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分析方法

2024-06-01

故障分析方法(精选12篇)

故障分析方法 篇1

0 引 言

测控装备是保障靶场武器系统试验鉴定的重要环节。测控装备在发生故障时,装备的修复率和修复速度从某种程度上将影响靶场试验的顺利进行,所以运用故障诊断系统来对复杂测控系统装备进行诊断,找出故障原因、给出维修建议,成为辅助技术保障人员维修测控装备必不可少的途径。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对故障诊断问题有必要重新研究,必须把以往的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同时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系统地发展和完善一套严谨的现代化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并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实现电子电路故障诊断的自动检测、定位及故障预测。

1 故障树分析方法

故障树分析[1,2]是一种主要的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预测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可能造成系统失效的各种因素(例如硬件、软件、环境、人为等因素)进行分析,画出逻辑框图(图1),从而确定系统失效原因的各种可能组合方式及其发生概率,以计算系统失效概率,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是提高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的一种设计分析方法和评估方法。

将系统级的故障现象(称为顶事件)与最基本的故障原因(称为底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表示成树形的网络图[3],各层事件之间通过 “与”、“或”、“非”、“异或”等逻辑运算关系相关联。基于故障树模型可以对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故障诊断则是一个从观测到的顶层故障现象出发,逐步向下演绎,最终找出对应的底层故障原因的过程。他把系统故障与组成系统的部件故障联系在一起,并有层次地分别描述出系统在实效的进程中,各种中间事件的相互关系。故障树模型是描述诊断对象结构、功能和关系的一种定性因果模型,他体现了故障传播的层次性和子节点(即下层故障源)与父节点(即上层故障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2 故障树建造

在故障树分析中,建树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所分析的系统功能逻辑关系及故障模式、影响及致命度,建树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故障应是实际系统故障组合和传递的逻辑关系的正确抽象。整个建树过程是工程技术人员对系统的分析思考过程,通过不同角度的建树过程,使分析人员进一步得到系统各种信息而更加熟悉系统,帮助设计人员判明潜在故障,以便改进设计、改进运行和维修方案。建树工作较繁,因此应由系统设计、使用人员和可靠性方面的专家密切合作,而且应该不断深入,逐步完善。

首先,分析系统各个组件的功能、结构、原理、故障状态、故障因素及其影响等,并作深刻透彻的了解,确定一个不希望的顶事件。由此开始,逐级找出各级事件的全部可能的直接原因,并用故障树的符号表示各类事件及其逻辑关系,直至分析到各类底事件为止。按以下4个步骤进行建树[5]:

(1) 熟悉系统

在对一个系统进行故障树分析之前,建树者首先应对系统的功能、结构原理、故障状态、故障因素及其影响等作深刻透彻的了解,收集有关系统的技术资料,这是建树的基础工作。

(2) 确定顶事件

顶事件可以根据研究对象来选取,通常顶事件是指系统不希望发生的故障事件,为了能够进行分析,顶事件必须有明确的定义,能够定量评定,而且能进一步分解出发生的原因。一个系统可能有多个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因此可以建立几棵故障树,但一个故障树只能从一个不希望事件开始分析,这就要选择与设计、分析目的最相关的事件作为建树的起始事件,即顶事件。

(3) 构造故障树

由顶事件出发,逐级找出各级事件的全部可能的直接原因,并用故障树的符号表示各类事件及其逻辑关系,直至分析到底事件为止。显然,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构造一颗故障树需要很大的工作量,建树分为2类:人工建树,基本上用演绎法,即对系统的各级故障事件进行逻辑推理;第2类是计算机辅助建树,目前这是个很活跃的研究课题。

(4) 简化故障树

当故障树构成后,还必须从故障树的最下级开始,逐级写出上级事件与下级事件的逻辑关系式,直到顶事件为至。并结合逻辑运算算法做进一步分析运算,删除多余事件。

3 脉冲雷达故障树的建立

电子设备故障检测和定位,由于情况复杂、原因较多,传统的手段难以很快给出相应正确的故障判断,因为故障解决时间的拖延,因此迫切需要可以快速自动检测故障[6]。某装备发射机发射功率大,故障发生频繁,给保养维护带来很多问题。以该发射机为例,建立发射机故障树,应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发射机进行分析。

发射机分系统是该雷达的核心部分之一。发射机将激励源所产生的频率稳定度极高的高频小信号放大到所需要的功率电平,具有频率稳定度高,失真小,相位相参等优点。建立故障树建立某型雷达发射机的故障树,如图2所示。

其中,T表示发射机不能上高压;主要故障分别是:U1为末级组件电路故障,U2为前级组件电路故障,U3为激励产生故障,U4为PIN开关故障,U5为组件电源故障,U6为馈线故障。

对应的故障征兆参数有10个,分别是:X1为发射机功率欠输出,X2为末级组件输出故障,X3为前级组件输出故障,X4为前级组件RF功率输出不正常,X5为发射机超温,X6为工作比和脉宽不正常,X7为发射激励故障,X8为发射允许故障,X9为PIN驱动故障,X10为电源过流或欠压。

4 故障树分析

4.1 定性分析

对故障树进行定性分析[7]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导致与系统有关不希望事件发生的原因组合,即寻找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所有故障模式,从中确定系统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予以补救。

undefined

同样,引入二值变量Φ,表示顶事件T的状态。定义顶事件的状态为

undefined

割集是导致正规故障树(仅含有底事件、结果事件以及与、或、非三种逻辑门)顶事件发生的若干底事件集合。若有K个状态向量X,能使Φ(X)=1,则称为割向量,割向量对应的底事件集合称为割集。最小割集是导致正规故障树顶事件发生数目不可再少的底事件集合。如图2所示的故障树,利用下行法求最小割集。下行法的特点是根据故障树的实际结构,从顶事件开始,逐级向下寻查,找出故障树的所有割集,然后再通过集合运算规则加以简化、吸收,得到全部最小割集。求解过程如表1所示。

经简化、吸收,去掉重复的割集,得到全部10个最小割集分别为

K1={X1};K2={X2};K3={X3};K4={X4};K5={X5};K6={X6};K7={X7};K8={X8};K9={X9};K10={X10}。最小割集表明系统的危险性,每个最小割集都是顶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渠道,最小割集越多系统越危险。

4.2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8]的目的是计算顶事件的发生概率,以他来评价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将计算的顶事件发生概率与预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如果超出目标值就应该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使其降至目标值以下。各底事件发生概率如表2所示。

根据底事件的发生概率可以计算出顶事件发生概率为

undefined

概率重要度分析是故障树分析中的重要部分,反映了底事件概率变化对顶事件概率变化的难易程度,但并不能反映出不同底事件改进的难易程度。设t=1000h,λ为各底事件的发生概率,则可靠度的计算公式为

Ri(t)=e-λit (3)

各底事件的可靠度为

R1(t)=e-λ1t=0.923;R2(t)=e-λ2t=0.368;R3(t)=e-λ3t=0.895;R4(t)=e-λ4t=0.926;R5(t)=e-λ5t=0.945;R6(t)=e-λ6t=0.932;R7(t)=e-λ7t=0.913;R8(t)=e-λ8t=0.894;R9(t)=e-λ9t=0.941;R10(t)=e-λ10t=0.926。

设t=1000h,Fi(t)=1-Ri(t),则概率重要度的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式中

各底事件的概率重要度为

Δg1(t)=0.221;Δg2(t)=0.850;Δg3(t)=0.231;Δg4(t)=0.239;Δg5(t)=0.219;Δg6(t)=0.263;Δg7(t)=0.256;Δg8(t)=0.219;Δg9(t)=0.245;Δg10(t)=0.219

通过分析可知每个底事件在系统中所处位置的重要性,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采取必要的检测手段和保护措施来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5 结束语

由于导致顶事件故障的原因有多个,在故障诊断时,可以判断所有最小割集即故障模式,从而找到故障原因,但是对于复杂电路的故障树分析,将有大量的故障模式需要测试,在此用故障树最小割集重要度进行分析,只要对重要度大的故障模式进行监测,对于重要度小的故障模式可以不进行监测,或者对几个重要度大的故障模式所对应的监测点进行监测,然后综合进行判定。根据故障树分析结果,将脉冲雷达的可靠性指标转换为对各底事件的可靠性要求,通过提高底事件的可靠性达到提高脉冲雷达可靠性的目的。经过可靠性验证,脉冲雷达实际达到的可靠性值与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将所有底事件按概率重要度进行排序,由高到低初步设置故障检测点,然后再进行优化,达到用尽量少的检测点来确保尽可能高的故障检测能力。

摘要:首先对某单脉冲雷达建立故障树模型,然后通过建立的故障树对雷达故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计算,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试验验证。可以证明利用构建故障树来进行无线电测量设备故障诊断分析,不仅可以方便推理机构寻找潜在故障和进行故障诊断,而且可以进一步预测未来系统故障发生的概率,便于测量设备故障的检测与定位。

关键词:故障树分析,雷达,故障诊断,重要度

参考文献

[1]朱大奇,于盛林.基于故障树最小割集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2,6(4):46-50.

[2]金星,洪延姬,武江涛,等.基于故障树的智能型故障诊断系统[J].宇航学报,2001(3):34-37.

[3]杨晓川,谢庆华,何俊,等.基于故障树的模糊故障诊断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2001,4(2):67-69.

[4]张琦,廖捷,吴建军,等.基于FTA的通用装备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J].兵工学报,2008,3(1):78-80.

[5]Tang Z,Dugan B.Minimal cut set/sequence generation fordynamic fault trees[C]//Annual reli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symposium on product quality and integrity.Los an-geles: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2004:207-213.

[6]罗志勇.雷达系统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6:167-171.

[7]耿宏,刘晔,武泰安.基于模糊故障树的ILS接收机的故障诊断[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21(9):133-136.

[8]孙翱.军事装备信息化试验理论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211-219.

故障分析方法 篇2

主板是电脑的基础部件之一,尤如一个桥梁,担负着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各种设备的连接,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台PC电脑的稳定运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主板的故障并不少见,常见主板故障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加电之后无法通过自检、电脑无法正常启动;二是主板上的接口损坏,导致在检测硬盘、光驱等时出现错误;三是BIOS无法自动保存等。很多时候,由于散热不良等因素,还很有可能导致南北桥芯片烧毁,造成主板完全报废。但大部分情况下出现的故障并不可怕,主要是用户粗心大意造成的。对此,笔者特意分析了主板较为常见的主板故障案例,希望大家从中能学到解决主板故障的思路和办法。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主板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及判断方法:

主板产生故障的原因,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元器件质量引起的故障。这种故障在一些劣质的板子上比较常见,主是指主板的某个元器件因本身质量问题而损坏,导致主板的某部分功能无法正常使用,系统无法正常启动,自检过程中报错等现象。

二是环境引发的故障。因外界环境引起的故障,一般是指人们在未知的情况下或不可预测、不可抗拒的情况下引起的。如雷击、市电供电不稳定,它可能会直接损坏主板,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都没有办法预防;外界环境引起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因温度、湿度和灰尘等引起的故障。这种情况表现出来的症状有:经常死机、重启或有时能开机有时又不能开机等,从而造成机器的性能不稳定。

三是人为故障。有些朋友,电脑操作方面的知识懂得较少,在操作时不注意操作规范及安全,这样对电脑的有些部件将会造成损伤。如带电插拔设备及板卡,安装设备及板卡时用力过度,造成设备接口、芯片和板卡等损伤或变形,从而引发故障。

当一台电脑出现故障时,我们首先要来判断故障的出处,特别是像主板这种较大的设备,单凭外在表现并不能很清楚的进行判断故障的出处,这里就需要利用替换来详细检查故障的出处。可以把怀疑的部件拿到好的电脑上去试,同时也可以把好的部件接到出故障的电脑上去试。如:内存在自检时报错或容量不对,就可以用此方法来判断引起故障的真正元凶。

当确定为主板故障之后,我们便可以进一步的对主板故障进行排查与处理。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清理法、观察法与软件诊断法对主板进行处理。

一是清理法。当发现主板上积尘过多时,我们要先对主板进行清理。由于主板积尘过多,加之尘土吸附空气中的水份,极容易造成主板无法正常工作的故障,可用毛刷清除主板上的灰尘。另外,主板上一般接有很多的外接板卡,这些板卡的金手指部分可能被氧化,造成与主板接触不良,这种问题可用橡皮擦擦去表面的氧化层。

二是观察法。主要用到“看、摸”的技巧。在关闭电源的情况下,看各部件是否接插正确,电容、电阻引脚是否接触良好,各部件表面是否有烧焦、开裂的现象,各个电路板上的铜箔是否有烧坏的痕迹。同时,可以用手去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看是否有非常发烫的现象。

四是复原法。对于一些更改了主板BIOS设置或对CPU超频之后的主板,我们可以通过恢复主板的默认设置,来排除一些常见的故障。特别是死机、重新启动这种故障,一般情况下是由于对CPU进行超频后所造成的,将CPU改成默认的频率后一般这种故障会消失。

开机无显示的故障处理。一般认为,开机无显示故障是硬件引起,这种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在检修这类故障的时候,我们一般还是应该先从软故障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开机时,若电源指示灯没有亮,一般应该怀疑外接电源没有接好或电源有问题。若开机电源指示灯亮但无显示,这种情况一般应按以下的顺序去排查故障:

一是通过主板的跳线(一般在CMOS的电池旁边,具体位置可以参看主板说明书)清除主板上CMOS原有的设置再开机。

二是重新安装CPU后再开机。

三将电脑硬件组成最小系统 后再开机。

在经过以上三个步骤后,若开机还是没有显示,这时可以在最小系统中拔掉内存。若开机报警,则说明主板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故障的怀疑重点应该放在其他设备上。若在拔掉内存后开机不报警,一般来说,故障可能出在主板上,这时只有把主板送到专业的维修点去维修。

开机有显示但自检无法通过的故障处理。开机有显示但自检无法通过,这类故障一般都会有错误提示信息。我们在排除这类故障时,主要是根据该提示信息,找出故障点。但这类故障一般是因为主板的某个部件损坏引起,多数应该属于硬故障,但也不排除软故障引起的可能。针对软故障的排查,我们可以依照以下的顺序进行:

一是检查BIOS设置。主要是检查因BIOS设置不正确引起的故障。首先可以尝试清除CMOS,看故障是否消失。主板上一般都有清除CMOS的跳线,具体的位置可以参看主板说明书。同时也应该检查BIOS中的设置是否与实际的配置不相符(如:磁盘参数、内存类型、CPU参数、显示类型、温度设置、启动顺序等)。最后可以根据需要更新BIOS来检查故障是否消失。

机床电气电路的故障分析方法 篇3

关键词:机床电气;电路故障;检测方法

机床电气维修是维修电工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它对于维修人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能力要求很高,既能看懂读懂电路原理图,又需要对基本的电路检测方法得心应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一旦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生产机械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和设备事故,为了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学会处理电气控制线路的一般性故障。现在对常见的一些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现象的分析和检修方法进行介绍。

一、电动机故障现象表述

原因有接触器衔铁传动部分卡住,电源断电、保险丝烧断、热继电器动作后未复位、连接导线脱落等。电动机缺相会出现这种情况,此时应立即断掉电源。否则会烧坏电动机。原因是电源缺一相,电源熔断器烧断一相,接触器的某相触点接触不良。当电动机启动后不能连续运行,按下启动按钮电动机就运转,松开按钮就停止,这是无自锁,是由于自锁触点不能闭合或者自锁触点的连接导线脱落而引起的。

二、检修机床电气故障注意事项

检修前应将机床清理干净,将机床电源断开,电动机不能转动,要从电动机有无通电,控制电动机的接触器是否吸合入手,决不能立即拆修电动机。通电检查时,一定要先排除短路故障,在确认无短路故障后方可通电,否则,会造成更大的事故。当需要更换熔断器的熔体时,必须选择与原熔体型号相同,不得随意扩大,以免造成意外的事故或留下更大的后患。因为熔体的熔断,说明电路存在较大的冲击电流,如短路、严重过载、电压波动很大等。热继电器的动作、烧毁,也要求先查明过载原因,不然的话,故障还是会复发。并且修复后一定要按技术要求重新整定保护值,并要进行可靠性试验,以避免发生失控。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触点、导线通断时,量程置于“×1Ω”档。如果要用兆欧表检测电路的绝缘电阻,应断开被测支路与其它支路联系,避免影响测量结果。在拆卸元件及端子连线时,特别是对不熟悉的机床,一定要仔细观察,理清控制电路,千万不能蛮干。要及时做好记录、标号,避免在安装时发生错误,方便复原。螺丝钉、垫片等放在盒子里,被拆下的线头要作好绝缘包扎,以免造成人为的事故。试车前先检测电路是否存在短路现象。在正常的情况下进行试车,应当注意人身及设备安全。机床故障排除后,一切要恢复到原来样子。

三、故障检修及处理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主要是通过询问设备操作员和现场有关人员,询问故障发生前后的工作现象,这些故障是经常发生还是偶尔的,持续多长时间了,是否改动过控制线路,或者更换过电器元件;闻闻是不是有线圈或导线绝缘烧毁的气味;看看有无明显烧毁的外观,导线、接线处有无烧过的痕迹;在应以不损坏设备和扩大故障范围为前提听设备电器元件在运行时的声音与正常运行时有无明显差异;在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情况下摸电器元件和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故障部位,该部位电气元件及线路的温度是否正常等。

(二)通电试验法

在常规的外部检查发现不了故障时,在不损伤电气和机械设备条件下,可通电进行试验。通电试验一般可先进行点动试验各控制环节,各支路的动作程序是否正常,若发现某一电器动作不符合要求,则说明故障有可能是与此电器相关的电路中,然后在这部分故障电路中进行检查,便可找出故障点;如果电路正常,则表明相应的支路无故障,这样逐步的缩小检测范围,最终确定故障点。在采用试验法检查时,也可以采用先检查主电路,后检查控制电路;先检查辅助系统,后检查主传动系统。分清是电源的故障还是线路故障,线路中是主电路还是控制电路的问题,控制电路中是哪条电路,哪个元件的问题等等,但必须注意不要随意用外力使接触器或继电器动作,以防引起事故发生。

(三)逻辑分析法

通过询问、观察故障现象,分析故障点的可能原因,尽量先利用电路图进行逻辑分析后,再通过通电或者断电试验方法进行观察,避免逐一拆卸元器件或拆线头,把问题复杂化。逻辑分析法的前提是检测方法快速准确。逻辑分析法是基于电气控制电路的原理来控制线路的环节、程序和故障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迅速缩小检测范围,进而确定故障位置。在利用逻辑分析法检查时,充分使用原理图,具体分析故障现象,划出大致故障的范围,然后根据通电测试方法检查与之相关的支路,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最终确定故障点,使看似复杂的问题变得清晰,从而提高检查效率,尽快排除故障,使生产设备恢复运行。

(四)测量法

发生断路故障后,其电阻值变为无穷大;发生接触不良故障后,电阻值变大,或阻值不稳;发生短路故障后,电阻变为零。根据这一规律,可通过测量回路的电阻,来判断是否存在断路及接触不良。首先按照黄金分割法,将回路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分别测量每一段的电阻。如果所测电阻值比正常值大,或出现电阻值大小不稳,则说明有接触不良的现象。如果本来应该通,但实测电阻为无穷大,则说明有断路现象。不论何种故障,只要通过连续分段测量的方法,一般均可确定出故障点的位置。如果回路没有开路现象,则每一处对地电压均相等;如果有正常降压元件,则元件前和元件后对地电压不相等;如果接触不良,则所测对地电压可能大小不稳。根据这一特点,就可以通过测量回路电压,查找故障点。

四、结束语

总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会时常发生,很多故障都是比较常见的,我们在检查和分析故障时,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排除,不要想着用一种方法就能找出故障点,而采用几种方法综合起来同时进行才能迅速找出故障点。另外,我建议在每次故障排除后,及时总结经验,并作好检修记录,以备以后维修参考。

参考文献:

[1]刘予鲁.浅谈机床电气的故障分析与检修[J].科教文汇,2013.

拖拉机故障分析方法 篇4

一、 分析故障现象

拖拉机发生的某一个故障, 往往表现出一个或几个特有的表现形态, 称之为故障现象或象征, 这些现象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1.作用反常:如启动困难, 工作无力;不易转向;制动不灵;农具不能提升等。

2.声音反常:如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有不正常的敲击声;排气管有放炮声;齿轮传动有噪声等。

3.温度反常:如发动机温度过高, 离合器或轴承过热等。

4.外观反常:如排气冒白烟、黑烟、蓝烟;漏油、漏水、漏气, 灯不亮等。

5.气味反常:如摩擦片烧焦味, 烧电线塑料味等。

6.消耗反常:如燃油、机油、冷却水超耗, 油底壳油面、喷油泵油面反常升高等。

这些故障现象一般都可以通过问、听、看、摸、闻等方法来进行分析。

为了在故障初期发生时便能及早发现并予以排除, 必须在生产实践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注意培养分析故障的能力, 做到眼勤、耳勤、手勤, 不放过任何异常现象。当发现故障时, 要对故障现象作深入的分析, 不要盲目下结论, 例如:发动机冒黑烟, 是间断冒黑烟还是连续冒黑烟等。只要掌握了准确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才能为下一步故障的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避免走弯路。

二、 分析产生故障的本质原因

任何一个故障的表现, 都是其本质原因造成的, 这其中往往又包括若干可能的具体原因。只有以故障的本质原因作为分析、检查故障的基点, 才能迅速准确地找到各种可能的具体原因, 加快故障分析的进程。防止出现“头痛治头, 脚疼治脚”的偏见性。因此, 在综合分析了故障现象之后, 应透过现象抓住实质。首先找到产生故障的本质原因, 进而从总的方面确定与此故障有关的系统、机构部位以及使用因素。例如:发动机冒黑烟的本质原因是:柴油在燃烧室内燃烧不完全, 空气不足、喷油量太多或喷雾质量不好等都会造成燃烧不完全。因此, 此故障主要发生在空气供给系统、压缩系、燃油供给系, 另外也和使用因素 (超负荷) 有关。

三、 分析故障的各种可能原因

由于每一故障除了和不正确的使用因素有关外, 都是由于某部位或某些部件不能正常工作而引起的, 所以产生故障的各种可能原因就只能发生在与其相关的某部件或某些部件上。因此, 从故障现象出发, 根据产生故障的本质原因, 联系构造原理, 便可找出与该故障有关的各种可能原因。譬如, 发动机冒黑烟的各种可能原因有:空气滤清器堵塞、配气相位不对, 使进气量不足;压缩系漏气;喷油泵供油量过大;喷油嘴针阀锥面密封不严或滴油;喷油时间过晚以及发动机负荷过量等。对于这些可能原因, 在分析故障时都应充分注意。

四、 确定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或部位

分析产生故障的各种可能后, 要全面地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拖拉机过去的使用情况和现在的技术状态, 了解故障的起因和发生故障的全过程等。然后根据掌握的各方面情况, 进行综合分析, 应当按最可能的常见原因查找, 再按可能性不大的少见的原因查找。逐个否决某些系统、机构或部位产生此故障的可能性, 缩小故障分析的范围, 最后确定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和部位, 并予以排除。

故障分析方法 篇5

张孝亮,吕秀艳

(鸡西市气象局,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介绍了两要素自动气象站的组成及各部分易发故障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为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气象观测网,保证自动站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区域自动气象站;采集器;传感器;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1、引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建立,为气象信息服务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区域自动气象站由于体积小,成本低,安装方便,目前已全省大面积推广。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高密度分布,能够及时、客观、准确地反映全市降雨的情况,弥补了以往单一观测站点在阵性降水中所测雨量代表性的不足,在汛期的气象服务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在大量安装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同时,故障率也在逐年上升。如何解决逐年上升的仪器故障成了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汇总了近年来鸡西地区自动气象站所出现的常见故障和解决办法。

2、主要组成部分

我市所安装区域自动气象站大部分为两要素站(温度、雨量),其主要由电源部分、采集器、传感器、数据通讯装置四部分构成。

电源部分由一块太阳能板和两块蓄电池构成,太阳能板主要的作用在于白天为采集器、传感器和蓄电池供电,而在夜晚则是蓄电池为采集器和传感器供电。而这两部分构成了整个自动站的电源部分。

采集器由CPU、模拟测量通道、数字测量通道、智能通讯口、数据存储器、串行接口、电源、防雷保护等装置组成。数据采集器核心采集单元基于486微处理器、Windows CE操作系统。传感器通过模拟通道、数字通道、智能通讯口等连接到系统中。对于数据获取,提供一个主通讯口实现与采集器的实时在线交互。默认状态下该采集核心单元可以提供10个模拟输人通道,8个数字输入输出通道,3个RS232串行通讯口,一个RS485串行通讯口,和一个I2C总线扩展口。

传感器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传感器通过模拟采集通道、数字采集通道、485或232串行端口等方式和数据采集器连接。温度传感器采用四线制铂电阻测温原理原理工作;雨量传感器采用翻斗式雨量计。

数据通讯装置采用使用GSM、GPRS等无线通讯的方式和主控中心发生联系,传输距离可达数十公里。

太阳能充电板蓄电池GPRSGSM雨量传感器CPU电路板温度传感器通讯模块

两要素自动雨量站方框图

3、常见故障分析和解决方法

3.1、电源部分

常见故障1:开机后采集器上的电源状态灯不亮,采集器不能正常工作。

故障原因分析:采集器的电源状态灯不亮,则说明该仪器的供电不正常。所以该故障应从太阳能板、电源线、蓄电池以及电源主板之间逐步排查。

解决办法:用数字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太阳能板输出端两端电压,如不能正常供电,应检查太阳能板的供电线路,是否因电源线老化而造成断路。

常见故障2:白天仪器运行正常,夜晚则不能正常工作。

故障原因分析:白天采集器的供电是由太阳能板来供给的,而夜晚太阳落山后的供电则是由蓄电池供给的。夜晚出现此故障,原因多是由于蓄电池不能正常供电而造成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怀疑是否由于蓄电池的老化而造成供电不正常(在正常维护的情况下,蓄电池的寿命大约在3年左右,而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蓄电池因维护原因,一般寿命为2年),而后再检查电源主板是否损坏。

解决办法:重复故障1的操作,若无发现问题,则将太阳能板的供电插头拔下,测量蓄电池的输出端两端电压(大约为7V),若蓄电池不能正常充电(电池老化),需更换新的蓄电池。若蓄电池输出端两端电压正常,而主板状态灯仍不亮,则是电源主板故障。应当更换新的电源主板,但在更换前应当先检查主板是否有短路的地方(也就是说是否因主板短路而

造成的电源板损坏),如主板问题则应在更换新电源板的同时更换新的主板。3.2、采集器部分

常见故障3:开机后状态灯、采样灯正常,发送灯不闪,市局服务器收不到其观测信息。

故障原因分析:该故障原因有:①当地无线信号不正常(该地区的移动或联通基站有故障);②自动站的SIM卡消磁或欠费;③主板通信模块故障。

解决办法:用手机给该雨量站的SIM卡打电话(如若该SIM卡取消了语音功能,可以用自己的手机往该雨量站的SIM卡上发短信,再将该雨量站的SIM卡取下,换到自己的手机上),得到的提示是该用户已关机(或没有正常接到短信)。原因有二。一是是该通信模块不能正常入锁,检查SIM插座接触是否不良,检查40脚电缆连接插座有无虚焊,如有虚焊重新焊接;二是该自动站的SIM卡欠费或消磁而造成无法正常发送短信息。

常见故障4:长期开机过程中,出现通信模块不工作,重启后还是不能正常工作。故障原因分析:因外界天气强雷暴、强对流等原因导致通信模块自我保护而造成。解决办法:先关机,延长重启间隔,大约3个小时以上。出现此类故障,如无天气过成,可停机1天后再开机。有天气过程时,应以更换机器为宜。3.3、雨量传感器部分

常见故障5:下雨时查不到雨量信息。

故障原因分析:该故障应从承水器和干簧管等感应装置这两方面入手,依次排查。解决办法:检查承水器、漏斗是否堵塞,如堵塞用细铁丝将漏斗孔疏通,保证雨水能顺利进入翻斗;如没有堵塞则是干簧管不发信号所致,引起不发信号的原因较多,可进行以下检查:①检查传感器线路有无断路的地方(可用万用表的通断档检查);②干簧管与磁钢的间距是否太远;③干簧管是否损坏;④磁钢是否退磁而造成磁力不够。

常见故障6:无降水现象而服务器接收到雨量数据。

故障原因分析::造成现象的原因有:①因降水后,仪器的滞后原因而使自动站采集有数据;②雾、露、霜原因而使翻斗翻转;③昆虫类在下翻斗上爬动使翻斗翻转;④雨量传感线路有短路的地方。

解决办法:第1种与第2种情况属于仪器自身与天气现象原因,可不必处理。第3种情

况可定期在雨量传感器附近喷洒或放置少量杀虫剂,以防止昆虫类干扰。第4种情况需更换雨量传感器。

常见故障7:计数翻斗每翻动一次,产生0.2毫米的降水。

故障原因分析:这种故障大多是长春厂的仪器多有发生。长春厂的传感器的感应部分有两个干簧管组成,而造成故障的原因是由于干簧管和磁钢之间感应的不同步造成的。解决办法:可将其中一个干簧管剪断,问题便可解决。

4、结语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日常维护、维修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有极强的责任心,对设备的结构、性能和运行状况要及时了解。掌握了本文的介绍方法,对出现故障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玉峰.自动气象站原理与测量方法.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2】 苏菲;徐海俊;张银汉.两要素自动气象站故障分析.贵州气象,2005 【3】 任彦民;牛永波;吴晓辉;李灵生;赵晋华.自动雨量站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山西气象,2008 【4】 盛晖.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处理.浙江气象,2008

汽轮机故障分析方法与检修 篇6

关键词:汽轮机 故障 检修

汽轮机是化工生产的重要设备,具有较高的故障率,一旦发生故障也容易产生较大的危害,这就要求不断提高汽轮机拖动离心机的故障诊断技术和检修技术,保障汽轮机拖动离心机的顺利运行。本文对汽轮机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分析了汽轮机的常见故障以及检修方法。

1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所谓的汽轮机指的是旋转式动力机械,能够将蒸汽能转化为机械功。汽轮机拖动离心机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对螺旋桨、压缩机风机和各种泵进行直接驱动。汽轮机还可以进行抽气,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汽轮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其中固定部分包括各种紧固零件,例如滑销系统、机座、轴承座、轴承、汽封、隔板套、隔板、喷嘴室、蒸汽室、气缸等,转动部分包括各种旋转部件,例如紧固件、联轴器、主轴、转子或叶轮、叶栅等[1]。汽轮机的动力为蒸汽,在化工生产中用的比较广泛,其优点在于寿命长、效率高、单机功率大。

2 汽轮机的常见故障

2.1 汽轮机油含水过多造成的故障 如果汽轮机油中含有过多的水分,就容易对轴瓦造成破坏,甚至将轴瓦烧坏,从而使汽轮机的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强烈振动。造成汽轮机含水量过多的主要原因是漏水,因此一旦发现汽轮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强烈的振动,就要对漏水源头进行查找,及时排除漏水情况或减少漏水量。然而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汽轮机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或者设备老,也可能会造成漏水现象持续存在,对汽轮机的运作造成直接的影响。如果无法立即终止漏水,就要采取其他的措施,例如通过脱水设备可以将汽轮机油系统中的水分脱离出去。

2.2 汽轮机调速马达的故障 造成调速马达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气开关的黏连,当电器开关触电黏连时,高速马达的旋转方向就會朝着减负荷的一方,与此同时,由于同步器丝杆退出了55毫米,汽轮机调速汽门也会因此而关闭,汽轮机的同步器就会难以运转,严重影响汽轮机的正常运行[2]。针对这种情况,值班人员要及时发现汽轮机调速马达的故障,使用相应的防范措施,为了避免汽轮机调速马达的故障引起汽轮机其他方面的故障,要对其进行手动切换。与此同时,值班人员要对汽轮机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并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详细的记录。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故障分析的依据和经验。为了避免汽轮机调速马达故障,运行检查人员要执行严格的监护制度,认真核对操作开关的序号和操作的位置,确认无误之后才能进行后续操作,减少误操作的发生[3]。

2.3 汽轮机转子永久性弯曲故障 汽轮机转子永久性弯曲会严重影响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必须对其进行开缸检查。如果在开缸检查过程中发现汽封梳齿在高中压之间已经出现了轻度的磨损,高中压转子的弯曲程度已经达到了曲250 μm,造成了轴瓦的研磨,就要对其进行直轴处理,并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

一般情况下,抽真空时间提高中压轴风送汽要早三十分钟,这也造成了在高中压转子轴封处进入了冷气,使转子出现了局部冷却而弯曲。与此同时,热态开机要求和冲转时的主蒸汽温度出现了冲突,高中压内缸外上壁温度为338.21℃,冲转时主蒸汽温度的右侧为350.4℃、左侧为307.43℃,负温差的出现增大了转子的弯曲程度。

3 汽轮机故障的检修

汽轮机的常见故障主要是气缸变形和渗漏现象。这是因为通过铸造而生产的汽轮机汽缸,在出厂并经过一定的时效处理之后,其铸造过程中出现的内应力就会完全消除。在时效时间过短的情况下,汽轮机汽缸就会出现变形。这也造成了一些汽轮机的汽缸往往出现不断的泄露和漏气。在汽轮机运行的过程中,气缸要面临比较复杂的受力环境,既要承受内部各种零部件的重量和内外气体的压力的静荷载,还要承受连接管道冷却状态的作用力,以及蒸汽流出静叶时的反作用力,这也造成了气缸容易发生塑性变形,而导致气缸的泄露。机组安全运行会受到汽轮机汽缸结合面的严密性的影响,因此要对气缸进行严格的检修。如果发现了结合面漏气的情况,要对其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掌握间隙的大小和变形的程度。这是为了避免气缸的继续漏气。传统的检修方式一般是计划性检修和事后维修,检修的效率不高,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了提高对汽轮机故障的检修效率,可以采取状态检修和预测检修的方式,对汽轮机看故障进行主动检修,提高汽轮机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4 结语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化工生产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化工生产的效率、质量和安全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作为化工生产的主要设备,汽轮机具有较高的故障率。这就要求掌握汽轮机的常见故障以及检修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汽轮机检修,提高检修的效率和主动性,将故障发生的几率以及故障发生大的损失降到最低,保障汽轮机的安全运行,保障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件华.汽轮机组振动故障的特征与诊断方法分析[J].广西轻工业,2011(05).

[2]朱军.发电厂汽轮机系统优化策略分析[J]河南科技,2012(9).

农用柴油机故障分析方法 篇7

一、故障分析的基础

1.熟悉柴油机的构造原理, 结合故障现象进行检查分析, 才能迅速准确地判明故障。

2.了解柴油机设计制造的影响因素, 在判断故障时就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要考虑柴油机配件质量的影响因素。用假冒伪劣产品装配的柴油机, 使用后难免出问题。

4.要考虑柴油机燃润油料品质的影响因素。使用不符合规格牌号的燃润油品, 是引起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

5.要考虑环境条件的影响因素。例如车辆在多尘环境下长期使用, 空气滤清器滤芯容易脏污堵塞, 会引发故障而影响正常使用。

6.考虑人为因素。使用维护和检修中, 操作者疏忽大意, 很容易埋下人为故障隐患。

7.注意柴油机故障的检修顺序。采用合理的检修顺序, 才能省时省力, 少走弯路而迅速作出准确的故障判断。

8.掌握柴油机故障特征。故障症状的外部表现是故障判断的依据, 也是故障分析的关键。

二、故障分析的基本方法

柴油机故障是指柴油机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 即零部件本身或其相互配合状态发生异常变化。柴油机故障诊断是指在不解体 (或仅拆卸部分零件) 条件下, 检查柴油机的技术状况, 诊断故障部位和确定故障原因的一门技术, 它是柴油机使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柴油机故障诊断的方法, 迅速准确地确定并排除故障, 对于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具有一定意义。常见的柴油机故障一般有两种, 即人为故障和自然故障。人为故障所占比例较大, 它是由于人们在使用、操作和维护时不符合技术规范所致。其特点是形成时间短, 具有突发性。柴油机是由许多零部件组合起来的, 它们之间有着比较严格而精密的配合关系, 如果人们未严格遵循维修规范, 对其进行使用维护和修理, 就很可能使部分零部件的工作状况受到破坏, 相互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 配合关系失去了协调状态, 最后导致机械产生反常的工作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人为故障。自然故障是由于柴油机经过长时间的使用, 各部机件磨损量剧增, 疲劳程度加重, 其值超过一定范围, 就会自然产生故障, 即渐进性故障。此类故障是逐渐形成的, 例如气缸磨损后的窜气、 (排气管) 冒蓝烟等。

故障分析就是找出故障原因及部位的分析判断检查过程。故障分析方法主要有经验法和推理分析法。经验法是从故障的症状凭经验判断确定故障的原因, 这些故障诊断经验是在实践中总结积累的。推理分析法即故障分析是一个推理的思维过程, 它反映了故障分析的规律性, 因此它是故障分析法的基础。故障推理分析可分三步:首先根据故障的特征及故障的机理推出故障的本质, 确定故障部位;然后根据故障的本质原因, 推出导致故障的各种原因;最后根据故障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确定最佳查找方案, 按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原则查找验证, 缩小查找范围, 直到找出毛病所在。

齿轮油泵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篇8

1.油泵内部零件磨损油泵内部零件磨损会造成内漏。其中浮动轴套与齿轮端面之间泄漏面积大, 是造成内漏的主要部位。这部分漏损量占全部内漏的50%~70%左右。磨损内漏的齿轮泵其容积效率下降, 油泵输出功率大大低于输入功率。其损耗全部转变为热能, 因此会引起油泵过热。若将结合平面压紧, 因工作时浮动轴套会有少量运动而造成磨损, 结果使农具提升缓慢或不能提升, 这样的浮动轴套必须更换或修理。

2.油泵壳体的磨损主要是浮动轴套孔的磨损 (齿轮轴与轴套的正常间隙是0.09~0.175mm, 最大不得超过0.20mm) 。齿轮工作受压力油的作用, 齿轮尖部靠近油泵壳体, 磨损泵体的低压腔部分。另一种磨损是壳体内工作面成圆周似的磨损, 这种磨损主要是添加的油液不净所致, 所以必须添加没有杂质的油液。

3.油封磨损, 胶封老化卸荷片的橡胶油封老化变质, 失去弹性, 对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失去了密封隔离作用, 会产生高压油腔的油压往低压油腔, 称为“内漏”, 它降低了油泵的工作压力和流量。CB46齿轮泵它的正常工作压力为100~110kg/cm2, 正常输油量是46L/min, 标准的卸荷片橡胶油封是57×43。自紧油封是PG25×42×10的骨架式油封, 它的损坏或年久失效, 空气便从油封与主轴轴颈之间的缝隙或从进油口接盘与油泵壳体结合处被吸入油泵, 经回油管进入油箱, 在油箱中产生大量气泡。会造成油箱中的油液减少, 发动机油底槽中油液增多现象, 使农具提升缓慢或不能提升。必须更换油封才可排除此故障。

4.机油泵供油量不足或无油压现象:工作装置提升缓慢, 提升时发抖或不能提升;油箱或油管内有气泡;提升时液压系统发出“唧、唧”声音;拖拉机刚启动时工作装置能提升, 工作一段时间油温升高后, 则提升缓慢或不能提升;轻负荷时能提升, 重负荷时不能提升伸缩舞台.故障原因: (1) 液压油箱油面过低; (2) 没按季节使用液压油; (3) 进油管被脏物严重堵塞; (4) 油泵主动齿轮油封损坏, 空气进入液压系统; (5) 油泵进、出油口接头或弯接头“O”形密封圈损坏, 弯接头的紧固螺栓或进、出油管螺母未上紧, 空气进入液压系统; (6) 油泵内漏, 密封圈老化; (7) 油泵端面或主、从动齿轮轴套端面磨损或刮伤, 两轴套端面不平度超差; (8) 油泵内部零件装配错误造成内漏; (9) “左旋”装“右旋”油泵, 造成冲坏骨架油封; (10) 液压油过脏。

排除方法: (1) 根据季节添加或更换符合要求牌号的机油至规定油面处。取出油管内的异物, 上紧接头处的螺栓或螺母。 (2) 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骨架油封或“O”形密封胶圈。 (3) 更换磨损的齿轮油泵或油泵轴套, 磨损轻微时在平板上将端面磨平整。其不平度允许误差0.03mm;上轴套端面低于泵体上平面 (正常值低于2.5~2.6mm) , 如超差时应在下轴套加0.1~0.2mm铜片来补偿, 安装时则应套在后轴套上装入。 (4) 卸荷片和密封环必须装在进油腔, 两轴套才能保持平衡。卸荷片密封环应具有0.5mm的预压量。 (5) 导向钢丝弹力应能同时将上、下轴套朝从动齿轮的旋转方向扭转一微小角度, 使主、从动齿轮两个轴套的加工平面紧密贴合。 (6) 轴套上的卸荷槽必须装在低压腔一侧, 以消除齿轮啮合时产生有害的闭死容积。 (7) 压入自紧油封前, 应在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 还要注意将阻油边缘朝向前盖, 不能装反。 (8) “右旋”泵不能装在“左旋”机上, 否则会冲坏骨架油封。 (9) 在装泵盖前, 须向泵壳内倒入少量机油, 并用手转动啮合齿轮; (10) 在装好油泵盖未拧紧螺栓之前, 应检查泵盖和泵体之间的间隙, 是否在0.3~0.6mm之间, 若间隙过小, 应更换大密封圈和卸压件。液压油泵装好后, 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

参考文献

[1]陈桂芳.液压与气功技术[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调节阀故障分析处理方法 篇9

1 膜片膜头式执行机构

1.1 液位控制调节阀失控打不开

液位测量指示已很高, 调节器输出也很大, 但是调节阀还开不了, 只好打机械手轮控制。检查阀门定位器 (拆去膜头连接管, 堵上) , 揿动喷嘴档板机构, 定位器无输出变化, 检查节流孔是通畅的, 拆开放大器发现放大器膜片破了。更换膜片, 调节阀重投入自动控制。阀门定位器放大器膜片破, 背压室无背压, 放大器无输出, 故调节阀失控。

1.2 阀门定位器反馈滑杆锈死

液位波动厉害, 检查发现阀门定位器反馈机构滑杆已全锈死不能转动, 只好用手轮控制。设法敲出滑杆, 打锈并加油后装回, 调节阀复回正常。阀门定位器反馈机构, 随阀的开度大小变化而加进定位器相应的反馈量。滑杆锈死, 反馈作用力不能随阀的开度大小而变化, 而不能使阀的开度停在调节器输出信号相应位置上, 致使液位波动不已。

1.3 压力控制阀不能动作

一次工艺减负荷, 天然气量减不下来, 是天然气压力调节阀门不能动作所致。检查中发现到阀门的输出信号正常, 估计是阀芯才结碳卡死, 后加大气动信号, 再加手轮作用力才关了此阀。待停车拆开阀门检查, 不出所料, 因该阀平时负荷稳定开关甚少, 天然气中所带的碳黑在阀杆和导向套之间的很小间隙中结碳卡死。故以后每年大检修时, 均将此阀拆开清洗, 以免类似事故。

1.4 阀芯断失控

吸收塔液位控制不住, 记录曲线波动下降, 检查变送器、调节器均无问题。打手轮控制时发现手轮压下或提起时均不像平时那么沉重, 轻飘飘的, 判断是阀芯断裂, 被迫停车拆开调节阀处理, 是阀芯和阀杆连接处断开。只好更换阀芯, 并将阀芯阀杆连接处堆焊一圈增加强度, 以免类似事故。阀芯断裂是在介质压力下的不平衡力所致。

1.5 加盘根多调节阀打不开

大检修后开车时, 液氨闪蒸槽液位高, 现场检查发现调节阀未打开, 急忙打手轮控制使液位正常, 仪表工发现是调节阀在检修时, 怕漏液氨, 盘根加的过多, 压得太紧, 摩擦大。适当松点盘根压疬让其动作灵活, 重投自控。

1.6 流量控制波动

空气压缩机防喘振流量控制放空阀, 在开车过程中频繁开关, 致使流量不稳定。检查调节器、调节阀均无问题, 只是调节阀开度一直很小。当空气流量上升之后, 调节器输出达1MPa/cm2的信号到调节阀 (气关阀) , 类似于积分饱和现象。当定位器接到一个打开阀的信号后, 定位器要经过一段死区才起控制作用, 这段死区使调节器输出变小, 待调节阀动作时又过头了, 这样的反复过程, 加之调节阀低端控制线性差, 这样阀必然频繁开关, 则使流量控制不稳定。解决办法只有建议工艺加大压缩机转速, 增大放空量, 使调节阀脱开低端控制。

1.7 吸收塔液位低报警

检查调节阀已是全关, 只好配合工艺倒至B阀运行。拆开阀检查是阀芯冲刷损坏严重, 更换新阀芯装校好备用。阀芯冲蚀, 不起控制作用, 若不及时处理, 液位低过联锁液位将引起停车。

1.8 调节阀阀杆弯打不开

大修过后, 开车时吸收塔液位控制阀打不开, 检查发现阀杆在检修时压弯了, 只好拆开取下阀杆校直再装校好, 投入运行。检修调节阀一定要小心, 特别这种非夹板连接式结构的阀, 膜头较重, 上头几圈螺丝扣还需转动膜头, 不小心就会弄弯阀杆。另外, 调节阀检修完装校好之后, 应反复开关几次, 确信其动作十分灵活方能罢手。

1.9 调节阀不能动作

检修后开车过程中, 发现吸收塔液位控制阀不能动作, 被迫停车打开调节阀检查, 是导向套和阀杆间被掉进的铁屑卡死了。该阀在检修中曾经将下法兰压疬用车床削去旧导向套, 换上新导向套, 组装阀时清洗不仔细, 导向套下边还有掉进去的铁屑, 在校验阀时, 铁屑在下边对阀的动作无防碍, 没有发现问题。开车送入介质后, 介质从平衡孔冲进导向套, 又由导向套流出平衡孔, 铁屑就在导向套中来回卷动, 被卡死在阀杆和导向套之间, 阀就不能动作了。

1.1 0 调节阀打不开

开车过程中, 二氧化碳压力调节阀打不开, 压力逼高, 放空阀被打开了。检查原因时发现机械手轮控制的插销未拔掉, 调节阀处于机械手动关死位置, 当然打不开。将调节器输出信号调至零, 拔掉插销之后, 调节阀投入运行。

1.1 1 发现调节阀有摩擦

天然气压力控制阀, 检修后发现摩擦不好, 致使压力波动。摩擦原因是检修组装时, 压盖法兰之后摩擦现象消除。

一般调节阀阀杆和导向套间间隙很小, 在组装时压盖法兰一定要压平, 否则不是泄漏就是阀杆和导向套不同心而造成摩擦。

1.1 2 调节阀突然全关引起停车

天然气流量调节阀突然全关, 天然气流量降到零, 被迫全系统停车。检查调节器有输出, 但调节阀全关, 打手轮操作, 配合工艺恢复生产。将定位器输出风管拆下, 用手堵上, 揿动喷嘴档板机构, 输出信号可达1MPa/cm2, 说明问题出在调节阀上, 向膜头送气信号, 膜头泄气孔有气体放出, 证明膜片破了。更换膜片调节阀投入运行。

1.1 3 投自动引起系统扰动

蒸汽流量调节阀, 一次节为手轮控制, 检查定位器之后重投自动, 释放手轮时, 引起系统扰动。原因是调节器输出信号是保持在打手动前的值, 操作工没看定位器输出, 就快速释放手轮, 调节阀随之开大。因膜头过大, 有个充气滞后过程, 致使气关阀突然开大许多, 给系统一次扰动。

1.1 4 处理气源漏气问题

在处理阀门定位器气源接头漏气时, 因用力过度使接头滑扣, 气源管被冲掉, 调节阀马上开始动作。仪表工立即将气源管插回, 用手按紧, 恢复了调节阀原来位置, 然后配合操作工将调节阀打手轮控制, 更换接头。在紧急情况采取此应急措施还是很有成效的。

1.1 5 隔膜阀打不开

水处理再生排放阀打不开, 拆开检查, 发现隔膜片被拉坏, 更换新膜片后, 没有几天又打不开, 上述情况重发生。分析隔膜片拉坏原因是, 隔膜阀膜头限位螺栓松动, 限位位置变了, 阀杆行程过大, 拉力超过膜片的弹性范围, 故膜片拉坏。重新调整限位螺栓, 重新更换膜片, 隔膜阀恢复正常。

2 气缸式执行机构

2.1 液压式调节阀关不了

开车过程中, 蒸汽压力调节阀自动打开了, 加信号也关不了。检查发现是错油门O型环因长期在高温在浸泡老化, 不起密封作用所致, 更换O型环后, 恢复正常。错油门的作用是将高压控制油和泄压后的低压控制油分别引进活塞式油缸的上下缸, 从而控制阀门的开度。当错油门密封O型环老化漏油之后, 高压油和泄压后的油不能隔离开, 致使活塞上下缸无压差, 当然调节阀关不了。

2.2 蝶阀发生等幅振荡

炉膛负压调节阀等幅振荡, 节为手轮控制, 检查发现双喷嘴放大器节流孔有些堵塞, 致使气缸平衡压力太小, 气缸两端压差过小, 故不能使阀稳定, 造成等幅振荡。清洗堵塞的节流孔后, 放大器输出增大, 蝶阀正常运行。

2.3 校验时打坏夹板丝扣

校验调节阀时, 需要调整阀杆位置, 这时需将校验信号降到零, 就松阀杆夹板, 刚一松只听到嘭的一声响, 一看夹板丝扣已被打坏, 只好重新加工夹板装配好再校验。其原因是, 校验用定值器将信号降到0.2MPa/cm2, 但上气缸作用有活塞的压力作用有膜头阀杆上, 松动了一些夹板托不住, 因此把丝扣打坏。正确的操作应该把上下气缸间的平衡活塞打开, 使上下气缸压力平衡。或者是拆脱接头让其泄气, 再松夹板调阀杆。

2.4 气缸平衡阀漏, 调节阀不能动作

检修后校验调节阀, 送信号调节阀打不开。检查才发现上下气缸平衡阀漏气, 故使上下气缸不能形成压差所致。更换平衡阀, 恢复正常。

2.5 蝶阀打不开

氨精制器蝶阀检修后投运时打不开, 检查发现是检修后安装时将上下气缸气源和气动信号的管线接反, 改正接管阀正常运行。因气动信号压力加弹簧压力大于气源压力时, 使蝶阀关闭。当气动信号与气源接反之后, 始终是气源压力加弹簧压力大于气动信号压力, 因此该两位式蝶阀处于关闭状态。

2.6 放空阀关不死

压力调节放空阀, 在一次检修时, 进行了研磨、打压试验, 密封性能很好。装回, 工艺开车正常之后, 需关严该阀, 但发现内漏严重。估计是阀芯阀座间卡进了异物, 决定开关几次冲掉异物, 试验成功, 此阀关严投入运行。

参考文献

[1]调节阀与阀门定位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飞机航电系统故障排除方法分析 篇10

在这里, 我们按照航线工作和定检工作来分别进行故障分析:

1 日常飞行中航线维护出现故障的排除分析

航线维护中出现的故障, 按照故障出现的时间, 可以分为航前 (含过站) 故障、飞行中故障和航后故障。航前故障最为头痛, 因为飞机马上要执行航班了, 时间紧迫, 如果能够很快排除故障, 不延误飞机, 那就没什么问题。如果故障的排除可能会延误飞机, 而故障不排除, 飞机也可以按照MEL放行, 此类故障一般都会保留并放到航后进行处理。如果故障不排除, 飞机不能放行, 这就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员, 争取在最短时间内, 确定故障原因, 排除故障。飞行中故障, 按照故障严重程度区分, 依照航前故障分类操作。

航后故障 (含放到航后进行处理的故障) , 时间相对比较充裕 (到下一次航前有几个小时的时间间隔) , 在此类故障排除过程中, 可以培养、锻炼排故人员的思路、方法等, 积累排故经验, 以便从容应对那些航前突发故障、不可飞行故障和疑难故障等工作。

大部分航线故障一般都比较简单, 通过更换LRU (航线可更换件) , 大部分就能排除。思路方法也很简单, 飞机的系统设计一般都有两套, 进行两套相同系统间串件进行故障隔离, 一般很快就可以确定故障 (对于飞机只有一套的系统, 两架相同机型飞机可以相互串件排故) 。对人员要求也不是太高, 只要能够熟悉系统的原理和构造等, 可以熟练查阅并打印出系统相关手册, 比如AMM (飞机维护手册) 、FIM (故障隔离手册, 有的飞机没有, 有FIM手册的飞机故障一般更好排除了, 只要查出故障代码, 找到相关章节, 就有排故程序, 一般按照排故程序做下来就能够解决, 但是也有的故障不在FIM涵盖范围内, 就比较复杂, 需要按照后面提到的步骤来解决) 等, 进行简单分析, 列出排故方案, 一般很快就能够排除故障。但也有例外情况, 比较复杂的故障和不能简单进行串件操作的故障。

比如曾经遇到SAAB340飞机的显示器黑屏故障, 有位前辈一开始就连续串了两个件, 故障依旧, 还是黑屏。后来有一位比较谨慎的员工查阅相关手册发现, 此显示器电源是来自显示驱动计算机, 测量了一下电压发现, 电压过高, 故障原因是显示驱动计算机故障, 导致输出电压过高, 烧坏了显示器, 包括后来串的两个显示器也都被烧坏了。

再比如B737-CL曾经出现甚高频通话系统故障:

故障现象:机组反应, 在空中有时候和塔台没法通话联系, 塔台亦反应, 此飞机有时候一直处于发话状态, 全是噪音, 干扰塔台, 有时候正常。航电维修人员地面检查没发现故障, 系统功能正常, 遂放行飞机执行航班, 后续航班故障还是经常出现, 影响塔台没法工作, 影响到飞行安全, 塔台通知此飞机故障不排除, 不能飞行。

排故过程:此故障在空中时有时无, 在地面一直工作正常, 故障排除比较困难 (如果故障一直存在, 就会非常容易确定故障原因) , 我们临时组织了有经验的航电人员, 成立团队进行相关资料整理, 查阅了AMM (飞机维护手册) 、SSM (系统原理图) 、WDM (系统线路图) 、IPC (飞机图解部件目录手册) 等资料, 然后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讨论并制定了一套排故方案:

经过以上工作后, 并没有发现和解决问题。我们再次召开会议讨论, 仔细审阅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后来我们想到机组和塔台通话一般只用机组耳机, 驾驶舱还有手持麦克和氧气面罩话筒功能没检查。本架飞机没有配发手持麦克, 我们从库房领来麦克后测试, 发现副驾驶侧插孔工作不正常, 经破坏性拆除麦克插口后, 发现里面有一段麦克插头断裂的铜质碎片 (以前有手持麦克的插头断裂并遗留在里面) 。此段碎片可以在插孔里面, 随着飞机姿态的变化而移动, 有时就会形成插孔内线路短路, 造成无线电通讯发射现象并干扰塔台。至此故障原因确认。

航线维护的排故工作, 要特别注意一点, 平时要加强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系统等研究和总结, 避免因为平时养成的排故思维惯性而产生一些人为的工作失误。

2 飞机定检大修中出现故障的排除分析

大修排故思路与航线稍有不同, 尤其是定检后期的故障, 很多时候故障可能是因为拆装等工作操作不规范而人为产生的。所以我们一般进行分析后, 会先进行检查、测量线路, 如果需要, 最后再串件判断, 一般经过这几个步骤后, 都能够排除故障。但有时因为故障原因太隐蔽, 可能会非常困难, 下面举几个例子:

比如B737-CL的EGPWS改装故障:

故障现象:经过EGPWS增强型近地警告系统改装后, 系统不能够正常工作显示。

排故过程:我们经过分析, 经过执行制定的方案检查、测量线路、串件后故障依旧。我们后来把改装后的图纸的线路和飞机上的实际的插钉线路等进行逐一比较, 发现飞机多了一根插钉和导线, 原因是厂家进行改装设计时漏掉了 (对于改装等, 针对于程序销钉的插钉、线路错误时有发生) 。等我们拆掉此条导线后系统可以工作了, 但是, 左边显示系统不显示地形图而右边可以显示。左右显示系统进行串件后故障依旧, 确认不是件的问题。测量线路后也没发现线路有问题, 最后实在没有别的好的办法了, 我们就把飞机的电子架再次拆下来仔细检查, 发现有一根导线在施工的过程中被伤到, 线没有被剪断但只有两根线芯铜丝连着, 所以测量线路时没有检测出来, 修复导线后, 系统工作正常。

再比如B737-CL的LRRA系统故障, 定检后期无线电高度没有指示, 故障的原因是:电子架的电插头在定检中拆装过, 但是安装方式错误, 并没有把插头锁住固定, 只要安装计算机, 就会把电子架的电插头顶的缩到后面去, 但一拆下计算机就恢复到正常位置, 故障原因非常隐蔽, 难以查找。

还有B737-CL的自动飞行系统故障, 曾经遇到的故障现象有:自动驾驶进入不了自测试页面, 但经过连续几次按压按钮后就可以进入, 后来排故发现是E11有一个空地继电器一直处于空地变换状态, 造成飞机系统一直在空地间变换, 但因为转换太快系统显示不出来。自动驾驶系统遇到的故障原因还有:电门故障、传感器故障、作动筒故障、线路故障、地线没有安装、传感器连杆安装错误等等。所有航电系统中以自动驾驶系统最为复杂, 涉及部件区域最多, 对排故人员的挑战也是最大。

定检大修中的排故思路重点是要先考虑自己动过哪些地方, 做了哪些工作, 多考虑工作中可能的人为工作失误原因, 先把工作做足, 最后再进行串件进行故障隔离。特别注意, 要减少人为工作失误。

3 小结

上面简单分析了一下飞机航电系统的部分排故工作, 为了能够更快更准的找到故障原因, 减少损失, 我们平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3.1 加强维修人员业务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 加强各类风险意识, 尤其是关于故障预防意识的培训

排故工作在飞机维修工作中, 对人员专业知识能力等要求是最高的 (一般都是要至少工作三年, 在获得维修人员执照和相关机型证书后, 才能慢慢入门) 。要想判断排除故障, 就必须对系统、手册等很熟悉, 各种操作都很熟练, 才有可能完成排故工作。所以维修人员一定要注意加强日常业务知识学习。在工作中经常会发现一些故障是我们的工作技能等不规范造成的, 尤其在飞机定检中特别突出, 比如经常发生安装错误、安装不到位、伤线、夹线、间隙不足、裕度不合适、工具错误、资料错误、航材错误等等失误。或者因为在排故中工作不规范, 本来可以很快排除的故障一时也排除不了, 比如航电专业最基本的线路测量工作,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熟练操作好 (看似简单工作, 其实也有很多技巧和知识) 。所以要尽可能规范提高员工技能, 尽量减少人为产生的故障和衍生故障。

针对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以及各类失误可能造成的风险等, 及时总结分析并建立相应的风险数据库, 把此类信息整合进故障数据库中, 以便查阅。并结合SMS安全管理, 进行全员宣传和培训。

3.2 建立故障的数据库, 进行总结分析, 开发排故培训课件, 加强逻辑分析能力和发散思维锻炼

建立公司的故障数据库系统, 对于以前发生的故障进行并进行总结统计归类分析入库, 结合风险库, 整和参考资料数据库系统, 实现故障的检索和故障树分析功能, 以便排故时可以快速查阅分析。培训教员依照此系统, 开发培训课件, 开展此类培训。

3.3 加强公司经验间共享

相同机型的航空公司的机队的故障现象和排故经验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我们碰到的故障, 可能在别的航空公司已经有类似经验, 如果实现共享, 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所以要加强与别的公司的维修部门协作, 互相借鉴经验教训, 实现经验共享和共同进步。

3.4 采用信息化手段, 实现数据库的在线查阅等

整合各公司的排故数据库信息, 和飞机相关手册相结合, 并实现实时数据查询阅读分析功能, 最好是有移动终端, 这样排故人员就可以在工作现场进行查阅分析判断, 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分析与维修方法 篇11

摘 要:现在全国的煤矿,特别是大型煤矿,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95%以上,机电设备的管理成为了煤矿企业最基本的管理工作,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不仅关系到企业煤炭产量高低,还关系到生产的成本和效益,更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因此,探讨在日常管理中,如何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故障分析和排除,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维修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机电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煤炭生产当中,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煤炭的产量,另一方面也使得机电设备的维护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

一、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分析

(一)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的三个阶段

煤矿机电设备出现故障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运行阶段故障、运行中期偶发故障以及后期磨损故障。以下就这三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分析。

1.早期运行阶段故障

早期煤矿机电设备开始运行的时候,因为新机器需要磨合,所以就会出现一些故障,不同的煤炭机电设备磨合期的长短是不一致的,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故障的发生概率就会降低。这一时期的故障主要由设备本身设计的缺陷、质量问题以及使用的环境不协调等要素引起。

2.运行中期偶发故障

运行中期是煤矿机电设备运行最为稳定的时期,此时的设备处于最佳运转状态,因此这一时期的故障较少,发生概率最低。在该阶段发生的故障是偶尔出现的没有规律可循。这一时期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主要有设备的不合理利用、设备本身的设计失误以及使用错误的维修方式等。因此要避免这一时期的故障,就需要对煤矿机电设备的质量进行提升、及时的对设备进行检测和保养,同时也要严格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

3.后期磨损故障

后期故障主要是因为机电设备使用时间过久导致了一些零部件出现了磨损、老化、腐蚀、疲劳等现象,造成机电设备运行失灵。对于这种故障,就需要及时的对设备进行零件的更换,在运行阶段对机电设备进行良好的保养。

(二)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类型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知,煤矿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主要类型有五种,分别为:机电设备老化性故障,主要现象为机电设备内部零部件出现变质、老化、剥落及异常磨损等情况;机电设备松脱性故障,主要表现为机电设备内部零部件的脱落或者松动等;机电设备堵塞或者渗漏性故障,主要表现为机电设备出现漏水、漏气及漏油的情况出现,或者为发生设备堵塞的情况;机电设备损坏性故障,主要表现为机电设备出现变形、断裂、龟裂及拉伤等情况;机电设备功能性故障,主要表现为机电设备相关功能的减退及不同程度的失常等。

(三)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分析流程

1.现场调查。通过对故障出现的时间、现场状态、先后步骤等背景数据和设备运行状况的了解;拍照固定故障实况;查找故障件的出厂图纸、使用说明、检测资料等原始资料,以及设备运行中的保养记录等;还要对故障件经过处理后开展先期的勘验、测量,并妥善保管。

2.判断原因。收集到足够的故障资料后,维修人员便可对设备故障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为了保证原因判断的准确性,维修人员可以结合多方面的试验或测试进行,如故障设备构件的无损检验、性能试验、断口的宏观与微观检查、设备的强度、疲劳、断裂力学检查等,这些都是设备故障判断的参考指标。此外,还需注意与操作人员交流,以便对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障及时作出判断。

3.分析结论。任何故障分析行为进行至特定时间或者相应的鉴定活动完成后,工作中收集的各类信息、分析过程书面材料、人员操作行为调查材料以及检测结果等,依据产品设计、使用材质、生产工艺、设备运行等不同分类,将发生的问题汇总、全面解析并辨识解决,最后形成有清楚观点和可行性意见的结论材料。形成的结论既可以指导今后作业、保存信息、分享成果,同时也是对可能出现的索赔和法律仲裁保存证据资料。

二、煤矿机电设备常见的故障维修方法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使用到的设备种类复杂多样,特别是矿井开采区域设备尤其多。煤矿机电设备一般可划分为采掘机械、电气设备、运输设备、通风设备等主要类别,具体来说包括采煤机、掘进机、运输机、绞车、风机、水泵、电动机、开关、电缆等。这些设备的主要维修方法如下:

(一)事后维修

这种维修又称故障维修,是指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后才进行维修。这是一种无计划事后被动的维修。也是非预防性维修。对于主要机电设备,事后维修往往会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因为需要突击维修,并因零、配件准备不及时而延误或勉强使用旧配件修复而不能保证维修质量将会使设备故障增加、维修时间长、维修费用高,是很不经济的。对于备用量较多的简单或不重要的设备,虽然发生故障,但对于生产没有较大的影响或较容易修复的设备,可以采用这种维修方式。

(二)定期维修

定期维修属于预见性故障维修方法,即在故障末出现之前就进行定期检查、性能分析等。随着煤矿生产产量的提高,企业机电设备的运行负荷也在持续上涨。定期维修模式的推广可及时发现设备的超负荷状态,引导操作人员调整作业方式,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如:对掘进机定期维修,可弄清设备零件的磨损状况,及时更换零件或调试设备。

(三)改善维修(技术改造)

在设备进行正常维修不能根本上改善其运行性能时,为避免经常性事故的发生,可对故障的部位进行改进,在较大程度上消除故障发生的因素。这种维修制度就称为改善维修。改善维修(技术改造) 是不断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其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运转率。任何先进的设备是相对的,总有某些不足之处和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维修同时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设备更趋于完善。

(四)在线维修

直流接地故障分析及查找方法 篇12

电力系统中直流系统是十分重要的电源系统,但也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发生直流接地故障。当直流系统单点接地时,不会对信号回路、控制回路、自动装置、继电保护及事故照明等设备造成误动作或拒动作,但这样的隐患必须及时消除,否则可能发展成为两点接地,这样将会引起上述事故,产生严重的后果。由此可见,直流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然而目前对直流接地的文献、参考资料等都很有限,当出现直流接地故障时,往往大多数时间凭借个人经验来处理,如何安全、快速、准确地找到接地故障位置,及时解决并消除故障恢复直流系统正常运行,是我们当前需要分析和掌握的技术。

2 直流接地故障的原因

直流系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如系统分布范围广、设备外露部分多等)的影响,在灰尘、湿气的作用下容易造成绝缘元件绝缘降低,导致直流接地故障的发生。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下几方面:

2.1 自然因素

(1)直流系统、电气设备及二次回路处于阴雨、潮湿的气候中,容易造成电气设备对地绝缘性能严重下降,引起直流接地故障。

(2)小动物爬入或小金属零件掉落在元件上造成直流接地故障。

2.2 人为因素

(1)因检修人员疏忽大意造成直流接地故障。

(2)由于电力系统设计错误或基建安装接线错误造成直流接地故障。

(3)设备本身缺陷,引起直流接地故障。

(4)电力系统运行多年以后,二次回路绝缘材料严重老化、绝缘性能降低,造成直流接地故障。

3 直流接地故障危害

直流接地可分为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其中单点接地对直流系统影响不大,但多点接地危害做大,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3.1 直流正极接地

有可能引起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作。合闸、跳闸线圈及继电器线圈正常与负极电源直接接通(正极接通即动作)。如果原直流系统中存在正极接地,正极回路再发生一处接地,就可能引起误动作,动作原理见图1。

在直流系统中,如果A、B两点同时接地时,在将继电器前的接点短接,则会导致继电器误动作引起跳闸。这样的直流接地情况可导致误报警、保护误动等现象。

3.2 直流负极接地

可能使保护及自动装置拒动。跳闸线圈、继电器线圈正常与负极电源直接接通,正极电源通过接点接通。如果原直流系统存在负极接地,正极回路也发生一处接地,就可能引起装置拒动,动作原理见图2。

在直流系统中,如果A、B两点同时接地时,则会造成继电器拒绝跳闸。这样的直流接地情况可导致保护及自动装置拒动,从而导致严重的事故。

4 直流接地查找方法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直流接地查找的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4.1 电桥法

电桥法原理简单,应用广泛。主要应用于母线监测,可以监测到直流系统中正负电源对地的绝缘情况。

(1)平衡电桥检测法.如图3所示,当开关Q1、Q2长期闭合,且对地分压电阻R1、R2阻值相同,当正负母线对低电阻Rx、Ry为无穷大时,系统无接地。

(2)非平衡电桥检测法。如图3所示,当R1=R2,开关Q1、Q2交替闭合,如Q1闭合Q2断开,测得U1、U2;Q1断开Q2闭合,在次测得U1、U2,这样可以求出正负母线接地电阻Rx、Ry。

综上所述的两种方法,平衡电桥法其局限性在于,当监测多点接地时可能产生较大误差,可能存在动作死区;非平衡电桥法属于动态监测,但其检测速度慢,容易受到接地电容的影响,精确度大大降低。

4.2 低频信号注入法

该方法是在直流系统母线与大地之间定时注入低频交流信号,根据交流电流信号的流向查找接地故障来实现接地监测。

(1)定频法。其工作原理是在接地故障点,向直流系统的正负两极注入一个低频交流信号,在使用电流互感器逐个检测直流系统中每个支路电流,如果电流互感器电流相互抵消,则支路没有发生接地故障;如果电流互感器电流不再平衡,则测量接地点的交流电流值,计算得到绝缘电阻阻值,通过与设定值比较,判断该点是否发生接地故障。该方法简单,容易实现,主要用于便携式检测装置。缺点是检测结果受系统分布电容影响较大,可能会出现误判。

(2)变频法。该方法是针对分布式电容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而提出的。其原理是在定频法的基础上,向直流系统正负极注入两个相同幅值、不同频率的低频交流电压信号,通过钳形电流表观察直流系统中各支路电流大小的变化来查找接地点。接地电阻或交流线路随着对地分布电容的增大,会导致无法查找接地支路。这样加低频交流信号会增大直流系统电压纹波系数,从而影响直流系统的安全运行。

4.3 直流漏电检测法

直流漏电流检测法主要是通过测量直流系统的一条支路在正极流出的电流值以及在负极流入的电流值,若无接地点,则两电流幅值相等,方向相反。

直流漏电流检测法的优点是不注入干扰源,不受分部电容影响,以操作电源为检测电源。缺点是当对正负母线频繁切换接地电阻,容易形成漏电流回路,造成保护装置和控制设备的误动作。

5 结论

直流接地系统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直流接地发生故障的原因以及危害,对于直流接地故障查找和排除是非常必要的,熟练的掌握快速查找和处理直流接地故障,可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张贺伟,胡立峰.直流系统接地检测问题分析及改进[J].电力情报,2002(03).

[2]陈卫容,曹素红,陈炎明.变电站直流接地故障查找的方法和步骤[J].工程技术.

[3]崔站涛,樊丽君.直流接地故障的分析与探索[J].宁夏电力,2007.

[4]刘晓忠,王宁国,李靖波.变电站直流接地原因及预防措施[J].电力安全技术,2009,11(03):56.

上一篇:上市决策下一篇: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