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精选12篇)
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 篇1
1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现在使用的变频器主要采用交-直-交方式 (VVVF变频或矢量控制变频) , 先把工频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转换成直流电源, 然后再把直流电源转换成频率、电压均可控制的交流电源以供给电动机。变频器的主电路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电压型是将电压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 直流回路通过电容滤波。电流型是将电流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 其直流回路通过电感滤波。
2 变频器的分类
变频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按照主电路工作方式分类, 可以分为电压型变频器和电流型变频器;按照开关方式分类, 可以分为PAM控制变频器、PWM控制变频器和高载频PWM控制变频器;按照工作原理分类, 可以分为V/f控制变频器、转差频率控制变频器和矢量控制变频器等;按照用途分类, 可以分为通用变频器、高性能专用变频器、高频变频器、单相变频器和三相变频器等。
3 变频器的维护保养
由于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 变频器改型换代速度也比较快, 不断推出新型产品, 性能不断提高, 功能不断充实、增强。变频器虽然种类繁多, 但其使用、维护保养及故障处理方法是基本相同的。在实际应用中, 变频器受周围的温度、湿度、振动、粉尘、腐蚀性气体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其性能会有一些变化。如使用合理、维护得当, 则能延长使用寿命, 减少因突然故障造成的损失。如果使用不当, 就会出现运行故障, 导致变频器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日常维护与定期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3.1 日常维护与检查
环境温度是否正常, 要求在-10~+40℃范围内, 以25℃左右为好。变频器在显示面板上显示的输出电流、电压、频率等各种数据是否正常。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字符是否清楚, 是否缺少字符。用测温仪器检测变频器是否过热, 是否有异味。变频器风扇运转是否正常, 有无异常, 散热风道是否通畅。变频器运行中是否有故障报警显示。检查变频器交流输入电压是否超过最大值。如果主电路外加输入电压超过极限, 即使变频器没运行, 也会对变频器线路板造成损坏。
3.2 定期检查
利用每年一次的大修时间, 将检查重点放在变频器日常运行时无法巡视到的部位。
3.2.1 作定期检查时, 操作前必须切断电源, 变频器停电后待操作面板电源指示灯熄灭后, 等待一段时间使得主电路直流滤波电容器充分放电, 用万用表确认电容器放电完后, 再进行操作。
3.2.2 将变频器控制板、主板拆下, 用毛刷、吸尘器清扫变频器线路板及内部IGBT模块、输入输出电抗器等部位。线路板脏污的地方, 应用棉布沾上酒精或中性化学剂擦除。
3.2.3 检查变频器内部导线绝缘是否有腐蚀过热的痕迹及变色或破损等, 如发现应及时进行处理或更换。
3.2.4 变频器由于振动、温度变化等影响, 螺丝等紧固部件往往松动, 应将所有螺丝全部紧固一遍。
3.2.5 检查输入输出电抗器、变压器等是否过热, 变色烧焦或有异味。
3.2.6 检查中间直流回路滤波电解电容器是否胀出, 外表面是否有裂纹、漏液、膨胀等。一般情况下滤波电容器使用周期大约为5年, 检查周期最长为一年, 接近寿命时, 检查周期最好为半年。
3.2.7 检查冷却风扇运行是否完好, 如有问题则应进行更换。冷却风扇的寿命受限于轴承, 根据变频器运行情况需要2~3年更换一次风扇或轴承。检查时如发现异常声音、异常振动, 同样需要更换。
3.2.8 检查变频器绝缘电阻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所有端子与接地端子) , 注意不能用兆欧表对线路板进行测量, 否则会损坏线路板的电子元器件。
3.2.9 将变频器的R、S、T端子和电源端电缆断开, U、V、W端子和电机端电缆断开, 用兆欧表测量电缆每相导线之间以及每相导线与保护接地之间的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正常时应大于1MΩ。
4 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变频器常见的故障类型主要有:过电流、短路、接地、过电压、欠电压、电源缺相、过热、过载、CPU异常、通信异常等。变频器具有完善的自诊断、保护及报警功能, 当发生这些故障时, 变频器会立即报警或自动停止保护, 并显示故障代码或故障类型, 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根据其显示的信息迅速找到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但也有一些故障用常规的手段难以检测, 需要从多方面分析, 逐一排除才能找到故障点。故障检查或维修时, 注意先切断电源, 切忌停机后立即进行检查。因变频器额定运行时, 其直流侧滤波电容储存大量电能, 停机后须待电解电容的电压放电降低后, 方可进行检查。不同型号规格的变频器各有特点, 但其故障的类别和分析处理方法有一定的共性:
4.1 过电流故障 (变频器显示OC) 分析及处理
检查负载端是否短路或接地。检查电机控制对象是否卡住, 减小负载。检查逆变管IGBT是否完好。适当延长电机加速时间。适当减小转矩提升量。变频器内部故障或谐波干扰大等。
4.2 过电压故障 (变频器显示OV) 分析及处理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过高。适当延长减速时间。检查放电支路或新增外接制动电阻或制动单元。
4.3 欠电压故障 (变频器显示LV) 分析及处理: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过低、缺相。检查主回路断路器、接触器、整流回路是否完好。同一电源系统中是否有大启动电流的负载启动。
4.4 过载故障 (变频器显示OL) 分析及处理
过负载或变频器容量过小。热继电器保护设定值小。转矩提升量设定太小。变频器内部故障等。
4.5 过热故障 (变频器显示OH) 分析及处理
过负载或环境温度太高, 散热片堵塞。冷却风扇工作不正常, 更换冷却风扇。变频器内部故障。
4.6 电机不转或旋转异常分析及处理:
运行方法的设定有错误, 正确选择键盘给定或外接给定方式。输出频率太低, 频率指令低于输出频率设定值的时候, 变频器不能运行, 变更频率指令使之大于最低频率。选择了禁止反转或正转, 调整相应的功能参数。
5 变频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5.1 选型。变频器的选型应满足以下条件:
电压等级与控制电机相符。额定电流为控制电机额定电流的1.1~1.5倍。根据被控设备的负载特性选择变频器的类型。
5.2 安装环境
变频器不宜安装在震动的地方, 振动加速度要限制在0.3~0.6g以下。安装场所的周围温度不能超过 (-10~+40℃) 。空气相对湿度≤90%, 无凝露, 避免变频器在太阳下直晒。变频器要安装在清洁的场所。
5.3 安装要求
变频器只能垂直并列安装, 上下左右间隙≥100mm。变频器与电机必须接地。电机电缆布线距离不大于500米;动力线与控制线必须分开走线;变频器旁边不要安装大电流且经常动作的接触器, 因为它对变频器干扰非常大, 经常使变频器误动作。变频器的输出只能接电阻或电感性负载, 而不能接电容性负载。当电机需频繁制动时, 要外接制动电阻。变频器的接线。a.变频器输入端最好接上一个空气开关, 保护电流值不能过大, 以防止发生短路时烧毁变频器。b.输入控制线尽量不要太长。因为这样容易使出入信号受电磁波干扰而产生误动作, 超过2米长的最好用屏蔽线。
5.4 参数设定
变频器的设定参数多, 每个参数均有一定的选择范围, 使用中常常遇到因个别参数设置不当, 导致变频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
6 变频器的调试
6.1 变频器带电机空载运行
设置电机的基本参数;将变频器设置为本地操作模式, 按运行、停止键, 观察电机是否正常启动、停止;熟悉变频器的故障代码, 变频器运行发生故障时, 及时进行处理。
6.2 带载试运行
手动操作变频器面板的运行、停止键, 观察变频器显示屏及电机运行停止过程有无异常现象;如果电机停止过程中变频器出现过流保护, 应重新设定减速时间或增加最大电流保护值, 至少有10~20%的保护余量。
摘要: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 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转速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 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
关键词:调速,使用,维护
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 篇2
1.保持温室良好的透光性 温室是采光建筑,其透光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室内种植作物光合产物的形成和室内温度的.高低.透光率越高,温室的光热性能越好.温室透光率受温室透光覆盖材料透光性能和温室骨架阴影率的限制,而且随着不同季节太阳辐射高度的不同,温室的透光率也在随时变化.一般,阳光板温室和连栋塑料温室的透光率保持在50%~60%,玻璃温室的透光率保持在60%~70%,日光温室可达到70%以上.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云南农业 英文刊名:YUNNAN AGRICULTURE 年,卷(期):2009 “”(10) 分类号:S6 关键词:★ 东风发动机厂实习报告
★ 发动机燃油系统检测与分析
★ 钻探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更新论文
★ 水下固体发动机点火设计与试验
★ 网站建设与维护合同范本
★ 设备管理与维护求职简历
★ 维护和使用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的实施方案
★ 东方红-MG系列拖拉机工作装置的使用
★ 广播电视维护理论依据与策略论文
掘进凿岩钻车的使用与维护 篇3
关键词:钻车使用维护
1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①钻车进人工作面之前,应先处理工作面的松石、残误炮,清理巷道,检查轨道安装是否符合要求,轨道前端离工作面岩石最凹处的距离不得大于2.5m。②接通电源将钻车开到工作面,然后用卡轨器(稳车气顶)把钻车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一般前轮轴线距工作面不大于2.5m或使滑架顶尖离工作面不大于0.5m为宣。③检查油箱储油量是否充足,若油面低于指示刻度,应及时补充合格的液压油。④各个润滑部位要加注润滑油,防止因未及时注油而使摩擦部件烧坏。⑤接好气、水管,接气管时应送气吹干净管内泥沙等杂物,以免损坏气动设备。⑥准备好本班用的钎杆和钎头及必要的工具和易损零件。⑦凿岩之前,先进行钻车试运转,检查各部零件是否完好,紧固部分是否松动,各电动机联轴器上的螺钉销子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钻机的两根拉杆螺帽不得有松动现象,气、水、油路系统是否有泄漏,如有异常现象,应处理好后,再开车生产。⑨接好照明灯。
2掘进凿岩钻车的使用
①钻车操作者必须熟悉各操作阀的作用、位置及完成钻车的各种动作时其阀的动作方向,从而准确地操作。②严格按照一开泵、二升降、三摆托、四顶托、五开钻、六关泵(增压泵除外)的操作顺序进行。⑧为了保证凿岩时滑架始终顶紧工作面,补偿汽缸(油缸)的控制手把始终扳到前进位置上,对于采用油缸作为补偿缸的钻车还应使油泵气马达控制在低速下运行,以输入小量液压油来弥补油缸的泄漏。④活塞式气动机的调压阀要调到使油的工作压力在5.5MPa处,一般情况下不要扳动气阀手柄,但在气压不足时,可以加大给气量,而在气压提高后,要将给气量恢复到正常数值,切不可将气阀调到最大位置后而不管,这样既浪费压气,又使压力油做无用循环,使油温增高而损伤高压油管。⑤每次凿孔之前必须准确找好孔位及方向,凿岩过程不要随意调整方位,以免产生卡钎及断钎事故。⑥卡钎时,可关闭推进气(油)源,同时用锤边敲钎杆边用推进缸往外拔,不得用补偿缸的收回来往外拔钎杆。⑦凿岩作业中要随时注意稳车装置与各部分的连接是否牢固,油温油压是否过高。⑧在钻车运转期间应随时向各注油部位注油。对推进气动机、凿岩机、托盘、丝杠、钻臂等运转部分,要每班注油两次以上。⑨钻臂和滑架摆角时,一定要先将滑架退回,使顶尖离开工作面,钻臂移位的动作要准确,注意不要使两钻臂产生剧烈碰擦。⑩凿岩钻车工作时,严禁钻车周围和钻车钻臂下站人,防止将人碰伤或挤坏。(11)凿岩作业结束后,两臂收拢,滑架退回,处于水平位置,整理好气水管,吹洗钻车各部分(注意防止水和脏物进入油箱),然后将钻杆退出工作面,停放在安全地点,以免放炮时飞石、松石落下损坏钻杆。(12)用机车牵引钻车作长距离运行时,应将行走手柄放到空挡位置,以减少行车阻力。⑩停止凿岩后,操作人员离开钻车,必须断开钻车上的开关和总电源的开关,以免漏油和漏电等情况。
3掘进凿岩钻车的维护保养
正确操作使用和精心维护保养设备是高速高效率凿岩、减少事故,延长钻车使用寿命的关键。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经常保持凿岩钻车外部表面的清洁。②钻车在工作时应随时检查各部件有无松动、脱落,有无漏油、漏气、漏电等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③要保证液压油的清洁,油量充足。换油时要清洗各部系统,包括油箱和过滤器,加入新油时必须过滤,不得使新油与旧油相混合。每季度清洗一次,注意不要使不同牌号的油混在一起。④新钻车使用后,经过50h的运转,要更换一次油,以便将残存在油缸内的金属屑及其他杂物清除掉。此后每当钻车运转500h就要更换一次油o⑤当钻车运转3000h以上时,各液压元件都要拆开检查,平时发现钻车有异常现象,也应随时处理。⑥爱护油管、接头和电缆,防止碰、压,挤、拖坏,一旦发现有损坏的,要迅速更换。⑦凿岩钻车中的油泵运转适应温度范围在25~55℃,过低时启动效率低,过高会使油的寿命缩短,据测定油温升到80℃以上,油的寿命会缩短一半。
4凿岩钻车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如下几点
①非操作人员不得开动钻车。②在检修钻车时,要使钻臂放落下来方能进行。③钻车在运行和动作时,要严格控制其速度。④工作面周围,严禁放爆炸易燃物品。⑤严防电缆及电气设备漏电。
5掘进凿岩钻车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 篇4
1 教学改革的方向
1.1 将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
目前的《可编程控制其原理及应用》和《变频调速原理及应用》课程中有些内容是重复的, 还有些基础理论过于冗杂。在进行教学内容整合时, 一方面需要将关系性非常强的两门课程融合到一起, 同时删除电子电力中的基础原理部分, 在现场实践中可以增添一些理论性的内容, 以配合实践工作的进行。整合后的变频器和PLC课程可以分为10个项目, 在每个小项目中都会包含实践知识和理论基础, 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来完成整个项目的教学, 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快速的提高教学质量。
1.2 加强实际过程的操作
PLC跟变频器的教学不能只靠书本上程序式的实验教学, 要想提高其学习的质量, 必须设置一些实践项目, 在实践的现场设置一些综合型、实用型和创新型的操作项目, 将课本的内容和理论穿插在实际操作的项目中。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 还可以培养其发散思维的思考方式, 提高其学习兴趣, 下图是项目的设置类型和内容。
由上图可见, 每个系统的项目内容都包含了系统主电路的配线和设计、软件的仿真和编制、控制电路的接线和设计、系统故障排除以及变频器参数的确定和修改等主要的环节, 这些项目的设置更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 在实际应用中实用性更强。
1.3 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
高职的课程教学不但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根据学校的情况, 可以在每个项目教学中实行资讯, 计划, 决策, 实施, 检查, 评估等六个步骤进行, 将学生学习作为教学的主体, 辅助以小组讨论, 教师对不明白或者重点问题进行指导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1.4 提高教学师资团队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教师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所以为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 需要定期的对学校的教师进行实践培训, 利用假期的时间进行生产企业进行研修和实践按, 感受实际项目跟实验项目教学的差距。组织教师计划性的讨论和交流项目教学情况,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听取意见后, 及时对项目教学进行改进, 不断完善教学内容。
2 项目规范化教学改革的组织和实施
2.1 调整教学内容
《PLC及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的教学中, 涉及到很多理论和原理性的东西, 同时还存在很多实践性的课题等, 因此需要根据其特点将教学内容划分为10个具体化的教学任务, 在设置教学项目的同时, 将书本中的基础性的理论和内容穿插在这10个基本的具体任务中。在每个具体的项目中都会存在两到三个任务, 在进行教学时利用任务作为重点, 带动基础概念教学。
这些项目中的每一个任务都是经过提炼后而设定的, 其间存在内在的联系, 形成层层递进的概念, 让学生在进行操作的过程, 不断的获得基本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2.2 注重任务的项目化教学
因为每个项目之间都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所以在没完成一个任务时, 都会引出下个项目的内容, 在项目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3 团队协作共同完成项目
因为整个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 由于时间有限, 所以要每个人都完成主电路的配线设计、软件的仿真和编制、等内容, 然控制电路的接线和设计、系统故障排除等项目。这就需要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 每组2-3人, 通过小组协作, 共同完成一个整体的项目, 在进行项目实践时, 小组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 相互帮助和学习, 共同进步。
2.4 项目化的教学报告
因为《PLC及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是一门系统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完成了实践项目也不能保证提高了学生的技术水平。所以需要撰写项目教学报告, 在报告中要重点包含任务的完成情况、任务的记录、知识点的归纳、学习的建议、实践中的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后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报告进行评定, 分别在知识、技能和学习态度上给学生打分, 让学生明确其不足和优势。
2.5 成绩评定
通过项目的规范化教学, 教师对实践情况进行评价, 找出不足, 给予解决的措施, 提高其实践的水平和能力。
3 结束语
《PLC与变频器使用与维护》是一门系统化、科学化的系统课程, 涉及到的原理和概念较多, 学生容易对其产生反感, 导致学习成绩难以提高。为了保证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需要采用项目规范化的教学模式来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个项目, 然后在具体的任务实践中, 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同时吸取专业的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1]张磊, 汪志佳, 鲁妍, 李会新.高职《PLC与变频器使用与维护》课程的项目化教学[J].职教论坛, 2013, 05:57-59.
[2]张磊.校企合作开发《PLC及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课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35:210.
[3]陈志红.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变频器技术与应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20:71-75.
[4]吴福涛, 刘功华, 王海云.ACS800系列变频器使用维护及故障处理应注意的事项[J].煤炭技术, 2005, 07:21-22.
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篇5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
呼吸机的分类
一. [1] 按使用或应用的类型分类
(一)控制性机械通气(CMV)1.定义:病人在自主呼吸减弱或消失的情况下,完全由机械通气机产生、控制和调节病人的呼吸。2.应用于:疾病造成的自主呼吸消失或减弱;自主呼吸不规则或频率过快,机械通气无法与病人协调时,用人为的方法将自主呼吸抑制或减弱。
(二).辅助性机械通气(AMV)1.定义:病人呼吸存在的情况下,由呼吸机辅助或增强病人的自主呼吸。机 械通气的各种主要由病人的吸气负压或吸气气流所触发。2.应用于:自主呼吸虽然存在且较规则,但自主呼吸减弱而通气不足的病人。
二. 按机械通气的使用途径分类
(一)胸内或气道加压型
(二)胸外型
三. 按吸、呼气相的切换方式分类
(一)定压型:呼吸道内压力达到预计值后,呼吸机打开呼气阀,胸廓和 肺被动性萎陷或由负压产生呼气,当气道内压力不断下降,呼吸机再次通过正压产生气流,并引起吸气。
(二)定容型:通过正压将预计潮气量送入肺内,达到预计潮气量后,停 止供气,进入呼气状态。
(三)定时型:按照预先设计的吸气及呼气时间供气。
(四)混合型(多功能型)。四. 按照通气频率供气
(一)高频通气:通气频率>60次/分。1. 优点:低气道压,低胸内压,对循环干扰小,无需密闭气道。2. 缺点:不利于二氧化碳的排除。3. 分类:高频正压通气,高频喷射通气,高频振荡通气。
(二)常频通气:通气频率<60次/分。五. 按是否有同步装置或性能分类
(一)同步型呼吸机:病人的自主呼吸的吸气开始时可以触发呼吸机,使 其向病人呼吸道内供气,并产生吸气动作。
(二)非同步型呼吸机:病人的呼吸或吸气负压不能触发呼吸机供气,一 般只用于控制性机械通气的病人。六. 按适用的对象分类
(一)婴儿呼吸机
(二)幼儿呼吸机
(三)成人呼吸机 七. 按工作原理分类
(一)简易呼吸机
(二)膜肺
呼吸机呼吸机的模式与功能
呼吸机框图
一. 主要的机械通气模式
(一)间隙性正压通气(IPPV):在吸气相是正压,呼气相压力为零。1. 工作原理:呼吸机在吸气相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压力上升到一 定的水平或吸入的容量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呼吸机停止供气,呼气阀打开,病人的胸廓和肺被动性萎陷,产生呼气。2. 临床应用:各种以通气功能为主的呼吸衰病人,如COPD等。
(二)间隙性正、负压通气(IPNPV):吸气相为正压,呼气相为负压。1. 工作原理:呼吸机在吸气相和呼气相均可以起作用。2. 临床应用:呼气相负压可以造成肺泡萎陷,造成医源性肺不张。
(三)持续正压气道通气(CPAP):指病人在有自主呼吸的条件下,整个 呼吸周期内,均为人为的加以一定的气道内正压。1. 工作原理:吸气相给予持续正压气流,呼气相也给予一定的阻力,使吸、呼气相的气道压均高于大气压。2. 优点:吸气时持续的正压气流大于吸气气流,使病人的吸气省力,增加 FRC,防止气道及肺泡萎陷。可以用于脱机前的锻炼。3. 缺点:对循环干扰大,肺组织的气压伤大。
(四)间隙性指令通气和同步间隙性指令通气(IMV/SIMV)1. IMV:没有同步装置,呼吸机供气不需要病人的自主呼吸触发,每次供 气在呼吸周期中出现的时间不恒定。2. SIMV:有同步装置,呼吸机在每分钟内按照事先设计的呼吸参数给病人 指令性呼吸,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不受呼吸机的影响。3. 优点:在脱机中发挥自身调节呼吸的能力;较IPPV对循环和肺的影响小;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震静药的使用。4. 应用:一般于脱机时才考虑使用,当R<5次/分时,仍旧保持较好的氧合 状态,可以考虑脱机,一般加用PSV,避免呼吸肌疲劳。
(五)指令每分钟通气(MMV)1. 当自主呼吸>预设分钟通气量时,呼吸机不指令通气,只提供一个持 续正压。2. 当自主呼吸<预设分钟通气量,呼吸机作指令通气,增加分钟通气量,达到预设水平。
(六)压力支持通气(PSV)1. 定义:在有自主呼吸的前提条件下,每次吸气多接受一定水平的压力支 持,增加病人的吸气深度和吸如气体量。2. 工作原理:吸气压力随病人的吸气动作开始,随吸气流速减少到一定程 度或病人有努力呼气而结束。与IPPV相比其支持的压力恒定,受吸气流速的反馈调节;与SIMV相比其每次吸气均可以得到压力支持,但支持的水平可随需要不同而可设定。3. 应用:SIMV+PSV:用于脱机前的准备,可减少呼吸作工和氧耗量 4. 适应症:锻炼呼吸机;脱机前的准备;各种原因所致呼吸机无力;严重 的连枷胸致反常呼吸。5. 注意事项:一般不单独使用,会产生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
(七)容量支持通气(VSV):每次呼吸均由病人的自主呼吸触发,病人 也可以不要任何支持进行呼吸,并能达到预计的TV和MV水平,呼吸机将会允许病人进行真正的自主呼吸,同样适用于脱机前的准备。
(八)压力调节的容量控制
(九)双相或双水平正压通气 1. 工作原理:P1相当于吸气压力,P2相当于呼吸压力,T1相当于吸气时间,T2相当于呼气时间。2. 临床应用:(1)当P1=吸气压力,T1=吸气时间,P2=0或PEEP,T2=呼气时间,相 当与IPPV。(2)当P1=PEEP,T1=无穷大,P2=0,T2=O,相当于CPAP。(3)当P1=吸气压力,T1=吸气时间,P2-0或PEEP,T2=期望的控制呼 吸周期,相当于SIMV。
二. 主要的机械通气功能
(一)吸气末屏气 1. 在吸气结束后与呼气开始前,呼吸机不供气,呼气阀继续关闭一段时间,以保持肺内压力 在一定的水平。2. 临床应用:(1)延长了吸气时间,有利于气体的分布。(2)有利于气体的弥散(3)有利于雾化吸入的药物在肺内的分布和弥散 3. 可加重心脏的负担。
(二)呼气末正压通气 1. 在呼气末,气道压力并不降未0,仍旧保持一定的正压水平。2. 临床应用:适用于肺内分流所致的低氧血症,如ARDS 3. PEEP纠正ARDS的机制(1)减少肺泡的萎陷,减少肺内分流,纠正了肺内分流所致的低氧 血症(2)减少肺泡的萎陷,增加FRC,有利于肺泡-毛细血管两侧气体的 充分交换。(3)肺泡压升高,使肺泡-动脉氧分压升高,有利于氧向毛细血管 弥散,肺泡始终处于膨胀状态,能增加肺泡的弥散面积。(4)肺泡的充气增加,能使肺的顺应性增加,还可以减少呼吸作功。
4. PEEP的主要付作用(1)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2)对肺组织的气压伤(3)能够压迫肺毛细血管。使肺血流量减少,可能增加无效通气。(4)可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5. 最佳PEEP的选择:保持FiO2<60%的前提下,能使PaO2》60mmHg的最低 PEEP水平。6. 内原性PEEP:由于呼气时间太短或呼吸阻力过高,导致肺泡内气体滞留,能使肺泡压在整个呼气周期均保持正压,相当于PEEP的作用,可以由疾病造成,也可以由应用呼吸机人为的造成。
(三)呼气延长和呼气末屏气:适用于COPD伴二氧化碳滞留的病人。
(四)叹息:每50-100次呼吸周期中有1-3次相当于1.5倍-2倍的潮气 量的深吸气,为了使易于萎陷的肺底部的肺泡定时膨胀,改善这些部位的气体交换,防止肺不张。
(五)反比通气(IRV)1. 优点:延长吸气时间,有利于气体的弥散和分布,有利于纠正缺氧。2. 缺点:对循环干扰大,对肺组织的气压伤大
呼吸机呼吸机的发展应用现状
1、呼[2] 吸机微机化程度 呼吸机微机化程度决定呼吸机的档次,表现在:(1)开机后有自检功能。(2)发生故障时有屏幕提示,便于维修。(3)完善的报警功能,如氧供,气体供应,分钟通气量,压力上限,压力下限,呼吸频率,潮气量,窒息通气,背景通气设置,机器断开,漏气及漏气量,流量传感器,工作状态,氧流量等诸多环节确保机械通气过程安全,临床医生可根据病人状态调整参数设定的报警范围。(4)其他特殊功能,包括吸痰功能,雾化功能,屏气功能(包括吸气和呼气屏气,满足照胸片需要),锁机功能(防止通气参数被任意改动)。
2、通气机的监护功能 通气机的监护功能是决定呼吸机档次的关键环节之一。完善的呼吸机监护功能是实现呼吸机适合患者肺脏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前提,不仅要显示常规通气及肺机械参数数值,如VTe,VT,R,c,f,气道温度,Fio2,Pp阻k,P,Pn一,VA,VAleak,I:E而且能进 一步显示:(1)压力一时间,容量一时间,流速一时间曲线可单一或同时在一个屏幕上显示。(2)spo2,ETCO2并计算VD/VTe,co2产量。(3)监测Paw—V,V—Flow,Flow—Paw,V—co2,Ptrach—V,Flow—Ptrach等曲线环的描记。(4)趋势回顾(24—48小时)。(5)logbook即通气机应用事件设定值的回顾。(6)定标功能,包括co2,Flow,o2的定标。(7)通气及各种功能的设置:音量的大小,屏幕显示不同组合,任意通气方式选择(10余种常用方式),多种语音设定等等。(8)通气机允许用户用低流速法描记P—V曲线[1,2,3 J,以进一步了解患者肺静态顺应性(c),阻力(R)及内源性PEEP(PEEPi)。进而为较好的调整通气参数提供依据,通过曲线描记可计算上下拐点,复张量,并可与计算机联机打印记录。(9)呼吸机整合其他装置(呼吸力学监护仪“Bi— core”)增强了在通气过程中单用呼吸参数不能了解问题的解决,如呼吸力学监护,放置食管压,胃内压监测以了解跨肺压,跨膈压及动态auto—PEEP可进一步阐明呼吸力学状况,为临床专业医师提供科研空间。(10)经过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国外呼吸机厂家及时整合一些有用的参数如RVR,MIP,Po.1,PlP,au栅P放入到监测系统中来_4J,为临床医生设置的调整及脱机提供依据。近年来自动化的脱机模式悄然升起_5. 5,通气机又整合了患者的重要参数、体重及理想通气参数、BGA,提高了机械通气的水平,缩短了带机时间。总之,呼吸机的微机化,网络化,提供了机械通气的科研平台,促进了机械通气应用水平的发展_6J。
3、通气机模式的发展是呼吸机档次水平的重要体现不管通气机是容量控制还是压力控制,均在不同程度上导致通气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Lung Inj~y VILI)E3],近年来,国外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原有IPPV、IMV、SIMV、PSV等基础上作了重大的改革,很多研究表明压力的自主模式能很好的实现非保护策略,最大限度的减低VILI的发生,进一步拓展呼吸机作为临床一种治疗手段的作用。(1)当今呼吸机应用从新生儿到成人,仅需更换湿化器及管路;机械通气从无创至有创,无创通气有较强的漏气补偿。(2)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增加Autoflow(自主气流)或flow—by更增加患者的自主性,降低气道压,增加患者舒适度,克服了容量通气模式的缺点。(3)呼吸机送气反应时间(30—40ms),送气波形(方波一恒流,减速波),触发灵敏度是流速触发可调,弃用压力触发,PSV模式的呼气敏感度(Es.end)可调。在呼吸机监护下,临床医生很容易调整患者的Esem,由此解决人机相互作用方式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心肺功能的干扰及VILI的发生。(4)国际上的临床实践进一步证实压力通气方式,在维持气道正压,减少心肺干扰,改善氧合方面优于容量控制方式,而且最大限度减少VILI的发生。在PCV的基础上,近年来推出了BiPAP/PS,APRV。尤其BiPAP通气模式以其具有压力控制,人机协调好,万能通气模式被诸多呼吸机厂家所采用,命名为:Bilevel,duoPAP等不同名称。(5)自主通气与闭环通气模式:实验及临床应用表明最大限度缩短控制通气时间,以此最大限度减少VILI的发生,而为缩短带机时间。很多研究表明,自主呼吸有诸多优点,有利于患者病生理学改变的恢复,对自主呼吸不再是过去简单的Spon模式,而是一种伺服模式(servo)及闭环通气模式,其最大优点在于系统内输出信息可得到精确控制。可在零误差的前提下迅速达稳态,并能排除各种外源干扰。采用闭环控制原理的机械通气技术可以使相当简单的,也可以是较为复杂的。最简单的闭环控制是根据输入一个信息,对一个输出变量进行控制,如PSV。相对复杂的闭环控制则可根据多个输入信息,对多个输出变量进行连续调控。双重控制就是在一次通气或对每一次通气时输出压力和容积进行同步控制。采用一次通气内双重控制原理的通气技术有容量保障压力支持通气(Ⅵ)和压力扩增(PA)。其通气目标是在保证最小吸入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的前提下,减少患者吸气做功,其他还包括:PRVC,autoflow,VTPC(容量标定压力控制),其技术原理是呼吸机随患者呼吸力学特征变化自动调整吸气压和吸气流速,以保证每一次通气时vT趋于恒定。呼吸机对每一次通气均进行负反馈控制。依据闭环通气控制原理将闭环通气分为:正反馈通气(PAV),负反馈通气(APV,ASV,PRvC),呼吸间闭环通气(MMV,APV,ASV)以及呼吸内闭环通气(nw)。
近20年来,PSVE7,8,9J受到临床医生的欢迎,对通气机依赖患者脱机成功率提高,鉴于PSV是一种恒压吸气支持,在低水平Ps,其VT的产生必然经过支持过度,支持相当,支持不足三个阶段,该模式存在吸气延迟与呼气延迟,应用该模式时,容易发生人机不同步。近年来,很多厂家对呼气相增加呼气灵敏度调整(Esens),大大减少人机不同步的发生,改善临床应用效果,然而临床医生在识别及调节上仍存在很多难点,在波形观察上不能很好识别。近l0年来,PAV或PPS模式通气成为当代危重病研究的重点[10,11,12],该模式依据患者呼吸努力成比例的提供压力支持解决了PSV通气中人机不协调,通过了解患者阻力、顺应性的变化,或采用目标调节方法调整呼吸机的设定(VA及FA),通气机设定压力过高,容量过高及窒息通气报警确保该模式使用的安全性,减少通气机依赖明显缩短带机过程。目前国际上有DI.ea 公司,PB公司,伟康公司具有这种模式,PB840 也已采用自动设置方法是该模式的使用更加方便。该种闭环模式正在被临床医生认可。(6)自动导管补偿(AT℃)自动导管补偿是对建立人工气道导管不同口径流速产生的阻力压进行瞬间补偿,不同口径,不同流速其补偿阻力压亦不同,补偿范围从0-100%不同。通气机可以在曲线和波形 上反映出来。ATC的设定便于临床医生观察评价自主呼吸能力,在实施低辅助通气时容易实现脱机。
4、通气机的调节 现代呼吸机一改过去多旋钮单一功能,采用单一旋钮的调节方式,便于临床使用。采用数字化调节增加了参数设定的精确性。同时对临床医师要求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才能使参数设定更符合患者状况,呼吸机还规定常规参数的安全范围,超过范围需确认,增加了机械通气的安全性。由于呼吸机监测显示功能增强,对所设定的参数均有明确的显示,有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并可通过网络传送也便于对机械通气进行管理指导治疗。
旋耕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篇6
一、旋耕机的使用技术
1. 旋耕机的结构
旋耕机由刀轴、弯刀、支臂、主梁、悬挂架、齿轮箱、传动箱等组成(如图)。
2. 旋耕机的安装方法
①旋耕机的安装。安装三点悬挂式旋耕机时,应先切断拖拉机输出轴动力,取下输出轴罩盖,待挂好整机后,再安装万向节。安装万向节时,先将带有方轴的万向节装入旋耕机传动轴上,再将旋耕机提起,用手转动刀轴看其运转是否灵活,然后将带有方套的万向节套入方轴内,并缩至最小尺寸,以手托住万向节套入拖拉机输出轴并固定好。安装时应注意使方轴和方套的夹叉位于同一平面内。
②旋耕机犁刀的安装方法。旋耕机的犁刀形式有直钩犁刀和弯犁刀两种。直钩犁刀入土阻力小,但翻土性能差,易缠草,宜用于土质较硬、杂草少的土地上耕作。弯犁刀翻土和碎土性能较好,宜用于水田和较潮湿松软的早熟地耕作。其安装方法分内装法、外装法和交错装法三种,可按产品说明书图样进行安装。安装时应按顺序进行,并注意刀轴旋耕方向,防止装错和装反,切忌使刀背入土,以免引起机件损坏。安装后还应全面检查一遍,正确无误方能投入作业。
3. 旋耕机的试耕
试耕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检查安装后的技术状态,同时使旋耕机的耕深和碎土性能符合农艺要求(旱耕深度8~14厘米、水耕深度10~16厘米)。试耕前,先将旋耕机稍微升离地面,接合动力输出轴,让拖拉机低速运转5分钟,待一切正常方可投入试耕。试耕时,应根据土壤的耕作条件,选择恰当的拖拉机作业挡位和旋耕速度(轻小型旋耕机作业速度1~4千米/小时)。耕作时,应先接合动力输出轴使拖拉机工作,然后一面落下旋耕机,一面接合行走离合器,使拖拉机牵引旋耕机下地作业。试耕作业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作业。
4. 旋耕机的调整
①耕深调整。旋耕的耕深可用拖拉机液压系统或旋耕机上的限位滑板控制(直接连接式的旋耕机通过改变提升链条或拉杆的长度控制)。旋耕机的最大耕深受刀盘直径的限制,刀盘直径大,耕深也深,反之则浅。
②碎土性能调整。碎土性能与拖拉机前进速度、刀轴转速(轻小型旋耕机刀轴转速150~350转/分钟)。刀轴转速一定,拖拉机前进速度增大,土块增大,反之则减小。改变平土拖板的高低位置,也能影响碎土效果,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将平土拖板固定在某一位置上。
③水平调整。进行水平调整,以保证耕深一致。旋耕机的左右水平是用悬挂机构右提升杆调节;前后水平是用上拉杆调节。
④提升高度调整。用万向节传动的旋耕机,受万向节传动时倾斜角的限制,不能提升过高。由于万向节在传动中的倾斜角不能超过30°,因此,在提升旋耕机时一般只要使刀片离地面15~20厘米即可。所以在开始耕作前,应将液压操作手柄限制在允许的提升高度内,这样既可提高工效,又能保证安全操作。
5.旋耕机使用注意事项
①凡需利用旋耕机作业的地块,要求土地平整,地块中无碎石、碎塑料、草绳等杂物,以免缠住或折断旋耕机刀片。
②起步作业时,不要过猛抬主离合器踏板和过猛加大油门,以免对动力输出轴造成冲击力。作业中严禁使用高速挡,一般用Ⅰ速挡(3000米/小时)为宜,否则达不到土地平整、碎土的效果。作业中禁止使用制动器脚踏板进行急速调整机车前进方向,以免出现漏耕现象。
③作业到田头时,先将机车停稳,提升旋耕机(提得不宜过高),然后转弯,避免万向节折断或旋耕机撞到田埂损坏机件。转移地块作业或过田埂时,必须将旋耕机操纵杆置于分离位置,停止犁刀轴旋转。驾驶员不能坐着过田埂或过沟,以免内管弯曲。
二、旋耕机的维护保养
1. 作业前的维护保养
作业前,检查旋耕机安装后各部件的连接紧固情况,同时检查齿轮或链条传动件是否有卡滞现象,发現问题应及时检修。
2. 作业中的维护保养
作业中,若遇到旋耕机因草或杂物缠住刀片应停机清除,决不可用脚蹬踏强反旋转,以免把脚绞伤。正确方法是把动力输出轴手柄扳到空挡位置,然后用长柄工具清除杂物或草。
3. 作业后的维护保养
作业后,要及时检查犁刀螺栓的紧固情况,如有松动应紧固,如有折断应更换,以免引起犁刀夹板的损坏。检查犁刀是否有损坏或折断,如有应更换。检查犁刀传动箱内齿轮油油面,不足应添加至检油螺孔有油流出为止。若传动箱内有泥土进入应清洗换油,否则将加速机件磨损。犁刀传动箱进泥水的原因多数是犁刀轴端油封损坏或犁刀轴颈损坏,一经发现,必须立即检修。按规定向润滑点加注黄油。
4. 季后长期不用的维护保养
季后长期不用时,应按说明书规定对旋耕机进行全面清洗、维护保养,然后放入库内保存。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江大南路132号东湖法院宿舍402室 邮编:330029)
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 篇7
关键词:变频器,安川,ABB,VACON,散热器,除尘
0 引言
我公司抗生素发酵车间有大罐搅拌电机12台, 其中6台为110 k W, 其余6台为132 k W。1999年, 我公司改造投用了2台安川616G5的160 k W变频器, 以带动2台110 k W电机。2000年, 我公司投用了4台ABB ACS600变频器, 以带动另外4台110 k W的电机。2003年, 我公司投用了6台VACON (伟肯) 132CX4变频器, 以带动其余6台132 k W的电机。使用至今, 最早投用的2台安川变频器仍在工作;4台ACS600中的1台报废、1台大修过;6台VACON变频器到2010年就报废了5台。按照常理, 电机使用的年限越长越先坏, 可实际情况相反。
下面就从机器特点、负载差异、环境差异、日常维护、故障处理、损坏机理、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1 安川变频器的使用维护
我公司的2台安川变频器放置在发酵楼二楼的南侧2间大的配电室, 2台变频大电柜南北排列。通风由南窗下的进风扇抽入室外空气, 气流经过2台电柜, 由北墙上方的排气扇将气流排出。每台电柜顶部各安装风扇, 以抽出柜内的热气。配电室整体空间宽敞, 风道合理, 空气干燥, 无水汽及腐蚀介质。尽管送风气流带来较多灰尘, 总体看配电室还是满足变频器对使用环境的要求。
我公司的2台安川160 k W变频器均带110 k W电机, 电机额定电流198 A, 变频器铭牌标示额定输出400 A, 功率余量较大。电机即使全速运转, 逆变模块也处于轻载, 发热低, 模块使用寿命长。
616G5属安川早期产品, 个头偏大, 优点是机器内部空间宽敞, 逆变模块在较大的散热器表面从容布置, 有利于模块散热。其日常维护工作主要是除尘, 保证散热器翅片间隙通畅, 散热风扇正常工作。取出机器顶部的2只轴流风扇, 刷干净, 噪音大时可用注射器给轴承加点机油。散热器除尘要先刷掉翅片下进气口的尘垢, 再用压缩空气上下反复吹, 直到看不见灰尘冒出。因为机器散热器翅片较厚, 间隙宽, 不易堵实, 安装高度适中, 散热器进出气口外露, 所以维护较容易。故此2台机器除尘比较到位, 1年只需作业2次。
要注意的是, 机器内部逆变模块阵列上方, 固定了一只小的三线轴流风扇, 这只风扇的作用是散发模块正面的辐射热, 吹出机器内腔积聚的热量。风扇由自检负脉冲输出, 不转时脉冲消失, CPU报过热 (OH1) 停机, 这对模块而言是一个超前保护。这只风扇和机器内腔的彻底除尘要打开面板, 拆掉中间一组电容, 较麻烦。拆小风扇时, 螺钉易掉进机器内部造成意外, 所以要特别小心。因发酵罐基本上要连续运转, 一旦这只风扇出现故障, 要及时提供备件。生产紧急而又无备件的情况下, 可以将风扇3根线中的白色线 (运转脉冲输出) 与黑色线 (供电24 V负极) 短接, 先让搅拌运转, 备件来了急时换上, 安川的过热保护有好几重, 短期不会影响机器安全。
安川易报DC BUS under Voltage (直流母线低电压) , 经过检测电容组容量, 与标称相符, 取样检测电路正常。观察故障多发生于电网波动或空压机起动时, 仅复位就行。
2台安川能使用至今, 可以归纳如下: (1) 机器使用环境良好, 风道通畅, 空气干燥, 无水汽及其他腐蚀介质。 (2) 大马拉小车, 长期轻载工作, 发热低。 (3) 机器本身结构和安装结构使得除尘易操作, 可维护性强, 设备保养良好。
当然安川使用也有其不便, 机器模拟信号0~10 V和4~20 m A负极端子共用, 不独立。机器不能同时输入2种信号, 否则产生速度叠加[1], 比较危险。对罐旁的就地电位器调速信号0~10 V和中控室DCS的4~20 m A要附加接触器互锁线路来切换, 这部分线路易出故障且难排查。
安川空开在右半柜上方深处, 空开下的架空裸露母排连着分上下2层架装的6个长条大铁箱, 又拐弯连到左半柜变频器的下端。裸露带电体面积大, 柜内防护等级为IP00, 电工触电的危险很大。电工用90铜缆压上线鼻, 从空开连到变频器输入, 从输出连到切换刀闸, 6个大铁箱和裸母排全部拆出了柜子。柜内裸露带电体面积大幅减少, 防护等级相应提高, 安全性提高, 解决这种问题就要从安全防护理念出发。
2 ABB变频器的使用维护
我公司的4台ABB变频器ACS600, 放置于安川变频器隔壁的配电室, 拥挤地南北一列排放。通风也是南窗下进, 吹过变频柜, 由北墙上方排出, 各柜顶亦有排风扇。与隔壁配电室比较, 此配电室空间小、机器多、发热量大, 尽管送引风电机数量和功率一样, 但是散热效果相对较差。室温总比隔壁高3~4℃, ACS600在夏天易报过热 (OVER TEMP) 而停机。由于环境温度太高所致, 通常需要停20 min再启动。
ABB变频器的日常维护主要内容也是除尘。长条形的机器底部安装了一只滚筒风机, 作业时要打开机器的前面板, 拧掉卡槽两端螺丝, 然后沿卡槽抽出风机。把风机放到小凳上, 这样就可不用拆风机引线。清理风机时先刷再吹, 并注意固定风叶, 免伤人手或轴承。半年清理一次, 灰尘就有半碗的量。风叶上积尘多, 转动惯量加大, 转速降低, 出风量减少, 机器会因散热不畅而报过热故障。同时, 灰尘也导致风叶转动不平衡, 风机噪音和整机振动加大, 而剧烈振动对任何电器都会造成伤害。
散热器下端距柜底很低, 无法直接查看, 吹刷散热器有难度。因为对机器结构不了解, 维修人员除尘不彻底, 机器报过热故障增多, 电柜振动也较明显。为彻底除尘, 找了一面镜子斜置于机器下方, 打手电照明, 就清楚地看见散热器积尘粘连, 大部分翅片间隙被堵实, 用试管刷使劲刷, 再用压缩气管吹, 直到气流不冒黄尘。近2年ACS600报过热故障明显减少, 电柜振动也消失, 显然归因于除尘维护到位。
ACS600变频器的主输出端子在机身左侧, 3根裸母排U形连到输出刀闸。为防意外, 这段母排也缠了绝缘胶带。2010年1台机器报过热, 风机卡死不转, 后更换轴承修复。顺带把另3只风机的轴承也换掉, 使用至今。
一种机器有一种机器的特点。与安川监视散热器温度跳闸点设在70℃不同, ACS600监视逆变模块温度在115℃报警, 125℃跳闸[2]。离硅器件极限温度170℃, ACS600逆变模块在115℃较长时间工作, 这时机器内腔温度已相当高, 显然对整流桥、开关电源、光纤、阻容、CPU或其他硅器件不利。
4台ABB变频器用了6年, 1台大修, 1台报废, 代价不菲, 究其原因如下: (1) 配电室小, 机器集中, 发热集中, 夏天仅靠通风降不下室温, 机器环境温度高, 散热不良, 影响寿命。 (2) 使用头几年除尘方法不到位, 设备保养不到位。 (3) 机器本身原因, 热设计统筹存疑。
ABB在工业电器和变频行业大名鼎鼎, ACS系列变频器在国内应用也很多, 但基于技术复杂, 使用环境的差异, 企业选用变频器时要加以考虑, 在功能充分满足的前提下, 其可靠性是最重要的考量。
3 VACON变频器的使用维护
我公司6台伟肯 (VACON) 132CX4的功率为132 k W, 额定输出电流270 A, 带动6台132 k W电机, 无功率余量。较之安川和ABB, VACON散热器翅片又薄又密, 更容易堵实。只要VACON报过热故障, 就得拆风机, 清理散热器。除尘的重要性在这几台机器上体现最明显。VACON散热器过热报警上限为70℃[3], 彻底除尘后散热器温度降到35℃左右, 才有利于机器长寿。
我公司VACON的变频室在发酵一楼内北侧, 面积不大, 环境糟糕。变频室通风也是南窗下进北墙上出, 可抽进的是楼层内的空气, 但是由于一楼是工艺层, 有配淀粉豆油的配料岗位和大罐排汽口, 经常汽雾弥漫, 尽管门窗常闭, 蒸汽还是难免能够进入。电柜在室内南3台、北3台。由于吊顶很低, 通风气流要从2排电柜两侧绕过去, 不能吹过每台电柜。南排中柜是气流盲区, 积灰特别多;北排中柜排风顺畅, 积灰较少。
变频器对使用环境有明确要求, 如温度-10~40℃, 湿度10%~90%, 无结露, 无灰尘, 无腐蚀性气体, 而我公司的变频室没有达到上述要求。
逆变模块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状态下, 发热厉害。一般模块每千瓦容量大约发热40~50 W, 而132 k W的变频器满载工作热耗达4~5 k W。所以, 变频器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散热。一旦风机损坏或翅片间隙堵塞, 散热器急剧升温, 机器就报过热故障。水汽、灰尘对内部电子线路特别是IC器件的危害更不用多说。
冬天室温较低, 室内窜进检消的排汽, 停用的机器内部就会结露。机器的PCB板使用时间长, 涂层腐蚀, 板上积灰, 一旦结露就导致IC引脚漏电。一旦存储器、CPU这些密脚贴片元件引脚电平异常, 就会出现各种莫名奇妙的故障。
虽然经过主动性的彻底除尘, 过热故障和过流故障明显减少, 但是变频室的外部环境在2010年初恶化。生产不顺, 检消排汽增多, 持续时间又长, 变频室经常蒸汽弥漫。在2010年年底, 北排2台伟肯交频器相继报废。
伟肯变频器最晚投用, 最早成批报废。变频室选址不当、蒸汽、灰尘、挥发油汽等恶劣的环境因素最终使得这几台变频器报废。
4 结语
总结本文, 以实例说明下列观点:
(1) 要充分重视变频器的使用环境。变频室的设置要避开蒸汽、有机挥发物、粉尘等恶劣的工艺环境, 保证变频器在干净干燥的空气环境中工作。通风要流畅、足够, 不能有盲区, 保证带走每台柜子的热气。注意变频室温度, 必要时装空调。
(2) 维护人员要熟悉设备结构。北方多沙尘, 空气脏, 大功率变频器日常维护主要的工作就是除尘, 确保机器散热功能正常。特别要重视散热器翅片间隙的堵塞, 这是易被忽略的环节。
(3) 机器轻载发热低, 机器重载发热高, 变频器功率要有余量。
(4)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 选择使用简单、维护方便、可靠的产品。
(5) 以人为本, 重视触电防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安川616G5用户手册[Z]
[2]ACS600用户手册[Z]
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 篇8
变频器在化工业正常使用2~3年就进入故障的高发期,化工业生产的特殊性质,比如不间断工作、化工粉尘污染大,生产设备温度高等会导致变频器出现元器件烧坏、失效、保护功能频繁动作等故障现象,这严重影响化工产品的正常生产。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抓住其特征,掌握故障处理的规律,就能做好变频器的维护工作,使变频器在实际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1 变频器的故障
1.1 常见故障
变频器常见故障有参数设置错误、过流、过压、欠压以及过热保护等,一般有相应的故障代码,不同的机型有不同的代码,其代码含义可查阅随机使用说明书,参考处理措施进行解决。
(1)参数设置错误,一般可根据说明书进行修改。如果不行,最好是能够把所有参数恢复出厂值,然后重新设置。
(2)过流(O C)是变频器报警最为频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负载短路、逆变模块损坏、电动机的转矩过小、驱动电路坏、电流检测电路坏、加速时间设置太短、电流上限设置太小等现象引起。
(3)过压(O U)报警,主要原因是加减速时间太短或制动电阻及制动单元有问题。
(4)欠压(LU)也是使用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主要由主回路电压太低引起。主要原因是整流桥某一路损坏或可控硅三路中有工作不正常的情况;其次主回路接触器损坏,导致直流母线电压损耗在充电电阻上;还有就是电压检测电路发生故障。
(5)过热(O H)报警,多数原因是由冷却风扇散热不足引起的。如贵阳中化开磷萃取配电室由于面积小、通风不好、电气设备多,周边生产中的粉尘多、室内温度较高等原因导致其中2台FRN45P11S-4CX变频器的风扇粘死、电子器件老化、I G B T模块过热烧坏,故经常出现过热保护。
1.2 主电路故障
1.2.1 逆变器模块烧坏
变频器一般用3组IGTR(大功率晶体管模块),大容量的机组采用多组IGTR并联,故测量检查时应分别逐一进行检测。I G T R的损坏也可引起变频器保护功能动作。逆变器模块的损坏原因很多:输出负载发生短路;负载过大,大电流持续运行;负载波动很大,浪涌电流过大;冷却风扇效果差,模块温度过高。这些现象导致模块损坏、性能变差、参数变化等问题,从而引起逆变器输出异常。如贵阳中化开磷循环水车间一台FRN22G11S-4CX变频器,输出电压三相为106V,解体检查逆变模块外观,没发现异常,测量驱动电路也没发现故障,将逆变模块拆下测量发现有一组模块不能正常导通,该模块参数变化很大(与其它2组比较),更换之后,通电运行正常。
1.2.2 整流模块的损坏
变频器整流模块一般为三相全波整流,承载着变频器所有输出电能的整流,故易过热,也易击穿。其损坏后一般会出现变频器不能送电、保险熔断等现象,三相输入或输出呈低阻值或短路。在更换整流模块时如果没有同型号整流模块时,可用同容量的其它类型的整流模块替代。例如,贵阳中化开磷浓缩A B车间一台富士变频器(G 1 1 S系列)整流模块击穿后,因无同类整流模块配件,采用三垦生产的同容量整流模块替代后,可以正常运行。
1.2.3 充电电阻易损坏
导致变频器充电电阻损坏原因一般是:主电路接触器吸合不好,造成通流时间过长而烧坏;充电电流太大而烧坏电阻;重载启动时,主电路通电和R U N信号同时接通,使充电电阻既要通过充电电流,同时又要通过负载逆变电流,故易被烧坏。其损坏的特征,一般表现为烧毁、外壳变黑、炸裂等损坏痕迹。也可用万用表测量其电阻来判断。
1.3 控制电路故障
1.3.1 反馈、检测电路故障
在使用变频器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变频器无输出现象。驱动电路损坏、逆变模块损坏都有可能引起变频器无输出,此外输出反馈电路出现故障也能引起此类故障现象。有时在实际中遇到变频器有输出频率,没有输出电压,这时则应考虑一下是否是反馈电路出现了故障所致。在反馈电路中用于降压的反馈电阻是较容易出现故障的元件之一;检测电路的损坏也是导致变频器显示O C保护功能动作的原因,检测电流的传感器由于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工作点容易发生漂移,导致O C报警。
1.3.2 驱动电路故障
驱动电路拥有驱动逆变器IGTR,也易发生故障。一般有明显的损坏痕迹,如电容、电阻、三极管等器件爆裂、变色、断线等,但不会出现驱动电路全部损坏情况。处理方法一般是按照原理图,对每组驱动电路逐级逆向检查、测量、替代、比较;或与另一块新的驱动板对照检查、逐级寻找故障点。首先对整块电路板清灰除污,如发现印刷电路断线,则补线处理。驱动电路修复后,还要应用示波器观察各组驱动电路信号的输出波形,如果三相脉冲大小、相位不相等,则驱动电路仍然有异常处,应重复检查、处理。大驱动电路损坏表现出来最常见的现象是缺相,或三相输出电压不相等、三相电流不平衡等。
1.3.3 开关电源损坏
开关电源损坏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变频器通电后无显示。开关电源的损坏常见的现象有开关管击穿、脉冲变压器烧坏以及次级输出整流二极管损坏。滤波电容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电容特性变化(容量降低或漏电电流较大),稳压能力下降,也容易引起开关电源的损坏。
2 降低变频器故障以及维护措施
变频器如果使用不当、操作有误、维护不及时,会发生故障,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影响正常的生产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对变频器进行日常检查、定期维护,使故障隐患在初期得以发现并及时处理。
2.1 日常检查
(1)周围环境温度、湿度是否符合要求,门窗通风散热是否良好。
(2)变频器在显示面板上显示的输出电流、电压、频率等各种数据是否正常。
(3)变频器的排风系统如风扇旋转是否流畅,进风口是否有灰尘及阻塞物。
(4)变频器内是否有振动或异常声音以及报警显示。
(5)电动机电抗器、变压器等是否过热,有异味。
2.2 定期维护
(1)将变频器控制板、主板拆下,用毛刷、吸尘器清扫变频器线路板及内部I G B T模块、输入输出电抗器等部位。线路板脏污的地方,应用棉布沾上酒精或中性化学剂擦除。
(2)对所有接线端检查、紧固,防止因松动而引起的严重发热现象。对线路板、母排等维护后,要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涂刷绝缘漆,对已出现局部放电、拉弧的母排需要去除其毛刺,并进行绝缘处理。
(3)对输入和输出端、整流模块、逆变模块、直流电容和快容等器件进行全面检查、参数测定,发现烧毁或参数变化大的器件应及时更换。
(4)仔细检查控制电路板上电子元器件,检查和处理脱焊、变色、鼓肚、开裂、断线等异常现象,必要时对外表异常的元器件,可从电路板上脱焊测量检查或更换。
(5)由于恶劣环境、负载大、启停频繁等运行状态,会使变频器电容老化,从而降低电容容量。所以定期要检查主电流回路电容器有无漏液、外壳有无膨胀,并对电容容量、漏电流、耐压等进行检测。
(6)对主接触器及其它辅助继电器进行检查,仔细观察各接触器动静触头有无打火痕迹、或表面氧化、凹凸不平,发现此类问题应更换同型号或大于原容量的新品。
3 结语
变频器在化工业的使用中,需要我们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处理变频器各种故障的方法,重视变频器的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工作,改善变频器使用环境,才能保证变频器安全、可靠、平稳的调速运行,从而达到节约电能和降低维护费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廷才.变频器原理及应用(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低压变频器的调校与维护 篇9
1 某石化企业变频调速器的安装应用概况
某石化企业是一个以石油炼化生产为主的企业, 由于企业生产需要, 实际生产中应用有多个品牌和多种型号的变频调速器, 以实现对于企业不同生产设备的调速运行控制, 保证企业正常的石化生产与运行, 促进企业发展进步。变频调速器在进行调速控制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从外部输入电压的方式进行控制, 或者是通过外部输入电流与进行电位器输出频率调节的方式, 进行石化生产设备的调速控制应用实现。该石化企业在通过变频调速器对于企业生产设备运行调速控制应用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在变频调速器的近处安装电位器、远处通过电流或者电压调节的方式, 进行变频调控应用。下文主要以该石化企业的精制氨气压缩机K-402生产设备为例, 结合变频调速器在该设备中的安装与调试应用, 并结合该生产设备变频调速器的常见故障问题, 进行变频调速器调校与维护的分析论述。
2 变频调速器的调速控制原理与作用
2.1 变频调速器的调速控制原理分析。
通常情况下, 对于实际运行应用中的交流电动机的同步转速可以使用下列公式 (1) 进行表示, 其中, n表示的是异步电动机的运转速度, f表示异步电动机的转动频率, 而s和p分别表示电动机转动的差率与电动机的极对数值。根据下列公式 (1) 可以看出, 交流电动机在运转过程中的转动速度与电动机的转动频率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 在电动机运转过程中, 可以通过对于电动机的转动频率的调节与控制, 实现对于电动机运转速度的调节控制, 并且在电动机运转过程中才, 如果电动机的转动频率在0到50Hz之间时, 对于电动机运转速度的调节范围比较大, 所以, 变频调速器在速度调节控制过程中, 就是通过对于电动机电源频率的调节控制实现的, 使用这种方式实现变频调速器对于电动机的调速控制, 不仅进行电动机调速控制的效率比较高, 而且调速控制的性能也很好。
在实际生产应用中, 变频调速器的调速运行实现, 主要是通过使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 把电动机设备中的工频电源转换成为另一种频率的电能能源, 以进行调速控制运行实现, 如图1所示。某石化企业的精制氨气压缩机K-402中, 变频调速器对于压缩机的运行速度的调节控制, 主要就是通过远程的DCS进行电流信号的调节控制, 实现对于压缩机运行速度的调控, 其速度控制运行结构如图2所示。
2.2 变频调速器的调速控制原理与作用。
变频调速器在进行电动机设备的调速控制应用中, 不仅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 能够在节约设备生产使用能源的基础上, 减小设备运行中噪声影响, 而且在实际调速控制应用中, 还能够减少企业的生产运行成本, 延长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 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3 低压变频器的调校与维护分析
3.1 低压变频器的调校措施。
结合上述某石化企业中的低压变频器的应用情况, 通常情况下, 在进行调速应用中, 低压变频器容易出现参数设置、过电压、过电流与过载、温度过高等故障问题, 这都与变频器的运行调校有很大的问题, 因此, 在进行变频器的运行调校中, 应注意结合上述的变频器常见故障问题, 做好运行调校, 保证变频器的安全、可靠运行。首先针对变频器运行中出现的参数设置故障, 为了避免参数设置故障对于变频器正常运行的不利影响, 可以在将变频器的参数设置情况回复到出厂参数的情况下, 按照变频器参数设置的具体步骤与要求, 进行重新设置, 以保证变频器正常运行。而针对变频器运行中出现的过电压以及过电流等故障问题, 可以通过适当增加电流与电压负荷分配器, 对于变频器的运行参数进行修改设置的方式, 进行调校控制。
3.2 低压变频器的日常维护。
在进行低压变频器的日常运行维护中, 可以根据变频器的实际运行应用情况, 通过制定合理变频器检修与维护制度, 在严格遵循检修维护要求的条件下, 做好变频器的定期检修与维护管理。通常情况下, 进行变频器日常检修与维护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首先要对于变频器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修, 包括变频器的各模块与控制线路的连接紧固情况、除尘清洁等, 避免变频器风口处出现积尘、堵塞等情况, 影响变频器正常运行;其次, 在进行变频器的控制线路、母排等维修后, 应注意做好相关的防腐处理, 并注意对于变频器控制线路的绝缘性能进行维护、保证;注意进行变频器的控制线路连接紧固情况的维护, 防止接线出现松动;做好变频器输入端、模块等器件结构的检测维护, 避免影响变频器的正常运行。最后, 还要注意对于变频器中的电流以及电压情况进行控制, 避免电流以及电压波动, 对于变频器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结束语
总之, 进行变频低压变频器的调校与维护分析, 不仅有利于提高变频器的调校与维护水平, 而且有利于保证变频器的安全、可靠运行, 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 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杜福旺, 申灿欣, 杜翔.低压变频器的调效与维护[J].科技资讯.2008 (10) .
[2]马小亮, 王春杰.用中功率低压变频器调节大功率风机和泵用中压电机转速[J].电工技术杂志.2003 (10) .
[3]高成海, 万健如.低压变频器发射限值的设计研究[J].电气传动.2010 (12) .
[4]陈凡民, 伞国红, 刘成.瞬时失压对低压变频器的影响及预防[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 (10) .
变频器的日常维护与维修 篇10
关键词:变频器,维护方法,维修过程
变频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电机调速装置, 因其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在自动控制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变频器在长期运行中, 由于温度、湿度、灰尘、振动等使用环境的影响, 内部元器件会发生变化或老化以及使用方法不正确或设置环境不合理, 将容易造成变频器误动作及发生故障。而且, 变频器在正常使用6-10年后, 就进入故障的高发期, 经常会出现元器件烧坏、失效、保护功能频繁出错等故障现象, 严重影响其正常运行。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变频器在出现的各种故障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 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是势在必行的。
1 变频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维护方法
1.1 电源异常
电源异常表现为各种形式, 但大致分以下3种, 即缺相、低电压、停电, 有时也出现它们的混和形式。这些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多半是输电线路因风、雪、雷击造成的, 有时也因为同一供电系统内出现对地短路及相间短路。而雷击因地域和季节有很大差异。除电压波动外, 有些电网或自行发电单位, 也会出现频率波动, 并且这些现象有时在短时间内重复出现, 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变频器供电电源也提出相应要求。如果附近有直接起动电动机和电磁炉等设备, 为防止这些设备投入时造成的电压降低, 应和变频器供电系统分离, 减小相互影响;对于要求瞬时停电后仍能继续运行的场合, 除选择合适价格的变频器外, 还因预先考虑负载电机的降速比例。变频器和外部控制回路采用瞬停补偿方式, 当电压回复后, 通过速度追踪和测速电机的检测来防止在加速中的过电流;对于要求必须量需运行的设备, 要对变频器加装自动切换的不停电电源装置。
1.2 雷击、感应雷电
雷击或感应雷击形成的冲击电压有时也能造成变频器的损坏。此外, 当电源系统一次侧带有真空断路器时, 短路器开闭也能产生较高的冲击电压。为防止因冲击电压造成过电压损坏, 通常需要在变频器的输入端加压敏电阻等吸收器件, 保证输入电压不高于变频器主回路期间所允许的最大电压。当使用真空断路器时, 应尽量采用冲击形成追加RC浪涌吸收器。若变压器一次侧有真空断路器, 因在控制时序上保证真空断路器动作前先将变频器断开。
1.3 外部的电磁感应干扰
如果变频器周围存在干扰源, 它们将通过辐射或电源线侵入变频器的内部, 引起控制回路误动作, 造成工作不正常或停机, 严重时甚至损坏变频器。提高变频器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固然重要, 但由于受装置成本限制, 在外部采取噪声抑制措施, 消除干扰源显得更合理、更必要。以下几项措施是对噪声干扰实行“三不”原则的具体方法:变频器周围所有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线圈上需加装防止冲击电压的吸收装置, 如RC吸收器;尽量缩短控制回路的配线距离, 并使其与主线路分离;指定采用屏蔽线回路, 须按规定进行, 若线路较, 应采用合理的中继方式;变频器接地端子应按规定进行, 不能同电焊、动力接地混用;变频器输入端安装噪声滤波器, 避免由电源进线引入干扰。
1.4 电动机温度过高及运行范围
对于现有电机进行变频调速改造时, 由于自冷电机在低速运行时冷却能力下降造成电机过热。此外, 因为变频器输出波形中所含有的高次谐波势必增加电机的铁损和铜损, 因此在确认电机的负载状态和运行范围之后, 采取以下的相应措施:对电机进行强冷通风或提高电机规格等级;更换变频专用电机;限定运行范围, 避开低速区。
1.5 振动、噪声
振动通常是由于电机的脉动转矩及机械系统的共振引起的, 特别是当脉动转矩与机械共振电恰好一致时更为严重。噪声通常分为变频装置噪声和电动机噪声, 对于不同的安装场所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变频器在调试过程中, 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前提下, 应尽量减小脉冲转矩成分;调试确认机械共振点, 利用变频器的频率屏蔽功能, 使这些共振点排除在运行范围之外;由于变频器噪声主要有冷却风扇机电抗器产生, 因选用低噪声器件;在电动机与变频器之间合理设置交流电抗器, 减小因PWM调制方式造成的高次谐波。此外, 变频器储存和安装时必须考虑场所的温度、湿度、灰尘和确保冷却风道畅通, 避免阳光直射。室内设置, 其周围不可有腐蚀性、爆炸性或可燃性气体。
2 变频器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2.1 变频器的故障判断
整流模块损坏一般是由于电网电压或内部短路引起。在排除内部短路情况下, 更换整流桥。在现场处理故障时, 应重点检查电网情况, 如电网电压, 有无电焊机等对电网有污染的设备等。逆变模块损坏一般是由于电机或电缆损坏及驱动电路故障引起。在修复驱动电路之后, 测驱动波形良好状态下, 更换模块。在更换驱动板之后, 还必须注意检查马达及连接电缆。在确定无任何故障下, 运行变频器。上电无显示一般是由于开关电源损坏或软充电电路损坏使直流电路无直流电引起, 如启动电阻损坏, 也有可能是面板损坏。上电后显示过电压或欠电压一般由于输入缺相, 电路老化及电路板受潮引起, 找出其电压检测电路及检测点, 更换损坏的器件。上电后显示过电流或接地短路一般是由于电流检测电路损坏, 如霍尔元件、运放等。启动显示过电流一般是由于驱动电路或逆变模块损坏引起。空载输出电压正常, 带载后显示过载或过电流, 该种情况一般是由于参数设置不当或驱动电路老化, 模块损伤引起。
2.2 变频器的维修过程
变频器的维修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 询问变频器的故障现象, 包括故障发生前后外部环境的变化。如电源的异常波动、负载的变化。
第二步, 根据故障描述, 分析可能造成此类故障的原因。
第三步, 打开被维修的设备, 确认被损坏的程序, 分析维修恢复的可行性。
第四步, 根据被损坏器件的工作位置, 通过阅读电路, 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从中找出损坏器件的原因, 以及一些相关的电子电路。
第五步, 寻找相关的器件进行替换。
第六步, 在确定所有可能造成故障, 所有原因都排除的情况下, 通电进行实验, 在做这一步的时候, 一般要求所有的外部条件都具备, 并且不会引起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化。
2.3 变频器的检修
2.3.1 日常使用中根据变频器的实际使用
环境状况和负载特点, 制定出合理的检修周期和制度, 在每个使用周期后, 将变频器整体解体、检查、测量等全面维护一次, 使故障隐患在初期被发现和处理。定期 (根据实际环境确定其周期间隔长短) 对变频器进行全面检查维护, 必要时可将整流模块、逆变模块和控制柜内的线路板进行解体、检查、测量、除尘和紧固。
2.3.2 运行一定时间后, 电路板上 (因静电作
用) 有积尘, 须清洁和检查。对线路板、母排等维修后, 要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 涂刷绝缘漆, 对已出现局部放电、拉弧的母排须取除其毛刺, 并进行绝缘处理。对已绝缘击穿的绝缘柱, 须清除炭化或更换。
2.3.3 对变频器内风扇转动状况、要经常仔
细检查, 断电后, 用手转动风叶, 观察轴承有无卡死或转动不灵活现象, 必要时更换处理。仔细检查控制电路板上电子元器件, 检查和处理脱焊、变色、鼓肚、开裂、断线 (印刷板线路) 等异常现象, 必要时对外表异常的元器件, 可从电路板上脱焊测量检查或更换。
2.3.4 对主接触器及其它辅助继电器进行
检查, 仔细观察各接触器动静触头有无拉弧、毛刺或表面氧化、凹凸不平, 发现此类问题应对其相应的动静触头进行更换, 确保其接触安全可靠。
2.3.5 经常检查电源电压波动程度。改善变
频器使用环境和负载波动大的现象, 避免大电流对变频器冲击的影响。
3 结语
在变频器的使用和日常维护、维修过程中, 应注意检查电网电业, 改善变频器、电机及线路的周边环境, 定期清除变频器内部灰尘, 检查端子是否紧固, 通过加强设备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变频器的故障率。使之最大限度的达到其历程。
参考文献
浅析风力抽水机的使用与维护 篇11
一、工作原理
风力抽水机一般由风轮机、立管、抽水泵等组件连接构成,是利用风力驱动风扇轮旋转做圆周运动,通过传动机构转变为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而推动水泵抽水工作的。风轮机由立管连接抽水泵,立管上端与风轮机座连接,下端与泵壳上端连接,机壳后端装有调速尾翼;传动机构安装在风轮机的壳体内,传动机构主轴的另一端装有曲柄,通过连杆、滑杆及拉杆与水泵缸套空腔内活塞的上端连接。工作时,传动机构在风机的带动下,将活塞拉到上端,水由进水阀被腔体负压吸入;当活塞被压到下端时,水再由出水阀沿出水管道流入指定位置,周而复始,完成整个抽水循环过程。
二、安装
1. 位置选择
①风力抽水机应安装在地势高、风源条件好、接近水源的地方。
②风力抽水机安装位置应避开高压线路、通信线路、公路铁路、人行路、水池等,远离障碍物(如树木、居民区、高大建筑物等)。
③风力抽水机安装位置应选择在适宜修建蓄水池的地方。
注意事项:为防止涡旋气流对风力抽水机的破坏,严禁在陡峭悬崖上安装风机;严禁在立墙面上方安装风力抽水机。
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风力抽水机要以水泥底座固定,基本要求为: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基础预埋紧固件、施工开挖预埋紧固件地基,预埋紧固件制作应选择四周无障碍物的地点,两台风力抽水机间距应保持在15米以上。混凝土不能超过预埋件上平面。底座制作过程如下:将M16×50螺栓旋入预埋件螺孔中,用塑料薄膜将螺栓下头保护好,防治锈蚀;将预埋紧固件底部四个螺纹钢头搭焊加长钢筋,搭接部分要大于90毫米,加长部分长度根据预埋紧固件距离地面的高度而定,保持地面以下80~100厘米,钢筋底部留弯筋加强,中间要加箍筋加固。浇筑混凝土基础,尺寸要求长宽高不少于1米。将预埋紧固件校正水平后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中心部位也用混凝土填实(混凝土不能埋没预埋紧固件指定位置)。
注意事项:焊接预埋紧固件钢筋时用质量好的焊条焊接,焊接必须达到焊接要求;为防止在雷雨季节发生雷击现象,须延长一根搭焊钢筋接地;如果风力抽水机位于斜坡上,混凝土基础打好后须硬固7~10天方可安装。
3. 风力抽水机管道铺设
第一步:铺设管道前,先检查管道是否有漏气、漏水或堵塞现象,再将管道两头进行包扎,以防管内进入沙粒等杂物,影响设备正常工作。
第二步:开挖一条管道沟,管道沟开挖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来确定,一般在田地开挖深60~80厘米的管道沟,用细土掩埋;坚硬地段深20~30厘米即可,管道沟须用水泥沙浆、砖保护。根据风力机安装位置分开铺设,如果蓄水池与风力机在同一方向,水管、导气管可共用一个管道沟。
第三步:安装完毕后,将导气管的尾口用手堵住,用风力机所产生的气压将杂物排出,再与抽水泵连接匹配使用。
注意事项:如果管道沟的开挖深度不够,农户在田间耕作时容易损坏管道,从而造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应认真做好管道沟的开挖工作。填埋后设立标志,防止农田耕作时损坏管道。在水下低于正常水面1米处建立蓄水装置和过滤装置,防止干旱时水面下降和堵塞抽水机。
4. 试运转
安装完毕后进行试运转:风力抽水机风扇轮应转动平稳,无振动和异常响声;引上水来后,观察抽水状况,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安装是否妥当。若出现异常,应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运行。
三、日常维护保养
风力抽水机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维修保养,维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抽水量的多少;风力抽水机本身性能也要通过维护检修来保持,维护工作及时有效可以查处故障隐患,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风机效率。为保障风力抽水机的正常可靠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在使用中发生事故,平时要加强对风力抽水机的维修维护,定期对抽水系统和风力系统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的预防性检修。
1. 定期检查养护内容
风机在正常运行时,各连接部件的螺栓长期运行在各种振动的合力当中,极易松动,为了不使其在松动后导致局部螺栓受力不均被磨损,造成断裂,破坏风机,必须定期对其进行螺栓力矩的检查,包括风机连接件之间的螺栓力矩检查,各传动部件之间的润滑和各项功能测试。
2. 全面检查养护内容
风力抽水机一般每使用两年就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养护,可通过机械运转发出的声音来初步检查风力抽水机各部件是否正常。及时添加润滑油,检查风扇轮有无磨损或气蚀、风扇轴是否变形或磨损、内外紧固螺丝有无松脱、抽水机口及周围有无泥砂沉积或堵塞等。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3. 密封情况的检查
经常检查风力抽水机潜水泵的机械密封情况,对各种密封件,如密封圈、加油螺钉、密封盒等都要进行检查。对已磨损的部件和密封性能差的部件要及时维修或更换,如松动的要及时拧紧、密封不牢的要及时更换新件,以确保使用安全。
4. 锈蚀情况的检查
防止发生风力抽水机锈蚀,如风力抽水机表面受损脱漆应及时清除锈迹,并涂抹防锈漆加以保护。
四、风力抽水机故障分析
1. 不能抽水或扬程严重不足
这时风力抽水机风扇轮出现时转时不转现象,且风扇轮在空转时还有较大的噪声,这种现象大多是风力抽水机的风扇轮轴承损坏或平衡翼失去平衡所致。
2. 密封不良或管道破裂
风力抽水机的风扇轮正常转动,但是却抽不上水或只有少量的水上来,这种情况大多是抽水管损坏所致,如接口密封不良、漏气,管道有裂缝、老化渗漏等。
3. 风力抽水机被异物卡住
水质含砂量大容易造成过滤网罩损坏,从而抽上异物卡住。
4. 水位低
水位下降严重,致使抽水管道不能介入水下,造成空转不抽水现象。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沂水县正阳东路34号 沂水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邮编:276400)
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 篇12
1.1 检修时的注意事宜
普通工作人员不能对变频器进行拆卸和安装,只能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对变频器进行维修和更换;对于长时间没有用过的变频器,应注意一点,再次使用时,要让其电压逐渐增大至额定值,不然会出现触电或爆炸的情况;不能在刚断开电源的时候就进行检修,因为电容上会有剩余电压,应该断电后过几分钟,最好用仪表测量一下电压值较低时才可以进行检修;切记不可在变频器内部落下金属物质,以免造成漏电事故,损坏设备。
1.2 变频器的常规巡查
注意变频器的显示面板是否有异常,还要检查变频器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注意设备的风口有没有灰尘,有没有被粉尘给堵死的情况;要尤其注意变频器的工作环境,注意其温度是否符合要求、湿度是否符合要求等;注意变频器有没有出现温度过高以及颜色的变化;注意变频器发出的声音、产生的振动、出现的气味是否异常。
1.3 变频器的定期检测与维护
变频器的长期维护和保养要分成两块来做,一块是小功率变频器,一块是大功率变频器。我们先看小功率变频器的维护注意事项:所谓小功率变频器指的是工作电压为380V或220V的变频器。其中壁挂式的比较多,大多安装在控制柜中,其维护和保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定期检查、去除灰尘。清扫灰尘的时候应注意一定要先将电源断开,而且要等一段时间,电容放电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打开变频器的外盖,用毛刷进行灰尘的清扫。(2)定期检查变频器的主要参数。比如电压、电容等。(3)定期检查变频器的相关电路设备。变频器的相关设备主要包括制动电阻、电抗、继电器、接触器等,要注意它们的连接导线是否松垮。(4)根据维护信息判断功率管的寿命。然后我们看大功率设备的维护注意事项:大功率变频器指的是工作电压在6k V以上的,大功率变频器的维护方法除了和小功率变频器维护方法一致外,还有几点需要注意:(1)母线排的定期维护。要检查母线连接是否完整,有无松动现象。(2)对主电路中的整流电路、逆变电路部分进行定期检查。对整流、逆变电路部分所用的二极管、IGBT等大功率半导体器件进行检查。测定它们的正、反向电阻是否正常。检查同一型号的功率管一致性是否良好,如果出现个别器件偏离较大,应该及时换掉。(3)检查接线排。比如有无老化松动脱落现象;短路隐患故障;连接线是否牢固,导线绝缘有无破损,各电路板接线插头是否牢固等;进出主电源线连接是否可靠,连接处有没有发热、氧化等情况的出现。
2 变频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1 过电流
过电流故障分加速中过电流、运行中过电流和减速中过电流,在以上运行过程中变频器电流超过了过电流保护动作设定值即保护动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电动机所带负载过重;变频器输出电路发生相间短路或者发生对地短路;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投入变频器,但是和启动模式不匹配;变频器本身的故障使加速时间过短;过电流保护值设置过低,与负载不相适应。当使用过程中产生过电流时,应该首先查看相关参数有没有问题,明确发生故障时的实际电流值是多少,然后根据装置及负载状况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2 对地短路故障
发生对地短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电动机或电缆对地短路造成的,此时应该断开电缆与变频器的连接,用相应等级的绝缘表检查电动机和电缆的对地绝缘值。但切记不得直接测量变频器端子的对地绝缘电阻,因为变频器的输入、输出元件均具有一定耐压的电子元器件,如果测量不当会将其击穿。如果电动机及电缆的绝缘在允许的范围内,则应认为是变频器自身的质量问题。
2.3 过电压故障
变频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过电压情况大概分为三种,一种是加速中过电压,然后是运行中过电压,最后是减速中过电压。一般情况下,该故障的产生是由于电动机的再生制动电流回馈到了变频器的直流母线侧,才使直流母线电压升高到设定值,因而动作。所以过电压故障多发生于电动机减速过程中,或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电动机转速急剧变化时。解决的方法是:根据负载惯性,适当延长变频器的减速时间。当对动态过程要求高时,必须要通过增设制动电阻来消耗电动机产生的再生能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输入的交流电源本身电压过高,变频器是没有保护功能的。在试运行时必须确认所用交流电压在变频器的允许范围内。
2.4 欠电压
欠电压故障的发生,是由于外部电源降低,或者是变频器内部发生故障,从而使母线电压降至保护值以下,致使欠电压保护动作的一种故障。欠电压保护动作的电压值是可以设定其范围的,也可以通过参数设定动作方式。很多时候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设定该保护模式。比如:在具有电炉炼钢的钢铁企业,电炉炼钢时电流波动极大。如果电源容量不是非常大,可能会引起交流电压的大幅度波动,这对变频器的稳定运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这种条件下,需要通过参数改变保护模式,防止变频器经常处于保护状态。变频器的工作电流取自母线,当直流母线电压下降到一定值时,变频器即停止工作。
2.5 电源缺相
当从电网获取的三相交流电源中的任一相断相时,该保护立即动作。由于电源缺相,可能会造成主滤波电容的损坏,当变频器的短路保护采用的是快速熔断器时,可能比较容易过热。而且由于熔断器本身质量问题也可能会造成一相熔断,从而产生电源缺相故障。从保护主回路元件的目的出发,快速熔断器是一个好的选择,但该状况的产生是不希望看到的。因为许多品牌的变频器均建议对变频器的保护采用无熔丝保护器,通常也多用自动空气开关作为主回路的短路保护。
2.6 散热片的热量过高
产生这一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冷却用的风扇出了问题,导致散热不良及散热片脏、堵等原因,进而导致散热片温度太高。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变频器本身的模拟输入电流太大或者模拟辅助电源的电流过大所引起的。详细的判断方法是:检查维护信息里的散热片温度,该温度正常界限是:小于等于22k W的产品是20摄氏度,大容量产品是50摄氏度。如果其显示正常,则可能并非实际温度过高。另外,通过目视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变频器散热板的脏污情况。
2.7 变频器内部热量过高
如果变频器因为没有通风散热设备而造成内部温度上升,那就可能会引发该警报。此外,如果模拟电流超限的话也会产生该警报,还有就是控制回路的冷却出故障的话也可能会产生该警报。有些变频器的控制回路冷却风扇内置了一个检测元件,在风扇检测不正常时会产生该警报,通过检查维护信息的实际温度也可以判断故障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控制风扇故障,必须更换同型号风扇,否则该警报不能解除。
摘要:变频器是以电力电子器件为基础而构成的变换频率的设备。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由于使用环境的问题,会造成一系列设备老化、寿命减短等现象,必须进行常规检测及维护。
关键词:变频器,维护检查,故障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2]黄俊,王兆安.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3]陈治明.电力电子器件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