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

2024-06-10

京华烟云(精选12篇)

京华烟云 篇1

长篇小说《京华烟云》是林语堂1939年8月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成,英文名是《Moment in Peking》,全书以北平为背景,全面展现现代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细致刻画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历史变迁中的思想行为变化,尤其是个别人物的思想成熟过程。电视剧《京华烟云》对原著做了大量改动,原著中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的故事被压缩成12年,对人物也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合并和移植。笔者认为电视剧避免了人物关系结构过于繁杂、事件过于拖沓,使戏剧冲突更突出、事件更紧凑,更能反映历史厚重感,更便于观众欣赏。笔者认为原著中的曾荪亚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儿时是个心直口快、淘气捣蛋的胖小子,和普通家庭的小儿子一样未曾经历过任何风雨,从少不更事到娶妻生子……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平淡无奇,唯一的印象是他很有人缘。相反改编之后的曾荪亚却极其真实、诚挚、新颖,整部剧作鲜明地记录了他的成长,读来开始让人愤怒,拍案而起,却又渐渐让人震动,发人深思,引人共鸣,最后让人喜悦,使人不得不拍案叫绝,他成长为一个深刻、成熟,懂得自由、责任、爱情、婚姻的真正内涵的男子汉。

一、曾荪亚形象的特征性

为曾荪亚形象所吸引、感染,为之愤怒、继而震动、与之共鸣,陷入深思,主要源于他的独特的叛逆性特征。特征性是文学典型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特点,也是审视典型的一个重要原则,曾荪亚形象的特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叛逆的性格贯穿于他全部行为活动,统摄其全部生命,如黑格尔所说:“性格的特殊性中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方面”1它就是能“把一切都融贯成为一个整体的那种深入渗透到一切的个性,……这种个性就是所言所行的同一源泉,从这个源泉派生出每一句话,乃至思想行为举止的每一个特征。”2由此曾荪亚获得了艺术的生命力。它叛逆的个性特征在前期“为叛逆而叛逆”表现得非常突出鲜明,尤其是对待婚姻爱情上的极端叛逆让人愤怒,在后期他的叛逆也无法掩饰,当他知道清白一世的父亲因为牛似道的案子被牵连的时候他怒不可遏,他了解父亲绝对不会贪污受贿只是迫于牛似道的压力才签了字收了那片园林,但父亲本人并未从中捞取半点利益,于是他找到孔立夫说情,但他的说情却理直气壮,毫无低头之意。完全不同于牛家二公子直接把一叠钱放在了孔立夫的面前求孔先生放人。与其说曾荪亚在替父求情,不如说他是在为父抗争,是在讨取公道,是绝不向权力低头的叛逆。当孔立夫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所动时,曾荪亚决不委曲求全,毅然离去。同样,当曾牛两家灵车狭路相逢,面对作恶多端的牛家他打心眼里鄙视,面对前二嫂的恶语相伤他毫不留情当街羞辱其无耻卑劣行径,面对牛怀玉的真枪实弹他毫不畏惧,最终使他们悻悻让路曾老伯,让所有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此时曾荪亚的叛逆便是勇而有谋、嫉恶如仇,是誓不妥协。

曾荪亚形象特征性的另一方面还在于有语言、场景等诸多细节特征为其叛逆的个性特征服务,使他的叛逆更真实、独特。剧中的曾荪亚始终是不可一世,不轻言低头,他说话总夹着几分怒气与不平,他的语言极具特色,让人气不得又笑不得,有时有让人舒畅痛快。他带曹丽华回家做得“理直气壮”,因为他认为他是“英雄救美”是为爱而抗争,他直接告诉曾家他要曹丽华留下来。他要出国也可以,条件便是“你们必须保证曹丽华留在曾家,不赶她走。”他得知前女友姚莫愁遭牛家陷害侮辱,气不过身为二嫂的牛素云幸灾乐祸,借机抽了她一个响亮的耳光。他明白“长嫂如母”,他也知道“君子动口不动手”,于是回到家妻子问他:“你真的打人了?”他坦然承认“错误”,“我知道你会不高兴,我动手打了牛素云”让人真切地感到这确实是曾荪亚的言行,绝对不会是逆来顺受的曾经亚,更不是正直坦荡的孔立夫。如此种种细节,整部剧作妙笔连珠。

二、曾荪亚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

或许和曾荪亚有类似生活经历的人更能够体会到在哥哥(姐姐)们的阴影下成长的感觉,被曾荪亚紧紧的吸引着,完全理解他的叛逆,欣喜他的成长,为他而怒又为他而笑,为他惋惜又为他叫好,让人真切地感觉到什么是真实,这应该正是所谓的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3曾荪亚这一典型的可贵之处便在于他使观众可以真切的感觉到一个出生于开始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时期,成长在官宦之家的三少爷不断挣扎、成熟的历程。在他的身上既有历史的影子又具有独特的个性,在一个追求自由民主却没有自由民主的时代,在一个倡导开明却处处专制的家庭里,历史的限制与家庭的束缚使得以曾荪亚为代表的追求进步的青年一代除了反抗之外想到的仍然是反抗,但当这种无力的反抗不能奏效时,他们必然陷入为叛逆而叛逆,凡是别人让他们做的,他们偏不做;凡是别人不许他们做的,他们却似乎更有兴趣。曾荪亚叛逆的理由只是因为他叛逆。

曾荪亚给观众留下的表面印象是整天无所事事地当街闲逛,整一个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公子哥。但事实上曾荪亚有自己闲逛的充分理由:他是家里的小子,张口有食,伸手有衣,试想难道除了闲逛,曾家还需要他去做官?或者需要他去赚钱?他的真实独特之处在于他内心并不喜欢这种看似无忧无虑毫无价值的闲逛生活,因为他也正年轻热情,事实上上他比一般人更渴望进步和肯定,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但现实却处处对他不屑一顾,处处让他感到压抑。他只有在自己的世界里沉默,同时又以不屑一顾回击世界,终于在关系自己终身幸福的婚姻大事上忍无可忍地彻底爆发,愤然将众人眼里完美的姚木兰弃于洞房花烛之夜,而且他的愤然也有自己的理由:面对姚木兰他感到不真实,而在热情的姚莫愁和温柔的曹丽华面前有自信、自由、轻松与活力,他对木兰是抵触的,对曾家是排斥的,而对曹丽华却爱得坦荡、深刻。试想倘若自己不幸沦为“冲喜”的陪嫁,与朋友变成了夫妻,换作谁会轻言接受呢?曾荪亚的思想中不认为自己对不起木兰,要说对不起那是曾家。他倒认为木兰应该与他一起反抗和叛逆。因此姚木兰为了挽救婚姻的一系列动作结果只是让荪亚在叛逆的路上越走越远,此时的他让人愤怒却又骂不出口,那种感受也如他本人的叛逆想发泄却找不到途径,他的错误本质在思想不在行动,而如果他对曹丽华也是错的话,那么这种错恰恰又是行动而不是思想。当我们看到木兰宽宏大量放下矜持在牛同义的虎口救下受害的曹丽华后,曾荪亚不但没有感激木兰反而全部心思都放到了曹丽华的身上,他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曹丽华真正需要他,他担心丽华寂寞却忽视木兰孤独,雷雨交加的晚上他把肩膀和胸膛毫无保留地给了曹丽华却完全忽视姚木兰的失落与寒心,我们到底该骂思想的曾荪亚还是该骂行动的曾荪亚呢,其实他是一个人,真正了解他成长环境的人反倒会理解他。这一点木兰似乎隐隐地体会到了,他说孙亚是一匹有待驯服的野马,但是好像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女大学生曹丽华却过于年轻,过于单纯,爱得过于盲目,最后只能痛苦地失去一切,惨死在曾家的大门外。或许在历史的急剧变迁中,种种的种种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曾荪亚的叛逆不仅真实而且新颖,他叛逆得不顾一切。英年早逝的大哥本是父母眼里“齐家”的理想型;逆来顺受的二哥却是稳重、驯服,他沉静而谨慎是“为官”的理想型。而曾荪亚未经过任何改造,在文学史的画廊中绝对找不到另一个曾荪亚,他便是所谓的独特的“这个”,只有他曾荪亚才和无可挑剔的姚木兰一起会感到别扭,浑身的不舒服。当曹丽华惨死在曾家大门口,他像是被抽掉了全身的筋骨,但当他看到儿子在姚木兰的怀里满足幸福的样子,他终于开始觉醒,开始懂得什么是儿子,什么是妻子,什么是家庭。一旦觉醒后,他叛逆的个性仍然深深印有曾荪亚的烙印。只有他才会动手打牛素云一耳光,替姚莫愁讨回公道,替姚家讨回尊严,他还要坦白自己并没有打够;也因为他是曾荪亚,曾太太和姚木兰都并没有怪罪之意,用曾太太的话说是不能伤了儿子好不容易才找回的男子气。

三、曾荪亚形象的多重性与复杂性

整部剧作,曾荪亚形象给人一种挖掘不尽的诱惑力,让人反复体味却又百读不厌,他的性格多样而又复杂,叛逆是他性格的总特征,但他却不失热情、诚实、执着、正义、坚定、勇敢、坦荡……他叛逆却热心救下素未谋面的女大学生并细心为她疗伤,他反对冲喜但大哥的死却让他痛哭流涕,他反对与木兰的婚姻却也爱着面子跟木兰回娘家省亲,它对于木兰的付出视而不见但却对曹丽华爱护有加,他痛恨权力而又不屈从于权力,为了真理他什么都可以抛,他珍惜与木兰的夫妻之情又深切理解木兰冒险救孔立夫的真挚情意,他也相信:换作是他身陷囹圄,木兰会连命都不顾的,一切的一切构成了曾荪亚独特的“这一个”。

这一个曾荪亚,确确实实与林语堂的原著差异甚大,但是经过删减、移植、合并后的“这一个”明显比原著中的曾荪亚更加闪亮夺目,细细读来,余味无穷。让人忍不住将他的所作所为与自己去对照比较,从表面的行为现象去探讨深层的思想本质,从他个别的行为活动寻找一般的性格特征,并不断地强化、扩大、生发……让观众和他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愤怒、一起幸福……一起长大。

摘要:典型理论的研究在古今中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理论本身在百家争鸣中不断丰富发展也一度面临诸多的挑战并陷入无比尴尬的泥潭, 怀疑典型、支持典型已经过时的人大有人在。笔者自知理论底子尚浅, 本文避免纯粹说理而是选取一部剧作《京华烟云》感受作品中一个典型的人物, 本文集中解读剧中改动最大的曾荪亚, 探索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京华烟云》,曾荪亚,典型特征,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304

[2]、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265

[3]、外国文学参考资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58:557

[1]韦勒克, 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4.

[2]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李衍柱.路与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4]林语堂.京华烟云[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李衍柱.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9.

[7]童庆炳.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 1992.

[8]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京华烟云 篇2

说中姚木兰与孔立夫互相爱慕,本是绝好的一对,但却阴错阳差,姚木兰嫁给了曾荪亚。孔立夫与姚木兰的情感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他们相知、相爱得很深,却有着细腻的情感和冰雪一样的纯洁。

姚木兰抱定了绝不伤害他人,也绝不伤害自己的宗旨,把这种爱只是视为一种自我享受的记忆。但在孔立夫被捕的关键时刻,她还是难以抑制的挺身而出了。对自己心仪的孔立夫,她用几乎是自我牺牲的方式,担起应负的拯救责任。她救了立夫的命,虽然由于有些冲动,有些显得不顾一切,甚至因而惹起了丈夫的猜疑,但她并不后悔,既没有影响大家对她的认同,也没有影响夫妻关系。

我觉得一个女性能把道德情感与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妥善处理好是一件高尚的艺术,而林语堂笔下的姚木兰的优雅情怀也恰恰在这里得到了很好体现。姚木兰深知爱情绝不是一种占有,她把微妙的感情变成了自己生命的一个绚丽火花,深深隐藏在内心的角落里,尽量不让别人察觉。尽管她与孔立夫互相欣赏、互相爱慕的情愫若隐若现,但那种彼此之间默默的深爱,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真情的自然流露,而且是可以超越时代的。姚木兰与孔立夫的爱,虽然含有一点个人私情,但我认为更具有深怀国家与民族大义的爱情,它留给了人们很好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心理悬念。

姚木兰常说一句话:“人的命运不是在于无可奈何的选择,而是在于选择了之后,如何去面对和走这条路。”所以姚木兰这个人物很有个性,阴柔中有阳刚之气,动静兼宜,又绝不失大家和淑女的风范。

林语堂先生之所以给这个角色定名为“木兰”,是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社会地位低下,而花木兰却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就告诉人们,巾帼不让须眉,纤弱女子也同样能“惊天地而泣鬼神”。

姚木兰自幼有一股一般女性少有的豪气。小说开始,年仅10岁的姚木兰刚出场就表现了一种不凡的大气。它敢于在父母面前发表甚至大人都难以想到的独特见解,敢于直接的表现自己,其智其勇初露端倪。

父亲从小教育她:“心浮气躁对心神有害”,“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牢牢印入她幼小的心灵。由于兵荒马乱,木兰一家在逃难中,她与家人走失,此时她表现了一个小孩子难得的清醒和冷静,在巧妙与人贩子的周旋中,终于逢凶化吉,被曾家搭救。由此也造就了她人生的乐观豁达,造就了她有勇气、敢奋斗、能容忍的性格特征。

《京华烟云》之红玉人物形象研究 篇3

【关键词】《京华烟云》 红玉 黛玉 人物形象 对比

在《京华烟云》整部书中,姚家二姐妹无疑是主要人物。作为京华的奇葩,她们展现出了道家女儿神奇的风采。在曾家,上到富贵高雅的曾太太、美艳持家的桂姐、寡居仍青春依旧的曼娘,下到新一代活泼可爱的小姐、丫鬟们,都是百里挑一的美人儿。而冯舅爷家的红玉,美而惠,更有着木兰、莫愁所不及的才情。姚家何尝不是一个汇聚了众多才子佳人的“大观园”。林语堂先生本人也毫不讳言:“重要的人物约八九十,丫头亦十来个。大约以红楼梦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由此看来,冯红玉倒像是一个“现代版的林黛玉”。究竟红玉的人生如何?让我们将红玉与黛玉二人进行对照品读,从文章中一一抽丝剥茧地探究开来。

对比一:出场

众所周知,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曹雪芹先生笔下的林黛玉作为千金小姐华丽出场,艳压贾府,而“黛玉进贾府”一段更是推进故事发展的重要环节,紧随其后是浓墨重彩的宝黛相见,为二人日后的爱情纠葛埋下了众多伏笔。

《京华烟云》中冯红玉的出场则是:“七月底,木兰的舅舅冯舅爷夫妇,带着女儿红玉自杭州回到北京,冯舅爷在杭州住了一年。红玉是个很不凡的孩子……”(出自上卷《道家女兒》第十五章)随后也讲到木兰、莫愁都对她很好,珊瑚则更惊诧于她的沉默寡言。

两相比较,即可看出红玉之于《京》未曾是主角的身份,而黛玉之于《红》则是重中之重。二人同为进入豪门的遭遇,红玉还有爹娘相伴;黛玉身边只是奶娘及小丫头,徒显凄凉。在红玉刚入姚家适应的日子里,试着由方言改学京话,聪慧初现。《京》中交代的情况显然没有《红》中提及黛玉初在贾家处处谨慎、时时留心来得丰富、突出。

对比二:性情体态

黛玉的美,有仙子的灵动,楚楚动人的病态掺杂其中,更显清丽;红玉亦是体弱多病,美丽动人。不可否认,多愁善感、沉默寡言、敏感早慧是黛玉和红玉共同的性格特征。她们不单单有中国传统女儿家娇羞怯弱、愁绪万千的姿态,更在言谈举止里流露出远离人间烟火的神仙气质。这气质,不同于姚太太、曾太太的富贵大气,不同于木兰、莫愁的成熟豁达,不同于爱莲、丽莲的单纯洒脱,是一种寄居高门下犹自心比天高的清高孤傲。就是这神仙一样的人儿,常常因为一腔“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卧病在床。黛玉不用多说,从小是离不开药丸、药罐的,大观园中的人聚在一起玩耍,也时常顾惜着她的身子,不肯让她劳累到;《京》中点明,红玉若是受了惊吓,心情不好,或是同阿非(姚家四少爷)斗气以致伤心不安等,可能就要躺着几天,稍稍活动就会劳累不堪,受了风更经不起咳嗽。

对比三:展露才华

在《庭院悲剧》第26章中,大家前来姚家新邸道贺,顺便参观。一番游览过后,到暗香斋落座,姚先生兴致很高,随口出了一副上联:“曲水抱山山抱水。”底下的孩子们纷纷作答,立夫答道:“池鱼穿影影穿鱼。”莫愁认为不妥,给他改作“池鱼潜影影潜鱼”,自己又想了一句“白云隐塔塔隐云”。木兰的答案是:“鸟歌鸣树树鸣歌。”原文说道:“红玉这半天一直静悄悄的,不断思索她的下联儿。虽然她也在教会学校念书,她天性喜爱中文,有文采,一直浸润在中文里。她的下联是:‘闲人观伶伶观人。”台下的富贵闲人在看戏,台上演绎的伶人未尝不是眼观台下的风雨。红玉夺得了状元旗,她的父亲冯舅爷也十分高兴。自此,姚先生和红玉的一副对子经人雕刻后挂在了暗香斋的门柱上。

《京》的原版虽由英文写成,但全篇中不乏脍炙人口的诗词,或是作者自己精心吟咏的佳作。此处作为文章详细描写红玉动人才情的重要部分,至少让我们感受到红玉作为当时的妙龄少女,进了新式学堂,仍和中华传统的文化精髓分割不开。她最爱的还是古典小说、诗词,对学堂里教授的英文兴趣不大。想来,黛玉在贾家闲来能和众姐妹切磋才艺也是幸运的。至少二人的文学素养同样出类拔萃,毋庸置疑。

对比四:两小无猜

究竟是“木石前盟”还是“金玉良缘”,无论是红尘中痴迷的宝玉、黛玉和宝钗,还是作为看客的我们,谁能解得开,看得透?发小的情谊,像宝玉和黛玉,也像阿非和红玉。古来表兄妹间有不少两小无猜的结合,被各种外力拆散的例子也不少,至今沈园的粉墙上还留着陆游对唐婉深深的叹息……宝黛间相处的美好时光也非常短暂,随后就会出现新一轮的麻烦,不断地反复。《红》中的纠葛已经让人惊心,《京》中的红玉倒是来了个了断。

对比五:香消玉殒

为什么明明相爱,但总是不相信对方;明明“看到”两人的感情像高台一样层层盖起,回首间却感觉是飘渺的海市蜃楼。红玉的心事,从幼时开始,慢慢积累,那孱弱的身躯最终到了再也不能承受的地步。其间她开心过,痛苦过,迷惑过,盼望过,眼见得就要给自己一个归宿,却骤然枯萎了。吐血之后,红玉迎来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看到阿非和宝芬一起出现的画面,红玉猜测二人已经相恋……事实上,这是她性格过于极端所致的悲剧。时光穿梭到《红》中,且不说后四十回里的黛玉是不是曹老先生笔下原版的精灵,纵然还是那个身姿,结局也不会圆满吧。

在封建礼教严谨的世界里,在风气逐渐开化的世界里,黛玉、红玉作为被老天眷顾的仙子们,走过了让旁人叹惋的一生。二人的人生相似处很多,她们生活烦恼的来源也大多相似。除去外部特殊因素,性格等内因促使她们的路越走越窄,最终香飘云散,徒留公子惜花心。然而红玉其人真似她的名字一般,温润清凉的玉中透着丝丝血色,盈盈不可一握,最终沉入水底。

【参考文献】

解读《京华烟云》中的恶女牛素云 篇4

《京华烟云》中由姚木兰领衔的众多女性, 形象各异各有各的美。姚木兰是其中最为出彩的女性, 被人视为完美女性的典范。连作者本人也不掩饰对这个人物的喜爱推崇。林语堂说过:“若为女儿身, 必做木兰也”。纵观《京华烟云》中众多女儿群像, 大都美好。她们或智慧聪敏, 或温柔娴淑, 虽都不无瑕疵, 却都不失美好。而牛素云则集众恶于一身, 与她们反差极大。牛素云的张扬跋扈、贪婪自私、低俗虚荣都带给读者强烈冲击。作者在对牛素云的刻画中, 没有显现出一丝的女性同情与关怀, 出现这个局面的原因与作者潜意识里的男权意识有很大关联。

一、恶女镜像的表象

牛素云一生中四个角色:女儿、媳妇、妻子、独立的女人。纵观其一生, 这四个角色除去女儿, 牛素云可以说皆以失败收尾。

就出身来说, 牛素云的起点是高的, 出身大富之家, 未有生活之忧。女儿时期的牛素云作者虽未过多介绍, 但想来是单纯无忧的。这个时期的任性刁蛮在自家父母的包容下或许愈显可爱。没有多少文化的牛家父母对外欺压百姓, 对子女则是诸多宽容。纵观素云一生, 女儿时期该是其最幸福的时期, 女儿的角色也是其最成功的角色。

成年后, 素云服从母亲安排, 嫁入曾家, 成为曾家媳妇。在这个大家庭中, 素云开始有了挫败的生命体验。因为出身, 牛素云有着天然的优越感, 然而姚木兰的到来, 把牛素云比的黯然无光。从嫁妆到婚礼排场再到曾家上下的兴师动众的期待, 无一不让这个原本认为自己是曾家最富贵媳妇的大小姐感到失落。木兰的才华美貌、温婉可人正好将牛素云衬托的更加肤浅低俗、张扬跋扈。这些都是素云之前都没有过的体验。其实素云出场时也是个高雅大方不冒失不粗鲁的大家闺秀, 在嫁进曾家之后, 却没能保持住这大家淑女风范, 与夫家的生活必然有关系。进入曾家后, 素云发现自己并没有受到预想的优待, 并且在不久之后, 姚木兰在众人期待下嫁入曾家。《京华烟云》中任何女性在姚木兰的光环下都略显暗淡, 何况是反面女性牛素云。嫁进曾家的牛素云对待公婆不擅讨喜, 对待嫂子略显势力, 对待下人就更无从谈起。公婆对于两个自小看大的媳妇本就满意之极, 对于牛素云则本就没有多少喜爱, 素云的张扬更让曾母生出反感。连与世无争的曼娘对她都是排斥的, 与木兰商量:“咱们两若站在一起, 咱们可不怕她”。曾家三个媳妇, 大媳妇贤惠内敛, 小媳妇聪明能干, 两人从小便与曾家结缘获得上下喜爱不负重望嫁入曾家, 牛素云在最初就已输一筹。素云的媳妇角色显示出的是更多的无奈与不甘。

牛素云作为妻子, 最后被丈夫登报休妻, 亦是悲剧结局。素云尊从母亲嫁给曾襟亚, 野心勃勃的商家女儿遇上个性温吞的儒家儿子, 这样的结合必然悲剧。素云不满意丈夫, 从能力到性格, 曾襟亚显然达不到素云的期望。新婚初期的素云尚能努力做个好妻子, 虽然不理大家庭的琐事, 但是对于自己和丈夫的事情, 却能照顾的很好。她是想做一个好妻子的, 只是不成器的丈夫让她日渐失望, 好胜的牛素云无法忍受平庸的丈夫, 性格温吞的曾襟亚也跟不上素云的步伐, 妻子的角色也慢慢名存实亡。

走出曾家的素云, 娘家早已败落, 已然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于社会中。千金之躯, 亦无谋生之才华技能, 又自小养尊处优已成习惯。这样的女人在社会中想要立足唯有投机。从开始跟着妓女厮混到最后成为白面皇后。素云的谋生手段都不被公众接受, 结局更是悲惨。在素云走出家庭后, 林语堂给了牛素云一个死亡的结局, 所以走出家庭庇护的素云最后更是一败涂地。在这个人物的描写刻画上, 牛素云以恶出场, 以死收场, 即使最后牛素云幡然悔悟一同对付日本人, 林语堂也没有给她一个善终的结局, 林语堂的女性关怀在素云身上未能显现。

二、恶女镜像的源头

家庭教育的偏颇。解读牛素云这个人物首先要分析其生长的家庭环境, 环境塑造一个人的性格, 而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牛素云没有姚木兰的的幸运, 姚木兰的人生底色相较于牛素云便亮丽许多。姚木兰传承了父亲道家的风骨灵魂和母亲世俗的智慧, 成长环境健康正派。而牛家则不是世家大族, 没有家族文化底蕴, 甚至于都不是地道的北京人, 其父牛似道是靠溜须拍马走上官场的富足投机分子。牛似道靠着太太的裙带关系, 巴结权势混得官职, 作威作福贪污受贿, 和贪婪的太太联手为牛家挣得一大份财富和权势。其母马祖婆则是一个工于心计野心勃勃的女人。权势被愚妄所支配, 只能制造罪恶, 祸害社会。如此的父母与家庭必不能带给子女正当的引导与教育。正如牛家的子女大多多行不义, 下场悲惨。大富之家的出生让牛素云生来呼风唤雨, 任何东西的来都不需要努力和手段, 从这个层面上讲牛素云的社会阅历和好强的心思其实很单纯。当遇到姚木兰这个各方面都优秀于她的对手, 素云用了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诉求, 这与她的家庭出身和家庭教育有着必然的关联。可以说牛家的家教与环境为牛素云日后的悲剧命运已埋下伏笔。

夫家的生存困境。女性作为媳妇应该侍奉长辈, 礼让宽容, 作为妻子, 对丈夫应该顺从爱戴。当时的女性如僭越这一道德规范, 生存必然存在困境。任性张扬的牛素云在夫家自然没有做到侍奉长辈, 礼让宽容, 有些大小姐的跋扈, 甚至因为曼娘孤苦无依出身稍低而不把曼娘母女放在眼里, 不尊重这个寡居的嫂子。对木兰, 则有些嫉妒, 从木兰的婚礼排场到嫁进门后的家庭生活, 无一不让这个原本认为自己是曾家最富贵媳妇的大小姐感到威胁。木兰的嫁妆, 木兰的才华, 曾家上下对木兰的喜爱都把牛素云衬托的愈加平庸, 这份平庸加上不善讨喜的个性让牛素云在曾家处境尴尬。这样的处境让自视甚高的牛素云唯有退居自己与丈夫的小家, 少理自家院子以往的事。作为媳妇牛素云没有尽到持家善待公婆的义务所以在这一点上素云的结局是后来全家支持丈夫休妻并续娶暗香。作为妻子, 牛素云并未温柔体贴, 而是处处嫌弃丈夫的平庸, 与传传统贤妻形象大相径庭, 所以最后亦被丈夫登报公然休妻。所以素云在曾家可以说众叛亲离, 连本该最亲密的丈夫也未能给予妻子以支持爱护, 她在夫家的生存困境昭然若揭。

自身的性格悲剧。牛素云与姚木兰一样都是出身富贾之家, 性格却完全不一样。木兰礼让、积极、活泼乐观, 牛素云则张扬、虚荣、跋扈。素云个性天生好强加上家庭环境的影响更强化了她个性中好强跋扈张扬的一面。其锋芒外露的个性本来就不符合传统伦理道德对于女性的要求, 正面的女性形象应该是内敛温顺、礼让谦和。素云的形象无疑是对立于正面女性形象的恶女形象。再者她的家庭环境使其不需要总是处于算计之中, 所以内心其实尚算简单。所以她在名利斗争上的手段与心眼都显得简单粗暴, 幼稚无理, 这无疑又加重了牛素云性格悲剧的色彩。

三、恶女镜像的本质

牛素云从衣食无忧的官家大小姐到最后成为乱世交际花, 恶与悲贯穿她整个生命轨迹。几乎没有读者会同情这个人物, 对其最后的悲惨结局观众大都认为罪有应得。在牛素云这个角色塑造上, 林语堂无疑暴露了自己内心真正的女性观。对女性有无限爱护的林语堂实质没有能够超越那个时代。他把这个企图僭越传统妇德的女性塑造成为“恶女”, 并且把“恶女”的恶无限放大无限夸张, 表达的也只是男性世界对女性欲望的极度恐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泼妇妖妇的丑化, 往往是从男性单一的性别偏见出发来否定女性合理的生命追求。男性作家并没有按照女性自身的生命逻辑来设置这些女性的心理活动。“恶女”型人物在男作家的作品中往往不得善终, 表达了他们对这类女性的诅咒。婚姻是牛素云悲剧的起点, 这在段失败的婚姻中, 牛素云也是受害者, 这段封建道德下的婚姻对她来说, 也是悲剧。她的悲剧在于她没有妥协, 她没有姚木兰随遇而安的道家情怀和那份心胸。如果说素云跋扈的个性带给了丈夫伤害, 那么因为经亚的不思上进, 缺少男子汉气概的个性也让原本骄傲美丽的素云感到挫败和无奈。这样一段婚姻的失败本没有对错, 然而作者却让牛素云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被迫离婚, 走上歪路, 最后死亡。反观经亚, 续娶了符合封建女德的暗香, 再婚生子, 结局圆满, 这一塑造我们能够看到作者对素云的鄙弃对经亚的同情, 亦能够看到男性作家对这类女性的憎恶。

林语堂有过西方教育背景, 思想意识有一定的先进与进步, 对于女性相较于那个时代也显得更加的尊重与友善。他塑造的姚木兰在当时被视为独立自由女性的典范。然而从深层次看, 姚木兰亦是封建伦理道德范围内的完美女性。遵从长辈嫁给荪亚, 立刻进入曾家媳妇的角色, 孝顺公婆、伺候丈夫、和睦待人、精明持家, 德言容功皆为上乘。木兰依然是一个全心全意为家庭牺牲的完美女性, 这无疑符合林语堂对女性的最高要求。姚木兰固然有着“妙想夫人”的超脱, 但是这份超脱是在传统女德范围之内实现的, 她没有僭越那个传统道德的框架。姚木兰的道家情怀让其能够对现实做到顺其自然, 显然牛素云没有这份情怀与修养。林语堂理想中的女子应如木兰般既有传统道德品质也有着西方的自由开放精神, 爱情至上的追求, 毕竟毫无个性过于柔顺依赖的女性就未必可爱了。但这种改变是有度的, 超出了这个度就变成了恶女, 妙想亦变成不安分守己。

牛素云尖酸刻薄让所有人讨厌, 但其实她是一个有着正常生命需求为自己而活的真实的女性形象。因为她在曾家的世界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与价值, 这种生存困境带给牛素云的不适与困惑直接促成其走出家庭。恶女所谓的恶不过是努力挣脱传统道德礼教束缚的表象。牛素云的悲剧在于她把她在封建道德中的不适应都爆发出来显现出来, 而这种不适应与女性困境显然不被当时的封建传统道德所接受。当少部分女性努力打破传统礼教的束缚, 不再像传统女性那样贤惠奉献, 而是与男人们一样有着欲望与个性, 并努力僭越传统妇德时, 她们就会为男性世界所否定, 为他们所鄙夷, 成为了要背负各种罪名的恶女。素云的性格特征展示了人性的自私、张扬与欲望, 所有这些都违背中国封建社会儒家礼教以及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要求。虽然她全身致力于反传统文化反传统道德, 但是她有限的修养与能力让她陷入生存困境走上“恶”的道路。从素云身上我们看到了旧道德旧伦理在新旧时代的迷茫与迷失。牛素云这个悲剧人物看到最后, 让人恨没多少, 悲却更多。

摘要:林语堂作为一位对女性有特殊情怀的作家, 一生无数作品与女性有关, 其中《京华烟云》便是其扛鼎之作。作品中林语堂塑造了多个形象迥异的女性人物:完美女人姚木兰、悲剧女人孙曼娘、反面人物牛素云等。本文将重点解读反面女性牛素云的悲剧人生。

关键词:牛素云,恶女,女性观

参考文献

[1]邵艳.失落灵魂的救赎——解读牛素云的悲剧命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 (09) .

[2]林语堂.京华烟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26.

[3]章惠.试论《京华烟云》中曾家三媳妇形象[J].考试周刊, 2010 (2) .

[4]温翼.生命的压抑与灵魂的救赎——浅谈《京华烟云》中的曼娘与素云[J].作家杂志, 2010 (3) .

京华烟云 读书笔记 篇5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些电视剧的京华烟云,大体上知道这是一部讲述民国时期三大家族的故事。但从没认真的拜读过原著,这次有机会拜读原著深感林先生不一样的情怀。也觉得电视剧拍的有一点异于原著却又没有办法超越。因为已经看过电视剧,所以在读原著的时候缺少了一份自己联想主人公的乐趣。

京华烟云,顾名思义,讲的就是北京发生里的故事。用一些鲜活的人物来表现民国时期中国的状况,讲述了中国是如何从旧式的思想走向新思潮的。这里主要是以姚、曾、牛三大家族的生活来反映出作者想表达的思绪。

这是以姚木兰为故事的主线:战争打响,姚家避难,木兰丢失,随后曾家寻得木兰,木兰与曼娘结拜,之后木兰与家人团聚。曾姚俩家的关系就走得比较亲近。再到曼娘嫁给平亚冲喜,木兰爱慕立夫却由于旧时的男女关系不能挑明。牛家得势,曾牛俩家联姻,经亚听从父母之命迎娶并不喜爱的素云,随后木兰嫁于荪亚。莫愁嫁于立夫。最后到皇帝下台,牛家破败,日本入侵中华,有爱国的,有叛国的,三大家族分散逃难,家破人亡。

书中最让人厌恶唾弃的就是体仁了吧。虽然对于银屏来说这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真男人,但他太过于叛逆了。电视剧里把体仁的故事全都安排到荪亚的身上让我深恶痛绝。虽然书中也讲到在中年时期荪亚也遇到过曹丽华曹小姐,但经过木兰的细心调教,荪亚马上悬崖勒马,改邪归正了。婚姻中难免都会犯错。关键在于不能太让对方伤心。电视剧中前期的荪亚简直让木兰伤透了心。木兰是一个完美的女人,是一个所有男性心中的女神,怎能让她的婚姻如此的不幸。所以我并不喜欢这部电视剧。好在原著里木兰是幸福的。虽然没有嫁与立夫,但所幸的是荪亚爱她。还是说说体仁吧,这位公子哥真是被姚太太娇惯坏了。他代表的是旧时代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好在他没有像牛家兄弟一样为非作歹,强抢名女,只是做了一些不知进取和惹父母生气的事罢了。最让我觉得姚太太可悲的事情是体仁告诉姚太太银屏自杀时对母亲的诅咒,为了一个女子竟对母亲如此诅咒,实在不孝啊!虽然在华太太的劝说下,体仁想要做一个有抱负的青年,可是最终还是先于父母死去了,还是很让我心痛的。银屏这个丫头也是心机非常的多,她过惯了富人家的生活就不愿在下嫁到贫苦家庭中去,对体仁使出了下贱的勾引,生了儿子之后就以为自己可以稳坐大少奶奶的位置,可惜儿子还是被姚太太抱回了姚府,银屏到死也没有坐上大少奶奶的位置,这般爱慕虚荣,贪图荣华富贵终究是要被报应的。

再来说说姚家俩姐妹。这样出色的女子不光光是她们俩个自身素质高,更是由于姚太太的教导有方,虽说她对儿子太过溺爱,但她还是一个智慧的太太,所以才会教育出这样俩个完全没有富家女的架子的大才女。而父亲姚思安的新式思想,开朗豁达的性格,浓厚的道家思想,让木兰不再缠足,让木兰学唱京剧,带领木兰学习认知甲骨文,告诉她不要依赖金钱,应当享受财富,也要准备失去财富怎么过日子等一些道家思想,所以才使得木兰姐妹被教养的极好,没有一代女富贵人家的恶习。莫愁的智慧和贤淑也是非常喜人的。她嫁给姐姐爱慕的立夫哥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虽然立夫很有学问,是一个有志向的有为青年,但脾气暴躁,做事莽撞,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倒是很恼人的。不过幸好娶的是莫愁,这个会勤俭持家的女子,才会过得幸福。虽然他和木兰互相爱慕,但这样的结局似乎更美满一些。木兰最小的弟弟阿非,这是一个有些多情的男人,比起哥哥体仁,可以说是得到了更多父亲的关爱,所以没有和哥哥一样不孝。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男人。只是可惜了红玉。只因红玉身子虚弱,心思过于沉重,才会终日病恹恹的。红玉为了爱,可以舍弃生命,她爱阿非,爱的毫无保留,甚至爱的失去了自己,其实这样不仅让对方累,更让红玉自己感觉迷茫,所以她和阿非之间才会偶尔有一些矛盾。女人啊,应该学会一种平衡,上善若水。她因为听见阿非

说的那段误以为是说她的话,她怕拖累了阿非,也觉得自己的身子是个问题。她所需要的仅仅是知道阿非也同样爱她就足够了。就这样,红玉走了。阿非着实难过了一阵子。后来和爱慕的宝芬结了婚,过上了很幸福的日子了。

再来说说曾家的孩子们吧。大哥平亚,和表妹曼娘那是青梅竹马,只可惜平亚后来年纪轻轻就得了重病,曼娘被曾家安排来冲喜,却可惜刚刚结婚,就成了寡妇。但曼娘是一个及其守旧的女子,心里只有她的平哥,只爱她的平哥,守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传统思想的熏陶下,从小接受旧式女孩子的传统教育,她心甘情愿的接受了这种男权思想,一心为平哥守寡。为了寻求精神的寄托,曼娘就收养阿瑄,把自己的心思一心扑在了这个儿子身上,把阿瑄似为自己的亲生骨肉,并且教养的十分好。只可惜最后一家都惨死在日本人手中。我个人是十分欣赏曼娘的,知书达理,温文尔雅,贤惠孝顺,不争不抢。只是命运和她开了个玩笑,如果平亚活着的话,她会是最幸福的女人。曼娘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培育出来的及其优秀的女子,是深受别人尊敬的女子。

二哥经亚是一个深受旧社会婚姻折磨的好人。如果不是娶了素云,而是一开始就和暗香这样一个安分守己的贤惠的女子,他的生活会过得及其舒适。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父母之命不能不从。纵使他有多么不喜欢素云,为了全家的利益,他不得不委曲求全。这个多事的妻子,叫他总不得安宁。像这样安分老实细心的人,在最后一定会有好报的。显然,经亚和暗香的结合,让经亚快乐很多。

小儿子荪亚是这里面最幸福的一个男子了,和这个奇女子木兰结为夫妻。我喜欢看木兰这样的女子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虽说荪亚不像立夫那样和木兰心灵相通,却也疼爱这个妙想夫人。虽说在中年时也犯了些错误,但能及时悔过,孝顺父母,是一个很好的男人。不知什么原因,或许是因为我喜爱木兰的原因吧,这些男人里我最喜爱的还是荪亚。他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牛家的俩个儿子实在是把社会里最黑暗的一面表现的淋淋尽致。无恶不作,为非作歹,真是人间之恶魔啊。怀瑜竟然可以对自己的太太不闻不问,全都听从那个莺莺的姨太太的话,而且在后来,可以为了得到将军的赏识,可以和将军共用一妻,实在是不知羞耻啊。后来为了金钱等等,做了卖国贼,帮助日本人残害自己的同胞,真是恨死我也。

素云,这个被娇惯坏了的富家女,什么都会想争得最好,得到大家的关注,和别人合不来。后来和哥哥的姨太太学会了一些新潮的事物,变迷失了自己,自甘堕落。后来一度也成为了卖国贼。幸好后来经过黛云的点拨,还是为了中国大众牺牲了自己。也算是为自己以前的恶行弥补了一下。

黛云是一个和姚先生一样思想先进的人。她是牛老爷的私生女,所以完全没有马祖婆那副丑陋的嘴脸,她讨厌她的哥哥们,也讨厌日本人对中国的侵占。她献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她还帮助素云走向正道。这是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子,实在是叫人佩服佩服啊!

书的后半部分开始讲到日本对中国的丑陋行为,还有叫中国人吸食鸦片,大烟等等,实在是叫人深恶痛绝。他们不仅仅抢占中国的文化遗产,还对中国妇女进行身体上的侮辱,对中国男人进行精神肉体上的毒害。种种劣行令人发指。日本人对中国的觊觎由来已久。16世纪末日本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的根本目的就是以朝鲜为跳板直捣大明国,妄想把中国纳入到日本的版图中去。幸好中国明朝看穿日本人的野心,决定援朝抗日,历经8年抗战,终于将日本撵出了朝鲜。这次的胜利让日本在二百多年之内不再敢经举妄动,但即便这样也并没有浇灭日本对中国的侵占野心。他们不断的试探和研究,并提出了系统的侵华理论和作战方略,并对日本民众加以影响。他们自以为自己和西方一些先进国家都是“文明”国家,而中国和朝鲜还都是“野蛮”国家,所以日本侵占中国和朝鲜是为了帮助他们走向“文明”,他们为自己的劣行穿上了“文明”的外衣,实际却是包裹着他们肮脏的身体。

日本对华发动的毒品统治也是一场有预谋,有计划的,有组织的行动。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我想日本人比谁都清楚,但为了奴化中国人,他们无耻的在中国贩卖、种植毒品。他们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向中国伸出罪恶的黑手。他们找到中国的奸商,为了谋取暴利,他们黑了自己的良心。因为有了这样一群走狗才使得日本迅速扩张他们的侵略势力。毒品的走私让中国的抗战事业受到了极大的危害。大量白银浪费在毒品走私中,大批的官员和商人结党营私,腐蚀了基层的抗日政权。大量人民吸食毒品,导致家破人亡,而且军队中的战斗力被极大的削弱了。军队中高层领导专心贩毒,与日本官僚同流合污,致使战役失败的例子不是少数。

蒋介石曾在1938年12月26日驳斥了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 “更生中国” “调整国交”的说辞后,说道了普通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印象:“老实说,中国的老百姓,一提到日本人,就会联想到它的特务机关和为非作恶的浪人,就会联想到贩卖鸦片吗啡制造白面销售海洛因,包赌包娼,私贩军械,接济土匪,豢养流氓,制造汉奸,一切扰我秩序,败我民德,毒化匪化的阴谋。”这让我不由得又想起了日本的731部队在中国的种种劣行,他们用中国国民来进行活体解剖,在用来促进他们的医疗发展。为了战争上更好的取得胜利,用人在不同的距离和位置进行手榴弹实验。在中国进行鼠疫实验,细菌实验,他们把有细菌的糕点发给农民吃,用飞机空投细菌在中国的部分地区。使得我国国民死伤惨重。他们的残忍,真是无法忍受。他们培养了许多跳蚤并使跳蚤感染瘟疫,然后放到小麦上,空投到中国浙江,使得很多人感染。后来日本有带回一些感染的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来研究生化武器的杀伤力。他们对活体实验者没有一点点同情,日本人让这些被实验者们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他们让这些实验者们进入一个冰窖中,在立刻出来送进高温的屋子中,如此反复,一点医学意义也没有,他们仅仅把看这些被实验者的反应当娱乐来消遣。

再来说说书中最后木兰收养了好多路边的孤儿。她这样的善良。这让我不禁又想起了现在的人们。时代在发展,我们也在进步,可是这种善良的心却慢慢消失的无影无踪。路边的老奶奶滑到了我们不敢去扶起来,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捐款假捐,富二代官二代酒后驾车撞死人等等,这些事件屡屡发生。可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木兰还可以好心收养小孩子,实在让现代人反省啊。现在社会极力倡导学雷锋,做好人好事。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少的可怜。一些富人做慈善事业,大多是社会舆论的压力太大。不过也有很多真正的好人,像感动中国中的胡忠、谢晓君夫妇,他们带上自己年幼的孩子,放下苍老的父母,走到高原,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那里的孩子,那是祖国的未来,那是国家的希望。他们放弃了好的生活环境,放弃了让自己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的机会,放弃了照顾自己父母的时间。他们是真的在用自己的良心来做好事,为了孩子们,为了祖国。其实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只是被利益暂时的蒙蔽了双眼,只要用真诚的心来擦拭,每个人的心灵都会得到净化。都会成为和木兰一样善良美丽的人。

书中的莺莺,也很写实的表述了现在的一些人。他们用自己的美貌,年轻的资本,企图不劳而获享受荣华富贵。这样的人就和体仁犯了同一个毛病,没有把自己的优点、长处放在正道上,结果误入歧途。就后人唾弃。莺莺虽然是一个手腕极强的女子,可以把自己的美貌发挥的淋淋尽致,但是始终都不会得到他人的尊敬。就好像参观姚家的“静宜园”时,她自己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得不到她人的尊重,但她觉得这是因为自己为妾,不是正房太太的缘故。这样的人在外表看起来让人觉得她活的实在潇洒,实际的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我是十分不赞成现在的年轻姑娘去依附那些有钱的老男人身上。这样等待你不再年轻、不再貌美的时候,他们依然可以甩了你,因为你们之间没有爱情、亲情,有的只是金钱关系。我还是欣赏像木兰这种姑娘。她的父亲一生重视道教,新思想。在她十岁那年全家逃难的时候,将古董都藏于地下,要先生告诉木兰说:“福气不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得。一个人若享有真正的福气,必须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早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会变成雪白的银子;在不该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银子也会变成清水。”这段话对木兰的影响十分深刻。道家的价

值观就这样在他的心里留下了种子,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子便慢慢长大便成了一棵大树。这道家的思想在后来她的生活里一直影响着她,叫她甘于变成农妇。比如在中年时期,荪亚和曹丽华的事情,木兰就认为这种事情强求不得,要顺其自然,后来巧妙的让荪亚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改邪归正。这都是道家文化对木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后来嫁于曾家,曾家又是一个儒家文化及其深厚的一个家族。所以在木兰身上是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的融合。木兰无论在哪一个角色的扮演中都是成功的,不仅仅是姚先生最喜爱的女儿,而且在曾家的媳妇做的也是非常的好,把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条,在仆人间既有威信,又平易近人。这也就是林语堂老先生说的:“若为女儿身,必做姚木兰也!”,由此可见姚木兰就是林语堂老先生心目中的理想女子。而且木兰十分会把握她对孔立夫的爱慕之情,以至于不会叫她和妹妹,和荪亚之前任何一个人有尴尬的感觉,这在现代女子中也很少有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了吧。

木兰的妹妹姚莫愁,也是我十分钟爱的女子,有人这样评价过莫愁,说娶妻当如姚莫愁。莫愁美丽聪明,性情温婉,是一个温柔恬淡的可爱女子。她和姐姐,木兰相比较起来,少了一分灵气,多了一些世俗的情怀,更加勤俭持家,做事比木兰更加圆润和更懂得一些中庸之道。她没有一丝丝傲气,对孩子更加呵护,对丈夫也是促进立夫的事业发展。真是难得一见的好妻子,好母亲。这常言道:“成功的男人身后,必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话用来形容姚莫愁真是十分的恰当啊。她的丈夫立夫,在林先生的笔下,是一个十分有学问,有志气的男子汉,一腔热血,却又不得不屈服于社会之下。立夫只不过太过于刚正了,这样莫愁的圆润正好可以融化点立夫的方正。虽然立夫是一个好男儿,但我并不赞成这样的男子,他到处发表文章,惹得大家都跟着操心。显然,作为一个为人夫为人父的男人来说,立夫可能抵不过荪亚,他身上的责任感没有荪亚的强,荪亚懂得向太太屈服,而且为人十分亲切,懂得体贴木兰,新婚之夜还会为木兰揉脚,这些都是木讷的立夫一辈子也不会做的事了吧。

读罢全书,感觉生活真的像一部小说,每个人都无时无刻的演着自己的戏,或好或坏。这人一辈子短的很,就这样匆匆的,木兰他们的大半生就这样的过去了,这无法不叫人感叹啊。人生如戏,人生如戏啊!这书或许只能由中国人才能读出它的内在含义吧。细细品味,这书里包含了太多中国的文化了——甲骨文,道家精髓,儒家文化,吟诗作对,诗词歌赋,裹小脚这种传统的旧式文化。还有对日本对华侵略的残酷现实。我们要正视我们的耻辱,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叫子孙后代永远记得这段历史。而且,这书也告诉我们要向伟大的女性致以崇高的敬意,她们勇敢,忍耐,善良,淳朴,美丽,大气,木兰就是这样伟大的女性的经典代表吧。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辉煌,有耻辱,有辛酸,有曲折。但这还是一个奋发向上的国家,一个叫我们用生命来热爱的祖国。

京华烟云 篇6

关键词:林语堂;女性;坚强勇敢;独特

作者简介:田嘉玉(1992-),女,汉,吉林省吉林市人,北华大学学士,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1

从文章的标题上看,烟云,我们不免想到成语过眼云烟,变幻莫测,但最终只能是化为虚有,但是,对于欣赏它的人来说,它的美却深入人心,久久不能忘怀。书中林语堂塑造出了许多如云一般的女子,她们各有各的形状,就像不同形状的云朵,性格各异。我们能在这些女性形象的背后看到林先生自己独有的女性主义的观点,引起我们进行深刻的思考与审美。

林语堂处于一个比较特别的年代,在他的思想中含有新旧两种思想,他自身对我国传统文化也有着独特的思考,加之其海外生活的体验,西方文化对其的影响,都最终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京华烟云》这一著作中不同女性各自的命运和结局。

书中刻画了许多不同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典型形象,有的坚毅;有的传统;有的个性;有的柔美。就如同形态各异的云。本文以木兰为例做详细的分析。

木兰,这个名字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花木兰,木兰花本身是一朵桀骜不驯,纯洁如玉的花朵,以此花为名的女子也大多是特别的。而林语堂先生笔下的木兰是一个特别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她有智慧,有美貌,有独立坚毅的一面,也有温柔如水的一面。她与传统女子完全不同,甚至她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是跳脱于传统之外的一个完美的现代知识女性。

首先,她既非传统思想培养下的产物,又非全盘西化的开放女性。她从小的教育培养出她一身独特的感觉,她有主见,不盲从,她有着明确的目标与人生追求,并努力地想要去实现。但她身上也有着传统女性的保守与内敛,具有宽容的性格,孝顺的脾性以及温柔的美。让人感觉既不格式化又恰到好处的完美。

木兰的内在是十分才华横溢、灵气逼人的。这在她小的时候就已展现出来,大家对于姚家女儿木兰的认识就源于她有着独特的才能,即能辨识甲骨文。这在当时可是十分特别的,以至于全北平的人都知道木兰是一个才女。除此之外,她还会传统女子不会的才能,比如唱京戏以及吹口哨,这虽不符合传统女性的含蓄,但正是这样,才体现了其外化,打破传统、不拘一格的美。

书中木兰的爱情也是这本书中让人深思的一个方面,她爱上的第一个人名叫孔立夫,也是一个才情兼备的人。二人因书结缘,相识、相知的过程很美好,也令人感动,但是随着故事矛盾冲突的展开,二人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局。因为当年曾家救了被拐卖的木兰,所以这份恩情也便成了日后一个沉重的负担,木兰被曾家看中,曾家三番五次前来提亲,木兰的父亲左右为难,但是木兰为了大局,放弃了自己与孔立夫的爱情,最终选择嫁到曾家。她的选择令人叹息,却也被她感动,甚至是佩服她的这一做法。她舍己为人的这一举动,在当下我们这一年代,肯牺牲自己的,真可谓是少之又少。

从这里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中西文化思想在木兰身上融为一体,是木兰这一形象变得立体生动,有血有肉。树立了一个近现代女性精神和品格的标杆。

其次,木兰的精神兼备儒道两种思想。她的父亲姚思安就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所以本书第一篇的标题名字就叫“道家女儿”。而木兰也具备道家所主张的洒脱,超然,无为而治的思想。这也是木兰在气质修为上有着很高的高度,在处理问题上面也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在木兰的一生中,充满了许多爱与美好的事物,然而也有不少的考验与磨难,但面临这些考验与磨难,木兰表现出了勇敢与洒脱,也让木兰对人生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判断,最终使她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对于生活的得失,她的表现也让读者学到了许多,对读者也有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引导。

林语堂曾经说过:“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木兰这一女性形象也让我们产生了对人生的思考,产生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动。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10.

[2]林太乙.林语堂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3]刘炎生.林语堂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3.

[4]林语堂.林语堂自传[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9.

京华烟云 篇7

1《京华烟云》的文化意境

小说中, 有很多中国社会生活中特有的传统文化民俗, 表现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文化氛围, 让国外人直接感受旧时代的中国文化底蕴。我们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加以研究。

1.1 结婚冲喜

在旧时中国, 结婚不仅是男女所必须遵循的一种社会规范, 也被认为是可以驱邪免灾的良方, 在《京华烟云》中, 曼娘和平亚从小青梅竹马, 彼此爱慕, 两人也得到双方家庭暗许, 配以婚约, 可是天意难测, 平亚不幸身染伤寒重疾, 曾家使劲各种法子, 都没什么起色, 为了保住平亚的性命, 无奈之下, 曾太太只得试用结婚冲喜这个点子, 让曼娘尽快和平亚结婚。虽然这对有情人匆匆地完成了婚礼, 可依旧无法挽回平亚的性命, 在新婚之夜, 他还是离开了人世, 离开了深爱他的曼娘。

结婚冲喜是小说的切入点, 但也注定是个悲剧, 这个旧社会带来的悲剧, 结婚本来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可是在如此封建迷信的操控下, 这种美好彻底被摧残了, 只留下伤痛, 让人感到悲哀。旧观念旧思想是当时文化的一面, 却是对这个封建社会愚昧无知的无情鞭笞与嘲讽。

1.2 终身守寡

曼娘和平亚的结婚冲喜是悲剧的开始, 更大的悲剧却是曼娘的终身守寡, 让人看了不禁心酸悲怜。在新婚之夜就失去了丈夫, 曼娘的一生就守着丈夫的遗像过日子, 没有再嫁。小说中对曼娘终身守寡的这一描述, 并非赞颂她对爱情的伟大执着和忠贞不二, 而是批判这个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残害, 用所谓的贞节牌坊和妇道规范活活地埋葬了应有的幸福, 是对人性的一种束缚和扼杀, 让人为之痛心。这种旧式思想在人们脑子里根深蒂固, 深入人心。正是这种种落后的思想无形地阻碍着中国的进步和发展。与现代中国的婚姻自由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角。

1.3 赋诗作对

《京华烟云》中的诗句颇多, 谈到赋诗作对, 我们不得不想起书中红玉这个角色, 典型的林黛玉式小姐, 无论相貌、才华、性格、处境都和黛玉惊人地相似, 她天生瘦弱, 体弱多病, 性格敏感脆弱, 多愁善感, 身上整个一活脱脱的现代版黛玉, 而她本人, 也最喜欢研究《红楼梦》, 尤其偏爱林黛玉, 几乎可以称得上痴迷了。尽管如此, 她也天生美貌, 不失为少有的美女加才女, 赋诗作对, 信手拈来, 令人叫绝。腹有诗书气自华, 她的才气也许与她喜欢读书分不开吧, 而赋诗作对恰是最好的明证。

1.4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独一无二的, 从小说的最开始到结尾, 甲骨文贯穿其中,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 贯穿于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之河流, 给人一种古典的神秘感和无比的神圣感, 是中国不可侵犯的国粹。从最初作为木兰的陪嫁品, 到最后日本侵略者对甲骨文的抢夺, 姚老爷宁愿和珍贵无比的甲骨文一起葬身于火海, 也不愿中国的文化落入贼手, 这一壮举何其英勇豪迈, 展现了中国不屈不挠的高尚爱国情操和不可侵犯的尊严。

1.5 饮食文化

《京华烟云》中的某些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 比如腊八节喝腊八粥, 端午节要吃粽子等等, 还有茶文化也值得一提, 在招待客人的场景中经常都可以看到, 印象深刻的是, 木兰给立夫沏茶的场面, 那精湛熟练的茶艺, 让人不由惊叹, 透过这个场面, 我们看到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的那种无法言说的浓郁情感和现实给他们的无奈。茶艺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绝。

《京华烟云》于字里行间隐藏着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渗透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真切地展现了一个动荡时局下的平民思想和社会生活。

2《京华烟云》的儒道哲学思想

《京华烟云》的重点不在那表面的家庭关系和情感纠葛, 而是隐藏于深层次的哲学思想, 在那个封建制度社会里, 自然儒家思想是占有主导地位的。但是道家思想也日渐兴起, 儒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也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宗派, 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在道家文化方面, 姚式父女姚思安和姚木兰就是典型的代表, 曾家夫妇则象征着儒家文化。不同的思想体现在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性格上。

2.1 道家思想

全书深受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 庄子哲学贯穿全书始末。全书每一卷的卷首都引用了《庄子》里的某段引语, 在《京华烟云》中, 开篇就有这样一段话:大道, 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庄子.大宗师》) 。小说第一卷就以“The Daughters of A Taoist”为标题, 开篇就指出木兰是“道家的女儿”, 木兰从小耳濡目染, 深受其父姚思安的影响, 在父亲的精心栽培下, 木兰出落成当世的奇女子, 不仅美貌惊人, 才华出众, 更与众人不同的是, 她对鲜为人知的甲骨文颇有研究。从小生活在道家思想的家庭环境中, 她自然地追随着道家的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的思想, 这一点从木兰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中可以看得出来, 其实她内心深爱的是立夫, 可是她却毫不犹豫地嫁给了青梅竹马的荪亚, 而选择压抑住自己心里那份强烈的情感, 她觉得她和荪亚的婚姻是水到渠成, 理所当然的。她遵从了两家父母的希望和安排, 顺应人性的自然。木兰嫁入曾家后, 用她的智慧、大度和才干, 把曾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 也恪守着儒家的家庭准则, 但她并非是旧时代条件下的女性木偶, 逆来顺受, 她有着自己的个性、想法和追求, 依照自己的性格和喜好行事, 敢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她喜欢游山玩水, 看电影, 尽管这些在当时世俗乃至曾文璞夫妇眼中, 都不是贤德女子应有的行为, 但她仍毫无忌惮地追求着自己的兴趣和自由。她的性格透露着男孩的气息, 有着男人的大智, 英勇和果敢。正如荪亚所说的, 木兰是个小妙想家, 她总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 想象着过上那种隐居农耕, 粗布大衣的田园生活, 向往那种空旷自由、无忧无虑的自然和纯清的生活。道家的思想让木兰的胸怀和境界更加开阔豁达。《京华烟云》中另一个崇尚道家思想的最典型代表是木兰的父亲姚思安, 他他性格豪爽、洒脱, 对什么事情都能够拿得起放得下。他身为富商, 却对赚钱和做官权势毫无兴趣, 对待身外之物他一向看得很淡, 对待那价值不菲的古玩和稀世的甲骨, 他评论道:“物各有主。在过去三千年里, 那些周朝的铜器有过几百个主人了吧!在这个世界上, 没有人能永远占有一件物品。拿现在说, 我是主人。

百年后, 又轮到谁是主人?”, 对于金钱和财富, 他是如此地豁达。在家里大势安定下来之后, 他离家外出云游十年, 踏遍名山大川, 游历世界, 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自我”, 寻找道家的那份自由。然后在战乱之际他又回到家中, 回到儿女们身边陪着他们一起度过。道家推崇本真自然和对人心自由的追求, 姚思安身上的处世哲学是豁然的, 思想也比较超前化, 能够坦达地享受人生。他的思想观念并没有束缚于当时严苛的封建礼教之中, 受“天足论”的影响, 他明白裹小脚给妇女带来的痛苦和阻碍, 没有给木兰裹小脚,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这不失为一个冒险的开明举动。然而林语堂塑造的这个道家形象, 并非完全沉溺于自然之道。对于国事, 他时时关注, 最后一幕, 为了保护中国文化甲骨免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 他情愿同甲骨一同葬入火海的壮举和爱国的尊严, 是何其地豪迈, 他相信死去消亡的只是躯体, 但精神却可以永存, 这是真正的“道”之所在。

2.2 儒家思想

《京华烟云》中, 不仅贯穿了道家哲学思想, 也渗透了那个封建社会下的儒家礼教, 在儒家立场上, 肯定了莫愁、立夫, 莫愁在书中就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形象, 知书达理, 相夫教子, 贤惠沉稳, 是个标准的儒家信徒。立夫也是一样, 他明明深爱着木兰, 却不敢于表白, 以致造成了一生的遗憾。但是儒家思想最典型的代表还是曾文璞夫妇, 封建社会里, 在家庭关系中, 盛行一夫多妻制, 纳小妾在儒家礼教中是合法的行为, 曾文璞是一个封建官僚, 是中国传统儒家的典型代表形象, 儒家的思想道德规范与礼教观念在他身上彰显无遗。在处理家庭问题中, 他总是保持着自己绝对的威严, 桂姐原是曾府的丫鬟, 被他收房纳为小妾, 虽然在曾家呆了几十年, 替他生儿育女, 曾家府上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操办打理, 但小妾毕竟是小妾, 地位始终无法和正室太太相比, 太太吩咐什么, 她都得照办, 太太坐着, 她得守在旁边站着, 给她端茶捶背。桂姐的言行举止, 明显地受到儒家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的影响和束缚。曾家是一个封建官僚之家, 整个家族的运行都处于儒家氛围之中, 伴随着旧社会的消亡而衰落。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哲学思想, 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 在《京华烟云》中都深有体现, 也是整部小说的深度所在。林语堂尊重各类人物的宗教文化自由, 没有孰轻孰重地去评判, 而是采取儒道结合的态度客观地展示中国那个社会时期的思想文化, 从文中我们即可看出, 木兰虽是“道家的女儿”, 却是“儒家的儿媳”。一个国家的文化代表其特有的民族精神, 文化的进步也象征着国家的强盛, 林语堂把中国最传统的文化思想融于小说之中, 向西方读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长盛不衰。

3 结束语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是反映抗日战乱, 动荡年代下的中国社会现实的一部小说, 作者通过不同阶层所代表的不同性格人物形象的描写, 通过三个富贵家庭的由盛而衰, 鲜活地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中国民族精神。小说的诸多细节中, 都透漏着中国文化民俗, 这些是处于表层的显而易见的东西, 展现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贯穿小说始末的藏于深层次的是无形的思想———中国传统的儒道哲学思想。无论文化民俗或宗教思想, 都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林语堂很好地把这种表层的文化和深层的思想结合起来融于小说之中, 让西方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强盛。

摘要:《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最具代表作之一, 小说展示了中国特有的文化意境和中国传统的儒道哲学思想, 向西方人展示了战乱年代的中国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文化及其宗教思想。

关键词:《京华烟云》,文化,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参考文献

[1]林太乙:林语堂传[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2]林语堂.京华烟云[Z].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刘建国、顾宝田.庄子译注[M].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3.

[4]刘勇.论林语堂京华烟云的文化意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3) .

京华烟云 篇8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现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现出来”的活动, 是“从语义到文体两个方面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的活动。翻译也是沟通人类不同文化的桥梁, 其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符号或者文字意义的转换, 还是对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的转换。由此可见, 翻译并不是一项跨语言的交际活动, 更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京华烟云》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漫长的历史画卷, 从1901年的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之时, 通过对姚, 曾, 牛三大家族的兴衰浮沉, 展现了我国社会的变迁, 堪称是中国现代社会的全景图。这部小说虽然是用英文写成, 但是结构、人物等都是以中文为语言构思, 因此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其实就是翻译的过程, 堪称一部自译作品。本文就其为例, 探讨林语堂在创作中遇到文化词时采取的翻译策略。

二、异化与归化的理论概述

异化与归化这对翻译术语是有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 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的。但是这一术语的来源也可以追溯到1813年德国语言学家, 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 (F.Schleiermacher) 在柏林皇家科学院作的名为“论翻译的方法”的演讲。施莱尔马赫在其中提出:“译者的面前只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 一是译者尽可能不要惊动作者而把读者领到作者的面前, 一是尽可能不要惊动读者而把作者领到读者的面前。”这两者一种是把源语本土化, 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方式来传达源文的信息, 即译者尽可能地不打扰读者, 让作者靠近读者;一种是迁就源文的语言特点, 要求译者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源文的内容, 即译者尽可能地不打扰作者, 让读者靠近作者。前者被称为归化, 后者被称为异化。韦努蒂 (Venuti) 将异化和归化则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 认为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 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 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 (Venuti, 1995:20)

三、文化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内涵, 词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由于各个地方的人民都有其特有的文化, 源语言中表现宗教信仰, 价值观, 生活方式等的词语或许并不存在于译入语, 或者并不为译入语读者所了解, 或与译入语文化相冲突, 这些词语就称为文化词语。文化词是最能体现语言中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文化个性的词语。文化词与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和社会变革等密切相关, 是词汇中最活跃的部分。著名翻译家奈达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 即生态文化, 语言文化, 宗教文化, 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因而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文化词, 如何在不损坏原文的基础上让译入语读者也能欣赏到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意思, 理解作者想传达的信息便成了现阶段翻译的重中之重。

四、《京华烟云》中文化词的归化与异化

王佐良认为:“翻译最大的困难在于两种文化的不同, 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 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费很大的力气加以解释, 对本族语者不必解释的事, 对外国读者得加以解释。”译者的任务在于能在超越文化的差异, 在两种文化之间很好的转换, 以求得两种文化的平衡和统一, 也就是说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度, 因时因地而变化。

根据上文对文化词的分类, 这里主要对文化词进行三类划分, 具体如下:

1、宗教文化

自古以来, 宗教就和文化密不可分。在中国儒家, 道教, 佛教占据有重要的作用, 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京华烟云》作为一本集大成的小说, 对宗教有着大量的描写。例如:

The Blue Heaven is my witness, and I will not eat my own words.

上天为证, 决不食言。

此例中, 林语堂在翻译时, 为了保留原有的汉文化的宗教色彩, 根据异化的理论将“天”译为中国信仰中的“Blue Heave n”, 而非西方人所信仰的“God”。

而在另一个例子“他相信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中, 这里的“天”则又被归化译为“God”和“men”相对, He believed that men contrive, but the gods decide.这种译法对于上下句来讲有一种对应的写法, 将虚无缥缈的“天”意译为西方所信奉的“神”, 带有拟人的手法。能够增加读者对小说的接受度。

又如:

第三天, 姚太太找来一个算命的瞎子, 向他问丢了个孩子的事。她把木兰的生辰年月按天干地支说明。算命的说木兰的八字儿有福气, 有双星照命, 所以十岁时该有磨难, 但因命好, 自会逢凶化吉。

One the third day Mrs.Yao called in a blind astrologer and asked him about a lost child.She gave him the“eight characters, ”consisting of the hour, day, month, and the year of Mulan’s birth, each being represented by two characters of the Celestial and Terrestrial Cycles.The astrologer said that Mulan had a group of“eight lucky characters, ”with twin stars shining in her destiny, that it was expected she would meet with some accident in her tenth year, but that her luck would carry her over it and“change the evil into luck.”

此例中, 关于“算命的瞎子”, 林语堂根据归化的理论将其翻译称为西方的占卜师“astrologer”, 这样便于读者理解算命者的意义与用途所在;而关于“八字”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化产物, 林语堂又根据异化的理论直译为“eight characters”而后又解释其“consisting of the hour, day, month, and the year of Mulan’s birth”便于读者理解, 而像“双星照命”“逢凶化吉”等中国文化算命中特有的词汇也更多采用异化法来保存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道家思想。

又如:

贞洁是一种爱;教育女儿要告诉她这种爱应当看做圣洁的东西, 自己的身体绝不可以接触男人, 要“守身如玉”。

Chastity was a passion;girls were taught to regard it as a sacred possession and consider their body as practically untouchable by men, or as it is said, to“guard their bodies like jade.”

中国文化中, “玉”被看作是天地灵气的结晶, 是温润无暇的象征, 是纯洁的代言词, 因而在翻译“守身如玉”时, 林语堂也采用了异化的方法, 将其直译为“jade”。这种表达既让读者了解到了中国儒家思想对男女之防的大限, 又让读者了解到中国文化中玉的独特性。

2、语言文化

语言, 作为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部分, 在很大一个层面上体现了文化的独特性, 我们从《京华烟云》中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而正因为这样, 如何好的处理这些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语言也成了《京华烟云》这本书的一个借鉴点。

例如:

她像木兰一样, 也叫姚大爷夫妇爸爸妈妈。木兰叫她大姐。木兰虽然是姚家的大小姐, 就改叫二小姐, 莫愁就改叫三小姐了。

Like Mulan, she called Mr.and Mrs.Yao Father and Mother.Mulan called her Tachieh (eldest sister) and so Mulan herself, although the eldes daughter, was called Erh Hsiaochieh (number two daughter) , and Mochow was called San Hsiaochieh (number three daughter) in the household.

在此例中对于大姐, 二小姐, 三小姐的称呼, 林语堂统一运用了异化的方法, 采用音译加解释的方法。首先运用威妥玛式拼音将其表示出来, 然后再通过对其意义的解释使读者能够明白其具体的意义。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 更好地了解源语文化, 同时也能很好的理解文字所传递的信息。而这种音译加解释的方法也在其他地方有所体现 (用斜体表示) :

如:又因为北京永定门外有“混混儿”, 他们必须取道卢沟桥……

Because there were hunhun, or bandits, outside Yungtingmen Gate they must go by way of the Macro Polo Bridge…

炕Kang or covered earthen bed

后来不久, 母亲也就把她儿子看做“冤家”了

In time, the mother began soon to look upon Tijen as a yuanchia, “a predetermined enemy, ”

在“开吊”的那一天, 许多客人来吊祭, 一定得有一个男人接待客人

On the day of kaitiao, or receiving guests who came to pay respects to the deceased, there would have to be a man to receive the guests.

她向老太太叫“大姑”

She called the grandmother Taku or“Big Aunt”.

此类例子在小说中比比皆是, 则不复列举。这种文化词语, 因为其文化独特性太强, 在对应的英语文化中没有可以参照的词语, 具有其不可译性, 而取其音译再解释的异化法, 在翻译时不仅能保存其文化的原汁原味, 还能很好地传递信息。而同时对于读者来说也带有很浓的异域风情, 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是为一双赢的局面。

To look at her child eating makes the mother filled.

此例中, 林语堂采用意译的方法, 并未将汉语中"儿腹"和"娘心"逐字翻译, 而是将其省略不译, 用归化法, 采用西方俗语惯用的形式将其表述出来。

…曾先生的大恩大德, 姚思安来生变做犬马也难报还

…profuse thanks to Mr.Tseng for this great favor, never to be fully requited even if Mr, Yao became a dog or horse in the next incarnation to serve him.

此例则为异化, 通过直译和增译等方法, 把中国特色的这些俗语鲜明地表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3、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京华烟云》作为一部介绍中国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历程的大作, 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书中对于中国现代人民的饮食, 服饰, 建筑等做了全面的描写, 本文具体从服饰方面为例。

例如曾家老太太第一次出现的装扮:

….头上戴着一个黑箍儿, 黑箍儿在左右两边往下倾斜, 正中间有一块绿玉。

…and wearing a black band on her head, sloping toward the sides, with a piece of green jade in the center…

黑箍儿这种带于老太太头上的装饰品在西方也是不存在的, 对此林语堂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感受, 采用了归化的方法, 将黑箍儿释译为“a black band”, 并且着重描写了黑箍儿的造型, 这种方法, 有利于读者接受信息, 但是却减弱了中国文化的韵味。

再例如官帽上的孔雀花翎被直译为“the peacock feather on mandarin hat”, 失去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因为在中国清朝花翎代表的不仅仅是帽子上面的孔雀翎, 它更多的是中国官员尊贵的象征。是中国高贵的象征。而将其统译为“the peacock feather”保留了它的形象却失去了它的象征意义。

再如中国丧葬时所穿的白孝服的翻译时, 为了能让西方读者更好的接受源文, 林语堂将名词转换成动词译为“be dressed all in white”或者“be clad in white”。同时也采用了异化的手法, 因为在国外白色是纯洁的象征, 而在中国白色代表死亡。造成了一种文化冲击, 传递了中国特色的文化色彩。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各国之间经济, 科学, 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而随着英语的统治地位的发展, 许多语言也濒临灭绝。语言一旦灭绝, 首当其冲的就是文化的衰败。因而在当今社会, 如何传播中国文化, 如何在引进来的同时也要走出去成了翻译工作者和文学工作者的重点。与此同时作为一个享誉西方的小说, 作为一部曾四次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作品, 《京华烟云》在西方的成功可见一斑。有人评价《京华烟云》在实际上的贡献, 是介绍中国社会于西洋人。几十本关系中国的书, 不如一本道地中国书来得有效。因此研究《京华烟云》中运用的翻译方法对于我们“走出去”的指导思想来说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从上文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 整本小说中, 对于中国文化词的翻译大致采用了异化为主, 归化为辅的方法。而具体又通过直译, 意译等方式, 而在和语言方面有关的具有不可译性的文化词上又可以恰当的运用音译加释义的方式, 在不影响读者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更多的保留原汁原味的中文氛围。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京华烟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2]潘炳信, 李正栓.翻译研究[M].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7.

京华烟云 篇9

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学家,长期旅居国外,他“脚踏中西方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其代表作《京华烟云》用英文写成,一面世就引起美国社会巨大反响,不仅多次再版,还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京华烟云》中有许多关于中国民俗的描述,诸如婚丧礼宴、冲喜守寡、中医中药、赋诗作对、求道成仙,被誉为关于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1]。这些描述中使用了大量含有中化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即“国俗词语”。林氏在用英文创作《京华烟云》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国俗词语”进行翻译的过程,而且我们的研究结果是,林氏翻译“国俗词语”使用较多的是异化翻译策略(参见下文)。

“国俗词语”的英译显然属于文化翻译,被认为是21世纪翻译的最大问题。[2]因此“国俗词语”翻译方法值得探讨。本文试图借用功能对等理论,研究林语堂“国俗词语”异化翻译的可接受性。该理论是应文化翻译潮流之运而生的。

2 功能对等理论

文化翻译潮流下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理论的核心。该理论把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纳入翻译过程,用以检验译文的合格程度[3]。国内学者金隄认同这一理论,把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看作翻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4]。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完全作为译文成功与否的检验标准有其局限性,至少他们不可能完全达到原文读者对原文反应相同的程度。这也是国内外译界一致的观点,奈达自己也只要求尽可能接近这个标准。但是,反过来想,如果译文读者对译文反应实在太差,有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的地方,那么,译文传达原文信息的效果显然会被打折,译者的目的就难以实现。这就是本文作者尝试研究林语堂《京华烟云》中“国俗词语”异化翻译的初衷。

3《京华烟云》中“国俗词语”异化翻译策略

本文作者通读了林语堂英文原著《京华烟云》,并借助中文译本,统计出汉译英“国俗词语”733个,其中用异化策略翻译的词语520个,占总词数的70.9%。林氏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对汉语“国俗词语”进行了异化翻译:(1)音译法,使用当时流行的韦氏拼音,如将“陈妈”译成“Chenma”,“天桥”译成“Tienchiao”,“白干酒”译成“pehkan”,等等;(2)字面直译法,如将“新人”译成“new person”,“木鱼”译成“wooden fish”,“过门”译成“cross the threshold”,等等;(3)直译加注释法,如将“葡萄牙”译成“Kingdom of Grape Teeth,which is the Chinese meaning of the name Portugal”,“旗人”译成“Bannerman,the descendants of the Manchu conquering army of 1644”,等等;(4)音译加直译法,如将“福气”译成“luck,or fochi”,将“玉如意”译成“jade juyi”,将“咱们”译成“us(tsamen)”等等;(5)音译加注释法,如将“冲喜”译成“tsunghsi,or confronting an evil by a happy event”,将“托福”译成“tofo(thanks to your invisible protection

“等等。[5,6]

4 林氏“国俗词语”异化翻译策略的可接受性调查

林语堂对“国俗词语”的异化翻译倾向虽然是他传播中国文化的动机使然,但是按照功能对等理论中合理的读者接受理论,他的翻译目的是否完全如愿实现呢?我们据此做了一个读者接受度的问卷调查和当面采访。

调查和采访对象为在华,主要是南京、上海和北京地区的英语国家留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和教师。这些人尊重和比较了解中国文化,要比林语堂所处时代的西方人更能理解和接受《京华烟云》中异化翻译的“国俗词语”。

问卷内容是五段摘自《京华烟云》、含有异化翻译的“国俗词语”的英文片段,片段的长度以提供足够的上下文信息为依据。请被调查者对划线词语的理解和可接受性作简要评价。当面采访是找部分被调查者,进一步核实他们的反应,以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

我们用电子邮件方式发出问卷调查62份,收回有效答卷47份。当面采访到其中9人。所获得的总体结果如下:

约90%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根据上下文,尤其是根据他们现在对中国文化的知识,基本上理解文中异化英译的“国俗词语”。但是,他们认为,对于没有来过中国,或对中国文化不够了解的英语国家读者,这些词语中有少数很可能难以被他们理解,对于林语堂时代的英语国家读者恐怕更难了。约10%的被调查者对一些中国民俗文化很浓的“国俗词语”不够理解,因为还没有见识过这些习俗。可以想象,林语堂时代的英语国家读者就更无法理解这些词语了。那90%能够理解的读者也认为,那些中国民俗文化意义特重的词语的异化翻译让读者难以理解接受。他们主要认为有些词语没有必要音译或字面直译。试举问卷调查和采访获得的译例接受性2例如下:

1)林语堂将“白干酒”音译为“pehkan”。尽管有“……冬日里,人们吃热腾腾的葱爆羊肉,喝老白干……”(…in winter men

eat steaming-hot mutton fried with onion and drink pehkan…)的

上下文语境,但是西方人还是难以理解这种北京地方生活习俗,难以联想或体验老北京人在寒冷干燥的冬天一边大口吃羊肉,一边喝烈酒的豪爽劲儿。60%多的被调查者认为“pehkan”是一种类似茶和酒的混合物,很温和。25%多的人甚至认为就是茶。只有近15%的人知道是一种烈性白酒。因此,有一位来自美国的被调查者建议在“pehkan”后面注以(a strong Chinese whisky),即音译加注法,就好理解了。

2)被问卷调查和被采访者反映最强烈的是“天桥”音译为“tienchiao”。90%以上的人认为这并非汉语文化独有的东西,英语中的“fly-over”或“cross-over bridge”可以表达此意。而音译反而让人不知所云了。

看来,人们对林语堂“国俗词语”异化翻译总体能够接受,感到译文超出读者接受能力的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词的音译上。这正是翻译中的一个难题,被称为“不译”。“不译”往往是文化移植的需要,条件是原文文化内涵独特、丰富,又为全人类共有。历史上的案例有唐玄奘佛经中的“五不译”,当代的案例有北京奥运会的“福娃”音译。[6]然而,《京华烟云》中那几个音译的“国俗词语”似乎不具备上述条件,因此译文读者的接受效果似乎与林语堂的翻译目的不够吻合。或许采取一些适当的归化手段,能更好地向译入语读者传达中国文化的信息。

5 结束语

本文对林语堂《京华烟云》中“国俗词语”异化翻译的接受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所得结论是倾向性的,因为我们的理论水平很有限,调查的规模不够大、方案设计还不够全面科学。我们显然需要更深入的理论学习和更全面科学的调查研究,才能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本文权当抛砖之作。

摘要:林语堂的英文小说《京华烟云》内容涉及中国文化方方面面,语言使用了富含中国文化特色的“国俗词语”,是典型的汉英文化翻译案例。林氏对这些词语的翻译以异化策略为主,实践了他要西方人了解中华文化的思想。但是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可忽视,如果异化翻译超出了读者的接受能力,可能会影响翻译目的的有效实现。该文试从功能对等视角分析林氏“国俗词语”异化翻译的可接受性,对这一翻译策略的使用提出修正建议。

关键词:《京华烟云》,“国俗词语”异化翻译,可接受性,功能对等

参考文献

[1]秦楠.浅析《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策略[J].安徽文学,2009(4):262-263.

[2]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2.

[4]金隄.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9.

[5]林语堂.京华烟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京华烟云 篇10

一、顺应理论

顺应理论是1999年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并进行阐述的。该理论为理解和诠释语用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翻译与顺应理论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翻译过程可描述为译者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上为适应交际活动的需要而不断进行言语选择和转换的过程。在语言的选择和转换过程中, 翻译必然涉及到目的语的重构, 目的语重构就是译者对原语的语境、语言结构作出的动态顺应过程。语境顺应指的是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交际语境相适应。交际语境包括社会文化语境和交际场合、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交际者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等。因此, 译者在理解原文与选择译文语言时应注意语境因素对语义的影响, 顺应译语文化, 考虑具体的交际场合、读者的文化背景以及认知情感因素。

三、“说”的翻译分析

1.三个特征。“说”的翻译具有顺应理论中提出的三个特征, 即变异性: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选择的灵活性;和顺应性:在具体的语境条件下, 从可供选择的语言中做出恰当的选择。例如根据不同的语境, “说”可以译为:say, ask, replay, talk, tell, speak, explain, persuade, report, retort, argue等等。

2 . 五个要素。 w h a t :交际的具体内容, 即说了什么。who (and who) : 参与语言交际的一方、双方甚至多方, 即谁说的。how:指的是交际者的语气、所使用的语言结构, 即怎么说的。Where:交际的场合或空间, 即在哪儿说的、什么情况下说的。when: 交际的时间和时代, 即啥时候说的。

3 . “说”的翻译过程。首先, 译者对说的内容有所感知, 翻译前, 译者要领悟原文中“说”的具体内容, 有时不仅要理解字面意义, 还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其深层含义。其次, 译者要明确交际者的地位、性格、相互关系、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等。然后, 根据原语的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 进行语言转换, 即目的语的重构。在此过程中, 语言选择和语言结构进行动态的顺应, 即顺应译语的语言和语言结构。最后, 所产生的译文最大程度的贴近原语的会话含义及译语的语境含义, 从而有利于目的语读者对原语主旨的深层理解, 实现交际的目的。

4 . “说”的翻译策略。根据不同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 “说”的翻译策略可以有如下几种:译为say的不同变体, 即said, says, saying;用say+副词或形容词、say+with+名词、say+in a+形容词+way的形式;转换成其他词;省略不译;增益。

5.“说”的翻译例析。

(1) 那个女人说:“请进。”向他微微一笑。

“Come in, please, ” the woman greeted him with a smile (省略不译)

(2) 体仁说:“我姓姚。”

“ you can call me by Yao, ” he claimed. (转换) 。

体仁是为了吸引女房东的注意力, 打破沉默, 使得对话持续下去, 所以译为“claim”, 借用了改词 “ to draw one’s attention” 的含义。

改动后的译文增加了with的结构, 这个语言结构上的调整顺应了交际者的情感因素, 更好的刻画了银屏和体仁的内心活动和神态。

总之, 汉字“说”, 意义广泛, 中文读者可以通过上下文理解“说”的不同语义, 但是英语的say意义相对狭窄。如果在汉译英中, 一味的把“说”译成“say”, 没有注意到语言的语用意义差异和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认知环境和心理感受, 译语选择过于单一的话, 翻译过程中可能造成意义缺失, 从而影响了交际目的。译者应顺应语言结构、语言语境、交际语境, 灵活的选择语言, 既避免了单调重复, 又传达了原旨, 译出了说话人的语气和神韵。

在探讨的过程中, 对原文中的“said”做了几次修改, 并非说原文表达不够准确, 只是想通过这种微观的分析, 探讨顺应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以期促进翻译教学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任坤坤.语用视角下评《雄辩证》中“说”的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京华烟云 篇11

关键词:林语堂;京华烟云;曼娘;古典女性

林语堂先生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在美国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小说通过讲述北平姚、曾、牛三大家族从清末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将近四十年时间内的浮沉兴衰、恩怨情仇,塑造了众多美丽动人而又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走进“曼娘”的世界,更深刻、完整地了解林语堂笔下的古典女性。

一、古典女性特有的韵味之美

(一)少女的羞涩之美。从曼娘一出场,林语堂先生就说:她犹如古书上掉下来的一幅美人图。文中描写的少女曼娘是个文雅羞涩的女孩儿,她的睫毛美,微笑美,牙齿美,长相美……

(二)少妇的馨雅高贵。德礼兼备、温柔善良的曼娘将为人妇,曼娘戴着凤冠,显得美丽而高贵,衬托起她清澈明晰的脸庞,美得令人惊叹。她是那样的冰清玉洁,白璧无瑕。与木兰的灿烂之美不同,她的美更多出的是一份清幽淡雅。

她有着古典女性的含蕴美。少妇的美,让她更显迷人、高贵和典雅。

(三)老年的淡然雅致。五十岁的曼娘,心如止水,宁静之感让她的淡然雅致之美尽显无遗。日寇侵略中,为保清白,她自缢死去,可她的脸上依然保持着平静,而周围宁静的一切却也更衬托了她那淡雅之美。

曼娘的一生从初绽的花蕊,到怒放的芬芳,到平静而淡然的释放之后,悄然逝去,她那种古典女性特有的韵味之美,留给人们的是无穷无尽的回味。

二、传统女性之本色

(一)封建礼教下的窈窕淑女

曼娘在一个学究父亲的家长大,接受的是一套旧时女孩子的教育。她汲取封建礼教。少女时期总和平亚保持距离。在遭遇和尚偷窥后,她投入了平亚的怀抱。在恐惧烟消云散后,她觉得自己违背了礼法,羞愧难当。在严格礼教中长大的曼娘认为,叫男人一抱,那就一生非他莫属。自此,曼娘保持着矜持、羞惭。平亚走后,她恪守礼教,虽心里思念,却从未写信谈起。木兰写信告诉平亚的消息,她心情会兴奋几天,过后又恢复孤寂。她保持着传统少女特有的端庄。

(二)封建礼仪下的贤妻良母

得知平亚染疾,她日夜兼程。当看到病榻上的平亚,她愿意伺候他。在平亚奄奄一息时,她毅然决然地嫁给这个男人。也许是她心灵深处认为她已是平亚的人,也许更是封建礼仪使她必须这么做。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她举行了热闹而孤寂的婚礼。在婚礼中,她一直恪守规矩,就连在洞房也始终不敢看新郎一眼。婚后她悉心照顾平亚,完全尽到妻子的责任,可还是无法从死神手中夺回平亚。平亚死后,她决定在曾家做个守寡的儿媳妇。对于漫长的孀居生活,曼娘表现出令人不可思议的平静!为使平亚有后,填补曼娘空虚的生活,曾老爷给曼娘抱养回一个一岁大的男孩儿。做了母亲的曼娘悉心照看儿子,孝敬长辈。曼娘恪守妇道,尽量扮好自己的角色。在曼娘的精心照顾下,她的儿子阿瑄亦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在阿瑄的妻子难产死后,她又尽心抚养自己的孙子。在曼娘的极力主张下,阿瑄再娶。谦和的曼娘使一家得以其乐融融。

三、悲剧人生

自古紅颜多薄命,从曼娘一出场,便预示着她也摆脱不了美人的悲剧命运。

(一)悲剧命运与生俱来

曼娘出自贫门寒家。曼娘的祖父,就是曾老太太的哥哥,把财产花光,穷困而死,留下两个儿子,就是曼娘的父亲和叔父,由伯母帮助勉强过活。曼娘的弟弟五岁便已夭折,曼娘的弟弟死后一年,在初春,他父亲也相继去世,这样一来,曼娘家就剩下孤儿寡母。父亲的葬礼在曾家的帮助下,才可以体面完成。曼娘的少女时代就像寒冬腊月的梅花,生在苍劲曲折枝头上,命中注定幽峭隐退,孤芳自赏。“浮生若梦”,她的命运似乎是老天安排、命中注定,从开始便有昭示。

(二)封建礼仪中的牺牲品

平亚和曼娘的婚约导致了她人生的悲剧。

京华美食——清真三店 篇12

在北京的居民构成中, 信奉伊斯兰教的民众占了相当比例, 因而清真风味菜肴成为京华美食的重要一支。北京清真菜馆中的老字号为数不少。以涮羊肉而著名的东来顺, 本刊已专文介绍。本文介绍烧羊肉的白魁老号、烤羊肉的烤肉季以及酱羊肉的月盛斋。

白魁老号

白魁老号饭庄, 始建于清乾隆五年 (1741年) , 已有260多年的历史。清朝期间.曾被内务府认定为有资格供奉御膳的馆子, 每年农历二月二, 经皇宫恩赐, 还将四小太监抬来的“龙盒”悬挂门脸, 以显示荣耀。

历史上的白魁老号, 最初叫“东长顺”, 因其店主名字叫白魁, 久之, 食客遂改“东长顺”为白魁。后因白魁罪充军到新疆, 饭馆转让他人, 但老店名号和制作烧羊肉的技术和风味却继承下来。

沪上名流金云臻回忆老北京的历史名吃, 称白魁老号的烧羊肉有两大特点, 一是配料讲究, 用老汤;二是全都使用阉公羊, 肉质肥嫩。白魁老号选肉一定是要3-6岁的西口黑头白身的羯羊 (即阉过的公羊) 且体重必在30-40公斤。这样的羊肉肥嫩无膻味, 烧、烤、涮均宜。白魁老号的制作技法也非常考究, 吊汤、紧肉、煮肉、煨肉, 然后再用香油炸制, 六道工序要求严格, 缺一不可。其吊汤、煮肉的配料和中草药就有20多种.如丁香、豆冠、砂仁、白芷、三奈等, 且要依季节变化增减调料品种和用量多少。烧羊肉整个过程需要10个小时.从大火到小火, 中途不能中断。收汤后再用香油炸制, 因而羊肉烧成后外焦里嫩, 香烂适中, 酥绵不腻。

烤肉季

坐落在“燕京八景”之一什刹海北岸的烤肉季饭庄创立于清朝道光二十八年 (1848年) , 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北京烤肉季与清代什刹海的“荷花市场”密切相联。据史料记载, 什刹海在元代就是北京 (当时称大都) 的风景区和商业区, 每到夏日, 湖中菱荷香艳, 岸边绿柳垂丝, 是人们避暑的胜地。到了清代, 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七月十五, 人们在此纳凉、赏荷、游乐, 为摊贩经营提供了生机。众多摊贩通常五月即来, 七月离去, 有的甚至九月初九重阳节后才撤摊, 年年如此, 从不间断。

在众多食棚中, 京东通县人季德彩在银锭桥畔的烤羊肉摊烤肉溢油荡香, 引得众多游人前来光顾。季家生意一传就是几代, 业主季德彩而后, 相继为季宗斌、季增元及季阁臣等, 祖孙三代经营烤肉, 烤肉摊也逐步发展成为滨湖依柳的水榭小楼, 为后世留下“银锭桥观山一景, 烤肉季烤肉一绝。”的美谈。

烤肉季对烤肉用料的选择和加工非常考究。其用肉多选张家口以西的绵羊, 其形状黑头团尾, 重量不超过50斤, 主要用羊的上脑和后腿部位的肉。在加工过程中, 刀工非常精细, 要把筋膜碎骨、肉枣等全部剔尽后压冻排酸。这时的肉十分鲜嫩, 有“赛豆腐”之称。切肉片的刀是特制的, 约1.5尺长, 切出的肉片要求薄厚均匀, 达到半透明状的标准。这样烤出的羊肉才鲜嫩可口、不膻不柴。

月盛斋

月盛斋开业于清乾隆年间, 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时, 曾在御茶膳房担任杂役的回族人马庆瑞在北京前门外西荷包巷摆摊卖肉。马庆瑞擅长制作酱羊肉, 博得人们的赞誉。乾隆四十年 (1775年) 春天, 马家在户部街 (现今天安门广场东侧) 正式开开办羊肉店, 因店址在西月墙路南, 故借其墙的月形, 取名“月盛斋”。

《旧京琐记·市肆》载:“月盛斋者以售酱羊肉出名, 能装匣远赍, 经数月而味不变。铺在户部街, 左右皆官署, 此斋独立于中者数十年竟不以公用。收之, 当时官厅犹重民权也。”

上一篇:提升教师专业内涵下一篇:直升机旋翼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