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饲禁牧

2024-07-05

舍饲禁牧(精选3篇)

舍饲禁牧 篇1

巴彦淖尔市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体产业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总土地面积9660万亩,截止2007年, 家畜饲养量达到1500多万头 (只) 。河套灌区现有耕地800多万亩,每年产精饲料约5亿公斤,各类农作物秸杆约50亿公斤,为牲畜舍饲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资源。而供牲畜放牧利用的农区天然零星草场已经几乎全部被开垦利用。巴彦淖尔市牧区有天然草场7400万亩,它不仅是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成全市草地生态环境的主体。但是由于气候条件恶劣,加之多年来人们采取掠夺式的粗放营养方式,致使草原退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巴彦淖尔市现有退化草场7252万亩, 占草场总面积的98.3%;可利用草场5678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76.7%, 且退化草场仍以每年100多万亩的速度发展,这使该市原本十分脆弱的荒漠、半荒漠草原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草群中原有的一些建群种和优势植物衰退或消失,优良牧草的生长发育能力减弱。1978-2007年间,植被高度下降了25%-60%,盖度下降了30%-50%,产草量下降了40%-60%,草场载畜量由1978年的每百亩5-7个绵羊单位下降到2007年每百亩载畜2-3个绵羊单位。

农区天然草场的逐步消失和牧区天然草原的急剧退化,不仅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甚至对农牧民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项目的启动和草原“双权一制”的不断完善,以及“退牧转移”的实施, 在该市广大的农牧区逐步实行禁牧舍饲,改善生态环境,走集约型畜牧业之路已势在必行。它对该市的畜牧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保障边疆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 禁牧舍饲与生态建设和发展畜牧业的关系

1.1 禁牧舍饲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实行退牧还草、禁牧舍饲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实行禁牧后给天然草原的原生植被提供了一个休养生息的良好环境,从而促进牧草的生长发育,提高草场生产能力。目前牧区由于牲畜饲养量大,草场严重超载。优良牧草没有等到成熟结实的时候就几乎被牲畜采食吃光,严重影响了牧草种子的成熟和新生牧草的繁殖。利用特别严重的地区,甚至连牧草的根部都吃掉或裸露出来,影响了多年生牧草的无性繁殖。实行禁牧后促使牧草种子成熟,可提高新生牧草的繁殖率,增加植被的密度和盖度,在提高草场生产能力的同时,给牧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实行禁牧后,农区和半农半牧区以及生态建设项目区可扩大人工草场的面积和人工防护林面积,一方面为农区提供大量的饲草资源,另一方面达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形成生态小气候的目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地属高寒荒漠草原,草场面积达2850万亩。2002年开始实施退牧还草项目转移牧户981户、3414人;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旗政府南迁50公里,以此带动了生态移民这项建旗以来最大的生态工程,这也是该旗对生态恢复和保护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通过实施退牧还草项目,生态移民工程使全旗项目区草场获得了“休养”期,有效发挥了植被补偿生长优势,使植被盖度、高度分别较2002年提高10%-20%、牧草产量增加35%以上、围栏封育草场产草提高10kg以上,取得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目标。2008年该旗巴音前达门苏木巴音高勒嘎查率先开展春季休牧工作,休牧面积达60万亩,休牧期限2个月。获各琦苏木毕力其尔嘎查也开展了休牧工作,休牧期结束后,休牧区内草场植被高度平均增加了3-5cm,亩产草量增加2.6kg,相当于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00万元,取得了明显成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2004年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以来,迁出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快速恢复,尤其是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后,沙区草原植被盖度从搬迁前的35%提高到85%以上,山区草原植被盖度从原来的20%增加到50%以上。

1.2 禁牧舍饲与发展畜牧业的关系

实行禁牧舍饲后,从长远来看, 将极大地推动该市的畜牧业生产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方向转变。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饲养水平有所提高。禁牧舍饲后,提高了科学养殖水平, 在畜种选择、饲草料配置、饲喂方式、棚圈窖池建设等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从而提高了生产能力。

第二、带动饲草料加工业的发展。禁牧舍饲后,由于饲喂方式的改变, 人们必将根据家畜的营养需要提高现有饲草料的加工利用率,特别是农作物秸杆的加工利用,能极大地带动全市饲草、饲料加工业的发展。

第三、基础设施的改善。禁牧舍饲后,养殖户必将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棚圈、窖池建设以及加工机具的改善等。

第四、有利于高效益畜牧业的发展。禁牧舍饲后,将由过去单纯的追求牲畜头数向追求质量效益的方向转变。通过短期育肥、提高出栏率、加快周转等措施,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集约化、规模化畜牧业的发展。2008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图克镇团结七社养殖大户王五厚说:“禁牧是非常必要的,养殖要走规模化的路子,不能停留在粗放经营上,要科学转化秸秆。现在许多农户的秸秆堆半院,利用率不高,既影响村容村貌,又有安全隐患,科学转化秸秆是养殖增效的重要步骤,我家实行圈养,现有60头肉牛、120只羊,已出栏100多头牛、300只羊,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临河区双河镇团结六组组长魏莲叶全家4口人,2002年开始肉羊舍饲育肥,经过几年的发展先后投资30多万元,新建了500m2的棚圈和50m3的青贮窖池,现存栏1200多只,年出栏4000多只,年收入达24万元,人均6万元。

2 实行禁牧舍饲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全市的调查,认为全市实行禁牧无论从生态建设角度,还是从发展畜牧业生产的角度讲都势在必行。但在实施过程中要分地区、分阶段地推进,不能搞一刀切,同时还应有配套的鼓励政策,因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在农区和生态建设项目区可以全部实行禁牧

因为在农区虽没有可放牧的草场,但有充足的饲草料资源和富余劳动力、棚圈、饲草料加工机具、窖池和丰富的水资源等,发展舍饲圈养条件十分优越。此外对农区和生态建设项目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有项目经费补贴农民也愿意接受。

2.2 在牧区可分期、分批,先在一些基础条件好的牧户中开始

由于牧区环境条件恶劣,饲养牲畜数量较多,一下全部实行禁牧难以施行,因此可以实行划区轮牧或季节休牧的方式,选择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牧户先开始试行,给其他牧民起个带头作用,等见到效益、条件成熟后再全面推广。

2.3 禁牧与合理利用要灵活掌握

如农区实行永久禁牧;生态建设项目区禁牧一般应不超过3年,然后合理利用;牧区因草场退化程度不同,禁牧时间应在3-5年内,对恢复较好的草场实行划区轮牧,以草定畜, 合理利用。否则如果实行永久禁牧也是对自然资源极大的浪费。

2.4 应出台一些与禁牧相配套的相关政策

如奖惩政策、适当补贴政策等。建议市里向国家和自治区争取项目经费做为禁牧的专项补贴,对于禁牧舍饲搞得好的农牧户应给予奖励,便于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5 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思想观念

首先必须把宣传教育工作做好, 使广大农牧民的养殖观念从过去散养散放的粗放经营, 转变到以追求质量效益为目的的集约化经营方向上来,这样才有利于推动全市畜牧业的全面发展。

摘要:本文针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草原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 并围绕生态建设、实行禁牧舍饲发展集约型畜牧业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舍饲禁牧 篇2

目前我国农村尚未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每个农户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草原承包权事实上具有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性质,承包草原应该是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手段之一。除非村民自愿放弃承包,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以任何方式,剥夺或者变相剥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草原的权利,也不能以任何方式阻挠,限制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草原的权利。

这次落实农区草原“双权一制”工作,考虑到我县农区人口多,按人均分草原面积并不大,为此确定以人口数为基本划分依据,也就是说要坚持“按人口划分”这一原则。这样划分简便易行,便于掌握,也充分考虑了农区无畜户较多的因素,望各地严格把握。

(三)坚持全面落实、统一规范的原则

此次落实农区草原“双权一制”工作范围包括我县境内的所有农区、半农半牧区。除农田、林地和不能利用的石质山以外的所有草原,在坚持将草原划分到户、实行家庭承包为主的基础上,允许其它合法形式并存,具体承包形式(承包到户、联户承包、承包到村民小组)由村民自己决定。

村集体留用的机动草原不许超过村草原总面积的5%,要确保将绝大多数草原划分承包,农区留出小面积草原做为机动草场,主要目的是为今后农区畜牧业的发展留出一定的空间,如今后建设各类养殖小区的用地,建设畜牧业发展各类服务体系用地等。关于农区草原承包期限的问题,我们考虑承包期要与牧区草原“双权一制”落实承包期同步比较合适,即确定从~年1月1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止,为便于今后管理和利用,在划分草场时,要尽量做到集中连片,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避免草场划分零乱,不利于管理和利用。

(四)坚持依法建设的原则

在前一段工作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同志对《草原法》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学习的不够,理解上有偏差,不加区分地随意将草原留做其他用地,影响了落实农区草原“双权一制”工作的开展。有的地区在草原上搞建设项目,不论证,不依法履行审批手续,使草原遭到了破坏。我在这里强调一点,按照《草原法》,无论是农区的草山草坡还是牧区的草场,都是草原,必须加强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今后,草原的利用、建设必须遵照《草原法》的规定,不能随意改变草原的性质和用途,在草原上实施任何建设项目或改变草原用途,变为其它用地的,都必须按照《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草原用地审批程序的通知》(赤政字[2000]62号)文件的要求履行审批手续,如再出现未经审批随意开垦草原,要按《草原法》的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三、积极稳妥地抓好禁牧舍饲项目实施工作

~年国家下达我县禁牧舍饲任务140万亩(其中后补2002年40万亩),禁牧舍饲期限为5年,年补助饲料粮767万公斤,折资690万元。按照自治区《退牧还草试点工程管理办法》要求,禁牧舍饲项目的实施,必须落实草原“双权一制”,必须将草牧场划分到户。为了把该项目实施好,真正把补助饲料粮发放到禁牧户手中,现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以草原“双权一制”落实面积为基数,安排项目区。落实草原“双权一制”是确定禁牧舍饲项目区的前提,没有落实草原“双权一制”的地方是不准安排禁牧舍饲项目的,这是基本政策。已落实草原“双权一制”的牧区可依据牧户草原经营权证和草牧场承包合同书核定面积,农区要按照县农区草原“双权一制”实施方案要求,把草原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别落实到村和农牧户,经营权无法落实到户的,可落实到组,落实到组后,必须确定每户分得的草牧场面积最后确定禁牧面积。

2、严格把握有关政策,确保禁牧舍饲项目顺利实施。凡是在行政管辖区内的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小流域治理草地、林间空闲草地均可列入禁牧项目区。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①草牧场是农牧区广大农牧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所有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经营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每个成员所有,这种权属利益关系任何人不容侵犯。已拍卖或租赁的草牧场(五荒)是特定历史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草牧场流转形式,承包者只是对草地建设成果具有享有权,因此,禁牧舍饲项目受益的主体应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每个成员,被承包租赁的草牧场(五荒)即可不做为项目区考虑,也可在按人口确定给管辖区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后,做为项目区把禁牧补助饲料粮发给每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②我们在草牧场划分时规定"凡是在2002年12月31日零时前出生的合法人口,户口在当地的村民都享有承包草原的权力,但有的户在人不在,没有尽到建设草原,保护草原的义务”,因此外出打工或举家迁走无人管护经营的草牧场,可由农村集体代管,但不能发放补助饲料粮。

③农村集体留出小面积草原做为机动草场主要目的是为今后发展畜牧业,如建设各类小区、建设各类服务体系之用,并不是为农村集体谋求利益,因此农村集体机动草场不能发放饲料补助粮。

3、严格履行禁牧舍饲项目工作程序。以落实“双权一制”的草原为基数,按户核定禁牧面积和补助饲料粮食的数量,经县退牧还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后,由县畜牧业局为禁牧户发放《禁牧舍饲证》,并签定《禁牧舍饲合同》。禁牧户凭《禁牧舍饲证》和《禁牧舍饲合同》到指定供应点领取禁牧期补助饲料粮的50%,县畜牧业局按禁牧期限,每年组织一次验收禁牧舍饲工程,合格后颁发《禁牧舍饲合格证》,禁牧户凭《禁牧舍饲合同》和《禁牧舍饲合格证》,到指定供应点领取剩余的50%的饲料粮。第二年至第五年每年组织一次验收,验收合格后一次性发给全年补助饲料粮。

4、强化补助饲料粮的管理工作。饲料粮的主要来源为陈化粮县人民政府将确定陈化粮供应管理办法,编制陈化粮供应计划和方案,粮食部门负责陈化粮供应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严格执行补助饲料粮发放程序和政策,有关企业和单位不准回购补助陈化粮,不准克扣或变相克扣补助粮数量,不准擅自将补助粮折算成现金或代金券支付,严禁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

这次会议之后,全县落实农区草原“双权一制”和禁牧舍饲项目实施工作要马上全面推开。为确保这项工作按时顺利完成,各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在指定期限内集中力量进行专项推进。要严格把握有关政策对落实政策掌握不严引发群众上访和不能按时完成落实任务的,县委县政府要追究相

舍饲禁牧 篇3

1 彭阳县禁牧封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观念转变难。彭阳县绝大部分群众对封山禁牧已有初步了解, 但少部分群众特别是林缘地带群众多年来一直认为封禁会打破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 断了财路, 从而在思想上顾虑重重。二是解决“三料”难。在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 燃料、肥料、饲料不可少, 然而封禁后, 一部分群众的“三料”面临挑战。三是管护难。首先, 由于资金短缺, 圈舍改建难。目前全县牛、羊、猪饲养量分别为12.3万头、30.3万只、8.7万头, 已建圈舍4.6万栋, 还需要新建1.2万栋, 封禁后大多数羊只面临无舍可圈的现实问题, 对管护造成很大的压力;其次, 倒班放牧、禁牧反弹不可漠视, 特别是林缘地带出现了“偷牧”“夜牧”、“运动牧”的现象。四是资金筹措难。资金筹措的难点是地方财政配套部分和农户自筹部分。由于地方财政吃紧, 加之缺乏项目支撑, 落实配套资金难度很大。农户自筹难主要表现在农机配套和舍饲暖棚建设2个方面。

2 实施禁牧封育, 发展舍饲养殖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 要实施禁牧封育, 发展舍饲养殖, 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大宣传, 解决认识问题, 这是实施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的前提。首先, 要做好政策宣传。重点对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的重大意义、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有关政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府对封山禁牧的有关扶持政策等进行宣传, 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 加深群众对实施这一工程重要性的认识, 由被动接受向主动配合转变。其次, 做好典型宣传。一方面要利用电视、图片等媒介对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恶果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另一方面, 要对近几年彭阳县、市、区乃至全国通过生态移民、承包荒山荒坡植树造林以及发展舍饲养殖发家致富的典型农户进行宣传, 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说服教育。再次, 做好新技术的宣传。要加大对畜禽良种、良方、农业适用技术等的宣传力度, 并通过建立示范点, 带动封禁区的农民尽快接受并使用这些新品种、新技术, 以解决他们封禁后面临的生产生活难题。

(2) 探索新路, 解决“三料”问题, 这是实施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的基础。只有解决好封山禁牧区内群众的“三料”短缺问题, 才能让群众安心生产生活, 也才能巩固封山禁牧成果, 确保禁得住, 不反弹。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要积极探索草—畜—沼—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为此, 一要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加快草畜转化步伐;二要抓好圈舍改建, 扩大养殖规模;三要加强适用技术培训, 推广应用新技术, 特别是“三沼”综合利用、饲草加工、育肥防疫、品种改良、农业综合增产措施等方面的技术;四是要积极扶持协会建设, 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南部川道, 要通过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一池三改”生态能源模式和太阳能综合利用、省柴节煤炕灶、户用太阳光电设备等, 解决农民燃料、肥料短缺问题, 并利用节省的秸秆补充饲料;对林区和生态特别脆弱地区的农民要实行生态移民, 或鼓励农民进城, 通过当地二、三产业吸纳就业或鼓励外出务工, 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

(3) 创新机制, 解决管护问题, 这是实施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的关键。一是多方筹措资金, 加快圈舍改建。要确保财政补助资金的足额到位, 使财政补助改建圈舍的养殖大户尽快完成圈舍改建。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大力推行简易适用圈舍, 不搞一刀切模式, 真正做到封禁后牲畜有圈养、不上山。二是采取多种形式, 加快品种改良。淘汰劣种牲畜, 采取“以管促改”的形式, 即通过加大对封禁区的管护力度, 提高饲养土种山羊、劣种牛的成本, 迫使农民对劣种牛羊的自然淘汰。三是继续深化改革, 界定权属。结合林权制度改革, 加快对荒山荒坡、国有及集体林场权属的改革。对荒山荒坡可实行农户个人承包责任制, 也可实行公开拍卖, 按照“谁栽植、谁承包、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 及时发放林权证书, 实行动态管理, 进一步明确责、权、利, 使农民群众成为封山禁牧的主体和受益者。四是健全管护机制, 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首先, 要组建好管护队伍。分片划段, 明确任务, 落实责任, 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紧抓管护, 做到时间上不留空档, 区域上不留死角。其次, 要健全制度, 形成常抓不懈的长效机制。实行县政府与各乡镇长签订年度封山禁牧目标管理责任书, 并把封山禁牧工作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管理目标。同时, 要建立乡镇政府与分管领导签订林业生产项目责任书、与各村签订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与管护员签订管护责任书、与养殖户签订封禁管护责任书的管理机制, 真正形成政府主导、乡村负责、农民参与的封山禁牧机制。再次, 要积极筹集经费, 兑现管护员报酬。通过上面给一点, 群众筹一点, 党员干部、致富能人捐一点等办法, 多方筹集管护经费。最后, 要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

(4) 多方争取, 解决资金问题, 这是实施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的保证。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近几年, 国家十分重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每年拿出巨资支持西部改善生态环境。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采取各种形式, 千方百计争取, 用项目来保证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及其配套工程的实施。二是充分整合现有项目资金。对整村推进、生态移民、世行贷款等项目资金进行整合, 主要用于封山禁牧及配套工程建设, 并通过合理配置资源, 发挥项目资金的最佳效益。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一方面, 上级财政安排和筹措的资金应按时足额到位, 另一方面, 县财政要从现有财力出发, 尽量挤出一部分资金, 用于封山禁牧及配套工程建设。四是动员群众自筹资金。要通过加大宣传、典型引路、现场观摩等方式, 增强群众对使用沼气、太阳灶、规模养殖以及先进农机具等的认识, 调动他们主动投资的积极性, 确保自筹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参考文献

[1]宋琼莉, 邹志恒.肉山羊舍饲饲养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7 (5) :78-79.

[2]张龙现, 赵金凤, 菅复春, 等.创新养殖模式, 弘扬生态文明[J].中国动物保健, 2008 (8) :102-106.

[3]祁国军.河西绒山羊舍饲养殖试验[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7 (3) :92-93.

上一篇:《秋天的雨》教学设计下一篇:差异性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