿的湖水上有伴我们同行的小野鸭。没有刺眼的阳光,呼吸着青草与流水的清新气息,一面欣赏着醉人的景色,一面聆听着船夫娓娓道来的故事。 路边的草地上出现了一只可爱的大奶牛,小伙子介绍说整个村里只有3个农民,挤奶的工作都是由机器人负责的。

羊角村不仅有窄窄的河道,还有一个大的湖泊Bovewijde。我们看到有人划桨,迫不及待的询问湖水有多深,答案竟然是80厘米。这下我才明白,第一次租船人让我们上岸的确不是担心安全,而是害怕我们把船撞坏。 这里的居民几乎家家有游艇,加上白天来游村的旅客,快艇、独木舟跟野鸭在河道间穿梭往来,可说是极具特色。

唱响牧歌传递正能量 篇4

近期, 一段反映基层畜牧工作者辛劳工作的MV在QQ群里传播。点开视频, 悠悠的歌声伴着明快的节奏直飞耳际。“……我们走进山村水乡, 猪羊满圈, 鹅鸭满塘, 畜牧繁荣是我们心中的梦想;伴着牧笛的婉转飞扬, 鸟语伴随雨露阳光, 我们肩负神圣使命, 辛勤工作我们无上荣光;防疫检疫我们处处设防……”, MV中的歌曲名叫《牧歌—唱响辉煌》, 由泸州市江阳区畜牧局局长王大彬作词。这首歌曲讴歌了奋战在基层畜牧一线的畜牧人为了保障畜产品安全所付出的辛劳。

在本刊记者电话采访王局长为何想到创作这么一首歌时, 他很朴实地回答到:“在没有干畜牧工作之前, 我不知道畜牧人这么辛苦, 特别是基层负责畜产品安全的防检、监管人员。为了从源头做好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 他们常常身披雨雪风霜, 奔走于乡间地头和农贸市场, 但其工作的辛劳并不为很多人所熟知。所以, 为了鼓励和支持这些基层畜牧工作者, 才决定创作这么一段反映他们现实工作的MV, 以表达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和敬意, 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畜牧工作”。

生活不是牧歌作文 篇5

也许你对工作尽责,但老板却总对你横挑鼻子竖挑眼;

也许你才华横溢,但世人却不懂你的价值;

也许你努力、奋斗过多次,但成绩却总不理想;

生活中这样的事太多了,你不必叹息这样的生活。因为它是真实的,有棱有角的,它虽然是残酷的,但却真切地给了我们酸甜苦辣各味。

一位年轻的父亲摊着双手诱导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向自己这边来,小孩子以为走过去就会被爸爸抱住,于是歪歪斜斜地扑向爸爸,年轻的父亲却突然后退,小孩子扑到了草地上,于是哇哇大哭起来,父亲摸着儿子的头,对他说:“你要记住,有很多东西,按你付出的你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事实上得到的却是打击!”

起初,我很不理解这位父亲的行为,不理解他为什么要给小孩子这样一个教训,让他们还很小就知道世界上有阴险和欺诈。但现在我懂得了,生活不等于童话,在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国家,人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是常事,一个不懂得世界上有欺诈的人在这样的国度里要想生存下去,简直是令人难于置信的。

由此,我想起了母狼。当幼仔中有不善斗、善跑,不会自己抢食的个体的时候,母狼不是温存地给他喂食;相反,她对它很苛刻,让它在饥饿的威逼下学会跳,学会抢食,可以说,母狼给小狼的是最珍贵的,那是它们在残酷的自然界中生存的法宝。

生活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它不像童话里那样,天总是蓝的,云总是白的;生活中有乌云,有暴雨闪电,“屋漏偏逢连夜雨”更是常事,我们不是这样地生活着,请记住:生活≠童话。

湘西生活的牧歌 篇6

《边城》进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凉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以“边城”为题,一是说明故事发生在边城,二是说明自己崇尚和怀念自己生长的故乡。边城没有大城市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也未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依然具有淳朴民风,表达了作者的内心追求。

文学常识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三十年代起沈从文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沈从文先生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重点情节

《边城》第六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一部分几乎是小说的总纲:边城的人情美,翠翠对傩送的爱,天保对翠翠的爱,爷爷对翠翠的关心以及想“猜透”翠翠心思而不得。还有,包括这阵喜庆的唢呐声,也在爷爷和翠翠的心底留下了极深的暗示——翠翠已经到了嫁人的年龄。“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似乎是简单的一笔,其实暗示着翠翠现实生活与梦想背离,暗示着悲剧的不可避免。

重点细节

十五岁的翠翠朦胧中渴望着爱情。“在成熟的生命中,觉得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渴望新的生活,“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下桃源县,过洞庭湖”。听父母的故事,神往倾心。幻想着能像母亲一样出走争取自己的幸福,善良的心地又使她难以付诸行动。对傩送一见倾心,但又含蓄而不善表白。她从小失去了父母,与外祖父相依为命,最担心爷爷会离她而去。如当她想象自己为爱情私奔就设想到爷爷要搭下水船去杀了她的时候,就吓怕起来。所以对相依为命的外祖父的无限深沉的依恋使她不能只顾自己的幸福而弃之于不顾。于是,她只能在对美好爱情的期盼与对美好亲情的依恋中“无故寻愁觅恨”。

文中写道:“她看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外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位思春少女的情怀,所以翠翠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她为这无可奈何而痛苦。尽管爷爷对她关爱备至,但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青春少女的内心世界。天保和傩送为她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暂时得到爱情的实现。天保闯滩而死,傩送远走他方,爷爷为她的婚事而忧虑,她却并不能了解这一切前因后果,只能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而她要等的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第六章最后翠翠望云遐想,“……她有时仿佛孤独了一点,爱坐在岩上去,向天空一片云一颗星凝眸。祖父若问……她带点害羞情绪,轻轻地说:‘在看水鸭子打架。’”这是出色的心理描写。作者以一种细致入微、逼真传神的心理刻画揭示人物内心的隐秘。心理描写展示了一个山村少女单纯天真、害羞迷惘的心灵:刚刚萌发的爱情缠绕着她,她感到有一种新的东西闯进了她单纯的生活,但又因涉世不深,感情幼稚,这势必引来她内心的迷乱和孤寂,也羞于对任何人说出,哪怕最亲近的爷爷也休想知道。

重点句子

1.“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有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外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这些环境描写,写出了忙碌的一天安静下来了,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的白天的热闹气息,万物生机勃勃,雀子、杜鹃、泥土、甲虫都热烈勃发。这些环境描写影响了翠翠心理活动。面对热闹环境的寂寞惆怅,她觉得自己太平凡,好像缺少了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情愫通过景物对比和环境对心理的烘托,不由心生薄薄凄凉。

2.“你在这里,大鱼会吃掉你。”

这是翠翠与傩送两人最初见面时二佬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是一次在龙舟竞渡结束之后,天黑了,翠翠在那里等爷爷等不来,正在害怕的时候,二佬赶鸭子从水里面上了岸。因为翠翠对二佬有误解,他就回家叫他们家的长工打着火把把翠翠送回家的,他实际上充当了她的保护人。这个场景非常的浪漫有诗意。结果大鱼吃你这句话,就成了后来两个人关系发展非常好的一种隐喻。只要提起这句话,翠翠心头就会洋溢起浓郁的诗意,一种温柔的回忆。

3.“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许哭泣。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祖父并不真正了解孙女儿内心的情感躁动,他只能用这些不切实际的空洞的话语来安慰孙女,他的许多活动都是围绕孙女儿能有一个好归宿展开的。

祖父是一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老人,他称得上是苗族古老历史的象征。在祖父的身上,同样流淌着炽烈的爱,也存在着难以排遣的矛盾与孤寂。祖父对翠翠的爱寄托着对不幸的女儿的哀思,他的后半生是为翠翠而活,他的唯一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使翠翠快乐。但他又害怕翠翠会重蹈母亲的悲剧,所以,他去探天保的口风,征求翠翠对天保兄弟的看法,给翠翠讲她母亲的故事,唱那晚听来的歌,也因此他没有把天保兄弟的选择直接告诉翠翠,只是提醒翠翠注意夜晚的歌声。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让翠翠理解,也没有成就翠翠与傩送的爱情,反而导致一些误会。从表面看,他是一个快乐、豪爽而略带幽默感的老人,但透过他的言行,我们却能感觉到老人心中的那种爱的矛盾和无奈的孤独。

4.关于“唱歌”(湘西男女恋爱男方为女方唱歌)

①思想内容的表达。既写出了湘西男女恋爱的特点,写出了湘西风情,又交待了翠翠的父母之事,使人解一悬念:为何翠翠依着外祖父;又写出了翠翠爱情的萌动,歌声对她的爱情真像催化剂,越唱越浓,越唱越激,越唱越悲;也写出了爷爷对翠翠的爱。

②情节上的照应。如翠翠梦中听歌,“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做什么?“摘虎耳草”,“选顶大的叶子作伞”。这里就照应了前文祖父为翠翠讲她的父母唱歌相恋的情节。这个情节还与最后写的“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傍在祖父身边,闭着眼睛听下去,等到祖父不作声时,翠翠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遥相呼应,文章材料似乎由歌声串了起来。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如兄弟俩为爱情而“决斗”,兄自知唱不赢弟,所以自觉退让,离乡、下驶,于是失足落水。由此船总责怪爷爷,弟也远走他乡,爷爷终带着愧疚孤独地撒手人世,于是只留下翠翠和渡船作无尽的等待……无疑,这里的唱歌唱得故事不断向前发展。

5.“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这是《边城》结尾的文字,预示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以悲剧而告终。“—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翠翠与傩送的情感之间碰上了太多的人事和人情,悲剧也就成为必然。但凄凉、哀愁与牵挂、期盼并存,傩送的回与不回虽然难以预料,但这对年青人纯纯的情爱已成为永恒。读者也从心底里祝福这对有情人能早日喜结良缘。

现场练兵

1.试分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2.简述《边城》中对“美”与“爱”主题的诠释。

答案见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

2098316424)

加快畜牧业发展,唱响陇东新牧歌 篇7

庆阳市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构建多渠道投资融资机制, 市级财政列支2 000万元专项经费, 重点对良种繁育、标准化规模养殖、秸秆饲料化利用、基础母牛补贴、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品牌创建等工作进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同时充分利用“农耕文明个体贷款”“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扶贫基金贷款”“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多种涉农贷款近10亿元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 鼓励企业通过定向投入、服务、收购等方式, 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让农户分享生产、包装、加工、储运、销售环节的利润。

近年来, 通过发展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 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带动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取得了较好成效。该市确定了“突出肉羊、肉牛、生猪、肉鸡等四大重点产业, 健全饲草料供应、良种繁育、精深加工、技术服务、动物防疫等五大体系, 全力打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的现代畜牧产业集群”的总体思路。通过实地调研, 现场办公, 协调解决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有力地促进了该市畜牧业的发展。

《牧歌》 篇8

1567年5月15日, 克劳迪奥·朱安·安托尼奥·蒙特威尔第在克莱蒙纳的圣·拿撒勒与切尔索教堂洗礼。至此, 蒙特威尔第这个名字载入史册。

他的父亲巴尔达萨尔·蒙特威尔第是一名外科医生, 克莱蒙纳医学院的创办人之一。巴尔达萨尔的婚姻之路很不平坦, 从东方的玄学角度而言, 貌似克妻之命, 接二连三地失去爱妻。1565年娶第一位妻子玛达雷纳·茨格南尼, 继生下蒙特威尔第后, 1571年又生下女儿玛利亚多米提拉, 1573年生下了日后成为加尔达湖畔的萨里的乐长———次子朱里奥·塞瑟尔, 她于1576年因病去世。1576年娶了第二位妻子乔万娜·伽第欧, 但是七年后为他生下三个孩子的这位妻子也去世了。1584年娶了第三位妻子弗朗切斯科·科摩, 未为他生儿育女。蒙特威尔第是家中的长子, 自幼喜爱阅读古典书籍, 聪慧好学, 早在担任克莱蒙纳大教堂唱诗班男童时就开始接受音乐教育。

虽家庭经济不富绰, 但望子成龙的巴尔达萨尔为了使儿子接受良好的系统的音乐学习, 将两个儿子拜师于克莱蒙纳大教堂乐正马可·安东尼奥·因杰涅里。这位与浮夸虚饰的音乐相对抗的、功力深厚的保守派音乐家, 他的风格趋向于尼德兰乐派的复调, 以宏伟的乐章和细腻的歌词著称。同时, 他还是一位公认的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蒙特威尔第跟随因杰涅里不仅学习了对位和作曲技术, 还有弦乐器的演奏。

蒙特威尔第深受因杰涅里的影响, 吸收了老师身上法国北方的合唱风格, 并积累了作曲与合唱的技巧。15岁的蒙特威尔第在1582年发表了第一部作品, 此后又陆续有作品专辑问世。在他前三部作品:1582年的《三声部宗教歌曲》、1583年的《宗教牧歌》和1584年的《三声部小坎佐纳》的扉页上都署名“因杰涅里之学生”, 足见其对恩师感激的培育之情。

然而事实上, 蒙特威尔第在这位乐正门下的作曲训练, 既没有帮助他立即谋到职位, 又没有使他迅速赢得声誉。年轻、勤奋、极有才气的蒙特威尔第, 分别于1587年和1590年出版了《牧歌集》第一卷《牧歌集》第二卷。

1589年, 蒙特威尔第前往伦巴底市, 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希望能递补米兰教堂乐团指挥的空缺, 在未如愿后于1590年来到艺术重镇曼图亚。

在重要的文化重镇曼图亚美好的艺术环境中, 蒙特威尔第开始了他人生中一段极其活跃的音乐活动。最初的几年里, 发展得并不顺利, 他身兼小提琴手及歌唱家, 工作主要是参加公爵宫廷大厅每周的音乐会和圣芭芭拉教堂宗教音乐的演奏。

1592年, 蒙特威尔第发表了《牧歌集》第三卷, 献给了温琴佐·贡萨加公爵, 字里行间流露出渴望被重视的需求, 题词中写道:“献给我的主人, 尊敬的曼图亚公爵陛下。”

1595年, 温琴佐公爵出征匈牙利对抗土耳其, 蒙特威尔第随侍公爵出行, 被任命为部队的乐队队长, 在休憩时指挥制造活跃的余兴气氛。随着这支全副武装的远征军队, 蒙特威尔第陪同公爵经过因斯布鲁克、林茨、维也纳和布拉格。这段旅程虽令蒙特威尔第大开眼界, 增长了难得的见闻, 但自理的不菲出征费用也给他在曼图亚的生活蒙上了阴影。

回到曼图亚半年后, 被蒙特威尔第尊称为音乐推动者和慈父般的良师益友———宫廷乐团的指挥贾谢斯·德·韦尔特去世, 蒙特威尔第认为凭借自身的出众才华, 以及出任过远征队长的经历, 可以成为韦尔特的后继者, 但是45岁的贝内代托·帕拉维奇诺成为继任者, 当时只有29岁的蒙特威尔第深感被忽视, 再度感到十分抑郁和失望。

1599年, 32岁的蒙特威尔第迎娶了其同事、小提琴手贾科莫·科塔内欧的女儿———宫廷女歌手克劳迪娅·卡塔内奥为妻, 婚后她为他生下三个孩子。同年, 蒙特威尔第随侍温琴佐公爵, 踏上生命中的第二次远征旅程, 再次被任命为临时乐长, 前往弗兰德, 收获颇丰, 不但了解到最新的法国音乐动态, 而且通过跟音乐家们的接触交流, 得到复调的启发。

1601年, 担任曼图亚宫廷乐长的帕拉维奇诺突然逝世, 迫不及待的蒙特威尔第在两天后致信温琴佐公爵, 希望出任宫廷乐长一职, 并最终如愿以偿。继任后, 蒙特威尔第面对着要求高、任务重、薪水微薄的工作, 使得手头拮据的他, 忙得无暇作曲, 自1592年后整整11年间没有任何新的牧歌作品问世。

直到1603年才发表了《牧歌集》第四卷, 这部由瓜利尼诗篇改编的歌集, 有着引人瞩目的强烈情感色彩, 不协和和弦的应用和处理手法鲜明, 再次显现了蒙特威尔第出色的创作才华。

1605年出版的包括19首牧歌的《牧歌集》第五卷, 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一方面是蒙特威尔第最畅销的作品之一, 15年内再版次数不少于8次, 另一方面是其引人瞩目的创新性, 这是他第一次发表通奏低音牧歌, 在这些牧歌中, 乐器参与到演奏之中。

1607年, 蒙特威尔第的三声部《音乐戏谑》出版, 在序言中, 其弟朱里奥·塞瑟尔论证了“第一实践”和“第二实践”的区别。正如克劳德·帕利斯卡在《蒙特威尔第指南》中所述:“如果没有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在第5本牧歌集中为了回应阿图西的批评, 写了封澄清自己立场的信笺, 以及他的弟弟在《音乐戏谑》中对蒙特威尔第那封回信的注解, 那么蒙特威尔第年轻的创造力将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如此绚烂的痕迹。”

同年2月24日, 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处女作《奥尔菲斯传奇》在公爵官邸首演, “音乐剧在欢乐的气氛中成功地上演了, 公爵虽然已经观看了多次排演, 但是观赏完这次正式的演出后仍然感到没有尽兴。所以将要安排第二次演出。另外, 今天城里的所有女士几乎都来了”。但是, 就在蒙特威尔第获得成功的喜悦不久后, 生活中的悲剧却给他蒙上了阴影, 9月10日, 妻子克劳迪娅在克莱蒙纳逝世。

第二年, 痛失爱妻的蒙特威尔第怀着悲恸的心情, 创作了两部及其重要的作品, 一部是献给温琴佐公爵的儿子、王位继承者弗朗切斯科, 为他与玛格丽特·迪萨菲亚公主在1608年的嘉年华结婚庆典上而作的歌剧《阿里阿德涅》, 另一部是芭蕾舞剧《忘恩者的舞会》。

此时蒙特威尔第的创作力已达到了巅峰, 但是得到的不过是少许空洞的赞美之词, 精疲力竭的他精神濒于崩溃, 与曼图亚宫廷的关系也急剧恶化。于是他决定辞去曼图亚的职务, 带着孩子重返老家克莱蒙纳。他在辞职信中写道:“尊敬的彻普先生, 当您知道了我在曼图亚感觉并不幸福和快乐后, 我希望您能看在上帝的份上, 说服陛下体面的辞退我, 因为我知道, 只有那样我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但尽管有诸多不满和怨言, 蒙特威尔第仍然奉召返回, 至此将注意力转向宗教音乐的价值挖掘。

1610年, 蒙特威尔第创作了《阿里阿德涅》的五声部牧歌版本———著名的《阿里阿德涅的悲歌》, 受到文学家多尼极高的评价:“它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创作的同类作品中, 最优美动听的乐曲。”同年, 前往罗马游历, 将精心创作的宗教音乐作品献给罗马教皇保罗五世, 谋职未果, 却开拓了艺术视野。

1612年2月18日, 温琴佐公爵谢世, 在曼图亚耗费了二十多年的心力之后, 蒙特威尔第黯然离去, 前往自由风气弥漫的水都———威尼斯。

“46岁的蒙特威尔第担任了全欧洲闻名遐迩的圣马可大教堂乐长”。掌管着大约30名歌手和20名器乐演奏家, 并授课作曲和负责教堂全面的音乐事务。这个精力充沛的行政管理者和出色的音乐组织者, 重组了圣马可教堂的礼拜仪式及其表演方式, 拓展了乐队的传统保留节目, 他的励精图治收效不凡, 使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蒙特威尔第在威尼斯头几年精神十分振作, 他既热爱这座城市本身, 又爱授予他的荣誉, 到处受人尊敬, “这儿没有一位上层人物不尊敬我、称赞我。我演奏教堂或宫廷音乐时, 我向您发誓, 全城的人都要来听”。言谈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所受的礼遇颇高, 与在曼图亚的遭遇形成了天壤之别。

但蒙特威尔第同曼图亚宫廷, 仍保持着藕断丝连的联系, 不断为其提供歌剧新作:1615年献上芭蕾剧《蒂西和克洛里》;1616年开始《戴提黛的婚礼》作曲工作;1619年谱写了亚历山德罗·斯特里吉奥的历史剧《阿波罗的悲哀》;1627年为曼图亚王室谱写喜歌剧《佯疯的利克里》。

1628-1631年, 蒙特威尔第连遭不幸。起先, 长子马西米连诺因被告发阅读禁书, 而被宗教裁判所拘捕, 在蒙特威尔第四处奔走申诉数月后, 才被判无罪而释放。后在曼图亚继承战中, 在奥皇军队攻占并大肆破坏中, 蒙特威尔第为曼图亚王室所作的, 尚未出版作品全部丢失。之后瘟疫闯入威尼斯, 有近五万人丧生, 全城及附近地区停止一切音乐活动达18个月之久。

1631年, 威尼斯的瘟疫结束后, 蒙特威尔第开始为圣马可大教堂的感恩礼拜, 创作庆典弥撒曲。事务缠身的蒙特威尔第, 仍然挤出时间创作钟爱的世俗音乐体裁———牧歌, 分别于1614年出版了标题为“配有古钢琴的通奏低音伴奏的五声部”《牧歌集》第六卷, 1619年以协奏曲为标题的《牧歌集》第七卷, 还有1638年以《战争与爱的牧歌》为题的《牧歌集》第八卷。

年逾古稀的蒙特威尔第, 在目睹了自己的八卷牧歌集公开发行后, 仍有佳作不断问世。这包括:1640年发表的宗教音乐作品集《道德与精神之林》、1641年在威尼斯首演的新剧《尤利西斯还乡》和《埃内亚与拉维尼亚的婚礼》, 以及为皮亚琴察王室西所作的芭蕾剧《爱情的胜利》。

1642年, 这位75岁老人的扛鼎之作———最后一部歌剧《波佩亚的加冕》问世, 这部蒙特威尔第晚年的呕心沥血之作, 使他的创作生涯攀上了无法超越的巅峰, “音乐与戏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与平衡, 在表达人类感情方面取得的成功标志着现代歌剧的诞生”。在穿越三个世纪时空后, 依然是契合现代爱乐者心灵的旷世佳作。“单凭晚年的这两部歌剧, 足以使蒙特威尔第跻身于最伟大的音乐戏剧大师行列”。

1643年11月29日, 在最后一次克莱蒙纳和曼图亚之旅后, 蒙特威尔第于威尼斯辞世, 享年76岁。威尼斯共和国为他在圣马可大教堂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这是一场王侯般的葬礼:因为音乐之王告别了我们”。数日后, 遗体在弗拉里荣耀的圣母堂, 安布罗斯小教堂下葬。

然而, 巴洛克的兴盛很快就把这位伟大的、重要的、著名的作曲家的音乐淹没,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将蒙特威尔第冲刷得甚至被人遗忘, 但世人若想在今日一窥———16到17世纪音乐形式的转变, 其捷径就是通过这位威尼斯巨匠的牧歌。

蒙特威尔第一生共创作了9卷牧歌集 (生前出版了八卷, 第九卷发表于他去世后的1651年) 、21首宗教牧歌、21首三重唱、15首三声部谐谑曲、10首二声部谐谑曲、近百首宗教作品和几部堪称精品的歌剧, 如《奥尔菲斯传奇》、《坦克雷迪与克罗琳达之争》和《波佩阿的加冕》等。这些并不包括其已经失传的众多作品。但是, 其从未涉足过纯器乐作品。

摘要: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是“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音乐流行时期之间一位重要的过渡性人物”, 这位承前启后的音乐大师, 被视为欧洲歌剧的奠基人, 对歌剧、和声学和交响乐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被称为“近代歌剧之父”。

关键词:蒙特威尔第,《牧歌》,创作历程

参考文献

[1]曹耿献.“第一实践”和“第二实践”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 2007.

《牧歌》 篇9

关键词:《边城》,沈从文,爱情,翠翠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也最具特色的作品,它创作于1933年至1934年,既不同于左翼文学表现什么斗争与运动,也异于海派文学都市男女的声色欲求。作者将目光投向湘西边境一隅,展现这片土地上迥别于都市的人们的爱憎与哀乐,“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作品中最令人心动的“哀乐”与“爱”莫过于翠翠、傩送、天保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说开篇并不急于进入对三人爱情的描写,而是花了不少笔墨描绘边城优美诗意的自然风光、单纯和平的日常生活以及淳朴良善的人性。这一切构成了故事发生的大环境,在类似于桃花源的环境中发生的爱情是如何美好也就在读者的预料之中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写到的边城的妓女,“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相熟的主顾,做生意时得先交钱,数目弄清楚后,再关门撒野。人既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妓女向来被认为是生活于社会最底层道德沦丧的堕落群体,但作者笔下的她们虽为生活所迫却不过分倚重金钱,具有不少人情味。卖身只是她们生活的一小部分,而其大部分时间处于对远人的怀想与思念中,“情感真挚痴到无可形容”,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爱恨得失。妓女尚且如此,何况边城的普通人,他们于感情又会何等执着。所以我们看见翠翠喜欢傩送而不选择天保,尽管选择天保她有可能过上更为舒适安逸的生活 ;傩送坚定地喜欢翠翠而拒绝团总的女儿,虽然那一座碾坊在当时实在是不小的诱惑。

《边城》令人称道处在于作者巧妙地通过三次端午节来描写爱情,“翠翠的感情成熟是靠一年一度的端阳划龙船来显示,端午节划龙船人人竞争,令人想起古代的楚国,沈用这个来描绘翠翠女性的觉醒。”通过分析比较三次描写可见出作者的巧思与用心。第一次端午节翠翠同祖父去看划龙船,因祖父回到渡口留下翠翠一人在码头边,孤独的翠翠遇到了豪爽的傩送。傩送担心翠翠在外等祖父不安全便好心邀请她去自己家里,不料被翠翠误会,以为邀她去有妓女唱歌的屋里,感觉自己受了侮辱遂骂了傩送。出翠翠意料的是傩送让自己家的伙计送她回家,翠翠为自己先前的冒昧羞愧。翠翠与傩送的邂逅在两人心中都萌发了爱情,只是翠翠的爱情意识比较朦胧、模糊。“但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翠翠与傩送初次邂逅的描写细致丰富,事件的发展、人物的对话心理均详尽到位。

第二次端午节翠翠与天保相遇了。但他们的相遇既没有翠翠与傩送邂逅的铺垫,也缺乏相遇时两人的交流,更没有之后翠翠心里引起的微妙变化。作者轻描淡写 :“但这次不见二老却认识了大老,且见着了那个一地出名的顺顺。大老把河中的鸭子捉回家里后,因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回家路上祖父玩笑般问翠翠答不答应做大老媳妇,翠翠的回答是 :“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翠翠心中着了恼,把火把乱晃,祖父担心自己会摔倒,鸭子会走脱,翠翠说 :“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如果从更深处来理解,那么翠翠是在说他不喜欢大老。这一次相遇让大老留下了对翠翠的好印象,萌生了爱意,但在翠翠方面只是节日出来玩耍,大老如热闹中众多擦肩而过的人一样彼此并无心灵的碰撞。这决定了大老与翠翠之间只是大老单方面的倾心,天保的爱情从开始就决定了不会开花结果。令人玩味的是在这一部分作者也在渲染翠翠对二老的喜欢,这种喜欢通过翠翠对过去的回忆和对二老现在的关心表现出来。在小说第五节作者写边城新年的欢闹气象,“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在众多节日中,翠翠怀想追忆的是端午,并非因为端午比其他节日更有趣好玩,而是她在端午节认识了傩送,傩送的俊美秀气和关怀大度留在了心里,故觉得“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也因为忘不了这件事她才于下个端午又去河街,并不只为看龙船,她希望能再见二老。但二老在清浪滩,当祖父唱起船歌时,翠翠问道 :“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清浪滩呢?”一句发问透露了翠翠的心理,因为喜欢所以关心,记忆也跟着到了他所止处。由此可说,第二次端午节的描写重点在于表现翠翠朦胧的爱情意识,他跟天保的短暂认识成了陪衬。

作者实在是偏爱翠翠与傩送,第三次端午节时大老去了川东。翠翠与祖父去河街之前,傩送来到碧溪岨送酒葫芦,还邀请他们俩去自己家吊脚楼上看划船,翠翠再次见到二老,表现出少女的娇羞 :“客人又望着翠翠笑,翠翠仿佛明白为什么被人望着,有点不好意思起来,走到灶边烧火去了。”当他们到了河边时,“祖父要翠翠过河街船总家吊脚楼上去看船,翠翠却似乎有心事怕到那边去,以为站在河边较好。”她的心事就是害怕看见二老,沈从文把少女情窦初开时既渴望又羞涩的心态表现得恰到好处。二老对翠翠的用心显而易见,他叫人为翠翠安排了方便观看的好位子,也因为翠翠在,他指挥起来格外卖劲儿。但在这一次端午节,也出现了令人隐忧的事物——碾坊,这成为了他们爱情的重大考验。去看船之前,翠翠摆渡王团总的女儿和她的母亲,乡绅的女儿有翠翠无法拥有的美丽的装扮和爱娇,翠翠“心中有点儿歆羡”,“只望着这一行人中那个女孩子身后发痴”。此时的翠翠只是本能地羡慕比自己拥有更好外在条件的人,她尚预料不到这将成为她爱情的不小阻力。而看事通透的祖父在知道团总女儿有碾坊陪嫁时已经为翠翠担忧,面对别人的称赞 :“十四岁多能干!将来谁得她真有福气!”他的回答耐人寻味 :“有什么福气?又无碾坊陪嫁,一个光人。”他忧虑是否有人喜欢翠翠而能不顾世俗勇敢地接受渡船。翠翠与傩送刚刚萌芽的爱情小苗便处于碾坊所代表的功利条件阴影下。

这里有必要分析天保的爱情观,他得不到翠翠的爱部分原因在于他不够自然、具有世俗要求的观念。天保曾对老船夫说过这样一段话 :“翠翠太娇了,我担心她只宜于听点茶峒人的歌声,不能作茶峒女子做媳妇的一切正经事。我要个能听我唱歌的情人,却更不能缺少个照料家务的媳妇。”由此可看出天保是带着找媳妇的标准来看翠翠的,他要找的对象是能为他分担家务、处理一切日常事务的助手,至于两人的情感与这样的世俗要求相比就不太重要了。这是由他的处境决定的,由于是家中老大,他自然要承担起更多更重的家庭责任,这也成为他寻找爱情的最重要的考量。掺杂了这些考虑自然就不够纯真。天保实在不懂爱情,他完全不明白能否拥有翠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与翠翠是否两情相悦,取决于他与翠翠的感情有多深厚,而以为事情的成败在于老船夫的态度。所以他才会托人探听祖父的口气,“不咧,人家以为这件事情你老人家肯了翠翠便无有不肯呢。”、“便是她的事情,可是必须老的做主,人家也仍然以为在日头月光下唱三年六个月的歌,还不如得伯伯说一句话好。”所以他走车路。大老还抱有宗法社会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想法。

反观翠翠与傩送,他们的爱情坚定又纯洁,建立在互相喜欢、心系对方的基础上。刚刚萌发爱情意识的翠翠对待感情含蓄,沈从文的描写也简单蕴藉,需要读者细细品味。顺顺来提亲,祖父表示事情取决于翠翠,“愿意,就成了 ;不愿意,也好。”此时翠翠的表现是“翠翠不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装作从容,怯怯地望着老祖父。又不便问什么,当然也不好回答。”她以为前来提亲的是傩送,她是喜欢傩送的,但这种喜欢毕竟刚萌发,还不成熟,所以面临谈婚论嫁的决定时她表现得有些不知所措,既不敢简单地答应又不愿断然拒绝,故“装作从容”。待到祖父说明提亲的是大老时,“翠翠弄明白了,人来做媒的是大老!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地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荚抛到水中去,望着它们在水中从从容容的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明白了是大老要娶自己,翠翠也就解开了心里的纠结,因为她不喜欢大老也就不会答应这门婚事,她没有了之前的两难选择,“也俨然从容了许多”。翠翠与傩送的爱情在文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唱歌,翠翠母亲与父亲就是通过唱歌认识的。男女双方在歌声中实现心灵的交流,坠入爱河,享受爱情的美好,这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与都市男女爱情与利益、情感与物质的博弈是不同的,这样的美好风俗只在沈从文笔下蛮荒、偏僻、受现代文明之风影响不深的地区还保留着。作者如此歌颂山区边民的唱歌 :“抓出自己的心,放在爱人的面前,方法不是钱,不是貌,不是门阀也不是假装的一切,只有真实热情的歌……一个多情的鸟绝不是哑鸟。一个人在爱情上无力勇敢自白,那在一切事业上也全无希望可言,这样人绝不是好人!”傩送与天保一个为翠翠唱歌一个请媒人说亲,显然唱歌是更健康、更自然的方式,也更符合纯朴的边城人民对爱情的期待。充满爱意与温柔的歌声打动了翠翠,使她在梦中灵魂浮起来。天保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歌声赶不上二老,如此一来他的爱情只能沦为空虚,于是下决心离开茶峒。

《牧歌》 篇10

牧式教育的提出,具有一定的伦理基础和哲学意蕴。它从牧马(羊)的行为和过程中受到启发,并在深入研究牧场的生活规则和生命状态的基础上,将“牧”的思想和行为创造性地应用到教育上,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形成了自主开放的教学模式。牧场上,无论是马儿还是羊儿,它们都是自由的,每一个个体要吃什么草?吃多少草?到什么地方吃草?先吃什么后吃什么?都由自己决定。同时,个体之间又都是和谐的、彼此分享的。每一个个体都能够按照一定的习惯和规则生活,并共同维护群体的平衡和稳定。有鉴于此,牧式教育也就是一个开放、自由而又有序的生态场,学生在这个场域里各取所需,各显其能,都能够感受到自身的生命存在,并循着自己的个性和喜好获得良好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牧式教育就是一种基于生命个体成长的教育生态和教学范式,它指向每一个生命的自然、自由和自为成长过程,注重激发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发展欲求和个性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协同进步,深度发展。

一、牧式教育的逻辑起点

牧式教育的提出不是主观臆断或毫无根据的创新设计,而是基于一定的逻辑起点。首先,牧马(羊)是一种放养,它与圈养是根本对立的。放养重在给牲口一个充分自由的时空,让每一头牲口都能够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自行活动、自我选择、自取所需。有鉴于此,牧式教育就是要开放学生的学习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牧式教育追求的最佳状态。其次,放养不是绝对由着马或羊的性子来,否则牧场就变得混乱无序。牧场是一个有规则的生态场,每一头牲口都必须遵循牧场的规则才能彼此获益、和谐共生。为此,牧式教育需要加强学习共同体建设,注重建立共同学习和生活的规则场,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和集体意识,让学生在集体学习和生活中习得良好的人文素养。第三,牧马(羊)讲究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有经验的牧马(羊)人,不会让一头牲口掉队,而且每一头牲口都会生长得身形矫健、体格健壮。牧式教育就是要坚持“全纳教育”,需要努力寻求一套科学的育人机制和教学方法,把每一位学生教育好、培养好。

二、牧式教育的特质及品质追求

牧式教育重在开放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这一点上看,似乎与新课改理念及主体性教学并无二致。其实,牧式教育推行开放性学习是基于一定的规则的,也就是说,牧式教育时时处处都关注一个“牧”字。“牧”就是一种基于规则的组织系统,学生在这个组织系统内进行有规则的学习和生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也是牧式教育的品质诉求。另外,牧式教育在着力推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更注重集体意识和学习共同体的打造。在牧式教育那里,每个个体只有融入到集体组织系统和智慧场域里才能得到最佳发展。因此,牧式教育不只突出个体的自我发展,更注重构建集体生态,关注集体智慧背景下的个体成长,注重在集体智育的背景下实现个人的深度发展。

三、牧式教育的理论基础

牧式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生态,推行的是学生完全自主的学习方式。它是基于积极心理学建立起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范式。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走向幸福。牧式教育,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建设性的力量,都有与人为善、追求美好的品质,都有独立自主和与人交往的愿望,都有自我改进和渴望集体生活的诉求。尊重学生,放手让学生在集体学习和生活中习得知识、发展能力,这是牧式教育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

四、牧式教育的基本主张

(一)给学习的基本条件,不给直接的学习资源

牧马(羊),最重要的是提供一块有草的地方,给马或羊可资取食的基本条件。这也就是教师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资源。但有经验的牧马(羊)人不是直接给马(羊)提供丰盛的草坪,而是将马群或羊群赶到一片可以找到草的地方,这些马或羊只有主动去找,只有在广阔的原野上走低爬高、翻涧越谷才能寻到。同样,教师在课堂上也是如此,不要把学习所需的现成资源都准备好了放在学生跟前,而是提供一些可以获取资源的途径和办法,让学生凭借已有的媒介或其他途径自己去搜寻和发现,一切资源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惟其如此,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二)给探究的不同视角,不给具体的解题思路

辽阔的牧场上,我们常会发现,有一些马儿或羊儿迟迟找不到草吃,寻不到水源。仔细打量便会发现,这些马儿或羊儿总是在低着头寻草,很少抬起头向远处张望。每逢其时,有经验的牧民便会推着这些马儿或羊儿往前走,让它们从原地挪开,也让它们在跑开时张望一下远方,有意识地训练它们学会放大视野,多一些寻草的方法。牧式课堂也是如此,当学生固守一种方法久久不得其解时,抑或囿于思维的狭小圈子无法突破时,教师要适时给予方向上的点拨或思维上的提点,使学生突破原有的认知视角和思维困境,并最终找到问题化解的正确路径。这里,教师提点的是思考的方向和视角,究竟怎么解决问题,具体的探究过程和解题思路都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三)给融入集体的机会,不给融入集体的干预

牧民每次放牧归来,马儿或羊儿总是一个都不少。原因在于,在放牧途中,牧民从不会让一匹马儿或一只羊儿掉队。在牧民们那里,掉队的马儿或羊儿是很难生存的。于是,牧群里,掉队的马儿或羊儿总是在第一时间被牧民赶入牧群。有意思的是,牧民只负责将掉队的马儿或羊儿赶入牧群,至于归队后怎样迅速地融入牧群,怎样才能和其他马儿或羊儿友好相处,那是掉队马儿或羊儿自己的事情,牧民从不过问,也从不会给予任何干预和帮助。牧民相信,每一匹马儿或羊儿都有融入集体的渴望,也都有融入集体的办法和能力。事实也确是如此,牧场上的牧群生态是和谐稳定的,牧群里的个体之间都能够各守规则、友好相处。但也有三五成群的小组现象,并且这样的小群落往往都很固定,它们总是那么习惯性地走到一起过着有序的生活。这种牲畜之间的规则和伦理,让我们在牧式教育上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我们更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融入集体的能力,也都有融入集体的需求和渴望。教师不要过分“关心”暂时“掉队”的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懂得沟通他人、融入集体的游戏规则。同时,教师也不要干预小组共同体建设,要尊重学生三五成群的伦理关系,小组的划分由学生自由搭配,不要强行规定。如此,这样的小组,这样的学习共同体才是自然的、和谐的、更是生态的和更有成长空间的。

(四)给自我认知的时空,不给没有契约的自由

遥远的牧歌 篇11

我总以为在远离喧闹的乡村总是传承和保留着最为纯粹的文化基因,人们的生活习俗、服饰装束、审美趣味、民族性格都毫不掩饰地镌刻在人们的表情或者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抑或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是养育和承载一方文明的物质基础。由于历史的原因,众多的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比较偏远的山野乡村,他们的生活文明了这一方山水,这一方山水也演绎了他们的文明。宁静的村野确定了牧歌的曲调,也让这曲牧歌流传得更加纯粹和久远。

苗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明的少数民族,在湖南的西部地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他们崇尚自然,崇拜祖先,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风俗,有自己的礼仪与制度。他们能歌善舞,锦绣衣裳。在苗文化的辞海中,“歌舞”是一个最醒目的字眼。闲暇吟唱,对酒当歌,情定终身,歌舞为媒,向世人展示了苗文化浪漫中有几分粗犷,悠扬中带着闲适,神秘中不乏深邃,是一曲曲弥漫在苗寨村野的牧歌。

画家、诗人是苗文化的忠实追随者,苗文化也为画家和诗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画家王志坚是苗文化画家中最忠实最执着的追随者、探寻者和创作者。在他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苗文化始终是他最重要最常见也最有风采的表现对象。作为来自于湘乡、曾经对乡村生活有过深切体会又在都市中工作与生活的画家来说,无论是乡村的情结还是志趣的契合抑或是洗却铅华的回归,纯粹而又朴素的民俗文化总是具有无法抗拒的魅力与诱惑,深深地吸引画家不知倦怠地去为她诉说与讴歌。苗族作为湖南最大的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秀润而又奇险、偏僻而又梦幻的武陵山区,沉淀了深厚而有些诡谲的苗家文明,这种美丽的风景浸润出来的美妙文明吸引了无数画家为之图以绢素赋之丹青。王志坚也把散落在苗家村寨的一串又一串音符谱写成了一曲又一曲婉转的牧歌。

今次结集的系列作品中,绝大部分是画家王志坚以苗族人们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或农耕于田亩,或放歌于山峦,或锦绣于闺阁,或仪轨于庙会,男儿上刀山,女孩绣衣裙,长者论桑麻,幼小戏猫兔,一派其乐融融其情笃笃的村野风光。画面中特定的山水树木,白云蓝天,牛羊鸡鸭,茅篱竹舍,还有花裙绣鞋,银饰垂珠,不仅构成了妙曼的视觉语言,更渲染了这片文明语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在地理文化中是一个不可超越也无需超越的不二规律。在当今文化交流变得频繁而又便捷的环境下,空间的遥远和文化的坚守是保持传统纯粹性的法门,更是难能可贵之处。

童年时代不仅是人生中最纯真最无邪也最自由最快乐的岁月,它也是人们回忆世界中最闪亮的素材。它是成熟后的依恋,是繁华后的淳朴,更是人性的回归与向往。每一个经历了丰富历程的人们无不留恋孩提时代的单纯与幼稚、自由与快乐,没有得失,没有顾忌,没有烦劳,没有恩怨,只有天生的善良和无拘无束的快乐,这正是当今都市人精神世界中极致的向往。或许,时间永远不会倒流,人们也无法回归孩童时代,但在人们的精神追求中,也无妨把童真与单纯作为一种神往与慰藉,在忙碌中获取一种精神的放纵和宽慰。在王志坚的画作中,大量出现的农村孩童形象,恐怕一半来源于对自身少儿时代的追恋,一半来自于现代都市文明下对乡村情怀的神往,不管画家的创作动机与来源如何,作品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片精神的乐园。

王志坚是一位多面能手,工笔写意,抑或山水人物,草木虫鱼都能画,而且都画出了自己的风格,这种多能的特点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推陈出新提供了成功的可能。志坚早年的工笔画倾向于精微细致,具有扎实的传统功夫,后来的写意画放情恣纵,挥写自如,这两段经历两种能力成为他当今创作的坚实支撑。这次创作的系列作品显然有别与传统的工笔画和写意画,同时又可以看到工笔与写意的自由借鉴。作品保留了工笔和写意的诸多优良品性,使画面显得更为灵动、轻松和舒展。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虽然舍弃了传统工笔画中层层渲染的过程,但也带给观众以更多的生动。色彩采用平涂,注重装饰意味,丰富而又明快,显然从民间美术中吸取了大量有益的养分并加以合理的利用,与表现民间乡村题材和儿童生活可谓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巧妙结合。画面大胆地使用石色、白粉,似乎借鉴了一些壁画的表现手法,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中的石色运用为中国画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恰当的艺术语言与特定的表现题材之间的完美结合是值得艺术家为之努力的重要课题。

齐白石老人开创了将大写意和工笔相结合的画法,在他的画面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昆虫画得极其精微细致,而其它部分尽情挥洒,获得精微与放纵强烈冲突与对比的视觉效果。画家王志坚在这次创作的系列作品中,有意将工笔画的语言技法借鉴写意的笔意加以改进,使画面更加轻松活泼与率性,尤其是在背景环境,诸如山水树石采用了大写意的笔法和墨法,横涂竖抹取代晕染,更显得轻快自如。这种“兼工带写”的语言体系用来表现乡村题材是一种内容与形式、意境与语言、情感与方式的成功结合,不仅创新了画家自身的语言系统,也给观众带来更为清新和自由的审美享受。

丙申仲夏之月于牧云楼

志坚的画由工入写,又再由写入工,于是,他近年的画风就愈来愈朴厚洗练、清新自然、气沛奇恣。其构图、其法度、其意趣更自岀机抒,其成就广为画坛和社会各界所重。

志坚为人苍厚,学养通达,源脉端方。既入出传统,又融通并蓄,兼揉慧悟,始成工中有写、写中含工,形神互化,融汇成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意趣与诗意精神的鲜明艺术风彩。

可喜,可贺,为他高兴。

朱训德

《牧歌》 篇12

边城指的是四川与湖南交界的一个江边小城,名叫“茶峒”。江边摆渡的老艄公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翠翠的母亲是苗族人,父亲是驻扎在这里的汉人军官。在义务和爱情无法两全的情况下,翠翠的父亲自杀了,母亲在生下翠翠后也殉情了。翠翠渐渐长大,老艄公的心事就是给翠翠找一个婆家安顿下来,这样自己死也瞑目了。

当地码头团总顺顺的儿子傩送是翠翠情窦初开时遇到的,但顺顺的大儿子天保却喜欢上了翠翠,顺顺和老艄公都有意促成这桩婚事。就在天保欲向翠翠表白时,发现弟弟也爱上了翠翠。于是兄弟俩决定用唱山歌的方式,让翠翠自己选择。翠翠选择了傩送,天保为了成全弟弟,驾船出走,但不幸溺死水中。傩送认为哥哥的死,自己成为间接凶手,他也离家出走。为此,顺顺对老艄公心怀不满,不再像过去那么好了。老艄公由此生病,不久去世。顺顺看见翠翠孤身一人,就希望她以傩送未婚妻的身份去他家生活,但翠翠却固执地在码头坚守,她相信,傩送总有一天会回来。

这篇小说是沈从文于上世纪20年代创作的,由于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种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外人无法将这个美丽凄婉的故事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相联系。这篇小说中没有表现时代变革,也没有描写当时的社会矛盾,呈现给观众的就是中国传统的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休戚与共。故事虽然是个悲剧,但其中的美好感情却感动每一个读者。

二、《边城》中的田园牧歌情调

(一)友好淳朴的人事关系

田园牧歌是个外来词,含义是和城市生活相对应的,和复杂而又充满利益冲突的城市相比,田园牧歌是一种淳朴而自然的乡村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农耕基础上,共同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在利益上没有多少冲突。在我国,传统的中国农村都是以姓氏为单位,一个小村落里,生活的人们大多具有血缘和亲属关系,因此,他们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形成一种休戚与共的美好关系。这种关系和我国传统道德中的“睦邻”要求一致。

在《边城》中,体现的不是传统的以姓氏为单位的乡村,而是一个小山城,但由于这里远离尘嚣,人们都非常熟悉,因此这里还保持着传统的美德。

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没有为了利益而互相倾轧的现象,将礼仪看得比金钱重要。像小说开始部分,介绍老艄公的摆渡生涯。老艄公的小船是公益性质的,由公家出资雇请老艄公,平时人家渡河不用付钱。但有时候,一些生意人因为货物多,需要老艄公来来回回好几次。他们下船后心里过意不去,要另外付钱,老艄公总是回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别人强行将钱丢在船上,老艄公也不会独吞,而是用来买草烟和茶叶。草烟用来和渡船的人共享,茶叶用来泡茶给路人解渴。这种优秀的道德和我国传统道德中的“慎独”是一致的。

生活在这里的人还没有门第观念,不用财富的多寡来将人分成等级。像顺顺,家里有许多船跑运输,又是团总,在当地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但他和一无所有的老艄公却非常要好。过端午节还带粽子给老艄公,儿子在活动中得到的奖品鸭子,也送给老艄公。

不仅在平常生活中如此,在婚姻大事上。顺顺也没有门第观念,知道天保喜欢翠翠,他就在老艄公面前半真半假地提出,要将翠翠娶回家当儿媳。后来天保去世,顺顺一度对老艄公产生误会,但也没有过分怪罪老艄公,只是态度冷淡一些。老艄公去世后,顺顺第一个来到他家,送来了米和油,帮助料理后事。看到翠翠孤身一人,他还希望翠翠去自己家生活。

这种没有金钱利益和门第观念的美好感情,只有在桃花源这样的地方才会出现,因此,读者读过这篇小说,总会将它和《桃花源记》来对比,因为这种美好的境界,正是人们追求的。

(二)田园诗般的生活环境

小说不仅描写了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描写了一种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

小说中描写的生活环境是青山、绿水、吊脚楼,这里“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城因为靠水而建,都是吊脚楼,富有民族特色。

生活环境美好,人们的生活状态也是悠闲放松的。像翠翠跟着外公摆渡,闲下来时,外公用自制的笛子吹奏,翠翠在静静地听着。有时候,翠翠还会学母羊叫,有花轿过渡,她还要追随花轿走到山坡。

这里还保持着古老的民风,像端午节部队里的人要与民同乐,赛龙舟,捉鸭子;连求婚还有“走车路”、“走马路”的区别。

如此种种,总能使人产生美好的向往,尤其是工业化的今天,这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更加令人向往。

摘要: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描写的是一个苗族少女的爱情故事。在这篇小说中,沈从文不仅写了湘西人们的生活,还写到了当地人那种传统的道德观念,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处。这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小城,青山绿水和善良淳朴的人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一首凄婉的田园牧歌。

关键词:《边城》,翠翠,田园诗

参考文献

[1]曹瑞霞.解读《边城》中的美与悲[J].文学教育(下).2011(02).

[2]闫晓昀.《边城》的牧歌叙事研究[D].青岛大学.2008.

上一篇:自主减负下一篇:应用介绍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