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州

2024-05-18

维多利亚州(共12篇)

维多利亚州 篇1

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为庆祝国际老年人日,在十月举办了为期八天的“老人节”活动,这项活动曾被联合国安理会授予老龄问题高级成就奖。今年的活动继续扩大城际范围,增加全新项目,包括数百个娱乐活动、论坛等,凡是持有维多利亚长者卡的人都能享受免费及低收费的待遇。

据澳大利亚统计局发布的年度社会走向报告显示,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有百分之三十七是独身,其中半数以上是女性,澳大利亚人“越来越寂寞”成为现实。本次老人节主旨鼓励五十五岁以上的人在市区和城际间做小幅度活动,参与休闲、文化、娱乐等活动。在诸多项目中有四大亮点:三十五个城镇的八日免费公共交通、全程协助旅游;六场国家系列音乐节,包括国家交响乐团的演奏和众多知名歌手的演唱会等,持有维多利亚长者卡的老人可以享受早茶、午餐或下午茶;此外还有《1947-1980南极摄影故事展》,以及在澳大利亚移动影像中心举办的多场老人系列电影,包括《日瓦戈医生》《成功的气味》《热情似火》。

老人节开始之前的两个月,主办方就开始进行宣传。在多个城镇的图书馆、咖啡厅、公共活动室、文化俱乐部等处都可拿到宣传册,有按照城区分类的和按照娱乐项目分类的,活动主页上全部提供PDF档下载。维州人口老龄协会的部长戴维斯说:“今年维多利亚州的洪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改变,但是老人节不能停办。步入高龄,尽管听起来很悲伤,意味着身体不适和机能下降,但这是自然趋势,也恰好是反思并欣赏一个人生活经历的最好时间,我们会持续为老年人的生活设计新的愿景。”

维多利亚州 篇2

目录人物经历感情生活军事训练成就荣誉收缩展开人物经历

两岁王储

1977年7月14日晚8点30分,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出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王宫。在丈夫、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的陪伴下,平民出身的瑞典王后西尔维娅头戴面纱,以挡住瑞典和外国记者的镜头。这对年届30的夫妇正准备迎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根据当时的瑞典法律,如果这个孩子是男孩,他将是未来的瑞典国王。9点45分,西尔维娅顺利生下了一个体重3.25公斤、身长50厘米的女婴。在第二天召开的内阁会议上,国王古斯塔夫向大臣和全国宣布,他们已经为这位公主取名“维多利亚”(Victoria──“胜利”之意)。 在瑞典历史上,一直遵循着长子继承王位的制度,而维多利亚的降生在瑞典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随着男女平等意识的普及,瑞典民众和政府都呼吁摒弃已显得过时的王位继承制度。早在1975年12月,瑞典政府就已经着手考虑王室女继承人的问题。维多利亚出生后,瑞典议会里的绝大多数人都表示,愿意接受一位女国王。1979年秋季,瑞典修改了宪法条款,公布了新的《王位继承法》,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宣布不论男女,只要是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就可以继承王位的君主制王国。翌年1月1日,刚刚两岁多的维多利亚公主正式成为瑞典第一位女王储。 在两岁多时,Victoria公主正式成为瑞典第一位女王储,除了接受正规教育外,在上中学的时候,就被安排在斯德哥尔摩的国家文物馆和瑞典皇家收藏学会当实习生,以深入了解瑞典历史以及宫殿里的各类收藏品。从20起,两度在瑞典军队中接受军事训练。大地色系的妆容非常适合Victoria公主稳重端庄的气质,淡淡的鼻影和橘色的腮红让公主的五官显得更加立体,珊瑚色的唇妆和整个妆容的色调高度统一。

瑞典王室

瑞典王室深受瑞典人民的爱戴,因为他们虽然位居王国之尊,却以平民作风著称,过着半君半民的生活。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每天早上自己驾车从郊外的住所开到王宫上班,下班后又是自己驾车打道回府,几十年如一日,从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他不搞特殊,同国人一样照章纳税。在家里,国王常亲自下厨烧菜,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注意。到圣诞节前,国王亲自到商店里去给孩子挑选礼物。平时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不使他们产生王室后裔的优越感。国王夫妇让孩子到普通幼儿园、普通学校接受教育,让他们像普通人一样过正常的生活,下学后到同学家玩,也让同学到自己家里做客。每年国王生日、国庆或其他庆典时,国王、王后、公主、王子都在参加庆典时与民同乐。

平民生活

已经24岁的维多利亚公主和其他在宫廷中娇生惯养的公主不同,她早已习惯了远离宫廷的独立生活,维多利亚也因此成为各国王室中不多见的颇有主见的公主。也许是与她的出生日7月14日有关,维多利亚与法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国王夫妇为将爱女培养成为具有文学素养及亲和、独立的人,将不满20岁的维多利亚公主送到法国学习法语和文学,同时多接触平民生活。维多利亚就读于法国昂热的天主教西方大学,并寄宿在普通法国百姓家中。在假期里,维多利亚还到德国和美国等地去学习当地的语言。这位来自北国的公主时常穿着一件毛衣和一条工装裤,和寻常年轻人一样朝气蓬勃。她还酷爱骑马和滑雪等体育项目。在法国期间,维多利亚只有一个房间和一套卫浴设备,每天早上8时起床到学校上课。她总是主动配合房东一家人的生活习惯,从不要求特殊待遇。房东太太对维多利亚的表现大加赞赏:“维多利亚是个标准的好学生,除了和同学逛街、看电影外,她都乖乖地呆在家里,令人难以相信她贵为公主。”从法国毕业后,22岁的维多利亚公主回到瑞典。这时的.维多利亚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绯红的面孔总是带着调皮、诱人的微笑。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回国后不久,维多利亚就逐渐消瘦下来,即使是上好的佳肴,也引不起她的食欲。这可急坏了公主的亲人,也难倒了王室的厨师和御医。医生们认为,她像当年的英国王妃黛安娜一样得了厌食症,这是代谢失调或精神负担过重而引起的一种症状。 但是维多利亚公主对自己的病却不以为然。当亲人们为给她治病寻医问药时,她却拿定了去美国学习的主意。公主认为,自己的英语、德语和法语都不错,去美国学习没有任何语言障碍。另外,维多利亚公主还认为,换个环境,也许对身体还有好处呢。她的决心和理由得到了亲人的认可。 经过一番准备,维多利亚公主在春天隐姓埋名地来到美国。在大学里,她和别的学生一样,穿T恤衫、牛仔裤和旅游鞋,就连同窗好友也不知道她是王室成员。2年后,困扰维多利亚的厌食症竟然奇迹般的痊愈了,连职业模特和女影星也羡慕她的苗条绰约。

公主职责

国王因外游或其他事故未能履行国家元首之职责时,身为王储的维多利亚公主须代行其职。其他职责包括国事访问中接待外国来宾、代表瑞典和王室出席公开场合等。 维多利亚公主协助国王处理事务,贡献包括国际维持和平运动和支援残障青年。 8月,南奥塞梯战争爆发时,瑞典议会外务委员会召开特别会议,由维多利亚公主首次担任会议主席。

女王准备

作为未来的瑞典女王,维多利亚公主也需要学习一些必备的知识。她先是在斯德哥尔摩的国家文物馆当实习生,接着又到瑞典皇家收藏学会里了解家传的宝藏。,在国王夫妇的亲自指导下,维多利亚公主参加了一个专门为她设计的“学习班”,目的是让这位未来的女君主深入了解瑞典议会和政府的运作方式。 与其他国家的王室成员一样,维多利亚也是从小就生活在万众瞩目的公开生活中,她过去患过的厌食症,以及她与一位瑞典著名银行家之子的恋情都为瑞典媒体提供了不少新闻。不过,维多利亚认为,瑞典的媒体和人民已经逐渐理解了她对保护自己私生活的需要,公众和公主之间已经达到了一个令双方都比较满意的平衡。 维多利亚说:“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生活。我还要经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接触很多人。我对于自己所代表的国家非常自豪。”

感情生活

中国实习

晚宴期间,双方家长都发表讲话。公主的父亲国王嘱咐他们结婚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步,以后要互相忠诚。“维多利亚,以后你将接替我成为瑞典的元首,承担更大的责任。”国王对韦斯特林表示欢迎成为皇家的成员。 韦斯特林的父亲也发表讲话说,你们的婚姻不仅仅是家庭生活,更主要的是要承担瑞典的责任。他对自己的儿子感到自豪,然后,又表扬公主待人和气。她到未来公婆家时,对家人和见到的所有人都很有礼貌地打招呼。 “你们俩要互相倾诉,互相支持。”两位父亲都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和祝福。然后是韦斯特林讲述他和公主的爱情故事。 “你们都听过青蛙王子的故事吧,青蛙本来就不是王子。但是,我想和大家说一说,维多利亚公主经常有公务在身,所以,难免分开。但分开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公主到中国去实习一个月。临行前的那个晚上,她本来应该好好休息,可以,她一夜没睡,而是写了三十封信,第二天公主把一个大盒子信交给我,每天一封,是这样的表达方式使我感动。但青蛙依然不能变成王子,最后还是要感谢国王和王后的慈爱和慷慨,才使青蛙实现了王子的转化。”

订婚

维多利亚公主与未婚夫韦斯特林 2月23日,瑞典皇室表示,瑞典王储维多利亚公主将于6月19日与形体教练韦斯特林结婚。 生于1974年的韦斯特林出生于瑞典中部,在瑞典西海岸的一个小城市长大。 他是维多利亚的私人形体课教练,在斯德哥尔摩拥有一家私人健身会所,两人从开始相恋。 两人于202月月宣布订婚。瑞典皇室网站上表示,婚礼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瑞典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没有政治权力,但颇受民众爱戴。

婚礼进程

关于婚礼的准备工作,彼德松说,20公主大婚的预算是万克朗,相当于近3百万美元。不过,历来皇家婚礼没有赔本的,一般都是投入的资金到最后也都能收回。所以是个双赢的情形。全国几乎10%的商店都参予供应婚庆的各种食品,饮料和其他用品。 根据皇家筹备组织的计划婚礼的庆祝从年6月17日开始,按照传统,新郎新娘要首先和父母国王和王后先在王宫共进一次晚宴。6月18日,瑞典政府将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行晚宴来庆祝婚礼,同时,市音乐厅将举行隆重的音乐会。6月19日,婚礼仪式正式在斯德哥尔摩大教堂举行。 婚礼首先在大教堂举行,由瑞典大主教维玉德主持。音乐主持和国王夫妇1976年举行婚礼时的主持是同一个人。大约3点半钟,新郎新娘乘皇家马车由御林军马队陪护到动物园,在那里将举行儿童节来庆祝。然后,他们再乘皇家瓦萨游艇,由乐队陪伴,接受三军和客人的礼遇,然后从水路抵达皇宫,婚礼晚宴在皇宫举行。最后一个节目是集体舞。 瑞典皇家一共邀请了250名欧洲各国的皇家客人,届时将有100辆轿车和15辆汽车专门接送客人,还有80多匹训练有素的马组成的马队陪护新婚夫妇。 多利亚公主举行婚礼以后,将住在美丽的哈加公园。哈加别墅已经重新翻修,面积达2000平方米,钥匙将在交出,但新婚夫妇将在密月之后再入住。上个月,这里已经种植了各种不同花色的树,另外,作为婚礼纪念的一部分,他们还发行了纪念邮票。已经在市面上销售中。

婚礼步骤

(19日,均为北京时间) ■21:30 斯德哥尔摩大教堂举行结婚典礼 ■22:10 马车游行女王储夫妇乘坐马车穿越首都,瑞典皇家军队列队护送 ■22:40 皇家游船瑞典女王储夫妇乘皇家游船,由水路抵达王宫 ■23:40 王宫花园女王储夫妇抵达王宫花园 ■24:00 王宫在王宫北门前唱赞美诗,随后王宫举行盛大婚宴,由瑞典国王夫妇主持

中国元素

维多利亚曾三次访华 9月,维多利亚公主到瑞典驻中国外交机构实习;8月,维多利亚公主和菲利普王子随瑞典帆船“哥德堡”号一同到访上海;20,维多利亚公主前来北京观看残奥会比赛。 居住地有“中国宫” 瑞典皇宫地处斯德哥尔摩市郊,在这群宏伟的建筑之中,“中国宫”显得十分特殊。“中国宫”始建于1753年,是当时的瑞典国王为了庆祝王后生日而建造的娱乐宫殿――在那个时代欧洲人对中国物品趋之若鹜。 5万件瓷器做嫁妆 据河北唐山陶瓷厂透露,婚礼盛典时,公主在该企业定制约5万份陶瓷作为“国礼”送给各国要人,瓷器上印有公主和未婚夫的照片。 中国杂技助兴婚礼 北京时间19日凌晨,瑞典王室举办庆祝维多利亚公主大婚的音乐会,我驻瑞典使馆王建州代办夫妇受邀出席。演出者中包括中国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的魏葆华、吴正丹夫妇,他们表演了杂技“肩上芭蕾”。

军事训练

作为一名将要成为女王的公主,维多利亚从小就接受了各项严格训练。除了接受正规教育,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公主就被安排在斯德哥尔摩的国家文物馆和瑞典皇家收藏学会当实习生,以深入了解瑞典历史以及宫殿里的各类收藏品。 考虑到女王将拥有国家的最高军衔,维多利亚从年起,两度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南边的瑞典军队维和训练基地接受军事训练。 不爱红妆爱武装曳地长裙和王冠都已被收起,芳龄27岁的维多利亚公主已换上迷彩军装,正在瑞典军队的一个训练中心参加军事训练。在训练中,维多利亚公主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各项训练科目完全达标。 由于瑞典是世界闻名的实行总体防御、全民皆兵的国家,全国从18岁到42岁的男女公民,均为法定的预备役官兵,未来的国王参加军事训练也就不足为怪。事实上,早在去年三月,维多利亚就接受过三周的军事训练,与其余49名男女受到相同的对待,一同学习自卫搏击技术、熟悉战斗工具、掌握急救知识并培养团队精神和协同作战能力。 当时,一脸疲惫、身着迷彩服、脸上涂满油彩、全副武装的维多利亚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训练很艰苦,但是训练非常有意义,我学到不少东西。”陆军上尉拉兹・韦特斯科格当时说,公主表现得非常出色,能够在不到5分钟时间内完成1公里的急行军,几乎达到特种部队的水平。

成就荣誉

梦幻维多利亚 篇3

两个路口的大小,但是沿街满是古老雄伟的石头建筑,议会大厦,历史悠久的宾馆等等,也有砖砌的英式老民居,但是都维护良好,看上去崭新漂亮,正值夏天,路边吊着美丽的花篮,相邻的海边停泊着白色的船只,无论怎么看都是赏心悦目的画面。

说来惭愧,在上旅游小巴看到旅游资料之前,我一直以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的首府是温哥华。

那日一早我跟女儿到唐人街找饭店吃早饭,途经一家旅游公司的窗口,驻足一看,门口有广告招贴写着维多利亚(Victoria)一日游99加币,抬脚就进去。接待的女职员噼里啪啦一通电话,似乎位子还颇为紧张,所幸最后还是找到一家公司愿意接待,于是付款买票,互留电话号码,约定在唐人街文化中心门口等车。

晚上回到旅馆,临睡前接到导游的确认电话。第二天起了大早在唐人街等,居然只有我和女儿两个人。司机开着一辆破旧的面包车,说着不流利的普通话,带着我们一路开过去,去其他的几个停靠点接人。这一路上我穷极无聊,读了车上的旅游资料,才知道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首府居然是在太平洋近海温哥华岛上的维多利亚市。

也才知道原来温哥华跟温哥华岛不是一个概念。加拿大第三大城市群大温哥华并不坐落在温哥华岛上。

由温哥华去温哥华岛上的维多利亚,需要搭乘渡轮穿越乔治亚海峡(Georgia Straight)。加拿大人工昂贵,我们坐的是一辆小型巴士,才十多个人的一个团,司机兼任导游,一边开车一边带着话筒讲解,无论什么内容都是普通话和广东话两份。司机哥本身是广东人,普通话说得比英语还难懂,我和女儿还真没听懂几句,只好埋头狂看手中的资料。

我们到渡口时间尚早,大家下车去里面的商店吃早点买东西顺便上卫生间。这种地方的食物都是咖啡点心等西式食品,品种稀缺,我和女儿都没买什么东西。

时间到了,我们坐进车子,司机把车子开上渡轮停好后打开车门,要大家记住车子停靠的位置,然后乘电梯去上面的船舱就坐。

天气不错,阳光明媚,虽然海上的风带着寒意,不能在舱外久留,但是舱内宽敞明亮,阳光充足,温度适宜,只是沿窗的座位早就被人占满,我们只能坐在中间的位置引颈往窗外看。

来加后先是住在多伦多,而后转战卡尔加里,多年没有这么面对面地对着大海;而女儿小时候跟随我父母去山东蓬莱时还是三岁以内的幼童,对大海也没有什么印象,可怜她15岁才算领略大海的浩淼,神情为之一震。

船头甲板上有人在进行岛上的旅游介绍。女儿肚子很饿,进了舱跑到餐厅里去做探路先锋,回来告诉我那里的食物非常之丰富,想吃。

根据我老人家行走江湖多年的经验,自然知道这里面的伙食不会便宜。走过去一看果然,一套英式早餐要十四五刀之巨。想着“穷家富路”和“女儿要富养”的说法,既然来了,要玩要吃就来个痛快,我咬牙买了两份。等到食物拿到盘子里,我立刻后悔了——又是香肠又是鸡蛋,还有浓汤,这一份的量都够两个人吃了,于是我们端着盘子找了座位老老实实埋头苦吃,差点没撑死。

维多利亚所在的温哥华岛,面积跟台湾差不多大,除了观光、捕渔业之外,没有太多的工商业活动。我不明白为什么BC省当初会把首府选在这里,在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的年代,有什么政令决议信息要跨海传递到各地,是多么困难而费时的一件事。

这个小城人口三十多万,你想想能有多大?市中心靠海湾,非常之小,大约一两个路口的大小,但是沿街满是古老雄伟的石头建筑,议会大厦,历史悠久的宾馆等等,也有砖砌的英式老民居,但是都维护良好,看上去崭新漂亮,正值夏天,路边吊着美丽的花篮,相邻的海边停泊着白色的船只,无论怎么看都是赏心悦目的画面。

更令人惊奇的是,就是这么小小的一座迷你型城市,居然也有个唐人街,也有中华牌楼,当然这唐人街也是迷你型的,仿佛一步能从这头跨到那头。

小城虽然人不少,但是显得安静平和,车子的速度跟温哥华比有着很明显的差别,更令人惊奇的是马车居然悠闲地行走其间,漂亮的马匹们在驾车小姐的绳下跟着红灯停,绿灯行,有条不紊,处闹不惊,吸引着所有行人的眼光。

女儿眼都直了,一再提出坐马车的要求。

50加币在市中心兜一圈。我们回头想找同团的人一起分担,无奈大家早作乌兽散,各自分头去玩,想起“女儿要富养”的那句名言,我一咬牙一跺脚,挥手说:“上!”

“这气味真不好闻!”女儿嘴里这么说着,可是脸上掩饰不住笑意。她随着马车颠了一会儿,低声对我说,“妈妈,感觉太好了,简直像明星一样,大家都在看我们。”

可不是,一路走过,行人纷纷驻足回头对准我们拍照。天晓得,人家不是在看我们,是在看马和马车,以及高大魁梧的金发赶车美女。

女儿心满意足,不再跟我对着干,对于我拍照的要求,一一照办,十分听话。50加币买来半天的温顺,你说值不值?

市中心逛完,我们再乘车来到约20分钟车程的宝翠花园(Butchart Garden)。宝翠花园原来是Robert Pim Butchart的采石场,他生产美国波特兰水泥。1904年,Robert PimButchart爱好园艺的太太Jenny Butchart开始在这片采石场废墟上种植花木。从最初的几丛豌豆花和玫瑰,之后就慢慢扩充迷人的罗斯喷泉、玫瑰园、日本庭园与意大利花园等,最后终于建成了加拿大最著名的花园,每年令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万游客为之倾倒。

进口处照例是旅游纪念品商店。这座花园的不同之处是,大部分的旅游纪念品都跟本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包含园中种植的各种花卉的种子,园艺用品,甚至做成花卉形状的盘子。我花了12加币买一只红色的花卉形状的盘子,一点心疼的感觉都没有,设计精巧颜色漂亮,我知道走出这家商店,我不会在别处买到这样的盘子的。

花园秉承西方传统特色,一路走过去半空都吊着硕大的花篮,花篮里种着各种各样的牵牛花喇叭花悬垂下来。一路走去,草坪是碧绿的,一根杂草都看不见,平滑得像丝缎一样。联想起卡尔加里所有市政所管辖的草坪几乎已经被蒲公英所占领,这种对比简直是天上人间的区别。

一路走去,都是西式园林特色,大片的草地分布着不同的花丛,大部分是草本,有一片是玫瑰园,里面有各式玫瑰,红的黄的,红的镶黄边的,黄色镶红边的,抱芯的,散瓣的,单瓣的,复瓣的,并蒂的,令人眼花缭乱,如果要用电脑化管理这些花卉,恐十白一台普通的个人电脑无法容纳如此多的数据,要一台大型服务器才能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务。

女儿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开始担心记忆卡的内存不够。

乘着车子再度跨海回到温哥华,天色已经渐暗。我和女儿累了一天,在车上盹得前仰后合。照例哪里上来哪里停下,我们在唐人街下车,走进一家越南牛肉河粉店,叫两碗牛肉面来吃。

等面的时候,我对女儿说:“闺女,将来你结婚妈妈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求你未来的老公能在这样的小城举行婚礼,让你坐在马车上出嫁。”未满16的女儿惊异地看着我,但是并未表示反对——显然她记得坐马车,成为路人瞩目的明星的风光。

回到卡尔加里,我又把这句车轱辘话唠叨给朋友听。一位80后取笑我说:“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坐在马后面是很臭的,它们一边走一边放屁——”

“停,停!”我冲他翻翻白眼:“有你这么煞风景的吗?拖出去砍了!”

维多利亚州 篇4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部的年度工作重点中经常提到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议题,在这个标准体系中,教师专业标准是最基础的标准之一,为此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为新世纪以来教师教育研究中最热门的领域。通过对相关文献[1]的阅读和研究,笔者注意到澳大利亚的教育大州维多利亚州(以下简称维州)在教师专业标准研究上获得了最新的成果。2008年,维州教育部发布了由参与、探索、解释、阐述、评估五部分组成的e5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2]确定了师资力量的提高是下一阶段改革的重点。这一在全州公立学校广泛展开、到目前为止已有6,000多位教师参与其中的改革实践活动,探索出了一条“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能力指标——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标准”的改革发展路径。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是,维州提出的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标准有什么思路?它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标准实施中有哪些举措?它对我国研制教师专业标准有何启示?笔者利用文献法及对个别教育部官员和公立学校校长的访谈,将对以上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二、基于e5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标准制定的思路

首先,它是维州教育改革的需要。这个标准以“必须保障维州的每个孩子能在每年的学校教育中学习和进步”为根本目标,项目组专家认为:“长远来看,如果课堂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最终没有得到提高,学生的成绩也是不可能进步的。”[3]由此,改革确立了“帮助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如何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如何重点关注他们的专业学习和成长”上开展项目设计。其次,项目组认为只有清晰地定义了在课堂中怎样才算是高质量的教学与学习,才能描述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如何运用所学,并藉此自我提升。

在此思路上,这项改革将学校教学革新作为基调,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作为核心。方案积极吸收了国际上已有的相关教育教学研究框架和成果,(1)从知识、技能、行为的角度对参考的教学模式进行考察,建立了适合本土的模式框架,呈现出了“e5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能力指标——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标准”的实践路径,即:开发e5教学模式,描述教学具体阶段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确立代表有效教学行为所要求的应有知识、技能和素质,即教学实践能力指标;进而将每一项能力指标细化为不同质量级别的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标准。以下依此逻辑关系展开介绍。

三、基于e5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标准的内容

(一)e5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e5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是描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辅导学生学习的5个具体阶段。

1. 参与(engage)阶段

教师培养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发展对学习和互动的共同期望。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鼓励学生提问,并将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师安排学习任务引出学生的已有知识,鼓励学生温故知新。教师提出学习目的,确立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制定明确的评估和成绩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考虑和确定帮助他们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

2. 探索(explore)阶段

教师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收集相关资料,并且拓展思路。教师为学生提供工具,告诉他们步骤,以便学生组织信息和构想。教师鉴别学生的构想,质疑错误的想法。教师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反思自己的学习。教师牢记作业的学习要求,留意学生的反馈,并适时介入。

3. 解释(explain)阶段

教师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展示其当前的理解水平。教师清晰地讲授相关知识、概念和技能。教师提出策略,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和组织起来。教师帮助学生发表观点,运用语言与图像,引导学生参与听、看、读、写、说的各项活动。教师循序渐进地评定学生的理解水平,创造机会让学生练习新的技能。

4. 阐述(elaborate)阶段

教师让学生参与对话,不断延伸和完善学生的理解。教师支持学生辨识,并定义概念之间的关系,支持学生建立原则或规则。教师选择的内容涵盖熟悉和陌生的背景,不断构建学生转换和归纳知识的能力。教师支持学生提出假设并予以验证,得出结论并加以证明。教师监督学生的理解,提供明确的反馈,并据此调整教学。

5. 评估(evaluate)阶段

教师支持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学习。结合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正式记录学生的进步。教师提供反馈,帮助学生评估进步和成绩。支持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学习努力对成绩产生的影响。教师指导学生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

由此可见,e5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而不是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做什么。

(二)基于e5教学模式基本内容确立教学实践能力指标

新的教学模式要能够确立有效教学行为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即教学实践能力,因此在描述教学具体阶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上教学实践领域中包含的指标,如下表所示。

这一系列能力指标代表了教师应展示的知识和技能,是对教学模式主要内容的提炼和支持。同时,每一项能力指标又可细化为不同质量级别的教学专业发展标准。

(三)基于教学能力指标细化的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标准

基于教学模式的5个阶段和每一阶段的能力指标,方案把教师的教学发展在每一部分上划分为具有连续性的4个级别,并且细化出每一级别的教学专业标准。

1. 参与阶段的教学专业发展标准

第1级:为课堂制订规矩,树立行为典范,构建一个安全有序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解释学习的目的,通过学生对题目的了解,评估学生的已有知识;以学年预期标准为基础,清楚地阐明学习的目标,将评估要求告知学生;利用工具,运用策略,支持学生的思考过程,拓展学生对元认知的理解;让学生监督自己的学习。

第2级:向所有学生传达在行为和学习上对他们的期望,这些期待也来自于学校的价值观;经常与每个学生交流,始终如一地公平对待他们;采用激励的机制,引导学生说出已有的知识,支持学生将自己的经历与学习题目联系起来;通过将特别的活动和学习目标相联系,论证学习目的;向学生解释评估标准;运用不同的标签和定义,模拟出不同的思维类型。

第3级:与学生讨论日常的学习,讨论互动的协议;回应每个学生的社会与情感需求;采用广泛的策略,评估学生已有的知识,确定学习目标;在交流评估要求时,以学生作业为范例,示范预期的标准;口述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展示策略的运用;利用工具,运用策略,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

第4级:使用所有掌握的信息,确定每个学生目前的理解水平;运用学生编写的问题将拓展学习的重点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支持学生使用证据决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并使之符合课程标准;提供评估指标,根据课程标准,举例说明评估递增的等级;支持学生评估自己和他人的思维;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监督。

2. 探索阶段的专业发展标准

第1级:提出各种类型的问题,鼓励学生分享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参与提问;要求学生阐述对关键概念和想法的理解,以及判断错误观念的想法;选择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并有序地展示资料范例;采用引导性问题,协助学生选择相关的资料;帮助建立高效的学习环境,为课堂设定一个大纲,将作业的时限告知学生;用课堂制度管理学生行为。

第2级:提出问题,通过联系学习重点和实际应用,增加学生的经验;观察和倾听学生的互动,并对错误观念做出反馈;提供额外的资源和工具,记录信息,满足学生的需求;持续监督学生,在需要让学生保持参与、继续质疑时进行干预;建立课堂结构,安排常规事务,提供时间表以便支持时间管理。

第3级:提供经验,总结出学生的错误概念,设计问题,质疑学生的想法;解释采用特定策略的原因,帮助学生组织信息;适应常规事务,调整时间,带给学生最多的学习机会和最深的理解;强调共同的行为规范和预期行为,维持课堂的活力。

第4级:介绍新观点,扩大提问范围,并支持学生反思他们的理解;通过分配特别的任务和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达到拓展思路的目的;鼓励学生去选择适合的工具和策略来记录和收集信息;教导学生评估信息质量的过程;注意到学生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回应学生的每个行为,从而支持其学习;提供策略,让学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

3. 解释阶段的专业发展标准

第1级:支持学生找到解释,了解问题提出的意义;基于学年标准,提出新的内容,并且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力;用语言描述新内容和以往学习之间的联系,并不断鼓励学生阐明他们的认识;为学生提供实践新技能和新方法的机会;确定学生的英语熟练水平,完善教学;模拟英语语言的使用习惯,开发学生的语言和读写能力;构建语言这一学科的模型,布置作业时将不同模式的语言结合在一起。

第2级:采用学生对提问的解释确定他们目前的理解水平,并相应地进入新内容;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多种方式来表现相同的内容;为学生组织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分享对问题的解释,并支持学生将以往和当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在所有课程范围内,明确地教授英语的惯用法;教授学科语言,布置作业,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模式的语言。

第3级:以学生对提问的理解程度为基础,区分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表达方式;为学生提供机会,通过强化实践巩固具体的技能和方法;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相应地提出策略,满足学生的读写能力要求;解释选择特定语言模式的原因,并期望学生使用学科语言。

第4级:评估学生的理解水平,根据学生的理解,针对个别需求选择和引入内容;帮助学生选择策略,证明想法之间的关系,并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要求学生以多种方式表达理解;支持学生使用学科语言,支持学生选择适合作业的语言模式;支持学生制订和使用策略,满足作业的读写能力要求。

4. 阐述阶段的专业发展标准

第1级:给学生布置需要动脑筋的作业,清楚地告诉学生作业的认知要求;运用策略让所有学生集中精神促进思想的交流;选择话题,组织交流,促使学生思考主要概念;监督学生的理解,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作业反馈,根据学生的反应改进教学。

第2级:布置作业,支持知识的转换,帮助学生在熟悉或不熟悉的环境中应用概念,并提供思考工具和策略来支持这种转换;整合等待时间,支持学生思考并进行反馈;安排交流,认可学生的想法的价值,并运用这些想法构建个人和集体的理解;根据交流的目的将学生分组,监督过程,根据评估标准提供反馈,并以小组的需要改变教学方式。

第3级: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处理信息和想法,生成规则和原理;支持学生在陌生的背景下测试这些规则和原理;支持所有学生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创建想法,相互质疑;通过提问探查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证明自己的答案;提供反馈并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反馈;监督学生的进步,并在个人需要时进行介入。

第4级:说明用于布置作业和形成评估的分类法;在拓展新的学习内容时,支持学生通过证据质疑基本原理之下的假设;为学生组织机会保持交流,加深个人认识和集体认识;支持学生批评彼此的想法,使交流更加严谨;持续监督学生的进步,并提出反馈,让每个学生都了解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5. 评估阶段的专业发展标准

第1级:协助学生做好认知的准备;评估学生的成绩并交流学生的进步;提出指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支持学生在明确自己实力和进步的空间基础上制订今后的学习目标。

第2级:给出策略,让学生反思并改良自己在认知准备中的学习;整合正式或非正式评估中收集的证据,以此判断学生的进步;支持学生反思自己的成绩和学习过程,制订今后的学习目标。

第3级:在准备认知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机会单独或合作评估;运用课程标准中提及的指标判断学生的成绩;同事间依照课程标准基础树立的学习目标交流学生的进步;支持学生回顾学习过程,确认学习的证据,反思总体的进度;支持学生确定今后的学习目标,支持其改进学习策略。

第4级:主持课堂内外(的学习)以保证一致的判断;支持学生反思学习效果并评估使用的策略;运用学生的反思和教师的判断,参照课堂的标准,同单个学生讨论其进步的情况;参考与学生的讨论和课程的标准,帮助学生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和策略。[5]

四、基于e5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标准实施的举措

这个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改革方案。此改革动向从2003年《公立学校蓝图》(The Blueprint for Public School)发布后开始酝酿,2008年底正式发布至今经历了反复实践、循环论证的过程,已呈现出相应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

第一,从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目标的确定入手

许多学校运用e5的模式,选择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目标的确定为切入点,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当前情况进行自我评估,进而确定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目标的确定要遵循SMART原则,即特定性(Specific):目标有侧重点;可衡量性(Measurable):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目标进行评估;可实现性(Attainable):目标能够达到;现实性(Realistic):适合教师本人;时间限制性(Time limited):目标以一个学年为期限。

第二,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团体,发挥专家型教师的引领作用

首先,在维州的许多地区推行由专家型教师担任教师们的“辅导员”(Coaches),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发挥引领作用,包括:分析学校整体和个体教师的发展需求;定期召开辅导员讨论会;在课堂示范最好的教学实践;同个别教师或教师小组面谈,讨论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同不同年级的教师小组面谈以及其他和课堂实践有关的会面等。其次,辅导员的“课堂辅导工作”(Classroom Coaching Work)得到更多的重视,并加强同行教师共同参加示范课及课后的讨论。

第三,推行“走遍校园”(Taking a Tour of the S chool)的促进活动

在e5模式的推动下,学校对公众和社会实施开放学校和开放教学,特别是欢迎教育教学的专业同行以及能够提出批评建议的参与者。通过这一切入点,强化了学校的有效运作;同时直观地使来访者对学校创造了什么样类型的学习环境以及遵循怎样的学校价值观有了认识并产生反馈。

第四,特别推介“e5卓越公共艺术教学”(e5P ublic Art Te a ching Exce lle nce)的改进

维州教育部在公立学校全面特别推介在e5教学模式指导下的公共艺术教学改进,为教师的艺术教学提供包括卡多尔公共艺术教学(Kaldor Public Art Projects)在内的一系列丰富资源和指导。

五、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此方案基于教学能力指标细化的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标准体现了以下特点:第一,标准非常细化,重点是关注教学实践中的基本问题,但又并非是“问题解决方案大全”,仍然注重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第二,标准虽然旨在指导教师的具体教学工作,但是,仍以学习理论作为基本理论根据,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学习;第三,在e5的每一部分,纵向体现出了一系列分等级但是具有连续性的专业水平级别;第四,不同级别的教学专业化实现程度体现出需要依据连续性的实现程度,其中,低级别的表现一般是更高级别水平的初级形态。

上述内容和特点,带给我们一定的启示。首先,如果能够引领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目标进行确定,就能尽快使教师进入自我提高的空间。而目标的确定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不会使努力从一开始就流于形式或无从下手,特别是要遵循学生和教师学习的特点,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是阶段性循序渐进的特点。其次,我们长期以来就形成的教师专业发展团体,例如:年级备课组、学科备课组、(学区、区级、市级)教研员制度以及公开课、示范课等传统,并非过时的经验,即使在新的教育改革中,仍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证明,国外先进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证实着这些经验的价值。

参考文献

[1]Victoria Institute ofTeaching(2011)Standards ofProfes-sional Practice for Full Registration,Victoria Institute ofTeaching,Melbourne,http://www.vit.vic.edu.au/SiteCol-lectionDocuments/PDF/787_standards.pdf,http://www.ed-ucation.vic.gov.au/proflearning/e5/order.htm.2010-12-26.

[2]The e5 Instructional Model.http://www.education.vic.gov.au/proflearning/e5/.2010-12-26.

读《维多利亚女王》有感 篇5

亚利山德里娜·维多利亚(1819-1901),18岁登基,在位64年,是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正是在她执政期间,大英帝国辉煌到极点,“统御七海”,称霸世界,米字旗插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英国被称为了“日不落”帝国,她创造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史称“维多利亚时代”。

维多利亚是为王位而生的。乔治三世晚年精神失常,由其长子乔治四世摄政,乔治四世的独生女,王位继承人夏洛特公主难产而死,按英国王位继承制度,乔治三世的七个儿子中只有肯特公爵有机会成为合法继承人,此人便是维多利亚的父亲。肯特公爵在一个吉普赛巫师的预言下,决心为王嗣的延续而结婚,有计划地娶妻,生下了维多利亚。维多利亚是王位计划下的产物,她生下来就是要做女王的。

维多利亚的幸运让人羡慕,然而女王的成长历程并非一帆风顺。2岁的时候维多利亚失去了父亲——那个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知识品德情感上将为她精心设计的父亲。同时,维多利亚的伯父,乔治四世和威廉四世,似乎并不十分喜爱这个小公主,其母肯特公爵夫人与时任国王的威廉四世水火不容。

女王的成功除了幸运之外,女王自己后天的努力也起了关键作用。维多利亚丧父后一直按母亲所设计好的教育模式努力地向着女王的宝座积蓄力量。如果没有维多利亚自己的努力,即使她登上王位也不会有所成就,也只能是一位平庸的女王。所以,即使是上天为你铺好了道路,最后的成就依然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肯特公爵夫人为了把小维多利亚培养成一个完美的英国公主,进行了周密的计划。11岁时,小维多利亚就掌握了一定的基督教义经典著作、历史、政治、语言文字和各细密的自然科学知识,并且掌握了德语、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对拉丁文也略知一二。严谨的教育使小维多利亚的知识储备丰富而合理,为未来对于国事的处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爵夫人决心让自己的女儿从尽可能早的时刻就做好身居高位的准备,这种准备除了广博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出一种足以博得人们尊敬的风范,朴素、守矩、讲礼、诚实而不失高贵。公爵夫人把对于基督教的虔诚的皈依看作养成这种风范的唯一途径。公爵夫人把将维多利亚培养成一个基督教女王看作自己一生的最高义务。日后,维多利亚登基时高贵的气质,君临天下的王者风范征服了英国民众与政府各界人士,人们无不为之叹服,拜倒在女王脚下。

女王幼年的成长经历让我感受到了教育与环境的影响力。维多利亚有一个伟大的母亲。

维多利亚女王也有固执、任性、专横的一面,一有机会她便毫不犹豫地维护、巩固甚至企图扩大自己的王权,加强王权的专制,但维多利亚从整体上是识时务的。对于上升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而言,她基本上还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是最令我佩服的一点,在自己的欲望与现实之间,她能很好地作出选择,她战胜了自己。作为一个君王,维多利亚渴望权力,渴望至高无上,但当矛盾尖锐时,她也会选择让步,以顺应时代潮流,同时女王也有十分出众的社交能力,女王十分重视与首相的沟通交流,正是这两点使她让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在资产

阶级自由民主运动逐渐高涨的时期保持了繁荣,使王室的地位岿然不动,缔造了日不落帝国,把英国带到了一个辉煌的顶峰。

重返维多利亚时代 篇6

维多利亚风格产生背景:

在探寻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居奥秘之前,不妨先了解下所在时代的背景,维多利亚时代,无论是工业还是文化,都足以让整个时代满载辉煌,以至于任何与生活相关的事物都逃不过它们的感染。

维多利亚时代前接乔治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

维多利亚时代科学发明浪潮汹涌澎湃,维多利亚人信仰科学进步,对于工业革命充满了乐观和信心。汽船的出现使得运输和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贯穿东西南北。

维多利亚时代的文艺运动流派包括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艺术,以及后印象派等。艺术界呈现出群星夺目的盛景同时还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作家、诗人和他们的传世之作,如英国女作家夏洛特·勃朗特(《简·爱》)以及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等。

殿堂级装饰上义

“维多利亚风格”以装饰为主,钟情于对所有样式的装饰元素进行自由组合,甚至人们很难对维多利亚样式进行准确的分类,它其实包括了各种装饰元素,样式的混合和没有明显样式基础的创新装饰的运用。

历史上各种建筑式样的复兴在整个维多利亚时期形成一种风尚。

视觉上的绝对华丽与恰到好处的分割取舍,使人类对于自然和装饰的唯美体现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

哥特复兴样式在英国首先备受推崇,经常随机地使用几种风格的元素文艺复兴式、罗曼式,都铎式、伊丽莎白式或意大利风格,维多利亚时期对这些风格的重新演绎加入了更多现代的元素,并运用了新的建筑材料,改进了原有的建造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原有风格进行了完善且其中异国风气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中世纪歌德风格的推崇和流行,使得设计表现上更多的体现了皇室的艺术需要。

维多利亚风格特征

1造型庞大,饱满,装潢不拘一格。

2从各种复古风格中衍生的母题,比如罗可可涡卷纹,哥特风格的尖塔纹,文艺复兴式的绞缠纹等等,常常混用。

3装饰中的走兽、飞禽、花卉果实以写实风格呈现。

窍门:

黑、白、灰等中性色与褐色和金色结合突出了豪华和大气。

具体到家居而言,“维多利亚风格”的色彩绚丽,用色大胆、色彩对比强烈它的造型细腻、空间分割精巧层次丰富、装饰美与自然美完美结合。家具的设计既舒适,又显得华丽,沙发坐垫与木框匹配,倾向于厚和突出,有些褶皱和束卷垫子里的弹簧用以支撑柔软而饱满的表面,带有精制而艳丽的编织图案是其外部覆盖材料的标准。

大尺寸+夸张装饰

维多利亚风格的家具都有大的尺度和夸张的装饰,它是展示身份的象征。

在维多利亚时期,一些看似没有实际功能的纯装饰深受人们喜欢精细的垂花、肋状物和花卉以及结彩,如同檐口的图案一样,都充分表现出他们的本质特征。且哥特复兴样式在英国首先备受推崇维多利亚式的四柱床就有着强烈的哥特式细节——拱形的雕刻装饰运用到了床的本身。在一个欧式古典息浓郁的卧室里,四柱床占主导地位,拥有强烈的早期维多利亚的特征。

小户型&“维多利亚风”?

对于气场强大的“维多利亚风格”小户型也只能望尘莫及?NO!先不要过早下结论,掌握要点一样能做个精致的“小小维多利亚”!

在几十平米的空间里,也许最不敢尝试的恐怕就属复杂的类似“维多利亚”的欧式风格了。因为提到欧式大家立刻都会想到挑高7—8米的天花上垂下的巨型水晶灯,宽大厚重的沙发,躺椅金碧辉煌的墙壁。但随着古典浪漫主义的回归,一些年轻人又重新开始迷恋欧式风情。可是,面积较小的房子里如何容纳这么多的装饰元素,怎样在窄小空间里营造欧式气氛?

空间划分上下功夫,这相当于“底妆”部分,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多考虑用一些软性隔断来进行划分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布局中切忌堆砌,少而精尤为重要!

挑选家具时,避免挑选体积庞大的欧式古典家具,可以考虑小体积单件家具但是要起到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如客厅中可放置一对大小适中的单人沙发再配以小巧桌几。

颜色上切忌色彩太多浓烈,不大的空间加上欧式古典设计,若色彩再浓重的话会给人透不过气的感觉,最好以纯色、素色,干净的颜色为主。

花城维多利亚 篇7

典型的海洋性气候,为维多利亚城市建设提供了绝佳的条件,人们植树种草,栽培花卉,尽情装扮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走在维多利亚的大街小巷,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绿草红花,各种鲜花千姿百态、随风摇曳,散发出的阵阵清香弥漫在小城中,整座城市都充满着芬芳,空气清新得让人吸一口都觉得神清气爽。

没到维多利亚之前,就听说这里有座“布查特花园”,栽种的花草有上百万株,非常漂亮,因而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花园”。一座仅30多万人口的小城中的花园,竟有如此之高的声誉,令我很难想象。于是,到达维多利亚的第二天,我便在当地朋友的陪同下来到“布查特花园”。

走进花园,我才感到名不虚传,它的美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用叹为观止形容也毫不过分。

“布查特花园”占地22公顷,由新境园、意大利园、日本园、玫瑰园四大主题园林组成。我首先走进新境花园,沿着一条人工修成的小径登上园中不高的小山,走到一处围栏围好的观瞻处驻足四望,只见山坡上郁郁葱葱,完全被绿色植物覆盖着,其中有很多常青藤,它们自上而下低垂着,一有微风吹过便摇摆起身姿,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和人们打招呼。山下平坦之处是一个大花园,绿茵茵的草坪,修剪得非常平整,犹如一块硕大的绿地毯,铺陈在大地上。草坪中栽种着各色植物鲜花,有的植物高高矗立似宝塔,有的上尖下宽如张开的大伞,鲜花则赤、橙、黄、白、粉,色彩斑斓,他们高低错落,又各自组团,把一块块大草坪分成了几个形状不同的花坛,远远望去,就像一幅精美的油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花园中的一座人工小湖堪称点睛之作,它依山而建,湖中有一眼喷泉,喷出的水柱高达20余米,下落时散开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煞是好看,为花园增色不少。

离开新境园,穿过一道鲜花搭建的拱门便是意大利园,这是一座长方形的花园,中规中矩,充满了古罗马宫廷花园的风韵。修剪成球形的植物整齐地排列开来,组成树墙环绕在花园四周,花园中央有两个星状池塘,池塘中间是欧陆风格的铜质雕塑喷泉,股股清泉划着美丽的弧线注入池中,入水时荡起的阵阵涟漪轻轻地推动着池中的睡莲随波荡漾,别有一番情趣。眼前的景致,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唐代诗人温庭筠赏莲的诗句:“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走进日本园,给我的第一感受是亲切,大红色的神宫门楼,彰显着东方神韵。园中的布局与新境园的奔放相比,凸显的是小巧玲珑,精致典雅。青石小桥、亭阁茅店,弯曲的小路掩映在圣洁的百合、美丽的樱花、挺拔的松柏之中,若隐若现,透着丝丝神秘,而小桥下那潺潺流水声,则仿佛清脆的丝弦之音,在演奏日本乡野小调,轻缓而悠扬。

玫瑰园顾名思义,是玫瑰花的天下,艳丽多姿,锦绣天成自不必说,最令人称道的是,这里的玫瑰花品种繁多而名贵,基本上涵盖了世界上知名的玫瑰花,称得上玫瑰花大百科全书。

一路上与花为伴,观花赏花,嗅闻花香,“布查特花园”的美让我赞叹不已,但更让我由衷赞叹的是这座花园建造过程的故事,我完全没有想到,这里原先竟是一个废弃的水泥厂。当地朋友告诉我,“布查特花园”是一座私人家族花园,19世纪末,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罗伯特·皮姆·布查特和他的好友在这里发现了丰富的石灰矿,便合伙建起了一座水泥厂,随着生产的日益扩大,数年后,原本植被丰富、景色秀美的小山被挖掘得千疮百孔,变成了一个深深的大坑。后来采矿场被废弃,罗伯特·皮姆·布查特的太太珍妮·布查特看着这里满目疮痍的景象,感到特别不舒服,觉得应该修整一下,怎么修整呢?思考再三,她突发奇想:把这里绿化起来,建成一座美丽的花园那该多好。她对丈夫说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丈夫的支持,事情敲定后,她很快投入运作,首先雇人从其他地方挑来泥土填补坑洼之处,并对已经破坏的山坡进行修复,然后按照自己的设想,开始植树、种草、栽花……当最早栽下的一批玫瑰花盛开时,看着火一样怒放的玫瑰,珍妮·布查特信心大增,马上与丈夫加快了建设步伐,经过几年投入和不懈努力,一座景色秀美的花园终于建成了。为了让周围的人也享受到美景,1904年他们将花园对外开放,屈指算来,这座花园已有100多年历史了。经过100多年的风雨洗礼,“布查特花园”在罗伯特·皮姆·布查特家族后人的精心维护、不断打造下,变得越来越靓丽,不仅赢得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之盛誉,还被评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同时也成为了绿化国土、变废为宝的典范,受到加拿大和世界各国的推崇。

维多利亚港的哭泣 篇8

劫匪:罗兰多·门多萨

游客:梁颂仪(妹妹)

游客:梁颂学(哥哥)

警察:A、B、C三人

开场白

蓝天碧海,白沙椰林,长久以来,东南亚菲律宾以一种后花园式的度假胜地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而如今,这份惬意被泼上了浓重的血色。2010年8月23日,21名在马尼拉观光的香港同胞成为了劫持人质,在备受煎熬的12个小时之后,其中的8人,再也无法看到维多利亚港的夜色。人质身处的旅游大巴型号很常见,劫匪持有重型武器却是单枪匹马,这名被革职的警官开出的条件竟然只是官复原职,这起劫持事件最初看来似乎不算太过棘手,但是,菲律宾警方的营救行动却像一部20世纪30年代的慢镜头动作片,反应迟缓而错误百出。

梁颂仪、梁颂学并排坐在旅游大巴内,门多萨身穿警服斜抱M-16步枪在车厢内来回走动。

门多萨:我并不想这种事发生在你们身上,只是想你们帮我,逼政府注意到我的个案,一旦政府答应我的诉求,我就放大家走,绝不会伤害任何人,只要你们肯合作帮我。

此时天空传来阵阵雷声,随即下起雨来。

警察A弯腰碎步跑近大巴,一手拿着手枪,一手拿着一把巨大的充气锤。

一挥手,对警察B、C:快点,跟上。

警察B、C弯腰尾随其后。警察B手中也拿着一把手枪,警察C则一手拿了一个催泪瓦斯,一手拿了一条极细的棉线。

三人躲在巴士旁。

警察B、C:老大,现在该怎么办?

警察A:靠,我怎么知道?上面什么都不说,所以我们只能……

警察B、C:嗯~?

警察A:见.机.行.事。

警察B、C:噢~~~~~~

警察A:计划A!行动!

说完回头把锤子递到警察B面前,严肃地看着B,好像在说“还不行动?”。

警察B恍然大雾:噢!遵命!

说完抡起充气锤就开始砸车窗玻璃。(此时门多萨和游客们神情受到惊吓般地望着窗外)警察B动作幅度很大地砸着一块玻璃,砸了大概四五下,回头对着观众:奇怪~~怎么砸不碎?

说完向车头挪了一下,开始砸下一块车窗玻璃,砸了大概三四下,听到一声玻璃裂开的声音,他欣喜万分,继而以相当快的动作开始使劲砸这块车窗,此时忽然听到门多萨的一声怒吼,他端着枪向警察所在的这边车厢扫射,车内传来一阵尖叫,梁颂仪、梁颂学惊呆在座位上一动也不敢动。警察B吓得大叫一声,屁滚尿流地躲到警察A身后,紧紧地扒着他。

随后是一阵平静。三名警察都吓得趴在地上。这时警察A表情怪异地抬起头来。

警察A:呼……我的妈呀!

回头充满鄙视地斜眼看警察B,警察B依然死死地埋头扒在A的身后,警察C则吓得双脚打颤,手不停地抖着。

警察A将警察B推开:起开起开起开!你们看看你们这样子,啊~还特警呢?

警察B和警察C抱在一起,眼巴巴地说:头儿……

警察A:这不行,还反了他了。给我上!

警察B和警察C依然原地未动。

警察C战战兢兢地问:什么…上……?

警察A:你上!

警察C:上…什么……?

警察A:上计划B!

警察C:哦!哦哦……

说完胆小如鼠地走到车门边,颤颤巍巍地将细线套了几次才终于栓在门上。拴上后,一边“咦~~~~~~”地叫着一边迅速跑回B的身后。

三名警察前去拉线,口中喊着“一二三拉,一二三拉”,动作笨拙。

在他们再一次向后拉的时候,线忽然断了,三人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口中叫着“哎哟~!”。

三人缓慢而笨拙地爬起来,就在警察A站起来准备拍打身上的灰尘时,门多萨忽然一声吼叫并狠狠捶打了一下车窗。

三名警察迅速蹲下拿手枪对准车窗,警察C没有手枪,左右看了两下,迅速拿手指比做手枪也跟着动作一致对准车窗。

片刻之后。

警察A突然结巴:计……计划C。

警察B随即回头事不关己地样子看着警察C。

警察C反应过来。冲到车窗下。

警察A:一二三丢!

警察C将催泪瓦斯扔进车厢。

随后三名警察躲在车厢下。

顿时梁颂仪、梁颂学闭眼剧烈咳嗽起来,门多萨大叫“闭嘴!”,但他们无法控制。

门多萨忽然将步枪对准梁颂学的脑门,大叫着“说了给我闭嘴!”。

电光火石间,在门多萨叩响扳机的一瞬,妹妹梁颂仪转身扑在哥哥身上,背部连抽两下,替哥哥挡了两发子弹。梁颂学呆住了,门多萨也呆住了,梁颂仪全身抽搐着滑到地上,门多萨见状再次扣动扳机对着梁颂仪又补了两枪,梁颂仪停止抽搐,死去了。

窗外又是一阵电闪雷鸣,雨下得更大了。

伴随着雨声是由远至近的警车鸣叫。

门多萨呆呆地看着梁颂仪,呆呆地环顾了一下四周死得差不多的游客,喃喃地说:我原本不想这样的……

说完伴随着一声枪响,倒地死去。

落幕。

结束语

维多利亚葡萄温室栽培技术 篇9

1 栽培管理技术

1.1栽植技术采用南北行栽植, 株行距为0.8 -1.0m×1.5m, 667m2株数为445~557 株

采用篱架扇形整枝方法。当年芽萌发后, 留2 个健壮新梢培养成主蔓, 当新梢长到1.2~1.5m时摘心, 摘心后萌发的副梢留2 片叶反复摘心。冬季修剪时剪去全部副梢, 只留2 个长1.3m、直径1cm左右的主蔓结果。

第2 年萌芽后, 主蔓基部50cm以下不留芽, 全部去除, 50cm以上的主蔓两侧每隔20~25cm留1-2个结果枝, 冬剪时, 除主蔓顶端留1 个延长枝扩大树冠, 其余的均留基部2~3 个芽短剪成结果母枝, 待骨架基本形成后, 按第2 年的整枝方法继续培养。整形原则是保证架面通风透光, 节省营养, 合理负载。

1.2 葡萄新梢的管理

1) 抹芽。基部30~40cm以下的芽全部抹去, 及时抹去弱芽、无果穗的芽、副芽, 以减少营养的消耗。2) 摘心。结果枝一般在花序以上留5~6 片叶摘心, 摘心后萌发的副梢全部去除, 只留顶端1 个, 留2~3 片叶反复摘心, 既要保证足够的叶片供坐果需求又要保持架面通风透光。

1.3 花果管理

维多利亚结果力强, 花序多, 要及时疏穗、定穗, 依生长势强弱留2 穗、1 穗或不留穗, 并疏去副穗, 掐去穗尖的1/4-1/5, 花絮以上56 片叶摘心, 花后10~15d根据坐果情况进行疏穗疏粒, 盛果期植株每株保留58 穗果, 每穗重650g左右, 株产5kg, 每667㎡产果2500kg左右。

2温、湿度管理

2.1盖膜降温

催眠维多利亚需冷量720h, 一般在立冬前后 (大约11 月下旬-12 月初) 先浇一次封冻水, 然后盖膜, 白天盖上草帘, 晚上揭开, 使棚内气温在7℃以下, 使葡萄在低温黑暗条件下休眠。

2.2 升温催芽

经过30~40 多d低温休眠, 12 月下旬-1 月上旬即开始升温催芽, 揭草帘应在上午11 时, 16:00~17:00盖上草帘, 逐步提高棚内温度。萌芽前室内温度控制在7~10℃, 最低控制在5℃以上, 2d后控制在10~15℃, 慢慢升温, 最后到20~25℃, 升温催芽一般经过30~40d, 芽眼才能萌发。萌芽前必须浇透水, 使棚内湿度达到80-90%。为促使萌芽整齐一致, 升温开始即用5-8 倍石灰氮液涂抹芽眼, 还可以使萌芽提前10~15d。

2.3 萌芽期到开花期的温、湿度管理

萌芽到开花前, 葡萄新梢生长较快, 此时花序器官继续分化。白天室温控制在20~28℃, 夜间保持15~18℃, 如果温度过高持续时间长, 花芽易变为卷须即芽内“流产”, 影响产量严重, 还造成新梢徒长, 即使有花序也小;开花期的最适温度为18~28℃, 此期温度管理的重点是保证白天室温保持在20~25℃, 夜间的温度在16~18℃。这时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 都会出现授粉受精不良, 造成落花落果, 影响产量, 叶片也易出现黄化脱落等现象。所以一旦白天温度达到27℃时, 就要及时通风降温, 使温度维持在25℃左右, 防止葡萄新梢旺长。萌芽期室内湿度控制在80%左右, 开花期应控制在65%左右。

2.4 果粒膨大期的温、湿度管理

此时正是幼果迅速膨大期, 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 夜间仍维持18~22℃。此时, 外界气温已有回升, 要注意通风, 使棚内白天的温度不超过30℃, 空气湿度控制在70%左右。

2.5 葡萄着色期的温、湿度管理

浆果成熟期葡萄着色期温度白天25~30℃、夜间15℃左右, 此期停止浇水, 棚内湿度控制在60%左右, 这样有利于浆果着色和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葡萄采收后可以不去除塑料膜, 只是将棚顶及边缘扒开即可, 既节约劳力, 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肥水管理

施肥不当易造成土壤板结, 肥力下降, 使植株生长不良, 尤其温室作物表现更为明显, 所以要重视有机肥、生物菌肥、微量元素化肥的综合施用。

3.1 基肥

每年9 月上中旬667m2施海藻生物有机肥150~200kg, 15~15~15 的硝基复合肥50kg, 80~120kg的菌肥, 20kg微量元素肥混合施入。

3.2 追肥

1) 萌芽前。为促进发芽整齐, 结合灌水667m2施尿素15kg。2) 开花前。在葡萄开花前15~30d结合灌水进行追肥, 667m2施艾睿泽促根液+平衡液5~10kg。3) 果实膨大期。第1 次果实膨大肥 (幼果迅速生长期) , 667m2追施艾睿泽钙5~15kg、澡力量5~15kg, 第2 次果实膨大肥, 667m2追施澡力量促果肥5~15kg、艾睿泽钙5~15kg。果实着色前施澡力量膨果肥5~10kg。

3.3 喷施叶面肥

从果实膨大期开始, 每隔7~10d喷施黑丝带1000~2000 倍液3~5 次以上, 着色前叶面喷施艾睿泽钙1000-1500 倍液或蛮牛磷钾800~1000 倍液, 以促进浆果着色和枝蔓成熟, 提高果实含糖量和果实硬度, 增强抗性。

灌水应根据温室内情况和葡萄生长需要而定。比如施肥后应及时浇水, 采果后雨水情况而定, 必须浇防冻水。总之, 葡萄整个生育期至少灌水5 次。

4 病虫害防治

出土后萌芽前喷布波美3~5 度石硫合剂、5000倍星标加1500 倍毒死蜱, 消灭枝蔓上的残留病菌, 开花前喷布2000 倍菲绿或翠风 (醚菌脂) +1500 红三角或2000 倍伏标 (佛虫氰) , 防治灰霉病、黑痘病、盲蝽蟓等。果实膨大前期喷1000 倍海欣+2000 倍千绿 (苯醚甲环唑) 或2000 倍金库 (30%戊唑醇) , 预防灰霉病、黑痘病、穗轴褐枯病、褐斑病等。膨大后期喷2000倍美质 (烯酰吗啉) + 2000 倍金库, 防治褐斑病、白腐病、霜霉病、炭疽病等。

摘要:维多利亚葡萄是河北省昌黎果树所从罗马尼亚引入我国, 欧亚种, 粒大、不裂果、不掉粒, 果肉硬而脆, 味甘甜爽口, 品质佳, 早果、丰产、适应性强。定植第二年每667m2产优质鲜果500-1000kg, 盛果期667m2产量达2000-2500kg。陆地栽培8月上旬成熟, 温室栽培5月底6月初即可采摘上市, 比露地栽培的早熟60-70d, 售价高4-5倍, 能为果农带来较高的收益, 是非常适合温室栽培的葡萄品种。

维多利亚刺激小说与身份危机 篇10

三部小说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 《白衣女人》至今仍是出版商的宠儿;《奥德利夫人的秘密》可用“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来形容 (Braddon, pv) ;而不太为中国人所了解的《东林怨》也毫不示弱。1863年, 《东林怨》在美国纽约被改编成话剧, 在一个月内, 曾有三个版本同时上演;在英国, 它更是被多次改编, 观众趋之若鹜, 以至于每当剧院缺少稳定的票房收入时, 就会搬出这部戏来救急。

通常认为, 这三部小说是刺激小说的鼻祖。它们的题材都包含性与犯罪:疯狂与暴力齐现, 冒名与谋杀共存, 情节围绕某个疑案或秘密展开, 充满悬念和情节突转。并且, 与之前的犯罪小说不同, 它们把触角伸进了当时被认为神圣不可冒犯的领域——家庭。小说结局大同小异:疑案或秘密水落石出, 恶人受到惩罚, 家庭秩序重新恢复, 正统得以重建。

上述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此外, 三部小说还有一个尚待挖掘的相通之处, 即人物的身份问题。《奥德利夫人的秘密》中, 罗伯特如何揭穿奥德利夫人的身份之谜构成了情节发展的驱动力;《白衣女人》中, 恶棍弗郎哥和波西瓦尔的阴谋完全依赖于神秘白衣女人安妮与劳拉的身份互换, 还穿插了波西瓦尔这个假爵士的身份问题;《东林怨》中, 私奔后遭到情人抛弃的伊莎贝尔夫人乔装打扮, 又以家庭教师的身份返回东林。可以看出, 在三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 某个人物身份之谜的拆解, 成为明暗相间的创作主线。

当然, 身份不仅在以悬念和刺激为主旨的流行小说中得以彰显, 许多严肃的社会小说也常围绕身份的秘密展开情节, 如狄更斯《荒凉山庄》中的戴得洛克夫人, 《小杜丽》中的杜丽一家, 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银行家巴尔斯托德等, 他们身份的转折或解密都构成小说情节的转折点和故事的兴趣点。

为什么维多利亚中后期的小说家对身份问题如此着迷?这其实是社会流动的客观现实在大众主观心理中的真实反映。现简略探析出现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维多利亚时期 (1837年至1901年) , 是英国历史上最欣欣向荣、最充满机会的时期, 工业革命渐入佳境, 海外扩张如火如荼, 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但是, 经济繁荣的背后, 诸多社会问题相伴而生。比如, 财富两极分化严重, 日益富裕的中产阶级野心膨胀。这些催生了激烈的思想革命和政治改革, 社会运动更是一波紧接一波。总之, 在繁荣与财富的背后, 欲望与邪恶并存, 狄更斯借助《双城记》描述过:“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 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 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 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Dickens, 1)

在这个充满机会又间杂问题的时代, 人们的身份与地位呈现出流动性与不确定性, 尤其是阶级归属变化带来的身份流动, 更是让人目不暇接。随着工业革命的持续深入, 以工厂主、商人为主的中产阶级的财富急剧增加。经济地位提高后, 中产阶级开始追求贵族阶层的生活方式, 进而追求更高的政治地位。1832年的政治改革就是这种趋势的产物:中产阶级取得了基本的政治权利。此后, 中产阶级日益成为社会的主流, 他们大肆购买田产, 与逐渐没落的贵族阶层联姻, 以各种方式寻求贵族身份, 在政治上争取更大的话语权。《白衣女人》、《东林怨》和《奥德利夫人的秘密》 (下文简称《秘密》) 三部小说, 都触及贵族阶层的没落与中产阶级的崛起。《白衣女人》里的恶棍波西瓦尔在国外发了财, 回国后伪造身份证件, 继承了贵族头衔, 骗娶劳拉为妻;真正的贵族菲尔利先生不仅身体孱弱, 不男不女, 而且懦弱自私, 缺乏主见, 导致侄女劳拉被恶人陷害。《东林怨》中的韦恩伯爵生活奢靡, 把家底挥霍一空, 死后, 他的女儿一无所有;卡莱尔先生是个成功的律师, 他不仅买下伯爵的乡下庄园东林、娶伯爵女儿伊莎贝尔为妻, 最后还当选为国会议员。《秘密》开篇就浓墨重彩地渲染奥德利庄园的破败与没落, 强调庄园继承人罗伯特是个无所事事的懒散公子哥;家庭教师出身的露西一跃而成为显赫的奥德利夫人。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变化无疑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

三部小说对贵族阶层褒贬有异。《白衣女人》与《东林怨》对菲尔利先生和韦恩伯爵流露出明显的贬损, 而《秘密》对奥德利勋爵则称颂有加。但是, 三位小说家关于贵族命运的看法却相似, 他们不约而同地流露出对贵族势力江河日下、整体素质日益堕落的无可奈何之感。与此对照, 对于中产阶级的地位跃升, 小说家们的态度惊人地一致。原因是:首先, 中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十九世纪中叶, 他们已经构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十九世纪初的奥斯丁, 在《爱玛》中就已经以讽刺的笔调揭示了贵族阶层不得不接受中产阶级地位上升的事实:商人出身的科尔先生不仅购置马车、钢琴, 还着力攀附上层阶级, 他给爱玛送去宴会邀请涵。爱玛的反应是犹豫不决, 多时之后, 最终还是接受了邀请。可见, 在接受中产阶级的宴会邀请时, 上流社会还显得非常勉强。但是, 到了1860年代, 贵族与工厂主、商人之间的交往, 甚至联姻, 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另外, 维多利亚时期, 中产阶级成为流行小说的主要读者群, 出于市场的需要, 小说家对中产阶级的称许和肯定也在情理之中;还有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 三位小说家的出身均为社会中层家庭。

尽管刺激小说对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持肯定态度, 但是, 对社会下层跻身中上层的苦心孤诣却非常警惕和敌视。这在《秘密》中尤其明显。年轻貌美的露西曾经是家庭教师, 典型的下层阶级, 她成为奥德利勋爵夫人后, 热心助人, 赢得了上上下下各色人等的称赞和喜爱。但是, 这个犹如天使般的女人却是犯了重婚罪、不惜杀人灭口的冒牌货, 而且她还遗传了母亲的疯病基因。庄园继承人罗伯特通过不懈的调查和追踪, 最终揭开了她的身份之谜, 惩罚了这个谮越者, 恢复了庄园秩序。在这个过程中, 他也从吊儿郎当的少爷成长为尽职尽责的公民和家长。露西的命运暗示了小说家对阶级身份流动的暧昧态度:虽然中上阶层之间的流动已习以为常, 但是, 下层人最好还是安分守己, 不要过于野心勃勃。

作者不鼓励下层人上升是一回事, 但是, 社会的实际状况显然是另一回事。小说中多次时隐时现地流露出下层人与上等人之间界线的模糊, 这不仅反映了作者态度的游移, 也揭示出社会流动的不可阻滞。《白衣女人》里, 仆人的女儿安妮与爵士夫人劳拉由于长相接近而导致身份互换, 安妮死后以劳拉的身份被埋葬, 而劳拉则顶安妮之名被关入疯人院。《东林怨》里, 伯爵的女儿最后以低卑的家庭教师身份离开人世。《秘密》里, 几次提到奥德利夫人与女仆菲比有几分相像, 夫人自己也说过:“你知道吗?菲比, 我听好几个人说过咱俩长得有点像” (Braddon, 47) 。这几句话看似不经意, 却藏有深义, 因为它似乎暗示:贵族并非天生而成, 只需合适的衣裳和化妆, 来自任何阶级的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奥德利夫人, 这不仅为后来奥德利夫人身份的揭穿埋下了伏笔, 还模糊了各阶级之间原本清晰的界线, 并且颠覆了阶级间的等级秩序。《秘密》中, 还有一个长得像奥德利夫人的女人玛蒂尔德。当露西得知第一任丈夫回国, 为了避免自己的身份暴露, 同时让他相信自己已死, 她找到奄奄一息的玛帝尔德, 买通她的母亲。玛蒂尔德病死之后, 以海伦 (露西以前的名字) 的身份下葬、登讣告。玛帝尔德被母亲卖掉了身份, 露西则暂且保住了贵妇身份。

在刺激小说中, 冒名顶替、假扮他人或丧失身份等问题频繁出现, 因此, 不能简单地把这些问题看作是孤立的现象。它们反映的身份问题, 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个体, 而是同整个中产阶级有关。一方面, 中产阶级为了提升自身的地位做出不懈的努力;另一方面, 他们也受较低阶层的社会流动问题所困扰和忧虑。流入本阶层的“暴发户”让他们感到恐慌和威胁, 他们在有意识地努力压制较低阶层时, 恰恰忘记了上层阶级曾投给他们自己的鄙夷和蔑视的目光。小说家对身份转换这个时代话题的关注, 从侧面揭示了中产阶级的矛盾心理, 从内心触及了以中产阶级为主的读者大众的隐忧, 显示出相当深刻的洞察力。这几部小说均创作于1860年代, 当时, 英国社会正酝酿着更深刻的政治改革。1840、50年代, 英国工人阶级在欧洲大陆工人革命的感召下, 曾掀起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 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 他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劳动阶级争取政治权利的声音依然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了上层统治者。提高劳动阶级的政治地位, 成为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 无论是在街头、酒馆等场所, 还是在沙龙和议会等场合, 往往会导致人们的激烈辩论。最终, 英国于1867年通过政治改革法案, 相当数量的劳动者从此拥有了选举权等政治权利, 贵族的势力被进一步削弱。中产阶级一心攀附贵族, 难怪他们会对跻身自己中间的劳动阶级持敌视态度, 对贵族的没落流露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哀婉。

值得注意的是, 三部小说均把与身份相关的罪恶引进体面的中上阶层家庭。众所周知, 英国人一向致力于保护家庭的神圣性, 在维多利亚时代, 人们重视家庭尤甚。当时的社会竞争压力巨大, 男性在外面拼杀得你死我活, 他们把家庭当成竞争漩涡之外的宁静港湾, 把家庭看作龌龊金钱世界之外的一片净土。重视家庭是社会变革导致秩序混乱和道德沦落的必然产物。这几部刺激小说对家庭的稳定性与安全感都提出了一定程度的挑战。《秘密》中, 老爵士把地位低下的家庭教师露西娶进家门, 导致后来露西为保持身份地位不惜杀人放火;《白衣女人》中, 波西瓦尔不仅靠篡改出身证明获得贵族身份, 更为了霸占妻子的财产, 将她以疯女人安妮的身份关入疯人院。《东林怨》中, 卡莱尔先生的家庭历经多次变故:妻子伊莎贝尔贵为伯爵女儿, 却因私奔而遭人唾弃, 最后沦为家庭教师。这三部小说中的家庭变故都与身份变动有关。人们的社会身份不再如以前那么稳固, 其日益增强的流动性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三部小说的广泛流行, 恰恰也印证了广大读者对这类主题和题材的认可。小说触及的身份变动, 其实表达了当时许多英国人的忧虑:社会变革的影响已经入侵到英国家庭的圣殿, 传统等级秩序的稳固性遭到最大程度的挑战, 家庭的神圣性受到侵犯, 难以复原。

除了阶级流动带来的身份混乱外, 城市化过程更是进一步威胁到身份的稳定性。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 各个社会阶层分野清晰, 居住地相对固定, 居民彼此熟悉, 形成温馨的社区。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 城市化的速度加快, 资本、工厂、人口向城市迅速集中, 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一大批新型工业城市崛起。在城市里, 有限的空间里聚集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口, 而且人员流动性加大, 传统的睦邻文化几乎消失,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增强。人们的身体距离可谓无限接近, 但同时, 人们的精神距离却愈加遥远。人潮拥挤而又彼此陌生, 这种环境给人们身份的确认造成困难, 给可能的身份转换提供了机会。英国学者迈克克朗在其影响深远的《文化地理学》中曾指出:“在乡村, 人们熟悉彼此的工作、经历和性格, 世界也相对来说成了一个可预知的世界, 而陌生人为这样的生活秩序带来了问题, 人们对他们一无所知, 也无从评判他们的行为。在现代城市里, 人们彼此的陌生化现象说明了城市生活已不受社区支配, 城市因此变成了一个陌生人的世界”。 (克朗, 68)

在《秘密》中, 海伦厌倦了捉襟见肘的贫困, 决心离家出走, 追求衣食无忧的生活。她本能地选择了城市。芸芸众生, 无人知道她的姓名, 无人了解她的底细。她可以放心地更名改姓, 从而抛弃过去的身份。随着露西的诞生, 海伦消失了, 她的过去湮没在涌动的人群中。从伦敦来到奥德利庄园, 她仅凭自己的叙述和一纸推介信, 就被人们接受, 只是因为她曾短暂任职的学校隐藏在伦敦的偏僻小巷, 人们无暇、也无法去确认。在《东林怨》中, 伊莎贝尔在摩肩接踵的城市里抛弃过去的身份, 乔装打扮之后回到孩子身边;还是这部小说, 被误判谋杀罪的年轻人理查德出逃后, 也是来到城市隐匿。为了谋生, 他选择做一个默默无闻的马夫。当他潜回乡下看望母亲时, 尽管费尽心机乔装打扮, 仍差点被同村人识破身份。在《白衣女人》中, 波西瓦尔的贵族身份受到安妮的威胁, 他选择把安妮关进昂贵的私人疯人院, 而非城市中廉价的公立疯人院, 就是为了防止她逃走后隐入茫茫人海, 难以寻觅。在偌大的城市里, 改变身份或隐藏身份变得相对容易, 追寻一个人又非常困难, 这为潜在的罪犯提供了可乘之机, 这种现象让当时的人们深感不安。

1860年代流行的刺激小说都以一波三折的情节取胜, 涉及许多严肃文学不敢问津的题材。在小说中, 家庭的圣洁遭到玷污, 社会的秩序受到扰乱。但是, 小说的结局基本属于“善有善报, 恶人恶报”型, 诗性的人间正义 (poetic justice) 得以伸张, 正统的社会秩序得以恢复。这是由小说的通俗文学性质所决定的。作为一种大众流行小说, 刺激小说的本质和其他类型的通俗文学一样, 致力于肯定与确认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文化批评家阿都诺和霍克海姆曾批判流行文学的欺骗和误导作用, 谴责它们操控社会大众的观念, 使读者被动接受主流社会价值观, 尤其是统治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 (Adorno, 156) 但是, 毋庸置疑, 在日益关注大众文化的今天, 重读这些19世纪曾经人人尽知的流行小说, 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上文所分析的几部小说就是例证, 它们均涉及隐藏或改变身份的主题, 触及到阶级流动导致身份变化, 又揭示出城市化过程为身份变化提供了环境条件, 这些都是工业化导致社会变革的副产品。三位小说家视角独特, 敏锐地洞察了当时社会的深刻变革, 就他们捕捉到的身份问题而言, 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明显印记, 再现了当时英国公众对社会流动的忧虑和困惑, 为研究19世纪的英国社会保存下了生动的素材。

摘要:《白衣女人》、《东林怨》与《奥德利夫人的秘密》是英国1860s年代出版的流行小说, 它们的魅力历经百年而不衰。三部小说中有一个常被读者和论者忽视的重要细节:人物身份问题。工业革命导致社会变革, 在19世纪中后期表现尤为深刻, 主要体现就是中产阶级迅速崛起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这些都激发了频繁的社会流动。变动不居的社会, 必然引发人们对自身身份和社会角色的困惑和忧虑。

关键词:刺激小说,身份,社会流动

参考文献

[1]Adorno, Theodor&Max Horkheimer.“The Culture Industry:Enlightenment as Mass Deception”[A],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C].Trans.Edmund Jephcott.Stanford:Stanford UP, 2002.

[2]Braddon, Mary Elizabeth.Lady Audley’s Secret[M].Ware:Wordsworth Editions Ltd., 1997.

[3]Collins, Wilkie.Woman in White[M].Ware:Wordsworth Editions Ltd., 2000.

[4]Dickens, Charles.A Tale of Two Cities[M].New York:Bantam Books, 1989.

[5]Wood, Henry.East Lynne.http://en.wikipedia.org/wiki/East_Lynne (2010-10-21) .

维多利亚秘密厨房 篇11

街头小贩的伦敦城

既然漫威公司可以把钢铁侠、美国队长、绿巨人、雷神托尔、鹰眼、黑寡妇等各路超级英雄聚在一起组成复仇者联盟,DC漫画可以把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闪电侠、绿灯侠、海王和电子人组成正义联盟,那获得奥斯卡三次(《雨果的冒险》《007大破天幕危机》和《角斗士》)提名的著名编剧约翰·罗根,就可以把经典怪物,弗朗肯斯坦、道林·格雷、德古拉和原创人物,美国枪手又疑似狼人的伊桑·钱德勒,美貌但危险的女人瓦内莎·伊芙斯,黑非洲探险家马尔科姆先生放在同一舞台,上演一出《低俗怪谈》。

《低俗怪谈》的故事发生在1891年的伦敦,也就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鼎盛时期,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当时的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像道林·格雷这样的时髦人物,喝茶的时候使用小巧的日本茶几,乔治亚时代的茶壶,餐桌的装饰非常高雅,异国花朵,绣花桌布,金银古盘,细瓷和银质瓷器,都摆得微妙和谐。剧中同样出身上层社会的经常被邪神附体的瓦内莎·伊芙斯也会使用细瓷杯喝红茶,不过她的红茶怎么看都红的像血。

新大陆的一些东西也在伦敦流行开来,上流人士流连于咖啡馆的自由空间,而很多人也流落到肮脏的鸦片烟馆。像格雷的早餐会来杯咖啡,再抽支烟,随手把玩镀金的火柴盒。而法国的饮食文化让英国人分成了两大阵营,像格雷就会吃包括煎蛋卷在内的法式早餐。

1890年法国大厨奥古斯都·埃斯科菲(Auguste Escoffier)来到伦敦,带来了精致的法餐,他曾经在伦敦推出了搭配好的“试味套餐”,据说是因为嫌英国人不会点法国菜。在美剧《德古拉》中米娜在德古拉的鼓励下通过了考试,成了范海辛教授的助手,她的好朋友露西就说要请埃斯科菲大厨做点菜。

1893年埃斯科菲耶大厨,为澳大利亚女高音歌唱家内莉·梅尔巴创制了冰淇淋糖水桃子。由放在淡香草味糖浆的半个沸水中煮过的桃子做成,配上香草冰淇淋及覆盆子浓汁。当时冰淇淋由牛奶和鸡蛋制成,但穷人吃的则是加水或使用掺假牛奶制作的了。牛奶通常不止掺假,也不卫生。当时的牛奶来自伦敦和周围乡村的牛棚,在查尔斯·狄更斯眼中,“通常是伤寒、白喉、猩红热等严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渠道。”

《低俗怪谈》中的主要场景是肮脏的贫民窟,满是靠救济生存的人群、妓女和小偷。街道非常狭窄泥泞,烟雾缭绕。弗朗肯斯坦教授带着他的创造物,普鲁透斯,逛伦敦就走在这样的街道上,见识了鱼市、肉市和各种香料,普鲁透斯还吃到了平生第一颗炒栗子。据《维多利亚女王的秘密厨房》介绍,当时,伦敦的毕林格滋凯特鱼市场、史密斯菲尔德肉市场及柯芬园的青果市场都靠近泰晤士河港口,港口边上并列停靠着载满货物的船只,将所有的农产品集中于此,再运送到各地方人们的手上。维多利亚时代的街头有许多肩上托着浅盘、沿街叫卖着的小贩。他们叫卖的多半是松脆的圆饼、松饼、派和面包,还有不可或缺的查尔斯圆面包,一种夹有干果的甜圆面包。

弗朗肯斯坦教授另外创造的怪物则隐身剧院,好心的女演员给了他一个橘子,导致他在脸上涂满油彩拿着橘子妄图亲近她。当时的剧院确实卖橘子,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两次写到剧院里的橘子,“卖橘子和姜汁酒的女人走来走去,观众大嚼坚果”,“顶层楼座的青年已经把外套和背心脱掉,挂在座位旁边,与隔得很远的相识交谈,还和邻座打扮得花哨俗气的姑娘一起吃橘子。”

德古拉之酒

伦敦琴酒闻名于世,不论是品牌、种类都相当多,另外也有添加了杜松子、药草等特殊口味的加味琴酒。不过美国牛仔伊桑·钱德勒却与道林·格雷喝着苦艾酒谈心,最终上演了男男热吻和宽衣解带的同志戏码。在王尔德笔下,道林·格雷总是喝白葡萄酒加矿泉水或者白兰地加苏打水。美剧《德古拉》中吸血鬼伯爵说“我喜欢威士忌”,德古拉到底该喝什么酒呢?

美国NBC电视台新推的电视剧《德古拉》改编自布拉姆·斯托克于1897年出版的经典同名小说。吸血鬼有很多的可能性,但这是最初的故事,最开始的源头。所以NBC电视网的总裁表示,“我们决定回归经典,忠于那个时代,有1896年的样子。”

《德古拉》一书为吸血鬼创造了许多别具一格的形象,例如:吸血鬼只能在日落之后、日起之前行动,平日歇息的棺木内需要有来自故乡的泥土。作为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笔下的人物、吸血鬼形象的代言人,德古拉原型是15世纪罗马尼亚大公“穿刺者”弗拉德三世,在德古拉的相关史料中,确实有位自杀的妻子,只是未载其名,罗马尼亚田野调查者乔治森·爱妮(Georgeta Ene)从德古拉古堡附近搜集整理了一些史诗与乡野传说,叙述着德古拉对爱妻的痴情,这些资料出版成书后,成为许多小说中,德古拉寻找真爱的灵感来源。

虽然忠于原典,不过亨利八世王国扮演的吸血鬼德古拉不但风流倜傥、还搞科学研究并深谙商战之道,伪装美国实业家亚历山大·格雷森的他把无线电力这一神棍科技带到了19世纪末的英国。第一集中,德古拉说,成了美国人就成了上帝、武器和波旁酒,不过剧中他接受记者采访,杀死吸血鬼猎人回到家,有事没事随时喝上一口的是威士忌。

《德古拉》曾被多次改编成舞台剧、电影及电视剧。最著名的当数1992年的《吸血僵尸:惊情400年》,电影中,苦艾酒是德古拉伯爵诱惑米娜的关键手段。这一幕中德古拉说“苦艾酒是灵魂的春药,苦艾酒中的精灵渴望你的灵魂,但是和我在一起你是安全的”。

布拉姆·斯托克的书中并没有提到德古拉喝什么酒,作为代理律师的哈克到达德古拉的古堡吃到的晚餐是:烤鸡,奶酪、沙拉和托考伊白葡萄酒,烤鸡很可能是他之前吃过的,用“红辣椒粉烧的鸡,很好吃,但是很容易让人口渴。”这道辣子鸡特色菜,在喀尔巴阡山脉沿线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吃到。至于托考伊白葡萄酒,则是原产于匈牙利东部的一种葡萄酿造的葡萄酒,不过应该罗马尼亚当地也酿造这种酒。

罗马尼亚的葡萄酒有着悠久的传统,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其优越的葡萄种植环境可与法国南部相媲美,充足的阳光、稳定的降雨量和较高的平均气温,使罗马尼亚的葡萄酒味道甜美,成为世界知名的自然甜酒产区。应该说有着血液般的鲜红和令人晕眩魅力的罗马尼亚红葡萄酒最配德古拉伯爵。■

维多利亚州 篇12

电影存在与生产必须再现、升华或判断现实生活, 建构视觉文化空间之于现实生活的审美快感。正是电影的这一逻辑线索, 有力定义了经典叙事与陈词滥调间的边界。香港回归后的港片, 在政体政策与叙事本质上做出了重大调整, 昔日辉煌的警察故事、道义文化和古惑仔情结退出历史舞台, 依赖某些本土明星在国际、大陆市场的业绩 (如成龙等) , 得以维系香港电影市场的尊严与荣耀。香港社会政治的大陆化进程, 局限了过度暴力、血腥、性、腐败、黑社会等元素的影像真实与审美张力, 港片一以贯之的影像传统与审美快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影类型化、地方化、分众化发展成为突围之路, 《疯狂的石头》以小搏大的成功经验, 超越了虚无功利主义和票房意义, 带给香港制片人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彭浩翔导演作品《维多利亚一号》 (简称《维》) 在港片转型发展探索中具有代表性。

《维》紧抓全球化与地方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悖谬, 用生动的日常生活体验表达出来。“香港回归后10年, 市民平均收入增加1%;单是2007年, 整体楼价却上升15%。部分海景房, 每英尺可达三万港币价格。”国家经济大发展, “藏富于民”反而成了话题。工资收入节节高, “柴米油盐”反而成了问题。植根这样的社会氛围, 赢得女人心, 男人要更厚脸皮、更具实力;社会道德崩塌, 要发展, 必须充分无耻与变态;“一个疯狂的城市, 要生存, 就须变得比它更疯狂。”《维》开篇字幕振聋发聩, 再现观者共同的生活体验, 开诚布公有效塑造影片主题动机的吸引力。叙事主线表现凶案的发生过程, 副线表现杀机的生产过程, 运用插叙倒叙分层推进叙事手法, 在双线交叉混合叙事 (无序化和段落化) 中拿捏精准、收放自如, 形散神不散的叙事结构有力推进了主题表达。从英文片名《Dream Home》来看, 亦把城市生活中家的温暖、期待和疯狂的追求衬托起来。欲望都市中这种对家的想象与渴望, 不仅构筑了城市生存最基本的起点, 也代表了现代生活的全部内容。“我想有个家”的电影主题并不新鲜, “小制作、大意义”的市场定位并不创意, 艺术理解的角度、风格与再现手法却可建构不同层次的审美快感。

二、欲望、性与关系想象

在快节奏、高压力及近乎疯狂的工作生活中, 懂得释放压力成为规避心理变态、自残自杀的路径, 而寻求性的刺激似乎是释放压力的唯一选择。影片主角郑丽嫦 (何超仪饰) 和已婚男小杜 (陈奕迅饰) 的性交往过程, 表达了城市生活中双重身份现象的普遍存在。快捷酒店钟点房的色情录像, 是为社会的性生活需求贴身设计的, 怎么转台怎么摆脱依然如故, 郑丽嫦似懂非懂、乔装淑女的态度, 配合小杜通人情的性前奏行为, 描摹了生动鲜活的外遇生活情境。性可以成为一种目的, 一种释放内心欲望的手段。当对家的想象与渴望趋于疯狂时, 欲望的魔力足以摧毁理性与主体想象性空间的边界。《维》耗费大量银幕空间诉说郑丽嫦的童年成长记忆, 吊诡的是, 扭曲变异的房地产资本市场不仅锻造了郑丽嫦童年撕心裂肺的痛苦来源, 也形成了有关家的公民认同空间和社会伦理危机。当郑丽嫦不折手段终得海景房, 且自傲断绝与小杜缠绵的性关系那一刻, 反性行为的动机终于浮出水面。性早已脱离人的尊严的有机组成部分, 可以为家的欲望腾出空间, 可以为痛苦的释放做出牺牲, 可以为填充内心欲望提供素材。小杜为工作和家庭压力释放, 郑丽嫦为住房欲望和痛苦释放, 双方各取所需, 当郑丽嫦得到海景房, 将海景房演绎为家的心灵归属, 家成为憧憬未来美好生活的起点, 化作永不叛离的丈夫, 作为过眼云烟的性伴侣小杜便落寞出局。《维》多次描画外遇与乱伦行为, 不仅为社会特定人群的性开放观念提供影像支点, 且以夸张的表现手法进一步深化欲望与性之间的关系想象。海景房远眺中的城市风景, 为维多利亚港新崛起欲望中心的象征形象赋予全新的概念, 为理解财富、权力与性的关系提供了可能。

三、暴力、血腥元素的并入

暴力与血腥一直是电影不可缺少的元素, 在运用得体或具有明确意义所指的前提下, 暴力与血腥表现得越刻骨, 电影的渲染力、震撼力、穿透力越强烈。中国电影工业是全方位、复杂性、系统性的落后, 其中与观念开放大有干系。不使用暴力、血腥、性、阴谋论等元素, 则不能有效建构民族电影的渲染力和想象张力。例如《电锯惊魂》系列充分运用了血腥元素, 将精于算计的现代生活中人自私自利的黑暗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变形金刚》系列频繁显露女性丰满胸部和翘健臀部的镜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当局逐渐认识到电影工业这一逻辑规则, 努力平衡市场与政治控制两种力量的微妙关系[1]。《集结号》的血腥表现超越以往的影视政治框架, 有效还原真实的战争场景, 谷子地的形象更加真实生动, 鬼哭狼嚎的战争让人震惊, 以此引发的观影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潮更为强烈。从李云龙、谷子地、亚探 (《C+侦探》) 到郑丽嫦形象刻画的演变, 见证了国家电影政策与产业开放进程。

《维》独特的暴力和血腥想象, 让受众尝试建立一种另类的审美快感, 当子弹横向穿越头颅, 骨髓、皮层夹杂着颅骨一起喷射而出;尖刀捅出菲佣的眼球;头额能撞塌坚硬的马桶;这与一般的血腥想象大相径庭。郑丽嫦在整晚的血腥打斗中, 难以想象的连夺11条人命, 被害者的疏忽大意、恐惧心理和事件的戏剧性共同建构了影像真实空间, 片头说明“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伏笔作用重申戏剧化的真实情境, 进一步强化电影特有的捕捉现实生活空间中时间的真实性[2], 使影片真实独具审美张力, 一种恐怖的真实、贴近的真实。这种力求还原真实的暴力想象反复呈现荧屏, 在惊心动魄、变化莫测的剧情推进中串联起来, 形成连贯、整体、戏剧性的暴力审美体验。强烈的血腥表现无疑衬托出欲望的魔力, 欲望使人彻底疯狂、麻木不仁, 使人胆大包天、忍受伤痛, 使人心狠手辣、镇静自若, 使“我想有个家”式的社会危机刻骨铭心。按照一般分析常理, 影片将楼市疯涨形势下小人物难以自控的绝望与仇恨无限放大, 运用暴力与血腥元素凸显物质世界中彻底迷失的灵魂的纷乱与绝望[3]。自此, 《维》的意义理当穷尽, 而性的渐入并与血腥的拼合使用, 使影片本身独具另一层想象张力。性远非血腥表现的配角, 恰恰相反, 强烈的血腥表现衬托性所产生的审美快感, 将性的高潮体验与家的心灵归属之间对等比较, 达以深入阐释“我想有个家”这一永恒的城市生活主题。

四、性快感的升华及风格化

情色电影是世界电影画廊中的另类作品, 以大胆的肉欲展示和性爱表演贯穿整个故事情节[4], 针对某个作品的深入解读和文本比较是理解情色电影的可行途径[5]。美国情色电影发展方兴未艾, 其中不乏特异价值观的荧屏表现。有一特异风格主题是这样描述的:一名女性不断寻找性的快感, 正常的性活动及偷情已不再满足对性的体验, 开始尝试危险、怪异、刺激的性行为, 从墓地里拔出死人, 与死人做爱寻求快感, 最后在与男友做爱时, 砍掉男友头颅, 换上墓地死人的头颅, 达到前所未有的快感。这一性高潮的体验与再现是极具破坏性的, 打破了社会健康良性的性伦理秩序。或许艺术的想象力、破坏性和创新力正源于此, 怪异、死亡、扭曲等元素风格成就了电影创意及核心竞争力所在。

《维》性元素的使用远非体现在郑丽嫦与小杜的性关系上, 在A女、B女 (宋小澄、周楚楚饰) 两位出台小姐身上得以提炼与升华。从性游戏的热身开场, 到A女、B女火辣的同性挑逗, 情色表现让人偏偏联想、心潮滚涌, 白毛 (陈伟雄饰) 的出现及玩世不恭的嬉戏使剧情精心营造的性冲动的审美体验得以缓冲, 很大限度上延滞了性前奏带来的挑逗想象与审美快感。在郑丽嫦与祥仔 (曾国祥饰) 的搏命过程中, 出台小姐的露点镜头和言语也强化了性的快感与暴力血腥间的互动关系。其后郑丽嫦不费吹灰之力将出台小姐命送马桶的情色暴力, 始终围绕暴力血腥衬托性的快感这一叙事主题上。尤其体现在情色暴力分层推进的最后场景部分, 安仔 (周俊伟饰) 选择的性动作, 有利于淡化主体间身份关系, 使性的主体从社会身份中抽离出来, 更好的体验性的身体快感与想象, 镜头动作配以出台小姐放荡细腻的淫叫声, 将性的身体快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郑丽嫦的暴力介入, 使性所能达到的身体快感升华为审美意义上的性快感, 想象上更狂放、更刺激、更激情, 并于安仔阳具被割血溅而出, 出台小姐一句“你好多哦”时刻, 达到性快感与暴力血腥交互意义上的审美高潮。

性与身俱来的存在本质, 及产生的主体间巅峰体验、审美快感和示范效应, 辅以暴力血腥的审美张力, 迁移对等于家的痴狂和不懈追求, 将“我想有个家”城市生活背后的沉浮人生及酸甜苦辣, 或将“只可经历感觉、不可表达言说”的主体占有欲的心路历程, 用视觉艺术特有的表现力、理解力和穿透力, 描画的直接干脆且栩栩如生。当郑丽嫦终于实现海景房梦想时, 无奈发现卧室小的连一张床和衣柜都不能同时放下, 个体欲望的释放远不能填充城市的疯狂。此刻, 个案意义上的、戏剧化的荧屏叙事升华为普遍主义话语, 郑丽嫦是你、是我、是所有城市人“我想有个家”的镜像。

香港情色电影与美国风格一脉相承, 大量运用通俗的表现形式和类型电影元素, 场面设计极尽火爆, 强调市民社会性爱题材和商业电影的性视觉展示[6], 价值指向个人的情感挣扎及私人情欲故事体现的自我现代性层面的深刻变化[7]。彭浩翔力求与国际接轨的姿态, 植根前沿的特异价值观的香港地方化改造, 有效融入香港经济与社会文化认同, 建构独树一帜的小众电影风格, 为香港电影转型探索及类型化尝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电影艺术本该属于另类世界, 声音总是纷杂, 观点总是多元, 恒久不变的共识是对香港电影的关注与期待。

参考文献

[1]吴瑶, 韦妙.我国广电媒体的政府管制探析[J].东南传播, 2011 (3) :7-8.

[2]姚汝勇.电影媒介的本性:记录性[J].东南传播, 2010 (3) :89-90.[3《]维多利亚一号》:房奴的疯狂与导演的过瘾[EB/OL]. (2010-11-05) [2011-07-15].http://blog.m1905.com/viewspace.php?uid=3034746&do=blog&id=304705.

[4]严小芳, 张宝.欲望催生出的另类美感——拉康欲望理论下的情色电影之美[J].东南传播, 2010 (7) :107-109.

[5]于春洋.作为学术问题的情色电影:何以可能[J].东南传播, 2009 (1) :77-78.

[6]杨经建, 李兰.情色世界三分天下——世界情色电影略论[J].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821-826.

上一篇:成长是一生的事下一篇:社会认知能力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