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力

2024-09-09

言外之力(精选9篇)

言外之力 篇1

1 言外行为

在J.Austin看来, 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 在大多数情况下, 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 (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和言后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 。

言外之力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 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许多事情, 达到各种目的, 如问候致意, 发布信息, 传达威胁, 宣布命令等, 这些都是通过言语来完成的动作。同时, 言外行为寄予于言内行为之中。而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通过说话表达字面意义, 后者则是通过字面意义表达说话人/作者的意图。

在通常的文学翻译中, 涉及到的言外之力的手段是很多的, 但主要包括以下七类:典故 (allusion) 、外语词汇 (foreign words) 、语法规范 (grammatical norms) 、新词 (neologisms) 、语域 (register) 、句子结构 (syntax) 及排版 (typography) 等。

言外之力的使用造成了各种理解上的难题。通常在缺乏上下文或全文背景的情况下, 读者/听众将难以清楚地获得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 继而难以顺利地转换成译入语。

造成言外行为的理解的误差有主客观上的原因。客观上, 字词典的编撰者无法事先预见到某个词可能出想的所有场合或语境;主观上, 各译者的文字驾驭能力、文学审美力和想象力又千差万别;因此对言外行为的理解出现偏差是必然的。

对译者而言, 在努力传达言外之力前, 他们必须清楚自己的首要任务是让译入语读者/听众能够看/听懂原文。理想的情况是既能传达原文的语义信息又能兼顾言外之力。而在实际操作中, 译者通常能够令人满意地传达原文的语义信息, 但言外之力则不一定能传达, 甚至还得意地画蛇添足。在以前, 译者要弄清楚原文里的言外之力所起的作用及目地语里有无类似言外之力的手段可以利用。

2 言外之力的表达

2.1 典故与言外之力。

古今中外, 文学作品中用典十分平常。西方自古以来典故主要来源于《圣经》和希腊神话。一向以来, 圣经典故和英语文学息息相关, 不少圣经典故和希腊神话已成为英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Juda's kiss和Achilles'hell等, 林语堂先生也认为“用典”在文学作品中是常见的修辞法, 典故是文学殿堂里一棵璀璨的明珠。 (林语堂, 1991) 许多作家都有意地在自己的作品里融入大量的典故以期作品更有感染力和生动性。如林黛玉, 作为曹雪芹笔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号曰“潇湘妃子”, 住处名“潇湘馆”。“潇湘妃子”和“潇湘馆”都有浓厚的古典文化底蕴, 这个典故在汉语里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段令人伤感的爱情, 这两个名称也就预示了林黛玉的秉性和悲剧爱情的结局。在译者David Hawkes的笔下, 这两个名称分别变成了River Queen和Naiad's house。根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Naiad是希腊神话中的水泉之神, 与竹子无任何关联, 她住在河流、湖泊或泉水之中, 是一个美丽、快乐、仁慈又长寿的形象。

这种翻译处理显然是为了译入语读者的考虑, 用译入语的典故替代了原语的典故, 其结果是把“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治病, 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的病秧子形象变成了快乐、仁慈的水底之神, 这显然与原作的形象有较大的扭曲。

因此, 译者如果认为原作中的典故可以提高原作的感染力或有利于作者意图的阐发, 就应当考虑介绍原文典故, 而不是省略原文典故。而且当原语与目的语为非同源语系的不同文化时, 则不宜以典代典, 以免造成原作信息或言外之力的流失或失真。

2.2 外语词汇 (foreign words) 与言外之力。

有时候译者会碰到原文文本属于多语文本的情形。这时候是否一律按目的语标准全部译入而不保留原文文本的多语特性呢?很明显,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般说来, 原文作者使用了另一种外语, 必定有其原因, 即言外之力方面的原因。

根据Levison回话含义三准则中的方式准则, 在听话人看来, 如果说话人使用了冗长的或有表达标记的表达式, 他的意思就与他本来可以用无标记的表达式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尤其是听话人要尽量避免常规性的联想或用信息原作推导出无标记表达式的含义。

She drew near to dark stone on which was inscribed:

Stium sepulchri antiquae familize D'Urbelille

Tess did not read church Latin like a cardinal, but she knew that this was the door of her ancestral sepulchre, and that the tall knights of whom her father had chanted in his cups lay inside. (Thomas Hardy:1997:326)

译文:她走到一块神色的石头旁边, 上面刻着一行花体拉丁字母:

古都伯维尔家族陵寝之门。

苔丝没有红衣主教那种阅读教堂拉丁文的本领, 但是她知道, 这就是她古代祖先的陵寝的大门。她的父亲端着酒杯讴歌的高大魁梧的骑士们就躺在这座门里。 (孙法理, 1993:396) 。

原文中一行拉丁语对于苔丝来说是不可能认识的, 因为她未受过多少学校教育, 但她大概能从中推断出这一行拉丁文的大概意指;原文里, 外语词 (拉丁文) 的言外之力包括苔丝未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 正式的文体拉丁文暗示了都伯维尔家族的曾经的辉煌;译文中明明说“一行花体拉丁字母”, 而紧跟的却是一行汉语;源语里外语词汇的运用所能取得的效果在译文里丧失殆尽。让人意外的是汉字下加着重号, 似乎在译者看来, 汉字下加着重号就能传达原文中所包含的言外之力了。

因此, 对于原文中外来词语的翻译, 译者不可千篇一律地消除原文的复杂性, 对外来词语的处理, 一个可行的办法是让原文中的外来词原样保留, 而通过加括号注释或文内注释的方法使语义信息加以保留。

还有些时候, 外语词的应用还可以发挥委婉语的作用, 这时候如果也不叫保留地处理成译入语, 则会造成原语作者的意图被误解。就拿语用学上的一个经典的例子:

丈夫:让我们给小孩一些零食吧?

妻子:可以, 但我反对给icecream.

很明显, 如果将这则对话译成英语, 则不能不考虑原文用外语词的意图了, 如果不考虑这一点, 则原文中妻子的回答所含的言外之力即她不想让小孩子听明白父母商量冰激凌的事以免造成听到冰激凌的字眼就吵着要冰激凌就会消失。

2.3 语法规范与言外之力。

译者有时会碰到原文不符合语法规范的情况, 此时译者是“善意”地更正原文的错误再译成译入语还是在译入语里“复制”原文的错误呢?这恐怕要从原文的语法错误类型说起。一般说来, 原文作者使用特殊的语法规范总是为了突出某些主题或说话人的一些个人信息。

如:

"I did, "said the parson.

"And once before that——near a month ago."

"I may have."

"Then what might your meaning be in calling me'Sir John'these different times when I be plain Jack Durbeyfield the hagglar?" (Hardy, 1997)

译文:“有那么回事, ”牧师说。

“大约一个月前你也这么称呼过我。”

“可能。”

那你干嘛老叫我“约翰爵士”?我可是个普通老百姓, 卖鸡鸭的小贩杰克都伯菲尔德呀 (孙法理, 1993) 。

英文原文来自小说第一章的第一段, 是关于苔丝的父亲杰克都伯菲尔德的出场。他的两句话就有数个语法错误这一事实所具备的言外之力就是他本来就是个未受过正规教育的贫穷农民。这一点看似平常, 但为后文他的轻信他人及懦弱的生活态度都密切相关。如果译者忽视这一点, 即把有语法瑕疵的原文译成合乎语法规范的译入语, 上述言外之力立即消失了;上述的汉语译文也的确容易让人误解, 译文也不太符合未受过教育的老实农民的口吻。

2.4 语域 (register) 与言外之力

语域关注的是语言使用的得体性的范畴。不同身份的语言使用者讲的话是与其身份密切相关的。绿林英雄或草莽大盗用的是黑话, 而大学教授讲的多为书面语。语域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主要有被谈论的对象、听话者和语言使用者等三大问题。译者如果在译前能注意语域的使用, 则言外之力就能在译文中体现。如:

"Boy———take up that basket!I want'ee to go on an errand for me."

The lath-like stripling frowned."Who be you, then, John Durberfield, to order me about and call me boy?You know my name as well as I know yours!" (Hardy:3)

译文:“嘿, 小子!吧把这个篮子拿起来, 我要你给我办件事。”

那板条一样精瘦的小伙子皱了皱眉头, “约翰都波菲尔德, 你算啥人物头, 你凭社么给我下命令, 还叫我小子?我们俩谁还不认识谁呀?” (孙法理:7) 。

原文是当乡下农民都波菲尔德在获悉自己可能是世家后代的兴奋情况下高兴得忘乎所以, 但路过的小伙子并不知情, 因此对得意忘形的都波菲尔德冷嘲热讽, 译文中的“你算啥人物头”及“我们俩谁还不认识谁呀”都十分传神地再现了原文的言外之力。

2.5 句子结构 (syntax) 、排版 (typography) 与言外之力

句法影响人的阅读主要是通过精心安排次序以强调特定的句子成分或者是通过说话人的重读来强调、突出某些成分。

排版影响人的理解也主要是通过大小写及其它特定方式的排版手段, 以造成特别的视觉感受和理解, 即特殊的言外之力。

如: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 诗李簪缨之族, 花柳繁华地, 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曹雪芹, 2005:4) 。

译文:After that I shall take you to a certain

Brilliant

Successful

Poetical

Cultivated

Aristocratic

Elegant

Delectable

Luxurious

Opulent

Locality on a little trip. (David Hawes:48)

这种排版本身就暗示了非同寻常的言外之力。

结语:综上所述, 言外之力的传达首先得依据语境或上下文的推导, 得出原语的字面外之含义, 了解原作者意图, 然后在译入语里找到最接近的表达法, 从而真实再现本来的言外之力。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林语堂.林语堂文选 (下) [M].北京: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1:40.

[3]孙法理.苔丝[M].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3.

[4]David Hawkes.The Story of the Stone[M].England:Penguin Groups, 1973.

[5]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7.

猜猜言外之意 篇2

一、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被邀请到某大学作学术报告。其间,友人突然要求吕老谈谈当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吕老师听后,十分幽默地说:“我早就预料到,雷声过后,必是倾盆大雨。”

请问吕叔湘先生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二、著名电影演员李雪健因扮演焦裕禄而荣获“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在颁奖仪式上,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所有的苦和累都让焦裕禄受了,所有的荣誉都让一个傻小于得了。”

李雪健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三、在一家餐馆里,休斯教授在餐桌边已坐等多时,最后终于看到服务生走过来。“你想吃点什么?”服务生问。“刚来时我想吃早餐,”休斯笑着说,“现在我想大概该吃午餐了。”

休斯语言中的潜台词是什么?

四、一位旅行家向诗人海涅讲述他所发现的一个小岛,忽然说道:“你猜猜看,这小岛有什么现象使我感到惊奇?”海涅摇摇头,表示不知道。旅行家神秘一笑:“小道上没有犹太人和驴子!”作为犹太人的海涅坦然的回答道:“如果真是那样,我和你到小岛上去走一走。”

海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五、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的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这位大师的答话的意思是什么?

六、外交辞令往往是比较讲究技巧的,因此外交辞令也十分值得琢磨。2008年12月8日,中国两艘海巡船巡视了钓鱼岛,日本提出抗议。当记者问到中国何时再派船巡视钓鱼岛时,发言人刘建超说:“至于何时中国再派船巡视钓鱼岛,这是中方的事情。”

请问,刘建超的回答都包含哪些信息?

七、有一回,马克·吐温向邻居借阅一本书,邻居说:“可以,可以。但我定了一条规则:从我的图书室借去的图书必须当场阅读。”一星期后,这位邻居向马克·吐温借割草机,马克·吐温笑着说:“当然可以,毫无问题。不过我定了一条规则:从我家借去的割草机只能在我的草地上使用。”

马克·吐温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八、国王请阿凡提评论自己的诗,阿凡提说国王的诗写得不好,被国王关进驴圈。后泉国王又召见阿凡提欣赏其新作,阿凡提转身就走,国王问他到哪里去。阿凡提答道:“到驴圈去,陛下!”

阿凡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我早就料到,你们不会把我邀请来仅仅只做个学术报告,这只是个引子,在学术报告这个雷,声过后,你们会让我讲一些更难的问题,这就是倾盆大雨。

二、焦裕禄的事迹太感人,我获奖只是沾了扮演角色的光。

三、你们餐馆服务不到位,让我等的时间太长了!

四、我和你去,我是犹太人,你就是那头驴子!

五、作品重在个人的创造,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

六、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有关船只在中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的巡航活动属于中国的内政。

七、讽刺邻居太小气,应大方地借给别人书读。

言外之味中的意、境、情 篇3

闪光点之一:言外之意

通过诵读第一部分,抓重点句子,抓“言外之意味”。第一部分写与伯父谈《水浒传》,伯父问其内容,作者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却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作者听了伯父的话,“又羞愧,又悔恨。从此,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言外之意,伯父实际上婉转地批评作者读书不认真。笑谈中,他以慈爱长者的身份,以伟人的言行风度,引申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由此感悟:批评教育应考虑到孩子幼小心灵中蕴藏的自尊,要采用适宜的方式促其健康成长。真是伟人举止,细微之处总关情啊!

闪光点之二:言外之境

第二部分包括“碰壁”和“救助车夫”两个内容,重点讲述社会环境。言外之境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碰壁”比喻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伯父对车夫援手相助,当作者问:“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伯父神态变得严肃,横眉凝视,只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把我们带入言外之境界——黑暗的旧社会伤痕累累,救一个车夫,千千万万个像车夫一样的受苦百姓谁来拯救?面对一次次的碰壁,鲁迅先生觉悟到,改变中国的“良药”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于是鲁迅弃医从文,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思想。

鲁迅先生忧国爱民的思想,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感。他对劳苦大众的爱像一个辐射源,温暖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

闪光点之三:言外之情

作品的最后一部分,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感悟。作者借女佣阿三之口,“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特别是“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这难道仅仅只是字面上的“看东西不清楚”吗?言外之情,伯父关心普通女佣,更是用他那支不朽的椽笔,寄托对天下劳苦大众早日摆脱黑暗统治的殷殷深情。

一支笔,充实了世界文学宝库;一颗心,交给了华夏民族;一部《呐喊》,唤醒了东方巨龙。这一切诠释了受人崇敬的伟人形象与高尚的人格——鲁迅先生。

一个懂得反省的民族才是一个成熟的民族。“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先生用心血、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鲁迅精神在“我”的心灵世界里烙上了深深的中国印。

领导人回信的言外之意 篇4

这次收到回信的山东大学生村官张广秀,2011年习近平就与她相识。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知道了张广秀身患白血病仍坚持工作的事迹,认为“很朴实、很感人”,号召大家向她学习。也由于习近平的这次关注,张广秀得以接受手术并康复。此次的书信来往便是对当时的回应。

领导人回信背后都有深意。2001年8月1日,江泽民极为罕见地给一名曾在华旅游的外国游客复信。这名游客是美国纽约州的大学中文教师迈克·奥谢伊。三个月前,奥谢伊给江泽民写信,介绍了自己与家人在中国旅游的美好回忆。江泽民在回信中说,“希望你和其他美国朋友多到中国来看看。”

回信的背后,是当时中美政治正处于谷底的现实。在2001年全年的中美关系走势中,4月发生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之后美国新任总统布什又推动美台军售,中美关系降至冰点。而在10月份“即将”在上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江泽民与布什“将”不可避免地首度会晤,在会晤之前释放出善意,营造良好的会晤气氛,就需要微妙的设计。

江泽民的回信,对修补中美关系起到了效果。实际上,就在江泽民回信后一周,《纽约时报》高层即率领代表团在北戴河拜访了江泽民,并成功专访了他。

“本想给大家写封回信,但书不尽意,已经动笔又停了下来,觉得还是和大家见面谈一次为好。”1990年3月23日下午,江泽民邀请13位北大学生走进中南海怀仁堂进行座谈。

这一次座谈的缘起,就是11名北大学生在半个月前,联名给江泽民发去一封邮件,1200字的篇幅,说出了这一代学生正在思考的问题,他们希望中央领导有机会多和同学们交谈。

江泽民的约谈,无疑向外界传递这样一个信号:即中央领导层愿意与高校学生交流。“我相信,在九十年代,从年轻的大学生中必定会成长起一批马克思主义者。”江泽民在结束谈话时说。负责起草信稿的北大学生伍皓,目前已是云南省红河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其微博粉丝超过百万。

论非语言语境下的言外之意 篇5

一、非语言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交际使用时的环境。语境是由德国语言学家Wgerner于1885年最早提出来的, 他认为语言的意义是语境确定的, 当时这一说法并有引起很大的反响。直到1923年马林诺夫斯基重新讨论了这个问题, 并先后提出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国内外学者才开始了对语境的探索与研究。这些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境理论的初创阶段, 从马林诺夫斯基提出情景语境一直到弗斯去世, 主要是系统地提出了语境思想;第二阶段是从1960年到上世纪80年代初, 在此期间语言学家对语境变量的分类及与语篇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究;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主要侧重于语境动态性及其与语义结构之间的关系[1]。

影响语境的因素很多, 所以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语境进行了分类, 基本上分为二元说或三元说。二元说主要有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局部语境与整体语境、可能语境与真实语境、强式语境与弱式语境、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语言语境与非语言语境等。三元说主要是言语内语境、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2]。虽然语言学者对于构成语境因素的描述呈多元化的趋势, 但在本质上没有相悖之处。因而本文倾向于何兆熊教授 (1995) 提出的二分法, 即语言知识与非语言知识。语境可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 语言知识包括对所使用的语言的掌握和对语言交际上下文的了解;语言外知识则主要包括三大类:背景知识 (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交际双方所处的社会文化规范、属于特定文化的会话规则等) 、情景知识 (特定的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交际活动的主题内容、他们在交际活动中的相对地位、个人所起的作用等) 和相互知识 (交际双方各自不同的经验经历和知识、兴趣爱好、家庭关系等) [1]。

二、会话含义的隐性成分

会话含义及其相关理论的提出、发展与Grice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在日常交际中, 双方的言语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说, 交流就是相互合作的过程, 也就是说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互相合作、相互配合的。交流双方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4]。从会话含义与语境的关系出发, 可将会话含义分为两类: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如果言语的含义很直接明了地说出并不需要违反合作原则, 这指的是一般会话含义;而在特定的语境下, 通过违反合作原则来实现交流的目的就是特殊会话含义。会话含义的隐性成分往往就蕴含在这些需要结合非语言环境才能获得的真实意义的特殊会话含义当中。下面不同的回答, 实质上是会话含义的显性成分 (B1) 与隐性成分 (B2) 的不同表现形式。

A:What’s the time now?

B1:It’s eleven o’clock.

B2:Well, the mail has come just now.

一般说来, 说话者总会提供充足的信息并且不会多说, 此时他遵循的是量原则;听话人由于相信说话人这么做, 会在所接收的有限信息上尽量推出那些有关信息。一旦说话人违反量的原则或者改变所期待的用语习惯, 此时听话人可以通过非语言知识来推导说话人的言外之意。B1遵循合作原则直接就告诉了精确的时间, 而B2却似乎答非所问。但如果结合非语言知识来说, 双方都知道邮件每天送达的时间, 那么B2的回答表面上违背了关系原则, 但实质上却在遵守量的原则, 所说的话隐藏着需要的信息。

会话的显性含义, 形式结构明显, 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脉络分明。在多数情况下, 人们经常将自己的意愿隐藏在话语中, 这就需要听话者结合当时具体的语境来推导出说话者的弦外之音, 即会话含义的隐性成分。通过对显性含义的延伸, 会话含义的隐性成分填补了句子之间意义的空缺, 扩充了信息内容, 起到了连贯作用。

三、会话含义的隐性成分分析与非语言语境的探讨

语言总是在一定情景和语境下使用, 它既离不开语境的制约, 又离不开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言时的共识和应遵循的规则。语言形式、语义内容及特征是由语言语境决定的, 而非语言语境决定其语用价值———会话含义。Grice把语言交际过程看作是说话人表达自己的意图和听话人领会意图并不断交替担任双方角色的过程[3]。语言交际活动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情景与人之间进行, 因此, 对会话含义的隐性成分理解必须考虑一些语言外的因素。下文将从背景语境、情景语境、相互知识三个方面分析会话含义的隐性成分。

“背景”一词专指贮存在主题记忆中的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知识。[5]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 来自特定言语社团的语言使用者的会话能够反映出其言语行为特有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价值标准等。在某些会话中, 要获得交流双方的真实意图必须结合一些背景知识。如下面对话所示:

甲:什么时候才能变暖和啊?太冷了!受不了了!

乙:那也得等到六九以后了。

甲:还要等到柳树都发芽了啊!这个冬天可真长。

这是两个中国人的对话, 却反映出了本土文化。六九、冬天结束和柳树发芽有什么关系呢?甲和乙的对话成分隐含着的信息涉及到了文化背景语境。在中国黄河中下游流传的民谣《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开河, 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 耕牛遍地走。“九九”是关于冬至后计算冬天的说法。每九天是一“九”, 直到“九九”以后冬天才过完, 春天来到了。“六九”左右柳树开始发芽, 天气才逐渐转暖, 所以甲发出冬天很长的感慨。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获得会话含义里隐性成分所暗含的意思。可见如果会话双方具备这样的文化背景知识就不会出现交流失败的现象。

情景知识指的是特定的言语交际所处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处境和心情等。

(The telephone is ringing...)

J:Hello?

M:What are you doing?

J:Everyone is sleeping.

M:Ok.I will give you call later.

午休的时候Mary给John打电话问他干什么, John却回答大家都在睡觉, 所以John的回答隐含着“The phone may disturb others or make them awake.”的意思, Mary领会了John的意思所以就告知他晚点再打。不难发现, 要了解对话双方的含义, 必须结合交际双方所处的时间地点主题方式等情景知识。此外, 交流双方说话时的神情语调手势等也对隐性特征的推导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交际双方长期相识中积累的共同知识, 即说话人与听话人中任一方知道对方具备一定的知识, 并且对方自己也知道自己具备这样的知识[3], 如兴趣爱好、个人的家庭背景等。这种相互知识是交际过程中的推理基础。

甲:最近忙神马呢?能帮个忙吗?

乙:我能帮上什么啊!

甲:表介样, 你是大虾嘛!

乙:果酱。

甲:能帮我这个小虾写篇文章不?

乙:最近我手头上有些东西要写。

这是网上的一则简短对话, 甲求助乙写文章。而“神马”、“表介样”、“大虾”、“果酱”、“小虾”分别是网络流行语“什么”、“不要这样”、“高手”、“过奖”、“初级水平的新人”。首先, 甲自己应该清楚并且知道乙也具备这些网络常识, 才会用到这些词语来进行会话交流。如果乙对这些用语不能理解的话, 就会感到莫名其妙, 同时会话将会无法进行下去。只有两个人都对这些流行语有所了解才能将这则对话进行下去。这种推理是以双方所共享的一些相互知识为前提的。最后乙的言外之意就是拒绝了甲的请求。

总体而言, 交际双方结合具体的非语言语境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会话的隐性成分里, 避免了正面冲突, 在维系社会关系同时达到了委婉简洁的会话效果。

四、结语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 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既会按照合作原则及其准则的要求去做, 又会为了实现合作而违反这些准则。所以Grice的会话含义, 依靠的不仅仅是对语法规则的熟练掌握, 而且是对各种语境因素综合因素的考虑和推理能力的合理应用[5]。也就是说语言表达的潜在意义, 只有在完整的话语和情景中才会产生。非语言语境在获得交流意图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交际双方在故意违反准则传递信息时, 常采取间接的方式让对方领悟。因此交际者需要结合特定的非语言语境, 即当时的情景、双方的背景语境和对方所掌握的知识, 才能成功地获取会话的隐性含义。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17-25, 151-168.

[2]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26.

[3]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57-76.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252-262.

[5]李杰.语境与会话含义[J].外语教学, 2001, (5) :83-87.

[6]刘洁.语篇连贯的语境因素分析[J].兰州学刊, 2008, (12) :200-202.

[7]刘晓丽.隐约式非语言语境对话语理解的作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4, (6) :115-117.

浅谈礼貌原则中的言外之意 篇6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有人说,自从有人类的存在就开始了交际。从古至今,人们之间的交际不能没有语言交流。随着科技的发展,交流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并且更加方便、快捷和频繁。但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教育背景下,怎样才能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流利?怎样判断说话者和听话者所进行的语言交际是否具有礼貌效果?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语言与礼貌

虽然很多学者意识到礼貌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课题,但许多研究只是从句子表层寻找礼貌,认为只要句子中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语,就可以说明表达者真的有礼貌。所以,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既然语言有如此大的作用,人们在使用句子表达时,表达的究竟是谁的礼貌。是语言句子本身的礼貌,还是使用语言句子的人的礼貌。语言的礼貌和语言使用者所要表达的礼貌是否对称、是否一致呢?经过笔者对人们日常交际用语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语言本身的礼貌和说话者之间的礼貌并不相同,且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如果认为语言本身的礼貌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礼貌是相等的,这样只是触及了礼貌问题的表面。在人们交际中,一方有需要表达礼貌的愿望,另一方会对这些礼貌的话语和句子做出相应的反应。而礼貌意愿的表达会影响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交际效果,而这种交际效果产生的作用又会影响说话者礼貌意愿的表达,使交际情形变得复杂。现实生活中,说话人或碍于面子,或出于策略,往往把真实意图隐藏起来,让别人从话语含义中去领会,这是人类言语交际的又一大特点。因此了解言语意图便成了理解和解释话语含义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礼貌话语意图的隐蔽性

语言本来就是人类出于“达意”的需要,在社会交际中不断完善起来的一套符号系统。因此用语言符号组成的话语,不管是说出还是写出,必定都是有用意的,这是了解话语含义必须把握的第一点。当话语含义同字面意义完全一致时,也有直言意图的情况,这多半出现在毫无顾忌的语境中。但在更多情况下,意图总是深藏在超越字面意义的话语含义中。例1:A去B家做客,B让自己家的五岁小孩为A唱歌跳舞,B称赞其小孩“唱得真是太好了!跳得真棒!”从A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得知,或许B的小孩歌唱得不错,舞也跳得不错,但是A真正的意图是使得谈话继续下去。言语交际的实践表明,人们的言语表达或出于策略,或碍于面子,或摄于压力,往往把话语用意掩盖起来,而且隐蔽得越深越值得研究,其中很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内心秘密,这是了解话语含义必须把握的第二点。例2:学术会议上,一研究生把自己的论文给老师并说:“请您指导!”老师说:“不错,不错。”研究生说:“您再看看。”老师说道:“很好,很好!”然后离开。这里,老师的称赞并不是表面意义的赞扬,而只是一种搪塞和委婉的拒绝。可见言语意图的隐蔽性,是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进行言语交际的又一大特点。了解话语含义不可不深究其用意。人们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有时候人们所表达的句子却不一定就是说话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图,因为语言可以掩盖说话人的真正思想和意图。同样,人们可以利用语言去表达礼貌,但同时语言也会掩盖说话人的礼貌。因此,如果需要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正确地理解礼貌,我们就不能只关注语言的表层结构。故曰国曾根据《礼记·曲礼》内容总结出到:“贬己尊人”是中国式礼貌的一大特点,该原则到现在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言语交际习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尊人不贬己”在中国人的日常交际中随处可见。故曰国的研究主要在于“找出那些制约言语行为的礼貌规范”,即“礼貌准则”,对于礼貌言语行为的两层意义,即内容上礼貌与表达方式上不礼貌,则没有论说。和意义一样,语言表层上的礼貌表达或者是不礼貌的表达,是由最初的语言使用者规定的,最后逐渐演变成规约性礼貌语言,因此语言使用者才会感觉到有礼貌语言和非礼貌语言的差别。然而,在人们日常交际中,语言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礼貌和礼貌本身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礼貌语言与表达者的礼貌之间并没有联系。

四、礼貌话语意图剖析

在语言交际中,有说话者、听众以及其他人,但是交际中的语言是否礼貌,不是由说话人决定的,而是由听话人和其他受众决定的。因此语言交际中礼貌并不是由语言的属性所决定,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礼貌语言对于听话人来说可能是礼貌的,也可能毫无礼貌而言。例2中老师的话足够礼貌,但并不是听话人所期望的结果,对于听话人来讲并没有得到利益最大化,所以,听众对规约化的语言的理解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交际话语的理解,但很多时候,人们评价语言交际是否礼貌并不能只依赖于规约意义或句子的表层意义。听话人需要经常透过语言的规约意义或字面意义去理解说话人所要传达的真正的交际意义,从而判断说话人话语的礼貌或不礼貌。所以,要真正解读说话人的交际目的和意图,是我们评价礼貌的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看,礼貌属于言后效果,而语言礼貌的解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心智解读过程。王建华曾指出:言语行为的相对性首先明显地表现在言语行为的字面礼貌和实际礼貌的矛盾性上。语言的字面礼貌是指语言使用群体都认可的礼貌形式或内容;实际礼貌指字面礼貌运用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所产生的礼貌效果。语言交际中的字面礼貌只是说话者的一种表达手段,而实际礼貌则是说话者想要表达的真正目的。因此在解读交际语言时,我们应该从说话人的心理方面和情感方面去看待礼貌问题,其中包含说话人的目的和意图,同时也包含听话人对听到的话语理解之后,所构成的对说话人话语的理解。在例1中,从字面意义来看,A是在赞扬B的小孩唱歌好、跳舞好,这种赞扬只是一种字面礼貌,把这种字面礼貌运用到她们的谈话语境中,就会产生很好的礼貌效果,让听话人B听了之后,产生A和B的会话顺利进行的效果。在实际的话语交际中,如何判断说话人的目的和意图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说话人的真实动机到底是什么,我们可能知道或不可知,所以我们在言语交际中不能将动机这一因素排除在礼貌的范围之外。

五、结语

言外之力 篇7

这句话还有什么意思呢?试一试, 我们读这句话的时候, 把重音放在“第一任”这三个字上面会是什么效果。

多读几遍, 有点意思了吧!原来, 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父母只是孩子的第一任, 你要把孩子交给第二任、第三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言外之意是:请把教育的接力棒“放手”传下去, 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不要把孩子抓住不放。

言外之力 篇8

插图形象化的表现时应给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留有想象的空间。马蒂斯在谈到插图于文学作品关系时曾说到:“书籍绝对用不着模仿性的插图来作补充。画家和作家应该一起行动, 齐头并进, 但是各自的作用却不能相混。”1一方面, 我们应该尊重作者文字生动描写而为读者营造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 我们可以抓住作家文字描写的言外之意作为插图创作表现的施展空间。

一、情节的间接化表现

插图的画面内容在文章中并没有直接描绘, 是画家根据作家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而捕捉到的画面。并且有利于文章主题的阐明, 深化插图再创作的程度。同时也可以扬长避短, 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 唤起读者的联想。既把握了文章语言层面, 用时也能表达画外涵义。

1. 间接表现情节的高潮

情节高潮的描写对于揭示文学主题, 塑造文学形象具有关键意义, 但对于插图表现来说故事高潮特别是已经用文字生动描述过的故事高潮往往并不适宜配插图。视觉化的处理可能造成重复, 会使人觉得赘琐, 甚至破坏作家的文字表达, 故事高潮变得生硬而僵化。正如莱辛提出造型艺术中的“冲淡美学观”即“不表现强烈的哀号, 而是以一种优美的舒缓的方式”。

孙滋溪先生在为小说《山呼海啸》创作插图时, 在情节的选择刻画方面选画突围前夕的寂静时刻而非突围时的拼搏时刻。在处理人物“老赵松”时表现的是他上刺刀的瞬间时刻而非同敌人拼刺刀的场面。“正是这些看来似乎是平淡的瞬间, 对于揭示文学主题和文学人物, 却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瞬间。”2

黄永玉先生为撒尼族叙事长诗《阿诗玛》所作的插图中, 有一幅是表现“阿黑打虎”的高潮情节 (图1) 。画家并没有表现阿黑与三只猛虎搏斗的场面, 而是描绘三只猛虎都被打死在血泊里后, 阿黑坐在死虎的身上, 一手拿弓一手托着下巴, “似乎在猜想着:老虎虽被打死了, 热布巴拉父子可能还有什么阴谋呢?这样处理一方面能使人认识到热布巴拉百般刁难的诡计, 更为后面决堤放水的阴谋作了预示。”3

2. 独特视角的表现

画家以相对独特的视角来表现相应的文学情节描述,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想象, 发挥画面视觉语言的优势, 读者可以由插图已经描述的部分而联想起没有直接描绘在画面上的其他部分。会使故事的表现更加含蓄, 使平常的情节变得不平常。

这是爱伦·坡小说《黑猫》中的一张插图 (图2) , 表现的是酗酒变态的主人公疯狂的伤害一只黑猫的情节。插图作者曼索特并没有正面描绘这一变态残忍的行径, 而是通过月光下主人公映射在地面上的影子, 将这一恐怖惊悚的情节表现了出来。这样作避免了正面直接描绘的血腥, 同时由大面积的阴影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丑陋与罪恶。插图所营造氛围正好与小说的阴郁诡异气氛相一致。

3. 以少胜多

以少胜多是指插图在表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精减画面的非主要视觉元素, 突出主要的人物主题, 充分发挥读者的想象空间。精减的可以是人物, 也可以是场景。美国插图画家洛克威尔·肯特说过“戏剧欢腾热烈的场面, 固然可以造成强烈的气氛, 但单人的独白往往更具有感人肺腑的艺术力量。”勃罗茨基的这幅《斯巴达克斯》插图 (图3) , 表现了奴隶斯巴达克斯冲出牢笼, 手持利刃奋勇反抗的场面。斯巴达克斯的身躯充满画面, 敌人只在画面的右下角露出一只手和半个头, 但我们通过这个开放式的构图, 完全能够感受到战斗的惨烈、斯巴达克斯的英勇无比以及敌人的混乱溃逃。中国传统绘画强调空白的作用, 插图创作也可以巧妙的利用空白, 为读者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在高荣生先生所绘《钻石项圈奇案》的这幅插图中 (图4) , 作者将场景完全省去, 甚至借助画面的边框将其意向为门, 使人物情节刻画变得更加集中而生动鲜明。

二、由虚到实——将文字“虚”的描写, 图像具体化

文学描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特别是文字已经生动详实描述的地方, 画家不必被动跟着走。优秀的文学插图常能沿着故事发展的逻辑, 发现捕捉到能够发挥视觉语言效用的文字空间。画出作家笔墨未到之处, 从而给文学以形象的补充。

老舍小说《我这一辈子》描写的是旧时代北京城里一个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高荣生先生所作的这幅插图 (图5) 对应的小说内容是:“巡警一天到晚在街面上, 无论怎样抹稀泥, 多少得能说会道, 灵机而作, 把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很明显, 这段文字只是概括描写了巡警每天工作的性质, 是比较“虚”的描述, 并没有具体的人和事。但画家敏锐的捕捉到文字背后留给插图的视觉表现空间, 发挥绘画的优势。通过设定巡警调节一个顾客和小食摊主的矛盾纠纷这样一个戏剧化的情节, 将前段文字所描述的巡警的日常工作, 非常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表现了出来。充分发挥了视觉语言与文字语言的互补优势。

三、将文字“实”的描写图像象征化

再造性是文学插图的艺术灵魂, 插图的创作应充分体现画家的创造性思维和表现语言。画家不必重复文字情节的描述, 而是深刻把握文学家的意念和情思, 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段, 以对等的视觉内容来进行表现, 摆脱对文章内容简单的一时一物一事的表面情节描绘。

笔者曾为《读者》杂志一篇有关“自闭症”及特殊孩子教育问题的文章绘制的插图 (图6) 。文章以一个很具体的特殊孩子成长故事为例, 表现了对于特殊孩子教育的社会困境以及进行的有益尝试。考虑到文章虽然讲述的是一个孩子的故事, 但反映的却是这类孩子的普遍问题, 因此插图中笔者没有表现文中提到具体的情节和孩子的遭遇。而是采用象征手法, 通过草丛间散落的玩具熊、空置的椅子、黑色外套包裹下孩子沉默的身影等这些形象的组合来展现这些特殊孩子的内心世界, 以及他们所遭遇的困境。

韦尔乔为《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所画插图 (图7) 也是采用了这种象征化的意象传达。《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周国平以其个人经历所写的一部纪实文学。全书以父亲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女儿妞妞562天生命的历程, 通过剖析生命的诞生与消亡的过程来辨析人生的意义和情爱的真谛。韦尔乔的插图并没有刻画妞妞成长的各种细节故事, 甚至没有出现妞妞的人物形象, 而是借以一个布娃娃的形象为主角贯穿通篇的插图创作中, 并结合了诸如死神、沙漏、鲜花等象征意味的形象组合, 描绘出了充满哲学意味的画面, 与这本书的气质非常吻合。

插图作为一门特殊的造型艺术, 十分强调图文关系。光有好的绘画技法并不一定能创作出优秀的插图作品, 插图创作更加强调传达的创造性。文学插图表现不是简单的重复文字描写, 而应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前提下, 发挥视觉语言的特点, 在文字描写的未尽之处或言外之意多做文章, 为插图创作拓展新的表现空间。

参考文献

言外之力 篇9

“会话含义”是日语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会话”是指在特定的场

合下,特定的人物之间的语言交流活动。而交际环境对于言语意义的产生及理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1 A:今晩、一緒に映画を見に行こう。

B:試験があるので、勉強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通过上述对话可以看出,A正在邀请B一起去看电影,但是从字面意思看B的回答却似乎与A的问题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在陈述自身的情况。实际上,通过个人信息的叙述,B已经间接地拒绝了A的邀请,而A通过他的回答通常也可以了解到他的言外之意。然而,这样一种“言外之意”是如何产生以及被推测出来的呢?日语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就是解释这种语言现象的一个研究课题。

日语语用学中所谓的“会话含义”通常是指会话的特殊含义即“言外之意”。它隐藏在语言的字面意义之下,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角度无法说明。必须以字面意义为基础,结合会话的实际情况,才能进行推断,然后才能够理解说话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二、合作原则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哲学家格赖斯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其中心内容就

是“合作原则”。“交际双方都有通过互相合作来促成交际成功的愿望”,这是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提出的重要观点。因此,在日常会话时,人们所使用的言语应该遵守“真实,适量,关联,明确”这四个准则。这就是格赖斯“合作原则”的中心内容,它包括“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以及“方式准则”四方面的内容。“合作原则”是人们在言语交际时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原则。然而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往往会表面上“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来引起对方的注意,以此向对方传达“言外之意”。

1.量准则

“量准则”的内容包含两方面:

(1)会话的内容必须包含交际项目的信息。

(2)会话的内容避免不必要的信息。

例2 お姉さん:弟さん、かわいいですね。お名前は?

新ちゃん:新之助です。五つです。お姉さんはきれいです。

上述对话中的姐姐觉得小新非常可爱,所以很想知道他的名字。在小新的回答中,除了介绍自己的名字,他还加上了“我五岁了,姐姐你真漂亮”这样的额外信息。很明显,小新回答的信息量已经超过了对话中的项目,已经违反了“量准则”。但是,通过这样“故意的违反”,小新的言外之意其实是想表达自己对姐姐的好感与喜爱。

例3 戦争は戦争だ。

从语义学上来看,这样的句子不存在任何信息量,违反了“量准则”。然而,

根据语用学的理论,这样的句子其实表达了说话人的态度和观点,说话人想传达“战争非常残酷”这样一种言外之意。

2.质准则

所谓“质准则”即是人们在交际时尽量说真实的语言,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不要说谎话。

(2)不要说没有根据的话。

例4 先生:誰がガラスを壊したのですか?

学生:わたしではありません。(実に、学生Cがガラスを壊した。)

学生完全遵守了“质准则”,并没有说谎。但是如果他回答了“是我打碎的”或者“是学生B打碎的”,那他就说谎了,违反了“质原则”。另外,从他“不是我打碎的”的回答中可以推测出“老师,请不要怀疑我”这样一种言外之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善意的谎言”即是最普遍的违反“质准则”的例子。

例5 (病院で)

母:どんな病気だって?

娘:お母さん、心配しないで、肺炎だそうですよ。しばらくしたら、退院できますって。(実際に、母の病気は肺ガンである。)

母女在医院的对话。女儿宽慰母亲其病情只是普通的肺炎,不久后就可出院,其实母亲患了严重的癌症。这种“善意的谎言”,在我们生活中为了安慰重病的亲人经常被使用。虽然违反了“质准则”,但是表达了我们对亲人的关心与爱护。然而“质准则”并不是能够随意违反的。“质准则”的违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说谎,是违背道德的一种行为。

3.关系准则

所谓“关系准则”即是“会话所使用的言语要有关联”的意思。

例6 僕はポケットから煙草を出して、火を点け、彼女の作業をしばらく眺めた。

「ねえ、もしよかったら一緒に食事しないのか?」

彼女は伝票から目を離さずに首を振った。

「一人で食事するのが好きなの。」

根据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理论,字面意思上对话中的“她”违反了“关系准则”,因为她的回答与会话毫无关联。然而,从言外之意来看,“她”确实又遵守了“关系准则”。根据“她”的回答,“喜欢自己一个人吃饭”言外之意是不愿意与“我”一同吃饭,明确地拒绝了“我”的邀请,这是与会话相关的。在我们生活中受到别人邀请时,依据常识,出于对对方的礼貌,一般不会直接说拒绝对方的话,而是采用“言外之意”这样一种委婉的拒绝方式。

例7 夫:今は何時かな?

妻:そうね、いま先、新聞配達がきたわよ。

在上述对话中,从表面意思来看,妻子的回答与丈夫的问题完全没有关系,违反了“关系准则”。然而,依据常识,丈夫应该很清楚每天报纸配送的时间,所以他可以通过妻子“刚刚送来报纸了”的回答推测出大概的时间。妻子虽然违反了“关系准则”,但是通过“言外之意”顺利地给丈夫传递了答案。

4.方式准则

“方式准则”是指“会话言语要简洁明了”的意思。必须遵守四方面的内容。

(1)避免晦涩难懂。

(2)避免暧昧。

(3)简洁明确。

(4)有条理。

例8 幸子:何日行くつもりですか?

花子:なんと、二つの半日。

上述对话中,花子的回答有歧义。一种含义是去两天每天半天,另一种是去两个半天即一天,无法正确理解她的意思。她的回答晦涩难懂,违反了“方式准则”,侧面表达出她也许并不想明确回答对方问题的“言外之意”。

言语的间接性与礼仪密切相关,而且人们在交际时,总是注重对方利益的最大化,采用“言外之意”这种委婉表达方式将促进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融洽。而通过语用学中“会话含义”理论的研究,对于言语交际双方会话的目的与作用有了更明确的理解,对于语用学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翟东娜.日语语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 孟瑾.日语语用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 .

【言外之力】推荐阅读: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08-18

弦外之音成语05-25

上一篇:电视选秀下一篇:升华幼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