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润滑油

2024-12-06

发动机润滑油(精选11篇)

发动机润滑油 篇1

正确地选用发动机润滑油, 对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根据发动机的类型、排放水平和典型技术等选择合适的发动机油品种和质量等级, 再根据车辆使用地区的气温选择合适牌号, 不同黏度牌号对应不同的使用环境温度。

1.机油的质量等级分类和选用

发动机机油产品标记为: 质量等级、黏度等级, 分为汽油机油、柴油机油、通用内燃机油。

例如:SF 10W-30汽油机油

S-汽油机油;F-质量等级;10-低温特性 (可在-20℃以上低温下工作) ;W-冬季用油;30-黏度值。

(1) 发动机油质量等级及选用

根据2010《商用车润滑导则》, 柴油机油质量等级包括CC、CD、CF、CF-4、CH-4、CI-4、CI-4+和CJ-4 等八个级别。根据GB 11121-2006汽油机油分为SE、SF、SG、SH、GF-1、SJ、GF-2、SL和GF-3等九个级别。其中S代表汽油发动机油, C代表柴油发动机油, 第二个英文字母代表等级, 越往后面的等级越高。例如SF要比SE级别高。柴油机油质量等级的选用见表1。

注:DPF代表柴油机微粒捕集器;EGR代表废气再循环;POC代表颗粒物催化氧化转化器;SCR代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

2. 发动机油黏度级别分类和选用

发动机油黏度级别有0W、5W、10W、15W、20W、25W、20、30、40、50等级别, 数值越大, 黏度越大;带W的为冬季低温下使用的油品, 5W/50、10W/30、15W/40 等, 表示多黏度级油, 简称“多级油”, 多级油既有良好的低温流动性, 在高温情况下又具有一定的黏度。

根据商用车使用地区的环境温度范围, 进行发动机油黏度级别的选择见表2。 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 对重负荷、长距离运输等工况恶劣的车辆推荐选用黏度较大的发动机油。新车零部件配合间隙小, 可选用黏度较低的柴油机油;对于已有一定程度磨损的车辆, 可选用黏度较大的油以保证好的密封。

注:表中油品的黏度级别, W前的数字越小, 表明油品的低温性能越好, W后的数字越大, 表明油品的黏度越大;发动机油的黏温性能要求详见GB 11122。

3.机油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 正确进行质量等级的选择。

选用合适质量等级的润滑油, 这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很重要, 正常情况下可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选用。

(2) 要选用黏度适宜的润滑油。

高黏度机油的低温起动性和泵送性差, 启动后供油慢, 冷却和洗涤作用差等, 因此, 应在保证活塞环良好密封和零件磨损正常的条件下, 应适当选用低黏度级的润滑油。只有在发动机严重磨损或工作条件特别恶劣的情况下, 才允许使用比该地区气温所要求的黏度级高一级的润滑油。

(3) 要采用多级油。

为了节能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要采用多级油。

(4) 保证正常油面。

油底壳中的油面过高会烧机油产生积碳, 油面过低, 机油易产生变质, 且会因缺油使零件加剧磨损甚至烧损。

(5) 定期或按质更换机油。

机油在使用中应进行质量监测, 尽量实现按质换油。在无分析手段不能实现按质换油时, 可用按期换油作为过渡。

发动机润滑油 篇2

CFM56-3C发动机滑油压力低故障分析

CFM56系列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是波音737飞机以及空客320和340飞机的动力装置.CFM56-3C发动机推力主要用于波音737-3001400/500型飞机上.

作 者:郭杰 作者单位:南方航河南分公司刊 名:航空维修与工程 PKU英文刊名:AVIATION MAINTENANCE & ENGINEERING年,卷(期):2007“”(2)分类号:V2关键词:

发动机润滑油 篇3

关键词:柴油发动机 润滑油 硫含量

由于柴油的众多特点,从20世纪90年代中开始,欧洲各大汽车公司大力发展柴油发动机技术,并陆续向消费者推广,超过三分之二的轿车都使用柴油发动机。发动机润滑油被誉为汽车的“血液”,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冷却、密封、减磨等作用。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内有许多相互摩擦运动的金属表面,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环境差,工作温度可达400℃至600℃。只有合格的润滑油才可降低发动机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1.影响润滑油效能的主要因素

新型低排放柴油发动机操作温度高,生成烟炱量大,另一方面,低润滑油注油率可能导致气缸内润滑油燃烧后补充量不足,这些因素均对高性能柴油机油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国内大多柴油发动机厂家推荐用CD级别机油,但根据我国的国情,如车辆超载严重、路况差、司机专业化程度低、柴油硫含量不稳定等不良因素,造成发动机提前大修。所以柴油发动机应选用质量级别高的机油。影响润滑油效能的主要因素有:

1.1烟炱的生成

柴油机油被污染,燃料是很重要的因素。烟炱的生成,主要是柴油燃烧过程中大量生成的。新型电控直喷柴油机也易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细微的炭粒——烟炱。其原因主要是喷成雾滴的燃料与空气不能有效混合造成的。使用过程中,柴油机燃烧生成的烟炱,一部分逐渐集聚在润滑油内,使油品粘度增大。另一部分则随尾气排入大气,污染环境。

1.2燃料中硫含量的影响

柴油燃料中呈化合物状态的硫含量,比汽油中硫含量要高10多倍。而这些含硫化物在燃烧室燃烧后转化成氧化硫混合物(SO2+SO3),它们遇水则反应生成硫酸。硫酸在柴油机中对金属易产生腐蚀,尤其是轴瓦的金属腐蚀。此外,燃料中的硫化物,在高温下易形成树脂状沉积物。由于燃料硫形成的硫酸、硫酸腐蚀物、漆状物等都会给润滑油带来极大的污染,加速油品的氧化老化。

1.3柴油机结构的影响

新型柴油机问世也对润滑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电控直喷柴油机,在燃烧室内易生成炭微粒,第一环槽温度升高,润滑油箱体积缩小等。这些都使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越来越苛刻,要求使用CE、CF-4级柴油机油。

2.柴油机润滑油选用原则

发动机润滑油质量等级又称为使用性能等级,是正确选用润滑油的重要依据。柴油机润滑油质量等级的选择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根据汽车发动机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的总和,以强化系数来表示;再就是根据发动机工况苛刻程度。

2.1根据发动机生产年份选用润滑油

对于1990年以后生产的高速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应使用CF-4以上级别的柴油发动机油。对于98年以后出现的高速四冲程柴油发动机,为适应发动机技术改进和排放法规的要求,应使用CH-4以上级别的柴油机油,CH-4级别可以替代CF-4,CD。在2002年以后生产的高速四冲程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重负荷柴油发动机,因为有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存在和配方法规的要求及尾气后处理技术的要求,应使用CI-4以上级别的柴油机油,可替代CH-4、CF-4和CD。基本上发动机生产年限越靠后,对润滑油的要求就严苛。

2.2根据不同工况选用润滑油

低速高载、高速高载工况下的柴油机使用CE级油润滑;涡轮增压柴油机应选用CD级及以上;CF-4适用于高速、重载、长周期运行的柴油机,特别适用高速公路行驶。燃料硫含量小于0.05%时选用CG-4柴油机油;燃油喷射压力更大,运行温度更高的双金属活塞发动机,选用CH-4柴机油;装有“低温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发动机,要求选用CI-4柴机油。高级别与低级别的润滑油相比,在抗氧化能力、清净分散能力等方面都明显提高。

2.3根据强化系数K、增压比及顶环槽温度选用润滑油

选择柴油机油质量等级的主要依据是柴油机的工况苛刻程度,一般用强化系数K、增压比及顶环槽温度表示。

①K<30非增压柴油机、活塞上部环区温度在230℃以下的柴油机一般选用CB级柴油机油即可。

②K=30-50、增压比<1.47,活塞上部环区温度在230-250℃的柴油机一般选用CC级柴油机油。

③K>50,增压比为1.4-2.0或大于2.0,活塞上部环区温度高于250℃,宜选用CD级或更高质量等级的柴油机油。

3.如何选择合适的发动机润滑油的其他方法

由于机油对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严格按照柴油机使用说明书规定选用相同系列、使用等级、粘度等级的机油。车辆说明书推荐的机油是根据发动机的性能和销售地域的气温等情况而定的,对机油的选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留有较大的安全系数,同时也是发动机保用期内索赔的前提条件之一。若无说明书可按下列方法,选用合适的机油规格。选择好的机油,能让车子更耐久,更有动力。好的机油尤其是全合成的机油除了能保护引擎,减少换油的次数外,也能节省油费开销。

3.1根据发动机技术特性选用润滑油粘度等级。

对于新发动机应选用粘度较小的机油,以保证在使用期内正常磨合;而使用较久、磨损较大的发动机则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机油,以维持所需的机油压力,保证正常润滑。

3.2其他的注意事项

①选油方法:

合格的发动机润滑油应该是:外观上清澈、含硫量低(小于1.0%)、含残碳量低(小于1.0%重量)、水及沉积物少(小于0.1%体积)、含灰份少(0.03%重量以下)。

②专用润滑油不一定适合你的车

专用汽车润滑油并不一定适用你的车。给汽车加润滑油还需要根据汽车的行驶年龄和发动机状况以及地区情况而定,仅有几种规格的专用机油当然满足不了多种车辆状况和多种地区条件的要求。

③如何检查汽车机油保质期

检查润滑油保质期的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机油的粘度是否变化、判断机油的气味是否变淡、观察机油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其中,在观察机油颜色变化的时候,要注意机油内添加剂的变化。另外还可以通过滤纸或电子仪器来检查汽车机油保质期是否已过。

④润滑油的贮存

机油对空气中的水分、环境温度以及光线的感应较强,如果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被强光照射,通常会失效。使用汽车机油保质期过后的机油会对汽车发动机造成很大的损害,如润滑效果差,冷却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⑤减少石油劣质柴油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选用 篇4

1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分类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 但主流对机油的分级采用粘度划分或等级划分两种。在选用发动机机油时, 需要综合考虑机油的等级和粘度, 才能保证汽车发动机安全平稳的运行。

1.1 按粘度划分

不同的国家、团体和地区对机油粘度划分的标准有一定区别, 在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就是美国汽车工业协会的SAE标准粘度划分, 在该粘度划分标准中, 采用诸如10W-40的书写模式来表达机油的粘度标准, 其中W代表冬天, W前面的数字代表机油的低温流动性, 后面的数字代表高温时的稳定性。SAE标准将机油分为0W、5W、10W、15W、20W、25W, 数字越大, 代表机油粘度越大, 使用的温度越高。而气温低环境中, 则适用于W后缀数字小的机油, 能够有效避免机油在寒冷环境中凝固, 加快汽车速度, 保证发动机安全。

1.2 按质量等计划分

汽车发动机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两种, 这两种发动机引擎需要的机油等级有极大差别。一般在机油分级中, 用SJ/SL来表示汽油引擎使用的机油, 而用CF/CG来代表柴油引擎使用的机油。美国石油学会将发动机机油等级按照发动机类型不同, 具体分为API发动机油分为两类:"S"开头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 规格有:API SA, SB, SC, SD, SE, SF, SG, SH, SJ, SL, SM, SN。"C"开头系列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 规格有:API CA, CB, CC, CD, CE, CF, CF-2, CF-4, CG-4, CH-4, CI-4。当"S"和"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 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

1.3 矿物油与合成油有何不同

矿物油的基础油是原油提炼过程中, 在分馏出有用的轻物质 (汽油) 之后, 剩下来残留的塔底油再经提炼而成。本质上, 它是运用原油中较差的成份, 原油中存有几千个不同的混合物分子组成, 提炼技术即使再精进, 亦无法将其中不良物、杂质去除殆尽。合成油的基础油, 来自于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乙烯、丙烯, 再经聚合、催化等繁复的化学反应才炼制成分子组成的基础液。

2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选用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在选择时, 需要综合考虑气候因素和发动机最大功率的内部温度, 因此在发动机润滑油选择时,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2.1 温度与发动机润滑油的选择

在选择润滑油时, 就必须考虑发动机的使用环境温度。对于天气较炎热的地区, 必须选择高温下稳定性较好的润滑油, 按照上述的美国SAE标准即选择W后面数字较大的润滑油, 以避免润滑油在外部和内部高温环境中稳定性下降, 导致润滑效率降低。而在低温环境中, 则要选择W前数字标号较小的机油, 以避免在低温环境中润滑油容易凝结, 影响汽车启动和运行。

2.2 机油质量等级与发动机润滑油的选择

发动机机油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环境温度, 还需要考虑机油的质量等级与发动机的工作要求。发动机润滑油的质量等级是正确选用润滑油的基础, 在为发动机选择润滑油时, 可以将润滑油的选择分为柴油机油和汽油机油两方面来探讨。

柴油发动机机油的质量等级选择时根据发动机工况苛刻程度和发动机机械负荷和热负荷总和选择的, 对于1990年后生产的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四冲程柴油机, 应该选择CF-4以上级别的柴油发动机油, 98年以后出产的高速四冲程柴油发动机, 应选择CH-4以上级别的柴油机油, 2002年后生产的重负荷柴油发动机, 应选择CI-4以上级别的柴油机油。柴油发动机油对应到我国标准和车型, 目前我国柴油发动机润滑油标准已经实现了与欧洲标准的换算。

2.3 粘度与润滑油的选用,

如果发动机磨损严重 (零部件配合间隙增大) , 则要将机油粘度等级提高一个等级。从5W-30变成10W-30;如果车辆没有通过排放测试, 车主又不愿意花太多的钱进行检测维修, 则可以将机油粘度等级提高一个等级;发动机压缩比越高, 其主轴承和连杆轴承所承受的负荷越大, 所用机油的粘度要相应提高;采用VVT技术的发动机, 由于VVT属于精密液压装置, 所以机油的粘度等级要小一些, 同时机油的更换周期要缩短;采用增压器技术的发动机在高转速条件下, 连杆轴承和主轴承的负荷较大, 所以选用的机油粘度等级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 虽然发动机机油的标准划分在国际上有一定区别, 但随着我国近年来机油标准与国际接轨, 我们已经能够根据环境和发动机机油使用要求来选择进口或国产润滑油。在润滑油选择时, 应尽量选择国产润滑油, 国产机油不仅成本低, 而且也能够满足大部分国产或进口车型对润滑油的要求。除此之外, 在润滑油选择时, 还要尽量优选粘度低和多级发动机润滑油, 以确保发动机润滑油在低温环境中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朱镜瑾.汽车用润滑剂技术性能研究--汽车发动机中沉积物的生成因素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 2014 (26) :1-2.

发动机润滑油 篇5

基于神经网络的航空发动机滑油监测分析

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航空发动机滑油金属含量预测方法,给出了运用自回归模型(AR模型)预测模型和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的一般公式.将其应用于某型发动机滑油的铁金属含量预测,结果表明,与传统的AR预测模型相比,神经网络表现出优秀的推广能力.经过数值仿真得出AR模型仅能预测出序列的.变化趋势;神经网络预测推广能力强、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容错性,可以为发动机的监控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 者:王广 李军 Wang Guang Li Jun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西安,710038 刊 名:润滑与密封  ISTIC PKU英文刊名:LUBRICATION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5 “”(5) 分类号:V317.1 TP183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   滑油预测   自回归模型   BP网络   时间序列预测  

发动机润滑油 篇6

关键词:润滑系统 故障成因 分析 维护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清洁的润滑油输送至发动机主要运动件的摩擦表面,减小低摩擦阻力,带走磨屑及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达到减小机件磨损、保证发动机运动机件正常工作、延长发动机寿命的目的。因此,通过分析,帮助驾驶员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成因,学会如何维护发动机润滑系统,将对驾驶员车辆的正确使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汽车润滑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成因分析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主要有机油压力过低、过高、机油消耗过多等。

1.造成机油压力过低的成因

(1)机油泵机件磨损。机油泵的齿轮(或转子)的啮合面或端面磨损,会导致机油泵内部泄漏量增大,致使泵油效率降低而造成机油压力过低。

(2)机油泵吸油不饱满。油底壳机油不足、机油集滤器堵塞,油泵进油管或接头漏气等均会使机油泵吸油不饱满,从而使油泵供油压力降低。

(3)润滑系统机油压力不能有效建立。限压阀调定压力偏低或密封不良、机油泵密封不严产生外泄漏、机油黏度过小、曲轴或凸轮轴承间隙过大等,均会造成润滑系统机油油压不能有效建立,最终导致机油压力过低。

(4)机油压力显示装置失准。

2.造成机油压力过高的成因

(l)机油正常循环受阻。机油黏度过大而致机油流速减慢、曲轴轴颈和凸轮轴轴颈与轴承的配合间隙过小、机油回油油道因脏物而堵塞等,均会造成机油循环流动不畅而导致系统中循环的机油不断积聚,使得机油压力不正常升高。

(2)限压阀调整不当。因限压阀压力调整弹簧的预紧力过大,使限压阀的开启压力提高,从而造成润滑系统油压过高。

(3)机油压力显示装置失准。

3.造成机油消耗过多的成因

(l)发动机窜机油。汽缸、活塞和活塞环的配合间隙过大、活塞环装反、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过大、气门油封失效、曲轴箱通风阀失效而使曲轴箱内压力过高等,均会引起发动机窜机油,使机油异常进入发动机燃烧室而被燃烧消耗。

(2)润滑系统机油向外泄漏。油底壳、正时齿轮盖、机油滤清器等安装不当或密封垫密封不严,曲轴油封密封不严,均会导致润滑系统中的机油外泄漏而造成机油流失。曲轴箱内的机油过多或曲轴箱强制通风阀阻塞,易造成曲轴箱压力过大而挤坏曲轴油封,也会造成机油泄漏。

二、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日常维护

在汽车日常使用中,驾驶员只有加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日常维护,才能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从而提升车辆的使用可靠性。

1.合理选用机油

机油黏度过大、过小,均会造成润滑系统故障,故应尽量按照汽车使用说明书上的要求选用机油牌号,使用适当质量等级的润滑油。柴油机和汽油机由于在燃烧方式、工作条件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对机油的抗磨性及耐腐蚀性要求也存在很大不同,故其机油不能混用。

通常在实践中,机油的选择还可依据气候条件、发动机负荷、发动机磨损情况等的不同进行合理选用。例如,当车环境温度较低时,由于机油在低温时的黏度会增大,应选用黏度较小的机油,便于发动机启动;温度较高时,则可选用黏度稍大的机油,便于保持油膜。

2.勤检查

出车前、行车后,要养成检查机油油面高度的习惯。检查油面高度时,应使汽车处于平坦位置,在发动机处于熄火状态时进行。一旦发现机油油面高度异常或存在机油外泄漏现象,应立即进行原因分析,若是故障所致应及时予以排除。若机油油面高度低于下限,则不允许启动发动机;若机油油面高度高于上限,则可能是冷却水或燃油进入曲轴箱内所致,须立即排除故障。在检查机油油面高度时,若发现机油呈黑色污物,或用手摸揉机油感到发涩、无黏性,则应考虑更换机油滤清器和机油。

在车辆启动5~10分钟后,应及时检查机油压力。汽车运行时机油压力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并排除,以免酿成“抱死”、拉缸等严重机械事故。

3.勤清洁

定期清洁或更换机油滤清器,以免因机油滤清器滤芯脏污而影响滤清效果,加剧发动机机件的磨损,及时更换脏污或已变质的机油,确保机油能发挥正常的润滑、清洁等作用。更换机油时,应在发动机温度升至正常工作温度后,趁热将机油放净,并同时清洁或更换机油滤清器。若放油螺塞带有磁性,须将吸附的铁屑清除干净。

4.有计划进行全面维护

根据车辆的行驶里程,有计划地对发动机润滑系进行全面彻底的定期维护,彻底清洗发动机润滑系统,检测润滑系统各工作部件的性能,以确保发动机润滑能发挥应有的润滑、保护功能,提高发动机使用性能。

发动机润滑油的监管与更换 篇7

1 现状调查

选取某作业公司的特种车辆为研究对象, 对润滑油的使用全过程进行了调查, 对整个过程中的疑问点进行分析。经调查发现, 发动机用润滑油的换油周期, 在设备的说明书上有要求, 但是在生产实践中, 使用的油品从质量等级、品牌、基础油和调配方法等均未与说明书完全吻合, 因此说明书上的换油千米数, 只能是一个大概的参考值, 一般情况下, 为了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 这个参考值被人为的缩短。以发动机为例从统计数字看, 我国的各种发动机换油周期都在1 500h左右, 即每运行1 500h, 润滑油需更换一次。而同等情况下, 欧洲的换油周期可长达3 000h, 差异非常大。另一种情况是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来定, 有经验的操作者会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 通过手捻、鼻嗅、看颜色等感观判断的方法来对在用的润滑油进行是否换油的判断, 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误差很大。这样在是否需要换油的环节上, 就存在着2个极端:在润滑油还可以继续使用时, 却将其换掉;在润滑油受到严重污染时, 得不到及时更换, 造成设备润滑不良, 磨损加剧, 动力性能下降, 设备换油周期和修理间隔缩短, 使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上升, 还经常由于润滑不良引发故障而耽误生产[3]。

对现场润滑油更换过程的调查分析表明, 现行的换油方法缺少对设备清洗的步骤。传统的方法是将原润滑油放掉, 清洗油底壳 (甚至不进行清洗) , 再注入新的润滑油并更换滤芯。这样残存在润滑油道 (油底壳) 中的机械杂质、结胶物等很快就混入新加入的润滑油内, 造成润滑油早期劣化, 润滑性能下降, 使设备磨损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另外, 一般发动机机油滤芯也只能过滤最小25μm的粒子, 而发动机内的金属、结胶物等小于25μm的微粒子则继续流滞聚积在发动机内的各机油管路、机油泵和油底壳中, 更换机油时不能清除掉这些微粒, 容易造成机油污染, 严重影响机油的润滑性能, 换油周期缩短, 增加了成本。

2 影响换油周期因素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 对实现按质换油的诸因素进行广泛的分析, 绘制了影响因素关联图, 如图1所示。

3 改进措施

针对所分析出来的影响换油周期的主要因素, 结合具体检测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同现场技术和设备管理人员共同制定了对策措施如下:

1) 规范取样方式:改进前, 是用油尺从油尺孔蘸取少量的油样, 不具备代表性。改进后, 使用专用取样器和取样管, 可以通过机油尺孔采取具有代表性的油样。

2) 对现场人员进行快速油品分析仪的使用培训:利用快速油品分析仪, 对在用的油品进行分析, 其体积小, 操作简单适合现场使用。改进前, 部分操作人员对仪器的操作不正确, 致使测量数据不准确。改进后, 现场人员可以熟练正确地操作仪器, 把检测数据作为换油的参考依据[4]。

3) 对取样器进行改进:从设备的油底壳中取出油样, 是对在用油进行分析的必要步骤。改进前, 是将塑料的取样瓶旋紧在取样器上, 实现取样器和取样瓶的密封, 通过取样器排出空气, 形成局部真空, 抽出油底壳中的油样。因为塑料的取样瓶清洗困难, 为了不影响再次取样的效果, 对清洗不干净的取样瓶只能抛弃, 淘汰率达80%以上, 成本较高。改进后, 巧妙地利用硬质塑料, 加工了一个在取样器和玻璃瓶之间的连接件, 采用超声波清洗方便且可重复使用的玻璃瓶代替了需要专门定做且淘汰率高的塑料瓶, 节省了分析监测的成本, 如图2所示。为了解决玻璃瓶易碎、油样易撒的缺点, 制作了取样箱, 取样箱可同时装盛9个油样和取样器, 具备较高的强度, 方便到偏远的作业场所取样。

4) 建立换油的标准:改进前, 快速油品分析仪只能给出一个相对的数值变化, 无法确定究竟是偏离原点几个格才能说明润滑油的品质发生了质的变化。选取了5台斯太尔工程车, 每运行1 000km进行运动黏度、水分、开口闪点、机械杂质、酸值5项理化指标的分析, 通过这5项指标来判断油品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再把此时的快速分析仪的数据对应起来, 经过大量的数据试验, 得出当电流偏离远点20μA的时候, 润滑油的质量已经产生质的变化, 不可继续使用[5]。改进后, 量化了快速油品分析仪来指导换油时的确切数据。目前油田的设备普遍使用了质量等级为CD以上的油品, 且用单级油代替了多级油, 油品的黏温特性进一步提高, 油田的道路情况和发动机的质量都在不断改善, 通过对在用油的分析, 换油周期比经验值延长了2 000~3 000km。

5) 清洗设备的润滑系统:改进前, 每次更换机油时, 仅仅是放掉旧机油更换新机油, 黏附沉积在油底壳及润滑油道的污垢得不到及时的清洗, 在设备运转过程中, 机械杂质、积碳和结胶物的增加, 造成润滑油劣化速度加快, 设备润滑不良, 磨损加剧, 动力性能下降, 设备换油周期和修理间隔缩短, 使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上升, 还经常由于润滑不良引发故障而耽误生产。改进后, 良好的清洗可防止新机油使用前的污染, 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同时可去除润滑系统中的一些硬性杂质, 减少设备的磨损, 同时拓展了润滑油道的过流量, 使足够的润滑油到达各润滑表面, 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 减轻发动机运行阻力, 降低燃油消耗率, 保持发动机运行温度处于一个合适的状态。这对降低排气污染, 增加发动机运行动力是很有帮助的。

6) 利用光谱和铁谱分析技术进行故障诊断:改进前, 换出的废油只能抛弃处理, 无任何利用价值。改进后, 利用先进的超谱M油料光谱分析仪和直读式、分析式铁谱仪从废油中获取大量的设备运转信息。得出该设备润滑油中各种元素含量在一段时期内的趋势图, 通过对趋势图的分析可以判断出该设备各磨损部件的磨损部位和磨损程度, 以及润滑油是否清洁有无酸化变质的情况。图3为某设备7个月元素光谱分析结果。

通过对在用润滑油的铁谱分析, 可以定量的分析出润滑油中大小磨粒的尺寸、磨损烈度等。进而通过分析式铁谱仪和电子显微镜对润滑油中铁磁性磨粒的形态、磨损原理、尺寸进行定性的分析, 如图4所示。

4 结论

1) 通过改进措施的实施, 发动机的换油周期明显延长, 以特种车辆为例, 平均换油时间延长了1 600h。在按质换油以前, 该单位每年都有发动机烧轴瓦、齿轮咬死等润滑不良而引起的恶性事故发生, 开展按质换油以来, 这种现象基本消失, 既降低了维修费用, 提高了设备出勤率, 同时又节约了大量的润滑油,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该单位拥有各种设备2 572台套, 其中各类车辆800余台, 年消耗润滑油 (脂) 300t。通过延长换油周期, 直接节约价值75万元的润滑油, 经济效益明显。

2) 利用油液中的磨粒信息, 分析判断磨擦处的磨损状态, 定位判断磨损故障。33个重点润滑部位进行了监测和预报, 先后避免了5次设备事故隐患, 维护成本下降36%, 大修周期延长了三分之一, 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亦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为油田的节能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摘要:通过对现场润滑现状的调研, 分析了影响换油周期的主要因素, 抓住润滑油在生产现场取样、检测等关键环节, 以保证在用油的油品品质为出发点, 进行了发动机在用润滑油品质的确定和换油方法的改进等多个方面的实践, 延长了润滑油的使用周期, 在保证设备良好润滑的同时, 节省了油料成本,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润滑油,发动机,油品品质,使用周期

参考文献

[1]杨士钊, 胡建强, 郭力.润滑油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J].合成润滑材料, 2011, 38 (3) :18-21.

[2]李茂生.基础油的性能检测及其在工业润滑油液中的应用技术[J].润滑与密封, 2011, 36 (11) :100-104.

[3]杨宏伟, 魏贤勇, 吴超, 等.现代测试分析技术在润滑油性能分析中的应用[J].合成润滑材料, 2010, 37 (4) :34-37.

[4]胡黄卿.机械设备用润滑油的检测技术及检测仪器[J].木材加工机械, 2006, 17 (4) :51-53.

怎样正确选择使用发动机润滑油 篇8

二、润滑油的作用:是带走零件摩擦产生的热量, 洗掉零件表面的金属磨屑, 空气带人的尘土及燃烧产生的炭粒等杂质 (这些作用对气缸壁来说, 尤为重要) 。在零件表面形成的油膜, 还会保护零件免受水、空气和燃气的直接作用, 防止零件受到化学及氧的腐蚀, 润滑油有一定的粘性, 可以填补缸壁与活塞环之间的微小间隙, 减少气体的泄漏, 起到密封作用。所以, 润滑油起到的是润滑, 散热、清洗、保护及密封等作用。通常汽车每行驶五千公里基本上就需要更换润滑油了。但发动机润滑油的换油期限应适宜, 过早会造成润滑油浪费, 过迟又会增大发动机磨损, 缩短发动机维修周期和使用期限。一般应按照汽车使用说明书上规定的期限换油。但润滑油变质程度与汽车性能、修理技术、驾驶水平、道路和气候条件、润滑油质量等都有关系, 统一规定换油期限有时并不完全切合实际。

三、润滑油的质量级别即品质分类。目前, 润滑油的分类体系以美国石油协会 (API) 品质分类系统使用最为广泛。它根据润滑油的工作能力, 采用简单的代码来描述, 每个级别用两个字母表示。第一个字母表示适用的发动机类型, 第二个字母表示质量级别。字母越往后质量级别越高, 价格也越高。如果第一个字母是“S”, 则表示适用于汽油发动机, 如果第一个字母是“C”, 则表示适用于柴油发动机。

其中“S”类用于汽油发动机, 从“SA”到“SJ”, 每递增一个字母, 润滑油的性能就会好过前一种很多。柴油发动机润滑油, 分为CD~CH等级别, 第二个字母表示质量级别。按照发动机负荷等条件, 各级润滑油的适用范围有很大区别。这之中就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

例如API SJ/CD, 表示润滑油相当于汽油发动机SJ级, 相当于柴油发动机CD级, 发动机润滑油按照用途分为汽油发动机润滑油和柴油发动机润滑油, 这两种润滑油按照黏度级别和质量级别又分为很多种, 选用润滑油时主要从这两个级别来考虑。有些发动机润滑油可以适用于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例如一汽大众公司捷达轿车原厂发动机润滑油既适用于1.6 L汽油发动机又适用于1.9 L柴油发动机, 但多数情况下这两种润滑油是不通用的。

四、选用汽车润滑油主要根据发动机的压缩比、曲轴箱是否装有正压通风装置、是否有废气再循环装置及废气催化转化器为主要考虑的依据。例如, 一般小轿车的压缩比为8至10, 可选用SE级别;压缩比在10以上, 对欧、美生产的轿车, 由于发动机功率大、体积小, 工作条件苛刻, 应选用油品质量更高的SF级别。总之, 选择润滑油应根据发动机的要求进行选择, 既没必要在要求较低的发动机上使用过高级别的润滑油, 也不能将较低级的润滑油使用在要求较高的发动机上。应严格按照车辆使用说明书推荐的级别选择润滑油。在北方地区还要考虑季节性的温度变化等因素, 适时选择冬季油0W、5W、10W、15W、20W、25W, 符号winter代表冬季。

现在润滑油的品牌越来越多, 对于国产大众化轿车也没有必要选择进口的高级别的机油, 进口名牌也许胜在其先进的配方及生产工艺、牢固的稳定性等, 但价格也高。大量的出租汽车和小排量汽车日益增长的今天, 合理选用润滑油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也起到促进作用。有的车主进口、国产的润滑油都用过, 并没感觉有太大差别。有文献证明“有些润滑油经销商在做对比实验时将模拟的零件转速提到7000r/min, 比较下来的结果也的确是进口油比国产油的使用效果好, 几乎不出现磨痕”。但对国内一些主流车型实际工作情况却未必合适。城市驾驶几乎都在3000r/min上下波动发动机的转速最高也就4000至5000r/min, 。当然, 进口油的使用公里数相比之下可能要长些, 但对能遵循每5000公里勤换油的车主来说, 似乎得不偿失。

发动机润滑油 篇9

发动机运行时, 润滑油在高温、空气混杂、金属催化、机械剪切等的作用下, 会老化而变质, 颜色变黑, 黏度会变稠或变稀。润滑油中的另一成分———添加剂在使用中也逐渐消耗和降解, 致使润滑油失去润滑、冷却、清洁和密封等功能。引起润滑油品质恶化的原因有:高温下生成氧化物, 破坏了润滑油在使用中的理化性能, 如抗氧性、抗乳化性、抗腐蚀性、抗磨损性等都随着润滑油添加剂的降解而下降;其次是机械杂质的污染, 机械杂质包括气缸吸入灰尘、零件表面剥落的微粒、未完全燃烧的重质燃料、未燃烧的混合气等。氧化物与机械杂质混合形成胶状物, 从润滑油中大量析出, 成为油液沉积物而堵塞油路, 少量的悬浮于润滑油内, 对零件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

润滑油在发动机运行后发生变质, 并生成沉积物, 性能会下降, 使用一定时间后就要换新油 (通常情况下, 发动机润滑油每5000km~1 万km更换一次, 具体要依据各汽车生产厂家的规定) 。但过早换油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过迟换油损害设备, 所以定期对发动机润滑油品质和消耗进行测定, 可判断发动机磨损部位和程度, 并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换油周期。润滑油品质分析常用理化性能指标检测法、清净性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滤纸油斑试验法和介电常数分析法等。现仅介绍在运输或维修企业中采用较多的几种方法。

一、滤纸油斑试验法

滤纸油斑试验法是利用现代电测方法测定润滑油污染程度和清净分散剂消耗程度及性能的润滑油污染测试方法。本测试方法在无全套理论化性能指标化验检测手段时, 可作为更换新润滑油的依据, 其特点是简单、快速, 但此测试方法不能对润滑油中各种杂质的成分进行测定。

1. 测试原理

实践证明, 把使用中的润滑油按规定要求滴在专用滤纸上, 油滴会逐渐向四周浸润扩散, 最终形成中央有深色核心的颜色深浅不同的多圈环形油斑, 如图1所示。若润滑油所含杂质的浓度和粒度不同及清净分散能力不同, 所形成油斑在每一环形区域的颜色深浅亦有不同。

如果润滑油中杂质粒度小, 且清净分散剂性能良好, 则杂质颗粒就会扩散到较远处, 中心区与扩散区的杂质浓度及颜色深浅程度差别较小;若润滑油中杂质粒度大, 且清净分散剂性能丧失, 则润滑油中的杂质就越来越集中于中心区, 中心区与扩散区的杂质浓度和颜色深浅程度的差别也就越大。因此, 油斑上中心区杂质浓度反映润滑油的总污染程度, 而中心区单位面积的杂质浓度与扩散区单位面积的杂质浓度之差可反映润滑油中清净分散剂的清净分散能力。

为了可靠地测定润滑油油斑中心区杂质浓度及扩散区杂质浓度, 必须控制油斑尺寸并确定油斑的尺寸规律。对实际油斑尺寸的统计分析表明, 油滴在滤纸上扩散终了时, 扩散区的最大半径取决于滴油棒的尺寸 (直径) , 所以应使用统一规格的滴油棒, 并使滴油棒的尺寸能保证油斑的尺寸等于光度计的感光半径。

2.测试方法

油斑中心区和扩散区的杂质浓度可用2 区域的透光度评价。透光度大, 则杂质浓度小;反之则杂质浓度大。测试2 区域透光度所采用的滤纸油斑检验光度计原理框图如图2 所示。

具体的测试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 7607-1987 中附录A 《内燃机润滑油滤纸斑点试验方法》 的要求进行。

滤纸:使用直径7cm或直径9cm定性快速滤纸 (杭州新华造纸厂生产) 。

滴油棒:使用直径为2mm、长150mm的金属棒, 棒的尖端磨光滑。

框架:用长、宽分别为12cm和7cm的有机玻璃 (或硬纸板、塑料板、木板) 制成一式2 片框架, 中间挖成5cm的圆孔, 一边用胶布粘接。框架可使滤纸背面不接触台面, 以免影响油斑的扩散。

滴油温度:在室内常温下进行, 最低温度控制在20℃, 要求油温与室温基本一致。

滴油量:直径2mm滴油棒平均滴油量约为0.02g。

油样:必须在补加新润滑油前、发动机运转5min后采样。

滴定方法:把滤纸放在框架上压平, 将油样充分搅拌或摇动, 立即将滴油棒浸入油样3~5mm深处, 垂直提起, 待滴油棒上的润滑油间断滴落时, 取第3 或第4 滴滴在滤纸的中心。将滴过油的滤纸连同框架平放在无风处, 静置2~4h。

将滴定好的滤纸斑点图与标准滤纸斑点图谱对比分析, 即可对在用润滑油品质作出判断。

3.滤纸斑点图谱及对比分析

按国家标准GB 7607-1987 中附录A《内燃机润滑油滤纸斑点试验方法》的规定, 标准滤纸斑点图谱分6 级, 每级斑点图特征和分析判断方法如下:

1 级:滤纸斑点图的核心区和扩散环光亮无色或颜色很浅, 无明显沉积环。

在用润滑油滤纸斑点图如属此类, 说明是新润滑油或使用时间很短的润滑油, 尚无污染, 可继续使用。

2 级:滤纸斑点图的沉积环与扩散环界限分明, 扩散环很宽, 油环明亮。

在用润滑油滤纸斑点图如属此类, 说明润滑油使用时间不长, 污染程度很轻, 清净分散性良好, 可继续使用。

3 级:滤纸斑点图沉积环黯黑, 扩散环较宽, 油环明亮。

在用润滑油滤纸斑点图如属此类, 说明润滑油使用时间较久, 污染严重, 沉积物增多, 清净分散性下降, 尚可继续使用。

4 级:滤纸斑点图沉积环深黑, 扩散环开始缩小, 油环浅黄。

在用润滑油滤纸斑点图如属此类, 说明润滑油使用时间很长, 污染严重, 沉积物增多, 清净分散性下降, 尚可继续使用, 建议酌情更换新油。

5 级:滤纸斑点图沉积环深黑, 出现胶状油泥, 扩散环狭窄, 油环扩大且呈黄色。

在用润滑油滤纸斑点图如属此类, 说明润滑油的污染已很严重, 清净分散性能已很差, 清净分散剂消耗将尽, 不能继续使用, 必须换用新油。

6 级:滤纸斑点图只剩极黑的沉积环与棕色油环, 扩散环已完全消失。

在用润滑油滤纸斑点图如属此类, 说明润滑油的污染已十分严重, 污染杂质完全凝聚在沉积环内, 清净分散剂耗尽, 清净分散性消失, 早就超过了换油期。

滤纸斑点分析简单、快速, 适合于现场作业, 并能给人以直观印象。但是, 它只能概略地分析润滑油品质, 无法实现定量分析。

二、介电常数分析法

利用不同物质介电常数不同的特性制造的润滑油污染测定仪是又一种常用的润滑油污染分析仪。

1.介电常数分析法的工作原理

电容的电容值除了与2 极板间的面积和极板间的距离有关外, 还与极板间的填充物质有关。对于一个已经确定了极板面积和距离的电容, 极板间填充物质对于电容值的影响可用一个系数反映, 这个系数称为介电常数。即:

式中C———电容, F;

S———极板间相互覆盖的面积, m2;

δ———极板间的距离, m;

ε———介电常数

每种物质都有其自身的介电常数, 润滑油也不例外。清洁润滑油不含有杂质, 有其较为稳定的介电常数。而使用中的润滑油, 由于污染程度不同, 润滑油中所含杂质成分和数量也就不同, 其介电常数势必也会发生变化。因此, 介电常数值便可反映润滑油的污染程度。不难理解, 如果被测润滑油的介电常数与清洁润滑油的介电常数差别越大, 润滑油的污染程度也就越大。

国产RZJ-2A型润滑油质量检测仪外形如图3 所示。该检测仪的关键元件为安装在油槽底部的螺旋状电容。测试时, 润滑油作为电容介质。当润滑油污染后, 其介电常数发生变化, 引起该电容的电容值变化。以该电容作为传感器并使其作为检测仪测试电路的一部分, 传感器电容的变化引起测试电路中电量的变化, 电信号通过专用数字电路转变为数字信号, 送入微电脑处理并与参考信号比较。当数字显示屏显示为0 时, 表明所测润滑油无污染;当显示值不为0时, 表明所测润滑油受到一定污染, 显示值偏离0 值越远, 表明润滑油污染程度越大。

2.RZJ-2A型润滑油质量微电脑检测仪测试润滑油污染程度的操作步骤

(1) 用脱脂棉清洁传感器油槽。

(2) 将3~5 滴与被测润滑油同牌号的清洁润滑油置于油槽中, 使其充满油槽底。

(3) 等油扩散完后, 按“清零”按键, 仪器自动标定0 位, 显示“0.00”。

(4) 再次用脱脂棉清洁传感器油槽。

(5) 将3~6 滴被测润滑油置于油槽中, 等油扩散完后, 按“测量”按键, 即可显示测量值。

用RZJ-2A润滑油质量微电脑检测仪测试润滑油污染程度时, 所推荐的换油标准:汽油机的测定值为4.2~4.7;柴油机的测定值为5.0~5.5。

3.测试结果与润滑油污染的关系

使用RZJ-2A型润滑油质量微电脑检测仪测试润滑油污染程度时, 从数字显示屏获得读数后应继续观察显示屏上的数字变化, 可以找出润滑油品质污染的原因。如果数字稳定于“+”号不动, 表明润滑油为一般性污染和老化, 即润滑油中已含有氧化物、油泥、污物、炭和酸性物质等;如果数字向“+”方向漂移激烈, 表明润滑油中有较多的水、防冻液和大的金属微粒;如果数字向“-”方向漂移, 则表明润滑油被汽油稀释。值得注意的是:润滑油被柴油稀释时数字不向“-”漂移。检测显示结果与被测润滑油中水分含量范围之间的关系见表1。

4.RZJ—2A型润滑油质量微电脑检测仪的使用与维护

(1) 当数字显示屏左上方显示“LOBA-T”字符时, 说明电池电压已经低于7.2 V, 需要更换电池或扩大稳压电源的量程。

(2) 在开机自检或测试过程中出现“+78.9”时, 说明传感器的2 条螺旋线被金属颗粒短路。此时应用脱脂棉蘸着汽油仔细地将金属颗粒擦拭干净 (必要时用放大镜观察传感器螺旋线, 用针状物如绣花针轻轻地将金属颗粒拨掉) 。注意:因2 条金属线很细, 严禁对传感器刻、划、碰。

(3) 若按下电源开关后无显示, 应检查电池接线柱是否接触不良或线路有断线。

(4) 每次测量前, 热机时间应不小于15min, 并不断地反复调试0点。

(5) 传感器对潮湿很敏感, 为了保证测试精度, 应严格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环境湿度范围内使用该仪器。

(6) 在开机自检过程中出现“+12.3”, 说明CPU损坏, 需更换;出现+45.6”, 说明芯片中程序有问题, 需与厂家联系更换;出现“+23.4", 说明“清零”、“测量”按键中有异常导通现象, 用万用表测量一下, 便可找出并更换;出现数字少笔画或多笔画, 是由于导电橡胶接触不好, 需重新安装;若出现一个或多个数字变化不是同时加“l”的增长或没有“+”号, 说明连接电缆接触不良, 用万用表逐个测量接插件对应针脚通不通即可。

(7) 在“-0.0”中按“测量”或“清零”按键, 不出现正常显示值, 仍为“-0.0”时, 说明按键断线或按下不导通, 接上断线或更换按键即可。

以上2 种润滑油品质检测分析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仅能检测润滑油的污染程度, 但不能反映润滑油清净性分散剂的消耗程度及性能, 也难以判断引起润滑油污染的杂质种类。

三、其它分析法

从润滑油的分析来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是一种较为全面的方法, 不但能从故障的后果 (产生磨粒和漏损物) 上监测, 还能从故障的原因 (润滑油的降解及其有害物) 上监测, 但缺点是需专用的试验室, 不能在线监测, 给诊断带来不便。为此又发展了一些快速简易便携性化验箱, 可在现场监测, 但精确度比试验室稍低, 同时还开发一些对润滑油某些指标敏感的传感器, 安装在润滑油系统中, 可在线监测油质的变化值, 下面作简单介绍。

1.水分

(1) 声响法:把润滑油放在铝箔或锡纸做的小盘上, 用酒精灯或打火机烧1~2min, 若飞溅或冒泡则含水量大;若有连续爆裂声则含水量大于0.03%;若无声则含水量小于0.03%。

(2) 华特斯摩 (Wates Mo) 试纸。把此试纸浸入油中, 遇水有蓝色斑点, 按表2 判断含水量。

2.碱值

加2m L油样于试管中, 加10m L指示剂, 充分摇匀后呈紫色, 该油仍可用, 绿色为临界状态, 黄色表示碱值耗尽, 需换油。

四、润滑油消耗量测定

就车式发动机润滑油消耗量, 可结合车辆实际运行进行定期测定。测量前, 发动机预热至正常工作温度 (65℃~85℃) , 待油温稳定后熄火, 通常采用的方法如下:

1.油标尺测定法

被测车辆停置在平坦、硬实的路面上, 预热后熄火。将润滑油添加到油底壳规定的油面高度, 用油标尺测量其油面高度, 并标记出油面位置。车辆投入实际运行作业, 待润滑油消耗至油标尺上允许的测量下限刻度时, 或行驶一定的里程时停止运行。依照前次测量条件、地点, 再向发动机内注入已知质量或容积的新鲜润滑油, 使油平面恢复至原刻线位置, 添加的已知数量为发动机润滑油消耗量。

2.质量测定法

被测车辆停置在平坦、硬实的路面上, 发动机预热至正常温度后熄火。迅速拧下油底壳放油螺塞, 放掉油底壳内全部润滑油, 再摇转曲轴数圈, 直至油流成滴, 记录下5min内油滴落数。拧上放油螺塞, 按发动机润滑油系容量 (不包括润滑油滤清器容量) , 加入已知质量的润滑油至油标尺规定刻线。车辆投入实际运行, 按作业里程或需要添加润滑油量时, 仍按上次测量条件、地点、滴油时间和油滴数目放出全部润滑油。称量加入与放出全部油量质量之差为发动机润滑油消耗量。

比较2 种测定方法, 后者较为费时、费力, 但测量精度较高。

发动机润滑油 篇10

发动机润滑油又叫机油,它具有润滑、冷却、保护、清洁以及缓和冲击等作用。机油润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使用寿命的长短,由于重型汽车经常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运行使用,因此对润滑油的要求更高。正确地选择及使用润滑油,对保证汽车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和延长整车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

1、发动机润滑油成分、性能及分类

1.1 发动机润滑油的成分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粘度、氧化安定性、化学活性和挥发性等基本性质,直接影响油品的使用性能,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其某些新的特性。一般常用的添加剂有:金属清净剂、无灰分散剂、氧化抑制剂、抗磨剂、防锈剂和粘度指数改进剂,这些添加剂能使润滑油有效控制沉积物、磨损、腐蚀、氧化和锈蚀,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

1.2 发动机润滑油的性能

柴油机润滑油要防止发动机零件的腐蚀和磨损,保证发动机的运转顺利,必须具有以下性能:

(1)适宜的粘度,保证润滑油形成可靠的油膜强度,有效润滑发动机零部件。

(2)良好的清净分散性,可以抑制发动机中氧化胶状物和积碳的形成,并能将其悬浮在油中,通过机油滤清器将其滤掉,减少活塞上漆膜和积碳的形成。

(3)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以防止油品氧化变质而腐蚀发动机部件。

(4)良好的抗磨性能,能够减少发动机内金属与金属接触部分的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5)良好的防蚀性能,可以防止因各种原因而形成的水及酸性物质引起的机油老化、气缸套及活塞环腐蚀磨损等情况出现。

(6)良好的消泡性,可以消除润滑油输送系统内产生的气泡,防止润滑不良。

1.3 发动机润滑油的分类

润滑油主要是根据其适用类型、质量、粘度三方面进行标识,如:CF-4 15W-40。

(1)适用类型,机油牌号中第一个字母表示适用的发动机类型,“S”为汽油机油,“C”为柴油机油,对于既可用于汽油机,也可用于柴油机的润滑油,叫汽柴机通用机油,标识如:SG/CF-4。

(2)润滑油质量是根据API(美国石油学会)的标准来确定的,机油牌号中第二个字母表示质量级别,字母越往后质量级别越高,价格也越高。汽油机油从“A”到“J”,柴油机油从“C”到“I”,各级润滑油的适用范围有很大区别,每递增一个字母,润滑油的性能就提高很多。

(3)发动机润滑油的粘度等级是按照SAE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标准来分类的。将机油分为单级油和多级油,能达到高温或低温单一性能粘度标准的油叫单级油,含字母W的(如SAE 20W)为冬季用油,仅适合在相对寒冷的季节使用,不含字母W,被命名为SAE20等的润滑油为夏季用油,则适合在比较温暖的气侯条件下使用。“SAE”后面的数字代表机油的粘度等级,数值越大表示粘度等级越高。能同时满足高温和低温性能标准的油叫多级油,一般用冬夏两个等级编号表示,如:15W-40,多级油不仅具有较好的低温流动性,而且在高温下仍保持足够的粘度,使发动机各运转部位得以充分润滑。由于单级油必须在冬夏两季更换使用不同粘度级别的油,而多级油使用的温度范围较大,可以全年使用,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润滑油消耗量比较小,可以免去换油的麻烦、使用方便,目前已成为柴油机润滑油市场的主流产品。

2、重型汽车润滑油质量等级的选择

2.1 重型汽车主要用于高速公路、

港口行驶的集装箱运输及工地矿用装载等,基本采用大功率柴油机,柴油机油标准(GB11122)中相应润滑油级别为:CC、CD、CF、CF-4、CH-4、CI-4,目前国内重型车最常用的是CF-4及CH-4柴油机油,符合国Ⅲ排放的发动机大部分生产厂家推荐使用CF-4,对于国Ⅳ发动机,目前生产厂家普遍要求使用CH-4柴油机油,这是因为CH-4能够更好地处理烟炱带给发动机的危害,避免出现缸套抛光、活塞环磨损、机油变稠等问题,并具有相当好的清净分散性和抗氧化能力,更适用于高速、长周期运行的大功率重负荷发动机。

2.2 重型汽车润滑油粘度等级的选择

柴油机润滑油粘度级别的选用根据以下原则:

(1)根据发动机负荷和转速选用。负荷大、转速低的柴油机应选用粘度大的润滑油,负荷小、转速高的柴油机应选用粘度小的润滑油。

(2)根据车辆使用地区的环境温度范围选用,见表1。冬季寒冷地区应选用粘度小、凝点较低的润滑油,全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润滑油。

(3)根据柴油机磨损状况选用。当车辆在磨合期时,应该选择粘度稍小的油品。对于国内使用的载重车辆来讲,一般使用的年限较长,应选择粘度稍大一些的油品。

在冬季,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高于-20℃,而15W/30、15W/40内燃机油适用温度为-20~40℃,可以满足国内大部分用户冬季使用要求,冬夏通用,减少季节性换油。

3、发动机润滑油使用注意事项

在发动机使用中,不仅要选好机油的种类和牌号,而且要正确掌握机油的使用方法,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定期更换润滑油,任何质量等级的润滑油使用到一定的时候,某些主要性能指标都会不能满足发动机的使用要求,必须更换。

(2)换油时应采用热机放油方法,即在更换内燃机油时,应先运行车辆,然后趁热放出机油,以便使机内的油泥、污物等尽可能地随机油一起排出。

(3)按照发动机要求加注适量机油,油量过少会引起零部件的粘结与异常磨损;油量过多,不仅会使机油窜入燃烧室产生积碳,而且会增加燃油消耗。

(4)对发动机进行冲洗和维护时,应严防燃油、水分和机械杂质混入机油中,以免稀释机油或引起清净分散剂的乳化而降低使用效能。必须定期检查、清洗机油滤清器,清理油底壳中的脏物、杂物。

(5)不同牌号的发动机润滑油禁止混用,对于国产各种多级油,由于各厂使用的添加剂有所不同,混用可能会引起化学反应。

(6)选购时,应尽可能购买有影响、有知名度的正规厂家润滑油,一些小企业生产条件差,质量不稳定,另外为降低成本,往往减少了无灰分散剂的加量,这样理化试验指标虽然正常,但实际使用中就会因油泥增多和烟炱分散性差导致润滑油污染弓变质,清气发动机故障。

摘要:本文介绍了重型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等级分类、选择使用原则

关键词:发动机润滑油,重型汽车,选择使用

参考文献

[1]《汽车润滑解码》中国石化出版社.

[2]《汽车燃料和润滑剂》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GB/T7631.3-1995内燃机油分类.

浅谈发动机润滑油油质与换油时机 篇11

1 机油的组成和特点

机油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以及它的高分子氧化物、沥青质所组成。由于有很少一部分烃类, 会因氧化而生成氧化物, 引起各种积聚物从机油中分离出来, 并在发动机的零件上 (常常是主要零件上) 生成炭积胶漆膜及颗粒渣等, 同时, 还因在个别零件上发生过热现象, 机油会炭化和卡住活塞环, 加速零件的磨损。另外, 机油中含有酸类物质, 与水合成酸性物质腐蚀金属零件。

2 影响机油品质的因素

机油在发动机中油品变化情况及其影响, 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机油中添加剂的影响

为改善机油的使用性能, 我国生产的车辆发动机机油, 都加入了一些不同类型的添加剂, 如抗氧化抗腐剂、降凝剂、增粘剂及清净分散剂等。尤其是清净分散剂的加入量, 比其他添加剂都大。

发动机机油在清净分散剂的作用下, 能使已生成的团聚物分散开来, 使氧化生成物的沉积被破坏, 减少了氧化物造成的危害。

2.2 机油使用中进水量的影响

机油中含有水分不仅能引起容器和机械的腐蚀 (同有机酸组成更强烈的腐蚀作用) , 而且会促使机油氧化变质, 降低机油的润滑性能。机油中含有过多的水分, 会引起发动机的早期磨损, 同时, 机油中的水分会使添加剂失效, 并能使机油乳化、生成沉淀和促进泡沫的形成。

2.3 气缸内燃料燃烧情况的影响

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的完全程度不同, 对机油的稀释程度就各异。

在汽油发动机内, 如果混合气燃烧不完全, 其未燃的汽油进入曲轴箱冷凝后冲洗机油, 使粘度下降, 影响正常润滑, 增加发动机润滑部分的磨损, 也就促使了机油向不良倾向发展的速率。

2.4 各滤清器滤清效果的影响

空气滤清器的滤清效果对机油的品质影响很大。对解放牌汽车50000公里行车试验中采用不同空滤器的结果来看, 分流式滤清器的滤清效果好于全流式滤清器的滤清效果。汽油滤清器能间接影响机油的质量。而机油滤清器的作用是滤去污垢与固体颗粒, 保持机油清净, 它一旦失效, 会加剧发动机的磨损, 加速机油变质。

2.5 发动机技术状况与保修质量的影响

车辆发动机的技术状态不良, 会加剧油品变质。可燃混合气体从气缸壁面上流入曲轴箱, 会使机油粘度降低。机油也会窜入燃烧室, 造成烧机油。

2.6 发动机使用条件与操纵的影响

车辆发动机启动与熄火频繁或空转过多, 以及长期低负荷运行, 则磨损大, 机油变黑快, 稀释也快, 生成油泥多。发动机长时间运行, 油温增长过高, 也加剧机油氧化变质、车辆运行在风沙地区、低质路面等时, 也会使油污染变黑变质。

在使用中, 驾驶员细心保养、谨慎操作, 对延长机油使用寿命也有重要作用。

以上是从车辆发动机机油的使用角度去分析影响机油品质的因素。使用者有必要了解它, 掌握它, 从而正确使用发动机机油, 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3 关于车辆发动机机油换油时机的探讨

目前, 国内对发动机机油的更换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油品质量换油, 一种是按换油周期换油。

3.1 按周期换油

现行换油周期, 一般均采用定里程换油。它是在一定的行车试验条件下, 规定的一个机油使用期限。国外许多国家也采用这种换油方式。

众所周知, 采取定里程换油, 绝大多数车辆发动机润滑状况及工作可靠性能得到保证, 且机油用户的管理工作也较简单, 因此这种方法得到普遍采用。但是, 由于各方面影响 (如前面说的七种影响因素) , 各车辆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千差万别, 对每台发动机或处于不同运行阶段的同一台发动机来讲, 其机油品质的变化情况也不同, 为避免在到换油里程时换掉有使用价值的机油, 或在油质变坏时不能及时地更换机油, 减少发动机工作寿命, 提出了根据油质变化而换油的方法。

3.2 定期检测、按质换油

发动机在机油变质情况下工作1个小时, 就相当于发动机正常工作300小时的磨损。而有的车辆运行到接近20000公里时, 油质却很好, 换掉了浪费。所以说, 定期检测, 按油质换油是必要的, 也是合理使用机油的方法。

3.2.1 判断油质的理化指标

说明机油品质的主要理化指标有运动粘度、闪点、水不溶物含量、磨损金属含量、酸值。

3.2.2 按质换油的方法

定期对机油进行抽样分析, 根据机油中粘度、闪点、水不溶物含量、磨损金属含量、酸值的变化情况确定是否换油, 这种方法需要配备一些仪器设备, 且检测化验周期长, 车辆使用单位不宜采用。

适合车辆使用单位采用的快速机油检测办法目前有两种。

(1) 机油快速检测箱法。

这种办法, 是在一个手提式箱内备有坩埚、酒精灯、试管、毛细管粘度计等器具, 机油检测人员按照国家规定的机油检测方法, 对抽样机油进行检测, 然后根据油质情况确定是否更换。这种办法适合机油集中管理的车队。

(2) 滤纸斑点试验法。

是将采好的油样, 用5ml滴棒将油滴在定性滤纸上, 所形成的油斑同标准油斑图作比较, 根据油斑的扩散特性, 判断机油在使用过程经高温氧化而产生的炭渣、烟垢、油泥等沉积物的倾向和机油中清净分散添加剂的降解程度。这种办法操作简单方便, 只要把油样取好, 细心地做上几次, 就可大体上确定是否更换机油。此法可为车辆承包、租赁经营和个体车辆的驾驶员方便地采用。

摘要: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 那么发动机润滑油就是心脏的血液, 润滑油的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寿命。本文首先介绍了机油的组成和特点, 然后从影响机油品质的因素和机油换油时机两方面分析了机油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上一篇:游离缺失下一篇:施工监控测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