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泾浜语

2024-06-27

洋泾浜语(共5篇)

洋泾浜语 篇1

上海洋泾浜语折射出的中国近现代对外贸易史, 从明末清初西方殖民者打开中国对外贸易大门到新中国改革开放, 中国洋泾浜语经历了澳门洋泾浜语、广州洋泾浜语、上海洋泾浜语和现代洋泾浜语现象四个阶段。中国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洋泾浜语及洋泾浜现象, 折射出近四百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变迁。

一、洋泾浜语当不属于双方中任何一方的第三种语言

作为没有共同语的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时, 在语法和词汇上大幅度简化语言被称为洋泾浜语 (pidgin, 也称皮钦语) 。“洋泾浜”是Pidgin一词的汉语翻译。洋泾浜原是旧上海一条小河的名称, 位置在今天的延安东路。1843年上海开埠后, 洋泾浜成为英、法租界的分界线。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交易往来使用的皮钦语被称为洋泾浜语。由于中国洋泾浜语在上海发展到鼎盛,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间最长, 所以学术界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此类混合语统称为洋泾浜语。

对于Pidgin一词的来源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 17世纪英国人发现美洲新大陆时最早与一个位于Orinoco河口的名叫Pidgins的印第安部落打交道, 所以人们把当时出现的简化英语称为Pidgin语;另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 由于商务往来和奴隶贸易, 各种各样的洋泾浜英语出现在中国和非洲, 所以Pidgin一词来源于广东人发business这个词的讹音。[1]中国洋泾浜语的出现与17世纪后资产阶级国家对外贸易触角的不断延伸和殖民主义扩张紧密相连, 这种不成熟的变体语言在近代中西双方对外贸易沟通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二、中国洋泾滨语产生的背景

澳门葡语与明末清初的对外贸易活动航海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有很大的关系。16世纪欧洲新航线开通以后, 西方殖民主义开始向东方延伸。根据历史记载, 葡萄牙人是最早到东方从事殖民和贸易活动的西方人, 也是第一批来华的西方人。葡萄牙殖民者对中国觊觎已久, 从16世纪初期开始就不断侵犯中国东南沿海。明武宗正德六年 (1511) , 葡萄牙殖民者攻占了当时南洋的贸易中心马六甲地区, 而后进犯中国东南沿海, 企图打开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门[2]。1557年, 葡萄牙殖民者用欺骗手段侵占了我国的澳门, 在英美成为中西贸易的主角之前, 澳门是当时中国最早、最大的中西贸易中心, 16世纪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欧洲商人基本都来自葡萄牙[3]。

中国最早的洋泾浜语, 即澳门葡语就是在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强占澳门之后作为一种贸易语言而产生的, 其适用范围主要限于葡萄牙的殖民地澳门地区, 并于清初广州开关以后至乾隆初年流行与整个广州口岸[4]。澳门葡语是一种由葡萄牙语、英语、印度语、马来语和中国粤语混合组成的一种语言变体, 其主要功能是为了中西双边贸易, 其次是为了传教。从一鳞半爪的历史记录来看, 澳门葡语均用汉字注音, 与真正的葡萄牙语相差极大。美国传教士卫三畏 (S.S.Williams) 根据自己的体验总结到:“尤其在仆人和店主那里讲的这种方言, 是葡语和汉语的大杂烩, 它的用法和发音与真正的葡萄牙语相差太大, 以至于刚从里斯本来的葡萄牙人几乎连一句都听不懂。”[5]。随着英国在中国贸易地位的不断提高, 17世纪末, 英国殖民者取代了葡萄牙殖民者在华的垄断地位, 大约在18世纪中期, 澳门葡语被以英语为主体的广州洋泾浜语所取代。

三、广州洋泾浜语与鸦片战争前的对外贸易

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 , 清政府在统一台湾后就有限制地在东南沿海开放海禁, 允许外商到广州四口等十三行自由通商, 早在那时英国在对华贸易中的地位就已经迅速上升。1715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置商馆, 标志着英国对华贸易迅速超过葡萄牙, 成为在华的主要外国势力。英国在中国的贸易史以及英属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的贸易史与广州商馆的历史息息相关。

1757年, 广州成为全国惟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后,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批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人群。随着英国对华贸易地位的提高, 广州洋泾浜语发轫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广州, 专指中国人与洋人之间用于进行商业交易和往来的独特语言。这种语言脱胎于澳门葡语, 以广州话为基础, 词汇以英语为主, 夹杂着广东话、葡萄牙语、马来语以及印第语。由于早期中英关系主要是贸易关系, 因此广州洋泾浜语主要用于中英贸易。总的说来, 广州洋泾浜语成功地充当了中外通商的贸易语言。实际上, 洋泾浜语正是作为商业“国际用语”而广为人知。广州洋泾浜语主要是一种口头交际语, 带有浓重的粤方言特点, 在语法方面以汉语语法为基础[6]。下面是一段中国店主与外国顾客的一段对话:

中:Chin-chin, how you do, long time my no hab see you.

外:I can secure hab long time, before time my no have come this shop.

中:Hi-ya, so, eh!What thing wantchee?外:Oh, some litty chow-chow thing.You have got some ginger sweetmeat?

中:Just now not got, I think Canton hab got velly few that sutemeet.

向西方读者详细介绍了这种语言的卫三畏 (S.S.Williams) 以近乎谴责的态度说:“由于汉语习惯在其中的存在, 在英美人士的听觉上引起的混乱, 再加上糟糕的发音, 使这种粗俗土语成为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交流工具。”但他不得不承认, 它是当时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共同语言[7]。1828年前后, 随着鸦片生意量的大增, 英国人通过鸦片战争迫使清朝开放包括上海在内的五口通商。19世纪60年代后, 上海成为新的贸易中心, 广州洋泾浜语的地位亦被后来出现的上海洋泾浜语所取代。

四、上海洋泾浜语与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贸易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后, 上海凭借其独特的地理、文化和经济优势, 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很快超过了广州。对外交往的增多使江浙一带急需外语人才, 能讲广州洋泾浜语的广东人成为江浙广为招徕的人才。起初从事翻译活动人多来自广州, 后来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加入进来, 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洋泾浜语。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上海洋泾浜语。如果说广州洋泾浜语源于澳门葡语, 那么上海洋泾浜语则源于广州洋泾浜语[8]。清末时期上海洋泾浜语的繁盛折射出当时上海作为商业大都会, 其对外贸易和中西交往的频繁程度[9]。随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的结束和英语正规化教育的普及, 上海洋泾浜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殖民地土壤,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上海洋泾浜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五、改革开放后的洋泾浜现象

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结束宣告了洋泾浜语消亡。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不断发展并日益与全球经济接轨。在一些贸易和服务等行业, 一种新的洋泾浜现象悄然出现。这种语言变体的出现与新形势下对外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涉外贸易图景。

这种类似洋泾浜的语言变体是中国从业人员与外国人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 是一种以贸易和服务等为目的的语言变体。以上海原襄阳路服饰礼品市场为例。原上海襄阳路市场是上海地区外国人密度最大的地区, 平均每天接待外国游客超过千人。襄阳路市场上出现的洋泾浜语现象仅限于中国从业人员与外国顾客之间的交流, 其目的也只是为了交易的完成, 而且外国人也不必事先学习这种交流用语。造成这种类似于洋泾浜语的语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从业人员语言水平较低, 句子中语法错误太多。根据朱宁和赵宝国的调查, 襄阳路市场内的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他们大都没有经过正规的英语教育, 他们认为自己的外语是在以往英语基础上根据实践经验学来的[10]。需要注意的是, 洋泾浜是殖民主义的产物, 现在出现的语言变体不是洋泾浜语的再现。但现代社会的洋泾浜语现象和历史上的洋泾浜语都具有中国式的语言思维特点, 都是中西贸易交往的产物。

六、总结

从16世纪中叶的澳门葡语到18世纪初的广州洋泾浜语再到19世纪中叶的上海洋泾浜语, 三种洋泾浜语以其独有的文化和语言特征印证了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交往的曲折历史。新中国成立后, 以规范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的洋泾浜现象依然以特定的贸易语言等变体形式在于现代社会, 反映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环境下,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蓬勃发展。

摘要:我国洋泾浜语及洋泾浜现象的出现与变迁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对外贸易发展的曲折历程。从16世纪中叶葡萄牙殖民者强行占领到鸦片战争后, 澳门葡语、广州洋泾浜语和上海洋泾浜语出现在不同历史阶段, 见证了近代中西不平等的贸易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一种新洋泾浜语现象以特定的贸易用语形式出现在当代社会, 反映出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环境下, 我国对外贸易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对外贸易,澳门葡语,广州洋泾浜语

参考文献

[1]刘文慧.中国历史上的洋泾浜英语[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4) :42-43.

[2]冯克诚, 田晓娜.中国通史全编 (中) [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8:1929.

[3]李映发.澳门春秋[M].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9:164—170.

[4]周毅.洋泾浜英语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历史渊源之探讨[J].中国文化研究, 2005, 春之卷:110-122.

[5]张振江.早期中英接触沟通语言的变迁—从葡萄牙语基础语言到英语基础语言[J].语言研究, 2007, (3) :115-122.

[6] (美) 亨特著, 沈正帮等译校.旧中国杂记[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2:47.

[7]吴义雄.‘广州英语’与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西交往[J].近代史研究, 2001, (3) :186-190.

[8]汪仲贤.上海俗语图说[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2.

[9] (美) 何天爵著, 鞠安方译.真正的中国佬[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8.

[10]朱宁, 赵宝国.当代“洋泾浜”产生的可能性—上海襄阳路服饰礼品市场从业人员英语使用情况调查[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 (4) :49-53.

浅析洋泾浜英语 篇2

关键词:起源,特点,影响

一、历史起源

洋泾浜——原来是上海的一条河流,位于从前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间。晚清时期,有许多通事、华商、跑街在这一带附近与外商接洽生意、买卖货物。久而久之,它成了十里洋场的代名词。后来,它被填为一条马路,即今天的延安东路。时至今日,这条已被填没85年之久的河流还经常被人提起,但其身份不是一个地理名词,而是一个语言现象——洋泾浜英语,也被称为皮钦语(pidgin).

在大多数人心里,洋泾浜就是土不土、洋不洋的混合物。至于“pidgin”一词的由来,专家们在考察大量资料后一致认为:p i d g i n来自于中国人对英语单词“business”的不标准发音。洋泾浜现象不是中国所特有的,而是出现在世界上许多通商口岸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明初开始,中国实行海禁政策,只允许外国商人在广州开展对华贸易,于是中国首先在广州出现了pidgin(皮钦语)。近代后,上海出现了租界,迅速地从一个普通县城发展成为全国最大地经济中心和贸易港口,西方人将其视为“冒险家的乐园”“东方巴黎”,大量涌入,语言交流的机会骤增。来自广州等通商口岸的通事们把皮钦语带到了上海,但很快被本地化了。皮钦语在上海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为跟洋人打交道的每个中国人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由于这些生意、货物买卖大都发生在洋泾浜河流附近,人们开始把这种出现在上海的p i d g i n English称为洋泾浜英语。

二、特点

洋泾浜英语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英语。这种变形首先起因于外来者:他们为了使当地人明白自己的意思,常常在语言上做出让步——简化自己的语言,加入一些当地语言的成分。于是这种变了形的外语就成为当地人模仿的榜样;另一方面,当地人在掌握这种语言的时候,会受到自己语言中语音、语法规则以及表达习惯的干扰,又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又被外来者所接受。最后,双方好像在语言上达成一致协议,产生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交际工具——洋泾浜英语。Peter在《Pidgin and Creole Linguistics》里说:皮钦语是针对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创造的例子,随着交际要求的进一步强化,它从简单的系统发展成为更复杂的系统。据此定义,没有拿皮钦语作为母语的人。

旧上海好多人会说这种流利的洋泾浜英语。他们多是没有正式读过英文的人,后来又吃的是洋行饭,或者在洋人家里打工,不得不说这样的英语,洋人听懂就行了。如:

佣人接电话时问对方:you is what?(你是什么)

保姆哄孩子时说:Baby no cry, baby cry, 阿妈也cry.(宝宝别哭,宝宝哭了,阿妈也要哭)。

洋泾浜英语是一定社会下的产物,只有口头形式。可以说只用于造句,英语中的数、格、人称、时态、体等变化都消失了(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来)。近人研究,洋泾浜英语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首先,语音经过当地语音音系的适当改造,如shop(商店)、ship(船)、soap(香皂)、sheep(羊)、soup(汤)、sample(一样)一律读做“少破”;语法规则则减少到最低程度或中国化,如“很久没有见到你了”被说成long time no see you;词汇量很小,估计只有700个单词左右,所以指称事物时往往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如胡子被称为grass belong face(脸上的草),双筒三桅汽船three piece bamboo two piece puff-puff, walking--along inside, no can see.(三根竹竿,两根烟筒,走路的家伙——即螺旋桨在里面,看不见)

下面我们系统地说一下洋泾浜英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特点:

2.1语音

音位大大简化。一般洋泾浜英语只有三个元音:[i][a][u],同时辅音系统也大大简化,[s]合并成近似[s]的音,并且喜欢给字母、单词用汉语注音。如:

A灰B弥C西D哩E伊F阿夫G臬H阿池I爱J遮K格L阿耳M阿吾N温O阿P必Q鸠R阿S阿时T低U呦V威W那不留X阿慈Y歪Z直

我们发现大多数字母读音都注得严重走音,所以洋泾浜英语与英语相差甚大。如公班衙是company的译音,鸦片是opium的译音,沙文是servant的译音。

2.2词汇

由于洋泾浜英语词汇有限,一词多用和一音多义现象特别严重。如:belong(属于)这个词在洋泾浜英语中用得很频繁,一个词代替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汉字。如:you belong ploper?(你好吗?)ploper就是proper。How muchee belong?(多少钱?)造成belong一词使用频率高的原因是:在洋泾浜英语中,连系动词to be以及它的各种形式都不存在,一律用belong代替。

2.3语法

洋泾浜英语的语法特征就是几乎没有语法, 即未形成独立的语法体系。它似乎宁可服从汉语表达习惯和词序, 而不肯遵从英语的基本语法。如, 在洋泾浜英语中, “my”就是I、we、mine、ours等人称代词的同义词。因此“我不能”就被说成“my no wants”, “我也吃牛肉”被说成“my eat beef”。

随着上海商业经济的发展,洋泾浜英语的发展相当快,在短时间内风行上海。“来叫克姆 (come) 去叫谷 (go) , 是讲也司 (yes) 勿讲拿 (no) , 雪堂 (sit down) 雪堂请侬坐,翘梯(翘是沪语‘吃’的谐音,梯即英文tea的音读)翘梯吃杯茶”成为沪上流行语。当然,由于洋泾浜英语的语音、语法与英语有误差,有时难免出现笑话。如:

一个男厨子,上工时对女主人说:“Twenty dollars one month, eat you, sleep you.”女主人听了这话,脸都红了。其实,厨子的意思是:月薪20元,吃你的,住你的。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洋泾浜英语是不会造成误解的。如:

外国主人回家,见玻璃碎了,便问仆人缘故。仆人流利地说:“inside(里面)吱吱吱,outside(外面)喵喵喵,glass(玻璃)克朗当。”主人一听就乐了,原来是猫抓老鼠闯的祸。

又如:

主人让司机去买电影票, 结果司机空手而归, 告诉主人:“Man mountain man s e a, t o d a y n o s e e, t o m o r r o w s e e, tomorrow see, same see.”主人也听懂了:人山人海, 今天看不成了, 明天看吧, 明天看, 还是那个电影。

三、影响

洋泾浜英语在中国曾经存在了三个世纪之久,在近代对外贸易、外交和文化接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影响极为深远。它是近代汉语外来词(特别是音译词)产生的源头之一,许多洋泾浜英语已经通过音译的方式留在了汉语中,如上海话“老虎窗”就来自于英文的r o o f window, 意思是开在屋顶上的窗——外国人来华居住,也带来了他们的建筑特色,他们把窗开在屋顶,便于采光,即ro of window。上海话中的“枪势”(运气、机会)是英文单词chance的音读,还有翻新(fashion)、罗宋(Russian)、瘪三(beggar)、水门汀(cement)、拿摩温(Number one)、时髦(smart)、康乐球(corner ball)、开丝米(kashmis)等等。外国人发现上海的妓女卖艺不卖身,于是把他们的表演称作新桑(sing song),直到今天,英文以sing-song-girl特指上海的妓女,就是洋泾浜英语留下的痕迹。

洋泾浜英语是双向的,不仅中国人学,外国人也不得不学,否则就无法沟通。倒霉的外侨若要在中国居住,就必须过“洋泾浜英语关”。为此,他们痛苦不堪,称洋泾浜英语是“kill English”(谋杀英语)。

四、结论

鉴于洋泾浜英语在中国的起起伏伏,我认为有两项措施势在必行:

1. 加强和改进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既要努力增加数量,又要保证质量。

既要精通外语,又要有中文修养;既要学习语言,又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要变学院式的、封闭式的教学为密切联系实际的、开放的教学。

2. 建立对外外文工作的检查、咨询和服务机制。

要延揽国外以外语为母语的专家,包括在国外生长、求学的华裔专家,为他们配备中文水平和文化水平较高的翻译助手作为辅助。要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所有对外外文材料都由这样的机构审阅、修改、润饰,可以收取合理的费用。

通过这样的措施,我们才能防止民间的洋泾浜英语渗入到官方外交中,至于民间的洋泾浜英语,我们只有花大力气普及英语教育,尽可能地减少洋泾浜英语发生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普通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季压西, 陈伟民.中国近代的洋泾浜英语[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2002.1

洋泾浜英语的来源及历史影响 篇3

1.历史起源

晚清时期清朝被迫对外开埠, 大量外商蜂拥而至抢占贸易区域, 但他们首先面对的就是语言沟通的问题。外商一时不到精通英语的人为其进行语言沟通, 而清末知识界人士因对洋人抱着轻蔑仇视的态度, 更以学习英语为耻。在当时中西迫切需要交流无路的情况下, 大量中国下层“通事”、“舌人”开始努力模仿英语, 且外国人也对这种“中国特色”英语主动或被动地宽容与配合, 于是逐渐诞生出一种虽极不规则但却为双方所明白的“混合语言”, 这就是洋泾浜英语。我国辞书对“洋泾浜英语”这个词的最权威的解释是:“帝国主义者侵略我国时产生于我国沿海几个通商口岸的一种混合语言。词语极少, 多半来自英语, 语法则基本上依据汉语。如onepiece house (一所房子) 。解放后, 洋泾浜英语已成为历史名词。”洋泾浜英语在国际上有个通用的叫法, 叫做“Pidgin”。对于Pidgin一词的来源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 十七世纪英国人发现美洲大陆, 与当地一个叫做Pidgins的部落所使用的简化英语及称之为Pidgin英语;另一种观点则认为Pidgin即英语单词“business”的不规则发音, Pidgin English最初表示的是Business English, 也就是中外贸易中使用的商业语言。季羡林在《汉语与外语》中说:“英文称之为Pidgin英语的语言, 是旧日通商口岸使用的语言。出于需要, 非说英语不行, 然而那里的中国人文化程度极低, 没有时间, 也没有能力去认真学习英语, 只好英汉杂烩, 勉强能交流思想而已。”

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洋泾浜语是“广东葡语”。16世纪, 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我澳门之后, 葡萄牙语与当地粤语产生某种混合, 逐渐发展成为葡萄牙人与整个广州口岸的华人之间通用的语言, 是水手、中外商人、买办、外国传教士等的主要交流手段。直至鸦片战争时期, 英语才正式传入中国。随着英美两国在广州海上对外贸易地位的不断提高, 英语逐渐取代“广东葡语”, 成为中外交流的主要语言手段, 在近代中国盛行一时。

2.特点

Peter在《Pidgin and Creole Linguistics》里说:Pidgin语是针对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创造的例子, 随着交际要求的进一步强化, 他从简单的系统发展成为更复杂的系统。据此推断, 它是一种语言简化形式, 都不是使用者的母语。和正规的英语相比, 洋泾浜英语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一) 词汇量。Charles Leland在1876年出版的Pidgin English Sing-song所附词汇表, 包含441个词;Robert A.Hill在“Hands of Pidgin English”中曾说中国洋泾浜英语有700多个或者更多;杨勋在《别琴竹枝词》中共列出234个上海洋泾浜英语单词, 32个词组及10个短语;王芝在《英吉利语略》中罗列了109个常用英语单词及10个短语。虽没有人做过精确地统计, 但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洋泾浜英语的词汇量是很少的, 所以一词常有多种意义, 如cachee出了get、bring、find等意思外, 还有become的意义;同时指称事物时往往借助迂回曲折的说法, 如胡子被称为grass belong face (脸上的草) ;系动词to be以及它的各种形式都不存在, 一律用belong代替。

(二) 语音。受汉语语音影响, 中国人往往发不好复辅音或以辅音结尾, 尤其是词尾为清辅音爆破的词。所以, 在洋泾浜英语中往往在此类但此后添加元音, 以形成易于发音的音节, 如make读作makee, catch读作catchee, save读作savee, much读作muchy等等;方言等地域性特点也对洋泾浜英语的语音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南方地区, R和L不分, 一位中国米商向英国卖米 (rice) 却说成了卖虱子 (lice) 。s与sh也混而为一, shpeakee即speak, shleep即sleep。以ld结尾的单词常发成lo结尾的音, 如cold作colo、child作chilo、gold作golo等;另外, 用汉字注音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洋泾浜英语读音的扭曲。如数字1到12分别读成:温、都、地厘、和、辉、昔土、西问、噎、年、颠、林、打拉。不难看出, 以上注音远远偏离正确的英语发音, 这样一来洋泾浜英语支离破碎、洋相百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 语法。洋泾浜英语的语法非常简单, 较真正的英语存在着大量的简化与删改, 且未形成完整的语法体系。数、格、时、体、态、人称等变化全都消失了, 句法结构被最大程度的简化, 所有的单词基本上只有一种形态。汉语中量词使用广泛, 使得洋泾浜英语中的piece一词频繁出现, “一个人”作“a piece man”;my就是I、we、mine、ours等人称代词的通称;汉语的语气词也被大量植入洋泾浜英语的句子当中。汉语的“啦、罗”是表示完成的语气词, 放在动词后面加lo即表示此种含义, 例如die-lo (死了) 、say-lo (说啦) ;动词叠用也经常出现, 如“看看”即“look-see”;另外, 句子成分基本上按照汉语 (或各地方言) 的次序排列, 如“You makee see this side”, “makee”的加入就是典型的受到了中国南方语言语法的影响———普通话的“你去过吗?”, 而在广东话里则是“你有去吗?”, 相较之下多了个“有”字, 而洋泾浜英语里的makee正有“有”的义项。

3.影响

洋泾浜英语的产生有着其深刻的社会背景, 是中外交流中不可或缺一种工具, 为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外交和文化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影响极为深远。

洋泾浜英语的混合性和非规范性决定了对它的学习应是双向的, 不仅中国人要学, 外国人也要学, 否则就无法沟通。卫三畏曾说洋泾浜英语是“当时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共同语言”, 他认为外国人可以很快学会这种完全漠视读音和句法规律的语言, 以它与中国人进行商业交往已经足够, 没有必要再学习中文。

中西语言的影响也是双向的。洋泾浜英语也是中国外来词汇的源头之一, 例如chopsticks———筷子, cacocalo———可口可乐, shampoo———香波, E-mail———伊妹儿, bus———巴士等等;同时洋泾浜英语也进入英语成为英语系统里的俚语、习语, 丰富了英语词汇, 如非常流行的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见了!) 。列文森曾分析说:“西方给与中国的是改变了它的语言, 而中国给予西方的是丰富了它的词汇。”

4.结语

洋泾浜英语是语言接触的特殊产物, 是两种语言相互借鉴、妥协产生的“混血儿”, 以其实用性顽强地存在了三个世 纪之久。但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不断推进,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英语正规化教学逐渐推广普及, 盛极一时的洋泾浜英语也逐渐走向衰亡, 这是中国外语教育取得重大成果的表现。然而, 80年代以来, 洋泾浜英语又悄悄地在我国复活, 且不再只是商人小贩的问题, 甚至连官方对外宣传品中也频繁出现“书面洋泾浜”, 打着我国官方旗号、深入到对外宣传领域, 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因此, 我们必须改进最外语人才的培养机制, 既要增加数量又要保证质量, 并且建立对外问工作的检查、咨询和服务机制。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做到 防微杜渐, 彻底杜绝洋泾浜英语的死灰复燃。

参考文献

[1] .季压西, 陈伟民.近代中国的洋泾浜英语[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1) :22-27.

[2] .祁文英。语言混血儿——洋泾浜英语[J].兰州大学学报, 2000, (s1) :221-222.

[3] .顾卫星, 朱全明.“别琴”英语剖析[J].苏州大学学报, 2003, (3) .100-104.

[4] .雍和明.试论“怪调”洋泾浜英语的滋生[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4) .20-21.

洋泾浜语 篇4

“洋径滨英语”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和不同语言相遇时, 两方为了进行交际而特意创造出来的语言变体, 是两种不同的语种的融合与杂交, 可以理解为中英语言的变体。中国的“洋泾浜英语”最早产生于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贸易大环境中, 是外国传教士、商人与中国的小店主与下层苦力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语言。创造并使用这种“洋泾浜英语”的人都是文化程度极低的下层劳动者, 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的英语教育, 所以这种他们口中的“洋泾浜英语”与正规的英语相距甚远。虽然“洋泾浜英语”不属于正规的英语, 但它也有丰富的词汇量、稳定的词法与句法, 并在广州、上海等地流传了三百年的时间。

一、清末上海“洋泾浜英语”产生的环境和缘由

19世纪中叶, 以上海为首的五口开埠的现状使得中国的对外商贸中心从广州向南方转移, 上海成了外商眼中的风水宝地, 列强各国纷纷在上海设立领使馆和租界地, 开办商行, 抢先占领了上海的贸易区域。但他们首先面对的就是语言沟通的问题, 英语人士一时找不到真正懂英语的人为其进行语言沟通, 而当时中国知识界人士对洋人抱着轻蔑和仇视的态度, 以学习夷语为耻, 以与洋人沟通为害。因为在当时人的心目中, 与洋人沟通就是“汉奸”, 当时林则徐在《札澳门同知传偷义律准驳条款》明确指出:“乃有一种奸徒, 不由商雇, 私与夷人往未, 勾串营和, 无所不至, 是以内地名曰‘汉奸’。”“汉奸通夷助逆, 最为可恨”。更为严重的是, 清政府把鸦片战争中的失利都归到“汉奸”的身上:“该夷火器而外, 本无所能;一切主谋, 皆汉奸从中布置”。这就从政治上提高了“汉奸”的地位, 因此, 清政府坚持认为“查办夷务, 尤以缉拿汉奸为要”。在这种社会语境之下, 清末社会和民众把会夷语、跟随外国人的中国人指责为“汉奸”。“凡土人晓习夷语, 夷人买卖从中为之说合者……实系汉奸”的思想使上海没有学习英语的风气, 而急需英语口译人员的外商只能借助于下层“通事”“舌人”来完成华洋之间的交流, 而这些文化水准低下的“舌人”使用的是一种Pidgin英语。季羡林在《汉语与外语》中说:“英文称之为Pidgin英语的语言, 是旧日通商口岸使用的语言。出于需要, 非说英语不行, 然而那里的中国人文化程度极低, 没有时间, 也没有能力去认真学习英语, 只好英汉杂烩, 勉强能交流思想而已。”

上海的“洋泾浜英语”就是在这种双方迫切需要交流、中国下层人士对英语的努力模仿和外国人对英语语法语音的宽容与配合之下, 逐渐诞生出的一种虽很不规范, 但又能为双方提供最低级的语言沟通的“混合语言”, 它在语言学中被称为1ingua franca。简单的贸易过程与参观浏览可以在这种“混合语言”中勉强完成, 在这个“混合语言”的使用过程里, 双方都把对语言的交流压缩到最低限度, 1841年9月的《中国丛报》第十卷第九期上有一篇英军写的文章说明了这种“混合语言”的使用情况:“很多印地语和英语的词汇被缩短得这么厉害, 以至于连阿德隆这样的语言学家都会莫名其妙。但是这些词却被使用它们的人们所很好地领悟。”这种混合型英语在国际上有个通用的叫法, 叫做“pidgin”, 在中国译为“别琴英语”, 有着“贸易”“事端”的含义, 中国“别琴英语”的诞生地在广州, 清末的上海, 这种“别琴英语”被称为“洋泾浜英语”。

洋泾浜, 原为上海县城北面的一个不知名的地方, 位于现在的上海延安东路一带, 1849年洋泾浜成为英法租界之间的分界线, “洋泾浜”这个地名才时时出现在清政府官方的文件里。随着上海对外作为通商口岸地位的提高, 西方商人、外交官和传教士都来到上海居住, 这一带成为“西人通商总汇”和真正的“十里洋场”。上海洋泾浜一带有一群被称为“露天通事”的“舌人”, 凭借早年所学得的一点外语和涉外阅历以通译华洋两种语言为业, 成为清末下层社会里特有的“舌人”。他们在洋泾浜两侧的华洋相处的环境里, 与洋人接洽生意, 买卖货物, 以进行语言传译工作为生。随西方人士一起来到上海的还有原来广州的许多露天通事与洋行买办们, 他们将在广州通用的“别琴英语”带到了上海, 并对当时活跃在上海的“露天通事”的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用广州话注音的“混合英语”显然不符合上海人的语言发音习惯, 于是活跃在上海洋泾浜一带的“露天通事”用沪语的发音、附加各种手势动作, 在时间的磨砺和洋人的配合之下, 形成了另一种混合英语。为与广州“混合英语”相区别, 人们称这种诞生于上海“pidgin”英语为“洋泾浜英语”。

语言学家周毅认为:从学术年代上讲, 广东英语和上海“洋泾浜英语”之间的划分年代是19世纪60至70年代。这是以宁波人冯泽夫编著的以宁波话注音的《英语注释》 (1860) 和上海人曹骏编著的以上海话注音的《英字入门》 (1874) 为界限的。在这段时间里, 上海的“洋泾浜英语”在上海对外贸易的大环境里应运而生, 迅速成为中西方交流中的重要语言工具而渗透到近代上海的各个阶层。同时“洋泾浜英语”开始与广东英语脱轨, 于是清代中西方语言交流中出现了两者“混合英语”并存的状态。由于近代上海在中外贸易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使上海“洋泾浜英语”逐渐走出上海, 成为近代中国一切非正式语言的代名词。正如1903年6月20日, 美国驻华公使萨拉·康格夫人的一封信中所写的那样:“‘洋泾浜英语’是中国的一种外贸语言……中国各省方言不通时, 来自各地的人就用‘洋泾浜英语’交流。”

二、学习“洋泾浜语言”的途径

1. 从习于洋主人。

卫三畏是近代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 是最早来华的美国传教士之一, 也是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先驱者, 是美国第一位汉学教授。卫三畏在华40年, 编过报纸 (《中国丛报》) , 当过美国驻华公使代办, 被称为美国“汉学之父”, 其名著《中国总论》是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进行综合研究, 是美国汉学研究的开端和里程碑。卫三畏曾在给自己国的一封信提到:“在外国人家里干活的中国人都想学习英语。”因为掌握了英语, 就可以到更大的洋人商行里去充当买办, 或者直接和洋人做买卖, 因此一些中国人都想通过与英语人士的接触, 尽快地学习英语, 使自己成为一个掌握“夷语”的人才。

2. 在洋人出没的环境里进行实践式学习。

清末的广州和上海, 有一种叫做“咸水妹”的在水上专门接外国客的妓女。薛理勇《上海闲话》有“咸水妹”条, 说广东的蜑户是最早和最多接触外国人的, 而外国人称蜑户之女为“handsome maid”意译为“美人”, 音译则为“咸斯非妹”, 转译之就是“咸水妹”。这正如外国人最初把上海妓女叫做“sing song girl”即“新桑歌”、把妓院叫做“girl house”即“葛二好司”一样。这种“咸水妹”混迹于外国水手出没的港口, 用模仿而来的生硬英语招揽洋人, 也是推动“洋泾浜英语”形成的一种力量。而“咸水妹”就是在华洋混杂的环境里, 逐渐学会了“洋泾浜英语”。如《清稗类钞》有一则“咸水妹”的故事曰:“上海有个女子叫王小娥, 读过一些书, 会说‘洋泾浜英语’。‘洋泾浜英语’者, 不规范之英语也。小娥长成后, 没有嫁人, 反而下海做了娼妓。她本是广东人, 深知做‘咸水妹’可以从洋人那里多赚银钱, 便在鸭绿路做起咸水妹生涯来。”对于想掌握英语的中国人来说, 到外国人经常活动的场所去, 采用耳濡目染的方法去学习英语是一种立竿见影的好办法。因为没有正规的场合可以去学习英语, 而掌握英语后又可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所以一些想学习英语的人便经常来到洋人出没的场合, 利用一切可能学习洋人的片言只语, 并通过肢体语言和刚刚学会的几个单词与洋人交流。于是街上的店铺以及其他外国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就成了中国人学习、实践英语的地方, 而且这种学习方法非常有效。

3. 借助于工具书学习“洋泾浜英语”。

清末时已有一些语言工作者开始关注“洋泾浜英语”现象, 并抓住这个商机, 编辑出版了一些助人学习“洋泾浜英语”的工具书, 如澳门的《红毛蕃书》、佛山的《红毛买卖通用鬼话》、宁波人冯泽夫编著的以宁波话注音的《英语注释》 (1860) 和上海人曹骏编著的以上海话注音的《英字入门》 (1874) 等, 这些工具书都是以方言注释、用方言的发音给英语注音, 所以对于学习者来说, 使用起来很是方便, 就成了一些急于掌握“洋泾浜英语”的中国人的学习途径。但不论哪种学习方式, 都表现出上海“洋泾浜英语”求快、求简捷的学习特色。为此, 有人将“洋泾浜英语”编成了口诀, 让人尽快地记住英语单词:如“来是康姆去是谷”、“是叫也司勿叫拿”、“靴叫蒲脱鞋叫靴”、“雪堂雪堂请侬坐”等, 就是流行在上海的“洋泾浜英语”歌谣。

摘要:上海“洋泾浜英语”是在中西迫切需要交流、中国下层人士对英语的努力模仿和外国人对英语语法语音的宽容与配合下, 逐渐诞生出的一种虽不规范, 但又能为双方提供最低级语言沟通的“混合语言”。

关键词:清末,上海“洋泾浜英语”,成因

参考文献

[1]季羡林.汉语与外语[M].语文出版社, 2000.

[2]黎难秋.中国口译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

[3]颜治强.世界英语概论[M].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洋泾浜语 篇5

洋泾浜本是黄浦江一条支流的河名, 位于从前英、法租界和公共租界之间的界河, 后来被填成一条马路, 成为今日上海的延安东路。由于外国商人常在附近做生意, 同当地人之间的语言交流非常频繁, 很多没有收到正规英语教育的中国人为外国人打工, 只能用不伦不类的英语与其交流, 这样一来二去, 这种中英混杂的语言, 不讲语法把汉字逐词用英语进行表达的一种混合语就应运而生, 人称“洋泾浜英语”。如, Longtimenosee. (好久不见了。) 。有这样一个洋泾浜英语笑话, 某洋行老板叫司机去大光明电影院去买戏票, 他空手而归, 说:“Manmountainmansea, todaynosee, tomorrowsee, tomorrowsee, samesee.老板字字句句都听懂了。今天的英语学习者听到这些蹩脚的英语会忍俊不禁。常见的洋泾浜英语还有:

wherewhere:哪里, 哪里

peoplemountainandpeoplesea:人山人海

doublehorsedoubletiger:马马虎虎

sevenupeightdown:七上八下

goandsee:走着瞧

goodgoodstudy, daydayup: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nothreenofour:不三不四

网络英语, 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 是从正规英语中派生的, 有将英语词语字母化, 也有利用英语的谐音或转义, 也有对一些单词进行简写, 对规范英语词汇进行再造的一种新型英语。比如常见的网络英语表达有:

AFAIK=asfarasIknow就我所知BF=boyfriend (男朋友)

CUL=Seeyoulater.再会DIY:DoItYourself (自己动手做)

FTF=facetoface面对面

2、形成的原因、特点分析

同样语言,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会因自然、文化环境的不同而造成差异。正因为从十八世纪上半叶起, 上海贸易地位日增, 交流贸易的迫切需要, 才使得英语在中国的使用出现变异, 在中国造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洋泾浜英语。洋泾浜英语的最大特点是简化的语法体系及有限的英语词汇, 因此需要使用迂回或比喻的方法来表达许多精细的语意。像这种拾起仅有的几个英文单词, 胡拼乱凑的语言, 外国人一样能领会, 这也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也具有语言的创造性。而网络英语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英语语言形式, 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化和图片, 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 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常见有以下几种: (1) 使用英语缩写词, 如, WTO (世界贸易组织) GDP (国内生产总值) IAE:In?any?event (无论如何) 它们大多是用首字母或发音相似的字母代替整个单词。 (2) 直接使用英语单词。如, E—mail电子邮件、Windows视窗、Office2000办公软件、TCL王牌、Nike耐克等等。 (3) 大量使用英语音译词和意译词。如, 快餐fastfood、白领whitecollar、蓝领bluecollar。再如fans不叫fans, 叫——粉丝。这种从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 发展神速, 这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 正越来越流行, 越来越多的被广大的网络人群和青少年所接受了,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大有蔓延的趋势。

3、结束语

洋泾浜英语和网络英语有相似之处, 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起初都是为了方便交流, 用一些简单的单词或字母达到沟通的目的。网络英语起源于洋泾浜英语, 可以说是洋泾浜英语在网络世界里的有一种延伸和变体。但他们又有很多不同之处。洋泾浜英语产生于20世纪初的旧上海, 使用的人群主要是一些没有收到过正规教育的小商贩, 出发点是为了与外国人进行贸易。而网络英语是由于网络的兴起, 青年人在网民中占据绝对优势, 他们崇尚创新与个性, 常会使用一些英文来代替我们熟悉的母语, 不仅出于表达洒脱、活泼、诙谐、幽默的需要, 也是出于表达他们的时髦和前卫, 因此在网络聊天中创造的一种流行的英语语言。虽然网络人群很复杂, 但一般都受过正规的英语教育, 而且网络英语的编写者对语言学的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英语知识或词汇很丰富, 他们往往利用英语的特点和优势将规范词汇进行再造, 更便于网络中的快速交流。这种网络英语迎合了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和年轻人的心理, 迅速在互联网的蔓延开来, 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趋势。

面对网络英语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泛滥的形势, 肩负“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们也不免忧心忡忡。国内有一些语言专家甚至将网络英语称为21世纪的“洋泾浜”, 他们认为这种“新洋泾浜”的泛滥污染了英语的纯洁性, 影响了英语的健康发展。但是, 也有不同的声音“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使用网络英语也是个人的自由。”上海复旦大学现代英语研究所所长熊学亮教授告诉记者, 网络英语是从正规英语中派生的, 用于交流, 也便于交流, 是对规范英语词汇进行再造的结果。我相信网络英语对英语的“教”与“学”是有帮助的。对于这种现象, 尽管不同声音, 但作为一种语言形式来说, 就有它存在的理由,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几乎都接受了文化的影响, 英语也不例外。

摘要:英语在中国的使用和发展造就了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洋泾浜英语。它是指不讲语法把汉字逐词用英语表达的一种混合语, 而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有出现了一种新的洋泾浜英语——网络英语。本文着重对这两种英语的形成原因特点进行比较与分析。

关键词:洋泾浜英语,网络英语,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英语在中国文化中再生》光明日报2003年4月15日

[3]《英语知识》2008年第20期

【洋泾浜语】推荐阅读:

洋泾浜英语05-31

洋泾浜英语的跨文化解读05-27

上一篇:博士授权学科下一篇:英语课程建设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