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界面(共7篇)
动态界面 篇1
1 前言
PowerBuilder作为一种可视化、面向对象的快速应用开发工具,是流行的数据库前端开发工具之一。它集成了强大且易于使用的第四代编程语言,内置包括数据窗口在内的多种对象类,支持并访问当前广泛应用的各种数据库,数据窗口对象是Powerbuilder(简称PB)中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对象,也是PB有别于其他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工具的主要地方,可以说是PB开发工具的灵魂。通过数据窗口高效率、快速地获得数据库中表的各种数据,以各种数据表现形式展现给用户。在此主要讲述利用PB的可视化用户对象动态生成录入界面技术。
2 问题的提出
在实际的编程环境中,常常需要根据实际定义的模板实现动态标签,并且标签下的内容项目及其中选择录入的内容都是动态生成的,其目的在于灵活满足用户提出的各种要求,根据用户定义的模板动态生成下面的标签及其内容,同时根据用户对编辑按钮的要求,还可定义用户标签中输入内容的按钮是单选按钮、多选按钮或是文本编辑按钮,如图1所示。
PowerBuilder提供了用户对象这个概念,很好地支持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其中可视化用户对象可实现用户对界面的要求,可视化用户对象是可重用的具有某种行为的一个或一组控件,在建立新的用户对象时要选择用户对象的类型,本例选择COSTOM定制类型,定义u_nothing用户对象,在此用户对象上又根据实际动态生成多个可视化用户对象,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3 编程实现
3.1 定义用户对象u_nothing
3.1.1 用户对象u_nothing实例变量
3.1.2 定义函数用户对象的of_getwindow(),找到用户对象u_nothing的父窗口
3.1.3 用户对象constructor()事件
当父窗口调用此用户对象时触发,此函数根据父窗口传送过来的值,从数据窗口中调用数据库定义的数据生成相应的按钮供用户选择录入。
3.2 主窗口对自定义用户对象的调用
3.2.1 主窗口定义用户对象数组变量
3.2.2 主窗口中生成标签页
4 结语
本程序在PowerBuilder9.0编程环境中实现,根据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原理,灵活运用PB中用户对象的概念,实现了动态生成标签页及其中的录入内容选项,对于在实际系统开发中用户要求的录入项目及内容变化的情况非常适用。
摘要:根据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原理,利用PowerBuilder可视化用户对象程序设计方法,针对用户不断变化的录入项目及内容,实现动态生成用户录入界面,并且界面中所生成按纽类型也是可定义的,程序的实现满足了用户需求,为编程人员提供了新的程序设计思路。
关键词:PowerBuilder,面向对象,用户对象,动态的
参考文献
[1]郭宝利,等.PowerBuilder9.0实用解析,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刘志铭,等.PowerBuilder数据库开发关键技术与实例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陈永强,等.PowerBuilder数据库开发经典实例精解,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动态界面 篇2
功能梯度材料若应用到航天工程结构或其他结构中, 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动态冲击载荷;而目前关于功能梯度材料含周期裂纹动态断裂问题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假设剪切模量成指数函数形式变化, 研究了功能梯度粘结均匀基底结构周期界面裂纹动态冲击问题, 将混合边值问题转化为求解一个带Hilbert核的奇异积分方程, 展现了周期问题的固有性质。通过数值求解奇异积分方程获得应力强度因子, 并考察了裂纹间距、几何参数和功能梯度非均匀性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1问题的提法
如图1所示, 一功能梯度涂层和一均匀基底理想粘结, 厚度分别记为h1和h2, 在材料界面有长度为2a的周期裂纹, 周期为2L。如图1所示。周期混合边值问题关于y轴和x=n L (n=0, ±1, ±2, …, ±∞) 对称, 因此我们下面只考虑一个周期带。剪切模量和质量密度假设以指数形式变化[10]:
式 (1) 中, μ0和ρ0是界面处的剪切模量和质量密度。
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为
2问题的求解
运用Laplace变换, Laplace域中的控制方程为
式中
求解控制方程 (7, 8) , 位移可以表示为
这里
利用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 由位移和应力的表达式, 我们得到下面的三重级数方程 (12) 。
引入函数αl (u, p)
由式 (7) 和式 (13) , 我们得到
利用边界条件, 由式 (12) 和式 (14) , 得到
式 (15) 中
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定义为
时域中的应力强度因子可以通过Laplace数值反演得到[11]。
3结果和讨论
当t→∞或p→0时, 瞬时应力强度因子将收敛于它的静态解。图2给出了周期L/a对正则化静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从图2中可以看出, 所得结果与Ding和Li[9]的研究结果一致。
图3给出了非均匀参数比βa0对正则化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 正则化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峰值随着βa0的增大而减小。正则化周期L/a对正则化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在图4中给出, 同样可以发现, 随着正则化周期L/a的逐渐增大, 正则化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峰值逐渐减小。这说明非均匀参数比和正则化周期对则化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很大,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非均匀参数比和裂纹之间的间距来阻止裂纹的扩展。
4结论
本文假设功能梯度材料剪切模量为指数函数形式变化, 研究了功能梯度涂层-均匀基底周期界面裂纹动态断裂问题。采用Fourier积分变换技术, 首先将混合边值问题转化为一组三重级数方程, 然后利用边界条件将混合边值问题转化为求解一个带Hilbert核的奇异积分方程, 并对积分方程数值求解, 获得了周期裂纹的尖端应力场, 展现了周期问题的固有性质。结果表明了裂纹间距、几何参数和功能梯度非均匀性对应力强度因子均有一定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功能梯度涂层-均匀基底周期界面裂纹动态断裂问题。采用Fourier积分变换技术, 首先将混合边值问题转化为一组三重级数方程;然后利用边界条件将混合边值问题转化为求解一个带Hilbert核的奇异积分方程;并对积分方程数值求解, 获得了周期裂纹的尖端应力场。结果显示了裂纹间距、几何参数和功能梯度非均匀性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所获得的结果对功能梯度材料的设计及应用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功能梯度材料,周期裂纹,奇异积分方程
参考文献
[1] Delale F, Erdogan F.On the mechanical modeling of the interfacial region in bonded half-planes.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1988;55 :317—324
[2] Ozturk M, Erdogan F.The mixed mode crack problem in an inhomogeneous orthotropic medium.International Journal Fracture, 1999;98 :243—261
[3] Chen J, Liu Z X, Zou Z Z.Transient internal crack problem for a nonhomogeneous orthotropic strip (mode 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2002;40:1761—1774
[4] Guo L C, Wu L Z, Zeng T.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n edge crack in a functionally graded orthotropic strip.Mechanics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5;32:385—400
[5] 程站起, 仲政.功能梯度材料涂层平面裂纹分析.力学学报, 2007;39:685—691
[6] 陈伟球, 赵莉.功能梯度材料平面问题的辛弹性力学解法.力学学报, 2009;4:588—594
[7] 丁生虎, 李星, 黄凌霄, 等.正交各向异性功能梯度涂层-基底结构共线裂纹问题的断裂分析.固体力学学报, 2011;32:625 —629
[8] 黄干云, 汪越胜, 余寿文.功能梯度涂层中III型周期裂纹问题.机械强度, 2004;26:097—099
[9] Ding S H, Li X.Anti-plane problem of problem of periodic interface cracks in a functionally graded coating-substrate struct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2008;153:53—62
[10] 李永东, 张洪才, 贾斌, 等.功能梯度双材料弱/微间断界面的冲击断裂分析.力学学报, 2006;38:559—564
动态界面 篇3
一.动态系统理论
复杂理论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入, 其理论基础是20世纪70年代的自组织理论、H.Haken的协同论、以及M.Eigen的超循环论。复杂理论表明每一个自我组织、自我调整的复杂系统都具有某种动力, 同时他们具有无序性、自发性和联动性, 复杂系统具有将秩序和混沌融入某种特殊的平衡能力。DST强调事件关系以及各个元素之间的互动。从这个层面上讲, DST摒弃了传统语言简化论-各因素之间的线性因果关系, 将语言的发展的认知观与社会观联接起来, 认为许多相互作用的因素决定着SLA的发展过程。语言习得不仅是学习语音、词汇、句式、语篇等语言的内部结构, 还应学习语言的外部结构。语言的动态系统具有三组重要原则:动态、非线性、不可预测;复杂、开放、自组织;初始敏感与反馈敏感。因此, DST为SLA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使得我们从以往“语言是静止的”观点中脱离出来, 对于语言学习和掌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二语的习得模式
SLA研究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前者主要是习得理论的建构, 如普遍语法理论、监察理论、文化适应模式、适应理论、功能理论、多变语言能力模式;后者则主要研究如何运用习得研究成果来改进外语教学、教材编写、课堂设计以及在课堂上如何来进行有效教学。研究目标主要是描写和解释, 即描写二语的整体语言能力和各项具体语言技能的习得和发展过程;解释学习者为什么能够习得第二语言以及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对于SLA的作用。Ellis对SLA的研究范围和目标作了阐述, 他指出情景因素、语言的输入、个体差异以及学习过程决定了语言的输出。许多相互作用的因素决定着SLA的发展过程。例如语言因素包括源语、目的语、第一语言标记性、第二语言标记性、输入语言的种类、互动的种类、反馈数量;学习者因素包括年龄、语言潜能、学习动机与态度等社会因素。因此, SLA也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复杂过程。
三.结语
笛卡尔二元论将心理学的发展分为两个路径—外部延伸 (社会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 , 另一个路径是内部探索 (Chomsky的天赋观) 。社会与大脑认知截然分开的二元论似乎不能全面地解释语言的习得, 但是DST的多维互动观为更好地解释SLA的习得过程取得了一定突破。语言能力、环境、学习者都是动态发展并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从而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系统。DST强调SLA的自组织功能, 更好地融合了系统性与生物基础。二者在动态、系统、多维互动等方面的共同点成为了两者之间融合的可能性基础, 找到了彼此的界面。
摘要:目前, 应用语言学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的研究趋势:如与心理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等学科的结合便是很好的例证。如今, 动态系统理论与二语习得的融合成为了新的跨学科界面研究领域。DST对SLA的介入可以帮助我们从动态的视角更好地说明语言习得是多维度互动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动态系统理论,二语习得
参考文献
[1]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2]韩大伟、邓奇.动态抑或互动-动态系统理论与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 2013, (151) :10-14.
[3]王瑞华.社区自组织能力的有机构成及其提升途径[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2) :101-105.
[4]王永亮、曲捷.基于语言能力与中介语语用能力关系的研究[J].创新教育, 2014, (6) :24-29.
[5]李兰霞.动态系统理论与第二语言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 (3) :409-421.
动态界面 篇4
1 实验条件
1.1 实验仪器
界面张力测定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odel 500-C旋滴界面张力测定仪。
黏度测定Brookfield DV-Ⅲ型黏度测定仪。
驱油实验常规驱油实验设备。
1.2 实验材料
聚合物HPAM, 分子量2 500×104, 浓度为1 500 mg/L;
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 浓度为0.3%;
碱Na OH (分析纯) , 浓度为1.2%;
实验温度45℃;
实验用水大庆油田采油四厂污水, 矿化度6 430 mg/L, p H值为8.1;
实验用油大庆油田采油四厂脱水原油, 45℃下模拟油黏度为10 m Pa·s;
岩心贝雷岩心 (规格为30 cm×4.5 cm×4.5cm) , 气测渗透率为800×10-3μm2。
1.3 注入方式
(1) 水驱至含水98%, (2) 三元复合驱0.3 PV+聚合物驱0.2 PV, (3) 后续水驱至含水98%结束;注入速度:0.35 m L/min。
2 体系界面张力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2.1 平衡界面张力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筛选出四种烷基苯表面活性剂, 四种复合体系平衡界面张力数量级分别为10-1、10-2、10-3和10-4m N/m。驱油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体系平衡界面张力数量级越低, 化学驱采收率提高值越高, 但采收率增幅越小。2#体系化学驱采收率比水驱采收率提高20.68%, 驱油效果较好, 但这种评价方法确立的体系组分组成单一、理想化, 不符合矿场实际要求。
2.2 动态界面张力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筛选四种体系界面张力最低值的数量级分别为10-2、10-3和10-4m N/m的表面活性剂。如图1所示, 体系油水界面张力随时间变化特征曲线近似呈V形, 包括逐渐下降、降至最低值、回弹上升三个过程。四种体系对应的岩心驱油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结合图1和表2可知, 三元复合体系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越低, 界面张力下降速度越快, 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时间越长,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越高。6#体系油水界面张力瞬时值随时间先降至超低又回弹至10-2m N/m数量级, 化学驱采收率为21.17%, 已经能够取得较好的驱油效果。
3 体系动态界面张力对驱油效率影响的评价方法
3.1 动态界面张力主要因素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设计3因素2水平正交实验, 研究油水体系界面张力最低值、界面张力下降速度以及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时间这三个因素对驱油效率的贡献程度。设计过程与结果如表3、表4所示。
3.2 动态界面张力对驱油效率影响综合评价指数的确立
结合动态界面张力三因素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程度及复合体系界面张力随时间变化特征曲线的实际意义, 确立了评价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综合指标: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指数S。
式 (1) 中, IFT为界面张力值;Δt为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时间差值;IFT最低为界面张力最低值;IFT基准为界面张力的基准值, 以1.0×10-2m N/m作为基准。
由式 (1) 可以看出, 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指数与界面张力最低值倒数呈正比, 与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时间呈正比。由于界面张力动态最低值以10-2m N/m为基准, 取倒数后差值较大, 表达式体现了界面张力最低值对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指数S的影响程度最大。
3.3 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指数与驱油效率的定量关系
超低界面张力范围指数与驱油效率具有相关性, 通过对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指数的数值化及相对应驱油效率的研究, 得到了界面张力与驱油效率的拟合曲线, 如图2。
拟合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指数与驱油效率数据, 得到拟合公式
由式 (2) 可以看出, 化学驱驱油效率与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指数的对数呈线性关系。以化学驱驱油效率为指标, S值越大, 驱油效率越高。以化学驱驱油效率提高20%为标准, 得到S>1 000的体系为合格体系。
4 结论
1) 三元复合体系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越低, 界面张力下降速度越快, 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时间越长, 化学驱提高驱油效率越高。
2) 运用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指数S作为评价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性能和驱油效率的指标, S值越大, 驱油效率越高。
3) 建立了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指数与驱油效率的关系式, 以化学驱驱油效率提高20%为标准, 得到S>1 000复合体系为满足油田实际的合格体系。
参考文献
动态界面 篇5
2009年1月14日收到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H08B08)资助传统的用户界面设计和开发一般是利用现有的集成开发环境,采用特定编程语言,手工选择控件,进行布局,编程实现的。这使得用户界面与功能代码之间存在较高的耦合度,产生如下的缺点: 1) 界面重用性差,具体体现在相同的界面设计在不同开发环境下不能重用,即使开发环境相同,由于版本的不同,界面设计也不能够重用;2) 需求的变更将影响到界面的设计和开发,界面某些元素的更改可能会涉及到后台代码的修改;即使对后台代码不会产生影响,也还需要重新编译才能生成新的界面。
为解决传统的用户界面设计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将开发人员从繁复的界面设计与开发工作中解脱出来,提出了基于XML的用户界面动态生成框架。框架将界面元素根据具体功能特点封装在一起,构成用户自定义的界面组件,并采用XML来描述界面上组件的信息,通过解析XML来动态的生成Web界面。[1]
1 框架结构
界面自动生成框架由界面的XML描述文件、XML解析器、组件创建工厂、组件管理器、界面组件库组成,如图1所示。
界面的XML描述文档,用来记录界面中的组件外观信息、布局信息及产生的动作。编写界面XML描述文件的过程其实也就是用户界面建模的过程。[2]XML解析器负责解析界面XML描述文件,获取界面特征信息,并将其保存在界面描述对象中。组件创建工厂根据XML解析器获得的界面描述对象创建用户界面。组件管理器负责协调管理最终生成用户界面,它是整个框架的核心。界面组件库是各种自定义用户控件的集合。
2 框架实现
2.1 框架的静态结构
框架的静态UML类图如图2 所示。虚线隔开的三部分中,右侧部分为界面组件可部分,左上侧部分为界面描述对象,左下侧分别为XML解析器(PageDescriptorFactory)、组建创建工厂(ControlFactory)和组建管理器(FramWorkManager)。
组件要实现Icomponent接口,这样做不仅可以规范组件定义,而且可以方便地在框架中加入新的组件。[3]
界面描述对象用来存储界面的配置信息,界面描述对象中包含一个用来存储界面中所有组件信息的集合。在创建界面时根据该集合创建界面中的组件。
2.2 框架运行过程
框架的运行顺序图如图3所示。
框架运行时组件管理器根据配置文件中的界面XML文件路径和对应的aspx页面,调用XML解析器解析界面XML描述文件,获得界面配置信息,并创建一个界面描述对象,将该对象返回给组件管理器,然后组件管理器再调用组件工厂,从界面描述对象中获得组件描述对象,创建出需要加载到页面的各种组件,并且返回给组件管理器。最后,组件管理器访问aspx页面中特定的PlaceHolder容器,把创建的组件插入到PlaceHolder中。网页的所有界面组件都被加载并插入到对应的PlaceHolder容器中之后,ASP网页对象会自动地完成组件的绘制操作,将各个界面组件转换为对应的HTML元素,形成一个网页界面,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
2.3 组件的事件处理机制
组件的事件处理机制是用户输入请求和业务逻辑处理的枢纽。界面组件持有命令对象的实例,当用户通过界面操作请求时,命令对象接收到请求,将请求转化成命令的形式发送到具体的业务逻辑模块,业务处理模块根据不同的命令来执行相应的代码块来实现逻辑处理。
采用动作命令来实现系统中界面组件与业务处理模块之间的通信,它能够使事件发送者和事件接收者之间保持独立,互不影响,实现了用户界面与业务处理的分离。
3 框架应用
3.1 界面XML描述
下面是一段XML界面描述文件的例子。
3.2 效果展示
上面XML所描述的界面效果如图4。
4 结束语
基于XML的用户界面动态生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用户界面开发方式存在的问题,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实现界面的重用,从而将开发人员从复杂而繁复的界面开发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开发效率;
2)对XML所作的修改,不需要重新编译就可以获得新的页面;
3)减少了界面和数据的耦合,提高了可维护性和重用性;
框架还存在可以优化的地方,比如开发一个可视化工具,通过鼠标拖拽来自动生成XML描述文档;丰富界面组件,使用户界面的展现形式更加丰富。
摘要:分析了传统用户界面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的用户界面动态生成框架。用XML文档来描述界面信息,通过解析XML动态生成界面控件,再将控件插入到网页中的特定位置,从而动态生成用户界面。该框架降低了界面开发的繁复性,提高了开发效率。
关键词:XML,用户界面,界面组件,自动生成
参考文献
[1]朱颖芳,谢建全.一种基于XML的界面自动生成技术在电信网管中的应用.计算机时代,2007;(1):8—10
[2]马丽娜.基于开放架构的快速开发平台技术的研究.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8:25—35
动态界面 篇6
1 人机动画界面设计、仿真系统、水电站倒闸操作、动画设计概念的引入
人机界面设计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对用户界面有目标和计划的一种创作活动。大部分为商业性质,少部分为艺术性质。人机界面(Human Computer Interface,简称HCI)通常也称为用户界面。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的发展,在艺术和视觉效果上,动态画面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已经很大程度上超过了静态画面的效果,动态界面设计渐渐成为人机界面设计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方向。
仿真技术是以相似原理、系统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仿真应用领域的有关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系统、与应用有关的物理效应设备及仿真器为工具,利用模型对系统(已有的或设想的)进行研究的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仿真技术在高校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中的发展前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水电站倒闸操作是电气值班的一项日常工作,电气值班人员必须按照电力调度的指令或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进行操作,其操作的准确性决定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在实际生产中为确保倒闸操作的正确性,要求执行倒闸操作票制度和复诵制度。
动画是通过连续播放一系列画面,给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它的基本原理与电影、电视一样, 它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它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
下面, 我们详细介绍通过使用flash工具来设计水电站道闸系统的动态人机界面的过程。
2水电站道闸仿真系统人机动态界面的设计
2.1水电站道闸仿真系统引导动画背景设计
因为电力道闸是属于电力类相关系统, 从题意上有似于机械方面的内容, 所以在设计系统的引导界面上我们使用电力方面的背景图作为引导画面的背景, 这里我们使用浅蓝色的齿轮背景图, 揭示该系统有展现电力机械原理系统内容, 如下图1所示;
2.2 标题文字动画的设计
标题文字一般要起到醒目为了让系统的标题起到醒目的作用,我们这里采取的是光照文字效果如图2所示,给我们一种感觉:有一束光从文字上照过,我们通过flash里面的遮罩动画来实现,标题文字为深绿色文字,光照图形是一个长椭圆,长椭圆形图形层为遮罩层,被遮罩的文字为白色文字,将被遮罩的文字层置放于绿色标题文字层之上,给予长椭圆一个从左至右的移动动画,即实现了在绿色标题文字上光束照过的感觉。
2.3 引导动画箭头动画的设计
在系统引导动画的面板中文字设置了光照的动画,起到了醒目的作用,现在面板大片区域是空白区域,这里我们采用了如下设计:通过运动的半透明箭头来增添画面的活力,半透明使得动画不是太过于醒目,仅仅起到增添画面活力不至于画面太单调的作用,这里我们主要是通过flash软件的移动动画来实现,如下图3所示,绘制一个如图3所示的箭头,通过做补间动画,设置动画的末帧对象opha属性为0,产生半透明的消失动画。
2.4 引导动画中的按钮设计
引导动画中的进入按钮通常起到连接内容的作用,用户通过按钮的点击来进入下一场景,所以按钮的设计应该起到醒目和引导的作用,这里我们是通过一个循环的半透明圆形图案的转动来实现,首先将动画制作在影片剪辑中,如图4所示,半透明的圆形图案的转动主要通过移动动画设置旋转方向来实现,然后将制作好的圆形动画影片剪辑拖放入如图5所示的按钮影片剪辑中的弹起状态关键帧中即可;
2.5 分类目录的界面设计
通过引导动画点击按钮进入主体内容后往往是系统内容分类目录,系统只有两个大的部分,需要界面分类清晰以及起到准确连接的效果,我们这里采用图形框的形式设计文字,目录文字采取矩形框动态按钮的形式,如图6所示,我们通过flash工具中经过状态关键帧中给予图形颜色的变化来实现。导航的链接通过添加按钮的如下代码来实现:
2.5 仿真系统中的提示动画提示界面设计
在仿真系统与人交互式界面中有个很重要的界面就是提示信息, 交互式操作中对与错的操作提示界面设计是仿真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它往往指引着人机界面的操作方向, 所以, 在设计时候, 颜色要醒目, 动画要给人以强调和警示的作用, 如图7和图8所示, 这里我们采用的红色的提示文字, 或者文字加框的效果来形成更加醒目的效果, 动画设计我们通过扑闪扑闪的闪烁效果来形成强调和警示, 尤其是错误的提示, 这里我们是通过flash工具中的逐帧动画来完成设计, 在效果运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时间轴的关键帧延续的时间长短来控制动作的激烈和快慢的效果。
这样, 我们完成了一个仿真系统的从开始到内容的人机动态界面设计。
3 小结
以上我们详细阐述了一个动态人机界面的整个设计过程,包括从开头到内容的动态界面设计,由于我们的系统是由flash软件设计的,这里我们主要是通过flash工具的元件动画、移动动画、消失动画、逐帧动画以及按钮动画通过这些动画效果的实现,给系统界面增强了活力,产生了引导连接、强调,醒目以及警示的作用。通过flash工具中的时间轴的关键帧延续的时间长短来控制动画的激烈和快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维红.色彩原理及动画运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2]李志强.动画色彩风景表现技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3]吴冠英, 王筱竹.动画造型设计与动画场景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4]汪瑞霞, 谢晓昱.动画色彩[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动态界面 篇7
信息和通信技术 (ICT) 应用于生活的各个区域。无论何种语言和文化中所有公民都有安全访问网络和相互联络的需求。因此尤其需要市场相关的标准使得语言文化差异性的概念贯彻于ICT产品中。ISO/IEC JTC1/SC35 (用户界面技术分委员会) 所负责的标准化工作正是在优先满足JTC1文化和语言适应性要求的基础上, 制定ICT环境中的用户系统接口规范, 并为所有用户提供服务接口支持, 包括有障碍的或者有其他特殊需求的人。SC35下设七个永久性工作组和两个其他工作组, 具体工作包括:
(1) 用户接口的可访问性 (要求、需求、方法、技术和措施) ;
(2) 文化和语言适应性和可访问性 (如ICT产品的语言和文化适应性的能力评估:人类语言协调一致、定位参数、语音信息菜单等) ;
(3) 用户接口对象, 操作和属性;
(4) 视觉、听觉、触觉和其他感觉方式的设备和应用以及系统 (如声音、视觉、移动和手势等) 的控制和导航的方法和技术;
(5) 用户接口的符号、功能和互操作性 (如图形、触觉和听觉图标, 图形符号和其他用户接口元素) ;
(6) ICT环境中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其他感觉的输入/输出的设备和方法 (如键盘、显示器、麦克等设备) ;
(7) 移动设备、手持设备和远程互操作设备用户接口。
2 近期开展的工作
2.1 文化和语言适应性及用户接口标准方面
SC35担负着考虑如何在产品标准中整合文化、语言适应性和用户接口方面的需求 (CLAUI) , 以使得软硬件能够满足当地的实际需要, 制定的相关标准见表1。
WG1工作组制定的ISO/IEC 9995系列标准《信息技术文本和办公系统的键盘布局》定义了多个重要方面以保证ISO 10646字符的键盘输入及拉丁字母在数字键区的定位。当前该标准 (特别是第3部分) 正在修订也增加了部分内容 (第9和第10部分) 。在欧洲键盘多语言扩展领域, 该标准与CEN/ISSSWSMEEK保持着积极且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WG2的ISO/IEC 11581系列标准《信息技术图标符号及功能》则提供了独立的通信信息语言。
WG5主要目标是如何评估ICT产品CLAUI。该工作组用英、法两种语言发布的技术报告《信息技术产品的文化、语言适应性的指导方针、方法和参考标准》是确保CLAUI的最相关的工具。
WG6已经发布了两个信息无障碍标准方面的技术报告, 为视力障碍人群提供了输入的图标和符号, 这意味着全世界所有公民都能分享基于知识的经济带来的便利, 而且网页内容和ICT系统可以满足对于包括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群的所有人的特殊需求。同时, 为协助实现这些目标, SC35积极参与JTC1/SWGA的可访问性方面的活动。
这两个技术报告是:
●ISO/IEC TR 19765:2007《信息技术有关便于老人及残疾人群使用IT产品的图标和符号的调查》;
●ISO/IEC TR 19766:2007《信息技术为老人及残疾人群信息无障碍使用图标和符号的设计指南》。
2.2 主要联络组织方面
SC35的联络组织主要包括以下JTC1分技术委员会、ISO、IEC、CEN技术委员会:
DATSCG设计及辅助技术组为ICTSB (ICT标准部) 的一个分组, 其目的是保证ICT相关的设计及辅助技术标准在欧洲层面上的有效协同合作。ICTSB由下列3个欧洲标准化组织、和组成。
3 后续工作重点
SC35计划继续关注的方向包括:
(1) 用户需求;
(2) 产品导向和市场驱动的标准;
(3) 具有清晰明确定义和具体规范的新项目。
在2011年8月29日-9月3日召开的SC35第16届波兰华沙年会上, WG1工作组决定后续工作是继续做好键盘布局9995系列标准的新部分 (ISO/IEC 9995-7 amd.1, ISO/IEC 9995-9和ISO/IEC9995-10) 的研究和编写。WG1尤其注意了与ISO/IEC10646的协调一致性, 并计划向SC2/WG2发送工作成果以防止标准间冲突。WG1还讨论了各种语言和文化共同适用的未来键盘的技术及发展趋势 (TR15440) 。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输入法的规范, 考虑到我国国内情况, 代表团提议建立公共外网供开发者和用户交流输入法使用, 得到工作组认可。
WG6会议针对用户接口/个人计算机的可访问性功能、辅助技术互操作系列、互操作需求和建议、Windows可访问性API、I-Accessible-2可访问性API、Linux/UNIX可访问性API、Java可访问性API等方面在此次年会上进行了讨论。我国代表团提出的快捷键、验证码等实际问题得到了参会专家的重视, 并希望中国代表团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技术调研, 并在时机成熟时拟定相关标准。
SC35与JTCI/SWG A在可访问性方面的合作也日益密切 (SC35一直派出重要代表参加会议并且表现积极) 。这样做富有成效并开辟了新的重要项目。同时, 关于图标和通用远程控制的工作项目将来可能会服务于很多主要应用。主要系列标准 (ISO/IEC13066) 是在现有的IT环境下开发辅助技术领域的规范, 而且为了用户的利益将向互操作性和开放市场的方向更加努力。因此, SC35活动的持续发展可能导致该领域将来技术进步和市场革新的重新检验和现实化。
摘要:介绍了ISO/IEC JTC1/SC35用户界面分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化领域, 阐述了文化和语言适应性、信息无障碍、用户接口、键盘布局等方面的标准, 最后分析了该分技术委员会的下一步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