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

2024-06-12

《老路》(精选12篇)

《老路》 篇1

S202威青线 (威海至青岛) 全长260.3公里, 本次改建莱阳境内一合同段 (K171+000~K179+040) 全长8.04公里, 现状为三级公路标准, 改建后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 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

老路加宽段施工存在的问题

在S202威青线路基施工过程中, 我们遇到了老路加宽施工接缝、水位较高、路基填筑后局部有翻浆等问题。

1. 本段路地形复杂, 地下水位较高, 一般填土不能直接运用于路基填筑, 而且路基施工基本要求“0”沉降。

2.水位较高的情况下修筑路基, 根据工期要求及施工质量要求, 按时完成施工任务有难度。

3.经济效益, 考虑到如果我们全部外借材料填筑, 造价较高, 对利润有一定影响。

原因分析

新旧路面连接处裂缝的控制是拓宽改建公路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由于路基处理不当导致的路面纵向裂缝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路基加宽后没有采取开台阶搭接, 新旧路面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新路面的沉降大于老路面的沉降, 这是产生纵向裂缝的主因;二是由于用于路基的填料强度不足造成的, 老路经过长时间的沉降及车辆作用使路基顶面的回弹模量变小并趋于稳定而新填筑路基修筑由于填料强度低, 在车辆荷载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路基顶面回弹模量较大, 从而使新旧路面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存在较大差异, 就会在交界位置处产生较大的应力, 甚至产生局部的应力高度集中, 引发路面开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新旧路基用于填筑的填料土石比例及岩性相差较大、导致新旧路基的沉降量不同, 造成新旧路面接缝处中空、开裂。

2.新旧路搭接处原路基边坡开挖后, 没有及时整平碾压, 导致边坡开挖后较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 受雨水等因素的冲刷, 造成新旧路基缺土, 新旧路基重合面变少。

旧路面加宽施工过程中, 由于加宽面与老路面的结合处施工复杂, 往往产生种种由于人为控制不力而产生的一些质量问题, 如填筑所用的材料强度不足、岩性差异较大、填筑速度太快、压实机械不足、压实度达不到要求等, 这些问题都会引起路基沉降量不同, 进而引起结合部产生开裂。

4.老路加宽段路基大都位于老路边坡及边沟范围内, 而边坡及边沟受雨水冻融等自然因素影响经常出现软土、腐殖土等影响地基承载力的情况, 而软基, 腐殖土处理不彻底加上排水不畅就会造成薄弱的结合面。

制定施工对策

针对存在差异沉降量而提出控制问题的方法:一是调研收集已出现开裂形式的加宽路面并对此进行分析, 制定断裂模型;二是分析已出现问题的加宽改建工程的沉降规律, 从而确定差异沉降的控制标准, 用于组织指导施工。路基沉降速率随时间增大而减少, 旧路加宽改造完成后, 由于旧路基存在时间长, 沉降速率变慢甚至趋于稳定而新路基存在时间短其沉降速率明细高于旧有路基, 导致新旧路基沉降量存在较大差异, 使新旧路基结合部产生较大的应力变化, 当这种应力变化超出填料的抗拉强度时, 就会产生纵向裂缝, 这是旧路拓宽改建后在连接部容易产生纵缝的原因。因此应对新旧路结合处的应力予以重点计算, 确定工后容许沉降标准。

施工对策的实施

1.低路堤处治策略

对于低路堤, 当原地基承载力足够时, 拓宽段的地基施工可以按一般路基要求进行 (局部地基承载力不足时也可采用换填、掺灰、加固等措施处理。这是因为路基填土高度较小, 施加于地基上的应力不大对于路基填土高度小于1.5 m的施工路段, 无水路段应先填40 cm石渣等透水性较好的填料, 水田段宜填70 cm的石渣, 淤泥、平塘段等应先进行抛石挤淤、爆破排淤等方法进行处理, 用石渣、砂砾等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填至水平面以上50 cm后, 用三轮压路机等机械进行充分碾压, 路基填筑前, 最好在路基基底铺设土工布或土工格栅, 可以起到排水、应力分散、隔离等作用, 在路基自重作用下受拉产生抗滑力矩提高路基整体强度, 有效防止路基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反射裂缝。

2.

高填方路堤处治, 高填方由于填土高度大、导致路基沉降十分明显, 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必然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 从而引发纵向裂缝的产生, 高填方加宽段路基为软基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必须采取换填加固等措施提高其承载力, 不得因为填土高度高而忽略地基承载力, 高填方路基填筑时间不得太快, 应给路基沉降预留足够的时间, 加强后期的沉降观测。

3.新旧路基衔接

新加宽路段与旧路段相比, 产生的沉降量明显偏大, 这是导致路面结合部产生纵向开裂的主要原因, 而衔接部位地基处理不到位、压实度不够、结合面强度不够也是导致纵缝的关键, 因此必须要采取特定的处治办法, 加强新旧路基的连接:

(1) 基底处理旧路两侧一般为排水边沟和碎落台, 边沟经长期的雨水侵蚀, 其下部已基本变得软弱;平台由于绿化底部作为腐质土。上述情况地基必须作彻底清除, 对于地下水丰富区域, 须铺设透水性材料。基底压实度一般比规范要求高出1%~2%, 不低于90%。原有路肩经过长时间雨水、植被、冻融等作用后大都质量不好, 达不到规范及设计要求, 因此应将土路肩进行掺灰挖开翻晒等措施改善其含水量使其达到接近最佳含水量再进行碾压, 以达到压实度及承载力要求。路基加宽结合处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开台阶, 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米, 且做成向内倾斜的4%横坡。

(2)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对新旧路基衔接进行开挖台阶作业, 且台阶的数量应足够多, 为新旧路基的结合提供更多的结合面, 更利于新旧路基的衔接。

(3) 要加强对新老路结合部位 (特别是大型压路机的压实死角) 的压实度控制, 对新旧路基接缝部位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并用强力打夯机压实到位, 必要时采用冲击碾等方式加强压实。大量实践证明, 冲击碾压不但能有效提高新旧路基结合部的压实度, 而且可以加强新旧路基的连接, 减少后期不均匀沉降, 这种施工工艺在G309莱阳段改建工程中已经得到验证。

(4) 在新旧路基结合部跨缝铺设一层土工格栅或土工布等土工合成材料, 使新旧路基的横向联系增大加强, 起到减少反射裂缝的作用。土工格栅的宽度不应小于2米, 且跨在原有路基一侧的格栅宽度应为其总宽度的1/3~1/2。

4.路基填料的选择

要求新填路基使用强度较高、透水性较好的砂性土、砾石土等填料。填料使用前必须测定最大粒径和最小强度, 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5.施工控制

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来自不同场地、不同性质的填料分层、分段填筑。在填料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 力求压实达到最大密实度, 一定要摊开充分晾晒处理。必要时可以掺加一定数量的生石灰。松铺完成后, 应对超过允许最大粒径的石块人工检出, 表面缝隙用石屑、小石块填平, 再进行压实。压实应遵循从低到高的原则, 轨迹重叠不得少于50 cm, 以路床表面不再有下沉轨迹时判定为密实状态。填筑新路基时应按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超宽宽度不少于30 cm, 压实后进行刷坡处理达到设计宽度保证路基边部压实度。

取得成果

通过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直到解决问题, 对可能产生结合部裂缝的原因层层分析, 从而对老路加宽的施工质量控制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对施工质量能够更好地控制。

《老路》 篇2

走在宽阔的马路上,无意间发现了旁边那条已是荒草萋萋的小道。这儿已经是虫儿们的乐园,野草的天堂。不时有小孩找趣往这条小路上走,则会有人讥笑:“有大路不走偏走小路,傻瓜!”

回想起这条路的历史,它曾是我们村的“交通要道”,无论是大人赶集,还是小孩上学,都要踏着它走上路程。

我想,它肯定看见了,在一次大雨过后,一位迈着急促而缓慢步伐的学子从它身上踏过,泥泞的道路使学子无法正常行走,上学急迫的心情使他摔了一跤又一跤。这时,这条路多么想伸出一双手,送他过去,又是多么悔恨自己不是一条踏不烂的水泥路。

我想,它肯定看见了,散学后的孩童们,背着书包,又蹦又跳地踏在路上,时不时踢出脚下的一枚石子。这时录得心也随着孩童们的脚步一蹦一跳地,多么欢快,多么高兴啊!

我想,它肯定还看见了一位年青人把捡到的钱还给老人。一个个在它身体上劳动的.人……

就在这时,一台台挖掘机从它身旁路过,一辆辆卡车从它旁边开过。不久一条漂亮的公路取代了它,渐渐的从它身上经过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直到最后一个也没有了。

就在这时它看见那位含辛茹苦的学子开着车荣归故里,看见当年的那些孩童正骑着自行车从公路上奔赴学校。忘了,人们真的彻底把它给忘了。渐渐地它习惯了这种生活,看着每天如影似的车流经过,它笑了,它为人们的生活感到高兴。不信你看,在它脸上踏出的脚印就是它永久的笑容。

这条老路尽自己所能,把所有的都奉献了出来,当自己真正老了,新的路在接替自己,它则默默地在丛中笑。这就如同我们的老师们,他们不辞辛劳地接纳了一个又一个学生,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我们。

《老路》的存在主义解读 篇3

关键词:《老路》;尤多拉·韦尔蒂;存在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198-02

尤多拉·韦尔蒂是美国当代著名女性作家。《老路》是尤多拉·韦尔蒂著名小说集《绿帘》中的最后一篇小说。《老路》讲述的是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在寒冷的冬季,踏过充满荆棘的漫漫长路为生病的孙子到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取药的故事。在小说《老路》中,女主人公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对现实的迷茫与不满,老妇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的寻找,老妇人在小说中所做出的自由选择,以及将自由选择付诸实现,使这部小说具有明显的存在主义倾向。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

根据百度百科,存在主义文学是20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从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达到了高潮。

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萨特认为世界是荒谬的,存在先于本质以及自由选择。萨特强调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因此人们对现实产生迷茫和不满。让—保罗·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因此人们努力去寻找存在的价值。萨特强调自由选择的重要性,因而,人们不断地进行自由选择。

二、菲尼克斯·杰克逊对现实的迷茫与不满

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身穿一件长及脚面的暗色条纹裙,系着同样长度的围裙。这条围裙是由褪色的糖布袋做成的,上面有一个塞得满满的兜。菲尼克斯·杰克逊虽然浑身上下干净利落,但是她却没有系鞋带。也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菲尼克斯·杰克逊每一次简单的抬脚的动作都会被松散的鞋带绊倒。在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看来,无形中,她的脚上被戴了一副脚镣,无法自由地行走。而这可以被理解为现实世界对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的束缚。

而在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里,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的短暂失忆,也暗指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对现实的迷茫。当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的助理员向老妇人询问来意时,老妇人只是望着助理员头上方的位置,脸上汗水涔涔的,道道皱纹织成了一张亮闪闪的网。当认识她的护士向老妇人询问她孙子的病情时,老妇人只是呆滞着、沉默着,她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身体僵直,纹丝不动,就好像穿上了盔甲。在整个过程中,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没有说一句话。但是,她的迷茫的神情跃然纸上。

在小说《老路》中,女主人公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对现实的迷茫与不满并不仅仅是她的个人行为,也是她所居住的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现实的迷茫与不满。正是这种对现实的迷茫与不满激励了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和许多像她这样的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并寻找自己之所以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价值。

三、菲尼克斯·杰克逊对存在的价值的寻找

在12月份的一个天气晴朗而冰冷的清晨,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头缠红布,开始沿着松林中的小径一路前行,开始了她为生病的孙子到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取药的旅程。而这段充满坎坷的旅程可以被看做是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不断地去探寻她的存在价值的不平凡的旅程。

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缓缓前行,步履稍稍有点左摇右摆,好像是老式座钟的钟摆让人半觉沉重半感轻盈。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是拿着一根用伞柄做成的细小手杖,不断地敲击着前方冰冻的地面开始自己的寻找存在价值的旅程的。

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首先需要钻过松林。冬天的树林稠密而又静谧,松针在阳光映照下明亮得耀眼。而风吹动枝头,松果像羽毛一样轻轻飘落下来。虽然景色很美,但是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却时刻感受到山上有些东西在试图抓住自己,并恳请自己停下脚步,结束似乎根本无法完成的寻找自己存在价值的旅程。

但是,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并没有停下脚步。她继续前行,很快到达山顶。紧接着,她开始往山下走,试图钻过一片橡树林。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眼睛睁得大大的,开始慢慢地朝山下走去。然而,还没有到达山底,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的裙子就被一处灌木丛钩住了。她的手指认真地忙活不停,但是她的裙子又宽又长,这边刚解开,那边又被灌木丛钩住。忙活了半天,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才意识到自己跑到荆棘丛里来了。生性乐观的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没有被荆棘吓倒。相反,她自我解嘲地认为自己老眼昏花,错把荆棘当做漂亮的绿色小树丛。

终于,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费劲全力摆脱了荆棘丛。她浑身哆嗦着站了好一会儿。然后,她才敢弯腰去捡手杖。在山脚的一处地方,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需要走过架在溪流上的一座桥。说这是桥并不确切,因为它只是一根能够容一个人通过的横木。对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来说,这是考验。她勇敢地迈出右脚,踏上横木,并紧闭双眼。紧接着,她提起裙摆,凛然平举着手杖,像某个节日游行庆典中的人物一样,开始大跨步地走过这个只能容一人通过的横木。当她再次睁开双眼时,她已经平安地到达了对岸。在这之后,等待着她的是一处挂着带刺铁丝的篱笆。她只能爬着穿过带刺铁丝的篱笆,匍匐蠕动,并费力地手脚并用,就像婴儿费力地爬台阶一般。最终,她平平安安地穿过铁丝网篱笆,在篱笆外面的空地上站起身来。

随后,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穿过破败的棉花田,走进枯干的玉米地。玉米杆摇摇摆摆,在老妇人的头上飒飒作响。这里好像没有什么危险,但是,老妇人需要走进迷宫了,因为这里根本没有路可以走。老妇人无法前行,她只能用手杖左右拨拉着,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分出一条路来。经历了千辛万苦,老妇人终于来到了能够通行马车的一条小路上。沿着马车小道,老妇人穿过了光秃秃的田野,走过了一个山涧,穿过了一片沼泽湿地,终于来到了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到达了纳切兹·特雷斯老镇,意味着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endprint

四、菲尼克斯·杰克逊的自由选择

学者黄峰在《论萨特的自由选择理论》一文中指出:萨特认为自由选择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做自由的决定;二是重在选择的行动。

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是自发地做出去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为心爱的孙子取药的决定。没有人强迫她做出这样的决定。在很多人看来,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是不可能完成到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取药的任务的。当一名牵着条带链子的狗的年轻猎人听说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要去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的时候,竟然大笑起来。猎人的笑声响彻四面八方。猎人不相信眼前这位身形瘦小、年纪一大把的黑人老妇人会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长途跋涉去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年轻的猎人竭力劝说老妇人打消这样的念头,并呆在家里,因为这样就不会出任何事情。但是,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并没有改变主意,而是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路。

在小说《老路》中,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不但做出了自由的决定,而且将自己的自由选择付诸实施。在充满坎坷的旅途的整个过程中,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没有一丝犹豫,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路。在树林中,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甚至要求狐狸、猫头鹰、甲壳虫、长腿大野兔、浣熊以及各种野兽不要挡住自己的去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的完成到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取药任务的坚定决心。

在小说《老路》中,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并没有做出很多自由选择。在尤多拉·韦尔蒂笔下,黑人老妇人只做了唯一一次自由选择,那就是长途跋涉去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为自己唯一的孙子取救命的药品。然而,不是每一人都能做出这样的决定。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在没有任何人强迫的情况下,做出了坚定的决定,并在寒冬,拖着年迈的身躯,迈着缓慢的步伐,凭借着锲而不舍的精神,爬山涉水,来到了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不但将自己的自由选择付诸实践,而且完成了许多年轻人都无法完成的任务。

路易丝·韦斯特林曾经盛赞尤多拉·韦尔蒂:尤多拉·韦尔蒂的小说展现了她所看到的一切真实世界,而且她的视野非常广阔。她描写刻画了多种不同人的生活—黑人和白人,男性和女性,贵族、中产阶级与农村穷苦人群。在尤多拉·韦尔蒂的小说《老路》中,女主人公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对现实的迷茫与不满激励了她去寻找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价值,以及她在寻找存在价值过程中所进行的自由选择使这部小说具有存在主义色彩。

——————————

参考文献:

〔1〕默然.用存在主义解读《远大前程》[J].青春岁月,2013(6).

〔2〕彭莹.哈代小说的存在主义解读[J].英语研究,2008(4).

〔3〕王小梅.《吉姆老爷》的存在主义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4〕尤多拉·韦尔蒂.绿帘[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5〕闫凤霞.当代英美文学的存在主义解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9).

老路改造中线形拟合的初步探讨 篇4

关键词:公路设计,老路改造

前言

公路设计中, 线形设计是整个工作的重要基础, 特别是在老路改造项目中尤为重要。老路改造分为摈弃老路新建道路和拟合老路拓宽改造两种处理方式, 新建道路在线形指标、施工组织方面都是有利的, 但其造价较高, 新占土地资源较多, 不符合老路改造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 造成较大的浪费, 仅适用于线形较差、需要裁弯取直的老路路段;老路改造应基本以利用老路为主, 在符合改造标准的前提下, 追求对老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尽量拟和老路线形, 包括在平面、纵断面、路基处理方案上综合考虑。

S332大兴金公路兴化段是兴化北部重要的通道, 急切需要拓宽改造, 设计中按照二级公路标准实施, 按一级公路标准控制。

1 平面线形的拟合

老路改造中, 平面线形的选择范围小, 所受限制多, 在满足改造要求的同时, 需要尽可能利用老路线形进行布设。

1.1 对老路的取舍

S332大兴金公路兴化段全线建设时间、建设标准各异, 经过大营、安丰、钓鱼等集镇段, 穿越大纵湖, 控制点众多, 使得老路路线资源十分宝贵, 因此尽可能利用原有路线范围、仅作局部调整是比较符合本项目实际现状的处理方案。

对于不满足一级路标准的线形, 尽可能的利用老路。有时候情况较为复杂, 即使线形不满足要求, 也不适合对其进行调整。总体来说, 以下几种情况利用老路利用:

当老路沿线形成建筑群, 经济发达、厂房众多、人口密集时, 改线的拆迁量大、工程规模大、影响面广且实施困难。

当老路存在大中桥、互通等重要控制点时, 改线需对这些控制点进行改造, 工程规模大, 影响面广, 实施困难。

对于局部某些路段能满足本次改造的通行能力时, 可对老路完全利用, 或仅对路面进行改善和优化, 不需改线新建。

对于老路本身线形不满足二级公路标准, 但需拟合时, 需要进行限速处理, 设置限速警告标牌, 确保行车的安全性。

1.2 两侧和单侧拓宽

确定了对老路进行利用后,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两侧加宽或单侧加宽这两种利用方式。选择何种加宽方式主要根据线形要求、地形地物的控制:两侧加宽需要老路线形较好, 而有时为满足改造线形标准, 无法形式较好的单侧和两侧加宽, 而是介于两者之间、过渡存在的形式;有时受道路两侧地形地物的控制, 如重要的建筑物, 或一侧有深挖高填路段等。表1列出了两种改造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

改造方案还应结合老路原有路面结构考虑, 当老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或沥青表处且弯沉检测值较小, 可做路基使用, 应尽量采取老路单侧拓宽方案。

1.3 线形指标的拟合

改扩建公路应遵照利用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 按规定公路等级的技术指标, 合理、充分利用原有道路, 如果采用较高指标来布设线形, 则需要摒弃大量道路原有资源, 造成浪费;老路如果同时存在重要的构造物、建筑物, 摒弃老路将会带老很大的社会、经济影响。因此在遇到这种情况是, 应灵活运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不必强套较高标准, 可考虑尽量采用其中的最小值、极限值, 必要时可结合限制车速来减小曲线半径进行平面拟合, 形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例如对于最大、最小直线长度, 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规范》要求为不小于6V, 在老路拟和是往往难以满足要求, 根据国内外相关规范以及以外的工程经验, 只需要不小于3V既可;又如对于老路超高的改造中, 由于道路等级、行车速度的提升, 即使采用老路原半径, 也需对老路超高调整, 造成内侧的深挖和外侧的抬高, 由此而来带来内侧排水沟的困难, 如果此处有净高的限制, 外侧抬该也会受到影响, 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如调整曲线半径或采用限速的方法改善超高坡度。

2 纵断面的拟合

老路改造的总断面设计与新建道路有所不同, 更注重的是拟合, 要求的精度更高。

路线纵断面设计主要受控与路面加铺厚度、老路及桥梁改造方案、桥梁等控制点标高、平面交叉、老路平纵线形、路面横坡, 按照向上加铺原则, 根据老路路表检测代表弯沉, 分段计算加铺补强层厚度, 作为纵面设计控制标高;桥梁段依据桥梁改造方案, 老桥纵面拟合以尽量减少老路开挖长度为控制原则。

2.1 路面加铺厚度的影响

S332大兴金公路兴化段改造工程路面结构如下:

上面层

当平面设计为拟合老路时, 需要根据老路路表检测代表弯沉, 分段计算加铺补强层厚度, 作为纵面设计控制标高, 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完全拟合老路:老路状况已能满足改造目标, 或条件不允许改造时, 可直接利用。此时纵断面需要完全拟合老路。对于不满足一级公路线形标准但满足通行能力, 且使用情况良好的路段, 可采用限速的方法降低线形标准予以拟合利用。

路面加铺段 (不拓宽路段) :如果路面宽度满足要求不需拓宽时, 可仅仅对路面进行改善修护。对于一般路段, 老路检测主要进行路面弯沉检测和破损调查, 以确定是否利用老路路面;根据路面加铺厚度决定纵断面相对老路上调的高度, 以确定纵断面线形。

当原路面使用状况较好, 路面弯沉满足要求时, 采用加铺罩面改善行车性能;可仅加铺上面层4cmAC-13, 纵断面相对于老路上调4cm;也可加铺一到两层中面层 (5-10cmAC-20) , 纵断面上调9-14cm。

2.2 老路平面改造方案的影响

纵断面拟合老路时, 纵断面抬高是相对于老路中心线高程来说的, 所以平面线形布设时, 应考虑平面设计线与老路中心线不重合带来的影响,

2.3 老桥改造方案的影响

S332大兴金公路兴化段处于里下河地区, 沿线河流众多, 平局每公路桥涵到1.48座, 所以桥梁的改造方案队纵断面的影响也较大。老桥的改造方案一般分为直接利用、加宽改造和拆除新建三种类型。

2.3.1 直接利用

当老路桥面宽度、荷载等级满足改造要求时, 可对这些桥梁直接利用, 此时需要纵断面完全拟合老路线形;或只改善桥面铺装层, 适当抬高纵断面。

2.3.2 加宽改造

当老桥上、下部构造适用状况良好, 平面线形适宜时, 可对老桥适当处理后再进行拓宽改造, 桥梁两头路面做适当的挖除处理。

2.3.3 拆除重建

当老桥使用状况较差或存在其他条件不利于改造时, 需要拆除老桥新建桥梁。此时考虑桥梁通航、泄洪、规划等各方面的要求确定桥面高程, 最好能结合两头道路的改造方案, 实现对老路的最佳利用。

结语

老路上的老光阴散文 篇5

走进老路,面前是半边的弯道,另半边被崔老爷子家的柴房遮住了。柴房是由红砖堆砌,头还顶着几把稀疏的茅草,墙砖已被时光挤压得扭曲破碎,茅草也同岁月一起变得腐朽发黑。那半边弯道的前方是一片荒凉的草地,草地的深处曾是姨奶家的房场。我还记得,姨奶家的老屋和我家的老屋一样,也是土培墙,茅草屋顶,院子里也有一棵从不打农药的沙果树。现在,果树被砍了,仅剩的枯根被野草淹没,往日的果香化作一粒尘,随轰然倒塌的老屋一起坠入故乡的土壤。

听着脚下沙石的碎语,转过野草环绕的弯道,就会看见老路以最卑微的姿态,沿着西边人家的篱笆孑然而下。这是一条斜坡,仿佛是书写乡村的人在此顿笔。

坡的东侧是几垄玉米地,夏天,葱绿的玉米长叶像一把把小扇,无风自动,下面传来阵阵虫鸣。坡的西侧是崔老爷子家的庭院,站在老路上头,透过被杂草掩盖住的篱笆,还可见到朝鲜族人常住的灰瓦砖房。走在老路的斜坡上,心不可太过放松,要时刻注意着脚步,听不得繁急,也要不得凝寂,老路弯着腰请你下来,自然要走出点韵味,品出点情致来。坡的下面,路又恢复平坦,但前边还有个弯,叫你不能一窥前路之景。站在平缓的老路上,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脚下的水泥变了,变成了一块块的红石砖。这段红石砖路出现得并不突然,相反,它到来得有些迟缓。它曾是我梦中最最怜爱的瑰宝。但在现实,在被风吹雨打百余年的老路上,红砖并不是鲜艳艳的砖红色,柔嫩的色调早已被雨水调配成深沉,平整光滑也被日光曝晒成憔悴,暗红色的褶皱下还被流逝的时光种下了一抹青苔,随和殷实。

西侧,姨奶家的新房子在阳光下显得清新俊逸,房子下面,一条沙土路一直延长到白色大门口,而后拓宽分散,汇入老路的筋骨。斜坡下端有一辆手扶拖拉机,从我见到它起,它就显得格外老旧。

每到夜幕降临,夕阳把西山的云朵烧成绯红,姨夫爷驾着手扶拖拉机从老路的尽头归来,手扶拖拉机行进缓慢,急促的柴油机声将老路的凝寂瞬间敲碎,还时而会引来几声犬吠。拖拉机息了火,姨夫爷褪下满身的疲倦,披上几缕清淡的月光,在依旧断断续续的犬吠声中,光着脚,朝夜色深处走去。

杨树是乡村的守护者,在村庄中几乎随处可见高大的杨树,老路旁边也有杨树,雨后初晴,翠嫩的杨叶含露清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与山林中飞来的啄木鸟邂逅。小时候,我曾见过两只啄木鸟从老路旁的杨树飞起,后来我满怀欣喜地对姨夫爷说:“咱们村也有啄木鸟啊,刚才我还看到了两只!”姨夫爷抻着满脸的褶皱笑着说:“肯定是一个公的一个母的!”那时,我不相信动物之间也有爱情,只是觉得新奇和诧异——这么偏僻的村庄也会有这么稀见的动物出没啊。除了父亲那天晚上带回来一只萤火虫一事,那次的经历使我对这条老路萌发了更深的情愫。

玉米地里,一条羊肠小径偷偷地探出半个脑袋像未更世事的孩子,恬然单纯地牵连着老路。我想它一定是有所求的,就像儿时的我拉着姨夫爷的衣角,不说话,眼睛紧盯着姨夫爷口袋。他总是能道破我的心思,所以露出满意而灿烂的笑容,背着母亲给我口袋里的糖果。而这条小路呢?也许是为了它身后的那户白墙农家吧。

石砖路紧接着水泥路,从前方弯道铺到又一个坡路,期间,绕过了东侧的老砖房,西侧的崔老太太家。老砖房坐北朝南,站在砖路正可见到其背面。墙根的白泥皮已经脱落了大半,露出了年久日深的红残砖,软泥从春风中挑出青靛,这青靛幻化成老街的肤色,向着夕阳无数次缓行的方向铺展,覆盖了一块儿半插进泥土的花岗岩。

灰沉沉屋瓦看不出是什么材料,在湛蓝的天空下泛着古老的气息,几个春秋更迭,屋瓦上凝成了几片新绿,像疾风骤雨后绚烂美丽的彩虹;像鹰击崖壁后坚硬鲜活的嘴角;更像被一把火烧尽后春风又生的广袤绿野。这是一次生命的涅槃,一场灵魂的绽放。老路的风采,全然在此展现,这里是老路的中央,也是“北斗七星”中最后的一个转着点。

前方的坡路矮而短,下了坡路便是略有崎岖的黄土路了。雨天,黄土路消了风尘的颜色,从轻浮转为沉寂,从干燥转为粘稠,于是偶尔途径这里的拖拉机,在湿润变黑的土地上留下深深的印痕。你可以想象,一个拖拉机,一条黑泥路,周遭是冷清淡墨的蓬蒿杂草。尚若是植被茂盛的夏天,泥路被蓬蒿紧夹在中间,蓬蒿极高,托拉机从纵横泥水的老路归来,那伫立在院子里的女人向老路的方向瞭望,亦徒闻急促的柴油机轰响,不见归来之人。雨后,黄土路上充斥着花样辙痕,辙痕被阳光曝晒,硬帮帮的,踩在上面只觉得硌脚。

再向前走,不出几步便可闻水声,两侧芳草碧绿,不用细品,也能体会出清凌的意境。眼前是半截环村路,跃过村路,先是广阔蓝天上的几朵白云,后是对面河岸的几群花草,村庄最温柔清秀的河流半露着娇颜,在老路沉稳的臂膀下,浮光溢彩。河床嫩草后,便是河南的风景农家了。但是水声并不来自河流,复行几步,一条碧翠的小溪从东侧的一片葳蕤中流出,穿过黄土路下的水泥管,向西面的草地深处奔去了。不知“奔”字用的是否恰当,但溪水确是从东向西流的,又不知是否扰了时光,但思绪却是渐落于尘埃中。那碧水西流,颇撩人心神,微波荡漾间,斑驳了几片叶影。溪边沙石细碎,一平整石板位于其上,留有沾衣斑痕。

再往前就是老路的尽头,回望老路,那座老砖房的院里长满荒草,陈旧的薄皮窗子闪着灵光,屋檐缄默,篱笆旁的李子树还略显青涩,心田里不觉有了复杂的感觉。东边篱笆外,一黑木烟囱,棱角分明地在如茵绿草上瞌睡,它曾经挺立于朝阳暮色里,流转于璀璨星河间,孑然一身,只有雨雪为它洗去风华。它在炊烟下悬浮飘荡,整个乡村在它眼中都摇晃飘渺,说不出东西,也辨不出朝暮,甚至,连自己是站还是倒也道不出个准来。事物的衰老也像这口烟囱一样吧,日出日落间,时间被慢慢淡化,一个转身,几片经年的故事无声凋落,终于,在某次长眠后,恍然自己真的老了,一生的沉浮荣辱都随着头顶炊烟,完完全全地飘散在淡墨天空里了。

一条老路,从水泥到红砖,从红砖到黄土,仿佛是一场古老乡梦的回归;一条坡路,从黄土到红砖,从红砖到水泥,更像是一次踏破红尘的征程。

崔老头子已年过花甲,两鬓染霜,面容苍老,最叫人难忘的是那一大一小,半张半闭的眼睛,总像没睡醒的样子,里头藏满了醉态。“睡”是假,“醉”是真,他可是村里有名的酒鬼,几乎是每顿都有酒,有酒必是醉。儿时,经常在老路上见到他摇摇晃晃的身子,他的步伐甚是混乱,踩得老路上的沙石“哗哗”作响。老路本就有坡,他独自蹒跚,时常让我担心他会倒地不起。老路可证,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他寻得到自家的栅栏,还能把院门拉开,虽是一副费力的样子,但也平安顺利。如今想来,或许他是半闭着眼睛走路,因为这条路他已经走过千遍万遍了,又或许他没有费力地去开院门,因为那门栓早已被他事先拆掉了,甚至,他并不孤独,至少还有老路上的影子,斜斜地牵着他的脚,叫他少走些弯路。

初秋的夕阳最是唯美,不冷不热,不温不火,从西山顶峰倾泻,带着流水质感,有那么一段时间,整个世界都浸润在红黄时光中,而乡村独立于整个世界,成为一段美丽的童话。老路在夕阳中更显伸展了,仿佛要用最宽广的胸襟,去迎接黑暗的来临,又或是想要变成一块儿布,去缱绻一夜的流光画韵。

酒醉如梦,酒醒梦断,不知人醒否。

老崔只觉得眸间一阵温暖,边翻身边睁眼,一道金黄打在脸上,那褶皱的眼皮颤了颤,遂又慢慢地合上了。已是初秋的光景,躺在炕上,自然微有凉意,老崔仰躺在夕阳中,感觉身前暖意十足,身后凉意彻骨。在闭眼的黑暗中,他想:“怎么没在身下铺好被子?怎么没提前抱柴烧火?”老崔发出一声沉长低闷的叹息。

是啊,自从她走了以后,这个家就少了一份暖意。她走时,也是一头白发了,时光的脚步太过沉重,将她的腰压得很弯,同时也榨干了她满心的话语。她总是沉默着做一些相同的事——叠洗衣服,烧火做饭,铺被盖毯……有时,老崔酒醉急躁,见她行动迟缓就大发脾气,没少对她大声呵斥。而她呢,只是努力地加快动作,嘟囔几句当是反驳,声音里流露着疲惫。

也许朝鲜族妇女都是这般和善老实吧,她们懂得婚姻的不易,心怀对快乐的憧憬,懂得知足,善于从困境中寻得安逸甚至快乐。她就是如此,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老崔,怎么觉得他嗜酒如命,薄情寡义,她都不以为然,因为她也曾见到过老崔的勤奋,体会过老崔的踏实,并一直相信着老崔的担当与情愫。身为人妇,似乎要的只是丈夫的一点真心,这一点真心对她们来说,可能是一辈子的付出与牵挂的价值。

月华如练,树影斑驳,虫鸟安静入睡,老路上空,繁叶絮语飘扬,叨扰着夜的寂静。老崔已经很老了,对于一位老人来说,疲惫像一团蒸汽,没日没夜地缭绕身旁,叫他不愿过多行动。可是此夜,老崔显得格外精神,因为月亮圆得惊人,月光亮得刺眼。听姨奶说,自从他的老伴去世后,老崔时常在夜里失眠。透过姨奶家厨房的后窗,就可看到老崔家的院子,院子里没种蔬菜,只有几丛杂草,既没秩序又没颜色地突兀在飒飒秋风中,遮掩了半边家窗。夜里,老崔家的窗子没精打采,土黄色的灯光衬着满院的杂草,只觉得凄清荒凉。

姨奶说:“也不知那老头子睡没有,等我睡一觉醒了,那灯还亮着。”停顿了一会儿,又说:“看他是酒醉睡着了,忘了关了。”

这一天,老路上空聚了几只喜鹊,它们敛翅立于截空而过的电线,偏着脑袋,仿佛好奇的孩子。它们望着老崔家的破木门前停放的黑色轿车,眼里充满了惊讶与疑惑——老崔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大本事,让平时少有人过的老路迎来这么漂亮的轿车?

那天,秋意清爽,老路很是热闹。先是下坡处的崔老太太拄着拐杖上来了,后是姨奶迈着不太灵活的步子赶了过来,还有那条羊肠小径,也走出来两位朝鲜族村民,他们带着微笑,都到老崔家做客去了。老崔的儿女住在城市,自从“阿玛尼”去世后,就想方设法地要老崔去城里生活。一方面是为了老崔的身体,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思念。而老崔总是“装醉”,连旁人都看得出来儿女的心思,他却在装糊涂。此次也不例外,但这次他要儿子女儿跟他到老路上散步。

他们说的朝鲜语就像树上的鸟雀虫鸣,我们这些汉族人是听不懂的,只记得老崔走在老路上的步伐比往常更稳健了。发黄的树叶从杨树枝头颗颗飘落,谁也阻止不了,仿佛是在顺随己愿,它们自由辗转于来路,或是归途。一片叶,最终落到老崔的发上。老崔停站在那段红砖路上,儿女也停下了脚步。老崔指向破旧老瓦房的屋顶,嘴上说着什么;指向老瓦房的墙根,嘴上说着什么;指向脚下的红石砖,嘴上说着什么;指向西侧的落叶秋杨,嘴上还在说着什么……我感觉,那一串串朝族发音,像是一种诡谲怪诞的古老咒语,在祈福、在向往、又在埋藏。

冬天,雪花款款而落,层叠出几分暖意。老路被它们从头到尾裹个结实,颇像小孩子玩闹累了匍匐在老人的怀里赖着不走。东面的那片玉米像被一阵大风卷走了,只剩下荒寒贫瘠的玉米地,地里还零落着几捆干黄的玉米杆子。雪花轻舞,覆盖了玉米杆,又给这沧桑了一冬的土地添上了新妆。

天还未明,周遭尽是凝寂,寒冷挂在黎明前的风中,被姨夫爷家的老木门“嘎吖”一声荡碎。满地新雪,未点灯光,也可见其银白。远处,家家的屋檐模糊着轮廓,宛如许多条曲线,参差错落地浮游于村庄上下,编织着无数甜美的冬梦。

姨夫爷带着一顶毡帽,裹着大衣,在黎明中行走。身前是一片裸露的陌生的银霜雪境,身后是姨奶平缓的恬然的睡梦呼吸。他睡眼惺忪地环视着周遭,眸子里却闪着坚韧的光,他在寻找一条路,一条可以连接老路与老屋,老人与远方的道路。

太阳刚刚爬上东山顶时,一抹密而丝柔的红晕普照大地,把乡村妆点出几分清新雅致,也点燃了被一片白茫枷锁住的隽永老路。老路上的雪从紧紧的覆盖变成了薄薄的飘洒,一人一影,缓步于摆脱束缚后的清隽老路,徒闻扫把声抑扬进乡村的老时光里。

那时,我喜欢捏着一块热腾腾的红薯,跟着姨夫爷走下坡路。回想起姨夫爷的背影,我总是不敢保证他的孤独。本来,家有妻子,外有儿子,小儿子在北京有了事业,大儿子在中学当了教师,身边还有爱人做伴,此等家景,说不上富裕骄奢,倒也该舒适心安。可是姨夫爷很少笑,脸上总透着严寒气,尤其在醉酒时,脸拉的老长,目光中充满了威慑,叫人不敢出一丝差错,生怕他会提声呵责。我的两位叔叔就是在这样的目光中长大,而后,在某一天,他们从这目光中走出,奔向了生活的更加犀利的目光中去了。有一次,他们问我:“怎么不愿意跟你姨夫爷问好啊?”我又怕又愧,憋红了脸小声道:“姨夫爷耍酒疯,很凶,害怕。”他们哈哈大笑了几声,而后小叔说:“你就当没看到他的表情,不用怕,等他喝多了以后,说的话你也不用信,都当空气就行。”

“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你不刻意去想,真注意不到它的存在。或许就是因为这种“空气”对待,使一颗桀骜的心渐渐地归于平静,使当年的热血自然流淌尽最后的余温,无人问津。

老爷子喜欢上山打猎,没有抢,只下陷阱。冬天是很好的打猎季节,农事完了,稻香与玉米的浓香飘尽,几场雪下来就把大半年的辛劳困苦埋藏,等雪封千重山时,什么野鸡、野鸭、野猪之类的,都始出没在农人闲淡的目光中了。

姨夫爷套野猪很厉害,朝往暮归,手里拖着一麻袋,麻袋于雪路上滑行,到了老路的下坡处,滑得更急,碾碎了好几片残阳。老爷子给野猪开了膛,把肠子里的秽物和不能吃的“小腰子”淋巴结膀胱都剔除到一边,留下猪心猪肝小肠,再细心切下最好的里脊肉,然后是排骨,最后是猪头。野猪头在村子里是没人吃的,通常被姨夫爷秘密处理掉了。流出的血,和清洗的废液,都倾倒在老路旁的雪地里了,一时,老路上弥漫着血腥味,那味道大概被冻得僵硬,时而闻得到,时而闻不到,久不见散去。那无形状的血色与毛发,更给老路渲染上几许杂乱纷扰。

等到一切忙活完毕,姨奶就开始走街串巷了,东家二十斤肉,西家二十斤肉,南家一条排骨,北家一条排骨,从老路出发,又从老路返回,脚步声轻了又沉,沉了又轻,起起伏伏,不知增减。等到村里的路走得差不多了,姨夫爷就开始把目光投照到远方了,那被冻得硬邦邦的最好的里脊被他用塑料袋包好,又被装进结实的黑布袋子里,袋口再让他打个死结,等通向镇子的汽车经过老路的南面路口时,姨夫爷就把袋子往车上一扔,冲着司机咧嘴一笑,也不说话,司机便还了个满脸笑容,点了下头,一踩油门,就带着那袋鲜美的里脊肉,过了乡村的水泥桥。

其实他笑得毫无道理,说不上逢迎,因为他已经算是村中的长辈,说不上开心,因为大小儿子都不一定回家过年。可能是源自内心更深处的悸动吧,比如,此举让他想起大儿子用丝麻袋装行李上大学的情景,或是想起小儿子走歪了路被自己教训而改正的往事。

老路这边是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家,老路那边却是一辈子难以割舍的境地。走在冬风里的姨夫爷,两鬓已经发白,干瘪的皮肤暗藏着衰老,眼神有些迷离。

他颇好饮酒,酒醉七分时,他的话就开始变语调了,带着一种嘲讽与自嘲,忽高忽低地朝人嚷嚷。埋怨自己的儿子不孝顺,过个年都不回来。家里人生病了,伤到哪了,连问都不问。或是大声地叫道:“上次给他捎的鸡蛋苞米啥的,你猜怎么着,他一个没留都给媳妇儿家了!”

他这些话,别人是听进去了还是没听进去,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我更无从知晓。但那时的我确记得很清楚,毕竟他的样态看着很新鲜也很扰人。其实,他酒后的话与他真实的表现相矛盾。醉酒前几日,他还盘腿坐在暖黄炕席上,手里捧着个电话,满脸的欢愉。他露着黄牙笑着对电话那头说:“你妈我俩这儿都挺好的,不用你们管……过年没时间的话也不用特意回来了,车票还不好买,瞎折腾……又套着个野猪,我和你妈牙不好,也不愿吃那玩意儿……剩下的都给你捎过去。你弟在北京,太远,也照顾不到……”

父母对儿女的谎言总是很容地从嘴里说出,大概是太了解自己的孩子吧,懂得他们最相信什么样的语气,最愿听什么样的话,最想念什么样的结果……世间有一种奇妙的现象——酒后吐真言,人类有一种微妙的本性——难诉衷肠。

很多年后,小叔告诉我,当年姨夫爷什么事都瞒着他。姨奶腿脚不好,夏天雨路滑,摔了一跤,姨夫爷独自带着姨奶去市里看医,结果要做手术,打电话却说姨奶在炕头睡觉呢,不让吵醒她,不让跟她通话。后来,姨奶手完了术,出了院,才把这事儿告诉他们,为此姨夫爷与两位叔叔闹得很不愉快。其实,当时姨奶的腿并没全好,留下了病根,阴雨天还会隐隐作痛,但她已经习惯了咬咬牙挺一挺,而后如未经其事,满面慈祥。直到去年,小叔带她去北京又做了次手术,情况才见好转。

中秋夜晚,老路月色柔和静美,灰瓦白墙,隔着月光看起来古典雅致,栏杆树影,沾着月华描摹出点滴蹉跎。老房窗前,白泥台上,短而窄的影子,佝偻纤瘦的老人。

崔老太太不大注意月色的浓稠孤寒,只是习惯性地背手望远,远方,一条铁轨消失在山的后面。

对于一个老人来说,年青是一场冗长的梦,因有一丝朦胧,而倍加怀恋。从年龄上讲,老人终是不能够再次年青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喜欢和年青人在一起,尤其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小伙子,他们身上有种神秘的气息,那种近乎成熟与青涩之间的面庞,是老人们怎么也看不够的。

“老太太”是我们在其背后的称谓,面对这样一位行动迟缓,腰弯成弓的老人,我们当其面必然会叫她一声奶奶,她也会展开褶皱而干净的脸,露出错落不齐的牙齿,长久地保持着笑意,如风定格。

小学时,崔老太太的孙子与我在一个学校,他念的是朝族班,我上的是汉族课,两座横楼相着隔一块广阔的操场,课间十分,两两从没见过面,因为横穿操场一个来回,下课也就成了上课。西风送斜阳,课晚梨花香,小镇里炊烟款款,几阵车鸣,唤醒了回家的路。一帮我们村和邻村的孩子,一帮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孩子,一帮朝鲜族和汉族的孩子,坐着一辆俗气的通勤车,在稀薄的夜色里,共归乡梦。

车子到老路叉口时,常常会见到一位手拄拐杖的老人,或拿着一件外套,或举着一把雨伞,或深驼着背,暗淡的目光紧贴着车身,随它一同移动。每到这时,我会打量一下身边的白胖小子,推着他笑着说:“你奶奶又来接你了。”他也会笑笑,露出两颗皎白的门牙,尖声娇气地说:“知道啦,真是的。”等他下了车,我挪身坐在他的位置上,望着窗外暮色里的老人与少年,总觉心中暖流阵阵,仿佛要奔涌出来,沿着七星老路倾泻而下,流进天边的澄明月色。

我们这代村庄的孩子,就是在类似“晚路候孙”的乡村细节中长大的,正因为这些最本质的心灵感应,我们的性格品行才始终透着一股柔和清新气。崔老太太可不是得道高人,和乡村的农人一样,悲悲喜喜一辈子,为的就是一个“远离”。年年种地是为了远离贫苦,供孩子上学是为了远离农村。崔老太太作梦都想着自己的孙子能考上大学,有个好的前程。

那天大概是周日,我和一个朝族女孩儿去找小胖子玩,当时他正歪着脑袋趴在饭桌上学习,崔奶奶正把一捆苞米杆子扔到烧火坑里(朝鲜族特有的建筑结构)。他见我们进来,如释重负般地“唉!”了一声,后向崔奶奶投目示意。

崔奶奶从小待我如其孙,胖小子没来乡村时,她经常到我家做客,与母亲交谈的切入点十有八九是我。等交谈进入停顿期,她会在几声沉长的呼吸后,将目光盯向我,然后用十分蹩脚的汉语问:“你的饭吃了吗?外面冷呀啊,多穿点行啊。”一般我只会简单地答:“吃了,恩。”对于这样年迈的老者,真的很难主动想出什么话题来。一年夏天,姥姥告诉我,崔老太太来了,我赶忙起身,傻坐在炕上不知该作何反应。她带了一包熟透的李子,给我的,我无意地跟母亲说,我喜欢吃没熟透的绿李子,熟李子不好吃。母亲和她寒暄了几句,叫她进屋坐坐。她拉开拉门,与我对视了片刻,我轻“嗯”了一声,没憋出话来。她回头跟母亲说自己有事,便挪身离去了。第二天,她又带了一包青绿色的酸甜的李子,也是给我的。母亲说这是崔老太太自家的李子,听我昨天说喜欢吃没熟的李子,今天特意送来的。那次,她连门都没有进,便匆匆离去了。

这次她见我来,脸上很是惊讶,而更多的是欣喜。那天我们玩了很久,玩了什么已经忘记了,总之不枯燥无聊,小学生嘛,一个弹珠都能玩出花样来。崔奶奶开始烧火做饭了,她脸色不大好,声音也低沉,用朝语对小胖子说了几句话,只听小胖子猪嚎一声,不耐烦的回应了几句,崔奶奶便大声呵斥起他来了。我蒙在鼓里,不知何故。和我来的朝族女孩不满地对我说:“是奶奶要我们别老顾着玩,要我们学习。”

三年后,我们都迈出了家乡,到异地求学。皓月当空家以远,又话秋风寄婵娟。我家更是搬到了城里,村里的房子荒凉有些年,直到去年,姥姥姥爷到乡下独居,颇费力气地打理几日,才有了家的模样。如今,正赶上初秋晚雨戚戚,在百忙之中想起当年的梦,不禁内心宁静而怅怅。

如果一条路有生命,那一定是其上的人或物给予它的,比如春天滴绿娇嫩的草地,夏天截路而过的蚂蚁,秋天殷实厚重的黄土,冬天纯净洁白的雪珠,正因有了它们,路才得以显现清俊秀美、含蓄贤淑、老成朴实、高洁素雅……老路,在自然的流韵繁章中百转千回,在红尘的飞声碎语里情意悠扬。老路上的人与物,在很长的一段时光里慢慢磨合,有一种感觉油然而生,像川流转曲处的鹅卵,像大雨滂沱后的泥潭,像浩瀚天空中的星月,像稻浪黄昏下的心安。人到老了,什么事都看得开了,就是心里时常惦记着点东西,老伴儿也好,儿女也罢,他都留着一半心静静守候,仿佛是这辈子最耐看风景。老人把目光缩短,渐渐的,眼里只剩下了家人,直到生命的最后。

我不止一次地怀念那场美丽而幻奇的梦境,每当那时,自己就像一条醉汉,满脑子是被时光击起的“碎玉残花”,想留下一段近似真实的乱影,却身心阑珊,惆怅满怀。

“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你不刻意去想,真注意不到它的存在。或许就是因为这种“空气”对待,使一颗桀骜的心渐渐地归于平静,使当年的热血自然流淌尽最后的余温,无人问津。

老爷子喜欢上山打猎,没有抢,只下陷阱。冬天是很好的打猎季节,农事完了,稻香与玉米的浓香飘尽,几场雪下来就把大半年的辛劳困苦埋藏,等雪封千重山时,什么野鸡、野鸭、野猪之类的,都始出没在农人闲淡的目光中了。

姨夫爷套野猪很厉害,朝往暮归,手里拖着一麻袋,麻袋于雪路上滑行,到了老路的下坡处,滑得更急,碾碎了好几片残阳。老爷子给野猪开了膛,把肠子里的秽物和不能吃的“小腰子”淋巴结膀胱都剔除到一边,留下猪心猪肝小肠,再细心切下最好的里脊肉,然后是排骨,最后是猪头。野猪头在村子里是没人吃的,通常被姨夫爷秘密处理掉了。流出的血,和清洗的废液,都倾倒在老路旁的雪地里了,一时,老路上弥漫着血腥味,那味道大概被冻得僵硬,时而闻得到,时而闻不到,久不见散去。那无形状的血色与毛发,更给老路渲染上几许杂乱纷扰。

等到一切忙活完毕,姨奶就开始走街串巷了,东家二十斤肉,西家二十斤肉,南家一条排骨,北家一条排骨,从老路出发,又从老路返回,脚步声轻了又沉,沉了又轻,起起伏伏,不知增减。等到村里的路走得差不多了,姨夫爷就开始把目光投照到远方了,那被冻得硬邦邦的最好的里脊被他用塑料袋包好,又被装进结实的黑布袋子里,袋口再让他打个死结,等通向镇子的汽车经过老路的南面路口时,姨夫爷就把袋子往车上一扔,冲着司机咧嘴一笑,也不说话,司机便还了个满脸笑容,点了下头,一踩油门,就带着那袋鲜美的里脊肉,过了乡村的水泥桥。

其实他笑得毫无道理,说不上逢迎,因为他已经算是村中的长辈,说不上开心,因为大小儿子都不一定回家过年。可能是源自内心更深处的悸动吧,比如,此举让他想起大儿子用丝麻袋装行李上大学的情景,或是想起小儿子走歪了路被自己教训而改正的往事。

老路这边是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家,老路那边却是一辈子难以割舍的境地。走在冬风里的姨夫爷,两鬓已经发白,干瘪的皮肤暗藏着衰老,眼神有些迷离。

他颇好饮酒,酒醉七分时,他的话就开始变语调了,带着一种嘲讽与自嘲,忽高忽低地朝人嚷嚷。埋怨自己的儿子不孝顺,过个年都不回来。家里人生病了,伤到哪了,连问都不问。或是大声地叫道:“上次给他捎的鸡蛋苞米啥的,你猜怎么着,他一个没留都给媳妇儿家了!”

他这些话,别人是听进去了还是没听进去,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我更无从知晓。但那时的我确记得很清楚,毕竟他的样态看着很新鲜也很扰人。其实,他酒后的话与他真实的表现相矛盾。醉酒前几日,他还盘腿坐在暖黄炕席上,手里捧着个电话,满脸的欢愉。他露着黄牙笑着对电话那头说:“你妈我俩这儿都挺好的,不用你们管……过年没时间的话也不用特意回来了,车票还不好买,瞎折腾……又套着个野猪,我和你妈牙不好,也不愿吃那玩意儿……剩下的都给你捎过去。你弟在北京,太远,也照顾不到……”

父母对儿女的谎言总是很容地从嘴里说出,大概是太了解自己的孩子吧,懂得他们最相信什么样的语气,最愿听什么样的话,最想念什么样的结果……世间有一种奇妙的现象——酒后吐真言,人类有一种微妙的本性——难诉衷肠。

很多年后,小叔告诉我,当年姨夫爷什么事都瞒着他。姨奶腿脚不好,夏天雨路滑,摔了一跤,姨夫爷独自带着姨奶去市里看医,结果要做手术,打电话却说姨奶在炕头睡觉呢,不让吵醒她,不让跟她通话。后来,姨奶手完了术,出了院,才把这事儿告诉他们,为此姨夫爷与两位叔叔闹得很不愉快。其实,当时姨奶的腿并没全好,留下了病根,阴雨天还会隐隐作痛,但她已经习惯了咬咬牙挺一挺,而后如未经其事,满面慈祥。直到去年,小叔带她去北京又做了次手术,情况才见好转。

中秋夜晚,老路月色柔和静美,灰瓦白墙,隔着月光看起来古典雅致,栏杆树影,沾着月华描摹出点滴蹉跎。老房窗前,白泥台上,短而窄的影子,佝偻纤瘦的老人。

崔老太太不大注意月色的浓稠孤寒,只是习惯性地背手望远,远方,一条铁轨消失在山的后面。

对于一个老人来说,年青是一场冗长的梦,因有一丝朦胧,而倍加怀恋。从年龄上讲,老人终是不能够再次年青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喜欢和年青人在一起,尤其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小伙子,他们身上有种神秘的气息,那种近乎成熟与青涩之间的面庞,是老人们怎么也看不够的。

“老太太”是我们在其背后的称谓,面对这样一位行动迟缓,腰弯成弓的老人,我们当其面必然会叫她一声奶奶,她也会展开褶皱而干净的脸,露出错落不齐的牙齿,长久地保持着笑意,如风定格。

小学时,崔老太太的孙子与我在一个学校,他念的是朝族班,我上的是汉族课,两座横楼相着隔一块广阔的操场,课间十分,两两从没见过面,因为横穿操场一个来回,下课也就成了上课。西风送斜阳,课晚梨花香,小镇里炊烟款款,几阵车鸣,唤醒了回家的路。一帮我们村和邻村的孩子,一帮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孩子,一帮朝鲜族和汉族的孩子,坐着一辆俗气的通勤车,在稀薄的夜色里,共归乡梦。

车子到老路叉口时,常常会见到一位手拄拐杖的老人,或拿着一件外套,或举着一把雨伞,或深驼着背,暗淡的目光紧贴着车身,随它一同移动。每到这时,我会打量一下身边的白胖小子,推着他笑着说:“你奶奶又来接你了。”他也会笑笑,露出两颗皎白的门牙,尖声娇气地说:“知道啦,真是的。”等他下了车,我挪身坐在他的位置上,望着窗外暮色里的老人与少年,总觉心中暖流阵阵,仿佛要奔涌出来,沿着七星老路倾泻而下,流进天边的澄明月色。

我们这代村庄的孩子,就是在类似“晚路候孙”的乡村细节中长大的,正因为这些最本质的心灵感应,我们的性格品行才始终透着一股柔和清新气。崔老太太可不是得道高人,和乡村的农人一样,悲悲喜喜一辈子,为的就是一个“远离”。年年种地是为了远离贫苦,供孩子上学是为了远离农村。崔老太太作梦都想着自己的孙子能考上大学,有个好的前程。

那天大概是周日,我和一个朝族女孩儿去找小胖子玩,当时他正歪着脑袋趴在饭桌上学习,崔奶奶正把一捆苞米杆子扔到烧火坑里(朝鲜族特有的建筑结构)。他见我们进来,如释重负般地“唉!”了一声,后向崔奶奶投目示意。

崔奶奶从小待我如其孙,胖小子没来乡村时,她经常到我家做客,与母亲交谈的切入点十有八九是我。等交谈进入停顿期,她会在几声沉长的呼吸后,将目光盯向我,然后用十分蹩脚的汉语问:“你的饭吃了吗?外面冷呀啊,多穿点行啊。”一般我只会简单地答:“吃了,恩。”对于这样年迈的老者,真的很难主动想出什么话题来。一年夏天,姥姥告诉我,崔老太太来了,我赶忙起身,傻坐在炕上不知该作何反应。她带了一包熟透的李子,给我的,我无意地跟母亲说,我喜欢吃没熟透的绿李子,熟李子不好吃。母亲和她寒暄了几句,叫她进屋坐坐。她拉开拉门,与我对视了片刻,我轻“嗯”了一声,没憋出话来。她回头跟母亲说自己有事,便挪身离去了。第二天,她又带了一包青绿色的酸甜的李子,也是给我的。母亲说这是崔老太太自家的李子,听我昨天说喜欢吃没熟的李子,今天特意送来的。那次,她连门都没有进,便匆匆离去了。

这次她见我来,脸上很是惊讶,而更多的是欣喜。那天我们玩了很久,玩了什么已经忘记了,总之不枯燥无聊,小学生嘛,一个弹珠都能玩出花样来。崔奶奶开始烧火做饭了,她脸色不大好,声音也低沉,用朝语对小胖子说了几句话,只听小胖子猪嚎一声,不耐烦的回应了几句,崔奶奶便大声呵斥起他来了。我蒙在鼓里,不知何故。和我来的朝族女孩不满地对我说:“是奶奶要我们别老顾着玩,要我们学习。”

三年后,我们都迈出了家乡,到异地求学。皓月当空家以远,又话秋风寄婵娟。我家更是搬到了城里,村里的房子荒凉有些年,直到去年,姥姥姥爷到乡下独居,颇费力气地打理几日,才有了家的模样。如今,正赶上初秋晚雨戚戚,在百忙之中想起当年的梦,不禁内心宁静而怅怅。

如果一条路有生命,那一定是其上的人或物给予它的,比如春天滴绿娇嫩的草地,夏天截路而过的蚂蚁,秋天殷实厚重的黄土,冬天纯净洁白的雪珠,正因有了它们,路才得以显现清俊秀美、含蓄贤淑、老成朴实、高洁素雅……老路,在自然的流韵繁章中百转千回,在红尘的飞声碎语里情意悠扬。老路上的人与物,在很长的一段时光里慢慢磨合,有一种感觉油然而生,像川流转曲处的鹅卵,像大雨滂沱后的泥潭,像浩瀚天空中的星月,像稻浪黄昏下的心安。人到老了,什么事都看得开了,就是心里时常惦记着点东西,老伴儿也好,儿女也罢,他都留着一半心静静守候,仿佛是这辈子最耐看风景。老人把目光缩短,渐渐的,眼里只剩下了家人,直到生命的最后。

张黎:不能走老路唱老调 篇6

其实并非偏好,而是这辈人的教育、成长环境注定了拥有一种责任感。我的年龄也在这儿了,自然会沉稳一点。我不知道这算是局限还是什么,但对于《四十九日·祭》这样的作品,我想这种“局限”是有好处的,它会提醒我在创作中保持警醒和敬畏。

02 拍摄中有什么遗憾的地方?

纠结于在严肃的主题、丰满的故事之间,是不是需要用一些非常的手法来拍摄,用非常手法来剪辑,我没想好,但隐约觉得故事里人物、情节、人物关系扑面而来,有点招架不住。

03 你对人性持怎样的看法?假如置身那个年代,你觉得你最有可能的一种命运是怎样的?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当我们不断地挖掘历史、接近历史的时候,心理压力无疑是最大的。太多太多的惨剧让人不忍直视,太多太多的牺牲和救赎让人感动,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那场浩劫中,死去的人是不幸的,活下来的人也完全被毁了,这种伤痛是我们所无法体会的。

04 价值观层面,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马尔克斯曾说,“永远说实话,这样的话你就不用去记你曾经说过些什么。”这句话对我的价值观影响一直比较大。

05 什么是你早年深信不疑如今深表怀疑的东西?

一切自称是真理的东西。我曾经以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我们能够探寻的真理,现在我真的不觉得。这个世界还有什么黑白分明、是非分明、泾渭分明的东西吗?至少,我是找不到了。

06 你怎么看待你所从事的行业?另外怎么看待我们目前看到的电视剧里的那些过于外露的假大空?

投资热导致市场急躁;编剧、导演、演员之间位置摆得不正;包括审查这一块,也非常令人头疼。问题不少,但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坚持自己更重要了。至于那些所谓的“假大空”我持中立看法,毕竟这是一个娱乐化时代。

07 电视的开机率走低,年轻人对国产剧不感兴趣—看国产剧变成生活无趣的象征,随着传统观众老去,怎么面对观众可能毫不接茬的情况?

国产剧不被观众接受肯定要从自身找原因,是不是唯市场、唯收视,对于观众最关心的审美、精神内核反而忽视。另外,观众不接茬的问题应该是所有影视从业者应该重视的问题,要与时代接轨,不能走老路唱老调。

08 你平时看美剧、英剧之类吗?若看,哪几部剧令你印象深刻?

我很喜欢一部捷克电影,叫《利迪策大屠杀》,讲的是二战期间纳粹对一个小村庄的屠戮。最让我有所感触的是,事到如今,很多捷克人还是会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利迪策”,以纪念当年的死难者。反观我们国家的年轻人,都知道有南京大屠杀这回事,但到底发生了什么很多人并不明白,这种意识的欠缺很让人心痛。

09 假如可以拍一部自传,你的第一个镜头会是什么?

我们这代人都是为电影而生的,在五十知天命的年纪,这个认识如今越来越明确。我平时呢,也只做和电影有关的事情,看碟、读书、看剧本。但是,我还真没想过要拍自传,也没那个必要。因为人生并不传奇,再说了,我也不喜欢套着成功者或主角的光环去反思自己的人生。

10 来自他人的建议里,你觉得

最有用的一条是什么?

《老路》 篇7

在讨论以上几个观点时,我们需要先弄清,“新鞋”和“老路”各指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用新旧来对其进行区分。

一、何谓“新鞋”何谓“老路”

根据王策三教授的解释可知,所谓“穿新鞋走老路”,意思是“课程改革的状况、理念是新的,而教师实际教学还是老的一套,以致课程改革进行得不好”。其“新”指的是“理论新”,而“旧”则指的是“方法旧”。[5]

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在于其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当中存在“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改革。课程目标方面,更加注重知识之外的其他能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课程实施方面,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课程评价方面,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课程管理方面,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新课程改革相比于之前确实有不小的进步,它也确实找到了原先教学中的弊端:传授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的“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然而我们不禁要问,看似这么完美的改革,为什么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却没有办法实施,而照样按照原先的路子走?并且在我们在用新旧来鉴别它们时,似乎也将新课程改革和原先的教学方式对立起来了,这种对立是否合理?

二、“新鞋”与“老路”的关系

王策三教授的文章对新课程程改革教学模式的“新”与“老”进行了一番比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们不能割裂“新”“老(旧)”,全盘否认“老路”。那种“不管它还有没有积极作用,不讲继承,割裂历史,另起炉灶,一切‘重建’,进行‘史无前例’的‘创新’,硬要教师穿上‘新鞋’。而‘新鞋’是否正确和适合实际,其存在条件是否成熟,也是不管的”的做法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是错误的。[6]

任何教育都有着历史继承性。教育起源说有很多种,无论是哪种,都看重教育自身的继承。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来看所谓的“新鞋”和“老路”,它们其实是继承、发展的关系。“新鞋”只能是在“老路”的基础上进行的发展。如若“新鞋”完全摒弃了“老路”,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教学理念,很难想象这种理念会是适应我们现阶段社会的。要知道,不管老路有多旧,它也曾适合过我们整个社会的教育,其自身肯定有很多优点,并且不能否认部分优点现在仍适合我们的社会,不能完全摒弃。

三、“老路”中的“应试教育”与当今社会

在原先的教学方式中,“应试教育”是最受大家批判的。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导致大部分学生都变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这些知识,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考试中的“符号”。因为这些“知识”的学习中带有太多“机械”的成分,针对考试的教学内容显得非常死板、僵化。这部分考试内容即为“符号”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知识”。[7]其实,我们在批判这种教学方式时,还真得看看老祖宗。应试教育,最早应该是源于隋朝的科举考试,直至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才废止,至此,结束了科举考试在中国教育史上1300年的“统治”地位。科举考试刚出现时,是适合社会需要的。当时封建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迫切需要大量的人才来保证国家行政机构的良好运转,科举制度应运而生。但是在随后的发展中,科举盛行却也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学校教育成了科举的附庸。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应试教育”的起源。应试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与知识的传承并不是相悖的。相反,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所以,现在的我们也不能将应试教育“一棒子打死”。

然而,当今信息化社会,教育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是全民教育、教育民主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个性化。[8]原先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好史地生,扔到哪里都能生(存)”的局面看来要“一去不复返”了。如若我们再沿袭原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就不能很好地应付当今的教育现状。所以我们迫切地需要对原先的教育局面进行改革。

四、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15年,对于这15年来的教育情况不尽如人意。有的学者认为新课程改革自身的理论就错了。所以不能够客观地反映教育学规律,不能科学地指导教育。本文暂且不论课程改革的理论本身对错与否,仅就个人观点,说明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育发展的意义。

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对中国教育最大的贡献就是更新人们的思想。为那种只注重分数和灌输式的教学氛围带来了一股新鲜气息。本次的课程改革确实是学习了外国的教育经验。“它的几个基本‘理念’,几乎都是在教育学史上曾经在欧洲、美国、苏联……类似地提出过的”[9],但是在中国实施还是比较新的。至少当我们看到过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时,是应当寻找解决方法的。只不过,在改革(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我们要把握“度”的原则,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最明显的是,我们不能将知识的传授抛诸脑后。知识的学习并不简单是知识的积累过程,这点毋庸置疑,不然学生就是知识的傀儡,无异于知识机器人。然而那种将知识的地位看得过轻,却是空中盖楼阁,设想一个不识字的人,如何去写出优美的文章。我们此处所说的知识是广义的知识,并不局限于课本知识。但是无论是哪种知识,间接性知识的学习总是比直接性知识的学习来得快。我们不能抛弃间接性知识的学习,而只能针对间接性学习的弊端———缺乏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之所以说新课程改革更新了人们的思想,是因为它一改“老师讲,学生记”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以更加活泼的角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主角,学生更加受到重视。并且实用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至少是增长了生活常识。至于课程改革中不同学校的施行情况不同,这是难以避免的。作为个人学习还得注重因材施教,更何况是人数众多的学校。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学生素质水平、教师水平等因素,对新课程改革进行合理取舍。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穿新鞋走老路”是源于教育观念还没改变。我们“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殊不知,现在行行出状元。现行的考试制度本身也很有问题,一考定终身,把高考当作天大的事情。多少学子在高三时埋头苦读,高考那三天全国都沉浸在紧张的氛围中,交通限行,甚至于邻居家的一点声音,都可能引来一场纷争,一切只为了孩子的高考。在此教育观念支配下,很难想象标榜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能改出什么好结果。

不改革就意味着永远都不会改变,改革是大势所趋。教育观念不是一下就可以改变的,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就好比当初全国风风火火地提倡“减负”,而当孩子开开心心地回到家时,家长却为孩子没有作业而去学校指责老师一样。教育不是学校的问题,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合作。“教育经常面临着孤军作战的局面,家庭、社会的参与意识不强,在教育一旦出了误差时有常常是正襟危坐的法官随时准备对教育者进行宣判。”[10]在新课程改革经历了15年的实践检验后,我们应当对其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毕竟任何观点、理论的提出都不可避免的有某些片面的地方。“接受新事物,让它尽快找到自己生长的土壤,解放思想是关键,要敢于打破传统、怀疑权威。”[11]在此基础上,坚持新课程改革,并各司其职,为新课程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要:自从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实验以来,效果不尽如人意,批判之声和辩解之声皆有。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是源于思想观念及考试评价制度没有改变,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在对新课程改革总结后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新鞋与老路,应试教育与社会,课程改革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秀琼.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课程角色定位[J].涟钢科技与管理,2005(1).

[2]蔡志凌.新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5(4).

[3]邵光华.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阻抗及其现象学方法论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2(5).

[4][5][6][9]王策三.对“新课程理念”介入课程改革的基本认识——“穿新鞋走老路”议论引发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2(2).

[7]周序,管浏斯.评新课程改革中知识的地位之争[J].教育学报,2007(5).

[8]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老路》 篇8

关键词:老路,基层裂缝,防止裂缝产生措施,裂缝处治措施

320国道横峰段改建工程,是上饶主要通道,该路段目前为二级公路标准,长约15公里。全线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时速为80公里/小时,路基宽12米,原有路基,桥涵利用。采用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大、中、小桥及路基为1/100。老路改造工程是属于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是现阶段利用老路的一种主要型式,老路由于使用年限长,路面强度不均匀,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维护通车,工程量不大等实际情况,造成老路改造工程比一般新建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难度更大,而且由于是路面改造,一般都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为路面的主要承重层,水稳基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改造工程的质量和路面的使用年限,水泥稳定碎石是半刚性基层的一种主要结构型式,由于其具有强度高、承载力大、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抗冲刷性等优点,使其成为公路基层的主要结构类型。但作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水泥稳定碎石的缺点是抗变形能力低、脆性大,在温度或湿度变化时易产生开裂,形成路面反射裂缝,这已成为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充分发挥水稳基层的作用,就要对水稳基层的裂缝进行控制,根据本人多年的施工经验,以320国道改建工程路面基层施工为例,从水稳基层施工的材料级配、水泥剂量、拌和设备、摊铺工艺、碾压的、养护等环节,简要分析水稳基层裂隙的控制方法。

1 水稳基层裂缝形成因素

基层裂缝有多种,有横向、纵向裂缝,有网裂;横向裂缝一般是干缩裂缝,水稳基层干燥收缩是混合料由于表面水分蒸发和内部发生水化作用,致使水分不断减少而引起的收缩。其产生原因是混合料中游离水的减少,缩小了颗粒间的距离,产生体积收缩和收缩应力,水分减少的愈多愈快,产生的应力愈大;水分减少的慢,干缩应变缓慢产生,干缩应力逐渐增长。在强度薄弱面产生断裂,当产生的干缩应力超过基层自身极限拉伸应变,便产生开裂。干缩应力在施工后的头几天内就达到最大值,随后就降低。纵向裂缝一般出现在老路改建维护通车的水稳基层施工过程中,由于半幅施工完后通车,再施工另外半幅,时间一般相差半个月到一个月,开始施工的半幅水稳基层中间有些已被车辆碾压破坏,但在施工另外半幅时,中间松散的基层材料未清理干净,压路机碾压中间时由于光轮搭在已成型的半幅基层,导致中间部分没有充分压实,这些都导致水稳基层中间容易出现纵向裂缝;网裂是水稳基层在施工前原老路没有处理好,部分路段发软,水稳基层施工完后,通过行车碾压,形成网裂。

2 防止基层裂缝产生措施

2.1 施工季节

路面施工质量的保障首先是施工季节,在进行路面施工,特别是水稳基层施工时,规范要求的施工季节是:水泥稳定土结构层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并应在第1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本项目实施的时间是下半年7月份,属于路面施工的黄金季节。

2.2 原材料

2.2.1 集料

控制集料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使用碎石应预先分级 (3个不同粒径) 然后掺配,加工使用的砾石进行破碎筛分,0、075以下粒径含量控制在规范的低限值,尽可能使用级配碎石。控制最大粒径主要是防止施工摊铺时易产生离析,使基层强度不均匀,控制0.075以下粒径含量是因为细料使基层的干缩性应力增加,而使用级配碎石是为了增加集料间的嵌锁力,提高基层自身的抗弯拉强度,减少裂缝产生。

2.2.2 水泥

水泥剂量是影响基层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水泥剂量在大于5%时裂缝数量将明显增加,所以采取调整集料的级配来提高强度降低水泥使用剂量。在基层强度取值时,结合材料特性选用,一般水泥剂量控制在5%以内,防止水泥剂量过大产生收缩裂缝。

2.2.3 施工工艺的控制

(1)拌和和摊铺:规范要求,二级公路基层施工必须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或使用集中拌和法制备混合料,我们采用3台强制式C500搅拌机进行集中厂拌法施工。在摊铺过程中使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严防粗细集料的离析,因为老路施工时要维护正常的交通,我们采用半幅施工,对剩余半幅施工合拢时严格处理中缝,对被行车破坏的松散基层料进行清理,确保基层的施工质量。

(2)碾压: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先制订碾压方案,使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碾压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2%的范围内最好。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在施工气温较高时,应选用运输吨位大的自卸车辆并加以覆盖,以防表层水分蒸发较快造成混合料的不均匀和局部强度偏低。压实的及时性也很重要,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如超过延迟时间,基层成型后的强度就越低,且抵抗干缩应力的能力也就降低,裂缝的出现随之增加。

(3)养生:采用覆盖麻袋保持水份的措施进行养生。每天水车洒水保持麻袋表面潮湿,养生期不少于7d。养生期内尽量封闭交通。养生期结束后,立即进行下封层施工,防止基层干缩开裂,同时保护基层免遭施工车辆破坏,下封层施工完后,开放交通并派专人养护,清扫。然后施工另外半幅基层,在30天内施工沥青面层。

(4)老路面的检测:对老路面病害进行处理,控制老路面的强度也是关键。老路面病害处理不到位会造成基层的裂缝或裂缝的增加,且很容易反射到沥青面层。所以老路面病害部分应挖除干净,根据病害情况回填适宜材料,通车碾压密实后进行弯沉检测,合格后施工基层。

2.3 施工计划控制

在进行基层施工时,应与沥青面层施工单位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尽量减少已完基层的通车时间,尽快施工沥青面层。

3 基层裂缝的处治措施

(1)在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裂缝状态进行详细调查,对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应及时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方法进行处治。

(2)处理原则。提高基层裂缝处的抗冲刷能力,增加其水稳定性,防止和减少基层裂缝的扩展和向面层反射。

(3)处理方法:做好现场调查、标记和记录,先采用热沥青灌缝,灌缝前裂缝处应进行清扫,并用空压机将缝内浮尘、砂粒吹净。在裂缝前后1m宽范围内喷撒乳化沥青 (0.2L/m2~0.3L/lm) ,将宽1m的玻璃纤维网放置在裂缝上,使裂缝处在玻璃纤维网的中间位置,在面层施工前采用水泥钉对玻璃纤维网进行固定,固定间距不大于0.5m。在沥青混凝土摊铺时,受高温混合料的影响,应防止玻璃纤维网隆起而失去应有的作用。对于较大的裂缝在中面层施工前,在下面层上再铺设一层玻璃纤维网,将有效地防止面层反射裂缝的产生。

另外,为阻止基层裂缝的反射,在面层施工时首先要做好基层与面层的良好结合,特别注意下封层的施工质量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碾压温度 (温度宜高不宜低) 。同时保证面层之间的粘结,提高面层整体的抗反射能力。

4 结语

老路路面改造工程中,由于边通车边施工,而且一般交通量都较大,施工较难控制,通过上述方法,在320国道路面改建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了基层裂缝的产生。基层裂缝产生,一部分将反射到沥青混凝土面层,给路面带来一定的质量隐患,其控制措施,重在预防,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承包人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安排、施工工艺上都应考虑水稳施工的特点,从各个方面控制施工质量,出现裂缝及时处理,确保老路路面改建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老路》 篇9

在普及率高达92%的移动通信市场, 虚拟运营商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蛋糕是电信市场向民资开放以来众多获牌企业所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 首批获牌企业分享通信从开局之时就提出了做好细分市场、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策略。

然而在三大基础运营商竞争激烈的今天, 虚拟运营商走差异化道路也是挑战重重, 那么, 分享通信如何实践自己的差异化策略?近日, 分享通信执行总裁康志斌接受记者采访, 表示创新要直击用户“痛点”。此外, 针对用户发展缓慢、价格批零倒挂等问题, 康志斌认为, “只要存在细分空间和服务改善的可能就存在机会, 当然挑战也不可忽视。虚拟运营商惟有把握机遇加快步伐才能存活, 因为这是一个比行动和冲劲的时代, 当然, 也要看谁能够坚持下去。

绿集享尚定位清晰

《通信世界》目前分享通信推出了怎样的品牌和业务策略, 用户发展情况如何?在此过程中有哪些经验体会值得分享?

康志斌:目前分享通信拥有绿、集、享、尚四个子品牌, 分别面向中小学生、企业客户、时尚人群等不同的细分市场。其中集、享两个品牌的产品已经商用, 并和工商银行、百度合作推出了服务。

这些服务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企业用户已经发展了一些, 分享通信目前还在逐步落实中。业务实现的过程中, 一方面感觉到业务支撑、运营支撑和服务等还需要建立和完善, 另一方面, 作为民营电信运营商要获得发展, 就必需创新而不能走老路, 要建立新的模式, 或是开发新的产品, 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并切实解决市场上出现的问题, 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

《通信世界》分享通信曾多次提及要在虚拟运营市场走差异化路线, 深挖行业客户应用, 那么在此方面分享通信的具体策略是什么?

康志斌:分享通信差异化发展从三个角度来做。第一, 结合现有业务, 整合客户资源, 分享通信在企业客户方面积累比较丰富, 比如金融、教育、航空等行业, 分享通信会继续发挥此方面的优势;第二, 聚焦特定行业, 跨界联合行业领先者, 比如分享通信和工商银行、百度等跨界合作;第三, 聚焦细分市场, 逐步做大做强, 比如为物流、旅游等服务性行业量身定制通信企业总机、企业V网 (Wi Fi Phone) 等服务, 为企业省钱省事。在即将召开的北京国际通信展上, 分享通信将会重点展示行业应用, 这也是本次分享通信参展的核心产品。

找到用户“痛点”

《通信世界》据悉分享通信和百度展开了深度合作, 两者合作的出发点是什么, 具体的合作模式怎样, 期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康志斌:分享通信的优势是和企业客户丰富的合作经验及成熟的方案, 通过与企业客户合作, 发展更多的个人用户, 即“B-B-C”模式。拥有大量用户的百度是企业客户的一种类型, 而人群也符合分享通信“享”品牌的大众客户定位, 找到双方共同的需求, 是合作的基础。分享通信和百度签署了合作协议, 目前和百度贴吧共同推出了“贴吧专属套餐”的产品, 在未来, 更多合作会相继亮相。在本次通信展中, 也将有分享通信与百度合作的展示专区, 还会有百度的网友前去观展, 双方的合作会越来越密切。

《通信世界》目前校园市场已是一片红海, 据悉分享通信也加入了这一市场的竞争, 分享通信的考虑是什么?

康志斌:分享通信的“绿”品牌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市场, 绿色手机是提供给学校和家长的移动通信服务, 这和竞争激烈的高校市场有所不同。目前中小学生虽然拥有手机, 却因为影响学习、不良信息等原因而无法放心使用, 客观来说, 这一市场存在需求, 这也是分享通信的优势所在。本次国际通信展上, 分享通信展台也会展出“绿”品牌在校园市场所做的一些具体产品方案。在高校市场方面, 分享通信更多是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出服务来发展用户的, 比如和百度贴吧的合作, 其中许多用户都是大学生, 以及年轻、爱玩的人群, 他们更关注大流量应用, 还是愿意探索新应用的, 关键要看运营商有没有找到其“痛点”。

分享通信执行总裁康志斌

比行动力更比耐力

《通信世界》对于资费批零倒挂的问题, 分享通信的情况如何?分享通信如何补贴成本投入?有观点认为, 正是因为卖一个亏一个, 所以虚拟运营商发展业务积极性不高, 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康志斌:资费批零这个现象确实客观存在, 此前媒体也都进行了报道, 业内专家也做了一些分析。应该说虚拟运营商这个行业还刚刚开始, 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随着市场的发展, 相信时间和用户会帮助这套机制逐步完善。分享通信非常看好虚拟运营这个市场, 只要存在细分空间和服务改善的可能, 就存在机会。当然, 挑战是少不了的, 把握机遇, 加快步伐, 这是一个比行动、比冲劲的时代, 当然也要看谁能够坚持下去。

《通信世界》在批零倒挂的现象下, 业界都关心虚拟运营商的利润来源从何而来, 请问分享通信是否找到了健康持续的利润来源?

《老路》 篇10

安徽省世行贷款项目ⅢG205汤潜段改建工程, 本项目起点位于寨西G205与S103平交口处, 终点止于G205与潜口至唐模公路平交口, 路线全长42.880392km。属于皖南低山丘陵区及中山区。山区3级、4级公路改建。起讫桩号:KO+000-K42+300, 主线长度42.3km。总造价7885.83万元, 其中施工合同价7615.80万元, 监理合同价352.3万元。合同规定工期24个月。

2 新老路基结合部位病害原因分析

在新老路基结合部, 路基和路面结构层厚度、强度不一, 一侧为新建路基, 一侧为原有老路基, 质量和地基沉降存在差异, 为道路开裂留下隐患;新老路基结合部位沉降量不一, 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沉降差异, 特别是新填路基沉降量较大, 而老路基已完成大部分的工后沉降, 这样不可避免地在新老路基结合部产生一个沉降差值突变点, 成为道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工艺较复杂, 施工难度较大, 往往在此易产生人为的质量问题, 如密实度达不到设计标准等, 也是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

3 新老路基结合部处理的主要内容

针对道路拓宽在施工和技术上的关键性问题, 必须保证对新填土的压实质量;必须保证新填土与压实老路基土之间紧密结合。这两个问题解决好, 就可以保证新老路基结合部道路的使用品质。

3.1 试验路段的确定

根据G205汤潜段改建工程的设计资料和沿线的地质情况, 选择填土高度6~8m的k12+023~k32+109、k24+290~k24+376两段。K12+023~k12+109段用土工格网处理, k24+290~k24+376填筑普通材料, 并且在里程k24+320与k22+072.2分别设置了1号与2号沉降管, 进行沉降观测, 用以比较土工格网的处理效果。

3.2 施工前的准备

清除腐殖土等不适宜土层至少30cm, 将老路基按设计要求挖台阶, 检查密实度, 如不符合要求, 则用手扶式压路机压实, 使其压实度达90%以上;若原有路肩质量较差、达不到设计要求, 要将路肩翻晒后再碾压, 以满足质量要求。

3.3 土的工程性质

本地区土中含有云母的千枚岩、板岩碎屑, 有胀缩性, 可能造成其上的构筑物开裂与下沉。因此路幅内土基含水量的不均匀变化将引起不均匀的胀缩, 导致公路路基产生幅度很大的横向及纵向波浪状变形, 造成路面变形或开裂。

3.4 土工格网的施工

3.4.1土工格网沿线路的横向铺设, 将成捆土工格网自老路堤往新路堤方向展开, 按设计长度截断, 施工时应保证格网铺向与线路走向垂直。

3.4.2先将铺设在老路堤上的端部锚牢, 然后展开至挡墙上, 用带排钩横梁将土工格网张拉紧, 使之产生2%~4%的伸长。U形锚钉的间距不大于1m, 其长度大于25cm, 相邻两幅土工格网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 并用尼龙绳呈之字形穿绑, 使之成为一体。土工格网覆盖至每层挡墙的全宽。

3.4.3土工格网在试验路段中共铺设了10层。一至三层的土工格网的间距为50cm, 四至八层的土工格网的间距为90cm, 八至十层的土工格网为30cm。由于填土6~8m不等, 且填土较高, 所以采用满铺。土工格网的铺设长度4~9m不等。

4 施工质量的控制

4.1当土工格网摊铺在碎石层上时, 应先在碎石层上撒铺2cm厚的粗砂, 以免土工格网直接与碎石接触而被破坏。

4.2运料车应避免在已摊铺并张紧定位好的土工格网上直接碾压, 以免对土工格网产生推移或破坏, 从而影响施工质量。铺设土工格网的关键是保证连续性, 避免产生扭曲、褶皱、重叠, 要特别注意避免过量拉伸, 以防止超过其抗拉强度和变形极限而发生破坏和撕裂。

4.3 每层填土厚度不大于30cm, 路床范围内压实度≥93%, 其他部位≥90%。

5 沉降管的设置与观测

路基填料回填前埋置沉降管, 即在里程k24+320与k22+072.2处分别设置了1号与2号沉降管, 通过沉降观测, 可以及时掌握路基沉降的变化情况。前23天的沉降量为3.2mm、2.5mm。土工格网处治段比没有处治段沉降量要小, 说明土工格网在减少沉降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用土工格网处理新老路基结合部, 可以减少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6 土工格网的作用机理

土工格网为柔性材料, 它只能承受较大的拉应力。将其布置在土体的拉伸变形区, 土的拉应力传给土工格网, 使筋材成为抗拉构件。当加筋土受荷载作用时, 土工格网与土体间咬合镶嵌的摩擦阻力制约了土体的侧向变形, 土工格网与土体之间具有较高的粘结作用, 并与土体产生相互嵌固作用的效应, 显示出更好的抗拉性能。高抗拉性使筋土强度远远高于无筋土, 极大地提高了路基土承受剪应力的能力,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正常路堤横断面上的沉降状况, 使得横断面上的沉降趋于均匀, 因此能减小新老路基结合部的差异沉降, 防止新老路基结合部位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

结束语

本处理段在路基全宽度内满铺土工格网, 处理后可以加强新老路基的结合强度, 减小不均匀沉降, 与其他工程措施相比较, 经济效益较好, 为道路改、拓建提供设计、施工依据。

参考文献

[1]嵇如龙, 张永宏, 宋吉录.软土地基上路基拓宽处理技术研究.

[2]李晨明.高速公路改扩建中路基拓宽的处理问题.

联想手机不该走中兴的老路 篇11

联想高级副总裁刘军近日在高端智能手机K900的发布会上,为联想手机业务立下“军令状”:将在两年内超越三星、苹果。此番豪情壮语引来业内一片哗然。

联想手机去年第四季度才刚实现盈利,现在还不是说超越苹果、三星的时候,就第一季度来看,它们垄断了智能手机市场95%以上的利润。而联想目前的畅销机型集中在低端机,很多都是与运营商合作,以安装宽带免费赠送的形式扩大出货量,利润微薄。而在高端市场,联想迄今仍没有代表作。作为在中高端领域内的尝试,联想和英特尔在2012年合作推出了基于凌动处理器的K800,但从市场反馈来看,销量实在不能让人恭维。而此次推出的升级版K900,想在销量和利润上一飞冲天,恐怕不现实。

窃以为,联想应该放弃机海战术,以更务实的姿态展示自己。依靠低价冲量获得市场份额的战术,早已被众多国产手机“先烈”证明是走不通的。曾经沉迷于手机出货量的中兴,就在这方面吃了不少苦头。

中兴过去几年最明显的战略特征是聚焦规模,在扩张过程中一直采取以低价换市场的激进手段,导致在品牌建设上没有取得长足的进步,创新不足。去年,中兴终端在国内市场大溃败,在国际市场表现也较为平庸,甚至一度没有一款2000元以上的产品。国产手机若想在智能手机市场分一杯羹,必须要在品牌和技术上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获得一丝希望。意识到问题所在后,中兴开始反思自己的战略,董事长侯为贵就表示,不再干赔本赚吆喝的事,重新回归利润优先。

联想用“大跃进”的心态来发展智能手机是极度危险的。目前看来,在电子信息领域,向规模要利润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未来更多的需要向管理、向技术、向商业模式创新要利润。尽管联想在PC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在强者争霸的智能手机领域,联想仍然是一个新兵,无论是产品工艺还是对时尚的理解,都还不成熟。

对于联想来说,中兴就是前车之鉴!

《老路》 篇12

一、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念不动摇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一词在十八大报告中共出现86次, 也是历次报告的高频词。在各种改革呼声高涨的今天, 这句话为该改革指明了方向:既不能固步自封, 更不能激流勇进, 改革, 必须循序渐进, 张弛有度, 必须“摸着石头过河”才能保证和平稳定的局面。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亡。中国历代君王的改革由于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某些变法内容明为新法, 其实是在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因此, 改革也必须稳步前进, 适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否则很容易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虽然在中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 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二、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 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 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因此, 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社会主义, 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特别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成果,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因此要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 清醒认识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越是面对矛盾问题、风险考验, 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 锐意进取, 大胆探索, 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三、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道路, 关乎党的命脉, 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 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 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历经千辛万苦, 付出各种代价, 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 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走出了一条由党和人民选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 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 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 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 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 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 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新世纪新阶段, 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指出,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 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然而, 有人认为此路使人无路可走, 甚至怀疑此路可能根本就不是路, 认为那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探索。而也有人认为此路是全面搞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邪路, 认为中国的改革是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走的是资本主义的道路, 其事实并不是如此所说, 事实证明, 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邪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当年苏联就是走的改旗易帜的邪路, 到最后落个亡党的地步, 推垮了苏共, 解体了国家, 实现了向资本主义的复辟。因此,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必须“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摘要: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 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为此, 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念不动摇,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不动摇, 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

关键词:老路,邪路,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老路》】推荐阅读:

老路改造中线形拟合的初步探讨06-27

上一篇:国有企业的转变智道下一篇:建设造价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