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访问性

2024-06-07

可访问性(精选5篇)

可访问性 篇1

1. 引言

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已经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新闻网站的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家正式批准建立全国新闻网站约200多家[1],形成了中央、省级、市级的三级阶梯式新闻网站布局。新闻网站依托于主流传统媒体,成为当前我国新闻舆论和主流网络文化传播阵地。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是当前衡量网站开发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从建筑学的角度可访问性又被理解为“无障碍”。在“无障碍”环境设施被日益重视的今天,网站的可访问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研究背景

万维网联盟(W3C)为了提升网络的可访问性,于1997年成立了互联网可访问性行动(WAI)小组,在全球范围推动无障碍网络运动。2004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提出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信息交流。2006年英国伤残权利委员会和英国标准学会提出PAS 78网站可访问性标准[2],要求网站对残疾人士可访问和可使用;同年联合国颁布了《联合国伤残人士权利公约》[3],鼓励包括互联网信息提供商在内的大众媒体向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服务。2012年6月13日国务院第208次常务会议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国务院第622号令),推动社会共同构建文明、平等和友善的信息无障碍环境,2015年12月15日信息环境无障碍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指出“我国广大残疾人在获取社会信息、参与社会交流、社会生活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4]。网站的可访问性研究在我国自2004年开始,主要围绕着政府和图书馆及残疾人服务网站展开,对于推动我国政府、残疾人服务网站的可访问性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有部分地区的政府门户网站和残联网站实现了无障碍访问。针对新闻类网站的可访问性研究目前涉及较少,我国新闻门户类网站的可访问性到底如何?新闻类网站在可访问性方面存在哪些主要的问题?这是本文主要讨论的方面。

3. 测评标准与方法

3.1 调查和检测对象

本研究以我国的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22个省(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海南,四川,贵州,广东,甘肃,青海)的主要新闻门户网站作为调查监测对象,为了方便统计将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媒体并入北京市的检测范围内。旨在通过此项研究,了解掌握我国新闻门户网站的可访问现状,为网站的下一步的发展与改进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3.2 测评标准

互联网可访问性行动(WAI)工作组成立于1999年,主要职责是研究Web可访问性技术、标准和工具,起草可访问性标准、指导性原则。自成立以来制定的标准规范主要有:1999年5月发布的WCAG1.0[5];2008年12月出台的WCAG2.0[6];2014年3月发布的WAI-ARIA 1.0[7]。2015年11月19日发布WAI-ARIA 1.1[8]。

3.3 测评工具和方法

2014年1月30日,W3C的Web内容信息无障碍指南工作组(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Working Group,WCAG WG)及评估和改进工具工作组(Evalua⁃tion and Repair Tools Working Group,ERT WG)联合WCAG 2.0信息无障碍评估方案工作团队(WCAG 2.0Evaluation Methodology Task Force,Eval TF)发布了Web站点信息无障碍标准符合性评估方法WCAG-EM(Website Accessibility Con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ology)1.0[9],该工作草案描述一种用于评估网站、网站应用以及适用于移动设备上网站是否符合WCAG 2.0标准的方法。该方法中对网站的可访问性进行评估的应用范围,评价工具,评价过程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列举的网页可访问性测试工具有很多,按所支持的测试标准类型分主要有:支持WCAG2.0的53个工具,支持WCAG1.0的17个工具。支持BITV的1个,支持Section 508的1个,支持Stanca Act的工具1个[10]。2014年之前的研究大多选择Achecker(http://www.achecker.ca)作为测评软件,该工具可基于WCAG1.0、WCAG2.0、BITV1.0、Section508和Stanca Act等多种标准对网站的可访问性进行评价,并对网站的可访问性问题以“已知错误”、“疑似错误”和“潜在错误”分3类以列表形式给出。Achecker对于问题的统计有一定优势,但是对于可访问性问题展现的方面不够全面,问题列举方式不便于后期的修改和改进,并且不支持ARIA标准的检测。本文选择WCAG-EM中推荐的Wave(web accessibility evaluation tool,http://wave.webaim.org)作为测试工具,该工具具有以下特点:(1)支持WCAG2.0和Section508等目前及今后发展的主流测试标准的检测。(2)支持最新的HTML5和互联网应用标准ARIA方面的检测。(3)检测按目前Web标准网站的要求从有外观样式,无外观样式和对比度三个大的角度来分类,有外观样式具体又包括已知错误,警告错误,外观表现错误,结构元素错误,HTML5和ARIA错误,对比度错误等。对比度错误在对比度类型中还提供了相应的对比度工具以方便开发人员后期对于问题的调整。无外观样式部分可以查看网页在没有样式表情况下的显示效果。(4)检测到的错误均以小图标的形式显示在当前检测页面的左侧,点击左侧的错误小图标,就会定位到网页页面中相应的错误部分,错误显示直观明了,非常便于后期的改进。点击每种错误描述文字后的“i”按钮,就可以展开对于错误的更详细的描述,此类错误对于可访问性的重要性,错误的改进方法,错误对应的WCAG2.0标准中具体的标准项等具体内容。

3.4 测评过程

测评研究过程如下:

(1)搜集需要测评的网页地址。每个省、直辖市搜集有代表性的7-10家新闻门户网站首页进行测评。搜集时间为2016年3月14日至17日。之所以只选择首页是因为首页是用户访问网站的入口,首页的可访问性基本可以代表整个网站的可访问水平。

(2)调用Wave工具对搜集的网页作WCAG2.0基础标准级别A检测。检测时间为2016年3月18日至22日。

(3)对Wave检测软件中检测出的错误进行归类整理统计,并通过人工分析代码进行评测确定。整理分析时间为2016年3月23日至26日。

(4)从总体数据中抽取代表性部分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3.5 评测结果及分析

评测结果中代表性数据统计如表1所示,表1中的“检测网站数”指实际完成检测的网站数量,因为有部分网站未能在响应时间内完成检测,所以此数值与搜集到的检测数有偏差。“通过检测网站数”指通过可访问性检测的网站数量。网站页面“平均错误数”的计算通过四舍五入后取整。“违反标准条数”指WCAG 2.0 A级25条评测标准中涉及的条数。“占错比最高的标准项”为出错的标准项除以出错的标准项总和得到的比值,取最高值那一项。WCAG 2.0中的原则分别按照可感知性、可操作性、易理解性和健壮性被划分为1、2、3、4部分,每个原则里又包括若干条准则,按1.1、1.2……4.1等进行划分,共12条准则。每个准则里又包括若干条标准项,按1.1.1、1.2.1……4.1.1等进行划分,共有61条,其中WCAG 2.0 A级共涉及25条。“主要错误类型”指所有错误中占比例最高的错误类型,计算方式为该类型错误数除总错误数得到的比值,取比值最高项。

从检测情况来看,大部分网站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可访问性问题。图1中对于占错比最高的几个标准项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在WCAG2.0 A级25条标准中,检测网站的出错项一般在4-9项之间,可以看出出错项目比较集中。占错率较高的标准项主要有1.1.1、1.3.1、2.1.1和2.4.4。

误类型进行统计,从图中可以看出,12个地区的最高错误比为结构元素错误,结构元素错误中常见的错误类型大致为以下3类:(1)页面部分区域使用表格进行内容的布局。表格在网页中主要用来呈现有规律的数据,但在早期的网页制作中常用表格来进行页面布局,这种布局方式没有采用有意义的标签来放置网页内容,使得读屏软件之类的设备无法正常读取其网页内容。(2)列表元素之间的关系无法确定。当页面存在多项列表时,如果列表元素之间没有排序,自定义列表的描述信息不完整,会导致使用辅助工具浏览页面时无法确定页面内容之间的关系。(3)页面中使用内部框架(iframe)。有些内部框架内的内容无法被屏幕阅读器等辅助工具正常读取,因此在页面结构元素使用中要尽量减少对于iframe的使用。其次占比重较高的错误为对比度方面及外观表现方面。这些错误都直接影响着弱视群体对网站的可访问效果。HTML5和ARIA错误的占错比最低,只有个别网站有此类错误,但这并不意味着检测网站在这方面做得好,因为HTML5和ARIA是最新的网站开发技术,很多网站还没有涉及此类技术,因此检测中没有检测到。检测到此类错误的网站说明已经开始尝试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Wave检测软件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并根据Wave软件中的提示进行问题的修正。

4.研究结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度不断增加,普通用户希望不断提升他们使用网站的用户体验,信息障碍人群更加希望通过互联网方便地获取各类信息,足不出户就可以融入、平等地了解、参与社会生活,网站的可访问性问题变得越来越关键。从研究结果来看,除个别网站外,大部分新闻网站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可访问性问题。因此目前新闻网站的可访问性问题急需进行改善,具体有以下建议:

(1)拥有可访问性思维

可访问性思维的缺失是阻碍目前网站可访问性建设的核心因素,管理层及开发人员要以可访问性思维贯穿网站开发始终,充分考虑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需求,尽早发现问题,而不是在产品成型之后再对其做可访问工作的小修小补,发现问题越晚,修复的难度和成本就越大。

(2)代码架构标准化

标准化的代码架构是网站实现可访问性的前提和基础。网站的代码要符合W3C的相关规范,才能够被计算机识读,支持不同的设备、浏览器以及辅助技术。代码规范对于网站建设来说就和建筑规范对于建筑物一样重要。因此开发人员要对代码规范进行足够了解并在开发过程中严格执行。

(3)定期进行可访问性测试

随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升级与改进,网站的可访问性问题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以便发现问题,监测过程可以通过工具软件和人工模拟两种方式结合进行,并在发现问题后积极进行改善。改善过程中可以向一些优秀的网站借鉴学习经验。

摘要:文章在对网站可访问性背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Wave在线软件工具对我国4个直辖市和22个省的主要新闻门户网站的可访问性状况进行检测,分析我国新闻网站的可访问性现状,发现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检测出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对改进我国新闻网站的可访问性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可访问性,无障碍,新闻门户网站,WCAG 2.0

参考文献

[1]向芬.新闻网站:中国主流网络文化的传播阵地[J].新闻与写作,2012,(01):12-13.

[2]Kelly B,Sloan D,Brown S,et al.Accessibility 2.0:people,policies and processes[C],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ross-disciplinary conference on Web accessibility(W4A).ACM,2007,138-147.

[3]Hendricks A.UN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J].Eur J Health Law,2007,Nov14(3):273.

[4]中国无障碍促进网.信息环境无障碍国际研讨会上海举行[EB/OL].[2015-12-15].http://(下转第15页)www.wzac.cn/bencandy.php?fid=3&id=18531.

[5]W3C.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1.0[EB/OL].[2011-04-29].http://www.w3.org/TR/WCAG10.

[6]W3C.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WCAG)2.0[EB/OL].[2011-04-29].http://www.w3.org/TR/WCAG20.

[7]W3C.Accessible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WAI-ARIA)1.0[EB/OL].[2014-03-20].https://www.w3.org/TR/2014/REC-wai-aria-20140320.

[8]W3C.Accessible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WAI-ARIA)1.1[EB/OL].[2015-11-19].https://www.w3.org/TR/2015/WD-wai-aria-1.1-20151119.

[9]W3C.Website Accessibility Con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ology(WCAG-EM)1.0[EB/OL].[2014-07-10].https://www.w3.org/TR/WCAG-EM.

[10]W3C.Web Accessibility Evaluation Tools List[EB/OL].[2014-12-18].https://www.w3.org/WAI/ER/tools/index.html.

可访问性 篇2

方法1 修改Hosts文件

hosts文件位于 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目录里,用来控制域名访问。修改hosts文件,让DNS域名解析这些网站都指向127.0.0.1,如下:

127.0.0.1 www.baidu.com

127.0.0.1 www.qq.com

......

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域名都写一遍吧,有人问用 127.0.0.1 * 可不可以?答案是不可以,因为hosts文件不支持通配符,

所以这个方法理论可行,但实际不可行。

方法2 通过Hosts文件和网络设置控制

1.在网络设置里面将DNS服务器设置成 127.0.0.1,网络链接状态->TCP/IPv4 ->属性 ->首选DNS服务器 ->127.0.0.1

在这时候就会发现,打开浏览器通过域名访问任何网页都是不行的(但是通过IP可以,但这样至少可以屏蔽掉95%的用户,因为

大多数用户只记得域名,不可能记得服务器IP).

2.修改hosts文件,指定不被禁止的域名。比如:61.135.169.125 www.baidu.com, 此时,访问www.baidu.com时,就不是通过DNS服务 器了,而是直接映射到 61.135.169.125了。

可访问性 篇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处理产品已成为人们日益依赖的办公和生活工具。然而信息无障碍领域的很多工作基本上还处于起步状态, 缺乏信息无障碍相关技术标准, 是约束产业发展的一个难题。因此, 应尽快制定和完善中国信息无障碍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规, 确保企业和政府相关机构能够在统一的标准下开发服务于残障人士的信息产品, 提供方便残疾人士的信息服务, 全面改善残疾人士的信息环境。网站无障碍相关标准的制定是规范残疾人士进行信息化沟通的最基础、有效的方法, 该类标准的有效实施对于推动我国信息无障碍事业的长足发展, 体现国家社会人文关怀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研制原则

为了保证我国在该领域能够广泛地与国际接轨, 在制定本标准时, 我们采取与国际事实标准的要求尽量一致的编制原则。标准的主要依据是国际标准化组织W3C的WCAG2.0《网页内容可访问性指南》。

本标准的编写过程主要把握了如下原则:

●从用户及应用需求出发, 以需求为向导;

●技术的应用, 以合规性、主流性及需求性的技术为主导;

●尽量参考成熟的技术和已有共识的术语和结论, 尽量减少涉及有争议的问题和不稳定的技术术语以及说法;

●内容翻译尽量简明扼要。通过目录和索引可以清楚地了解标准涉及到的各个问题。对于易于理解的内容, 不赘述、不举例, 对于较为复杂的内容, 做准确而恰到好处的阐释;

●以正式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规范作为首要依据, 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同类指南和出版物, 涉及面广, 取材充分;

●在参考国际标准的同时, 体现中国特色及用户的切实需求。

3 主要内容

《网页内容可访问性指南》规定了网站内容可访问性的设计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面向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的网页内容的设计、开发以及网站的管理。本标准主要规范了对身体机能障碍人群使用的信息系统的信息无障碍相关技术指标, 尤其对网页内容的可访问特性作了具体的描述和规定。

本标准规定了网页内容可访问性的设计要求, 适用于面向残障人士的网页内容的设计和开发。本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是在综合国际事实规范WCAG2.0技术要求的基础上, 并结合我国实际应用研究以及用户需求而确定的。既满足网页设计和使用要求, 又兼顾了近期发展趋势。

本标准主要规范了网页的内容设计要求, 从网页内容、前景后景区分、色彩、置标语言、排版、兼容性、人机界面、设备无关性等14个部分规范了网页的访问性技术指标, 为了与国际标准兼容, 还对符合标准程度进行了分类 (共分为A、AA、AAA三级) 。

4 内容解读

在整个设计要求中涉及了14个部分, 分别是:

(1) 网页内容:

根据网页涵盖信息的类型, 包括文本信息、非文本信息、功能性信息等, 对其提出了详细的设计要求, 如:

文本信息:对于文本信息的描述要尽量简洁、便于理解;

非文本信息:对于网页中的图片等非文本信息需要提供替代文本加以描述, 便于用户理解;

功能性信息:对于网页中用于操作的功能性内容, 需要提供指导性提示信息, 方便用户操作及应用。

除此以外本标准还对网页中所涉及的字符编码规范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确保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理解网页的内容, 更加便利地使用网页的功能。

(2) 前景和背景信息的区分:

为保证相关人士浏览信息的效果, 本部分规范了前景和背景信息应有足够的差异, 如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区分以及前景音乐和背景音乐的大小控制等。

(3) 色彩:

在网页设计中不应单独依靠色彩提供信息。对许多人而言, 颜色本身有它的内涵, 如我们习惯用红色来表示重要的信息, 但是在非彩色屏幕环境下或对颜色辨识能力有障碍的人而言, 原本颜色所传达的讯息可能会散失或受损, 网页内容的传达将达不到可及性要求;如不同物品的叙述用不同颜色来代表时, 有的色盲者可能也无法分辨。

(4) 置标语言:

为了标识某些信息, 而加入一些标记, 记录这些标记的语言我们称之为置标语言。

(5) 自然语言:

人类之间交流所使用的语言, 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以及手语。在网页文件内容里应标示自然语言使用的变化, 以方便语音合成器和盲文输出机来处理, 网页设计者也应该定义网页文件内容的主要自然语言。遇到缩写和简称, 也应提供说明。

(6) 布局:

应避免使用表格置标完成单纯的排版功能。在使用表格来表达信息时, 应确实设计表格应有结构, 表格的行和列以及表格本身应利用适当置标来标明行标题、列标题、表格标题、摘要信息、标题缩写以及拆分表格中各行与列之间的关系;框架和网页应提供文字性的标题, 以便识别和导航:框架和网页应提供恰当的标题来指明当前内容, 而不必由用户分析页面中的内容。

(7) 兼容性:

其目的是确保无论用户使用何种用户代理访问信息内容, 得到的解析结果都是唯一的, 包括对用户代理及辅助技术的支持。此外, 还考虑了无障碍信息内容和普通信息内容之间的并存关系。如某些信息内容进行全面的无障碍改造有困难, 为了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可以在普通信息内容中建立一个链接, 指向一个无障碍的信息内容。

(8) 动态效果:

处理时间等敏感内容时, 要确认浏览器所提供的控制机制可让身体机能差异人群处理这些信息, 否则就应该考虑提供这些数据对象或网页的替代方案。

(9) 人机界面:

人机界面即用户界面或使用者界面, 我们需要确保它的可使用性。如:当一个网页内的嵌入式对象拥有它的自有接口时, 该接口应具有可访问性的设计, 若无法做到, 应提供一个替代解决方案;在网站所设计的交互过程中, 如果存在需要用户在一定时间内作出响应的操作时, 应提供清晰明了的提示信息, 并为用户留出充足的反应时间。同时对于该操作所限制的时间, 应提供可调节的手段, 例如暂停、延时等;人机界面的展现设计, 需提供个性化设定功能 (文字大小的调整、界面大小的调整、网页内容对比效果以及辅助线校对的相应辅助功能的设置) 。

(10) 设备无关性:

网页设计时应尽量保障页面内容和功能与输入/输出等设备无关, 确保网站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可操作性。

(11) 导航信息:

目前, 绝大多数政府网站、商业网站栏目板块都很多, 信息量也非常庞大, 为了能够使使用者方便、高效的浏览网站、获取信息, 要求提供详细的内容导航信息, 如:网页结构和相关组件复杂时, 应提供一个信息帮助用户了解;如果导航链接中存在彼此构成循环, 应提供至少一种跳出该循环导航链接的方法;如果某些内容在多处网页中重复出现时, 应提供手段以保证用户随时清楚自己所在的页面位置。同时应该提供面包屑导航、页面结构导航、栏目导航以及跳过当行菜单等多种导航功能。

(12) 一致性:

每个网站都有其不同的风格, 那么同一个网站或同一专题应采用一致性的界面风格和操作风格, 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和浏览。因此, 作为网页开发者应规划各种引导信息、网站地图等, 以提供清楚和一致的浏览机制。

(13) 辅助输入:

一些用户在进行信息输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网站的设计人员, 应提供一种避免用户进行输入操作时出错以及出错后进行更正的辅助手段:当输入发生错误并且能够明确出错点时, 应将错误以文本方式描述出来;当需要用户填写内容时, 应以标签或说明的方式明确标识出来;当检测到输入错误, 同时也有更正方法时, 应为用户提供更正的提示信息。

(14) 其他要求:

除以上技术要求外, 在网页的实用性以及网页结构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如:网站整体可操作性说明的提出, 用于指导用户方便的使用网站;快捷操作方式的提出, 提高用户浏览网站的效率, 更加高效的获取信息。在安全验证、软键盘技术、弹出广告以及无障碍的持续性等方面也都提出了对应的要求, 提供可操作、可识别的替代方式, 如:语音播报、验证问答、验证码截图以及多种服务方式的提出, 以此方便不同需求用户的使用和操作;针对技术人员, 提出使用无障碍技术, 以此确保网站无障碍可持续性发展。

5 标准实施的意义

由于信息无障碍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兴事物, 社会公众对信息无障碍缺乏了解和认识, 而信息无障碍本身的内涵不仅限于残疾人, 它的受众面是非常庞大的, 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技术要求及推广的角度来讲, 该标准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该领域的规范化发展。

在以往标准的基础上, 该标准在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完善性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 有着更高的适用价值。在不断的探索中, 我们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要求及方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可访问性 篇4

对于处在不同环境、使用不同系统的用户 (特别是残疾人用户) 来说, 经常会遇到暂时或持久的系统不可访问的困难。另外, 对于系统的潜在用户来说, 在使用系统前亦会评估待使用的系统的可访问性。可访问性需求可以延伸到用户访问的所有系统。可访问性是多维度的, 存在于多个层次。

造成系统可访问性差的原因可能是环境的障碍, 也可能是差强人意的设计。对于这些用户, 可以借助于辅助技术 (Assistive Technology) 访问系统。但目前还没有描述用户可访问性需求和能力的通用框架。这要求每个潜在的用户自己开发各自的评估方法, 并利用该方法调查和评估不同的系统和辅助技术。然而, 由于缺少一个共同的方法以及关于系统和辅助技术的足够信息, 用户的评估低效、混淆、满意度低。国际标准ISO/IEC FDIS 24756《用户、系统及其环境的需求和能力的公共访问剖面框架》介绍了一个可访问性模型, 作为理解访问问题与不同环境下用户和系统交互的访问问题的基础。该标准还提供了一个框架, 用于规定交互的系统、用户和他们的环境的公共访问剖面 (CAP) , 包括辅助技术支持的访问。CAP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规定, 提供了可以逐级增加细节能力的扩展性, 和以标准方式识别和处理跨平台可访问性问题的基础。可用于评估特殊环境下针对特殊用户的现有系统的可访问性。

2 可访问性概念

在ISO/IEC FDIS 24756中, 可访问性通常指产品、服务、环境或工具对最广范围的人的可用性。可访问性概念针对完整范围的用户能力, 并且不限于被正式认定为有残障的用户。可访问性的面向可用性的概念, 鉴于具体使用上下文, 以最高可能的效用、效率和满意级别为目标, 同时特别注意用户群的完整范围的能力。

可用性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内可被特定用户使用并达到特定的效用、效率和满意目标的程度。

辅助技术指添加到系统或与系统结合, 增加个人可访问性的硬件或软件。盲人显示器、屏幕阅读器、屏幕放大软件和眼睛跟踪设备都是辅助技术。

3 可访问性模型

可访问性包括用户和系统之间可用的交互。交互作用发生在包括系统、用户、用户任务、环境等因素在内的使用上下文内。图1的用户-系统交互模型说明了交互发生的环境。图1中障碍是可能妨碍用户和系统交互的可访问性的任何事物。障碍可来源于系统、用户、交互、环境几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该模型是“免责的”, 因为解析交互中遇到的障碍远比关注障碍的来源重要得多。

图1使用了管道来表示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交互流, 阀门表示交互的不同级别的障碍。用户和系统之间阴影的流说明了发生在任何方向的多重通信。完全开放的阀门表示没有交互障碍。完全关闭的阀门表示交互被完全障碍。任何其他设置的阀门表示部分障碍的交互。

尽管通用设计特性可以减少交互的障碍, 但无法消除所有情景下的交互障碍。辅助技术是减少这些障碍的技术。辅助技术的消费者不全是残疾人, 交互时的某些组件成为普通消费者的障碍。比如说, 有人参加了一个讲座, 而演讲者却使用了该听众不懂的语言, 在这种特定情景中语言成为交互的障碍。由于多数人知道至少一种语言, 该听众可能最终知道演讲所用的语言, 但是此时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交互却被一个人不知道另一个人使用的语言给阻碍了。如果该听众不使用翻译器以桥接他与演讲者, 那么他跟随演讲细节这个任务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这个场景中, 翻译器就是一个辅助技术。

计算机相关的辅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内容实现:

(1) 备选输入设备, 如跟踪球、左手鼠标、吹吸系统;

(2) 备选输出设备, 如声音、盲文显示器;

(3) 可访问软件, 如屏幕控制软件;

(4) 通用设计, 即无障碍设计。

辅助技术可以被建模为打开用户和系统之间阀门的方法, 如图2所示。

可访问性依赖于用户在交互中使用可兼容的接口。使用辅助技术允许在两个不兼容的接口之间做转换 (如图3所示) 。为了评估当前和将来的可访问性, 需要有标准的方法描述用户-系统之间及用户-辅助技术-系统之间的可访问性。

可访问性的目标是使系统可以被用户访问。然而, 不同的情景要求系统有不同的包。当用户目标是与特定应用程序包交互的情景下, 用户可以选择操作系统、计算机、外围设备和其他辅助技术, 使应用程序更容易被访问。当用户目标是与已有硬件/软件系统某部分应用程序包交换的情景下, 用户可能只能借助辅助技术。

图3展现的模型支持所有情景, 不论系统边界在哪个位置。在该模型中, 可以考虑添加任何辅助技术到基础系统中以使得它可以被用户访问。辅助技术的对象范围非常广泛, 包括专用的辅助技术、通用远程控制器、智能代理, 以及为满足特殊用户可访问需求而专门挑选的组件, 可以顺序或平行方式使用多个辅助技术以支持访问。

图4说明了用户和他们最终目标 (用户希望使用的应用程序A1、A2、A3) 之间的路径。在组件之间的连接线的每个方向上都可以有多重通信。被使用的应用程序必须是用户可访问的。在末端的基于软件的辅助技术 (SAT) , 可能需要增加软件, 它作为操作系统的一部分或添加到该系统以增加单个用户的可访问性。SAT的实例包括添加的或内置的屏幕阅读器。图4显示SAT放置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

用户和应用程序之间的每个层次 (操作系统、硬件、外围设备、辅助技术和环境) , 虽然传统上不认为是辅助技术, 但是他们和辅助技术一样增加或减少了访问。选择与应用程序一起使用的操作系统 (OS1, OS2) 可以限制或增加用户对应用程序的访问。如果它不支持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某种形式的交互, 则会限制访问。如果它支持用户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从一个形式到另一个形式的转换, 则会增加访问。操作系统与之交互的计算机可能依然更深远地限制用户体验。用户同时还被可用于计算机的外围设备 (P1、P2、P3) 的能力所限制。

如同图4中虚线框所示, 用户可能感到应用程序、操作系统、计算机和外围设备是联合的单个系统。当考虑可访问性时, 这些组件可以单独建模或作为单个系统建模。

辅助技术 (AT1、AT2) 可用于转换外围设备的交互, 使得它们更加可访问。环境条件会更深降低特定交互的可访问性。

可访问性 篇5

天宫一号作为我国首个空间目标飞行器, 自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以来, 完成了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和一系列重大科学试验, 目前已在轨运行880余天, 状态正常、运行稳定, 并将继续开展空间应用与试验工作。

为使天宫一号应用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委托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负责天宫一号应用数据的处理与分发, 免费向国内公益用户提供1级或2级数据产品, 积极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同时, 指定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三家单位作为天宫一号应用数据首批商业代理机构, 为国内外商业用户提供有偿服务。

目前,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网为用户搭建的天宫一号空间应用推广服务平台 (http://www.msadc.cn) 已开通运行, 正式为国内公益用户和国内外商业用户以及个人公众用户提供天宫一号应用数据及服务。

记者登录该平台后发现, 香港大屿山岛高光谱短波红外影像、敦煌市周边高光谱短波红外影像和新疆天山局部高光谱影像均可查看, 一望无际的沙漠、绿洲, 气势恢宏的天山山脉, 以及蜿蜒曲折的黄河, 令人惊叹。此外, 平台中还有利用天宫一号应用数据进行油气资源探测、矿物分布调查、海冰监测、应急灾害监测等典型案例的介绍和分析。下载区则分别有公益用户和指定代理机构获取数据的申请表。

【可访问性】推荐阅读:

远程访问05-18

访问机制05-20

访问日志05-27

角色访问05-27

配置访问09-17

访问速度09-27

访问控制10-30

通用访问11-04

访问策略11-05

网络访问11-23

上一篇:农产品需求下一篇:学生发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